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等离子太空引擎问世

新的等离子太空引擎问世

一、新型等离子航天发动机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梁家铧[1](2020)在《NbMoTaW/Ni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组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属基复合材料因为制备方便简洁,同时具有较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受到广泛关注。以往研究中比较常见的增强相为陶瓷或者非晶相,然而陶瓷增强相与金属基体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非晶在高温或者大变形下容易发生晶化,这些都显着降低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本文是在课题组前期研究Al Co Cr Fe Ni增强Al、Cu基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发现这类高熵合金在较高温度下容易与基体发生互扩散,导致部分BCC结构高熵合金由于元素扩散转变为FCC结构,从而影响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NbMoTaW难熔高熵合金拥有卓越的高温力学性能、高温抗氧化性能、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良好等众多优点,若将其作为Ni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有望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本论文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NbMoTaW高熵合金粉体,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NbMoTaW/Ni复合材料,采用了X射线衍射仪对其物相组成进行标定,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其微观组织进行表征与分析,借助维氏显微硬度计和万能试验机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评价。取得如下研究结果: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备NbMoTaW高熵合金粉体的最优工艺为:球料比10:1,球磨时间50h,球磨转速350r/min。其中保护气氛为氩气,过程控制剂为正庚烷;该粉体为单一BCC固溶体,其平均颗粒尺寸约为600nm,晶粒尺寸和晶格畸变率分别为8.75nm和1.14%。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NbMoTaW/Ni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是由颗粒尺寸较小的增强相高熵合金包裹颗粒尺寸较大的镍基体,呈现出网格状形态,物相衍射峰只存在Ni元素衍射峰;当增强相体积分数由20vol%增加到30vol%时,室温试验状态下,压缩屈服强度由490.9MPa增长至958.6MPa,同时抗压强度也增加到1739.8MPa,但塑性应变量由42.68%下降至25.86%;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压缩屈服强度、抗压强度和塑性应变量同时提高,密度和硬度变化规律与强度规律保持一致。借助高温压缩试验研究NbMoTaW/Ni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试验发现,增强相体积分数30vol%、烧结温度1200℃的复合材料,在600℃高温压缩时的屈服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达到678.66MPa和1165.29MPa。复合材料裂纹与缺陷随着压缩温度的提高而增多,导致压缩屈服强度和抗压强度稍有减少,塑性应变量明显增加;高温压缩前后复合材料相及组成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无新相的形成及相转变。

李阳[2](2020)在《C/C复合材料表面Y2O3改性ZrB2-SiC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C复合材料具有质轻、比强度高、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抗热震性能好等突出优势,特别是其强度随温度升高不降反增,作为耐热结构材料在航空宇航及核能工业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该材料在高温有氧氛围下抗氧化能力不足,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为有效提高C/C复合材料在氧化环境中的可靠性,本文拟采用热喷涂技术制备防护涂层以改善其抗高温氧化性能。本课题首先利用喷雾造粒技术制备不同Y2O3质量分数(0、5%、10%、15%)的ZrB2-Si C-Y2O3球形团聚粉末,继而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出均匀致密的抗氧化涂层,并通过SEM、EDS、XRD、TG/DSC等手段分析比较了团聚粉末及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分别研究测试了四种组分涂层在1450℃下的高温氧化行为,探究Y2O3改性对ZrB2-Si C-Y2O3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涂层的氧化防护机理。结果表明:(1)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出四种不同Y2O3质量分数的团聚粉末,粉末成分分布均匀、球形度好,粒度为40~70μm,流动性为52.86~71.49s/50g,松装密度为1.09~1.39g/cm3。造粒后粉末物相组成与原料基本保持一致,且在热分析过程中发生粘结剂的分解和轻微的氧化现象。(2)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出四种不同Y2O3质量分数的ZrB2-Si C-Y2O3涂层,各涂层均呈现典型的热喷涂层特征,整体较为致密均匀,厚度约为150~200μm,并与基体呈现良好的机械结合。随着Y2O3含量的增加,涂层中未完全熔融粉末比例减小,表面致密度增加。其中Y2O3质量分数为10%的ZrB2-Si C-10wt.%Y2O3涂层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表面更加均匀平整,孔隙率为6.118%,结合强度为8.19MPa。(3)对四种不同Y2O3质量分数的ZrB2-Si C-Y2O3涂层进行1450℃抗高温氧化性能测试,分析涂层的抗氧化机理。结果表明:未掺杂Y2O3的ZrB2-Si C涂层氧化程度较为严重,失重率高达16.79%,Y2O3的添加有利于增强Zr O2相稳定性并可与Si O2结合形成钇硅酸盐提高涂层体系的氧化防护效果。其中Y2O3掺杂量为10%的ZrB2-Si C-10wt.%Y2O3涂层试样氧化后依然能保持较好的微观形貌,裂纹和孔洞数量较少,涂层表现出良好的自愈合效果,原因是该组分涂层氧化后形成致密的Si O2玻璃膜及其中均匀分布的Zr Si O4、t-Zr O2、Y2Si2O7等颗粒使得涂层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朱苏凯[4](2019)在《有/无磁场条件下水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航空航天工业中,为了提高发动机和燃烧室等热端零部件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通常会在这些热端零部件上加工制造大量的微孔。目前,工业上针对这类微孔的制造,有两种常用方法,分别是电火花打孔和脉冲激光打孔。电火花打孔的优点是加工质量高,但其加工效率低且加工成本较高;激光打孔由于加工效率高、可适性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逐渐成为加工冷却孔的主要方法。然而,由于激光打孔本质上是一个热物理过程,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缺陷,如重铸层、微裂纹、残余应力等。为了减小或消除这些缺陷,提高微孔质量和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水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新方法,以改善微孔成形质量和微孔周边区域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同时提高激光打孔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磁场的影响。基于自主搭建的水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实验平台,本文在有/无磁场辅助条件下对高温合金GH4037和GH4049材料进行了水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和机理探索。研究了超声振动对激光冲击打孔微孔孔口形貌、微孔几何形状尺寸、孔壁质量、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超声振动对激光环切制孔微孔几何特性、孔壁形貌和粗糙度、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初步探讨了超声振动或磁场辅助对微孔成形、孔壁形貌、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首次探究了水温对声-磁耦合辅助激光打孔的微孔几何形貌、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对于激光冲击打孔、激光环切制孔和激光螺旋制孔而言,水基超声振动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打孔效率,改善微孔成形和孔壁质量,提高微孔周边区域的力学性能,减薄重铸层,细化晶粒,提高显微硬度,削减残余应力。而且,在激光冲击打孔和螺旋制孔过程中,外加磁场也会提高激光打孔效率,改善微孔成形质量,削减微孔周围区域的残余应力。相对于单一超声振动或磁场因素的辅助,超声-磁场耦合辅助能获得质量及性能更好的微孔。

申恩玉[5](2019)在《基于交流放电等离子体叶尖间隙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不断推出的新型飞行器对发动机提出了更高的性能和稳定性要求,给新型发动机的研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叶尖间隙作为影响发动机性能安全以及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其测量技术的研究对于新型发动机的研制至关重要。因此,为了提高发动机性能以及稳定性,推动航空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和改善叶尖间隙测量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流放电等离子体叶尖间隙测量方法,该方法允许非接触测量,不影响发动机原有结构。测量系统采用的放电探针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并能够在发动机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应用性,本文对其开展了如下的研究工作。首先,本文介绍了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以及气体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运动过程,并通过三种经典的气体放电理论推导出标准大气压环境下气体击穿电压与放电间隙之间的关系式,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交流放电等离子体叶尖间隙测量方法的可行性,为测量系统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其次,本文介绍了气体放电数值模拟的发展及三种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并选择在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下建立较为成熟的流体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击穿电压与放电间隙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由此说明了对测量系统工作原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接着,通过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气压、温度以及电源频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气压的增大,击穿电压增大;温度越高,击穿电压越低;电源频率越高,击穿电压越低。通过仿真研究不同参数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从而为测量系统实验平台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然后本文搭建了基于交流放电等离子体叶尖间隙测量系统的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探针材料、尖端结构以及大气压下温湿度变化对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钨铜材料的放电探针具有耐高温和易击穿的双重特性,更适合作为放电探针材料;针尖结构击穿电压较低,但是由于探针尖端和叶片形成的电场极不均匀,导致击穿电压波动较大,影响叶尖间隙的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大气压环境下的温湿度变化较小对于叶尖间隙测量工作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最后,在所建立的测量系统实验平台上,开展了叶尖间隙与击穿电压之间的关系标定、叶尖间隙测量以及测量结果误差分析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测量值和实际值之间存在较高的吻合度,测量结果误差在±0.05mm以内,同时绝大多数的测量值的误差分布在±0.02mm以下。由此可以看出,初步设计的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可应用性较强。

闫玉琴[6](2019)在《γ-TiAl合金表面等离子Ta-W合金化及其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γ-TiAl合金由于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温强度、抗蠕变性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价值和潜力的新型材料,人们希望它可以替代镍基高温合金来减轻航空发动机的重量。但γ-TiAl合金在750℃以上抗高温氧化能力不足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针对此问题,本课题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制备Ta-W合金层,通过在800℃和900℃下进行恒温氧化试验对比分析γ-TiA基体与Ta-W合金层的氧化机制,并通过第一性原理研究氧吸附情况来进一步探索氧化机理。通过正交试验探索最佳合金化工艺参数,得到表面平整、结构致密,晶粒细小,无明显缺陷,且与基体结合良好的Ta-W合金层。改性层总厚度约为25μm,其中沉积层约为15μm,扩散层约为10μm,与基体结合力为71N。XRD物相分析表明,合金层表面形成单一的体心立方结构,W元素固溶在Ta中,起到了固溶强化的作用。γ-TiAl基体和Ta-W合金层的显微硬度平均值分别为348.3HV0.1和1021.3HV0.1,合金层显微硬度约为基体的2.93倍。纳米压痕测试结果发现Ta-W合金层具有较高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以及较强的抵抗塑性形变能力。通过恒温氧化试验对比探究γ-TiAl基体、Ta-W合金化试样在800℃和900℃下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基体在氧化过程中Ti和Al元素发生交替氧化现象,形成TiO2和Al2O3混合氧化膜。Ta-W合金化试样在氧化初期生成的氧化产物为Ta2O5、(Ta,O)、TaO2和WO3,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Ta、W元素不断消耗,氧化产物最终以TiO2和AlTaO4为主。基体在800℃下氧化时氧化曲线呈现“直线型-抛物线型-直线型-抛物线型”循环交替的规律,在900℃下呈现“抛物线型-直线型”规律,此时氧化膜对基体的保护作用几乎为零。Ta-W合金化试样在800℃和900℃下氧化都呈现抛物线规律,生成的混合氧化膜具有抗高温氧化性能。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合金化及氧化机理进行初步研究。计算结果表明,Ta、W元素双掺杂时在γ相基体中优先占据Al位。通过计算TaW掺杂前后Ti和Al的空位形成能,发现Ta、W双元素掺杂有利于Ti、Al空位的形成,使得合金层中元素扩散能力加强,有利于合金化过程中形成高固溶度的Ta-W合金层。O吸附计算结果表明,γ-TiAl基体中O原子更容易吸附在周围Ti原子较多的fcc-Al和hcp-Al位点上,使Ti-O键的形成速率增加。TaW掺杂后O在γ-TiAl(111)面的吸附位变化证明了TaW掺杂会抑制O的内扩散。通过电子结构分析发现吸附态O与Ta、W、Al原子之间的活性增加,而与Ti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弱。因此,TaW掺杂对提高γ-TiAl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是非常有利的。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7](2017)在《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指出收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醚砜、聚芳醚酮、液晶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材料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8](2004)在《2020年中国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一、前言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具有一定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器件的物质,人类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也是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材料一直扮演着划分时代的角色。历史证明,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往往孕育着一批新技术产业的诞生,给人类社会的进步以革命性的巨大推进。

张伟,郭永明,陈永雄[9](2011)在《热喷涂技术在产品再制造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再制造产业已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喷涂技术具有喷涂材料广泛、基体形状与尺寸不受限制、涂层厚度容易控制、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能赋予零件表面特殊性能等特点,是实现损伤零部件表面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手段,已成功应用于国防工业、印刷、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矿山机械、电力等领域装备零部件的再制造。文中综述了等离子喷涂、高速火焰喷涂、高速电弧喷涂及其他热喷涂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再制造领域的典型应用,提出热喷涂技术应用于再制造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加强热喷涂技术在再制造领域的适应性研究、深入复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热喷涂技术在高效规模化生产应用中的研究以及加强热喷涂再制造技术标准、工艺规范等方面的研究。

周文[10](2021)在《激光冲击处理GH3039高温合金表面完整性研究》文中指出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导向器、燃烧室以及涡轮增压器等热端部件的生产制造。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载重能力的不断提升,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工作环境将更加恶劣,极易产生腐蚀、磨损、疲劳断裂等失效问题,严重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激光冲击处理(Laser Shock Peening,LSP)作为一种新型的表面改性技术,利用激光诱导产生的冲击波引发材料剧烈的塑性变形,从而显着提升材料的机械性能,延长材料的服役寿命。本文以GH3039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材料进行激光冲击处理,开展了摩擦磨损、力学性能及疲劳等试验,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对GH3039高温合金表面性能、摩擦学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的影响,为激光冲击处理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利用Procudo(?)200型激光喷丸系统对GH3039高温合金进行激光冲击处理,研究了不同次数的激光冲击处理对GH3039高温合金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残余应力等表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次激光冲击处理后试样表面粗糙度由Ra0.0372μm增加至Ra0.0778μm,随着激光冲击次数的增加,试样表面的粗糙度增大;三次激光冲击后试样表层显微硬度由252HV提升至353HV,随着激光冲击次数的增大,试样表面的显微硬度和形变硬化层深度随之增大;未冲击试样表面的残余应力为55MPa,三次激光冲击试样表面的残余压应力达到-485MPa,随着激光冲击次数的增加,试样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和残余压应力层深度不断增大;激光冲击前后合金的物相组成未发生改变,冲击影响区晶粒尺寸明显细化,近表层产生大量的位错缠结,部分区域出现纳米晶粒。采用UMT-2MT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GH3039高温合金开展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对GH3039高温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H3039高温合金的磨损行为主要是磨粒磨损,同时伴有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未冲击试样的平均磨损率为0.852×10-6mm3·s-1·N-1,而三次冲试样的平均磨损率为0.182×10-6mm3·s-1·N-1,激光冲击试样的磨损率小于未冲击试样。随着激光冲击次数的增加,试样的磨损率逐渐减小。激光冲击处理诱导的晶粒细化与形变强化是试样耐磨损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结合激光冲击处理对GH3039高温合金表面性能的研究结果,优化激光冲击工艺参数。根据优化的激光工艺参数对GH3039高温合金进行冲击处理,开展了室温拉伸和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对GH3039高温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试样经激光冲击处理后平均抗拉强度由817.3MPa提升至905.8MPa,延伸率由22.7%降低至16.5%;高温环境中试样经激光冲击处理后平均抗拉强度由642.3MPa增至697.2MPa,延伸率由53.1%减小到31.7%。激光冲击处理提升了GH3039高温合金在室温及高温环境下的抗拉强度,同时也降低了其延伸率。断口分析表明,高温导致材料出现软化,试样断口的韧窝尺寸增大且尺寸变化幅度大,试样经激光冲击处理后断口表面的韧窝尺寸减小且分布更加均匀。利用MTS Landmark 370.10液压伺服疲劳测试系统对GH3039高温合金开展疲劳试验,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对GH3039高温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冲击试样的平均疲劳寿命为27633周次,激光冲击试样的平均疲劳寿命值达到83266次,增长约201.3%。激光冲击处理显着改善了GH3039高温合金的疲劳性能。断口分析表明,冲击试样在疲劳裂纹扩展区的疲劳辉纹间距由1.16μm减小到0.42μm,疲劳辉纹间距的降幅达到63.7%。冲击试样的疲劳辉纹间距减小,表明激光冲击处理降低了GH3039高温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从而提高了GH3039高温合金的疲劳寿命。数理统计分析表明,激光冲击处理对GH3039高温合金的疲劳寿命产生了显着影响。激光冲击处理后GH3039高温合金抗疲劳性能的提高归因于试样表面残余拉应力的消失和表层微观结构的改变。

二、新型等离子航天发动机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等离子航天发动机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NbMoTaW/Ni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高熵合金概述
        1.2.1 高熵合金的特性
        1.2.2 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思路
        1.2.3 高熵合金的制备
        1.2.4 NbMoTaW难熔高熵合金的研究进展
    1.3 镍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3.1 镍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 镍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1.4 高熵合金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试验技术概括
        1.5.1 机械合金化技术
        1.5.2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1.6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1.6.1 课题研究目的
        1.6.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试验方法与过程
    2.1 引言
    2.2 试验原料
    2.3 试验工艺及设备
        2.3.1 机械合金化
        2.3.2 球磨混粉
        2.3.3 放电等离子烧结
    2.4 分析检测方法
        2.4.1 物相分析
        2.4.2 显微组织分析
        2.4.3 密度测量
        2.4.4 硬度测试
        2.4.5 压缩性能测试
    2.5 试验方案及技术路线图
3 机械合金化参数对NbMoTaW粉体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球磨时间对NbMoTaW粉体制备的影响
    3.3 球磨转速对NbMoTaW粉体制备的影响
    3.4 保护气氛对NbMoTaW粉体制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NbMoTaW/Ni复合材料的研究
    4.1 引言
    4.2 高熵合金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2.1 高熵合金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4.2.2 高熵合金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密度影响
        4.2.3 高熵合金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
    4.3 烧结温度对NbMoTaW/Ni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3.1 烧结温度对NbMoTaW/Ni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
        4.3.2 烧结温度对NbMoTaW/Ni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
        4.3.3 烧结温度对NbMoTaW/N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NbMoTaW/Ni复合材料的高温压缩力学性能与组织分析
    5.1 引言
    5.2 NbMoTaW/Ni复合材料高温压缩前后的物相分析
    5.3 不同温度下NbMoTaW/Ni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变化规律
    5.4 NbMoTaW/Ni复合材料的高温压缩显微组织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C/C复合材料表面Y2O3改性ZrB2-SiC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C复合材料
        1.2.1 C/C复合材料简介
        1.2.2 C/C复合材料的发展
        1.2.3 C/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1.2.4 C/C复合材料的应用及限制
    1.3 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研究
        1.3.1 C/C复合材料抗氧化技术
        1.3.2 C/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基本要求
        1.3.3 C/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体系
        1.3.4 C/C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制备方法
        1.3.5 ZrB_2-SiC基涂层研究现状
    1.4 等离子喷涂技术
        1.4.1 等离子喷涂技术原理及特点
        1.4.2 热喷涂粉末制备方法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案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基体材料
        2.1.2 原料粉末
    2.2 实验设备
        2.2.1 行星式球磨机
        2.2.2 离心喷雾干燥机
        2.2.3 等离子喷涂设备
    2.3 实验结果表征
        2.3.1 材料微观形貌表征
        2.3.2 材料物相组成表征
        2.3.3 粉末粒度测试
        2.3.4 粉末流动性及松装密度测试
        2.3.5 粉末热稳定性测试
        2.3.6 涂层孔隙率表征
        2.3.7 涂层结合强度测试
        2.3.8 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测试
第三章 ZrB_2-SiC-Y_2O_3复合球形粉末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喷雾干燥法制备ZrB_2-SiC-Y_2O_3团聚粉末
        3.2.1 ZrB_2-SiC-Y_2O_3复合粉末制备工艺
    3.3 ZrB_2-SiC-Y_2O_3团聚粉末性能分析
        3.3.1 团聚粉末的微观形貌和粒度
        3.3.2 团聚粉末的流动性和松装密度
        3.3.3 团聚粉末的物相组成
        3.3.4 团聚粉末的热稳定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rB_2-SiC-Y_2O_3涂层的制备、组织及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ZrB_2-SiC-Y_2O_3涂层
    4.3 不同Y_2O_3含量ZrB_2-SiC-Y_2O_3涂层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4.3.1 ZrB_2-SiC涂层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4.3.2 ZrB_2-SiC-5wt.%Y_2O_3涂层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4.3.3 ZrB_2-SiC-5wt.%Y_2O_3涂层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4.3.4 ZrB_2-SiC-5wt.%Y_2O_3涂层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4.3.4 Zr B2-SiC-15wt.%Y2O3 涂层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4.4 不同Y_2O_3含量ZrB_2-SiC-Y_2O_3涂层相结构分析
    4.5 ZrB_2-SiC-Y_2O_3涂层的结合强度
    4.6 ZrB_2-SiC-Y_2O_3涂层的孔隙率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ZrB_2-SiC-Y_2O_3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C/C复合材料的氧化机制
    5.3 1450℃下不同Y_2O_3含量ZrB_2-SiC-Y_2O_3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
        5.3.1 不同Y_2O_3含量ZrB_2-SiC-Y_2O_3涂层氧化动力学分析
        5.3.2 ZrB_2-SiC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
        5.3.3 ZrB_2-SiC-5wt.%Y_2O_3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
        5.3.4 ZrB_2-SiC-5wt.%Y_2O_3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
        5.3.5 ZrB_2-SiC-15wt.%Y_2O_3 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
    5.4 ZrB_2-SiC-Y_2O_3涂层抗高温氧化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有/无磁场条件下水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激光打孔的优点
    1.3 激光打孔的方式
    1.4 激光打孔新方法
    1.5 超声辅助激光打孔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2 超声辅助激光打孔的发展趋势
        1.5.3 超声-磁场辅助激光打孔展望
    1.6 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6.1 课题的来源
        1.6.2 课题的意义
    1.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超声辅助激光打孔原理及实验平台搭建
    2.1 激光与靶材的作用机理
        2.1.1 激光束的特性及应用
        2.1.2 靶材对激光的吸收
    2.2 超声辅助激光打孔原理
        2.2.1 超声波简介
        2.2.2 超声波特性及应用
        2.2.3 超声辅助激光打孔原理
    2.3 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实验平台的搭建
        2.3.1 德玛吉五轴联动数控精密激光加工中心
        2.3.2 超声振动辅助系统
        2.3.3 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实验平台的搭建
    2.4 试样的处理及实验测量表征仪器设备
        2.4.1 试样磨抛仪器设备
        2.4.2 测量表征仪器设备
    2.5 试样的预处理及后处理
        2.5.1 试样的制备和预处理
        2.5.2 试样的后处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声辅助激光冲击打孔机理的探索及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 超声振动对微孔孔口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
    3.3 超声振动对微孔几何形状及尺寸的影响规律研究
    3.4 超声振动对激光冲击打孔孔壁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
    3.5 超声振动对微孔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声辅助激光环切制孔机理的探索及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 超声振动对微孔几何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4.3 超声振动对孔壁形貌及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
    4.4 超声振动对微孔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4.5 超声振动对环切微孔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声-磁场辅助激光打孔机理的探索及研究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 不同辅助方法对激光冲击打孔微孔成形的影响规律研究
    5.3 水温对声-磁耦合能场辅助激光打孔微孔几何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
    5.4 水温对声-磁耦合辅助激光打孔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5.5 水温对声-磁耦合能场辅助激光打孔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
    5.6 轴向磁场对螺旋制孔微孔成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后续相关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5)基于交流放电等离子体叶尖间隙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探针法
        1.2.2 电容法
        1.2.3 电涡流法
        1.2.4 微波法
        1.2.5 光纤法
    1.3 叶尖间隙测量方法比较
    1.4 论文的创新点及主要贡献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交流放电间隙测量系统基本原理
    2.1 交流放电间隙测量系统测距原理
    2.2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
    2.3 气体放电运动过程
        2.3.1 带电粒子的运动
        2.3.2 带电粒子的产生
        2.3.3 带电粒子的消失
    2.4 气体放电理论
        2.4.1 汤森放电理论
        2.4.2 电子崩理论
        2.4.3 α过程和γ过程
        2.4.4 气体击穿理论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交流放电间隙测量系统数值仿真研究
    3.1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数值模拟发展
    3.2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数值模拟方法
        3.2.1 流体动力学模型
        3.2.2 PIC/MCC模型
        3.2.3 混合模型
    3.3 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的系统建模
        3.3.1 流体动力学方程
        3.3.2 Comsol简介
        3.3.3 击穿电压随间隙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气压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3.4.2 不同温度的影响
        3.4.3 不同电源频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流放电间隙测量系统的试验研究
    4.1 叶尖间隙测量系统实验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4.1.1 电源模块
        4.1.2 放电探针及叶片
        4.1.3 电压测量及数据处理模块
    4.2 不同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4.2.1 气体放电试验
        4.2.2 探针材料影响研究
        4.2.3 探针结构的影响
        4.2.4 温湿度影响
    4.3 测量及误差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γ-TiAl合金表面等离子Ta-W合金化及其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钛及钛铝基合金概述
    1.2 TiAl基合金高温氧化问题
        1.2.1 TiAl基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
        1.2.2 TiAl基合金氧化膜结构
        1.2.3 表面状态对氧化性能的影响
    1.3 TiAl基合金抗氧化表面改性方法
        1.3.1 常用表面改性方法
        1.3.2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改性
    1.4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表面改性机理分析
        1.4.1 原子占位倾向及空位形成能研究现状
        1.4.2 氧吸附研究现状
    1.5 课题的提出及可行性分析
        1.5.1 课题的提出
        1.5.2 可行性分析
        1.5.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γ-Ti Al合金表面抗高温氧化Ta-W合金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2.2.1 γ-Ti Al基体材料、源极靶材的选择与结构设计
        2.2.2 实验设备与步骤
    2.3 Ta-W合金层组织及基本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2.4 基体及Ta-W合金层的高温氧化实验方法
        2.4.1 氧化试样预处理
        2.4.2 氧化实验设备及方案
        2.4.3 氧化性能表征方法
第三章 Ta-W合金层制备工艺、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表征
    3.1 引言
    3.2 Ta-W合金层制备工艺参数的选择
        3.2.1 工艺参数对Ta-W合金层的影响
        3.2.2 最佳工艺参数制定
    3.3 Ta-W合金层的形貌、成分与组织结构分析
        3.3.1 合金层的表面形貌与成分分析
        3.3.2 合金层的截面形貌与成分分析
        3.3.3 基体及合金层的XRD物相分析
    3.4 合金层力学性能测试
        3.4.1 合金层结合力测试分析
        3.4.2 合金层显微硬度测试分析
        3.4.3 纳米压痕测试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体及Ta-W合金层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800 ℃高温氧化实验结果分析
        4.2.1 氧化动力学曲线
        4.2.2 表面氧化产物分析
        4.2.3 氧化膜表面形貌、成分分析
        4.2.4 氧化膜截面形貌、成分分析
    4.3 900 ℃高温氧化实验结果分析
        4.3.1 氧化动力学曲线
        4.3.2 表面氧化产物分析
        4.3.3 氧化膜表面形貌、成分分析
        4.3.4 氧化膜截面形貌、成分分析
    4.4 合金层900℃高温氧化不同时间段氧化行为分析
        4.4.1 不同时间段表面氧化形貌分析
        4.4.2 不同时间段Ta-W合金化试样截面氧化形貌分析
        4.4.3 不同时间段Ta-W合金化试样氧化产物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第一性原理Ta-W合金化及氧化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基础理论及计算方法
        5.2.1 密度泛函理论(DFT)简介
        5.2.2 交换关联能泛函
        5.2.3 模型的搭建与计算
    5.3 TaW在 γ-Ti Al晶胞中的占位倾向
        5.3.1 模型构建及计算方法
        5.3.2 形成能和稳定性分析
    5.4 TaW掺杂对Ti、Al空位形成的影响
        5.4.1 模型构建及计算方法
        5.4.2 空位形成能结果分析
    5.5 TaW掺杂前后O在 γ-Ti Al表面的吸附行为
        5.5.1 模型构建及计算方法
        5.5.2 吸附能结果分析
        5.5.3 电子态密度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2.1 聚乙烯(PE)
    2.2 聚丙烯(PP)
    2.3 聚氯乙烯(PVC)
    2.4 聚苯乙烯(PS)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3 工程塑料
    3.1 尼龙(PA)
    3.2 聚碳酸酯
    3.3 热塑性聚酯树脂(PET和PBT)
4 特种工程塑料
    4.1 聚苯硫醚(PPS)
    4.2 聚醚砜(PESU)
    4.3 聚芳醚酮(PAEK)
    4.4 液晶聚合物(LCP)
5 热固性树脂
    5.1 酚醛树脂
        5.1.1 原料生产和市场概况
        5.1.2 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动态
        5.1.3 酚醛树脂合成和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以及应用研究
        5.1.4 结语
    5.2 聚氨酯(PU)
        5.2.1 全球投资近况
        5.2.2 聚氨酯原材料
        5.2.3 建筑节能
        5.2.4 汽车用聚氨酯
        5.2.5 医用聚氨酯
        5.2.6 聚氨酯涂料、密封胶、胶黏剂
        5.2.7 其他聚氨酯产品
        5.2.8 小结
    5.3 环氧树脂
        5.3.1 环氧树脂原料市场[131-135]
        5.3.1. 1 双酚A(BPA)
        5.3.1. 2 环氧氯丙烷(ECH)
        5.3.2 环氧树脂工业[136-146]
        5.3.2. 1 欧洲环氧树脂
        5.3.2. 2 美国环氧树脂
        5.3.2. 3 亚洲环氧树脂
        5.3.3 企业经营动态[147-152]
        5.3.4 新产品[153-159]
        5.3.5 应用领域发展
        5.3.5. 1 涂料[161-183]
        1)管道及储罐
        2)建筑
        3)汽车
        4)船舶
        5.3.5. 2 复合材料[184-197]
        1)汽车
        2)石墨烯/航空航天
        3)船舶
        4)运动器材
        5.3.6 结语
    5.4 不饱和聚酯树脂
        5.4.1 市场动态
        5.4.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9)热喷涂技术在产品再制造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基于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再制造
    1.1 用于重载履带车辆薄壁零部件的再制造
    1.2 重载车辆发动机活塞裙部的再制造
    1.3 印刷机械网纹辊的再制造
    1.4 航空航天发动机高温部件的再制造
2 基于高速火焰喷涂 (HVOF/HVAF) 技术的再制造
    2.1 钢铁冶金辊类部件的再制造
    2.2 航空航天起落架等部件的再制造
    2.3 造纸行业工作辊的再制造
    2.4 石油化工球阀、柱塞等零件的再制造
3 基于高速电弧喷涂技术的再制造
    3.1 发动机缸体、曲轴的再制造
    3.2 石油化工钻机设备零部件的再制造
    3.3 矿山机械关键部件的再制造
    3.4 电力行业的结构件再制造
4 展 望

(10)激光冲击处理GH3039高温合金表面完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温合金概述
    1.3 表面完整性研究的意义
    1.4 激光冲击处理技术简介
        1.4.1 激光冲击处理技术基本原理
        1.4.2 激光冲击处理技术国内外发展及应用概况
    1.5 激光冲击处理镍基高温合金的研究现状
    1.6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
        2.2.1 激光冲击处理设备
        2.2.2 疲劳与热拉伸试验设备
        2.2.3 摩擦磨损试验设备
    2.3 激光冲击工艺参数的选定
        2.3.1 约束层
        2.3.2 吸收层
        2.3.3 激光能量
        2.3.4 冲击次数
    2.4 分析仪器与观测方法
        2.4.1 表面形貌及粗糙度观测
        2.4.2 显微硬度观测
        2.4.3 残余应力测量
        2.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5 微观组织观测
第三章 激光冲击处理对GH3039高温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
    3.1 试验过程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粗糙度及表面形貌
        3.2.2 显微硬度
        3.2.3 残余应力
        3.2.4 金相组织
        3.2.5 物相分析
        3.2.6 TEM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冲击处理对GH3039高温合金摩擦磨损的影响
    4.1 试验过程
        4.1.1 试样制备
        4.1.2 试验方法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摩擦系数与磨痕微观形貌
        4.2.2 磨损率和磨损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光冲击处理对GH3039高温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5.1 试验过程
        5.1.1 试样制备
        5.1.2 试验方法
    5.2 拉伸性能分析
        5.2.1 室温拉伸性能
        5.2.2 高温拉伸性能
    5.3 拉伸断口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激光冲击处理对GH3039高温合金抗疲劳性能的影响
    6.1 试验过程
        6.1.1 试样制备
        6.1.2 试验与方法
    6.2 抗疲劳性能研究
        6.2.1 疲劳寿命分析
        6.2.2 数理统计分析
        6.2.3 疲劳断口形貌分析
    6.3 分析与讨论
        6.3.1 残余压应力的强化机制
        6.3.2 晶粒细化的强化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新型等离子航天发动机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NbMoTaW/Ni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组织性能研究[D]. 梁家铧.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4)
  • [2]C/C复合材料表面Y2O3改性ZrB2-SiC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D]. 李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有/无磁场条件下水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的机理研究[D]. 朱苏凯. 江苏大学, 2019(02)
  • [5]基于交流放电等离子体叶尖间隙测量方法研究[D]. 申恩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γ-TiAl合金表面等离子Ta-W合金化及其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D]. 闫玉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7]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 塑料工业, 2017(03)
  • [8]2020年中国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材料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 [9]热喷涂技术在产品再制造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张伟,郭永明,陈永雄. 中国表面工程, 2011(06)
  • [10]激光冲击处理GH3039高温合金表面完整性研究[D]. 周文. 江苏理工学院, 2021(02)

标签:;  ;  ;  ;  ;  

新的等离子太空引擎问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