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培训教学环节的再思考

加强高职培训教学环节的再思考

一、关于加强高职实训教学环节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峰[1](2021)在《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乐[2](2020)在《民办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研究 ——以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印刷技术专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办高校要生存和发展,创办特色专业是最直接、最现实的选择,而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民办高职教育接受群体的整体特征,合理构建民办高职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法、调查法,以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印刷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为个案,剖析该校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现状,总结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经验,分析制约民办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因素,提出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策略。文章首先阐述研究背景、立题依据、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对于课程建设研究的理论框架,界定相关概论及理论。以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印刷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为例,对多所企业、印刷技术员、在校学生、在校教师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企业对印刷专业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校老师和学生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情况的感受,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其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从而凝练出我国现行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出其原因。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明确民办高职院校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的培养目标,优化特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加强师资队建设。增强特色专业课程的资源配置等专业课程建设的策略。

谢武[3](2020)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与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我国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承担者,高等职业院校负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何有效评价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与综合实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从高职院校评价的现实需求出发,通过文献调研国内外高职院校评价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梳理国内外高职院校评价的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系统论、新时代职业教育相关思想等相关理论,归纳了高职院校评价方案应秉持的构建原则与设计理念;结合我国高职院校评价现状与已有文献研究成果,构建了包含基础投入实力、人才培养实力、社会服务实力、社会影响实力等4项一级指标,基础设施、师资结构、培养资源、经济发展、院校建设等17项二级指标,总占地面积、在岗专任教师总数、高职教育培养规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示范建设等95项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分别选择北京市25所高职院校和全国27所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各层级指标进行数据收集、整理、清洗、归一和计算分析,得出使用高职院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与官方评价结果、其他机构评价结果及专家主观评价结果对比发现:高职院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性与创新型。

李慧[4](2020)在《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研究 ——以T卫生职业学校为例》文中指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兼具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实践素养形成的核心途径;实践教学管理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达成实践教学目标、生成师生实践能力的活动体系或过程。护理专业毕业生将来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其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并学会运用其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因此,实践教学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护理学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规范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及恰切地运用护理批判性思维,并将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基于此,本文以T卫生职业学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探寻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改进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梳理有关文献,界定“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等相关概念,了解关于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并对已有文献进行评述。第二部分,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介绍,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并对诸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予以阐述。第三部分,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T卫生职业学校的管理者、护理专业教师及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总结现存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第四部分,针对T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和管理问题,从强化教师个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加强学校实践教学标准建设、完善社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等层面提出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争做“双师型”教师;完善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组织、构建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制度和评价标准、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政府加大推动力度、加深与医院配合力度、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良性互动等改进对策。

于晨[5](2019)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促使校企合作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成效与走向,对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育人水平的稳定与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回顾总结政策变迁历程为契机,准确认识和系统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合理有序变迁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遵循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宏观层面方法论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的协同运用,在对政策演进历史分期、主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阐释分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并据此提出若干优化政策变迁路径的对策建议。改革开放后四十年间,国家政策实践在不同时期分别呈现出三种“范式”:从上世纪末之前国家总体性控制下校企一体共生的行政推动,到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与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相伴随的促校联企改革攻坚,再到当前以校企一体化办学、多元协同共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探索。不同政策范式对于如何看待校企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稳定与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均存在显着的差异。以上述政策范式变化为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8年间的“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98年至2010年间的“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2010年至今的“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不同阶段政策在类别形态、要素构成和变革强度等方面,呈现出由纲领性、散点式政策条文向系统与专门化政策体系发展,由权威命令与系统变革工具为主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由依附共生范式变革后的渐进性调整向双主协同范式演进的特征。政策的产生及调整,归根结底是身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部门所作出的抉择。政府作出相应抉择的动力,一方面源自其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另一方面则源自其自身的能动机制。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分别从上述两类机制入手,形成了社会中心论与国家中心论两种差异化的政策变迁解析路径。本研究综合运用政策网络、政策(政府)过程、新制度主义等多学科理论,基于“制度—场域—行动者”的辩证视角,构建政策变迁的“场域—学习”解释分析框架。该框架将“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确立为核心解析变量,力求从中央政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所处环境的压力机制及其自身的能动机制层面,系统探讨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作用条件,从而实现国家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两种差异化解析路径的有机整合。通过应用该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结构性因素和行动者能动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行、企、校等各类关键行动者(公私组织)之间,因“权威”、“资金”、“信息”、“组织”、“合法性”等资源的彼此依赖而形成特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政—政”、“政—行”两个政策制定场域和“央—地”、“企—校”两个政策执行场域。“政—政”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系统内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决策关系。“政—行”制定场域涉及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与国家行业管理中介机构之间的分级决策或合作治理关系。上述政策制定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制度的影响。“央—地”执行场域涉及中央政府(国务院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关系。“企—校”执行场域涉及各类企业与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合作关系。上述政策执行场域的运作与变革,主要受到国家税收分配、财政支付、产业经济、教育行政、劳动就业等制度的影响。政策制定与执行场域的持续运作与深刻变革,会对中央职能部门的决策与行为产生特定的压力机制,并引发校企合作政策在形态类别设置、工具选择运用乃至范式层面不断发生变迁。与此同时,作为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国家行动者”和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中央职能部门在特定制度结构性因素和场域关系性因素的影响下,会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与目标偏好,主动开展先期循证性学习、局部试验性学习、事后改进性学习,以引导和持续推动国家政策创新发展。这种中央职能部门的能动机制,为校企合作政策过程附加了源源不断的作用力,将国家政策实践限定在中央可控范围之内,并确保其始终具备旺盛的变革驱动力与发展调适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优化路径的择定,必须高度关注上述影响政策场域运作变革、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主客观条件。国家应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引导政策场域的有序运作与良性变革,并完善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的组织程序。具体对策建议包括: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汪勤[6](2019)在《中职学校移动客服专业企业实训现状与对策 ——以九江某中职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的关注,以及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我国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成为向企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紧贴产业需求,企业实训已经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方案中的重要一环,企业实训的效果影响到职业教育目标的达成度,直接决定了学生技能是否能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虽然近年来,国际出台了相关政策用于鼓励和支持企业实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企业实训的效果较之期望仍有差距。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以九江某中职院校移动客服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关注该专业学生实训过程的实施、管理、评价等重要环节,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该中职学校的企业实训工作展开调查,分析得出诸多影响企业实训效果的因素,例如学生自身定位不清晰、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相去甚远、学校疏于管理和监控、企业被动对待顶岗实习学生等问题。而后基于实践调查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面向高质量的企业实训,提出如下建议:学校应积极落实政府政策,为学生的实训环节提供良好的条件,企业则需要与学校深度融合,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双方对实训过程进行管控,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真正实现企业实训的教学目标。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介绍本论文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介绍J校移动客服专业学生在企业实训的现状调研的过程进而结果。第四部分则根据调查结果分析J校移动客服专业企业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五部分则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等相关成果,面向如何提高中职学校移动客服专业企业实训效果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廉僖[7](2019)在《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技术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职业教育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时代又赋予了它新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现实存在的一些情况是,在培养高水平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中,存在着学生隐性逃课的情况,即学生来到教室上课,但只是身体坐在教室里,思维却并没有在课堂上,做着与课堂教学没有关系的事情。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行为危害极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将大打折扣,教师课堂教学热情受到打击,导致其积极性下降,这些都将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然而,隐性逃课的现象却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已有研究从各方面对隐性逃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就研究数量来说,研究偏少,不仅是对隐性逃课的研究数量偏少,对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数量也极有限。就研究内容来说,对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并没有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考虑,忽视了高职教师、学生的特殊性,忽视了高职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导致研究结果缺乏关于高职院校隐性逃课的针对性。因此,还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在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四川省两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法对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状况进行深入了解。研究制定了《理论课课堂观察记录表》和《实验实训课课堂观察记录表》,共对六节课进行课堂观察,分别对学生和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记录。研究制定了针对学生的《隐性逃课调查问卷》,分别发放于两所高职院校中的各专业、各年级学生,并对有效回收的370份问卷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也制定了针对学生、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对10名学生、5名任课教师、3名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通过调研发现,当学生不想听课时,超过六成的学生会出现隐性逃课情况。理论课和实践课上有半节课以上的时间出现隐性逃课的学生比例在三分之一左右。高职院校中隐性逃课最严重的课程类型是公共选修课。超过六成的高职院校学生认为隐性逃课原则上不对,但也是可以理解的。大部分教师对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行为没有采取较严格的管理手段,有一部分教师对这种现象置之不理。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方式较多,但多为消遣娱乐型。在归因上,大部分学生认为,出现隐性逃课的原因在学生自身,另外也有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原因,而教师则认为,有来自各方面的原因。研究对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学生、教师、高职院校自身、社会这四个角度。基于对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原因的分析,相应地,从学生、教师、高职院校自身、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状况的建议。

吴同喜[8](2018)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文中提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就有目共睹,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奇迹。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存在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特色不鲜明,社会认识度还不够高,仍处于高等教育的相对弱势地位等问题。同时,高职教育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不足与失误等“历史”问题。其实,高职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是“人”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状态”与“发展”问题。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改革开放的新问题、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以及“互联网+”的新媒体等中国现实,可以说,高职教育发展又一次迎来了历史性机遇与关键性挑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哲学性反思、创新性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关键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不同的办学特色,它是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根本保障。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思想政治弱化、体制机制僵化、个性特色淡化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高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用人需求。为此,积极探索适应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研究和探讨我国高职教育的思想嬗变和实践发展历程,通过历史脉络的逻辑分析、价值判断、综合归纳等研究方式和方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中国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与融合,同时,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论,发现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探究学习,主动成长,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如此,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培养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高职学生,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总体框架有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共五章,各章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从人的本质、需要、价值、权利和发展等方面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内涵,并阐释了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和自我否定性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两大特点;探究了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到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思想这一发展脉络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从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实在性”即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来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性,这说明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的;最后强调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加强人学的运用,推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第二章主要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探究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分别探究了建国前期党的职业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党对现代职业教育思潮的包容、整合与创新,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批判与借鉴等方面,进而全面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整合过程,也是继承发展、学习交流、完善提升的过程。第三章追溯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发端,阐述了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其具体表现为维持生存的“工具”、会说话的“工具”和被压迫的反抗性;阐述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萌芽、建立、兴起的发展过程与人的觉醒性;阐述了党领导的职业教育近百年来的实践过程与人的解放性过程,具体表现为反“帝封官”的斗争性、计划体制的能动性、市场经济的创造性。从而全面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实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基本特征。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阐述工业化与高职教育,阐述了在工业化早期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但这只是工业化发展的特殊环节、暂时阶段;阐述工业化后期新型发展道路和人性的不断凸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人性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广阔空间。二是阐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新特点、新要求、新布局的实践创新发展,以及这个阶段人的社会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三是阐述了新时代高职教育思想新成果即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与核心,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的我国高职教育“人本+工学整合”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人为本个性化发展教育理念、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几个关键构成要素进一步阐释了这一模式的基本内涵。最后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运用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案例实践载体,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改革创新,使得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检验、丰富、完善与提升。

杨英[9](2018)在《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化深刻影响教育,以信息化全面推动教学现代化既是时代性的崭新课题,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职教界围绕此大胆探索创新,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展丰富的创新实践,改变了我国职业教学的落后面貌。系统研究我国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有助于丰富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有助于讲好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故事,有助于促进我国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现代化更好发展。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围绕以信息化推动我国职教教学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进行研究,总结经验,提出优化发展策略,重点探讨以下内容:一是探讨以信息化推动我国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对职教教师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路径、典型做法与创新经验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中国特色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职业教学信息化大赛的发展与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发展之策。实现教师的现代化是教学现代化的前提,因此对以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发展的探讨也是本研究的核心。二是探讨信息化资源对于职教教学现代化的重要价值,研究分析我国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创新探索、典型经验,探讨促进现代优质职教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策略,尤其是“公建共享”建设的专业资源库的优化发展。三是探讨管理在职教教学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国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维度与实践价值,总结创新实践经验,对我国职教特色的两大信息化组织的作为进行探讨,并针对教学管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之策。四是探讨评价在职教教学现代化中重要地位,分析评价主体、内容及工具的现代化特征,提出有效融合“人评+机评”以提升我国职教教学评价的现代性,总结我国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的创新实践经验。

李胜利[10](2018)在《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文中认为当世界经济转型发展的飓风席卷全球之时,思变创新、转型跨越成为时代主题词。语言作为时代发展的活化石,始于实践,终于应用。今天的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应用型英语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时代新使命。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选取国内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以英语类专业教师教学体验、学生学习体验为调查内容,结合麦可思提供的中国英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相关定制化数据,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其次,选取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以及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共3所作为质性研究样本,通过解读不同属性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在转型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行动选择与教学组织再造四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评估诊断教学转型的制约瓶颈,反思剖析转型困难的深刻根源,探索总结推进转型的实践策略。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逻辑严密性,本研究在对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借鉴与适切性改造的基础上,尝试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建构了一个融“制度供给——制度认同——行动选择——组织再造”为一体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式理论框架。该教学转型框架宏微共现,中观拓展。首先,在大学组织视域下探讨教学转型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反应。在这个教学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多重博弈中,检视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适配状况。其次,利用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对教学转型的正式制度供给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论证。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之间交叉关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组合情况,各种情况为教学组织提供不同的制度供给选择。再次,本研究建构的“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通过促成教学转型制度环境的宏观框架、学院及教学组织的中观框架及教师教学转型认同与行动的微观框架之间的互动与耦合,深描出了一个“鲜活真实的教学转型全景世界”。教师对教学制度的认同程度和行动选择状况构成教学转型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基于学校、院系(部)组织及教师的转型行动反馈,本研究聚焦中观教学组织再造。本研究围绕应用型本科组织场域中,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为何迟迟难以推进这个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整合量化调查与质性深访的结果,在借鉴与改造新制度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和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实践为主线,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路径进行探索。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通过构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分析转型内外环境,探究教学转型在四个维度上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第二,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整体扫描、问题凝练及瓶颈聚焦;第三,通过对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跟踪调查及对教师的深度访谈,深描教师教学转型的情感挣扎,探索教学组织再造的创新实践,重构教学转型理论,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转型策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研究所建构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打造了环环相扣的行动链(Action Chain)。教学转型在四大因素(教学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转型行动选择和教学组织再造)和三大机制(合作机制、心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下螺旋上升演进。第二、在应用祛魅——理性附魅——创新返魅的教学转型逻辑指引下,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的教学转型,可能需要经历从学术型英语教学向应用型英语教学的“一次转型”和从传统通用英语(EGP)教学向“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二次转型”。与此同时,推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也做出配套的应用型转型。院校属性、生源状况以及教学基础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和特殊性特征。本研究针对英语类专业教学提出以下转型建议:第一,在提升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力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使教学转型制度供需匹配;查缺补漏,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不留空白;强化升级,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时俱进;坚守底线,使教学转型制度有令必行;沟通协调,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多元完善。第二,在强化教学转型制度认同方面,激发教学转型原动力,满足转型教师的利益诉求及心理动机;把握教学转型继发力,深化转型教师的制度认知;锁定教学转型趋向力,激发教师教学转型的参与动机;明辨教学转型指示力,转变教师的转型参与态度。第三,在促进转型行动理性高效方面,导航定向,明确教学转型路向何方;绘就蓝图,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转型发展;取舍有度,突出教学转型重难点。第四,在教学组织再造提质增效方面,再造流程,环节入手;以生为本,能力导向;创新教学,强化应用;技术支撑,补齐短板;管理转型,共治共享。

二、关于加强高职实训教学环节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加强高职实训教学环节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民办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研究 ——以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印刷技术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民办院校
        二、高职院校
        三、特色专业
        四、课程建设
第二章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印刷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实践调查
    第一节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印刷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实践
        一、对接企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设“课证融通、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三、形成“校企双元、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四、建设实践课程“双基地”
        五、制订课程考核的能力标准
    第二节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印刷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调查分析
        一、问卷设计说明
        二、问卷的实施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民办高职院校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民办高职院校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结构失衡
        二、课程实施效果欠佳
        三、课程资源配置短缺
    第二节 民办高职院校特色专业课程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目标忽视“本体性”
        二、师资结构不平衡限制课程实施效果
        三、建设经费不足导致资源配置短缺
第四章 民办高职院校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
    第一节 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
        一、确立专业培养目标的依据
        二、多元整合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一、创建对接岗位的课程体系
        二、创新教学组织模式
        三、完善课程考核标准
    第三节 加强专业课程师资的建设
        一、提高教师引进标准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三、建设兼职教学团队
        四、增强教科研建设
    第四节 增强专业课程的资源配置
        一、确保特色专业课程建设资金
        二、加强校企联动,创建多样化的实训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印刷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调查表
致谢

(3)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职院校综合实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1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2.1.2 利益相关者的类型
    2.2 核心竞争力理论
        2.2.1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2.2.2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2.2.3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2.3 系统论
        2.3.1 系统论的概念与内涵
        2.3.2 系统论的基本方法
        2.3.3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2.4 新时代职业教育相关思想
        2.4.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思想
        2.4.2 新时代职业教育主要矛盾分析
第3章 高职院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原则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具体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来源
        3.2.1 理论来源
        3.2.2 政策来源
        3.2.3 实践来源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层初构
        3.3.1 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初构
        3.3.2 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的初构
        3.3.3 评价指标体系三级指标的初构
    3.4 基于德尔菲法的评价指标体系修正
        3.4.1 专家咨询小组的确定
        3.4.2 专家咨询问卷的制定
        3.4.3 专家咨询意见的评价
        3.4.4 专家咨询结果的讨论
    3.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5.1 层次分析法概述
        3.5.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5.3 各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3.6 确定的高职院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4章 高职院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比较
    4.1 对象选择
    4.2 数据来源
    4.3 评价过程
    4.4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
        4.4.1 评价结果的计算方法
        4.4.2 评价结果
    4.5 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4.5.1 与官方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4.5.2 与其他排名结果的对比分析
        4.5.3 与专家排名结果的对比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
        5.1.1 研究结论
        5.1.2 研究创新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5.2.1 研究局限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研究 ——以T卫生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实践能力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自实践教学
        (三)重视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的现实必要性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护理专业教师
        (二)实践教学
        (三)实践教学能力
        (四)实践教学能力管理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成果评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在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中的应用
    二、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
        (一)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在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中的应用
    三、行为科学理论
        (一)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行为科学理论在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中的应用
    四、社会学习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章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现状调查
    一、T卫生职业学校的基本情况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研对象
        (三)调研方法
        (四)调研问卷编制
        (五)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三、调查情况分析
        (一)基本资料分析
        (二)专业素养情况
        (三)教学能力情况
        (四)拓展能力情况
    四、学生调查情况分析
第四章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现存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现存问题
        (一)教师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社会层面
    二、成因分析
        (一)教师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社会层面
第五章 改进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强化教师个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三)争做“双师型”教师
    二、加强学校实践教学标准建设
        (一)完善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组织
        (二)构建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制度
        (三)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能力评价标准
        (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五)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三、社会层面
        (一)政府加大推动力度
        (二)加深医院与学校合作力度
        (三)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良性互动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 2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 3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访谈提纲(管理者版)
附录 4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访谈提纲(教师版)
致谢
个人简历

(5)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二、政策变迁
        三、政策场域
        四、政策学习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研究
        二、政策变迁过程理论及应用研究
        三、政策网络与政策变迁关系研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层面
        二、分析技术层面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的变迁轨迹
    第一节 “校附行企、一体共生”阶段(1978—1998 年)
        一、实施行业企业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方针
        二、引导与支持职业教育校办产(企)业发展
        三、选择在部分地区开展“双元制”改革试点
    第二节 “校主企辅、促校联企”阶段(1998—2010 年)
        一、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路径
        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三、启动实训基地及师资建设项目
        四、开展半工半读等国家政策试验
    第三节 “校企同主、多元共治”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加快健全央地校企合作专属法规制度体系
        二、充分挖掘国家行业系统的指导与协调功能
        三、依托央财项目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政策平台
        四、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
        五、支持基层创新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
    第四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一、由行动纲领和散点式条文向国家政策体系发展
        二、由少数政策工具主导向多元工具协同应用转变
        三、由旧范式变革后的渐进调整向政策新范式演进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解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制度—场域—行动者:构建解释分析框架的基本视角
        一、“结构”与“行动者”的辩证关系:社会科学“元理论”的启示
        二、制度与场域:“结构”维度的主体构成要素
        三、结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行动者”的能动机制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核心解析变量
        一、政策场域
        二、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
    第三节 解释分析框架的结构设计及理论预设
        一、框架设计原则与整体结构
        二、理论预设
第四章 政策制定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政”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由中央职能部门构成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同级协商到上级协调: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政—行”制定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与政企分开改革相伴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分级决策到合作治理: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五章 政策执行场域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央—地”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行政科层体制影响下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市县为主到省域统筹: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企—校”执行场域影响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场域关键行动者
        二、从行政共生到互利共赢:场域运作变革及其对政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与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政策学习:中央职能部门主动引导政策变迁的有效策略
        一、国家“适应能力”的集中体现
        二、政策学习的主要形式
    第二节 中央职能部门政策学习影响政策变迁的作用机理
        一、革命和国家建设实践成功历史经验的内化迁移
        二、政策调整过程中节约政府决策成本的有效方法
        三、有限理性约束下规避政策改革风险的合理选择
        四、保障央地政策参与主体创新积极性的必要策略
第七章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
    第一节 强化全国人大与政协的顶层设计权能
        一、推动全国人大主导校企合作立法进程
        二、发挥政协协商决策职能助力政策创新
    第二节 优化中央跨部门协同决策的组织机制
        一、设立常设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二、建立健全国家行政协助制度
    第三节 完善全国性行业协会的社会中介职能
        一、健全国家法律体系,强化政策设计参与权
        二、扩大利益代表范畴,提升协同决策合法性
        三、推行购买服务机制,增强政策变迁影响力
    第四节 保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扶持效力
        一、加强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力度
        二、保留适量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项目
    第五节 健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配套制度供给
        一、推行协调性的劳动就业制度
        二、完善国家培训质量标准制度
    第六节 破解局部试验性学习开展的现实瓶颈
        一、加强依法行政,推动政策试验法治化
        二、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政策试验透明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中职学校移动客服专业企业实训现状与对策 ——以九江某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法
        1.4.3 观察法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企业实训
    2.2 基本理论
        2.2.1 情境学习理论
第3章 中职学校移动客服专业企业实训现状调研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方式
    3.2 调查过程
        3.2.1 实地观察
        3.2.2 问卷调查
        3.2.3 访谈法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学生对实训的了解程度不足
        3.3.2 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3.3.3 学校的监管力度不高
        3.3.4 学校的培养方案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实训的需要
        3.3.5 教师的指导力度不足
        3.3.6 实习企业对学生的重视不足
        3.3.7 实习企业的实训制度不完善
        3.3.8 学生实训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第4章 中职学校移动客服专业企业实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4.1 学生认知程度不高,缺乏明确的目标
    4.2 学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对职业的适应能力差
    4.3 学校管理流于形式,监督职责难以落实
    4.4 校企融合度较低,无法实现学生的联合培养
    4.5 企业对学生关注度低,参与实训的积极性不高
    4.6 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无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
第5章 提升中职学校移动客服专业实训效果的建议
    5.1 学生应提高认知,制定合理的实训计划
    5.2 学生应端正态度,积极投入到企业工作中去
    5.3 学生应严格自律,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5.4 学校应转变观念,正视实训的重要性
    5.5 学校应进行教学改革,完善培养方案
    5.6 学校应深化校企合作,为实训提供优质资源
    5.7 企业应以人为本,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
    5.8 企业应改革管理机制,加强对实训质量的监控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职院校移动客服专业实训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7)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大力支持发展职业教育
        1.1.2 高职课堂中隐性逃课现象普遍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的相关研究
        1.2.2 国外的相关研究
        1.2.3 评价与反思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高职院校
        1.3.2 逃课与显性逃课
        1.3.3 隐性逃课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2.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问题的分析基础
    2.1 开展教育活动的要素
    2.2 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教育活动各要素
3.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设计
    3.2 调查实施
    3.3 调查结果
        3.3.1 高职院校学生显性逃课的频率
        3.3.2 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时长
        3.3.3 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课程类型
        3.3.4 高职院校学生对隐性逃课的态度及情感体验
        3.3.5 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隐性逃课的反应
        3.3.6 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方式
        3.3.7 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学生归因
4.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原因分析
    4.1 高职院校学生因素
        4.1.1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动机水平偏低
        4.1.2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4.1.3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状况
    4.2 高职院校教师因素
        4.2.1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参差不齐
        4.2.2 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力不强
        4.2.3 高职院校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4.3 高职院校自身因素
        4.3.1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有待明晰
        4.3.2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4.3.3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有待更新
        4.3.4 高职院校的师生评价有待改良
        4.3.5 高职院校课堂管理有待优化
        4.3.6 高职院校实训建设有待加强
    4.4 外部社会环境因素
        4.4.1 社会固有的观念降低了学生对高职学习的认同感
        4.4.2 社会发展使高职院校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依赖度降低
5.改善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的建议
    5.1 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
        5.1.1 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
        5.1.2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指导
        5.1.3 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人生目标
    5.2 优化高职院校教师引导作用
        5.2.1 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
        5.2.2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课堂管理水平
        5.2.3 高职院校教师要欣赏、激励、肯定学生
        5.2.4 通过研修培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综合素质
    5.3 改进高职院校学校支持工作
        5.3.1 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自身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
        5.3.2 完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
        5.3.3 改良高职院校师生评价方式
        5.3.4 高职院校采取有效的课程管理措施
        5.3.5 加强高职院校实训建设
    5.4 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
        (二)选题的社会需求
        (三)选题的职业驱使
    二、研究意义
        (一)具有丰富发展理论的意义
        (二)具有正确指导实践的意义
        (三)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三、相关概念解读
        (一)人学的理解
        (二)模式的界定
        (三)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括
    四、研究述评
        (一)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二)已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五、研究框架及研究难重点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二)研究难点与重点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七、创新点和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点
        (二)本文的研究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基本内涵
        (二)基本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社会发展性
        (一)社会存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更加丰富
        (三)人性的解放更加自由与自觉
        (四)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人的非理性情感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价值取向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三)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
    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体系
        (一)以和谐发展建设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以劳动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目标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理念——以人为本
        (一)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要以人为本
        (二)在教育教学管理上要以人为本
        (三)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以人为本
第二章 我国职业教育思想多元化整合与创新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基本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
    二、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与创新发展
        (一)建国前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形成
        (二)建国后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三、党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近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形成
        (二)对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四、党对国外职业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发展
        (一)国外近代职业教育的率先发展
        (二)国外职业教育学习与交流的途径
        (三)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思想及模式
        (四)对国外职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五、启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工学整合
        (一)做到工学整合
        (二)做好现代学徒制
        (三)做实知行合一
        (四)做强企业学院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实践及其人的主体性发展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与人的被压迫性
        (一)古代早期职业教育初级实践
        (二)我国古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工具使用的压迫性”
    二、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学制形成与人的觉醒
        (一)职业教育运动的兴起
        (二)职业教育学制的建立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百年丰碑
        (四)我国近代社会职业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主动抗争的觉醒性”
    三、党领导的职业教育实践创新与人的解放
        (一)革命根据地职业教育早期实践与人的“反‘帝封官’的斗争性”
        (二)建国初期职业教育缓慢发展与人的“计划体制的能动性”
        (三)改革开放四十年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与人的“市场经济的创造性”
    四、启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个性化发展
        (一)树立尊重的教育理念
        (二)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
        (三)打造“仙人掌”式的人才发展模式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的新发展
    一、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形势
        (一)工业化的“异化”与“异化”的人
        (二)“异化”是工业化社会发展的环节
        (三)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
        (四)工业化后期高职教育的新机遇
    二、新时代,党的职业教育思想创新发展
        (一)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二)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
        (三)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观
        (四)习近平职业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三、新时代,高职教育实践创新发展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
        (二)新时代高职教育新主题
        (三)高职教育“特高”建设新布局
        (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关键能力新内涵
        (五)新时代高职教育人的主体性特点——“个性发展的自由性”
    四、启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任务——立德树人
        (一)加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
        (二)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
        (三)加强思政创新是基本要求
第五章 “人本+工学整合”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一、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与新内涵
        (二)树立以人为本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观
        (三)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建立“工学整合”管理体制机制
        (五)打造“双师型”队伍和加强SOF模式教学改革
        (六)优化实践选修课程
        (七)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
        (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九)健全程序质量体系
    二、HWSI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温州文化创意学院发展纪实
        (一)温州文化创意学院产生背景概括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性+个性”办学理念
        (三)共享母体的“学园城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四)开展HWSI人才培养实践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化对职业教育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1.1.2 国家层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
        1.1.3 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需要信息化推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价值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2.1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内涵及特色
        2.1.1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内涵
        2.1.2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智慧启示
        2.1.3 职教教师现代化的信息路径
    2.2 以“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的探索
        2.2.1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意义及对职教现代化的推动
        2.2.2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的做法与效果
    2.3 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推动的探索
        2.3.1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与时俱进
        2.3.2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质性分析
        2.3.3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量化分析
    2.4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师现代化发展
        2.4.1 提升职教教师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2.4.2 促进职教教师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2.4.3 加速职教教师专业技能的现代化
        2.4.4 增强职教教师社会关系的现代化
    2.5 我国职教教师现代化的优化发展
        2.5.1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启示
        2.5.2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启示
        2.5.3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启示
        2.5.4 职教教师现代化优化发展的方向
        2.5.5 职教教师现代化优化提升的策略
3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资源和环境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3.1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内涵及意义
        3.1.1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内涵
        3.1.2 职教教学资源与环境现代化的意义
    3.2 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3.2.1 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的探究
        3.2.2 职教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其他探索
        3.2.3 职教教学资源创新发展的原则
        3.2.4 中国职教教学资源创新发展的再探索
    3.3 以“数字校园”建设推动的探究
        3.3.1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政策指导
        3.3.2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量化分析
        3.3.3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质性分析
        3.3.4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优化发展——智慧校园
4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4.1 职教教学管理的内容
    4.2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管理维度的现代化
        4.2.1 职教教师与学生
        4.2.2 教学资源与媒体
        4.2.3 教学过程与结果
        4.2.4 教学管理的管理
    4.3 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问题分析
        4.3.1 管理主体
        4.3.2 管理内容
        4.3.3 管理平台
    4.4 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策略
        4.4.1 以人为本
        4.4.2 共管共治
        4.4.3 多元思维
        4.4.4 凸显特色
    4.5 中国职教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客观保障
        4.5.1 政策保障
        4.5.2 组织保障
        4.5.3 文化支撑
        4.5.4 技术支撑
    4.6 “互联网+”职教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4.6.1 应用“互联网+”教学管理平台
        4.6.2 依托“互联网+”社交管理工具
        4.6.3 信息化推动教学管理现代化的理性应对
5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的探索研究
    5.1 职教教学评价主体的现代化
        5.1.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1.2 评价主体的智慧化
        5.1.3 评价主体的包容性
        5.1.4 评价主体的时代化
        5.1.5 评价主体的个性化
        5.1.6 评价主体的主动性
    5.2 职教教学评价内容的现代化
        5.2.1 对职教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5.2.2 对职教教学目标和计划的评价
        5.2.3 对职教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5.2.4 对职教教学资源和环境的评价
        5.2.5 对职教教学管理和评价的评价
    5.3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现代化
        5.3.1 信息化推动职教教学评价改革的内容
        5.3.2 信息化提升职教教学评价的现代性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创新及不足之处
        6.2.1 创新之处
        6.2.2 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已有研究述评
    第三节 问题聚焦与思路框架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路向分析与应用局限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借鉴与修正
    第三节 “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研究可靠性、伦理、自反性和限制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依据
    第二节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与学的现状与问题
    第四节 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第五章 “双一流”卓越梦的辗转:公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第一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第三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第四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第六章 “二等公民”的涅盘:民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第一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第三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第四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第七章 “第三部门”的蹊径: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第一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第三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第四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第八章 讨论与检思
    第一节 差异与趋同:教学转型案例比较
    第二节 检思与重构:教学转型理论框架完善
    第三节 策略与实践:教学转型的行动方略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三、结语:尚在征程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邀约信
    附录2: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院长)
    附录3: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学院长)
    附录4: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研室主任)
    附录5: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师及教辅)
    附录6: 访谈摘要单
    附录7: 课堂观察表
    附录8: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9: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学生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1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关于加强高职实训教学环节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案例研究[D]. 王峰.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
  • [2]民办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研究 ——以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印刷技术专业为例[D]. 陈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3]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谢武.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0)
  • [4]护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管理研究 ——以T卫生职业学校为例[D]. 李慧.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变迁研究[D]. 于晨. 天津大学, 2019(01)
  • [6]中职学校移动客服专业企业实训现状与对策 ——以九江某中职学校为例[D]. 汪勤.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7]高职院校学生隐性逃课问题研究[D]. 廉僖.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8]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D]. 吴同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 [9]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D]. 杨英.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9)
  • [10]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D]. 李胜利. 厦门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加强高职培训教学环节的再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