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番茄育苗措施

温室番茄育苗措施

一、温室培育番茄壮苗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庄团结[1](2021)在《蔬菜潮汐式穴盘育苗营养液浓度及水分吸持特征的研究》文中指出潮汐灌溉,是基于基质孔隙毛细管作用力的底部灌溉方式,在我国蔬菜穴盘育苗应用呈增长态势。为明确蔬菜潮汐式穴盘育苗最佳肥料浓度、穴盘基质水分吸持-耗散特征,本研究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cv.中杂302)、辣椒(Capsicum annuum L.,cv.中椒6号)、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cv.京茄1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cv.中农18)为试材,研究了蔬菜潮汐式穴盘育苗生长期肥料供给、水分吸持特征等,为蔬菜潮汐式穴盘育苗水肥精准供给提供实践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用番茄品种‘中杂302’,分5个阶段潮汐灌溉梯度浓度营养液,测定分析了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参数、养分积累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发现I阶段灌溉1.0×浓度营养液出苗率最高;当营养液浓度设定为I阶段0.25×、II阶段0.25×、III阶段1.0×、IV阶段1.5×、V阶段1.5×时,穴盘苗株高、茎粗、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干鲜质量和壮苗指数最优,其中壮苗指数分别比其他处理提高了32%、36.83%、76.42%、30.77%、55.40%、43.11%、37.16%、27.21%。此外,番茄穴盘苗干质量增长率,随生长发育进程而提高;提高营养液浓度,促进了穴盘苗体内N、P、K吸收积累。2.选用番茄品种‘中杂302’,潮汐式穴盘育苗条件下研究了番茄苗期基质水分吸持-耗散特征,表明育苗基质相对含水量从15%增加到65%,需时10-12 min,从15%增加到75%,需时14-17min,吸水速率随灌溉时间延续而降低;夏季昼间相对含水量平均降幅约14.62%,夜间平均降幅约2.74%,秋季昼间平均降幅约10.90%,夜间平均降幅约1.81%;育苗基质水分耗散速率与气温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潮汐式培育番茄穴盘苗,叶面积、SPAD等指标均显着高于顶部喷灌(P<0.05);夏季或秋季潮汐式穴盘育苗水分利用率较顶部喷灌分别提高了47.41%、60.12%。3.选用辣椒品种‘中椒6号’,潮汐式穴盘育苗条件下研究了辣椒苗期基质水分吸持-耗散特征,表明育苗基质相对含水量从15%增加到60%,需时5-7 min,从15%增加到70%,需时8-11min,吸水速率随灌溉时间延续而降低;夏季昼间相对含水量平均降幅约12.22%,夜间平均降幅约2.36%,秋季昼间平均降幅约10.54%,夜间平均降幅约2.34%;育苗基质水分耗散速率与气温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夏季或秋季潮汐式穴盘育苗水分利用率较顶部喷灌分别提高了51.46%、72.90%;4.选用茄子品种‘京茄1号’,潮汐式穴盘育苗条件下研究了茄子苗期基质水分吸持-耗散特征,表明育苗基质相对含水量从15%增加到65%,需时11-13 min,从20%增加到65%,需时5-6min,吸水速率随灌溉时间延续而降低;夏季昼间相对含水量平均降幅约11.12%,夜间平均降幅约1.93%,秋季昼间平均降幅约10.64%,夜间平均降幅约1.52%;育苗基质水分耗散速率与气温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潮汐式培育茄子穴盘苗,茎粗、植株干质量等指标均显着优于顶部喷灌(P<0.05),夏季或秋季潮汐式穴盘育苗水分利用率较顶部喷灌分别提高了63.21%、77.60%。5.选用黄瓜品种‘中农18’,潮汐式穴盘育苗条件下研究了黄瓜苗期基质水分吸持-耗散特征,表明育苗基质相对含水量从15%增加到60%,需时10-15 min,从15%增加到85%,需时40-45min,吸水速率随灌溉时间延续而降低;夏季昼间相对含水量平均降幅约10.25%,夜间平均降幅约2.63%,秋季昼间平均降幅约7.93%,夜间平均降幅1.85%;夏季,育苗基质水分耗散速率与气温呈显着正相关(P<0.05),秋季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夏秋两季均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夏季或秋季潮汐式穴盘育苗水分利用率较顶部喷灌分别提高了59.11%、56.22%。

王凯[2](2021)在《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文中指出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其根及根茎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为临床最常用中药之一。丹参繁殖方式较多,常用的有芦头繁殖、根段繁殖和种子繁殖,尤以种子繁殖后育苗移栽所得丹参药材质量较佳,而随着市场对丹参药材质量和产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育苗方式中土地利用率低、难以管理、育苗周期长、季节性强、种苗均一性差、种植的药材质量波动较大等缺点,已经严重制约了其种苗产业化发展,而工厂化育苗能够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生产丹参种苗,并且有利于形成产业化。本研究针对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及其培育而成的穴盘苗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基础研究:(1)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2)丹参穴盘苗不同栽种季节生长特性及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3)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比较研究;(4)丹参穴盘苗种植方式的筛选优化研究,从而为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主要通过研究丹参工厂化育苗方式、工厂化育苗营养液与基质的选择以及不同规格穴盘苗的质量评价,初步建立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工厂化育苗方式研究结果显示,黑色穴盘育苗、白色泡沫穴盘漂浮育苗方式所得幼苗植株根系明显较传统种苗发达,且幼苗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综合效果较优,可作为企业进行丹参工厂化育苗的方式。工厂化育苗营养液与基质研究综合得分正交结果显示,最优营养液水平组合为 KNO3 810 mg/L:CaC12 295 mg/L:NH4H2PO4 208 mg/L:MgSO4·7H2O 493 mg/L,最优基质水平组合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为9:3:1。不同规格穴盘苗的质量研究结果显示,规格一穴盘苗(株高≥5.88 cm,叶宽≥1.95 cm,叶片数≥8片)种植的丹参种苗存活率、产量、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含量综合效果最佳,生产中应尽量调整育苗条件,使其生产出达到规格一标准的丹参穴盘苗。(2)丹参穴盘苗不同栽种季节生长特性及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主要通过动态取样方式研究了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的生长特性以及地上部分与根部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的积累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地上部分旺盛生长阶段均为5.10~9.20日,根部旺盛生长阶段均为8.15~9.20日;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地上部分药效成分中,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较高积累阶段均为7.10~11.5日;丹参根部药效成分中,迷迭香酸含量较高积累阶段均为7.10~9.20日,丹酚酸B含量较高积累阶段均为7.10~11.5日,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均于6.14~8.15日以及11.5日左右积累较高,在4.19~11.5日从整体药效成分综合评价来看,丹参穴盘苗秋栽后根部药效成分积累高于春栽,药效成分综合得分较高的时间段均为6.14~9.20日以及11.5日左右。因此,考虑到产量因素,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可在当年或次年10月底至11月初采收丹参药材,并以穴盘苗秋栽采收的丹参药材效益最佳。(3)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比较研究 主要研究了穴盘苗在两个移栽季节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在根系形态、农艺性状、产量以及不同部位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含量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穴盘苗秋栽种植的丹参药材较传统种苗根条数和产量明显增加,且在相同部位(芦头、根部、须根)药效成分含量综合排名中也均明显优于传统种苗。而在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各自不同部位药效成分含量综合排名中,穴盘苗春栽种植的丹参药材与传统种苗均为芦头>根部>须根,穴盘苗秋栽种植的丹参药材则为芦头>须根>根部。(4)丹参穴盘苗种植方式的筛选优化研究 主要通过大田区组设计,研究了穴盘苗平作、垄作及其不同密度、垄作覆膜与否以及不同时间刈割部分茎叶对丹参药材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平作还是垄作,基本均随着密度的降低,丹参药材的单根干重均呈上升趋势,而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上升趋势;从药效成分综合评价上来看,穴盘苗在高、中密度下定植,垄作具有一定优势,在低密度下定植则平作具有一定优势。综合考虑产量和质量因素,丹参穴盘苗选用平作方式定植时,密度为14.8株·m-2较为合适,选择垄作方式定植时密度为22.2株·m-2较为合适。穴盘苗垄作覆膜的丹参药材亩产干品较不覆膜处理仅增产14.06%,但药效成分却显着低于垄作不覆膜处理,其中药典规定的丹酚酸B含量垄作覆膜处理比不覆膜处理降低了 9.84%,丹参酮总量降低了 30.73%,因此,春季穴盘苗垄作定植宜采用不覆膜方式。9.16日刈割部分茎叶的丹参药材产量变化不大,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现一定程度下降,但药效成分含量增加,因此,可在9月中旬对丹参部分茎叶(距地面10 cm以上部分)进行一次刈割,增获优质丹参茎叶资源的同时,保障丹参药材资源。

宋朝义[3](2020)在《黄瓜夏季育苗株型调控及栽培基质粒径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采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潮汐育苗系统和封闭式槽培系统,为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筛选出适宜的育苗株型调控措施和栽培基质粒径配比。供试品种为‘京研118’,研究了喷施不同矮壮素浓度(100 mg·L-1、200 mg·L-1、300 mg·L-1)和不同灌溉水温(5℃、10℃、15℃)对黄瓜幼苗生长、壮苗指数以及光合参数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的基质粒径配比的物理性状,对封闭式槽培黄瓜的植株生长、根系、产量、品质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喷施矮壮素和冷水灌溉能有效地抑制黄瓜幼苗徒长。喷施矮壮素和冷水灌溉能够抑制黄瓜幼苗下胚轴、节间距以及株高的生长,使叶片颜色加深,增加茎粗。C2T2处理的壮苗指数和根冠比分别比CK提高了137.5%和62.5%。综合各项指标得出,夏季高温穴盘育苗时,喷施矮壮素浓度为200 mg·L-1,冷水灌溉水温为10℃的组合措施矮化壮苗效果最好。(2)珍珠岩粒径配比对基质的物理性质及黄瓜生长有显着影响。纯小粒径珍珠岩T9处理的物理性质最佳。T9处理的黄瓜生长势和根系适应性最好,品质最好,产量最高。黄瓜叶片的Pn、Gs和Tr均以T9处理最大。T9处理的Fv/Fm、ΦPSⅡ和q P显着升高,Fo和NPQ显着下降。T9叶片吸收的光能向P的分配占比最大,T9处理黄瓜叶片的碳同化效率和光合能力最强。综合得出结论,在封闭式槽培栽培条件下,以纯小粒径(小于2 mm)珍珠岩配比的处理,适合作为该系统下黄瓜栽培基质。

薛萍[4](2020)在《北京地区穴盘育苗产业调研及水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穴盘育苗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了解北京地区穴盘育苗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北京地区的35家种苗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及试验研究分析,主要结果如下:所调查的北京地区穴盘育苗企业中57%种苗生产单位规模在300万株以下,52%的育苗场设施建设在5-10年之间,69%种苗生产企业为合作社。育苗企业生产管理人员中50岁以上人员占53%,且高中以下文化的人员为主(占总人数的57%)。调查的企业年育苗总量11802万株,其中茄果类蔬菜占比为46%;种苗生产总量的59%用于销售,其中订单销售占销售总量的97%。在水肥的施用上,89%的企业单一使用水溶肥,使用平衡型水溶肥配合高钾型水溶肥的占整体的11%。在灌溉方式中,97%的企业采用顶部喷灌的方式。所调查的企业中仅有10家企业(占比29%)制定了生产技术规范和壮苗标准。通过调查和分析认为北京市穴盘育苗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企业规模小、销售渠道单一;2、设施老旧、标准化程度低,管理者学历低、年龄偏高;3、种苗生产技术含量低,缺乏科学、标准的水肥管理技术和规范;4、种苗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种苗质量检测和标准化程度低。在市场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水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以辣椒为试验材料,对灌溉方式(潮汐式灌溉)和肥料施用(不同营养液配方的筛选)两个方面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潮汐式灌溉比顶部洒水灌溉省水17%、省肥16%,壮苗指数提高;筛选出Arnon和Hoagland番茄配方最适合辣椒的生长,壮苗指数提高。通过市场的调查和试验研究,认为北京市蔬菜育苗产业发展应进行以下方面的完善和提升:制定种苗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种苗生产;研究质量标准及病虫检测方法,提高商品苗健康度;完善生产经营许可,健全种苗市场监管体系;强化信息和技术服务,提升企业生产水平;加强科学研究、促进校企联合;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扶持大型企业;加大力度开拓蔬菜穴盘育苗的市场;定期对生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管理者技术水平;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研制精简化育苗设备、开展集约化育苗;提高温室性能;规范水肥管理推广潮汐式育苗和研究育苗专用肥。

钱小强,王燕娜,肖彦波,孙峰[5](2020)在《日光温室番茄肥药双减绿色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整个大环境都处在高速发展与进步的状态,也正是因为整个大环境不断突破、改进,各个领域也必须要做出改变来迎合大环境所需。大环境的变化势必会影响群众生活水平、质量与需求。单从饮食方面来说,大众已经不仅仅是要求能填饱肚子,更注重绿色、健康等因素,这势必需要蔬菜产业在方方面面做出调整,当然在栽培技术上也不例外。本文所探讨的番茄绿色栽培技术,就是根据当下大环境的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合适的栽培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栽培效果。

董舒文[6](2020)在《不同光照模式下日累积光量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及模型研究》文中提出LED是当前设施蔬菜栽培中节能效果明显的新型光源,但运营时能耗仍然较大,而充分利用光照且改变光照模式来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是降低能耗成本的重要方式。为此,本文研究了不同LED间歇光下日累积光量(DLI)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番茄为试验材料,在保证环境适宜、水肥充足的情况下设置9.72、12.96、16.20、19.4和22.68 mol·m-2·d-1等5种不同的DLI处理,同时以连续光为对照,分别进行了长周期和短周期间歇光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并构建了基于累积光量下的番茄幼苗生长模拟模型,明确最适宜LED光照模式,实现优质高产和节能降耗的目的,最终为设施番茄幼苗生长的光照调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DLI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以及节能指标有显着影响。在3R1B(红蓝比例为3:1)的光质下,随着DLI的增加,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都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在T3(DLI为16.20 mol·m-2·d-1)时达到最大值,与T1相比,株高和叶面积分别增加27.72%和10.05%,均达到显着差异水平。干重则表现为先增加后保持不变的趋势。且T3的Pn显着大于其余处理,比T1增加24.93%。同时T3的光合色素含量以及节能效果等也优于其余处理组。由此可见,适宜番茄幼苗生长的最佳DLI为16.20 mol·m-2·d-1,当大于这一值时会受到光抑制的影响。2.长周期间歇光处理番茄幼苗后发现,与CK(连续光)相比,各处理的株高及干重都有所下降,其中T1、T2、T3的干重分别下降13.29%,14.69%,11.19%,均达到显着差异水平。同时,各间歇光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着低于CK。CK的电能转换效率以及光量子利用效率也显着优于其余处理。表明长周期间歇光虽然可以使番茄幼苗正常生长,但达不到节约能耗、优质高产的目的。3.短周期间歇光处理番茄幼苗后发现,在相同DLI时,短周期间歇光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情况下,番茄幼苗的叶面积与CK(连续光)相比提高了9.34%,且达到显着差异水平,壮苗指数与CK相比提高了5.71%,同时净光合速率等均有所提高,并且随着短周期间歇光占空比的降低,导致DLI下降,其生长情况也会呈现降低的趋势。因此可以得出在相同DLI时,短周期间歇光会在不增加能源消耗的情况下提升番茄幼苗的育苗质量,可用于实际生产中。4.构建了基于累积光量的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及总干重生长模拟模型。株高的相关关系式为y=0.066x+1.936,茎粗的相关关系式为y=0.012x+1.164,均呈直线相关关系。总干重的相关关系式为y=0.248e0.006x,呈指数方程形式。并且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各模型均可较好的模拟番茄幼苗的生长形态及干物质的积累。

姚文英[7](2020)在《南疆低成本复合基质的研制及育苗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能够替代草炭和椰糠的育苗基质的研发已经迫在眉睫。为了研发适合新疆南疆的取材方便的低成本有机无土育苗基质,本研究以南疆秋季落叶、锯末(白杨)、菇渣为试验材料,以番茄、甜瓜为育苗试材验证基质效果,研究基质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植株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并做基质的成本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5mm粒径的树叶理化性质最稳定,发酵为基质效果最好。(2)不同酸碱溶液浓度的高低和处理时间的长短对树叶的物理性状影响不大,且无规律性变化。所有处理中,5mm树叶的处理效果均比整树叶好。2%浓度的草酸溶液浸泡0.5h的5mm粒径树叶基质材料,其pH值和EC值都有所降低。(3)有机肥用量为10%的树叶复混基质(树叶:菇渣=2:1)是全部处理中堆腐发酵后理化性质最好的基质配方。(4)各处理堆体均能完成发酵,除pH值和EC值偏高外,理化性质均接近育苗基质的要求,养分含量均高于草炭,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综合堆体温度、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来看,2%浓度的草酸溶液浸泡0.5H的5mm粒径树叶和清水浸泡的树叶添加嗜热侧孢霉菌剂、锯末添加金宝贝肥料发酵菌剂是最好的处理。(5)树叶:锯末=2:1处理的复配基质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效果最好,树叶:锯末=2:1和树叶两个树叶复合基质配方培育的番茄幼苗生长情况优于对照,较适宜作为番茄穴盘育苗的基质。树叶复配基质对甜瓜的育苗效果不好,草酸树叶:锯末=2:1处理的甜瓜生长和生理指标效果最好,最接近对照。(6)筛选出的树叶:锯末=2:1、树叶、草酸树叶:锯末=2:1和草酸树叶:菇渣=2:1这四种育苗基质的成本仅占对照(草炭:珍珠岩=1:1)的25%、41.6%、41.7%和28.3%,远远低于草炭的成本。综上所述,树叶:锯末=2:1和树叶的基质适于番茄的育苗,草酸树叶:锯末=2:1的基质最适用于甜瓜的育苗。由于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适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田雪[8](2020)在《嫁接对辣椒生长及疫病抗性的影响》文中认为针对连作障碍导致的辣椒产量低下、土传病害特别是辣椒疫病严重的问题,开展辣椒不同砧木抗疫病类型筛选、不同抗病砧木和不同嫁接方式对辣椒嫁接效果及疫病抗性影响等方面研究,旨在为辣椒疫病防控及优质高产提供参考。通过试验得到以下结论:(1)采用离体接菌法可以作为辣椒疫病抗性类型检测的快捷方法,并筛选出1种高抗疫病砧木、2种抗疫病砧木。采用离体接菌法接种辣椒疫霉菌“LT1534菌株”后第3d的病情指数和活体接菌法第16d的病情指数对辣椒疫病抗性类型划分一致,确定出巨根为高抗疫病类型砧木,青青一号和托拉斯加为抗疫病类型砧木,威壮贝尔、金马野力姆、沃夫冈、卡特188为中抗疫病类型砧木,鼎力五号、硕根领袖和韩国优壮为感疫病类型砧木。(2)POD、PPO和PAL酶活性以及木质素、总酚类和类黄酮含量的提高有利于防控疫病对辣椒的危害。与未接种疫霉菌的自根苗对照2(CK2)相比,接种疫霉菌的自根苗对照1(CK1)在接菌后特别是疫病逐渐发生过程中,辣椒体内的POD、PPO和PAL酶活性及木质素、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升高,而采用高抗疫病类型砧木及抗疫病类型砧木进行嫁接的嫁接苗体内这3种酶活性(POD、PPO和PAL)以及木质素、总多酚、类黄酮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接种疫霉菌的自根苗对照1(CK1),其中高抗疫病类型砧木嫁接的处理这6项指标一直保持高水平。(3)砧木与接穗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嫁接可以显着提高嫁接苗对疫病的抗性,而砧木的抗病性向接穗传递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嫁接后显着地降低了辣椒疫病的病情指数,提高了嫁接苗抗病性;在砧木疫病抗性等级划分中,巨根砧木是高抗疫病类型砧木,青青一号和托拉斯加为抗疫病类型砧木;而对于以这3种砧木进行常规套管斜切嫁接方式下的嫁接苗疫病抗性等级划分中,巨根砧木嫁接苗表现为抗疫病类型,而青青一号和托拉斯加砧木嫁接苗表现为中抗疫病类型。(4)采用双断根嫁接法,其砧木与接穗结合部的伤口愈合与砧木根系再生同时进行;且有效预防辣椒嫁接苗的徒长,壮苗指数显着提高,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着降低,提高了产量并改善了品质。嫁接后15d时,砧木和接穗结合部的伤口逐渐愈合,维管束桥增多,维管束桥大部分连接完成,此时测定的辣椒叶片品红吸收量增加明显,特别是此时砧木已有再生根形成,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以自由运输,其含量也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双断根嫁接明显提高了果实单果重及折合产量,采用“巨根”和“青青一号”砧木进行双断根嫁接均提高了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刘洋[9](2019)在《蔬菜穴盘苗移栽苗钵破损机理及栽植器成穴运动优化与试验》文中提出自动移栽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是蔬菜穴盘苗移栽种植技术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制出了多种形式的自动移栽机,但是存在着取苗成功率低、苗钵破损严重和膜上成穴移栽时地膜穴口尺寸大的问题,导致研制的自动移栽机不能应用于农业生产,严重制约了蔬菜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研究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为了研究蔬菜穴盘苗根系的育苗基质中分布特征,用Micro-CT对蔬菜苗钵进行断层扫描和根系三维重构,对根系的分布密度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垂直方向上根系分布密度变化显着,在苗钵的V3和V4区域根系分布密度最低,取苗爪在夹取苗钵时,苗钵会在该区域发生断裂,夹针应穿过V3和V4区域,将整个根系分布密度低的区域夹持住;水平方向上,侧根主要分布在苗钵的外围,将育苗基质缠绕包裹住。用根系均匀系数来评价根系在垂直方向分布的均匀程度,用外围根系分布密度来评价根系包裹基质的紧密程度,可以得出番茄、黄瓜和生菜穴盘苗的根系系数分别为0.532、0.587和0.504,外围根系分布密度分别为0.0294、0.0346和0.0263,根系生长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黄瓜、番茄和生菜穴盘苗。(2)为了得到适用于机械移栽同时兼顾生长质量的番茄穴盘苗育苗品质,以往的研究是用苗钵的力学特性或者苗的物理参数来评价穴盘苗的移栽性能和育苗质量,但是机械移栽时,不仅要保证苗钵良好的力学性能,还要保证穴盘苗生长的壮和根系盘根效果好。为此以基质配比、基质装盘压实度和营养液浓度为因素培育番茄穴盘苗,以苗钵的抗压力、脱盘力、壮苗指数、根系均匀系数和外围根系分布密度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得出,试验因素对各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抗压力和脱盘力随着基质中草炭含量和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大;壮苗指数随着基质中草炭含量、压实度和营养液浓度的增加都是先增大然后减小;根系均匀系数和外围根系分布密度随着基质中草炭含量和压实度的增加先增大然后减小,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提出了以苗钵的抗压力、脱盘力、壮苗指数、根系均匀系数和外围根系分布密度为评分因素的综合评分方法,得出当基质配比为3:1:1,基质压实度为1.2和营养液EC值为1.2 ms/cm时,育苗品质最优。(3)为了解决以往研究始终无法探明取苗爪夹取苗钵时内部的破损是如何发生的问题。用Micro-CT对处于夹取状态的番茄苗钵进行扫描,研究根系的微位移和裂缝的扩展规律。可以得出,外围侧根的位移变化不显着,径向发散生长的侧根起到阻碍裂缝扩展的作用;裂缝是由夹针周围的新生孔隙聚集连接在一起形成的,裂缝会沿着与夹针的收缩方向近似呈45°角扩展,裂缝的长度和宽度随着苗钵深度的变化都呈线性函数变化。取苗爪的夹取初始角度、夹针直径和形状是影响苗钵破损程度的主要因素。用夹针周围和夹针尖端区域的孔隙分布密度作为评价苗钵破损程度的指标,可以得出,在相同的夹取深度和夹取收缩量下,减小夹针直径和增大夹取初始角可以减小苗钵的破损。圆形夹针在夹针直径和夹取初始角为2mm和24°时,苗钵破损最小。(4)为了减小番茄穴盘苗与吊杯式栽植器碰撞时的质量损失,利用赫兹理论和动能定理建立苗钵与栽植器碰撞的力学方程,得出当栽植器的角速度为1.18和1.31rad/s时,苗钵的接触力随着接苗角的增大而增大;用冲量和冲量矩定理建立苗钵和苗茎与栽植器碰撞的运动方程,得到栽植器的角速度为1.18和1.31rad/s时,苗钵的运动速度和穴盘苗的角速度都随着接苗角的增大而减小,降低穴盘苗的株高可以减小穴盘苗碰撞后的运动速度。用目标规划法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得出移栽频率在45到50株/min之间变化,接苗角为72°时,番茄穴盘苗与栽植器的碰撞造成的苗钵质量损失最小。(5)针对吊杯式移栽机成穴移栽时地膜穴口大的问题,以往都是研究栽植器上一个点的运动,但是栽植器与土壤是面接触,运动轨迹不能反映出栽植器的速度对地膜穴口尺寸的影响。为此,对栽植器破膜成穴分别用面接触和点接触分析,得出=1.093时,面接触分析得到的地膜穴口尺寸最小,=1.128时,点接触分析得到的地膜穴口尺寸最小。用ADAMS对移栽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得到栽植器入土部位的运动轨迹包络线,用轨迹包络线与地膜相交处的尺寸来研究地膜穴口的尺寸。得出等于1.093和1.128时,地膜穴口的纵向尺寸为64.3和70.6mm,用栽植器与土壤面接触分析得到的地膜穴口尺寸小于点接触分析的结果。用HyperMesh模拟栽植器在不同角速度时地膜穴口的形成过程,得出应力主要分布在地膜穴口周围,在相同运动轨迹条件下,当栽植器的角速度由1.178rad/s增加到1.440rad/s时,地膜穴口周围的最大应力值增大,穴口的纵向和横向尺寸也都增大,减小栽植器的运动速度可以减小地膜穴口的尺寸。(6)将现有的取苗机构试验台改进成可成穴移栽的自动移栽机,验证优化得到的取苗爪和栽植器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结果表明,优化的参数可以满足番茄和黄瓜穴盘苗的膜上成穴移栽要求,提高了自动移栽机的工作可靠性。通过以上研究优化得到的参数可以为膜上成穴自动移栽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推进自动移栽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朱鹿坤[10](2019)在《不同LED补光对日光温室番茄与黄瓜育苗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北方冬春季节蔬菜育苗生产中,因季节原因及温室设施内的防寒措施造成的弱光寡光问题较为普遍。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对蔬菜幼苗进行LED补光能改善其生长形态,提高秧苗质量。本研究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辽园多丽”和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优胜者”为试材,研究了LED红光(R)、蓝光(B)、绿光(G)对秧苗生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3种光质进行6种不同比例搭配形成组合光R9B1(9:1,灯的数量比)、R8B2、R7B3、R9G1、R8B1G1、R7B2G1,分析了其对番茄和黄瓜幼苗的延时补光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番茄幼苗进行红、蓝、绿LED延时补光结果表明,LED红光和蓝光可提高番茄幼苗的茎粗、全株鲜干重、真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显着地提高了番茄幼苗的根长和根表面积,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株高,促进幼苗干物质积累。绿光处理组的番茄幼苗根分配率得到了显着地提高,并可提高幼苗的蒸腾速率;补照LED组合光结果表明,在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方面具有较为显着的效益,可显着提高幼苗的形态指标如茎粗、全株鲜干重、壮苗指数等和生理生化指标如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及抗逆性等,番茄幼苗的最佳补光组合为R7B2G1。番茄幼苗夜间延时补照R7B2G1组合光3h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达到了最大值,气孔导度也得到了显着增加,且补光4h时净光合速率仍大于1h时。因此,番茄幼苗在夜间最适延时补光时间为4小时。不同苗期补照LED组合光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在第1片真叶露出期即T1期补照红蓝绿组合光可显着提高其生长形态和壮苗指标、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改善根系形态及提高根系活力和抗逆性。番茄幼苗在第2片真叶露出期即T2期补光的各项壮苗指标与对照相比均得到了提高,但没有达到显着水平。从整体生长形态来看,弱光Td处理组的番茄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均低于对照,表明弱光环境不利于幼苗的生长。2.黄瓜幼苗进行红、蓝、绿LED延时补光结果表明,LED红光和蓝光可提高黄瓜幼苗的形态指标如茎粗、全株鲜干重、真叶面积,以及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能促进黄瓜幼苗的根系生长,同时能降低株高。绿光处理组的黄瓜幼苗鲜干重、真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得到了显着地提高。黄瓜幼苗补照LED组合光可显着提高茎粗、全株鲜干重、壮苗指数、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黄瓜幼苗的的最佳补光组合为R8B1G1。黄瓜幼苗夜间延时补照R8B1G1组合光2h至3h之间时,光合相关指标均能达到理想状态,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3h之后光合速率开始迅速下降。由此可见,黄瓜幼苗在夜间最适延时补光时间为3小时。不同苗期补照LED组合光结果表明,黄瓜幼苗在第1片真叶露出期即T1期补照红蓝绿组合光可显着提高其生长形态和壮苗指标、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改善根系形态及提高根系活力和抗逆性。T2期补光处理组相比对照组能显着地提高黄瓜幼苗的壮苗指数和G值,但根分配率和比叶面积高于对照组但无显着性差异。从整体生长形态来看,弱光Td处理组的黄瓜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均低于对照。3.幼苗夜间延时补照LED组合光时的净光合速率均低于白天,但补光组幼苗的形态指标和壮苗指数均得到了显着提高,表明本研究的补光光强大于幼苗的光补偿点光强,延时补光有利于幼苗进行物质积累,并促进其生长。综上,对番茄和黄瓜幼苗(特别在T1期)进行延时补照LED红蓝绿组合光,可以有效改善其生长形态,提高幼苗的生理特性,进而达到壮苗的效果。

二、温室培育番茄壮苗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室培育番茄壮苗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蔬菜潮汐式穴盘育苗营养液浓度及水分吸持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穴盘育苗
    1.2 潮汐灌溉
        1.2.1 潮汐灌溉系统的构成
        1.2.2 潮汐式育苗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1.2.3 育苗基质
        1.2.4 水肥利用率
        1.2.5 病虫害
    1.3 穴盘育苗肥料需求
    1.4 穴盘育苗基质水分需求
        1.4.1 基质吸水性
        1.4.2 基质持水性
        1.4.3 基质水分有效性
        1.4.4 基质水分的散失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潮汐灌溉营养液浓度分段设定对番茄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营养液浓度对番茄穴盘苗出苗率的影响
        2.2.2 营养液浓度分段设定对番茄穴盘苗茎叶生长的影响
        2.2.3 营养液浓度分段设定对番茄穴盘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2.2.4 营养液浓度分段设定对番茄穴盘苗根冠比及壮苗指数的影响
        2.2.5 营养液浓度分段设定对番茄穴盘苗干质量增长速率的影响
        2.2.6 营养液浓度分段设定对番茄穴盘苗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番茄潮汐式穴盘育苗水分吸持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穴盘苗生长期环境条件
        3.2.2 育苗基质吸水特征
        3.2.3 育苗基质水分耗散特征
        3.2.4 气温、空气相对湿度与育苗基质水分耗散速率相关性分析
        3.2.5 潮汐灌溉与顶部喷灌条件下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辣椒潮汐式穴盘育苗水分吸持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穴盘苗生长期环境条件
        4.2.2 潮汐式穴盘育苗基质吸水特征
        4.2.3 育苗基质水分耗散特征
        4.2.4 气温、空气相对湿度与育苗基质水分耗散速率相关性分析
        4.2.5 潮汐灌溉与顶部喷灌条件下辣椒穴盘苗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茄子潮汐式穴盘育苗水分吸持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穴盘苗生长期环境条件
        5.2.2 潮汐式穴盘育苗基质吸水特征
        5.2.3 育苗基质水分耗散特征
        5.2.4 气温、空气相对湿度与育苗基质水分耗散速率相关性分析
        5.2.5 潮汐灌溉与顶部喷灌条件下茄子穴盘苗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黄瓜潮汐式穴盘育苗水分吸持特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穴盘苗生长期环境条件
        6.2.2 潮汐式穴盘育苗基质吸水特征
        6.2.3 育苗基质水分耗散特征
        6.2.4 气温、空气相对湿度与育苗基质水分耗散速率相关性分析
        6.2.5 潮汐灌溉与顶部喷灌条件下黄瓜穴盘苗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
    6.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丹参研究现状
    第三节 种植方式对作物的影响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第一节 丹参种子质量检验
    第二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方式研究
    第三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营养液筛选优化研究
    第四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基质筛选优化研究
    第五节 丹参不同规格穴盘苗的评价研究
    第六节 丹参工厂化育苗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丹参穴盘苗不同栽种季节生长特性及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第一节 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的生长特性研究
    第二节 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地上部分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第三节 丹参穴盘苗春栽、秋栽后根部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动态积累研究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穴盘苗与传统种苗种植的丹参药材比较研究
    第一节 根系形态、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研究
    第二节 各部位营养成分与药效成分含量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丹参穴盘苗种植方式的筛选优化研究
    第一节 穴盘苗平作、垄作及其不同密度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二节 穴盘苗垄作覆膜与否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三节 穴盘苗移栽后不同时间刈割部分茎叶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黄瓜夏季育苗株型调控及栽培基质粒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无土栽培研究现状
        1.1.1 无土栽培的定义与优势
        1.1.2 国外无土栽培研究发展现状
        1.1.3 国内无土栽培研究发展现状
    1.2 穴盘育苗研究现状
        1.2.1 穴盘育苗定义与优势
        1.2.2 国外穴盘基质育苗研究发展现状
        1.2.3 国内穴盘基质育苗研究发展现状
        1.2.4 穴盘育苗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2.5 秧苗徒长的原因
        1.2.6 矮壮素对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1.2.7 灌溉水温对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1.3 基质栽培研究现状
        1.3.1 基质的开发历程
        1.3.2 珍珠岩研究现状
        1.3.3 基质的理化性质研究
        1.3.4 基质对蔬菜作物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1.3.5 供液方式的分类及优劣
    1.4 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喷施矮壮素以及冷水灌溉对夏季黄瓜穴盘育苗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及分析
        2.2.1 不同矮壮素浓度和灌溉水温对黄瓜幼苗生长及SPAD值的影响
        2.2.2 不同矮壮素浓度和灌溉水温对黄瓜幼苗干鲜重的影响
        2.2.3 不同矮壮素浓度和灌溉水温对黄瓜幼苗节间距和下胚轴长度的影响
        2.2.4 不同矮壮素浓度和灌溉水温对黄瓜幼苗壮苗指数的影响
        2.2.5 不同矮壮素浓度和灌溉水温对黄瓜幼苗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质粒径对槽培黄瓜根系、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珍珠岩粒径配比的物理性质
        3.2.2 不同粒径配比对珍珠岩粒含水量的影响
        3.2.3 不同珍珠岩粒径配比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3.2.4 不同珍珠岩粒径配比对黄瓜根系的影响
        3.2.5 不同珍珠岩粒径配比对黄瓜根系活力的影响
        3.2.6 不同珍珠岩粒径配比对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7 不同珍珠岩粒径配比对黄瓜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3.2.8 不同珍珠岩粒径配比对黄瓜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3.2.9 不同珍珠岩粒径配比对黄瓜叶片吸收光能分配的影响
        3.2.10 不同珍珠岩粒径配比对黄瓜商品品质的影响
        3.2.11 不同珍珠岩粒径配比对黄瓜营养品质的影响
        3.2.12 不同珍珠岩粒径配比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3.3 讨论
    3.4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北京地区穴盘育苗产业调研及水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穴盘育苗概念及优缺点
        1.3.1 穴盘育苗灌溉技术现状与节水概况
        1.3.2 穴盘育苗施肥使用现状与肥料污染概况
    1.4 种苗经营模式及方向
        1.4.1 种苗的经营模式及优缺点
        1.4.2 种苗市场经营方向
    1.5 完善种苗市场监管体系的目标
    1.6 研究内容和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北京市穴盘育苗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北京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2 北京市种苗质量检测及监管情况
        2.2.1 种苗健康检测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及研究进展
        2.2.2 种苗质量标准
        2.2.3 生产技术规程及壮苗标准的应用情况
    2.3 北京市种苗生产单位的性质
    2.4 北京市种苗生产单位的规模
    2.5 北京市种苗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现状
    2.6 北京市种苗生产单位设施设备应用情况
    2.7 北京市种苗的生产种类及数量
    2.8 北京市种苗销售经营情况
    2.9 北京市种苗生产基质选择情况
    2.10 北京市种苗生产肥料使用情况
    2.11 北京市种苗生产灌溉方式现状
    2.12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市穴盘育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种苗产业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3.1.1 育苗场缺乏高效的育苗配套设备
        3.1.2 设施老旧性能较差
        3.1.3 管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3.1.4 经营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
    3.2 种苗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施肥管理问题
        3.2.2 灌溉管理问题
        3.2.3 基质管理问题
    3.3 种苗生产经营以及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3.3.1 缺乏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产业服务体系待健全
        3.3.2 销售过程缺乏监管,种苗经营监管体系尚未健全
        3.3.3 无种苗监管办法和体系,执法部门无“法”可依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灌溉方式及营养液对辣椒苗生长的影响
    4.1 不同灌溉方式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1.4 结果与分析
        4.1.5 讨论
    4.2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2.4 结果与分析
        4.2.5 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市穴盘育苗产业发展的建议
    5.1 种苗生产经营以及监管方面建议
        5.1.1 制定种苗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种苗生产
        5.1.2 研究质量标准及病虫检测方法,提高商品苗健康度
        5.1.3 完善生产经营许可,健全种苗市场监管体系
        5.1.4 强化信息和技术服务,提升企业生产水平
    5.2 种苗产业发展建议
        5.2.1 加强科学研究、促进校企联合
        5.2.2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扶持大型企业
        5.2.3 加大力度开拓蔬菜穴盘育苗的市场
        5.2.4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5.2.5 研制精简化育苗设备、开展集约化育苗
        5.2.6 提高温室性能
    5.3 穴盘育苗水肥管理建议
        5.3.1 穴盘育苗养分管理建议
        5.3.2 穴盘育苗水分管理建议
        5.3.3 穴盘育苗基质使用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5)日光温室番茄肥药双减绿色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措施
    1.1 选择品种
    1.2 培育壮苗
    1.3 定植
    1.4 调节温湿度
    1.5 田间管理
2 应用环境智能采集系统
3 应用水肥自动化控制系统
4 结束语

(6)不同光照模式下日累积光量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LED在设施植物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1.2 LED光环境在植物工厂中的研究
        1.1.3 间歇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 日累积光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地点
    2.2 试验设计
        2.2.1 不同DLI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
        2.2.2 长周期间歇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
        2.2.3 短周期间歇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环境指标的测定
        2.3.2 生长指标的测定
        2.3.3 光合指标的测定
        2.3.4 节能指标的测定
        2.3.5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DLI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3.1.1 对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3.1.2 对幼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1.3 对幼苗光合指标的影响
        3.1.4 对幼苗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3.1.5 对幼苗Fv/Fm和ΦPSⅡ的影响
        3.1.6 对幼苗节能指标的影响
    3.2 长周期间歇光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3.2.1 对幼苗外观形态的影响
        3.2.2 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3.2.3 对幼苗光合指标的影响
        3.2.4 长周期间歇光对番茄幼苗色素含量的影响
        3.2.5 对幼苗Fv/Fm和ΦPSⅡ的影响
        3.2.6 对幼苗幼苗节能指标的影响
    3.3 短周期间歇光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3.3.1 对幼苗外观形态的影响
        3.3.2 对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3.3.3 对幼苗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3.3.4 对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3.3.5 对幼苗Fv/Fm和ΦPSⅡ的影响
        3.3.6 对幼苗节能指标的影响
    3.4 番茄幼苗生长模拟研究
        3.4.1 基于累积光量下的番茄幼苗株高和茎粗的生长模拟
        3.4.2 基于累积光量的番茄幼苗干物质积累模拟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2.1 连续光下DLI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LED间歇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4.2.3 番茄幼苗生长的模拟研究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南疆低成本复合基质的研制及育苗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无土栽培技术发展现状
    1.2 基质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基质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基质的研究现状
    1.3 育苗基质材料的研究
        1.3.1 基质材料的应用
        1.3.2 理化性质
    1.4 育苗基质处理的研究
        1.4.1 基质材料的前处理
        1.4.2 堆腐发酵基质研究
        1.4.3 基质的复配及育苗
    1.5 树叶的研究现状
        1.5.1 树叶资源的利用现状
        1.5.2 树叶育苗基质的利用现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树叶基质前处理方法的筛选
    2.1 不同粒径对树叶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1.2.1 不同粒径对树叶基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2.1.2.2 不同粒径对树叶基质化学性质的影响
        2.1.3 结果与讨论
        2.1.4 结论
    2.2 酸碱溶液处理对树叶理化性质的影响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2.1 不同酸碱溶液浓度对树叶理化性质的影响
        2.2.2.2 不同时长2%浓度草酸溶液对5mm粒径树叶理化性质的影响
        2.2.3 结果与讨论
        2.2.4 结论
第三章 树叶基质堆腐发酵影响因素的研究
    3.1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树叶基质堆腐发酵的影响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2.1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基质配方物理性质的影响
        3.1.2.2 不同有机肥用量对基质配方化学性质的影响
        3.1.3 结果与讨论
        3.1.4 结论
    3.2 不同发酵菌剂对基质堆腐发酵的影响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2.1 堆肥发酵过程中不同发酵菌剂对堆体温度的影响
        3.2.2.2 不同发酵菌剂对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3.2.2.3 不同发酵菌剂对基质养分含量的影响
        3.2.3 结果与讨论
        3.2.4 结论
第四章 树叶基质的复配和育苗效果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复配基质配方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4.2.2 不同复配基质配方对养分含量的影响
        4.2.3 不同复配基质配方对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4.2.4 不同复配基质配方对植株生理指标的影响
        4.2.5 不同复配基质配方成本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复混基质配方对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4.3.2 不同复混基质配方对育苗效果的影响
        4.3.3 树叶复混育苗基质的成本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附表 蔬菜育苗基质国标(NY/T2118-2012)
附图 不同处理过程照片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嫁接对辣椒生长及疫病抗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植物疫病危害的研究
        1.2.2 植物对疫病反应机理的研究
        1.2.3 疫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1.2.4 嫁接防病机理研究
        1.2.5 嫁接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不同砧木的辣椒疫病发病程度
        2.2.2 抗疫病砧木嫁接辣椒苗的生长和疫病抗性
        2.2.3 嫁接方式对抗疫病砧木嫁接辣椒苗生长及疫病抗性的影响
        2.2.4 抗疫病砧木双断根嫁接苗在日光温室栽培的生长及疫病发生
    2.3 相关指标测定方法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砧木的辣椒疫病发病程度
        3.1.1 不同砧木对活体接菌法下辣椒疫病发病程度的影响
        3.1.2 不同砧木对离体接菌法下辣椒疫病发病程度的影响
    3.2 抗疫病砧木嫁接辣椒苗的生长和疫病抗性
        3.2.1 抗病砧木对辣椒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3.2.2 抗病砧木对辣椒嫁接愈合的影响
        3.2.3 嫁接方式对抗疫病砧木嫁接辣椒苗生长及疫病抗性的影响
        3.2.4 抗疫病砧木双断根嫁接苗在日光温室栽培的生长及疫病发生
        3.2.5 抗病砧木对辣椒嫁接苗生长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
        3.2.6 抗病砧木对辣椒幼苗疫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3.2.7 抗病砧木对辣椒嫁接苗疫病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2.8 抗病砧木对辣椒嫁接苗疫病抗性其他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3.3 嫁接方式对辣椒嫁接效果及抗疫病效果的影响
        3.3.1 嫁接方式对辣椒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3.3.2 嫁接方式对辣椒嫁接愈合的影响
        3.3.3 嫁接方式对嫁接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3.3.4 嫁接方式对辣椒嫁接苗生长其他形态指标的影响
        3.3.5 嫁接方式对辣椒嫁接苗生长其他生理指标的影响
        3.3.6 嫁接方式对辣椒嫁接苗疫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3.3.7 嫁接方式对辣椒嫁接苗疫病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3.8 嫁接方式对辣椒嫁接苗疫病抗性其他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3.4 抗疫病砧木双断根嫁接方式对辣椒田间生产效果的影响
        3.4.1 抗疫病砧木双断根嫁接方式对辣椒田间植株长势的影响
        3.4.2 抗疫病砧木双断根嫁接方式对田间辣椒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3.4.3 抗疫病砧木双断根嫁接方式对田间辣椒疫病发生的影响
        3.4.4 抗疫病砧木双断根嫁接方式对辣椒疫病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4.5 抗疫病砧木双断根嫁接方式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3.4.6 抗疫病砧木双断根嫁接方式对辣椒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蔬菜穴盘苗移栽苗钵破损机理及栽植器成穴运动优化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穴盘苗物理特性方面
        1.2.2 自动取投苗方面
        1.2.3 移栽方面
        1.2.4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穴盘苗根系的三维重构与分布特征研究
    2.1 根系三维重构的材料与方法
        2.1.1 根系三维重构的材料与仪器
        2.1.2 根系三维重构试验方法
    2.2 根系分布特征的结果与分析
        2.2.1 根系三维重构阈值的优选
        2.2.2 Micro-CT扫描参数的优选
        2.2.3 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2.3 多种穴盘苗根系分布特征对比
        2.3.1 多种蔬菜穴盘苗根系的三维重构
        2.3.2 多数蔬菜穴盘苗根系分布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适用于机械移栽的蔬菜穴盘苗育苗品质评价与试验
    3.1 育苗品质评价的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育苗材料与试验仪器
        3.1.2 育苗品质评价试验方法
    3.2 育苗品质评价试验结果与讨论
        3.2.1 穴盘苗压缩和拉拔力学特性分析
        3.2.2 穴盘苗壮苗指数分析
        3.2.3 根系分布特征分析
        3.2.4 育苗品质综合评价和优选
        3.2.5 育苗品质优选参数夹取试验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Micro-CT的蔬菜苗钵夹取破损机理研究及取苗参数选取
    4.1 苗钵夹取破损机理和取苗参数选取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用于夹取破损试验的穴盘苗培育
        4.1.2 苗钵夹取破损试验装置制备
        4.1.3 苗钵夹取破损机理和取苗参数选取试验方案
        4.1.4 扫描参数设置和数据处理
    4.2 苗钵夹取破损机理和取苗参数选取试验结果与讨论
        4.2.1 用于Micro-CT扫描的夹针材料选择
        4.2.2 苗钵断层图片中孔隙分割提取面积的验证
        4.2.3 夹取过程根系的分布变化
        4.2.4 夹取过程孔隙和裂缝形成机理研究
        4.2.5 苗钵破损评价指标的制定
        4.2.6 基于苗钵破损评价指标的取苗爪夹取参数选取
        4.2.7 苗钵夹取破损规律
        4.2.8 选取的取苗爪夹取参数试验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穴盘苗在吊杯式栽植机构中的碰撞运动分析
    5.1 番茄穴盘苗与栽植器的碰撞过程
    5.2 苗钵与栽植器碰撞的接触力学分析
    5.3 番茄穴盘苗与栽植器碰撞运动分析
        5.3.1 苗钵与栽植器碰撞
        5.3.2 苗茎与栽植器碰撞
    5.4 减小苗钵质量损失的工作参数优选
    5.5 吊杯式移栽机优化参数验证和田间移栽性能试验
        5.5.1 高速摄像和破碎性试验
        5.5.2 吊杯式移栽机田间移栽性能试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吊杯式栽植器成穴移栽地膜穴口尺寸优化与试验
    6.1 栽植器成穴移栽地膜穴口尺寸优化研究方案
    6.2 栽植器工作参数和形状与地膜穴口尺寸的关系分析
        6.2.1 入土器破膜入土的试验材料与方法
        6.2.2 入土器入土和有限元仿真试验结果和分析
    6.3 栽植器运动轨迹特性分析
        6.3.1 纵向运动轨迹分析
        6.3.2 横向运动轨迹分析
    6.4 针对地膜穴口尺寸的移栽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6.4.1 移栽机构运动仿真模型的建立
        6.4.2 基于栽植器运动轨迹包络线的地膜穴口尺寸分析
    6.5 基于HyperMesh的地膜穴口破损规律研究
        6.5.1 仿真模型建立
        6.5.2 仿真分析优化结果
    6.6 吊杯式移栽机膜上成穴移栽验证试验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膜上成穴自动移栽机的设计与试验
    7.1 膜上成穴自动移栽机的设计
        7.1.1 取苗机构的工作过程
        7.1.2 投苗杯的工作过程
    7.2 膜上成穴自动移栽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7.2.1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7.2.2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7.2.3 气动系统的设计
    7.3 膜上成穴自动移栽机性能试验
        7.3.1 自动移栽机试验材料和方法
        7.3.2 自动移栽机膜上成穴移栽试验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工作总结
    8.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10)不同LED补光对日光温室番茄与黄瓜育苗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植物的光生物学效应
    1.2 LED光源的优势及应用
        1.2.1 LED光源的特点与优势
        1.2.2 LED光源在设施蔬菜育苗上的应用
        1.2.3 LED光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1.3 果菜类蔬菜的生物学特征
        1.3.1 黄瓜幼苗的生长习性及特征
        1.3.2 番茄幼苗的生长习性及特征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补光材料及设备
        2.1.2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LED单质光补光试验设计
        2.2.2 LED组合光补光试验设计
        2.2.3 不同苗期进行LED组合光补光试验设计
    2.3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幼苗生长形态特征的测定项目及方法
        2.3.2 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红、蓝、绿LED延时补光对日光温室番茄育苗的效应分析
    3.1 单质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3.1.1 单质光对番茄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3.1.2 单质光对番茄幼苗壮苗指标的影响
        3.1.3 单质光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4 单质光对番茄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3.1.5 单质光对番茄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3.2 组合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3.2.1 组合光对番茄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3.2.2 组合光对番茄幼苗壮苗指标的影响
        3.2.3 组合光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4 组合光对番茄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3.2.5 组合光对番茄幼苗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
        3.2.6 组合光对番茄幼苗抗逆性的影响
        3.2.7 组合光对番茄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3.3.1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番茄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3.3.2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番茄幼苗壮苗指标的影响
        3.3.3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4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番茄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3.3.5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番茄幼苗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
        3.3.6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番茄幼苗抗逆性的影响
        3.3.7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番茄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 红、蓝、绿LED延时补光对日光温室黄瓜育苗的效应分析
    4.1 单质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4.1.1 单质光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4.1.2 单质光对黄瓜幼苗壮苗指标的影响
        4.1.3 单质光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1.4 单质光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4.1.5 单质光对黄瓜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4.2 组合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4.2.1 组合光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4.2.2 组合光对黄瓜幼苗壮苗指标的影响
        4.2.3 组合光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4 组合光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4.2.5 组合光对黄瓜幼苗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
        4.2.6 组合光对黄瓜幼苗抗逆指标的影响
        4.2.7 组合光对黄瓜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3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4.3.1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4.3.2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黄瓜幼苗壮苗指标的影响
        4.3.3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3.4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4.3.5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黄瓜幼苗根系形态及活力的影响
        4.3.6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黄瓜幼苗抗逆指标的影响
        4.3.7 不同苗期补照组合光对黄瓜幼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5 讨论
    5.1 不同LED光质对果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5.2 LED组合光对果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5.3 不同苗期补照LED组合光对果菜类蔬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温室培育番茄壮苗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蔬菜潮汐式穴盘育苗营养液浓度及水分吸持特征的研究[D]. 庄团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丹参工厂化育苗及其产业化基础研究[D]. 王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黄瓜夏季育苗株型调控及栽培基质粒径研究[D]. 宋朝义.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4]北京地区穴盘育苗产业调研及水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 薛萍.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5)
  • [5]日光温室番茄肥药双减绿色栽培技术[J]. 钱小强,王燕娜,肖彦波,孙峰. 农业与技术, 2020(22)
  • [6]不同光照模式下日累积光量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及模型研究[D]. 董舒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7]南疆低成本复合基质的研制及育苗效果研究[D]. 姚文英. 塔里木大学, 2020(10)
  • [8]嫁接对辣椒生长及疫病抗性的影响[D]. 田雪.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9]蔬菜穴盘苗移栽苗钵破损机理及栽植器成穴运动优化与试验[D]. 刘洋. 江苏大学, 2019(05)
  • [10]不同LED补光对日光温室番茄与黄瓜育苗的效果分析[D]. 朱鹿坤.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温室番茄育苗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