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刺激相关冲突和任务相关冲突的并行处理

大脑中刺激相关冲突和任务相关冲突的并行处理

一、刺激相关冲突与任务相关冲突在脑内的并行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昊[1](2021)在《艾灸干预APP/PS1小鼠NLRP3炎症小体的炎症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类型,具有发病率高、危害大的特点,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或预防的方法。小胶质细胞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免疫功能的细胞,在引发AD中起关键作用,被认为是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纤维缠结之外的第三病理特征。在Aβ斑块的刺激下,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激活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慢性神经炎症参与了 AD的发病机制。AD的症状在中医里可归属“呆证”、“善忘”、“文痴”等病症的范畴,其病机以脏腑虚衰为本,痰瘀致病为标。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艾灸可改善脑内氧化应激状态,下调细胞凋亡通路,延缓衰老,且艾灸已被证明可以调节免疫系统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效果,这提示艾灸可能对AD脑内神经炎症也具有调控作用。因此,基于前期研究提出假说:艾灸可通过影响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以调控阿尔茨海默病脑组织神经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抗神经炎症抗AD的作用。目的观察艾灸干预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淀粉样蛋白沉积、小胶质细胞极化表现以及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从神经炎症角度探讨艾灸防治AD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艾灸组,将12只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每天抓取,固定于小鼠固定器中,暴露于室内空气中;艾灸组小鼠每日抓取固定于小鼠固定器中,使用艾条对准小鼠关元穴处施灸。所有干预均为每日20 min,1周6次,共计8周。于第9周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Y迷宫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在行为学实验结束后,经深度麻醉后,处死小鼠取出大脑皮层、海马组织,采用刚果红染色法检测海马淀粉样蛋白沉积斑块;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小胶质细胞表面蛋白CD11b、细胞极化标志物iNOS和Arg-1;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胶质细胞M1型和M2型的标志物iNOS、IL-1β、Arg-1、CD206转录表达;使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技术观察各组小鼠海马NLRP3炎症小体上下游通路相关蛋白TLR4、NLRP3、ASC、Caspase-1、IL-1β、c-fos的相对表达情况。此外,设置24只6月龄APP/PS1小鼠随机分为艾烟组和香烟组,每日抓取固定小鼠,使用5~15mg/m3浓度的艾烟或香烟烟雾干预20min,1周6次,共计8周;使用刚果红染色、Western blot、免疫组化、ELISA等检测方法,对比艾烟和香烟干预对APP/PS1模型小鼠海马NLRP3炎症小体及血清TNF-α等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1.各组小鼠行为学实验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模型组小鼠相比于同龄空白组小鼠记忆能力大幅下降,空间探索实验中表现为活动轨迹杂乱,缺少有目的性的在目标象限和平台所在区域探索,在平台区域游泳的路程和时间均显着低于其他2组小鼠表现(P<0.0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区域次数、平台区域游泳时间等表现均显着优于模型组小鼠(P<0.05)。Y迷宫实验:小鼠连续进入3条臂的次数和自发交替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空白组>艾灸组>模型组,空白组和艾灸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热图显示空白组小鼠在3条臂探索时间较为均衡,艾灸组小鼠停留在开放臂时间较多,而模型组则在3臂交汇中间区域和新异臂探索时间较多。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模型组小鼠表现出了明显的焦虑情绪,其探索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均与空白组相比显着减少(P<0.05),在开放臂中的活动速度却比其他2组高(P<0.05)。艾灸组小鼠在本实验中表现优于模型组,活动轨迹和热图显示,空白组和艾灸组的小鼠仍有较多探索开放臂的活动,而模型组小鼠更倾向于在闭合臂内活动,较少活动至开放臂进行探索,通过开放臂时速度加快。旷场实验:模型组小鼠总活动距离最多(P<0.05),穿越中央区次数和在中央区停留的时间均比其他2组低(P<0.05),从活动轨迹和行动热图来看,空白组和艾灸组小鼠活动范围遍布观察箱,模型组小鼠活动量偏多,活动范围多在箱壁和角落附近,较少活动至中央区探索。2.各组小鼠刚果红染色、小胶质细胞极化结果:刚果红染色结果: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出现较多染成橘红色的Aβ沉淀颗粒,细胞排列散乱不规则,可见较多空隙,细胞凋亡坏死较严重。而艾灸组小鼠病理较模型组减轻,海马组织可见散在Aβ沉积颗粒,细胞排列较整齐,偶见神经元缺失造成的空隙。空白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细胞轮廓清晰,形态正常,细胞排列整齐,有较少的橘红色Aβ沉淀颗粒。小胶质细胞极化结果:①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CD11b与iNOS、Arg-1免疫荧光的表达情况,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NOS表达量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iNOS荧光表达降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Arg-1荧光表达有所增加;艾灸组与其余2组相比,Arg-1荧光表达显着增加。②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iNOS和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iNOS和IL-1β显着降低(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Arg-1的mRNA含量显着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Arg-1的mRNA表达显着增高;与空白组相比,艾灸组小鼠CD206的mRNA含量显着增多(P<0.05)。3.各组小鼠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blot结果:各组小鼠海马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进行比较,由高到低依次是模型组>艾灸组>空白组,模型组小鼠相较于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艾灸组小鼠相较于模型组蛋白量显着降低(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LR4显着升高(P<0.05),艾灸组与模型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各组小鼠海马IL-1β、c-fos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小鼠相较于模型组蛋白量显着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对各组小鼠NLRP3、ASC、Caspase-1、TLR4、IL-1β、c-fos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OD)进行比较,由高到低依次是模型组>空白组>艾灸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OD值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经过8周艾灸干预后,艾灸组IOD值显着降低(P<0.05)。4.艾烟与香烟干预对APP/PS1小鼠影响的对比:①各组小鼠海马刚果红染色显示,模型组与香烟组可见大量橘红色Aβ沉淀颗粒,香烟组细胞排列散乱不规则,可见较多空隙,细胞凋亡坏死严重;艾烟组可见散在Aβ沉积颗粒,细胞排列较整齐,偶见神经元缺失造成的空隙。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由高到低依次是香烟组>模型组>艾烟组>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香烟组NLRP3、TLR4显着升高(P<0.05),Caspase-1、IL-1β差异不显着(P>0.05);艾烟组小鼠相较于模型组和香烟组NLRP3、Caspase-1、TLR4、IL-1β均显着降低(P<0.05)。③免疫组化IOD值进行比较,由高到低依次是香烟组>模型组>艾烟组>空白组,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香烟组NLRP3、Caspase-1、TLR4、IL-1β均显着升高(P<0.05);艾烟组小鼠相较于模型组和香烟组IOD值均显着降低(P<0.05)。④ELISA法测各组小鼠血清结果显示,模型组、香烟组较空白组TNF-α、IL-8、CRP显着升高(P<0.05),艾烟组与香烟组相比,TNF-α、IL-8、CRP均显着下降(P<0.05)。结论1.艾灸可有效改善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情绪异常,减少Aβ沉积,使小胶质细胞活化得到抑制,促进具有抗炎保护神经作用的M2型小胶质细胞极化,提示艾灸可能具有抑制AD脑内神经炎症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的作用。2.艾灸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调控上游炎症因子,抑制了炎症级联反应,控制慢性神经炎症,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3.与香烟烟雾对比,艾烟干预不会加剧AD病理变化,可以减轻APP/PS1小鼠海马Aβ沉积病理,抑制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降低了血清炎症标志物TNF-α、IL-8、CRP的表达水平。

李鸽[2](2020)在《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创新思维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视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人们理解、探索和研究创新思维扩大了科学的维度和视野。对人的心-脑问题的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站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前沿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是创新时代的重要问题。基于客观的立场在脑科学、心理学两个领域对创新思维发生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和运行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的脑生理和心理最佳状态的反映,它是由脑的自然本性所驱动,也需要心理的自觉性来表现。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的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体现了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逻辑规律。而创新思维的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协调作用下所体现的,其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逻辑规律。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创新思维潜力的个体,只有通过反思、调整自身的脑生理、心理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特征,实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才能。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为了深化人们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并不是自我封闭隔离的系统,也不是处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它更多的指向于嵌入现实世界的行动。创新思维在发生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可能性的思索,当创新思维自然、自觉的发生时,这种对未来可能性世界图景的构建早已镶嵌在创新思维的发生过程之中。若不站在人类自我生存的意义角度在创新思维的发生阶段去反思创新思维对未来世界的重构的意义,无异于自毁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反思决定了创新思维的方向。可以说创新思维对改造世界的反思实际是人类对自我与客观相统一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反思,因而有利于创新思维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新思维以脑生理和心理的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构,最终通向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思维世界的重构之路。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机制让人的创新思维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是自然秩序与心灵秩序的统一。创新思维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让人的创新思维从潜能走向现实,不仅完善了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也完善了人的自我世界。本文结合国内外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研究创新思维脑生理和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以及其系统机制对可能性世界的重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追踪创新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走向和主要观点。从创新思维的历史发展视角梳理国内外研究前史和当代界定,深入考察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新成就,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路径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详细的研究了创新思维的脑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并对创新思维研究的心理学主要流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需要对脑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来推动创新思维研究的发展。此外还论述了开展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从对创新思维相关和相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中深刻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开拓性、阶段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出新与超越的统一的实践智慧的核心本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借鉴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分子层次、突触层次、细胞层次和网络层次四个水平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呈现出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图景。对不同层面的解释描绘了脑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复杂联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活动是一个既存在局部精细加工,又存在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维在脑生理的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基于普通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是处在不稳定—稳定的连续统一体之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情绪情感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感性动力,意志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持续动力作用。心理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不断建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中最不稳定的状态,但它也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创新思维的心理状态中的注意力、灵感、心境和激情相对于心理过程较为稳定,但相对于心理特征具有灵活、动态的特点,因此心理状态是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创新思维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是心理活动最稳固的部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反之也对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提供了动力,并赋予其独特的个体特征。第五部分:从心灵哲学视域中探索创新思维发生机制中的心-脑关系,进而从协同学的角度阐释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并论述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的内涵。第六部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主要对脑生理和心理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的重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努力方向。以上几个部分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有机整体。

庄璐[3](2020)在《安简·查特吉的艺术观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名神经美学的专家,安简·查特吉自觉认识并试图融合艺术研究中科学与人文的分歧。他以神经科学和演化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审美与艺术,试图构建一个具有普遍解释力的艺术框架。其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审美和艺术的发生。通过对人的美、风景美和数字美的考察,查特吉解释了人类早期由利生性的生命体验演化、积淀成了相对稳定和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心理形式感和要求,这即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原因。艺术自其产生之初就体现了生物性基础和演化适应性,并在演化中表现出丰富和变化。其次,关于艺术的本质和功能。在对各种艺术观念和“本质主义”辨析的基础上,查特吉说明艺术是本能向文化的产生和表达,具有神经生物基础的一致性以及演化中对环境的灵活反应,本质上是生物性与文化性的统一。基于艺术本质的这种双重性,查特吉解释了艺术中貌似矛盾实则二元并存的现象,诸如本能与文化的矛盾、利生性与非利生的矛盾、深度一致性的“普遍语法”与灵活表现的差异性关系以及艺术功能上“无功利的功利性”,强调艺术在不同层次上利于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广义的功利性。最后,关于艺术的审美感知原则。查特吉以神经科学的实验、观察说明艺术审美感知的两大原则:其一是并行性原则,即艺术的感觉特性和深层审美感知与脑神经的运作方式相一致;其二是层次性原则,即艺术的审美感知遵循神经系统递阶序列的信息处理方式,体现为既相对独立又互渗融合、逐层推进的感觉层、情绪层和意义层。查特吉艺术观对艺术中的亲自然和利生性的普遍性给予了根源性的解释,同时也注意到其在演化中表达为文化的丰富性,为传统艺术研究拓展了新的观察角度和问题域,有助于纠偏传统理论过于理性化的倾向。然而,他适度还原的解释方式因为囿于艺术的基础层面,对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复杂关系关注较少,这也影响了他艺术观的格局。

郑梦洁[4](2020)在《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研究》文中提出脑科学作为研究大脑结构、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其产生与发展对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国内关于脑科学与教育的研究停留于理论解读与国外经验的本土化移植阶段,相对缺乏与具体学科结合的研究,将脑科学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有待完善。本研究围绕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访谈法从理论到实践展开具体研究,试图解决三个主要问题:脑科学是否对教育、小学科学教学起到理论关照作用?当前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应用困境如何?针对理论与现状分析中的问题,该采取如何行动引导教师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试图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总结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建议。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人脑的学习机制、脑科学与教育的相关理论,结合小学科学义务课程标准,明确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情感优先,认知随后;改进认知,信息加工;意义建构,实践迁移;多元评价,反馈及时。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分别从学习环境、情绪体验、认知方式、意义建构以及评估学习5个维度了解小学生科学课堂的表现情况,通过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反映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情况。最后通过访谈法,从脑科学视角对6名在职在编科学教师进行深入访谈,了解教师对脑科学的看法、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将脑科学应用于小学科学的现实困境等。根据学生调查问卷与教师访谈,发现当前科学教师在理论层面,脑科学素养欠佳,脑科学理论相对匮乏,信息获取渠道狭窄,易陷入“神经神话”。在实践层面,注重基于学习环境与情绪体验的教学,但在认知方式与意义建构能力的引导上相对薄弱,缺乏将脑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本研究提出如下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建议:关注科学课堂环境,塑造安全有益场域;注重情绪体验,激发科学探究的学习动机;改善个体认知,促进科学思维发展;聚焦意义建构,优化科学评价体系。

王佳玺[5](2020)在《女性黄体中期认知控制优势及脑神经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理周期及规律的内源性激素变化作为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除了对女性在繁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外,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发现,生理周期还从心理层面影响女性的认知与社会行为。例如,与黄体中期相比较,处在卵泡后期的女性会增强修饰行为,寻求奖赏的立即满足,增加活动范围,等等。但是,较少研究探讨黄体中期女性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亲代投资理论”认为,黄体中期女性处在“类孕育”状态,因此,具有提高自我抑制能力的要求,包括抑制攻击性并更好的与同盟成员相处、抑制自身需求将婴儿的需求放于第一位、抑制及时享乐并选择更适合生存的行为等。这些自我抑制行为的实现,需要认知控制能力的参与。由此形成假设:与卵泡后期相比,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黄体中期应该具有更强的认知控制能力。根据Norman-Shallice认知模型,认知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注意的选择与转换、冲突解决及反应抑制、对任务的权衡与决策。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本研究设计了6个实验,利用fMRI技术,先后从静息态以及认知控制能力的上述三个方面,考察了女性被试相较于卵泡后期,黄体中期是否具有普遍的认知控制优势。具体而言,首先利用fMRI静息态技术,从固有的大脑功能网络上探究,相较于卵泡后期,女性在黄体中期时是否具有认知控制优势的生理基础(研究一,实验1)。随后,借助fMRI任务态技术开展研究。研究二,包含两个实验,分别采用知觉阈限测量法(实验2)和视觉线索注意转移范式(实验3),探究女性对特有刺激的注意选择优势及注意转移能力的黄体中期优势开展研究。研究三,包含两个实验,分别采用内隐联想测验范式(实验4)和经典的Stroop任务范式(实验5),对社会及非社会性线索下的认知冲突及反应抑制能力的黄体中期优势开展研究。研究四,包含一个实验,采用跨期决策任务范式(实验6),考察女性被试相较于卵泡后期,黄体中期在面对不同程度的奖赏和延迟时间时,如何借助认知控制能力在尽快奖赏和延迟奖赏之间做出权衡和决策。结果发现,在静息态脑网络上,与卵泡后期相比,黄体中期会更多的激活认知控制脑网络,包括额上回和顶叶皮层。在对女性激素与大脑网络的相关分析中发现,随着孕酮水平的提升,认知控制网络中的顶叶皮层的激活会随之增强。任务态下,与卵泡后期相比较,女性黄体中期在视觉线索任务中具有更快的注意转移速度;在内隐联想测验中,具有促进所有包含认知冲突的联想测验的反应速度;在Stroop任务中,具有更短的对刺激归类的反应时间;在跨期决策任务中,拥有更低的折扣率。在大脑激活层面上,与卵泡后期相比较,处于黄体中期的女性在完成视觉线索任务、认知冲突任务、跨期决策任务时,都会调动更多与认知控制和反应抑制相关的脑区,包括背外侧前额叶、内侧前额叶、额下回、顶叶上回及顶叶下回。在对多巴胺认知通路的考察中发现,相较于卵泡后期,黄体中期的女性会更多的在完成任务时增强背侧纹状体—前额叶皮层通路的激活。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与卵泡后期相比较,女性在黄体中期具有认知控制优势,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为亲代投资理论提供了证据。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对于黄体中期的认知控制优势,仅仅与卵泡后期进行了比较;由于缺乏多巴胺水平测量,无法确定黄体中期的认知控制优势是如何通过内源性激素与多巴胺的互动来调节的。未来研究可以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实验方法来继续深入探讨女性内源性激素与认知控制及多巴胺系统之间的关系。

高筱卉[6](2019)在《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是关于美国大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student-center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以下简称SC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研究。SC改革把学生放在首位,从促进学生发展、强化学生学习、关注学习效果三个角度去改善本科教学。和“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C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故又称“新三中心”改革。美国大学的SC改革始于1990年左右,并在此后30年席卷了美国所有高校,至今仍在继续。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创造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改善了美国的本科教育,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使美国本科教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美国大学的SC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今日成就,与过去近百年来,尤其是过去30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有关。正是这些学术进步表明,传统的老三中心模式是过时的,而新三中心模式是更加符合科学的。因此在研究SC改革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必须关注它的科学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SC改革放在科学基础之上。只有明白了科学基础,才能提高SC改革的自觉性,才能提高改革的效果和效益。目前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本科教学改革。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发起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攻坚战,开启了中国本科教育新时代。改革的方向是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重点是改革本科课程教学,以打造“金课”、杜绝“水课”为标准。这场振兴中国本科教育质量的攻坚战已经在全国高校中引起巨大反响。然而在改革中,很多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打造“金课”,如何杜绝“水课”。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显然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然而不幸的是,中英文文献中都没有关于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介绍。为了推动中国本科教学改革,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和掌握美国大学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本研究把系统梳理和介绍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研究主题。本研究做了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全面收集和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对它们的成就、经验和影响做出适当分析和评价;二是简要介绍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四个领域的学术进步,并说明它们对本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在梳理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统一的概念框架和分类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模型和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四是在梳理和研究时,发现其中的断裂和空白,并尝试性地提出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希望这个研究能为我国大学教师学习美国大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为全面振兴中国本科教育做贡献。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包括介绍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包括定义基本术语、介绍分类研究方法、综述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方面的进步,为深刻理解SC改革本质及其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奠定基础。第三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四分类系统。这一章批评了美国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研究中的通用化趋势,同时提出被美国学术界忽略的课程专门化设计模式是提高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的基本模式,也是彻底根治美国大学教学咨询中针对性不足问题的重要方法。第四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提出的各种教学法,并根据方法功能分类法把它们整理成一个六分类体系。这个分类法的优点是明确提出教学问题的性质决定教学法选择。因此,教师们要根据教学拟解决问题的性质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五章是一个简要总结。因此,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1)首次对美国SC改革中创造的不同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做一个系统梳理的研究,同时介绍了它们的科学基础;2)首次提出了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的四分类系统,同时指出课程专门化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应该努力发展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3)首次梳理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各种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教学方法的功能分类法,即根据教学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的原则。但是需要指出,所有这些创新都还是尝试性的,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研究也有三点局限性:1)研究范围仅涉及了教师教学问题,没有涉及教学支持系统问题;2)研究主要依赖文献,缺少现场观察和讨论;3)研究主要关注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涉及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学习效果评价评估问题。这些方面显然也是大学教学的重要方面。希望今后能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李宇[7](2019)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信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信任易形成合作性的人际关系。为此,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关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我国,随着社会转型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原先的熟人社会关系正向陌生人社会关系转化。即,旧有的信任关系逐渐瓦解,而新的信任关系尚未完全建立,这就导致了社会信任危机的产生。近年来,由信任危机引发的人际冲突事件频发,有些甚至演化为暴力性的社会群际冲突事件。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研究者们对于信任与另一种极端的人际关系—人际冲突之间的关联被提到了研究日程上,显得更为迫切。本研究在梳理及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人际信任区分为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两类,引入至人际冲突的信息加工过程中。试图在建构人际冲突信息加工阶段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系列实验研究深入探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注意选择偏向、冲突知觉、以及冲突反应过程的影响。在具体研究中,我们对于两类信任的操纵,分别通过经典的人际信任量表筛选出不同信任水平的个体,作为特质信任的被试变量;采用人际信任核心词作为情境性的状态信任的启动范式。在人际冲突加工中,我们引用经典的点探测任务与社会博弈任务作为实验范式,以反应时与正确率作为行为指标,结合ERPs技术,以平均波幅作为脑电指标进一步探讨两类信任对其加工过程的影响。通过系列实验(包括9个行为实验与3个脑电实验),本研究主要的结论可概括如下:(1)信任影响了人际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具体来说,在行为水平上:高特质信任者表现出了对不同水平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一般被试在低状态信任启动下对冲突信息更加敏感,但在高状态信任启动下对高冲突信息的注意维持时间显着长于低冲突信息;高特质信任者在低状态信任启动下表现出了对高冲突信息的注意警觉与注意脱离困难。在ERP水平上,特质信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N170与P300的平均波幅上,由此提出了注意加工的三阶段理论。(2)信任影响了人际冲突信息的知觉。具体来说,针对研究一的静态冲突信息而言:高特质信任者在面对高冲突信息时知觉到的冲突水平显着高于低特质信任者,且反应时更短;一般被试在面对无冲突信息时,低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被试感知到的冲突水平显着高于高状态信任启动;并且,不同特质信任者受到的状态信任影响不同,高特质信任者对信息的冲突感知不受状态信任影响,但是低特质信任者受到状态信任启动的影响。针对研究二的互动中的冲突信息而言:在行为水平上,对无冲突信息的知觉正确率显着大于冲突信息;高特质信任者对信息的冲突知觉正确率显着大于低特质信任者;一般被试在面对冲突信息时,低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的正确率显着高于高状态信任启动,且前者的反应时显着较短;不同特质信任者在不同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的冲突知觉差异不显着,但他们在高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均表现出对无冲突信息的知觉反应时显着短于冲突信息。在ERP水平上,N170、N270、P300与LPP平均波幅指标中体现出了特质信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知觉三阶段理论。(3)信任影响了人际冲突信息的监控反应。具体来说,在行为水平上,特质信任主效应不显着;一般被试的状态信任主效应显着,低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被试更快、更多地选择“保留”,较少选择“分享”;在反应时指标上,不同特质信任者在状态信任启动条件下差异显着,低状态信任启动下低特质信任者较高特质信任者的反应时更短;在高状态信任启动下,高特质信任者的反应时较低特质信任者更短。在ERP水平上,P300的平均波幅呈现出特质信任与电极点之间的交互作用显着。综上,结合前人研究,我们提出了人际冲突信息加工阶段理论,人际冲突信息加工主要涉及对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加工、对不同冲突信息的知觉加工、以及对冲突信息的监控反应加工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我们首次将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引入加工过程中,发现两者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行为水平上,与特质信任相比,状态信任的效应更加显着。在ERP水平上,我们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加工的三阶段理论:自动化早期阶段(N1,对冲突信息警觉)、自动化后期阶段(P1与N170,不同特质信任对冲突信息的指向产生分离)与控制加工阶段(P300,高特质信任者对高冲突信息的注意脱离困难);同时,也提出了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知觉加工的三阶段理论:自动化加工阶段(P1与N170)、冲突检测阶段(P2与N270)与冲突评估阶段(P300与LPP)。因此,基于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影响,本研究建议可以通过提高情境性的状态信任水平来减少冲突反应,增加个体间的人际合作,构建和谐关系。

杨婷婷[8](2019)在《情绪和非情绪冲突控制的领域性探索:ERP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冲突控制反映了信息加工过程中,人类如何提取任务相关信息,抑制任务无关信息的过程。比例一致效应(Proportion congruency effect,PC效应)是冲突控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PC效应是指在组块中,不一致试次占总试次的比例越大,冲突效应量越小,反映了不同任务背景对认知控制策略的影响。PC效应是研究冲突控制领域性的良好指标,如果一种冲突任务的PC效应可以改变另一种冲突任务的冲突效应,则这两种冲突任务是领域一般的,即存在共同的加工机制对这两种冲突进行加工,反之,则是领域特殊的。根据干扰信息的类别,冲突可以分为情绪冲突和非情绪冲突。情绪冲突表现为任务无关的情绪性刺激对情绪性的目标任务的干扰,非情绪冲突(或认知冲突)表现为中性刺激对中性目标任务的干扰。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将情绪冲突与非情绪冲突任务在两个分离的任务中进行比较,发现情绪冲突和非情绪冲突加工可能涉及相同和不同的脑区。但对于复杂和多变的认知环境来说,我们往往同时要处理多种冲突信息,可能同时即涉及到情绪冲突和非情绪冲突。鉴于情绪与非情绪多重冲突的研究存在争议以及神经机制方面的匮乏,本研究结合ERP技术,采用词-面孔情绪Stroop和Simon的整合交叉任务来研究多重冲突条件下,情绪冲突和非情绪冲突的加工过程和领域性特点。实验一分别设置两种Simon一致性背景条件(MC:75%一致,MI:25%一致),观察Simon冲突中是否出现PC效应,以及这种效应是否会出现在未操作比例的情绪冲突中;实验二设置两种情绪一致性背景条件(MC:75%一致,MI:25%一致),观察情绪冲突中是否出现PC效应,以及这种效应是否会出现在未操作比例的Simon冲突中。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在行为上,Simon冲突出现了PC效应,表现为MC背景下的Simon冲突效应量大于MI背景。在脑电上,Simon冲突的PC效应主要体现在冲突解决和反应加工的P580-680成分上,表现为MC背景下不一致Simon和一致Simon的波幅差大于MI背景。情绪冲突在行为和脑电上只出现情绪一致性效应而未出现PC效应。实验二的结果表明,在行为上,情绪冲突出现了PC效应,表现为MC背景下情绪冲突效应量大于MI背景。在脑电上,情绪冲突的PC效应主要体现在的P700-900成分上,表现为MC背景下不一致情绪和一致情绪条件下的波幅差大于MI背景。Simon冲突在行为和脑电上只出现Simon一致性效应而未出现PC效应。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发现情绪冲突和非情绪冲突间存在任务内的PC效应,而没有发现跨任务间的PC效应,并且情绪冲突和非情绪冲突的PC效应在脑电上主要表现在冲突解决与选择阶段(情绪:P700-900;Simon:P580-680)。说明在情绪和非情绪多重冲突条件下,个体可以产生独立的情绪冲突效应和非情绪冲突效应,并且可以产生任务内的比例一致效应。其次,对于不同的冲突背景条件,非情绪一致性冲突背景只影响非情绪冲突,不影响情绪冲突;情绪一致性冲突背景只影响情绪冲突,而不影响非情绪冲突,本研究从两个方面证明了多重冲突情境下,情绪和非情绪这两类冲突是领域特殊的。

边志明[9](2019)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突监测功能的ERP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加工缺陷中冲突监测功能的缺损情况及其与患者认知功能缺损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揭示N270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冲突加工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采用EGI 128导脑电设备记录2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5名健康被试的脑电数据,序列呈现的两张面孔图片以诱发事件相关电位,实验任务为判断前后两张面孔是否一致;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对照组和病例组的神经认知功能则是通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进行评估。结果1病例组的MCCB总分及各认知功能维度分较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2病例组N270成分的峰潜伏期在O1、O2、P3等电极上比对照组显着延迟,而两组N270波幅无显着差异;3病例组O1电极上的N270潜伏期和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总分呈现显着相关,认知功能总分、推理和问题解决得分、词语学习得分以及工作记忆得分与N270有显着相关性;4 MCCB总分和O2、P4电极上N270的潜伏期存在显着负相关,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和社会认知与O2电极N270的潜伏期有显着负相关,视觉学习和注意与P4电极上N270的潜伏期显着负相关,此外工作记忆和P4电极上N270的波幅存在显着负相关。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冲突监测功能均存在显着的缺损,且患者的冲突监测功能与其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有显着相关性;2 N270可以作为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中冲突处理能力缺损的客观指标。图4幅;表 15 个;参 96 篇。

张明明[10](2018)在《基于多脑交互影像技术的社会决策行为神经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社会决策行为探讨的是在社会交互情境下的各类决策行为。由于研究技术的限制,既往对其神经机制的研究局限在生态效度较低的人机交互或伪人-人交互模式中。随着多脑交互影像技术的发展,多名被试神经信息的同步采集与分析得以实现,这为真实社会交互情境中跨脑交互神经机制的探究提供了崭新途径。社会决策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和非合作两种目标模式。社会决策的合作行为不仅依赖个体的合作意愿(自我认知),还依赖个体对他人合作倾向的预期(对他人感知)。在社会决策的非合作行为中,由于双方信息的失匹配,导致欺骗行为和风险决策行为的产生。由此,本研究利用具有多种优势(无损伤、便携、对头动不敏感、时空分辨率良好、高生态效度等)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多脑交互影像技术,同步实时记录两名被试的脑部神经活动,对社会交互情境下两种合作行为(“合作决策行为”和“合作预期行为”)和两种非合作行为(“自发欺骗行为”和“风险决策行为”)进行探讨,以期考察真实社会交互情境下社会决策行为的脑内和跨脑神经机制,同时考察个体差异和社会情境因素对社会决策行为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研究共设置了四项分实验研究。其中研究一和二为合作行为研究,研究三和四为非合作行为研究。研究一采用多人囚徒困境博弈范式考察团体合作决策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二改进传统囚徒困境博弈范式,增加预期阶段考察团体合作预期行为的神经机制。同时,设置两种合作奖励任务(合作结果的高/低等级奖励),考察社会情境因素对两种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三采用双人卡牌博弈游戏研究非合作行为中信息占有方的自发欺骗行为;研究四采用与研究三类似的双人卡牌博弈游戏研究非合作行为中信息缺失方的风险决策行为。同时,考察社会环境因素(目光接触)对两种非合作行为的影响。四项研究所得结果概括如下:1.行为学结果中,团体合作决策和预期行为导致更多合作的结果(选择/预期合作)。两种非合作行为的结果中:与风险寻求行为相比,被试更倾向于做出风险规避的行为;欺骗的行为学结果则未发现欺骗和未欺骗行为的显着差异。2.社会决策行为存在性别效应。合作行为的研究发现:(1)只有在团体合作决策阶段,男性被试对存在脑内激活的差异。(2)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女性被试对存在脑间同步的差异。(3)女性被试对的脑间同步均高于男性。两种非合作行为的研究发现:只有女性被试对在颞顶联合区存在脑间同步性的增强。3.社会决策行为的结果存在神经机制差异。与未欺骗行为和风险规避行为相比,欺骗行为和风险寻求行为导致了更高的脑内激活和更强的脑间同步(前额和颞顶联合区)。同时,在团体合作决策阶段,选择合作的脑间同步要高于选择背叛(额极区中部)。4.社会情境因素影响社会决策的合作行为。低等级奖励刺激引起更高的血氧激活,而高等级奖励刺激则导致更强的脑间同步。不过这种脑内激活和脑间同步的激活脑区存在差异性。5.个体差异影响社会决策行为。在合作行为研究中,同感能力和宜人性得分可以很好地预测女性被试对合作行为的结果。总趋势是:选择/预期合作的脑间同步与宜人性呈正相关,选择/预期背叛的脑间同步与同感能力呈负相关。在非合作行为研究中,被试间的目光接触与欺骗行为和风险寻求行为的脑间同步存在显着正相关,而这也突出地表现在女性被试对中。基于以上结果,研究得出如下发现:(1)在神经机制方面,合作和非合作行为存在不同的神经机制,证明了心理理论网络和镜像神经元系统在社会决策行为中的重要作用;(2)在性别差异方面,在人际社会交互情境下的社会决策行为中,男性更倚重认知控制系统,而女性则同时依赖认知控制系统和社会认知相关网络;(3)在影响因素方面,社会决策行为受到内部因素(个体差异)和外部因素(社会情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总而言之,本研究运用近红外多脑交互影像技术,在更高生态效度下研究社会决策行为,丰富了社会决策行为的研究,为社会脑的机制研究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基础机制的阐明还可以指导对社会决策能力欠缺群体(例如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和矫治。本研究以期为真正理解人类社会决策行为贡献绵薄之力。

二、刺激相关冲突与任务相关冲突在脑内的并行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刺激相关冲突与任务相关冲突在脑内的并行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艾灸干预APP/PS1小鼠NLRP3炎症小体的炎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小胶质细胞和NLRP3炎症小体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
        1.神经炎症在AD发病机制中的核心地位
        2.小胶质细胞与AD神经炎症
        3.NLRP3炎症小体与AD神经炎症
        4.思考与展望
    综述二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机制研究进展
        1.中医学对AD的认识
        2.针灸治疗AD的机制研究
        3.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艾灸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情绪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实验动物
        2.材料
        3.方法
        4.数据统计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Morris水迷宫实验
        2.Y迷宫
        3.高架十字迷宫
        4.旷场实验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1.Morris水迷宫
        2.Y迷宫
        3.高架十字迷宫
        4.旷场实验
        5.动物模型
第二章 艾灸对APP/PS1小鼠海马区淀粉样斑块及小胶质细胞M1、M2表型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实验动物
        2.材料
        3.方法
        4.数据统计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体重与脑器官系数
        2.小鼠脑淀粉样斑块病理
        3.小胶质细胞极化及表型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艾灸对APP/PS1小鼠海马NLRP3炎症小体及其通路的影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实验动物
        2.材料
        3.方法
        4.数据统计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Western blot结果
        2.免疫组化结果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1.艾灸与NLRP3炎症小体
        2.艾灸关元穴治疗“痴呆”的中医学探讨
第四章 艾烟、香烟对APP/PS1小鼠海马及血清炎症影响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实验动物
        2.材料
        3.方法
        4.数据统计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刚果红染色结果
        2.Western blot结果
        3.免疫组化结果
        4.ELISA结果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小结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概述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辨析
        2.1.1 创新与创造
        2.1.2 思维、精神、意识
        2.1.3 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2.1.4 思维与创新思维
    2.2 创新思维的特征
        2.2.1 开拓性
        2.2.2 阶段性
        2.2.3 综合性
        2.2.4 可塑性
    2.3 创新思维的本质
        2.3.1 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智慧
        2.3.2 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
        2.3.3 创新思维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3.4 创新思维是出新与超越的统一
第三章 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
    3.1 分子层面:创新思维的驱动机制
        3.1.1 神经递质—创新思维的信息传递分子使者
        3.1.2 基因—创新思维的信息遗传载体
    3.2 突触层面:创新思维的信息决策中心
        3.2.1 电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3.2.2 化学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3.3 细胞层面:创新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3.3.1 神经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核心细胞
        3.3.2 胶质细胞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支持细胞
    3.4 网络层面:创新思维的全脑整合区
        3.4.1 皮层的形态学特征与创新思维
        3.4.2 神经回路与创新思维
        3.4.3 皮层的表征区域与创新思维
        3.4.4 皮层区域联合系统与创新思维
        3.4.5 大脑左右半球与创新思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
    4.1 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形成层次
        4.1.1 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
        4.1.2 情绪情感是创新思维的感性驱动力
        4.1.3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持续驱动力
    4.2 心理状态: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
        4.2.1 注意是调控创新思维的关键
        4.2.2 灵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4.2.3 积极的心境和激情是诱发创新思维发生的源泉
    4.3 心理特征:创新思维的动力层次
        4.3.1 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动能之源
        4.3.2 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助燃之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5.1 从心灵哲学探索创新思维的心-脑复杂关系
        5.1.1 心理属性不存在论的激进观点
        5.1.2 心理属性的还原论观点
        5.1.3 心理属性的突现论观点
        5.1.4 解释主义的观点
    5.2 从协同学揭示创新思维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
        5.2.1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原理
        5.2.2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创新机制
    5.3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内涵
        5.3.1 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然发生基础
        5.3.2 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觉发生基础
        5.3.3 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同的解释对象
        5.3.4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遵循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5.3.5 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评价与展望
    6.1 通向重构之路的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
        6.1.1 对自然世界的重构
        6.1.2 对人文世界的重构
        6.1.3 对自我思维世界的重构
    6.2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未来展望
        6.2.1 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6.2.2 实施创新思维的本土化的研究
        6.2.3 深化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的生命历程研究
        6.2.4 建构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6.2.5 强化哲学解释学维度的创新思维研究
        6.2.6 开展营养健康学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安简·查特吉的艺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理论语境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艺术发生的利生性根源
    1.1 从利生到审美
        1.1.1 人的美与繁衍优势
        1.1.2 风景偏好与生存条件
        1.1.3 数字美与演化优势
    1.2 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
        1.2.1 远古艺术体现的审美偏好与美感形式
        1.2.2 艺术审美心智的演化
第二章 艺术的本质和功能
    2.1 艺术观念及“本质主义”辨析
    2.2 两种相冲突的代表性观点评析
        2.2.1 艺术是人脑固有的本能
        2.2.2 艺术是文化的产物
    2.3 艺术体现本能与文化的统一
        2.3.1 双重视角透视艺术的双重性
        2.3.2 “双重性”解释艺术的功能
第三章 艺术的审美感知原则
    3.1 并行性原则
        3.1.1 艺术的感觉特性与脑神经的并行性
        3.1.2 艺术的深层审美感知与脑神经的并行性
    3.2 层次性原则
        3.2.1 前期信息处理的感觉层
        3.2.2 中期信息加工的情绪层
        3.2.3 后期信息整合的意义层
第四章 对查特吉艺术研究方法的思考
    4.1 查特吉对研究方法的自觉
    4.2 查特吉艺术研究方法的合理性
    4.3 查特吉艺术研究方法的价值
        4.3.1 拓展艺术研究的问题域
        4.3.2 对传统艺术理论形成补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现实困境:被卡在经验的学校教育
        (二)时代先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
        (三)个人诉求:基于脑科学的教学困惑
    二、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不足与展望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脑科学
        (二)课堂教学
        (三)基于脑科学的课堂教学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一)对教师的意义
        (二)对学生的意义
        (三)对研究者的意义
第二章 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理论探讨
    一、人脑的学习机制
        (一)脑的构成
        (二)学习的脑特征
    二、基于脑科学的教育理论
        (一)脑的可塑性理论
        (二)情绪脑理论
        (三)脑科学与意义建构
    三、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一)情感优先,认知随后
        (二)改进认知,信息加工
        (三)意义建构,实践迁移
        (四)多元评价,反馈及时
第三章 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与实施
        (一)工具的编制
        (二)工具的实施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状况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二)小学生科学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访谈分析
        (二)小学科学教师基于脑科学教学的现状与应用困境
第四章 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一、关注科学课堂环境,塑造安全有益的场域
        (一)创设安全丰富的科学课堂环境
        (二)塑造非意识的科学学习氛围
        (三)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注重情绪体验,激发科学探究的学习动机
        (一)激发科学探究的学习动机
        (二)引发情感共鸣
    三、改善个体认知,促进科学思维发展
        (一)引导多通道学习
        (二)善用可视化思维工具
        (三)探寻高阶科学思维
    四、聚焦意义建构,优化科学评价体系
        (一)加深内外关联
        (二)强调科学理论的实践迁移
        (三)开展多元科学教学评价
第五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总结
        (一)脑科学对小学科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二)基于脑科学的科学教学现实困境丛生
        (三)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改进建议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状况调查问卷(初始问卷)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状况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三、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女性黄体中期认知控制优势及脑神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理周期相关的社会认知行为及其理论假说梳理
        1.1.1 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划分
        1.1.2 卵泡期和黄体期在社会认知行为中的不同表现
        1.1.3 黄体中期及自我抑制假说
    1.2 认知控制相关的理论研究及脑机制梳理
        1.2.1 Norman-Shallice认知控制模型
        1.2.2 与认知控制模型相关的实验研究及范式
        1.2.3 与认知控制模型相关的神经基础及相关神经通路
2 问题提出和研究方案
    2.1 问题提出
        2.1.1 相较于卵泡后期,黄体中期在静息态脑网络上具备认知控制优势的基础
        2.1.2 相较于卵泡后期,黄体中期在认知任务上具有认知控制优势
        2.1.3 相较于卵泡后期,黄体中期的认知控制优势的神经基础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框架
3 实验研究
    3.1 研究一基于脑功能网络的黄体中期优势探究
    3.2 研究二基于注意认知过程的黄体中期优势探究
    3.3 研究三基于冲突解决及抑制认知过程的黄体中期优势探究
    3.4 研究四基于决策认知过程的黄体中期优势探究
4 总讨论
    4.1 女性黄体中期认知控制优势的行为表现
    4.2 黄体中期认知控制优势的神经基础
        4.2.1 静息态的认知控制脑网络在黄体中期有更强的激活
        4.2.2 黄体中期认知控制优势主要表现在前额叶区域的激活
        4.2.3 背侧纹状体—前额叶通路是形成黄体中期认知控制优势的主要神经环路
    4.3 对亲代投资理论的再验证及展望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创新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伦理委员会批准函
致谢
科研成果

(6)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和主题
    1.2 现状和不足
    1.3 范围和角度
    1.4 设想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结果和意义
2 术语、分类法和理论基础
    2.1 术语
    2.2 分类法及其意义
    2.3 理论基础
3 SC教学设计模式
    3.1 大学教学设计:概念与历史
    3.2 通用模式
    3.3 方法专门化模式
    3.4 专业专门化模式
    3.5 课程专门化模式
    3.6 总结
4 SC大学教学方法
    4.1 问题与方法
    4.2 以真实世界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4.3 积极学习与主动学习方法
    4.4 合作学习方法
    4.5 通识学习方法
    4.6 专业学习方法——以医学教育为例
    4.7 积极讲座法
5 简要总结
    5.1 背景与目标
    5.2 理论与方法
    5.3 基本内容
    5.4 主要创新
    5.5 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书籍目录

(7)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影响的理论研究
    前言
    第1章 人际冲突的研究综述
        1 人际冲突概述
        1.1 人际冲突定义
        1.2 人际冲突理论
        2 人际冲突的研究方法
        2.1 自陈量表
        2.2 实验研究范式
        3 人际冲突的研究进展
        3.1 人际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
        3.2 人际冲突信息的知觉
        3.3 人际冲突信息的监控反应
    第2章 人际信任的研究综述
        1 人际信任的理论研究
        1.1 人际信任的概念
        1.2 人际信任类型
        1.3 人际信任理论
        2 人际信任的研究方法
        2.1 自陈测量方法
        2.2 实验法
        3 信任对人际冲突影响的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构想与思路
        1 研究述评
        2 研究构想与思路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的理论构想
        2.3 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4章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1 问题提出
        2 实验1: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2.1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实验2: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3.1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实验3: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4.1 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5 总体讨论
        5.1 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5.2 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5.3 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6 结论
    第5章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的知觉的影响
        研究一信任对人际冲突静态信息知觉的影响
        1 问题提出
        2 实验1: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静态信息知觉的影响
        2.1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实验2: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静态信息知觉的影响
        3.1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实验3: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静态信息知觉的影响
        4.1 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5 总体讨论
        6 结论
        研究二信任对互动中的人际冲突知觉的影响
        1 问题提出
        2 实验1: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动态信息知觉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2.1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实验2:状态信任对互动中的人际冲突知觉的影响
        3.1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实验3: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互动中的人际冲突知觉的影响
        4.1 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5 总体讨论
        6 结论
    第6章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
        1 问题的提出
        2 实验1:特质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2.1 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3 实验2: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
        3.1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4 实验3:特质信任与状态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
        4.1 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5 总体讨论
        6 结论
第三部分 总结与展望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 理论概要
        1.1 基本概念
        1.2 理论概要
        1.3 本研究的理论建构
        2 研究的主要结论
        2.1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的注意偏向的影响
        2.2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知觉的影响
        2.3 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监控反应的影响
        3 研究的创新
        4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情绪和非情绪冲突控制的领域性探索:ER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冲突控制及其领域性
        1.1.1 冲突控制
        1.1.2 冲突适应效应和比例一致性效应
        1.1.3 比例一致性效应的理论解释
        1.1.4 冲突控制的领域性研究
        1.1.5 冲突控制的ERP指标
    1.2 情绪冲突
        1.2.1 情绪冲突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1.2.2 情绪冲突的神经机制
        1.2.3 情绪冲突和认知冲突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框架
3 实验一:Simon冲突中比例一致效应以及对情绪冲突的影响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方法
        3.3.1 被试
        3.3.2 刺激与实验仪器
        3.3.3 实验程序
        3.3.4 行为数据分析
        3.3.5 脑电数据记录与分析
    3.4 结果
        3.4.1 行为结果
        3.4.2 脑电结果
    3.5 讨论
4 实验二:情绪冲突中比例一致效应以及对Simon冲突的影响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设计
    4.3 实验方法
        4.3.1 被试
        4.3.2 刺激与实验仪器
        4.3.3 实验程序
        4.3.4 行为数据分析
        4.3.5 脑电数据记录与分析
    4.4 结果
        4.4.1 行为结果
        4.4.2 脑电结果
    4.5 讨论
5 总讨论
    5.1 情绪和非情绪多重冲突下,冲突控制具有领域特殊性
    5.2 情绪冲突和非情绪冲突中存在独立的冲突解决系统
    5.3 多重冲突控制是并行加工还是序列加工?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9)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突监测功能的ERP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对象及材料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材料
    1.4 研究方法
        1.4.1 问卷法
        1.4.2 神经心理测验法
        1.4.3 实验法
        1.4.4 数据分析方法
    1.5 结果
        1.5.1 人口学资料匹配
        1.5.2 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缺损
        1.5.3 慢性精神分裂症冲突监测功能的缺损
        1.5.4 病例组和对照组行为学数据的差异
        1.5.5 精神分裂症患者冲突监测功能的缺损与认知功能缺损和临床症状的关系
        1.5.6 精神分裂症冲突监测功能缺损机制探讨
    1.6 讨论
        1.6.1 慢性精神分裂症冲突监测的缺陷
        1.6.2 精神分裂症患者冲突监测功能的缺损与认知功能缺损和临床症状的关系
        1.6.3 精神分裂症冲突监测功能缺损机制探讨
    1.7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1 精神分裂症
        2.1.1 概述
        2.1.2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假说
    2.2 冲突监测
    2.3 事件相关电位及其临床应用
        2.3.1 听觉感觉门控——P50
        2.3.2 听觉稳态响应——ASSR
        2.3.3 失匹配负波——MMN
        2.3.4 认知性电位——P300
    2.4 冲突性负波——N270
        2.4.1 N270 诱发产生的条件
        2.4.2 影响N270 的因素
        2.4.3 多维信息冲突与N
        2.4.4 N270 的临床研究
    2.5 问题提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韦氏智商量表及评分
    附录 B PANSS量表及各项目评分标准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多脑交互影像技术的社会决策行为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社会决策行为界定
        1.2.1 社会决策行为概念
        1.2.2 社会决策行为特征
    1.3 社会决策行为研究现状
        1.3.1 研究范式
        1.3.2 研究工具
        1.3.3 影响因素
        1.3.4 理论解释
        1.3.5 神经机制
    1.4 多脑交互影像技术界定
    1.5 多脑交互影像技术在社会决策研究中的应用
        1.5.1 fMRI多脑交互影像技术的应用
        1.5.2 EEG多脑交互影像技术的应用
        1.5.3 fNIRS多脑交互影像技术的应用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1.1 先前研究的局限性
        2.1.2 本研究探讨的问题
    2.2 研究框架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研究一:合作决策行为的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研究二:合作预期行为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研究三:自发欺骗行为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研究四:风险决策行为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第四章 总讨论
    4.1 研究发现
    4.2 社会决策行为的神经机制
        4.2.1 合作和非合作行为神经机制的异同
        4.2.2 社会决策行为结果的差异性
    4.3 社会决策行为的性别效应
        4.3.1 行为学的性别差异
        4.3.2 血氧激活和脑间同步的性别差异
    4.4 社会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
        4.4.1 社会情境因素的影响
        4.4.2 个体差异的影响
    4.5 研究不足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实验指导语
    附录2:实验程序界面
    附录3:被试信息采集问卷
    附录4:同感能力问卷
    附录5:大五人格问卷
    附录6:三维定位数据
    附录7:问卷星问卷系统
作者简介
后记

四、刺激相关冲突与任务相关冲突在脑内的并行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艾灸干预APP/PS1小鼠NLRP3炎症小体的炎症机制研究[D]. 王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D]. 李鸽. 吉林大学, 2020(01)
  • [3]安简·查特吉的艺术观研究[D]. 庄璐. 河北大学, 2020(08)
  • [4]基于脑科学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研究[D]. 郑梦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女性黄体中期认知控制优势及脑神经机制[D]. 王佳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D]. 高筱卉.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信任对人际冲突信息加工的影响[D]. 李宇.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8]情绪和非情绪冲突控制的领域性探索:ERP研究[D]. 杨婷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9]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突监测功能的ERP研究[D]. 边志明.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基于多脑交互影像技术的社会决策行为神经机制研究[D]. 张明明. 东南大学, 2018

标签:;  ;  ;  ;  ;  

大脑中刺激相关冲突和任务相关冲突的并行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