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基督教妇女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初探

道教和基督教妇女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初探

一、道教与基督教女性观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崔丽萍[1](2021)在《老子性别观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学术界对老子性别观研究主要分布在五个方面,形成八种主要观点:女性至上观,前性别或无性别观,雌性非女观,雌雄同体观,性别平等观,生态女性观,自由主义女性观,贵阳贱阴女性观。这八种观点彼此不同,有的相互对立,目前学术界对其各自的合理性及关系探讨还比较缺乏。以老子性别观多元诠释的本原-生成阶段合理性理论,探讨八种老子性别观的合理性、共存性和整体性特征,是对老子性别观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黄君洁[2](2021)在《中国居民的宗教信仰与环保行为选择》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学界对环境保护的研究日甚,其中不乏宗教生态学的研究,也有不少关于宗教信仰对环保行为影响的定量研究,但研究结论不尽相同。近年来,宗教在我国得以快速发展,但却鲜有宗教影响环保行为的定量研究,更没有关于不同宗教对环保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本研究基于CGSS20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宗教信仰对民众环保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居民的宗教信仰对于促进其自身的环保行为具有积极正向作用,主要是促进了其公共领域的环保行为。在进一步考察不同的宗教信仰对环保行为的影响时,发现不同宗教对环保行为的影响存在显着的不同。相较于外来宗教,本土宗教对环保行为的影响正向且更为显着,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佛教。宗教通过对个体的价值观、环保态度的影响来影响环保行为,尤其是影响公共环保行为和私人环保行为。在利用工具变量缓解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

艾新宇[3](2020)在《近代九江市民社会生活研究(1861-1949)》文中研究指明1861年九江开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九江城市的发展轨迹,也推动了当地市民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九江市民的日常生活、精神信仰、学校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以衣食住行为主的日常生活领域。首先体现在衣着类型和衣着用料等方面,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了“洋布”,土布的市场受到挤压;衣着代表社会阶层的等级思想观念,受到猛烈冲击;简朴的穿着观念,逐渐向时尚转变。其次体现在以稻米为主食的饮食方面,出现了“洋米”,成为一些市民的喜好。再次体现在市民民居的建筑上,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层出不群,如改良的四合院、独院花园别墅、公寓别墅,以及商住店铺中西合璧的建筑等。最后体现在市民出行方面,城墙被拆除,新式交通管理机构的建立;轮船、火车、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相应出现的航运、铁路、公路及街巷交通的建设布局更加科学和高效,甚至出现了交通安全管理和交通事故预防及处理机制。以宗教信仰为代表的精神生活领域。市民的宗教信仰中,基督教的比重不断上升,伊斯兰教徒的数量也在增加,传统的佛教、道教信仰受到一定的冲击。由此也引发了近代九江社会的一神与多神信仰的并在,以及等级观念与平等思想、现实主义与来世认知、儒家伦理与宗教慈善、传统秩序与宗教活动的妥协与冲突。以学校、医院为中心的教育卫生领域。原有的私塾、书院及官办学校受到强大挑战,从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到师范、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新式学校、新型教育体系,在不同的时局下一波三折地发展起来,教会学校、女子学校从无到有,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西医医疗、医疗教育及公共卫生为主干的医疗卫生事业兴起,市民开始可以享受到新式医疗管理体系和医疗方针下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传统时期的九江社会对市民的影响仍然在各领域不同程度上存在。在衣着领域,以冠容、服饰、鞋袜的衣着类型和麻质、棉质、丝绸质地的衣着用料仍然存在着。在饮食方面,以大米饭、糯米饭、红薯丝米饭为主的主食,以筵席、小吃和夜宵为主的菜肴,以茶酒汤为主的饮料,仍然是主要的饮食习惯。传统的饮食习俗和禁忌,也仍然在发挥影响。在住房方面,建筑习俗上以起手、上梁和过屋为内容的规范,也在近代留存了下来。在交通领域,航运、公路和街巷交通的新建设,也是和传统的贸易航线、行走路线有着继承的关系。佛教、道教仍然有众多的信徒,以祖先神、水神、土地神、财神以及各行各业的祭祀神灵,仍然得到保留,有些甚至在与“洋教”的博弈中,比以往更为强势。在教育卫生领域,传统的学堂特别是中医中药,仍然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任何已经成为习惯的事物的改变,一定是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但也一定会在改变形式的同时,保留一些核心的内容。近代九江市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中出现的种种变化受到西方影响颇大,这是变;也能领略到在这一时期的种种变化大多数是和传统时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不变。也正是在变与不变中构成了近代九江市民的社会生活。

李卅[4](2020)在《南太行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速全球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正快速消失。目前关于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的研究中,研究对象较侧重于乡村聚落中的生活类景观,忽视生产类景观和信仰类景观。这种聚落景观特征的研究框架,忽视了聚落景观的整体性,对于地形复杂,聚落中建筑组团占地面积小的山地聚落景观特征识别十分不利,急需一种针对该类型聚落构成特性的景观特征研究方法。基于此问题,本文结合风景园林学科的特性,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场所理论和马斯洛需求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系统性的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分析框架。选取南太行地区典型的高山峡谷景观单元——林虑山地区为研究范围,在分析该地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结构背景的基础上,以其内21个乡村聚落为样本,运用田野调查,聚落单位层次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从生产、生活、信仰三种功能层次和地景、聚落、住居三种尺度层次对该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展开研究,并进一步总结其景观形成机制。研究结论包括如下5个方面:(1)该地区乡村聚落的生产、生活、信仰三类景观的空间结构各不相同。其中生产景观从中心到边界表现出“村—林—田—林—山”的交错环状结构。生活景观的地景与聚落尺度表现出“聚集—非向心”的结构,而在住居尺度表现出“聚集—向心”的结构。信仰景观表现出“中心-边界”的结构。(2)乡村聚落景观总体上表现出沿山体阶梯垂直分异的特征。南太行山在山麓、山腰、山顶地带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地貌特征,为解决不同的原生地形存在的问题,当地聚落最终形成了山麓避水型、山腰避险型和山顶避风型三大类型,其中山麓避水型可分为陡坡型与高台型两个亚类,山腰避险型可分为缓坡型与陡崖型两个亚类。(3)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一种多层级嵌套的景观模式系统组织起来的。聚落的生产、生活、信仰三类景观在地景、聚落、住居三个层次上分别表现出相似“原型”结构,整体形成一个模式系统。而多类聚落景观的呈现,正是“原型”结构在具体地理环境中的适应性表达。(4)生产景观对山地聚落类型的确定起到重要作用。由于自然环境生产力的限制,山地聚落中生活景观占地面积小,结构单一。而生产景观占地面积大,且随地形不同展现出不同的秩序结构。该类型聚落景观是生活与信仰景观营建的基础,决定了聚落的整体景观特征。(5)乡村聚落景观的形成以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为本源,自然地理环境为动因。乡村聚落中的生产景观源于人的物质需求,生活景观源于人们的社会需求,而信仰景观源于精神需求。聚落景观的功能类型与基本结构由人的生存需求决定,而其具体形态的表达,受到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塑造。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可总结为:(1)拓展了现有的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分析框架。(2)总结了乡村聚落景观背后多层级嵌套式的模式系统。本文的研究意义如下:(1)明确了南太行地区乡村聚落景观中特有的人居智慧,弥补现有研究的空缺。(2)拓展了现有的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视野,方法与理论体系。提出了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归纳了乡村聚落景观背后隐藏的多层级嵌套式的模式系统与景观形成过程。(3)有助于理解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平等看待不同群体的景观表达。该研究框架和聚落景观模式系统的运用可更有针对性的识别出乡村聚落景观的特征,为我们更深入的认识某一特定文化体系、地理环境下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对环境的看法打下基础。为未来的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借鉴。

冯丽娟[5](2020)在《倍倍尔妇女观研究》文中认为奥古斯特·倍倍尔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列宁曾对他作出了高度的评价,称他是“欧洲最有才干的国会议员”、“最有天才的组织家和策略家”。作为一名理论家,他对于妇女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倍倍尔的妇女观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深刻地解读妇女与工人的共同命运。他认为妇女和工人一样都是被压迫者,但是妇女又先一步成为奴隶,如今的妇女地位是人来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并借鉴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从人类的早期历史开始回顾,论述了原始社会以来妇女地位究竟是如何演变的。二是系统地论证妇女受压迫的双重表现。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妇女被排在第二位”,“妇女受双重的苦”,在社会看来只有男人才能正当地拥有一切资源,妇女作为社会中的“无产阶级”和家庭中“妻子”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严重的歧视。三是无情地揭露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实质。倍倍尔立足于唯物史观,对妇女受压迫的原因进行了探析,从劳动分工和个人私有制的确定两方面分析原始社会以来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四是结合具体实际提出妇女解放的途径。他始终站在人类解放的高度来看待妇女解放,认为只有将妇女解放与无产阶级解放结合起来,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起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那时才能实现两性关系真正平等。倍倍尔从妇女受压迫的命运、表现、根源以及解放途径入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妇女理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妇女理论,还在动员工人阶级尤其是妇女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倍倍尔的妇女观对于当前增强马克思主义信念、构建女性学科以及处理新时代的妇女工作都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王书琴[6](2020)在《论《春桃》》文中研究说明《春桃》是里程碑式的成果展现,是作家的巅峰之作。因此,研究《春桃》不仅是在于存量基础上的认识,而更是一个动态学习过程。“怀疑论者”许地山终其一生都在为人们的精神依托寻找一个“好去处”。他的思想和主张,投射在人物中形成其宗教世俗化观念的发展轨迹。宗教世俗化是他思想的精髓,是他用来保家卫国、拯救人性信仰缺失的凭借。所以,春桃包含着作家一系列人物的前世今生,没有她们(尚洁、惜官等)就没有春桃;她也是作者在现实人生跌宕起伏后,痛定思痛的转变,对时势、命运的反抗宣言。《春桃》是作者的“落花生”精神与宗教世俗化思想的结晶,寄托着作者对家国梦想、理想人性的美好设想。因此,春桃形象具有多层次的历史、人性和生活的意义蕴含。春桃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女人,其次才是某人的妻子。所以,她有平常人的喜怒悲欢、爱憎情怀、理想追求,甚至有自己的“小算盘”、怯懦、纠结;她有异于常人的理智、果敢、独立,还有更为少见的事业心——她不是妇女解放的丰碑式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逞强扶弱,与命运做义无反顾的抗争的弱女子。本文从春桃人生前后际遇的落差、与其他同类作品人物对比等方面入手,剖析春桃在底层生活的战斗中形成的“蝼蚁哲学”——在困苦压迫的环境里,如何保存、实现自我。她的顽强生存、乐观向上在两性婚姻、情感、生活上的表达,成为引领两个男人走出人生困局的旗帜。她不仅是娜拉们出走后的“第三条路”,还可以是在黑暗中摸索的青年们的鼓励和曙光。春桃被赋予的坚韧、独立、仁爱的品质和民族的传承,被冠予“中国女人”的名号,带着“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决和宗教式深沉,却是时代和历史所需要的力量。来自劳动人民不屈灵魂的呐喊,是超越了两性情感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浸润着普世的生活智慧。她站在人性的高度讲述人生的态度和方向,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清醒慎独。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虽然《春桃》不是冲锋的号角,却是人性深处守望的灯塔,指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迷航。

杨嘉明[7](2020)在《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演化与形态特征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中国、俄国以及日本等国移民相继进入哈尔滨,在此期间哈尔滨建设了大量的宗教建筑。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宗教建筑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特征。宗教建筑形式的变化一方面来源于设计师的巧妙构思,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来自于其母国文化,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使得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呈现多元化的姿态。本文旨在对哈尔滨宗教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分布状况、空间特征、建筑分类、形态与地域性、材料与结构选型、平面布局以及宗教建筑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将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将其发展阶段分为三个时期,即中东铁路时期、移民涌入时期以及伪满洲国时期。这些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逐渐成为了城市文化发展的基调。哈尔滨近代宗教的发展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划分为本土型与外来型。本文还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宗教发展和城市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主要介绍了哈尔滨早期宗教建筑的形成原因和模式,并将宗教建筑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了兴盛期、倦怠期和停滞期。文中主要选择了哈尔滨旧城区中有特点的三个区划,分别讨论其宗教建筑的分布状况与特点。经过分析各个宗教之间不同的传统以及研究宗教建筑分布的差异,最后得出哈尔滨宗教区域之间冲突较少且融合程度良好。哈尔滨现存宗教建筑中,如索菲亚教堂和犹太会堂等历史、文化价值较大的建筑保护情况良好,其保护策略值得学习。但仍有一些建筑遗产处于危险的废置状态,如不尽快保护其建筑主体可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根据宗教建筑保护的条例与法规,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要对建筑再利用的结论。针对宗教建筑的修复中遇到的诸多困难,设计师可以用数字化复原设计的方式来解决。数字化复原设计一方面是建筑历史科研工作中重要的研究手段,可以加深从业者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未来城市设计提供参考。哈尔滨的宗教建筑具有诸多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宗教遗产三个成功的改造案例来进行分析,它们的保护与修缮发展方向应当是采用积极保护和建筑遗产再利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李平[8](2019)在《唐代前期女性参政的伦理思考》文中认为封建社会权力更迭-传承体系为“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权力只在男性间选择,女性被排除在政治之外。唐代前期,受前朝女性参政历史遗风及当时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女性观比较开明,出现了以武则天为代表的一批富有政治才华的女性,掀起了女性参政的高潮。本文分五部分论述唐代前期女性参政的伦理思考。绪论对相关概念,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就国内外关于女性参政的现象及相关问题进行综述研究。第一章对当时女性参政的代表人物进行概述,同时对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四个方面探讨。第二章分析唐代前期女性参政表现出的伦理诉求。主要从政治和家庭两方面入手,首先女性踏入了男性所占领的政治领域,展现了女性的政治诉求;其次是在家庭领域中,表现了重“情”的夫妇伦理诉求和对母亲重“孝”的伦理诉求。第三章对女性参政表现出的伦理诉求和当时儒家伦理思想的关系进行探讨。在政治伦理中她们继承了儒家的重视修身、仁政的思想,但是任用“酷吏”的施政手段又对儒家伦理造成了冲击。在家庭伦理中,她们部分遵从了社会对女性的身份及伦理要求,但她们的参政行为及表现的性别平等的诉求又对儒家“男尊女卑”思想造成了冲击。第四章是唐代前期女性参政的伦理思考。首先她们为女性参政提供了合法性辩护;其次是吸取唐代参政女性的教训,为当代女性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及发展提供启示;最后又看到唐代前期女性参政的局限性。女性参政使得女性不再拘束于“男主外,女主内”,认识到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可以走出户内,勇于突破封建礼教的藩篱,在政治和家庭领域展现自己独特的追求。她们在历史的星空中犹如一颗颗亮眼的流星转瞬即逝,但却绽放出了最光耀夺目的异彩,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黄薇[9](2019)在《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文中提出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处在中西文明冲突与交汇点上的上海,社会生活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了明显的偏离和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迄今尚无专门着眼于西方基督宗教传播对上海社会风尚的影响。实际上,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上海一直是西方在华传教运动的中心。天主教和新教在上海的传教与社会事业,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占有较大的份额和突出的地位。因此,作为城市宗教与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无疑受到了包括基督宗教文明在内的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此前数量众多的以上海近代化为题的研究着作中,多将“西方”视作一个整体,很少注意到他们因不同的身份、国籍、行业、宗教信仰等,而产生的差别。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劝说”和“规训”两个维度,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下在华基督教会与传教士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关注点的变迁,及其对上海社会风尚造成的影响。“劝说”是指通过运用各种策略,使被劝说者愿意采用劝说者提出的意见或行为趋向。“规训”则是一种“权力—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化上的规训,即通过文化风气的熏陶,风俗习惯的养成,乃至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将其纳入到与规训者相同的文化语境中,减少“西方人”在殖民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摩擦。本文依据传教士出版的各种回忆录、书信集,中外教会机构的档案,教会出版机构出版的大量书籍、期刊等中西文献,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全文共分六章,楔子部分阐述了鸦片战争前,西方世界各种游记、笔记里的中国形象,以及传教士初来中国时在生活上的各种摩擦与碰撞;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勾勒了基督宗教在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简要描绘了基督教的传教情况,及其在中西思想交流、学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等方面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基督教东来后,与上海本土文化相遇时的摩擦。教会如何旗帜鲜明地反对诸如缠足、溺婴、一夫多妻等陋俗;第三章讨论了基督教倡导的城市生活理念,诸如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俭朴衣着、注意公共卫生等;第四章聚焦于基督宗教对于神职人员、中国教牧的日常规训,以餐饮、衣着、居家环境等要求为例,反映出基督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互动;第五章讨论了基督宗教在上海这个城市环境下,如何对教徒进行道德约束以及灵性的培养,以及如何实施适度的惩戒。本文最后认为基督教是随着西方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而的,但基督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其中包含人类社会某些基本的价值观,为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提供了部分道德基础,因而能引起上海本土文化的共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福音事业,对城市现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这些观念主要的言说者和传播者,传教士们无法摆脱时代及其自身身份的局限性,这就决定这些观念影响的有限性。尤其是20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的兴起,使得基督教会与传教士渐渐处于社会的边缘角色,虽然留下雪泥鸿爪却并不能给上海城市社会风尚的变化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方方[10](2019)在《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文中指出在比较宗教领域,体育较少作为一个维度被纳入其中。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体育却与宗教关系密切。基督教对于近现代体育的勃发和国际传播作用突出,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无论在形态还是理论上都深受道教影响。从中古到近代,基督教、道教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体育的历史走向。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解读与比较,不仅有助于解决近代的体育问题,还将为基督教和道教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唯物主义史观作为认识论基础,以宗教比较作为主要方法,试图从基督教与道教的历史演变中,去探寻两者之于体育的关系,以期对宗教学术研究有所禆益。全文分上下两编,共计六章。上编内容集中于中古时期,即前三章内容。下编内容集中于近代时期,即后三章内容。现将每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中古时期基督教、道教视域中的体育。首先本章探讨了中世纪基督教与骑士体育、民间体育活动之间若即若离的张力关系。尽管中世纪各种体育活动不被正统教义与教会所认可,但却长期存在。这是因为教会出于现实需要而采取的模糊与暧昧的态度,同时,中世纪基督教义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张力与解释空间;其次分析了养生体育与道教关系,道教养生体育活动的兴盛,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养生体育实质上是道教的一种宗教修炼活动;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理论层面两大宗教关于体育活动认知的根本区别是身体观的差异,实践层面关涉到两大宗教与世俗世界的关系问题。第二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其对体育的影响。首先基督教身体观非常复杂,受希腊和希伯来文化的双重影响,教会对体育活动的敌视态度出发点并非敌视人的身体,而是敌视“肉身的欲望”;其次道教修炼活动发展出的养生体育活动,是建立在道教自身的身体观念之上,即高度重视“肉身”的存在,并将肉身与精神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道教的身体观理论与实践表现出自身高度完整性与内部的自洽性,促使养生体育活动在自身内部发展。而基督教在身体观念上充满了内在的分歧,使基督教在整体上对身体运动采取了一种矛盾的功利主义态度。第三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指出中世纪基督教在理论上对世俗世界所存在肯定与否定并存的复杂态度,这种态度与基督教重视实践的传统结合,造成了它对体育活动否定与利用并存的复杂现实关系;其次由于道教养生体育是道教沟通神圣与世俗的重要载体,反映出道教神圣与世俗世界之间关系密切;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基督教和体育复杂的关系显示出自身对世俗世界的适应性与自我调节能力,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和谐关系则折射出道教在对待圣俗关系方面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但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了对异于自身教义之事物的封闭性。第四章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首先指出“强身基督徒”思想出现及其体育实践,标志着近代基督教开始接受体育活动,反映出近代基督教自身发生改变;其次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始接受近代科学以适应时代变化,但与此同时道教自身却无法突破传统束缚,导致了养生体育和道教走上了分裂道路;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的内在灵活性与注重实践之传统,形成了对待新事物的开放性,使得体育运动与近代基督教发生了内在融通。而道教养生体育在接受近代科学时破坏了自古形成的养生体育与道教宗教理论之间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导致了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传统道教内在封闭性是导致此结果的要因。第五章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进入近代后,尽管仍存敌视体育运动和肉身的保守基督教派别,但在众多接受体育运动的新教派别中,肉身获得了合法地位,中古时代灵魂与肉体的紧张关系得到化解;随着养生体育与道教的分离,道教身体观发生了分裂,表现为世俗化的养生体育所代表的“世俗身体”和固守传统的修仙术为代表的“神性肉身”;对比二者,这种差异反映出两大宗教对于近代新环境与新元素的吸收与处理能力,即是否具有开放性。此外,近代体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能否接纳与吸收体育科学,也反映出两大宗教身体观的理性化程度。第六章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近代英美基督教对体育运动的提倡体现了世俗化发展趋势,但仍主要服务于个人与社会的精神拯救,而且也有其时代的特殊性,它是近代基督教根据世俗世界变化而进行自身调整的一种手段;其次近代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折射出了道教传统上的神圣与世俗世界的割裂;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接纳体育运动是其成功适应世俗世界变化的结果,在新教对中世纪天主教思想的改造过程中,基督教内在世俗化与理性化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相对而言,由于道教传统与世俗世界过于接近,一旦世俗世界发生巨变,宗教目标往往难以做出有效调整,养生体育亦丧失了沟通神圣与世俗的功能。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本研究的现代启示。

二、道教与基督教女性观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教与基督教女性观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老子性别观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老子性别观研究概述
二、老子性别观研究的主要观点
    (一)女性至上观
    (二)前性别或无性别观
    (三)雌性非女观
    (四)雌雄同体观
    (五)性别平等观
    (六)生态女性观
    (七)自由主义女性观
    (八)贵阳贱阴女性观
三、八种观点的合理性

(2)中国居民的宗教信仰与环保行为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模型与变量处理
        1.数据来源
        2.变量的选择(1)被解释变量
        3.基准模型
    (二)结果分析
    (三)内生性
四、进一步的讨论:宗教信仰影响环保行为的作用机制
    (一)宗教信仰是否通过对价值观的影响来影响环保行为
    (二)宗教是否通过影响环保态度来影响环保行为
五、结论

(3)近代九江市民社会生活研究(186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近代九江市民的日常生活
    第一节 近代九江市民衣着生活的变与不变
    第二节 近代九江市民饮食变迁
    第三节 近代九江市民民居建筑的变迁
    第四节 近代九江城市交通的变迁
第三章 近代九江市民的精神信仰
    第一节 宗教信仰
    第二节 众神信仰
    第三节 西方冲击下精神信仰的特点
第四章 近代九江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近代九江教育体制的更迭
    第二节 九江学校教育的近代化历程
    第三节 近代九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五章 近代九江医疗卫生的发展
    第一节 近代九江医疗体制的更迭
    第二节 近代九江医疗卫生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近代九江医疗卫生发展的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南太行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现代化进程引发的乡村聚落景观趋同
        1.1.2 理论背景:设计理论领域对乡土景观特征的探索
        1.1.3 政策背景:保护与传承乡村聚落景观特征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识别与保护南太行乡村聚落景观中特有的人居智慧
        1.2.2 拓展乡村聚落景观相关研究的视野、方法与理论体系
        1.2.3 理解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平等看待不同群体的景观表达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乡村聚落景观
        1.3.2 景观特征
        1.3.3 场所
        1.3.4 南太行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乡村聚落景观相关理论
        1.4.2 乡村聚落景观的多角度研究
        1.4.3 太行山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
        1.4.4 南太行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研究
        1.4.5 评述及本研究的定位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方法
        1.6.1 田野调查与实证法
        1.6.2 聚落单位层次分析法
        1.6.3 图解分析法
        1.6.4 多学科交叉法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框架
2 乡村聚落景观构成特征和分析框架
    2.1 主位视角下的乡村聚落景观构成特征
        2.1.1 主位视角与客位视角的差异
        2.1.2 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组织单位
        2.1.3 乡村聚落景观基本单位的组织图式
    2.2 乡村聚落景观的功能层次
        2.2.1 满足资源获取需求的生产景观
        2.2.2 维系社会组织需求的生活景观
        2.2.3 服务三界划分需求的信仰景观
        2.2.4 三类景观之间的关系
    2.3 乡村聚落景观的尺度层次
        2.3.1 地景尺度
        2.3.2 聚落尺度
        2.3.3 住居尺度
    2.4 基于尺度与功能层次的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分析框架
        2.4.1 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分析框架的基本构成
        2.4.2 乡村聚落景观分析框架的特征
    2.5 小结
3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背景环境
    3.1 自然地理环境
        3.1.1 地理区位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水系
        3.1.4 气候植被
        3.1.5 土壤类型
    3.2 历史人文环境
        3.2.1 聚落发展的历史沿革
        3.2.2 山地风俗文化
        3.2.3 民间信仰体系
    3.3 社会结构背景
        3.3.1 血缘关系
        3.3.2 地缘关系
        3.3.3 业缘关系
        3.3.4 志缘关系
    3.4 小结
4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的生产景观特征
    4.1 聚落营建的资源获取逻辑
        4.1.1 地景尺度:聚落与聚落之间土地的协调
        4.1.2 聚落尺度:聚落内部要素的协调
    4.2 饮水系统的配置
        4.2.1 饮水系统的类型
        4.2.2 水源获取逻辑
        4.2.3 饮水系统与村庄的位置关系
    4.3 林地的配置
        4.3.1 林地的功能
        4.3.2 林地配置逻辑
        4.3.3 林地与村庄的位置关系
    4.4 农田的配置
        4.4.1 农田的类型
        4.4.2 农田配置逻辑
        4.4.3 农田与村庄的位置关系
    4.5 道路的配置
        4.5.1 道路网络的类型
        4.5.2 道路的配置逻辑
        4.5.3 道路与村庄的位置关系
    4.6 聚落格局类型划分
        4.6.1 分类指标
        4.6.2 样本概述
        4.6.3 分类结果
    4.7 小结
5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的生活景观特征
    5.1 地景尺度聚居空间组织
        5.1.1 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5.1.2 聚落之间的连通性
    5.2 聚落尺度聚居空间组织
        5.2.1 村庄的空间形态与演变
        5.2.2 公共空间体系
        5.2.3 院落间的组织方式
    5.3 住居尺度聚居空间组织
        5.3.1 民居单体建筑的基本形制
        5.3.2 民居的组织与演变
        5.3.3 民居组织的位次关系
    5.4 小结
6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的信仰景观特征
    6.1 民间信仰的三界观念
        6.1.1 中西方信仰观念的差异
        6.1.2 民间宗教中的宇宙观特征
        6.1.3 天、地、人三界属性
        6.1.4 三界之间的联系
    6.2 地景尺度的神圣景观体系
        6.2.1 地景神圣景观的构成要素
        6.2.2 地景神圣景观与聚落的位置关系
        6.2.3 地景神圣景观的空间组织
    6.3 聚落尺度神圣景观体系
        6.3.1 聚落神圣景观的构成要素
        6.3.2 聚落神圣景观与村庄的位置关系
        6.3.3 聚落神圣景观的空间组织
    6.4 住居尺度的神圣景观体系
        6.4.1 家宅神圣物的构成要素
        6.4.2 家宅神圣物的分布
        6.4.3 家宅神圣物的空间组织
    6.5 小结
7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形成机制
    7.1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模式系统
        7.1.1 生产景观的原型与衍生类型
        7.1.2 生活景观的原型与衍生类型
        7.1.3 信仰景观的原型与衍生类型
        7.1.4 多层级嵌套式的模式系统
    7.2 乡村聚落景观的形成过程
        7.2.1 景观形成路径
        7.2.2 基底:人的基本生存需求
        7.2.3 动因:自然地理环境
    7.3 小结
8 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建议
    8.1 保护
        8.1.1 系统性、层次性的开展景观保护
        8.1.2 研究归纳乡村聚落景观的模式系统
        8.1.3 关注景观生成过程的保护与维持
    8.2 发展
        8.2.1 重塑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
        8.2.2 在景观规划与建设工作中注重公众参与,提倡居民自建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乡村聚落中生产、生活、信仰三类景观的空间结构各不相同
        9.1.2 乡村聚落景观总体上表现出沿山体阶梯垂直分异的特征,分为3大类,5小类
        9.1.3 乡村聚落景观是由一种多层级嵌套的景观模式系统组织起来的
        9.1.4 生产景观对山地聚落类型的确定起到重要作用
        9.1.5 乡村聚落景观的形成以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为本源,自然地理环境为动因
    9.2 论文创新点
        9.2.1 拓展了现有的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分析框架
        9.2.2 总结了乡村聚落景观背后多层次嵌套式的模式系统
    9.3 研究展望
        9.3.1 景观模式系统的进一步充实
        9.3.2 对乡村聚落景观在时间尺度上演变规律的研究
        9.3.3 景观模式系统在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样本村落图集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倍倍尔妇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倍倍尔妇女观形成的逻辑分析
    第一节 倍倍尔妇女观的形成逻辑
        一、理论来源:对以往妇女理论的借鉴和反思
        二、时代背景:资本主义垄断化和妇女受压迫的现况
        三、生平实践:从革命的民主主义者到社会主义者
    第二节 倍倍尔妇女观的演变脉络
        一、萌芽阶段:对于妇女困境的关注和同情
        二、发展阶段: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转向
        三、成熟阶段:妇女也将获得真正的人的地位
第二章 倍倍尔妇女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命运:“妇女是人类中最先成为奴隶的人”
        一、“妇女同工人一样,都是被压迫者”
        二、妇女被压迫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第二节 处境:“妇女受双重的苦:作为社会生物和性生物”
        一、“社会的压制和推论使自然权利减少”
        二、“她们在宗教和政治方面的地位等于零”
        三、“当今的婚姻远未能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四、“妇女生存斗争要求作出比从前更大的努力”
        五、“妇女的教育比无产者的教育更容易被忽视”
    第三节 根源:“社会上的一切依附都来源于经济上的依赖”
        一、“女性劳动边缘化”是妇女受压迫的直接原因
        二、“个人财产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
        三、“深深植根于当今社会制度中的祸害”
    第四节 解放:“必须用利斧砍断祸根”
        一、“妇女的地位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的最好尺度”
        二、“社会主义是适用于人类活动一切领域的科学”
        三、开展解放运动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两个程度”
        四、“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不仅争取自身的解放”
第三章 倍倍尔妇女观的历史地位与启示
    第一节 倍倍尔妇女观的历史地位
        一、倍倍尔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三、德国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科学指南
    第二节 倍倍尔妇女观的当代启示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二、构建马克思主义女性学科的中国模式
        三、注重创造有利于妇女全面发展的各项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论《春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创新点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许地山与《春桃》
    第一节 他的信仰
        一、宗教学者的宗教观
        二、逐步成长的宗教观
    第二节 宗教世俗化的践行者
        一、宗教世俗化
        二、“人的文学”与宗教世俗化的殊途同归
    第三节 春桃的落花生精神
        一、落花生精神的实质
        二、《春桃》的落花生精神
第二章 《春桃》与春桃
    第一节 “为人生”的解答
        一、超凡入圣和超现实
        二、“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生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
        四、第三条路如何走下去?
    第二节 她的性格
        一、她的倔强
        二、她的洒脱
        三、她的“逞强”
    第三节 她的爱情
        一、夹缝中的爱情
        二、爱情“初学者”
        三、她的“女儿心”
    第四节 她的理想
        一、怎样才算是个“人”?
        二、战斗的梦想
第三章 希望的呐喊
    第一节 人性的光辉
        一、人性与人心
        二、后“穷则独善其身”时代
    第二节 真正的解放
        一、“活着”和“生活”
        二、话语权
    第三节 精神的引领
        一、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破与立的重大意义
        三、会燎原的星火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演化与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范围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关于哈尔滨主要宗教的历史发展的研究
        1.3.2 关于哈尔滨宗教建筑形态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的概况与分布
    2.1 哈尔滨近代宗教的基本概况
        2.1.1 哈尔滨近代城市发展与文化背景
        2.1.2 哈尔滨近代宗教的发展沿革
        2.1.3 宗教文化与城市历史的相互影响
    2.2 哈尔滨宗教建筑的发展与演化
        2.2.1 早期宗教建筑的形成
        2.2.2 多宗教建筑的发展变化历程
    2.3 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的分布
        2.3.1 宗教建筑的分布状况与特点
        2.3.2 宗教风俗对宗教建筑分布的影响
        2.3.3 教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的类型与基本特征
    3.1 宗教建筑的类型与形态
        3.1.1 宗教建筑的分类
        3.1.2 不同宗教建筑的形态特征
        3.1.3 宗教建筑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特色
    3.2 宗教建筑的建造技术与空间塑造
        3.2.1 结构选型和空间的异同
        3.2.2 材料的选择与空间营造
        3.2.3 平面空间布局差异比较
    3.3 宗教建筑的场所精神与艺术特色
        3.3.1 内部空间与宗教装饰符号
        3.3.2 外部空间及宗教场所精神
        3.3.3 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营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宗教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4.1 哈尔滨宗教建筑的保护策略
        4.1.1 哈尔滨宗教建筑的使用现状
        4.1.2 建筑遗产的保护条例与策略
        4.1.3 哈尔滨宗教建筑的保护策略与特点
    4.2 哈尔滨宗教建筑的修复设计
        4.2.1 宗教建筑的修复矛盾与难点
        4.2.2 宗教建筑修缮与复原的数字化设计
        4.2.3 哈尔滨宗教建筑的修复措施
    4.3 哈尔滨宗教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
        4.3.1 哈尔滨宗教建筑的价值评估
        4.3.2 哈尔滨宗教建筑再利用案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唐代前期女性参政的伦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唐代前期女性参政的情况及社会历史背景
    一、女性参政的情况
    二、清明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
    三、儒道释三教并存的伦理思想
    四、多元的民族文化
第二章 唐代前期女性参政的伦理诉求
    一、“仁、德”为中心的政治伦理诉求
        (一)“劝农桑,薄赋徭”蕴含的民本思想
        (二)“君子满朝治天下”体现的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思想
    二、重“情”、“孝”的家庭伦理诉求
        (一)以“情”为基础的夫妇相处之道
        (二)“父在为母齐衰三年”重视母亲的“孝观念”
第三章 唐代前期女性参政的伦理诉求与儒家伦理的关系
    一、对儒家政治伦理的继承与冲击
        (一)、对修身、“仁政”儒家政治伦理的继承
        (二)、“酷吏”统治手段对儒家政治伦理的冲击
    二、对儒家家庭伦理的继承与冲击
        (一)、对女性身份及伦理要求的部分遵从
        (二)、对“男尊女卑”伦理思想的冲击
第四章 唐代前期女性参政的伦理评价
    一、为女性参政提供了合法性辩护
        (一)女性参政凸显出的性别平等
        (二)女性参政彰显出独特的政治价值
    二、为当代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提供了启示
    三、唐代前期女性参政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及研究回顾
        (一) 选题意义
        (二) 部分概念界定
        (三) 研究回顾
    二、史料运用
        (一) 在沪出版的教会期刊概述
        (二) 其他史料
楔子: 到中国去!
    (一) 想象中的异邦
    (二) 艰难的开始
第一章 近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传播和发展
    一、成功与失败: 基督教在沪的早期活动
    二、挑战和回应: 条约体制下基督教在上海的传播
        (一) 开埠初期上海城市发展与移民潮
        (二) 鸦片战争后上海天主教发展
        (三) 基督新教在上海的发展
    三、调整与适应: 蓬勃发展的福音事业
    四、吸纳与融合: 城市生活中的西方元素
第二章 劝说: 基督教反对什么?
    一、传教士与在华西人的反缠足运动
    二、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禁烟运动
    三、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女性生活的认识和批判
    四、传教士对中国一夫多妻制的再诠释
第三章 劝说: 基督教赞成什么?
    一、性别与任务: 怎样做一个好妻子
    二、健康与卫生: 怎样居住在大城市?
        (一) 教会与城市公共卫生
        (二) 个人生活与卫生理念
    三、滋养与修饰:怎样做一个近代都市人?
        (一) 西食东渐
        (二) “假辫子”和“剪辫子”
    四、观剧与体育:怎样做一个时髦的青年
        (一) 走,我们看戏去
        (二) 运动也快乐
第四章 规训:宗教戒律中的行为养成
    一、餐食有礼、进退有度
    二、都会时尚与着装规训
        (一) 教会的基本着装理念
        (二) 服饰变革风潮下的教会着装取向
        (三) 时尚潮流中的基督教会的规训
        (四) 女传教士的时尚天性与自我规训
    三、居住环境的布置
第五章 :规训:灵性追求和道德约束
    一、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二、基督徒的娱乐休养
    三、基督教会的规训与惩戒
结论: 基督宗教在上海:殖民沧桑中的“文化掮客”
附录一: 汉语基督教文献库中日常生活类文献书目
附录二: 近代江南地区出版饮食类书籍
附录三: 近代教会在沪文化机构选录
附录四: 本文主要图表目录
附录五: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致谢

(10)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上篇
    第一章 两大宗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第一节 基督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一、基督教视域中体育活动的界定
        二、基督教与中古骑士体育
        三、基督教与中古民间体育活动
        第二节 道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一、道教视域中养生体育活动的界定
        二、养生体育活动及其特点
        三、古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宗教性质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二章 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对体育观念影响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一、中古基督教体育观念所体现出的身体观
        二、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历史渊源
        三、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争议
        第二节 古代道教的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一、古代道教养生体育中的身体观念
        二、道教身体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第三章 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一、中古基督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
        二、体育观所折射出圣与俗的复杂关系
        第二节 古代道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一、道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及养生体育的地位
        二、道教的世俗化与养生体育的特殊角色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探讨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探讨
    古代部分小节
下篇
    第四章 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一、近代基督教新体育观念的出现
        二、近代英美基督教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三、近代基督教与体育运动关系变化的特征
        第二节 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变化及与道教关系的改变
        一、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科学化思想的出现
        二、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展状况与困境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的变化
        二、影响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变化因素的比较
    第五章 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身体观的变化
        一、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二、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特点及原因
        第二节 近代道教身体观念的变化
        一、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二、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的比较
        二、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原因的比较
    第六章 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一、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体现
        三、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近代道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一、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的体现
        三、与世俗世界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一、理论层面之比较
        二、实践层面之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道教与基督教女性观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子性别观研究述评[J]. 崔丽萍.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中国居民的宗教信仰与环保行为选择[J]. 黄君洁.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1(02)
  • [3]近代九江市民社会生活研究(1861-1949)[D]. 艾新宇.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南太行林虑山地区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李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倍倍尔妇女观研究[D]. 冯丽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论《春桃》[D]. 王书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2)
  • [7]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演化与形态特征研究[D]. 杨嘉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唐代前期女性参政的伦理思考[D]. 李平.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9]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D]. 黄薇. 上海大学, 2019(02)
  • [10]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D]. 方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道教和基督教妇女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