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循化县天然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与分析

2000年循化县天然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与分析

一、循化县2000年天然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青[1](2021)在《2000-2018年青藏高原放牧活动时空变化及草畜平衡分析》文中认为草地作为分布最广泛的植被类型之一,不仅能反映生态环境的生产力,又能表征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揭示草地生产力的时空动态、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利于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制定合理保护和开发决策作用。青藏高原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放牧活动是最主要的人为干扰活动,草畜平衡状态直接影响草地退化与恢复,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本文基于遥感和模型模拟手段,结合地面样方调查数据,分析2000-2018年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NPP和产草量的多年时空变化规律,并通过载畜压力分析了放牧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2000-2018年青藏高原牲畜数量变化明显,其中西藏地区减小最明显,四川省呈减小趋势;草地单位面积牲畜密度在空间上东部、东南部高,西部、北部低,其中藏北地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甘肃酒泉市牲畜密度最小,四川省阿坝自治州、凉山自治州,云南省的迪庆州以及青海省的西宁市、海东市牲畜密度最大。从多年变化趋势看,西藏、四川牲畜密度呈减小趋势,青海东部、甘肃省、新疆地区、云南省呈增长趋势,青海三江源地区由于禁牧及生态移民政,其牲畜密度也呈减少趋势。(2)青藏高原草地NPP在过去19年间的年际变化趋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其中,藏北羌塘高原北部、阿里地区北部、祁连青东高山盆地区NPP增长趋势最高,NPP减小最明显的区域集中于藏南谷地。基于NPP和野外采样数据模拟的产草量在空间上分布与NPP一致,东部地区产草量单产较高,产草量大于600kg/hm2,自东向西草原产草量逐渐降低,这与青藏高原的气温、降水、植被类型等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从年际变化来看,青藏高原65.32%区域的产草量呈增加的趋势,有44.68%面积的产草量为减少趋势,其中显着变化区域仅占35.56%。青藏高原多年产草量平均值为482.85kg/hm2,平均年变化率为3.86%,变化量18.65kg/hm2,整体来看,青藏高原多年产草量波动较小,草地生态系统较稳定。(3)2000-2018青藏高原理论载畜量在空间分布上与产草量分布格局一致,呈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多年理论载畜量呈波动式增长,但整体增长幅度较小,多年平均理论载畜量在0.4-0.5SHU/hm2。2000-2018年载畜压力整体处于草地超载的状态,就变化趋势分布格局来看,藏北羌塘高原地区呈下降趋势,藏南谷地、祁连青东高山盆地、青南高原宽谷呈现明显增长趋势(>0.1),变化最显着的地区主要西藏日喀则南部(>0.15)。(4)2000-2018年青藏高原整体超载现象较严重,有64个县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占县总数量的31%,中度超载和重度超载分别占17%、9%。从各省超载县个数的占比来看,超载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西藏>新疆>青海>甘肃>云南>四川,西藏地区的草地放牧压力最大,尤其是藏南地区,四川省草地放牧压力最小。

宋永永[2](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吴晓光[3](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陈长成[4](2018)在《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高寒草地极容易发生退化,其生态极其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高寒草地退化会直接威胁区域的生态安全及经济发展。对高寒草地退化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可以有效地把握高寒草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掌握高寒草地退化的具体信息。这有助于针对具体的高寒草地退化情况,设计更加高效合理的的高寒草地保护措施,对维持该地区草地生态安全、协调区域人地关系、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青海省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是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地的典型代表。本研究以青海省作为研究区,通过收集2005-2014年青海省基础地理、社会经济和科学考察等各方面的数据,根据高寒草地退化的基本特征,采用地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技术,通过评价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的退化情况来综合评价2005-2014年青海省高寒草地的退化情况。其中,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又包括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和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高寒草地土壤退化评价主要包括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评价。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是通过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评价模型,对计算出的2005-2014年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用斜率来表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变化趋势。在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评价模型时,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考虑气候因素和鼠害危害的影响;气候因素主要包括降水量、气温、太阳辐射量和风速。考虑到不同的草地类型对气候因素具备不同的敏感度,在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气候因素评价模型时,创新提出适用于区域变动的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气候因素评价方法。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是通过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评价模型,对计算出的2005-2014年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的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用斜率来表示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在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评价模型时,主要考虑毒杂草对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影响。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评价,是通过构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模型,对计算出的2005-2014年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的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用斜率来表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的变化趋势。在构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模型时,基于通用土壤侵蚀修订模型,主要考虑降水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坡长坡度因子、植被覆盖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因子对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的影响。根据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的综合评价结果,可知青海省大部分区域2005-2014年高寒草地呈现恢复变好的趋势,这一定程度的反映了这些年来青海省有关部门在草地保护方面所做工作的成效。但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到青海省的中东部地区,高寒草地退化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根据高寒草地植被退化和土壤退化的评价结果,可以了解高寒草地退化的具体情况。其中,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北部和东部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南部发生高寒草地退化主要是由于高寒草地植被退化引起的;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东部、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南部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发生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寒草地的土壤发生了退化。除此之外,根据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气候因素评价结果,可知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不同的高寒草地类型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气温对各种高寒草地类型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差异较小,而降水、太阳辐射和风速的影响差异较大;另外,高寒荒漠草地和高寒荒漠草原草地与其他三类高寒草地所构建的气候因子评价模型也存在明显差异。评价结果的验证基于青海省草原总站提供的43个草地监测样点的实测数据。用这43个草地监测样点2005-2014年盖度、牧草可食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实测数据的变化趋势综合指数与2005-2014年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相关分析,来验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这两个指数的P值小于0.01,通过了显着性检验,R值为0.504,说明综合评价指数与实测数据的变化趋势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证明评价结果是可行有效的。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了2004-2015年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的具体情况,为青海省高寒草地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安蕾[5](2015)在《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文中指出调整城乡关系,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长期发展的重大课题。城乡空间作为其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急速发展中凸显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土地利用及资源配置低效、生态安全局部失衡等空间问题表明,如何实现高效协调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已成为区域空间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而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又成为了当前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空间研究交叉中的薄弱点和空白点。区域城乡空间模式演进与区域城乡空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内在联系,空间模式及其状态特征也综合的反映了空间整体运行,并对区域空间构成的具体城乡及其均衡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实现区域城乡空间绩效的测度,实现不同区域城乡空间模式之间的空间绩效类比,进而对既有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实施反馈,寻求优化。将对深入认识不同区域城乡空间变化特征、空间发展绩效及其之间关系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也将为科学指导区域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及空间规划实践优化提供新的途径和借鉴。研究以城乡关系为源起,立足城乡规划学空间视角,探寻城乡关系处于城乡一体化特征时,城乡空间关系(外在的表现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与城乡空间发展效率(内在的反映为城乡空间绩效)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联,并通过构建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模型,对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简称为“空间的形”)发展作用的结果--城乡空间发展绩效(简称为“空间的质”)进行测度,从而评判出不同空间模式下空间绩效的优劣,进而给出空间优化准则建议,对其模式予以调整完善。简言之:基于一个关系:城乡关系;形成一个对象:城乡一体化空间;总结一个模式: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引入一个认识:城乡空间的“形”与“质”;构建一个方法: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评价;给出一个建议:城乡一体化空间优化准则。研究具有3方面意义:首先,系统梳理了城乡一体化及区域空间理论,提出了城乡空间模式、城乡空间绩效等概念,并构建了区域城乡空间系统研究的认知体系,这对于区域城乡空间(模式、绩效等)研究具有基础性的理论指导意义;其次,形成了对陕西关中、宁夏平原、青海海东三个西北典型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形态结构模式及城乡空间发展状况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特征性认识,这对于认识和引导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进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三,基于三个典型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作用下的空间绩效评价,通过分析反馈,可以给出其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优化建议,为制定完善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具有实践意义。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与田野调查法、归纳演绎法与历史比较分析法、数理分析(DEA、GIS)与空间计量分析、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等。论文创新性概括为3点:①理论完善创新:探索性构建了关于区域城乡空间系统认知的研究体系。提出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基本组织结构模式是由不同层级城乡空间、多类型空间联系通道、点线面交错、空间引力作用下构建的“自下至上层级式集束状城乡网络与城乡复合圈层空间体”;②学科知识融合创新:融合天文物理学、几何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关于空间的认识,首次提出“基于城乡空间引力模型的城乡空间质心漂移说”构想;③方法移植引入创新:引入DEA(数据包络分析)构建针对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的绩效评价模型。

李金亚[6](2014)在《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荒漠化被认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荒漠化多发生于发展落后、气候环境恶劣的草原区。作为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国家,如何管理和利用好所拥有的全球面积第二大的草地资源,对中国来说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荒漠化进程和草地退化形势,国家及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及恢复工程,这些政策、工程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及是否需要调整等问题,迫切需要准确、及时地掌握我国各地区的荒漠化发展变化过程,尤其是治理工程实施前后荒漠化的发展变化差异。对荒漠化进行监测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科学、可操作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但是,目前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目的不明确、指标间信息交叉冗余,且多为定性或间接性指标,特别是针对草原沙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过少,忽略草原类型差异以及基于遥感技术的指标体系发展不足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充分收集、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各指标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科尔沁沙地为例,结合研究区草原类型等特征,建立适合于研究区的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覆盖研究区的1985年、1992年、2001年以及2013年四期Landsat TM/ETM+/OLI影像进行草原沙化等信息提取,深入分析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提取及掩膜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角度对草原沙化进行研究,能够在获取草原沙化信息的同时,得出沙地的转入来源及转出方向,有利于分析草原沙化过程,研究其驱动因素。在对草原沙化信息提取之前,首先基于各种植被指数、穗帽变换、光谱混合分析、决策树等方法,对研究区其他主要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层识别、提取、掩膜,在有效提高地物提取精度的同时,有利于突出研究重点,减少草原沙化信息提取的复杂性,提高解译精度。2.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指标的挑选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目前常用的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并与裸沙面积百分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容易高估草原沙化程度较轻或未沙化区域,且高估程度与土壤面积百分比呈正比关系,总体精度仅59.38%,而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评价则可有效避免这种问题,总体精度达80.99%,两种指标只是在土壤面积百分比越接近0的区域才趋于一致。本研究以裸沙面积百分比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区沙化特征,建立了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像元分解法作为获取裸沙面积百分比的主要方法。3.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特征科尔沁沙地西南部集中了科尔沁主要中、重度沙化草地,行政区划上涉及翁牛特旗、奈曼旗、库伦旗、敖汉旗。特别是翁牛特旗五分地镇-乌兰镇以东、西拉木伦河以南以及教来河以西,三线构成的三角地带聚集了科尔沁沙地的大部分中、重度草原沙化草地,特别是重度沙化草地。轻度、中度及重度沙化草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4%及3%,三者面积之和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在研究时段内,轻、中、重三级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轻度、中度沙化草地变化拐点在1992年,重度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变化拐点在2001年。总体上,科尔沁草原沙化状况呈现先发展后逆转的趋势,19851992年间为发展(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增长率达5.91%),19922013年间为逆转,且逆转速度在20012013年间最快(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减少率在19922001年为0.51%,在20012013年为2.92%),时空变化上,翁牛特旗东北部、奈曼旗以及库伦旗北部是草原沙化动态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4.驱动力上,本文研究时段内,科尔沁沙地暖干化趋势明显,且科尔沁沙地年内降水分布极其不均,冬春两季风大水少,所以气候背景上不利于草地沙化的逆转。人为因素上,人口、耕地面积及牲畜数量不断增长,特别是20022011年间,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牲畜存栏量增长迅速,但是,经本文监测显示,科尔沁沙地1992年2001年,已呈现逆转趋势,特别是在20012013年间,逆转面积及逆转速率均较大,说明一些生态保护及恢复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草原植被恢复及草地沙化逆转。另外,经因子分析可知,在19872000时段内,人为干扰是研究区草原沙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在20012012年,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原沙化影响相近,人为因素中,耕地面积的增加是主要影响因素。

王欣[7](2014)在《青海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在短时期内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渴求日益强烈。了解绿色空间体系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充分发挥城镇绿色空间体系在整个城市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实现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海东新城即青海省海东市,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处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中心位置,是典型的西北城镇,因此研究其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影响与构建,对于我国西北城镇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可以展示并示范适应西北地区气候条件的中小城镇绿色空间体系构建的途径。本文通过对绿色空间的内涵及分类,绿色空间体系的概念等理论研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理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及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等相关理论背景,以西北地区城市化建设与生态过程为城市背景,以湟水流域自然生态背景为流域背景,根据青海省海东市的自然环境特点、城市概况、城市化发展现状、绿色空间现状类型及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分析,对青海省海东市的绿色空间体系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通过对宏观尺度的市域、中观尺度的中心城区和微观尺度的典型绿地生境单元的三个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从不同尺度、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共同构建完善的青海海东新城绿色空间体系。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大中城市绿地—生境营造模式及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51278410/E080202)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S1338007)的资助。

陈芳淼[8](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徐瑶[9](2014)在《藏北草地退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安全评价》文中提出草地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草地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经济资源,也是我国牧区、半牧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有助于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藏北高原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3.9×105km2,平均海拔4500m以上,面积大致占西藏自治区总面积三分之一,是我国高寒草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是维护西藏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绿色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绿色基因库。随着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求不断增加,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原超载严重,藏北地区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虽然实行了退牧还草、以草定畜等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但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根本扭转,对牧民生活和国家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收集藏北地区自然地理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的基础上,利用1990、2000、2009年3期不同时相的TM、ETM+和CEBERS遥感影像,对研究区草地覆盖信息进行解译并建立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年间班戈县草地退化的时间动态规律和空间分布格局。利用RS,GIS技术手段,综合遥感数据、气象数据等多源信息和改进生态足迹模型,测算近20年来班戈县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定量评估了该地区草地生态安全主要影响因子和影响机制。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创新之处如下:(1)研究区草地退化动态监测。在3“S”技术支持下,以班戈县1990、2000、2009年三个不同时相的陆地资源卫星TM及ETM影像、CBERS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在野外调查和历史资料分析基础上,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草地资源的光谱特征,建立草地资源遥感解译标志,生成不同时相NDVI图,使用ERDAS中建模工具计算植被覆盖度,利用非监督分类方法提取植被覆盖度、根据分类结果赋色,得到各时期植被覆盖度分类图,并对草地退化进行等级划分,提取草地退化时空分布信息。(2)研究区草地退化时空变化规律。在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基础上分析了1990~2009年藏北班戈县3个时相草地退化变化趋势。从1990~2009年近20年间班戈县植被覆盖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变化趋势为:草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中度、重度退化面积在总退化面积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1990年草地退化主要发生在班戈县西北部、东北部、中部、东南部。总退化面积为78.39万hm2,且以轻度退化为主,轻度退化占草地总面积的24.74%,中度和重度退化分别占5.97%和2.39%。2000年班戈县草地退化主要发生在巴木错以北,轻度退化的比例占40.35%,中度和重度退化的比例分别占31.36%和12.54%。2009年班戈县总体植被发育情况是西部好于东部、南部好于北部,且轻度退化占总草地的41.35%,中度和重度退化的比例分别占22.64%和6.28%。1990~2000年间,班戈县草地退化强度加剧,总退化面积增加了110.22万hm2。其中,轻度退化面积增加了31.74万hm2、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分别增加了56.07万hm2、22.41万hm2。2000~2009年的遥感图像分析表明,各地的草地退化程度有所减轻,草地退化面积总体减少了32.39万hm2。其中,轻度退化面积增加了1.63万hm2,中度和重度退化面积分别减少了19.85万hm2、14.11万hm2。总体分析表明,1990~2000年间班戈县草地处于退化状态,而2000~2009年班戈县草地退化速度逐渐减低,出现好转的迹象,但整体逆转效果并不显着,草地退化状况依然严峻。(3)尝试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加以改进并应用其定量评价草地生态安全。传统生态足迹从消费的角度来考虑自然系统提供资源、消纳废弃物,这种思路往往存在一定缺陷,如消费水平低的贫困地区生态足迹较小,且可持续性较强。针对此,本文提出基于3“S”技术和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方法。单独把纯牧区生态足迹的主要组分—草地作为研究对象,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代替消费性生态足迹;提出了生态足迹空间化的计算方法:把传统的人均土地面积的需求转化为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的需求,用遥感影像计算土地的净初级生产力代替用产量因子计算草地生态承载力,并通过3“S”技术的空间化和可视化功能,创造性地实现了生态足迹的可视化表达。将传统生态模型与改进生态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区域实际情况。改进的模型能够形象地反映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生态安全等级的空间分布状况、空间计算所得结果比起传统模型计算结果则更为直观、更具有参考价值。(4)研究区草地生态安全状况时空变化特征。从1990年到2009年,较安全等级的草地面积在逐渐减少,不安全等级的面积在逐渐增加,说明近20年来,班戈县的生态安全性越来越差。1990年~2009年班戈县生态等级处于1级的草地面积减少了52.92万hm2。生态等级处于2级的草地面积由82.76万hm2下降到3.28万hm2,面积减少了79.48万hm2,所占比例也由34.94%减少到1.47%。生态等级处于3级的草地面积由66.89万hm2减少到13.53万hm2,减少了53.36万hm2,所占比例由28.24%减少到6.08%。生态等级处于4级的草地面积由28.46万hm2增加到32.27万hm2,增加了3.81万hm2,所占比例由12.02%增加到到14.51%。生态等级处于5级的草地面积由5.78万hm2增加到122.31万hm2,增加了116.53万hm2,所占比例由2.44%增加到54.99%。生态等级处于6级的草地面积增加了51.03万hm2。改进模型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生态安全性比传统模型结果更差,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同时改进模型更直观、更形象地反映了生态安全状况的时空特征。(5)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选取人口、人均GDP、农牧业人口比重、草地利用强度、第一产业比重这5项因子作为STIRPAT模型中的自变量,生态足迹总量作为因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数量、草地利用强度、人均GDP是影响班戈县草地生态足迹的主要因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草地退化率、第一产业占地区总产值比、总人口、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草地承包量这几个指标与生态承载力关联度较大,是影响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素。(6)草地退化防护措施研究。在大量调研和生态安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补偿和人文措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草地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通过建立草地保护制度、落实承包责任制、提高牧民保护草地责任感;通过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高牧民积极性;通过积极推进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增强草原执法监管能力;通过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改变传统饲养模式;通过提高牧民收入,推进人文关怀,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

李毅娜[10](2010)在《兰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相互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的载体在城市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人口的增长与集聚、产业的优化组合还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土地资源。城市的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及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兰西地区这样一个生态环境及其脆弱的地区,城市化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与土地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旨在探讨兰西地区人口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经济发展之间的高度相关的关系。论文首先界定了兰西地区范围,对兰西地区土地利用与城市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兰西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从1995年开始就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且持续减少,兰西地区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在此基础上,论文以兰西地区历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了人-地关系模型、灰色模型、三次指数平滑法等相关的数学方法预测分析了兰西地区的土地人口承载能力、城市发展的合理规模与极限规模。分析结果表明兰西地区土地人口承载压力大,城市化的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如何协调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促进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是兰西地区今后城市化发展和土地利用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最后,在基于系统动力思想的基础上,设定了四种情景对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机制,得出兰西地区的最优土地利用结构和相应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二、循化县2000年天然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循化县2000年天然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00-2018年青藏高原放牧活动时空变化及草畜平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草地生产力研究现状
        1.2.2 放牧活动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1.2.3 青藏高原放牧对高寒草地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处理和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特征
        2.1.3 社会经济特征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遥感和气象数据获取
        2.2.2 土地利用数据
        2.2.3 统计数据
        2.2.4 野外采样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产草量估算模型
        2.3.2 载畜压力指数法
        2.3.3 模型模拟效果检验
        2.3.4 趋势分析
第三章 放牧活动时空变化特征
    3.1 青藏高原牲畜存栏变化趋势
    3.2 青藏高原各市(区)牲畜存栏情况
    3.3 放牧活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2000-2018 年产草量时空特征分析
    4.1 净初级生产力
        4.1.1 MODIS-NPP模型简介
        4.1.2 NPP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趋势
    4.2 青藏高原草地产草量
        4.2.1 产草量结果验证
        4.2.2 青藏高原产草量空间分布格局
        4.2.3 青藏高原产草量年际变化特征
        4.2.4 青藏高原不同草地类型产草量分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地理论载畜量及载畜压力分析
    5.1 草地理论载畜量
    5.2 青藏草地载畜压力时空变化特征
        5.2.1 载畜压力空间分布特征
        5.2.2 载畜压力多年变化趋势
    5.3 青藏高原各县市载畜压力情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2.1 放牧活动空间特征变化
        6.2.2 产草量验证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6.2.3 理论载畜量和载畜压力分析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
    6.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2)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1.3.2 土壤风蚀研究及模型发展
        1.3.3 生态退耕工程对的土壤侵蚀效应定量分析
        1.3.4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关键科学问题
        1.4.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5.1 研究特色
        1.5.2 创新点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2.1.3 阴山北麓生态脆弱问题
    2.2 研究样点选取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2.3.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2.4 分析方法
        2.4.1 趋势分析方法
        2.4.2 标准差分析方法
        2.4.3 Theil-Sen和Mann-Kendall分析法
        2.4.4 赫斯特(Hurst)指数分析方法
        2.4.5 相关分析方法
        2.4.6 偏相关分析方法
        2.4.7 残差分析方法
3 区域土壤风蚀模拟及风蚀样品处理
    3.1 基于RWEQ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拟与验证
        3.1.1 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尺度转换
        3.1.2 基于RWEQ模型土壤风蚀模拟
        3.1.3 土壤风蚀量计算结果
        3.1.4 土壤风蚀精度验证
    3.2 土壤风蚀样品处理与测试
        3.2.1 风蚀生态效应指示指标的选取
        3.2.2 土壤样品处理
        3.2.3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特征
    4.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退耕获取方法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4.3 生态退耕过程特征分析
    4.4 林草地变化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
    5.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分析
        5.1.1 研究区土壤风蚀时间变化特征
        5.1.2 研究区土壤风蚀空间格局演变
        5.1.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基本特征
    5.2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变化分析
        5.2.1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时间变化
        5.2.2 生态退耕前后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5.3 样点土壤风蚀变化
    5.4 土壤风蚀演化趋势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土壤风蚀驱动机制
    6.1 气候因素分析
        6.1.1 风速分析
        6.1.2 降水与温度分析
    6.2 综合植被分析
        6.2.1 阴山北麓NDVI时间变化特征
        6.2.2 阴山北麓NDVI变化趋势
        6.2.3 生态退耕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
        6.2.4 生态退耕区NDVI变化趋势
        6.2.5 基于残差法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6.2.6 NDVI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6.2.7 阴山北麓NDVI未来演变预测
    6.3 人类活动与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阴山北麓土壤风蚀过程的生态效应
    7.1 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效应
        7.1.1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年际变化
        7.1.2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风蚀效应
    7.2 风蚀过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7.2.1 土壤有机质的赋存特点
        7.2.2 土壤有机质的风蚀损失特征
    7.3 风蚀过程对土壤氮的影响效应分析
        7.3.1 土壤氮素的赋存特点
        7.3.2 土壤全氮的风蚀损失特征
    7.4 风蚀过程对土壤磷的影响效应分析
        7.4.1 土壤磷素的赋存特点
        7.4.2 土壤全磷的风蚀损失特征
    7.5 风蚀过程对土壤钾的影响效应分析
        7.5.1 土壤钾素的赋存特点
        7.5.2 土壤全钾的风蚀损失特征
    7.6 风蚀过程的土壤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区域土壤风蚀模型模拟与验证
        8.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
        8.1.3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8.1.4 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
        8.1.5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8.2 讨论
        8.2.1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现状
        1.2.2 研究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草地资源
        2.1.2 高寒草地
        2.1.3 高寒草地类型
        2.1.4 高寒草地代表植物及其生长特性
        2.1.5 高寒草地退化特征及原因
        2.1.6 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2 基本方法
        2.2.1 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方法
        2.2.2 植被信息提取方法
        2.2.3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
        2.2.4 隶属函数
        2.2.5 土壤侵蚀模型
        2.2.6 草地载畜平衡指数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源
第4章 青海省高寒草地分类
    4.1 植被信息提取
    4.2 气象数据插值
    4.3 高寒草地分类指标体系
    4.4 高寒草地分类结果
第5章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
    5.1 青海省高寒草地类型及代表植物
    5.2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指标体系
        5.2.1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评价指标
        5.2.2 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评价指标
    5.3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
        5.3.1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自然因素评价
        5.3.2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人为因素评价
        5.3.3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综合评价
        5.3.4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
        5.3.5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验证
    5.4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
        5.4.1 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评价
        5.4.2 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
        5.4.3 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验证
    5.5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结果
    5.6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验证
第6章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退化评价
    6.1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指标体系
    6.2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
        6.2.1 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6.2.2 高寒草地土壤水力侵蚀评价
        6.2.3 高寒草地土壤可蚀性评价
        6.2.4 高寒草地土壤重力侵蚀评价
        6.2.5 高寒草地土壤风力侵蚀评价
        6.2.6 高寒草地土壤人为干扰侵蚀评价
        6.2.7 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综合评价
        6.2.8 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指数
    6.3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评价结果
    6.4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评价验证
第7章 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
    7.1 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结果
    7.2 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验证
第8章 结论
第9章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1.1.2 现实背景:中国城乡现实发展与空间问题
        1.1.3 理论背景: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绩效评价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概念界定
        1.5.1 城乡差别和城乡关系
        1.5.2 城乡一体化
        1.5.3 城乡空间、城乡空间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
        1.5.4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绩效
    1.6 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1 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展
        2.1.1 经典着述中的城乡一体化
        2.1.2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2.1.3 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探索
    2.2 城乡空间研究进展
        2.2.1 文献分析
        2.2.2 城乡空间研究内容
        2.2.3 城乡空间研究评析
    2.3 空间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空间的基本理论梳理及总结
    3.1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3.1.1 早期经济学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城乡联系的理论观点
        3.1.2 马恩列斯唯物史观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观点
        3.1.3 近现代规划、经济、地理学界的理论观点
        3.1.4 城乡一体化理论的系统梳理与总结
    3.2 区域(城乡)空间理论
        3.2.1 区域(城乡)空间认识论
        3.2.2 空间布局与空间组织理论
        3.2.3 空间结构理论
        3.2.4 空间发展观及发展模式论
        3.2.5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阶段划分论
    3.3 本章小结
4. 区域城乡空间系统认知检讨及体系构建
    4.1 古代和近代中国城乡空间历史格局演变回顾
    4.2 建国后城乡关系演变和城乡空间发展过程审视
    4.3 国内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特征及困境分析
    4.4 区域城乡空间研究的若干转向
        4.4.1 新空间价值观:凸显城乡空间发展的公平、效率、协调、可持续
        4.4.2 思想认识层面:恢复城乡应有对等、互动、协调共生的关系
        4.4.3 理论方法层面:城乡一体论、区域空间论、城乡政策与规划方法的综合
        4.4.4 研究对象层面:国土范围城乡空间(规划管理)层次的划分
        4.4.5 实践操作层面:区域空间研究从“分”到“统”、形质结合的范式
    4.5 现代城乡空间系统的发展演变及其空间结构模式
        4.5.1 区域城乡空间演变过程
        4.5.2 城乡空间系统的基本运行
        4.5.3 区域城乡空间类型
        4.5.4 区域城乡空间属性
        4.5.5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诱因与影响机制
        4.5.6 城乡空间层级划分设想
        4.5.7 区域城乡空间结构模式
    4.6 本章小结
5. 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5.1 空间图形数据研究的时点选择
    5.2 空间研究数据的来源构成及使用
        5.2.1 空间图形数据来源构成
        5.2.2 空间属性数据来源构成
        5.2.3 数据处理方式
        5.2.4 数据分析方法
    5.3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5.3.1 关中地区发展现状
        5.3.2 关中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5.3.3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5.4 宁夏平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5.4.1 宁夏平原地区发展现状
        5.4.2 宁夏平原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5.4.3 宁夏平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5.5 青海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5.5.1 海东地区发展现状
        5.5.2 海东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5.5.3 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格局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5.6 三个典型区域的城乡空间变化及模式比较分析
        5.6.1 三个典型区域空间发展的历史背景类比分析
        5.6.2 三个典型区域空间自然地理条件类比分析
        5.6.3 三个典型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态模式类比分析
        5.6.4 三个典型区域区域空间发展水平类比分析
        5.6.5 三个典型区域城乡发展协调特征类比分析
        5.6.6 三个典型区域发展理念类比分析
    5.7 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空间发展模式的归纳与提炼
    5.8 本章小结
6. 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6.1 基于城乡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的城乡空间绩效定性分析
        6.1.1 城乡空间引力模型与城乡空间“质心漂移说”构建的缘起
        6.1.2 区域城乡空间引力模型
        6.1.3 城乡空间质心与“质心漂移说”
        6.1.4 基于城乡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的城乡空间绩效分析
    6.2 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城乡空间绩效定量评价
        6.2.1 城乡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6.2.2 基于DEA区域城乡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6.2.3 基于DEA的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6.3 本章小结
7. 区域城乡空间的模式优化及其空间发展取向
    7.1 城乡空间优化的目标及准则
    7.2 多维空间类型下的空间优化模式
    7.3 DEA模型评测下的城乡空间优化
    7.4 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评测下城乡空间发展优化取向
    7.5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创新之处
    8.2 主要结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索引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的概念及其演变
        1.2.2 荒漠化的评价指标发展
        1.2.3 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荒漠化评价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民族
        2.2.2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数据收集及其预处理
    3.1 遥感数据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3.1.1 数据源的选择
        3.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 其他辅助资料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第四章 草原沙化指标的选取及分类体系的建立
    4.1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4.1.1 野外考察
        4.1.2 建立解译标志
    4.2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
        4.2.1 草原沙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4.2.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分类系统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五章 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5.1 非草地类别的提取及掩膜
        5.1.1 耕地的提取
        5.1.2 林地的提取
        5.1.3 水体的提取
        5.1.4 盐渍化的提取
        5.1.5 掩膜
    5.2 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2.1 LSMM 简介
        5.2.2 LSMM 端元的选取
        5.2.3 LSMM 技术流程
        5.2.4 LSMM 分类结果
        5.2.5 LSMM 精度评价
    5.3 基于植被盖度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4 对比分析与总结
第六章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6.1 科尔沁沙地总体状况分析
        6.1.1 空间分布特征
        6.1.2 面积统计特征
        6.1.3 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6.1.4 转移矩阵
    6.2 典型旗县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分析
        6.2.1 奈曼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2 翁牛特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3 科尔沁左翼后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4 彰武县、康平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5 通榆县、双辽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6 总结
第七章 科尔沁沙地典型区草原沙化驱动力分析
    7.1 科尔沁沙地的形成时期
    7.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自然成因
        7.2.1 物质基础
        7.2.2 气候变化
    7.3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人为因素
        7.3.1 人口增长及草地开垦
        7.3.2 过渡放牧
        7.3.3 政策因素
    7.4 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7.5 小结及讨论
第八章 结论及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青海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发展
        1.1.2 西部地区的城市建设
        1.1.3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1.1.4 城市化的生态过程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3.2 绿色空间体系相关概念
    1.4 相关理论研究
        1.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2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1.4.3 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理论
        1.4.4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1.4.5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西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1 西北地区的范围界定
    2.2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土壤
        2.2.4 植被
        2.2.5 水文
    2.3 西北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2.4 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
    2.5 西北地区的的经济水平
    2.6 西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7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的绿色空间建设
    3.1 城市化发展中的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演变趋势
    3.2 城市化发展中影响西北地区自然景观演变的主要因素
    3.3 西北地区绿色空间建设的意义
    3.4 西北地区绿色空间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3.5 西北地区绿色空间的研究现状
    3.6 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经验
    3.7 本章小结
4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建设的生态意义
    4.1 湟水流域的自然生态背景
        4.1.1 湟水流域的自然景观认知
        4.1.2 湟水流域的人文景观认知
        4.1.3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状况
        4.1.4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的脆弱生态环境形成机制
        4.1.5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4.1.6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生态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4.2 海东新城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4.2.1 海东新城历史沿革
        4.2.2 撤地设市的发展契机
        4.2.3 海东新城的自然环境概况
        4.2.4 海东新城的城市化发展
    4.3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4.3.1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生态问题
        4.3.2 海东新城生态环境变化的动因
    4.4 海东新城的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
        4.4.1 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趋势
        4.4.2 气候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趋势
    4.5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的生态效应
        4.5.1 生态过程恢复
        4.5.2 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
        4.5.3 涵养水源与保持水土
        4.5.4 雨水收集及渗透
        4.5.5 调节小气候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恢复的海东新城绿色空间体系构建模式研究
    5.1 中心城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现状
        5.1.1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现状评述
        5.1.2 乐都区绿色空间现状
        5.1.3 平安县绿色空间现状
    5.2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5.2.1 新城自然山水格局
        5.2.2 川道型城市空间形态
        5.2.3 枝状串珠型居住聚落形态
        5.2.4 海东市未来空间发展特点
        5.2.5 城市空间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5.3 基于生态恢复的绿色空间体系构建模式
        5.3.1 基于生态恢复的绿色空间体系建立
        5.3.2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5.3.3 城市绿色空间网络
        5.3.4 绿地单元生境营造
    5.4 本章小结
6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
    6.1 海东新城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6.1.1 自然支撑系统
        6.1.2 人居支持系统
        6.1.3 人居建设系统
        6.1.4 市域范围生态安全总体布局
    6.2 海东新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结构
        6.2.1 中心城区生态功能分区
        6.2.2 绿色空间廊道
        6.2.3 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节点
        6.2.4 乡土生境营造
    6.3 海东新城典型绿地单元生境营造
        6.3.1 三河六岸片区现状认知
        6.3.2 规划定位及构思
        6.3.3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6.3.4 人工调控水系统建设
        6.3.5 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
        6.3.6 绿化分区及植物配置
        6.3.7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本文研究的结论
    7.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7.3 本文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9)藏北草地退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维护生态安全的需求
        1.2.2 西部大开发的需求
        1.2.3 加强民族团结、推动边疆稳定的需要
        1.2.4 藏北牧民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1.3 研究区概况
        1.3.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3.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遥感技术在草地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1.4.2 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1.4.3 生态足迹研究现状
        1.4.4 目前存在的不足
        1.4.5 生态足迹研究趋势展望
    1.5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草地退化现状分析
    2.1 草地退化状况
    2.2 毒草、杂草危害
    2.3 土壤贫瘠状况
        2.3.1 土壤有机质
        2.3.2 土壤有效氮
        2.3.3 土壤全氮
        2.3.4 土壤有效磷
        2.3.5 土壤有效钾
    2.4 鼠害及病虫害破坏
    2.5 地质灾害破坏
    2.6 大风的破坏
    2.7 矿产开发活动的影响
第3章 研究区草地退化的遥感监测与动态分析
    3.1 植被遥感原理
    3.2 遥感数据的选取
    3.3 遥感影像预处理
    3.4 植被覆盖度提取
        3.4.1 植被覆盖度提取技术路线
        3.4.2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3.4.3 研究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变化趋势
第4章 基于 3“S”技术和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
    4.1 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草地生态安全评价
        4.1.1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内涵
        4.1.2 研究方法
        4.1.3 生态足迹计算结果与分析
        4.1.4 生态安全评价
    4.2 基于 3“S”技术和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
        4.2.1 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的基本思路
        4.2.2 草地生产性生态足迹模型的建立
        4.2.3 计算过程的改进
    4.3 草地地生态足迹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草地生态足迹的空间计算
        4.3.2 基于 3“S”技术的生态承载力的空间计算与分析
        4.3.3 生态盈余/生态赤字的空间计算与分析
        4.3.4 生态压力指数空间计算与分析
        4.3.5 生态安全空间分析
    4.4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
第5章 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5.1 生态足迹主要影响因素判定
        5.1.1 STIRPAT 模型构建
        5.1.2 因子筛选
        5.1.3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5.2 生态足迹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5.2.1 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是生态足迹增加的主要原因
        5.2.2 草地资源利用强度的增加是班戈县生态足迹增加的直接原因
        5.2.3 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生态足迹的重要因素
    5.3 班戈县生态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
        5.3.1 生态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判定
        5.3.2 分析方法
        5.3.3 结果分析
    5.4. 生态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草地退化是班戈县区域生态承载力持续减少的根本原因
        5.4.2 人口增加是班戈县生态承载力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
        5.4.3 草地保护工作的加强是班戈县自然生态承载力下降速度变慢的重要因素
第6章 基于生态安全的草地退化防治对策及治理措施
    6.1 退化草地的防治对策
        6.1.1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6.1.2 建立草地生态补偿制度
        6.1.3 完善草原保护制度
        6.1.4 大力加强草原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6.1.5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6.1.6 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
    6.2 草地退化治理措施
        6.2.1 草地建设
        6.2.2 鼠害、虫害防治
        6.2.3 毒草防除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兰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相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区域概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土地利用变化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2 人口城市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3 兰西地区相关研究
        1.4.4 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
        1.4.5 研究现状的评述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重点与创新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土地利用
        2.1.2 人口城市化
        2.1.3 耦合
        2.1.4 系统动力学模型
    2.2 主要借鉴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协同发展理论
        2.2.3 共生理论
        2.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第三章 兰西地区发展现状
    3.1 兰西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3.1.1 兰西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3.1.2 兰西地区耕地变化过程
    3.2 兰西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及现状
        3.2.1 兰西地区人口城市化过程
        3.2.2 兰西地区三次产业变化过程
        3.2.3 兰西地区城市建成区用地的变化过程
    3.3 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兰西地区土地人口承载能力与城市化发展的极限分析
    4.1 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4.1.1 土地承载能力的内涵
        4.1.2 土地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
    4.2 兰西地区土地承载能力分析
        4.2.1 兰州市土地承载能力分析
        4.2.2 白银市土地承载能力分析
        4.2.3 西宁市土地承载能力分析
        4.2.4 海东地区土地承载能力分析
        4.2.5 兰西地区土地承载能力分析
    4.3 兰西地区人口承载力及城市化发展分析
        4.3.1 人口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
        4.3.2 人口承载潜/压力的结果分析
        4.3.3 预测的人口承载量及城市化发展水平
第五章 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
    5.1 模型的建立
    5.2 模型检验
        5.2.1 模型系统的参数确定及敏感性分析
        5.2.2 对模型有效性的检验
        5.2.3 基于系统动力学思想的仿真模拟
    5.3 结果与分析
    5.4 模拟结果的评价与应用
    5.5 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的耦合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四、循化县2000年天然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00-2018年青藏高原放牧活动时空变化及草畜平衡分析[D]. 王小青. 长安大学, 2021
  • [2]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3]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 吴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4]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研究[D]. 陈长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D]. 安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6)
  • [6]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 李金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7]青海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研究[D]. 王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8]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9]藏北草地退化遥感监测与生态安全评价[D]. 徐瑶.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10]兰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相互关系研究[D]. 李毅娜. 西北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2000年循化县天然草地生产力动态监测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