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种群动态非线性建模的理论与应用

昆虫种群动态非线性建模的理论与应用

一、昆虫种群动态非线性建模理论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赵远鹏,李欣,肖春,李正跃,张立敏[1](2021)在《基于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温湿度因子对斑翅果蝇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文中指出探究温湿度因子对田间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环境胁迫下斑翅果蝇适应性机制研究提供前期基础和参考。本文监测统计了2016-2017年田间斑翅果蝇成虫种群动态数据,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GAM)分析温湿度因子对成虫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模型检验和广义交叉验证值(Generalized Cross-Validation, GCV)对比,得出温湿度因子显着影响了2016-2017年斑翅果蝇田间成虫种群发生动态(P<0.05),斑翅果蝇雌成虫、雄成虫、总种群数量的GAM模型参数α分别为2.21346、2.55606和3.08316;雌成虫、雄成虫、总种群数量与温湿度因子关联的GCV值分别为0.57299、0.74501、0.64611,因此雌成虫种群数量与温湿度因子拟合的模型最优;结合温湿度预测曲线分析,斑翅果蝇成虫种群发生动态与温湿度因子之间呈非线性相关,其中温度在23℃以下呈局部负相关,在23℃以上呈局部正相关;与湿度呈正相关,但影响程度较低,因此温度是影响斑翅果蝇成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关键生态因子。本文通过探究环境因子对田间斑翅果蝇种群消长规律的影响,为斑翅果蝇的种群发生机制提供了生态学理论基础。

祝令顺[2](2021)在《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薄壳山核桃因其重要的营养保健、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逐渐在汶上地区推广种植,面积逐年增大。本研究通过利用昆虫生态学的常规方法和抽样调查法,对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进行调查研究。统计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和数量,确定物种组成并进行相对多度分析。计算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优势度,确定主要害虫及天敌的优势种。绘制种群动态曲线,分析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的种群动态。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计算物种丰富度、生态优势度、主成分和多样性指数,分析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特征。将调查时间进行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明确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昆虫生态学知识,科学保护天敌生存环境、抑制害虫生长繁殖,探索绿色防治技术,保障汶上及山东地区薄壳山核桃种植生产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抽样调查确定了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物种组成,发现主要害虫及天敌共24种,隶属于2门,3纲,10目,19科,其中害虫13种,占总种数的54.17%,天敌11种,占总种数45.83%的。对主要害虫及天敌部分类群进行比例计算和相对多度分析,明确了主要害虫相对多度高的种类有刺吸类害虫、鳞翅目食叶类害虫、地下害虫。天敌中相对多度高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类、草蛉类、蜘蛛类,捕食性螨类,食蚜蝇类等。结果表明汶上县薄壳山核桃害虫种类较少,适宜推广种植,部分天敌与害虫之间有较好的跟随现象。2.通过物种优势度分析表明,薄壳山核桃害虫的优势种有山核桃刻蚜、桃蚜、暗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中国绿刺蛾、烟粉虱、美国白蛾和蝽类。天敌的优势种是龟纹瓢虫、大草蛉、大灰优食蚜蝇、大腹园蛛、大赤螨和喜鹊。3.通过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等群落特征指数分析表明,汶上县薄壳山核桃在展叶期内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升高,叶片停止生长后,多样性指数出现下降。随着气温的升高,害虫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重新升高并达到最高点。结合主成分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在群落中的重要作用。4.通过有序样本最优分割法进行数据处理,将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划分为四个时间段,分别为5月9日-6月13日,6月20日-8月8日,8月15日-9月26日,10月3日-11月14日。明确了各个时间段内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和发生规律。

马永强,马超,欧阳芳,杭佳,石云[3](2021)在《黄土丘陵区地表甲虫空间异质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文中提出【目的】了解环境因子对黄土丘陵区地表甲虫群落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的影响。【方法】以宁夏彭阳县高建堡流域为研究区,以GF-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为数据源,利用3S技术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坡度、海拔等环境因子。采用陷阱法在6个植物群落分明的样地诱捕地表甲虫,并对地表甲虫统计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分类。结合广义可加模型(GAM)探究研究区地表甲虫空间异质性与环境因子变化的关系。【结果】(1)GAM自变量(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壤水分)对因变量(地表甲虫种群数量)的决定系数为60.20%,说明研究区地表步甲科甲虫对所选用的环境因子有很大的趋向性。(2)GAM中各环境因子对步甲科甲虫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海拔的影响为23.10%,坡度为9.54%,坡向为8.03%,环境因子中土壤水分为46.80%。(3)土壤水分是影响黄土丘陵沟壑区步甲科昆虫最重要的因素,其受到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影响,对甲虫生存环境起到关键性作用,步甲科昆虫在土壤水分25%~45%的区域分布密度最大。【结论】研究区地表甲虫主要分布于灌草混交林地、乔灌混交林地和生态薪炭林地,其中灌草混交林地是地表甲虫生存、栖息的最佳生境。步甲科昆虫是该流域内的广布种和优势种。

徐东山[4](2020)在《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主要害虫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针对近些年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桫椤植株存在严重害虫危害,且相关虫害研究资料匮乏,为弄清该保护区桫椤植株相关害虫情况,本文通过对桫椤植株上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物种丰富度,优势种群等群落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该地区桫椤植株的主要虫害类群,并对优势种进行了生物学和生态学相关研究,为保护区对桫椤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桫椤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发现,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植株上的节肢动物群落分属于6目14科15种。其中植食性害虫3目6科6种,桫椤叶蜂Rhoptroceros cyatheae和绿带妒尺蛾Phthonolba viridifasciata为主要害虫;天敌群落物种丰富度高于害虫群落,天敌资源9种,捕食性6种,寄生性3种。寄生性类群为桫椤害虫的主要天敌。2.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研究。桫椤叶蜂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年发生四代,每一代发育历期约为45天;每年的46月为桫椤叶蜂的发生高峰期,5月中下旬虫量较大,4月至6月发生两代,78月发生虫量较少,越冬代出现在10月下旬。明确其寄生天敌为长角髭寄蝇Vibrissina turrita。寄生虫体多出现在56月。绿带妒尺蛾为新发现害虫,一年发生5代,3月下旬天气回暖时虫蛹开始羽化,4月上旬第一代卵开始孵化,幼虫以刚舒展的新鲜桫椤叶为食;5月下旬第二代发生,幼虫集中在6月;第三代发生时正处7、8月;前三代发育历期约为45天,第四代发生在10月,幼虫发育期和蛹期比之前三代较长;越冬代发生在12月中旬到1月中旬。明确了其寄生天敌为姬蜂类,6月和8月被寄生的绿带妒尺蛾多于其他月份。绿带妒尺蛾非新传入害虫,可能与当年桫椤叶蜂同时存在。3.桫椤叶蜂与绿带妒尺蛾幼虫种群空间分布型。桫椤叶蜂幼虫和绿带妒尺蛾幼虫所有指标都表现为聚集分布。由于两者的λ值均大于2,表明桫椤叶蜂幼虫和绿带妒尺蛾幼虫的聚集原因是由昆虫自身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的,受两者共同影响决定。桫椤叶蜂幼虫和绿带妒尺蛾幼虫同表现为聚集分布,其幼虫个体间存在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并且桫椤叶蜂幼虫和绿带妒尺蛾种群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通过最适理论抽样模型确定了在不同种群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

杜丹[5](2019)在《蓝莓典型虫害声信息特征与种类自动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蓝莓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研究表明,多食蓝莓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的功效,因此,蓝莓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蓝莓的种植过程中,蓝莓虫害严重影响蓝莓的品质与产量,所以需要对蓝莓虫害进行防治。传统的蓝莓害虫防治方法是通过大量喷洒农药来杀死所有可能存在的害虫,这种方法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还不利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健康。合理使用农药的前提是明确蓝莓害虫的种类和数量,因此准确判断蓝莓害虫的种类和数量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讨论了蓝莓害虫识别的意义,分析了主要的蓝莓发声害虫及其发声原理,从模式识别的角度出发,对昆虫声音识别的各个环节的方法进行介绍,搭建了用于害虫声音信号采集的硬件装置,利用MATLAB软件对蓝莓害虫声音信号进行识别,还对昆虫种群大小的预测方法进行分析。利用小波降噪法对蓝莓典型害虫声音信号进行降噪,用双门限检测方法进行端点检测,经过预处理的声音信号提高了声音的识别率。经过算法的比较,选用GMM分类器和EM算法对五种典型的蓝莓害虫进行识别,最高平均识别率可达到87%。与BP神经网络相比,GMM更适用于蓝莓典型害虫声音识别。改进特征提取算法,把蓝莓典型害虫声音信号预处理的分帧环节调整到进行滤波的三角形滤波器组之后,即MFCCE方法,使用该方法能达到的最高平均识别率为90%,且缩短了识别时间,同时改进预加重参数,预加重阶段可直接使用硬件实现。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一个GUI界面,该界面用于待测蓝莓害虫MFCCE声音的录音、训练、识别及识别结果展示。对昆虫种群大小的预测方法进行分析,选用标志重捕法和去除采样法对面包虫种群大小进行预测,标志重捕法表现出更优性能。

胡妍月[6](2018)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褐飞虱种群的迁飞距离》文中提出每年数以亿万计的昆虫通过远距离迁飞来适应资源和栖境的季节性变化。昆虫迁飞距离直接反映了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决定了昆虫种群的增长潜力。昆虫在不同的地区迁入量往往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但是由于生境质量以及种群密度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其种群的“有效迁飞距离”(即最终具有较大种群规模的距离)可能并不是降落虫量最大的区域。本研究以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为例,通过分析单日迁入量、迁飞峰期总迁入量、定殖后种群数量等的空间分布,比较了褐飞虱种群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迁飞距离,以期明确褐飞虱种群的“有效迁飞距离”。褐飞虱是一种具有长距离迁飞习性的水稻害虫,其迁飞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从4月中下旬主要随西南气流从终年繁殖区逐步北迁,其北迁过程直至8月初到达淮北稻区结束,整个过程跨越空间范围及时间尺度较大。本文针对褐飞虱第四次(6月10日-7月10日)、第五次(7月11日-8月10日)主要北迁过程,分析了 2006-2015年我国南方稻区50多个站点的褐飞虱灯诱数据,研究了逐日、迁入峰期的灯诱种群在不同地区的变化规律,明确了具有较大降虫量的地区及降落规律;通过分析从6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的田间虫情数据,计算了不同地区褐飞虱三个代次的田间种群增长倍数,明确了最终具有较大田间种群数量所在区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时间尺度1:褐飞虱种群单次迁飞距离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 Addictive Model,GAM)通过分析南方稻区褐飞虱在不同迁飞距离上逐日灯诱种群的分布,评估了褐飞虱种群单次迁飞后的距离。结果表明:第四北迁期间,褐飞虱灯诱虫量对数值与距离呈负线性相关,但在南岭地区坡度为2度(空间分辨率:30’ ×30’)且向西方向具有较大降虫量;第五北迁期间,褐飞虱灯诱虫量的对数值与距离同样具有负线性关系,但程度较轻,在长江稻区丘陵地带坡度为3度(空间分辨率:30’ X30’)且西南迎风坡方向具有较大降虫量。时间尺度2:褐飞虱种群迁入峰期迁飞距离利用广义混合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ixed model,GLMM)通过分析相关站点在不同迁飞距离上迁入峰期灯诱种群的分布,评估了褐飞虱种群在“1个月”的时间尺度上的迁飞距离。结果表明:第四北迁期间,褐飞虱累积灯诱虫量在距离南宁0-800km范围内呈指数下降,该范围包括广西东部、湖南、江西南部,但大于800km范围内虫量在各地区相差不大;第五北迁期间,累积灯诱虫量在距离桂林0-600km范围内呈指数下降,该范围包括湖南、江西大部分区域,大于600km范围则虫量在各地区相差不大。时间尺度3:褐飞虱定殖种群的迁飞距离计算褐飞虱三个代次之间的田间种群增长倍数,通过分析各站点在不同迁飞距离上田间种群的分布,评估了褐飞虱种群成功定殖后的迁飞距离,即在“1个代次”时间尺度上的迁飞距离。研究结果表明:田间种群增长倍数与距离无明显规律性关系,虽然距离起点较近区域具有较大降虫量,但由于水稻收割、田间种群过大导致种内竞争从而使生境适合度下降,最终田间种群数量较大的区域在江西东北部、安徽南部。本研究旨从不同时间尺度上,对昆虫种群的迁飞距离进行评估。从较短时间尺度看(如以单次迁飞为时间尺度),迁飞种群数量与距离呈指数下降。综合考虑生境适合度(即自身种群密度、食料丰富等),种群迁飞的有效距离在距离起点1000km左右为为“有效距离”。本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种群扩散与距离的关系、昆虫迁飞的生态适应性和进化意义,还能够为迁飞性昆虫种群发展的预测、实现种群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李少华[7](2018)在《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作为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研究旨在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并对4个群落进行有序样本最优分割以明确其时间格局,为进一步制定4种药用植物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以保障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的绿色和可持续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进行系统调查,结合种群消长因子,分析其天敌种群与相应的害虫种群之间的相关性。金银花主要害虫有蚜虫类(胡萝卜微管蚜和棉蚜)、金银花尺蠖、金银花叶蜂和害蝽类,其天敌包括瓢虫类、草蛉类和蜘蛛类。木瓜主要害虫有桃蚜、广翅蜡蝉、梨小食心虫和苹掌舟蛾,其天敌包括蜘蛛类、瓢虫类和草蛉类。菊花主要害虫包括蚜虫类(菊小长管蚜和棉蚜)、叶蝉类(小绿叶蝉和大青叶蝉)、菊天牛、菊瘿蚊、短额负蝗和害蝽类,其天敌有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丹参主要害虫包括蚜虫类(棉蚜和黄褐色蚜虫(未知种))、叶蝉类(小绿叶蝉和大青叶蝉)、跳盲蝽、烟粉虱、短额负蝗和鳞翅目害虫(棉铃虫、紫苏野螟和棉大造桥虫),其天敌有瓢虫类、蜘蛛类、草蛉类和寄生蜂类。结果表明,4种药用植物的天敌与主要害虫之间存在时滞效应,表现出一定的追随现象,并且对害虫的发生具有联合控制作用。2.经调查统计,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共71种(包括软体动物),隶属于2门、3纲、12目、43科,其中害虫42种,天敌29种。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共51种(包括软体动物),隶属于2门、3纲、11目、34科,其中害虫35种,天敌16种。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共70种(包括软体动物),隶属于2门、3纲、12目、44科,其中害虫40种,天敌30种。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共60种,隶属于1门、2纲、10目、35科,其中害虫30种,天敌30种。3.对4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各类群的相对多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害虫主要为鳞翅目类和蚜虫类;天敌主要包括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木瓜害虫主要为蚜虫类和鳞翅目类;天敌主要包括蜘蛛类、瓢虫类和草蛉类。菊花主要害虫为叶蝉类和蚜虫类;天敌主要包括瓢虫类、蜘蛛类和草蛉类。丹参主要害虫为蚜虫类和害蝽类;天敌主要包括瓢虫类、草蛉类、蜘蛛类和寄生蜂类。4.根据优势度指数分析4种药用植物中害虫及天敌的优势种。金银花害虫优势种有胡萝卜微管蚜和金银花尺蠖;天敌优势种有三突伊氏蛛、跳蛛、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木瓜害虫优势种有桃蚜、梨小食心虫和苹掌舟蛾;天敌优势种有异色瓢虫、中华通草蛉和跳蛛。菊花害虫优势种有棉蚜、小绿叶蝉和大青叶蝉;天敌优势种有三突伊氏蛛和跳蛛等。丹参害虫优势种有棉蚜和黄褐色蚜虫(未知种);天敌优势种有三突伊氏蛛、七星瓢虫、绒茧蜂和蚜茧蜂。5.利用物种丰富度、生态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度等群落特征指数对4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的生育期、环境条件以及害虫优势种群是影响群落结构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6.利用最优分割法将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划分为4个时间段(金银花:4月22日7月1日,7月8日8月26日,9月2日9月22日,9月29日10月28日;木瓜:4月22日5月13日,5月20日,5月27日6月10日,6月17日10月7日;菊花:4月22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0日6月17日,6月24日10月28日;丹参:4月22日7月8日,7月15日8月5日,8月12日9月22日,9月29日10月28日)。结合药用植物生育期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对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的各个时间段内害虫及天敌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

欧阳芳,戈峰[8](2013)在《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昆虫种群动态非线性分析及R语言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虫种群受到气候、天敌和土壤等多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动态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特征。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就是适用于响应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或非单调的数据分析。本文以1973—1990年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与降雨持续天数和降雨量的相关性分析为例,介绍了广义可加模型的应用及其R语言实现步骤,为研究昆虫种群动态及其驱动因子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

朱成莲,高晓婷[9](2013)在《棉蚜种群模型的参数估计》文中研究指明棉蚜种群增长随时间而变化.棉蚜种群在数量变动的过程中,分几个小周期.在每个周期内,其数量的变化可以用Logistic方程与反Logistic方程来描述.介绍了棉蚜种群模型的便于使用的参数估计方法,得到棉蚜种群模型的参数估计,为研究棉蚜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陈绘画,张汝忠,徐志宏[10](2012)在《马尾松主要蛀干害虫林间诱捕序列的似乎不相关分析》文中认为根据逐步回归法分别筛选出与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短角幽天牛(Spondylis bupres-toides(L.))、立毛角胫象(Shirahoshizo erectus Chen)、松瘤象(Hyposipalus gigas Linnaeus)4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主要蛀干害虫种群动态变化密切相关的因子,然后用似乎不相关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各蛀干害虫林间诱捕序列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结果表明:在特定情形下似乎不相关线性回归估计能够更好地反映马尾松4种主要蛀干害虫林间种群的相互关系,其回归系数的估计精度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

二、昆虫种群动态非线性建模理论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虫种群动态非线性建模理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温湿度因子对斑翅果蝇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田间诱捕及温湿度记录
    1.3 广义可加模型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虫田间种群发生动态
    2.2 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温湿度因子与斑翅果蝇成虫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
        2.2.1 变量预分析
        2.2.2 模型构建
        2.2.3 模型预测
3 结论与讨论
    3.1 斑翅果蝇成虫全年种群数量动态规律及分析
    3.2 温湿度因子与斑翅果蝇成虫种群动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薄壳山核桃发展研究概况
        1.1.1 国内外薄壳山核桃发展情况
        1.1.2 薄壳山核桃利用价值
        1.1.3 薄壳山核桃生物学特性
        1.1.4 汶上县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
    1.2 薄壳山核桃害虫及天敌研究概况
        1.2.1 当前薄壳山核桃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薄壳山核桃害虫及天敌调查情况
        1.2.3 昆虫生态学部分研究内容概况
    1.3 薄壳山核桃害虫的防治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器材
    2.3 调查方法
    2.4 分类与鉴定
    2.5 数据统计与处理分析方法
        2.5.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和数量统计
        2.5.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2.5.3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分析
        2.5.4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主成分分析
        2.5.5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与数量分析
        3.1.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及比例
        3.1.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3.1.3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3.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3.2.1 薄壳山核桃蚜虫类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3.2.2 薄壳山核桃蝽类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3.2.3 薄壳山核桃鳞翅目食叶类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3.2.4 薄壳山核桃金龟类害虫种群动态分析
        3.2.5 薄壳山核桃害虫大青叶蝉种群动态分析
        3.2.6 薄壳山核桃害虫烟粉虱种群动态分析
    3.3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3.3.1 薄壳山核桃害虫天敌瓢虫类种群动态分析
        3.3.2 薄壳山核桃害虫天敌大草蛉种群动态分析
        3.3.3 薄壳山核桃害虫天敌蜘蛛类与螨类种群动态分析
        3.3.4 薄壳山核桃害虫天敌大灰优食蚜蝇种群动态分析
    3.4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分析
        3.4.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丰富度及个体总数
        3.4.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3.5 薄壳山核桃害虫及天敌主成分分析
        3.5.1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的主成分分析
        3.5.2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天敌的主成分分析
    3.6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4 讨论
    4.1 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
    4.2 影响薄壳山核桃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和群落多样性的因素
    4.3 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防治措施
    4.4 薄壳山核桃绿色防控建议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3)黄土丘陵区地表甲虫空间异质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采样时间与样地设置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处理
        1.4.1 地形因子
        1.4.2 土壤水分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土丘陵区地表甲虫种群数量及空间分布
    2.2 黄土丘陵区环境因子的t检验
    2.3 GAM计算结果
3 讨 论
    3.1 不同生境地表甲虫个体数量差异
    3.2 环境因子对地表甲虫种群的影响
4 结 论

(4)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主要害虫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桫椤的研究概况
        1.2.2. 桫椤病虫害研究进展
        1.2.3. 昆虫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的研究运用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区域概况
    2.2. 样点选择
    2.3. 桫椤上节肢动物群落调查
        2.3.1. 采样方法及标本处理
        2.3.2. 数据处理
    2.4. 桫椤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研究
        2.4.1. 材料
        2.4.2. 试验方法
        2.4.3. 数据处理
    2.5. 桫椤主要害虫分布型研究
        2.5.1. 调查方法
        2.5.2. 空间分布型的测定
        2.5.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桫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3.1.1. 桫椤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
        3.1.2. 桫椤上节肢动物群落各类群相对多度
        3.1.3. 桫椤植株上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组成
        3.1.4. 桫椤植株上节肢动物群落类群比较
        3.1.5. 小结
    3.2. 桫椤主要害虫生物学研究
        3.2.1. 桫椤叶蜂
        3.2.2. 绿带妒尺蛾
        3.2.3. 小结
    3.3. 桫椤主要害虫空间分布型
        3.3.1. 桫椤叶蜂幼虫空间分布分析
        3.3.2. 绿带妒尺蛾幼虫空间分布分析
        3.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桫椤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
    4.2. 桫椤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研究
    4.3. 桫椤主要害虫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4.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蓝莓典型虫害声信息特征与种类自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昆虫声音识别主要面临的问题
        1.2.4 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蓝莓生长中的主要害虫以及发声昆虫的发声原理
    2.1 蓝莓主要虫害
        2.1.1 花和芽虫害
        2.1.2 果实虫害
        2.1.3 叶片虫害
        2.1.4 茎干虫害
    2.2 昆虫的发声原理
        2.2.1 由发声器产生的鸣声
        2.2.2 非专门发声器产生的鸣声
    2.3 昆虫声信号的特征和作用
        2.3.1 昆虫声信号的特征
        2.3.2 昆虫声信号作用
    2.4 昆虫发声行为的生物学意义
        2.4.1 繁衍行为
        2.4.2 攻击-报警行为
        2.4.3 社会性和半社会性行为
    2.5 昆虫鸣声的应用
        2.5.1 在分类学上的应用
        2.5.2 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2.6 讨论
第三章 昆虫鸣声识别原理
    3.1 识别技术概述
        3.1.1 预处理过程
        3.1.2 端点检测
        3.1.3 特征参数提取
        3.1.3.1 线性预侧倒谱系数
        3.1.3.2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3.2 模式识别
        3.2.1 模式识别的概念
        3.2.2 模式识别的特点
        3.2.2.1 学习和分类识别
        3.2.2.2 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
        3.2.2.3 模式的紧致性
        3.2.2.4 相似性判断
        3.2.3 模式识别系统的组成
        3.2.3.1 信息获取
        3.2.3.2 预处理
        3.2.3.3 特征选择和提取
        3.2.3.4 分类器设计
        3.2.3.5 模式分类
        3.2.4 模式识别的方法
        3.2.4.1 模板匹配
        3.2.4.2 统计模式识别
        3.2.4.3 聚类分析
        3.2.4.4 模糊模式识别
        3.2.4.5 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
        3.2.4.6 支持向量机
        3.2.4.7 结构模式识别
    3.3 昆虫声音自动分类识别的主要模型
        3.3.1 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
        3.3.2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
        3.3.3 隐式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
        3.3.4 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
    3.4 GMM模型训练和识别算法
第四章 蓝莓典型害虫声音识别与分析
    4.1 声音数据源获取
        4.1.1 数据采集系统搭建
        4.1.1.1 模块说明
        4.1.1.2 采集系统采集声音
        4.1.2 手机录音
        4.1.2.1 手机型号及配置
        4.1.2.2 录音过程
        4.1.3 利用网站声音数据库
    4.2 实验硬、软件环境介绍
        4.2.1 实验硬件环境
        4.2.2 实验软件环境
    4.3 识别方法及结果
        4.3.1 获取叶蝉鸣声的时域波形、幅频特性
        4.3.2 声音的预处理
        4.3.2.1 去噪与预加重
        4.3.2.2 分帧和端点检测
        4.3.3 特征参数的提取
        4.3.4 GMM模型训练和识别
        4.3.5 识别结果
        4.3.5.1 运用GMM的识别结果
        4.3.5.2 运用BP神经网络的识别结果
    4.4 结果及改进算法分析
        4.4.1 蓝莓昆虫声音降噪结果分析
        4.4.2 特征提取结果分析
        4.4.3 特征提取算法的改进
        4.4.3.1 改进蓝莓典型害虫声音的特征参数提取过程
        4.4.3.2 改进预加重参数
        4.4.3.3 应用改进算法的实验结果
    4.5 GUI界面搭建
    4.6 本文方法与昆虫种群大小预测法结合
第五章 蓝莓害虫种群大小预测
    5.1 昆虫种群群落
        5.1.1 群落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5.1.2 昆虫种群的生态适应
    5.2 昆虫种群的扩散理论
        5.2.1 建立生长-扩散模型的前提
        5.2.2 理论基础及模型
    5.3 昆虫种群大小预测方法
        5.3.1 昆虫种群的混沌诊断与预测法
        5.3.2 标志重捕法
        5.3.3 黑光灯诱捕法
    5.4 实验分析
        5.4.1 利用两种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5.4.2 实验数据结果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6)不同时间尺度下褐飞虱种群的迁飞距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种群迁移扩散
        1.1 种群长距离迁移扩散
        1.2 种群迁移扩散的生态意义
        1.3 种群迁移扩散的数值模型
    2 昆虫迁飞
        2.1 昆虫迁飞行为
        2.2 昆虫迁飞的生物学
        2.3 昆虫迁飞的意义
        2.4 昆虫种群的迁飞距离
    3 褐飞虱迁飞规律
        3.1 褐飞虱的长距离迁飞
        3.2 褐飞虱在中国东半部迁飞规律
        3.3 褐飞虱的迁飞行为
    4 分析手段及工具
        4.1 分析手段
        4.2 分析工具
    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不同迁飞距离上逐日灯诱种群的空间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解释变量预分析
        2.2 各因子的共线性检测
        2.3 逐日灯诱虫量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
        2.4 模型检验
    3 讨论
第三章 不同迁飞距离上迁入峰期灯诱种群的空间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响应变量预分析
        2.2 解释变量预分析
        2.3 迁入峰期内褐飞虱与在不同地区降虫量情况
    3 结论
第四章 不同迁飞距离上褐飞虱田间种群的空间分布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2006-2015年研究站点褐飞虱田间发生情况
        2.2 田间种群增长倍数
    3 结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创新点与不足
        2.1 创新
        2.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药用植物研究概况
        1.1.1 国内外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1.1.2 我国药用植物存在的问题
    1.2 金银花、木瓜、菊花和丹参研究现状
        1.2.1 金银花
        1.2.2 木瓜
        1.2.3 菊花
        1.2.4 丹参
    1.3 昆虫种群与群落生态学研究
        1.3.1 昆虫种群及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
        1.3.2 昆虫群落及群落生态学的研究与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调查地区概况
        2.1.2 四种药用植物概况
    2.2 试验器材
    2.3 调查方法
    2.4 分类与鉴定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5.1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与数量统计
        2.5.2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2.5.3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分析
        2.5.4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时间格局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分析
        3.1.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
        3.1.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
        3.1.3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
        3.1.4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
    3.2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分析
        3.2.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分析
        3.2.1.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3.2.1.2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各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3.2.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分析
        3.2.2.1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3.2.2.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各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3.2.3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分析
        3.2.3.1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3.2.3.2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各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3.2.4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分析
        3.2.4.1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物种组成
        3.2.4.2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各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3.3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3.3.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3.3.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3.3.3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3.3.4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3.4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分析
        3.4.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
        3.4.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
        3.4.3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
        3.4.4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特征指数
    3.5 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3.5.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3.5.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3.5.3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3.5.4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
4 讨论
    4.1 四种药用植物害虫及天敌的物种组成
    4.2 四种药用植物害虫及天敌的优势种
    4.3 影响四种药用植物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多样性的因素
    4.4 四种药用植物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害虫防治
        4.4.1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害虫防治
        4.4.2 木瓜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害虫防治
        4.4.3 菊花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害虫防治
        4.4.4 丹参主要害虫及天敌群落的时间格局与害虫防治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待发表论文
附录

(8)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昆虫种群动态非线性分析及R语言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义可加模型
2 广义可加模型的分析步骤
    (1) 变量预分析
    (2) 模型构建
    (3) 模型估算
    (4) 模型优化
3 广义可加模型的R语言实现
    (1) 变量预分析
    (2) 模型构建
    (3) 模型估算
    (4) 模型优化
4 讨论

(9)棉蚜种群模型的参数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棉蚜数量动态的模型
2 棉蚜数量动态的模型参数估计

(10)马尾松主要蛀干害虫林间诱捕序列的似乎不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马尾松蛀干类主要害虫种群数量动态观测
    1.2 似乎不相关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型自变量的确定
    2.2 似乎不相关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2.3 似乎不相关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2.3.1 是否为对角阵的检验
        2.3.2 模型拟合优度的检验
        2.3.3 模型回归系数的检验
        2.3.4 残差分析
    2.4 似乎不相关法与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的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四、昆虫种群动态非线性建模理论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广义可加模型分析温湿度因子对斑翅果蝇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J]. 陈晓,赵远鹏,李欣,肖春,李正跃,张立敏. 环境昆虫学报, 2021(04)
  • [2]汶上县薄壳山核桃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D]. 祝令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黄土丘陵区地表甲虫空间异质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 马永强,马超,欧阳芳,杭佳,石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2)
  • [4]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主要害虫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D]. 徐东山.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1)
  • [5]蓝莓典型虫害声信息特征与种类自动识别研究[D]. 杜丹. 贵州大学, 2019(09)
  • [6]不同时间尺度下褐飞虱种群的迁飞距离[D]. 胡妍月.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四种药用植物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研究[D]. 李少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8)
  • [8]基于广义可加模型的昆虫种群动态非线性分析及R语言实现[J]. 欧阳芳,戈峰. 应用昆虫学报, 2013(04)
  • [9]棉蚜种群模型的参数估计[J]. 朱成莲,高晓婷.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10]马尾松主要蛀干害虫林间诱捕序列的似乎不相关分析[J]. 陈绘画,张汝忠,徐志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11)

标签:;  ;  ;  ;  ;  

昆虫种群动态非线性建模的理论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