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物理教学设计学生情况分析初探

新形势下物理教学设计学生情况分析初探

一、新形势下物理教学设计之学生情况分析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宁[1](2022)在《基于新高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转变》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主要以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转变为重点进行阐述,从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物理课程的实验优势,增加学生学习经验;关注基础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完善物理教学体系,注重多元学科融合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说明并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本刊编辑部[2](2022)在《继往开来 为我国物理教学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庆祝《物理通报》重新出版40周年》文中认为回顾并简述了本刊重新出版4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为我国物理教学事业发展所做的一些工作,希望得到广大物理教师及有关管理机构的批评、指正.以便在今后岁月,为我国物理教学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芦俊,杨春[3](2021)在《地震波传播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建设与成效》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地震波传播的野外观测在教学中无法实现、从而导致地震波理论的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的问题,基于"虚拟仿真助推实践教学"的理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课程教学团队搭建了地震波传播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建设了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的软硬件平台,设计了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复杂三维模型的建立、网格化、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地震波传播的模拟。实践表明,地震波传播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可以提高学生对复杂的地震波传播问题的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郑艳菊[4](2021)在《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不仅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德法兼修型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生法治教育都是以显性教育为主导,通过思政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党团组织生活等渠道进行理论灌输、知识普及和信念引导。这样的教育方式在我国法治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培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新实践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的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由于传统教育方式单一、形态刻板、教育过程中缺乏切身体验和情感特质等原因,单一的显性法治教育途径已很难满足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渐增多,学习资源的广泛通达和无限可复制性使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而变得更加非正式、个人化和无处不在。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是一项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教育实践活动。由于其具有潜隐性、非正式性和非智性等特征,隐性法治教育能够有效避免大学生对单一说教的显性法治教育的抵触心理,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下融入到创设的教育情境之中,不带任何偏见与抵触地跟随教育者一起求索探究并达到教育的意向之地。相比于显性法治教育,隐性法治教育更能激发大学生的法治情感,同时也更符合大学生青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可以使他们对法治精神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的探索”,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树立对法治的认同和信仰。实践中,人们虽然认识到了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在大学生法治教育过程中引入了隐性教育的因素,但由于人们对隐性法治教育的认识程度尚有不足,因而还存在隐性法治教育理念缺失、隐性教育情境创设不足、系统协同性不强等各种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实施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阻碍。法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灵,其最终目标是使人们形成对法治的认同、尊崇和信仰。不论是思想的改变,还是法治素养的提高,都不是靠简单的强制性手段所能实现的。只有充分发挥隐性法治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与显性法治教育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立体性和完整性。把握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了解其要素的构成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的中心议题。从整体来看,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是一个系统运行的、丰富多彩的系统生态系统。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过程既是一个思想的教育和引导过程,也是一个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需要兼顾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隐性知识转移渠道两个方面。通过对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过程机制进行讨论,同时借助SPSS理论分析工具对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隐性法治知识的感知有用性、教育介体的感知易用性、大学生自身的内隐学习能力和绩效预期、外在的社会环境等都对大学生本身的主观学习意愿和法治行为意愿产生正相关的影响。这为进一步探讨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提供了参考和启示。构建全方位的法治浸染体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的感染和熏陶是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在基于现实问题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发展理路,即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坚持法治教育和个人需求相统一,坚持以显性教育为主导、显隐教育相结合,以“三全育人”为路径、构建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立体化“场域”,以“铸魂育人”为目标、培养新时代“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人才。在具体实践举措上,文章认为应在“以生为本”、“滴灌式”教育和协同化育人等教育原则指导下,通过开发教育载体、创设教育情境、强化制度实践、优化社会环境等措施,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激发大学生正向法治情感,内化法治引领,从而树立起大学生尊法守法的法治思维和意识。同时,应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掌握主动权、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管理权、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把握话语权等强化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组织保障,从而全方位构建其面向生活、面向实践、面向大学生实际需求的隐性法治教育场域,实现国家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政治文化与日常生活等多维沟通的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格局。

朱晨安[5](2021)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计算机应用技术应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满足用户对于计算机技术的需求,探讨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现状、操作系统和软件技术多元化、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创新。

刘金秀,贺小伟,张景川,楚合营,王龙,罗华平[6](2021)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从新工科视角下总结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新工科建设要求,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提出从教材建设、教学方式、选修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举措。丰富实验教材内容,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素材平台;形成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在新形势下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开设物理实验选修课程,奠定实验基础及巩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优化考核评价,以合理的考核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张小虎[7](202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高考的实施,物理成为高考中理科生的必选学科,学好物理对决胜高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而物理实验可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实验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利于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教学实际,进一步探究新形势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盛颖,李燕[8](2021)在《物理课堂实施“三全育人”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九年级"焦耳定律"内容为例,探讨在中学阶段实施"三全育人"的有效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分层教学体现全员育人;以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并设计教学APP的方式体现全过程育人;以传授基础知识、提升基本技能、提高科学素养等并行体现全方位育人。研究表明,通过"三全育人"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学习效果更佳,除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以外,其科学素养及品德思想等都得到有效提升。

沈骁[9](2021)在《“物理光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文中认为文章基于目前在线教学模式兴起的新形势,分析了线上教学模式的优势,并针对物理光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大力发展线上教学资源的理念;同时分析了线上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制度保障,特别是提出了线上教学资源的潜在副作用和相应的解决办法。相关分析和建议将有助于物理光学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开展,同时为其他课程提供参考。

陶灵平,孙赟,程小燕[10](2021)在《BOPPPS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阐述BOPPPS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实践,BOPPPS教学要素分布在线上与线下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二、新形势下物理教学设计之学生情况分析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物理教学设计之学生情况分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新高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体现物理课程的实验优势,增加学生学习经验
三、关注基础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四、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
五、完善物理教学体系,注重多元学科融合
六、注重评价总结,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2)继往开来 为我国物理教学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庆祝《物理通报》重新出版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 继续体现“通”的特点 助力我国物理教学的全面发展
    1.1 兼顾各个层次
    1.2 支持不同视角
    1.3 注意多个方面
2 推动物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2.1 宣传与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2.2 从“三维目标”向培养“核心素养”挺进
    2.3 推动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开展
    2.4 今后任务 把物理教学改革引向纵深发展
3 引导创新 为物理教学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3.1 支持并引导现代科学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2 开设“物理教学新思想、新视角”专栏
    3.3 关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4 引入“物理文化”概念并支持相关研究
    3.5 支持与提倡“原始物理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实践
4 “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及措施 为立德树人探索新的途径与经验
    4.1 响应党的号召 提倡在物理教学中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及措施
    4.2 开设“物理教学与课程思政”专栏
    4.3 把“课程思政”研讨引向纵深发展
        (1)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需要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2)探讨物理学科的特点及其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
        (3)物理教学中如何贯彻与实施“课程思政”

(3)地震波传播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建设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一、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设计理念
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
    1.硬件平台建设
    2.软件平台建设
三、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计
四、虚拟仿真系统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成效
五、展望与构想
六、结论

(4)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隐性法治教育的概念、特征与定位
    2.1 隐性法治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2.1.1 法治教育
        2.1.2 显性法治教育
        2.1.3 隐性法治教育
    2.2 隐性法治教育的特征与功能
        2.2.1 潜隐性及其渗透功能
        2.2.2 非正式性及其弥散功能
        2.2.3 非智性及其陶冶功能
        2.2.4 渐进性及其持久化功能
    2.3 辩证认识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
        2.3.1 科学把握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定位认识取向
        2.3.2 辩证把握隐性法治教育与显性法治教育的关系
第三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3.1.1 意识形态理论
        3.1.2 实践认识理论
        3.1.3 文艺理论
    3.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3.2.1 接受理论
        3.2.2 自我教育理论
        3.2.3 感染教育理论
        3.2.4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3.2.5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
    3.3 其他学科的理论资源
        3.3.1 缄默知识理论
        3.3.2 潜意识理论
        3.3.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3.4 隐性课程理论
第四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实背景与现状分析
    4.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实背景
        4.1.1 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教育环境复杂化
        4.1.2 现代化变革所带来的空间拓展化
        4.1.3 法治化发展所带来的法治教育需求内生化
        4.1.4 高等教育发展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显隐教育协同化
    4.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状调查
        4.2.1 调查概况
        4.2.2 调查结果
    4.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4.3.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与学生学习需求不对接
        4.3.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
        4.3.3 人们对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认识不充分
第五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过程机制
    5.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要素构成
        5.1.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主体
        5.1.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客体
        5.1.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介体
        5.1.4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环体
    5.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过程分析
        5.2.1 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5.2.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知识转移过程
    5.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5.3.1 理论框架
        5.3.2 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5.3.3 数据调查与结果分析
第六章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实践策略
    6.1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发展理路
        6.1.1 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坚持法治教育和个人需求相统一
        6.1.2 以“显隐结合”为原则,坚持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相统一
        6.1.3 以“三全育人”为路径,构建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立体化“场域”
        6.1.4 以“铸魂育人”为目标,培养新时代“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人才
    6.2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教育原则
        6.2.1 “以生为本”的原则
        6.2.2 “滴灌式”教育原则
        6.2.3 协同化育人原则
    6.3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实施举措
        6.3.1 开发教育载体,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空间
        6.3.2 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大学生的美好法治情感
        6.3.3 强化制度实践,内化法治价值引领
        6.3.4 优化社会环境,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6.4 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6.4.1 建立项目化运行机制,为供需双方的空间交汇提供制度保障
        6.4.2 打造智慧教育系统,实现多重法治教育空间的协同
        6.4.3 发掘社会资源,形成多方资源的良性互动
    6.5 强化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的保障措施
        6.5.1 掌握主动权
        6.5.2 明确管理权
        6.5.3 把握话语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计算机应用技术
2 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现状
3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实践
4 结语

(6)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以教材为支撑,丰富教学内容
    1.1 重视基础实验项目,建设宽泛的拓展项目
    1.2 与时俱进,充实教材内容
2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展教学改革
    2.1 利用信息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2.2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多方位提升教学效果
3 以课程建设为契机,开设实验选修课
    3.1 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之前开设选修课
    3.2 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之后开设选修课
4 以过程考核为重点,优化评价方式
    4.1 加强实验过程考核,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实行多元化考核,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5 总结

(7)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正确认识物理核心素养
    (一)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自身能力
    (二)物理学习中不断思考,善于联系生活
    (三)学习中善于质疑,重视探究式学习
    (四)重视学科之间联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学校要加强实验硬件建设,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二)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三)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努力开足、开齐各项物理实验
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学习,改变教学观念
    (二)重视发现探索,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重视实验猜想,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四)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善于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五)不断完善评价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
五、 结语

(9)“物理光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物理光学“线上+线下”教学改革建议
    1.1 大力发展线上教学资源
    1.2 难点知识课堂补充讲解
    1.3 加强习题讲解
    1.4 做好答疑安排
    1.5 做好平时分制度设计
    1.6 避免副作用
2 结语

(10)BOPPPS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特点
2 BOPPPS教学模式
3 BOPPPS教学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中的实践
4 结语

四、新形势下物理教学设计之学生情况分析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新高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转变[J]. 张慧宁. 学周刊, 2022(06)
  • [2]继往开来 为我国物理教学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庆祝《物理通报》重新出版40周年[J]. 本刊编辑部. 物理通报, 2022(01)
  • [3]地震波传播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建设与成效[J]. 芦俊,杨春. 中国地质教育, 2021(04)
  • [4]大学生隐性法治教育研究[D]. 郑艳菊. 河北大学, 2021
  • [5]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实践[J]. 朱晨安. 电子技术, 2021(11)
  • [6]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 刘金秀,贺小伟,张景川,楚合营,王龙,罗华平. 新疆农机化, 2021(05)
  • [7]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张小虎. 考试周刊, 2021(86)
  • [8]物理课堂实施“三全育人”的探索[J]. 盛颖,李燕. 物理教学, 2021(10)
  • [9]“物理光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沈骁. 科技视界, 2021(26)
  • [10]BOPPPS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 陶灵平,孙赟,程小燕. 集成电路应用, 2021(09)

标签:;  ;  ;  ;  ;  

新形势下物理教学设计学生情况分析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