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域晚更新世动物化石的发现

舟山海域晚更新世动物化石的发现

一、舟山海域更新世晚期动物化石的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程柳菱[1](2021)在《广西中西部地区早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及其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文中认为全球变暖已经成为气候变暖的趋势,关于这样的趋势会持续多长时间的问题,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普通大众对此都非常关注。通过研究过去气候变化的规律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未来的途径。第四纪是我们人类出现的时期,对早更新世以来东亚季风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现今的气候变化以及对未来气候演变趋势的预测。已有大量的研究通过寻找黄土–古土壤等沉积载体中的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进行了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古季风演变历史的重建,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由于中国南方地区沉积载体强烈风化作用,使其气候信息的保存相对困难,从而限制了我们对东亚季风的深入理解。本论文拟选取广西西部地区布兵盆地更新世三个洞穴遗址和中部地区南宁盆地全新世贝丘遗址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布兵盆地早更新世么会洞、中更新世感仙洞和晚更新世陆那洞的进行了粘土矿物、地球化学和生物化合标志物的分析;利用AMS14C测年方法确定全新世贝丘遗址的年龄框架、利用沉积物中粘土矿物、铁矿物、化学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生物化合标志物等作为指示化学风化强度变化,开展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进而探讨早更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变化规律。取得的主要结果及新认识主要如下:(1)早更新世奥杜威时期么会洞经历了炎热—相对寒冷—湿热的三个阶段的气候变化;中更新世贾拉米洛时期感仙洞沉积剖面气候变化经历了两个风化强度由强变弱的循环;晚更新世陆那洞则是经历了由炎热潮湿向相对干冷的气候变化转变的过程。(2)南宁盆地全新世贝丘遗址沉积物中多种古气候代用指标都显示,植被分布随气候变化呈现三个阶段:第Ⅰ阶段(~10482±82 cal yr BP—7902±57 cal yr BP),土壤沉积物代表风化强度的指标CIA、CPA、CIW、PIA,以及易融溶流失元素K、微量元素Rb、Ba和不易融溶流失元素Na、稳定元素Sr含量对比的比值呈增长趋势,指示化学风化作用和成壤作用变强,草本植被占最大比例,水生植被也较为发育;第Ⅱ阶段(7902±57 cal yr BP—3295±80 cal yr BP),水生植被迅速减少而转变为木本植物为主导的植被分布特征,气温下降转为干冷,伊利石和针铁矿相对含量增加,化学风化作用和微生物风化作用减弱;第Ⅲ阶段(3295±80 cal yr BP—952±27 cal yr BP),高岭石和赤铁矿在这样干湿交替的气候中生成,分别在粘土矿物和铁矿物的相对含量中增多。在这样气候多变的环境下,木本植被所占比例较为稳定,水生植物发育茂盛,草本植被与水生植被的生长呈反比。这与东亚季风区其他地质载体(如贵州董哥洞石笋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研究结果一致,发现全新世石船头沉积剖面很好地记录了2次弱季风事件,说明在轨道尺度上东亚夏季风总体上呈现同步的变化趋势。(3)对比出土化石在剖面中的详细位置,发现禄丰古猿化石(Lufengpithecus)在气候降温时缺失的同时出现了硕豪猪(Hystrix magra)化石。猕猴属(Macaca)和大熊猫小种(Ailuropoda microta)化石基本贯穿于整个沉积剖面,却缺失在以木本植被为主导的地层。可以推断受到植被分布和气候影响变化较大的物种如禄丰古猿在随后的动物演化过程中逐渐灭绝,而现今存在的物种都是适应能力较强的动物种群。(4)从早更新世么会洞发现了直立人化石到晚更新世陆那洞挖掘的智人化石,可以判断布兵盆地的洞穴是最早期古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随后在南宁盆地邕江一带发现了大量全新世贝丘遗址,可以推测广西区域有最初更新世古人类居住场所由洞穴逐渐转变为沿岸而生的过程。通过重建南宁盆地石船头贝丘遗址的气候和植被变化,结合所挖掘出土的石器和动物骨骼,粗略的探讨全新世气候变化对早期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推断早期人类更多的依靠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三种获取生活资源的方式(狩猎、渔猎和捕捞)的使用比例也随之改变,说明气候环境是早期人类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5)更新世洞穴遗址和贝丘遗址广西区域动物和早期人类活动方式从更新世的洞穴遗址到全新世贝丘遗址的转变,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洞穴环境所能提供的食物来源有限,相对比河岸周边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更为丰富;二是全新世气候整体较更新世气候更为适宜早期人类居住,特别是新仙女木事件结束后迎来了全新世大暖期,对植被分布、动物繁殖也更为有利,从而为早期人类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来源;三是随着早期人类生活技能的提升,由简单捕杀猎物的石器到相对精细的获取水资源和水产动物的器具,以及掌握了使用火的方法。

陈宇[2](2020)在《河北山羊寨动物群的第四纪蛇类化石》文中提出山羊寨化石点位于河北秦皇岛市山羊寨村的一处石灰岩采石场内,年代为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以来,该化石点产出了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以往的研究多关注其中的哺乳动物,而对发掘出的蛇类化石缺少研究。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在现生蛇类标本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其中的蛇类化石进行了鉴定,并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中国境内及周边地区分布的45种现生蛇类骨骼标本的观察,参考国外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这些属种蛇类中部躯椎的特征,以及同一个体不同脊柱部位脊椎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2)共鉴定出3科6属13种化石蛇类,均为现生种,分别是:Colubrinae indet.1、Colubrinae indet.2、Elaphe cf.anomala、Elaphe cf.taeniura、Elaphe cf.dione、Elaphe cf.schrenckii、Euprepiophis cf.mandarinus、Lycodon rufozonatum、Rhabdophis tigrinus、Hydrophiinae indet.、Vipera berus、Gloydius cf.brevicaudus、Gloydius sp.。这些属种代表中国境内第一个得到详细描述的更新世蛇类动物群,也是蝰蛇科和海蛇亚科化石种在中国首次得到描述。(3)参考这些属种现今的栖息环境,并结合稳定碳氮同位素的测定的结果,我们推测山羊寨所处的区域在晚更新世,其环境相对现代更为冷湿;而在中更新世时,该地的气候则比晚更新世和现代可能更为干燥。

成强[3](2020)在《山西黄河沿岸中段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规范》(DZ/T0303-2017)(以下简称《规范》)。以现代地质科学新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采取资料收集与野外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山西黄河沿岸中段地区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形成演化的地质环境条件;实地调查、核实了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3大类7类12亚类。其中,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15处(地层剖面类4处、构造剖面类1处、重要化石产地类10处);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33处(岩土体地貌类14处、水体地貌类15处、构造地貌类2处),地质灾害大类滑坡地质遗迹2处,共计44处。并阐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特征及地质意义;总结了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规律,并对其形成演化进行了探讨;对研究区内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单因素评价和综合评价。经评价分级确定世界级地质遗迹2处,国家级地质遗迹6处,省级地质遗迹26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10处;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拟建一般保护区1个、建立了重点保护点4个以及一般保护点15个。

刘云祥[4](2020)在《四种中国蝉科昆虫谱系地理学研究暨枯蝉适应性进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蝉科Cicadidae昆虫的若虫长期在地下生活,成虫寿命短,扩散能力低,是研究物种形成和生物地理较为理想的模式生物。该类群鸣声可以用来快速评估分布区物种的多样性,尤其对隐存物种发现、近缘种区分、系统发育树冲突解析及物种形成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关于蝉科昆虫谱系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地中海地区和美国等,而中国及东亚的蝉科昆虫研究主要以传统形态分类、系统发育、生物声学以及行为生态学为主,谱系地理学研究非常有限。因此,本研究综合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声学及行为生态学方法,以中国及周边地区的4种蝉科昆虫为研究对象,对其起源、扩散、分布格局成因和演化历史等进行了研究,旨在阐明相关种类的起源及分布格局形成过程,并明晰其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模式。此外,鉴于地理隔离和寄主转变对昆虫的表型和遗传分化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而前期研究表明中国特有的枯蝉Subpsaltria yangi分布范围狭小,但不同种群的生境及遗传分化显着,本研究重点基于基因分型测序(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等分子数据,结合声学和生态学数据对其不同种群的遗传分化、鸣声分化及适应性进化等进行了研究,以明晰地理隔离和寄主转变等对该物种表型分化和遗传分化的潜在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斑透翅蝉Hyalessa maculaticollis整合分类与种群分化研究: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在东亚地区分布范围广泛,但具有较大的形态变异。该种与其近缘种透翅蝉H.fuscata之间的关系长期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形态特征、线粒体基因(COI、COII、Cytb)和细胞核基因(EF-α1、ITS1)及雄性鸣声结构的分析比较,探讨了该物种的种群分化、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结构。结果表明,斑透翅蝉复杂的形态变异与高水平的遗传分化相一致。系统发育和单倍型网络分析表明,该种由两个主要支系组成,即中国和日本支系。在冰期,东海陆桥为该种的扩散通道,更新世的气候振荡和东亚地质结构都影响了该物种的种群分化和谱系地理形成。东海两岸的支系分化时间约在1.05 Ma(95%CI=0.80–1.30 Ma),与“琉球珊瑚海阶段”海平面迅速上升的时间(0.2–1.3 Ma)大致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群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中国分布的种群分化为较多的单倍群,具有较复杂的结构;秦岭山脉和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区是该物种在冰期时的主要避难所,而在秦岭北麓的种群发生了显着扩张;华东地区种群中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程度较高,表明较平坦的低海拔丘陵地形适合该种的生存。另外,形态变异、鸣声结构分析以及声学回放实验研究结果揭示出暗透翅蝉H.fuscata与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为同一物种,前者为后者的次异名。2)黄蟪蛄Platypleura hilpa谱系地理研究:气候变化和地理事件对生物种群遗传结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从未被冰川覆盖过,因此气候变化和地理事件等对不同地区分布的物种产生的影响可能不同。本研究重点基于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及微卫星标记,并综合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南部及越南东北部沿海地区的黄蟪蛄种群遗传结构、多样性及进化历史,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及地质事件对其演化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该物种由5个主要支系组成,每个支系都具有几乎独特的谱系结构和单独的地理分布区。生态位模拟和多样性分析表明,其谱系地理形成与多种气候因素有关。基于分子数据的祖先区域重建结果表明,该物种在更新世发生了一次大的分化。生态位建模结果表明,在末次盛冰期(LGM),其潜在分布区在华南地区明显扩大,并沿南海陆桥向南延伸,而雷州半岛的分布区基本保持稳定。华南地区的种群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表明该地区气候稳定,但预计到2050年适宜生境会有所下降。更新世海平面的波动对该物种的遗传结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与琼州海峡相比,北部湾是一个更重要的地理屏障,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流动。这些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东亚沿海地区昆虫在自然演化和进化过程中的影响。3)合哑蝉Karenia caelatata分布格局及演化历史:横断山脉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具有复杂而独特的地质结构。合哑蝉是分布于横断山脉、秦岭、巴山、云贵高原以及我国南岭地区的山地特有物种,发声机制独特(靠翅拍击腹板边缘发音);其形态与鸣声(振翅音)在地理种群间呈现明显分化,是研究东亚地区山地昆虫物种形成机制和多样性分化的理想材料。本研究综合采用形态学、生物声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了合哑蝉的种群分化、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结构。结果表明,该物种多样的形态变异与高水平的遗传分化是一致的。系统发育、贝叶斯种群结构(BAPS)和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合哑蝉主要分为6个支系,各支系几乎形成各自独立的单倍群及地理分布区。鸣声结构分析表明,横断山脉、武夷山脉的种群与其它种群产生了显着的分化。分子测年与祖先位点重建结果表明,该物种的主要分化发生在上新世与更新世时期,该分化时间与横断山脉的隆起时期大致吻合(约3.0 Ma),表明造山运动及气候变化等历史事件在推动横断山脉山地物种多样性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因流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起源于横断山脉,并向东扩散至大娄山(贵州高原),向北扩散至邛崃山,再由邛崃山扩散到秦岭和巴山;多样化及种群分化分析结果一起反映了分布于横断山脉的种群存在较高的分化,该结果支持了“山脉隆升驱动型多样化”假说;生态位模拟表明该物种在末次盛冰期(LGM)的最适生境与现在的分布区基本一致(主要分布于横断山脉、秦岭、巴山山脉及南岭地区),表明这些地区为该物种提供了冰期避难所。相关结果为研究东亚大陆复杂地质事件塑造物种多样性的机制提供新的重要信息。4)枯蝉S.yangi种群分化及谱系地理研究:地理隔离是导致物种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数据分析了分布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枯蝉的遗传分化,并比较了该物种的雄性鸣声结构。结果表明,枯蝉各种群具有低水平的遗传分化和相对比较简单的谱系地理结构,但不同种群间的分化和谱系关系明显;分歧时间分析表明,该物种的地理分布格局与中国西北地区的冰期生物避难所分布基本一致,遗传分化时间和冰期与间冰期气候波动周期也基本吻合;贺兰山种群和其它种群的遗传分化最为显着,而且鸣声结构也与其它种群产生显着差异,贺兰山和周边地区的种群在末次盛冰期(LGM)出现种群扩张现象。地理隔离(如贺兰山周边的沙漠和半荒漠)与不同分布地的气候差异一起加速了种群分化过程。5)基于基因分型测序(GBS)技术的枯蝉S.yangi适应性进化研究:基于GBS数据,共检测到枯蝉平均7,2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种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枯蝉各种群可被分为4个主要支系,且支系分化与寄主植物和生态环境明显相关,每个支系都具有较为独特的谱系结构和鸣声结构。不同种群的基因型和鸣声表型变异联合比较结果表明,根据地理距离与鸣声表型差异能很好地预测基因组的差异。鸣声表型变量和地理距离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表明,声音信号与地理距离联合起来可揭示种群间60%以上的基因组差异。与更新世冰期密切相关的地理屏障和气候波动是影响该物种种群遗传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寄主改变对其种群分化及早期物种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这为蝉科昆虫的物种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示例,有助于解析贺兰山及其周边地区特有物种的形成、分化、适应性微进化和谱系地理结构形成,并为进一步研究植食性昆虫遗传分化与表型变化的相关性及其对新寄主、生境的适应性进化研究提供参考。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出气候变化与重大地质历史事件是影响东亚地区蝉科昆虫多样性分化、物种形成及谱系地理结构的重要因素。另外,研究结果表明,综合采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声学和行为生态学等数据,可在解决长期阻碍蝉科昆虫系统学研究相关难题的同时,能进一步为深入开展东亚地区其它昆虫的物种分化、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及谱系地理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信息。

梁娟[5](2019)在《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提出浙江近岸海域是连接浙江沿岸与东海内陆架之间的重要地区,也是陆海相互作用显着,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带,其陆源物质主要为长江等流域携带大量泥沙。在东亚季风、海平面变化及东海海流体系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近岸沉积特征和沉积记录,蕴含了揭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丰富信息。因此,对于该海域的近现代沉积作用和古沉积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研究区616个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粘土矿物、微量元素和27个柱状样、2个钻孔岩芯的实验测试分析结果以及约7000 km浅地层剖面解译资料,对研究区近现代沉积作用及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进行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根据粒度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主要有粘土质粉砂、砂-粉砂-粘土、粉砂、粉砂质砂和细砂五种类型,其中粘土质粉砂所占比重最大达74%左右,平均粒径较细,主要分布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呈条带状与海岸线平行展布;粉砂主要分布在靠近海岸区域。从岸向海沉积物依次分布有砂-粉砂-粘土、粉砂质砂和细砂。从近岸向远岸,沉积物整体上呈现出“粗-细-粗”的变化趋势。(2)运用粒径趋势分析,得到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模式。在舟山群岛东北海域以及象山港附近海域,浙闽沿岸流携带来自于长江悬浮泥沙向南输运,与北上台湾暖流和向岸的涨潮流相顶托,形成了沉积物辐聚的趋势。而在三门湾与乐清湾之间,该区域是夏季向北运动的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主要控制区域,沉积物总体上呈现出向北输运的趋势。(3)根据柱状样的210Pb和137Cs测年结果,研究区沉积速率总体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小,最北端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2.363.88 cm/yr,而东南区则小于0.20cm/yr;在北部舟山群岛海域沉积速率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不断减小,南部近岸海域则随着水深的增加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导致沉积速率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区泥质沉积物主要是由南向的浙闽沿岸流输运而至,在从北向南的沉降过程中出现沉积速率的下降。而在近岸海域的东南部海区则因沉积物源的减少以及外海潮波动力的增强,沉积速率减小至最低,甚至接近于零。(4)在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环境中,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主要由蒙皂石、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等组成,其中,伊利石是表层沉积物的优势矿物,平均含量达到60%,主要分布在受台湾暖流影响的碱性介质的海相沉积环境;绿泥石平均含量为20%,分布在近岸外缘靠近外陆架地区;高岭石和蒙皂石的高含量分布则受陆源的影响较大。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和Co)浓度分布表现为近岸高于远岸,最高值出现在近岸中心泥质区,其污染载荷指数(PLI)也相应最高;在研究区东南部海域有一低值区,其含量远低于平均值,沉积物中重金属呈现无污染;其他海域重金属含量中等,PLI值略大于1,表现为轻度污染。重金属含量分布还与沉积速率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性。(5)根据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揭示的地震层序和钻孔岩芯的地层层序,研究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DU1、DU2、DU3和DU4等4个沉积单元。各沉积单元形成时的沉积环境分别为:DU4形成于MIS 3中晚期MIS 1早期,研究区的东部经历了从河流相演变为河口湾相沉积环境的转变,而近岸区则以河流沉积环境为主;DU3形成于MIS 1早期全新世早期。在MIS 1早期,海侵从远岸开始向近岸方向推进:东部远岸区在1412 cal kyr BP发育河口湾浅水潮下带环境,而近岸区在1110 cal kyr BP发育潮坪受潮汐影响的滨岸环境,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正粒序;DU2形成于全新世早期中期,在远岸区约12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而近岸区在约107 cal kyr BP发育潮流沙脊/沙席,这期间发育的沉积单元显示反粒序。在全新世最大海泛面期间,在研究区沉积了细砂薄层,代表了缩聚层。DU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约7 cal kyr BP)至今,发育了平行于岸线分布的来自于长江物源的楔形泥质沉积体,向远岸方向其厚度变薄。这一水下楔形泥质沉积体被认为是远离长江口的长江水下三角洲。

张岳桥,施炜,董树文[6](2019)在《华北新构造:印欧碰撞远场效应与太平洋俯冲地幔上涌之间的相互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大陆内部典型的伸展断陷区和强震活动区,华北地区处于东部太平洋板块俯冲构造和西部印欧大陆碰撞构造的双重大地构造背景之下,其新构造运动相当复杂:西部沿鄂尔多斯地块周缘两个地堑盆地系引张伸展断陷作用、中部太行山块体的局部断陷和整体隆升、东部华北平原区和渤海湾海域区的区域沉降,南缘沿秦岭构造带的左旋走滑拉张活动,东缘沿郯庐断裂带的右旋挤压走滑活动。这些不同类型的断裂构造在晚新生代的阶段性活动,产生了复杂的构造地貌组合特征。综合研究发现,华北晚新生代经历了3期伸展断陷-挤压隆升演化阶段:新近纪晚期(10~2.5 Ma)、早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以来。地壳引张应力方向或NW-SE、或NE-SW向;地块隆升导致湖盆的消亡,挤压应力方向为NE-SW至W-E向。研究认为,华北地区新构造受两个岩石圈构造过程的相互影响:印欧碰撞产生的远程效应和东部岩石圈地幔的上涌。一方面,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块的持续推挤及其构造应力向东的传递导致鄂尔多斯地块反时针旋转和秦岭山地的向东挤出逃逸,这个挤出构造动力学统治了华北地区晚新生代的引张伸展、斜张走滑和挤压变形。尤其是,新近纪晚期强烈的NW-SE向地壳伸展变形与青藏东缘挤出造山作用同步(10~9 Ma至4.2 Ma);上新世末期(约2.5 Ma)、晚更新世早期(约200~70 ka)和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约20 ka以来)3次构造挤压事件与青藏高原东缘构造事件基本对应。另一方面,岩石圈地幔上涌主导了华北东部平原区的区域地壳沉降,同时伴随着早、中更新世的5期幔源火山活动。这两个岩石圈构造作用力此消彼长,深刻统治着华北地区新构造与现今活动构造以及地震构造。

吴峰[7](2019)在《南海西科1井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对古海洋与古气候条件响应》文中研究说明碳酸盐岩地层是全球油气勘探中极其重要的有利储层,其油气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显示具有极大的勘探与开发价值。此外,碳酸盐沉积体系还是古海洋、古气候的良好载体,能够更加丰富地记载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变化,因而受到全球科学家的重视。本文以南海西科1井全取芯(1257m)的岩芯为研究对象,精细刻画西沙中新世以来的生物礁滩体系特征,同时厘清海平面、构造、温度、营养盐等因素对碳酸盐工厂演化的控制作用,建立起南海北部生物礁滩体系中新世以来的发育模式。论文成果认识既对南海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南海碳酸盐岩储层分布预测提供了基础。论文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识别出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发育的5种沉积相,包括:生物礁相、生屑滩相、浅水开放滩相、碳酸盐-陆源碎屑混积相、风成沉积相,其中生物礁相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珊瑚礁微相、珊瑚-藻礁微相、礁盖微相,生屑滩相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内侧滩微相、外侧滩微相。珊瑚礁相主要发育在早更新世后期至晚更新世时期,珊瑚-藻礁微相主要发育在晚中新世早期,礁盖微相主要发育在早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早期、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时期,内侧滩微相主要发育在中中新世早期、上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外侧滩微相主要发育在晚中新世晚期、早上新世时期,碳酸盐-陆源碎屑混积相只发育在早中新世时期,风成沉积相仅发育在晚更新世时期。2.基于中新世以来造礁珊瑚发育程度,识别出12个碳酸盐成分组合带。根据不同层段是否含有造礁珊瑚,将西沙碳酸盐沉积划分出6个Photozoan组合带,4个Heterozoan组合带,和2个Heterozoan-dominated组合带。Photozoan碳酸盐组合带出现在中新世时期、早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时期,Heterozoan碳酸盐组合带出现在早中新世时期、中中新世时期、晚更新世时期,Heterozoan为主要特征的碳酸盐组合带出现在中中新世晚期、晚中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时期。3.查明了中新世以来相对海平面对研究区碳酸盐岩发育的影响。相对海平面由全球海平面与构造两个参数共同决定。早中新世-晚中新世早期,相对海平面较低,使得碳酸盐岩中广泛发育暴露面。晚中新世晚期至早上新世早期,由于区域构造加速下沉,相对海平面迅速上升,研究区开始发育Heterozoan碳酸盐工厂,沉积以外侧滩为主。到了早上新世晚期及之后,构造作用逐渐变弱,全球海平面起到主导作用。全球海平面在上新世时期较高,进入更新世后逐渐下降。随着全球海平面下降,Heterozoan碳酸盐工厂转变为Photozoan碳酸盐工厂,早期的外侧滩、内侧滩转变为了以珊瑚礁为主的沉积。生物礁单元厚度随着全球海平面振荡的频率也发生了变化。在中更新世之前,全球海平面整体仍处于较高阶段,此时以较高的频率振荡,形成了厚度较薄的生物礁,而与之不同的是,到了中更新世之后,全球海平面整体处于较低的阶段,此时以较低的频率振荡,形成了厚度较大的生物礁。中更新世之后,全球海平面振幅也有所增大,较大的下降幅度使得形成的厚层生物礁被频繁暴露,形成礁盖沉积。进入晚更新世之后,全球海平面进一步大尺度下降,使得研究区暴露地表,发生风成沉积。4.揭示了中新世以来营养盐对研究区碳酸盐演化的影响。根据营养盐地球化学替代指标(即Ln(Cu/Ti),Ln(Ba/Ti))变化以及与高营养盐密切相关的生物组分(苔藓虫、红藻石、圆盘虫、箭头虫、卷转虫等)富集程度变化,指示了研究区营养盐整体呈现出多个较高值,总体表现在21.2-17.3Ma、15.5-11.6Ma和3.0-1.7Ma。在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时期,研究区营养盐增大与东亚季风发育增强期(21.2-17.3Ma和15.5-11.6Ma)有关,东亚夏季风引发了大规模的上升流,流经西沙海域,促使该区生产力水平整体较高,浮游植物广泛生长,进而使得Heterozoan碳酸盐工厂在西沙浅水海域广泛发育,导致造礁珊瑚不能生长,转而形成浅水开放滩。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时期(3.0-1.7Ma),研究区营养盐增大可能与全球冰盖增长有关,全球冰盖的增长使得南大洋营养盐经中层流运输至南海,较高的营养盐配合当时较高的全球海平面使得研究区主要发育Heterozoan碳酸盐工厂。在早更新世之后,随着营养盐与海平面的同时降低,使得研究区广泛发育Photozoan碳酸盐工厂,进而形成厚层生物礁。5.建立了低营养盐型正常生物礁滩模式和季风诱发高营养盐型开放滩模式。在营养盐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研究区发育的是正常生物礁滩模式,生物礁滩发育主要受控于水深变化。在水体干净且较浅的环境中,光线充足,造礁珊瑚广泛发育,形成厚层珊瑚礁微相,随着水深略微加大,光线强度稍有下降,珊瑚含量有所降低,壳状红藻逐渐繁盛起来,形成珊瑚-藻礁微相,随着水深进一步加大,珊瑚含量进一步下降,红藻碎屑与底栖有孔虫碎屑含量增多,形成了内侧滩微相,到了外侧滩微相,浮游有孔虫与钙质超微也繁盛起来。正常生物礁滩模式下,由浅至深,底栖有孔虫由浅水种组合逐渐转变为深水种组合。在季风诱发的高营养盐作用下,研究区发育开放滩模式。由于营养盐水平较高,水体表层的浮游植物很多,使得浅水区即为贫光区,珊瑚不能生长,不发育浅水环礁,在这种贫光区内,适应弱光条件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大量出现。由于水体富营养盐化,偏好营养物质的生物(包括苔藓虫、腹足及部分底栖有孔虫属种)以及红藻石出现较多。6.构建了中新世以来的生物礁滩体系演化样式。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受相对海平面、营养盐、温度等因素控制。早中新世初期,东亚夏季风较弱,温度较高,随着区域热沉降导致相对海平面缓慢上升逐渐淹没过西沙隆起后,正常生物礁滩体系在西沙隆起之上开始发育。随着相对海平面持续上升,生物礁迁移至高地,形成新的生物礁-生屑滩格局。到了早中新世中期至中中新世时期(21.2-11.6Ma),相对海平面下降,研究区水体整体较浅。在该时间段内,东亚夏季风强度明显增强,引发的强上升流使得西沙发育厚层的开放滩沉积。正常生物礁滩样式只在夏季风变弱的三个短暂间断期内发育。晚中新世初期11.6-10.5Ma期间,相对海平面进一步下降,使得研究区发生暴露,接受剥蚀。进入晚中新世早期之后(10.5Ma之后),东亚夏季风快速变弱,上升流彻底退出西沙海域。从晚中新世早期(10.5Ma)至上新世早期,西沙地区发生了快速沉降作用,相对海平面呈现出逐渐加深的趋势。在相对海平面较低的晚中新世早期,研究区水体较浅,生物礁发育较多。到了晚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持续的构造下沉作用使得相对海平面持续上升至较高的位置,研究区进入深水区,以外侧滩沉积为主。上新世中期之后,构造活动明显减弱,全球海平面变化开始占据主导作用。在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时期(3.0-1.7Ma),南海营养盐的增加结合较高的全球海平面位置,使得生物礁发育程度不高。在早更新世之后(1.7Ma之后),随着全球海平面、南海营养盐的同步下降,造礁珊瑚在浅水位置大量发育。全球海平面在中更新世时期左右,由高频、低幅振荡转为低频、高幅振荡,受短尺度海平面频率降低影响,生物礁单元厚度变大。受短尺度海平面振幅增大影响,已形成的生物礁单元之上发育礁盖。

吴同[8](2019)在《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及古环境演变》文中提出基于全球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科学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作为地球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的重要界面,沿海平原地区的古环境演变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第四纪以来,受气候及海平面变化影响,沿海平原存在交替性的冷暖变迁和海进-海退等地质事件,强烈的海陆相互作用导致研究区内发育了极其复杂的沉积地层,其中包含了很多气候变化、沉积环境演化过程及海侵历史的记录。因此,在海洋经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温州市作为浙江省链接长三角和海西两大经济区的纽带,同时也作为浙江沿海第四纪研究的薄弱区域。研究该地区的第四纪环境演变历史对探讨人类活动的时空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选用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入海口南北侧沿海平原的第四纪地质钻孔QTZ1和QTZ3,以地层划分为基础,通过孢粉、微体化石、特殊藻类、沉积物粒度等环境代用指标展开,重建了温州沿海平原地区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历史,并深入探讨了研究区古植被演替-古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海相地层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其研究成果如下:(1)第四纪地层划分。岩石地层、磁性地层、气候地层和特殊藻类海侵地层所指示的结果基本一致。经区域对比并综合分析,认为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背景下,本文地层学结果所反映的研究区地质年代具有合理性。可以指出,QTZ1钻孔的Qh/Qp3界线位于37.90 m;Qp3/Qp2界线位于94.90 m。QTZ3钻孔的Qh/Qp3界线位于35.20 m;Qp3/Qp2界线位于110.30 m。(2)植被演替和气候变迁。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以来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经历了五个主要的演化阶段(早更新世地层缺失,未能重建该时期气候植被演化历史):中更新世气候以温和为主,西部山地丘陵地带以松属为主的针叶树茂盛,沿海平原发育落叶阔叶林,海岸及河道两侧发育湿地-草原环境;进入晚更新世早期,气候更加温暖,受海侵或洪流作用影响,沿海平原普遍发育湿地湖沼环境,木本林地消失;至晚更新世中期海水退却,出现典型的阔叶林-草原景观;末次冰盛期以来,相对寒冷的气候条件导致沿海平原温带森林衰退,草原-湿地-沼泽成为主要环境;全新世气候转暖,针叶林退缩至高山地带,沿海平原出现数个落叶树种和草本群落。(3)海相地层特征。QTZ1钻孔识别出两套海相单元,可划分为三个海相层;QTZ3钻孔识别出一套海相单元,可划分为两个海相层。温州沿海平原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的海相层沉积记录良好。有孔虫和介形虫鉴定结果表明,末次冰盛期至今,研究区由滨海-浅海环境过渡为浅海沉积环境。QTZ1孔89 m处的海相地层特征表明,温州沿海存在晚更新世早期的海侵历史,发育浅海陆架环境。其它时期微体化石缺乏,结合特殊藻类分布特征,推断为陆相沉积。(4)温州地区的古地磁极性序列表明,全新统中上部分普遍存在间断性的极性倒转事件,未能与已知任何一个全球性极性事件相对应,但可与前人在宁波地区发现的―宁波亚时‖产生良好的对应关系。该极性事件是否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普遍性,便有待后来者进行系统研究了。本文的特色是以多重地层划分理论为基础,用多种地层学手段对温州沿海第四纪地层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此作为时间尺度,定性描述了温州沿海平原的环境演变过程,同时为东部沿海可能存在的―宁波亚时‖提供了对比依据。此研究成果首先可以为区域环境演变对比提供了基础资料,丰富浙江沿海地区的古环境研究,使温州地区的古环境演变成果在面向海洋的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其次可能的研究价值是对沿海地区围填海、开发地下空间等海洋经济建设发展作出需求导向,并预测未来人类生境的变化,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邓成龙,郝青振,郭正堂,朱日祥[9](2019)在《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提出中国第四纪地层以陆相为主,沉积类型多样,北方以风成沉积、河湖相沉积为主,南方以受风化作用影响较强的网纹红土以及河湖相沉积和洞穴/裂隙沉积为特征,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及山麓沉积.海相第四系主要沉积类型有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综合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研究和轨道调谐定年,已建立海相第四系和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高精度气候地层年代学标尺.通过230Th定年,已建立64万年来石笋记录的高精度绝对年代标尺及轨道-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氧同位素时间序列.对于其他第四纪陆相地层,目前已建立地磁极性倒转控制下的第四纪年代地层学框架.中国陆相更新统自下而上包括下更新统泥河湾阶、中更新统周口店阶和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全新统待建阶.本文在总结中国代表性第四纪地层单元年代学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第四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和中国各大区第四系对比格架.综合多学科的年代地层学研究,将来有望建立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的中国陆相第四系气候地层学年表以及综合考虑海陆相地层的、统一的中国第四纪年代地层系统.

杨坤[10](2018)在《舟山群岛两种蛙类比较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舟山群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动物进化与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理想平台;它自更新世以来历经地质抬升与多次海侵、海退,这些地理事件对分布在岛屿上各种动物祖先种群的迁徙、隔离与进化可能产生重要影响。两栖类在群岛上广泛分布,对环境变迁、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它们是开展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泽陆蛙和镇海林蛙为研究对象,分析舟山群岛与大陆种群的遗传分化及历史种群动态,阐明岛屿种群的起源;通过分歧时间估算,分析祖先种群的隔离与扩散模式,揭示影响其遗传多样性形成与种群进化的重要生物地理事件。主要结果如下:(1)泽陆蛙种群分子系统地理学我们对中国大陆11个样点的87个样本与舟山群岛及其沿海大陆35个样点的183个样本测定2个线粒体基因片段(ND1-ND2、Cytb-CR)和8个核基因片段(CXCR4,Tyr,Rhod,3RAG-1,5RAG-1,BDNF,NCX1,RAG-2)以研究舟山群岛与大陆泽陆蛙种群的隔离与分化及历史种群动态。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我国泽陆蛙种群形成了两大线粒体进化分支,包含12个亚分支,分支拓扑结构支持泽陆蛙祖先起源于我国东南部不同地区。受东沙运动的影响(10-5百万年前),泽陆蛙祖先在约5.86百万年前最早分歧,分歧可能发生在我国南部地区。舟山群岛亚分支(D)与舟山群岛沿海大陆亚分支(L),分别位于系统树两大主分支的顶端,表明舟山群岛与沿海大陆种群具有不同的起源祖先。舟山群岛祖先种群沿着中国近海古大陆向北扩散,受喜马拉雅构造事件的影响(2.2-1.8百万年前),其与中国南方祖先种群在约1.89百万年前开始分化。2.5万年前假轮虫海侵结束之后的海退过程引起舟山群岛分支(D)与大陆分支(L)祖先种群的快速扩张,但沿海大陆种群祖先仅向离大陆较近的少量岛屿轻微扩散。受江镇海侵事件(62-56万年前)影响,海南岛泽陆蛙祖先种群与大陆种群开始分歧。系统发育与单倍型网络图分析表明舟山群岛泽陆蛙种群与日本分布的种群亲缘关系较近,而与中国大陆种群显着分歧,在遗传上应该视舟山群岛分支为“隐存”的地理进化显着单元或遗传保护单元。(2)镇海林蛙分子系统地理学测定中国大陆15个样点70个样本与舟山群岛及其沿海大陆9个样点48个样本的线粒体ND2片段和Cytb片段来研究镇海林蛙舟山群岛与大陆种群的隔离与分化,及历史种群动态。结果表明镇海林蛙形成了两大线粒体进化分支,包含7个亚分支,分支拓扑结构支持镇海林蛙起源于我国西南部,舟山群岛及附近沿海地区与我国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的镇海林蛙共同起源于同一祖先。受雪峰隆起,武陵隆起等同一时期地质事件影响(约在1.8-0.73百万年前),镇海林蛙祖先在我国西南部地区开始最早分歧(约0.95百万年前)。受62-56万年前江镇海侵事件影响,我国西南部地区镇海林蛙祖先与北方和南方祖先种群之间开始分化。州沙海侵(6.5-5.35万年前)结束之后的海退过程引起群岛分支(G)与大陆分支(C)祖先种群约在5万年前快速扩张。受盘旋虫海侵事件(30-20万年前)影响,舟山群岛及附近沿海大陆与我国中部地区镇海林蛙祖先产生分歧。(3)基于MAXENT模型泽陆蛙与镇海林蛙潜在地理适生区评价根据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共获得泽陆蛙116个样点信息和镇海林蛙55个样点信息,并引入19个环境气候变量因子。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分析泽陆蛙四个进化分支和镇海林蛙的历史适生区分布,研究模型预测可信度较高(AUC值大于0.95)。应用刀切法(Jackknife)检验不同变量因子对不同种群适生区的贡献度,结果显示与降水量相关的变量主要影响泽陆蛙和镇海林蛙种群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适生区分布。泽陆蛙四个分支适生区在末次盛冰期共同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显着扩张,在末次盛冰期后经历一个退缩过程,至全新世与近代分布范围相对稳定。但在末次盛冰期镇海林蛙并没有发生显着扩张。模型对泽陆蛙四个分支与镇海林蛙预测得到的适生区分布范围与现今已知种群地理分布较为吻合。

二、舟山海域更新世晚期动物化石的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舟山海域更新世晚期动物化石的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中西部地区早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及其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早更新世以来古气候环境研究综述
        1.1.1 全球早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
        1.1.2 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以来古气候演化
    1.2 中国南方土壤沉积物古气候重建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1.2.1 粘土矿物
        1.2.2 铁矿物
        1.2.3 地球化学
        1.2.4 生物标志化合物
    1.3 广西中西部地区考古遗址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及选题依据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 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和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南宁盆地构造概况
        2.2.2 布兵盆地区域概况
第三章 样品制备与测试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X射线粉晶衍射(XRD)
        3.2.1 非定向片
        3.2.2 粘土矿物的提纯
        3.2.3 定向片的制备
        3.2.4 测试方法
        3.2.5 粘土矿物相对含量计算方法
    3.3 漫反射光谱测试(DRS)
        3.3.1 样品制备与测试条件
        3.3.2 铁矿物含量计算方法
    3.4 生物标志化合物
        3.4.1 有机质的萃取
        3.4.2 GC-MS测试
        3.4.3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测试
        3.4.4 LC-MS测试
    3.5 地球化学元素
        3.5.1 主量元素分析
        3.5.2 微量元素分析
第四章 广西西部地区布兵盆地更新世洞穴遗址土壤沉积物的环境记录
    4.1 早更新世布兵盆地么会洞沉积物的古环境变化分析
        4.1.1 布兵盆地么会洞遗址概况
        4.1.2 么会洞沉积物气候指标记录
    4.2 中更新世布兵盆地感仙洞沉积物的古环境变化分析
        4.2.1 布兵盆地感仙洞遗址概况
        4.2.2 感仙洞沉积物气候指标记录
    4.3 晚更新世布兵盆地陆那洞沉积物的古环境变化分析
        4.3.1 布兵盆地陆那洞遗址概况
        4.3.2 感仙洞沉积物气候指标记录
    4.4 小结
第五章 广西中部地区南宁盆地全新世石船头剖面气候指标特征
    5.1 南宁盆地石船头贝丘遗址概况
    5.2 非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5.3 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5.3.1 粘土矿物组合特征
        5.3.2 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变化特征
    5.4 铁矿物组合特征
        5.4.1 赤铁矿与针铁矿的一阶导数特征
        5.4.2 针铁矿与赤铁矿的二阶导数曲线特征
    5.5 地球化学特征
        5.5.1 主量元素组成特征
        5.5.2 化学风化及元素活动性特征
        5.5.3 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
    5.6 正构烷烃组成分布特征
    5.7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
    5.8 GDGTs组成分布特征
    5.9 小结
第六章 广西中部地区南宁盆地全新世石船头贝丘遗址沉积物的环境记录
    6.1 全新世南宁盆地古植被变化分析
    6.2 全新世南宁盆地元素记录的环境意义
    6.3 多指标记录的气候事件及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6.4 小结
第七章 广西中西部地区动物群和早期人类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
    7.1 环境变化对动物群活动的影响
    7.2 环境对早期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河北山羊寨动物群的第四纪蛇类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第四纪蛇类化石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外第四纪蛇类化石的研究历史
    1.3 中国第四纪蛇类化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山羊寨化石点概况
    2.2 山羊寨动物群的研究历史
    2.3 山羊寨动物群的时代及环境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材料与方法
    3.2 蛇类骨骼系统
    3.3 蛇类躯椎
第四章 中国及周边地区部分现生蛇类脊椎特征
    游蛇科Colubridae Oppel,1811
    眼镜蛇科Elapidae F.Boie,1827
    蝰蛇科Viperidae Oppel,1811
第五章 化石描述与鉴定
第六章 讨论
    6.1 对应现生蛇类的分布区及生存环境
    6.2 对古环境研究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山西黄河沿岸中段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技术路线及方法
        1.3.1 技术路线
        1.3.2 工作方法和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2 调查区区域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交通位置
        2.1.2 地貌
        2.1.3 交通
        2.1.4 气候
        2.1.5 水文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地质构造
3 地质遗迹类型和特征
    3.1 地质遗迹类型
    3.2 地质遗迹特征
        3.2.1 离石区地质遗迹
        3.2.2 石楼县地质遗迹
        3.2.3 中阳县地质遗迹
        3.2.4 交口县地质遗迹
        3.2.5 柳林县地质遗迹
        3.2.6 吉县-大宁-永和地质遗迹
        3.2.7 隰县-蒲县地质遗迹
    3.3 地质遗迹分布规律
    3.4 地质遗迹形成及演化
        3.4.1 调查区地质遗迹资源形成和演化序列
        3.4.2 调查区重要地质遗迹资源成因演化
4 地质遗迹评价
    4.1 评价方法
    4.2 评价依据
    4.3 单因素评价
    4.4 综合评价
        4.4.1 评价原则
        4.4.2 评价结果
5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
    5.1 保护规划编制指导思想
    5.2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方法
        5.2.1 拟建地质遗迹保护区
        5.2.2 拟建地质遗迹保护点
        5.2.3 地质遗迹保护区(点)的命名原则
        5.2.4 地质遗迹保护区(点)的范围划分
    5.3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
6 主要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内部资料
个人简介

(4)四种中国蝉科昆虫谱系地理学研究暨枯蝉适应性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地理学
        1.1.1 生物地理学研究概况
        1.1.2 谱系地理学研究概况
        1.1.3 主要地质事件概况
        1.1.4 岛屿生物地理学概况
        1.1.5 第四纪冰期的潜在影响
    1.2 分类学研究概况
        1.2.1 分类学研究原理和现状
        1.2.2 分子系统发生学的应用
        1.2.3 简化基因组学的应用
    1.3 物种、物种界定与物种形成
        1.3.1 物种的基本概念
        1.3.2 物种界定
        1.3.3 物种形成
    1.4 生物声学概述
        1.4.1 生物声学概念
        1.4.2 脊椎动物声学研究进展
        1.4.3 昆虫声学研究进展
    1.5 蝉科昆虫研究现状
        1.5.1 中国蝉科昆虫代表种概述
        1.5.2 蝉科昆虫谱系地理学研究概况
        1.5.3 蝉鸣声在蝉科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斑透翅蝉Hyalessa maculaticollis整合分类与种群分化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样品及样品收集
        2.2.2 形态学研究
        2.2.3 目的DNA提取、扩增、测序
        2.2.4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2.2.5 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与种群空间分布动态分析
        2.2.6 分歧时间评估
        2.2.7 种群鸣声结构的比较分析
        2.2.8 声音回放实验
    2.3 结果
        2.3.1 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和“H.fuscata”的形态变异
        2.3.2 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种群结构和系统发育关系
        2.3.3 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动态
        2.3.4 分歧时间估算
        2.3.5 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种内遗传距离与Hyalessa种间遗传距离
        2.3.6 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雄性鸣声结构分析与比较
        2.3.7 斑透翅蝉H.maculaticollis与“H.fuscata”雄性鸣声结构比较
        2.3.8 鸣声回放实验
    2.4 讨论
        2.4.1 形态变异与遗传变异
        2.4.2 种群分化与谱系地理结构
        2.4.3 种群历史动态
        2.4.4 物种界定
第三章 黄蟪蛄Platypleura hilpa谱系地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样本采集
        3.2.2 目的DNA提取、扩增、测序及微卫星基因分型
        3.2.3 系统发育分析
        3.2.4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3.2.5 分歧时间评估
        3.2.6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和种群结构分析
        3.2.7 随时间变化的多样化率
        3.2.8 祖先的地区重建
        3.2.9 生态位建模(ENM)和关键环境变量
    3.3 结果
        3.3.1 多样性指数和中立性检验
        3.3.2 系统发育与遗传结构
        3.3.3 分歧时间估算
        3.3.4 种群历史动态
        3.3.5 遗传距离及Fst值
        3.3.6 微卫星多样性与种群结构
        3.3.7 祖先位点重建
        3.3.8 当前、过去和未来的生态位模型
    3.4 讨论
        3.4.1 遗传多样性与谱系地理结构的关系
        3.4.2 气候变化对海南岛及其邻近大陆种群遗传分化的影响
        3.4.3 蝉在海洋中的长距离扩散
        3.4.4 种群历史动态
        3.4.5 基于ENM证据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潜在影响
第四章 合哑蝉Karenia caelatata分布格局及演化历史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
        4.2.1 样品收集、DNA提取、扩增、测序
        4.2.2 形态学研究
        4.2.3 系统发育分析
        4.2.4 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
        4.2.5 种群鸣声结构的比较分析
        4.2.6 分歧时间评估及祖先区域重建
        4.2.7 种群历史动态及种群基因流动
        4.2.8 生态位建模(ENM)和关键环境变量
    4.3 结果
        4.3.1 合哑蝉K.caelatata形态变异
        4.3.2 系统发育关系和种群结构
        4.3.3 振翅声分析与比较
        4.3.4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距离
        4.3.5 分歧时间评估及祖先区域重建
        4.3.6 种群历史动态、多样化及种群基因流动
        4.3.7 当前和过去的生态位模型
    4.4 讨论
        4.4.1 表型分化与遗传分化
        4.4.2 山脉隆升作用的影响
        4.4.3 种群多样化模式
第五章 枯蝉Subpsaltria yangi种群分化及谱系地理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0 样品及样品收集
        5.2.1 目的DNA提取、扩增、测序
        5.2.2 系统发育分析
        5.2.3 系统发育分析
        5.2.4 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与种群空间分布动态分析
        5.2.5 分歧时间评估
        5.2.6 种群鸣声结构的比较分析
    5.3 结果
        5.3.1 序列特征
        5.3.2 系统发育关系和种群结构
        5.3.3 种群动态分析
        5.3.4 遗传距离
        5.3.5 分歧时间的评估
        5.3.6 种群间的鸣声结构比较
    5.4 讨论
        5.4.1 枯蝉种群分化的形成因素
        5.4.2 两种进化速率造成的分歧时间差异
        5.4.3 分子方差分析(AMOVA)多样化
第六章 基于基因分型测序(GBS)技术的枯蝉Subpsaltria yangi适应性进化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
        6.2.1 样本收集和寄主植物调查
        6.2.2 目的DNA提取、SNP检测、基因型与多态性分析
        6.2.3 系统发育及种群结构分析
        6.2.4 分歧时期估算、多样化及祖先位点重建
        6.2.5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6.2.6 生态位建模(ENM)和关键环境变量
        6.2.7 种群鸣声结构的比较分析
        6.2.8 环境、地理距离、鸣声表型和寄主与遗传分化的关系
    6.3 结果
        6.3.1 测序分析、SNP检测和过滤
        6.3.2 单倍型网络、系统发育、主成分分析和种群结构
        6.3.3 分歧时间、多样化的评估及祖先位点重建
        6.3.4 种群历史动态
        6.3.5 种群间的鸣声结构比较
        6.3.6 当前、过去和未来的生态位模型
        6.3.7 环境变量、鸣声表型、地理距离、寄主植物与遗传分化的相关性
    6.4 讨论
        6.4.1 地理隔离促进种群分化
        6.4.2 寄主植物差异对种群分化的影响
        6.4.3 种群基因组结构和表型分化
        6.4.4 遗传多样性比较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5)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东海陆架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1.2.1 现代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1.2.2 全新世沉积作用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水文气象特征
        2.2.1 东海沿岸流
        2.2.2 黑潮
        2.2.3 台湾暖流
        2.2.4 陆架上升流
        2.2.5 潮汐与波浪
    2.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2.3.1 沉积物来源
        2.3.2 现代沉积分布特征
        2.3.3 现代沉积地貌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海底表层沉积物采样
        3.1.2 重力柱状样采集
        3.1.3 钻孔资料及处理
        3.1.4 浅地层剖面测量
    3.2 研究方法
        3.2.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
        3.2.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3.2.3 年代测试分析
        3.2.4 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
        3.2.5 微体古生物鉴定
        3.2.6 浅地层剖面解译
第四章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特征与沉积动力环境
    4.1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4.1.1 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分布特征
        4.1.2 表层沉积物粒级组成分布特征
        4.1.3 表层沉积物类型与分布特征
    4.2 浙江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输运及其影响因素
        4.2.1 粒径趋势分析法的理论依据
        4.2.2 表层沉积物净输运趋势
        4.2.3 影响表层沉积物输运的主要因素
    4.3 浙江近岸海域粘土矿物特性与沉积环境
        4.3.1 粘土矿物含量与分布特征
        4.3.2 粘土矿物的物源探讨
        4.3.3 粘土矿物分区与沉积动力环境的关系
    4.4 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分布及地质意义
        4.4.1 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4.4.2 影响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4.4.3 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4.5 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动力环境变化
        4.5.1 基于粒度组成的沉积动力环境判别
        4.5.2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动力环境分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浙江近岸海域沉积速率与近现代沉积环境
    5.1 ~(210)Pb比活度变化特征
        5.1.1 ~(210)Pb比活度垂向变化
        5.1.2 柱状样210Pb剖面垂向分布变化
    5.2 近现代沉积速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5.2.1 沉积速率的分布变化特征
        5.2.2 沉积动力环境对沉积速率的影响
    5.3 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环境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浙江近岸海域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6.1 浙江近岸海域地层层序划分
        6.1.1 地震地层学与典型地震相识别
        6.1.2 地层界面单元划分
        6.1.3 地震地层层序划分对比
    6.2 ECS-1302 孔沉积地层序列
        6.2.1 测年结果
        6.2.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6.2.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6.3 ECS-1401 孔沉积地层序列
        6.3.1 测年结果
        6.3.2 沉积序列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6.3.3 沉积层序与沉积环境演化
    6.4 全新世不同钻孔沉积单元对比
    6.5 全新世以来浙江近岸海域沉积环境演化
        6.5.1 沉积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2 沉积环境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6.5.3 沉积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成果与认识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6)华北新构造:印欧碰撞远场效应与太平洋俯冲地幔上涌之间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北构造地貌特征
2 环鄂尔多斯伸展断陷盆地构造
    2.1 银川-河套裂谷系
    2.2 汾-渭裂谷系
3 太行山隆起中南部和东南缘断陷盆地
4 东部平原区新构造
5 渤海湾海域区
6 华北南缘东秦岭断裂带
7 郯庐断裂带
8 其他走滑断裂构造
9 华北新构造应力场
    9.1 新构造应力方向
    9.2 现今活动构造应力机制
10 讨论:华北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区域动力学
    10.1 华北新构造演化阶段及构造应力机制转换
        (1) 新近纪晚期 (9~10Ma至2.5Ma) 伸展断陷作用阶段:
        (2) 早、中更新世稳定湖盆发育阶段:
        (3) 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最新构造变动阶段:
    10.2 与青藏高原东部晚新生代挤出造山构造事件的对比
    10.3 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构造挤出的传播方式与华北新构造运动
    10.4 印欧碰撞远场效应与地幔上涌之间的相互作用
11 主要结论

(7)南海西科1井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对古海洋与古气候条件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与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2.1 生物礁滩体系的含义及其油气勘探现状
        1.2.2 生物礁滩体系研究历史、现状
        1.2.3 西沙群岛生物礁滩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块位置
    2.2 西沙群岛构造演化特征
        2.2.1 区域构造动力学背景
        2.2.2 西沙群岛构造演化
    2.3 西沙群岛生物礁概况
        2.3.1 南海生物礁发育概况
        2.3.2 西沙生物礁发育概况
    2.4 西沙群岛地层分布特征
第三章 西科1井生物礁滩体系沉积相类型及其垂向演化
    3.1 生物礁相组合沉积特征
        3.1.1 珊瑚礁微相
        3.1.2 珊瑚-藻礁微相
        3.1.3 礁盖微相
    3.2 生屑滩相组合沉积特征
        3.2.1 内侧滩微相
        3.2.2 外侧滩微相
    3.3 浅水开放滩相沉积特征
    3.4 碳酸盐和陆源碎屑混积相沉积特征
    3.5 风成堆积相沉积特征
    3.6 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垂向演化特征
    3.7 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地球化学垂向变化特征
第四章 西科1井碳酸盐组分分类及转变
    4.1 碳酸盐组分分类
    4.2 西科1井碳酸盐组分类别、碳酸盐工厂划分及演变史
第五章 生物礁滩体系发育对古气候、古海洋条件响应
    5.1 生物礁滩体系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5.1.1 对中新世以来长尺度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区域构造运动的响应
        5.1.2 对上新世以来短尺度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5.2 生物礁滩体系对古温度变化的响应
        5.2.1 对中新世以来古温度变化的响应
        5.2.2 对晚更新世以来区域古温度降低的响应
    5.3 生物礁滩体系对营养盐变化的响应
        5.3.1 对中新世营养盐增加的响应
        5.3.2 对上新世晚期-更新世早期营养盐增加的响应
第六章 西沙生物礁滩体系中新世以来演化样式
    6.1 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模式
    6.2 西沙海域碳酸盐中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及古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2.1 中国东部沿海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研究现状
        1.2.2 第四纪环境代用指标研究进展
        1.2.3 温州地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及工作量统计
        1.5.1 技术路线
        1.5.2 工作量统计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水文条件
        2.1.4 植被特征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质构造
        2.2.2 研究区地层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及岩芯描述
        3.1.1 钻孔样品采集
        3.1.2 钻孔岩芯描述
    3.2 样品实验与分析方法
        3.2.1 古地磁测试及间接定年方法
        3.2.2 孢粉鉴定及分析方法
        3.2.3 粒度分析方法
        3.2.4 微体古生物分析方法
第4章 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
    4.1 岩石地层
        4.1.1 中更新统前港组(Q_p~2)
        4.1.2 上更新统东浦组(Q_p~(3-1))
        4.1.3 上更新统宁波组(Q_p~(3-2))
        4.1.4 全新统(Q_h)
        4.1.5 岩石地层综合分析
    4.2 磁性地层
        4.2.1 古地磁测试结果
        4.2.2 磁性地层综合分析
    4.3 气候地层
        4.3.1 气候地层划分
        4.3.2 气候地层综合分析
    4.4 特殊藻类海侵地层
    4.5 第四纪地层综合分析
第5章 孢粉分析与古气候重建
    5.1 温州沿海平原孢粉分析
        5.1.1 QTZ1 钻孔孢粉种类及组合特征
        5.1.2 QTZ3 钻孔孢粉种类及组合特征
        5.1.3 温州沿海平原孢粉来源及代表性分析
    5.2 温州沿海平原古植被演替及古气候重建
        5.2.1 中更新世植被及气候变化
        5.2.2 晚更新世植被及气候变化
        5.2.3 全新世植被及气候变化
第6章 微体动物化石分析与海相地层
    6.1 微体古生物环境指示意义
    6.2 温州沿海平原海相地层特征及环境分析
        6.2.1 QTZ1 钻孔微体古生物组合特征
        6.2.2 QTZ3 钻孔微体古生物组合特征
        6.2.3 温州沿海平原海相地层及沉积环境
第7章 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演变
    7.1 沉积物粒度分析
        7.1.1 QTZ1 钻孔粒度特征
        7.1.2 QTZ3 钻孔粒度特征
    7.2 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第8章 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8.1 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
        8.1.1 QTZ1 钻孔剖面记录的中更新世气候波动
        8.1.2 晚更新世的冰期及间冰期
        8.1.3 全新世气候变化及转型
    8.2 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以来的海侵历史
    8.3 古环境演化综合分析
        8.3.1 中更新世古环境演化
        8.3.2 晚更新世古环境演化
        8.3.3 全新世古环境演化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9.2.1 论文主要创新点
        9.2.2 存在问题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9)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2 中国第四纪年代地层划分沿革
3 中国陆相第四系
    3.1 泥河湾阶
    3.2 周口店阶
    3.3 萨拉乌苏阶
4 中国第四纪代表性地层单元的年代学
    4.1 风尘堆积
        4.1.1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
        4.1.2 下蜀黄土
        4.1.3 其他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序列
    4.2 河湖相地层
        4.2.1 泥河湾盆地
        4.2.2 三门峡盆地
        4.2.3 榆社盆地
        4.2.4 元谋盆地
        4.2.5 鹤庆盆地
        4.2.6 大理盆地
        4.2.7 札达盆地
        4.2.8 其他沉积盆地
    4.3 南方红土 (网纹红土)
    4.4 中国南方洞穴和裂隙沉积
    4.5 石笋
    4.6 海相地层
        4.6.1 南海碎屑沉积
        4.6.2 南海生物礁沉积
        4.6.3 中国东部陆架沉积
5 中国各大区第四系对比格架
    5.1 北方陆相第四系
    5.2 南方陆相第四系
    5.3 海相第四系
6 结论、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0)舟山群岛两种蛙类比较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岛屿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概述
    1.2 舟山群岛历史形成与环境演变
    1.3 研究物种
        1.3.1 泽陆蛙研究概述
        1.3.1.1 泽陆蛙生物学研究概况
        1.3.1.2 泽陆蛙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
        1.3.2 镇海林蛙研究概述
        1.3.2.1 镇海林蛙生物学研究概况
        1.3.2.2 镇海林蛙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
2 泽陆蛙种群遗传学和分子系统地理学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本采集、表形测定与分类鉴定
        2.2.2 DNA的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2.2.3 种群地理遗传结构与系统发生分析
        2.2.4 分歧时间估算
        2.2.5 种群扩张检验
    2.3 结果
        2.3.1 序列特征
        2.3.2 种群结构和系统发生
        2.3.3 分歧时间估算
        2.3.4 种群扩张检验
        2.3.5 泽陆蛙背脊线特征演化
    2.4 讨论
3 镇海林蛙种群遗传学和分子系统地理学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本采集、表形测定与分类鉴定
        3.2.2 DNA的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3.2.3 种群地理遗传结构与系统发生分析
        3.2.4 分歧时间估算
        3.2.5 种群动态检验
    3.3 结果
        3.3.1 物种鉴定
        3.3.2 序列特征
        3.3.3 种群结构和系统发生
        3.3.4 分歧时间估算
        3.3.5 种群动态检验
    3.4 讨论
4 基于MAXENT模型泽陆蛙与镇海林蛙潜在地理适生区评价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泽陆蛙与镇海林蛙种群分布数据的获得与处理
        4.2.2 环境变量的获取与处理
        4.2.3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潜在适生区预测
        4.3.2 MAXENT模型预测能力检验
        4.3.3 环境变量因子与潜在适生区的关系
    4.4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泽陆蛙系统发育分析样本信息
    附录二 镇海林蛙线粒体系统发育分析样本信息
作者简历

四、舟山海域更新世晚期动物化石的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中西部地区早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及其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D]. 程柳菱.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河北山羊寨动物群的第四纪蛇类化石[D]. 陈宇. 西北大学, 2020(02)
  • [3]山西黄河沿岸中段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D]. 成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4]四种中国蝉科昆虫谱系地理学研究暨枯蝉适应性进化研究[D]. 刘云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浙江近岸海域近现代沉积作用与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D]. 梁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华北新构造:印欧碰撞远场效应与太平洋俯冲地幔上涌之间的相互作用[J]. 张岳桥,施炜,董树文. 地质学报, 2019(05)
  • [7]南海西科1井中新世以来生物礁滩体系发育演化及其对古海洋与古气候条件响应[D]. 吴峰.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8]温州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及古环境演变[D]. 吴同.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9]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邓成龙,郝青振,郭正堂,朱日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10]舟山群岛两种蛙类比较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杨坤.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舟山海域晚更新世动物化石的发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