欢迎订阅2003年《中华危重症急诊医学杂志》和《中华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杂志》

欢迎订阅2003年《中华危重症急诊医学杂志》和《中华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杂志》

一、欢迎订阅2003年《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论文文献综述)

程璐[1](2021)在《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胃肠是脓毒症患者在炎性打击下最先受累的脏器。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Septic 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SAGI)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现代医学通常使用胃动力药、微生物制剂等进行干预,效果欠佳。针灸疗法在调节胃肠功能方面疗效确切,但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增加毫针治疗,是否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而改善脓毒症病情,尚不明确。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分析针刺治疗SAGI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筛选常用穴位、常用结局指标等,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索常规西医联合毫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胃肠功能、减轻脓毒症严重程度,降低炎症指标的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方法研究一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系统评价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七大数据库,纳入常规西医联合针刺治疗SAGI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提取后将各研究中出现的结局指标进行分类和频次统计,对频次≥3的结局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同时总结纳入研究的选穴特点和方案设计特点。研究二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开展探索性研究。招募66名SAGI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名患者,并用信封进行分配隐藏。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增加毫针治疗。观察受试者的肠鸣音分级、胃残余量、胃肠耐受评分、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以及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chronic health status scoring system 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血液炎症指标等。1 治疗方案1.1对照组以2016年《国际脓毒症指南sepsis 3.0标准》以及2012年《欧洲危重病学会对胃肠功能损伤形成的共识》为原则,依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控制感染、维持容量、胃肠减压等治疗方案。1.2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毫针治疗。主穴: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配穴:实证配曲池、虚证配气海;呕吐配内关,泄泻配阴陵泉。操作:中脘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天枢直刺,缓慢深针以针尖突破腹膜1-2mm为度,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直刺0.8-1.2寸,以上诸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30秒;气海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得气后,施捻转补法30秒;曲池直刺0.5-1寸,得气后,施捻转泻法30秒;内关直刺0.5-1寸,阴陵泉直刺0.8-1.2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30秒。针刺操作后,留针20分钟。每日治疗1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2观察指标及评价时点2.1主要疗效指标及评价时点肠鸣音分级、胃残余量、胃肠耐受评分、AGI分级。每日监测,并于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进行评价。2.2次要疗效指标及评价时点APACHE Ⅱ评分、SOFA 评分。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进行评价。2.3实验室指标(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白细胞(WBC)。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一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系统评价1纳入文献情况共检索到随机对照研究文献243篇,最终纳入16篇,包括中文文献14篇,英文文献2篇。均为国内文献报道,样本量小且未经估算。纳入的辅助对照涉及有针刺、电针。2结果分析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增加针刺在减轻腹腔压力[MD=-0.86mmHg,95%CI(-1.22,-0.51)]、增加肠鸣音次数[MD=0.84 次,95%CI(0.47,1.20),P<0.00001]、提高综合疗效[RR=0.22,95%CI(0.15,0.28),P<0.00001]、降低 APACHE Ⅱ 评分[RR=-0.54,95%CI(-0.72,-0.36),P<0.00001]、降低 PCT 水平[MD=-0.82,95%CI(-1.49,-0.15)P=0.02]和 CRP水平[MD=-0.40,95%CI(-0.61,-0.19),P=0.0002]等方面具有优势。在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28天病死率方面疗效不显。选穴方案和设计特点:多选用足阳明胃经、任脉腧穴,主穴使用最多的是足三里(14/15),选穴原则多为近部选穴结合远部选穴(11/16)。疗程以5天(6/16)、7天(5/16)者居多。结局指标涉及37项,胃肠相关指标以腹腔压力(11/16)、肠鸣音(8/16)、胃肠功能障碍评分(5/16)、目标喂养时间(4/16)、胃残留量(3/16)、AGI分级(3/16)较多;脓毒症相关指标以APACHE Ⅱ评分(9/16)、ICU住院时间(5/16)、28天病死率(4/16)、SOFA评分(3/16)为多;炎症指标多选择CRP(7/16)、PCT(7/16)、WBC(3/16)。质量分析:疗效指标的证据等级较低,可能限制结论的准确性和外推性。研究二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SAGI患者66人,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人,试验组脱落1人,最终纳入63人,其中对照组32人,试验组31人。1一般资料及基线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以及既往病史、脓毒症严重程度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2疗效指标分析2.1主要疗效指标(1)肠鸣音分级组内比较,对照组的肠鸣音分级随时间进展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试验组针刺后即刻的肠鸣音变化进行分析,第1天前后差异明显(P<0.05),第3天差异不明显,第7天差异显着(P<0.0001)。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的肠鸣音分级较对照组低(P<0.05)。(2)胃残余量(ml)组内比较,治疗第7天,对照组的胃残余量较治疗前增多(P=0.004<0.001);试验组的胃残余量随着时间进展呈减少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两组患者的胃残余量基线水平不齐,进行组间差值比较。结果提示,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在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且试验组的差值较对照组小(P<0.05)。(3)胃肠耐受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随时间进展呈增高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第3天对比,胃肠耐受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01)。(4)AGI分级组内比较,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加重(P<0.05);试验组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减轻(P<0.0001)。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的AGI分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2次要疗效指标(1)APACHE Ⅱ 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随时间进展无明显变化;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3天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的APACHE Ⅱ评分在各评价时点均无显着差异。(2)SOFA 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的SOFA评分随时间进展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3天相比均有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较对照组的SOFA评分低(P<0.05)。3实验室指标(炎症指标)PCT: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无差异,治疗第7天较第3天下降(P<0.05);试验组随时间进展PCT水平降低,各个时点间对比均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及第7天,试验组的PC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CRP: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相比无差异;试验组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两组之间无差异。NE%:治疗前后的变化不明显。WBC:治疗前后的变化不明显。4安全性评价本研究实施过程中,试验组的1位受试者在留针期间出现腹胀,余受试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文献研究:目前有关SAGI的临床研究仍较少,常规西医结合针刺治疗在增加肠鸣音、减轻腹内压等胃肠相关症状上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诊断及结局指标的不统一导致证据质量较差、结论的可信度降低;主穴的基础上加用配穴对提高治疗SAGI的效果值得深入探讨。2临床研究:对于SAGI患者,常规西医结合毫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显着改善胃肠相关症状,尤其在恢复肠鸣音、提高胃肠耐受性方面有一定优效性;胃肠功能的改善可能对减轻脓毒症炎性反应有一定作用。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梁翘楚[3](2020)在《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口述史研究》文中指出目的:2002年末至2003年8月,“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又称“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肆虐中国。“非典”疫情在广州流行期间,中医医务人员共同抗击“非典”,成绩斐然。广州中医的口述史料是了解和研究中医抗击“非典”史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抗击“非典”时期广州中医界典型人物有关抗击“非典”的口述史料,梳理广州中医界抗击“非典”的历程,进一步了解广州中医专家赴港抗非的情况,解读中医医务人员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内涵。根据以上研究,分析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对于中医医务人员个人的影响,总结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历史意义,彰显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当代价值,为未来传承与发扬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经验提供借鉴。方法:1.口述史研究法依据口述史研究规范,对中医医生(含赴港专家)、护士、医院管理人员、“非典”患者、普通民众等多个群体开展口述访谈,同时向他们征集工作记录、手稿、照片等资料。采访完成后根据访谈录音听写出逐字稿,然后对逐字稿进行整理、归纳,运用“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理论对逐字稿进行分析。2.文献调研法借助现有的广州抗击“非典”相关史料,全面查阅、搜集、整理各类年鉴,相关档案资料,检索CNKI、万方、读秀等数据库及互联网中“非典”相关论文、报道,收集相关专着、采访报道等文献史料。3.多学科综合研究综合利用口述史学、医学、社会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全面收集广州抗击“非典”史的相关资料,凝练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基本轨迹,总结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经验,分析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成果:结合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将中医医务人员的抗非历程分为“初发阶段”、“高发阶段”、“控制阶段”、“援外阶段”、“基本胜利”五个时间段进行回顾。通过医务人员的口述史料,分析医务人员建构的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挖掘出作为集体记忆模式的“抗击‘非典’精神”具有“无畏”、“团结”、“奉献”“中医药自信”的内涵,而个体记忆的精神内涵呈现则分为“机遇”、“温暖”、“伤痛”、“幕后英雄”及“警觉”五种类型,分别解读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建构的原因。结论:广州中医抗击“非典”成功,对于医务人员而言,促使其敬畏生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工作能力等;对于中医界而言,推动中医药进入国家疫病防治体系、广东省走上“中医药强省”之路、中医进入香港公立医院系统和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对于2019年末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言,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当代中医抗击疫情殷鉴不远。

赵红芳,江其敏,刘清泉[4](2017)在《刘清泉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经验》文中研究表明脓毒症是急危重病患者主要的死因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效果仍不甚满意,死亡率居高不下。刘清泉教授从事急危重症30年,在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认为脓毒症的基本病机是"正虚毒损、络脉瘀滞",扶正、解毒、通络是其治疗脓毒症的主要治法,对脓毒症临床结局有明显改善。

杜琨[5](2016)在《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复方清热颗粒对脓毒症实热证炎症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淑文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对感染性疾病、脓毒症、重症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有着深入研究,在多年的临证过程中,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渊源张淑文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暨急救医学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张淑文教授从事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40余年。本是西医出身,后因参加西学中班而走上了中西结合的道路。在近30年的时间里,张淑文在王宝恩教授领导的课题组,与赵淑颖教授一起,一直从事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工作。2.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整理与总结我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张老继承了王宝恩教授的学术思想,但是有自己独到的创新观点。张老主张: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实现中西医诊断和治疗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用中西医两法诊治重症急性热性病病人临床疗效会更好,在西医诊治重症急性热性病的基础上,中医中药的辨证施治是重要的补充,可以提高疗效;在感染性多脏衰可以辨证为四个主要中医证型;在中医中药的辨证施治中要兼顾扶正祛邪,扶正时应顾护脾胃和营阴,祛邪重视清法和下法。张老跟随王宝恩教授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诊治多脏衰,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对感染性多脏衰的中医临床辨证并确立了相应的理法方药,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建立了完整的诊治体系。2003-2007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对其进行了临床验证。重症急性热性病,即感染性多脏衰的四个主要中医证型为:实热证、血瘀证、腑气不通证和厥脱证,热证里又可辨证分为实热证、热夹湿证、热盛伤阴证。各证的辨证要点如下。实热证的辨证要点为发热,舌红,舌苔黄,喜冷饮,脉洪大。热夹湿证的辨证要点为发热,舌红,舌苔黄腻,口不渴、不思饮,热缠绵。热盛伤阴证的辨证要点为发热,舌红,舌少津液,舌少苔或无苔,口干思饮。血瘀证的辨证要点为有固定疼痛,瘀点瘀斑,舌质紫暗,血小板下降,实验室凝血功能指标异常。腑气不通证的辨证要点为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无自主排便、排气。厥脱证的辨证要点为肢端湿冷,脉细数,脉微欲绝,血压下降。热证的治则是清热解毒、祛邪扶正。张老擅用自创的复方清热颗粒(由黄芪、大黄、败酱草、蒲公英、半枝莲、虎杖等组成)加减治疗热证。针对血瘀证,张老常以益气、活血、化瘀立法治疗本证,方药亦常用自创的芪参活血颗粒(由生黄芪、当归、川芎、丹参、赤芍、红花等组成)行早期活血化瘀治疗。针对腑气不通证,张老多以理气消胀、泻热通腑立法,应用中药通腑颗粒(由厚朴、木香、大黄、枳实、陈皮、青皮、生黄芪、当归组方)通腑治疗此证。针对厥脱证,张老常以益气活血,回阳救逆立法治疗,以益气活血养阴,疏通微循环。方药常用芪参活血颗粒、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治疗。张老认为,尽管传统中医没有多脏衰、脓毒症的概念,但自春秋战国时的《黄帝内经》至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与六经辨证,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与卫气营血辨证,都是以急性感染性疾病而论着,且几千年来治疗了大量病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现代医学诊治感染性多脏衰的基础,应用中医中药对其辨证论治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张老特别重视中医的四诊合参,尤其重视问诊,推崇十问歌。张老认为,问诊是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系统而有目的的询问。包括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起病原因、发病及治疗经过、现在的症状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等。具体来讲,可以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口味、问二便等。张老对于热挟湿或湿热证有独特的认识。张老认为,中医有关湿热病的论述,早在《内经》中就有“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等记载。《难经》已将湿热列为广义伤寒的五种病证之一。后历代对此均有论述。特别是晚清时期,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与成熟,湿热病的研究有长足进步,如叶天士《湿热论》、薛生白《湿热条辨》堪称湿热病的专着,吴鞠通《温病条辨》对湿温的论述较为详尽,雷少逸《时病论》“秋伤于湿”章设有“湿热”、“湿温”两个病种,并专题系统发挥。至此,均为今天湿热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和宝贵的文献资料和指南意见。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有一部分病人临床表现为热象缠绵,迁延不易退,使热程延长。观其临证渴而不欲饮,上脘满闷,舌胖苔白,甚至厚腻。薛生白在其《温热病篇》开宗明义地指出“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薛氏自称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病的治疗,湿与热并治,且要分清孰轻孰重,随证立法。一般讲邪在上焦(卫分),沿学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之旨,法取微汗,宜轻宣透达,用芳香宣化之剂如藿香正气散、三仁汤。邪在中焦(气分),治以宣化疏运,《医林绳墨》指出:“如湿胜者,当清其湿,热胜者,当清其热。湿胜其热,不可以热治,使湿愈生;热胜其湿,不可以湿治,使热愈大也。”湿重宜温燥湿为主,清热为辅,方用藿朴夏苓汤、不换金正气散。热重者应以苦寒清热为主,化湿佐之,方用连朴饮,黄芩滑石汤之类。在我们临床上对有湿的患者,夏季常以藿香、佩兰、六一散为主,冬季常用三仁汤为主。张老近年来对中医体质与辩证论治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中医体质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新兴学科,应当对中医体质的相关临床运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如开展无名热(不明原因发热)与中医体质、基因等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为指导应用中医中药诊治无名热提供依据。在三年的跟师临证实践中,对一些病例的诊治,自己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但经张老辩证分析、施以妙法,往往令人豁然开朗、启迪思路,其中的经验和思想非常宝贵。张老尤其擅长诊治急性外感热性之重症,即现代医学中所谓重症脓毒症、重症急性胰腺炎、不明原因发热、免疫功能低下之感染如肾移植术后肺炎、以及痈疡如肺脓肿、肝脓肿等,往往采用中西医两法并用,常常收到良效。3.复方清热颗粒对脓毒症实热证患者炎症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复方清热颗粒治疗脓毒症实热证患者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住院患者,选取符合脓毒症实热证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药治疗组加用复方清热颗粒。检测各组病例治疗前后IL-10、TNF-α、TREM-1 TLR4、PCT、CRP等炎症指标变化。结果:中药组有效率90.6%,对照组75.2%,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体温降至正常天数中药组为7.50±5.35天,对照组为8.44±5.64天,两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住院天数中药组为12.25±3.21天,对照组为12.14±4.25天,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TREM-1、TLR4、CRP、PCT、 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中药组较对照组TREM-1、TNF-α、PCT下降更明显(p<0.05);IL-10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TREM-1与IL-10、TNF-α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药复方清热颗粒治疗脓毒症时,对经中医辩证为实热证的脓毒症患者的一些炎症指标有影响。治疗后TREM-1、CRP、 TNF-α、PCT下降,中药治疗组较对照组TREM-1、TNF-α、PCT下降更明显,提示复方清热颗粒可通过干预炎症因子治疗脓毒症。

侯政昆[6](2012)在《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制》文中认为目的:在中医学和西医学理论指导下,基于经典测试理论和现代测试理论,遵照国际最新的量表研制理念和流程,建立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Instrument for Patients with Gastric Stuffiness Based on Computer Adaptive Test (GS-CAT)],并探索建立相关的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制方法学。方法:1.成立研究小组邀请多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胃痞工作小组,包括概念框架小组、条目管理小组、数据管理小组、学术委员会、组外专家、学术顾问小组、数据协作小组共7个分支小组,各小组或工作单元由5-8人组成,全程在不同阶段组织和参与本研究。2.预设量表的基本特征预先初步规定量表的适用疾病、适用人群、工具类型、工具目的、条目数量、回答时间、反应尺度、计分规则、时间限制、管理方式等基本特征,保障研究方向的稳定性。3.预设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术语预先初步制定患者报告结局、计算机自适应测试、条目反应理论、量表、胃痞和研究中需要的其他术语的内涵,保障研究的一致性。4.构建量表初步的理论框架依据项目研究中原理论框架模型(脾胃系疾病患者结局报告的计算机自适应试验信息网络体系,胃痛患者报告结局计算机自适应量表)的要求,回顾WHOQOL量表、美国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ROMIS(?))量表、中华生存质量量表、中医健康状况量表、中医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和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普适性量表的概念框架结构,制定本研究对概念框架要求。然后,依据预制的胃痞患者采访问卷和专家采访问卷对至少5例胃痞患者和5名专家进行定性采访,并回顾相关量表和文献,制定量表初步的框架模型(版本b),交由下一步研究。5.条目库(item bank)的构建和条目初筛5.1检索收集条目由条目管理小组通过尽可能全面的方式检索与GS-CAT相关的条目,包括在各大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回顾与胃痞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较强公认影响力的描述,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电子“海泰临床信息系统”回顾患胃痞者一线临床资料,搜索纳入所有相关条目形成GS-CAT条目清单。5.2建立条目库首先由数据管理小组制定条目的结构,包括条目主干、内容、回答设置、时间窗、工具来源、顺序号;然后,条目管理小组将GS-CAT所有条目清单纳入该数据库。5.3条目初筛5.3.1仓储法首先,由条目管理小组中的2名研究者从GS-CAT条目库中选择认为能代表各方面的条目,每一个条目可以被分配给首选方面,也可以同时分配给替代方面;然后,将结果交给第3名研究者进行核对,记录不一致的结果并交由小组全体讨论并最终取得一致意见。5.3.2精选法首先,由条目管理小组中的2名研究者从GS-CAT条目库中确定纳入或排除条目的属性特征;然后,将结果交给第3名研究者进行核对,记录不一致的结果并交由小组全体讨论并最终取得一致意见。5.4初步概念框架的修订随着条目的变化,量表初步的框架模型需要调整时,由概念框架小组进行修改。6.条目定性评阅6.1专家评阅条目由条目管理小组制定条目回答选项,并预先制定条目删除标准、条目修改标准、条目增加标准,概念框架修改标准、研究中止标准,首先由专家组内部依据上述标准逐一检查条目并修改,同时评估概念框架的合理性;然后,对修改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邀请专家对工具的翻译能力进行评估,直到满足研究中止标准。6.2核心小组首先,拟定每个方面建立一个核心小组,每个核心小组包含6-12名参与者。条目管理小组对胃痞患者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确定讨论时间、地点、内容等。然后,组织召开核心小组讨论,要求患者完全基于自身感觉逐条审阅条目,并评估框架概念体系的合理性。条目管理小组评估信息饱和后中止研究。6.3认知采访首先,拟定每次采访至少5名参与者,每次采访讨论的条目在40条左右。条目管理小组对胃痞患者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确定讨论时间、地点、环境等。然后,进行认知采访,要求患者完全基于自身感觉逐条审阅条目,并评估框架概念体系的合理性。条目管理小组评估信息饱和后中止研究。6.4研究小组评估由项目组协调胃痞研究小组所有成员召开讨论会,评估量表条目和概念框架变化的特征,取得高度一致意见后进入下一步研究。7.标定研究测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依据预先规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胃痞患者社会学资料调查表和初步形成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GS-CAT),于2011.9-2012.3期间针对胃痞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和网络调查。现场调查地点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住院部和门诊部,或患者认为合适的地点;网络调查无地点限制。8.模拟评价以IRT分析后确定的每个条目的参数为基础,选用Same jima等级反应模型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获取量表更精确的参数。9.计算机自适应测试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参数估计,输入条目池和条目参数,进行数据探查和真值探查,确定起始点、计分运算规则和终止标准,发布GS-CAT量表测试版。10.统计方法10.1定性研究在本研究中,成立研究小组、量表的预设基本特征、基本概念和术语、工具初步的理论框架构建、条目库的构建和条目初筛、条目定性评阅共6个部分主要是对信息资料用定性化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各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的资料均用描述性分析。10.2标定研究测试10.2.1数据描述使用条目和量表的均数、方差、频数、极差、内部一致性系数、条目间的相关阵、条目-总分的相关阵、敏感性分析等指标对条目的性能和条目在工具中的运作方式进行分析。10.2.2IRT模型的假设前提评价和参数分析使用经典测试理论方法和证实性因子分析,观察条目间的相关阵、条目-工具的相关阵、内部一致性信度、比较拟合指数、近似误差均方根、标准化残差均方根、路易斯指数、因子载荷等指标对量表的单维度性进行评价;使用局部分离指数和定性分析对量表的局部独立性进行评价;使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对量表的单调性进行评价。然后,对各条目的条目特征曲线、条目信息曲线、一致性条目功能差异、非一致性条目功能差异等进行分析。10.3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评价,并构建量表计算机测试版本。结果:1.胃痞的概念追溯古文源流,对胃痞的病名、病位、性质、病/证/症属性等进行分析,本研究确定使用胃痞定义为:以自觉胃脘部(心和剑突下,脐以上)闷满胀塞,触按之无形柔软,压之不痛或微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 GS-CAT初步的概念框架2.1概念框架草稿的形成概念框架小组采用预制调查问卷,选择9名胃痞患者和5名专家进行定性采访,并回顾中华生存质量量表、中医健康状况量表、WHOQOL-BREF、胃痛PRO计算机自适应量表、中医脾胃系疾病PRO系列量表、QLICD-CG、基于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报告临床结局测量量表、中医功能性胃肠病初量表、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DDQL)等量表的概念框架,结合疾病特点和中华文化特点,建立GS-CAT概念框架草稿,包括主要症状特征、伴随的消化症状和功能障碍、伴随的全身症状和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生理影响、心理影响、社会影响共7个方面19个层面。2.2概念框架的初步修订学术委员会首先审阅量表的框架结构并修改成7个方面17个层面,然后采用纸张和网络调查方式,收集9名专家意见,讨论后对概念框架再次修订,形成主要症状特征、伴随的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障碍、伴随的全身症状、影响因素、生理影响共5个方面12个层面。3.条目库的构建和条目初筛3.1检索收集条目条目管理小组回顾6个国内相关量表得到206个条目,回顾11个国外相关量表得到265个条目,回顾7个临床研究标准得到69个条目,回顾240例第一中医诊断为胃痞的患者临床资料得到247个条目,共收集到787条相关条目形成GS-CAT条目清单。3.2建立条目库数据管理小组提供GS-CAT条目清单的结构化变量,包括元序号、后序号、回忆时间、条目内容、条目主干、条目所属量表、条目所属领域、GS-CAT所属方面共8个,以EXCELL软件建立数据库。然后,条目管理小组对条目清单进行结构化处理,构建GS-CAT条目库。3.3概念框架调整和条目初筛3.3.1仓储法条目管理小组依据工作手册对GS-CAT条目库进行归类储存,2名研究者有48条分类不完全一致的记录,逐条讨论后形成一致的条目归属意见,最终组建包含479个条目的条目仓库(版本1Ⅰ),其中主要症状特征方面40个条目,伴随的消化症状和功能障碍方面208个条目,伴随的全身症状和功能障碍方面143个条目,影响因素方面41个条目,生理影响方面47个条目。3.3.2精选法条目管理小组依据工作手册对GS-CAT条目库进行精选,2名研究者有49条分类不完全一致的记录,逐条讨论后形成一致的条目精选意见,统一合并和删除324条,选择另外的155个条目;同时,增加12个条目,最终组建包含167个条目的GS-CAT条目仓库(版本Ⅲ),其中主要症状特征方面3个条目,伴随的消化症状和功能障碍方面59个条目,伴随的全身症状和功能障碍方面51个条目,影响因素方面29个条目,生理影响方面25个条目。4.条目定性评阅4.1专家评阅条目4.1.1回答选项条目管理小组首先制定条目回答选项,分为频度、程度、能力三个方面,同时制定卷首语。4.1.2专家调整概念框架专家组评估概念框架(版本b)的合理性,并对条目属性逐条分析,结合工具测量目的,将概念框架调整为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障碍、全身症状、生理影响共3个方面8个层面(版本c)。4.1.3专家修改条目首先,条目管理小组首先遵照概念框架(版本c)对条目进行初步评阅,修改7个条目,增加9个条目,形成包含176个条目的条目库,其中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障碍100个条目,全身症状51个条目,生理影响25个条目。然后,条目管理小组结合11名专家提供的123个条目修改意见再次对条目做出调整,修改82条,删除18条,增加10条;其后,邀请2名同时有双语背景和量表研究背景的研究者对工具的翻译能力进行评估,最终组建包含168个条目的GS-CAT条目库(版本Ⅳ),其中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障碍方面103个条目,全身症状方面44个条目,生理影响方面21个条目。4.2核心小组4.2.1首轮讨论建立包含24名患者的3个核心小组。遵循讨论意见,将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2个方面合并为症状方面;对18个条目的主干、内容、或回答选项进行修改,并删除41个条目,形成包含2个方面7个层面的GS-CAT新概念框架(版本d)和127个条目的GS-CAT条目库,其中症状方面109个条目,生理影响方面18个条目。4.2.2第二轮讨论建立包含16名患者的2个核心小组。遵循讨论意见,对所有条目进行自身结构合并,删除8个条目,增加10个条目,对所有重要信息进行加粗,最终组建包含129个条目的GS-CAT条目库(版本V),其中症状方面111个条目,生理影响方面18个条目。4.3认知采访依据预定计划,将条目库(版本V)分为4个部分,其中症状方面111个条目分为条目1-40、条目41-80、条目81-111共3个部分,生理影响方面18个条目为单独一个部分,每个部分选择5名胃痞患者进行采访。4.3.1首轮研究对20位患者进行采访。遵循采访意见,对62个条目进行修改,删除5个条目,增加5个条目。4.3.2第二轮研究对20位患者进行采访。遵循采访意见,对13个条目的回答选项进行调整,最终组建包含129个条目的GS-CAT条目库(版本Ⅵ),其中症状方面111个条目,生理影响方面18个条目。5.标定测试研究5.1患者的社会学资料和一般结果5.1.1一般特征在2011.9.1-2012.3.15期间,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住院部和门诊部患者现场调查,网络调查及其他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经整理,最终得到331条记录,年龄31.99±10.29岁;男性183例,女性146例;住院病人53例,门诊病人73例,网络调查60例,其他方式145例;汉族316例;城市/城镇患者291例。5.1.2疾病特征排除60例网络数据,对271例患者信息进行分析。其中257例胃痞为第一中医诊断;证素分析显示胃痞病位主要在脾(82.66%),与肝(46.49%)和胃(30.26%)关系十分密切;病性主要属气虚(76.75%),但气滞(33.21%)、热(22.51%)、湿(19.19%)、不和(9.23%)均密切参与胃痞病变;证素组合中4个证素组合为105例,3个证素组合为145例,2个证素组合为22例。5.1.3一般结果研究小组参照各患者和专家建议及小样本患者调查数据,同意初步采用调整的概念框架(版本e)进行分析,共包含“概念~组成部分~领域~方面~层面~条目”六级结构,含2个领域,5个方面,10个层面,129个条目。5.2初步概念框架的评价和调整5.2.1初步概念框架的评价量表总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63,但诱发因素层面(0.647)、胃痞生理影响领域(0.452)内部一致性较差,条目间的相关阵分析显示7组条目之间呈强相关,条目-总分的相关阵分析显示胃痞生理影响领域条目过多偏向胃痞症状领域,另有7个条目与本层面或方面的结构效度亦欠佳。因此,其初步概念框架与临床大样本的数据提供的信息不完全一致,尚需进一步调整。5.2.2初步概念框架的调整首先,使用离散趋势法、信度分析法、相关系数法、条目反应理论分析法共4种方法8个变量指标对条目进行筛选,若某条目同时满足2个删除指标则删除,最终删除37个条目,剩余92个条目(版本Ⅶ)进入下一步研究。然后,对概念框架进行探索性构建。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KMO=0.901)提取23个主成分,判断各条目归属;使用系统聚类法(聚类数量限定为2-23个)也对各条目所属类别进行聚类;研究小组基于上述数据,结合条目内容和测量目标逐一讨论提取每个类别或因子特征,确定各条目归属,最终确定主症特点、胃肠不适、疲劳、头身和形色、内热表现、汗和寒热、七情及影响、大便、内因刺激诱发加重、外因刺激诱发加重、缓解因素共11个层面。结合各层面测量信息,逐个选择有临床价值的组合进行因子分析,最终确定以下4个方面:主症特点、胃肠不适、大便共3个层面组成消化症状方面(第一因子特征根值11.084,第二因子特征根值2.666,下同);疲劳、内热表现、汗和寒热、七情及影响共4个层面组成功能性紊乱方面(7.381,1.739);内因刺激诱发加重、外因刺激诱发加重、缓解因素共3个层面组成影响因素方面(6.678,2.507);头身和形色层面独立上属头身和形色方面(5.536,1.337)。然后,遵循同样的原则将上述4个方面进行合并。因子分析显示消化症状与功能性紊乱、消化症状与影响因素组合测量方向均一致;结合临床实际和条目内容,认为消化症状与影响因素组合均反映胃痞症状,故将其合并;功能性紊乱、头身和形色2个方面组合失败,均分别独立上属功能性紊乱领域和头身和形色领域。因此,通过条目筛选、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专家评议,研究小组采用自下而上的构建思路,基于临床数据对GS-CAT的条目和概念框架重新进行调整,组建起包含3个领域、4个方面、11个方面的概念框架(版本f)和92个条目的GS-CAT条目库进入下一步分析。5.3条目的描述性分析GS-CAT总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66,消化症状方面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937,影响因素方面为0.883,功能性紊乱方面和领域为0.903,头身和形色异常方面和领域为0.888,胃痞症状领域为0.949。量表中条目总的均数为1.979,极差为1.274,方差为0.079;整体量表的均数为182.062,方差为2077.584,标准差为45.581。5.4单维度性分析5.4.1经典测试理论的方法条目间的相关阵分析显示共5对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7,但均呈中相关;条目-工具的相关阵分析显示在各层面、方面和领域相同的等级层次之间,各条目与自身所在层面、方面和领域的相关系数均明显大于其他单元;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显示除外因刺激诱发加重(0.684)、内热表现(0.725)、汗和寒热情况(0.687)层面外,其他等级单元均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5.4.2证实性因子分析量表的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98(90%CI:0.082,0.11),模型拟合指数(CFI)=0.98,各层面与方面的因子载荷(factor loadings)分析显示消化症状方面为0.69-0.85,影响因素方面为0.54-0.87,功能性紊乱方面为0.61-0.79,头身和形色异常方面为0.79。5.5局部独立性分析分析显示消化症状方面的局部分离指数为0.961,影响因素方面为0.950,功能性紊乱方面为0.936,头身和形色异常方面为0.914;定性评价提示各结构有良好的局部独立性。5.6单调性分析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分析显示量表、3个领域、4个方面、11个层面之间均有良好的单调性。5.7IRT模型参数分析对各条目的条目特征曲线(ICCs)和条目信息曲线(ⅡC)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条目有良好的信息反映能力,如条目“I18GSS57在过去2周内,您有腹中坠胀的感觉吗?”的图形:但也有部分条目的工作能力欠佳,如条目“I26GSS70在过去2周内,您的大便颜色有改变吗,如变绿、褐色等?”的图形显示为:5.8条目功能差异分析首先,将定量的年龄资料转化为二分类资料[1=青年组(18-44岁),2=中老年组(≧45岁)],性别资料不变;然后,对各条目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进行条目功能差异分析。结果显示9个条目存在一致性条目功能差异(7个为不同年龄组间,2个为不同性别组间),如条目"I1GSS1在过去2周内,您有胃脘部(胸骨下、肚脐以上)不适的感觉吗?”在不同年龄组间的条目功能差异:5.9基于IRT参数分析的条目调整5.9.1条目调整IRT参数估计的ⅠCC和ⅡC曲线显示部分条目存在信息冗余,故对条目再次进行调整,将所有的条目回答选项由原来的1-5等级调整为1-3等级;删除2个方面中3个层面的11个工作能力较差的条目。5.9.2新条目的IRT参数估计对各方面的条目进行新一轮的参数评估,再删除1个层面中2个工作能力较差的条目。5.9.3概念框架调整由于内热表现层面和汗和寒热情况层面条目变化较大,结合条目自身测量内容和前期因子分析结果,将该两个方面合并为内热表现层面,其他各层面不变,形成包含3个领域4个方面10个层面的新概念框架(版本g)和79个条目的条目库(版本Ⅷ)。6.CAT测试程序6.1IRT参数估计对各条目的IRT参数再次进行分析,计算其区分度(a)和难度(b),评估其ICC特征,结果显示各条目有良好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6.2Monteo-carlo模拟依据IRT分析产生的参数,使用Monte-carl o模拟3000名受试者,结果显示消化症状方面在theta=-0.20时条目库信息特征最大(32.005),标准误最小(0.1768);影响因素方面在theta=-0.20时条目库信息特征最大(32.005),标准误最小(0.1768);功能性紊乱方面在theta=-0.15时条目库信息特征最大(28.049),标准误最小(0.1888);头身和形色异常方面在theta=-0.15时条目库信息特征最大(17.836),标准误最小(0.2368)。6.3CAT测试程序构建首先,建立消化症状、影响因素、功能性紊乱、头身和形色异常共4个条目库,将各方面的条目纳入其中;同时,依据IRT参数评估中提供的a、b值对各条目参数特征进行界定。然后,选择最大化信息自适应测试类型,以θ值为[-1,1]为起始点,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参数,以当前θ值估计条目信息最大化为条目选择标准,以θ值小于等于0.3为终止标准,对条目进行界定管理,现场测试显示量表测评运行顺利。结论: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GS-CAT)最终包含3个领域、4个方面、10个层面、79个条目。测量概念为胃痞的症状和体征,反应尺度为1-3级等级,主要载体为独立的电脑或互联网络,主要数据收集方式为患者独立填写,主要信息提供者为患者。定性评价显示量表在产生条目、回答选项、回忆时间、患者对量表的理解力、量表管理模式和数据收集方法等方面有良好的内容效度。本研究流程严谨,定量技术方法先进,定性研究方法详实,具有充分的中华文化特色,研究力量来源广泛,患者特征多样,信息来源全面,方法学和报道质量较高,有良好的创新性和科研及临床意义。但由于现代测试理论的发展仍不完全成熟,所以本研究也不可避免存在特定局限,故还需进一步展开后续研究,提升量表质量。

那巍[7](2011)在《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非典、禽流感和甲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国内的爆发,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建设,为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发展带来春天般的温暖和发展良机。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部门的投入,各地也相继制订急救中心的发展规划,新建和改建急救中心,新增救护车和配备医疗设备,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得到了补充与加强,我国各地的急救中心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哈尔滨市的急救中心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从近些年的发展过程来看,急救中心的体制和网络建设发展极不均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面临着急救设备的落后、急救人员的缺乏、内部管理不完善和发展方向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急救中心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从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的需要,探究可持续的发展策略。本文以哈尔滨市急救中心为研究对象,以加快急救中心发展进程、完善内部管理为目的,提出了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发展策略以及具体实施方案,研究出能够适合哈尔滨市院前急救快速发展的新路线。首先从整个院前急救行业的发展背景出发,介绍了国内和国外急救中心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文本的研究内容、意义和具体方法。其次,通过对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实地考察和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对急救中心的经营性质、运作模式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确定了急救中心所拥有的优势及劣势。进而,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在发展中所遇到的机遇和困境。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急救中心先进发展经验的介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方法对资料处理、数据统计和分析,提出了包括完善急救网络、加强内部管理等内部发展策略以及建立社区急救、完善急救法规和整合救援体系的外部发展策略,并阐述了具体实施措施。最后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并说明了此结论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丽君[8](2010)在《辛开苦降法治疗MODS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辛开苦降法对本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观察了临床60例各种原因导致MODS的患者,以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中药加常规药物治疗为治疗组,观察患者确诊为MODS时及治疗后器官功能障碍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死亡率。结果:两组病例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且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程度显着(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尤其对于四个及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可改善MODS各项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能够改善各个重要脏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为临床上应用中医药治疗MODS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增强MODS疗效及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吉莉[9](2009)在《健康中国 人物志》文中提出

郑虹[10](2009)在《回阳固脱法对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观察及部分血清免疫及细胞因子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回阳固脱法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部分血清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ICU住院患者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经过中医辨证,确定为阳气暴脱证,符合纳入标准者被纳入研究。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组加四逆加来复汤组(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于被纳入研究时(治疗前)、治疗后进行APPACHEⅡ评分。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免疫球蛋G(IgG)、免疫球蛋A(IgA)、免疫球蛋M(Ig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白介素IL-6、白介素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APPACHEⅡ评分及TNF-α、IL-1、IL-6、IL-10、IgM的浓度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逆加来复汤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可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对机体的损伤,缓解病情。

二、欢迎订阅2003年《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欢迎订阅2003年《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综述一 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现代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SAGI的认识
        2 流行病学研究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4 实验室指标
        5 临床疗效指标
        6 治疗进展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研究进展
        1 脓毒症的中医认识
        2 SAGI的中医认识
        3 SAGI的治疗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针刺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疗效的系统评价
    1 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疗效评价
        2.5 不良反应
        2.6 发表偏倚
    3 讨论
        3.1 纳入研究的针刺干预特点
        3.2 结果讨论
        3.3 证据的整体完整性和适应性
        3.4 证据质量
    4 结论
        4.1 对实践的意义
        4.2 对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研究二 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临床资料
        2.3 治疗方案
        2.4 疗效指标
        2.5 安全性指标
        2.6 质量控制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完成情况
        3.2 一般资料的基线情况
        3.3 观察指标的基线情况
        3.4 临床疗效比较
        3.5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选题依据
        4.2 研究方案分析
        4.3 疗效指标选择
        4.4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十七年”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三) 运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材料
        (一) 材料来源
        (二) 材料的甄选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四) 简要评议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西医学习针灸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3)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口述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历程
    第一节 初发阶段(2003年1月31日前)
    第二节 高发阶段(2003年2月1日~3月31日)
    第三节 控制阶段(2003年4月1日~30日)
    第四节 援外阶段(2003年5月1日~31日)
    第五节 基本胜利(2003年6月1日后)
第二章 广州中医的集体记忆
    第一节 “无畏”的记忆内涵
    第二节 “团结”的记忆内涵
    第三节 “奉献”的记忆内涵
    第四节 “中医药自信”的记忆内涵
第三章 广州中医的个体记忆
    第一节 “机遇”的记忆内涵
    第二节 “温暖”的记忆内涵
    第三节 “伤痛”的记忆内涵
    第四节 “幕后英雄”的记忆内涵
    第五节 “警觉”的记忆内涵
第四章 中医抗击“非典”的影响与意义
    第一节 中医抗击“非典”对个人的影响
    第二节 中医抗击“非典”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中医抗击“非典”的当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附件

(4)刘清泉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分期辨证救治
    2.1 脓毒症高热期
    2.2 高凝期
    2.3 脓毒症休克期
    2.4 合并各脏器功能受损期
        2.4.1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4.2 胃肠功能障碍者
        2.4.3 急性肾功能障碍者
3 小结
4 验案

(5)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复方清热颗粒对脓毒症实热证炎症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1 张淑文教授师承脉络、学术渊源
    2 学术继承与创新
        2.1 整体论治,掌握正邪
        2.2 标本兼治
        2.3 中西医相协
    3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1 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1.1 西医辨病、中医辨证
        1.2 两法合参
        1.3 脓毒症可以辨证为四个主要中医证型
    2 重视四诊合参、中西医合参,推崇十问歌
        2.1 问寒热
        2.2 问汗
        2.3 问疼痛
        2.4 问睡眠
        2.5 问饮食口味
        2.6 问二便
    3 张淑文教授诊治脓毒症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3.1 脓毒症的中医证型诊断
        3.2 重症脓毒症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
        3.3 中医治疗方案
        3.4 张淑文教授对于热挟湿或湿热证的认识
    4 张淑文教授对中医体质的关注
    5 张淑文教授临床医案分析
        5.1 重度脓毒症(重症肺炎等)
        5.2 肾移植术后肺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急性感染)
        5.3 不明原因发热
        5.4 痈疡
        5.5 急性胰腺炎
    6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复方清热颗粒对脓毒症实热证炎症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
    1 前言
    2 一般资料
        2.1 临床资料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入选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病例剔除标准
        2.6 知情同意书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观察指标
        3.3 实验室指标
        3.4 疗效标准
        3.5 安全性评定标准
        3.6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比较
        4.2 临床疗效比较
        4.3 炎症指标比较
        4.4 住院天数比较
    5 讨论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1章 研究背景和现状
1.1 患者报告结局研究的源流
1.2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究进展
    1.2.1 患者报告结局研究主流的发展进程
    1.2.2 国内患者报告结局研究的发展进程
    1.2.3 中医学患者报告结局研究的发展进程
    1.2.4 消化系统患者报告结局研究现状
1.3 患者报告结局方法学研究进展
    1.3.1 经典测试理论
    1.3.2 现代测试理论
1.4 本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1.4.1 胃痞的流行病学资料
    1.4.2 胃痞的临床评价体系不完善
    1.4.3 患者报告结局是胃痞临床评价研究的重要方向
1.5 本研究目的、内容、创新性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本研究的既往基础
    1.5.4 本研究预期的创新性
    1.5.5 本研究在整体项目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成立研究小组
    2.1.1 胃痞工作小组的结构和任务
    2.1.2 胃痞工作小组的特征
2.2 量表的预设基本特征
2.3 基本概念和术语
    2.3.1 患者报告结局
    2.3.2 计算机自适应测试和条目反应理论
    2.3.3 量表
    2.3.4 胃痞
    2.3.5 其他术语
2.4 工具初步的理论框架构建
    2.4.1 项目研究中原理论框架模型
    2.4.2 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对概念框架的要求
    2.4.3 初步概念框架的构建
2.5 条目库的构建和条目初筛
    2.5.1 检索收集条目
    2.5.2 建立条目库
    2.5.3 条目初筛
    2.5.4 初步概念框架的修订
2.6 条目定性评阅
    2.6.1 专家评阅条目
    2.6.2 核心小组
    2.6.3 认知采访
    2.6.4 研究小组评估
2.7 标定研究测试
    2.7.1 研究目的
    2.7.2 研究设计
    2.7.3 研究时间
    2.7.4 研究环境
    2.7.5 研究对象
    2.7.6 测评工具
    2.7.7 数据收集方式
    2.7.8 样本特征
2.8 模拟评价
2.9 计算机自适应测试
2.10 统计步骤、方法、软件和标准
    2.10.1 定性研究
    2.10.2 标定研究测试
    2.10.3 模拟评价
    2.10.4 确定CAT
    2.10.5 补充说明
2.11 质量控制措施 第3章 结果
3.1 胃痞的概念
    3.1.1 胃痞的中医内涵和外延分析
    3.1.2 胃痞的现代疾病范畴
    3.1.3 胃痞的诊断标准
3.2 量表初步的概念框架
    3.2.1 概念框架草稿的形成
    3.2.2 概念框架的初步修订
    3.2.3 概念框架的初步形成
3.3 条目库的构建和条目初筛
    3.3.1 检索收集条目
    3.3.2 建立条目库
    3.3.3 概念框架调整和条目初筛
    3.3.4 初步概念框架和条目仓库的修订
3.4 条目定性评阅
    3.4.1 专家评阅条目
    3.4.2 核心小组
    3.4.3 认知采访
    3.4.4 初步概念框架和条目仓库的修订
3.5 标定测试研究
    3.5.1 患者的社会学资料和一般结果
    3.5.2 初步概念框架的评价和调整
    3.5.3 条目的描述性分析
    3.5.4 单维度性分析
    3.5.5 局部独立性分析
    3.5.6 单调性分析
    3.5.7 条目反应理论模型参数分析
    3.5.8 条目功能差异分析
    3.5.9 基于IRT参数分析的条目调整
3.6 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程序
    3.6.1 条目反应理论参数估计
    3.6.2 蒙特卡洛模拟
    3.6.3 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程序构建 第4章 讨论
4.1 本研究的整体结果
    4.1.1 本研究过程的主要结果
    4.1.2 本量表的主要特征
4.2 本量表的属性评价
    4.2.1 内容效度评价
    4.2.2 其他属性评价
    4.2.3 关键的统计方法
4.3 本量表和研究的质量评价
    4.3.1 量表的概念框架质量评价
    4.3.2 量表研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4.3.3 研究的报道质量评价
4.4 本研究的局限
4.5 临床和科研应用注意事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院前急救
        1.2.2 急救中心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3 研究方法
        1.4.4 论文结构
第2章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现状分析
    2.1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成立的背景
    2.2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经营性质和运作模式
        2.2.1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经营性质
        2.2.2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运作模式
    2.3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发展现状
        2.3.1 基本概况
        2.3.2 业务状况
        2.3.3 科研教育与培训
        2.3.4 精神文明建设
        2.3.5 车辆、医疗和指挥调度设备
        2.3.6 人力资源
        2.3.7 社会公益活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发展困境的因素分析
    3.1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1 网络成员单位发展不平衡
        3.1.2 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基本的急救服务
        3.1.3 急救人员缺乏,人员变动频繁
        3.1.4 聘用和集体人员待遇需要大量费用支出
        3.1.5 人口、年龄和气候的变化带来新的挑战
        3.1.6 “黑救护车”严重扰乱院前急救市场秩序
        3.1.7 城市的发展对院前急救提出新的要求
    3.2 影响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发展的内部因素
        3.2.1 忧患意识不够
        3.2.2 创新意识不够
        3.2.3 学习意识不够
    3.3 影响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发展的外部因素
        3.3.1 财政投入不足
        3.3.2 人员编制不足
        3.3.3 社会保障体系不配套
        3.3.4 急救立法缺失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及国外急救中心发展经验借鉴
    4.1 国内急救中心发展经验
        4.1.1 北京急救中心发展经验
        4.1.2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发展经验
    4.2 国外急救中心发展经验
        4.2.1 英国的院前急救
        4.2.2 德国的院前急救
        4.2.3 其他国家的院前急救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发展策略
    5.1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内部发展策略
        5.1.1 扩大急救中心规模
        5.1.2 优化院前急救设备
        5.1.3 完善院前急救网络
        5.1.4 加强内部管理建设
        5.1.5 改善经济分配制度
    5.2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外部发展策略
        5.2.1 建立社区急救体系
        5.2.2 完善院前急救法规
        5.2.3 整合城市救援体系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8)辛开苦降法治疗MODS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病例来源
    二、西医诊断及评分标准
        (一) 诊断标准
        (二) MODS评分标准
    三、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一) 热证
        (二) 血瘀证
        (三) 腑气不通证
        (四) 阴竭阳脱证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治疗方法
    七、观察指标
    八、统计方法
    九、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十、一般临床资料
        (一) 年龄比较
        (二) 性别比较
        (三) MODS诱因分析
        (四) 治疗前器官功能障碍情况比较
    十一、治疗结果
        (一) 两组总评分比较
        (二) 疗程结束两组疗效比较
        (三) 两组患者治疗后死亡率比较
    十二、临床疗效总结
讨论
    一、西医对MODS的发病机理的认识
    二、中医对MODS发病机制的认识
        (一) 中医对"气"的认识
        (二) MODS的病机
    三、辛开苦降法对MODS的作用机理探讨
        (一) 中医对辛开苦降法的认识
        (二) 现代药理研究
    四、临床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结语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着作
详细摘要

(10)回阳固脱法对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观察及部分血清免疫及细胞因子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诊断标准
    3.1 西医诊断标准
    3.2 中医厥脱阳气暴脱证辨证标准
4. 纳入标准
5. 排除标准
6. 脱落、终止、剔除标准
    6.1 剔除标准
    6.2 脱落标准
    6.3 终止标准
7. 治疗方案
    7.1 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组(A组)
    7.2 西医综合治疗组(B组)
8. 观察指标
    8.1 安全性指标观察
    8.2 疗效性指标观察
    8.3 不良反应性指标观察
9. 疗效评定方法
    9.1 治疗前及治疗后APPACHE Ⅱ评分情况比较
    9.2 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G(IgG)、免疫球蛋A(IgA)、免疫球蛋M(Ig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白介素IL-10的比较
10. 统计学方法
11. 研究结果
    11.1 病人基础资料
    11.2 基线齐性比较
    11.3 不良反应
    11.4 结论
12. 讨论
13. 问题与展望
综述文献
文献
致谢
附件一
附件二

四、欢迎订阅2003年《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D]. 程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口述史研究[D]. 梁翘楚.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刘清泉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经验[J]. 赵红芳,江其敏,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17(09)
  • [5]张淑文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复方清热颗粒对脓毒症实热证炎症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D]. 杜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基于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的胃痞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制[D]. 侯政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7]哈尔滨市急救中心发展策略研究[D]. 那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6)
  • [8]辛开苦降法治疗MODS临床疗效观察[D]. 高丽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3)
  • [9]健康中国 人物志[J]. 吉莉. 健康大视野, 2009(19)
  • [10]回阳固脱法对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观察及部分血清免疫及细胞因子指标的影响[D]. 郑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欢迎订阅2003年《中华危重症急诊医学杂志》和《中华中西医结合急诊医学杂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