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高等数学教学问题的五个步骤

解决高等数学教学问题的五个步骤

一、高等数学教学中解题的五大步骤(论文文献综述)

李法玉[1](2021)在《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圆锥曲线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者着眼于如何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如何有效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探索教学理论,促进数学课堂改革发展的研究刻不待时。变式教学是中国教师广为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APOS学习理论是在研究数学概念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很强的数学学科特色。近年来,基于APOS理论的命题教学和习题教学也在不断涌现。本文将国外着名学者研究的APOS学习理论与国内教师广为使用的变式教学进行整合,以圆锥曲线为载体,以检验两种理论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否能有效改善实际教学为目的。基于此,本研究拟对如下问题进行探讨:1.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思考如何探寻合适且具体的教学模式来指导实际教学?2.在探索出基于两种理论整合的教学模式后,思考如何设计具体的圆锥曲线教学方案?3.基于APOS理论的圆锥曲线变式教学是否能有效改善实际教学效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教学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1.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的研究成果,基于概念的二重性,得到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教授内容与形式的不同,分别探索出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概念课、命题课以及习题课三个课型的教学模式。2.通过访谈得到现阶段圆锥曲线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整合的教学模式,设计基于APOS理论的圆锥曲线变式教学方案,并应用到实验班,同时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得到该模式指导下的教学建议。3.通过对教学实验结果分析可知,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即基于理论整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与此同时,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深度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另外,还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意义地建构数学知识。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说明了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也验证了基于APOS理论的圆锥曲线变式教学的有效性。

李静文[2](2021)在《数形结合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圆锥曲线为例》文中认为自2018年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意味着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要进入一个新的改革发展阶段。新课标中强调要优化课程结构,以单元(主题)教学为引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共同基础和多样化选择;突出数学教学主线,凸显数学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方法,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同时锻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单元教学已不是新鲜词汇,但由新课标的颁布,使教育界的研究者再次聚焦单元教学的研究,以助数学思想的培养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单元教学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为此本文设计了两个研究问题:(1)如何系统地进行“数形结合”单元教学设计?(2)“数形结合”单元教学实施效果如何?该研究以新人教B版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圆锥曲线内容为载体,研究“数形结合”单元教学的教案设计,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进行研究。参考吕世虎教授的单元教学设计步骤进行单元教学设计,首先分析单元教学六大要素,其次编制单元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流程,最后实施教学。通过前测试卷和后测试卷的数据发现,前测时两个水平相当的班级,在进行了数形结合单元教学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运用数形结合解题能力有显着性差异,证实了单元教学有助于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出三条结论: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是数形结合思想培养的重要手段;第二,数形结合单元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媒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第三,高中一线教师对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解有偏差。由此该研究提出三条建议:第一,进行数形结合单元教学设计时,关注新教材的变化和新课标的要求;第二,进行数形结合单元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情,优化教学设计;第三,进行数形结合单元教学设计时,要多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图形的变化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增加学习乐趣。

张利[3](2019)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界日益关注初中生的素质培养问题,围绕素质培养调整课程体系和确定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数学核心素养应运而生。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的数学运算能力是初中生用来解决运算问题的基本技能,初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学习效果。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差,为更好培养当下初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将核心素养融入具体的运算教学中来是时代的选择。为了解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情况,笔者选取两所不同教学水平的初中学校,将初中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研究他们的运算能力,选择有理数运算、代数式求值、整式运算和解一元一次方程四个模块作为研究的载体,以问卷调查和检测卷检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研究设计与实施。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初中生运算能力的现状如何?(以初中一年级为例研究薄弱之处在哪里?)2.哪些因素会影响初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包括某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3.如何有效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有哪些具体的教学策略?)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对检测卷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概括总结学生的运算错误,发现当下初中生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错误,是因为他们对基本概念记忆模糊,对运算意义和算理的理解能力较低,缺乏符号意识,数到代数的转变困难。结合上文分析结果,笔者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和解决措施:(1)立足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对有理数基本概念的学习(2)在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3)加强文字语言与数学符号语言的互译教学(4)借助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5)通过感受数量的变化过程,感悟函数模型思想(6)注重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7)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避免过失性错误(8)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9)巧设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10)训练要举一反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总的来说,笔者借鉴和参考与数学教学、核心素质培养等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常年在初中学校的实践教学经验,深入分析研究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运算水平,由此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初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希望能够为其他数学老师和学生提供参考意见,进而获得更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田冬军[4](2019)在《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这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数学的模式观是用模式的观点去分析模式、应用模式、建立模式和鉴赏模式。数学模式的建立通常包括模式识别、模式解构、模式转换和模式鉴赏等过程。数学命题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研究还不是很多,而且研究视角基本上都立足于教育学视角。文章则立足数学视角,从“数学是模式的科学”这一基本前提出发,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能力探索基于数学学科特点(模式观)的数学命题教学理论,告慰张奠宙先生生前提出的夙愿“立足自己的学科特点来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所以文章以模式观为切入点研究高中数学命题教学。文章主要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通过数学模式观来探讨数学命题的教学过程,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模式观对发展学生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有怎样的作用?(2)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如何实践,即实施步骤是什么?(3)对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的实施步骤进行实践,据此反思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策略有哪些?通过研究发现:模式观对发展学生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的实施步骤是:(1)识别模式,导入命题;(2)探究模式,形成命题;(3)修正模式,内化命题;(4)运用模式,应用命题;(5)鉴赏模式,提升素养。结合《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和《直线与方程》这两个教学案例,对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步骤进行实践,并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模式观角度来探讨高中数学命题的教学策略。具体教学策略有:(1)注重“元认知”教学策略在模式识别中的运用;(2)加强“变式教学”,多角度识别数学命题的本质属性;(3)结合“问题驱动”,强化高中数学命题模式的识别;(4)利用“模式整合”,形成完整的命题知识结构网络;(5)将HPM运用到模式观中,充分挖掘数学模式的实际背景及历史渊源。

齐虹[5](2014)在《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开发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是课程发展的重要标志.本学位论文在明晰学校办学宗旨情况下,以研究《矩阵的应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实践经验.论文采取文献检索法,查阅矩阵知识相关的文献和书籍,对其进行分类整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用于丰富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的内容.同时,采用行动研究法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践,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和改进.在高二实验班开展实验课,通过观察学生反应,来调整教学进度,确定教材内容的难易.通过对实验班学生的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的变化.在教材的开发中,我们注意教材的系统性,注重采用活动教学、问题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崔玲玲[6](2013)在《初中数学后进生学习习惯改进 ——侧重于个案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几个不同类型数学后进生的个案研究,试图科学的、具体的解释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和特征,提出对数学后进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实施方案,以及对教师、学生和学校今后发展的建议;以利于今后对数学后进生群体的认识与研究,从而提高后进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使大量后进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逐步摆脱“困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现代数学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作为基础教育组成部分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表明:大量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效率不高,不同年级不断分化出越来越多的后进生,对后进生的数学教学便成为初中数学教育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数学课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已经形成压力,从而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终身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对于初中数学后进生而言,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然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进而增加其对后进生的关注和个别辅导。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问题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为相关理论综述,主要分为后进生和学习习惯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后进生和学习习惯的基本原理;第四、五、六章分别为三个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类型的初中数学后进生的个案分析;第七章为总结,分为对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学习习惯问题的成因总结,和对改进初中数学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基本策略总结。最后分别为结语和参考文献。

张雅平[7](2004)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解题的五大步骤》文中认为本文就多年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高等数学解题的五大步骤,即一看、二想、三找、四做、五查.

二、高等数学教学中解题的五大步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数学教学中解题的五大步骤(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圆锥曲线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文献概述与理论基础
    2.1 APOS理论
        2.1.1 APOS理论的来源
        2.1.2 APOS理论的模式
        2.1.3 APOS理论的研究现状
    2.2 变式教学
        2.2.1 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
        2.2.2 变式教学的分类
        2.2.3 变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第3章 圆锥曲线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3.1 教师教学访谈情况
    3.2 教师教学访谈小结
第4章 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4.1 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概述
        4.1.1 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4.1.2 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可行性
    4.2 基于APOS理论的变式教学模式
        4.2.1 概念课的教学模式
        4.2.2 命题课的教学模式
        4.2.3 习题课的教学模式
    4.3 教学建议
第5章 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圆锥曲线教学案例
    5.1 案例一:基于APOS和变式教学整合的概念课教学
        5.1.1 案例实施
        5.1.2 案例实施评价
    5.2 案例二:基于APOS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命题课教学
        5.2.1 案例实施
        5.2.2 案例实施评价
    5.3 案例三:基于APOS与变式教学整合的习题课教学
        5.3.1 案例实施
        5.3.2 案例实施评价
第6章 基于APOS理论的圆锥曲线变式教学实验研究
    6.1 实验目的和假设
        6.1.1 研究目的
        6.1.2 研究假设
    6.2 实验对象和变量
        6.2.1 实验对象
        6.2.2 实验变量
    6.3 实验设计
        6.3.1 实验过程
        6.3.2 实验材料的编制与检验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4.1 前测试卷的成绩统计分析
        6.4.2 后测试卷的成绩统计分析
        6.4.3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6.4.4 教师访谈分析
    6.5 实验结论
第7 章 研究结论、反思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反思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数学教师关于圆锥曲线教学情况的访谈调查提纲
附录B 坐标平面上的直线测试
附录C 圆锥曲线测试题
附录D 学生调查问卷(实验后)
附录E 教师访谈提纲(实验后)
致谢

(2)数形结合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圆锥曲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
        1.数形结合思想
        2.单元教学设计
        3.圆锥曲线
    (五)创新点
二、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1.“ADDIE”模型
        2.格式塔心理学
        3.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二)文献综述
        1.关于单元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综述
        2.关于数形结合思想的相关研究综述
        3.关于圆锥曲线的相关研究综述
        4.小结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实验法
        3.问卷调查法
    (四)研究工具
    (五)实施过程
四、“数形结合”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二)构建单元框架
    (三)数学要素分析
        1.数学内容分析
        2.课标分析
        3.学情分析
        4.教材分析
        5.重难点分析
        6.教学方式分析
    (四)单元教学目标
    (五)单元教学安排与课时分配
    (六)示例:椭圆的几何性质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六、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B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C 前测卷
附录D 后测卷
致谢

(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背景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理论意义
        1.4.3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素养的概念
        2.1.1 文化素养
        2.1.2 数学素养
        2.1.3 数学核心素养
    2.2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运算能力基本理论的研究
        2.2.1 国内外相关研究检索
        2.2.2 运算能力的界定
        2.2.3 运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3 课程标准与教材对初中生运算能力的要求和体现
        2.3.1 《课程标准2011》中对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部分要求
        2.3.2 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内容在教材中的体现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研究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对象
    3.2 调查实施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2 检测卷的设计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3.2 检测卷的结果与分析
    3.4 研究结果总结
        3.4.1 初中一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
        3.4.2 影响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因素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4.1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有理数运算的教学策略
        4.1.1 立足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对有理数基本概念的学习
        4.1.2 在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4.1.3 加强文字语言与数学符号语言的互译教学
    4.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代数式运算的教学策略
        4.2.1 借助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4.2.2 通过感受数量的变化过程,感悟函数模型思想
        4.2.3 注重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3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方程运算的教学策略
        4.3.1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避免过失性错误
        4.3.2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3.3 巧设问题,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4.3.4 训练要举一反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致谢

(4)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提出问题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2.1 模式观的相关理论
        2.1.1 模式观的概念及特点
        2.1.2 模式观的方法
    2.2 数学命题的相关理论
        2.2.1 数学命题的概念及特点
        2.2.2 数学命题在数学中的地位
    2.3 命题学习的相关理论
        2.3.1 学习的分类
        2.3.2 命题学习的心理过程
        2.3.3 数学命题学习的心理过程
第三章 模式观对发展学生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用分析
    3.1 模式观对“数学抽象”的作用分析
    3.2 模式观对“逻辑推理”的作用分析
    3.3 模式观对“数学建模”的作用分析
    3.4 模式观对“直观想象”的作用分析
    3.5 模式观对“数学运算”的作用分析
    3.6 模式观对“数据分析”的作用分析
第四章 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实施步骤
    4.1 识别模式,导入命题
    4.2 探究模式,形成命题
    4.3 修正模式,内化命题
    4.4 运用模式,应用命题
    4.5 鉴赏模式,提升素养
第五章 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实施与反思
    5.1 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实施
        5.1.1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教学实施
        5.1.2 《直线与方程》教学实施
    5.2 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反思
        5.2.1 注重“元认知”教学策略在模式识别中的运用
        5.2.2 加强“变式教学”,多角度识别数学命题的本质属性
        5.2.3 结合“问题驱动”,强化高中数学命题模式的识别
        5.2.4 利用模式整合,形成完整的命题知识结构网络
        5.2.5 将HPM运用到模式观中,充分挖掘数学模式的实际背景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开发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与问题提出
        1.1.1 校本课程研究的意义
        1.1.2 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开发的意义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背景与文献综述
        1.2.1 校本课程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1.2.2 高中矩阵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和相关理论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人本主义“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1.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 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的开发
    2.1 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开发的流程与设置
        2.1.1 环境分析
        2.1.2 课程目标
        2.1.3 课程组织
    2.2 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的开发
        2.2.1 生活中的矩阵
        2.2.2 古代中国的矩阵
        2.2.3 学分认定中的成绩矩阵
        2.2.4 图论与矩阵
        2.2.5 聚会中的关系矩阵
        2.2.6 生产销售中的矩阵
        2.2.7 三角形中的勾股矩阵
        2.2.8 算法中的矩阵
        2.2.9 军事中的密码矩阵
        2.2.10 几何图形中的度量矩阵
        2.2.11 生物链中的矩阵
3 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的实践
    3.1 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的课堂实践方案
    3.2 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的教学实践
        3.2.1 发展校园文化,体现办学特色
        3.2.2 重视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方式
        3.2.3 关注矩阵文化,开阔数学视野
        3.2.4 注重实际联系,发展应用意识
        3.2.5 体现数学本质,加强内容联系
4 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研究的结果及建议
    4.1 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研究的结果
    4.2 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4.2.1 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研究的思考
        4.2.2 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研究的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参考文献
致谢

(6)初中数学后进生学习习惯改进 ——侧重于个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当代心理学家对学习习惯的研究现状
    1.5 习惯与学习习惯的概念界定和分类
        1.5.1 习惯的概念界定
        1.5.2 习惯的分类
        1.5.3 学习习惯的概念界定
        1.5.4 学习习惯的分类
    1.6 学习习惯的特征
    1.7 学习习惯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后进生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最近发展区”理论中关于后进生学习梯度的设置
        2.1.2 建构主义理论中关于后进生认知发展的研究
        2.1.3 多元智力理论中关于后进生多种智力发展的研究
    2.2 学习习惯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元认知理论中关于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2.2.2 认知主义理论中关于学习习惯形成的研究
        2.2.3 行为主义理论中关于学习习惯问题矫正的研究
第3章 后进生及学习习惯的基本原理
    3.1 影响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
        3.1.1 社会方面
        3.1.2 学校方面
        3.1.3 家庭方面
        3.1.4 数学学科本身
    3.2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作用
    3.3 对数学后进生的教育原则
第4章 数学后进生 A 学习习惯改进的个案分析
    4.1 后进生 A 的背景材料
    4.2 后进生 A 的学习习惯问题分析
    4.3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学习习惯指导对策
    4.4 后进生 A 的学习习惯改进的成效
第5章 数学后进生 B 学习习惯改进的个案分析
    5.1 后进生 B 的背景材料
    5.2 后进生 B 的学习习惯问题分析
    5.3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习惯指导对策
    5.4 后进生 B 的学习习惯改进的成效
第6章 数学后进生 C 学习习惯改进的个案分析
    6.1 后进生 C 的背景材料
    6.2 后进生 C 的学习习惯问题分析
    6.3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学习习惯指导对策
    6.4 学生 C 的学习习惯改进的成效
第7章 结论
    7.1 初中数学后进生学习习惯问题的成因总结
        7.1.1 教师方面
        7.1.2 家庭方面
        7.1.3 学生方面
        7.1.4 数学学科本身
    7.2 改进初中数学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基本策略
        7.2.1 心理层面
        7.2.2 技术层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高等数学教学中解题的五大步骤(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圆锥曲线教学研究[D]. 李法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数形结合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圆锥曲线为例[D]. 李静文.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研究[D]. 张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基于模式观的高中数学命题教学研究[D]. 田冬军. 喀什大学, 2019(07)
  • [5]校本课程《矩阵的应用》开发与实践[D]. 齐虹.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6]初中数学后进生学习习惯改进 ——侧重于个案的研究[D]. 崔玲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7]高等数学教学中解题的五大步骤[J]. 张雅平.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

标签:;  ;  ;  ;  ;  

解决高等数学教学问题的五个步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