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与基因治疗专家曹雪涛

肿瘤免疫与基因治疗专家曹雪涛

一、肿瘤免疫及基因治疗专家曹雪涛(论文文献综述)

李美蓉[1](2020)在《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急性白血病发病迅猛、耐药、易复发、复发后更难治、死亡率高,是白血病死亡最常见的疾病类型。随着近几十年药物研发和风险分类管理的不断改善,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得到了巨大进步,然而成年尤其是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许多患者复发后治疗失败,最终死亡。目前,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化疗失败或疾病复发时,才考虑进行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然而,化疗副作用强,耐药易复发,经常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存在供体难寻、手术费用高昂及手术过程痛苦难耐等问题,且仍存在一定复发风险。因此寻找副作用小、疗效可靠且经济的治疗新药具有重大意义。多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后获得自发缓解的临床报道,结合目前关注度非常高的肿瘤细菌疗法,提示细菌疗法可能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个新方向。在多种用于肿瘤治疗研究的细菌中,沙门氏菌因其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和抗肿瘤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治疗。但是沙门氏菌对血液肿瘤的治疗未见报道。经基因工程改造的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产生的内毒素毒力减少了5万倍,且其耐受性和安全性已在一期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是研究细菌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理想菌株。本课题首次分别以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L1210、人源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HL-60皮下移植瘤模型,和人源AML融合蛋白MLL-AF9驱动的系统性AML小鼠模型,评估了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并探究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体外细菌-细胞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抑制多种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治疗实验结果表明,VNP20009能抑制急性白血病皮下移植瘤的生长。肿瘤组织苏木素&伊红染色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 T)d 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免疫荧光结果表明VNP20009能显着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导致肿瘤中心区域细胞核破碎、DNA降解、胞膜解体,肿瘤组织大面积坏死。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蛋白表明,VNP20009能显着上调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及Cleaved-PARP的表达,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3.MLL-AF9驱动的AML模型小鼠治疗实验结果表明,VNP20009显着抑制小鼠体内AML细胞的增殖;降低AML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五分类数值,使其恢复至近正常生理水平;延长了AML小鼠的生存期。4.血清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检测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VNP20009一方面能上调抗肿瘤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的产生,并降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水平来抑制、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显着上调分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0(C-X-C motif ligand-10,CXCL-10)和CC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ligand-2,CCL-2),招募并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和以CD4+为主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杀伤、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VNP20009还能进一步刺激T淋巴细胞向CD4+IFN-γ+和CD8+IFN-γ+效应T淋巴细胞极化,释放IFN-γ,进一步维持、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结论: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能显着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起到治疗和延缓白血病的作用。一方面VNP20009进入机体后,能够诱导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和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抑制和杀伤白血病细胞,延长AML小鼠生存期。另一方面移植瘤组织中线粒体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表达增加,提示VNP20009感染后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该研究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和理论基础。

刘洋[2](2020)在《肿瘤免疫治疗医学论文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外日益注重防御和治疗各类疾病,医学相关的热词层出不穷。其中,肿瘤学和免疫学相互交叉、互相渗透,两者融合而成的“肿瘤免疫学”逐渐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由于肿瘤免疫学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其理论和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肿瘤免疫学正处于发展阶段,急需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借鉴和引进相关先进理论和前沿技术的需求随之增加。译介国外优秀医学论文有助于中西医疗人员相互交流宝贵经验,也有助于国内医疗人员学习先进的理念和医疗手段。因此,医学论文的翻译极具实用价值。本文将运用目的论,通过对翻译实践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探讨和选取适合医学论文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使得译本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理论性和实用性,从而达到翻译医学论文的目的。同时,译者通过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确保译文忠实原文、读者接受译文,即达到忠实原则和连贯原则。因而,该翻译实践从目的论三大原则(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出发,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重点探讨医学类文本词汇和句法的翻译技巧。译者努力实现译文忠实、流畅,传达原义,避免疑惑,最终使得译本与文本功能相当、作用相当。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为任务描述,对本次翻译项任务的来源、内容及要求进行了简单概述;第二章为过程描述,介绍了本次翻译的译前准备与计划,后续修改校对等;第三章为本次报告的理论支撑,详细介绍了目的论及其指导下医学论文翻译的研究现状;第四章分析项目文本特点和翻译技巧,译者从词汇特征和句法特征两个方面对文本特征进行分析;在目的论基础上,采取增译法、省译法、拆译法、词性转换法、语态转换法和主语转换法,对文本具体内容进行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提炼、归纳、总结;第五章是实践总结,对整个翻译过程以及此次翻译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未来类似医学文本的翻译提出译者的建议。

梁彐彐[3](2020)在《复方守宫散联合化疗对中晚期NSCLC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守宫散对中晚期NSCLC的免疫功能、近期疗效、血清CEA水平、KPS评分的临床观察。以期为中医药在防治恶性肿瘤及配合西医治疗方面提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本次临床研究的患者来源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入住于安徽中医药大学肿瘤科、呼吸科且明确诊断为中晚期NSCLC的6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研究过程中满足剔除标准的共8例,最终严格按要求完成临床试验的观察组29例、对照组25例。该试验两组均给予TP方案(4程)治疗为基础:顺铂20mg/m2,静脉输注,第1-3天;紫杉醇175mg/m2静脉输注3小时。每3周重复,共4个疗程。化疗期间配合常规的预防过敏、制酸护胃、保肝等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方案上加用复方守宫散(5g热水冲服每天早晚1次,化疗期间及疗程间隔期间常规服用),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免疫功细胞、IL-2、IL-10、近期疗效、KPS评分、血清CEA及相关不良反应的评估。研究结果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照组治疗后,CD3+T、CD4+T、CD4+T/CD8+T、NK细胞的值均较前有所下降,其中CD3+T与治疗前比较P=0.044<0.05,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D4+T与治疗前比较P=0.005<0.01,下降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CD3+T、CD4+T、CD4+T/CD8+T、NK细胞的值均较前有所上升,其中CD3+T与治疗前比较P=0.032<0.05,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D4+T与治疗前比较P=0.004<0.01,上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D3+T、CD4+T/CD8+T、CD4+T的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L-2水平较前下降,组内比较P=0.02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L-2水平较前上升,组内比较P=0.03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组间比较P=0.04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IL-10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复方守宫散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CD3+T、CD+4T细胞及血清IL-2的水平而改善化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2.对近期疗效的影响: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P=0.125>0.05,无统计学差异,但其近期疾病控制率观察组大于对照组。3.对血清CEA的影响:对照组第2、3周期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每周期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值均<0.05,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应时期的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照组第2、3、4周期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P值均小于0.05,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每周期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对比P值均大于0.05,KPS评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KPS变化评级比较P=0.03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5.不良事件:两组不良事件发生频数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复方守宫散可提高CD3+T、CD4+T细胞及血清IL-2的水平,从而降低化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同时可维持、调节、改善机体免疫状态。2.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疾病控制率观察组大于对照组。说明复方守宫散联合化疗在一定程度上可稍提高中晚期肺癌的疗效,长期服用可继续发挥维稳作用。3.两组治疗后血清CEA总体水平较前均呈下降趋势,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复方守宫散联合化疗组对血清CEA作用未能优于对照组。4.复方守宫散可稳定甚至提高KPS评分,降低化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5.复方守宫散未能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刘娟,曹雪涛[4](2020)在《2019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在各个分支领域继续蓬勃发展,不仅在免疫系统发育分化机制、免疫与炎症的启动、活化和调控机制、代谢与免疫交叉调节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方面也获得重要进展。此文中,我们将探讨2019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朱贝[5](2019)在《靶向MUC1 CAR-NK对小鼠胃癌模型的抗肿瘤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名靠前的癌症,该病在前期易与其它慢性疾病混淆。所以在诊断出时,大部分已是晚期患者,而目前又无完全根治的医疗手段。随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细胞免疫治疗血液肿瘤药物的问世,细胞免疫治疗被广大肿瘤研究者所关注。目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备受大家关注,且不同的靶点、受体也相继被人们研究和验证;而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NK cells,CAR-NK)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对胃癌实体瘤是否有作用,目前报道也较少。此外,粘蛋白1(Mucin1,MUC1)是一种大分子量糖蛋白,存在于正常腺管上皮,在多种肿瘤表面表达,在胃癌组织中也过表达。因此,本研究主要以靶向MUC1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NK细胞对胃癌肿瘤的抑制效果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目的探讨靶向MUC1 CAR-NK对小鼠胃癌异种移植瘤模型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在BALB/c(nu)裸鼠右肢腋下注入体积为0.2 ml,浓度为1×105个/ml可表达MUC1蛋白的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构建胃癌-裸鼠肿瘤模型。并将小鼠随机分为六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实验4组和实验5组。接种后每天观察小鼠状态及成瘤状况,且当小鼠肿瘤体积生长至约100 mm3(约接种MGC-803细胞的第8d)时,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鼠右肢侧结节的长短径,并称量每只小鼠体重。紧接着对照组每隔3d尾静脉给予体积为0.2 ml,浓度为1×105个/ml的正常NK细胞;实验1-5组每隔3d分别进行尾静脉靶向MUC1 CAR-NK细胞免疫治疗,其相应注射细胞浓度分别为1×105,1×106,1×107,1×108和1×109 MUC1 CAR-NK/ml,注射体积为0.2 ml。之后每隔3天记录肿瘤的长短径以及小鼠的体重,并每天观察其饮食及精神状态。自注射MUC1 CAR-NK细胞免疫治疗日起,第18天时进行小鼠眼眶采血后脱颈处死取材,同时称量小鼠剥瘤后体重及肿瘤重量,最后计算抑瘤率和小鼠的生长率。结果1、从行为特征方面可知,接受MUC1 CAR-NK细胞治疗后的各实验组小鼠,精神状态都较对照组活泼,且食欲下降不太明显。2、从直观疗效来看,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瘤重明显减轻,瘤体积显着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实验组的抑瘤率明显增加,抑瘤率分别为51.03%,52.47%,46.72%,46.75%和45.51%;各实验组小鼠生长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1、2、3组小鼠的生长率显着高于实验4和5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治疗时间点,小鼠肿瘤体积结果显示:各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均随小鼠生长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对照组小鼠的肿瘤体积随生长时间的持续增加,增长速度较快;而各实验组则随小鼠生长时间的延长表现为较平缓增长。从第8d给予MUC1CAR-NK细胞治疗后,各实验组在相同给药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治疗时间点,小鼠体重结果显示:第8d给药后,实验1、2、3组小鼠体重出现短期快速增长,之后增长平缓;实验4、5组小鼠体重一直保持较慢增长,且在第23d后体重出现轻微的下降;而对照组小鼠体重表现出持续下降趋势,且随时间延长下降速度逐渐增快。3、炎症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6、IL-10和TNF-α等指标显着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1、2、3组与实验4和5组相比,上述指标各指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UC1 CAR-NK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而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凋亡数显着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4和5组与实验1、2、3组相比,肿瘤细胞凋亡数量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显着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显着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1、2、3组与实验4和5组相比,Caspase-3和Bax蛋白的表达呈一定的下降趋势;Bcl-2蛋白的表达呈一定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靶向MUC1 CAR-NK对于MGC-803细胞所形成的实体瘤生长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所用浓度范围较广,安全系数较高;2、最佳治疗浓度为1*106 MUC1CAR-NK/ml。为后续研究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陈海琳[6](2019)在《基于Breg/KIR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劳毒致病”病机理论及健脾补肾解毒方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观察健脾补肾解毒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疗效。2.通过观察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因子IL-10、TGF-β1、IL-4、IFN-γ、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探索Breg/KIR免疫异常在MDS发病中的致病作用及“劳毒致病”的免疫学内涵。3.通过观察健脾补肾解毒方联合西医治疗前后细胞因子IL-10、TGF-β1、IL-4、IFN-γ表达水平变化及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与疗效相关性分析,探讨健脾补肾解毒方治疗MDS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观察:按照纳排标准收集MDS患者45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西药治疗对照组15例。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正虚毒蕴型17例,毒盛正虚组1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解毒方随证加减。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以上进行临床评价,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细胞计数、西医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和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不良反应等指标。2.实验检测:(1)对入组MDS患者45例(正虚毒蕴组26例、毒盛正虚组19例)、健康对照者15例,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CD25+CD86+作为Breg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CD25+CD86+细胞占外周血比例。(2)MDS患者45例(正虚毒蕴组26例、毒盛正虚组19例)及健康对照者15例,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0、TGF-β1、IL-4、IFN-γ水平。(3)对入组MDS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西药治疗对照组15例,治疗组又分为正虚毒蕴组17例、毒盛正虚组13例。经6月治疗后,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10、TGF-β1、IL-4、IFN-γ水平。(4)MDS患者45例(正虚毒蕴组26例、毒盛正虚组19例)及健康对照者15例,取抗凝静脉血,提取DNA,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法检测KIR基因分型。结果:1.临床疗效:1)血象变化:(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由2.67±2.09×10^9/L上升至3.73±3.65×10^9/L(P<0.05),血红蛋白浓度由61.59±22.70g/L上升至84.10±27.51g/L(P<0.05),血小板计数由74.83±96.22×10^9/L上升至112.70±136.68×10^9/L(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常规各项指标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证型疗效比较:治疗组正虚毒蕴型MDS治疗后白细胞计数由3.08±2.37×10^9/L上升至4.23±3.44×10^9/L(P<0.05);血小板计数由105.41±118.71×10^9/L,上升至141.76±163.76×10^9/L(P<0.05)。血红蛋白浓度由61.49±22.18g/L上升至83.28±28.25g/L(P<0.05),毒盛正虚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由61.72±24.28g/上升至85.17±27.60g/L(P<0.05),不同证型MDS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2)西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但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正虚毒蕴型MDS治疗总有效率94.12%,毒盛正虚型MDS总有效率76.92%,经比较,治疗组不同分型MDS西医疗效也无统计学差异。3)中医疗效:(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由9.10±2.29分降低至2.93±2.59(P<0.01),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由8.40±2.80分降低至5.80±3.42分(P<0.05)。正虚毒蕴组MDS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由8.71±2.49下降至2.06±1.66(P<0.05),毒盛正虚组MDS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由9.62±1.98下降至4.08±3.15(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痊愈4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反应率93.33%。西医对照组15例患者,临床痊愈0例、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反应率62.50%,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正虚毒蕴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0例,总反应率100%,毒盛正虚组MDS临床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反应率84.62%,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并发症观察:治疗组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组治疗后出血等级改善率4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P<0.05)。5)不良反应观察:治疗组消化道症状、皮肤黏膜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2.实验结果:1)Breg、细胞因子、KIR在MDS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比较(1)MDS组CD25+CD86+表型Breg比例0.1904(0.0400,2.5200)%,正常对照组0.0214(0.0000,0.1056)%,MDS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虚毒蕴组0.1630(0.0199,2.8264)%,毒盛正虚组0.2869(0.1019,2.5399)%,两组CD25+CD86+表型Breg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2)MDS组外周血细胞因子IL-10、TGF-β1、IL-4、IFN-γ分别为52.65(38.64,104.35)、210.60(153.70,429.97)pg/ml、235.73(148.04,497.21)pg/ml、99.30(71.06,255.54)pg/ml;正常对照组IL-10、TGF-β1、IL-4、IFN-γ分别为30.05(22.98,41.12)pg/ml、124.42(105.17,139.48)pg/ml、116.74(96.05,139.51)pg/ml、44.68(40.06,65.72)pg/ml;MDS患者IL-10、TGF-β1、IL-4、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10、TGF-β1、IL-4、IFN-γ水平随MDS危度增加而增加,正虚毒蕴组IL-10、TGF-β1、IL-4、IFN-γ水平分别为48.13(36.52,76.24)pg/ml、190.36(148.68,281.28)、190.21(116.48,296.10)pg/ml、85.68(61.18,115.04)pg/ml;毒盛正虚组对应分别为87.98(46.00,215.44)pg/ml、374.60(163.74,946.08)pg/ml、319.54(172.62,956.92)pg/ml、266.11(76.62,419.05)pg/ml,毒盛正虚组IL-10、TGF-β1、IL-4、IFN-γ显着高于正虚毒蕴组MDS患者<0.05)。(3)MDS患者KIR各基因频率与正常组比较:MDS患者较正常对照2DS3、2DS4显着较高(P<0.01);正虚毒蕴组、毒盛正虚组MDS患者各基因频率分别与正常组比较,正虚毒蕴型MDS中2DS3显着较高(P<0.01),毒盛正虚组MDS患者2DS4显着较高,2DS1显着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虚毒蕴组与毒盛正虚组MDS患者比较,其中正虚毒蕴组2DS1显着高于毒盛正虚组(P<0.01)。2)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细胞因子变化及KIR疗效相关性分析(1)45例MDS患者分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比较:治疗后治疗组IL-10由69.06(47.07,119.77)pg/ml下降至48.41(30.66,103.49)pg/ml(P<0.05),IL-4由238.77(166.20,531.26)pg/ml下降至180.25(133.86,318.50)pg/ml(P<0.05),IFN-γ由116.91(79.12,274.90)pg/ml下降至84.34(53.45,199.76)pg/ml(P<0.01);但治疗后MDS患者IL-10、TGF-β1、IL-4、IFN-γ仍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GF-β1未见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L-10、TGF-β1、IL-4、IFN-γ均无明显变化(P>0.05)。(2)KIR疗效相关性分析:经6月治疗后,45例MDS患者中有37例为治疗应答组(疗效为HI以上),8例为治疗无应答组(疗效为PD),两组基因频率比较,应答组2DS1显着较高,差异显着(P<0.05,OR>1)。26例治疗组应答患者与4例治疗组无应答患者比较,2DS1显着较高,差异显着(P<0.05,OR>1)。结论:1)健脾补肾解毒方治疗MDS疗效良好,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控制感染、改善出血等并发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MDS“劳毒致病”的理论和应用价值。2)免疫抑制性Bregs参与了MDS发病的负调控机制,MDS患者CD25+CD86+表型Breg数量增高可触发异常克隆造血细胞的免疫逃逸。3)Bregs的负调控作用引起IL-10、TGF-β1、IL-4、IFNγ等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多,可致无效造血以及造血细胞过度凋亡。MDS毒盛正虚型患者外周血IL-10、IL-4、TGF-β1、INFγ显着高于正虚毒蕴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危度及预后。4)KIR基因的多态性与MDS发病有关,KIR活化型基因2DS3、2DS4高表达,易导致对NK、T细胞传递激活信号异常,这可能是MDS造血干细胞无效造血的重要因素和“劳毒致病”的物质基础之一。5)健脾补肾解毒方治疗MDS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为通过降低IL-10、IL-4、IFNγ等细胞因子释放,双向调节NK细胞数量及活化、抑制功能,发挥免疫调控作用,从而有利于恢复正常造血及清除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

左博靖[7](2019)在《基于诱导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黄芪、甘草多糖对HCT-116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黄芪多糖、甘草多糖及其复合多糖为研究对象,利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选用小鼠调节性T细胞和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作为目标细胞,从细胞水平、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研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研究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分别对与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共培养前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研究黄芪甘草复合多糖对共培养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并对黄芪多糖、甘草多糖和黄芪甘草复合多糖三者对调节性T细胞影响程度进行比较。深入探讨其诱导调节性T细胞分化和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1.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调节性T细胞,确定细胞表型。2.CCK-8法检测黄芪多糖、甘草多糖培养24h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存活率,确定药物的无细胞毒浓度范围;在无细胞毒浓度范围内,检测给药72h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存活率,排除给药时间对调节性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检测给药72h后HCT-116细胞的存活率,排除共培养模型中药物对HCT-11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3.在无细胞毒浓度范围内,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给药24h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凋亡率,研究药物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4.Transwell小室建立HCT-116细胞和小鼠调节性T细胞体外非接触式共培养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前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共培养前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相关基因Foxp3、IL-10、TGF-β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共培养前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IL-10、TGF-β的分泌情况,从而研究HCT-116细胞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5.黄芪多糖、甘草多糖培养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前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变化;选取低中高三个浓度的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HCT-116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共培养前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相关基因Foxp3、IL-10、TGF-β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共培养前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IL-10、TGF-β的分泌情况,从而研究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对共培养前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6.CCK-8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法检测由低中高三个浓度的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以1:1配成的黄芪甘草复合多糖培养24h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HCT-116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率,排除药物对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的影响。7.黄芪甘草复合多糖给药24h,流式细胞仪检测与HCT-116细胞共培养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共培养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相关基因Foxp3、IL-10、TGF-β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共培养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IL-10、TGF-β的分泌情况,从而研究黄芪甘草复合多糖对共培养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和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1.本次实验所用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表型为CD4+CD25+FOXP3+CD152+PD1±。2.经CCK-8法检测确定,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无细胞毒浓度为0-250μg/mL;选取终浓度为0-50μg/mL的药物剂量,结果显示药物对培养72h后的小鼠调节性T细胞和HCT-116细胞的存活率均无影响。3.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终浓度为0-50μg/mL的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对给药24h后的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凋亡率没有影响。4.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共培养后,HCT-116细胞能增强小鼠调节性T细胞相关表型的表达程度,其中CD25位移最为明显,其次是FOXP3、CD4、PD-1、CD152;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上调小鼠调节性T细胞Foxp3、IL-10、TGF-βmRNA的表达,其中IL-10 mRNA表达显着增高(P<0.01),TGF-βmRNA表达增高(P<0.05);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结果表明,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加小鼠调节性T细胞IL-10、TGF-β的分泌,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5.经过24h终浓度为0-50μg/mL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培养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可以降低调节性细胞相关表型的表达,其中CD4的位移最为明显,CD25次之,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对于表型Foxp3、PD-1、CD125,有位移的趋势,但均不明显。故后续实验选用的药物终浓度为:10、25、50μg/mL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给药时间24h,指标选用CD4和CD25;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测定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在基因水平上的调控,结果显示:经药物处理后,共培养前后小鼠调节性T细胞Foxp3、IL-10、TGF-βmRNA的表达与未加药组比均有下调。在50μg/mL的药物浓度下,Foxp3、IL-10、TGF-βmRNA的下调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结果显示:药物在共培养前后均减少小鼠调节性T细胞IL-10、TGF-β的分泌。6.CCK-8和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法结果表明,经过终浓度为10、25、50μg/mL的黄芪甘草复合多糖(1:1)培养24h后,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HCT-116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率均没有影响。7.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角度,通过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剂检测发现:黄芪甘草复合多糖对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程度优于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表现在下调CD4、CD25的表达、减少Foxp3、IL-10、TGF-βmRNA的表达和下调IL-10、TGF-β分泌的方面。结论:1.HCT-116细胞可以促进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上调细胞表面免疫抑制性分子的表达,使细胞向免疫抑制性分化。2.通过共培养,发现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下调免疫抑制分子的表达和相关mRNA的表达,和人结肠癌细胞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形成拮抗,从而抑制肿瘤免疫逃逸,参与肿瘤免疫调节。3.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本身对肿瘤细胞无杀伤作用,其是通过抑制小鼠调节性T细的胞功能参与肿瘤免疫。4.黄芪甘草复合多糖诱导小鼠调节性T细胞向免疫抑制方向分化,且在下调Foxp3、IL-10、TGF-βmRNA的表达和减少IL-10、TGF-β的分泌方面优于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综上所述,APS和GP很可能通过下调Tregs免疫抑制性分子的表达而参与体外的免疫调控和抗肿瘤作用,而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独用药,为黄芪多糖和甘草多糖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了有力依据。

虞淦军[8](2018)在《地西他滨为基础的协同性免疫疗法治疗微卫星稳定性结直肠癌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数约为140万例,其发病率在男性及女性中均处于恶性实体肿瘤的第3位,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已分别上升至第2位和第3位[1]。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我国的上升速度是国际平均增速(2%)的2倍,尤其在上海等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发病率达到实体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2,3]。肠癌发病隐匿,相当一部分患者在首次就诊确诊时已经发生远处转移[4]。目前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而言,姑息手术、新辅助放化疗以及靶向药物的应用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又由于患者间个体差异和耐药性的出现等,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预后不够理想[5]。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2012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未来值得关注的六大领域之一[6];2013年,又被Science杂志评为“年度十大进展之首”[7];并连续成为2015、2016年全球肿瘤研究顶级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热点中的焦点,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会议的主旋律[8,9]。Topalian博士因其在PD-1和PD-L1免疫治疗研究的突出贡献,被授予2015年“David A.Karnofsky Memorial Award”(ASCO最重要的奖项)。目前,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聚焦肿瘤免疫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也从免疫治疗中看到了希望,尤其是错配修复基因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dMMR)的CRC患者,对PD-1单抗药物的敏感性比微卫星稳定性(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患者显着提高[10]。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指MSH2、MSH6、MLH1、PMS1和PMS2等错配修复基因发生突变导致DNA重复序列(微卫星)的增加或缺失,进而引起肿瘤的发生[11,12]。由于微卫星序列突变累积,蛋白质翻译过程中发生框移突变,导致肿瘤细胞产生了大量异常的多肽片段,这些片段更容易被免疫系统所识别,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13],这也是微卫星不稳定患者对PD-1单抗敏感的主要原因。微卫星不稳定性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发生频率大约仅为15%[14]。但是对于大部分微卫星稳定性的结直肠癌患者而言,PD-1单抗难以取得显着的疗效,如何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疗效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重大问题。目前,肿瘤免疫疗法联合治疗的应用已经成为全球科学家的共识,综合治疗依旧是癌症的理想治疗模式。在与肿瘤抗争的几百年来,人们已经意识到单凭一种疗法是无法攻克肿瘤这一顽疾的。只有通过不同机制的抗肿瘤协同治疗,如传统放化疗与免疫疗法联用、治疗性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CAR-T疗法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靶向药物与免疫疗法联用,以及肿瘤免疫疗法与基因疗法联用等[15-19]。在传统的手术、放疗以及化疗使肿瘤细胞负荷明显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得以改善的基础上,通过联合适当的肿瘤免疫治疗,可以清除微小的残留病灶或抑制残留癌症细胞增殖,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深入理解肿瘤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各种免疫治疗手段的优势,互相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优化肿瘤治疗方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地西他滨(5-aza-2’-deoxynucleoside,DAC)是一种腺苷类似物,通过抑制DNA甲基转移酶,降低DNA的甲基化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是作用能力较强的DNA甲基化特异性抑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为甲基化抑制剂也在实体瘤中被广泛研究。研究证明,低剂量DAC不仅可以明显诱导和提高肿瘤抗原的表达,如NY-ESO-1、MAGE-A3/6等,还能提高CD80、MHC-I类分子等免疫标志物的表达[20,21],进而增加肿瘤局部免疫细胞的浸润,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性疫苗、过继性细胞治疗等免疫疗法提供了更加适合的免疫微环境。本课题旨在研究低剂量DAC对肿瘤生物学特征、免疫原性的影响以及对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其与PD-1单抗、NY-ESO-1特异性TCR-T细胞等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为MSS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低剂量地西他滨对肿瘤的表观修饰作用研究DNA甲基化是一种不改变基因碱基序列的可逆的基因修饰,其甲基化水平与基因的“开放”状态密切相关。基于低剂量DAC的去甲基化作用,我们对微卫星稳定的小鼠肠癌细胞系CT26[22]进行了DAC处理,提取了基因组DNA和总RNA,利用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和全转录组测序(RNA-seq)对肿瘤细胞的特征改变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发现CT26细胞经过DAC处理后,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显着下调。其中,抗原加工和递呈相关基因、细胞因子相关基因和趋化因子以及STAT基因、免疫应答相关基因、MAPK信号传导途径基因和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相关基因中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显着下调。全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CT26细胞的表达谱明显改变,发现大量差异表达的功能相关基因,包括180个上调的基因和139个下调的基因。我们着重关注了WGBS结果中甲基化水平发生变化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抗原加工和递呈相关基因、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趋化因子相关基因,STAT基因,免疫应答相关基因,MAPK信号传导途径基因和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基因的表达发生明显改变。值得注意的是,抗原加工和递呈相关基因显着上调。这表明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水平可以抑制基因的表达,当甲基化水平被下调时,基因表达重新被激活,表达水平上升,即上述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具有相关性。肿瘤细胞在经过DAC处理后,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明显下降,细胞表达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免疫原性得到提高。同时,我们收集了临床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在重度免疫缺陷NCG小鼠上构建了CRC的PDX模型,并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Boland等[23]的标准进行了微卫星状态的鉴定。我们选取了MSS的PDX模型予以DAC处理,提取了肿瘤组织的基因组DNA和总RNA,也进行了WGBS和RNA-seq检测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与CT26细胞经DAC处理后类似的现象:PDX模型的肿瘤细胞经过DAC处理后,其甲基化水平显着下调。其中,抗原加工和递呈相关基因,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质修饰基因中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被下调。表达谱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9个基因显着上调,50个基因显着下调。上调基因主要是抗原加工和递呈基因,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修饰基因,与WGBS结果显示的低甲基化水平具有一致性。这说明低剂量DAC改变了PDX肿瘤的特性,提高了其免疫原性。为了探究DAC对不同微卫星状态的CRC细胞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两株MSI细胞HCT116、LOVO和两株MSS细胞HT29、SW480,用0μM、0.1μM、1μM、10μM等不同浓度的DAC进行处理,在处理后的不同时间点(第1天,第3天,第7天)收集了肿瘤细胞的总RNA、DNA和蛋白质,通过qPCR、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了细胞中NY-ESO-1抗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甲基化测序检测了基因组DNA中NY-ESO-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情况。结果显示,低剂量DAC可诱导或提高CRC细胞系中NY-ESO-1基因的表达。在MSS细胞系中,HT29和SW480的NY-ESO-1表达需要更低浓度DAC的诱导,诱导所需的时间也更短,NY-ESO-1表达水平比未处理的细胞平均升高20-30倍,显着的高于MSI细胞中的5-10倍。而NY-ESO-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与其基因表达水平也密切相关,甲基化水平越低,其表达水平越高。通过第一部分的研究,我们证实了小鼠微卫星稳定性肠癌细胞系CT26细胞经过低剂量DAC处理后,其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明显下调,重新激活或上调了大量功能基因的表达,改变了肿瘤的免疫学特征,提高了其免疫原性。在PDX肿瘤模型中,这一现象得到了再次验证。该部分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低剂量地西他滨对肿瘤微环境的作用研究影响免疫治疗在实体瘤中疗效的主要问题是肿瘤抑制性的免疫微环境。如何打破和重塑肿瘤微环境,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是实体瘤治疗取得突破的关键。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微环境决定了免疫治疗的有效性[24-27],而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及细胞的浸润是肿瘤微环境的关键组成。第一部分中,我们已经证实了低剂量DAC可以改变肿瘤的特征,提高其免疫原性。我们又构建了CT26荷瘤小鼠模型,给予荷瘤小鼠DAC处理,同时PBS和Cytidine(胞嘧啶类似物)作为对照,收集了DAC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处理前,处理后1天,处理后3天,处理后7天,处理后14天)的肿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微环境中的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和细胞状态等,进一步探究了低剂量DAC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低剂量DAC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浸润到肿瘤局部的T淋巴细胞越来越多,7-14天后达到峰值。进一步检测肿瘤微环境中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的浸润,分泌IFN-γ细胞因子的细胞数量以及PD-1的表达情况,发现DAC处理组相比于对照组有更多的T淋巴细胞浸润,包括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且分泌IFN-γ细胞因子的细胞数量显着高于PBS组和Cytidine组。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大部分浸润的T淋巴细胞均为PD-1阳性,这表明DAC对于TME的影响作用可能通过PD-1/PD-L1通路被抑制。通过第二部分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低剂量DAC可以重塑肿瘤微环境,召募更多的T淋巴细胞,包括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到肿瘤局部,且大部分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FN-γ,但是这些细胞大部分是PD-1阳性的,其功能可能通过PD-1/PD-L1通路被抑制。第三部分:地西他滨为基础的协同免疫治疗策略的研究一、地西他滨与PD-1抑制剂协同性治疗策略研究研究证明,PD-1单抗对于MSS肿瘤基本上是无效的[10]。通过前面两部分的研究,我们发现低剂量DAC可以改变肿瘤的免疫学特征,提高其免疫原性,且能够召募大量的T淋巴细胞浸润到肿瘤局部,从而有可能对肿瘤微环境进行重塑。但是这部分浸润到肿瘤局部的T淋巴细胞大部分为PD-1阳性,因此我们紧接着联合应用PD-1单抗,探讨协同效应提高疗效的可能性。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首先选取CT-26小鼠肠癌细胞构建了MSS的荷瘤小鼠模型,给予了DAC+PD-1单抗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将PBS、PD-1单抗单药、DAC单药治疗作为对照组,探讨了DAC与PD-1单抗协同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DAC+PD-1单抗组与PD-1单抗组、DAC单药组相比,对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延长小鼠生存期的效应也更加显着。结果表明,DAC的预处理联合PD-1单抗的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抑制MSS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和延长其生存期,结合第一部分的体外细胞学实验,其机制可能是由于DAC对肿瘤细胞的效应而招募到肿瘤局部的PD-1阳性的T淋巴细胞被PD-1单抗解除抑制,从而在肿瘤局部发挥了抗肿瘤效应。二、地西他滨与TCR-T细胞治疗协同性治疗策略研究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证实了DAC可以诱导和提高MSS肿瘤细胞NY-ESO-1抗原的表达,而肿瘤抗原的表达直接决定着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的效应。因此,我们探索了将DAC与NY-ESO-1特异性的T细胞进行协同治疗的疗效。首先,我们从文献和数据库中获得了NY-ESO-1157-165(SLLMWITQC)特异性TCRα/β基因序列,将α链95-96位的TS突变为LY,以提高其抗原特异性杀伤功能[28,29];另外,将α链的Thr48和β链的Ser57突变成Cys,有利于形成二硫键,提高其与外源基因的匹配成功率[30]。TCRα/β链基因之间用具有“self-cleavege”功能的P2A连接,使翻译出来的产物能够被剪切成α/β链,从而更好地进行匹配[30,31]。优化后的序列克隆入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利用HEK-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随后,我们又从人的外周血中分离出淋巴细胞,经过流式检测HLA-A2表型,筛选出HLA-A2强阳性的淋巴细胞经CD3+/CD28+Dynabeads进行分选和活化。利用包装好的慢病毒转染活化的CD3+/CD28+/HLA-A2+淋巴细胞,流式检测其TCR表达情况,MHC-Tetramer检测其与抗原的结合能力。结果显示,特异性TCR的转染效率为56%,四聚体检测其特异性结合的阳性率为15%,说明我们成功制备了NY-ESO-1特异性TCR-T细胞。为了在体外检测所构建的TCR-T细胞能否识别NY-ESO-1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我们将HLA-A2特异性的NY-ESO-1157-165(SLLMWITQC)多肽和无关同源多肽OVA257-264(SIINFEKL)负载到T2细胞上作为靶细胞,所构建的TCR-T细胞与负载抗原的T2细胞共培养24 h,ELISPOT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的释放,结果显示,与负载NY-ESO-1157-165的T2细胞共培养的TCR-T细胞能够高分泌IFN-γ,并且明显高于负载无关同源多肽的T2细胞所共培养的TCR-T细胞。以上结果表明所构建的TCR-T细胞可以特异性的识别T2细胞上的NY-ESO-1并诱导分泌细胞因子IFN-γ。随后,我们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所构建TCR-T细胞的杀伤效应。选取了HLA-A2和NY-ESO-1不同表型的肿瘤细胞作为靶细胞:LOVO(NY-ESO-1-/HLA-A2-),MGC 803(NY-ESO-1+/HLA-A2-),SW480(NY-ESO-1±/HLA-A2+),A375细胞(NY-ESO-1++/HLA-A2+)做阳性对照,以及根据第一部分WB结果,经过1μM DAC诱导的HCT116(NY-ESO-1+/HLA-A2+)。将靶细胞与所构建的TCR-T细胞共培养,LDH Assay检测TCR-T的杀伤效应,ELISPOT检测TCR-T的IFN-γ的分泌。结果显示,A375、HCT116与TCR-T细胞共培养的孔中可见大量斑点形成,数量远远高于LOVO、MGC 803、SW480与TCR-T共培养的孔,即与A375、HCT116共培养的TCR-T细胞释放了大量的IFN-γ。相应地,A375、HCT116与TCR-T细胞共培养的孔中检测到大量LDH的释放,其含量远高于LOVO、MGC 803、SW480与TCR-T共培养的孔,即TCR-T细胞对A375、HCT116细胞产生了较好的杀伤效应。体外实验说明,TCR-T细胞对NY-ESO-1+/HLA-A2+细胞具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对于NY-ESO-1或HLA-A2单阳性或双阴性的细胞没有杀伤效应。体内实验中,我们构建了A375荷瘤小鼠模型,予以所获得的TCR-T细胞输注治疗,PBS和空病毒转染的T细胞(ctrl-T细胞)作为对照。结果发现,所构建的TCR-T细胞能够显着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并显着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上述实验结果证实,我们所构建的NY-ESO-1特异性TCR-T细胞在体内和体外均可有抗原特异性的IFN-γ的分泌,并且具有HLA-A2限制性的NY-ESO-1特异性的肿瘤杀伤效应。在成功获得NY-ESO-1 TCR-T细胞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DAC与TCR-T细胞是否具有协同治疗效应。体外实验中,我们采用0μM、0.1μM、1μM等不同浓度的DAC处理SW480细胞(NY-ESO-1±/HLA-A2+),并按照10:1、20:1、40:1等不同的效靶比与所构建的TCR-T细胞共培养。结果证明,与未诱导的SW480细胞组相比,DAC诱导过的SW480细胞与所构建的TCR-T细胞共培养后,LDH Assay检测显示所构建的TCR-T细胞对DAC处理的SW480细胞的杀伤效应明显高于未处理的SW480细胞。ELISPOT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的SW480细胞组相比,DAC诱导过的SW480细胞与所构建的TCR-T细胞共培养后,上清中IFN-γ细胞因子的水平明显升高。体内实验中,我们将0μM、0.1μM、1μM等不同浓度的DAC处理的SW480细胞接种到重症免疫缺陷NPG小鼠皮下,构建了MSS的SW480荷瘤小鼠模型,然后进行所构建的TCR-T细胞的输注治疗,每周一次,共三次,同时PBS和空病毒转染的T细胞(ctrl-T细胞)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未经DAC诱导的SW480细胞和经过0.1μM DAC处理的SW480细胞组,在经过TCR-T细胞治疗后,其肿瘤生长得到一定的抑制,但是生存时间并没有得到延长。1μM DAC处理组经过TCR-T细胞的输注治疗后,肿瘤生长的抑制效应和生存期的延长明显高于其它组。上述结果表明,MSS肿瘤细胞经过适当浓度的DAC(1μM)的处理,能够明显的提高其对于TCR-T细胞的杀伤敏感性,从而抑制MSS肿瘤的生长并提高生存期,证实适量DAC与TCR-T细胞联合治疗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通过本部分的研究,我们通过将DAC分别与两种免疫治疗方法PD-1单抗、NY-ESO-1特异性TCR-T细胞联合应用,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了DAC可以提高PD-1单抗、NY-ESO-1特异性TCR-T细胞的免疫治疗的疗效,对MSS肿瘤发挥了协同治疗效应,为MSS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和依据。同时,DAC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表达NY-ESO-1等多种肿瘤抗原,为治疗性疫苗、TCR-T细胞等以抗原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靶点,以DAC为基础的协同免疫治疗有望显着提高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全文结果与结论:1、低剂量DAC可以显着降低小鼠结直肠癌细胞CT26细胞以及人MSS性CRC的PDX模型肿瘤细胞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提高结直肠癌细胞中抗原加工递呈、细胞因子等基因的表达水平。低剂量DAC能够通过靶基因启动子区的去甲基化作用,诱导和提高MSI-H以及MSS性CRC细胞中NY-ESO-1抗原的表达。说明低剂量DAC改变了CRC细胞的免疫学特性,提高了其免疫原性。2、经过低剂量DAC处理后的CRC肿瘤可以招募更多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到肿瘤局部,具有更多的高分泌IFN-γ的细胞。这些浸润的T淋巴细胞大多呈现PD-1阳性。说明低剂量DAC改变了CRC的肿瘤微环境,但是其状态可能通过PD/PD-L1通路被抑制。3、低剂量DAC与PD-1单抗联合应用可以显着抑制小鼠体内CRC肿瘤CT26的生长,并延长小鼠的生存期。说明低剂量DAC为PD-1单抗疗效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肿瘤微环境,而PD-1单抗再次激活了肿瘤微环境中被PD-1/PD-L1通路抑制的T淋巴细胞,发挥抗肿瘤效应。DAC和PD-1单抗能够发挥协同性作用,提高抗肿瘤疗效。4、通过慢病毒转染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成功制备了NY-ESO-1特异性TCR-T细胞,并在体内外进行了功能验证。所制备的TCR-T细胞对HLA-A2限制性的NY-ESO-1阳性肿瘤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能力。5、低剂量DAC的预处理可以提高MSS性结直肠癌细胞中NY-ESO-1抗原的表达水平,与TCR-T细胞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期。说明低剂量DAC对肿瘤细胞的诱导为TCR-T细胞发挥抗肿瘤效应提供更多的靶点,提高TCR-T细胞治疗的疗效,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周凌飞[9](2017)在《DC-CTL免疫细胞对卵巢上皮癌细胞的靶向性治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制备卵巢癌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建立卵巢癌SKOV3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探讨成熟期树突状细胞(DC)刺激肿瘤免疫T细胞,生成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靶向性地抑制卵巢上皮癌细胞的机制,旨在为DC-CTL应用于临床治疗,从而推进卵巢癌临床试验提供理论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选人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并通过体外诱导将之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前提细胞,用反复冻融法从卵巢癌SKOV3细胞系中提取的全肿瘤细胞抗原负载DC;随后运用流式细胞术对负载抗原后DC表面主要特征表型情况进行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测定DC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活化的能力,MTT法分别检测负载抗原CTL、CTL以及单核T细胞对卵巢上皮癌SKOV3细胞系的杀伤活性。(2)无胸腺BALB/C-nu/nu裸鼠48只,分为4组,每组12只,建立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用经DC诱导的CTL免疫细胞(实验组)和未经DC诱导的CTL免疫细胞(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各组裸鼠生长情况,测定其体重、移植瘤体积和重量,比较各组抑瘤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移植瘤miRNAlet-7表达并比较差异,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移植瘤中HMGA2蛋白的表达的差异。结果:(1)经卵巢癌细胞株冻融抗原和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后的DC细胞形态呈成熟状态,且能更高地表达各种DC分化相关抗原(CD80、CD83、CD86和HLA-DR),同时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MTT法结果表明,负载冻融抗原的DC-CTL组对SKOV3细胞的杀伤活性显着高于CTL组。(2)DC-CTL组和CTL组裸鼠的移植瘤体积和移植瘤重量低于模型对照组(F值分别为8.175、6.823,均P<0.05),DC-CTL组裸鼠的移植瘤体积和移植瘤重量低于CTL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44,P<0.05);DC-CTL组裸鼠的抑瘤率(69.57-10.81)高于CTL组(42.35-8.1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65,P<0.05);DC-CTL组和CTL组裸鼠的移植瘤miRNAlet-7表达均高于模型对照组(F=7.528,P<0.05),DC-CTL组裸鼠的HMGA2蛋白表达的ISH评分(15.31-1.72)低于CTL组(17.18-1.8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3,P<0.05)。结论:(1)DC-CTL免疫细胞组能够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作用更明显。(2)DC-CTL免疫细胞治疗组能够明显抑制卵巢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为上调miRNAlet-7表达和抑制HMGA2蛋白表达有关。

曹雪涛,田志刚,陈虎[10](2015)在《第十四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大会纪要》文中指出由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7医院全军造血干细胞研究所承办、《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协办的的"第十四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大会"于2015年5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交流稿件222篇,其中特邀大会报告22篇、大会报告7篇,包括干细胞领域国际领军科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Irv Weissman教授以及细胞杂志社《癌细胞》(Cancer Cell)高级编辑Helena Yang博士等

二、肿瘤免疫及基因治疗专家曹雪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免疫及基因治疗专家曹雪涛(论文提纲范文)

(1)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白血病概述
        1.1.1 白血病的定义及常见症状
        1.1.2 白血病的发现及分类
        1.1.3 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1.4 白血病流行病学
        1.1.5 白血病的治疗
    1.2 白血病自发性缓解与细菌感染
    1.3 细菌抗肿瘤研究
        1.3.1 细菌抗肿瘤研究历程
        1.3.2 细菌抗肿瘤的优势
        1.3.3 细菌抗肿瘤的应用前景
    1.4 沙门氏菌抗肿瘤研究
        1.4.1 沙门氏菌有效靶向肿瘤
        1.4.2 沙门氏菌介导肿瘤细胞自我死亡
        1.4.3 沙门氏菌减少肿瘤转移
        1.4.4 沙门氏菌诱发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
        1.4.5 沙门氏菌增强肿瘤化疗敏感性
        1.4.6 沙门氏菌联合治疗进一步促进了肿瘤的消退
        1.4.7 沙门氏菌的遗传学改造
        1.4.8 沙门氏菌可作为递呈肿瘤治疗分子载体
    1.5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研究
        1.5.1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构建及遗传特点
        1.5.2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生物分布特性
        1.5.3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毒理学评价
        1.5.4 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的抗肿瘤研究
    1.6 课题研究思路、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VNP20009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菌株及细胞株
        2.2.2 实验动物及饲养
        2.2.3 试剂与耗材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5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2.3.2 细胞培养
        2.3.3 细菌-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
        2.3.4 Annexin V-PE/7-AD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2.3.5 L1210皮下瘤模型建立
        2.3.6 动物分组与给药治疗
        2.3.7 石蜡切片的制备
        2.3.8 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
        2.3.9 石蜡切片缺口末端标记(TUNEL)免疫荧光分析
        2.3.10 总蛋白的提取
        2.3.11 蛋白浓度测定
        2.3.12 Western Blot检测目标蛋白
        2.3.13 统计学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VNP20009 体外抑制L1210/Jurkat细胞增殖
        2.4.2 VNP20009 体外诱导L1210/Jurkat细胞凋亡
        2.4.3 VNP20009治疗L1210细胞荷瘤小鼠体重和活动未见异常
        2.4.4 VNP20009抑制L1210皮下移植瘤生长
        2.4.5 VNP20009引起L1210皮下移植瘤组织坏死
        2.4.6 VNP20009诱导L1210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
        2.4.7 VNP20009治疗L1210皮下移植瘤凋亡蛋白表达量升高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VNP20009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生长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株及细胞株
        3.2.2 实验动物
        3.2.3 主要试剂与耗材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3.2.5 主要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3.3.2 细胞培养
        3.3.3 细菌-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
        3.3.4 Annexin V-PE/7-AD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3.3.5 HL-60皮下瘤模型建立
        3.3.6 动物分组与给药治疗
        3.3.7 石蜡切片的制备
        3.3.8 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
        3.3.9 石蜡切片缺口末端标记(TUNEL)免疫荧光分析
        3.3.10 总蛋白的提取
        3.3.11 蛋白浓度测定
        3.3.12 Western Blot检测目标蛋白
        3.3.13 统计学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VNP20009体外抑制HL-60细胞增殖
        3.4.2 VNP20009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
        3.4.3 VNP20009治疗HL-60细胞荷瘤小鼠体重和活动情况无异常
        3.4.4 VNP20009抑制HL-60皮下移植瘤生长
        3.4.5 VNP20009引起HL-60皮下移植瘤组织坏死
        3.4.6 VNP20009诱导HL-60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
        3.4.7 VNP20009治疗HL-60皮下移植瘤组织凋亡蛋白表达量增加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NP20009 对系统性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激活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菌株及细胞
        4.2.2 实验动物
        4.2.3 主要试剂与耗材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4.2.5 主要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沙门氏菌VNP20009的制备
        4.3.2 沙门氏菌VNP20009的组织分布
        4.3.3 MLL-AF9 驱动型AML白血病细胞的复苏
        4.3.4 MLL-AF9 驱动型AML白血病细胞小鼠尾静脉注射造模
        4.3.5 抗凝全血样本的采集
        4.3.6 血清样本的采集
        4.3.7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GFP+)检测
        4.3.8 血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
        4.3.9 小鼠外周血细胞分类计数
        4.3.10 原代脾脏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4.3.11 原代骨髓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4.3.12 原代白血病细胞红细胞裂解处理
        4.3.13 原代白血病细胞的冻存
        4.3.14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分组与给药治疗
        4.3.15 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的测定
        4.3.1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
        4.3.17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4.3.18 统计学分析
    4.4 研究结果
        4.4.1 VNP20009小鼠组织分布情况
        4.4.2 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模型的构建
        4.4.3 VNP20009 治疗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体重未见明显异常
        4.4.4 VNP20009 抑制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4.4.5 VNP20009 抑制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脾脏中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4.4.6 VNP20009 影响MLL-AF9 驱动型AML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分布
        4.4.7 NP20009对MLL-AF9驱动型AML主要器官重量的影响
        4.4.8 VNVNP20009 延长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生存期
        4.4.9 VNP20009调节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
        4.4.10 VNP20009调节MLL-AF9驱动型 AML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分泌
        4.4.11 VNP20009 激活 MLL-AF9驱动型 AML 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
        4.4.12 VNP20009 促进 MLL-AF9 驱动型 AML 小鼠脾脏中 IFN-γ+效应T淋巴细胞的极化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肿瘤免疫治疗医学论文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委托单位
    1.2 翻译项目介绍
    1.3 翻译项目研究意义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2 译中要点
    2.3 译后检查
第3章 翻译理论
    3.1 目的论概述
        3.1.1 目的论发展简述
        3.1.2 目的论研究现状
    3.2 目的论三原则
        3.2.1 目的原则
        3.2.2 连贯原则
        3.2.3 忠实原则
    3.3 目的论在医学论文翻译当中的研究现状
第4章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4.1 项目文本语言特征
        4.1.1 词汇特征
        4.1.2 句法特征
    4.2 翻译技巧应用举隅
        4.2.1 增译法
        4.2.2 省译法
        4.2.3 拆译法
        4.2.4 词性转换法
        4.2.5 语态转换法
        4.2.6 主语转换法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参考书目(非直接引用)
附录二: 术语表
附录三: 委托书
附录四: 原文
附录五: 译文
致谢

(3)复方守宫散联合化疗对中晚期NSCLC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1.中晚期 NSCLC 的治疗概括
    2 中医对肺癌的认识
        2.1 祖国医学对肺癌发病原因的认知
        2.2 肺癌的病机
        2.3 肺癌的治则治法
    3 中西医对免疫功能的认知
        3.1 西医对肿瘤免疫答应机制的认识
        3.1.1 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
        3.1.2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3.2 中医对免疫功能的认识
    4 复发守宫散抗肿瘤的研究概括
        4.1 复发守宫散的配伍特点及单味药的药理研究
        4.2 复发守宫散的临床研究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及实验方法
        2.2 试验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初始资料—数据可比性分析
        3.2 试验疗效分析
        3.3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对恶性肿瘤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表
个人简介
致谢

(4)2019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免疫识别与炎症信号调控
    1.1 天然免疫识别
    1.2 天然免疫信号活化调控
    1.3 炎性复合体活化调控
    1.4 天然免疫细胞发育与功能
2 T细胞功能调控
    2.1 T辅助细胞分化与功能
    2.2 调节性T细胞分化与功能
    2.3 CD8+T细胞分化与功能
3 B细胞分化与活化
    3.1 B1和B2细胞分化
    3.2 BCR信号活化
    3.3 记忆性B细胞分化
4 代谢与免疫调控
    4.1 代谢与免疫信号活化
    4.2 代谢与免疫细胞功能
5 肿瘤发生机制和肿瘤免疫治疗
    5.1 肿瘤免疫微环境
    5.2 肿瘤免疫治疗
6 结语

(5)靶向MUC1 CAR-NK对小鼠胃癌模型的抗肿瘤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CAR-NK与实体瘤免疫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Breg/KIR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劳毒致病”病机理论及健脾补肾解毒方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健脾补肾解毒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退出(脱落)病例标准
        1.6 剔除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病例分组
        2.2 数据采集
        2.3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3.1 观察项目
        3.2 疗效评定标准
    4 安全性评价
        4.1 症状学观察
        4.2 客观指标
    5 统计方法
    6 结果
        6.1 一般背景资料
        6.2 西医疗效比较
        6.3 并发症
        6.4 不良反应比较
    小结
第二部分 Breg/KIR免疫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及“劳毒致病”病机理论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仪器、试剂材料和检测方法
        3.1 检测指标
        3.2 主要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
        3.3 检测方法
    4 统计分析
    5 检测结果
        5.1 CD25~+CD86~+细胞比例
        5.2 IL-10、TGF-β1、IL-4、IFN-γ细胞因子
        5.3 KIR基因多态性
    小结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MDS发病机制
        1.1 细胞遗传学异常
        1.2 免疫学功能失调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
        2.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医研究现状
        2.2 导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学术思想特色
    3.不足与展望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免疫调节治疗MDS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附录三 在校期间获得奖励及参加学术会议等
伦理审查批件

(7)基于诱导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黄芪、甘草多糖对HCT-116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APS、GP诱导调节性T细胞分化及作用机制调节性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黄芪多糖(APS)、甘草多糖(GP)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2.2 细胞培养
        2.3 Transwell实验
        2.4 调节性T细胞的鉴定
        2.5 CCK-8 法筛选药物浓度
        2.6 流式细胞仪检测APS、GP对 Tregs细胞的凋亡的影响
        2.7 人结肠癌HCT-116 细胞对Tregs细胞的影响
        2.8 APS、GP对 Tregs细胞的影响
        2.9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3.2 细胞鉴定结果
        3.3 APS、GP对 Tregs细胞、HCT-116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3.4 Annexin V-FITC/PI双染结果
        3.5 人结肠癌HCT-116 细胞对Tregs细胞的影响
        3.6 APS、GP对 Tregs细胞的影响
    4 小结
第二章 黄芪甘草复合多糖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及作用机制
    1 材料与试剂
        1.1 材料
        1.2 仪器
    2 方法
        2.1 Transwell实验
        2.2 CCK-8 检测APS+GP复合多糖(1:1)对Tregs细胞和HCT-#116存活率影响
        2.3 流式细胞仪检测APS+GP复合多糖(1:1)对Tregs和 HCT-#116凋亡的影响
        2.4 流式细胞仪检测24h APS+GP复合多糖(1:1)对Tregs分化的影响
        2.5 qRT-PCR测定24h复合多糖处理后Tregs细胞相关基因表达
        2.6 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2 硕士研究生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登记表
    3 英文缩略词
    4 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机制
致谢

(8)地西他滨为基础的协同性免疫疗法治疗微卫星稳定性结直肠癌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低剂量地西他滨对肿瘤的表观修饰作用研究
    (一) 材料与设备
    (二) 实验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第二部分 低剂量地西他滨对肿瘤微环境的作用研究
    (一) 材料与设备
    (二) 实验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第三部分 地西他滨为基础的协同免疫治疗策略研究
    一、地西他滨和PD-1单抗协同治疗策略研究
    二、地西他滨与TCR-T细胞协同治疗策略研究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9)DC-CTL免疫细胞对卵巢上皮癌细胞的靶向性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卵巢癌细胞株冻融抗原负载DC诱导CTL的制备
    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二 结果
        1 脐血来源DC形态学观察
        2 扫描电镜观察DC超微结构
        3 细胞表型鉴定结果
        4 T细胞增殖、活化检测结果
        5 DC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结果
        6 MTT法检测结果
    三 讨论
第二章 DC-CTL靶向治疗卵巢癌荷瘤裸鼠作用的研究
    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二 结果
        1 各实验组裸鼠的一般生长情况
        2 各实验组裸鼠的体重变化情况
        3 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变化
        4 各组裸鼠移植瘤重量变化
        5 各组裸鼠移植瘤mi RNAlet-7 表达比较
        6 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HMGA2蛋白的表达
    三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四、肿瘤免疫及基因治疗专家曹雪涛(论文参考文献)

  • [1]减毒沙门氏菌VNP20009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美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2]肿瘤免疫治疗医学论文翻译实践报告[D]. 刘洋.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3]复方守宫散联合化疗对中晚期NSCLC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D]. 梁彐彐.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2019年国内外免疫学研究重要进展[J]. 刘娟,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0(01)
  • [5]靶向MUC1 CAR-NK对小鼠胃癌模型的抗肿瘤初步研究[D]. 朱贝. 新乡医学院, 2019(06)
  • [6]基于Breg/KIR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劳毒致病”病机理论及健脾补肾解毒方的干预研究[D]. 陈海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基于诱导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黄芪、甘草多糖对HCT-116的作用机制[D]. 左博靖.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9(03)
  • [8]地西他滨为基础的协同性免疫疗法治疗微卫星稳定性结直肠癌及机制研究[D]. 虞淦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01)
  • [9]DC-CTL免疫细胞对卵巢上皮癌细胞的靶向性治疗研究[D]. 周凌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第十四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大会纪要[J]. 曹雪涛,田志刚,陈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5(03)

标签:;  ;  ;  ;  ;  

肿瘤免疫与基因治疗专家曹雪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