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技术哲学研究

开展技术哲学研究

一、要开展对技术哲学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佳楠[1](2021)在《欧美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政策转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美技术哲学研究从"经验转向"后形成"政策转向",欧美当代技术哲学研究中的"政策转向"不是把这一哲学的分支学科转变为政策科学,也不是使它远离知识生产模式学科化内容,而是以现实社会问题为其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和基础性前提,要求将哲学融入技术政策动态过程中,主张"多学科"或"后学科"的研究方式、以非技术哲学家群体为受众寻求制度化和以替代计量学为评价方法等,引入利益相关者参与讨论并通过系统化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转化为具体的哲学实践,以使其内含的学术价值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文章阐释了这一转向不仅是研究方法的转向,更重要的是研究目标的转向,即将学科外的人类实践活动正式纳入技术哲学研究的范畴,并分析了不同学者对这个问题的不同观点,并就"政策转向"相关的某些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政策转向"的主张和理念涉及当今技术哲学研究许多原则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技术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夏峻嵩[2](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认为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齐康[3](2020)在《论技术人工物的存在》文中提出在如今的技术时代,技术人工物遍布在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技术人工物作为技术的果实满足和丰富了人类的现实生活。在这个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对于自然物与技术人工物在现实世界的感知已逐渐模糊,但对技术的哲学讨论更多的是关注技术带给人类的价值方面的研讨,而缺少对技术人工物“内向型”的研究与讨论。由于自亚里士多德区分了制作物与自然物之后的形而上学中就未把技术人工物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大多数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家质疑技术的进步,把技术放在低于科学的位置上。对于技术人工物的忽视和技术人工物所面临的形而上学一些问题导致了技术人工物未能在形而上学中树立类似于自然物那样存在的位置。自然物是存在的,这在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来说是很少有人去质疑的,但对于技术人工物而言,形而上学家们往往否定其存在的意义。就是因为未能解决其面临的困境与难题。本文先界定了技术人工物的概念并检视了哲学家的反对技术人工物在形而上学中存在的观点,阐述了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是对技术哲学以及对形而上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技术人工物存在的辩护就是先是从反对和质疑的观点入手,分析技术人工物在形而上学中的地位与所面临的问题,后是与自然物的存在做出对比,比较技术人工物与自然物的差同,得出技术人工物的存在辩护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对技术人工物实在性的分析、技术人工物同一性问题的解答和技术人工物意向依赖问题的解答。首先是对技术人工物进行实在性的分析,从技术人工物的系统模型出发技术人工物的实在是要素实在、功能实在与结构实在的统一,技术人工物的实在性分析还需进一步的解决技术人工物的同一性问题与意向依赖问题。技术人工物的同一性问题从特修斯之船的问题引出,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讨论,对同一性问题的解答借用了林恩·鲁德尔·贝克(Lynne Rudder Baker)的构成理念、乔纳森·洛伊(E·Jonathan Lowe)的工程学法则约束观和吴国林所提出的同一性标准三种观点后,为技术人工物同一性的传递问题与同一性的原则约束问题寻找到解答进路。技术人工物的意向依赖问题也做出两个部分的分析,对意向依赖问题的解答借用了克劳福德·埃尔德(Crawford Elder)复制的观点、埃米尔·托马森(Amie L.Thomasson)的关于存在的形式标准和吴国林的系统模型的观点,并提出意向性是技术人工物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和意向作为技术人工物的组成部分并不会影响其存在。本文所谈论的是相较于自然物的存在,技术人工物所面临的难题,难题导致了部分哲学家对技术人工物存在意义的怀疑及否定,本文从技术人工物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入手,通过对技术人工物存在问题的辩护,推进对技术人工物本体论上的研究,从而得出技术人工物具有与自然物等同的形而上学地位。

桂钰涵[4](2020)在《欧盟“地平线2020”创新计划的责任伦理研究》文中认为以人为主体,将人类生存视作绝对责任,对社会、自然以及人本身的行为及后果负责,是责任伦理的基本内涵。欧盟“地平线2020”创新计划(以下简称“地平线创新计划”)将“负责任创新”作为“软法”(soft-law)贯穿于计划始终,蕴含了丰富的责任伦理思想,它既是规避技术创新风险的现实召唤,也是技术创新与责任伦理内在统一的理论需要。通过“负责任创新”理念,“地平线创新计划”划定了技术创新与技术主体的责任边界,并将责任伦理规约拓展到了技术创新的行动层面。“地平线创新计划”中的“负责任创新”理念是技术创新与责任伦理所构成的异质性实践的产物,突出体现为在其理念下,技术创新必须按照对结果负责准则、公众利益优先准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准则来开展。在科学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地平线创新计划”合理界定创新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强调技术创新必须服务于社会,必须符合社会道德,注重寻求相关主体的利益与生态的协调统一。同时,计划又通过对科技发展进行后果预估、伦理评估及责任监管等方式,推动着“负责任创新”理念的实践与“四维度”行动框架的成熟,对欧盟科技创新的社会化建制、科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持科技创新的价值合理性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科技发展而言,研究“地平线创新计划”的责任伦理,有助于建立起权责分明的统一科研管理机构,使政府与社会公众实质性地参与到技术创新的活动当中,对技术创新进行评估与预测;建构起技术创新的检视理念,平衡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精神的关系,这对于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张华[5](2020)在《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来看,影响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众多因素当中,科学技术总会占有一席之地,历史上历次的重大技术变革都或多或少会对各国国家治理的理念、价值、制度、方式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对国家治理的变革性作用逐渐开始受到全球性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大国,我国陆续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战略性规划和顶层设计,突出了人工智能对提升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充分说明,加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同国家治理的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程中,中国政府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采用和适应性改革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总结和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社会试验场”。面对百年来未有之历史机遇,摆在中国公共管理者面前的是必须从现实的真实世界出发,进行理论提炼和话语创新,充分汲取中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丰富营养,推动人工智能时代政府形态的构建,并探索出与之相适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将视角聚焦至政府治理中的人工智能应用问题,试图对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理论和实践议题展开分析,以求为加速人工智能同政府治理的融合进程提供助益,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转型。全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指出探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迎合了时代变迁的整体境域,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所必然面临的焦点议题;进一步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论证命题的合理性,阐明人工智能对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意义内嵌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中,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意义和革命性潜质,从技术自身的生产力本质和赋能“政府—社会”关系的价值维度论证命题的可行性,人工智能将会对政府治理的理念、工具、机制、方式和结构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认识更新、技术治理、制度跟进和机制创新四个维度探讨了政府如何实现善用人工智能的行动策略。通过上述研究,研究概括了三个关键性的结论:一是人工智能将成为政府新一轮历史变革的关键力量。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精准算法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数据出现井喷式爆发,使人工智能逐渐获得了与人类相匹敌的“智识”,在诸多方面展现出了超越和替代人类行为的能力,引发了政府治理新一轮的历史性变革。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会更加深入广泛地嵌入政府治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不仅会引发政府治理技术层面的变革,同时还会给传统政府治理的技术体系、价值目标、伦理结构乃至思维理念带来重要影响。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这种影响,相关部门必须积极研判和主动应对,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审慎对之,正视其给政府治理所带来的影响。二是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内在的技术逻辑。从技术的种属来看,人工智能被视为是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虽然被贴上传统信息技术的标签,但是其对人类政府运行的冲击和影响仍然遵循着自身独特的技术逻辑,在探究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技术逻辑时必须兼顾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和治理结构影响两个层面。从技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层面看,决定人工智能独特属性的是三大核心要素:数据、计算资源和算法,可概括为数据和算法两种驱动逻辑;从技术治理的结构影响层面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结构化影响是区别于互联网、大数据所解决的信息“连接”和“数据”问题,汲取了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精髓,三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彼此交互、高度融合的整体生态,解决的是信息社会网络相互连接端对大数据内容主体的智能化处理问题。三是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以“善智”实现“善治”的逻辑进路。为回应人工智能技术“向善”与“为恶”的双重属性,全文所引入和进一步阐释的“善智”概念,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为发挥人工智能之于政府治理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上可能进路。从“善智”和“善治”的关系出发,阐发了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之间何以遵循着以“善智”实现“善治”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以“善智”实现“善治”的有效路径。当然,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嵌入政府治理的过程仍然处于一种“进行时”状态,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出现,几乎可以断定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其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势必会更为深刻和广泛,其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和复杂。围绕研究的核心议题,全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人”的社会属性以及由数据、算法和算力驱动的技术属性出发,将其从传统信息技术的种属中抽离出来,视其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形态(智能技术)加以考量,并以此为切入探讨人工智能对政府治理可能的颠覆性影响;与大多数研究将其置于传统信息技术框架下展开所不同的是这样做有利于聚焦人工智能独特的技术属性(由数据、算力和算法共同驱动),由此揭示出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遵循着数据驱动、算法支配和智能融合的技术逻辑。第二,针对人工智能“向善”与“为恶”双重面相所带来的争论,引入“善智”的概念,并从“价值—技术—应用”复合分析框架对其进行了重新解读,试图以此超越人工智能技术乐观与悲观的对立之争,为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描绘一种最佳状态,并以“善智”与“善治”的关系为切入点,尝试在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之间找到联结点,为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与谋求良政善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马诗雯[6](2020)在《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学反思 ——一种责任伦理视角》文中指出合成生物学是新兴生物科学技术中具有重大潜力的一个分支领域。它旨在通过重新设计和改造现有的生物系统,或者从头设计与构建新的生物部件、装置和系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生产和发展出有利于人类美好生活的生物技术产品。合成生物学在生物能源与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因此受到科学技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然而,由于合成生物学涉及对生物系统和生物体的操作,因而存在着潜在的风险与伦理问题。正因如此,合成生物学自诞生起,就引起学界对其伦理问题的极大的关注。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研究,就是为了在追问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及其产生的语境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规范和促进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文章将责任伦理学作为探讨合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框架。首先,文章在对合成生物学的学科内涵及其哲学思想进行概述的基础之上,追问合成生物学为什么会产生伦理问题。借助于“构物致知”与“构以致用”这两种技术研究范式,分析了合成生物学的主要特征,讨论了合成生物学集科学、技术与工程一体化的学科特点。其次,通过对汉斯·尤纳斯(Hans Jonas)和汉斯·伦克(Hans Lenk)的相关责任伦理思想进行概括与分析,从“责任”这一核心概念出发,构建了合成生物学的责任伦理研究框架,围绕责任伦理可以为合成生物学研究带来怎样的启示,为什么要开展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创新等问题展开讨论。第三,深入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针对合成生物学两类不同的伦理问题,即概念性与非概念性的伦理问题,区分不同的责任类型。文章将概念性的伦理问题与合成生物学的“叙事”和“隐喻”相结合,指出对合成生物学的伦理担忧与关于合成生物学的不同叙事视角和叙事方式,比如“隐喻”的运用相关。而这些伦理担忧和争议实际上主要是一种对未来风险的“推测”和“预设”。合成生物学的非概念性伦理问题,包括安全性、风险与机遇的公平分配等,与其他技术伦理学问题相比,并不是全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其不同的伦理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责任伦理的研究。第四,根据合成生物学责任伦理研究的理论框架,要求以前瞻性的责任视角看待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因此对合成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展望离不开相关的技术评估。除了考虑风险评估外,对一些概念性的伦理争议还应当借鉴远景评估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于合成生物学实践当中的责任问题,有必要将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及其责任体系结合在一起加以分析,依据不同的责任主体,尝试提出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责任体系,就相关责任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基于我国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相关法规与条例,提出了合成生物学研发行为的基本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针对合成生物学研发人员提出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和行动规范建议。讨论如何在责任伦理的指导下促进我国合成生物学研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王柳亲[7](2019)在《斯蒂格勒的技术-药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斯蒂格勒技术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技术就是药”。“技术—药学”思想是斯蒂格勒技术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他对当代数字化资本主义批判的方法指导。斯蒂格勒把技术比作药(pharmakon),技术的疗效与毒性是技术的一体两面,药的疗效和毒性具有的不确定性也是技术的性质,双方处于一种动态转化而非静态对立的过程。斯蒂格勒从希腊神话的角度建构了自己的技术哲学假设。人类从起源处就是一个缺陷的存在,必须借助代具生存,人的本质是技术性和有死性。人类的本质和生存环境注定人类的未来将在不确定性中开启。斯蒂格勒的技术—药学思想承袭了德里达的解构和延异思想的精髓,德里达从对“柏拉图的药”进行解构中得出文字作为药的不确定性,延异则表达了对一切中心的反抗。斯蒂格勒把人和技术的进化置于文码化进程中,文码化成为所有形式的记忆外化的历史,在今天表现为数码阅读的历史。今天数字技术的毒性造成了人类普遍的“无产阶层化”,人们丧失了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和感知生活的知识,无产阶层化成为柏拉图关于失忆问题的新课题。斯蒂格勒提出了一般器官学和贡献经济作为应对技术毒性的尝试,建构身心、技术、组织三个层面的体系是斯蒂格勒一般器官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他正在努力的方向。斯蒂格勒的技术—药学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从动态的视角认识技术,技术的属性疗效和毒性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关系,技术表现为何种属性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应对今天的技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技术—药学作为一种技术哲学理论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但是斯蒂格勒的技术—药学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对于斯蒂格勒在技术—药学指导下提出的贡献经济的建议需要批判地看待,贡献经济虽具有积极的实践有意义,但其实现的条件有乌托邦式的难以实现的危险。

刘铁军[8](2019)在《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产生的影响几乎遍布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虽然人类通过技术满足了自身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但也引发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存安全等问题。这些都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技术所导致的。面对技术所引发的生存危机,人们开始对技术进行反思。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技术批判理论应运而生。安德鲁·芬伯格作为当代美国技术哲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一直从事技术批判理论的研究。他提出的社会主义文明、技术民主化等理论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芬伯格深受马克思、海德格尔、法兰克福学派等先哲们技术哲学思想的影响与启发。在此基础上,芬伯格对技术工具论与实体论这两种传统技术理论展开了批判,通过引入技术批判理论的方法论,表明了整体论的、历史主义的及价值论的技术本质观,进一步揭示了技术发展的多样性和潜在趋势。芬伯格提出的技术批判理论目标,超越了对技术持有悲观和激进的态度的那些学者,他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支持或反对技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技术的可选择性。本文首先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形成着手,对技术批判理论的概念进行论述,阐明了其理论形成的理论语境和现实语境。其次,通过对技术批判理论的批判对象、方法论、理论实质及理论目标等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揭示了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脉络及内在逻辑。从总体上看,芬伯格借鉴了各家理论之所长,并对原有的技术批判理论进行了革新。他提出的技术民主化和可选择的现代性的相关理论,为人类社会向着更加民主与文明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可以说,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重点突出了实践取向,标志着从本质论向建构论的范式转换,为未来技术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同时,也给我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启示。

沈国琴[9](2018)在《赫费的技术思想探析》文中提出赫费的技术哲学承续和充实了西方特别是德国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对技术的特质进行了多层次剖析:技术对人具有隐性作用,它以帮助人超越自我及创造自我为指归;强化技术的伦理意识,构建一种完善的技术伦理评价机制,能遏制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有效地实现与完善技术所具有的善的功能;技术是解蔽人的存在之方式,能使人领悟自身的生存意义。技术的正义责任在于提升人的生存能力,拓展自身的主体性;技术的进步为奢侈创造了条件,奢侈又是技术发展的隐性动力,两者间存在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吴俊杰[10](2018)在《技术创造力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活动,帮助人类在自然之中生存发展,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创举之一,其历史与人类历史几乎一样久远,人类文明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技术的创造发明史。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始终对技术活动需要创造力予以忽视,直到近现代,人类创造出了一个宏伟的人工物世界,技术创造力存在的这个事实才逐渐进入学者视野。技术创造力正式进入学术视野,是从创造学诞生开始。目前对技术创造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他们的研究多是描述性的且缺少从技术活动的角度切入对技术创造力的探究。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将技术创造力置于技术活动之中,对其内涵、发生以及在主体、客体、具体的技术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加以探讨,以期解答技术创造力是什么,在哪里存在,以及如何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以上内容给出有关技术创造力培养的几点建议。从哲学角度对技术创造力的内涵加以界定。技术创造力是一种将客体统摄进主体意图中,以实现主客统一的实践能力,具有本源性、外在目的性、复杂矛盾性等特点。它与同为领域创造力的艺术创造力、科学创造力的根本区别在于同为实现主客统一的实践能力,技术创造力力求以主体意图统摄客体,科学创造力则是以主体观念符合客体,艺术创造力讲求主客的平衡。技术创造力与表征“使新技术得以产生的能力”的另外两个概念——技术发明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有着紧密关系,技术创造力是这两者的核心,这两者则是技术创造力的具体表现,发明能力偏向对自然客体的统摄,创新能力则偏向对社会客体的统摄。技术创造力的发生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人作为环境中的一员,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不能直接满足人的各种不同需要,在面临环境压力时,基于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人需要创造条件以满足需要;二是自由的精神,人如果仅依靠自然本能对环境做出反应,当然谈不上创造力,只有经由人类精神的支撑,通过动机以及意志的抉择才能引发真正的创造力。技术创造力存在于技术活动中,分别表现在技术主体、技术客体以及具体的技术实践活动中。技术创造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主体——原始人、工匠、现代技术主体——身上表现不同,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过程;技术活动的客体,即技术创造力的成果包括技术人工物、技术知识以及技术创造方法,从技术人工物到技术知识再到技术创造方法中呈现的创造力,表现出一种物性由显转隐,人的意图由隐转显,且逐步统摄物性的趋势。技术创造力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需要在具体的技术实践活动中加以展现,最能集中展现技术创造力的活动是技术发明、技术设计和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发明中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运用心智能力,具体包括对自然的感知,对技术问题的捕捉,对原型的搜索,对自然规律的转换等能力,形成有关新的技术客体的构思;技术设计中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技术主体发挥创造力把设计的目的性与技术原理巧妙结合,创造新的技术客体;技术创新中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技术主体(往往以团体或群体形式出现)通过整合技术机会和社会资源,产生适宜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能力。基于以上对技术创造力的讨论,提出对技术创造力培养的几点建议:保护人对环境的知觉能力,注重健康人格培养;重视技术发明方法的推广;注意区分技术发明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树立生态主义的技术创造观。

二、要开展对技术哲学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开展对技术哲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欧美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政策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欧美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后的实践延伸
二、转向“经验”内部
三、“政策转向”本身
四、二十一世纪的技术哲学:“政策转向”的当代启示

(2)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1.1 绪论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3 研究的方法
        1.2.4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2.3 小结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4.4 小结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回顾总结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致谢

(3)论技术人工物的存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研究的相关说明
    (三)研究的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技术人工物存在的国外研究现状
        2、技术人工物存在的国内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和内容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二、技术人工物及其面临的存在问题
    (一)技术人工物相关概念的界定
        1、技术人工物的涵义
        2、形而上学对存在的基本界定
    (二)技术人工物在形而上学中的存在
        1、技术人工物在形而上学的地位和被忽视的根源
        2、解决技术人工物形而上学存在问题的必要性
        3、反对技术人工物存在的观点
    (三)技术人工物与自然物的对比
        1、技术人工物与自然物的相似
        2、技术人工物与自然物的差异
    (四)技术人工物在存在中上面临的问题
    本章小结
三、技术人工物的实在性分析
    (一)技术人工物的系统模型
    (二)技术人工物的实在分析
        1、技术人工物的要素实在
        2、技术人工物的结构实在
        3、技术人工物的功能实在
    (三)本章小结
四、技术人工物的同一性问题
    (一)技术人工物所面临的同一性问题
        1、技术人工物同一性的传递问题
        2、技术人工物同一性的原则约束问题
    (二)技术人工物同一性的解答进路
        1、贝克的人工物的构成理念
        2、洛伊基于工程法则的分析
        3、系统模型中的技术人工物的同一性标准
    (三)技术人工物同一性问题的解决
    本章小结
五、技术人工物的意向依赖问题
    (一)实在主义者的质疑观点
    (二)意向与功能的关系
    (三)对意向依赖难题的解答进路
        1、埃尔德的复制观点
        2、托马森的意向性依赖观点
        3、系统模型对意向性依赖问题的解决
    (四)技术人工物意向问题的解决
        1、意向是技术人工物存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意向不影响技术人工物的形而上学存在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欧盟“地平线2020”创新计划的责任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责任伦理与技术创新风险
    1.1 责任伦理探寻
        1.1.1 责任伦理产生的时代背景
        1.1.2 责任伦理产生的理论基础
        1.1.3 责任伦理的概念阐释
    1.2 技术创新及其责任伦理吁求
        1.2.1 技术创新的界定
        1.2.2 技术创新的风险特性与创新事故
        1.2.3 技术创新风险的责任伦理吁求
        1.2.4 技术创新视野下责任伦理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二章 “地平线创新计划”的责任伦理设计
    2.1 “地平线创新计划”的内容
        2.1.1 “地平线创新计划”的产生
        2.1.2 “地平线创新计划”的框架与目标
        2.1.3 “地平线创新计划”的改进与创新
    2.2 “地平线创新计划”中的责任伦理准则
        2.2.1 对结果负责准则
        2.2.2 公众利益优先准则
        2.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准则
    2.3 “地平线创新计划”中的伦理参与
        2.3.1 战略优先领域中的伦理参与
        2.3.2 四项单列计划中的伦理参与
        2.3.3 监测机制对责任伦理参与的评估
第三章 “地平线创新计划”中的负责任创新实践
    3.1 负责任创新理念的产生
        3.1.1 “负责任创新”的缘起与定义
        3.1.2 “负责任创新”的定性分析
        3.1.3 从“RRI”到“RI”的理论完善
    3.2 负责任创新实践的开展
        3.2.1 “四维度”的行动框架
        3.2.2 对生态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建构
    3.3 基于“负责任创新”理论的成功案例
        3.3.1 大脑/神经-计算机交互系统中的负责任创新实践
        3.3.2 瑞典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负责任创新实践
第四章 “地平线创新计划”责任伦理对中国负责任创新的启示
    4.1 对中国负责任创新的理论启示
        4.1.1 建构负责任创新的框架
        4.1.2 建构负责任创新的检视理念
    4.2 对中国负责任创新的实践启示
        4.2.1 简化审批流程,重视责任伦理监管
        4.2.2 建设权责分明的统一科研管理机构
        4.2.3 建立科学和社会之间的有效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时代境遇之必然: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幕初启
        1.1.2 治理转型之诉求:面向智能时代的政府治理变革趋向
        1.1.3 研究问题之提出:如何善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1.1.4 研究意义之阐发:描绘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智治图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回顾
        1.2.2 国内研究回顾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能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知识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认识人工智能:一项正在“挑战人”的新兴技术
        2.1.2 政府治理模式:理念、结构和方式
    2.2 典型范式
        2.2.1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具体释义
        2.2.2 数字治理、数据治理、智能治理和智慧治理的关系辨析
    2.3 理论源流
        2.3.1 汲取新公共管理理论思想养分
        2.3.2 审视技术治理理论的合理面向
        2.3.3 数字治理理论催生的智慧政府
        2.3.4 现代系统管理理论的理论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工智能与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理路
    3.1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内在逻辑
        3.1.1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内在关联
        3.1.2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客观基础
    3.2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技术逻辑
        3.2.1 以“数据”促“善治”的数据驱动逻辑
        3.2.2 以“算法”谋“善治”的算法主导逻辑
        3.2.3 从“链接”到“互嵌”的智能融合逻辑
    3.3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价值逻辑
        3.3.1 公平与公正——应确保公平公正对待所有人
        3.3.2 安全与隐私——应确保安全可靠、尊重隐私
        3.3.3 开放与包容——应实现开放参与、人人赋能
        3.3.4 透明与责任——应实现易于理解、透明负责
    3.4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目标逻辑
        3.4.1 由传统扩张型政府走向收缩型政府
        3.4.2 由传统封闭型政府走向开放型政府
        3.4.3 由传统粗放型政府走向精细化政府
        3.4.4 由传统电子化政府走向智能化政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运作机理
    4.1 技术与结构的互动: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结构
        4.1.1 技术的原始吸纳:治理绩效需求催生人工智能技术引入
        4.1.2 技术与组织互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政府组织形态变革
        4.1.3 政府的自我重塑:政府组织形态变革引致治理模式转型
    4.2 渗透·传导·扩散: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微观机制
        4.2.1 渗透:人工智能引致政府治理理念转变
        4.2.2 传导:人工智能带来政府治理结构调整
        4.2.3 扩散: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方式创新
    4.3 理念·结构·方式: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具体维度
        4.3.1 思维理念的更新:智慧治理成为政府治理的核心理念
        4.3.2 治理结构的重塑:多元协同成为政府治理的关系结构
        4.3.3 治理方式的转换:智能治理成为政府治理的行动特征
    4.4 以“善智”促善治: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实现进路
        4.4.1 “善智”引入之必要:人工智能“向善”与“为恶”的双重面相
        4.4.2 “善智”之多维解读:基于“价值—技术—应用”复合分析框架
        4.4.3 以“善智”实现善治: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逻辑关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实践审视
    5.1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过程的客观挑战
        5.1.1 人工智能场景下公共行政的责任困境
        5.1.2 人工智能挑战公共管理者的传统角色
        5.1.3 人工智能对传统公共行政文化的挑战
    5.2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过程的技术风险
        5.2.1 安全失序
        5.2.2 公平丧失
        5.2.3 隐私泄露
    5.3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
        5.3.1 智能化治理的中国场景:浙江、广东和上海实践
        5.3.2 智能化治理的世界经验:美国、“英国—欧盟”和韩国
        5.3.3 国内外智能化治理实践的实践反思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人工智能驱动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的行动策略
    6.1 认识更新:提升对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理性认知
        6.1.1 意识层面:重视人工智能对人类政府运行的影响
        6.1.2 知识层面: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理论的宣传讲解
        6.1.3 行为层面:打造善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组织内文化
    6.2 技术治理:构建确保人工智能向善的完备治理体系
        6.2.1 技术治理行动者的协同:优化人工智能治理的主体生态
        6.2.2 技术治理内容的全覆盖:聚焦人工智能治理的要素层次
        6.2.3 技术适用情景的精准化:开发面向政府场景的人工智能
    6.3 制度跟进:健全政府治理运用人工智能的制度规则
        6.3.1 完善面向智能行政场景的制度法规
        6.3.2 建立起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互通规则
        6.3.3 建构智能场景下技术责任应对体系
    6.4 机制创新:完善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实践机制
        6.4.1 建立起人工智能的专业机构和领导体系
        6.4.2 建立起专业的人才管理制度和培养机制
        6.4.3 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应用科学评估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和展望
    7.1 研究结语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6)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学反思 ——一种责任伦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合成生物学何以成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2.1. 什么是合成生物学?
        2.1.1. 人类认识生命的里程碑: 从分析还原到合成建构
        2.1.2.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2.2.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范式
        2.2.1. “构物致知”的合成生物学
        2.2.2. “构以致用”的合成生物学
    2.3. 合成生物学的本质
        2.3.1. 合成生物学的特征
        2.3.2. 科学、技术还是工程?
    2.4. 本章小结
3. 合成生物学责任伦理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汉斯·尤纳斯的“形而上学”责任伦理
        3.1.1. 未来导向的伦理学
        3.1.2. 责任伦理的理论论证
        3.1.3. 责任伦理对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启示
    3.2. 汉斯·伦克的责任伦理体系
        3.2.1. 责任类型的划分
        3.2.2. 明晰责任类别对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启示
    3.3. 负责任创新的责任伦理基础
        3.3.1. 负责任创新的概念及内涵
        3.3.2. 合成生物学的负责任创新
    3.4. 本章小结
4.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责任
    4.1. 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性伦理问题
        4.1.1. “扮演上帝”的伦理争议
        4.1.2. 合成生物学对生命概念的挑战
        4.1.3. 合成生物实体的道德地位
        4.1.4. 合成生物学对人类尊严的挑战
    4.2. 合成生物学的非概念性伦理问题
        4.2.1. 生物安全风险
        4.2.2. 生物安保风险
        4.2.3. 新物种的挑战
    4.3.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问题与“叙事”
        4.3.1. 围绕合成生物学的不同叙事视角
        4.3.2. 联想、科学想象与共情
        4.3.3. 合成生物学叙事中的隐喻及其伦理意涵
    4.4. 针对不同的伦理问题应该树立不同的责任观
    4.5. 本章小结
5. 负责任地发展合成生物学
    5.1. 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展望
        5.1.1. 合成生物学的风险评估
        5.1.2. 合成生物学与远景评估
    5.2.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及其责任体系
        5.2.1. 合成生物学的伦理监管原则
        5.2.2. 合成生物学伦理监管的责任体系
    5.3. 我国合成生物学研发的伦理与行动规范建议
        5.3.1. 合成生物学研发行为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原则
        5.3.2. 合成生物学研发行为应遵循的伦理规范
        5.3.3. 合成生物学研发人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5.3.4. 合成生物学研发人员的行动规范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斯蒂格勒的技术-药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述评
        (二)国内研究述评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意义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斯蒂格勒技术-药学思想溯源
    第一节 柏拉图《斐德罗》篇谈论的“药”
        一、《斐德罗》开篇的“药引”
        二、《斐德罗》中文字作为药的“药喻”
    第二节 德里达关于药学问题的开启
        一、德里达解构《柏拉图的药店》
        二、德里达“延异”的基本精神
第二章 斯蒂格勒技术-药学思想的内容
    第一节 人-技术结构前提下的药学
        一、本原的缺失
        二、原始缺陷的双重性——第一起源
        三、从脚到手的演进
    第二节 文码化与药学
        一、文码到文码化
        二、文码化的本质
    第三节 从拼写文字到程序化书写的药学
        一、拼写文字的确正性
        二、程序化下的信息与文字加剧记忆丧失
第三章 斯蒂格勒技术-药学思想对现代技术的批判
    第一节 技术毒性导致的无产阶层化
        一、无产阶层化的起源
        二、无产阶层化的进程
    第二节 治疗无产阶层化的建议
        一、一般器官学的建立
        二、贡献经济的尝试
第四章 对斯蒂格勒技术-药学的反思
    第一节 对斯蒂格勒技术-药学思想的理论反思
        一、对人-技术关系的新认识
        二、消除技术属性二元对立的界限
    第二节 对斯蒂格勒技术-药学的现实思考
        一、建立贡献经济的局限性
        二、未来技术进化的方向
    第三节 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启示
        一、制定与时俱进的科技政策
        二、坚持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形成
    2.1 何谓技术批判理论
        2.1.1 以理性文化为对象
        2.1.2 以人道主义为目的
        2.1.3 以哲学反思为手段
    2.2 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形成的现实语境
        2.2.1 现代性的自反性
        2.2.2 技术与人的异化
        2.2.3 乌托邦与敌托邦
    2.3 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形成的理论语境
        2.3.1 马克思主义的技术批判理论
        2.3.2 海德格尔的技术本质观
        2.3.3 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批判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内涵
    3.1 技术批判理论的批判对象
        3.1.1 技术工具主义
        3.1.2 技术实体主义
    3.2 技术批判理论的方法论
        3.2.1 系统的整体方法
        3.2.2 诠释学方法与经验方法相结合
        3.2.3 建构主义的方法
    3.3 技术批判理论的理论实质
        3.3.1 整体论的技术本质观
        3.3.2 历史性的技术本质观
        3.3.3 价值论的技术本质观
    3.4 技术批判理论的目标
        3.4.1 重建社会主义文明的内涵
        3.4.2 社会主义文明实现的理论准备
        3.4.3 通过技术民主化实现社会主义文明
        3.4.4 社会主义文明的实现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贡献与启示
    4.1 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贡献
        4.1.1 技术哲学研究重点突出实践取向
        4.1.2 从本质论到建构论的范式转换
        4.1.3 为未来技术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4.2 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启示
        4.2.1 树立技术理性批判意识
        4.2.2 注重技术的民主设计
        4.2.3 强化技术文化的培育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技术创造力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技术与创造力概念的研究
        1.2.2 创造力理论
        1.2.3 有关技术创造力的研究
        1.2.4 与技术创造力相关联的问题研究
        1.2.5 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厘定
    2.1 何为技术
        2.1.1 技术指涉对象的丰富性
        2.1.2 技术的主要存在形态
        2.1.3 技术的涵义
    2.2 何为创造力
        2.2.1 创造力的心理机能
        2.2.2 表现为实践的创造力
    2.3 何为技术创造力
        2.3.1 技术创造力的内涵
        2.3.2 技术创造力的特征
    2.4 技术创造力家族相似概念辨析
        2.4.1 技术创造力、科学创造力与艺术创造力
        2.4.2 技术创造力、技术发明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
第3章 技术创造力的发生
    3.1 源自环境压力的技术创造动力
        3.1.1 技术创造的环境动力
        3.1.2 技术创造环境动力的进化解读
        3.1.3 技术创造环境动力进化解读的意义
    3.2 源于自由心灵的技术创造动力
        3.2.1 创造力是一种精神力量
        3.2.2 动机是激发创造力的依据
        3.2.3 意志、潜能支撑着创造力的实现
第4章 技术创造力在主体中的体现
    4.1 原始人自在的技术创造力
        4.1.1 从自然技术到人工技术
        4.1.2 自然主义的技术创造力
    4.2 工匠自觉的技术创造力
        4.2.1 工匠技术创造力的特征
        4.2.2 工匠的技术创造力的4P解读
    4.3 现代技术主体自为的技术创造力
        4.3.1 现代技术主体创造力的静态描述
        4.3.2 技术创造力存在的团体形式
        4.3.3 当代技术主体创造力的动态分布性
第5章 技术创造力在客体中的呈现
    5.1 技术人工物中的创造力
        5.1.1 技术人工物的类型与创造力
        5.1.2 技术人工物的创造品质
    5.2 技术知识中的创造力
        5.2.1 技术知识的一般形态和特征
        5.2.2 技术知识中的创造力独特形态——技术规则
    5.3 技术创造方法中的创造力
        5.3.1 发明方法的由来
        5.3.2 发明方法的创造力意蕴
第6章 技术创造力在实践活动中的展现和培养
    6.1 技术发明中的创造力
        6.1.1 技术发明中的创造力本质及其特征
        6.1.2 技术发明的心理机制及创造过程
    6.2 技术设计中的创造力
        6.2.1 技术设计的创造力及其特征
        6.2.2 技术设计的心理机制与创造过程
    6.3 技术创新中创造力
        6.3.1 技术创新的创造力本质及特征
        6.3.2 技术创新的心理机制及过程
    6.4 技术创造力的培养
        6.4.1 保护人对环境的知觉能力,注重健康人格培养
        6.4.2 重视技术发明方法的推广
        6.4.3 注意区分技术发明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6.4.4 树立生态主义的技术创造观
第7章 结论
    7.1 技术创造力内涵的哲学阐释
    7.2 技术创造力的发生是环境压力与自由心灵的合为
    7.3 技术创造力从自在,自觉到自为
    7.4 技术创造力到底创造了什么
    7.5 实践活动中的技术创造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四、要开展对技术哲学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欧美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政策转向[J]. 郭佳楠.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
  • [3]论技术人工物的存在[D]. 齐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欧盟“地平线2020”创新计划的责任伦理研究[D]. 桂钰涵. 广西大学, 2020(07)
  • [5]基于人工智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D]. 王张华. 湘潭大学, 2020(10)
  • [6]合成生物学的伦理学反思 ——一种责任伦理视角[D]. 马诗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7]斯蒂格勒的技术-药学思想研究[D]. 王柳亲. 上海大学, 2019(02)
  • [8]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D]. 刘铁军.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9]赫费的技术思想探析[J]. 沈国琴.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0]技术创造力探究[D]. 吴俊杰. 东北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开展技术哲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