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丁玮珂[1](2021)在《公司内部治理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基于动态SYS-GMM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在我国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主导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研究和分析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事件频出,严重威胁着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而导致此类风险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银行内部治理的混乱。在现阶段,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显着变化,公司治理缺位问题尤为明显,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梳理,发现有关公司治理方面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较为丰富,但目前学术界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并且在研究银行业公司治理与风险承担方面的实证方法较为单一。现有研究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或静态面板估计模型,忽视了银行风险具有动态的跨期滞后性,所得出的结论缺乏严谨性。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首先建立了公司内部治理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接着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现状和公司内部治理现状,并从股权结构、内部制衡机制以及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入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内部治理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在本文的实证研究方面,选取了2009-2019年间我国21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引入衡量公司内部治理的具体指标,分别建立了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此外,由于动态面板实证结果敏感于不同的估计方法,为确保动态面板SYS-GMM估计的有效性,本文还对比分析了动态面板三种不同估计方法的差异,最终证明了动态面板模型效果要优于静态面板模型,所建立的动态SYS-GMM估计方法得出的实证结果是准确可靠的,最终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提高股权集中度能够有效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但股权过度集中反而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承担。(2)股权制衡度的提高能够显着降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3)庞大的董事会规模会降低银行内部决策效率,从而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4)独立董事的存在能够有效控制银行的风险,但现阶段我国对独立董事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5)监事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承担为负相关关系。(6)完善的薪酬激励体系能够通过影响高管层的行为从而有效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最后,本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现状及以上结论,从股权结构、内部制衡机制的建立以及完善薪酬激励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政策建议。

李海石[2](2021)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续深化,上市公司逐步建立起规范化治理体系,并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股权结构。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得到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着独特的现实问题,由于历史演进的不同和产权性质差异的存在,与国外集团公司整体资产上市不同,中国国内的上市公司多是由集团公司拆分部分优质资产上市而来,从而形成了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两个不同的法律主体。这种“两级三层”或是更为复杂股权结构的存在,在增加了原有委托代理链条长度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与美英等国家表现形式不同的委托代理问题,即第一类代理问题和第二类代理问题并存,利益冲突方涵盖了实际控制人、大股东、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现有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大多基于金字塔股权结构,从“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维度探究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母公司在上市公司治理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这种研究思路存在一定局限性,既没有系统性地考虑现实问题,也并未将作为独立法人主体的上市公司的自主治理和制衡能力同步纳入研究视域。目前仅有的关于自主性的研究大多以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为背景,以母子公司关系为基础。这往往忽视了金字塔股权结构下可追溯的实际控制人在公司治理中的“隐性”影响,因而难以全面揭示现阶段资本市场问题频现的根本原因。上市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不能仅听从于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的安排,更应该保护以中小股东等众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但现行上市公司治理体系难以约束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具体来说:一方面,如若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通过股权设置和投票权安排掌握了上市公司实际权力,就会有动机通过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内部的权力配置(控制董事会多数席位和直接委派高管团队),进而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条件与上市公司合谋,通过“隧道效应”和“壕堑效应”等方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攫取超额控制权收益。另一方面,当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对短期利益和公司经营的长期利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上市公司既可以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其内生的股权制衡能力,也可以通过提高公司透明度、借助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聘任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等外生变量从权力制衡维度约束实际控制人抑或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保障上市公司经营和战略自主性。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越来越强调其独立法人属性以及和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抑或母公司等方面的良性互动,通过与各利益相关者博弈构建其自主治理体系,并以此作为公司治理创新的主要路径。相较于传统“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研究范式,本文基于“双向治理”的研究脉络深度剖析了上市公司自主性形成的理论机理,极大地拓展了集团公司和母子公司的研究框架。通过引入经济学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理论,构建了上市公司自主性分析矩阵和数理模型,揭示了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抑或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围绕剩余控制权的讨价还价过程与博弈结果。进一步,本文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实践,提出“双向治理”视角下的上市公司自主性研究应该融合实际控制人“隐性控制”观、大股东和母公司的“显性控制”观和上市公司制衡观,并基于此构建了上市公司自主性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聚合出上市公司自主性指标,旨在解决当前“自主性”研究指标的单一性和薄弱性问题。就现阶段而言,股东权益最大化依然是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与上市公司绩效息息相关。那么,如何评价上市公司自主性在企业经营和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呢?本文提出了基于结果导向和过程导向的企业绩效划分标准,旨在澄清目前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企业绩效定义和度量混淆不清的问题,从而对上市公司经营与治理效果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进一步,通过对经营和治理环节的深度剖析,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式论证了基于结果导向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和基于治理规范性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揭示了上市公司自主性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和具体情境因素。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证实上市公司自主性具有积极的治理效果。具体而言,首先,本文研究了基于结果导向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财务绩效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自主性越高,企业财务绩效越好。(2)产权性质、市场化程度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3)大股东侵占、内部控制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此外,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治理规范性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自主性越高,信息披露质量越好。(2)产权性质、高质量审计、公司透明度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3)第二类代理成本在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上市公司自主性能够通过抑制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进而提升信息披露水平。总体而言,本文利用大样本证实了上市公司自主性对基于结果导向的企业财务绩效和基于过程治理规范性导向的信息披露质量具有积极治理效果,不同股权结构设计下的实际控制人差异对企业价值和成长性的影响不同。整体而言,本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单向治理”研究边界,从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抑或母公司、上市公司三个主体的互动关系出发,丰富并发展了上市公司自主性的理论基础,明确了自主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治理效应,揭示了上市公司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作用路径和情境因素,有助于更深层次的认识上市公司自主性治理对企业持续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对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自主性、提高上市公司绩效以及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温茜[3](2021)在《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基于包商银行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小银行以其数量众多、扎根基层对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服务于实体经济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叠加监管政策收紧,中小银行经营风险逐渐暴露。具体表现在不良贷款率逐年攀升、资本充足率较低以及深入影子银行业务过度承担风险等方面。过去依靠跨区经营迅速扩大规模的城商行和经营不善的农商行风险积蓄已久的风险监管的重压之下逐渐暴露。2019年5月24日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公告称,由于包商银行的巨额资金长期被大股东违规占用,造成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触发了接管条例,因此决定对其进行接管。2020年11月11日,包商银行经银保监会、央行批复正式进入破产程序,曾经中小银行中的佼佼者以破产告终。包商银行破产是我国建国以来首例司法程序上的银行破产案例,反映出包商银行存在问题之严重。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内部人控制理论以及隧道效应理论等公司治理经典理论,对包商银行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公司治理问题导致的银行风险承担加剧进行了深入分析。包商银行公司治理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由于其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因此明天集团通过注册壳公司隐匿代持成为了包商银行实际上的绝对控股股东。缺乏内部制衡以及外部监督的大股东通过隧道行为不断掏空银行,造成包商银行核心资本不断损耗,最终资不抵债,引发破产风险。另一方面,不健全的股权结构造成包商银行内部治理中的董事会、关联交易委员会等治理机制运转不畅,因此经营管理模式粗放,加重了委托代理问题。包商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并非我国中小银行中的个案,其公司治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司治理基础薄弱的中小银行由所面临的的共同问题,因此,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是当前金融供给侧改革补齐短板的重要一环。包商银行破产案例是继恒丰银行、锦州银行风险事件之后中小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分析该案例,使中小银行吸取包商银行的教训,加强相关公司治理,更加审慎地开展业务。最后根据案例分析提出了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的相关建议:第一,当前应当着力推动中小银行股权结构改革,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建立优质股东准入白名单等途径形成多元化股权结构。第二,加强公司董事的履责意识,可通过立法保障独立董事充分发挥其独立审查作用。第三,引导完善银行永续债政策等补充资本渠道。第四,监管层面应当对各类股东进行全方位持续动态监管,因地制宜细化监管条例,强调事前风险预警,积极鼓励各方利益相关者充分发挥其监督效用。

闵雪[4](2021)在《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对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5年颁布的《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更是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然而,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历程来看,国企改革仍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虽然大部分企业已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国有企业因其组织结构较复杂易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企业治理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绩效。对当代企业来说,正处于一个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量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冲击。由此可见,为充分发挥公益性国有企业社会作用及长期稳定发展,对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与其绩效间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国企分类改革的背景,以公益性国有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经验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最优薪酬契约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首先对公益性国有企业基本情况、治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理结构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间的关系并提出研究假设。同时选取企业管理水平作为调节变量,更深入的研究分析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与其“双绩效”的关系机制。其次,以2010-2019年80家公益性国有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益性国有企业拥有较高的股权集中度与制衡度有利于实现经济绩效,而不利于实现社会绩效;较大规模董事会有利于实现经济绩效而不利于实现社会绩效;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实现经济绩效,而不利于实现对社会绩效;较高的激励水平不利于实现经济绩效,有利于实现社会绩效;管理水平在治理结构对绩效的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创新多元化股权机制、完善董事会内部管理机制、注重提升高级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水平、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加强科学规范的考核意识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提升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水平及经营绩效,更好的发挥社会作用。

徐充平[5](2020)在《国企混改中“父爱”效应及风险研究 ——以格力电器混改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局势和恶劣的国际贸易战争,我国经济形势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命脉和产业支柱,为提高国企参与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陆续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各部委在2016-2019年陆续出台一系列指导混改开展的意见、办法、文件、通知等,国企改革正在经历由“政策”到“行动”、由“混”到“融”的转变。不同行业领域和不同层级的国有企业面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在变革中艰难前行,一方面“父爱”泛滥如何收敛,变干预为激励,推进市场化改革;另一方面,在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产权融合之路上,探索前行。如何建立更为高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实现产权主体和管理决策层的有益补充和互相制衡,这是各级政府面对的崭新课题。结合国企历史发展沿革,通过对国内外政府“父爱”效应和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论研究,发现政府和母公司对国企混改的路径机理及混改治理机制的形成缺乏理论研究,因此现有文献理论很难对实现公司治理机制有效作用于混合所有制企业作出阐释。本文未局限于混改经济效果和治理层面的研究范畴,而是从切入政府和国企母公司“父爱”效应原理开始进行了分析,全篇共六章,分别是绪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格力电器案例分析、“父爱”效应作用机制、风险及应对、研究结论与启示。本文着重通过对“父爱”效应的实施路径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展示了格力电器作为充分竞争性企业混改经典案例,是如何创新性地体现混改“父爱”的效应和治理机制的建立。混改“父爱”效应是政府和国企的母公司对混改国企的管控和优待,以格力电器混改案例进行研究,本文创新性体现在:一是建立了无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的混改模式,实现了委托代理关系到混改中国企“父爱”效应的有效转变;二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股权多元化机制,并通过董事会机制的科学设置和协议约定实现了管理层的重要话语权,建立了制衡融合性的治理机制;三是构建了内部控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以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建立公司长效发展机制。以期能够通过格力电器混改模式研究得出国企“父爱”效应作用机制及相应风险研究的理论分析结果,给更多国企成功混改以借鉴。既能够丰富委托代理关系到混改“父爱”效应转变的理论架构,又能在实现国企“管资本”的转型路径上,有效建立公司治理机制,激发国有企业内在的发展潜力,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竞争。

王潞潞[6](2020)在《公司治理对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我国能源体系中的核心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支撑性作用。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环保新政的实施,环保压力持续增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紧,去产能、调结构、绿色高效开采已是行业共识,对煤炭企业提高持续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研发投入的强度是公司存续及发展有关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文献指出,公司治理的缺陷往往是造成企业可持续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通过提升我国煤炭类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开展有效的研发创新活动,增强核心竞争力及经营效率,对企业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因此,论文基于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探析公司治理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论文以2014-2018年我国煤炭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公司治理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基于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构建相应的主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研发投入在公司治理与持续经营能力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有关理论,在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运用因子分析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进行测度。接着通过多元回归方法探究公司治理对其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以及研发投入在公司治理对持续经营能力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得出研究结论如下: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独立董事占比及其高管持股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在其中表现出中介效应;股权制衡度、控股股东性质和高管薪酬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则显着负相关,同样的,研发投入也表现出中介效应;而两职合一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负向影响并不显着,研发投入没有表现出中介效应。根据以上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为公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孙媛[7](2020)在《混合所有制企业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监事会治理转型是公司治理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监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股东行使监督权的专门机构,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一环。监事会的有效履职是确保公司运作合法合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监事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独立性缺失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监事会治理效用普遍不被看好。且近年来对公司治理监督机制的相关研究更加集中于独立董事制度,对监事会治理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影响,并以股权混合度作为调节变量进行研究。本文以新时期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监事会独立性与其履职效果的关系。首先梳理总结了监事会治理和股权混合度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已有研究和实地调研访谈内容,通过扎根理论提炼出“监事选派独立性”、“权力配置独立性”、“监督工作独立性”作为监事会独立性内涵要素的三个维度。并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股权混合度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探索监事会独立性与其履职效果关系的作用机理。本文共提出5个主假设和15个分假设,共计20个研究假设。通过实地访谈调研和网上发放,共收集到有效问卷463份;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两种方法,验证监事会独立性、股权混合度与监事会履职效果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具有显着正向影响;监事会独立性的三个子维度对监事会履职效果的三个子维度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股权混合度对监事会独立性及其履职效果的影响关系具有显着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发展了公司治理监督理论,同时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完善内部监督制衡机制、有效执行监事会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有助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在现有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基础上重塑治理的监督模式,推动监事会在企业监督转型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有效治理。

雷艳[8](2020)在《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依然存在“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与国企资产管理行政化等问题,导致国企的治理效率与经营绩效偏低。在相关政策推动与生存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国企加入混合所有制改革队伍,引入民营资本作为国企混改的重要路径,民营资本除了持股还会通过派任董监高的形式直接参与企业治理,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实现了深度融合,这些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对于企业微观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民营资本参股国有企业以形成“混合”的股权结构,股权混合度是否及如何企业绩效有待深入探讨。因此,本文试图在国企分类改革的背景下,探究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本文选取2013-2018年8个竞争性行业领域的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样本,从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中手工收集与整理前十大股东中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派任董监高人数等数据。在相关理论基础及已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从董监高来源异质性视角,实证检验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考虑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着地正向促进作用。(2)董监高来源异质性在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机构投资者在混改国企中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其整体持股比例不仅正向调节股权混合度及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还正向调节“股权混合度→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企业绩效”这一中介机制,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股权混合度通过董监高来源异质性对企业绩效产生的促进作用就越强。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以及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多元化和均衡的股权结构、健全国企内部治理结构、引入和培养积极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完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法律与政策体系等建议,对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治理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明敏[9](2020)在《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 ——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在国企深化改革背景下,混改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旨在通过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深度融合,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形成灵活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以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然而,国有资本基于政府权力的制度逻辑与非国有资本的财产权利逻辑之间存在冲突,尽管很多国企在资本结构上早已实现混合所有的形式,但政府干预力度并未减弱,行政垄断体制并未打破,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治理仍面临“玻璃门”、“弹簧门”及“旋转门”等制度障碍,存在丧失话语权的担忧,导致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混改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协同效应。可见,赋予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治理的实际控制权,对于缓解非国有资本对“混而不合”的担忧,提高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混改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至关重要。董事会作为重要的决策机构,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股东可通过董事会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实际影响。因此,本文探讨了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明晰了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发挥治理效应的内在机理,以期为混改国企通过为非国有股东配置董事会权力进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提供理论借鉴。具体地,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非国有资源与国有资源的优势互补性,明晰了国企混改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继而引入资源依赖理论,基于股东资源视角分析了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并在治理结构视角下分析了董事会权力来源于股权,为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探究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奠定理论基础。(2)在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下,分析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关系,对比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作用强度的差异,并基于这一强度差异,在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非对等配置逻辑下引出“超额委派董事”概念,进而探讨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深化混改国企的董事会结构研究。(3)在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下,分别从资产运营效率和经理管理防御两方面探究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在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混改后产生资源禀赋效应,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通过提升混改国企的资产运营效率,进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在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在混改国企治理中发挥权力制衡效应,通过抑制混改国企的经理管理防御,进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4)为进一步深化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机理研究,从国有股东控制度入手,基于股东资源视角分析国有股东控制度与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协同互补效应,基于治理结构视角分析国有股东控制度对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治理制约效应。随着国有股东控制度的增加,治理制约效应逐渐增强,协同互补效应先增强后减弱,使得国有股东控制度对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正向关系发挥先正后负的双重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以往文献针对异质股东的关系研究,大多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治理结构视角探讨异质股东之间的对立制衡关系。在混合所有制企业要求不同所有制资本发挥协同效应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分析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的优势互补效应和权力制衡效应,实现了异质股东关系的对立与统一,有助于拓展异质股东关系研究的理论视野,进而为促进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所有制资本的有效融合提供理论指导。第二,在现有研究分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与经济后果直接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本文从经理管理防御与资产运营效率两方面深入探究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并考察了国有股东控制度对两者关系强度的影响效应,以明晰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作用机理,有助于深化混改国企治理结构对经济后果的影响关系研究,并为国企混改实践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建议。第三,不同于以往研究对董事会内部权力结构的关注,本文结合新一轮混改背景下混改国企中出现的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超额配置特征,深入分析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差异性,并进一步细化地考察了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深化混改国企的董事会结构研究,丰富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因素探讨。

秦强[10](2020)在《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同时是货币当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媒介。随着改善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研究和分析主导我国金融体系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尤为重要。近年我国银行系统大案频出,公司治理不完善成为银行风险暴露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以公司治理视角为切入点,探究现有商业银行体系中存在哪些公司治理问题,以及这些治理问题是否对商业银行风险产生影响,并依此从改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其风险大小的作用路径入手,基于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及二者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质量与风险程度存在逻辑上的关系进行了推演。由于商业银行息差收益来自于风险承担,因此在以风险为经营内容的商业银行中广义的公司治理的内涵包含了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商业银行的行业特征,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现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6年报》将我国商业银行划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经营地域、监管政策、行政许可等方面不同。目前各类银行均已经形成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基本架构及配套的风险治理机制,且已经将风险管理职能嵌入银行管理的各个层级和业务流程之中,但在公司治理下的风险管理又存在集中于股权结构缺乏合理性、董事委派市场化程度不足导致的缺乏独立性以及薪酬制度激励性不足等问题。最后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薪酬特征入手,本文基于37家银行5年的面板数据证明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薪酬特征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产生显着影响。其中产权性质会影响商业银行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更高;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公司治理问题不同,其中大型国有银行主要风险点来自于股权制衡度不足,股份制商业银行高薪酬水平促进了经理人风险追逐行为而中小商业银行在提高股权制衡度、优化董事会规模与独立性以及提高薪酬制度的激励程度方面均大有可为。基于本文的研究,本文从一般意义上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分别提出了从公司治理角度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政策建议。其中,一般意义上风险管理视角下公司治理的完善建议包括构建具有制衡性的多元股权结构、明确治理架构中不同角色的权责关系、提高风险管理策略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制定激励相容的经理人薪酬计划。对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从借助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适度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股权制衡度方面入手改善公司治理;对于股份制银行,主要建议包括适当降低薪酬激励水平以及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对于中小商业银行,主要从明晰政府权力的边界、完善董事会结构方面提升公司治理质量。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揭示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其风险大小的作用路径。即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所有外延都包涵在广义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内涵中,公司治理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可能。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薪酬制度设计是影响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股权结构影响风险管理策略整体的风险偏好程度、董事会特征影响风险监督的有效性与独立性、薪酬制度设计影响风险策略执行的有效性,以上三方面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其风险大小的作用路径;第二,研究中发现虽然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目前均已经形成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基本架构及配套的风险治理机制,但在公司治理下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又存在集中于股权结构缺乏合理性、董事委派市场化程度不足导致的缺乏独立性以及薪酬制度激励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商业银行产生风险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会显着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影响风险程度的公司治理特征不同;第三,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对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模式特征进行了归纳。由于中国商业银行的模式介于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之间,两种模式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因此本文结合中国商业银行与两种模式的共性总结了发达国家治理模式对我国改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启示。第四,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通过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方式分类研究,发现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所导致的风险发生影响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下风险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公司内部治理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基于动态SYS-GMM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公司内部治理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文献综述
    (一)股权结构影响银行风险的相关研究
    (二)内部制衡机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作用研究
        1.股权制衡
        2.董事会治理
        3.监事会治理
    (三)高管激励对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研究
    (四)文献评述
三、理论基础与作用机理
    (一)公司治理概念及相关理论
        1.公司治理的内涵
        2.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
    (二)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概念及测度方法选择
        1.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概念
        2.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测度方法选择
    (三)治理机制作用于银行风险的机理分析
        1.股权结构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
        2.内部制衡机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
        3.激励约束机制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
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与风险承担的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现状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内部治理现状
        1.股权集中度现状
        2.公司内部制衡现状
        3.高管薪酬激励现状
五、公司内部治理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设定与研究假设
        1.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与假设
        3.控制变量
    (三)模型设定
    (四)实证过程及分析
        1.样本描述性统计
        2.相关性分析
        3.模型的选择
        4.实证结果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1.保持适度的股权集中度,促进股权多元化
        2.建立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提高风险管控效率
        3.制定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确保与风险管理目标相匹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界定
        1.2.1 双向治理的界定
        1.2.2 上市公司自主性的界定
        1.2.3 企业绩效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金字塔结构下实际控制人“隐性”控制研究
        2.1.1 实际控制人界定
        2.1.2 实际控制人与公司治理研究
    2.2 金字塔结构下大股东抑或母公司“显性”控制研究
        2.2.1 大股东和母公司控制界定
        2.2.2 大股东和母公司控制与公司治理研究
    2.3 基于“双向治理”的上市公司自主治理研究
        2.3.1 上市公司自主治理的产生与发展
        2.3.2 上市公司自主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2.3.3 上市公司自主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上市公司自主性理论基础与形成机理
    3.1 上市公司自主性形成理论基础
        3.1.1 资源依赖理论
        3.1.2 合作博弈理论
        3.1.3 非合作博弈理论
        3.1.4 理论研究演进
    3.2 上市公司自主性形成动因
        3.2.1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
        3.2.2 制度驱动因素
        3.2.3 成本驱动因素
        3.2.4 利益相关者驱动因素
        3.2.5 大股东侵占驱动因素
    3.3 上市公司自主性形成的建模分析
        3.3.1 实控人和母公司与上市公司潜在的利益冲突分析
        3.3.2 模型及分析
    3.4 上市公司自主性路径选择
        3.4.1 内生视角下混合所有制改革驱动的股权制衡
        3.4.2 外生视角下的上市公司权力制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结果导向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4.1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理论分析
        4.1.1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
        4.1.2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的调节效应分析
        4.1.3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的中介作用分析
    4.2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财务绩效实证检验
        4.2.1 数据来源
        4.2.2 变量选择与度量
        4.2.3 模型构建
        4.2.4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检验
        4.2.5 多元回归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治理规范性的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研究
    5.1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理论分析
        5.1.1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
        5.1.2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5.1.3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5.2 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信息披露质量实证检验
        5.2.1 数据来源
        5.2.2 变量选择与度量
        5.2.3 模型构建
        5.2.4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检验
        5.2.5 多元回归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基于包商银行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回顾
        2.1.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2.1.2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理论概述
        2.1.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
    2.2 文献综述
        2.2.1 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研究现状
        2.2.2 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研究现状
        2.2.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现状
        2.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现状
    3.1 中小银行发展现状
    3.2 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3.2.1 中小银行公司内部治理问题
        3.2.2 中小银行公司外部治理问题
    3.3 中小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上升
第4章 包商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承担影响案例分析
    4.1 包商银行案例介绍
        4.1.1 包商银行概况介绍
        4.1.2 包商银行破产案例介绍
    4.2 包商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分析
        4.2.1 股权结构问题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4.2.2 董事会治理问题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4.2.3 监事会治理问题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4.2.4 管理层激励问题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4.2.5 外部治理问题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分析
    5.1 包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测度——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5.1.1 模型的介绍
        5.1.2 风险承担水平度量体系的构建
        5.1.3 风险承担水平测度
    5.2 公司治理对风险承担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2 变量选取
        5.2.3 模型构建
        5.2.4 回归过程及结果分析
        5.2.5 稳健性检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相关建议
        6.2.1 改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
        6.2.2 增强董事会履责意识,保障独立董事独立性
        6.2.3 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6.2.4 加强外部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益性国有企业
        2.1.2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2.1.3 公益性国有企业绩效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最优薪酬契约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国有企业分类治理背景
    3.2 公益性国有企业基本情况
        3.2.1 公益性国有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3.2.2 企业规模
        3.2.3 经营情况
    3.3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现状
        3.3.1 股权结构
        3.3.2 董事会结构
        3.3.3 高级管理层
    3.4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绩效影响的研究设计
    4.1 理论假设
        4.1.1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经济绩效的直接影响假设
        4.1.2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社会效益的直接影响假设
        4.1.3 公益性国有企业管理能力在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假设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 变量定义
        4.3.1 被解释变量
        4.3.2 解释变量
        4.3.3 调节变量
        4.3.4 控制变量
    4.4 建立检验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5.1 公益性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因子分析
        5.1.1 绩效指标选取
        5.1.2 因子分析构建综合绩效
    5.2 描述性统计
    5.3 回归结果分析
        5.3.1 治理结构对经济绩效影响分析
        5.3.2 治理结构对社会绩效影响分析
        5.3.3 公益性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调节效应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公益性国有治理结构与经济绩效间关系
        6.1.2 公益性国有治理结构与社会绩效间关系
        6.1.3 公益性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在治理结构与绩效间的调节效应
    6.2 研究建议
        6.2.1 创新多元化股权机制
        6.2.2 完善企业董事会内部管理机制
        6.2.3 注重提升高级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水平
        6.2.4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6.2.5 加强科学规范的考核意识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5)国企混改中“父爱”效应及风险研究 ——以格力电器混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框架与内容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内容
    1.3 基本概念
        1.3.1 混合所有制改革
        1.3.2 控制权
        1.3.3 引入战略投资者
    1.4 本文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权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协同效应
    2.2 文献综述
        2.2.1 国企市场化改革
        2.2.2 混改过程中的“父爱”效应
        2.2.3 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司治理机制
        2.2.4 文献评述
第3章 格力电器混改案例分析
    3.1 格力电器混改相关参与方简介
    3.2 格力电器混改实施路径
    3.3 格力电器混改“父爱”效应的分析
第4章 国企混改中“父爱”效应的作用机制
    4.1 市场化竞争的核心机制
    4.2 战略投资者选拔机制
    4.3 管理层权益最大化保障机制
    4.4 内部控制权平衡机制
第5章 国企混改中“父爱”效应带来的风险及对策
    5.1 “父爱”效应带来的风险
    5.2 “父爱”效应的风险对策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公司治理对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案及研究路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径
2 公司治理、研发投入与持续经营能力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司治理
        2.1.2 持续经营能力
        2.1.3 研发投入
    2.2 相关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技术创新理论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公司治理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假设
    3.2 研发投入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假设
    3.3 公司治理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假设
    3.4 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假设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定义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中介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3 模型构建
5 实证分析
    5.1 持续经营能力因子分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公司治理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研发投入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相关性分析
    5.4 回归分析
        5.4.1 公司治理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影响的回归分析
        5.4.2 公司治理对研发投入影响的回归分析
        5.4.3 研发投入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影响的回归分析
        5.4.4 研发投入中介效应实证检验
    5.5 实证结果
        5.5.1 主效应模型结果分析
        5.5.2 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分析
6 提高煤炭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混合所有制企业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监事会特征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监事会结构特征的相关研究
        2.1.2 监事会人员特征的相关研究
        2.1.3 监事会激励约束特征的相关研究
        2.1.4 监事会独立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2.2 监事会治理效果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监事会治理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2.2.2 监事会治理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2.3 股权混合度的相关研究综述
        2.3.1 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涵的相关研究
        2.3.2 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的相关研究
        2.3.3 股权混合度对监事会治理影响的相关研究
    2.4 研究述评
3 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影响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监事会独立性内涵要素的扎根分析
        3.1.1 监事会独立性内涵要素研究对象的选择
        3.1.2 监事会独立性内涵要素资料收集与整理
        3.1.3 监事会独立性内涵要素的三级编码过程
    3.2 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作用机理及研究假设
        3.2.1 监事选派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作用机理及研究假设
        3.2.2 权力配置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作用机理及研究假设
        3.2.3 监督工作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作用机理及研究假设
    3.3 股权混合度的调节作用机理及研究假设
    3.4 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研究设计与预调查
    4.1 变量的测量
        4.1.1 监事会独立性的测量
        4.1.2 监事会履职效果的测量
        4.1.3 股权混合度的测量
        4.1.4 控制变量的测量
    4.2 预试问卷设计与分析
        4.2.1 预试问卷设计
        4.2.2 预试问卷项目分析
        4.2.3 预试问卷效度分析
        4.2.4 预试问卷信度分析
    4.3 正式问卷
    4.4 本章小结
5 混合所有制企业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5.2 数据质量检验
        5.2.1 正态性检验
        5.2.2 信度分析
        5.2.3 效度分析
        5.2.4 相关性检验
    5.3 差异性分析
        5.3.1 企业所在区域的差异性分析
        5.3.2 企业规模的差异性分析
        5.3.3 监事会规模的差异性分析
    5.4 回归分析
        5.4.1 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影响的假设检验
        5.4.2 股权混合度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
    5.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6 结果分析与讨论
        5.6.1 监事会独立性与其履职效果检验结果讨论
        5.6.2 股权混合度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竞争性国有企业
        2.1.2 股权混合度
        2.1.3 董监高来源异质性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资源依赖理论
        2.2.4 协同效应理论
    2.3 文献回顾
        2.3.1 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2.3.2 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2.3.3 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2.3.4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机理分析
        3.1.1 股权混合度、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内在关系分析
        3.1.2 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分析
    3.2 研究假设
        3.2.1 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
        3.2.2 董监高来源异质性在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3.2.3 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
    3.3 本章小结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定义
        4.2.1 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
        4.2.2 解释变量—股权混合度
        4.2.3 中介变量—董监高来源异质性
        4.2.4 调节变量—机构投资者持股
        4.2.5 控制变量
    4.3 模型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假设检验分析
        5.3.1 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
        5.3.2 董监高来源异质性的中介效应
        5.3.3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权混合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5.3.4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董监高来源异质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5.3.5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研究样本数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 ——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混合所有制企业
        1.2.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
        1.2.3 资产保值增值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董事会权力的文献综述
        2.1.1 董事会权力配置
        2.1.2 董事会权力测度
        2.1.3 董事会权力结构对企业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2.2 国企混改经济后果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1 国企混改的经济后果研究
        2.2.2 国企混改经济后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经济后果关系的文献综述
        2.3.1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权对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2.3.2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2.4 文献述评
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3.1.1 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的资源优势互补性分析
        3.1.2 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3.1.3 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3.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内涵分析
    3.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非对等配置逻辑
    3.4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发挥治理效应的博弈分析
    3.5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机理
        3.5.1 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
        3.5.2 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
        3.5.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调节因素分析
    3.6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论模型
4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
    4.1 假设提出
        4.1.1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4.1.2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非国有股权的作用强度对比
        4.1.3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非对等配置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4.2 实证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2 变量定义
        4.2.3 实证模型构建
    4.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3.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4.3.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作用强度对比的实证检验
        4.3.4 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4.3.5 实证结果分析
    4.4 内生性检验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5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路径分析
    5.1 假设提出
        5.1.1 股东资源视角下资产运营效率的作用路径
        5.1.2 治理结构视角下经理管理防御的作用路径
    5.2 实证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2 变量定义
        5.2.3 实证模型构建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3.2 作用路径一:资产运营效率
        5.3.3 作用路径二:经理管理防御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股东控制度的调节作用
    6.1 假设提出
        6.1.1 股东资源视角下的调节作用分析
        6.1.2 治理结构视角下的调节作用分析
    6.2 实证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6.2.2 变量定义
        6.2.3 实证模型构建
    6.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3.2 国有股东控制度发挥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6.3.3 国有股东控制度发挥调节作用的实证结果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管理启示
    7.3 创新之处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
        1.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国内外研究
        1.2.3 公司治理视角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章创新之处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2.1 商业银行商业模式及行业特殊性
        2.1.1 商业银行商业模式
        2.1.2 商业银行行业特殊性
    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
        2.2.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
        2.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容
        2.2.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2.3.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
        2.3.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
        2.3.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4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2.4.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银行风险的路径分析
        2.4.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逻辑关系
第3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分析
    3.1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3.1.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3.1.2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3.1.3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3.2 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3.2.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3.2.2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3.2.3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3.3 公司治理失败导致银行风险爆发的案例分析——以恒丰银行为例
        3.3.1 恒丰银行基本介绍
        3.3.2 恒丰银行风险事件梳理
        3.3.3 恒丰银行风险事件暴露的公司治理问题
        3.3.4 恒丰银行案例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2 数据、变量和模型
        4.2.1 数据说明
        4.2.2 变量构造
        4.2.3 模型构造
    4.3 描述性统计
    4.4 实证检验与分析
        4.4.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程度的实证分析
        4.4.2 产权性质与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
        4.4.3 不同分组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4.4.4 稳健性检验
第5章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风险管理实践与启示
    5.1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
        5.1.1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5.1.2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总结
    5.2 日德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
        5.2.1 日德模式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5.2.2 日德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总结
    5.3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下风险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5.3.1 规范股东治理,提升风险管理重要性认知
        5.3.2 建立、健全正向激励与负向惩戒的双向考核机制
        5.3.3 加强资本市场监督管理,提高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性
第6章 改善公司治理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对策
    6.1 从改善公司治理视角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性对策
        6.1.1 增强股权结构制衡性,减小预算软约束、强化股东监督
        6.1.2 明确角色间权责关系,提高风险监督效率
        6.1.3 优化经理人薪酬计划,实现与风险管理目标的激励相容
    6.2 从改善公司治理视角降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的对策
        6.2.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借由“混改”打破“官商不分”格局
        6.2.2 股份制商业银行:弱化高额薪酬激励、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
        6.2.3 中小商业银行:强化经营独立性、优化董事会结构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四、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司内部治理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基于动态SYS-GMM的实证分析[D]. 丁玮珂.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上市公司自主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李海石. 山东大学, 2021(11)
  • [3]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基于包商银行的案例分析[D]. 温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公益性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D]. 闵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国企混改中“父爱”效应及风险研究 ——以格力电器混改为例[D]. 徐充平. 山东大学, 2020(05)
  • [6]公司治理对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D]. 王潞潞.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混合所有制企业监事会独立性对其履职效果的影响研究[D]. 孙媛.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股权混合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雷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9]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 ——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D]. 李明敏.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10]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 秦强.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