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层座谈会》节选(续)

《郯庐断层座谈会》节选(续)

一、“郯庐断裂学术讨论会”摘记(续)(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鹏[1](2020)在《利用人工震源和密集台阵探测地壳不同尺度速度结构》文中研究表明地震波是少数能够穿透整个地球的信号之一,是研究地球结构最有效的工具。天然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量强,但时空分布的局限性和地震数目的有限性导致了研究分辨率和精度的不足,限制了其在局部性地壳结构探测中的应用。而高性能的人工震源可以主动向地下发射地震波,能提供精确的发震时刻和位置,在高精度地壳结构探测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利用人工震源在安徽长江段、云南宾川和江西景德镇朱溪矿区陆续开展了密集台阵观测实验。在本文中,我们基于人工震源和密集台阵利用体波走时层析成像(TOMOG3D和simul2000程序)对地壳不同尺度(区域、小尺度和近地表)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对人工震源的探测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可为“地下明灯”计划照亮地下结构并解决重大地质问题奠定基础,并为地震灾害评估和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依据。同时,我们将人工震源与天然地震进行了初步的联合反演,也利用气枪震源对反演后的速度模型进行了检验,可为后续开展更深入的联合反演奠定基础。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认识如下:(1)利用安徽实验研究郯庐断裂带南段地壳P波和S波速度结构。我们对安徽实验气枪固定激发点手动拾取了4 118个初至P和1 906个初至S波,并加入研究区周边地震震相数据(自2008年1月~2018年5月共28 957个初至P和26 257个初至S),利用TOMOG3D程序对气枪和地震进行了初步的联合反演。总体来说,安徽实验结果表明气枪震源在探测地壳三维结构中具有很大优势。反演得到的三维速度模型在整体上与地质构造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地震主要集中于断层附近并与低速带有很好的相关性。郯庐断裂带是控制区域异常的主要因素,两侧具有明显的速度差异。秦岭-大别造山带的超高压变质岩和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矿区均具有高的Vp、Vs和Vp/Vs,这些高速异常可能对应于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可能与中生代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物质的上涌相关。(2)利用人工震源和密集台阵研究朱溪矿区近地表P波速度结构。我们根据朱溪矿区998炮人工震源在密集台阵上共拾取了761 653条初至P波震相并利用simul2000程序获取了其下方高精度的浅部地壳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速度分布与区域地形和地质构造有很好的一致性,勘探区绝对速度模型与实验室测量结果具有相似的深度分布趋势。石炭纪和二叠纪中已探明的矿体呈现高速异常分布,且高低速边界与新元古代和石炭纪-三叠纪地层分界有很好的一致性。朱溪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人工震源进行层析成像研究是矿产资源探测的有力工具,可为金属矿产的分布和储量评估提供参考。(3)利用云南宾川密集台阵研究上地壳Vp和Vp/Vs结构特征。我们根据2017年宾川密集台阵记录到的96个小震拾取了11 721和5 475条初至P波和S波震相,利用simul2000程序开展了地震重定位和体波层析成像研究,并使用气枪震源到时数据对速度模型进行了检验以表明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小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宾川盆地东缘断裂的弧形转折部位,并在洱海南侧呈沿NE向断裂的条带状分布现象。0 km的低速区刻画了宾川盆地的分布形态,且高低速分界在3~9 km深度与断层有很好的对应。宾川盆地东缘断裂的三维形态变化在空间上呈南北倾角大、中部倾角缓的变化特征,可能与区域地块的旋转变形过程有关。速度结构和地震重定位结果揭示近NS-NNE向断裂正逐步取代NW向构造,成为主要的区域分界断裂和控震构造。(4)利用宾川气枪台阵进行上地壳Vp结构和地震重定位研究。我们根据2011~2016年宾川气枪台阵记录到的2 344个地震48 381条初至P波震相,同样用simul2000程序开展了体波层析成像和地震重定位研究,并使用气枪震源到时数据对速度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Vp成像结果与2017年密集台阵得到的高低速异常分布结果一致。重定位后的地震主要受NS-NNE向断裂的控制,集中分布于期纳走滑断裂北端、宾川盆地东缘断裂转折处、白土坡-杨公菁断裂和在洱海断裂西南侧呈四个NE向条带状分布。地震在深部分布上呈负花状,是张扭性断裂常见的构造。

钱海[2](2020)在《佳-伊断裂带石岭段构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佳—伊断裂带,是我国郯庐超岩石圈断裂带北段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条深大断裂带对我国大陆东部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对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矿产分布及地震活动同样也起着重要的探测、预防作用。佳-伊断裂带石岭段因发育于郯庐断裂带庞大的动力学背景下,研究区内构造演化历经了走滑、拉张、基底隆升及挤压反转等多重构造作用,致使石岭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十分复杂。但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地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针对研究区的构造应力场特征的研究一直很少,且目前成果多基于地球物理手段研究区域地震分布或震源机制等问题,极大的制约了该区断裂性质、构造特征及演化的深入研究。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结合了最新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通过野外地质基础调查,从石岭地区的区域构造变形特征入手,以横穿研究区的构造剖面为辅,应用构造应力场分析,对本区的构造系统特征及变形成因机制做整体讨论。通过构造地质、构造解析、板块运动,对区内沉积建造、变形变质、深部构造等方面进行讨论。初步分析了边界断裂特征及运动机制,通过反演来推断该区形成时的环境以及所受到的应力作用,并遵从相似原则,对区域构造特征,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深入研究,从整体上划分出大的构造期次,以期查明该段构造特征的空间分布、展布特征,并试图探寻郯庐断裂北段乃至中国东部在中新生代所经历的构造运动。笔者通过本次研究工作对佳-伊断裂带石岭段脆性和韧性构造开展了系统的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基本查明区内的主要构造特征,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石岭地区构造及主应力方向多为NW-SE向挤压,断裂构造多表现为左旋走滑特征。2.对石岭地区节理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其中NE向节理最为发育,其数量占据了本区节理的一半以上,构造主应力方向多为NW-SE向挤压,断裂构造多表现为左旋走滑特征。3.根据石岭地区各种构造行迹特征之间的相互穿插关系可以推断出它们形成的相对顺序:晚侏罗系晚期碎裂花岗岩—剪切变形—拉张作用—浅色岩脉—韧性变形—暗色岩脉—走滑逆冲断层系。4.通过研究发现本区内即有伸展构造特征,又有挤压和走滑构造特征,区内在中生代末期发生了强烈走滑事件,它与中-南段走滑-挤压事件具有相同的构造属性。

王书琴[3](2010)在《郯庐断裂带北段构造样式、变形序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郯庐断裂带从三叠纪以来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演化历史,发生多期不同性质活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构造样式。本文通过对郯庐断裂带北段各分支断裂出露的构造样式进行野外性质判断、要素分析,利用各种构造样式和地层间切割或覆盖关系的匹配研究,限定了断裂带活动期次及时代,建立了郯庐断裂带北段变形序列。为最终达到揭示西太平洋板块对东北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规律制约的目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不同构造样式反映了断裂带由老至新经历了以下6个重要的变形事件:①密山县知一镇韧性剪切带黑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61±3Ma,是郯庐断裂带再次发生大规模左旋走滑活动并扩展到东北地区的产物;②四平市石岭子镇碎裂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晚期,是继左旋韧性剪切活动后挤压作用的结果;③四平市叶赫乡负花状断层系以及早白垩世早期东北断陷盆地群的形成,是郯庐断裂带北段在早白垩世早期发生了强烈的走滑-伸展作用的重要依据;④四平市石岭子镇佳伊断裂大型走滑-逆冲断褶带、桦甸县敦密断裂“逆地堑”、沈阳-哈尔滨逆冲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特征最明显、分布最广泛的构造样式,它们形成于晚白垩世嫩江运动-晚白垩世末期,反映了这一时期郯庐断裂带北段遭受到广泛而又强烈的右旋走滑-逆冲作用;⑤佳伊、敦密古近纪地堑是右旋走滑、伸展双重机制控制的产物;⑥渐新世末期古近纪地堑的构造反转结束了地堑的演化;中新世郯庐断裂带北段上地幔剪切控制了新生代含幔源包体火山口沿断裂有规律的分布。上述6个重要的变形事件由老至新组成了郯庐断裂带北段较为完整的构造演化序列,它们是不同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产物,其演化历史主要受控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作用。

童亨茂,宓荣三,于天才,刘宝鸿,孟令箭,杨景勇[4](2008)在《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的走滑构造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由于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特殊的构造位置(郯庐断裂穿过此凹陷),其走滑构造的深入研究,对于揭示凹陷的构造演化和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及郯庐断裂北段新生代的活动历史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辽河西部凹陷三维地震资料系统的构造解析,并结合砂箱模拟实验,揭示了辽河西部凹陷存在多种与右行走滑相关的构造形迹,包括雁列正断层带、"梳状"构造、花状构造、"显形"和"隐伏"走滑断层等;确定了辽河西部凹陷的走滑活动开始于渐新世初期,活动强度开始时期(E3s1-2)较弱,逐渐加强,到渐新世末期(E3d1)达到最强,中新世有少量活动,上新世以来活动再次增强,活动比较显着,并持续到现今,推测整个郯庐断裂北段渐新世以来也有类似的演化历史;利用砂箱模拟实验确定在纯走滑拉分的条件下,约三分之二的走滑位移量可以转化为伸展量,并估算出辽河西部凹陷渐新世以来两侧基底累计的右行走滑位移量约为18km,其中渐新世(E3s1-2—E3d)、中新世(N1g)、和上新世以来(N2m—Q)的走滑位移量分别为10.5km、1.8km和5.7km,对应的平均走滑速度分别为0.71mm/a、0.10mm/a和1.11mm/a。

晁洪太,李家灵,崔昭文,赵清玉[5](1997)在《与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有关的几个问题讨论》文中指出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几年来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获得的野外新资料,就1668年郯城地震断层有关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些问题包括1668年地震断层的展布、断层的粘滑段和蠕滑段、断层的破裂机制、断层的滑动行为以及断层的分段等。

郑晔,滕吉文[6](1989)在《随县—马鞍山地带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郯庐构造带南段的某些特征》文中提出本义利用1979—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随县—马鞍山所做的人工源地震探测的资料,采用二维射线追踪来拟合地震波的走时和振幅,取得了该地带的地壳与上地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带地壳厚度为32—37km,莫霍面起伏变化显着.地壳速度的横向变化甚为强烈,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在巢湖以西宽数10km的范围内,地壳结构与其它地方明显不同,上地壳速度明显偏高,莫霍面上隆并有间断;在其两侧,明显可见有两条深断裂.结合其它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大地构造概况,对结果进行分析,认为郯庐构造带南段被两条深断裂所夹,构造带宽度可达数10km,并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有过地幔物质上涌.

李蓉川,薛军蓉[7](1989)在《长江中游地区地震断裂力学类型及其应力环境》文中认为 一、引言地震断裂一般是指地震时震源区所形成的深部断裂带及地表破裂痕迹,但事实上只有少数浅源大震在震后地表才能留下了可供直接研究其性状和特点的宏观痕迹。因此,大部分地震断裂的力学特点常常借助于震源机制解的结果分析得出。震源机制解得出的两条节面,

张四维,张锁喜,唐荣余,梁中华,宋文荣,唐建民,刘建达,宋建军[8](1988)在《下扬子地区符离集—奉贤地震测深资料解释》文中认为符离集—奉贤地震测深剖面总长570km,采用密集的多重观测系统。本文进行了沉积层静校正,使解释结果更为合理、准确。根据所得的界面和地层变化,以及断层位置的确定,对该区的地壳特征可得到如下几点认识: 1.下扬子地台区的地壳明显可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它的各层与华北地台均有差别。 2.下扬子地区中地壳内存在一层强反射面,推测为高密度层或高速薄层所致。 3.郯庐断裂带处的莫氏面无明显落差,而是处在莫氏面隆起的斜坡部位,其间可能有一些张性破裂。 4.苏南的上古生代紧密褶皱、火山与岩浆活动以及二个地震活动带的存在,均与莫氏面的起伏有关。

刘祥[9](1988)在《吉林舒兰断裂带的基本特征》文中研究表明舒兰断裂带是东北地区着名的依兰—伊通断裂带的中段。本文从构造分析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舒兰断裂带的基本特征及其晚近时期新活动。

范光禄,王洪涛,王屏路[10](1985)在《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形成、演化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依据闽粤东部出露的岩浆岩,并结合重力、温泉等资料,探索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我们认为长乐-诏安断裂带形成于中生代晚期,至今经历了两大时期:大陆裂谷期和强烈挤压期。长乐-诏安断裂的形成和演化与库拉板块俯冲、消亡有关,与新兴的太平洋板块形成有关,新第三纪以来,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南北活动差异与菲律宾小板块在琉球、台湾和菲律宾岛弧处的不同活动方式有关。

二、“郯庐断裂学术讨论会”摘记(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郯庐断裂学术讨论会”摘记(续)(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人工震源和密集台阵探测地壳不同尺度速度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工震源发展情况
        1.2.2 体波层析成像发展情况
    1.3 研究内容和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数据库构建及体波层析成像方法简介
    2.1 引言
    2.2 数据库构建
        2.2.1 宾川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及接收系统
        2.2.2 数据规整化流程
        2.2.3 数据质量评估
    2.3 气枪信号叠加及传播能力分析
    2.4 本文体波层析成像流程及方法简介
        2.4.1 初始模型选取
        2.4.2 体波层析成像方法简介
    2.5 小结
第三章 利用安徽实验研究郯庐断裂带南段地壳P波和S波速度结构
    3.1 引言
    3.2 安徽实验简介
    3.3 数据库构建
    3.4 震相拾取和初始模型选取
        3.4.1 RMS筛选叠加
        3.4.2 平均Vp/Vs比值计算
        3.4.3 利用气枪数据反演初始一维速度模型
    3.5 体波层析成像结果
        3.5.1 利用气枪数据进行体波层析成像
        3.5.2 气枪和地震数据联合反演结果
    3.6 讨论
        3.6.1 气枪震源和区域地震分辨率对比
        3.6.2 速度和地震分布主要特征
        3.6.3 秦岭-大别和苏鲁造山带下方地壳速度分布特征
        3.6.4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下方地壳速度分布特征
        3.6.5 郯庐断裂的地球动力学演化模型
    3.7 结论
第四章 利用人工震源和密集台阵研究朱溪矿区近地表P波速度结构
    4.1 引言
    4.2 数据和初始模型选取
        4.2.1 朱溪实验简介
        4.2.2 震相拾取与信号传播能力对比
    4.3 反演结果
        4.3.1 初始一维速度模型
        4.3.2 反演参数选取
        4.3.3 模型质量和检测板测试
        4.3.4 朱溪矿区三维速度结果
    4.4 讨论
        4.4.1 实验室测量结果及波速对比分析
        4.4.2 勘探区下方速度特征
        4.4.3 朱溪矿区下方横剖面速度特征
        4.4.4 朱溪矿区成矿机制
    4.5 结论
第五章 利用云南宾川密集台阵研究上地壳Vp和 Vp/Vs结构特征
    5.1 引言
    5.2 数据介绍和初始模型选取
        5.2.1 云南宾川密集台阵观测实验
        5.2.2 震相拾取与初始一维速度模型
    5.3 Vp和 Vp/Vs反演结果
        5.3.1 反演参数选取及反演前后残差分布
        5.3.2 检测板测试
        5.3.3 Vp和 Vp/Vs分布结果
        5.3.4 地震重定位结果
    5.4 讨论
        5.4.1 气枪震源模型检验
        5.4.2 地震重定位分析
        5.4.3 宾川盆地Vp和 Vp/Vs分布特征
        5.4.4 宾川盆地速度剖面
    5.5 结论
第六章 利用宾川气枪台阵进行上地壳Vp结构和地震重定位研究
    6.1 引言
    6.2 数据介绍和初始模型选取
        6.2.1 数据介绍
        6.2.2 震相拾取与初始一维模型
    6.3 Vp反演和地震重定位结果
        6.3.1 反演参数及残差分布
        6.3.2 检测板测试
        6.3.3 三维P波速度分布
        6.3.4 地震重定位结果
    6.4 讨论
        6.4.1 气枪震源模型检验
        6.4.2 与2017年密集台阵P波成像结果对比
        6.4.3 地震分布特征
        6.4.4 盆地内部速度及震源深部分布特征
        6.4.5 地震聚集区震源深部分布特征
    6.5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2)佳-伊断裂带石岭段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0.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0.3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0.4.1 研究内容
        0.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0.4.3 主要工作量
    0.5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大地构造背景
    1.2 构造—沉积演化史
        1.2.1 初始活动期
        1.2.2 主活动期
        1.2.3 稳定活动期
        1.2.4 萎缩消亡期
    1.3 区域地层
    1.4 区域岩浆岩特征
        1.4.1 侵入岩
        1.4.2 火山岩
第二章 石岭地区构造特征
    2.1 石岭地区构造分布特点
        2.1.1 断裂构造特征及分布
        2.1.2 节理构造特征及分布
        2.1.3 褶皱构造特征及分布
    2.2 挤压性构造特征
        2.2.1 逆冲推覆构造
        2.2.1.1 构造特征
        2.2.1.2 形成时代
        2.2.2 碎裂花岗岩
        2.2.2.1 构造特征
        2.2.2.2 形成时代
    2.3 走滑性构造特征
        2.3.1 韧性剪切带
        2.3.1.1 构造特征
        2.3.1.2 形成时代
    2.4 伸展性构造特征
        2.4.1 负花状断层
        2.4.1.1 构造特征
        2.4.1.2 形成时代
        2.4.1.3 佳-伊断裂带形成时代
    2.5 其它岩性构造特征
第三章 石岭地区构造应力分析
    3.1 以脆性变形为主的构造特征
        3.1.1 节理构造应力分析
        3.1.1.1 分析原理
        3.1.1.2 节理分期与配套
        3.1.1.3 共轭节理测量结果
        3.1.1.4 节理的应力分析
        3.1.2 断裂构造应力分析
        3.1.2.1 分析原理
        3.1.2.2 构造应力分期与配套原则
        3.1.2.3 构造应力分期结果
    3.2 以韧性变形为主的构造特征
        3.2.1 褶皱构造应力分析
        3.2.1.1 分析原理
        3.2.1.2 应力分析
第四章 变形成因机制讨论
    4.1 石岭地区构造发育史
    4.2 石岭段动力学背景分析
第五章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郯庐断裂带北段构造样式、变形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郯庐断裂带研究简史、现状及区域背景
    2.1 研究简史
    2.2 研究现状
        2.2.1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研究现状
        2.2.2 郯庐断裂带北段研究现状
        2.2.3 总结资料和研究整理
    2.3 郯庐断裂带北段区域地质背景
        2.3.1 敦密断裂带
        2.3.2 佳伊断裂带
        2.3.3 沈阳-哈尔滨断裂
第3章 郯庐断裂带北段构造样式
    3.1 走滑构造样式
        3.1.1 韧性剪切带及形成时代
        3.1.2 上地幔剪切带及形成时代
    3.2 伸展构造样式
        3.2.1 阶梯状反向正断层组及形成时代
        3.2.2 负花状断层系及形成时代
        3.2.3 佳伊、敦密地堑及形成时代
    3.3 挤压构造样式
        3.3.1 碎裂花岗岩
        3.3.2 大型右旋走滑-逆冲断褶带及形成时代
        3.3.3 “逆地堑”及形成时代
        3.3.4 沈阳-哈尔滨逆冲断裂
    3.4 反转构造及形成时代
第4章 郯庐断裂带北段变形序列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4.1 构造演化序列
    4.2 地球动力学背景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4)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的走滑构造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走滑构造的表现方式
    2.1 壮观 (盆地尺度) 的雁列断层构造带
    2.2 凹陷轴向和正断层走向存在确定的夹角
    2.3 平面上“梳状”构造的发育
    2.4 剖面上存在典型的走滑构造的标志
    2.5 各种类型的构造样式并存
    2.6 “显形”和“隐伏”走滑断层并存
3 走滑活动时期
4 走滑位移量估算
5 认识与讨论

四、“郯庐断裂学术讨论会”摘记(续)(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人工震源和密集台阵探测地壳不同尺度速度结构[D]. 张云鹏.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2)
  • [2]佳-伊断裂带石岭段构造特征研究[D]. 钱海.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郯庐断裂带北段构造样式、变形序列研究[D]. 王书琴. 吉林大学, 2010(09)
  • [4]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的走滑构造作用[J]. 童亨茂,宓荣三,于天才,刘宝鸿,孟令箭,杨景勇. 地质学报, 2008(08)
  • [5]与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有关的几个问题讨论[J]. 晁洪太,李家灵,崔昭文,赵清玉. 华北地震科学, 1997(04)
  • [6]随县—马鞍山地带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郯庐构造带南段的某些特征[J]. 郑晔,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1989(06)
  • [7]长江中游地区地震断裂力学类型及其应力环境[J]. 李蓉川,薛军蓉. 地震学刊, 1989(01)
  • [8]下扬子地区符离集—奉贤地震测深资料解释[J]. 张四维,张锁喜,唐荣余,梁中华,宋文荣,唐建民,刘建达,宋建军. 地球物理学报, 1988(06)
  • [9]吉林舒兰断裂带的基本特征[J]. 刘祥. 地震地质, 1988(03)
  • [10]长乐—诏安断裂带的形成、演化与板块运动的关系[J]. 范光禄,王洪涛,王屏路. 华南地震, 1985(04)

标签:;  ;  ;  ;  ;  

《郯庐断层座谈会》节选(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