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苜蓿间作的生态效应

玉米-苜蓿间作的生态效应

一、玉米-苜蓿间作的生态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1](2021)在《玉米苜蓿不同间作行比与施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文中指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加氮肥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除此之外不同作物间作也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玉米和豆科间作的模式可以实现作物稳定的生产,并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在发展可持续农业生产中是最有效的种植模式之一。不同的行比配置对作物的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行比配置对间作模式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寻找适合的施氮水平和行比配置对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太原市小店区节水灌溉基地进行的大田土壤试验,研究了玉米苜蓿不同间作行比与施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试验设有4种施氮水平[N0(零施氮)、N100(氮肥用量为100 kg/hm2)、N200(氮肥用量为200 kg/hm2)、N300(氮肥用量为300kg/hm2)]和3种种植模式[玉米-苜蓿1:2间作(1行玉米间作2行苜蓿)、玉米-苜蓿2:2间作(2行玉米间作2行苜蓿)、玉米单作],进行完全随机性试验。通过研究玉米单作、玉米苜蓿间作模式中施用不同的氮肥量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p H值、生长指标、作物产量和土壤氮素的影响,找到适合的玉米种植模式和施氮用量,为在太原市小店区的玉米-苜蓿间作模式下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含水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N0处理下土壤含水率最高,N200处理下最低;HYDRUS-1D模型的模拟值和实际值的R2为0.74~0.89,RMSE为0.01~0.03,NSE为0.71~0.91,表明模拟较为精准;研究发现增施氮肥和改变种植模式对土壤电导率没有显着影响;增施氮肥对土壤p H值有显着影响,施氮量越多土壤p H值越高;改变间作模式也对p H值有显着影响,1:2间作模式对p H值提升幅度更大。(2)对玉米施加氮肥和间作苜蓿均可显着提高玉米株高。同一种植模式下,与N0处理相比,N200处理对玉米株高的增加作用最为明显,单作模式下提高了13.33%、1:2间作模式提高16.27%、2:2间作模式提高14.01%;同一施氮水平下,间作的玉米株高高于单作。玉米植株的叶面积和茎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N200处理达到峰值。施加氮肥和间作均对玉米穗高无显着影响。(3)同一种植模式下,不同施氮水平不能显着增加玉米的穗长和穗粗,但是对于玉米的穗粒数和百粒质量有显着的提升,其中N200处理提升幅度最大。同一施氮水平中,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苜蓿2:2间作模式增加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幅度更大。施氮处理的玉米的产量得到提高并达到显着水平,N200处理产量最高,三种种植模式下产量分别为8.12 kg/hm2、8.65 kg/hm2、8.82 kg/hm2。虽然玉米间作苜蓿模式的玉米产量大于玉米单作的玉米产量,但并没有达到显着水平,玉米-苜蓿2:2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增加效果最好。施氮能显着提高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施氮处理中N200处理的增加作用最好,单作、玉米苜蓿1:2间作、玉米苜蓿2:2间作模式的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较N0处理分别提高了45.82%,42.57%、46.01%。(4)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施氮量下,玉米-苜蓿间作模式较单作增加了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累积量。N300处理提升氮含量的效果最好,1:2和2:2间作模式较单作分别提升硝态氮累积量15.69%和22.60%,分别提升铵态氮累积量11.09%和20.60%;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累积量在N200、N300处理间差异不大,反而会因为过多的施用氮肥而污染环境,而适当减少氮肥施用不仅不会降低作物产量,还能达到节肥的目的。(5)从节约肥料、调高产量并保护环境等这些方面来考虑,适合在太原市小店区的种植模式为玉米-苜蓿2:2间作,施肥量为200 kg/hm2。

许芳维[2](2021)在《不同密度玉米与苜蓿间作对玉米生产潜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草间作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种植结构、增加单位面积产出量。在合理的粮草间作模式下,通过时空和水肥的互补利用,能够得到比单作更高的产量。间作在农业生态系统增产增效中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应用不同种植密度玉米与苜蓿间作模式,研究其对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利用、产量、光合以及根系特征等方面影响,探索适合实际田间生产的种植模式。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小区面积约为40m2,间作处理中玉米种植面积占2/3,苜蓿占1/3,玉米垄距为65 cm,苜蓿垄距为30 cm,玉米条带与苜蓿条带间距为30 cm,试验设4个处理:株距为25 cm种植密度的玉米单作(CK)、株距为25 cm种植密度的玉米与苜蓿间作(M1)、株距为20 cm种植密度的玉米与苜蓿间作(M2)、株距为16 cm种植密度的玉米与苜蓿间作(M3),玉米与苜蓿间作行数比均为4:4,所有处理的苜蓿种植密度一致。试验研究了玉米苜蓿间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玉米-苜蓿间作可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比较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的株高,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玉米的叶面积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收获时,M3处理玉米产量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为最大值,同时,M3的边际效应率最大为54.36%,表现出明显的边际效应优势。间作条件下各处理玉米产量与密度有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极显着提高玉米产量(P<0.01);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与密度有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显着提高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P<0.05)。最后,从玉米品质三个测定指标来看,不同种植密度下各个处理的油分和淀粉含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间作各外行玉米带的蛋白质含量与CK处理差异均不显着(P>0.05)。(2)随着生育期推进,玉米地上部养分积累量逐渐增加,在间作各处理中,随种植株距的缩小,各处理地上部养分积累量均呈增大趋势。其中,M3处理的地上部养分积累量在各个生育时期均高于M1处理和M2处理。在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M3处理地上部氮积累量显着高于CK处理、M1处理和M2处理(P<0.05),而M3处理的地上部磷、钾积累量与CK处理差异不显着(P>0.05),但显着高于M1处理、M2处理(P<0.05)。(3)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的光合速率、SPAD、光合能力、光强分布,从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间作M3-外处理的光合速率、光合能力在抽雄期均为最大值,且显着高于CK处理(P<0.05),但间作各处理间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比较不同种植密度下的SPAD值,间作各处理中外行玉米带在各个生育期内均高于该处理的内行玉米带,在成熟期,间作各处理中外行玉米带SPAD值顺序为:M1-外>M2-外>M3-外,但M3-外处理与M1-外、M2-外差异均未到达显着水平(P>0.05);测定不同高度的光强分布,间作各处理的光强分布在各个高度均显着高于玉米单作CK处理(P<0.05),间作各处理外行玉米带均显着高于该处理的内行玉米带(P<0.05),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间作优势。(4)测定高度为50cm时,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处理间的冠层温度差异不显着(P>0.05),而在冠层中上部,测定高度达到120cm和240cm时,间作外行玉米带即M1-外处理、M2-外处理、M3-外处理的冠层温度均显着高于单作CK处理(P<0.05),而间作三个处理间冠层温度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在不同的测定高度下,间作各处理的风速均显着高于单作玉米CK处理(P<0.05),同时间作各处理中外行玉米带即M1-外处理、M2-外处理、M3-外处理的风速均高于该处理的内行玉米带(P<0.05)。50cm和120cm处,间作三个处理的外行玉米带间差异不显着;当测定高度达到240cm时,间作三个处理的外行玉米带排序为:M1-外>M2-外>M3-外,M2-外处理的风速与M3-外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5)比较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根系的影响,在深度为20cm和40cm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M3处理根系长度始终为最大值且显着高于CK处理(P<0.05);深度继续增大至60cm和80cm时,各个处理间根系长度差异不显着(P>0.05)。通过对数据分析表明,根系长度和玉米产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根系长度越长,玉米产量越高。同时,根系长度和玉米地上部氮积累量、磷积累量、钾积累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根系长度越长,玉米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越高。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苜蓿间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具有积极作用。且玉米种植株距为16 cm时能够有效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显着提高产量、不影响籽粒品质。本试验表明,东北玉米种植区可通过玉米高密度种植与苜蓿间作方式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

赵雅姣[3](2020)在《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地区是我国牧草主产区,但因其气候条件限制以及耕地面积有限,牧草生产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寻求一种高效栽培措施以应对畜牧业发展中饲草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牧草生产实践中,采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间、套和轮作等高效种植制度可有效提升其生产潜力和发挥生态优势。因此,本研究对该区域广泛种植的主要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4种广泛种植的禾本科牧草玉米(Zea mays)、甜高粱(Sorghum dochna)、燕麦(Avena sativa)和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进行间作,通过连续3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模拟间作试验(土培桶栽法)和根系互作试验(营养液砂培法)来探讨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在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根系互作强度下的间作优势、氮高效机理以及根际土壤微生态效应等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4种间作组合下,禾本科牧草的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间作降低了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但提高了4种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即禾本科牧草在间作系统中具有更大的间作优势。紫花苜蓿的偏土地当量比小于禾本科牧草偏土地当量比,并且4种间作组合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紫花苜蓿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不同间作组合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的群体产量(18700-19900 kg·hm-2)最大,紫花苜蓿/玉米间作的群体蛋白产量(2257-2356 kg·hm-2)最佳。间作对禾本科牧草光合性能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4种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光能利用率均较各自的单作有显着地提高,而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率在间作下均低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不仅促进了禾本科牧草叶绿素含量,而且促进了处于弱光下的紫花苜蓿叶绿素b含量,进而调节其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光合特性。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中,Rubp羧化酶活性均显着大于其单作;玉米、甜高粱和燕麦间作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中蔗糖合成酶活性显着小于相应的单作;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其单作显着提高,即间作可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活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对紫花苜蓿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群体光能利用率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时最高。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时,4种禾本科牧草对紫花苜蓿的氮、磷和钾的竞争比率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较紫花苜蓿具有更强的养分竞争能力。间作利于禾本科牧草的养分竞争及积累,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均大于相应的单作,而紫花苜蓿体内氮、磷和钾含量表现相反。3年田间试验中,燕麦和小黑麦体内氮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7.5-8.1%和7.8-9.3%,小黑麦体内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21.7-26.3%和3.0-4.9%。不同生育期下,紫花苜蓿体内磷、钾含量和积累量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其在间作与单作中的差距不断增大。同时,根系互作越紧密,4种禾本科牧草茎叶和根系中氮、磷和钾含量越高,紫花苜蓿则越低。4种间作模式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对氮和钾的竞争比率最高,而紫花苜蓿/小黑麦对磷的竞争比率最高。2、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氮代谢及其氮高效机理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其中,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NR和GOGAT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甜高粱和燕麦在种植第3年时GS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而间作显着降低了紫花苜蓿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不断增加,而紫花苜蓿氮代谢酶活性不断降低。同时,紫花苜蓿的NR基因在根系中和GS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的GOGAT基因在茎叶和根系中和N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Ni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GS基因在根系中的表达均与其体内的氮素浓度变化规律相似。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重在间作中较其单作提高了7.1-25.7%,其中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大,但在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小。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根系互作越紧密越有利于禾本科牧草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促进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系长度的增加及根系活力的提高,有利于对养分的竞争与吸收。在种植后期,紫花苜蓿、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的根系活力在根系不分隔下较其在塑料分隔下分别提高了6.7-13.8%、13.6-14.3%、8.7-12.5%、39.6-45.4%和17.3-19.0%。本研究中,不同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的总根瘤数、有效根瘤数、单株根瘤重、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均较其单作显着提高,但单根瘤重差异不显着。紫花苜蓿根瘤数、根瘤重和固氮能力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瘤数和固氮能力在不分隔下均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4种异黄酮含量在胁迫氮水平下高于适宜氮水平。根系中的大豆苷元和木犀草素含量在不分隔下大于尼龙网分隔,而在塑料分隔和单种下未检测出;刺芒柄花素和染料木素含量总体来看,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增加而增大,同时不分隔时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在不同根系互作下,异黄酮合酶基因IFS-1和IFS-4为上调基因,IFS-2和IFS-3为下调基因;IFS-1(除根系N21水平下)和IFS-4相对表达量在根系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尼龙网分隔,尼龙网分隔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IFS-2和IFS-3表达量表现相反。结瘤信号通路基因(NOD-1和NOD-2)均为上调基因;NOD-1和NOD-2的相对表达量随根系互作越紧密则表现越高;同时,其相对表达量在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IFS和NOD基因均与除单根瘤重的结瘤固氮各指标均呈显着相关关系。根系中,大豆苷元、木犀草素、刺芒柄花素以及染料木素均与各结瘤固氮指标呈极显着正相关。3、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pH值在间作中均低于相应的单作;而有机质含量在间作中高于相应的单作,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与单作中差异显着。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在间作与单作下差异较小;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显着小于其单作。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可提高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生物酶活性,其中与燕麦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及4种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下4种土壤酶活性也显着提高。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其间作下均高于相应的单作,而真菌数量表现相反。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以及间作下的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其根际土壤细菌的序列数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同时,分类单元、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在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根系土壤中大于相应的单作。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芽单胞菌门为相对丰度较大的门类,其相对丰度之和达84%以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在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均表现作为间作大于其单作,芽单胞菌门表现为间作小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下牧草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相互影响并相互调节,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均与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间作可以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这是由于间作中地上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光合性能和群体光能利用率,地下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吸收和群体养分积累。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对氮素的高效利用主要是由于氮素的固定、吸收和转化决定的,间作可以刺激紫花苜蓿根瘤数和固氮能力的增加,其机制是间作改变紫花苜蓿的氮素浓度进而改变及异黄酮合酶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含量,从而改变固氮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和结瘤固氮特性;间作刺激了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总根长的增加和根系活力的增强,以竞争和吸收更多的氮素;同时,间作可以促进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进而增加了氮素的转化。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西北地区间作牧草根际土壤的养分及增进其微生物多样性。

王淼[4](2020)在《玉米除草剂烟嘧·莠去津对紫花苜蓿出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存的四大片黑土区之一,以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适宜耕种而闻名于世,但近些年来东北黑土区面临日益退化等诸多问题。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优质牧草,正日益广泛地应用在东北黑土区玉米-苜蓿间作种植模式和农田侵蚀沟治理中,对有效防治黑土区的水土流失,解决东北农牧交错区的粮草矛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上述所种植的紫花苜蓿均毗邻玉米耕地,玉米生产中所喷施的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的出苗、生长有无药害,以及影响程度如何,至今鲜有报道。为此,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作为研究对象,选用了一种玉米田中常用除草剂——烟嘧磺隆·莠去津,设置3种不同剂量,在田间紫花苜蓿出苗前、出苗期和分枝期分别喷施,探讨了当年以及第二年残效对紫花苜蓿出苗、生长影响的基础上,又在室内进行了对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以期为今后紫花苜蓿的合理种植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1)此种玉米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的出苗、生长均有显着影响。在三个不同时期喷施玉米除草剂,均会对紫花苜蓿产生药害,显着降低紫花苜蓿的出苗率,抑制紫花苜蓿的株高及茎粗,且降低出苗期及分枝期处理紫花苜蓿的单株干重,最终导致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较对照显着降低。第一年分枝期处理紫花苜蓿的死亡率最低,对株高、茎粗及产量等影响最小,但仍显着低于对照,说明随着紫花苜蓿的生长,对此种除草剂的耐受性有所提高。2)玉米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的危害均呈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且同一剂量的情况下呈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施药后一星期内几乎不能观察到药害,随后药害逐渐增大,株高、茎粗较对照逐渐降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除草剂产生的药害逐渐降低。其中,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大,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的药害持续时间也逐渐延长,完全剂量处理的药害持续时间最长,且仍呈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3)玉米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除草剂对间隔9个月后播种的紫花苜蓿仍能产生药害,抑制紫花苜蓿的株高、茎粗,且能显着降低其产量,间隔10个月后播种的紫花苜蓿,虽未观察到株高、茎粗的显着降低,但紫花苜蓿的产量仍较对照降低,当间隔11个月后播种的紫花苜蓿才没有药害。4)遭受玉米除草剂胁迫后,三分之二剂量和完全剂量处理的紫花苜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对照显着降低,三种剂量处理的紫花苜蓿根苗比、活力指数、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着降低,而三种抗氧化酶含量均显着提高。这表明紫花苜蓿早期幼苗虽然能通过提高POD、SOD和CAT酶活性来清除体内的活性氧以应对逆境,但因显着降低了体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导致紫花苜蓿幼苗不能正常生长。综上,烟嘧磺隆·莠去津玉米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和生长发育等具有严重药害,田间除草剂残效只有达到施药间隔11个月以上时,才能完全消失。

肖宇,刘青松,阎旭东,徐玉鹏,刘希锋[5](2020)在《苜蓿-玉米套作种植竞争关系及空间结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不同的苜蓿-玉米套作搭配方式,构建不同的空间结构,对不同处理的产量、竞争关系、透光性和叶夹角及叶绿素含量进行分析,筛选最佳的苜蓿-玉米套作模式。结果表明:苜蓿-玉米间距30cm、玉米种植2行的处理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空间结构,从苜蓿种植第2年开始此模式下套作总产量较玉米单作平均提高8.6%;灌浆期套作玉米的中层透光率和底层透光率较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125%和109%,三茬苜蓿底层透光率较对照增加了56.2%,但是四茬苜蓿中层和底层透光率均低于对照;套作处理玉米穗位上叶夹角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合理的苜蓿-玉米套作模式有利于两种作物的种间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强,玉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蔺芳[6](2019)在《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其生产潜力和营养品质机理及家畜对其利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间作种植因具有高效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关注。而豆/禾牧草间作在具备上述优点的同时,还有利于间作牧草收获同步实现养分均衡的豆、禾牧草混合青贮(裹包青贮、窖贮)。为此,本研究于2017、2018和2019年在河南新乡地区通过3年田间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小黑麦(Secale sylvestre)、紫花苜蓿/燕麦(Avena sativa)、紫花苜蓿/玉米(Zea mays)和紫花苜蓿/甜高粱(Sorghum dochna)4种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该模式豆/禾牧草行数比为生产中已证实的生产性能较好且其混合收获产物的豆/禾牧草质量比较接近于最佳混合青贮比例),针对牧草间作模式、栽培管理、生产加工及家畜转化利用等全产业链,首先,探讨了紫花苜蓿/禾本科间作牧草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光能利用的诸多因子中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单作、间作下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及其生理机制,与此同时还探究了紫花苜蓿/禾本科间作下的根系特性及其土壤微生态效应;然后,进一步对本研究的4种紫花苜蓿/禾本科间作下的牧草及其不同加工方式的草产品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感官品质及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纤维显微结构的改变进行了评价;最后,还将以上4种紫花苜蓿/禾本科间作牧草的混合青贮产品,进行了反刍家畜的饲喂效果试验和模拟消化试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通过研究家畜利用过程中不同加工方式牧草纤维显微结构的变化特征,探究了青贮对禾本科牧草利用特性的影响。所获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生产潜力提升机制从生产性能来看,牧草种间表现为各间作模式中禾本科牧草均具有间作产量优势,而紫花苜蓿表现出间作产量劣势,与种间竞争力表现情况相吻合,说明4种禾本科牧草在间作系统资源利用方面具有更大的侵占性,它的生产力是决定总体产量的主要因素;间作模式间表现为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模式的生物产量最高,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间作模式的土地利用率最大。从经济效益来看,紫花苜蓿/小黑麦间作模式具有较高纯利润、收益成本比和货币优势指数。从光能利用来看,牧草种间表现为与单作比,间作提高了4种禾本科牧草的光能利用率、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PAR截获率,降低了冠层开度和胞间CO2浓度,而紫花苜蓿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间作模式间表现为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的光能利用提升潜力更大。从单作和间作下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及其机制来看,间作禾本科牧草在强光下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通过增强CO2的羧化固定能力实现的,而并非是光能捕获、传递和转化效率的提高。间作紫花苜蓿在强光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于对CO2的羧化固定能力降低引起的,在弱光下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通过增加其功能叶的叶绿素b含量,改变叶绿素构成,增强对光能的吸收和传递来实现的。从代谢特征来看,间作下4种禾本科牧草的平均日茎流速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物质含量均大于各自单作,紫花苜蓿则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小黑麦和燕麦以上指标的3年平均增幅大于玉米和甜高粱,且与小黑麦、燕麦间作的紫花苜蓿以上指标的3年平均降幅小于与玉米、甜高粱间作。可见,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这2种间作模式在代谢特征方面综合表现最佳。从根系特性来看,4种间作模式下禾本科牧草的根长、根表面积等根系参数明显优化,而紫花苜蓿根系特性与单作相比表现不一,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其根系特性受到了明显地抑制(显着低于单作),表现为竞争弱势,而与小黑麦和燕麦间作的紫花苜蓿则未受影响。总体来看,4种间作模式中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2种间作模式在根系特性方面表现更佳。从间作对土壤特性的影响来看,间作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主要表现为:相对于禾本科单作,4种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尤其是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显着提高;间作种植第3年,土壤31 mm粒径团聚体含量显着增加,<0.25 mm粒径显着减少;间作下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降低,细菌/真菌比升高。此外,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土壤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种植第3年,与禾本科单作土壤相比,间作土壤的团聚体凝聚程度较高,土壤表面孔隙较多且较为疏松,较大粒径团聚体较多,说明间作下土壤结构有了一定程度地改善。2.不同加工方式对4种间作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对于干草品质而言,与单作比,间作下紫花苜蓿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增加,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间作下4种禾本科牧草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提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降低,但差异均不显着(P>0.05)。青贮前后相比,青贮后牧草的营养品质主要表现为在粗蛋白含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降幅分别为2.67%10.14%和3.29%9.83%),相对饲用价值提高(增幅为5.08%17.7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青贮前后4种禾本科牧草叶纤维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与青贮前相比,4种禾本科牧草青贮后叶片表皮细胞排列较为凌乱,细胞边界不清晰,表面结构较为粗糙。可见,4种禾本科牧草青贮后叶纤维结构可被部分降解。4种间作模式牧草混合青贮效果来看,(1)感官品质。4种混贮处理均优于紫花苜蓿单一青贮。其中,紫花苜蓿+玉米和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处理的感官评价最好(1级优等),其次是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混贮处理(2级尚好)。(2)营养品质。4种混贮处理的营养成分介于禾本科牧草单贮与紫花苜蓿单贮之间,可形成养分互补。其中,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混贮组的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较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着高于其余3个混贮组(P<0.05),达到3.43%。(3)发酵品质。4种混贮处理的V-Score等级为良好,Kaiser等级为1级。可见,4种混合青贮处理均达到优良青贮饲料的标准。(4)纤维显微结构。青贮后4种禾本科牧草相比叶纤维的显微结构差异不大。3.家畜对4种间作下的混合青贮牧草利用效果通过模拟瘤胃消化环境进行体外消化试验,在24h的体外消化结束时,产气量、甲烷产量、干物质降解率和乙酸/丙酸比表现为: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紫花苜蓿+玉米混贮>紫花苜蓿+小黑麦混贮>紫花苜蓿+燕麦混贮。氨态氮浓度表现为:紫花苜蓿+燕麦混贮>紫花苜蓿+小黑麦混贮>紫花苜蓿+玉米混贮>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通过对各单项指标综合指数求和得到的多项指标综合指数表明,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紫花苜蓿+玉米混贮>紫花苜蓿+小黑麦混贮>紫花苜蓿+燕麦混贮。可见,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的体外消化效果最佳。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消化前后4种禾本科牧草叶纤维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同新鲜叶片直接用于瘤胃液体外消化相比,青贮叶片用于瘤胃液体外消化后,小黑麦、燕麦、玉米和甜高粱叶片表皮纤维组织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的程度更高,细胞轮廓基本消失,说明青贮牧草更易于家畜消化利用。通过对家畜直接投喂4种混合青贮牧草进行饲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直接投喂紫花苜蓿单贮饲草相比,投喂4种混合青贮饲草后,试验羊的采食时长、反刍时长、咀嚼时长和每食团咀嚼时长均不同程度地缩短,平均日采食量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投喂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饲草后,试验羊的采食时长、咀嚼时长和每食团咀嚼时长最低,日采食量最大,说明紫花苜蓿+甜高粱混贮饲草的采食效果最好。综上所述,从生物产量来看,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模式有更好的生产性能;从土地利用率来看,紫花苜蓿/小黑麦和紫花苜蓿/燕麦间作模式有更好的生产潜力;从经济效益来看,紫花苜蓿/小黑麦间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纯利润、收益成本比和货币优势指数。从青贮营养品质、感官品质和发酵品质,以及瘤胃体外消化效果和家畜的采食效果来看,均表现为紫花苜蓿/甜高粱混合牧草在4种间作模式中最适宜用于青贮。

肖宇,刘青松,徐玉鹏,阎旭东[7](2019)在《苜蓿-玉米套作种植竞争关系及空间结构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不同的苜蓿玉米套作搭配方式,构建不同的空间结构,通过对不同处理产量、竞争关系、透光性和叶夹角及叶绿素含量的分析,明确最佳的苜蓿玉米套作模式及两种作物的竞争关系,研究结果如下:苜蓿玉米间距30cm,玉米种植2行的处理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空间结构,从苜蓿第二年开始该模式下套作总产量较玉米单作平均提高8.4%,灌浆期套作玉米的中层透光率和底层透光率较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71%和122%,三茬苜蓿底层透光率较对照增加了56.2%,但是四茬苜蓿中层和底层透光率均低于对照处理,套作处理穗位上叶夹角高于对照处理,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合理的苜蓿玉米套作模式有利于两种作物的种间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强,玉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杨小琴,王洋,齐晓宁,孙露莹,宋凤斌,刘胜群,李向楠,朱先灿,田畅[8](2019)在《玉米间作体系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间作广泛应用于玉米生产中,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栽培方式。玉米间作体系实现了群体对光能的高效利用,带型配置和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间作体系光能利用效率和产量的主要因素。黔中地区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密度在4. 8万株·hm-2,玉米大豆2∶3、2∶4带型配置为最佳经济效益模式;玉米花生间作成为黄淮海平原地区发展较快的间作模式,玉米花生2∶10间作增强了玉米利用强光的能力和花生利用弱光的能力,干物质积累量大,间作优势明显;品种选择对于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优势发挥具有关键作用,合理株高差有利于形成波浪式冠层,透光性增强,河南地区高秆与低秆品种行比2∶4带型间作,使高矮秆玉米光能利用效率较高,光合速率最大;玉米间作小麦系统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光能利用效率较高;苜蓿竞争能力较强,较单作相比,间作明显增加了苜蓿生物量,其中玉米紫花苜蓿4∶6间作是东北农牧交错区的最佳配置。

李源,赵海明,游永亮,武瑞鑫,刘贵波[9](2019)在《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生产性能、效益评价》文中指出为解决海河平原区苜蓿第3~5茬草雨季收获难的问题。于2011-2016年在位于河北衡水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所试验站开展了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5种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以及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得出,30-30cm、20-40cm两种行距处理下的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无显着差异(P>0.05);套作高丹草处理下苜蓿第2年前2茬干草产量显着低于单作苜蓿小区干草产量(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食物当量数显着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但套作青贮玉米处理后的总经济效益与单作苜蓿小区无显着差异(P>0.05);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显着高于单作苜蓿小区(P<0.05)。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比较研究得出,30-30cm、20-40cm行距套作青贮玉米处理下的苜蓿前2茬干草产量、总食物当量数、总经济效益、平均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当量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综合得出,海河平原区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关键种植技术为:单作苜蓿田采用20-40cm宽窄行秋播种植,于第2年前2茬苜蓿草收获后,在宽行中间套作青贮玉米,青贮玉米密度在6万株·hm-2以内,9月底将套作的青贮玉米与苜蓿一起收获,之后苜蓿田苜蓿正常越冬,下一年再重复种植青贮玉米。该模式在保证与单作苜蓿同等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可有效解决苜蓿3~5茬草雨季收获难、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胡文超[10](2019)在《苜蓿邻作模式及不同景观对农田蜘蛛多样性的影响》文中提出许多研究表明农业集约化和农药、化肥的施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有害生物防治手段和景观格局合理设计组合是进行生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作为捕食者的“资源库”,苜蓿田能为多种捕食者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刈割会迫使苜蓿田中的捕食者向周围环境扩散。利用苜蓿与其它作物的合理布局,可以提高蜘蛛等捕食者的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对于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蜘蛛作为多食性捕食者,有着移动迅速、活动范围广、捕食量大等特点,作为捕食者可以有效控制多种害虫发生。研究蜘蛛群落多样性及其对环境的响应对于保护捕食者多样性,进行有害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不同邻作作物、景观格局对苜蓿田中蜘蛛群落多样性影响及刈割后苜蓿田中蜘蛛空间动态变化的研究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工作。本研究采用地表陷阱法,对银川地区贺兰县红旗村、贺兰山农牧场、茂盛草业公司草场,永宁县和顺新村4个典型农业景观区中所种植的苜蓿田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苜蓿不同种植模式对田块蜘蛛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苜蓿田与不同邻作栖息地地表蜘蛛的边缘效应和溢出效应、以及农业景观格局对蜘蛛分布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银川地区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有着较高的丰富度和很高的个体数量。通过4年田间调查,采集标本2万余号,共鉴定蜘蛛种类33种。对邻作、单作、间作等不同种植模式下苜蓿田蜘蛛群落的调查发现,不同种植模式下蜘蛛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和个体数量间均存在显着差异,邻作和间作可以增加蜘蛛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蜘蛛群落稳定性。(2)Gaussian函数对不同种植模式下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个体数量的时间动态拟合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的拟合曲线均为双峰曲线;Simpson指数拟合曲线为单峰曲线。苜蓿-玉米田块Shannon-wiener指数峰值间隔期最短(49.2d),苜蓿-果园田块间隔期最长(81.62d);苜蓿单作田峰宽最大(123.34d),苜蓿-果园田最小(101.3 d)。苜蓿-小麦田和苜蓿-玉米田蜘蛛个体数量拟合曲线为双峰型,其他2处田块的拟合曲线为单峰型。苜蓿-小麦田拟合曲线峰值间隔时间为45.65 d,苜蓿-玉米田块间隔时间为22.55 d。(3)通过对苜蓿-小麦、苜蓿-玉米、苜蓿-防护林和苜蓿与裸地邻作下苜蓿田及邻作地块中蜘蛛群落的调查,发现与苜蓿相邻的栖息地可以对苜蓿田内蜘蛛群落的个体数量、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结构造成较大影响。苜蓿田蜘蛛群落结构在不同相邻栖息地交错带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群落中的常见种和稀有种中。苜蓿田与不同相邻栖息地中的蜘蛛群落间均存在一定的边缘效应,个体数量的边缘效应比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更为显着。边缘效应的产生与时间因素有关,不同交错带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物种数边缘效应的时间不同。(4)通过克里金插值法对苜蓿-小麦、苜蓿-玉米、苜蓿防护林-防护林和苜蓿-裸地4处调查地中蜘蛛群落的空间分布动态进行了图像模拟。结果表明,刈割是导致苜蓿田中蜘蛛群落产生溢出效应的直接因素,刈割后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的溢出效应在4个调查地中均较为明显。苜蓿-小麦和苜蓿-玉米调查地中蜘蛛个体数量的溢出效应较为明显。溢出效应主要集中在距界面20m的范围内,溢出效应在刈割7d后依然存在,苜蓿-小麦调查地中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溢出后会有明显的回迁现象,其他3处调查地无此现象。蜘蛛个体数量比群落多样性溢出效应更为明显。(5)对贺兰县红旗村、贺兰山农牧场、茂盛草业公司苜蓿草场和永宁县和顺新村4处不同景观格局的生境中苜蓿田中蜘蛛群落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蜘蛛个体数量与景观指数的回归分析发现:1)景观破碎化程度最低的生境中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个体数量显着高于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的生境;2)景观多样性较高、苜蓿斑块平均面积较小的生境中蜘蛛群落个体数量较少;3)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对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响应有所差异,100m与400m半径范围的空间尺度对于苜蓿田蜘蛛群落的影响最为明显,这一范围内景观格局与蜘蛛群落的分布相关系数最大;4)景破多样性和破碎化指数在400m半径空间尺度下对苜蓿田中蜘蛛群落的相关性较100m半径空间尺度下更高,景观连接度指数对蜘蛛群落没有影响。

二、玉米-苜蓿间作的生态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苜蓿间作的生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苜蓿不同间作行比与施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关玉米间作的研究
        1.2.2 施氮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2.3 种植行比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试验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试验地土壤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测定的指标与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水盐、p H值的影响
    3.1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2 HYDRUS-1D模拟玉米苜蓿间作模式的土壤含水率
    3.3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3.4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p H值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4.1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4.2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4.3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茎粗的影响
    4.4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穗位高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1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5.2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3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
    5.4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6.1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6.1.1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6.1.2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6.2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6.2.1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6.2.2 不同施氮水平及间作模式对土壤铵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不同密度玉米与苜蓿间作对玉米生产潜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间作对产量的影响
        1.2.2 间作对养分的影响
        1.2.3 间作对光合的影响
        1.2.4 间作对小气候的影响
        1.2.5 间作对根系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地点
        2.1.2 供试品种
        2.1.3 供试肥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形态指标
        2.3.2 玉米产量和品质测定
        2.3.3 玉米地上部干物质测定
        2.3.4 玉米地上部养分含量测定
        2.3.5 光合速率测定
        2.3.6 SPAD值的测定
        2.3.7 光强分布测定
        2.3.8 田间小气候指标测定
        2.3.9 根系特征测定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3.1.1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3.1.2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3.1.3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1.4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1.5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3.2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地上部养分积累的影响
        3.2.1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地上部氮积累量的影响
        3.2.2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地上部磷积累量的影响
        3.2.3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地上部钾积累量的影响
    3.3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的影响
        3.3.1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3.3.2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SPAD值的影响
        3.3.3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能力的影响
        3.3.4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强分布的影响
    3.4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小气候的影响
        3.4.1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冠层温度的影响
        3.4.2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风速的影响
    3.5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3.5.1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根系密度的影响
        3.5.2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3.5.3 玉米-苜蓿间作下玉米根系长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5.4 玉米-苜蓿间作下玉米根系长度与地上部氮积累量相关性分析
        3.5.5 玉米-苜蓿间作下玉米根系长度与地上部磷积累量相关性分析
        3.5.6 玉米-苜蓿间作下玉米根系长度与地上部钾积累量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4.2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养分的影响
        4.2.1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地上部氮积累量的影响
        4.2.2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地上部磷积累量的影响
        4.2.3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玉米地上部钾积累量的影响
    4.3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光合的影响
    4.4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小气候的影响
    4.5 玉米-苜蓿间作下种植密度对根系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间作中作物的生产力
    3 间作中的光能利用
    4 间作中的养分竞争
    5 豆/禾间作下的氮代谢特性及分子调控
    6 豆/禾间作下的根系形态及生理响应
    7 豆/禾间作下的结瘤固氮特性及固氮机制
    8 豆/禾间作的土壤生态效应
    9 牧草生产及其研究现状
    10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0.1 研究内容
        10.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性能
        2.1.1 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2.1.2 群体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2.2 营养品质
        2.3 土地利用率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间作对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光合特性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光合特性
        2.1.1 气体交换参数
        2.1.2 光能利用率
        2.2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含量
        2.3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酶
        2.3.1 RuBPCase羧化酶
        2.3.2 蔗糖磷酸合成酶
        2.3.3 蔗糖合成酶
        2.4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养分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2.1.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的年际变化
        2.1.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与氮积累量的变化
        2.1.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氮素的竞争
        2.2 磷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2.2.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的年际变化
        2.2.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与磷积累量的变化
        2.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磷素的竞争
        2.3 钾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2.3.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的年际变化
        2.3.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与钾积累量的变化
        2.3.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钾素的竞争
        2.4 连续间作下的养分竞争比率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氮代谢特征及其分子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2.1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1.2.2 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硝酸还原酶(NR)活性
        2.1.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的年际变化
        2.1.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2 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
        2.2.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的年际变化
        2.2.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3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
        2.3.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的年际变化
        2.3.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4 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
        2.4.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OGAT活性的年际变化
        2.4.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5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氮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
        2.5.1 NR相关基因的表达
        2.5.2 NiR相关基因的表达
        2.5.3 GS相关基因的表达
        2.5.4 GOGAT相关基因的表达
    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2.1 根系形态指标
        1.2.2 生理指标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连续间作下根重的年际变化
        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重
        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形态
        2.3.1 总根长
        2.3.2 根表面积
        2.3.3 根平均直径
        2.3.4 根体积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活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结瘤固氮特性及其调控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2.2 黄酮含量及积累量
        1.2.3 相关基因的表达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花苜蓿的根瘤数
        2.1.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数的年际变化
        2.1.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2.2 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2.2.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重的年际变化
        2.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2.3 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2.3.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的年际变化
        2.3.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氮积累
        2.5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异黄酮含量
        2.6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结瘤相关基因表达
        2.7 异黄酮与结瘤固氮的相关性
        2.8 结瘤固氮各因素与氮积累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对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2.2 间作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3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2.4 间作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2.4.1 多样性指数分析
        2.4.2 门水平下的群落特征
        2.5 根际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细菌门丰度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结论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玉米除草剂烟嘧·莠去津对紫花苜蓿出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玉米-苜蓿间作模式研究进展
        1.2.2 其他间作模式研究进展
        1.2.3 玉米除草剂烟嘧磺隆·莠去津研究进展
        1.2.4 除草剂对于其他作物药害研究进展
        1.2.5 除草剂胁迫对紫花苜蓿影响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类型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品种
        2.2.2 供试药剂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2.3.1 第一年田间实验
        2.3.2 第二年田间实验
        2.3.3 室内种子萌发实验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田间试验
        2.4.2 室内试验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出苗前喷施不同剂量除草剂对紫花苜蓿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2 出苗期喷施不同剂量的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3 分枝期喷施不同剂量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4 出苗前喷施不同剂量除草剂对翌年紫花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5 出苗期喷施不同剂量除草剂对翌年紫花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6 分枝期喷施不同剂量除草剂对翌年紫花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3.7 不同剂量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生理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剂量玉米除草剂对当年紫花苜蓿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1.1 不同剂量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4.1.2 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剂量除草剂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4.1.3 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剂量除草剂对紫花苜蓿产量等的影响
    4.2 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剂量玉米除草剂对翌年紫花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2.1 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剂量玉米除草剂对翌年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4.2.2 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剂量玉米除草剂对翌年紫花苜蓿产量等的影响
    4.3 不同时期喷施不同剂量除草剂对当年及翌年紫花苜蓿的药害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苜蓿-玉米套作种植竞争关系及空间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点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产量测定
        1.4.2 透光率测定
        1.4.3 叶绿素含量和叶夹角测定
        1.4.4 竞争力指标计算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苜蓿-玉米套作种植产量效益分析
    2.2 单位面积产量分析
        2.2.1 苜蓿单位面积产量分析
        2.2.2 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分析
    2.3 苜蓿-玉米套作对透光率的影响
        2.3.1 苜蓿-玉米套作对玉米透光率的影响
        2.3.2 苜蓿-玉米套作对苜蓿透光率的影响
    2.4 苜蓿-玉米套作对玉米叶夹角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5 苜蓿-玉米套作种植竞争关系分析
        2.5.1 土地当量比
        2.5.2 苜蓿侵占力
3 讨论
4 结论

(6)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其生产潜力和营养品质机理及家畜对其利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间作研究进展
        1.1 概念和意义
        1.2 产量效应
        1.3 光能利用
        1.3.1 光能利用率
        1.3.2 冠层结构特征
        1.3.3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1.4 代谢特征
        1.5 根系特性
        1.6 土壤特性
    2 牧草生产与加工研究进展
        2.1 牧草栽培与生产
        2.1.1 牧草栽培
        2.1.2 牧草生产
        2.2 牧草加工
        2.2.1 干草
        2.2.2 青贮
        2.2.3 草粉及其它加工形式
        2.3 牧草品质评价
        2.3.1 干草评价体系
        2.3.2 青贮评价标准
    3 家畜对牧草的利用
        3.1 饲料营养成分可消化利用性的评定
        3.2 饲喂试验
    4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4.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4.2 研究内容
        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4种间作模式下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1 供试材料
        1.2.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产量
        1.3.2 土地当量比
        1.3.3 种间竞争力
        1.3.3.1 侵占力
        1.3.3.2 相对拥挤系数
        1.3.3.3 竞争比率
        1.3.4 经济效益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和土地当量比
        2.2 种间竞争力评价
        2.3 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间作对牧草光能利用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1 供试材料
        1.2.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冠层开度和叶面积指数
        1.3.2 PAR截获率
        1.3.3 气体交换参数
        1.3.4 光能利用率
        1.3.5 叶绿素含量
        1.3.6 光合-光强响应和光合-CO2响应特征参数
        1.3.7 叶绿素荧光参数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下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的光能利用特性
        2.1.1 冠层开度和叶面积指数
        2.1.2 PAR截获率和气体交换参数
        2.1.3 光能利用率
        2.1.4 产量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2.2 不同间作模式下净光合速率差异的生理机制
        2.2.1 叶绿素含量
        2.2.2 光合-光强响应曲线及相关参数
        2.2.3 光合-CO_2响应曲线及相关参数
        2.2.4 叶绿素荧光参数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4种间作模式下的碳、氮代谢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1 供试材料
        1.2.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茎流速率
        1.3.2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碳含量
        1.3.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氮含量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流速率
        2.2 碳代谢
        2.2.1 碳代谢关键酶
        2.2.2 碳水化合物含量
        2.3 氮代谢
        2.3.1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2.3.2 全氮含量
        2.4 主成分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间作下豆/禾牧草的根系特性及土壤微生态效应
    第一节 基于原位根系扫描的间作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根系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1 供试材料
        1.2.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长
        2.2 根尖数
        2.3 根表面积
        2.4 根体积
        3 讨论与结论
    第二节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1 供试材料
        1.2.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微观结构
        2.2 土壤养分
        2.2.1 土壤有机碳
        2.2.2 土壤全氮和碱解氮
        2.2.3 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
        2.3 土壤物理性状
        2.3.1 土壤容重
        2.3.2 土壤孔隙度
        2.3.3 土壤团聚体
        2.4 土壤微生物数量
        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不同加工方式下的间作牧草营养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3.1 干草调制
        1.3.2 青贮制作
        1.3.2.1 青贮样品制备
        1.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及方法
        1.3.3 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1.4 测定指标
        1.4.1 干草品质指标
        1.4.2 青贮品质指标
        1.4.2.1 营养品质
        1.4.2.2 感官品质
        1.4.2.3 发酵品质
        1.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
        1.4.3 经济效益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草品质
        2.2 青贮品质
        2.2.1 营养品质
        2.2.2 感官品质
        2.2.3 发酵品质
        2.2.4 青贮前后4种禾本科牧草叶片显微结构的变化
        2.3 不同加工方式下的间作牧草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家畜对混合青贮下的间作牧草的利用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1.1 试验设计一:体外消化试验
        1.1.2 试验设计二:饲喂试验
        1.2 方法及指标
        1.2.1 方法
        1.2.1.1 试验一:体外消化试验
        1.2.1.2 试验二:饲喂试验
        1.2.2 指标
        1.2.2.1 试验一:体外消化试验
        1.2.2.2 试验二:饲喂试验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外消化效果
        2.1.1 体外产气量
        2.1.2 甲烷产量
        2.1.3 NH3-N浓度
        2.1.4 pH值
        2.1.5 挥发性脂肪酸
        2.1.6 体外干物质降解率
        2.1.7 各项体外消化参数的综合评定
        2.2 4种禾本科牧草在不同状态下的体外消化效果
        2.3 饲喂效果
    3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苜蓿-玉米套作种植竞争关系及空间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点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产量测定
        1.4.2 透光率测定
        1.4.3 叶绿素含量和叶夹角测定
        1.4.4 竞争力指标计算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苜蓿玉米套作种植产量效益分析
    2.2 单位面积产量分析
        2.2.1 苜蓿单位面积产量分析
        2.2.2 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分析
    2.3 苜蓿玉米套作对透光率的影响
        2.3.1 苜蓿玉米套作对玉米透光率的影响
        2.3.2 苜蓿玉米套作对苜蓿透光率的影响
    2.4 苜蓿玉米套作对玉米叶夹角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5 苜蓿玉米套作种植竞争关系分析
        2.5.1 土地当量比
        2.5.2 苜蓿侵占力
3 讨论
4 结论

(8)玉米间作体系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玉米间作系统对作物光能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1.1 玉米间作大豆系统
    1.2 玉米间作花生系统
    1.3 不同玉米品种间作系统
    1.4 其它玉米间作系统
2 玉米间作系统对作物光合有关参数的影响
    2.1 玉米间作大豆系统
    2.2 玉米间作花生系统
    2.3 不同玉米品种间作系统
    2.4 其它玉米间作系统
3 结论与展望

(9)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生产性能、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3.1 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
        1.3.2 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生产性能测定方法
        1.4.2 效益指标计算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模式评价研究
        2.1.1 套作不同饲草作物处理下的生育期
        2.1.2 套作不同饲草作物处理下苜蓿第2年前2茬的干草产量
        2.1.3 套作不同饲草作物处理下的全年干草产量
        2.1.4 套作不同饲草作物处理下的经济效益、食物当量分析
        2.1.5 套作不同饲草作物处理下的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2.2 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3 讨论
4 结论

(10)苜蓿邻作模式及不同景观对农田蜘蛛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不同种植模式下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及结构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种植模式下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时间序列
    3.1 研究区域与材料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的边缘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刈割后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景观结构和斑块尺度对苜蓿田蜘蛛群落分布格局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表格
致谢
个人简介

四、玉米-苜蓿间作的生态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苜蓿不同间作行比与施氮水平对作物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D]. 吴昊.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不同密度玉米与苜蓿间作对玉米生产潜能的研究[D]. 许芳维.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D]. 赵雅姣.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4]玉米除草剂烟嘧·莠去津对紫花苜蓿出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D]. 王淼.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2)
  • [5]苜蓿-玉米套作种植竞争关系及空间结构分析[J]. 肖宇,刘青松,阎旭东,徐玉鹏,刘希锋. 中国草地学报, 2020(03)
  • [6]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其生产潜力和营养品质机理及家畜对其利用效果研究[D]. 蔺芳.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7]苜蓿-玉米套作种植竞争关系及空间结构分析[A]. 肖宇,刘青松,徐玉鹏,阎旭东. 2019中国牛业进展——第十四届(2019)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2019
  • [8]玉米间作体系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J]. 杨小琴,王洋,齐晓宁,孙露莹,宋凤斌,刘胜群,李向楠,朱先灿,田畅. 土壤与作物, 2019(01)
  • [9]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生产性能、效益评价[J]. 李源,赵海明,游永亮,武瑞鑫,刘贵波. 草业学报, 2019(02)
  • [10]苜蓿邻作模式及不同景观对农田蜘蛛多样性的影响[D]. 胡文超. 宁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玉米-苜蓿间作的生态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