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共享的心理障碍与消除策略

高校知识共享的心理障碍与消除策略

一、大学知识共享的心理障碍及消除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孙美琪[1](2021)在《疗愈视角下的灾后应急建筑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地震、海啸、泥石流、山地滑坡等自然灾害随之而来,灾后应急建筑已经成为当下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灾难会导致国家和个人面临财产损失,同时对灾后群体身心情况带来严重创伤。而目前国内外对灾后应急空间更多考虑的是基本生活功能的问题,灾后环境对灾后群体的心理层面考虑并不全面,因此本论文探讨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考虑灾后群体简单的安置问题,更应该思考具有人文关怀的疗愈环境设计。课题主要以地震灾害为主且房屋破坏严重的灾后应急建筑与疗愈环境为研究对象,将IFD理论、疗愈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应急空间中,对疗愈环境在应急建筑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目前应急空间中疗愈环境的重要性。借助室内布局、合理的空间尺度、积极的声音与气味、色彩与灯光、家具与造型、新风系统等因素改善固有形态的灾后应急空间,给灾后群体传递温暖和安全感,在灾后应激康复期对灾后群体进行立即性处理,使其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根据总结出应急建筑的设计方法与原则,为后续设计实践进行构建指导。在设计实践中,课题以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为选址进行设计实践,在理论基础与设计方法与原则的指导下,分别对场地分析、建筑风格、无障碍设计、功能分区、人群需求等因素分析。根据IFD理论工业化建造的特点下,应急空间采用装配式建筑,为避免对临时空间投入大量时间产生的建筑垃圾。根据IFD理论弹性设计特点下,依据人群分类、功能需求及疗愈疗法将模块化空间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居住空间模块、功能空间模块、疗愈模块,避免装配式建筑过于标准化的问题。基于IFD理论可拆改特点下,为避免应急空间的浪费,提出将模块化应急空间重复使用,提出转移式与嵌入式两种应急建筑重复使用方法,进行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在设计方法与设计实践的多重验证下,有效的解决灾后应急空间给人以故固有冰冷状态的问题、缓解灾后群体因灾难带来的身心障碍,在此希望本文研究成果在灾后应急建筑空间设计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对灾后应急建筑空间设计贡献自己的研究成果。

崔晓龙[2](2021)在《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老年移动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城镇老年人对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适老化需求与日俱增。城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媒介适应能力逐渐弱化,而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移动社交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应用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科学、有效、完善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现有的相关设计远不能适应城镇老年人对当下社交的诉求,也未能有效解决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代际关系疏离和社交活力不足的困境,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当下设计界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的研究站在设计的角度,以审视当今社会老龄化问题对设计的影响为前提,以数字技术对城镇老年移动社交进步的作用和价值为导向,以国内外先进理念为理论支撑,力求得出科学务实,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为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本文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实验论证,对城镇老年人在用户体验、功能需求、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推导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性格”“养老方式”等六要素对老年人社交活性和需求差异的关键性影响,并借助KANO需求分析模型,分析移动社交语境下老年人在安全、认知、兴趣、交往、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以此作为本文建构设计方法、设计模型的依据。同时,本文基于格拉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剖析了城镇老年人的社会关系,提出“中间态关系优势”的分析视角;基于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理论来分析不同关系中需求层次的转化,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无障碍性”“社交安全感”“包容性”“贴近性”四个设计原则;基于场景理论提出“场景共时”“场景共境”“场景共权”“场景共情”四种场景分析视角,总结出“阅读”“兴趣社交”“情感社交”“知识社交”和“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本文还根据人体工程学的拇指功效实验和眼动科学实验对页面交互和操作舒适区进行分析,并基于五种需求场景提出了代表性的原型设计方案;论文还借助眼动实验和李克特五级主观评价量表对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可用性验证和设计评价。本研究通过以上系统的研究工作,力图丰富中国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语境下对体验设计需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为改善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设计思路。

吴茵琪(Ngyanki)[3](2020)在《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分析比较香港和广州在校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探索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两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提出进一步完善两地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提高预防心理危机工作水平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和香港3所综合院校1038名大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和中医五态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86%,其中香港450例(43.35%),广州588例(56.65%)。(1)按SCL-90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44例,占总数的32.00%,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未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29)。广州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62例,占总数的27.55%,其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39)。(2)SCL-90因子得分显示,香港大学生中,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得分大部分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偏执因子得分大部分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得分中,躯体化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因子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P<0.05)。(3)按自杀意念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66例,占总数的15.49%,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72例,占总数的12.37%,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按家庭关怀度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240例,占总数的53.33%,其中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广州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474例,占总数的80.61%,其中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按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太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4.02±4.93,香港大学生10.92±4.21;少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77±4.61,香港大学生13.81±4.60;阴阳和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为8.51±2.21,香港大学生7.25±2.70,;少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84±3.05,香港大学生15.20±3.75;太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8.78±6.86,香港大学生9.41±6.15;经统计检验,广州与香港在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香港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阳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广州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阴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6)在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影响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44.818,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366,P=0.013)、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2.918,P=0.005)、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2.783,P=0.002)、年级(OR=2.611,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对本专业满意(OR=0.237,P<0.001)、性别(OR=0.294,P=0.001)、有宗教信仰(OR=0.465,P=0.022)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在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独生子女、父母婚姻、家庭氛围、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是学生会干事、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影响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OR=43.523,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6.141,P<0.001)、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11.730,P<0.001)、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4.093,P<0.001)、学院(OR=1.910,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年级(OR=0.504,P=0.008)、谈恋爱(OR=0.259,P<0.001)、性别(OR=0.151,P<0.001)、对本专业满意(OR=0.078,P<0.001)、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0.073,P<0.001)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香港和广州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认知障碍、自卑、抑郁苦闷、家庭关怀度障碍、自杀意念等问题,且检出率较高。香港大学生在认知障碍、自卑感、忧郁苦闷心境等问题较广州大学生更为严重,同时香港大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广州大学生更严重,若未得到良好开导,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在SCL-90心理状况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水平,但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正常水平。在中医五态人格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性格较随和、沉着冷静、善于辨认是非、自我警惕性较强、不易患得患失、但进取心较差、抗打击能力弱,广州大学生进取心和抗打击能力强、自我警惕性较低、稳定性较强、有奉献精神、但易盲信别人。家庭情绪氛围、个人经历、宗教信仰和个人不良习惯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父母暴力打斗、恋爱受别人干涉和重大事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与宣教,合理引导大学生恋爱与情感依恋,鼓励父母采用关爱、和谐家庭情绪氛围与鼓励的教养方式,综合多途径、个性化、针对性的方式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赵琪[4](2020)在《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扬州市某乡村小学为例》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口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但是一直以来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接受的英语学习以应试为主,老师更注重语法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短缺,英语口语得不到重视,尤其在一些乡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欠缺,英语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对乡村学校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要求,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结合课堂教学的现场观察,从“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态度、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态度、英语口语学习的环境情况、社会的支持程度”等维度对乡村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以此为基础,发现当前乡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或困境,包括“英语口语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不够,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不佳、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不足以及缺乏良好的口语教学资源与环境”等。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发现“教师专业素质相对不足、学生能力差异、口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口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评价不够科学、乡村口语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等是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乡村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了改进口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增强师资力量,提升口语课堂教学效果、丰富英语口语教学资源”等。

王诗琪[5](2020)在《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地位日益凸显,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已转变为脑力活动主导下的知识更新和思维创造。大学校园是人才培育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是高强度、高难度认知工作的主要载体,而这类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依赖于智力水平和经验积累,健康的精神状态、充沛的精力以及清晰的头脑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早在四书《大学》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定”、“静”、“安”分别指意志坚定、镇静不躁、内心安稳,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后方能深思熟虑、有所创新、接近真理。所以大学存在的本质是使人类精神和智力得以兴盛、蓬勃和进化。空间环境不仅是身体的居所,也是精神的家园,人类通过对环境的感知获取精神和智力成长的养料。所以对于以精神培育为核心的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精神蔽所”功能更应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和发扬,然而这恰是当今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中所忽视的方面。本文从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欧美发达国家现阶段大学建设的重点,综合考量气候条件、健康理念、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问题等内容,发现我国寒地大学校园在空间精神功能方面暴露出关注程度较低、理论基础薄弱、设计实践较少等问题。所以本文试图从环境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寻求增强校园精神功能的优化方法:然而个体精神层面的相关内容庞杂,众多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关系,难以在统一的体系下展开研究。但精神功能的运行基础在于大脑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感知、处理和解读,而这些过程依靠定向注意力这一基本的认知资源的维系和供能。定向注意力之于精神系统,犹如食物之于生理系统,是大脑进行认知活动的养料和动力,当定向注意力储备充足时,认知活动的运行速度提高,即单位时间内大脑处理的信息增多;定向注意力匮乏时,认知速度下降。这种资源会随着认知活动的暂停而得以休憩和恢复,所以定向注意力能够通过间歇性的休憩而进行自动补充,这是认知活动持久进行的保障。注意力恢复状况是认知表现的决定性因素,这为大脑活动的具象化和定性化分析提供了抓手。因此本文以定向注意力为切入视角,探究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对个体精神层面的影响。根据注意力恢复对认知机能产生的各项影响,通过对寒地大学生学习效率、情绪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实际调查,确立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性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了学生心理精神需求与校园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而以注意力恢复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探究了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注意力恢复功能提升的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寒地气候特征和校园空间特征推演出寒地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注意力的机制;建构了适用于寒地校园空间的恢复性环境设计体系,以达到提升大学生认知效率、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文以促进注意力恢复为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统领原则,研究了“阻御利导寒地气候”、“增效利用自然景观”与“调试干预人工属性”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并针对以上策略研究了具体设计方法。其目的是改变寒地校园因冬季环境恢复性缺失对学生心理和精神造成消极影响的现状,复兴校园的精神功能,促使学生的精神资源能够在高强度认知活动的压迫下保持活跃充沛的状态,从而保障高级认知活动的顺利进行、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寒地大学校园注意力恢复性设计的提出,是从人本关怀、健康促进的角度建构寒地校园与使用主体之间相互共生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现代城市环境中充溢着庞杂的压力来源,加之繁重的学习和科研活动,造成了大学生认知资源的损耗,注意力恢复目标的引入,强调了空间环境对身心的积极影响作用,有利于指导校园空间功能的优化和改善,从精神心理层面探讨个体与空间环境之间和谐共处的模式,建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校园空间环境。

李卫卿[6](2020)在《空降兵跳伞训练心理障碍干预的研究 ——以K基地新兵跳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军事训练的管理教育中,军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已被纳入《空降兵新兵训练大纲》的必训课目,是部队战斗力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空降兵作为机动作战部队,以伞降方式执行作战任务是其基本的空降方式,跳伞是空降兵部队官兵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但跳伞训练带有较高的危险性,风险高、强度大,官兵在心理上都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或多或少的会表现出心理障碍:如厌倦、恐惧、焦虑等。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跳伞伤的发生率很难控制。本研究以空降兵某基地2019年9月入伍的300名新兵为例,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基础,结合跳伞实践,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构建跳伞训练中心理障碍干预策略的基本框架,探讨心理障碍的现象和发生的原因,分析心理障碍与人格特点的关系,进而对心理障碍的干预提出指导性建议。本研究中主要以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作为主要研究工具,其它量表作为辅助。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测验法,采集四个时间点(开始训练的第一阶段结束、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后、第一次跳伞前两天、最一次跳伞后)分别对300名新兵作全面测量,对比观察整体跳伞员的心理状态。研究观察发现:1.首次心理干预的效果明显。在第一阶段训练完后,经过测试表现出心理障碍的新兵有209人,我们通过心理干预训练,在第二次测试中有130人,人数有大幅度的下降,新兵的训练积极性和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我们的干预训练是有效的。2.干预效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在第三次测试中(跳伞前2天)新兵的不良心理反映整体上又有所提升,这说明我们的心理干预措施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有一个保质期,在外界新的应激源或真正“临战”时,个别同志的心理状态就会反弹。这个现象就要求我们的班长骨干及伞训教员掌握这个规律,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到有备无患。3.跳伞员跳伞结束后的心理健康同样要引起重视。虽然测量结果中,新兵的总体心理状态趋势良好,但通过观察,个别新兵的心理状态还不能很好的调整过来,尤其是发生过跳伞特殊情况的跳伞员,需要我们采取多种应对方式,指导他们尽快恢复心理健康。根据观察结果,我们对心理障碍的干预策略提出如下建议:1.政府征兵层面,空降新兵征召时注重心理素质的测试;2.军校教育管理层面,对空降新兵的心理训练策略要体系化、具体化、细化;3.军校教官的层面,要拓展心理学知识,提升心理障碍干预的技能;4.新兵的自我教育层面,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缓解心理障碍;5.基础教育层面,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6.官兵人际关系教育层面,要营造平等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友爱的人际氛围”控制不良心理。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臧刚顺[8](2020)在《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机制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这对消防员的心理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国内外的调查研究都显示,直接处置灾害事故的消防员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的高发人群。然而,多数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实证研究关注于各类灾害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对处置灾害事故的消防员的研究严重不足。目前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关注在创伤事件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而对消防员内在的心理因素缺乏研究。鲜见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管理对策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经典理论,采用从问卷调查到实验室实验的研究方法,按照从危险因素到保护因素的研究思路,围绕人格和情绪调节策略这两类影响因素,相继探索了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发生和调节的心理机制,并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管理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基于自我隐瞒的工作模型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以直接处置灾害事故的消防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考察了自我隐瞒的人格特质、经验回避和反刍的情绪调节策略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确认了自我隐瞒的人格特质、经验回避和反刍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危险因素,以及经验回避和反刍在自我隐瞒影响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中的中介作用。其次,基于有益健康模型,以直接处置灾害事故的消防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考察了心理一致感的人格特质、积极应对的情绪调节策略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确认了心理一致感的人格特质、积极应对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保护因素,以及积极应对在心理一致感影响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中的中介作用。此外,使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考察并确认了上述心理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独立预测作用。然后,基于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以处置灾害事故后出现严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消防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相关电位实验和行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积极重评和分离重评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在负性刺激下的负性情绪反应的减弱作用,确认实验室指导下的积极重评和分离重评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的负性情绪具有减弱效应,并且积极重评比分离重评具有更强的负性情绪减弱效应。再次,基于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以处置灾害事故后出现严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消防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相关电位实验和行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积极重评和融入重评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在正性刺激下的正性情绪反应的增强作用,确认实验室指导下的积极重评和融入重评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的正性情绪具有增强效应,并且融入重评比积极重评具有更强的正性情绪增强效应。最后,结合上述实证研究的结果,在群体健康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7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管理对策,包括:优化消防员招录人格测试的内容;开展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积极应对和去污名化教育;进行消防员情绪调节能力专项训练;加强对直接处置灾害事故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监测和服务;开展循证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团体心理干预;去除消防员心理障碍治疗的阻碍因素;选用开发消防员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的移动应用程序。

张倩祎[9](2020)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创新 ——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相关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成长,特别是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创造条件。相较传统国际化路径而言,中小企业运用跨境电商平台更容易实现国际化。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小企业若想走好国际化道路,依然面临着较为艰巨的挑战。由于中小企业资源不足、实力不强,跨境电商平台往往成为其进入国际市场的首选。然而,面对类型众多的跨境电商平台,中小企业如何选择从而达到最优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般而言,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可以归纳为四类:传统对外贸易、跨国投资经营、集群关系网络和创新型电商平台国际化路径。本文以互联网影响理论模型为基础,从心理、运营、组织和产品四部分分析了中小企业国际化存在的障碍。跨境电商平台的介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国际化的障碍。中小企业借助平台进行跨国贸易时,B2B和B2C依然是首要模式,二者兼容并进,且O2O创新模式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平台的选择受外部政策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小企业往往倾向于选择一站式服务。相比于传统的国际化路径,跨境电商的价值链格局迥异。平台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够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协助企业的管理模式在运营数据化、流程高效化和渠道多样化方面实现创新;中小企业扁平的交易模式和全渠道模式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物流体系依然需要完善;中小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推进国际化的同时,也带动了服务贸易的增长。本文通过对敦煌网这一案例进行分析,从运营业务角度,针对平台和企业都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化水平的对策建议。中小企业需充分认识跨境电商平台的优势所在,强化国际化意识,创新转型升级的渠道。中小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的有效协同有利于促进中国产业升级,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周亮[10](2020)在《人工智能引发的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人工智能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从人类自身、人类实践、存在环境等方面的改变来展开的。人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人类的思维和现实实践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既被影响,又会有相应的变化。研究者甚至于普通民众都对人工智能发展产生了很多忧虑、疑惑、不解,人们普遍关心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的影响,即人类会不会为人类自己的创造物所取代,人的主体性最后的发展指向究竟是何处。人工智能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所依赖的物料(1)(2)和技术的基础时时刻刻发生着快速地变化,人工智能发展所展现的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共创共享、强应用性等显着特征对人的主体性造成了多方面多维度的影响。在对人的能动性引发的影响方面,对人的能动性发挥的规律和必然性的层次结构有一些调整,相对应,规律和必然性的活动机制必然造成了转变;在对人的自主性引发的影响方面,人的自主性形成的“对内满足”条件的相对优化,“对外满足”基础条件的无限拓展;在对人的自为性引发的影响方面,作为主体的人的自我中心性不断增强,为自性内涵渐次明晰,目的性内在尺度和依据产生新发展;在对人的交互主体性引发的影响方面,两性交互主体性丰富发展,交往实践活动有了新范式,实践活动的范围被拓展;在对人的协同主体性引发的影响方面,人类主体之间的角色互助模式发生转变,情感延伸的障碍被消除,意图重构表达更为友好。因此,在厘定清楚人工智能的显着特征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各方面造成的相应的影响下,本文结合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演变路径,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彰显人的主体性的路径,作出了彰显人的主体性的原则和路径的研究结论。在彰显能动性的原则方面,要坚持二重实现论,坚持以受动性为基础,坚持客体规律论,坚持历史条件论,坚持主体发展论;在彰显自主性的路径方面,要保证“对内满足”的条件,保证“对外满足”基础条件;在彰显自为性的路径方面,要明晰自我中心性的内涵,确定为自性的发展方向,拓展目的性的范围;在彰显主体间性的路径方面,要构建合作新范式,明晰合作真实意义;在彰显协同主体性的路径方面,要增强角色互助新作用,转换情感延伸新范式,发展意图重构新模式。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其对人类生活的快速占领表明,人们不能轻视人工智能对人的实践,尤其是对作为现实实践主体的人类的主体性造成的影响。

二、大学知识共享的心理障碍及消除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知识共享的心理障碍及消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疗愈视角下的灾后应急建筑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应急空间研究现状分析
        1.3.2 国内外疗愈研究现状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基本概念及相关性研究
    2.1 灾后应急空间
        2.1.1 灾后应急空间概念与起源
        2.1.2 灾后应急空间现存问题
    2.2 疗愈与疗愈环境
        2.2.1 “疗愈”概念与起源
        2.2.2 疗愈环境理论溯源
    2.3 疗愈与应急空间的关系
        2.3.1 疗愈环境在应急空间的设计现状
        2.3.2 灾后心理疗愈阶段
        2.3.3 灾后心理障碍分类
        2.3.4 应急空间中疗愈环境的重要性
    2.4 本章小结
3 相关理论基础
    3.1 疗愈的影响机制
    3.2 IFD理论
        3.2.1 IFD理论基础
        3.2.2 IFD理论与应急空间
    3.3 疗愈相关理论基础
        3.3.1 环境心理学
        3.3.2 循证设计理论
        3.3.3 色彩心理学
        3.3.4 行为心理学
    3.4 疗愈相关疗法
        3.4.1 园艺疗法
        3.4.2 艺术疗法
        3.4.3 动物疗法
    3.5 本章小结
4 应急建筑设计方法与原则
    4.1 建筑基础因素确定
        4.1.1 场地选择标准
        4.1.2 合理空间尺度
        4.1.3 多样性室内布局
    4.2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2.1 光环境应用
        4.2.2 气味因素
        4.2.3 声景观环境营造
    4.3 装饰因素与情感表达
        4.3.1 家具与造型
        4.3.2 色彩与材质
        4.3.3 艺术品装饰
    4.4 设备因素分析
        4.4.1 空调系统
        4.4.2 新风系统
        4.4.3 紫外线灯
    4.5 本章小结
5 设计实践
    5.1 设计概述
    5.2 总体布局
        5.2.1 场地分析
        5.2.2 元素分析
        5.2.3 功能分析
        5.2.4 人流动线分析
    5.3 灾后群体
        5.3.1 时间线介绍
        5.3.2 人群分析
        5.3.3 需求分析
    5.4 建筑形式构建
        5.4.1 建筑风格
        5.4.2 建筑组件
    5.5 能源构建
        5.5.1 环保与污染
        5.5.2 给排水系统
        5.5.3 电路分析
    5.6 基于IFD理论进行应急空间设计
        5.6.1 模块化功能空间分类
        5.6.2 模块组建于衔接
        5.6.3 模块可持续性发展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优化灾后应急建筑环境设计调查问卷
附录B 疗愈视角下的灾后应急建筑空间设计研究展板
图表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相关概念阐述
        (一)城镇老年人
        (二)移动社交应用软件
        (三)用户体验
    三 研究现状综述
    四 国内外相关设计概述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变化与缺失:媒介环境变化中城镇老年人的状态和特征
    第一节 媒介发展中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状况
        一、媒介形态变化中的沟通方式
        二、移动媒介影响下的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特征
        三、城镇老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身体状况和行为特征
        一、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状况
        二、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偏好
        三、城镇老年人的移动社交行为特征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认知行为和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一、移动媒介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行为特征
        二、城镇老年人的移动媒介素养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状与困境: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问题和趋向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
        一、“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老年人移动社交产业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要素分析
    第二节 媒介传播范式转变中的设计困境
        一、不合理的需求定位
        二、交互逻辑忽视城镇老年人认知和行为特点
        三、交互方式忽视城镇老年人行为习惯
        四、交互界面不符合城镇老年人认知特点
    第三节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品牌战略的发展趋势
        二、功能的发展趋势
        三、交互方式的发展趋势
        四、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念与原则: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立场
    第一节 由通用性到无障碍性:设计理念调整背后的逻辑转换
        一、通用性设计理念的优势和弊端
        二、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反思——用户的细分与深化
        三、用户的价值显现与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的精准化
    第二节 以社交安全感为基础:由可靠性到归属感
        一、安全机制的可靠和适度
        二、交互逻辑和行为的安全感
        三、社交主体的社交安全感
    第三节 以包容性为中心:由交互逻辑到界面响应
        一、交互逻辑的合理与精简
        二、交互行为的容错
        三、交互方式的适用
        四、交互界面的简化和动态响应
    第四节 以贴近性原则为核心:由视觉贴近到主体性贴近
        一、视觉贴近原则
        二、行为贴近原则
        三、语境贴近原则
        四、情感贴近原则
        五、主体性贴近原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析与方法: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第一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依据
        一、调研方法和依据
        二、调研数据采集因素
        三、样本回收及数据分析
        四、调研结论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规划
        一、设计总体规划
        二、理论视角下的设计需求和功能分析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流程
    第三节 场景理论下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
        一、基于阅读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二、基于兴趣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三、基于情感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四、基于知识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五、基于生活社交需求场景的设计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型与方案: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策略
    第一节 基于需求场景理论的设计模型
        一、用户模型的构建
        二、需求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基于人际关系三维理论的设计策略
        一、基于“安全-信赖”体验的设计策略
        二、基于“包容-符号”体验的视觉设计策略
        三、基于“支配-互动”体验的感官融合设计策略
        四、基于“情景-叙事”体验的设计策略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
        一、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定位
        二、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原型设计
        三、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高保真原型设计
    第四节 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设计评估
        一、可用性测试
        二、设计评价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人际关系和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2:用户体验设计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3:用户访谈问题大纲
附录4: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眼动实验任务引导语
附录5:老年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用户主观评价量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2.2 调查方法与样本量计算
    2.3 调查内容与工具
    2.4 研究内容
    2.5 统计方法
    2.6 质量控制
第三章 结果
    3.1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3.1.1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3.1.2 香港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3.1.3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3.1.4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3.1.5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3.1.6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2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3.2.1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3.2.2 广州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3.2.3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3.2.4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3.2.5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3.2.6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3.3.1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3.3.2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3.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情况的比较
        3.3.4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家庭关怀度的比较
        3.3.5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比较
        3.3.6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分析
    4.1 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4.2 造成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及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4.3.1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
        4.3.2 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第五章 建议
    5.1 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
    5.2 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5.3 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5.4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国德育文化教育相结合
    5.5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英文缩略词
个人学习经历
致谢
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参考文献

(4)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扬州市某乡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乡村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 乡村英语口语教学改进的主要方法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关于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理性思考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乡村小学
        (二) 英语口语教学
    二、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程序
        (一) 教学前期准备
        (二) 课堂教学过程
        (三) 教学效果与评价
    三、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概况
        (一)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
        (二)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三)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第二章 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对象
        (三) 调查维度
        (四) 调查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目标设置情况分析
        (二) 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使用情况分析
        (三) 英语口语教学时间编排情况分析
        (四) 英语口语教学内容与实施情况分析
        (五) 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与反思情况分析
        (六) 英语口语教学环境情况分析
第三章 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二) 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三) 课堂英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四) 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五) 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二、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教师口语教学专业素质相对不足
        (二) 学生英语能力层次存在差异
        (三) 英语口语教学受重视程度低
        (四) 缺乏良好的口语教学资源与环境
        (五) 乡村小学英语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第四章 改善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对策
    一、增强师资力量
        (一) 加强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二) 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三) 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
        (四) 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二、提升口语课堂教学效果
        (一) 明确口语课堂教学目标
        (二) 丰富口语课堂教学内容
        (三) 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与评价
        (四) 改进教学方式趣化课堂
        (五) 英语口语教学活动多样化
    三、丰富英语口语教学资源
        (一) 增加对乡村英语口语教学的投入
        (二) 优化英语口语教学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压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1.1.2 健康理念下大学校园设计趋势
        1.1.3 恢复性环境设计方法的推广
        1.1.4 寒冷气候下恢复性环境的缺失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解析
    2.1 注意力恢复的研究基础
        2.1.1 人类认知机能的理论原点
        2.1.2 定向注意力的研究突破
        2.1.3 恢复的本质解析
        2.1.4 注意力恢复效益的科学依据
    2.2 注意力恢复的相关理论
        2.2.1 注意力恢复理论与减压理论
        2.2.2 亲生物设计理论
        2.2.3 环境偏好相关理论
    2.3 大学生心理精神层面的相关研究
        2.3.1 心理健康内涵
        2.3.2 现状及问题
        2.3.3 空间环境的影响作用
    2.4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与注意力恢复的理论关联
        2.4.1 恢复特征呼应校园环境的构成特点
        2.4.2 恢复结果契合使用主体的空间需求
        2.4.3 恢复效益匹配校园空间的功能价值
    2.5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与注意力恢复的实证关联
        2.5.1 调查方案的制定
        2.5.2 个体恢复需求与空间环境恢复性现状分析
        2.5.3 研究结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推演
    3.1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性的影响因素
        3.1.1 寒地气候是恢复的强烈刺激
        3.1.2 寒地景观是恢复的薄弱基础
        3.1.3 人工建构是恢复的繁重负荷
    3.2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注意力的作用机制
        3.2.1 对寒地气候的趋利避害
        3.2.2 对自然景观的激发拓展
        3.2.3 对人工属性的削弱顺应
    3.3 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恢复体系建构
        3.3.1 构成要素——空间环境恢复属性差异
        3.3.2 结构层级——空间环境恢复程度差异
        3.3.3 运行机理——空间环境恢复机制差异
    3.4 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导向
        3.4.1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对注意力的积极调和
        3.4.2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对注意力的恢复强化
        3.4.3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对注意力的正向引导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阻御利导寒地气候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4.1 自然光照的诱导增补
        4.1.1 诱导光线维系昼夜节律
        4.1.2 光疗空间纾解冬季抑郁
        4.1.3 强化光影提示时间感受
    4.2 低温要素的消解转换
        4.2.1 多元庇护单体保障必要活动
        4.2.2 低温气流循环诱发唤醒状态
        4.2.3 动态室内温度支持调控行为
    4.3 风雪要素的激活强化
        4.3.1 冰雪景观引发审美体验
        4.3.2 风雪运动开启分心机制
        4.3.3 冰雪活动建立地域联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增效利用自然景观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5.1 寒地绿色资源的优化配适
        5.1.1 夏季室外绿色资源的效力提升
        5.1.2 冬季室内绿色资源的集成整合
        5.1.3 全年性绿色花园的重点运用
    5.2 寒地景观形态的提炼转译
        5.2.1 转译冰雪景观形态
        5.2.2 转译生物构型规律
        5.2.3 转译自然变化特性
    5.3 寒地自然模式的抽象再现
        5.3.1 抽象“前景与避难”模式
        5.3.2 抽象“诱惑与神秘”模式
        5.3.3 抽象“冒险与刺激”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调适干预人工属性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6.1 日常生活感受的规避
        6.1.1 心理内容的更新
        6.1.2 身体位置的远离
        6.1.3 学科环境的交互
    6.2 持久环境引力的构筑
        6.2.1 空间要素供给感知信息
        6.2.2 空间形态激发审美体验
        6.2.3 功能设置支持恢复活动
    6.3 个体活动目标的兼容
        6.3.1 多元化空间功能提升选择度
        6.3.2 多级化空间设置提升参与度
        6.3.3 智能化信息技术提升互动度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空降兵跳伞训练心理障碍干预的研究 ——以K基地新兵跳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内容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空降兵
        2.跳伞训练
        3.心理障碍
        4.军事素质
        5.心理素质
        6.个性心理特征
    (二)空降兵跳伞训练心理障碍干预的理论基础
        1.心理防护理论
        2.心理干预理论
        3.心理应激理论
三、空降兵跳伞训练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1.基本情况调查表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3.辅助量表
    (三)跳伞训练中新兵常见的心理障碍的表现
        1.恐高心理
        2.厌倦心理
        3.焦虑心理
        4.怀疑心理
        5.自卑心理
        6.过度紧张心理
        7.余悸心理
    (四)跳伞训练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高空跳伞环境因素
        2.长时间跳伞因素
        3.跳伞环境体验不真实因素
        4.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因素
        5.外部环境因素
四、心理障碍干预的实施过程
    (一)计划
    (二)行动
        1.入伍评估
        2.建立心理档案
        3.对照筛选
        4.“对症下药”——干预策略的实施
    (三)观察
        1.首次心理干预的效果明显
        2.发生跳伞心理障碍与不同气质特征的关系
        3.缺乏空中尤其是高空行为体验是导致跳伞过程中心理反应强烈的主要原因
        4.集体效应在实际跳伞过程中对新兵心理的支持作用巨大
    (四)反思
        1.心理干预的效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2.在某些特殊时期新兵的心理状态无法掌控
        3.注重培养新兵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
五、心理障碍干预策略的优化及管理建议
    (一)政府征兵层面,空降新兵征召时要注重心理素质的测试
    (二)军校教育管理层面,对空降新兵的心理训练策略要体系化、具体化、细化
        1.跳伞地面训练阶段
        2.跳伞实施阶段
        3.跳伞结束阶段
    (三)军校教官的层面,要拓展心理学知识,提升心理障碍干预的技能
    (四)空降新兵自我教育层面,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缓解心理障碍
        1.放松入静法
        2.调整呼吸法
        3.暗示训练法
    (五)基础教育层面,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六)官兵人际关系教育层面,要营造平等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友爱的人际氛围”控制不良心理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常用心理测量量表
附录2 :跳伞观测手记
致谢

(8)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机制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创伤后应激反应相关概念
        2.1.2 人格相关概念
        2.1.3 情绪调节相关概念
        2.1.4 健康管理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人格相关理论
        2.2.2 情绪调节相关理论
        2.2.3 群体健康管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危险因素及其影响路径
    3.1 研究假设
        3.1.1 自我隐瞒是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人格危险因素
        3.1.2 经验回避和反刍是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情绪调节策略危险因素
        3.1.3 经验回避和反刍中介自我隐瞒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3.2 调查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问卷
        3.2.2 调查对象
        3.2.3 统计方法
    3.3 调查结果
        3.3.1 研究被试的基本状况与心理健康管理需求的结果
        3.3.2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危险因素
        3.3.3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心理危险因素的影响路径
    3.4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保护因素及其影响路径
    4.1 研究假设
        4.1.1 心理一致感是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人格保护因素
        4.1.2 积极应对是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情绪调节策略保护因素
        4.1.3 积极应对中介心理一致感对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4.1.4 心理危险和保护因素独立预测消防员的创伤后应激反应
    4.2 调查材料与方法
        4.2.1 调查问卷
        4.2.2 调查对象
        4.2.3 统计方法
    4.3 调查结果
        4.3.1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保护因素
        4.3.2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心理保护因素的影响路径
        4.3.3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心理危险和保护因素的独立预测作用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积极和分离重评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的负性情绪减弱效应
    5.1 研究假设
        5.1.1 积极重评和分离重评减弱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的负性情绪
        5.1.2 积极重评比分离重评有更强的负性情绪减弱效应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用调查问卷
        5.2.2 实验被试
        5.2.3 中性和负性情绪刺激材料
        5.2.4 负性情绪减弱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5.2.5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5.3 负性情绪减弱实验的结果
        5.3.1 事件相关电位的结果
        5.3.2 情绪愉快度和唤醒度自评报告的结果
    5.4 负性情绪减弱实验的结果分析
        5.4.1 事件相关电位的结果分析
        5.4.2 情绪愉快度和唤醒度自评报告的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积极和融入重评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的正性情绪增强效应
    6.1 研究假设
        6.1.1 积极重评和融入重评增强创伤后应激反应消防员的正性情绪
        6.1.2 融入重评比积极重评有更强的正性情绪增强效应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用调查问卷
        6.2.2 实验被试
        6.2.3 中性和正性情绪刺激材料
        6.2.4 正性情绪增强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6.2.5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6.3 正性情绪增强实验的结果
        6.3.1 事件相关电位的结果
        6.3.2 情绪愉快度和唤醒度自评报告的结果
    6.4 正性情绪增强实验的结果分析
        6.4.1 事件相关电位的结果分析
        6.4.2 情绪愉快度和唤醒度自评报告的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管理对策
    7.1 面向消防救援队伍全员实施创伤后应激反应预防性管理措施
        7.1.1 优化消防员招录人格测试的内容
        7.1.2 开展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积极应对和去污名化教育
        7.1.3 进行消防员情绪调节能力专项训练
    7.2 针对直接处置灾害事故消防员开展早期干预性管理措施
        7.2.1 加强对直接处置灾害事故消防员的心理健康监测和服务
        7.2.2 开展循证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团体心理干预
    7.3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消防员提供治疗性管理措施
        7.3.1 去除消防员心理障碍治疗的阻碍因素
        7.3.2 选用开发消防员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的移动应用程序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9)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创新 ——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1.2.2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1.2.3 影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
        1.2.4 微观价值链和案例研究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的理论分析
    2.1 中国中小企业传统国际化路径及存在的问题
        2.1.1 传统出口贸易国际化路径
        2.1.2 跨国投资经营国际化路径
        2.1.3 集群关系网络国际化路径
    2.2 跨境电商国际化的主要模式
        2.2.1 传统B2B与 B2C模式对比
        2.2.2 跨境O2O创新模式高速发展
        2.2.3 政府宏观政策影响平台模式选择
        2.2.4 企业内因决定平台模式的取舍
        2.2.5 一站式电商平台备受关注
    2.3 跨境电商路径的主要优势
        2.3.1 障碍特征归纳细分
        2.3.2 跨境电商对破解国际化障碍的作用
        2.3.3 跨境电商平台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
第3章 跨境电商相比于传统国际化的创新之处
    3.1 价值链格局的改变
        3.1.1 自链条低端的攀升
        3.1.2 技术创新降本增效
        3.1.3 品牌建设突显中国智造
        3.1.4 市场容纳量的扩充
    3.2 管理模式的创新
        3.2.1 运营模式的数据化
        3.2.2 交易流程的高效化
        3.2.3 营销渠道的多样化
    3.3 渠道模式的推进
        3.3.1 扁平状的交易模式
        3.3.2 新零售下的全渠道
        3.3.3 未完善的物流体系
    3.4 发展进程的转型
        3.4.1 实现跨越式国际化进程
        3.4.2 服务贸易的日益增长
        3.4.3 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3.4.4 企业内部改革成为必然
第4章 跨境电商平台国际化路径的案例分析:以敦煌网为例
    4.1 敦煌网发展情况
        4.1.1 为小企业提供一站式出口服务平台
        4.1.2 规模增长下的深度融合与合作
        4.1.3 数字贸易中心模式落地多国
    4.2 敦煌网运营模式分析
        4.2.1 信息管理
        4.2.2 仓储物流管理
        4.2.3 支付管理
        4.2.4 信贷融资管理
        4.2.5 营销推广管理
        4.2.6 平台监管制度
        4.2.7 小结
    4.3 敦煌网发展障碍及应对措施
        4.3.1 补足现有短板环节
        4.3.2 加强联系各环节且实现进一步一体化
        4.3.3 发挥已有优势的基础上拓展业务
第5章 主要结论及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建议
        5.2.1 完善宏观政策体系
        5.2.2 增强产业优势
        5.2.3 电商平台提升实力助力中小企业
        5.2.4 企业革新与合作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人工智能引发的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状况
        1.3.2 国外研究状况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特色、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特色、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人工智能和人的主体性
    2.1 人工智能
        2.1.1 人工智能的内涵
        2.1.2 人工智能的三大学派及其代表性案例
    2.2 人的主体性
        2.2.1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形成
        2.2.2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第3章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典型特征
    3.1 人工智能的三次发展浪潮和驱动因素
        3.1.1 三次发展浪潮
        3.1.2 驱动因素
    3.2 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的显着特征
        3.2.1 深度学习
        3.2.2 跨界融合
        3.2.3 人机协同
        3.2.4 共创共享
        3.2.5 强应用性
第4章 人工智能对人的主体性引发的影响
    4.1 对人的能动性引发的影响
        4.1.1 规律和必然性的层次结构的调整
        4.1.2 规律和必然性的活动机制的转变
    4.2 对人的自主性引发的影响
        4.2.1 “对内满足”条件的相对优化
        4.2.2 “对外满足”基础条件的无限拓展
    4.3 对人的自为性引发的影响
        4.3.1 自我中心性的不断增强
        4.3.2 为自性内涵的渐次明晰
        4.3.3 目的性内在尺度和依据的发展
    4.4 对人的交互主体性引发的影响
        4.4.1 两性交互主体性的丰富发展
        4.4.2 交往实践活动的新范式
        4.4.3 实践活动的范围被拓展
    4.5 对人的协同主体性引发的影响
        4.5.1 角色互助的模式发生转变
        4.5.2 情感延伸的障碍的消除
        4.5.3 意图重构的友好表达
第5章 彰显人的主体性的原则和路径
    5.1 彰显能动性的原则
        5.1.1 坚持二重实现论
        5.1.2 以受动性为基础
        5.1.3 坚持客体规律论
        5.1.4 坚持历史条件论
        5.1.5 坚持主体发展论
    5.2 彰显自主性的路径
        5.2.1 保证“对内满足”条件
        5.2.2 保证“对外满足”基础条件
    5.3 彰显自为性的路径
        5.3.1 明晰自我中心性的内涵
        5.3.2 确定为自性的发展方向
        5.3.3 拓展目的性的范围
    5.4 彰显主体间性的路径
        5.4.1 构建合作新范式
        5.4.2 明晰合作真实意义
    5.5 彰显协同主体性的路径
        5.5.1 增强角色互助新作用
        5.5.2 转换情感延伸新范式
        5.5.3 发展意图重构新模式
结论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大学知识共享的心理障碍及消除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疗愈视角下的灾后应急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 孙美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城镇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设计研究[D]. 崔晓龙.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D]. 吴茵琪(Ngyank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扬州市某乡村小学为例[D]. 赵琪. 扬州大学, 2020(01)
  • [5]注意力恢复目标下寒地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王诗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空降兵跳伞训练心理障碍干预的研究 ——以K基地新兵跳伞为例[D]. 李卫卿.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消防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机制及管理对策研究[D]. 臧刚顺. 燕山大学, 2020(01)
  • [9]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路径创新 ——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研究[D]. 张倩祎. 吉林大学, 2020(08)
  • [10]人工智能引发的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 周亮.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标签:;  ;  ;  ;  

高校知识共享的心理障碍与消除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