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舌草中β-谷甾醇的提取工艺研究

白花蛇舌草中β-谷甾醇的提取工艺研究

一、白花蛇舌草中β-谷甾醇提取工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枭,许云,徐银莹,姜孙旻[1](2020)在《白花蛇舌草治疗子宫肌瘤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白花蛇舌草治疗子宫肌瘤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白花蛇舌草的活性化合物和基因靶点。在DiseaseGene Network和DrugBank数据库收集子宫肌瘤疾病靶点,在Cytoscape v3.7.1软件中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白花蛇舌草治疗子宫肌瘤靶点高置信度互作网络,根据拓扑分析参数筛选白花蛇舌草治疗子宫肌瘤的核心靶点。使用AutoDockVina软件对关键药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利用David数据库对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进行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通过筛选获得15种具有良好成药性的化合物,207个白花蛇舌草相关靶点,348个子宫平滑肌瘤相关疾病靶点,白花蛇舌草治疗子宫平滑肌瘤预测靶点53个,涉及21个核心靶点,其中靶点蛋白AKT1、TP53、VEGFR、EGFR、CASP3、MMP9与7个关键药效分子结合较好。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356个GO条目,KEGG富集筛选得到26条和子宫肌瘤有关通路,主要涉及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结论初步阐释白花蛇舌草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作用机制,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为进一步探究其药理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赖昌威[2](2019)在《药对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常同时应用两味药物,通过配伍组合后产生协同增效或配伍减毒的效应。这种在临床上最为习用的一对中药称为药对,本文探究药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配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考察药对的最适宜配比,筛选药对的提取及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并考察该药对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建立UPLC谱效关系,探讨药对中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活性的内在科学联系。方法:(1)分别建立UPLC-PDA法测定药对中总黄酮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考察提取溶剂(乙醇、水)、提取方式(合提、单提、单提合并)与药对配伍比例(2:1、1:1、1:2)在提取过程中对有效部位总黄酮与总多糖影响,探究药对中化学成分的配伍规律。(2)结合药对配伍分析结果与临床实际应用,应用MTT比色法探究药对水煎液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分别使用不同配伍比例(1:2、1:1、2:1)的药对水煎液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Hep G2)、人宫颈癌细胞(He La)进行抗肿瘤活性试验,计算IC50,筛选出最敏感细胞株及最优配伍比例,并与阳性药、单味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水煎液进行对比研究。(3)建立多批药对水煎液的指纹图谱,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究药对水煎液的UPLC谱效关系,追踪对抗肿瘤活性贡献较大的化学成分和有效部位。(4)使用分离材料大孔树脂以单因素试验法筛选出药对(配伍比例1:1)、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的黄酮纯化工艺。(5)应用MTT比色法对比考察药对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有效成分富集前后的药理活性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究二者黄酮提取物的药效配伍规律。结果:(1)以乙醇为溶剂的提取液中黄酮含量更高,尤其是白花蛇舌草黄酮,溶出量较水提增加约50%,半枝莲黄酮增加约10%。提取方式(合提、单提、单提合并)与配伍比例(2:1、1:1、1:2)对有效部位(总黄酮、总多糖)的影响很小。其中,当配伍比例1:1合并提取时,半枝莲黄酮溶出量较单提时显着提高。(2)各肿瘤细胞株对药对水煎液的敏感程度顺序为:SGC-7901>A549>Hep G2>He La。其中,药对水煎液对SGC-7901的抑制、杀伤能力最强,尤其是配伍比例1:1,其IC50为2.16mg/m L。对于SGC-7901,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与各配比的药对水煎液的IC50均小于中药阳性药,但药效远不及抗癌药盐酸阿霉素,二者的IC50相差200余倍。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等量合煎后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3)经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可知,10批药对水煎液UPLC色谱图中包含21个共有峰,8批相似度不小于0.94,其余2批相似度为0.897、0.683。在共有峰与峰面积较大的非共有峰(峰面积>0.5%)中,黄酮类成分数量占比较大,均约50%。经谱效关系研究可知,黄酮类成分的药效关联度大于非黄酮成分,药对水煎液对SGC-7901的药效活性主要由黄酮成分贡献,其中B、C两类黄酮与抗肿瘤的关联度最高(B类为带Ⅱ281284nm、带Ⅰ333342nm的黄酮、C类为二氢黄酮(醇)类黄酮)。(4)使用大孔树脂筛选药对(配伍比例1:1)、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的黄酮纯化工艺,工艺如下。药对黄酮类成分的纯化工艺:浓度0.03g/m L的提取液上样,上样液体积6BV,上样流速9BV/h,7BV蒸馏水除去杂质,水洗流速9BV/h,80%乙醇洗脱,洗脱液体积3BV,洗脱流速1BV/h。白花蛇舌草黄酮类成分的纯化工艺:浓度0.15g/m L的提取液上样,上样液体积7BV,上样流速1BV/h,9BV蒸馏水除去杂质,水洗流速9BV/h,80%乙醇洗脱,洗脱液体积3BV,洗脱流速9BV/h。半枝莲黄酮类成分的纯化工艺:浓度为0.05g/m L的提取液上样,上样液体积5BV,上样流速1BV/h,8BV蒸馏水水洗除去杂质,水洗流速9BV/h,60%乙醇洗脱,洗脱体积3BV,洗脱流速9BV/h。在上述工艺方法下,药对、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提取物的黄酮纯度分别达到46.16±2.46%、39.82±1.58%和51.42±4.44%。(5)药对(配伍比例1:1)、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的提取物的IC50分别为115、111和147μg/m L,盐酸阿霉素IC50为20.5μg/m L。药材经富集纯化后表现出了优越的抗肿瘤活性(它们的IC50仅为各自水煎液的1/20左右),使其药理活性与盐酸阿霉素处于同一数量级。故认为黄酮类成分是药对抑制、杀伤SGC-7901的重要有效部位。另外,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提取物配伍后可表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可溶出更多的黄酮成分,提取方式与配伍比例对总黄酮与总多糖的含量影响很小;药对配比1:1乙醇合并提取得到的黄酮含量最高。临床上均应用该药对的水煎液,因此我们研究了药对水煎液对SGC-7901、A549、Hep G2与He La的活性,结果表明药对水煎液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其中,水煎液1:1组对SGC-7901的药理活性最强,但与阳性药盐酸阿霉素相差很大。后通过谱效关系研究发现,黄酮部位与药对水煎液对SGC-7901的药理活性关系密切,可认为黄酮部位是药对抑制杀伤SGC-7901的有效部位。应用大孔树脂法筛选出的纯化工艺可有效富集药对(配伍比例1:1)、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中的黄酮,提取物中黄酮含量较高,且工艺稳定。结果显示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显着,与盐酸阿霉素相当,具有开发成药价值。

陈明龙[3](2018)在《剑叶耳草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剑叶耳草(Hedyotis caudatifolia Merr.et Metcalf.)是茜草科耳草属(Hedyotis Linn.)的一个植物种,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南部)、湖南等省区;性平、味甜、凉、无毒,具有止咳化痰、健脾消积、消积止血、疏风退热、润肺等功效,临床上用于肺痨咯血、治疗支气管炎、小儿疳积、小儿发烧等症。目前,对剑叶耳草化学成分研究的比较少,仅分离得到少量的香豆素类、甾体类、三萜类、蒽醌类化合物。因此研究其化学成分,发现一些结构新颖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将对更深层开发利用剑叶耳草的食疗保健产品、开发治疗药物及临床应用产生重要意义。本论文对剑叶耳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科学的研究,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高效液相等现代色谱技术对剑叶耳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共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并利用质谱(MS)、核磁共振(NMR)及理化性质等鉴定化合物结构,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9-羟基-2,3-二甲氧基-1,4-蒽醌(2),1,6-二羟基-2-甲基-9,10-蒽醌(3),1,4-二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4),10-羟基-2-羟甲基-1,4-蒽醌(5),5α-豆甾烷-3,6-二酮(6),1-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7),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8),齐墩果酸(9),乌苏酸(10),坡模酸(11),1,4,7-三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12),3α,19α-二羟基-12-烯-24,28-乌苏酸(13),2α,3β,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4),1,6-二羟基-2,5-二甲氧基-9,10-蒽醌(15)、胡萝卜苷(16)、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7)、3β,24-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8)、剑叶耳草苷A(19)、3β,19a,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其中化合物12,15,19为3个新的天然产物。采用MTT法测定剑叶耳草提取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水相)对HL-60(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肿瘤作用72 h的抑制率(%)和IC50值。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和水相具有较好的活性,IC50分别为10.67和12.58μM,石油醚相活性较差(IC50值为30.65μM),故对乙酸乙酯相和水相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7、12、13、15、19进行了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7、12、13、15、19对HL-60(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Bcap37(乳腺癌细胞),SMMC7721(人肝癌细胞),P388(小鼠白血病细胞)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13.71<IC50<50.21μM)。本论文对剑叶耳草的化学组成及药理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汇总,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剑叶耳草资源提供了一定的数据补充。

赵秀红[4](2018)在《β-谷甾醇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β-谷甾醇(β-sitosterol)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8.75、17.5、35、70μmol/L)β-sitosterol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48 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β-sitosterol作用HepG2细胞24、48和72 h后细胞的存活率;不同浓度的β-sitosterol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β-sitosterol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β-sitosterol对HepG2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和线粒体凋亡途径的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tBid、Cyt-c、Bcl-2和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不同浓度β-sitosterol使肝癌HepG2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形态为不规则多边形,核仁浓缩或分裂,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MTT结果:不同浓度β-sitosterol作用于HepG2细胞24、48和72 h后,细胞的生存率降低,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3.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β-sitosterol能使HepG2细胞核出现萎缩、碎裂,核边集,出现细胞凋亡形态变化;4.细胞凋亡结果:不同浓度β-sitosterol作用HepG2细胞48 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5.细胞周期结果:随着β-sitosterol浓度的增加,S期细胞数目逐渐增加,可使HepG2细胞的周期阻滞在S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6.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不同浓度β-sitosterol作用HepG2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而凋亡相关因子Bcl-2、Caspase-3、Caspase-8、Caspase-9、tBid和Cyt-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结论:1.β-sitosterol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S期;2.β-sitosterol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激活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和死亡受体介导的外源性凋亡途径有关。

苏翠丽[5](2018)在《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研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针对“白花香莲解毒汤”的经方进行新药研发,将其制成颗粒剂,对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急性毒性、抗乙肝病毒作用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提高制剂的稳定性、使其携带和服用方便、质量保障、药效稳定,更好服务于临床。方法:以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和出膏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方法,优选出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成型率、溶化性、流动性等多项指标,对辅料种类、用量、工艺等条件进行考察,筛选处方的成型工艺。通过中试试验,最终确定处方的成型工艺。利用薄层色谱法对白花香莲解毒颗粒中白花蛇舌草、三叶香茶菜进行薄层鉴别。用HPLC法测定白花蛇舌草的特异性成分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的含量。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颗粒剂制剂通则的要求对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进行检查。按照中药民族药研发的要求,以外观性状、薄层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考察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稳定性。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评价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急性毒性。体外用药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1.3P细胞的HBV DNA表达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内HBs Ag、HBe Ag的表达量;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HBe Ag的表达强度。结果: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h;成型工艺为:按稠膏:糊精=1:2比例加入糊精,以糊精稠膏混合物总量的0.25%的阿司帕坦和0.25%甜菊素作为矫味剂,再加入75%乙醇作为润湿剂,混匀,过14目筛制粒,80℃鼓风干燥,整粒,即得。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白花蛇舌草和三叶香茶菜。鉴别结果供试颗粒溶液在与对照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的相同位置上有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颗粒在相应位置无干扰。HPLC法测定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的含量,结果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均符合规定。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检查结果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颗粒剂制剂通则项下的规定。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三批中试颗粒外观性状、薄层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均符合规定,说明该制剂在模拟市售包装贮藏6个月期间质量稳定。急性毒性试验过程中,经最大剂量多次给药后,试验组小鼠的活动状态、摄食、饮水、排泄等情况均正常。整个实验期间,小鼠无死亡、中毒现象;小鼠体重呈增长趋势,与对照组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主要脏器经剖检体积、颜色、质地未发现明显异常改变;主要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抗病毒实验结果表明,在用药量不影响感染HBV肝细胞增殖的情况下,持续用药的时间越长,对HBV的抑制作用越强;用药量的增加对HBV的抑制作用也在增强。结论:优选出的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合理、可行,制定的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该制剂无明显急性毒性,安全性好,体外具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程琪庆,程春松,刘智祖,欧阳月,林洁茹,张志锋,刘中秋,周华[6](2017)在《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的鉴别与药用进展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与水线草H.corymbosa同为茜草科(Rubiaceae)耳草属Hedyotis Linn.植物,均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且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故水线草常作为白花蛇舌草的替代品使用,目前关于二者替代使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尚无定论。鉴于此,从本草考证、药用沿革、混用情况、商品状况、性状及显微特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对二者进行系统比较,发现二者性状、显微特征较为相似,但成分、活性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分子鉴定方法对二者进行快速鉴别,故建议二者在使用上应予以区别。

张轲[7](2016)在《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全草入药,产于江苏、安徽、福建、浙江、广西等地,夏、秋二季采收。性寒,味微苦、甘,用于治疗痈肿疮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等疾病。主成分为黄酮类、蒽醌类、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药理活性的广泛性已得到现代研究的证实,特别是其所具有的抗肿瘤和调节免疫活性,近年来受到密切关注。为合理开发利用白花蛇舌草药材资源,本文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的基础上,首次对白花蛇舌草中总环烯醚萜成分做了提取工艺优选的研究,并对白花蛇舌草药材中6种主要成分做了定量分析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明确其有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文献综述通过系统的查阅有关白花蛇舌草的国内外文献,对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析、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及环烯醚萜类成分纯化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2.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分离鉴定采用了硅胶、sephadex LH-20、MCI、C18、HPLC制备色谱等分离方法,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共鉴定17个化合物:(E)-6-O-对香豆酰鸡屎藤次苷甲酯(E)-6-O-p-coumaroyl scandoside methyl ester(化合物1)、(Z)-6-O-对甲氧基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Z)-6-O-p-metho xy cinnamoyl scandoside methyl ester(化合物2)、(E)-6-O对甲氧基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E)-6-O-p-methoxy cinnamoyl scandoside methyl ester(化合物3)、鸡屎藤次苷甲酯scandoside methyl ester(化合物4)、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deacetyl asperulosidic acid methyl ester(化合物5)、2-甲基-3-羟基-4-甲氧基蒽醌2-methyl-3-hydroxy-4-me thoxy-anthraquinone(化合物6)、槲皮素-3-O-[2-O-(6-O-E-芥子酰)-β-D-吡喃葡糖基]-β-D-吡喃葡糖苷q uercetin-3-O-[2-O-( 6-O-E-sinapo yl)-β-D-glucop yranoside]-fl-D- glucopyranoside(化合物7)、山奈酚-3-O-(2-O-fl-D-葡萄糖-β-D-半乳糖苷kaermpferol- 3-O-(2-O-β-D-glucop yranoside) -β-D- gahctopyranoside(化合物8)、槲皮素-3-0-[2-0-(6-0-E-阿魏酰)-β-D吡喃葡糖苷-β-D-吡喃葡糖苷quercetin-3-O-[2-O-(6-O-E-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9)、齐墩果酸oleanicacid(化合物10)、山奈酚kaempferol(化合物11)、槲皮素quercetin(化合物12)、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化合物13)、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化合物14)、二十四烷酸tetradecanoic acid(化合物15)、二十四烷醇乙酸酯tetracosanol acetate(化合物16)、四十一烷醇1-hentetracontano 1(化合物17)3.白花蛇舌草中总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白花蛇舌草中总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优选,以环烯醚萜苷含量和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以分光光度法作为含量测定方法,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通过4因素3水平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称取白花蛇舌草药材粉末(过40目筛)50g,加入8倍量的9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h,提取2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三批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平均得膏率为10.43%,RSD值为1.64%;总环烯醚萜苷含量均值为22.85%,RSD值为1.80%。4.白花蛇舌草中六种化学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建立了白花蛇舌草中6个化学成分的HPLC-DAD含量测定方法,包括环烯醚萜类成分(去乙酰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山奈酚)和蒽醌类成分(2-羟基-3-甲基1-氧基蒽醌、2-羟基-3甲基蒽醌)。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 C18 (4.6mm×250mm,5μm,以甲醇-乙腈-0.5%o磷酸为流动相系统,检测波长为236,367,274nm。考察了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溶剂体积倍数、提取时间对样品提取的影响,最终确定样品溶液制备方法为:采用超声提取的方式,以50倍量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45min。测定了10批不同产地药材中6种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药材中6种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2种环烯醚萜类成分高于2种黄酮和2种蒽醌类成分。江苏和河南产地白花蛇舌草药材中2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较高,山东和内蒙产地2种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河南产地2种蒽醌类成分含量较高。

蒋琼凤,袁志辉,李进,候依容[8](2015)在《蓼蓝中β-谷甾醇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文中提出采用超声波法从蓼蓝中提取出β-谷甾醇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β-谷甾醇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并与几种常见抗氧化剂的清除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了β-谷甾醇对猪油和芝麻油的抗氧化作用,以及与柠檬酸、VC等抗氧化剂混合之后对油脂的协同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蓼蓝中含有丰富的β-谷甾醇,其含量大约为0.893%。β-谷甾醇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清除效果优于苯甲酸和甘露醇,在高浓度条件下略低于VC。0.08%的β-谷甾醇对油脂氧化具有最好的抑制效果,且在与VC、柠檬酸合用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米仁沙·牙库甫[9](2014)在《复方小艾飞蜜膏抑制胃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新疆维吾尔医医院制剂复方小艾飞蜜膏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抗炎活性实验、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开展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为该制剂二次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MFC荷瘤小鼠移植瘤实验模型,以肿瘤抑制率为指标,在整体动物水平检测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的抗胃癌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法考察肿瘤组织CD31、VEGF、PCNA表达。2)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模型、并检测实验动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PGE2浓度、胸腔积液中蛋白质含量,考察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抗炎活性。3)采用MTT法,选用人胃癌细胞系BGC-823进行体外实验,分别对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氯仿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水部分及从中分离出的高良姜素、胡椒碱、1,7-二苯基-5-醇-3-庚酮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4)通过测定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等4种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考察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5)采用GC/MS分析复方小艾飞蜜膏挥发油成分,分别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聚酰胺柱层析法、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氯仿萃取部分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化学成分,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手段鉴定化学结构。6)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胡椒碱和高良姜素的含量及出膏率作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中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复方小艾飞蜜膏生物碱类及黄酮类成分的提取率的影响。结果:1)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浓度在0.034g/kg,0.068g/kg和0.136g/kg时,对荷瘤小鼠胃癌MFC移植瘤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5.2%,68.4%,59.9%。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结果显示,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中剂量(0.068g/kg)、高剂量组(0.136g/kg)与模型组相比,PCNA、VEGF、CD31的表达显着下调,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0.034g/kg)可以有效降低CD31,PCNA的表达。2)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在0.034~0.136g/Kg剂量范围内,明显抑制二甲苯致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趾肿胀,减轻肉芽肿的质量,有效降低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蛋白含量、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作用呈剂量依赖性。3)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在50μg/mL、100μg/mL、500μg/mL浓度下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存活率分别为55.41%、25.32%、19.9%;氯仿萃取部分在100μg/mL、500μg/mL浓度下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存活率分别为22.21%、21.70%;复方小艾飞蜜膏挥发油在1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浓度下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存活率分别为26.91%、14.54%、15.65%、26.73%。高良姜素、胡椒碱在500μg/mL浓度下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存活率分别为27.42%、52.33%。4)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氯仿萃取部分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5)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复方小艾飞蜜膏挥发油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石油醚冷浸法得到的浸膏共鉴定出56种化合物;从其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胡椒碱、胡椒次碱、N-异丁基-十三-13-(3,4-次甲二氧苯基)-2E,4E,12E-三烯酰胺、、胡萝卜苷、β-谷甾醇5个化合物、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高良姜素、高良姜素-3-甲醚,乔松素、1,7-二苯基-5-醇-3-庚酮、1-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5-醇-3-庚酮、1,7-二苯基-3,5-庚二酮、1,7-二苯基-4-烯-3-庚酮等7个化合物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山柰酚、槲皮素2个化合物。6)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加30倍量乙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3h,最佳提取温度为70℃。结论:1)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抑制荷瘤小鼠MFC移植瘤生长,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肿瘤组织中PCNA、VEGF、CD31的表达有关。2)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该作用与降低血清PGE2和TNF-α含量有关。3)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氯仿萃取部分及挥发油、高良姜素、胡椒碱体外抑制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4)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部位为:乙醇提取氯仿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5)复方小艾飞蜜膏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类型为:生物碱类、黄酮类、二苯基庚烷类、挥发油类成分。6)优化的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

严晓明,张琳,黄英栋[10](2013)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止带片中β-谷甾醇的含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妇科止带片中β-谷甾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色谱柱采用Hypersil ODS2柱(250 mm×4.6 mm,5μm),甲醇–水(9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结果β-谷甾醇进样量在0.29~2.8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99.7%,RSD=0.8%(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好,可对妇科止带片中β-谷甾醇进行定量测定,保障妇科止带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白花蛇舌草中β-谷甾醇提取工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花蛇舌草中β-谷甾醇提取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白花蛇舌草治疗子宫肌瘤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白花蛇舌草的活性化合物及作用靶点筛选
    1.2 白花蛇舌草治疗子宫肌瘤相关靶点筛选
    1.3 白花蛇舌草“化合物-靶点”网络关系的构建及关键药效分子的分析
    1.4 白花蛇舌草治疗子宫肌瘤预测靶点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的分析
    1.5 分子对接验证
    1.6 富集分析及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2 结果
    2.1 白花蛇舌草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获取及关键药效分子的分析
    2.2 白花蛇舌草治疗子宫肌瘤预测靶点分析及网络构建
    2.3 分子对接验证
    2.4 富集分析及“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3 讨论

(2)药对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药材概述
        1.1 化学成分
        1.1.1 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
        1.1.2 半枝莲的化学成分
        1.2 药理活性
        1.2.1 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活性
        1.2.2 半枝莲的抗肿瘤活性
        1.2.3 药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的抗肿瘤活性
    2 药对研究进展
        2.1 药对基本概念及特征
        2.2 药对的研究内容
        2.2.1 功效物质成分的研究
        2.2.2 药对配伍效应的研究
        2.3 药对的研究意义
    3 药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的应用情况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5 创新点
第二章 药对配伍分析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液与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2.2 有效部位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1 UPLC-PDA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2.2.2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2.3 药对配伍对总黄酮的影响
        2.3.1 提取溶剂对总黄酮对影响
        2.3.2 提取方式对总黄酮的影响
        2.3.3 药对配伍比例对总黄酮的影响
        2.4 药对配伍对多糖的影响
        2.4.1 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的多糖含量测定
        2.4.2 提取方式对多糖的影响
        2.4.3 药对配比对多糖对影响
    3 结果与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半枝莲与白花蛇舌草水煎液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液的配制
        2.2 细胞的培养
        2.2.1 细胞复苏处理
        2.2.2 细胞的传代培养
        2.3 体外抗肿瘤试验步骤
        2.3.1 铺板
        2.3.2 加药
        2.3.3 染色
        2.3.4 OD值的测定及IC50 的计算
        2.4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2.4.1 药对水煎液对各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2.4.2 SGC-7901 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对比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药对水煎液的指纹图谱研究及其谱效关系研究
    第一节 药对水煎液的指纹图谱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水煎液的配制
        2.2 药对水煎液指纹图谱的建立
        2.2.1 色谱条件
        2.2.2 方法学考察
        2.3 相似度评价
        2.4 色谱信息分析
    第二节 药对水煎液抗肿瘤活性及谱效关系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配制
        2.2 细胞的培养
        2.2.1 细胞的复苏处理
        2.2.2 细胞的传代培养
        2.3 体外抗肿瘤试验
        2.3.1 铺板
        2.3.2 加药
        2.3.3 染色
        2.3.4 OD值的测定及抑制率的计算
        2.4 各批药对水煎液的抗肿瘤活性考察
        2.5 谱效关系研究
        2.5.1 灰度关联法的分析步骤
        2.5.2 化学成分与抗肿瘤活性的关联分析
        2.5.3 药材黄酮与抗肿瘤活性的关联分析
        2.5.4 黄酮类别与抗肿瘤活性的关联分析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筛选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液与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2.2 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1 药对提取液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2 白花蛇舌草提取液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3 半枝莲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3 药对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筛选
        2.3.1 上样液的配制
        2.3.2 大孔树脂的筛选
        2.3.3 上样液浓度的筛选
        2.3.4 上样流速的筛选
        2.3.5 上样量的筛选
        2.3.6 水洗用量的筛选
        2.3.7 洗脱溶剂的考察
        2.3.8 洗脱流速的考察
        2.3.9 洗脱量的考察
        2.3.10 验证试验
        2.4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筛选
        2.5 半枝莲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筛选
    3 结果与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酮提取物对SGC-7901 的抑制作用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配制
        2.2 细胞的培养
        2.2.1 细胞复苏处理
        2.2.2 细胞的传代培养
        2.3 体外抗肿瘤试验
        2.3.1 铺板
        2.3.2 加药
        2.3.3 染色
        2.3.4 OD值的测定及IC50 值的计算
        2.4 黄酮提取物对SGC-7901 的抑制作用研究
        2.5 药对提取物配伍的药效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剑叶耳草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耳草属植物
        1.1.1 耳草属概述
        1.1.2 耳草属分布
        1.1.3 耳草属资源利用
    1.2 耳草属化学成分
        1.2.1 挥发油
        1.2.2 蒽醌类
        1.2.3 生物碱类
        1.2.4 环烯醚萜类
        1.2.5 黄酮类
        1.2.6 三萜类
        1.2.7 甾体类
        1.2.8 其他类
    1.3 耳草属的药理活性
        1.3.1 免疫调节作用
        1.3.2 肝保护作用
        1.3.3 抗肿瘤作用
        1.3.4 抗炎、抗菌作用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剑叶耳草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2.1 样品采集与鉴定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材料与试剂
    2.3 剑叶耳草预处理及分离
    2.4 剑叶耳草乙酸乙酯相浸膏化学成分分离纯化
        2.4.1 乙酸乙酯相样品初步分离
        2.4.2 JYEC-A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3 JYEC-B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4 JYEC-C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5 JYEC-D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6 JYEC-E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7 JYEC-F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8 JYEC-G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9 JYEC-H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4.10 JYEC-I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5 剑叶耳草水相浸膏化学成分分离纯化
        2.5.1 水相样品初步分离
        2.5.2 JYEC-W2 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3.1 试验仪器与材料
        3.1.1 试剂与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ESI-MS分析
        3.2.2 NMR分析
        3.2.3 理化鉴定反应
    3.3 化合物结构与名称
    3.4 化合物结构鉴定与分析
        3.4.1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4.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5 分离纯化实验结果
    3.6 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
        3.6.1 实验材料
        3.6.2 实验方法
        3.6.3 抗肿瘤活性结果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4)β-谷甾醇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β-谷甾醇对肝癌 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材料与设备
        1.1 实验细胞株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主要试剂及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冻存
        2.2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2.3 MTT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
        2.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
        2.5 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
        2.6 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
        2.7 RT-PCR反应
        2.8 Western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
        2.9 数据统计
    3 实验结果
        3.1 β-谷甾醇对肝癌 Hep G2 细胞生长的影响
        3.1.1 细胞形态学变化
        3.1.2 β-sitosterol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3.1.3 β-sitosterol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3.2 β-谷甾醇对肝癌 HepG2 细胞凋亡的影响
        3.2.1 HepG2凋亡细胞形态的观察
        3.2.2 HepG2细胞凋亡率的评估
        3.3 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3.3.1 β-sitosterol对HepG2细胞mRNA表达影响
        3.3.2 β-sitosterol 对HepG2细胞蛋白表达影响
    4 讨论
        4.1 白花蛇舌草治疗HCC的理论基础
        4.2 β-sitosterol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4.3 β-sitosterol诱导HepG2细胞凋亡
        4.4 β-sitosterol通过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和死亡受体介导的外源性凋亡途径诱导HepG2细胞凋亡
    5 结论
第二部分 综述:白花蛇舌草抗肝癌研究进展
    1 HDW对肝癌增殖的影响
    2 HDW对肝癌转移的影响
    3 HDW对肝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4 HDW对肝癌多耐药性的影响
    5 HDW对肝癌患者免疫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1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1.1 提取工艺路线设计
        1.2 仪器与试药
        1.3 药材浸泡时间考察
        1.4 干膏率测定方法
        1.5 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6 线性及方法学考察
        1.7 提取工艺的研究
        1.8 正交试验考察
        1.9 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1.10 最佳提取工艺放大验证
        1.11 小结与讨论
    2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2.1 剂型的选择及试验方法
        2.2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处方
        2.3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工艺流程图
        2.4 仪器与试药
        2.5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稠膏的制备
        2.6 辅料的选择
        2.7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矫味剂的选择
        2.8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成型工艺验证试验
        2.9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相对临界湿度的测定(CRH)
        2.10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成型工艺的确定
        2.11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制剂工艺
        2.12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制备工艺流程图
        2.13 小结与讨论
    3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中试试验
        3.1 仪器与试药
        3.2 试验方法
        3.3 制备参数考察
        3.4 中试三批颗粒考察结果
        3.5 结果分析
第二部分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 性状
    2 仪器与试药
    3 药材定性鉴别
        3.1 白花蛇舌草TLC鉴别
        3.2 三叶香茶菜TLC鉴别
    4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检查
        4.1 粒度
        4.2 水分
        4.3 溶化性
        4.4 装量差异
        4.5 微生物限度检查
        4.6 检查结果
    5 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6 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7 小结与讨论
第三部分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剂稳定性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考察项目
    3 影响因素试验方法及结果
    4 加速试验方法及结果
    5 长期试验方法及结果
    6 小结与讨论
第四部分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1.3 观察及统计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部分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对HBV全基因组1.3倍体细胞模型病毒复制与表达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细胞干预液的制备
        1.3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对HBV1.3P细胞生长的影响
        1.3.1 细胞孵育时间和铺板数量的确定
        1.3.2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对HBV1.3P细胞增殖的影响
        1.3.3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干预HBV复制的最佳浓度与时间确定
        1.3.4 q PCR检测HBV DNA的水平
        1.3.5 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内HBs Ag、HBe Ag的表达量
        1.3.6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HBeAg的表达强度
        1.3.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白花香莲解毒方中药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的鉴别与药用进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沿革
2 混用情况
3 商品状况
4 本草考证
5 性状及显微鉴别
6 化学成分
    6.1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
    6.2 水线草化学成分
    6.3 区分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的特征化合物
    6.4 产地对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特征化合物量的影响
7 药理活性
    7.1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活性
        7.1.1 萜类
        7.1.2 黄酮类
        7.1.3 蒽醌类
        7.1.4 甾醇类及多糖类
    7.2 水线草的药理活性
8 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的分子鉴定方法
9 结语与展望

(7)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白花蛇舌草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
        2. 定性定量分析
        3. 有效部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4. 药理活性
    第二节 中药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纯化工艺研究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化学结构解析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2 提取分离
        3. 结构鉴定
第三章 白花蛇舌草环烯醚萜部分提取工艺研究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浸膏中总环烯醚萜含量测定
        2.2 提取工艺优选
    3 讨论
第四章 白花蛇舌草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考察
        2.1 提取方式
        2.2 提取溶剂
        2.3 溶剂体积倍数
        2.4 提取时间
        2.5 结论
    3 含量测定
    4. 讨论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8)蓼蓝中β-谷甾醇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蓼蓝中β-谷甾醇的提取与测定
        1.2.2β-谷甾醇的抗氧化作用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蓼蓝中β-谷甾醇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2.2 β-谷甾醇的抗氧化作用
3 结论

(9)复方小艾飞蜜膏抑制胃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复方小艾飞蜜膏抗胃癌活性实验研究
    实验一 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胃癌 MFC 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二 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三 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分及单体化合物体外抑制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活性筛选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四 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分体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复方小艾飞蜜膏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实验一 复方小艾飞蜜膏化学成分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二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复方小艾飞蜜膏活性成分提取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药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简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四、白花蛇舌草中β-谷甾醇提取工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花蛇舌草治疗子宫肌瘤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J]. 刘枭,许云,徐银莹,姜孙旻.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0(09)
  • [2]药对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 赖昌威.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3]剑叶耳草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陈明龙.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2)
  • [4]β-谷甾醇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赵秀红. 兰州大学, 2018(10)
  • [5]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研制[D]. 苏翠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 [6]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的鉴别与药用进展比较[J]. 程琪庆,程春松,刘智祖,欧阳月,林洁茹,张志锋,刘中秋,周华. 中草药, 2017(20)
  • [7]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D]. 张轲.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2)
  • [8]蓼蓝中β-谷甾醇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 蒋琼凤,袁志辉,李进,候依容.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6)
  • [9]复方小艾飞蜜膏抑制胃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米仁沙·牙库甫.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4)
  • [1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止带片中β-谷甾醇的含量[J]. 严晓明,张琳,黄英栋. 今日药学, 2013(07)

标签:;  ;  ;  

白花蛇舌草中β-谷甾醇的提取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