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你的未来不是梦

新世纪——你的未来不是梦

一、新世纪——你的未来不是梦(论文文献综述)

傅心怡[1](2021)在《论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毁灭性灾难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欢[2](2021)在《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 ——以长沙市外国语学校为例》文中认为在2001年我国对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强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在改革中把流行音乐列入到中学音乐教材当中,流行音乐成为了新教材中的“新成员”,这项措施的实行让流行音乐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流行音乐成为了新教材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折点。从这里可以看出,音乐教育领域改变了对流行音乐的态度和看法,开始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伴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去接触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产业和文化现象,在音乐文化中和社会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行音乐具有浅显易懂的歌词、通俗上口的旋律、优美明快的曲调、单纯而富有变化的节奏、受众广、传播性强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生活更加的多姿多彩。流行音乐给广大群众带来快乐感和幸福感的同时,在市面上也流传着一些歌词中含有低俗的、不健康、不入流的流行音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初中生作为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主力队伍,流行音乐所具有的节奏感、律动感等音乐特点十分符合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处于中学阶段的初中生们,他们更多的是需要通过流行音乐来达到情感宣泄、缓解学习压力等一系列的目的,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满足了初中生们在中学阶段的精神需求。优秀的流行音乐能给初中生带来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低俗的流行音乐则会影响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更要提高对流行音乐的辨别能力,同时音乐教师务必要积极的落实《新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政策,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要把音乐审美当作重点,对于教师自身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所以针对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里的调查问卷和实践探究这个课题,笔者会通过前期相关文献与书籍的整理与归纳,结合中后期校内调查与探究,根据教师们和学生们的反映情况与两个实际案例,相对应的给出可行的建议与对策。

徐莹[3](2021)在《商业医疗保险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缓冲储备模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方面也进行了深入改革,城镇居民的医疗服务需要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导致国内医疗方面的物价水平持续走高。同以前相比,城镇居民越发觉得看病难且贵,居民医疗方面负担加重,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为了更好的减少我国居民的医疗压力,国家不断完善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推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商业医疗保险也在迅速发展。商业保险的理论知识渐渐走进千家万户,居民对保险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其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5448.1亿,以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低端商业医疗保险会逐渐弱化,因为难以满足居民对医疗保障需求等问题,会导致其增长速度逐渐减缓,与之相反的中高端医疗保险则会出现需求激增等情况,其增长速度也会出现大幅度的提高,预测可达50%以上。此外,我国连续多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使得我国老年人口众多,劳动力减少,但是我国城镇居民的总体收入不高,这与老年化现象不协调,使得社会出现了“未富先老”等突出现象,城镇居民为了减轻以后老年生活压力而进行储蓄,减少支出,他们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商业医疗保险拥有一定的投资储蓄属性,这让其逐渐成为家庭资产配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以上众多因素可以看出研究商业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情况以及结构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可以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合理规划,而且还能提高居民的消费率,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本文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并收集整理后,结合相关的商业保险需求理论及预防性储蓄理论,分析研究商业医疗保险对居民家庭消费水平及结构的影响力度及影响方向。具体来说,商业医疗保险主要关系于保险缴费和收入两个方面,其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有如何影响?具体有多少的影响深度?从消费结构层面出发,其对居民消费转型升级又有何影响?为解答上述问题,本文依据现有研究的缺失,并在充分学习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及方法,构建缓冲储备模型,并利用我国31个省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固定面板效应模型(FE),实证分析出商业医疗保险缴费和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消费结构的影响,测度了商业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从而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实证分析显示:(1)城镇居民的消费能被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有效促进,综合考量缴费和收入两个影响因素,此制度的实行可以让居民的消费增速提高3.33个百分点;(2)不同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受商业医疗保险的影响大小也不同,东部地区的促进效果要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尤其是上海和北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明显被城镇商业医疗保险促进;(3)城镇居民消费的转型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能依靠城镇商业医疗保险促进,通过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城镇居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居民食品消费等生存性消费支出,加大了住宅消费等发展性消费支出,以及文化、娱乐和教育等享受性消费支出。为了能够合理规划家庭资产,更好的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并且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中端和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制定合理价格,保证能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内,以此减少居民因未来不确定性因素而增加现期储蓄,增加生活娱乐支出,丰富内心世界。第二,国家出台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此来促进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另外不断提高基础医疗设备的使用,扩大使用范围,满足居民基本的医疗需求,使得老有所医。第三,大力宣传推广商业医疗保险,加强城镇居民的保险保障意识和商业医疗理论知识,让更多居民了解并且愿意参与商业医疗保险,提高参保率。第四,使用差异化战略针对国内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区城镇商业医疗保险发展之间的不平衡。

何钧辉[4](2021)在《论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文中研究说明科幻小说由西方进入中国已过百年,但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十分坎坷。一直到1990年代,中国科幻小说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呈现出作家群体逐渐扩大、写作风格多样和表现内容扩大等趋势。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不仅表现出想象力的恢宏美感,还有着对人在未来的时间维度下的生存状态的描写和思考,这是与主流文学所不同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作为切入点,选取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家及作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背景以及时代环境,对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流浪呈现、叙事特征、文化意蕴和发生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对象以及“流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目前学界有关中国科幻小说与“流浪”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进而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五章内容:第一章是梳理和探讨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作品中的身体流浪呈现。身体流浪是小说中的流浪者主动或被动离开原本居所而去往他处的一种物理状态的离移,依据流浪的物理方式不同可分为空间的流浪和时间的流浪。第二章是梳理和探讨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作品中的精神流浪呈现。精神流浪是相对于身体流浪而存在于流浪者精神层面的一种内在体验方式,是内在感受对外在环境的游离,且在身体流浪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精神流浪感受,主要有身体流浪之前的精神隔阂、身体流浪途中的自我焦虑和身体流浪后对家园的疏离。第三章是分析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叙事特征。与主流文学相比,新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的流浪书写在叙事特征上既有相同,也有其独特的方面。小说中流浪人物的塑造往往由行为个体上升到人类种群形象而表现出来,流浪时空的宏大设定又与渺小的流浪者群体相冲突,流浪情节是流浪的现实性和超越性平衡的结果,流浪叙述风格悲剧的同时又凸显了人的崇高。第四章是分析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文化意蕴。这一时期的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体现出了对人类起源、目的和最终命运的探寻。在流浪过程中,流浪者的遭遇展现出了人物坚韧的生命意识。在踏上流浪之途后,他们抑制不住对家园故土的思念,家园是支撑他们继续生存的精神归属。同时,流浪是人生存的常态表现,是不可回避的必然命运。第五章是分析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发生原因。流浪是人类史前的一种深刻记忆,也是一种文学母题,这一时期的中国科幻小说的流浪书写是对中国文学流浪传统基因的延续。新时期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人在科技的激流中失了根,这种失根感进一步转化成了流浪情绪。而科技的进步让人们望向了未来,对未来人类将走向何方的思考常常是科幻作家和研究者探讨的问题,小说中的流浪书写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这种思考的产物。结语部分是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新时期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作出评价和总结。

何智玉[5](2020)在《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文中研究指明红色题材的舞蹈是红色文化的艺术写照,“红舞”是中国舞蹈事业的一个分支。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事业中具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江西特有的艺术文化,映照着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文艺舞蹈作品延伸发展的一个分支,起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时期江西出现了优秀的文化艺术,这片红色田野萌生了激昂卓越的文化艺术面貌,并以其特有的姿态闻名于世,形成了标志性的“苏区文化”。江西“红舞”在江西舞蹈艺术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江西“红舞”的分量不仅仅来自当下的政治倡导,更来自于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摇篮的这片富有革命色彩的红色土地,以及当前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江西“红舞”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江西“红舞”的发展情况,从江西“红舞”的历史嬗变、阶段特点、思想内容三个方面,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新时期、新世纪、新时代五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的江西“红舞”分阶段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我们要探索有关江西“红舞”艺术的历史重大事件、关键人物、相关地点、艺术思潮、典型作品等等,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江西“红舞”置身于整个社会发展中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变迁中去探寻它的发展动因和历史地位。可以说江西“红舞”就好比一股起于江西赣南地区田野大地的强劲的艺术之风。或者说江西“红舞”云涌凸显于历史天空时,本质却扎根在江西这片红色大地之上,中国革命历史之中。本篇论文仅梳理新中国成立后这七十年的江西“红舞”的历史脉络,关注那些对江西“红舞”史变革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辩证的对艺术成就给予一定观照。

王庆阳[6](2020)在《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研究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演出接受。无论就研究视角的选取还是时间范围的选择而言,涉足这个领域内的研究都比较少。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绪论部分厘清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概况,并对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阐述。第一章研究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本文将新世纪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划分为两个阶段。1、2000—2007年为第一阶段,借助新的平台——中国大学生戏剧节,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同时,校园戏剧也走出象牙塔,尝试社会商演。本阶段,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最受人们的关注,但接受相对单一。2、2008年—2019年为第二阶段,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本阶段校园戏剧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飞跃式地发展,其标志是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成立和推广,校园戏剧的社会商演出现“现象级”作品,官方组织的校园戏剧巡演成为高校新的风景。本阶段,校园戏剧不再局限于实验类校园戏剧与校园题材类校园戏剧,经典、教育、娱乐等类型的校园戏剧也纷至沓来,好戏连台。第二章研究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笔者按照校园戏剧的题材与风格,将之分类为实验类校园戏剧、经典类校园戏剧、教育类校园戏剧、原创类校园戏剧与娱乐类校园戏剧,依托于每一类校园戏剧中的现象级作品,分析其接受的情形,阐述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旨在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戏剧进行“深描”。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部分对校园戏剧的分类并不严密,部分类型之间可能有重叠和交叉,为的是突出特点,大体反映校园戏剧的概貌。第三章在前两章基础上概括新世纪校园戏剧受众的构成特点与审美心理。校园戏剧的受众除了大学生观众,也可以是专家学者与一般社会观众,但考虑到校园戏剧观演双方的文化层次与年龄特征,以大学生观众为主,其受众构成特征呈现为为小众化、年轻化、单纯化、多地域、不稳定以及见识广等特点。而大学生观众的审美心理因之也表现出叛逆化、求异性、多元化等特点,需要我们客观对待。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演出接受的考察,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创作和接受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结语部分对校园戏剧接受与时代语境、观众构成以及戏剧教育的关系进行反思。

张丹丹[7](2020)在《新世纪以来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悬念设置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限定时空式悬疑片是指以悬念为主导采用限定时空叙事的悬疑电影。影片主要且频繁出现的场景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密室、孤岛、火车、学校、驿站、荒野小镇等,这个空间社会职能不完备,外部力量难以及时介入,法律和普世的道德约束暂时性缺位,主角需要依靠自身力量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到来前探明真相,解决问题。他们可以采用暴力,或是言语辩驳争夺话语权威和生存权,但他们所说得话在这段时间内难以考证。悬念是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关键,悬念的产生依靠不确定性和观众的关注,期待、担忧、紧张等情绪。依据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特点,悬念设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空间、时间和人物。本文从封闭空间、场外空间两方面来研究空间上的悬念设置;从故事时间、叙述时间和时间节点三者来探析时间上的悬念设置;从人物设置、人物视角、以及人物抉择来分析人物上的悬念设置。限定时空式悬疑片比开放时空的悬疑电影强化了封闭空间和限定时间对人物心理的影响,封闭空间聚合戏剧张力,限定时间催化戏剧冲突,而人物在限定的时空条件下,动机和行为呈现不稳定性,这些都有助于悬念的生成。限定时空式悬疑片是一种较为符合“三一律”的电影形式,它不仅继承了“三一律”的优秀品质,而且利用电影的特性对其突破和发展。

刘秀珍[8](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陈世海[9](2019)在《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到相对发达的汉族农村地区寻求发展出路,是当前我国社会流动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移民搬迁后,少数民族嵌入到汉族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本地村民混合居住而构建了新的生活场域,形成了民族互动的多种样态。本研究在嵌入视角下,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自发从凉山欠发达地区搬迁到相对发达的宝乡汉族农村而形成的彝汉民族互动现象开展了研究。文章包括导论等八个部分,主要从物质生产、日常交往、民族文化、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嵌入视角下的民族互动研究,主要研究发现有:当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自发搬迁到相对发达的汉族农村时,便形成了嵌入式民族混居场域;在阶层结构上,因资源占有、职业分布、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外来的少数民族往往在整体层面嵌入在了社会结构的底层,这种“底层结构嵌入”是双方社会互动的基本前提;与此同时,汉族生活习惯、社会规则等方面也从文化、价值、规范等角度嵌入到外来少数民族群体之中,形成了“双重嵌入”的局面,这种局面既为双方社会互动提供了条件,又限定了行为规范、制度约束的协商空间。居住和种植空间的交叉分布,为双方日常交流以及生产方式的互动提供了条件。在种植内容和种植工具方面向汉族融合,是少数民族在形成文化震惊与差异体验的“内驱力”,以及借助社会支持力量等“外助力”完成技术学习后的双重合力驱动下的行为,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自适应”以及由习惯主导转变为效用主导的理性选择;在互动中的语言使用方面,当群体规模、文化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时,哪个民族群体处于高社会阶层,其语言便同其社会地位一样,拥有吸引其他民族自觉学习、使用的力量;在礼物往来中,互惠关系并非一开始就出现,礼物的受和授往往依据其社会阶层的位置而决定,除去授受双方礼物数量、价值以外的净值,体现出来的是结余方更高的社会阶层、权力和声望;在民族文化方面,外来小民族群体与本地大群体文化中差异大、甚至带有“危险性”元素的文化特质,最易在外群体压力和内群体自我纠正机制下被同化,相比于内隐文化(如宗教信仰)而言,外显文化(如民族服饰)更容易被同化。在底层嵌入的格局下,外来少数民族群体与本地汉族群体在总体上可能构建出“示好型社会关系”和“梯度型社会关系”等社会关系形态,也存在少量的“和谐型社会关系”和“排斥型社会关系”;经济社会文化的本源性差距是影响双方社会关系的面上原因,而人际交往能力、为人处事方法则是影响社会关系的点上原因;一般来说,有过与汉族人互动经验,具备随和、老实、谦卑、勤劳、肯出力等性格特征的少数民族群体更容易得到本地人接纳;在后天形成的嵌入式生活中,群体规模、文化、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的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鸿沟,没有治理和服务层面的介入,这种鸿沟通常难以依靠自身力量予以弥合。文章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对少数民族嵌入汉族地区的社会互动提出了初步的解释框架,以供后续研究予以批评。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后天生成的民族混居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指出:当异质性较强的少数民族群体嵌入到规模更大的汉族群体时,原先的社会治理结构将变得更为复杂。涉及到民族问题的治理经验缺乏,特别是缺乏对嵌入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议事规则的了解,对于开展民族治理将造成较大障碍。而嵌入的少数民族群体过分执着于与本地文化差异较大、甚至会给本地人带来心理或潜在人身威胁的传统和文化特质,将更容易引起大群体的排斥,并反过来影响自身在本地的可持续发展,更将增加社会治理的难度。通常来说,地方管理者受本地稳定发展的“大局观”限制,会在多重比较和博弈后生成“不出事逻辑”,以此为基础,运用体制内动员、多部门联合、法理与协商等多种治理手段,化解因文化冲突所导致的矛盾纠纷。而事实上,这种治理理念和方法都存在弊端,难以应对民族嵌入后的社会格局。要突破这种状况,需要重新界定“大局意识”,将管控式思维转变为服务性思维,吸纳本土精英和嵌入精英,激发内源性发展力量,强调自组织建设,在专业社会组织的配合下,以需求为导向开展综合化、专业化、本土化服务,完善治理结构,才能达到善治的最终目标。

阿衣布恩·别尔力克[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 ——基于校园歌曲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音乐,如涓涓溪流滋润着人们的心扉;音乐,如滔滔江水激荡着人们的心灵。音乐是反映人类内心情感的最具普遍性以及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自古以来,人们都迷恋于音乐所特有的强大吸引力,《论语·述而》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往往会让人流连忘返。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同样对音乐所具有的独特力量不无感慨的说道:“节奏和和声可以洞入我们的灵魂深处。”如今,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音乐的形式与类型也随之得到进一步发展与丰富,多种多样的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触手可及。音乐俨然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奇妙元素,没有音乐陪伴的生活必将是索然无味且毫无生机的。在大学的校园里,校园广播里悠扬的歌声,操场上轻轻拨动的吉他,晚会中动听的音乐,都是我们青春里最美的记忆。在纷繁的音乐世界里,一种特别的音乐形式——校园歌曲,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大学里的点滴生活,它是属于每一代大学生青春里最难以忘怀的声音,是大学生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的生动展现。校园歌曲从诞生之日起,便和大学与大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校园歌曲是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过校园歌曲,探析不同时代大学生的别样的精神生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类意识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那么校园歌曲之所以能在特定的人群中得到广泛传播,说明这一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的特征,并通过校园歌曲的形式反映出来,校园歌曲以其独有的魅力感染着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现代音乐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深刻反映并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不禁让人思考,什么是校园歌曲?它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其背后所表现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学生精神世界是如何变迁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变迁的特征又是什么?如何利用校园歌曲的路径来塑造和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如下讨论,第一部分将重点对校园歌曲进行理论与实践意蕴的阐释,通过对校园歌曲的追根溯源,总结校园歌曲的特点和类型以及它和大学生精神世界存在的联系,全方位对校园歌曲与大学生精神世界进行阐述,为后文的分析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在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校园歌曲反映出的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首先,校园歌曲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产物,是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转型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校园歌曲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时代特征,不同时期历史背景之下创作的校园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诸多特点。因此,本文根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潮等方面的历史背景,划分出三个历史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9年);第二阶段(1990年至1999年);第三阶段(2000年至2019年);其次,根据历史背景总结出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校园歌曲的发展特点、经典作品及代表人物;然后,通过分析经典校园歌曲的歌词文本,了解其作品的内涵,从校园歌曲的角度阐述其背后所反映大学生精神世界;最后,结合笔者对不同年代大学生的深度访谈,总结精神世界的变迁轨迹。这一部分将有助于本研究厘清校园歌曲产生的前因后果,理解校园歌曲承载的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明晰校园歌曲所表达的真正目的,从而帮助本研究进一步推进。本文在第三部分就上述内容通过规律总结,试图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潮等方面出发,分析不同阶段大学生精神世界变迁的共同特征,以期为第四部分提供理论借鉴。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精神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的,一方面,社会的剧烈变化能够促使大学生精神世界迅速变化和发展完善;另一方面,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化又能反作用社会发展,大学生的创造力在不断被激发,他们逐步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从而促进社会进步;那么伴随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所导致的剧烈的社会转型,到底对大学生精神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哪些校园歌曲反映出这一特征,不同阶段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变迁又有怎样的共性,这是本文第三部分着重讨论的内容本文在第四部分着重阐述如何探索利用校园歌曲促进学生精神世界塑造与健康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对前三部分所得到的结论,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本文的对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的策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大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年之内,经历着社会的巨大转型,多元文化带来的冲突与挑战,推动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生变化,迫使大学生要适应社会,随之带来了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消极的表现出浮躁,急功近利,这都影响着学生将来的成长成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问题向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问题,但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仍然存在着过于注重理论,而实践的、操作性强的方式并没有被广泛地利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那么在如何建立一种合理的、丰富的、贴近学生的教育方式中,校园歌曲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色彩和生动丰富的形象感染力,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共鸣,也是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的新的教育方式。

二、新世纪——你的未来不是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你的未来不是梦(论文提纲范文)

(2)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 ——以长沙市外国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节 流行音乐的概念
    第二节 流行音乐的特征及基本分类
    第三节 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可实施性分析
第二章 长沙市外国语学校流行音乐教学调查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 教师访谈与分析
第三章 流行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节 《电子空间站》:课例《我的未来不是梦》
    第二节 《中国流行风》:课例《让世界充满爱》
第四章 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对策
    一、需要我们正确地去引领和指导学生如何看待流行音乐
    二、在音乐教学中适度引入流行音乐
    三、运用科学、灵活、先进、多样的音乐教学方式
    四、加强教师对流行音乐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商业医疗保险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缓冲储备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商业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商业医疗保险相关理论
        一、商业医疗保险的需求理论
        二、预防性储蓄理论
    第二节 城镇居民消费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居民消费相关概念
        二、居民消费行为理论
    第三节 商业医疗保险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机理分析
        一、商业医疗保险减少预防性储蓄拉动消费
        二、商业医疗保险分散意外风险同时促进消费
        三、商业医疗保险缴费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
第三章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现实分析
    第一节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历程
        一、低端社保补充医疗的出现(1995-2000 年)
        二、中端商业医疗保险的兴起(2000-2010 年)
        三、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和专项医疗的发展(2010 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第四章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缓冲储备理论
        一、缓冲储备模型
        二、缓冲储备模型成立的条件
        三、缓冲储备理论的适应性分析
    第二节 消费函数的构建
    第三节 数据说明、变量选取与计量方程构建
        一、数据说明
        二、变量选取
        三、计量方程构建
        四、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五、城镇商业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六、城镇居民商业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4)论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流浪概念的界定
    2 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及其意义
    4 研究方法
1 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作品中的身体流浪书写
    1.1 空间的流浪
    1.2 时间的流浪
2 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作品中的精神流浪书写
    2.1 身体流浪之前的精神隔阂
    2.2 身体流浪途中的自我焦虑
    2.3 身体流浪后对家园的疏离
3 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叙事特征
    3.1 流浪个体到流浪群体的升华
    3.2 宏大时空与流浪人物的冲突
    3.3 流浪情节现实与超越的平衡
    3.4 流浪叙事风格的悲剧与崇高
4 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文化意蕴
    4.1 坚韧的生命意识
    4.2 永恒的文化乡愁
    4.3 流浪的存在之思
5 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流浪书写的发生原因
    5.1 中国文学流浪传统延续
    5.2 科技发展的无根感转化
    5.3 对未来人类走向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90年代以来关于“流浪”的中国科幻小说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5)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江西“红舞”是江西红色文艺、江西红色文化家族的的重要成员
        1.1.2 在江西舞蹈史研究中,江西“红舞”史体系性研究较为薄弱
    1.2 选题意义
        1.2.1 推进江西“红舞”史研究,并弥补江西“红舞”史研究的不足
        1.2.2 拓宽“红舞”史研究的学术新视角
        1.2.3 为“红舞”创作提供新方向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研究现状评析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1949--1966年)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2.1.1 满目疮痍的江西舞蹈事业
        2.1.2 敲开江西文艺大门的一五六师宣传队
        2.1.3 一九四九年江西的三支文艺力量
        2.1.4 八一革命大学的成立是江西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西文艺的时代特征
        2.2.1 艺术科目发展不平衡,舞蹈事业发展滞后
        2.2.2 江西“红舞”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
    2.3 逐步专业化的江西“红舞”
        2.3.1 舞蹈教育专业化起步
        2.3.2 专业演出团体的建立
    2.4 江西“红舞”的基本特征
        2.4.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江西“红舞”是苏区时期舞蹈的延伸
        2.4.2 舞蹈演员及舞蹈作品专业度不够
        2.4.3 作品题材的阶段性固化
    2.5 早期阻碍与推动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2.5.1 江西省舞蹈家协会筹建较晚体现着江西舞蹈事业发展的滞后性
        2.5.2 土地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题材阶段性固化
        2.5.3 江西省文艺学校和江西省歌舞团的创立
        2.5.4 “大跃进”下的江西“红舞”的辩证思考
    2.6 早期经典作品分析
        2.6.1 歌剧《血泪仇》
        2.6.2 采茶戏《志愿军的未婚妻》
        2.6.3 舞剧《红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革时期的江西“红舞”(1966-1976年)
    3.1 文革时期江西舞蹈发展概述
        3.1.1 专业演出团队的解散与建立
        3.1.2 专业舞蹈教育的打击
    3.2 文革时期江西“红舞”风云
        3.2.1 江西“红舞”创作表演能力下降
        3.2.2 江西“红舞”创作能力无法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
    3.3 革命样板戏的空前普及遏制了江西“红舞”多元化发展
        3.3.1 《红色娘子军》的命运
        3.3.2 《白毛女》的十年遭遇
    3.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3.4.1 “红舞”受众阶级性断层
        3.4.2 风格题材单一化
        3.4.3 “阶级斗争”统领“红舞”创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期的江西“红舞”(1977-1999年)
    4.1 新时期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4.1.1 走向繁荣的江西“红舞”
        4.1.2 现代舞思潮下江西“红舞”创作手法的创新
        4.1.3 江西“红舞”创作题材紧跟时代步伐
    4.2 江西“红舞”的解冻与复苏(1976-1977年)
        4.2.1 江西“红舞”经典复兴
        4.2.2 创作意识的苏醒和创作能力的恢复
    4.3 江西“红舞”的发展与繁荣(1978-2000年)
        4.3.1 江西“红舞”在教育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4.3.2 各大比赛的参与及筹建推动了江西“红舞”大力发展
        4.3.3 江西“红舞”市场化的萌芽
    4.4 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4.4.1 江西“红舞”专业性显着提高
        4.4.2 江西“红舞”创作审美的提高
    4.5 “红舞”作品分析
        4.5.1 《圈圈、框框、橡皮筋》
        4.5.2 《弓弦声声》
        4.5.3 《路》
        4.5.4 《长长的红背带》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世纪的江西“红舞”(2000-2012年)
    5.1 新世纪江西“红舞”发展概述
        5.1.1 时代变革中江西“红舞”的蓬勃发展
        5.1.2 江西“红舞”的多层次、多元化、全面性发展
    5.2 江西“红舞”的全面发展
        5.2.1 江西“红舞”的全速发展
        5.2.2 江西“红舞”教育的全面发展
        5.2.3 江西“红舞”大力开展基层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
    5.3 经典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5.3.1 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
        5.3.2 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
        5.3.3 大型情景歌舞诗画《安源颂》
        5.3.4 大型歌舞诗剧《安源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时代的江西“红舞”(2013-2019年)
    6.1 新时代江西“红舞”发展概况
        6.1.1 江西“红舞”变革前行
        6.1.2 江西“红舞”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逐渐繁荣
    6.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时代特征
        6.2.1 人民艺术审美增长与江西“红舞”创新之间不平衡发展
        6.2.2 江西“红舞”唤醒具有人们内心荒漠的职能
    6.3 江西“红舞”的冲击与发展
        6.3.1 文化体制改革下的江西“红舞”遭受重创
        6.3.2 新时代江西“红舞”的发展主体的转移
        6.3.3 国家艺术基金的建立刺激着江西“红舞”的发展
    6.4 新时代重要江西“红舞”作品分析
        6.4.1 舞剧《红草鞋》
        6.4.2 歌剧《回家》
        6.4.3 采茶戏《杜鹃花开的地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江西舞蹈活动大事记(1949-2019年)
江西“红舞”作品年表(1949-2019年)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的接受轨迹
    第一节: (2000—2007)借助新平台,逐步扩大接受面和影响力
    第二节: (2008—2019)走向广泛、多元和深入的接受新阶段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一节 实验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二节 经典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三节 教育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四节 原创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五节 娱乐类校园戏剧的接受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和审美心理
    第一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构成特点
    第二节 校园戏剧观众的审美心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世纪以来国内校园戏剧的演出报道
附录二: 新世纪以来部分校园戏剧剧目展示
附录三: 扬州大学校园戏剧现状的问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新世纪以来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悬念设置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限定时空式悬疑片与悬念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悬疑片的概念界定
        一、悬疑片是一种电影类型
        二、悬疑片与其他电影类型的区分
        三、悬疑片的概念
    第二节 悬疑片与其他影片的悬念差异
    第三节 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概念与分类
        一、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内涵与外延
        二、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分类
        三、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模型建立
        四、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通过封闭空间设置悬念
    第一节 具有压迫感的场内空间
        一、常规秩序的缺位和新秩序的建立
        二、封闭空间内潜伏的威胁
        三、细节的选择与设计
    第二节 正常生活的场外空间
        一、故事发生前的场外空间揭示起源
        二、故事发生时的场外空间共同营救
        三、故事发生后的场外空间引发思考
第三章 通过限定时间设置悬念
    第一节 故事时间
        一、线性时间贴近现实
        二、循环时间走向神秘
    第二节 叙述时间
        一、打破时间
        二、压缩时间
        三、延伸时间
    第三节 时间节点
        一、定时炸弹的恐慌感
        二、时间节点前后的峰回路转
第四章 通过有限人物设置悬念
    第一节 有限的人物和闯入者
        一、被危及个人利益的弱者
        二、闯入者
        三、可供推测的关键人物
    第二节 人物视角的不完全信息
        一、限制性视角遮蔽信息
        二、全知视角释放信息
        三、视角转换颠覆故事
    第三节 挣扎的人物抉择
        一、不可靠的人物语言
        二、人物动机和行为的不稳定
        三、挣扎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及主题
        (一) 传统农村社区、空心化及其转型的可能路径
        (二) 少数民族扶贫与异地搬迁、自发移民
        (三) 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后的“嵌入式”生活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一) 有关嵌入研究的回顾与梳理
        (二) 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与自发移民
        (三) 少数民族流动背景下的民族互动研究
        (四)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社会治理研究
        (五) 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内容、价值、概念与思路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的价值和创新
        (三)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田野点介绍
        (一) 县域经济社会概况
        (二) 宝乡经济社会概况
第一章 宝乡的空心化及彝胞的嵌入
    第一节 民工潮与宝乡空心化
        一、民工潮的形成与农村空心化
        二、宝乡汉族的人口迁出及农村空心化
    第二节 社会网牵引下彝胞的自发移民与嵌入
        一、彝胞的自发移民与全面嵌入
        二、彝胞自发移民过程中的社会网运行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彝汉互动
    第一节 土地的流转与利用
        一、彝胞对宝乡闲置土地的利用
        二、闲置土地再利用的价值及其不确定性
    第二节 从荞麦、背篓到水稻和扁担
        一、种植内容的变化: 从荞麦到水稻
        二、种植工具的变化: 从背篓到扁担
    第三节 农村里的兼业型农民工
        一、城镇化与汉族农民工回流创造的兼业机会
        二、农村里的“兼业型”农民工
        三、兼业过程中的纠纷及底层抗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彝汉互动
    第一节 汉语的使用、习得及情境选择
        一、彝胞在宝乡的日常语言使用
        二、彝胞在宝乡的汉语习得
        三、特殊情境下的语言使用
    第二节 礼物交换: 从有来无回到礼尚往来
        一、有来无回的礼物
        二、有来有往的礼物交换
        三、彝汉双方礼物交换的逻辑
    第三节 留守与流动: 儿童的“战争与和平”
        一、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
        二、汉族留守儿童与彝族流动儿童的日常交往
        三、汉族留守儿童与彝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族文化调适中的彝汉互动
    第一节 “另类”服饰的演变与融合
        一、彝族服饰的传统特征
        二、彝胞服饰的呈现及汉族人的反应
        三、彝族服饰向汉族融合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阴宅”恐惧与泛神信仰
        一、凉山彝族的泛神化宗教信仰
        二、彝胞泛神化信仰在宝乡的呈现
        三、彝胞泛神化信仰在宝乡的演变逻辑
    第三节 难以组织的火把节
        一、火文化对凉山彝族的重要性
        二、难以组织的火把节
        三、“冷落”火把节的背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彝汉互动所建构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帮工”及其构建的社会关系
        一、彝胞各种形式的“帮工”行为
        二、由“帮工”所呈现的社会关系
        三、“帮工”改进社会关系的拓展分析
    第二节 并不成功的民族通婚
        一、族际通婚与民族关系的探讨
        二、并不成功的民族通婚案例
        三、不成功的通婚呈现出的社会关系
    第三节 非常难得的守望相助
        一、从互帮互助到守望相助
        二、守望相助背后的交往选择
        三、守望相助背后的深层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彝汉互动背后的农村社会治理
    第一节 “提供帮助”还是“让人头疼”: 嵌入式生活的治理难题
        一、治理难题的具体表现
        二、治理难题的形成原因
        三、治理难题背后的深层因素
    第二节 “店大欺客”还是“客大欺店”: 治理中的主客反转
        一、主客反转的诱因及文化基础
        二、主客反转的治理方法与逻辑
        三、主客反转引申出的治理反思
    第三节 服务型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宝乡的农村治理体系
        二、彝胞的服务型需求
        三、可能的服务型治理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四、未来研究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
致谢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 ——基于校园歌曲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设计
一 我国校园歌曲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意蕴
    (一)校园歌曲的溯源
    (二)校园歌曲的特点
    (三)校园歌曲的类型
    (四)校园歌曲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关系
二 校园歌曲与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轨迹
    (一)觉醒后的呐喊与迷茫(1978-1989)
    (二)怀旧中的个性追求与务实并重(1990-1999)
    (三)多元生活中的冲突与回归(2000-2019)
三 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特征
    (一)经济因素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决定作用
    (二)政治因素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
    (三)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焦点
    (四)精神世界中的变与不变
四 利用校园歌曲丰富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途径
    (一)社会层面:利用校园歌曲宣传社会核心价值观
    (二)学校层面:课程推进与平台建设,塑造大学生精神世界
    (三)个人层面:提高自我修养,合理利用闲暇时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新世纪——你的未来不是梦(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毁灭性灾难书写[D]. 傅心怡.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 ——以长沙市外国语学校为例[D]. 李欢.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商业医疗保险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缓冲储备模型[D]. 徐莹.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论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流浪书写[D]. 何钧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江西“红舞”史研究(1949-2019年)[D]. 何智玉. 南昌大学, 2020(01)
  • [6]新世纪以来中国高校校园戏剧的接受研究[D]. 王庆阳. 扬州大学, 2020(06)
  • [7]新世纪以来限定时空式悬疑片的悬念设置方法研究[D]. 张丹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8]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D]. 陈世海. 云南大学, 2019(09)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变迁 ——基于校园歌曲视角[D]. 阿衣布恩·别尔力克. 西南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新世纪——你的未来不是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