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农两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及促进成果转化的建议

热农两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及促进成果转化的建议

一、热农两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及促进成果转化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天宇[1](2020)在《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支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成果转移转化是科技创新形成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海时的讲话精神,尽快实现“加快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重要目标,上海市认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提升上海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上海市作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聚集了众多的科技资源,但受科技、经济两大系统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立法滞后等方面的影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始终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税收作为调控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对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经济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税收角度出发,以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系统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等多种方法,对税收支持政策激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上海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现状进行了客观评价,通过案例分析提出税收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相关经验提出完善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支持政策的建议。全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理论分析—现状分析—问题分析—国际经验—政策建议。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背景介绍、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研究的意义等;第二部分:理论分析。在已有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研究基础上,介绍相关概念,以外部性理论、技术创新理论、政府干预理论为依据,探讨税收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作用机理;第三部分:现状分析。将理论依据与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相结合,从科技投入产出现状、税收现状两个方面分析税收政策对上海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作用;第四部分:问题分析。通过现状分析以及必要的实例说明,就上海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激励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国际经验。通过对美、英、日三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税收政策发展历程和现行政策梳理,找出国外具有代表性国家的先进之处,借鉴其相关经验;第六部分:政策建议。结合以上内容,提出完善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支持政策的相关建议。

姚科敏[2](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郭书剑[3](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李建军[4](2019)在《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实施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必须制定完备的科技创新政策并推动其有效实施。内蒙古长期依靠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较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短板。虽然在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内蒙古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相关政策,以期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发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但这些政策实施效果仍不明显。通过对2012年以来内蒙古出台的科技创新系列政策进行梳理分析、落实调查和问题分析,借鉴先进省份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下一步改进优化的对策建议,对于内蒙古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改善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效果、不断提升地区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经梳理分析,2012年至2018年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本级制定了53项科技创新政策,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从政策类型看,以法律法规为主的环境型政策数量较多,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数量偏少,政策工具平衡性不强,政策内容偏向于强制或管理,缺少支持与服务。通过对内蒙古企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等科技创新政策主体的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走访座谈,发现科技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宣传普及力度较弱、政策落实不到位、优惠政策兑现困难、配套程序不实不细等问题。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原因,既有政策制定自身的因素,也有政策以外的环境因素,说明内蒙古政策制定的精准性和操作性还不强,与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不相适应。通过学习借鉴先进省份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有益经验,本文认为内蒙古要做好政策本身的创新,应结合区情实际,针对瓶颈问题,在优化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推出一批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普及、建立协调机制、细化落实程序等保障政策有效实施。

程文[5](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徐婉莹[6](2019)在《面向新兴产业的地方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研究 ——以G大学为例》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高校推动实现社会服务和经济贡献的一大难题。当前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新时代下的新要求,因此,本文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于三螺旋理论、协同创新理论和学术创业理论基础,提出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概念内涵,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是大学在国家战略引领下,结合市场及社会需求,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从而创造直接的经济或社会效益。本文将从以下六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明确研究目标、研究难点与创新点,梳理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相关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理论分析。从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概念定义出发,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包括资源禀赋力、实际外显力和组织自觉力。第三部分,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指标以公开数据中可获取的量化指标和调查问卷取得的倾向性反馈为主。第四部分,G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现状分析:面向新兴产业。对浙江省高校学术成果转化现状进行整体评价比较,同时对G大学与新兴产业的对接现状予以分析。第五部分,G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提升的限制因素分析。基于学校现状分析,剖析限制发展的历史与制度原因,包括学校目标定位转变、教师评价考核方式转变、主动对接行业产业积极性转变和成果转化支撑体系转变。第六部分,面向新兴产业的地方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培育策略。提出培养发展感知能力、供需匹配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加强激励奖惩制度,提升全链服务水平,培育市场转化意识,探寻地方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有效发展路径。

张诗乔[7](2019)在《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分析及绩效评价》文中提出河南省是全国的粮食生产大省,在全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科技园区是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加速推荐农业产业化的必要途径,因此河南开展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农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调查搜集整理的数据,分别从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进行了分析,找到目前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示范带动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推广能力等7个二级指标,以及对应的园区管委会人数、政府投入、研发投入、社会投入、示范面积、园区总产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土地出产率、园区内就业人数、园区全员劳动生产率等45个三级指标。本文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求出指标的权重。邀请了相关专家对园区的目标层进行打分,根据打分情况计算出二级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园区的得分排序。针对2016年和2017年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了两年的数据后,本文认为,联合管理模式优于政府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从综合得分排名上看,郑州和周口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的发展较好,主要原因是两个园区各个发展较为均衡,没有明显的短板,且着重科技投入。驻马店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较快,主要原因为投入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濮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放缓,由于其为工业城市,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其推广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则在降低,造成了排名的大幅下降。总体来看,各个园区在投入方面有所增加,表明政府和社会都注意到了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的重要性。但在示范带动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能力四个方面各个园区发展较为不均衡,下一步应针对这四个方面重点进行提升。

曹帅[8](2019)在《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工具及其作用分析》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依靠雄厚的人才资源。在全国的人才竞争中,大量人才聚集于北上广深和其他东部发达城市,西部地区面临吸引人才难、留住人才难的窘境。如何聚集人才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在新一轮的“抢人大战”中,成都的人才规模不断增长、高层次人才数量增加,获得人才资源的竞争力有明显提高,逐渐成为西部地区的人才高地。本研究基于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从政策工具视角对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分类梳理,描述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分布,将科技人才政策工具分为吸引型、激励型、培养型三种类型,对政策出台前后的科技人才数据进行分析,分析讨论现有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及对城市获得人才资源的作用,发现成都市现有科技人才政策工具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合理建议,为政府进行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本研究认为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工具总体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吸引了大量人才到成都市工作生活,取得的科技成果也比较显着,人才总体质量有所提高,不同人才政策工具之间存在较好的协同性,但也存在不同类型政策工具不均衡、结构不完善、政策有待细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细化政策内容。

刘欣[9](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陆仪[10](2019)在《企业院士工作站建立的动机及后果研究 ——以天能动力为例》文中指出随着院士工作站这一产学研合作新形式的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一模式开展产学研合作,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近年来,在中国科协等单位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院士工作站开始了建设发展的新局面。本文选择天能动力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首先从新能源行业企业转型背景出发,在分析介绍我国企业院士工作站的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建立背景及建站策略,概述其建站过程。然后,从战略和经济角度对天能动力的建站动机进行分析。最后,从研发创新绩效、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三个方面对天能动力院士工作站成立后果进行分析。本文研究有以下几点结论:企业院士工作站可以为企业研发创新活动提供动力;企业院士工作站在市场绩效的表现上,也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口碑和正向效应;建立院士工作站给企业带来了正向的财务效应,降低成本、节约税费、扩大盈利空间、提升产品竞争力。本文的研究对于处于转型升级期且需要技术创新的企业的院士工作站的建设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热农两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及促进成果转化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农两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及促进成果转化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已有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1.4.1 本文可能的贡献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税收政策激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理论分析
    2.1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1.1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内涵
        2.1.2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模式
    2.2 税收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理论依据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技术创新理论
        2.2.3 政府干预理论
    2.3 税收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作用机理
        2.3.1 税收支持政策能增大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投资支出
        2.3.2 税收支持政策能降低企业研发投资风险
        2.3.3 税收支持政策增强了科技研发人力投入
第3章 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支持政策现状分析
    3.1 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现状
        3.1.1 上海市科技投入现状
        3.1.2 上海市科技产出现状
        3.1.3 综合分析
    3.2 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税收政策梳理
        3.2.1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3.2.2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3.2.3 增值税优惠政策
        3.2.4 其他税种优惠政策
    3.3 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税收支持政策落实情况
第4章 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存在问题分析
    4.1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4.1.1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政策立法层次低
        4.1.2 税制结构设计不合理
        4.1.3 研发费用扣除政策不完善
    4.2 针对产学研税收支持力度不足
    4.3 科技人员享受的税收优惠少,抑制创造积极性
        4.3.1 科研人员个人所得税优惠力度不足
        4.3.2 个人所得税优惠范围过窄
    4.4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支撑服务体系财税支持力度不足
        4.4.1 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够全面
        4.4.2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平台建设不完善
    4.5 税收征管体制不健全、部门间协同力度不够
        4.5.1 政府部门政策落实缺乏协同性
        4.5.2 政策宣传力度不强
第5章 国外相关经验借鉴
    5.1 国外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税收政策
        5.1.1 美国支持政策
        5.1.2 英国支持政策
        5.1.3 日本支持政策
    5.2 国外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的经验借鉴
        5.2.1 健全的税收法律法规
        5.2.2 税收激励方式多样化
        5.2.3 完备的风险投资税收激励政策
        5.2.4 科技人员受惠力度大
        5.2.5 重视科研机构的成果产业化
第6章 完善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政策的建议
    6.1 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法律体系
        6.1.1 加快对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政策立法工作
        6.1.2 优化税制结构,前置税收激励环节
        6.1.3 完善研发费用扣除政策
    6.2 加大产学研税收支持力度
    6.3 加快形成上海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6.3.1 加大科研人员个人所得税优惠力度
        6.3.2 扩大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中“科技人员”范围
    6.4 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支撑服务体系财税支持力度
        6.4.1 完善风险投资的税收支持政策
        6.4.2 鼓励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平台建设
    6.5 完善税收征管体制
        6.5.1 加强政府部门政策落实的协同性
        6.5.2 税务部门加强政策宣传
参考文献
致谢

(2)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4)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实施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科技创新
        2.科技创新政策
        3.政策实施
    (二)理论基础
        1.创新理论
        2.政策执行理论
二、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现状
    (一)内蒙古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二)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情况
        1.政策体系
        2.政策类型
    (三)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情况
三、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2.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问题
    (二)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宣传普及力度较弱
        2.“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实不到位
        3.激励政策兑现困难
        4.配套政策不实不细且时间滞后
    (二)原因分析
        1.政策本身的操作性不强
        2.政策制定的精准性不强
        3.科技创新资源不足难以支撑政策落地
        4.企业的主体地位缺失
        5.科技投入的规模小且效益不佳
        6.创新型人才队伍严重不足
四、先进省份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实施的经验启示
    (一)经验总结
        1.明确抓手,以超常规的手段推动工作开展
        2.突出重点,确定创新的主攻方向和关键领域
        3.挖掘资源,全方位搭建创新平台与载体
        4.注重实效,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5.释放活力,不断突破政策与体制的束缚
    (二)对内蒙古的启示
        1.切实营造科技创新发展氛围
        2.充分挖掘科技创新资源要素
        3.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队伍
        4.切实发挥科技投入的效益
        5.做好科技创新领域“放管服”
五、推进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有效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本身的优化创新
        1.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
        2.加快建设优势特色的梯次人才队伍
        3.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支撑能力
        4.整合建设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科技研发机构
        5.搭建立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二)多举措推进科技创新政策有效实施
        1.完善政府科技决策咨询机制和部门间政策协同机制
        2.深入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
        3.进一步细化并规范政策落实流程
        4.建立健全政策落实监督机制
        5.加大政策的宣传普及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面向新兴产业的地方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研究 ——以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政策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标、创新点与难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创新点
        1.3.3 研究难点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学术成果转化
        (一)内涵特征研究
        (二)转化路径研究
        (三)效果评价研究
        1.4.2 地方大学学术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下的地方大学的服务面向
        (二)地方大学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途径
        1.4.3 大学学术成果转化与新兴产业发展
        (一)新兴产业概念及特征
        (二)面向新兴产业的学术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第二章 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三螺旋创新理论
        2.1.2 协同创新理论
        2.1.3 学术创业理论
    2.2 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内涵
        2.2.1 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概念
        2.2.2 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构成分析
        (一)资源禀赋力
        (二)组织自觉力
        (三)实际外显力
        2.2.3 学术成果转化力与地方大学办学策略
第三章 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评价体系构建
    3.1 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评价体系设计
        3.1.1 指标设计原则
        (一)客观性
        (二)整体性
        (三)可操作性
        3.1.2 指标初步构建
    3.2 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基本评价方法
        3.2.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3.2.2 层次分析法运用步骤
        (一)构建学术成果转化力层次结构模型
        (二)构建判断矩阵
        (三)测算判断矩阵
        (四)一致性检验
        (五)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3.2.3 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指标权重构成
第四章 G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现状分析:面向新兴产业视角
    4.1 G大学在省属大学中的相对表现
        4.1.1 资源禀赋力分析
        4.1.2 实际外显力分析
    4.2 G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现状分析
        4.2.1 G大学概况
        4.2.2 G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整体评价
        (一)资源禀赋力表现
        (二)实际外显力表现
        (三)组织自觉力表现
        4.2.3 G大学学术成果转化与新兴产业对接评析
    4.3 G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优势与问题
        4.3.1 G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优势
        (一)学科优势凸显,为产业优化提供强大学术支柱
        (二)全链创新服务,为区域经济提供有效能力支撑
        (三)高端智库建设,为地区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持
        4.3.2 G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的问题
        (一)能力特色不鲜明
        (二)能力优势不显着
        (三)缺乏新兴产业标杆性成果
第五章 G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提升的限制因素分析
    5.1 学校目标定位转变的影响
    5.2 教师评价考核方式的影响
    5.3 主动对接行业产业的影响
    5.4 成果转化支撑体系的影响
    5.5 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面向新兴产业的地方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培育策略
    6.1 扎根服务地方办学,面向新兴产业寻找学科增长点
    6.2 强化学校顶层设计,面向新兴产业统筹校内总资源
    6.3 推进学科产业互动,建立多层次产学衔接长效机制
    6.4 加强激励奖惩制度,孕育人才基地和成果集聚高地
    6.5 提高资源获取能力,推进财政扶持与风险投资机制
    6.6 提升全链服务水平,打造中介服务与转化平台支撑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分析及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搜集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6.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6.2 本文的不足
2 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溯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技园区
        2.1.2 农业科技园区
    2.2 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关理论和评述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4 农业科技园发展理论评述
3 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分类及运行机制
    3.1 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分类
        3.1.1 政府管理模式
        3.1.2 企业管理模式
        3.1.3 联合管理模式
    3.2 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
        3.2.1 资金筹措机制
        3.2.2 土地流转机制
        3.2.3 人才利用机制
        3.2.4 科技支撑机制
        3.2.5 辐射带动机制
4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
    4.1 政府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以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4.1.1 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4.1.2 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
        4.1.3 许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4.2 企业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以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4.2.1 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4.2.2 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
        4.2.3 鹤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4.3 联合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以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4.3.1 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4.3.2 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
        4.3.3 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5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1 系统性原则
        5.2.2 逻辑性原则
        5.2.3 导向性原则
        5.2.4 实用性原则
        5.2.5 易操作性原则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1 指标的选取依据
        5.3.2 评价指标的确定
        5.3.3 评价指标的释意
        5.3.4 评价方法及步骤
6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评价与分析
    6.1 评价对象的选取
    6.2 数据的来源和计算
        6.2.1 数据的检验
        6.2.2 变异系数的计算
        6.2.3 权重的确定
    6.3 园区管理模式评价
        6.3.1 园区综合评价
        6.3.2 政府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6.3.3 企业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6.3.4 联合管理模式绩效评价
    6.4 结论分析
        6.4.1 园区综合分析
        6.4.2 科技效益分析
        6.4.3 经济效益分析
        6.4.4 社会效益分析
7 问题与建议
    7.1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
        7.1.1 资金投入不足
        7.1.2 规划设计不合理
        7.1.3 区域带动能力不足
        7.1.4 科研水平较低
        7.1.5 人才匮乏
        7.1.6 管理运营体系僵化
        7.1.7 配套政策不足
    7.2 建议
        7.2.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
        7.2.2 提高产业化发展力度,促进园区内“三产融合”发展
        7.2.3 健全园区推广体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7.2.4 加强园区规划设计,确保发展方向正确
        7.2.5 健全园区组织体系,完善园区管理制度
        7.2.6 制定人才培养措施,建立人才引进体系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表一: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专家赋权表
附表二: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调查问卷表

(8)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工具及其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选题目的
        (二) 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科技人才政策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二) 政策工具理论方面的研究
        (三) 对人才政策和创新政策进行的研究
        (四) 分析框架的提出
    四、研究概述
        (一) 研究内容概述
        (二)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三)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及效果描述
    一、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的背景
    二、成都市科技人才现状及政策体系
        (一) 成都市科技人才现状
        (二) 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体系
    三、成都市科技人才总体政策效果
        (一) 取得的成就
        (二) 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工具体系
    一、政策文本的选择及政策工具分类
    二、吸引型政策工具描述
        (一) 综合资金支持
        (二) 生活保障
        (三) 就业机会提供
        (四) 科技服务
        (五) 产业支持
        (六) 市场规制和知识产权
        (七) 舆论宣传
    三、激励型政策工具描述
        (一) 科研奖励
        (二) 薪酬激励
        (三) 成果转化
        (四) 荣誉奖励
        (五) 引进人才激励
    四、培养型政策工具描述
        (一) 培训交流机会提供
        (二) 岗位职称评定
        (三) 基础制度设施建设
第四章 政策工具的作用分析
    一、政策文本出台数量分析
    二、各类政策工具的作用分析
        (一) 吸引型政策工具的作用分析
        (二) 激励型政策工具的作用分析
        (三) 培养型政策工具的作用分析
        (四) 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协同性分析
    三、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
        (一) 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的经验
        (二) 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的不足
第五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对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企业院士工作站建立的动机及后果研究 ——以天能动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二、理念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财政补贴效应
        2.2.2 协同创新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产学研合作作用机制研究
        2.3.2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路径探索分析
        2.3.3 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优势和特点分析
        2.3.4 院士专家工作站对企业创新投入产出的影响分析
        2.3.5 院士专家工作站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
        2.3.6 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三、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的现状分析
    3.1 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建站背景分析
        3.1.1 企业院士工作站建立的制度背景
        3.1.2 企业院士工作站建立的经济背景
    3.2 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建站模式与发展特征
        3.2.1 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建站模式
        3.2.2 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发展特征
    3.3 企业院士工作站存在问题分析
    3.4 企业院士工作站建立的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四、天能动力建立院士工作站的背景分析及建站特征分析
    4.1 天能动力建立院士工作站的案例选择
        4.1.1 天能动力公司简介
        4.1.2 天能动力案例选择的原因
    4.2 天能集团建立院士工作站的背景分析
        4.2.1 政治背景分析
        4.2.2 经济背景分析
        4.2.3 技术背景分析
    4.3 天能动力建立院士工作站的运作过程
    4.4 天能动力院士工作站的建站策略分析
        4.4.1 建站的类型
        4.4.2 建站的方式
    4.5 本章小结
五、天能动力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动机分析
    5.1 战略动机
        5.1.1 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5.1.2 控制成本,形成竞争优势,强化成本管理
        5.1.3 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5.1.4 吸收不同资源,形成人才集聚效应
    5.2 经济动机
        5.2.1 降低技术创新成本,提高产品转化效率
        5.2.2 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5.2.3 增强企业竞争力,占据未来市场空间
    5.3 本章小结
六、天能集团设置院士工作站的后果分析
    6.1 研发创新绩效分析
        6.1.1 研发投入阶段
        6.1.2 研发产出阶段
    6.2 市场绩效分析
    6.3 财务绩效分析
        6.3.1 盈利能力分析
        6.3.2 现金创造能力分析
        6.3.3 成本控制能力分析
        6.3.4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6.3.5 节税效应分析
    6.4 本章小结
七、结论与启示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热农两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及促进成果转化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税收支持政策研究[D]. 李天宇. 上海海关学院, 2020(07)
  • [2]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3]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内蒙古科技创新政策实施问题研究[D]. 李建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
  • [5]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面向新兴产业的地方大学学术成果转化力研究 ——以G大学为例[D]. 徐婉莹.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7]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模式分析及绩效评价[D]. 张诗乔.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8]成都市科技人才政策工具及其作用分析[D]. 曹帅.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10]企业院士工作站建立的动机及后果研究 ——以天能动力为例[D]. 陆仪. 苏州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热农两院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及促进成果转化的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