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候变暖对珊瑚礁构成新威胁,细菌繁殖

随着气候变暖对珊瑚礁构成新威胁,细菌繁殖

一、气候变暖 细菌繁殖 成为珊瑚礁新威胁(论文文献综述)

黄皖唐[1](2020)在《四溴双酚A在PE微塑料影响下的人体暴露风险及其生物降解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是全球消耗量最大的溴系阻燃剂,随着多溴联苯醚在世界范围内的禁用,TBBPA的产量逐年提高。但作为替代品,TBBPA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多项研究证实TBBPA对生物体具有细胞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以及内分泌干扰性。塑料制品受老化、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存在粒径小(<5mm)、易迁移、难降解等特点,其对环境生态的威胁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大量不同类型微塑料已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而有机污染物与微塑料所造成的复合环境效应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加值得我们注意。本研究从TBBPA与聚乙烯微塑料(Polyethylene microplastics,PEMPs)的环境效应问题入手,研究了在水环境中PEMPs对TBBPA的吸附行为及机理,进而针对TBBPA与PEMPs可能造成的人肠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最后考察了微生物处理方法对TBBPA的降解消除效果。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PEMPs吸附TBBPA的过程中,较低的PEMPs投加量获得了较高的吸附能力,由于微塑料在水中的团聚效应,PEMPs投加量增多会导致对TBBPA吸附能力下降。TBBPA的最大吸附发生在p H=7.5时,而PEMPs在p H 6.5-8.5范围内仍保持吸附能力Qt大于1.0 mg/g。其吸附能力也与温度有关,热力学分析表明,TBBPA在PEMPs上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过程,温度越低越有利于PEMPs对TBBPA的吸附。老化后,PEMPs表面出现更多的褶皱,其比表面积增加,更有利于吸附。在人工合成的海水和淡水中的吸附过程受阻,可能是由于海水中的高离子强度以及淡水中存在的富里酸引起的。这项研究表明,PEMPs是TBBPA的潜在载体,而MPs吸附TBBPA可能会在实际水体中产生更复杂的环境风险问题。通过人细胞Caco-2的体外模拟实验,探讨了TBBPA与PEMPs对人肠道的联合毒性作用。研究发现,不同浓度TBBPA和PEMPs在单一或共同暴露后,Caco-2细胞的细胞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且细胞活力的降低与TBBPA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PEMPs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TBBPA的细胞毒性。通过细胞周期分析发现,TBBPA的加入导致了Caco-2细胞发生G1期阻滞,导致了细胞增殖的减慢甚至停滞,而PEMPs并不会对细胞周期产生明显的影响。Caco-2细胞内源性ROS在TBBPA和PEMPs的作用下出现明显的上升,且PEMPs与高浓度TBBPA产生了明显的联合毒性;由于ROS的上升,导致了MMP的下降,反映了细胞线粒体及其他生理功能受到了TBBPA和PEMPs的毒性干扰。PEMPs单独作用下对LDH释放影响较为轻微,但在与高浓度TBBPA的联合作用下,大幅提升了Caco-2细胞LDH的泄漏量,可以认为PEMPs本身并不会导致细胞死亡,但当与TBBPA并存时,PEMPs会加剧由TBBPA引起的细胞死亡。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估TBBPA与PEMPs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随着TBBPA胁迫浓度的增大,菌群的Chao1和Observed species指数呈现低浓度增高、高浓度下降的趋势,而Simpson和Shannon指数则持续降低;PEMPs的添加将明显提高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和Simpson指数。肠道菌群中主要的细菌门系为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TBBPA的添加专性抑制了革兰氏阳性菌(如Enterococcus和Lactobacillus)的生长,造成革兰氏阴性菌(如Escherichia和Bacteroides)在菌群中占据优势;PEMPs单独暴露下,Clostridium、Bacteroides和Escherichia相较对照组显着增加;在污染物共同暴露组中,TBBPA是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的主要因素,PEMPs的影响相对较小,只有拟杆菌的比例在添加PEMPs后提高了约1.5倍。肠道菌群的磷酸戊糖途径、果糖和甘露糖代谢、次生胆汁酸的生物合成以及嘌呤代谢都受到污染物暴露而被抑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TBBPA与PEMPs暴露后,多种益生菌受到了抑制,而机会致病菌则大量繁殖;污染物所带来的菌群结构大幅变动势必使得肠道内稳态被打破,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为消除水环境的TBBPA污染,选取铜绿假单胞菌用于降解TBBPA,葡萄糖作为共代谢底物。研究了共代谢降解的因素影响,在最佳条件下(p H=7,TBBPA初始浓度为2mg/L和葡萄糖浓度4g/L),反应第7天降解达到平衡,降解效率约为50%。不同浓度的PEMPs暴露并不会对TBBPA的降解过程产生明显的影响。相比于胞内粗酶,胞外粗酶在降解TBBPA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鉴定出Tri-BBPA、mono-BBPA、BPA、对羟基苯乙酮和2,6-二溴-4-异丙烯基苯酚五种代谢产物,降解主要是通过脱溴及β断裂反应。细胞外活性物质绿脓素被认为是H2O2和OH·的来源。H2O2和OH·的浓度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它们在早期呈上升趋势,然后逐渐下降。第1天时,降解实验组的绿假单胞菌OD600为初始值的7.8倍,而总有机碳(TOC)相比下降了约78%,过高的菌密度以及不充足的碳源导致了绿脓素自毒效应。流式细胞仪对降解过程中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状态进行检测,发现胞内ROS随时间递增,表明细胞遭受氧化胁迫;而膜电位自第一天起大幅下降,出现膜电位去极化现象,表明细胞膜受损,细胞功能发生障碍。这项研究表明,由绿脓素自毒效应引起的细胞状态降低可能是导致降解停滞的原因。

蔡振阳[2](2020)在《《海洋生物疾病大爆发》(第1至2章)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此翻译报告,选取《海洋生物疾病爆发与应对措施》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作为翻译材料。其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原文本重点讲述了由于未知流行病的侵袭,海星、海扇和鲍鱼等海洋生物出现大规模死亡的现象。在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中,根据文本的语言功能将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译者选取何种翻译方法及技巧是由文本类型决定的。原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应该以信息的传递和受众为导向,使用通俗易懂并且准确的语言再现原文的内容。在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此翻译报告分析了原文本的特点,然后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探讨了科技类文本的翻译方法。在案例分析这一章中,通过整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结合部分具体案例,从词性转换、词义引申、省译法、增译法、语态转换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翻译方法。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可以看出文本类型理论对于译者分析文本功能、确定信息型文本的翻译方法及策略、提高译文的质量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黄小璐[3](2017)在《《气候变化下的世界遗产与旅游业》(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项目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以及忧思科学家联盟(UCS)于2016年5月26日在巴黎联合发布的题为《气候变化下的世界遗产与旅游业》(World Heritage and Tourism in a Changing Clirnate,2016)的调研报告,该实践报告是译者在选译了其中关于北美、拉美和欧洲九处世界遗产环境报告的基础上完成的,意在通过此篇报告探究环境科普类调研报告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所选文本属于一篇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调研报告,内容涉及旅游、环保、气候、地质等多方面的知识。从文本特点上看,首先,它具备环境调研报告的专业性特点,文中包含大量科普性知识,专有名词和术语较为繁复,将这类词准确地翻译出来是保证本篇翻译报告专业性的基础。其次,它的行文中穿插了大量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写,寓科普于实例,以历史回顾来映衬气候变化下的现实图景。针对这些内容,译者则要考虑用词的优美和简洁,以达到环境类报告生动描述事实、呼唤环保意识的感召作用。最后,该项目原文本英文正式,长难句较多,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行文流畅,以提升译文的可读性。在结构上,该翻译报告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项目简介,阐明项目背景、项目意义和报告结构;第二章是翻译工作过程,分为译前准备、译中实施和译后审校三个阶段,其中译前准备又包括文本分析、技术性准备和翻译进度安排;第三章介绍了译者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运用的翻译技巧及重要的词句译例分析;第四章则为译者总结自身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李嵩誉[4](2015)在《无居民海岛立法的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与制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生存环境的有序、和谐与人类求养行为的公平、合理应该成为资源环境立法的规则制度。生态脆弱性是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逻辑起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必须改变单一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价值观为有益于生态可持续性的多价值目标实现。法律对无居民海岛保护的历史演进代价已确证“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陆地发展路径不适用于无居民海岛,体现市场价值的经济理性规则也与海岛内在价值的生态理性相左。无居民海岛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根源于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原则与制度的缺失。海岛生态性在于其整体性和系统性,每一个整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海岛生态系统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对系统干扰超过其生态阈限,不仅导致其生态退化,甚至永远不可逆。海岛的任何开发利用必然威胁其生态安全,而被利用海岛的人为干扰活动已经导致其生态严重退化。这些既是海岛生态遭受人类胁迫超过其自身恢复力的异常反应,也是人为肢解、割裂海岛资源环境要素与其生态整体性保护之间的关系所致。现有无居民海岛保护的法律规范的实质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无居民海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立法理念、目标、原则和制度等存在诸多混乱与冲突。《海岛保护法》对无居民海岛保护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立法目标多元、罚则规制不科学、生物保护制度疏漏、污染防治规制匮乏、生态保护优先制度缺失等。法律既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也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利器。然而,一旦法律制度的规范性作用丧失就会造成“理性人”行为无度的破坏性后果,已利用无居民海岛的生态退化正是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及制度缺失造成的。法是获取或减损利益的方式,是利益确认、衡平与维护的规范化途径,而立法的过程既是利益确认的过程也是价值选择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法学的语境下可以转化为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对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如何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权衡、取舍,从形式上是取决于立法者的价值选择。但法律本质上不是制定规则和创造规则,而是发现和认同规则。无居民海岛立法的主导价值观不能完全按照人类的社会价值来判定与权衡其取舍,而必须超越人类传统的经济理性的价值判定,应以其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为依据。无居民海岛所赋存的自然生态性特质要求对其生态优先保护,也决定了生态价值在多价值属性中的主导价值地位。生态保护优先肇始于海岛生态价值,根置于生态理性的内在逻辑,旨在生态价值观制度化,彰显着生态优先制度居于无居民海岛整体制度结构的内核。生态保护优先是无居民海岛立法的最高准则。生态保护优先要求生态利益优先于经济利益,生态系统整体优先于个体,自然经济系统优先于社会经济系统,以自然生态秩序模式优先建构人类经济行为秩序。生态保护优先具有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政治学的正当性理论基础。法的基本原则是体现法的基本精神的根本原则,是人们在制定和实施法律过程中必然遵循的、贯穿立法和执法全过程的基本准则,它承载并昭示着相关领域内基本法律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目标。生态保护优先作为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基本原则,就决定其在该立法中处于基础性、指导性和约束性地位,构成了无居民海岛保护制度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础,并作为调整和指引整个保护法律制度的基本方向贯彻到无居民海岛立法的各个层面。生态保护优先既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摒弃,也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扬弃,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经济秩序的建构。制度是规则、理性。无居民海岛生态优先保护原则最终需要转化为制度规则,才能实现对其生态的真正保护。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原则性制度是贯穿其保护全过程的制度,禁限行为制度作为生态优先的核心制度既是对传统法律权利的约束,也是可操作性制度的本质要求。用岛行为人若违反法定或约定规范,就须承担救济性制度中的不利后果。一切导致生存环境无序、不和谐、不公平、不合理的求养行为都将是非法的。无居民海岛立法作为部门法的配套法,其生态保护除具备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外,还须具备制度实施的良好制度环境。《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干法,其立法价值目标旨在环境秩序的实现,应该是生态保护优先法。而现行陆地、海域环境资源法律的制度结构仍是资源要素的单一性效率利用,共性问题是缺少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优先保护理念,这也是其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的根源所在。任何资源都构成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实现其系统管理,应确立生态优先保护为陆地、海域环境法律的基本原则,并以此原则建构生态优先制度秩序。

庞珺[5](2014)在《基于生态文明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独特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鸟类乐园”、“文明发源地”和“物种基因库”。然而,近几百年来,湿地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和人类数量的急剧增长,大量的湿地被改造成农田或作他用,更多的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越来越多的污废水和废弃物肆意排放,致使湿地物种不断减少,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生态景观环境趋于恶化,湿地功能快速退化和丧失。这种局面若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和改善,将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可见,目前对湿地景观环境系统进行科学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将是何等的紧迫和重要!因此,本文主要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出发,以干旱区湖泊湿地为研究对象,以乌梁素海湿地为例,对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相关问题、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科学评价和改善对策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系统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湿地的起源和发展,湿地及湿地系统、景观及景观环境、湿地景观及湿地景观环境的基本概念与界定,湿地系统的组成与类型划分,干旱区湿地景观环境的特征,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要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生态文明与湿地景观环境的关系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创新探讨,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新的见解,丰富了相关理论。(2)针对湿地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系统分析论述了建立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评价体系,是做好修复和保护湿地景观环境工作的基本前提,.十分必要,完全可行。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了湿地系统评价类型和评价尺度,认为湿地景观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是一个融合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杂系统,需要多尺度、多视角、综合性的观点和方法予以评价,才能克服单一尺度和单一因素评价模式所出现的弊端,进而提出了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多尺度、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评价模式。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八项原则和指标筛选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湿地景观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科学可行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乌梁素海湿地的实际情况,大量参考了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国家和地方标准、政策法律法规文件及规划设计资料等,通过认真研究、综合分析和精心筛选,制定了较为合理、切实可行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标准。通过系统分析,研究确定了更加灵活、更加智能化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质量模糊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方法,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评价模式、指标体系、指标等级划分标准、智能化评价方法及模型等是合理评价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质量的关键和基本前提。(3)在对研究区乌梁素海湿地及其流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摸清了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乌梁素海湿地发育、形成与演变过程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乌梁素海湿地发育、形成与演变的机理、规律及发展趋势。通过系统分析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总结得出了目前湿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显示: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治理和保护措施,目前乌梁素海湿地湖体萎缩,水质变差,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亟需予以解决。通过对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发展变化驱动因子的探讨和研究,找出了影响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发展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认为影响乌梁素海湿地形成演变及景观环境发展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有自然和人类活动两大因子。自然因子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力和黄河的改道,风沙侵袭和黄河水系对湖区的淹没及不平衡冲淤,气候变化对湖泊空间形态、物理性状、生态系统和环境状况等的影响;人类活动在现阶段是湿地景观环境演变的极为重要的驱动力之一(4)利用采集确定的基础数据信息,依据制定的评价体系和标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对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及单因素分析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处于一般水平,且有偏差的趋势。总体来看,乌梁素海湿地除对黄河及其流域洪水的调控能力、湖泊湿地珍惜濒危物种鸟类的保护、区域民俗民风的继承与保留、湿地的文化教育科研价值、湿地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区域的人口密度等指标较好外,其它绝大部分衡量指标均较差。这与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实际现状相符,说明评级体系、标准、方法及模型合理可行。总之,目前乌梁素海湿地主要面临生态需水来源不足、水体污染加剧、湖区面积萎缩、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污染物长期累积、内源污染严重、沼泽化趋势明显加快,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整体水平不高、污染治理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妥善解决关系到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能否存在和发展。(5)根据研究区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退化的现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改善的措施和对策,其措施和对策,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可成为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修复、保护和管理的科学决策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为其他湿地进行相关研究予以借鉴。

杨晨[6](2012)在《文昌市云龙湾沿岸造礁石珊瑚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眼斑双锯鱼的人工繁育》文中研究表明珊瑚礁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维护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还具有保护海岸线、维持渔业资源的作用以及巨大的经济价值。但是,由于全球环境问题以及人为破坏,珊瑚礁生态系面临巨大威胁,全球范围内的珊瑚礁都在日益萎缩,进行人工的保护及恢复已经刻不容缓。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对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云龙湾海域的造礁石珊瑚进行了物种调查,并对珊瑚礁的人工恢复进行了研究,针对珊瑚礁鱼类对于珊瑚礁恢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这一发现,摸索出珊瑚礁鱼类眼斑双锯鱼的规模化繁育技术,旨在为今后珊瑚礁生态系的人工恢复提供技术支持。2010年5月,采用潜水拍照的方式,对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云龙湾海域的石珊瑚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发现石珊瑚9科17属24种。其中鹿角珊瑚属(Acropora)、蔷薇珊瑚属(Montipora)、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等为优势类群,常见分布珊瑚种类有肉质扁脑珊瑚(Platygyra carllosus)、指形鹿角珊瑚(Acropora digitifera)、叶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foliosa)、球牡丹珊瑚(Pavona decussata)等。本次调查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云龙湾海域记录的珊瑚种类数少于海南三亚及香港,符合造礁石珊瑚的分布呈由南向北逐渐递减这一趋势;也少于海南北部的昌江、广西涠洲岛、广东徐闻等海域,这可能是资源破坏以及调查条件有限所致。随着调查次数的增加,预计会有更多的种类被发现。珊瑚礁鱼类是珊瑚礁生态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珊瑚礁鱼类的人工放流对珊瑚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人工条件下眼斑双锯鱼配对、繁殖、以及仔鱼生长发育所需条件,采用实验生物学方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培养亲鱼、卵和仔鱼。经研究发现,眼斑双锯鱼的卵为黏性卵,每窝产500~1000粒,卵成片状附着于作为鱼巢的瓦片之上,雄鱼有护卵行为,受精卵为长椭圆形,刚产出时为橙色,经三个黑夜后变为茶绿色,在水温为28℃时,卵经8d孵化。仔鱼在孵化当天即可摄食,食物为小球藻及经营养强化的褶皱臂尾轮虫。仔鱼经5-8d变为稚鱼,体形由锥形变为椭圆形,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稚鱼经过7-14d完成变形,条纹开始形成,可以投喂桡足类以及粉末饲料。在一个月内,五对亲鱼共产卵12次,共获得卵5200粒(孵化前计数),最终长成幼鱼4000条,成活率达77%,具有一定的产业化价值,可以进行人工放流和自然资源的生态恢复,能够为珊瑚礁保护及其生态修复做出贡献。

刘啸风[7](2012)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国际公约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文中认为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气候变化对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正在逐渐体现出来,生物多样性退化在所难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人类社会的福祉与生计应在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得到综合考虑。为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协调一致的连贯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而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相应的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使物种和生态系统可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国际公约进行分析,以研究原有的公约能否胜任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本文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国际公约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现状和不足,构描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国际公约的法律完善措施和方法。本文因此试图研究国际环境法的一项新兴领域。怎样使得包括物种和生态系统在内的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相比人类如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而言,还是一个研究较少但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虽然笔者的这篇论文着眼于国际相关法律公约研究,但是希冀其中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对国内法律体制的完善起着启示的作用。

曾文革,肖峰[8](2011)在《论气候变化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协调》文中提出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退化是人类必须解决的两大课题,气候变化已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作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在也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有必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统合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路径,以导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共同因素为行动主要对象,加强《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制度形成与执行、机构运行、履约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协调,充分的保护全球生物资源。

马克平[9](2011)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但这个公约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2002年在南非又举行了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会议,提出到2010年彻底扭转生物多样性快速流失的趋势。但是直到2010年,这个目标仍然没有实现。

林明太[10](2011)在《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研究 ——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文中提出旅游型海岛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海岛,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海岛旅游地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尤其在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旅游型海岛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了开发者与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众所周知,旅游型海岛建设成败与否和开发者与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进行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研究的深入程度有很大关系,其中特别有关旅游型海岛的生态建设问题尤其显得重要,这是旅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根本问题。本文就是抓住这个关键问题开展研究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围绕旅游型海岛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受自然和人为干扰后,景观生态系统受损或退化,影响自身可持续发展时,该如何运用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园林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构建模型进行景观生态健康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分析,研究旅游型海岛从大尺度、中尺度及小尺度角度该运用怎样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进行生态修复与优化,实现构建一个和谐的、绿色的、优美的、有人文底蕴的旅游型海岛。接着从实践上,以全国首家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国家4A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妈祖文化发源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依托地——湄洲岛为案例,详细分析湄洲岛的自然社会概况、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前面理论研究结果,进行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分析评价结果,依据分析结论,探索研究大尺度角度的湄洲岛景观格局与景观功能生态修复与优化的具体措施与方法,研究中小尺度角度的湄洲岛岛陆植被景观、岛陆水体景观、岛陆裸岩景观、潮间带沙滩景观、潮间带泥滩景观、近海湿地景观、岛陆建设景观、妈祖文化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全文共分四部分九章,第一部分为第1章绪论,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包括第2-5章,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包括第6-8章,第四部分为第9章结论与展望,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确定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诠释研究所依托的主要基础理论。第二部分:首先,在分析海岛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型海岛的概念,分析了国内外旅游型海岛的类型和特征,总结了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在分析生态恢复与生态修复概念、分析景观概念、景观特征及景观优化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概念。进行了国内外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的研究综述和国内外旅游发展对海岛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其次,界定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的概念、格局、尺度、功能,提出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征,分析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所受到的自然与人为方面的主要干扰。再次,在分析国内外景观生态健康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的概念,提出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的评价模型、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评价等级,探讨评价结果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依据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结果,分别从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的角度探索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的措施和方法。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湄洲岛自然社会概况,分析了湄洲岛旅游开发现状。其次,利用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对湄洲岛进行了评价,分析探讨了其景观生态健康总体态势,及压力、状态、响应方面状况、分析了景观生态健康各影响因子的具体受损或退化情况。最后,依据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的原理与方法,分别从大尺度角度提出了湄洲岛如何进行景观格局与景观功能的生态修复与优化,从中小尺度角度提出了湄洲岛如何通过系统、具体的措施方法对不同类型景观进行生态修复与优化,实现湄洲岛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岛和世界妈祖文化中心的目标。第四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研究获得的结论及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有待深入或继续研究的地方。本论文创新之处为:(1)界定了旅游型海岛的概念、类型,分析了其特征和分布。界定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和景观优化的概念。界定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概念、尺度、格局、功能、组成、特征和面临的主要干扰。(2)参考已有的景观健康评价方法,大RS与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旅游型海岛实际情况选择了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确定了评价等级。(3)借鉴已有方法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索了旅游刑海岛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不同范畴的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的措施和方法,具体研究了旅游型海岛景观格局及包含生态功能、旅游功能、生产功能、发展功能等的景观功能的生态修复与优化的措施与方法;研究了旅游型海岛岛陆部分的旅游景观、人居景观、背景景观和潮间带部分的沙滩景观、泥滩景观、岩礁景观及近海湿地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的措施和方法。(4)将湄洲岛作为案例,计算其景观生态健康综合及压力、状态、响应的指数,详细分析指数所反映的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为依据,结合上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具体研究了湄洲岛大尺度角度景观格局与景观功能的生态修复与优化的措施和方法,研究了湄洲岛中小尺度角度自然环境中的岛陆植被景观、岛陆水体景观、岛陆裸岩景观、潮间带沙滩景观、潮间带泥滩景观、近海湿地景观和人文环境中的建设景观、妈祖文化景观、旅游氛围具体的生态修复与优化的措施与方法,为湄洲岛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岛和世界妈祖文化中心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气候变暖 细菌繁殖 成为珊瑚礁新威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候变暖 细菌繁殖 成为珊瑚礁新威胁(论文提纲范文)

(1)四溴双酚A在PE微塑料影响下的人体暴露风险及其生物降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四溴双酚A污染特性及其污染现状
        1.1.1 四溴双酚A概述
        1.1.2 四溴双酚A的环境分布
    1.2 微塑料污染概况
        1.2.1 微塑料污染的由来
        1.2.2 微塑料在水中的分布
        1.2.3 微塑料对污染物的吸附
    1.3 TBBPA和微塑料的联合毒性
        1.3.1 TBBPA的毒性效应研究
        1.3.2 微塑料的生态风险
        1.3.3 有机物污染物与微塑料的联合毒性
    1.4 TBBPA的微生物降解技术
        1.4.1 微生物降解TBBPA的研究进展
        1.4.2 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修复潜力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环境因素对微塑料吸附TBBPA的影响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药品
        2.1.2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2.1.3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微塑料的筛选
        2.2.2 微塑料的老化及表征
        2.2.3 吸附特性研究
        2.2.4 模拟水中PEMPs对TBBPA的吸附行为
        2.2.5 TBBPA浓度测定
        2.2.6 吸附模型拟合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塑料投加量对PEMPs吸附TBBPA的影响
        2.3.2 pH对PEMPs吸附TBBPA的影响
        2.3.3 温度对PEMPs吸附TBBPA的影响及热力学分析
        2.3.4 PEMPs老化对TBBPA吸附的影响
        2.3.5 TBBPA在模拟淡水和海水中的吸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BBPA与PEMPs对Caco-2细胞的联合毒性
    3.1 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3.1.3 实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细胞培养及保藏
        3.2.2 Caco-2细胞染毒处理
        3.2.3 细胞活力检测
        3.2.4 细胞周期的检测
        3.2.5 细胞活性氧检测
        3.2.6 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检测
        3.2.7 乳酸脱氢酶释放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BBPA与PEMPs对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
        3.3.2 TBBPA与PEMPs对Caco-2细胞周期的影响
        3.3.3 TBBPA和PEMPs诱导Caco-2细胞ROS的变化
        3.3.4 TBBPA和PEMPs暴露下Caco-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3.3.5 TBBPA与PEMPs对Caco-2细胞LDH释放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BBPA与PEMPs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
    4.1 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试剂与装置
        4.1.2 培养基
        4.1.3 实验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人肠道微生物的收集
        4.2.2 人肠道微生物的培养
        4.2.3 TBBPA与PEMPs暴露下人肠道菌群的鉴定
        4.2.4 PEMPs表面附着菌群的收集及鉴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BBPA与PEMPs暴露下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改变
        4.3.2 TBBPA与PEMPs暴露下肠道菌群群落组成变化
        4.3.3 肠道菌群功能基因预测
        4.3.4 肠道菌群的改变对人体健康影响
        4.3.5 微塑料表面附着菌群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铜绿假单胞菌对TBBPA的降解及降解过程中菌体生理特性的变化
    5.1 材料与设备
        5.1.1 试剂盒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设备
        5.1.4 菌种与培养基
    5.2 实验方法
        5.2.1 菌种的培养与保藏
        5.2.2 培养条件对TBBPA的降解效果比较
        5.2.3 胞内胞外粗酶液对TBBPA降解效果的比较
        5.2.4 TBBPA代谢产物分析
        5.2.5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5.2.6 胞外绿脓素的检测
        5.2.7 胞外活性氧簇的检测
        5.2.8 细胞胞内ROS的检测
        5.2.9 细胞膜电位变化的检测
        5.2.10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铜绿假单胞菌对TBBPA的降解
        5.3.2 胞外粗酶液和胞内粗酶液对TBBPA降解的影响
        5.3.3 TBBPA代谢产物分析
        5.3.4 细菌密度及细胞外活性物质绿脓素在降解过程中的变化
        5.3.5 胞外H2O2和OH·在降解过程中的变化
        5.3.6 自毒效应引起的细菌内源性ROS积聚
        5.3.7 自毒效应引起的细菌细胞膜电位变化
        5.3.8 绿脓素在降解过程中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论文创新之处
    对未来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海洋生物疾病大爆发》(第1至2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原文
译文
翻译报告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来源
        1.2 文本概述
        1.3 翻译项目意义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初稿
        2.3 翻译二稿
        2.4 翻译终稿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词汇翻译
        3.1.1 词性转换
        3.1.2 词义引申
        3.1.3 省译法
        3.1.4 增译法
        3.1.5 书名的翻译
        3.2 句子翻译
        3.2.1 语态转换
        3.2.2 拆分和重组
        3.2.3 顺译和逆译
    第四章 翻译项目总结
        4.1 翻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4.2 对未来翻译实践的启发
参考文献

(3)《气候变化下的世界遗产与旅游业》(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意义
    1.3 报告结构
2 翻译工作过程
    2.1 译前准备
        2.1.1 文本分析
        2.1.2 技术性准备:英语词典、专业工具书和网络资源
        2.1.3 翻译进度安排
    2.2 译中实施
    2.3 译后审校
3 翻译技巧及案例分析
    3.1 专有名词和术语的翻译
    3.2 可读性提升策略
        3.2.1 词汇层面
        3.2.2 句子层面
4 总结
    4.1 经验
    4.2 不足
    4.3 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有名词和术语表
附录2 原文和译文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无居民海岛立法的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与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制度契机
    第一节 生态脆弱性是一切保护的肇始
        一、海岛生态性脆弱于人迹资源环境
        二、经济理性与海岛生态性相左
        三、生态保护“优先”观
    第二节 生态优先制度缺位导致海岛破坏
        一、海岛开发必然威胁其生态安全
        二、海岛不当使用已导致其严重破坏
        三、生态恶化呼唤生态优先保护
    第三节 海岛管理无序源于生态优先制度缺失
        一、生态损害实质重在优先制度缺失
        二、生态管理缺位招致生态秩序失衡
        三、生态思想匮乏期待生态伦理回归
第二章 生态保护优先缺失的制度困境
    第一节 立法演进凸显生态优先制度稀缺
        一、“疏于管理”导致生态灾难
        二、“有偿使用”重经济弃生态
        三、“保护优先”不等于“生态保护优先”
    第二节 法律性规范失灵在于生态优先缺失
        一、多且乱法律性规范的效率失灵
        二、生态优先缺失的法律性制度困境
    第三节 《海岛保护法》生态保护的检讨
        一、原则规范无力于生态优先保护
        二、现行生态保护的优先制度缺陷
第三章 无居民海岛立法保护的制度抉择
    第一节 经济理性与其生态保护理念相悖
        一、市场经济架构是“反自然的”
        二、经济理性是加剧生态危机的根源
        三、生态保护期盼生态经济秩序
    第二节 生态理性旨在生态价值观制度化
        一、生态理性的整体论、系统论是生态方法论
        二、生态价值根置于生态理性的内在逻辑
        三、生态保护优先:生态理性植入法治轨道
    第三节 生态保护优先居于制度结构的核心
        一、整体制度结构旨在保护与管理
        二、生态保护优先居于制度结构内核
第四章 生态保护优先的制度理性
    第一节 “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内涵
        一、“生态保护优先”的历史发展追溯
        二、“生态保护优先”内涵的全新诠释
        三、海岛“生态保护优先”的域外典范
    第二节 “生态保护优先”的正当性理论基础
        一、生态学的科学基础是生态本位
        二、生态伦理学的核心是生态义务
        三、生态经济学倡导生态秩序优于经济秩序
        四、生态政治学要求政治制度生态化
    第三节 海岛生态可持续维护的制度要求
        一、可持续性的多维度阐释
        二、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质疑
        三、海岛生态可持续规范要求
第五章 无居民海岛生态优先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生态优先的原则性制度
        一、整体使用制度
        二、严格管理制度
        三、管理及于任何使用制度
    第二节 生态优先的可操作制度
        一、禁限行为制度
        二、生态影响评价制度
        三、生态保证金制度
        四、环境治理制度
        五、生态巡查制度
    第三节 生态优先的救济性制度
        一、生态修复制度
        二、代表诉讼制度
第六章 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优先立法的制度匹配
    第一节 《环境保护法》立法价值观评估与诊断
        一、“经济优先”观解构
        二、“生态保护优先”观重构
    第二节 陆地环境资源立法价值观缺陷
        一、环境退化昭示经济理性窘境
        二、社会生态标准优于经济理性标准
    第三节 海域环境资源立法价值观重构
        一、生态理性是海域属性的客观抉择
        二、生态优先规范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论文

(5)基于生态文明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地科学的起源与发展
        1.2.2 湿地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3.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小结
2 湿地景观环境及其相关理论探讨
    2.1 湿地景观环境的概念及界定
        2.1.1 湿地及湿地系统
        2.1.2 景观及湿地景观
        2.1.3 环境及湿地景观环境
    2.2 湿地景观环境系统组成及类型划分
        2.2.1 湿地景观环境系统组成
        2.2.2 湿地景观环境类型划分
    2.3 干旱区湿地景观环境的主要特征
        2.3.1 干旱区及其分布
        2.3.2 干旱区湿地景观环境的主要特征
    2.4 生态文明与湿地景观环境
        2.4.1 生态文明的提出
        2.4.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要求
        2.4.3 生态文明与湿地景观环境的关系
    2.5 小结
3 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3.1 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2 评价类型与评价尺度研究
        3.2.1 评价类型的选择及确定
        3.2.2 评价尺度分析
    3.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3.2 评价指标筛选需注意的问题
        3.3.3 湿地景观环境系统主要影响要素分析
        3.3.4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说明
    3.4 评价等级及指标标准确定
    3.5 小结
4 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及模型构建
    4.1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确定
    4.2 评价模型构建的数学理论基础
        4.2.1 模糊系统简介
        4.2.2 神经网络的概念与原理
        4.2.3 模糊神经网络
    4.3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4 小结
5 研究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现状与驱动因子分析
    5.1 乌梁素海湿地基本概况
        5.1.1 流域概况
        5.1.2 河套灌区概况
        5.1.3 乌梁素海海区概况
    5.2 乌梁素海湿地的形成、演变与景观环境现状
        5.2.1 乌梁素海湿地的形成与演变
        5.2.2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现状
    5.3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问题诊断及驱动因子分析
        5.3.1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问题诊断
        5.3.2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发展变化的驱动因子
    5.4 小结
6 研究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成果分析
    6.1 评价因素及基础数据信息采集与确定
    6.2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质量评价
        6.2.1 模糊神经网络综合评价
        6.2.2 单因素评价
    6.3 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质量评价成果分析
    6.4 小结
7 研究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改善措施及对策研究
    7.1 着力实施开源节流,努力增加生态补水
        7.1.1 充分挖掘潜力,扩大补水水源
        7.1.2 开展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7.2 加快污染源综合治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或零排放
        7.2.1 综合整治工业点源,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7.2.2 发展生态农业,控制面源污染
        7.2.3 搞好城镇建设规划,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7.2.4 加强村庄综合整治,逐步削减农村污染
    7.3 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防止水土流失
        7.3.1 加强源头治理,确保防治效果
        7.3.2 搞好过程控制,减少水土流失
        7.3.3 强化滨湖周边整治,控制泥沙进入湖泊
    7.4 大力整治河渠,建设生态水系
        7.4.1 改善河渠水质,减少入湖污染
        7.4.2 实施生态护岸,改善生态环境
    7.5 加大湖区综合整治,全面改善湿地生态景观环境
        7.5.1 开挖网格水道系统,改善湖区水动力条件
        7.5.2 加快湖泊底泥疏浚及资源化利用,消除内源污染
        7.5.3 优化整治水生植物,改善湖区生态环境
        7.5.4 实施生态改造工程,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7.5.5 加强自然景观资源的利用和改造,综合提升湿地景观水平
    7.6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乌梁素海湿地景观环境健康发展
        7.6.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实现依法保护管理
        7.6.2 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水平
        7.6.3 加强监测和科学研究,为湿地建设和保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7.6.4 加大投入,形成良好的湿地保护管理投入机制
        7.6.5 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7.7 小结
8 结论及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6)文昌市云龙湾沿岸造礁石珊瑚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眼斑双锯鱼的人工繁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珊瑚与珊瑚礁
    1.2 珊瑚礁的作用
    1.3 珊瑚礁受到的破坏
        1.3.1 珊瑚的白化
        1.3.2 富营养化对珊瑚礁的影响
        1.3.3 珊瑚疾病对珊瑚的影响
    1.4 我国珊瑚礁的分布
    1.5 我国珊瑚礁的破坏
    1.6 我国石珊瑚物种多样性调查资料
    1.7 石珊瑚分类方法
    1.8 珊瑚礁鱼类与珊瑚礁的关系
    1.9 进行珊瑚礁鱼类眼斑双锯鱼人工繁育的意义
    1.10 国内对珊瑚礁鱼类繁育的研究
第一章 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云龙湾石珊瑚的物种多样性调查
    1. 材料
    2. 方法
        2.1 调查地点
        2.2 调查方法
    3. 结果
        3.1 珊瑚分布及覆盖率
        3.2 文昌常见石珊瑚种类
        3.3 珊瑚物种多样性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珊瑚礁鱼类眼斑双锯鱼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
    1. 材料
        1.1 实验器材
        1.2 亲鱼来源
        1.3 饵料来源
    2. 方法
        2.1 亲鱼培育
        2.2 育苗过程的管理
    3. 结果
        3.1 受精卵的获得
        3.2 孵化率
        3.3 出苗率
        3.4 仔、稚、幼鱼的发育
    4. 讨论
        4.1 亲鱼配对
        4.2 亲鱼产卵
        4.3 影响成活率的因素
        4.3.1 人工养殖条件下的亲鱼性腺发育
        4.3.2 亲鱼吃卵
        4.3.3 仔鱼的孵化
        4.3.4 育苗过程中的死亡高峰
    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7)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国际公约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法发展与气候变化下的新挑战
    第一节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挑战
        一、 气候变化的认知与发展历程
        二、 气候变化不是一个能够孤立解决的世界级难题
        三、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影响的科学依据与挑战
        四、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必须通过相关国际公约调整来应对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法变迁
        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要素
        二、 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公约的理念变迁
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国际公约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国际公约
        一、 1971 年《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二、 1972 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三、 1979 年《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四、 1992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
        五、 1994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六、 1996 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第二节 其他相关法律文献
        一、 欧盟法律——《关于保护鸟类的指令》
        二、 《北极气候影响评估报告》
    第三节 现有生物多样性相关国际公约及法律文献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
        一、 不能胜任连接性及跨界协调行动问题
        二、 气候变化应对措施本身对生物多样性的副效应
        三、 缺乏全面的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措施
        四、 缺乏主动发起保护的机制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国际公约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完善
    第一节 贯彻生态系统保护原则
        一、 生态系统方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 生态系统方法原则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贯彻风险预防原则完善跟踪监测
        一、 贯彻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风险预防原则
        二、 完善跟踪监测
    第三节 完善包含气候变化因素的保护区管理规划
        一、 传统方法: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
        二、 新兴方法:完善景观连接法
    第四节 完善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国际公约的协调与合作
        一、 加强公约的制度协调和机构合作
        二、 完善缔约国政策方案
    第五节 避免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一、 更新环保理念
        二、 加强生物燃料生产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第六节 国际法“软法”和国内法“硬法”相结合
        一、 完善立法体系
        二、 构建具体的法律制度
    第七节 建立基因库完善种质基因保存
    第八节 完善原住民的作用
        一、 明确原住民参与保障立法
        二、 细化原住民参与规范
第四章 我国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实践和制度完善
    第一节 以美国为例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在行动
        一、 通过列名单确定由于气候变化受到威胁或濒临灭绝的物种
        二、 指定重要栖息地以提高气候变暖条件下的恢复力
        三、 在恢复计划中考虑气候变暖的影响
    第二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实践和问题
        一、 我国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实践
        二、 我国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问题
    第三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的法律解决思路
        一、 制定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指导思想
        二、 加强法律实施机关的沟通协调
        三、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
        四、 增加生物燃料生产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五、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六、 完善宣传和教育建立全民参与的法律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9)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物种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现状
三、主要威胁因素
四、保护行动
五、结束语

(10)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研究 ——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海岛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1.1.2 旅游开发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
        1.1.3 海岛整体的生态修复研究比较欠缺
        1.1.4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有自身特色
    1.2 选题意义
        1.2.1 完善生态修复研究的理论体系
        1.2.2 丰富海岛生态系统建设的研究
        1.2.3 指导旅游型海岛的景观生态建设
        1.2.4 提高妈祖圣地湄洲岛生态文明发展水平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基础理论
        1.4.1 恢复生态学理论
        1.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3 生态园林理论
        1.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2章 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旅游型海岛概念、特征、类型及分布
        2.1.1 旅游型海岛概念
        2.1.2 旅游型海岛特征
        2.1.3 旅游型海岛类型
        2.1.4 旅游型海岛分布
    2.2 生态修复概念界定
        2.2.1 生态恢复和生态修复
        2.2.2 其它相关概念
    2.3 景观优化概念界定
        2.3.1 景观概念及特征
        2.3.2 景观优化概念界定
    2.4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的界定
        2.4.1 旅游型海岛的景观生态修复
        2.4.2 旅游型海岛的景观优化
    2.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5.1 国内外海岛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2.5.2 国内外旅游对海岛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第3章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及其主要干扰
    3.1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的概念、尺度、格局及功能
        3.1.1 概念
        3.1.2 尺度
        3.1.3 格局
        3.1.4 功能
    3.2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组成
        3.2.1 海岛人类社会子系统
        3.2.2 海岛物质环境子系统
    3.3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特征
        3.3.1 具有海陆二相性
        3.3.2 具有独立完整性
        3.3.3 具有独特多样性
        3.3.4 具有脆弱变化性
        3.3.5 具有旅游生态协调性
    3.4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干扰
        3.4.1 自然方面的干扰
        3.4.2 人为方面的干扰
第4章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1 概念
        4.1.1 景观生态健康
        4.1.2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
    4.2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4.2.1 评价模型
        4.2.2 评价指标及标准
        4.2.3 评价方法
        4.2.4 评价等级
        4.2.5 评价结果分析
第5章 旅游型海岛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5.1 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原则
        5.1.1 遵循生态学规律原则
        5.1.2 旅游最大化原则
        5.1.3 整体设计原则
        5.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5.1.5 个性特征突出原则
        5.1.6 社区参与原则
    5.2 旅游型海岛大尺度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措施
        5.2.1 旅游型海岛景观格局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5.2.2 旅游型海岛景观功能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5.3 旅游型海岛中尺度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措施
        5.3.1 岛陆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5.3.2 潮间带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5.3.3 近海湿地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5.4 旅游型海岛小尺度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措施
第6章 湄洲岛概况及旅游开发现状
    6.1 湄洲岛概况
        6.1.1 自然条件
        6.1.2 社会经济条件
    6.2 湄洲岛旅游开发现状
        6.2.1 湄洲岛旅游景观
        6.2.2 旅游发展规模
第7章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7.1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计算
        7.1.1 景观格局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7.1.2 景观类型划分
        7.1.3 景观格局指标体系的建立
        7.1.4 湄洲岛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
        7.1.5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理想状态的确定
        7.1.6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指标值计算
        7.1.7 湄洲岛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7.1.8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指数的计算
        7.1.9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等级的划分
    7.2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7.2.1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态势
        7.2.2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压力-状态-响应机制分析
        7.2.3 湄洲岛景观生态健康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第8章 湄洲岛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1 湄洲岛景观大尺度宏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措施
        8.1.1 湄洲岛景观格局上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1.2 湄洲岛景观功能上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 湄洲岛景观中小尺度的生态修复与优化措施
        8.2.1 湄洲岛岛陆植被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2 湄洲岛岛陆水体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3 湄洲岛岛陆裸岩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4 湄洲岛潮间带沙滩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5 湄洲岛潮间带泥滩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6 湄洲岛近海湿地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7 湄洲岛建设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8.2.8 湄洲岛妈祖文化景观的生态修复与优化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论文创新处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气候变暖 细菌繁殖 成为珊瑚礁新威胁(论文参考文献)

  • [1]四溴双酚A在PE微塑料影响下的人体暴露风险及其生物降解机理研究[D]. 黄皖唐.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海洋生物疾病大爆发》(第1至2章)翻译报告[D]. 蔡振阳. 河南大学, 2020(02)
  • [3]《气候变化下的世界遗产与旅游业》(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黄小璐.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无居民海岛立法的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与制度设计[D]. 李嵩誉.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
  • [5]基于生态文明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D]. 庞珺.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2)
  • [6]文昌市云龙湾沿岸造礁石珊瑚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眼斑双锯鱼的人工繁育[D]. 杨晨. 海南大学, 2012(05)
  • [7]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国际公约应对气候变化研究[D]. 刘啸风.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3)
  • [8]论气候变化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协调[A]. 曾文革,肖峰. 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 2011
  • [9]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J]. 马克平. 科学中国人, 2011(09)
  • [10]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研究 ——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D]. 林明太.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随着气候变暖对珊瑚礁构成新威胁,细菌繁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