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附27例分析)

纤维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附27例分析)

一、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附27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峰,孙艳丽,郑长宏,唐洪涛,邢春生[1](2012)在《X射线影像在正常骨组织及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认为背景:X射线影像诊断已经成为临床影像诊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骨关节系统临床诊治最常用的方法。目的:对X射线影像在正常骨组织及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方法:以电子检索的方式对CNKI数据库2002/2011X射线影像在正常骨组织及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分析,采用检索词为"骨组织;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X射线影像"。骨关节系统是人体的承重系统及运动系统,结构复杂多样化,因此骨组织X射线影像表现也呈现复杂多样性,骨组织X射线影像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辅助依据。结果与结论:人体组织结构存在密度和厚度差异的不同,X射线穿透人体时被吸收的量也不同,以致剩余的X射线量也不同,剩余的X射线经过成像介质的显像或计算机的重建过程,在X射线片上就能显示具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射线图像。X射线影像不仅应用于正常骨组织的研究,而且应用于骨组织的疾病诊断。

吴金星,李珊,邵思辉[2](2012)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文中指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ibrous cortical defect,FCD)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我院搜集2008-2011年间资料完整的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15岁,平均8.8岁。5例中均为单肢骨发病,共12个病灶。4例无临床症状,因外伤检查发现,1例有局部轻微间歇性疼痛,但无肿胀。1.2检查方法

李惠民,曹桂民,苑青龙,李哲,龚雪鹏[3](2007)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临床转归的影像学表现》文中认为目的:研究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临床转归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3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患者全部具有影像学资料,其中26例摄取常规X线平片,12例使用数字化X线摄片装置,11例行CT扫描,随访2~21年,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3例根据典型影像学特征及追踪随访诊断,总结缺损转归的X线及CT特点。结果:共累及43骨,47个病灶,缺损表现为杯口状或蝶状,内缘有硬化线与骨髓腔分隔,外缘无骨壳。23个病灶随访复查大小无变化,16个病灶痊愈,2个病灶逐渐扩大并广泛累及髓腔,手术证实为非骨化性纤维瘤;2个病灶合并局部骨发育障碍。结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有自愈倾向,缺损亦可长期存在,病灶扩大有可能转化为非骨化性纤维瘤,缺损有可能合并局部骨发育障碍。

田昭俭,孟祥淇[4](2002)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附27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FCD)的X线诊断价值及特征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例 31处经临床、X线或手术病理证实的FCD的临床及X线表现。所有病例均有正侧位X线照片 ,14例有切线位X线照片 ,6例曾做放大摄影检查。结果 :发病部位 :股骨远侧干骺端 2 5例 2 9处 ,胫骨近侧干骺端 2例 2处 ,共 31处缺损 ;双侧发病者 2例 ,单侧发病者 2 5例 ,单侧发病者右侧 (18/ 2 3)多于左侧 (7/ 2 5 )。X线表现 :囊状骨皮质缺损 15例 17处 ,骨皮质表层不规则凹陷 12例14处 ,无膨胀性改变者 ;病变区内见云絮状密度增高 7例 ,砂粒状和斑点状或条片状钙化影 4例 ,纵向骨性间隔 2例 ,大小不等蜂窝状 2例 ;2 1例 (2 3处 )病灶边缘清晰、周围有薄层硬化缘 ,6例 (8处 )无或仅有部分较淡的硬化缘。结论 :FCD是由于局部骨膜化骨障碍而引起的骨皮质生长缺陷 ,最好发于生长期儿童 (尤以 6~ 10岁多见 )的长骨干骺端 ,尤其是股骨远端。X线能明确FCD的发病部位、大小、侵及范围 ,并能反映其病理结构特点 ,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王恭宪[5](1979)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X线诊断——附27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并非很罕见,我院近14年内(1964~1977)共见到27例,都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例并作骨组织活检,现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分析 27例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年龄分布19~53岁,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原发性甲旁亢)的临床症状和化验检查,已另有分析,不再赘述。27例中12例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15例为增生。

亢心[6](2016)在《FG复合rhBMP-2、bFGF和妥布霉素促进犬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骨折愈合研究的热点已经转向为创口创造良好的生物学环境和有效控制感染,这是骨外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成功治疗骨折的关键。BMP能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软骨和新生骨,对骨量、骨的发生和重建具有多向调节作用;bFGF能显着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血管形成,加速软骨的成熟和骨化,可在BMP启动骨重建后协同骨修复;骨外伤感染中的几种主要致病菌对妥布霉素的耐药性低,敏感性较高;并且妥布霉素对BMP的促骨愈合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反而可促进骨折部位的修复。FG作为一种低抗原性的生物大分子材料,符合BMP和bFGF载体的理想条件,因此,本实验将纤维蛋白胶作为一种支架材料和抗生素药物缓释载体,复合可在骨重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两种因子rhBMP-2和bFGF以及妥布霉素,制备成一种具有抗生素缓释系统和细胞因子载体作用的复合物,以评估该复合物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并从病理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角度初步探讨该复合物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骨组织工程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本实验选取12只犬作为实验动物,在无菌条件下用骨科摆锯建立标准犬胫骨骨折模型。每只犬以右侧后肢为实验肢,左侧后肢为对照肢。实验肢采用常规内固定方法+FG/rh BMP-2/bFGF/妥布霉素复合物进行骨折整复固定,对照肢仅采用常规内固定方法进行骨折整复固定。于术后4、8、12、16周随机选取三只取骨折处组织样品,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法与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折处组织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中4种因子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如下:1.组织学变化:实验组骨折愈合早期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软骨细胞数目增多、增殖分化快,炎性清除期短,较对照组胶原纤维和骨基质的沉积量多,骨小梁形成和改建快,提前进入骨痂改造期,表明FG/rhBMP-2/bFGF/妥布霉素复合物在骨修复期可增强细胞、黏附增殖作用,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细胞微环境,可增加细胞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促进组织生长,提高骨修复及改建质量。2.VEGF阳性率的表达:实验组和对照组VEGF阳性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第8周最高,实验组第8周与12周差异显着(P<0.01),其余时间点差异不显着;对照组第4、8、12周差异均显着(P<0.01),术后第4周和第8周,实验组VEGF阳性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第12周和16周差异性不显着。表明FG/rhBMP-2/bFGF/妥布霉素复合物在骨折愈合早期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增殖,毛细血管新生,提高骨折局部的细胞代谢,优化骨折局部细胞微环境。3.PDGF阳性率的表达: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和对照组PDGF阳性率均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实验组第8周最高,各相邻时间点间差异均显着(P<0.01);对照组第12周最高,第4周和8周、第12周和第16周相比差异显着,其余相邻时间点间差异不显着(P<0.01)。术后第4周和第8周实验组PDGF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第12周两组差异不显着,第16w对照组阳性率高于实验组,两组差异不显着。表明FG/rhBMP-2/bFGF/妥布霉素复合物提高碱性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可提前增强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分泌能力,促进胶原纤维生成与沉积。加快骨折愈合。4.IGF、TGF-β1阳性率的表达:IGF、TGF-β1阳性率均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均为第12周最高,IGF实验组阳性率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显着(P<0.01),对照组第4周、8周和12周差异均显着(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第4周、8周和12周差异均显着(P<0.01);TGF-β实验组阳性率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显着(P<0.01),对照组第4周、8周和12周差异均显着(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第4周、8周和12周差异均显着(P<0.01)。表明FG/rhBMP-2/bFGF/妥布霉素能促进成骨细胞以自分泌的方式增殖分化和增加胶原合成。刺激细胞募集和增殖,启动修复过程。加速骨基质的钙化,同时改建骨小梁,加快愈合进程。结论:FG/rhBMP-2/bFGF/妥布霉素复合物在骨折早期为细胞和细胞因子创建良好微环境,促进多种细胞趋化、黏附、分化、增殖以及骨折端血管的形成和长入,维持药物和细胞因子较高浓度,骨修复作用增加,能协调骨折愈合改建期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相互作用,加快骨改建进程。

张树龙[7](2012)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平片诊断(附15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加深对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平片影像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误治。方法详细分析15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影像表现。结论优质X线平片对纤维骨皮质缺损诊断至关重要,仍是检查方法的基础。

张淑平,邱乾德[8](2009)在《骨肉瘤亚型影像诊断(附5种亚型23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骨肉瘤亚型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骨肉瘤亚型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临床、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经临床、病理证实的5种亚型23例骨肉瘤中毛细血管扩张型11例,骨旁型7例,多形性未分化型2例,骨膜型2例,髓内高分化型1例。11例毛细血管扩张型分别位于股骨上段3例,股骨下段、胫骨下段各2例,肱骨下段、桡骨下段、第2腰椎和髋臼各1例。X线显示骨质呈囊状、膨胀性、溶骨性破坏,软组织肿块,其中1例骨质改变类似动脉瘤样骨囊肿;7例骨旁型分别位于股骨下段2例,股骨中段、股骨上段、胫骨中段、肩胛骨、下颌骨各1例。X线显示骨致密性骨块为主要表现,骨髓腔内未见异常,突起骨块与骨皮质之间见有透光带;2例多形性未分化骨肉瘤分别位于骶骨、股骨中下段。位于骶骨CT示骨质呈溶骨性破坏,有轻度膨胀,内有囊性变,有巨大的软组织肿块。位于股骨CT示骨皮质呈不规则致密性瘤骨,有长短不一的骨针伸入软组织,周围软组织肿块明显。2例骨膜型位于股骨下段和胫骨下段。CT显示骨皮质轻度破坏,骨髓腔内未见病灶,有巨大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密度不均;1例髓内高分化型位于肱骨中上段。X线显示骨质囊状破坏,局限清楚,髓腔扩张,骨皮质变薄。结论该5种亚型各自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诊断。

刘小红,周荔乔[9](2009)在《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X线诊断(附5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本病的X线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X线诊断及临床验证的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X线及临床特点,提出诊断、鉴别诊断要点。结果X线特点为与骨病变范围一致的软组织肿胀,与脂肪层分界清楚,各种形状的骨膜增生,如线状、带状、花边状等,骨皮质多正常,增生骨膜可形成"包壳征"或"管套征"。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主要方法,本症可以自愈,无需特殊治疗,一般在6~9月修复。

孙凤霞,闫瑞芳,李玉侠,韩东明[10](2009)在《骨韧带样纤维瘤的X线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骨韧带样纤维瘤的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骨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结果8例均为单发病灶,病变位于胫骨中上段2例,股骨上端转子间1例,股骨下端2例,腓骨上端1例,胸椎1例,肱骨近端1例。根据王林森等分型,囊样型3例,溶骨型2例,小梁型2例,骨旁型1例。本组术前正确诊断2例,误诊6例。8例中6例(3例囊样型、2例溶骨型、1例小梁型)行病灶刮除植骨术,1例腓骨上段小梁型及1例骨旁型行肿瘤切除术。2例术后复发。结论骨韧带样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原发骨肿瘤,长骨干骺端为好发部位,小梁型的"树根"状或"根须"状肿瘤性骨小梁形成具有一定特征性,其他3型不具有特征性改变,诊断比较困难,应进一步作磁共振成像检查。

二、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附27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附27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X射线影像在正常骨组织及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入选标准
    1.3 资料提取
    1.4 分析指标
2 结果
    2.1 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收录2002/2011X射线影像在正常骨组织及骨疾病诊断中应用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1.1 文献出版数量分析
        2.1.2 学科类别分析
        2.1.3 来源期刊分析
        2.1.4 研究机构分析见图2。
        2.1.5 文献作者分布
        2.1.6 关键词分析
        2.1.7 基金资助项目
        2.1.8 文献被引频次分析见表5。
        2.1.9 文献下载频次分析见表6。
    2.2 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收录2002/2011髋关节X射线影像的应用研究文献分析
    2.3 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收录2002/2011膝关节X射线影像的应用研究文献分析
    2.4 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收录2002/2011肩关节X射线影像的应用研究文献分析
    2.5 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收录2002/2011肘关节X射线影像的应用研究文献分析
3 讨论

(6)FG复合rhBMP-2、bFGF和妥布霉素促进犬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综述
    1 骨折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1.1 骨折的普通X线诊断
        1.1.1 拍摄X光片的要求
        1.1.2 骨折正常的X线表现
        1.1.3 疲劳骨折的X线表现
        1.1.4 病理性骨折的X线表现
        1.1.5 骨折畸形愈合的X线表现
        1.1.6 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X线表现
        1.1.7 骨折愈合随诊的X线表现
        1.2 骨折的CT(conputed tomography)扫描诊断
        1.3 骨折的螺旋CT扫描(spiral conputed tomography SCT)诊断
        1.4 骨折的核素扫描(ECT)诊断
        1.5 骨折的超声波诊断
    2 骨折固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2.1 骨折复位的必要性和原则
        2.2 骨折外固定研究进展
        2.3 骨折内固定研究进展
        2.4 骨折框架固定研究进展
    3 骨折并发症研究进展
    4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第二部分 FG复合rhBMP-2、bFGF和妥布霉素促进犬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前言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1.3 主要器械
    2 方法
        2.1 手术方法
        2.1.1 FG/rh BMP-2/b FGF/妥布霉素复合物的配制
        2.1.2 建立犬胫骨骨折模型
        2.2 实验动物分组
        2.3 术后护理
        2.4 观测指标
        2.4.1 标本采集及处理
        2.4.2 病理组织学染色方法
        2.4.3 VEGF、PDGF、IGF、TGF-β1 免疫组化染色
        2.5 图像与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HE染色
        3.2 Masson三色染色
        3.3 甲苯胺蓝染色
        3.4 VEGF的检测结果
        3.5 PDGF的检测结果
        3.6 IGF的检测结果
        3.7 TGF-β1 的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FG/rhBMP-2/bFGF/妥布霉素复合物中各物质的协同作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4.2 FG/rhBMP-2/bFGF/妥布霉素复合物对骨折修复早期细胞环境的影响
        4.3 FG/BMP/bFGF/妥布霉素复合物对骨折修复初期毛细血管的形成的影响
        4.4 FG/BMP/bFGF/妥布霉素复合物对愈合早期细胞募集与胶原沉积的影响
        4.5 FG/BMP/bFGF/妥布霉素复合物对骨折愈合局部VEGF的影响
        4.6 FG/BMP/bFGF/妥布霉素复合物对骨折愈合局部PDGF的影响
        4.7 FG/BMP/bFGF/妥布霉素复合物对骨折愈合局部IGF、TGF-β1 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8)骨肉瘤亚型影像诊断(附5种亚型23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结 果
    2.1 部位
    2.2 软组织肿块
    2.3 骨质改变
3 讨 论
    3.1 骨肉瘤亚型分类与命名
    3.2 骨肉瘤5种亚型临床、病理、影像学特征
        3.2.1 临床表现
        3.2.2 病理学特征
        3.2.3 影像表现

(9)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X线诊断(附5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病因
    3.2 病理
    3.3 临床特点
    3.4 X线特点
    3.5 鉴别诊断
    3.6 预后与治疗

四、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附27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X射线影像在正常骨组织及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李峰,孙艳丽,郑长宏,唐洪涛,邢春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35)
  • [2]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J]. 吴金星,李珊,邵思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01)
  • [3]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临床转归的影像学表现[J]. 李惠民,曹桂民,苑青龙,李哲,龚雪鹏. 实用医学杂志, 2007(22)
  • [4]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附27例分析)[J]. 田昭俭,孟祥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06)
  • [5]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X线诊断——附27例分析[J]. 王恭宪.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79(06)
  • [6]FG复合rhBMP-2、bFGF和妥布霉素促进犬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D]. 亢心.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7]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平片诊断(附15例分析)[J]. 张树龙. 中国卫生产业, 2012(02)
  • [8]骨肉瘤亚型影像诊断(附5种亚型23例报告)[J]. 张淑平,邱乾德. 实用肿瘤杂志, 2009(04)
  • [9]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X线诊断(附5例分析)[J]. 刘小红,周荔乔. 上海医学影像, 2009(02)
  • [10]骨韧带样纤维瘤的X线特征分析[J]. 孙凤霞,闫瑞芳,李玉侠,韩东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03)

标签:;  ;  ;  ;  ;  

纤维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附27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