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波分析的临床价值

脉搏波分析的临床价值

一、脉搏波分析的临床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宋雅[1](2021)在《心肺运动试验为核心慢病整体管理方案中桡动脉脉搏波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心肺运动试验评价个体化运动方案强化管控心血管慢病疗效的研究目的:探讨研究症状限制性最大极限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评价个体化精准运动整体方案强化管控3月后的心血管慢病患者整体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病情稳定的心血管慢病患者42例,按照患者参与意愿和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运动组患者(n=22)给予常规治疗和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强化管控,对照组患者(n=20)仅常规治疗不给予运动强化管控。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进行一般资料采集及CPET,并为运动组患者制定以个体化适度运动强度为核心的整体管理方案,3个月后所有患者再行CPET,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异常及CPET主要观测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期间所有患者均未有不良事件发生。(1)治疗前,对照组和运动组患者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疾病诊断等一般资料及CPET主要观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运动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静息血压、心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均较治疗后对照组低(均P<0.05)。(2)两组CPET主要观测指标比较:(1)循环指标: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运动组患者峰值摄氧量(Peak VO2)、无氧阈(AT)、峰值氧脉搏(Peak O2p)、峰值负荷功率(Peak WR)、功率递增运动时长(Ex-Duration)、峰值收缩压(Peak SBP)、峰值心率(Peak HR)和峰值心率收缩压乘积(Peak RPP)均显着高(均P<0.05),峰值舒张压(Peak DB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运动组比较,治疗后运动组患者仅Peak DBP无明显改善(P>0.05),上述其余指标均显着提高(均P<0.05);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Ex-Duration和Peak SBP升高(均P<0.05)。(2)呼吸指标: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运动组患者峰值分钟通气量(Peak VE)较高、峰值运动时潮气末氧分压(PETO2@peak)较低(均P<0.05),峰值运动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eak)、峰值呼吸交换率(Peak RER)、峰值潮气量(Peak VT)和峰值呼吸频率(Peak BF)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治疗前运动组比较,治疗后运动组患者Peak VE和Peak VT升高、PETO2@peak降低(均P<0.05);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eak VT较高(P<0.05)。(3)循环和呼吸匹配指标: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运动组患者摄氧通气效率峰值平台(OUEP)较高、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效率最低值(Lowest VE/VCO2)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e)均较低(均P<0.05);与治疗前运动组比较,治疗后运动组患者OUEP升高、Lowest VE/VCO2和VE/VCO2 slope均降低(均P<0.05);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VE/VCO2 slope降低(P<0.05)。结论:CPET可以安全、客观定量地评估人体整体功能状态和治疗效果及指导制定个体化精准运动强度。个体化精准运动整体方案强化管控三个月能安全有效改善心血管慢病患者的整体功能和异常指标。第二部分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强化管控对长期慢病患者静息桡动脉脉搏波的影响目的:观察研究曾被常规治疗且经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管控后的长期慢性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情况。方法:我们对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的无任何疾病诊断的健康正常人20例(正常)、仅常规治疗未强化管控的长期慢病患者20例(未强化管控)及常规治疗且经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管控后的长期慢病患者20例(强化管控过)行静息桡动脉脉搏波检测,采集记录连续50 s左侧桡动脉脉搏波数据,定性及定量的分析桡动脉脉搏波波形及以下主要指标的异同:波峰明显重搏波出现率、主波波峰点幅值(YP1)、重搏波波谷点幅值(YPL)、重搏波波峰点幅值(YP2)、主波升支斜率(S1)、重搏波升支斜率(S2)和重搏波幅度(YP2-YPL)。结果:(1)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收缩压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余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从桡动脉脉搏波波形分析,强化管控过的患者与年轻健康正常人具有相似的重搏波特征,不同于无明显重搏波特征的未强化管控患者。(3)从主要指标分析,与年轻正常人比较,未强化管控过患者波峰明显重搏波出现率(94.7%比24.5%)、YP1、S1、S2和YP2-YPL均较低且YPL较高(均P<0.05),而强化管控过患者上述指标均与正常人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未强化管控患者比较,强化管控过患者波峰明显重搏波出现率(24.5%比95.4%)、YP1、S1、S2和YP2-YPL均较高且YPL较低(均P<0.05)。(4)主要指标影响因素分析:将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收缩压纳入协变量后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同样显示,未强化管控患者与正常对照的YP1、YPL、S1、S2和YP2-YPL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YP2无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管控过患者的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强化管控过的长期慢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与年轻的正常人相似,主波波峰高而窄,基本上均是波峰明显的重搏波且重搏波幅度大、波谷低;而与未强化管控患者显着不同。强化管控后长期慢病患者主波和重搏波的改善或可作为慢病有效治疗的参考指标之一。

董建婷[2](2021)在《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左心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及目的:高血压是全世界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绝经后高血压患者由于性腺激素功能紊乱及相关病理生理学改变的影响,其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紊乱的风险增加。大量的研究表明,血压是直接反应心血管系统变化的参数之一,但不同的血压测量方法反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系统变化的时间、程度和敏感性等均不完全相同。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心动脉压(CAP)和外周血压与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部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CAP对高血压引起的左心结构和左室舒张功能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经兰大二院高血压中心His系统选择符合纳排标准的284名绝经后高血压住院患者,分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LVDD组)(n=125)及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NLVDD组)(n=159)。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程、治疗药物、体重指数(BMI)、生化资料、尿肾功指标、诊室收缩压(o SBP)及舒张压(o DBP);动态血压(ABPM)相关参数包括: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 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 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 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 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清晨平均收缩压(m SBP)、清晨平均舒张压(m DBP)、夜间收缩压下降幅度、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Sphygmocor脉搏波分析系统记录中心动脉收缩压(c SBP)、中心动脉舒张压(c DBP)、脉压(c PP)及增强压(AP)等。同时超声心动图记录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和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等,并计算E/e’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使用SPSS25.0版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间资料对比结果显示:LVDD组(n=125)及NLVDD组(n=159)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病程、治疗药物、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肾小球过滤率(e GFR)、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VMI及LA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在尿微量白蛋白(MAU)、β2微球蛋白(β2-MG)、o SBP、c SBP、c PP、24h SBP、d SBP、n SBP、m SBP、AASI及E/e’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e’与oSBP(r=0.319,P<0.05)、cSBP(r=0.317,P<0.05)、24h SBP(r=0.306,P<0.05)、d SBP(r=0.293,P<0.05)、n SBP(r=0.274,P<0.05)、m SBP(r=0.246,P<0.05)及MAU(r=0.314,P<0.05)呈正相关;LVMI与o SBP(r=0.287,P<0.05)、c SBP(r=0.298,P<0.05)、c PP(r=0.319,P<0.05)、c AP(r=0.278,P<0.05)、24h SBP(r=0.309,P<0.05)、d SBP(r=0.293,P<0.05)、n SBP(r=0.255,P<0.05)、m SBP(r=0.214,P<0.05)、MAU(r=0.334,P<0.05)及β2-MG(r=0.325,P<0.05)呈正相关;LAD与o SBP(r=0.216,P<0.05)、c SBP(r=0.185,P<0.05)、c PP(r=0.199,P<0.05)、c AP(r=0.194,P<0.05)、24h SBP(r=0.274,P<0.05)、d SBP(r=0.263,P<0.05)、n SBP(r=0.253,P<0.05)、m SBP(r=0.279,P<0.05)及MAU(r=0.283,P<0.05)呈正相关。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SBP(β=0.526,P<0.05)及c AP(β=-0.203,P<0.05)与左室舒张功能独立相关;c SBP(β=-0.237,P<0.05)及c PP(β=0.189,P<0.05)与左心房大小独立相关。结论:在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CAP、oSBP及ABPM各时段收缩压与左心结构和左室舒张功能部分参数具有相关性。与ABPM相比,CAP与LAD及E/e’相关性更密切。绝经后高血压患者CAP的升高,可能在评估高血压相关左心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损害方面较外周血压测量有更好的作用。

蔡传云[3](2021)在《脉搏波分析对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应用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脉搏波分析可获取SEVR、AI、baPWV等指标,其中SEVR可作为无创评估心肌灌注指标,AI和baPWV可作为评估血管弹性指标。脉搏波采集及分析过程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重复性高等特点。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脉搏波获取的SEVR、AI、baPWV等指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与其他评估动脉硬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健康人群与冠心病人群在相关指标的差异性,以明确脉搏波分析对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重要应用价值。方法1.选取2018年至2019年在安医一附院体检中心参加检查的592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对象的临床信息(包括一般资料、生活及饮食方式、慢性病史、家族史、颈动脉硬化及脂肪肝情况)、生化指标、并对进行脉搏波采集获取SEVR、AI、baPWV等相关参数,先进行SEVR、AI、baPWV的单因素分析及相关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SEVR、AI、baPWV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探究其影响因素,寻找潜在心血管病发生发展机制。2.选取年龄多60岁来自安医一附院体检中心无心绞痛症状的健康人90名作为健康组,安医大一附院心内科住院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32名作为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有无合并慢性病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组、冠脉狭窄程度<75%和≥75%组、冠脉狭窄程度<90%和≥90%组、无合并慢性病史和合并慢性病组,收集所有对象的临床信息(包括慢性病史、颈动脉硬化等情况)、生化指标、并对其进行脉搏波采集获取SEVR、AI、baPWV等相关参数,分析SEVR、AI等在健康人群和冠心病人群有无差异,对脉搏波获取的AI、baPWV和SEVR与临床上常用的评估动脉硬化指标:PP、ABI、颈动脉硬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R、肌酐、吸烟、性别可能是SEVR影响因素(P<0.05);年龄、血压、心率、尿酸、血糖、糖尿病史和高血压史可能是baPWV影响因素(P<0.05);年龄、身高、血压、心率、肌酐、性别、水果摄入量可能是AI的影响因素(P<0.05)。2.经秩和检验可得出AI在健康组和冠心病组有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健康组、冠脉单支病变和冠脉多支病变组间有差异,健康组、冠脉狭窄程度<75%和冠脉狭窄程度≥75%组间有差异,健康组、冠脉狭窄程度<90%和冠脉狭窄程度≥90%组间有差异,健康组、无合并慢性病的冠心病组和合并慢性病的冠心病组组间有差异(P均<0.05),SEVR这一指标在健康组和冠心病组及其亚组间未见差异(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脉搏波获取baPWV与PP、AI、ABI、颈动脉硬化间有显着相关性(P<0.01);AI 与 PP、baPWV 间有显着相关性(P<0.01);SEVR 与 ABI 有相关性(P<0.05)。结论1.脉搏波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理及病理信息,通过对脉搏波分析可以获取SEVR、AI、PWV等指标,综合分析相关指标有助于ASCVD早期筛查、诊断以及评估,同时由于具有无创、易操作、廉价等特点,有助于解决当前基层社区慢病防控难度大的问题。2.性别、心率等可能是SEVR的影响因素,心率、年龄、血压等可能是baPWV、AI影响因素,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干预,有助于延缓CVD的进程。

叶嫚嫚[4](2021)在《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利用无创心血管功能检测仪检测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探讨SEV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功能的评估价值及在基层医疗中对CHF患者的应用价值,以方便全科医生在基层评估管理CHF患者。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者,通过受试者信息调查表筛选出20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区2019年2月至8月心血管内科住院部收治的患者,经过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计纳入186例CHF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实验组分为三组,分别为NYHAⅡ级(n=64)、NYHAⅢ级(n=67)及NYHAⅣ级(n=55)。收集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心率(H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以及SEVR。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资料、SEVR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两组SEVR与BNP、LVEF的相关性,方差分析法分别分析实验组NYHAⅡ级、NYHAⅢ级及NYHAⅣ级三组间SEVR、BNP、LVEF差异,从而研究SEVR对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及应用价值。结果1.实验组SEV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6±26)%vs.(129±20)%,P<0.05]。2.对照组中SEVR与BNP无明显相关性(P>0.05),SEVR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P>0.05)。3.实验组SEVR与BNP呈负相关性(r=-0.448,P<0.05),SEVR与LVEF呈正相关性(r=0.574,P<0.05)。4.实验组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BNP水平升高,LVEF、SEVR水平下降,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SEVR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明显降低,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级别增高,SEVR水平进一步下降,可作为CHF的简便易行评估手段之一,适用于基层医疗中对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

何沙沙[5](2020)在《基于脉搏波的亚健康识别之特征提取与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是机体患病前的过渡阶段,它的有效诊断对于疾病的预防有很大的帮助。机体的生理心理一切微弱变化均会体现在脉搏之中,通过脉搏波研究人体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脉搏波的亚健康识别包括信号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选择以及亚健康识别五个部分。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工作:以亚健康测评表为基础判断人的健康和亚健康状态,利用华科HK-2000C数字脉搏传感器采集了两类脉搏波信号。使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结合排列熵对脉搏波进行了去噪处理。提出将傅里叶级数系数和多尺度熵引入特征集合,从时域、频域和非线性三个维度联合提取了 54个脉搏波特征。提出了一种混合特征选择算法(Laplacian mRMR SVM-RFE,LMSR)以实现特征矩阵的降维。该算法分别计算原始特征集合中每个特征的拉普拉斯(Laplacian)得分和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inimum Redundancy-Maximum Relevance,mRMR)得分,获取得分低于Laplacian得分平均值和高于mRMR得分平均值的特征子集。分别将两个子集的并集和交集作为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的输入,得到了两种重要性降序排列的特征集,分别包含40个和18个特征。从特征排序集中依次选取维数递增的子集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计算对应的准确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当LMSR算法中子集合并方式为并集时,识别率和降维效果均优于交集;并且当特征为多尺度模糊熵(1个)和傅里叶级数系数(5个)6个特征时,分类器的准确识别率最高,达到了 81.58%。

唐松鑫[6](2020)在《高强度间歇和中等强度持续游泳训练对体力活动低下者血管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陆地上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体力活动水平低下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已经被广泛报道。然而,目前尚无研究探索HIIT游泳训练对体力活动水平低下者心血管功能是否存在有益的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拟探究6周基于游泳的HIIT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对体力活动水平低下者的动脉僵硬度、中心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管内皮功能及有氧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体力活动水平低下者为研究对象,将31名受试者(平均年龄41岁,8名男性,23名女性,身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为24±4 kg/m2)随机分配到HIIT组或MICT组,每周均进行3次训练并持续6周。HIIT组使用95%HRmax和15-18/20主观体力感觉(RPE)的运动强度进行30秒*12组游泳,组间休息60秒。MICT组则使用70%-75%HRmax和12-14/20 RPE的强度进行30分钟无间断游泳。干预前后测定受试者血液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以及空腹血糖。采用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和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为指标,评估中心动脉和外周的动脉僵硬度。使用扁平压力测定法测量中心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主动脉血压、静息心率、75次心率增益指数校正指数(AIx@HR75)以及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采用无创超声UNEXEF38G系统测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FMD)以反映内皮功能。受试者的有氧能力数据使用心肺跑台试验MasterScreen CPX进行采集。结果:(1)运动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的BMI(P<0.05)和空腹血糖(P<0.001)均出现显着降低,HIIT组TC明显下降(P<0.01)。(2)HIIT组的相对VO2max和氧脉搏在干预后均出现显着上升(均P<0.05),分别增加了8.4%和8.6%,MICT组则无显着变化。(3)MICT干预后,受试者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静息心率分别下降了8.1±1.5 mmHg(P<0.01)、8.3±2.3 mmHg(P<0.001)及6.3±2.2 bpm(P<0.001)。HIIT组AIx@HR75下降(P<0.05),而MICT组SEVR增加(P<0.01)。(4)HIIT和MICT干预前后,受试者的cfPWV和baPWV均无显着变化。(5)HIIT干预后,受试者的FMD显着降低(P<0.05)。(6)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前后HIIT和MICT之间VO2max、主动脉舒张压、和静息心率分组*时间的交互作用显着(均P<0.05)。结论:(1)6周HIIT和MICT游泳训练均可改善体力活动低下者的BMI及糖代谢,但均对动脉僵硬度没有显着影响;(2)不同训练方式对AIx@HR75、SEVR和FMD等指标有不同变化,但只有VO2max、主动脉舒张压和静息心率有明显变化的差异。(3)HIIT游泳训练能增强体力活动低下者心肺功能,而MICT游泳训练可改善体力活动低下者反映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

王亚娟[7](2019)在《上海莘庄社区儿童青少年肱动脉及中心动脉血压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上海莘庄社区儿童青少年肱动脉血压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了解上海闵行莘庄社区儿童青少年的外周肱动脉血压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上海莘庄镇辖区内中小学生常规健康体检,邀请年龄7-17岁在校学生参加研究。使用欧姆龙HBP1100电子血压计,坐位测量连续3次肱动脉血压,取平均值分析。使用问卷收集受检者的基本情况,及疾病史、出生史、用药情况,母亲孕产史、父母吸烟史及父母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家族史等。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双份录入,使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血压偏高、超重肥胖及高腰围的定义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颁布的标准。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利用多元线性或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血压或血压偏高与年龄、性别、BMI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合计14715名,其中,男性7703名,占52.4%,女性7012名,占47.6%。2)血压近似正态分布,平均为117.0±12.3/74.4±7.8 mmHg。男生的平均收缩压(118.6±12.4 mmHg)显着高于女生(115.2±11.8 mmHg),P<0.05。男生(74.3±7.8)、女生(74.4±7.7)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超重率为17.3%,肥胖率13.9%,高腰围18.0%。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肥胖组(122.8±13.5/76.2±8.0 mmHg)>超重组(120.3±12.3/74.7±7.7mmHg)>BMI 正常组(115.1±11.4/73.9±7.7 mmHg),高腰围组(122.6±13.2/75.8±7.9 mmHg)>正常腰围高值组(118.9±11.9/74.7±7.8 mmHg)>正常腰围(115.1±11.5/73.9±7.7 mmHg),以上各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收缩压与年龄、身高成正相关,随年龄(r=0.208,P<0.001)、身高(r=0.302,P<0.001)的增长而增高;舒张压也与年龄(r=0.033,P<0.001)、身高(r=0.071,P<0.001)成正相关。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均与年龄、BMI、父亲患高血压、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相关;收缩压还与男性及腰围、舒张压与母亲患高血压显着正相关。6)肱动脉血压偏高率为44.8%,年龄、BMI、父亲或母亲患高血压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仅凭一次体检访视的电子血压测量,上海莘庄社区儿童青少年外周肱动脉血压偏高率较高。除了年龄、父母亲患高血压等不可逆因素外,儿童青少年血压与BMI及腰围大小有关,提示超重和肥胖率的迅速增长可能会引起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暴发增长,控制肥胖是上海地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防控的重点。第二部分 上海莘庄社区儿童青少年中心动脉血压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分析上海莘庄社区儿童青少年中心动脉血压分布情况及其与外周动脉血压的相关性,单纯收缩期血压偏高儿童青少年的中心收缩压情况,探讨中心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为这一年龄段人群的血压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的纳排标准、问卷调查、人体学测量、肱动脉血压测量、超重、肥胖等方法和定义同第一部分。利用澳大利亚SphygmoCor-xcel脉搏波分析仪,袖带法测量记录肱动脉脉搏波和血压,利用设备自带的分析软件(转换方程)自动估算出中心动脉收缩压等参数。根据肱动脉血压判定标准判断为正常血压的患者,根据相同的年龄和身高标准,分析中心动脉血压值分布情况,获得中心动脉血压不同性别、年龄、身高组的百分位数。中心动脉收缩压≥相同性别、年龄别、身高组别的第95百分位数定义为中心动脉收缩压偏高。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利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心动脉收缩压的影响因素。结果:1)5056名参加学生的中心动脉收缩压平均值为111.1±10.7 mmHg,男生(111.0±10.7mmHg)、女生(111.28±10.7mmHg)水平相似(P=0.22)。2)外周动脉收缩压(123.3±12.5)显着高于中心收缩压,中心与外周肱动脉收缩压呈显着正相关(r=0.94,P<0.001)。3)中心收缩压随腰围、BMI增加而增加。肥胖组的中心收缩压(116.6±11.7mmHg)高于超重组(112.4±9.8 mmHg),也高于 BMI 正常组(108.6±9.4 mmHg)。高腰围组的中心收缩压(116.1±11.5 mmHg)高于正常腰围高值组(112.1±9.6 mmHg)及正常腰围组(108.3±9.3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单纯外周收缩压偏高(ISH)中79.9%的中心收缩压正常,仅20.1%中心收缩压增高。5)无论是在2911名男生,还是在2145名女生中,BMI、腰围、心率均与中心动脉收缩压显着正相关(P<0.001)。此外,男生中心动脉收缩压与母亲患高血压相关,而女生中心收缩压与父亲患高血压相关。男女学生合并分析显示,各影响因素中,BMI的偏决定系数最大。结论 儿童青少年外周肱动脉收缩压高于中心动脉收缩压。单纯外周收缩期血压偏高的儿童青少年中,仅20%中心收缩压增高。儿童青少年中心收缩压与年龄、性别、腰围、BMI、心率、及父母亲患高血压有关,提示控制体重可能对中心动脉压保持正常有重要意义,应积极倡导儿童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

张永会,高长青,王嵘[8](2019)在《脉搏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脉搏波包含大量的人体生理病理信息。如何有效提取其中包含的信息,一直为国内外研究者所关注。目前脉搏波分析的主要方法有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分析、数学建模分析和脉搏波速度分析等。研究者们应用上述脉搏波分析方法提取相应的脉搏波特征参数,用于评估心血管功能状态,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进行中医脉象方面的研究。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脉搏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对脉搏波分析研究的成果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曾淑娟[9](2019)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大学生体成分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随着国家有关文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出台,健身气功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导引养生功和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正在蓬勃发展,但健身气功运动对改善大学生体成分和心血管功能的相关研究目前尚不充分。故本研究以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运动干预手段,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校内大学生习练健身气功,测定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前后机体体成分和心血管功能指标变化,研究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大学生体成分和心血管功能的改善调节作用,了解健身气功对大学生的健身价值,从而为健身气功的进一步普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随机选取47名大学生(实验组24人,对照组23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期间要求研究对象一周两次集体练习(时间为1.5小时),一周一次远程指导练习,其余时间学生自主进行八段锦、站桩练习,严格控制其运动时间与运动量。实验前后分别通过韩国Biospace InBody37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受试者体成分指标、电子血压计测试受试者的心率和外周动脉血压指标以及澳大利亚公司生产的心血管功能检测仪测试受试者的中心动脉压、脉搏波分析和心率变异性等相关指标,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前后测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去脂体重和肌肉量干预前后变化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骨骼肌干预前后变化为p=0.054,具体表现为去脂体重、肌肉量和骨骼肌差值实验组为上升,对照组为下降。(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基本形态学指标和围度指标干预后均有所增加,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3)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水分含量、无机盐、骨内含量和基础代谢量指标干预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身体水分含量、无机盐、骨内含量和基础代谢量差值实验组为上升,对照组为下降。(4)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BP干预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DBP和CDBP干预前后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DBP、CSBP和CDBP差值实验组为下降,对照组为上升。(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RMSSD、PNN50、LFnorm、HFnorm和TP干预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RMSSD、PNN50、HFnorm和TP差值实验组为上升,对照组为下降;LFnorm差值实验组为下降,对照组为上升。结论:(1)坚持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可有效增强去脂体重和肌肉量,增加骨骼肌。具体表现为:实验组去脂体重和肌肉量显着增加,骨骼肌相对增加;对照组去脂体重和肌肉量显着降低,骨骼肌相对降低。(2)由于季节和气温变化,身体基本形态学和围度指标均有所增加,但通过坚持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可有效控制由季节、气温变化所带来的脂肪和围度增长。(3)坚持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可有效提高人体身体水分含量、无机盐、骨内含量和基础代谢量,相对提高蛋白质和健康评估分值。(4)坚持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可有效降低人体血压,相对降低脉搏波分析有关数值。(5)坚持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可有效提高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机体自主神经调节能力。

张永会[10](2019)在《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光电容积脉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PPG)特征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8年1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3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226例)和非冠心病组(112例),其中冠心病组又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55例)、双支病变组(74例)和多支病变组(97例)。采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行PPG检测,提取硬化指数(stiffness index,SI)、反射指数(reflection index,RI)、主峰时间(crest time,CT)、标准化主峰时间(normalized crest time,NCT)、主峰时间比(crest time ratio,CTR)、K、K1、K2 和 K1/K2 等特征参数。比较 SI、RI、CT、NCT、CTR、K、K1、K2和K1/K2在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间的差异,分析PPG特征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肌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脑卒中病史、高脂血症病史、饮酒史、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PPG特征参数SI显着高于非冠心病组(分别为6.7478±1.0331m/s、6.3876±1.122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间其他PPG特征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和SI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HDL-C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该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冠心病组3个亚组间患者PPG特征参数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其中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间患者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患者其他PPG特征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162,P=0.015),其他PPG特征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G特征参数SI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对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价值。包含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吸烟史、SI和HDL-C的冠心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对冠心病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二、脉搏波分析的临床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脉搏波分析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心肺运动试验为核心慢病整体管理方案中桡动脉脉搏波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心肺运动试验评价个体化运动方案强化管控心血管慢病疗效的研究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强化管控对长期慢病患者静息桡动脉脉搏波的影响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脉搏波分析与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左心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女性绝经后高血压的特点
        1.1.2 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
        1.1.3 血压测量方式及中心动脉压的特点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资料收集
        2.2.2 血压测量
        2.2.3 心脏彩超的测量
    2.3 统计学方法
    2.4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NLVDD 组与LVDD 组一般资料、血压及心脏彩超参数的对比结果
        3.1.1 NLVDD 组与LVDD 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3.1.2 NLVDD 组与LVDD 组血压测量参数比较
        3.1.3 NLVDD 组与LVDD 组心脏彩超相关参数比较
    3.2 LVDD组不同变量与左心结构和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3.2.1 E/e’与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血压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2.2 左室质量指数与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血压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2.3 左心房内径与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血压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3 左心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影响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3.3.1 E/e’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3.2 左室质量指数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3.3 左心房内径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血压与左心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4.1.1 中心动脉压与左心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4.1.2 动态血压与左心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4.2 中心动脉压与尿微量白蛋白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血压测量方式与高血压介导的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致谢

(3)脉搏波分析对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前言
第2章 基于脉搏波分析获取SEVR、AI、baPWV影响因素探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脉搏波分析对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有效性探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性与局限性
    4.3 下一步设想
第5章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脉搏波的研究及应用
    参考文献

(4)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伦理学原则
    2.4 质量控制
    2.5 研究框架图
    2.6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对照组与实验组临床资料比较
    3.2 SEVR与BNP、LVEF的相关性
    3.3 实验组NYHA分级三组间BNP、LVEF、SEVR的比较
4.讨论
    4.1 SEVR对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4.2 SEVR对CHF患者的应用价值
5.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基于脉搏波的亚健康识别之特征提取与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亚健康研究简介
        1.2.2 脉搏波的分析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2 脉搏波的采集与预处理
    2.1 脉搏波的采集
        2.1.1 采集装置
        2.1.2 采集方法
        2.1.3 脉搏波的波形特点
    2.2 脉搏波的预处理
        2.2.1 CEEMDAN结合排列熵算法
        2.2.2 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脉搏波的特征提取
    3.1 时域特征
        3.1.1 时域分析
        3.1.2 基于波形特征点的时域特征提取
    3.2 频域特征
        3.2.1 频域分析
        3.2.2 基于谱能比和傅里叶级数系数的频域特征提取
    3.3 非线性特征
        3.3.1 非线性分析
        3.3.2 基于多尺度熵的非线性特征提取
    3.4 特征矩阵标准化
    3.5 本章小结
4 脉搏波的特征选择
    4.1 特征选择概述
        4.1.1 过滤式特征选择算法
        4.1.2 封装式特征选择算法
    4.2 一种混合特征选择算法
        4.2.1 算法原理及步骤
        4.2.2 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脉搏波特征参数的亚健康识别
    5.1 支持向量机
        5.1.1 线性不可分支持向量机
        5.1.2 学习算法的参数寻优
    5.2 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亚健康状态自评表SRSHS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高强度间歇和中等强度持续游泳训练对体力活动低下者血管和内皮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中等强度持续运动(MICT)
    2.3 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
    2.4 游泳训练
    2.5 MICT与 HIIT训练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5.1 身体成分
        2.5.2 有氧能力
        2.5.3 血脂水平
        2.5.4 空腹血糖
        2.5.5 外周血压和静息心率
        2.5.6 脉搏波分析(PWA)
        2.5.7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2.5.8 血管内皮功能
        2.5.9 运动持久性和安全性
    2.6 总结及研究展望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实验设计
    3.3 分组
        3.3.1 HIIT组
        3.3.2 MICT组
    3.4 测试方法
        3.4.1 静息心率与外周血压
        3.4.2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3.4.3 脉搏波分析(PWA)
        3.4.4 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
        3.4.5 身体成分
        3.4.6 最大摄氧量
        3.4.7 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3.5 统计分析法
4 研究结果
    4.1 HIIT和 MICT游泳训练对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2 HIIT和 MICT游泳训练对有氧能力的影响
    4.3 HIIT和 MICT游泳训练对动脉僵硬度和中心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4.4 HIIT和 MICT游泳训练对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5 讨论
    5.1 HIIT和 MICT游泳训练对动脉僵硬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5.2 HIIT和 MICT游泳训练对血压、最大摄氧量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5.3 HIIT和 MICT游泳训练对血脂、空腹血糖和体成分的影响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英文缩写对照
附录B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
附录C 水上运动消耗卡路里的计算
附录D 主观运动感觉等级表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上海莘庄社区儿童青少年肱动脉及中心动脉血压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部分 上海莘庄地区儿童青少年肱动脉血压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1.2.2 人体学测量
        1.2.3 诊室血压测量
        1.2.4 判定标准及有关定义
        1.2.4.1 血压偏高的诊断标准
        1.2.4.2 BMI的诊断标准
        1.2.4.3 高腰围的诊断标准
        1.2.4.4 年龄判定
        1.2.5 质量控制
        1.2.5.1 统一培训
        1.2.5.2 校正和调零
        1.2.6 伦理学问题
        1.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2.2 儿童青少年的血压分布情况
        2.2.1 不同年龄、性别儿童青少年肱动脉血压分布
        2.3 儿童青少年肱动脉血压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3.1 儿童青少年肱动脉血压与性别的关系
        2.3.2 儿童青少年肱动脉血压与年龄关系
        2.3.3 儿童青少年肱动脉血压与身高关系2.3.4 儿童青少年肱动脉血压与BMI分组的关系2.3.5 儿童青少年肱动脉血压与腰围分组的关系
        2.3.4 儿童青少年肱动脉血压与 BMI 分组的关系
        2.3.5 儿童青少年肱动脉血压与腰围分组的关系
        2.3.6 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影响因素的简单相关分析
        2.4 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5. 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患病率
        2.5.1 儿童青少年收缩期血压偏高患病率
        2.5.2 儿童青少年舒张期血压偏高患病率
        2.5.3 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患病率
        2.6 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
        2.6.1 儿童青少年收缩期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
        2.6.2 儿童青少年舒张期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
        2.6.3 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3.1 肱动脉血压分布
        3.2 肱动脉血压与性别、年龄、身高的关系
        3.3 肱动脉血压与BMI、高腰围的关系
第二部分 上海莘庄社区儿童青少年中心动脉血压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中心动脉压测量
        1.2.2 中心动脉血压分布描述
        1.2.3 相关指标判定标准
        1.2.3.1 外周动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
        1.2.3.2 中心动脉高血压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2.2 中心动脉血压分布及正常参考值
        2.3 儿童青少年中心收缩压的影响因素
        2.3.1 中心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的关系
        2.3.2 单纯肱动脉收缩期血压偏高学生的中心动脉压情况
        2.3.3 儿童青少年中心收缩压与年龄关系
        2.3.4 儿童青少年中心收缩压与身高关系
        2.3.5 儿童青少年中心收缩压与BMI分组的关系
        2.3.6 儿童青少年中心收缩压与腰围分组的关系
        2.3.7 中心动脉收缩压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3.8 中心动脉收缩压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中心动脉血压分布
        3.2 中心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的关系
        3.3 儿童青少年ISH的中心动脉血压情况
        3.4 中心动脉血压与性别、年龄关系
        3.5 中心动脉血压与BMI,腰围等因素的关系
        3.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流行概况和影响因素
    引言
    1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和定义
        1.1 国际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定义
        1.2 我国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定义
    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患病率情况
        2.1 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患病率不同
        2.2 不同种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有差异
        2.3 一次机会性测量和不同时点测量患病率不同
        2.4 不同诊断标准测量患病率不同
    3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3.1 遗传因素
        3.2 超重和肥胖
        3.3 出生体重
        3.4 母亲妊娠高血压
        3.5 维生素D
        3.6 睡眠情况
        3.7 性格与心理
    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脉搏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时域分析
2 频域分析
3 时频分析
4 数学建模分析
5 脉搏波速度分析
6 其他分析方法
7 小结与展望

(9)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大学生体成分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健身气功八段锦
        2.1.1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功法源流及历史演变
        2.1.2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功法原理及作用研究
    2.2 体成分
        2.2.1 体成分概述
        2.2.2 影响体成分的因素
        2.2.3 运动对体成分的影响
    2.3 心血管功能
        2.3.1 心血管系统概述
        2.3.2 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2.4 中心动脉压
        2.4.1 中心动脉压概述
        2.4.2 中心动脉压的生理学意义
        2.4.3 运动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
    2.5 心率变异性
        2.5.1 心率变异性概述
        2.5.2 影响心率变异性的因素
        2.5.3 心率变异性分析常用指标及分析方法
        2.5.4 运动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2.6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被试招募
        3.1.2 被试基本情况调查
        3.1.3 被试纳入标准
        3.1.4 被试筛选
        3.1.5 实验分组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结果
    4.1 体成分指标的变化
        4.1.1 人体肌肉质量指标的变化
        4.1.2 身体基本形态学指标的变化
        4.1.3 人体围度指标的变化
        4.1.4 人体其他成分指标的变化
    4.2 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变化
        4.2.1 心率、血压指标的变化
        4.2.2 脉搏波分析指标的变化
        4.2.3 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
5 分析与讨论
    5.1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
        5.1.1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人体肌肉质量指标的影响
        5.1.2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身体基本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5.1.3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人体围度指标的影响
        5.1.4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人体其他成分指标的影响
    5.2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大学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5.2.1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心率、血压指标的影响
        5.2.2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脉搏波分析指标的影响
        5.2.3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对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影响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A 被试知情同意书
    附录B 基本信息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2 一般临床资料采集
    1.3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4 冠状动脉CTA检查
    1.5 光电容积脉搏波检测
    1.6 光电容积脉搏波分析
    1.7 光电容积脉搏波参数的定义和意义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PPG参数比较
    2.3 冠心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
    2.5 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6 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者PPG参数比较
    2.7 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2.8 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者PPG参数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估的必要性和常用手段
    3.2 一般临床资料结果分析
    3.3 PPG特征参数结果分析
    3.4 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分析
4 结论
5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脉搏波分析的临床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心肺运动试验为核心慢病整体管理方案中桡动脉脉搏波临床研究[D]. 宋雅.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左心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 董建婷. 兰州大学, 2021(12)
  • [3]脉搏波分析对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应用价值研究[D]. 蔡传云.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评估及应用研究[D]. 叶嫚嫚.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基于脉搏波的亚健康识别之特征提取与选择研究[D]. 何沙沙.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高强度间歇和中等强度持续游泳训练对体力活动低下者血管和内皮功能的影响[D]. 唐松鑫.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7]上海莘庄社区儿童青少年肱动脉及中心动脉血压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亚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脉搏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 张永会,高长青,王嵘.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9(03)
  • [9]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大学生体成分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研究[D]. 曾淑娟. 广州体育学院, 2019(09)
  • [10]光电容积脉搏波特征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 张永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3)

标签:;  ;  ;  ;  ;  

脉搏波分析的临床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