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热证的分类与治疗

胃热证的分类与治疗

一、胃热证的分型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英,李晶,高杭婷,王嘉炜,裴静波[1](2021)在《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诊疗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临床上最多见的糖尿病胃肠道病变,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主要以胃动力学障碍及胃排空时间延长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1],此类症状的出现使得血糖控制愈发困难,长期高血糖状态使心脑血管疾病、肾系疾病风险不断增加。目前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内脏神经病变、胃肠激素紊乱及Cajal间质细胞病变,此外还有学者认为该病与血管损伤、免疫相关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志因素等相关[2]。现将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李鹤仙,王晶,李新民[2](2021)在《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研究现状》文中认为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主要包括分期论治、分型论治、辨体质论治、辨脏腑论治等。目前,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常规治疗方法初步明确,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本病易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长期的药物干预是否会导致患者体质产生偏颇,进而影响药物的选择以及疾病的转归,值得深思。(2)对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特别是腹型、关节型、肾型等证型的治疗,多采用激素疗法,对于中药与西药协同作用以及中药用药时机,尚无相关文献报道。(3)关于经验治疗,各医者在辨证选方用药方面意见不一。今后,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以提供可靠的规范化的中医诊断、治疗、预防方案。

刘畅,邱新萍,马万千[3](2021)在《三黄清幽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合并口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三黄清幽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合并口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合计纳入135例脾虚胃热证2型糖尿病合并口疮患者,均由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7例)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6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三黄清幽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口干口渴、倦怠乏力、心下痞满、胀闷呕恶、食后饱满、口疮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糖代谢因子水平变化、血脂水平变化、口疮愈合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53%,67/68)高于对照组(89.55%,60/67),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口干口渴、倦怠乏力、心下痞满、胀闷呕恶、食后饱满、口疮等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白蛋白(GA)、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口干口渴、倦怠乏力、心下痞满、胀闷呕恶、食后饱满、口疮等中医症状积分、FPG、GA、FINS、LDL-C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口干口渴、倦怠乏力、心下痞满、胀闷呕恶、食后饱满、口疮等中医症状积分、FPG、GA、FINS、L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lc及TC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患者口疮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腹泻(P>0.05)。结论:三黄清幽汤治疗脾虚胃热证2型糖尿病合并口疮临床疗效显着,患者症状改善,血糖水平恢复良好,患者血脂水平一定程度改善,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叶轩婷,焦丽静,王喆,许玲[4](2021)在《中医药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循证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肺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成为首选。近20年来,中医药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增效减毒方面的应用受到临床医师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循证医学和文献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系统检索2010年开始,截至2020年12月27日的Pubmed、Sino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维普期刊及万方数据库,选择研究方法学质量较高的临床文献,从研究设计、研究对象、治疗方法、观察指标等方面对文献进行探讨和分析,概述中医药对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文献研究提示中医药可有效提高EGFR-TKI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但目前中医临床证候分型尚未统一,中医药对于远期疗效总生存期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效应的机制研究值得且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

马敏[5](2021)在《基于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发展史探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的诊疗思路》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史轮廓进行梳理和系统总结,以期对将来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有所借鉴。方法:以时间轴为中心,以着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为重点,通过课堂内容、老师的相关着作、查阅文献及调研和访问的方法,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研究论文分为“甘肃省‘西学中’班的基本情况”、“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机构”、“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成果”、“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代表性人物”四个方面。具体为:一、甘肃省“西学中”班的基本情况概述:“西学中”班的来历和甘肃省“西学中”班概况;二、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机构简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兰州大学及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发展历程,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及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发展历程;三、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成果概述:1、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家对经典的传承;2、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家对中西医结合必然性的深刻剖析;3、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家对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成果;4、中西医结合模式的探讨;5、临床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四、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代表性人物介绍:甘肃省着名中西医结合医家成长经历及学习从医的经历。结论:甘肃虽地处西域,当时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然而紧跟全国的发展步伐,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下,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可喜成就。

卢聪,赵进喜,黄为钧,张秀媛[6](2020)在《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Hcy血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辨证分型,主证分为脾虚胃热证96例、气阴两虚证38例、肝肾阴虚证36例、阴阳两虚证30例,兼证分为浊证30例、痰证33例、湿证59例、瘀证78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受试者血清Hcy水平。结果不同中医主证证型患者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中医主证证型Hcy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现为阴阳两虚证型>肝肾阴虚证型>气阴两虚证型>脾虚胃热证型。不同中医兼证证型患者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中医兼证证型Hcy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现为瘀证>湿证>痰证>浊证。结论 Hcy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可以为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马喜桃[7](2020)在《半夏泻心汤加味改善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中医认为,脾胃不和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的关键,临床发现采用“辛开苦降、调和脾胃”为治法的中药复方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症状,还有助于血糖控制。近些年来发表了不少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研究;但缺乏基于循证方法的系统评价。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采用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降糖药对T2DM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其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血糖控制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有优势,但相关研究存在方法学不足和其他偏倚因素,需采用严谨的试验设计来对其血糖控制作用进行进一步考察。既往的血糖控制指标以糖化血红蛋白为金标准,但新近研究强调血糖波动的重要作用,后者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控同样有重要作用,但既往同类研究尚未对血糖波动进行专门研究,基于此,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式,采用传统的指尖血糖和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仪(Flash Glucose Monitoring,FGM)两种方式观察其对一般的血糖控制指标和血糖波动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中西医结合实现平稳降糖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半夏泻心汤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影响的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在T2DM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方法:1、通过对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的方式,查询从建库到2019年11月期间发表的以T2DM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组采用口服半夏泻心汤中药复方(包括中药汤剂、颗粒剂、中成药等,不包含半夏泻心汤法中药联合针灸、按摩或运动疗法等非药物手段),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或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两组均合并糖尿病基础治疗,如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控制和血糖监测,干预周期无要求。以血糖控制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为主要结局指标,临床有效率和不良事件为次要指标,纳入合格的随机对照试验。2、根据检索策略检索文献,文题录入Endnote X8软件,排除重复文献,进一步阅读文章题目和摘要,排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排除不相关的文献,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表评价偏倚风险,采用系统评价软件Rev Man 5.3对各种评价指标进行合并和分析。4、分类资料用风险比来分析、定量资料用加权均数差来分析,两者均以95%CI表示。卡方检验判断Meta分析的异质性,若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I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I2>95%则认为异质性过大,不进行合并,单独进行描述。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均为中文文献,发表年份是2013年至2019年,共计1016例T2DM患者,患者年龄在33到77岁之间,疗程分布于新诊断糖尿病到发病15年。(1)空腹血糖:有8篇文献对空腹血糖进行了分析,疗程在1个月到3个月不等,荟萃分析显示半夏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餐后2小时血糖:有6篇文献对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荟萃分析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糖化血红蛋白:有6篇文献均对中药应用后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情况作了分析,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临床有效率:有4篇文献对用药后临床有效率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在临床有效率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上述研究都未发生不良反应,无不良事件记录。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基础降糖治疗,与西药常规降糖措施相比,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空腹血糖、减少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但由于纳入的原始文献存在随机、盲法实施等方法学设计上的不足及其他偏倚因素,本研究的结论仍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结果以证实。(二)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波动影响的临床研究目的:以使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脾虚胃热证患者为对照,通过与其联合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进行同期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比较两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常规血糖控制指标、指尖血糖波动指标、FGM血糖波动指标(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时间、低血糖次数、MAGE、MODD)、HOMA-IR等的变化,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味对T2DM脾虚胃热证患者的症状改善、血糖控制、血糖波动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脾虚胃热证)患者96例,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分配到中西医结合组(A组)和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B组),两组各48例。所有组别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研究者统一提供的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糖尿病饮食控制指导、运动建议和血糖监测。B组接受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的“三短一长”式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A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疗程2周。强化治疗结束后,停用中药,检测指标,继续西医降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西药降糖措施,在治疗的第12周,嘱患者门诊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及每日7点的指尖血糖,随访患者降糖西药用药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天和第15天均接受每日7次的指尖血糖监测,此外,每个中心的前18位患者同时接受FGM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FPG、2h PG、Fins、血糖波动指标(指尖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的胰岛素用量及治疗结束后的胰岛素用量、HOMA-IR变化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FGM组还需比较组间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事件次数、血糖波动指标差异;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基线比较:两中心共有10人因各种原因脱落或剔除,最终完成研究的人数是86人,每组43例。两组在年龄、病程、BMI、血糖及血糖波动指标、Fins、HOMA-IR、肝肾功、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基线均衡,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总积分比治疗前均有减少,但治疗后的A组积分明显低于B组积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更有优势;在单项症状缓解率方面,除了“大便稀溏”没有组间差异外,其他症状如心下痞满、纳差乏力、口干口苦、干呕呃逆、头昏肢重、饥饿感强但进食不多等指标变化方面均有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组在改善单项症状方面优势明显强于B组。(2)临床有效率比较:A组及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05%、67.44%,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A组的疗效优于B组。(3)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2周后组间前后对比,FPG、2h PG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强化治疗有效,但治疗后FPG和2h PG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胰岛素用量方面可看出,加用中药后可以减少血糖达标后到强化治疗结束时的胰岛素用量(P<0.05)。(4)指尖血糖波动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指尖血糖波动指标均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在血糖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的组间比较上,A组均优于B组(P<0.01),表明治疗后A组的日内血糖波动更小。(5)FGM显示的血糖波动指标:治疗2周后,佩戴FGM的两组患者在目标血糖范围内的时间占比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低血糖时间占比及低血糖事件次数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表明A组在减少低血糖发生、减少日内血糖波动和日间血糖波动方面有优势。(6)胰岛素抵抗指标:治疗2周后,两组的HOMA-IR指数均降低,其中A组治疗后的HOMA-IR指数低于B组(P<0.01),表明在A组在减少胰岛素抵抗方面更有优势。(7)随访至第12周时,发现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经过前期治疗后,两组的平均血糖普遍下降,血糖控制较好,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还发现,两组在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方面存在组间差别(P<0.05),表明通过前期联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味后,A组在改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方面有一定的持续效应;同时发现,前期联合使用中药组的患者,在减少胰岛素注射次数,提高用药的便捷性方面有改善的趋势。3、安全性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没有发生FGM仪器探头折断、材料过敏等事件。随访至第12周后,A组发生轻度低血糖2例,B组发生轻度低血糖5例,治疗组低血糖例数少于对照组,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脾虚胃热证患者,住院期间在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服用半夏泻心汤合栝蒌牡蛎散组成的中药复方2周,在2周结束后,中西医结合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血糖波动幅度、减少治疗期间的低血糖时间、降低胰岛素抵抗方面有独特优势。2、治疗2周后,中西医结合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在血糖控制指标FPG、2h PG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在日内血糖波动幅度和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在低血糖时间比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表明加用中药后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不在降低血糖平均水平,而在于改善血糖波动,调节血糖稳态。3、治疗2周停用中药后,两组继续应用常规降糖治疗,观察至第12周进行随访,结果发现两组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方面存在组间差异,且中西医结合组的患者在随访阶段有更多的患者实现了胰岛素注射次数的减少,表明中药对于血糖波动的改善有一定的持续效应,中药有减轻胰岛素注射次数的趋势。

余云进[8](2020)在《基于“热证可灸”探讨艾灸对胃热证胃黏膜损伤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通过观察艾灸胃经穴对胃热证和胃寒证胃黏膜损伤大鼠的体重、胃黏膜损伤指数、病理形态学和肠道微生态影响,以探讨“热证可灸”理论的科学性。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胃热证模型组、胃寒证模型组、胃热艾灸胃经穴组、胃寒艾灸胃经穴组、胃热艾灸胆经穴组、胃寒艾灸胆经穴组。采用辣椒混悬液灌胃+无水乙醇灌胃制备胃热证胃黏膜损伤模型,4℃冰水灌胃+NaOH灌胃制备胃寒证胃黏膜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分别对两种证候疾病进行艾灸胃经穴(“梁门穴”、“足三里穴”)、胆经穴(“日月穴”、“阳陵泉穴”)干预7天。从实验前1天开始,每天称取大鼠体重至干预结束,观察大鼠实验期间的体重变化情况。干预结束后,观察并计算所有组别大鼠的胃黏膜损伤指数,收集所有大鼠的胃黏膜组织和粪便样本。胃黏膜组织用HE染色光镜观察。粪便样本进行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大鼠粪便中的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改变和相对丰度表达。结果:1.大鼠体重变化结果:在造模开始后,胃热证和胃寒证大鼠体重均逐渐降低,并于第4天开始与正常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艾灸胃经穴治疗后,体重逐渐上升,于第10天开始与模型组和胆经穴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2.病理形态学结果:胃热证模型组和胃寒证模型组胃黏膜损伤明显,炎症细胞增多。与对应证候模型组相比,艾灸胃经穴组的黏膜结构完整、炎症细胞减少,病理学显着改善。艾灸胆经穴组则无明显恢复,与对应的证候组基本相同。3.胃黏膜损伤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胃热证模型组与胃寒证模型组的胃黏膜损伤指数均显着上升(P<0.05)。与对应的证候模型组相比,艾灸胃经穴组胃黏膜损伤指数显着降低(P<0.05)。艾灸胆经穴组的胃黏膜损伤指数有所降低,与对应的证候模型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粪便16S rDNA测序结果:大鼠分别经过胃热证和胃寒证胃黏膜损伤造模后,门、科、属水平的优势菌所占比均发生了变化,群落分部和肠道微生物结构组成均产生了差异。通过LEfSe分析,与正常组比较,胃热证和胃寒证胃黏膜损伤组的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理研菌科、活泼瘤胃球菌、紫单胞菌科等显着减少(P<0.05),其中减少的瘤胃球菌和紫单胞菌科分别在胃热艾灸胃经穴组和胃寒艾灸胃经穴组中得到显着增加(P<0.05)。胃热证胃黏膜损伤组中的柯林斯菌属、红蝽菌纲、红蝽菌目、红蝽菌科、肠杆菌科和肠杆菌目等致病菌显着增加(P<0.05),胃寒证胃黏膜损伤组中变形菌门、梭状芽孢菌属等致病菌显着增加(P<0.05)。两种证候模型在艾灸胃经穴治疗后,均使增多的柯林斯菌属、红蝽菌纲、红蝽菌目、红蝽菌科等菌显着减少(P<0.05),并使放线菌门及其分支下的双歧杆菌目、双歧杆菌科、双歧杆菌属等益生菌显着增加(P<0.05)。艾灸胆经穴对菌群丰度的显着改变较少,在胃热艾灸胆经穴组中有较多的布劳特氏菌属、Producta目、产碱杆菌目等(P<0.05),在胃寒胆经穴组中含有较多的δ变形菌属、脱硫弧菌目和脱硫弧菌科(P<0.05)。结论:艾灸胃经穴对胃热证和胃寒证胃黏膜损伤具有治疗效果,能改善胃热证和胃寒证胃黏膜损伤大鼠的体重下降、一般行为学改变以及大鼠的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同时对肠道微生态调节具有积极作用,在减少致病菌相对丰度的同时促进了益生菌丰度的增加,从而改善了消化系统及胃黏膜损伤修复。揭示了艾灸胃经穴治疗胃热证和胃寒证胃黏膜损伤的穴位特异性及其对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机制,表明“热证可灸”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陈锦华(CHAN Kam-wa)[9](2019)在《基于德尔菲共识法香港地区糖尿病中医证型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据统计,2017年全球约有8.4%人口患有糖尿病,当中约一半未被确诊。糖尿病环球医疗开支占总医疗开支的11.6%,造成9.9%的总死亡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各种并发症中最加重病人及医疗系统负担的并发症,约发病于25-40%的糖尿病人口,流行于2%-3%的总人口。中医药在亚洲地区广泛应用。由几个不同研究组在不同地域而相近时期进行的聚类分析可见,不同地域的病人具有不同组合的证候。然而,现行文献综訹大多以叙说式手法将既往文献综述,欠缺系统性荟萃,以及较少对糖尿病证候的自然规律作回顾及比对。糖尿病的辨证分型方法众多,没有统一标准。在各个糖尿病相关的临床指引或研究之中,所提及之常见证型不一。而在个别证型之中,其主要诊断证候亦存在异同,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及研究带来额外的不确定性。同时,具南方地域特色的辨证分型方案亦有待补充。中医学的其中一个优势在于确立了一个通过多年反复临床使用及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理论上能更仔细分隔开不同机理及病情变化的病人,并在现代医学基础上提供更个体化的疾病处理。然而,过往数百年均有学者提出废医存药,只承认中药的疗效而否定中医学以辨病机及辨证论治为基础的独特诊断体系。在糖尿病的具体处理中,中医辨证理论与西医辨证在临床上的协同效应未明,有需要为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提供相关研究数据作支持。目的:本研究旨在归纳、分析及总结糖尿病的辨证分型;继而建立具南方地域性及学术代表性的糖尿病临床辨证专家共识,并借此普查香港地区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并对中医辨证的实用性给予循证支持。方法:1.系统性文献荟萃1.1从六个中英文数据库中纳入所有与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的临床型文献,文献的研究方法学不受限。1.2在第一阶段筛选,主研究者先利用搜索策略关键词于六个数据库中撷取文献标题及摘要,通过筛选文献标题及摘要剔除不适用的文献。1.3在第二阶段筛选,经标题及摘要筛选的文献被列出并撷取全文作详细审阅,再剔除不适用的文献并附上剔除理据。1.4从纳入的文献中纪录所有中医相关辨证的证型,并以文献类型、糖尿病或其不同并发症分类,以叙说分析法分析有关辨证方法的内容;对采用类聚法以及隐结构法等具有客观证型分析数据方法学的文献分开独立讨论。2.德尔菲法专家共识2.1立意抽样邀请十位来自不同地区,涵盖中医经典、方剂学、糖尿病专科、内科专科的专家教授加入小组进行不记名形式的专家共识。2.2在第一阶段中,从现行有关糖尿病的临床指引、文献以及经典古藉中撷取及归纳糖尿病相关的证型及其症候,并将所有具复合性的症候分拆成单一症状或体症而形成基础问卷。2.3在第一合回共性分析,十位专家各自以1-9分(Likert scale)评核不同体征或症状对诊断该证型的重要性,并对各证型中的症候作出增补。共识定义为2/3大比数共识,达到共识而得到7至9分的项目定义为共性重要,达到共识而得到1至3分的项目定义为共性不重要,皆从问卷中移除。2.4在第二合回共性分析,专家再次评核第一阶段中未达成共识及新增的项目,并确认第一回合的共识结果。2.5在第一回合或第二回合达到共识的项目成为主要诊断依据;未能达到共识而平均分超过6.7或于敏感性测验中具达到共识可能性的项目成为次要诊断依据。3.横断面研究3.1抽样调查1087位香港地区糖尿病病人的症状及体症,利用专家共识所得的结果分辨1087位糖尿病病人的中医证型。3.2利用其中302位同时兼有生物化学指标信息的糖尿病病人的中医证型及生物化学指标建立回归分析统计模型。3.3回归分析使用了四个模型(传统中医辨证、传统西医生物化学结合流行病学辨证、传统中医结合流行病学辨证,以及传统中医—传统西医生物化学—流行病学结合辨证模型),观察其对肾小球滤过率差异的解释能力。成果:1.文献回顾结果1.1共171篇文献文献纳入作数据撷取,包括1篇文献荟萃、41篇临床试验研究、1篇队列研究、9篇病例系列讨论、6篇资料探勘研究、37篇叙说型文献综述研究、44篇横断面研究、5篇研究设计书及1篇学位论文。1.2所有文献合共涉及74个中医证型,由几个基于客观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总括而言,糖尿病本病较多出现的自然症候群有脾肾气虚、肝肾阴虚、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阳虚血瘀证、胃热炽盛、胃热滞脾、肺热津伤、阴虚夹瘀以及阴阳两虚。1.3糖尿病肾病为最多中医辨证相关研究的糖尿病并发症。1.4从糖尿病本病于不同地区相若年份进行调研的症候及证型可见,南北两地的证型类聚及分布不一,北方略多出现气阴两虚类聚的证型及病人,而南方略多出现肺胃热类聚的证型及痰湿热互结的病人。同样,糖尿病肾病的证型类聚在南方偏向于痰湿,而在北方偏向于阴虚。可见糖尿病及其并发证的分类及分布皆具一定地域性。2.专家共识结果2.1十位来自不同地区,涵盖中医经典、方剂学、糖尿病专科、内科专科的专家教授同意加入小组进行不记名形式的专家共识。2.2从《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研指导原则》、《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份》、《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及《中医症状学研究》撷取了十一个证型,包括痰湿热互结、湿热困脾、肝胃郁热、胃肠湿热、脾虚胃热、上热下寒、阴虚热盛、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及血瘀脉络2.3为十一个证型的主要及次要诊断依据,制定了具南方地域性的专家共识。3.横断面研究3.1血瘀阻络为香港地区最常见的中医证型(63.7%),其次为肝肾阴虚(43.5%)、气阴两虚(27.6%)及湿热困脾(20.4%)。湿热痰类证型(湿热困脾、痰湿热互结、胃肠湿热)合共37.8%。3.2单纯传统西医生物化学结合流行病学辨证只可以为糖尿病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提供百37.1%的解释;而单纯传统中医辨证亦只具相若的解释能力。传统中医—传统西医生物化学—流行病学结合辨证模型在结合所有指标的情况下能对糖尿病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提供最佳的解释能力,达67.3%。结论:文献荟萃总结了糖尿病中医辨证相关的文献,分析了客观存在的证候分布及类聚,显示了南北方的不一,为继后相关研究建立基础;利用德尔菲专家共识法继承现有的临床引指及研究,深化及拓阔了各个临床指引对糖尿病的辨证,令糖尿病于南方地区的中医辨证更全面及具体,为香港地区糖尿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作首次系统性普查;并利用横断面研究及简单的回归模型,展示了中医辨证在西医辨证的基础上能有效提高对肾小球滤过率差异的解释能力,以循证方法支持了中医辨证的重要性以及中医协作的优势,并利用临床数据支持了证型诊断专家共识的实用性。

曾京慧[10](2019)在《基于证候标准的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医状态评估是中医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的中医状态评估有利于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的个性化、精准化实施。中医养生方法在糖尿病的防治与调摄中具有较好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此,研究就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的系统化分类与辨识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系统化分类方法与规范化命名规则,提出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的系统化辨识方法,从而可为2型糖尿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个性化实施提供借鉴,并有利于中医状态辨识的信息化、智能化处理。方法:以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为依据,通过对标准证候名称及内涵的解构,构建中医状态系统化分类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的命名规则与状态内涵。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搜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检索截至2018年6月份发表的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博硕论文等现代文献;逐条查阅研究论文中引用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提取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的参考文献信息;依据证候标准来源信息,从超星读秀学术搜索、学校馆藏图书等方面获取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文本。2、数据库方法:根据文献信息特点,采用Access2010数据库管理工具构建数据表,将现代文献元数据、证候标准文本等数据通过文本标记后采用专门工具导入到数据表中,形成研究数据库。3、术语规范化方法:(1)症状、舌脉术语规范:通过文本分词,语义消歧,然后参照国际基层医疗分类(ICPC)进行分类与编码;(2)证候名称规范与编码:依据《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1995年版国家标准),对证候名称进行规范,并编码,在标准中没有相应的证候名称,则参照标准命名与编码规则进行规范,并给出新的编码;(3)中医状态名称分类与规范:将中医证候名称转换为中医状态名称,并进行统一编码,中医状态由基本态(态基)组成,态基由病位元与邪机元构成。4、统计分析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SAS9.4软件进行编程分析。具体方法包括:1)频数统计:包括文献来源、标准来源、证候分类、症状频数统计,以及中医状态的态元、态基、状态三个层次进行逐级频数统计;2)加权关联规则分析:计算态元、态基与症状的关联关系。3)利用proc report过程输出分析结果至word文档。结果:1、糖尿病中医临床现代文献检索结果及中医证候标准结果共检索出4339篇文献,去重后剩余2807篇,通过逐篇阅读,得到有引用证候的文献573篇,共引用证候标准90个,获得有全文的糖尿病证候标准49个,涵盖引用证候的文献522篇,文献覆盖率91.1%。2、2型糖尿病证候分类频数统计结果(频数统计结果中,每个分类下细分类多于3个的仅列出前3个,3个以内的全部列出)(1)糖尿病前期:病因证候类1、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21、脏腑经络证候类11。病因证候类有湿证类1,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有气证类9、阴证类8、血证类2,脏腑经络证候类有脾证类6、肝证类2、肺证类1。(2)糖尿病期:病因证候类39、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151、脏腑经络证候类120。病因证候类有热证类12、寒证类9、湿证类9,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有阴证类55、气证类37、血证类30,脏腑经络证候类有脾证类45、肺证类23、肝证类19。(3)糖尿病并发症期:脏腑经络证候类7、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5。脏腑经络证候类有肝证类5、脾证类2,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有阴证类5。3、中医状态分类频数统计结果(频数统计结果中,每个分类下实例多于3个的仅列出前3个,3个以内的全部列出)3.1、病位元频数统计结果:(1)糖尿病前期:无特定病位类34、脏腑类19。脏腑类有脾11、肝4、肺1。(2)糖尿病期:无特定病位类275、脏腑类161、上下类10、经络类9、卫气营血类2。脏腑类有胃47、肺29、脾22。经络类有经脉4、肝经1、目络1,上下类有上5、下5,卫气营血类有血分2。(3)并发症期:脏腑类14、无特定病位类10。脏腑类中肾7、肝5、脾2。3.2、邪机元频数统计结果:(1)糖尿病前期:运动异常类25、不足类24、转化异常类4。运动异常类有气滞8、痰阻4、湿(津停)4;不足类有阴虚9、虚8、气虚5;转化异常类有湿热2、虚热(阴虚)2。(2)糖尿病期:不足类224、转化异常类157、运动异常类76。不足类有阴虚103、气虚49、阳虚43;转化异常类有热(火,阳盛)59、实热(积热)19、郁热(火,气郁)15;运动异常类有血瘀18、痰10、气滞9。(3)并发症期:阴虚15、阳虚9。3.3、态基频数统计结果:糖尿病前期有阴虚9、气滞7、气虚5;糖尿病期有阴虚76、阳虚34、气虚32;并发症期有阳虚5、阴虚5、肝.阴虚5。结论:1、研究对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收集与整理,构建了2型糖尿病态元、态基和状态三层次的中医状态分类系统,该分类系统有利于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的系统命名与分类编码,并有利于糖尿病中医状态特点的统计分析。2、研究获得了当前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涵盖的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特点,糖尿病前期病位以脾为主,涉及肝,病机以气滞、阴虚为主;糖尿病期病位以胃为主,涉及肺、脾,病机以阴虚和热(火,阳盛)为主;并发症期病位以肾为主,病机以阴虚、阳虚为主。3、研究构建了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与症状、舌脉关系的权重值列表,可为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辨识提供借鉴,有利于中医状态的信息化、智能化处理,从而为糖尿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个性化实施提供借鉴。

二、胃热证的分型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热证的分型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诊疗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辨证分型
3 中药治疗
4 针灸治疗
5 针药结合
6 小结与展望

(2)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期论治
2 分型论治
3 辨体质论治
4 辨脏腑论治
5 其他治疗
6 结语

(3)三黄清幽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合并口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2 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
    2.3 患者治疗前后FPG、GA、FINS、HbAlc水平变化分析
    2.4 患者血脂水平变化
    2.5 患者口疮愈合时间比较
    2.6 治疗安全性分析
3 讨论

(4)中医药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循证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对EGFR-TKI靶向治疗患者的认识
2 中医药对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2.1 口服中药的临床应用
        2.1.1 中药汤剂的临床应用
        2.1.2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2.2 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3 述评

(5)基于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发展史探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的诊疗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历史概况
    1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
    2 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的研究成果
    3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标志成就
第二章 甘肃省“西学中”班的基本情况
    1 “西学中”班的来历
    2 甘肃省“西学中”班概况
第三章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机构
    1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发展历程
    2 兰州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发展历程
    3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发展历程
    4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发展历程
    5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发展历程
    6 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发展历程
第四章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成果
    1 传承经典自出机杼
        1.1 概述
        1.2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家对经典的传承
    2 中西结合历史使然
        2.1 概述
        2.2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家对中西医结合必然性的深刻剖析
    3 保存中说西说为证
        3.1 概述
        3.2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家对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成果
    4 结合模式见仁见智
        4.1 概述
        4.2 中西医结合模式的探讨
        4.3 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
    5 病证结合匠心独运
        5.1 概述
        5.2 临床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小结
第五章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代表性人物
    1 张汉祥
    2 于己百
    3 许自诚
    4 刘宝厚
    5 裴正学
    6 赵健雄
    7 许治时
    8 黄正良
    9 夏永潮
    10 王俭
    11 曹玉山
    12 关梅玮
    13 李永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文献综述 新中国领导人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指示综述
    1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谈中西医结合
        1.1 毛泽东谈中西医结合
        1.2 邓小平谈中西医结合
        1.3 江泽民谈中西医结合
        1.4 习近平谈中西医结合
    2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3 中西医结合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科研获奖成果

(6)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检查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中医主证证型患者Hcy水平比较
    2.2 不同中医兼证证型患者Hcy水平比较
3 讨论

(7)半夏泻心汤加味改善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半夏泻心汤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影响的系统评价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5 文献质量评价
        1.6 资料分析
        1.7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2.2 纳入研究的特征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的结果
    3 讨论
        3.1 结局指标的选择与评价
        3.2 文献质量评估
        3.3 敏感性分析
        3.4 关于中药证候判定标准的问题
        3.5 关于处方及剂量调整的问题
        3.6 关于中医证候积分评定及疗效评价的问题
    4 结论
第二章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波动影响的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案
        2.1 技术路线图
        2.2 研究设计
        2.3 研究对象
        2.4 治疗方案
        2.5 观察指标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分析
        2.8 伦理学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完成情况
        3.2 基线分析
        3.3 治疗2周后的疗效分析
        3.4 治疗12周时的随访结果
        3.5 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血糖波动的认识
        4.2 中医对T2DM及其血糖波动的认识
        4.3 以脾胃为中心的中药复方治疗T2DM的研究现状
        4.4 半夏泻心汤加味的组方分析
        4.5 半夏泻心汤加味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
        4.6 研究结果分析
    5 结论
        创新与特色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正文部分)
综述
    综述一 T2DM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2 发病机制
        3 血糖监测手段及监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中医对T2DM的认识
        1 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的区别
        2 中医对T2DM认识的历史沿革
        3 病因病机的认识
        4 辨证论治及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
    综述三 糖尿病诊治的中医新观点
        1 糖尿病发病的新观点
        1.1 糖毒
        1.2 精浊
        2 脾胃关系在糖尿病发病中的核心地位
        3 糖尿病三期综合辨证法
        4 糖尿病基础研究领域的其他成果
    参考文献(综述部分)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附件

(8)基于“热证可灸”探讨艾灸对胃热证胃黏膜损伤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灸法治疗热性疾病研究进展
        一、灸法治疗热性疾病的基础研究
        二、灸法治疗热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三、小结
    第二节 艾灸干预胃黏膜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一、对胃黏膜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二、对胃黏膜损伤代谢机制的研究
        三、小结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
        二、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第二节 实验方法
        一、实验设计
        二、胃热证胃黏膜损伤、胃寒证胃黏膜损伤模型制备
        三、干预方法
        四、样本采集
        五、检测指标及方法
        六、统计学方法
        七、实验结果
        八、讨论
第三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语
    第二节 创新点
        一、学术理论的创新
        二、研究思路创新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9)基于德尔菲共识法香港地区糖尿病中医证型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糖尿病的研究及循证概况综述
    1.1 糖尿病的定义及诊断
    1.2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1.3 糖尿病的研究及最新治疗概况
    1.4 中西协作治疗糖尿病的循证概况
    1.5 糖尿病中医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概况
    1.6 糖尿病自然证候群的循证概况
    1.7 中医辨证与专家共识法
    1.8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荟萃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计
        2.2.2 文献纳入准则
        2.2.3 文献搜寻方法
        2.2.4 数据采集及分析
    2.3 结果
        2.3.1 文献搜寻结果
        2.3.2 文献标题及摘要筛选结果
        2.3.3 收纳文献概览
        2.3.4 糖尿病本病辨证文献综述
        2.3.5 糖尿病并发病的病辨证文献综述
    2.4 讨论
        2.4.1 文献特点
        2.4.2 文献研究方法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
        2.4.3 文献质量评价
        2.4.4 证型及症候的地域性
        2.4.5 方法学建议
        2.4.6 局限性
        2.4.7 阶段性成果及应用
第三章 德尔菲两回合式专家共识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方法
        3.2.1 专家小组成立
        3.2.2 基础问卷设计
        3.2.3 形成共识过程及共识定义
        3.2.4 统计学分析及敏感性测试
        3.2.5 稳定性及可重复性测试
    3.3 结果
        3.3.1 基础资料搜集
        3.3.2 第一回合基础问卷
        3.3.3 第一阶段共识结果
        3.3.4 第一阶段敏感性测试-统计方法测试
        3.3.5 第二阶段共识结果
        3.3.6 第二阶段敏感性测试-统计方法测试
        3.3.7 第二阶段敏感性测试-缺失值处理
        3.3.8 德尔菲法专家共识糖尿病辨证结果总结
    3.4 讨论
        3.4.1 方法学基础
        3.4.2 现行指南及基础问卷
        3.4.3 共识过程、敏感性及稳定性测试
        3.4.4 共识结果与现行各指南比较
        3.4.5 局限性
        3.4.6 阶段性成果及应用
第四章 中西医辨证分布与糖尿病肾病程度的相关性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设计
        4.2.2 纳入/排除条件
        4.2.3 样本采集及数据收集
        4.2.4 数据分析
        4.2.5 伦理考虑
    4.3 结果
        4.3.1 病人背景资料
        4.3.2 糖尿病的证候分布及单变量关联性
        4.3.3 糖尿病的辨证回归分析模型
    4.4 讨论
        4.4.1 纳入人群及基本证型分布
        4.4.2 不同辨证的模型
        4.4.3 局限性
        4.4.4 阶段性成果及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10)基于证候标准的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中医对糖尿病病证认识的研究进展
    2 状态理论研究
    3 小结
1 目的与意义
2 研究思路
3 材料与方法
    3.1 资料
    3.2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引用情况
    4.2 糖尿病中医证候分类频数统计
    4.3 糖尿病中医症状ICPC分类频数统计
    4.4 糖尿病中医状态分析
    4.5 糖尿病中医状态与症状的关联关系
5 讨论
    5.1 糖尿病中医状态的特点
    5.2 中医状态与症状的关联特点
    5.3 中医状态分类方法与《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证候分类方法比较
    5.4 中医状态分类临床意义
结论
创新与不足之处
    创新之处
    不足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2 型糖尿病中医证候标准来源文献汇总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期
        糖尿病并发症期
        糖尿病其他相关证型
    附录二:2 型糖尿病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糖尿病前期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糖尿病期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糖尿病并发症期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糖尿病其他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附录三:病位元标识符、病位元类目名称和代码表
    附录四:邪机元标识符、邪机元名称和代码表
个人简历
答辩委员会名单

四、胃热证的分型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胃轻瘫的中医诊疗新进展[J]. 周文英,李晶,高杭婷,王嘉炜,裴静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0)
  • [2]中医内治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研究现状[J]. 李鹤仙,王晶,李新民. 河南中医, 2021(11)
  • [3]三黄清幽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合并口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刘畅,邱新萍,马万千. 中医药学报, 2021(09)
  • [4]中医药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循证述评[J]. 叶轩婷,焦丽静,王喆,许玲.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1(04)
  • [5]基于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发展史探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的诊疗思路[D]. 马敏.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关系研究[J]. 卢聪,赵进喜,黄为钧,张秀媛. 中国医药导报, 2020(10)
  • [7]半夏泻心汤加味改善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D]. 马喜桃.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8]基于“热证可灸”探讨艾灸对胃热证胃黏膜损伤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D]. 余云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
  • [9]基于德尔菲共识法香港地区糖尿病中医证型规律研究[D]. 陈锦华(CHAN Kam-wa).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10]基于证候标准的2型糖尿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D]. 曾京慧.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胃热证的分类与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