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的终极思想——文殊“初义”的现代启示

超越的终极思想——文殊“初义”的现代启示

一、超绝的终极之思——文殊“第一义谛”的现代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释慧正[1](2020)在《隋前《法华经》安乐行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素有“经中之王”美誉的《法华经》在中国的弘传,以及汉传佛教宗派的发展,《安乐行品》最终被列入“法华四要品”之一。天台宗以此为基础,修行证悟“法华三昧”之祖师及弟子众多,其他宗派也给与了十分的重视。笔者认为,从其重要性、有关文献的丰富度、理论构成与理论特征等几个方面来看,都非常有必要对《安乐行品》及其有关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整理研究综述之后,提出了七个方面的问题,笔者从“义理”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回应。义理层面,主要围绕具体经文展开,包括:(1)安乐(sukha)、行处(ācāra)、亲近处(gocara)三个关键词的梵巴汉对勘;(2)《安乐行品》的三个组成部分(四法安乐行、轮王髻珠喻、梦中见妙事)有关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小结;(3)《安乐行品》在古今25种《法华经》科判中的所属地位。实践层面,主要从“菩萨行”的角度讨论,包括:(1)隋唐天台宗三祖慧思大师与“三阶教”创始人信行禅师对“安乐行”与“常不轻”两种菩萨行的比较与历史分析,引发对佛教“法门抉择”的讨论。(2)对《安乐行品》最早的、最重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慧思大师的“有相行”和“无相行”的思想渊源的讨论,以及其四十二菩萨阶位观的分析,引发其“圆教思想”的讨论。(3)分析慧思大师五种菩萨行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兼论中国佛教从都市佛教向山林佛教的转型之启蒙。(4)天台智者大师创建的被概括为“安乐行门”的修行法门之理论构建和实践.。绪论首先讨论了“安乐”梵文“sukha”在印度宗教文化中的含义,随着时间的发展,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发展,从最初文学作品中涵盖世俗、出世间修行的所有方面,到巴利佛典中证阿罗汉果的境界,再到大乘佛教中特指“涅盘”的境界,其含义逐渐被神圣化,成为佛教中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文献研究综述,提出七个问题,阐述了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介绍了《法华经》的汉译及译主。其次,对《安乐行品》的“行处”进行了梵汉对勘,认为其义理涵盖了巴利三藏的“行处”、《六分般若》的“菩萨行处”、《文殊般若经》的“菩萨摩诃萨行处”的义理,为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提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第三,对“亲近处”进行了梵汉对勘。“行处”与“亲近处”两者相似之处在于“同入波罗蜜多”,才成为同为《安乐行品》中“第一安乐行”的核心义理,,共同体现了一种“以戒为基础,般若慧贯穿”的大乘菩萨道之境界。之后运用梵汉对勘,对“安乐行菩萨”是“比丘菩萨”的身份进行了确认,还分析了“四法安乐行”与“忍辱波罗蜜”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讨论了25种法华科判及《安乐行品》的所属。首先对大藏经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寻找出从古至今21位高僧的25种法华科判,并运用吉藏大师的“通别”之说,将其分成五类。其次,将25种科判中《安乐行品》所属地位进行分析,围绕“《安乐行品》真正的受众是谁?”以及“行持《安乐行品》的功用”两个问题,梳理和呈现历代高僧们的观点,恰恰体现了《安乐行品》的现实意义。第三章围绕《安乐行品》“四法安乐行、轮王髻珠喻、梦中见妙事”三部分经文,讨论了四个问题:(1)“四法”名相的流变;(2)“法华三昧”的理论与实践的流变;(3)“法华三珠喻”与安乐行思想;(4)佛教“梦的运用”理论之流变。呈现了《安乐行品》思想的主体,及在整个佛教经典中的地位。第四章讨论了隋唐时期中国的天台宗和三阶教、对“安乐行”与“常不轻”两种菩萨行的抉择。两者既有外在行仪的区别,又在实修实证方面存在相通之处。他们在各自独特的现实背景下,均对两者做出了教理上的诠释和实践上的“法门择决”,成为中国汉传大乘佛教发展的典型写照与缩影。法门抉择,是采取天台宗“兼容并蓄”的融合观,还是三阶教“择此斥彼”的割裂观关乎佛典以及法门的“适用性”、“永恒性”以及教派“正邪之分”的命题。第五章讨论了《安乐行品》最主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慧思大师的圆教思想,分析了:(1)“有相行”、“无相行”两分之说的四种渊源旧说,又提出了两种渊源新说,可能是“菩萨五种人”和“大乘七贤”。(2)呈现了最能体现慧思大师“无相行”之“菩萨遍行”思想的“圆教菩萨四十二阶位观”,以及智者大师在其理论基础上的继承性发展。第六章讨论了慧思大师的五种菩萨行,以及对中国佛教历史的影响。僧伽佛教与居士佛教在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某种张力,其焦点在于对“菩萨与五欲”关系的理解。陈隋时期,天台三祖慧思大师站在出家菩萨的角度,创新性地以“四法安乐菩萨行”统合萨陀波伦菩萨行、昙无竭菩萨行、普贤菩萨行与常不轻菩萨行,开展了“五合一”的菩萨行实践,用生命的体解摸索出一条“出家菩萨—离五欲—证六根清净”的修证路线,不仅本人妙悟法华三昧,开创“安乐行法门”,还启蒙了中国佛教向“山林佛教”的转型。第七章介绍了天台智者大师的“安乐行”法门及其理论构建,从“道场组织架构、修行者、实践内容、思想基础、修持法门、修证目标、修持方法、修行论、波罗蜜关系论、究竟境界、总体概括”等十一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智者大师的安乐行思想,是《法华经》之“安乐行”思想的继承与深化,是陈隋时代僧人对佛陀教法的诠释与丰富,是佛法在那个时代当根对机之实践的展开,拉开了当代中国僧伽佛教“人间化”的序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点:(1)内容创新。近代佛教研究以《安乐行品》为专门的研究对象的,而且将其义理进行全面分析的还相当少。(2)路径创新。寻找出“两纵两横”的佛典分析路径。一纵,沿着“印度—中国—日本”三个国家,巴利文、梵文、汉文三种语言,及其所代表的印度部派佛教、印度大乘佛教和汉传佛教三个类别。二纵,从古至今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国历代高僧大德对《法华经》的各种注释和诠释。一横,是将《安乐行品》的经文,分成三大部分(即四法安乐行、轮王髻珠喻、梦中见妙事),二横,将其放在整个《法华经》中乃至整个大藏经中,予以分析,展开有关讨论。(3)角度创新。笔者始终保持“流变”的分析视角。流变,即流行和变化,包括了产生、变化与发展的全过程。佛教,是倡导和追求“智慧”的一门信仰,是赞成“契理契机”地弘扬和发展佛教的,这也就是“流变”的分析视角,既符合佛教本身,也符合现实。本文从总体上验证了隋朝智者大师对佛典理解与诠释的方式“法本观”,并尝试建立起佛典理解与诠释的“流变观”之视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安乐行品》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安乐行品》启发了中国佛教基于“法本观”的“闻思修”诠释之完整路线,从经典注疏立说,到创立行门,最后创宗立派,以天台宗为最佳实践之典型。(2)《安乐行品》开示了一个大乘佛教修行者“以戒为基础,般若慧贯穿”的大乘菩萨道之理想的人格境界以及实修方法,在佛教弘扬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3)《安乐行品》为“山林佛教”的转型提供了最原初的、最重要的佛学依据。陈隋时期对该品的创新性诠释,帮助僧人与居士建立起入理如法的人际关系的普遍指导原则。如果说遁入山林是消极的应对,那么“四法安乐菩萨行”则起到积极调节的作用。

杨小华[2](2020)在《无明慧经与寿昌禅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禅学思想和禅宗史的研究,当在整个思想史和佛学史的视域下,将具体的禅僧思想与整个禅学流派的衍蕃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考察。在禅宗发展史上,禅僧的思想与流派的宗趣并不是完全重合的。但就总体而言,一宗一派的义学理论与禅门规矩都是在祖师们奠定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和禅林现状,不断发展而来的。曹洞禅作为明代中后期的禅学的主体,其义学不振、禅律不行、风气败坏等诸多问题,亟待禅僧进行匡救。慧经接曹洞法脉,从禅风、禅法、禅旨、禅修等方面进行纠偏,他高悬钟板、扶竖法幢、盛开法筵,在义学和戒行上扭转了宗门颓势,培育了近世中国佛教的主体——寿昌禅系。本文就是在明代禅林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慧经禅学思想与寿昌禅系的流衍进行系统的研究,开掘出其理论特质和发展的内在机制,为推进当今佛教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共五章内容,总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梳理学界对寿昌禅系的研究概况,归纳研究价值,确立研究内容与方法,对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阐释,厘清寿昌禅系与寿昌寺之间的关系,对慧经行实进行确证。同时对明代的禅林现状进行考量,将慧经放在禅学视域下进行研究发现,曹洞不振有其历史性的缘由和时代性的因素,慧经重振法鼓,接续洞上绵密家风,规定了寿昌禅系之宗范,奠定了曹洞中兴的基础。第二部分,分别探讨了慧经禅学思想的内容和寿昌禅系的接续。慧经的禅风与他的性格特征是一致的,表现为朴素平实、坚毅不拔;机辩自在、随机善诱。禅法则直承洞上主张,高扬“五位”、“偏正”、“回互”之说,在空性理论的基础上,畅演“空性”之宗乘,认为宗门泯别无碍;坚持法身不二之解脱论,行解相应,以求得超越。禅修观则坚持“农禅并重”,在作务中实现本性的复归;针对宗门讲习评唱的弊端,推行看话禅,由“话头”入手,真参实究;以专念佛法来反对禅林流于形式的接引和教学方法;注重对禅史的发掘与运用,赞颂西天诸圣、祖师、公案,体现了慧经对大乘佛学思想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凡此种种,从整体上对曹洞禅进行了提振,开启了寿昌禅系的宗风宗范。慧经以后,寿昌禅系形成以元谧、元镜、元贤、元来为主的传法系统,为中国近世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在对慧经和寿昌禅系分析的基础上的思考,寿昌宗风注重对整个曹洞理论体系的建构,坚持“义学”与“戒行”并重,主张复归禅旨、丰富禅法、规范禅修、接续禅风;寿昌之禅学想思想为了适应社会统治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心学”和“理学”基本内容,其兼容更强;慧经的禅学实践以及由此开创的寿昌禅系,奠定了近世佛教发展方向和基本格局。总之,无明慧经禅师对曹洞宗的明代曹洞宗提振与贡献是根本性的,他通过曹洞宗在禅修方式、教学方法、义学理论等方面的纠偏,推行看话禅和农禅合一,探索明代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可能性,培育宗门信徒与开启寿昌法系的实践,一扫明代曹洞宗的不振之风,其道行对于禅宗至整个佛教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刘少第[3](2020)在《方东美的“理想文化蓝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内外学人对方东美思想的研究,开始于港台而兴盛于大陆。方东美的精神人格是集儒释道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格,其思想的核心是中国哲学形上学之通性——价值统会的贞动。“人与世界在理想文化中的蓝图”是方东美毕生思想的结晶,是其思想的图示化表达,“蓝图”的第一原理即价值统会的贞动。“蓝图”的要素结构系统可以概括为三层九界。“蓝图”的上层三界包括,一、高贵的人;二、神人;三、深微奥妙。由深微奥妙的下回向,贯注创造力量和精神力量,生成了“蓝图”的两大支柱——人类和自然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蓝图”的下层三界和中层三界。《尚书·洪范》的“皇极”即“蓝图”中的皇矣上帝。万有通神论即“蓝图”中的上下回向。《周易》中的“乾元”即“蓝图”的深微奥妙。乾元大生之德和坤元广生之德表征了一套创生宇宙论,乾坤生生之德即“蓝图”中深微奥妙的下回向。人类与万物可持不断地提升精神生命和回向原始统会,即“蓝图”中人类和万物的上回向。原始道家思想中的“无”是“蓝图”的深微奥妙。道体之发用,含顺逆二向,即“蓝图”的上下回向。合道之体用,为大道之自然本性。大道即“蓝图”中深微奥妙的上下回向。华严宗法界三观中,真空观破除了我法二执。理事无碍观揭示出永恒界之真如与物质世界、人类存在界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周徧含容观阐释了,真如缘起和佛性缘起,将现实世界的差别万象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广大和谐的体系,即一真法界。真如缘起即深微奥妙的下回向,佛性缘起即觉者悲智双运,回向现实世界。人类由五周因果,证入真如,实现佛性,是人类的上回向。

丁良艳[4](2019)在《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梳理宋代以前西方净土思想及文学表现。在厘清西方净土思想在宋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文学性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态。作为汉地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净土思想一直是佛教研究当中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净土思想作为佛教最具有宗教性特征的内容,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在很多具体的层面上依然众说纷纭。从佛教思想的角度来看,西方净土思想依然有大量的内容值得更深一步的挖掘和探讨。尤其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以神话材料为基础的文学人类学等新学科的兴起,也给宗教诠释学带来了全新的方法论突破。佛教西方净土思想内容体系中所包含的宗教神话信息,其神话背后所关涉的原型心理特质,以及佛教净土思想传入汉地的思想史脉络,将是本论文所重点关注和探讨的内容。基于此,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分章节探讨西方净土思想传入汉地之前的思想渊源,传入初期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以及在宋代以前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传播情况。包括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以及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以思想义理层面的论述为基础,本论文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论题是西方净土文学。佛教与文学的密切关系早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中的显学,尤其是禅宗思想、佛教的变文、俗讲等形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等,都成为今天佛教文学研究当中的重点内容。以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为对象的文学研究,是佛教文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明清时期的净土诗歌等内容上,对晋唐佛教净土文学的关注并不明显。因此,在探讨晋唐时期的净土文学方面,本文选取了各个历史阶段最突出的净土文学内容,包括魏晋时期以“念佛三昧”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南北朝时期的净土僧传叙事作品,隋唐五代时期涉及西方净土意象的文人诗歌和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内容,从该四个方面契入对西方净土文学的研究,关注西方净土思想进入文学创作当中所表现出的诗学审美及叙事特征,并尝试把握西方净土文学创作当中所体现出的以象为本、注重虚静的诗学理念,创作者及信仰者针对死亡问题的深层心理焦虑及其象征化表达,以及作品中的受西方净土思想影响而产生的美轮美奂、崇高庄严的彼岸意象。

张正[5](2019)在《汉译初期大乘经典中的文殊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殊师利菩萨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大菩萨之一。文殊思想是大乘思想中独特而重要的一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文殊菩萨相关的经典就被大量翻译。特别是印度初期大乘佛教,文殊经典所占的比重非常高,文殊可说是在思想上最重要的菩萨。同时文殊信仰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中土四大菩萨信仰之一。对文殊菩萨的研究不仅仅是佛学研究的重点,也是理解佛教中国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理解中国佛教思想史的重要一环。当前的文殊研究十分广泛,涉及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因为文殊信仰的基础源于佛教的原始经典,对经典文献中的文殊做一番细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立足经典,为文殊研究提供一种最为基础的经典研究材料,尝试将思想上的文殊呈现出来。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对《大正藏》内所有与文殊菩萨有关的显教典籍做出整理与归类。根据文殊菩萨的参与程度、所说法义的特质成分、文殊思想的地位等角度,将文殊经典分为四类。再从翻译时间、文体风格、对待声闻态度、文殊身份地位、思想特质成分等角度,大致为文殊典籍描绘一个成立早晚的时间线。同时依据经典中的本生、譬喻传说,探讨文殊菩萨的起源、角色、地位等问题。第二,从佛学义理的角度全面分析文殊思想的特质。以文殊之前的般若思想和文殊之后的唯识、如来藏思想作对比。分别叙述文殊经典中的甚深般若、胜义空、法界、心性本净等思想,及其不同于其它大乘思想的特质。同时论述一行三昧思想的提出与演变、首楞严三昧的理论内涵。最后结合以上思想特征,概括文殊思想中般若与方便的关系,体现不同时期的文殊典籍对二谛思想的不同侧重。并尝试解释法界与佛性两者之间的联系,心性本净与自性清净心间的关系。第三,整理经典中文殊菩萨独特的言行风格,展现原始文献中特重胜义、但说深法的文殊法门。以此探讨文殊思想在传播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系统地论述文殊不拘一格的行为特征,将其与重视在家菩萨的传法路线结合,论述文殊思想在演变过程中的几种重要变化,探究文殊思想早期与晚期的异同。文殊经典中的菩萨思想很有特点,其特别重视秽土功德,反对自修自了的自利主义。强调愿生恶趣,在秽土中实现菩萨救世的大行。相比于同时期的净土思想,文殊菩萨行更具有实践价值。在义理思想的支撑下,文殊法门强调世间与出世间的不二性。以出世之觉悟入世实践,注重自力解脱并下化众生,极具大悲精神。第四,文殊思想对大乘佛教起源问题的研究有重要价值。以文殊为中心的独立教团存在与否,关系到大乘佛教初期流行的状况。特别在历史材料缺乏的情况下,思想的分析具有特殊的价值。结合文殊义理思想和实践风格,论述文殊思想研究的历史价值。结合当代的人间佛教运动,论述文殊入世精神的积极价值。

张哲[6](2018)在《佛教净土变图式的形成与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净土变壁画是所有佛教绘画中场面最欢乐的一种,它展示了众生得到救度后所享受的极乐生活。相比之下,佛教的本生故事画表现的是佛陀在历历前世所遭受的种种苦难,诉说着因缘关系下业报轮回的真义;佛传故事以佛陀一生的艰苦历程表现出释迦牟尼佛为救度众生,堪忍娑婆世界一切苦难,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士精神,兼怀无限的悲悯之心,为娑婆世界众生创造了脱苦得度的机会;其他的经变画,如莫高窟为数较多的维摩诘经变,佛经内容强调的是在家居士亦能深入世间,解救众生,同样可以超凡入圣,达到涅盘解脱的境界,说明佛国与世间无二无别,如来种存在于烦恼之中。维摩诘经变以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相向而坐为经典画面构图,表现了二人针锋相对的论辩场景,并无什么欢乐可言。还有观音经变、法华经变、报恩经变等,也都在展示着人生凄苦,福祸无常。总之,多数佛教绘画都是以“苦”“集”谛世间法为主要宣传内容,而净土变是以“灭”“道”谛出世间法为主要宣传对象,为众生指明了灭苦之道,刻画出了灭苦后的极乐生活状态。这样欢乐的净土变,尤其是极乐净土的代表——西方净土变,在盛世唐朝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西方极乐净土正与大唐盛世王朝相暗合,绘制西方变一方面是为供养者往生净土积攒功德;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安定,人民富足的侧面反映。西方净土变融合了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审美特质,从它的基础构图就可以看出明显区别。本文将早期西方变构图分为“偶像式西方变”和“胜境式西方变”两种构图模式,认为它们分属于古代印度“圣物崇拜”和古代中国“建筑礼制”两类图像体系,并针对这两类图像体系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分析,分别提出了“对称式围绕”和“礼仪规制”,以及“平行直交”透视空间法的发展应用,对两种构图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也以此试图说明盛唐时期西方净土变的图像形成之根源。两种构图模式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历程,最终在盛唐完美合璧。这既是中印文化融合的表现,也是佛教美术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种典型图像样式,对之后佛教绘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西方净土变除了构图上的中印融合以外,在画面元素上也饱含着佛、儒、道文化的象征性特征,本文对西方变中的行树、罗网、栏循、七宝、华盖、斗拱、阙楼等图像元素所蕴含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做了逐个分析说明,并尽可能展示出它们在不同的西方净土变中的表现效果。这些画面元素的象征寓意是中印文化各自审美观念的体现,亦可将西方净土变的审美欣赏提高到一个更为专业的程度。净土变将中印两个民族的艺术审美与净土信仰相结合,创造出了经典的、影响深远的佛教绘画样式,也为我们呈现出唐代劳动人民积极、乐观、向善的审美态度。其中所蕴含的更多的审美意象,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发掘研究。

李进[7](2018)在《《注维摩诘经》性空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教诞生于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的印度,一般认为在东汉(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我国。在译介、文本翻译的历史过程中,由当时文人附笔于我国固有的谦抑、节制、坚韧、淡泊的道德-行动观,表达出一种敬畏世界、尊重人生的哲学取向。以最初佛经翻译、研究为起点,事实上已然奠定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历史预期,进而造成对中国佛教必然历史轨迹的印象。在魏晋南北朝,在佛典更大规模传入、翻译的前提下,我国佛学通过与玄学的相互模仿、吸收、“格义”形成最初的中国佛教、中国佛学。在民族精神的不断艰辛自我更始中,伴随“西学”(印度佛学及其相应经典)东渐的助力(经典更大规模的翻译),在隋唐,臻于鼎盛,形成中国佛教宗派。《注维摩诘经》是南北朝关河旧学时期承载中观般若学的一部重要文本。是由鸠摩罗什法师、僧肇、道生、道融等人集体撰着而成,针对当时由什法师翻译的新版《维摩诘经》逐句、逐段做注释解读。可以认为这一文本是当时关河译经团队的集体作品,他们对中观思想的理解而后融汇、发挥皆可历历可见于这一文本中。我们的研究就围绕《注维摩诘经》展开。大乘中观学派,发起于龙树菩萨,由《中论》所表述一种实在辨证论,而证成缘起性空法。依托缘起性空的“本体”认识,中观学派发展出不二中道论,并且以菩萨理想的构建或强调,超越阿罗汉理想,超越“旧”声闻乘的哲学认识,形成大乘中观学派的,菩萨论的,性空中道-不二论哲学。《维摩诘经》就是在这一学术流变的背景中产生的卓越大乘经典,因其论理的独特性——居士的,在世的,修而不修,不修之修,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国内针对《维摩诘经》的研究,主要都是依托什译本来进行。我们的研究之所以取《注维摩诘经》来展开针对《维摩诘经》般若、中道、性空、不二哲学的研究,是因为《注维摩诘经》为其人所译,又由其人所注,是关河译经团队最“亲炙”的一个文本。这一文本保存了关河时期,什肇师徒针对中观经典的理解与解读,而集于一处。关河旧学的经典翻译与传承,是佛教中国化的初步,也是接下来三论、天台诸宗,乃至禅宗得以展开的话语范式与重要基础(之一)。我们的研究着眼于,以性空论为“本体”理解展开的菩萨不二论的内涵及其可能的若干种哲学后果,最终说明或者意图展开一种性空本体意义的纯粹实践论,并且尝试探讨其来由与原理。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有三节,首先介绍我们研究的目的与一般特征;接下来,考虑到南北朝关河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民族融合对后世隋唐佛教兴盛的历史影响,我们尝试论述一种异教精神在历史上的兴起及其作用。这里的“异教”-精神,主要意味着佛教这一外来宗教,以其哲学的深度与精神的稳固性而形成一种异质于“儒教”的精神与社会实在,而对中国历史发生的影响。第三节是文献综述。第二章首先对《注维摩诘经》做了概括的阐述,以不可思议法(三昧、神足)、菩萨不二论作为本经的主旨,并进行初步的论述。同时提出以性空论为依托的不二论无论在譬喻的角度还是教理意义上,都包含着一种三乘归一(无尽法门皆是我法门)的意图。因为性空缘起法,是中观学派的核心思想,所以我们在论文这一部分专门讨论了龙树菩萨《中论》所阐述的中观性空论,它的论证过程,哲学史上的同道等等。接下来我们讨论了,大乘宗派所倡言的诠释原则——四依法——以及这种诠释原则包含的本体(纯粹实践、纯粹活动)意义。我们的研究本身亦是一种哲学诠释,所以大乘四依原则也可以作为我们针对《注维摩诘经》的研究方法论来看。第二章的最后我们讨论了本经净土思想的性空内涵——众生-菩萨的不二结构。论文的第三到第六章,按照经文的品序,依托经文以及什肇师徒的注解,深入讨论不可思议法、性空原理、菩萨不二行(论)的哲学内涵,并最终归结为一种性空本体的,因此不二方便的,纯粹实践论。因本体——性空,而形成认识——空观,进而达成纯粹实践的可能——主、客、关系三体皆空,名法、言说亦空。这样的体系内涵及其指向,在康德哲学、海德格尔生存“本体论”中都能找到相通、相近的思想轨辙,所以我们会有所借鉴,对比而谈。在中国哲学中,无论“三体三时”而空,还是直心(纯粹)而行,同样也包含着与菩萨不二论相通的思想,我们也会加以提炼,对比研究。第七章是论文的总结部分,回顾了《注维摩诘经》性空哲学原理与大乘诠释原则。再根据我们的研究,希图还原一类自在、先天意义的、日常普见的自足概念。

盛宁[8](2017)在《中国佛教的寻根与自立 ——以竺道生涅盘思想研究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佛教中国化问题也就是佛教的异质性如何为中国文化所涵化的问题,进一步说也即佛教自身如何在中国实现寻根与自立的问题。在佛教思想中最能体现这一中国化过程的是涅盘,因其所观照之生命境界原本带有一绝诸现世的超越向度,正同基于天道而建构的以现世道德圆满为生命超越义之中国本土文化形成巨大张力,故以涅盘议题为切入点而展开佛教中国化的研究是富有意义的。对此议题的处理,在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是晋宋之际有“涅盘圣”之誉的竺道生。他的贡献正在于将涅盘性从涅盘这一混杂宗教与哲学的议题中先行点化,并将其内涵界定为富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之“理”。通过理体为本之涅盘思想的建构,他一方面将当时流行的佛教思想,包括实相、一乘、佛性等予以综摄,另一方面利用玄学之体用论、得意忘言、合一论等思辨方法对内外学、大小乘加以合会,从而提出众生皆有佛性说、顿悟成佛说等一系列超时代之思想,不仅廓清了此前般若学之迷思,以为之后中国佛教以心性论为本的智性传统开启方向,更以推动般若学向涅盘学转向的身份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推向深入。缘此,本文将以涅盘为问题意识,在考察道生之前国人对涅盘思想容受的基础上,试图检核作为后继者之竺道生如何笼罩旧说,发涅盘之妙旨,从而揭橥其理论诠释特色以作为对中国佛教之寻根与自立这一大议题的个案式回应。基于思想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密切关系,在考察竺道生涅盘思想之前,本论文先对其生平尤其是期间发生的重要事件,包括参与宋文帝国宴、只洹寺偏踞之争、与慧琳交游等分析,显明其在处理佛教与王权、夷夏之辨、世俗伦理与佛教思想等议题时表现出超时代与社会的文化合会态度。而此一态度背后正以其理体论为支撑。作为道生涅盘思想的基础,他对理的重视是一贯的,由此成就其理之丰富性与综摄性,具体表现为实相、一乘、佛性之内涵与唯一、遍在、常住之性质。基于对理体的深入发掘,竺道生进一步推展出涅盘之常、无相、本在义,并将涅盘性与生命本质、世俗界与涅盘界相等一。而此正为其在存有论的意义上安置佛教性空说与中国本土道体论的关键性一步。通过对理体内在化为主体性的分析,道生进一步提出涅盘佛性说为其涅盘主体论。对此佛性,道生尤其注意发挥其主体义和本体义,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以理性合一,理悟不分为主要内容的修行实践论——顿悟成佛说。在以理体为枢纽,佛性为主体,顿悟为工夫的涅盘思想建构中,道生极注意从价值和方法层面寻求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合会,集中体现为对两者所共同珍视之“一”、“极”、“真”、“常”之价值的发挥,方法论上对中国固有之“穷理尽性”、“得意忘言”、“体用论”、“反本”、“肯定表陈”之吸纳与借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佛性吸纳到理中,成功实现了与中国基于道体之上的人性论传统的对接,而这成为其在存有论意义上会通佛教与本土文化最富有现实意义的一步。

马倩如[9](2017)在《《维摩诘经》的解脱论及生命之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法以实现生命的解脱为根本目的,可以说佛法的理论基本上就是一种解脱论的展开,本文以《维摩诘经》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梳理出生命解脱论的层次,探究佛法解脱论蕴涵的特殊美学精神。解脱论的价值目的是基于对生命的虔敬与慈爱,以“度一切苦厄”为恒在的价值追求;而美的超越性、体验性让其回到生命本身这个立场上,以心灵的愉悦宁静、自在澄明为旨归。从以生命为主体的价值属性上来说,解脱论与审美活动实现了内在的耦合,它们都指向终极层面上生命的存在与价值意义的确立。就解脱论的工夫上来说,它是觉悟生命实相的过程,它是赖于佛法“空”的本体性思想而展开的心灵修养的一系列工夫。在实践生命解脱的过程中,解脱智慧展现出了特殊的心灵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智性的觉悟对生命产生了一种纯粹的直观,泯灭了物我之别,心境合一,超越有限,走向自由。这就是解脱论蕴涵的特殊审美经验,它经由智性的觉悟而开显一种纯粹的“思”性之美,它自身就是美的本体性呈现,它以精神和心灵的方式给予生命滋养与慰籍。文本力图深入挖掘这种生命解脱论及其所蕴涵的特殊美学精神,旨在探究佛法作为一种宗教信仰以智慧的形式解脱人生时,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美学自觉,最终通过智慧与美的交融,彰显出生命终极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所以,本文的大致内容就是围绕生命解脱,展开解脱理论的探索并开显生命智性之美、本然之美。鉴于以上研究目的,本文对解脱理论及生命之美的探索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确立慈悲之情为生命解脱的情感动因。佛法因拔苦予乐的慈悲之本怀,而展开了对生命实相的探究,所以慈悲之情是解脱之旅的情感出发点。拔苦予乐的慈悲之本怀是内心的一种情感体验,上求佛道的情感诉求,让慈悲之情具有了超越的性质,成就了一种超越的、艺术的人生境界;下化众生的利乐实践,鼓励了每一个生命的努力向上,让慈悲之情具有了道德的审美实践。第二,确立了“空”之理为生命解脱的理性依据。慈悯万物,必归于法,佛法以“空”为宗,“空”不是无,而是无自性,即世间不存在任何永恒不变的实体主宰,一切都是缘生而自性空的。“空”的本体论超越了天人关系的格局,“空”的绝对性消解了分别心与名相概念,万法都是宇宙中如如的真实存在。所以,佛法“空”宗的本体性含义在于通过智性对法的究竟义的观照,洞彻烦恼痛苦的虚妄不实,让人的存在臻于空明纯净、自由无碍的境界中去。这样的空境通过缘起的丰富之美、无我的平等之美、涅盘的大乐寂静表现出来,是契悟最高智慧时的精神体验,其本体性契合了审美的本质,成为人生宁静至乐的源泉,是觉悟人格的高级精神享受,让人的存在趋向明净自觉的审美化存在中去。第三,确立了“不二”为生命解脱的方法与境界。作为方法的“不二”以不分别、离两边的方式让人契如生命的终极实相;作为境界的“不二”,它自身就是真如与法性的别称,是形而上的“无言无说”的终极境界。这种作为方法与境界的“不二”,展现出生命特殊与圆融的美学精神,它以“不二”的形式摈弃了分别,破除了无明,把生命的价值归于“无言无说”的终极美学境界;它以“不二”的形式连接了真谛与俗谛、世间与出世间,流露了大乘行者以“空”摄有,静默悲怀的超然审美胸襟。在“不二”的终极静默中佛法以一种超越与空灵的态度透露了对生命解脱与自由的审美关注。第四,探索了“不可思议”的妙境为生命解脱后的世界。生命解脱的体验只能是虑绝言亡的无思无议,因此《维摩诘经》借助了一系列神通事迹示现了生命解脱后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独特时空体验,人在宇宙时空深处感受到了生命的孤绝之美,无心自适,寂静自得。大乘佛法没有耽于这样个人解脱的宁静祥和,而是倡导“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住世解脱,众生的解脱才是终究的解脱。携解脱之智慧返身而回世间,在原有的生活中开掘出了新的生命意义,世俗的人间烟火同时蕴涵着生命本质的澄明清净,真俗皆美。《维摩诘经》通过维摩诘本人优游于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既出世又入世的“不二”精神传达了生命解脱可以立足于现实生活,把超越的彼岸世界与现实的此岸世界通过维摩诘的完美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解脱论思想。这种兼顾现实的解脱论把宗教的救度精神与人本的实践精神结合在一起,是既超越又回归的生命智慧,以智导行的人生必将通往解脱与自由,生命也因此确证了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展现出了智性之美、本然之美。

张国良[10](2016)在《元魏译经异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魏是南北朝分裂之后,北方的第一个独立政权,在昙曜的大力倡导下,译经再次兴盛起来,并逐渐形成以义理为上的译经风格。本文以异文校勘为切入点,从文献、词汇、词义、俗字等多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译经异文进行全面的研究。大致分为如下三个方面:历代的佛经目录,对元魏时期的译经和译经师或记录不详,或错杂伪乱,译经、译者和卷数的记录都欠精准。今文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为标准,对译经译者、经名和卷数进行整理,并对译者的生平和译经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梳理可知,元魏应有15位译经师,佛经80余种260多卷。佛经由于历代传抄刊刻、整理者润色和引用者的修改,造成了大量的文字歧异现象,可以分为文字、词汇和句子三种不同类型的差异。细分则文字歧异主要有用字不同、讹误和书写避讳、体例要求等造成;词汇歧异是由于词语同义、误解词义和追求修辞精确而替换原词造成;句子对应出现歧异则主要是读破句或者有脱衍倒乙。异文可以根据提供异文的资料,分为版本异文,引用异文和音义书异文三个大类,但异译本、经论以及随经校注、同出句段等在异文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异文不仅是校勘研究的对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文字、词语和训诂方面的重要信息,也是语言文字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从异文的角度出发,可以进行文字的考释、形体演变的梳理和字际关系的研究,可以辨析同义词和研究常用词的更替,同时还能研究版本之间传承。所以在异文理论指导下,本文对元魏译经200余条异文进行辨析,综合运用文字、词汇、训诂和音韵学知识,对异文进行判定,并对异文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索,勾连异文之间的关系,进而解释文字和语言的发展和演变,有益于北魏时期的语言的断代研究。另外,可以通过词语和短语的对比分析,来辨别元魏译经中的伪经。旧题元魏译经师译之《称扬诸佛功德经》《大吉义神咒经》《佛说八部佛名经》《辩意长者子所问经》《阿难陀目佉尼诃离陀邻尼经》《金刚仙论》等六种皆为伪经;用此方法还证明,佛陀扇多《银色女经》不伪,《金色王经》为般若流支所译。

二、超绝的终极之思——文殊“第一义谛”的现代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绝的终极之思——文殊“第一义谛”的现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隋前《法华经》安乐行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印度宗教文化中“sukha”的含义与变迁
        一、 《博伽梵歌》中的sukha
        二、 《瑜伽经》中的sukha
        三、巴利佛典中的sukha
        四、大乘佛典中的sukha
        五、小结
    第二节 国内外对《安乐行品》的研究述评
        一、 《法华经》之梵汉版本
        二、 《安乐行品》有关注疏
        三、现当代的有关研究
        四、七个方面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核心问题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思路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安乐行品》有关梵汉对勘研究
    第一节 《安乐行品》的38 个同经异译词
    第二节 “行处”一词之梵巴汉对勘
        一、巴利三藏中的ācāra:持戒、正命之净行
        二、 《六分般若》中的“菩萨行处”:要“相应作意”
        三、 《文殊般若经》中的“菩萨摩诃萨行处”:即“般若波罗蜜”
        四、 《安乐行品》中的“行处”
        五、小结
    第三节 “亲近处”之梵巴汉对勘
        一、巴利佛典中的gocara
        二、 《安乐行品》中的“亲近处”
        三、小结
    第四节 “安乐行菩萨”是比丘菩萨的梵汉对勘证据
    第五节 《安乐行品》中“忍辱”之梵汉对勘
第二章 25 种法华科判与《安乐行品》之所属
    第一节 古今25 种法华科判
    第二节 《法华经》科判结构之流变
        1.嘉祥吉藏的“通别”之辩
        2.五种科判结构
        3.五大宗派科判之重点
    第三节 《安乐行品》之现实意义
        一、25 种法华科判与《安乐行品》之所属
        二、 《安乐行品》之受众
        三、行持《安乐行品》之功用
        四、小结
第三章 《安乐行品》四大内容的诠释及其流变
    第一节 安乐行“四法”名相之流变
        一、 “四行”名相之罗列
        二、 “四行”名相之归纳
        三、法云大师:首明四行之阶位
        四、慧洪大师:以《华严》解《法华》明阶位
        五、慧思大师:难取难舍,同行异名
        六、小结
    第二节 大乘“法华三昧”修证理论之流变
        一、初创引入:鸠摩罗什大师“法华三昧观法”与《见宝塔品》
        二、阐理本土化: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与北魏禅窟
        三、证入传教:慧思大师《安乐行义》与“二种行”
        四、普门接引:智者大师的《法华三昧忏仪》与“六根忏”
        五、硕果累累:慧思大师弟子中“法华三昧”的证悟者
        六、小结
    第三节 “法华三珠”及其寓意
        一、 《法华经》中三颗明珠的故事
        二、 “法华三珠”故事分析
        三、大乘菩萨道的“三部曲”
        四、 “髻珠喻”与“经王”之地位
        五、小结
    第四节 佛教“梦的应用”理论之流变
        一、 《阿含经》中的“象征解梦法”
        二、 《安乐行品》中的“后报验梦法”
        三、 《那洛六法》中的“梦观成就法”
        四、小结
第四章 《安乐行品》与《常不轻品》及法门抉择
    第一节 中国陈隋天台宗:“兼容并蓄”的融合观
        一、 “法华三昧”与两种“菩萨行”
        二、 “仪别”与“实通”的融会
        三、判教与“菩萨阶位”划分
    第二节 中国陈隋三阶教:“择此斥彼”的割裂观
        一、 “普敬八法”与“常不轻行”
        二、 “总法”与“别法”的取舍
        三、 “三阶教”消亡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小结
        一、 “法门抉择”的总原则
        二、 “法门抉择”的方法论
第五章 《安乐行品》与慧思大师的圆教思想
    第一节 慧思大师“二行”之说的渊源
        一、四种渊源旧说
        二、渊源新说之一:“菩萨五种人”之三四
        三、渊源新说之二:“大乘七贤”之二三
        四、慧思大师思想的倾向性
    第二节 “无相行”与“圆教菩萨四十二阶位观”
        一、释《大品》明“通别圆”三教菩萨位
        二、 “四十二字门”的出处
        三、引“四十二字门”对应圆教四十二菩萨位
        四、引“开示悟入”对应“住行向地”四十菩萨位
        五、大乘菩萨“十无尽戒”依止四十二位贤圣法
        六、早年曾梦四十二僧为其圆满戒法
        七、智者大师的继承与发展:引法华增内外二凡
第六章 《安乐行品》与慧思大师的五种菩萨行
    第一节 慧思大师的“萨陀波伦”求法菩萨行
        一、幼年求道常啼
        二、中年感应神通
        三、中晚年建立三昧
    第二节 慧思大师的“昙无竭”弘法菩萨行
        一、众香之城讲般若义
        二、造金字经行般若义
    第三节 两种菩萨行的转化
        一、两个标志性事件
        二、妙悟“法华三昧”
    第四节 慧思大师的菩萨行思想与实践——兼论陈隋山林佛教的转型依据
        一、陈隋时期佛教发展的瓶颈与焦点
        二、慧思大师的解决之道:走入山林,修菩萨行
        三、修证体系的逻辑路线
        四、结论
第七章 《安乐行品》与智者大师的天台修行体系
    第一节 天台修行体系之概括
    第二节 安乐行思想的四个理论基础
结论
    汉译佛典的理解与诠释的方法:法本观
    汉译佛典的理解与诠释的视角:流变观
    安乐行思想对大乘佛教的三大影响
参考文献
    一、法华经译本、写本
    二、梵巴汉佛教典籍
    三、现代着作、论文与工具书
附录1:《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附录2:《法华经安乐行义》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成果目录

(2)无明慧经与寿昌禅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研究前之交代
    1.1 研究概况与具体方法
        1.1.1 研究概况与研究价值
        1.1.2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1.2 重要问题之交代
        1.2.1 几个相关概念的释义
        1.2.2 寿昌禅寺与寿昌禅系
        1.2.3 明中后期禅林状况述
        1.2.4 慧经奉佛因缘与行实
第2章 通论:禅学视域中的慧经禅师
    2.1 宗风不振:从曹洞伊始谈起
    2.2 重振法鼓:曹洞宗中兴之祖
    2.3 家风绵密:肇启寿昌之宗范
第3章 专论:慧经禅学思想之逻辑理路
    3.1 朴素平实的禅学风格
        3.1.1 朴素自然,坚毅不拔
        3.1.2 机辩自在,随机善诱
    3.2 道契单传的禅旨禅法
        3.2.1 妙叶五位,机贵互回
        3.2.2 般若性空,泯别无碍
        3.2.3 法身为我,自在解脱
    3.3 个性鲜明的禅修观念
        3.3.1 荷锄戴笠,躬行农禅
        3.3.2 寻个话头,真参猛究
        3.3.3 精进忍力,专念佛法
    3.4 赞师颂古的禅学史观
第4章 分论:慧经后寿昌禅系法嗣衍蕃述
    4.1 寿昌元谧灯系流衍
    4.2 东苑元镜灯系流衍
    4.3 博山元来灯系流衍
        (1)博山能仁寺支系
        (2) 广东海幢寺支系
        (3) 淮安檀度寺支系
        (4) 其他诸法嗣弟子
        (5) 居士遗民等支系
    4.4 鼓山元贤灯系流衍
第5章 余论:慧经禅学思想与寿昌禅系之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无明慧经禅师年谱
附录B 无明慧经禅师语录简释
附录C 无名和尚行业记与鹤林记

(3)方东美的“理想文化蓝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对方东美思想的研究趋势
        (一)始于港台
        (二)兴于大陆
        二、对方东美“蓝图”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路线及其目标
        一、研究路线
        二、研究目标
第一章 “蓝图”的第一原理:价值统会的贞动
    第一节 亦儒,亦道、亦佛的方东美
        一、学界对方东美的六种学术定位
        二、方东美生命精神的根底是儒释道
        三、集儒释道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格
        四、中国哲学的通性是方东美哲学思想的核心
    第二节 “蓝图”是方东美哲学思想的图示化表达
        一、方东美的图表阐释法
        二、“蓝图”是方东美哲学思想的图示化表达
        三、应以中国哲学之通性揭示“蓝图”的核心要义
    第三节 “蓝图”的第一原理是价值统会的贞动
        一、道即价值统会
        (一)至真的宇宙本体即创造本身
        (二)宇宙本体即至善的价值本源
        (三)道即价值统会
        二、价值统会的贞动
        (一)贞动是价值统会的根本属性
        (二)中国哲学形上学之通性即价值统会的贞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蓝图”的要素结构系统:三层九界说
    第一节 “蓝图”的上层三界
        一、塔形建筑的盖顶:高贵的人
        二、塔形建筑的塔尖:神人
        三、“蓝图”的最高处:深微奥妙
        (一)价值统会即深微奥妙
        (二)贞动即上下回向
        (三)深微奥妙的上下回向
    第二节 深微奥妙生成的主客体六界
        一、“蓝图”的两大支柱
        (一)客观世界
        (二)主体的人类生命精神
        (三)人类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蓝图”的两层六界
    第三节 “蓝图”的下层三界
        一、物质世界与行能的人
        二、生命世界与创造行能的人
        三、心灵世界与知识合理的人
        四、对科学文化世界的反思
        (一)科学之贡献及其伟大
        (二)科学之不足及其流弊
        (三)科学的超越之道
    第四节 “蓝图”的中层三界
        一、艺术境界与艺术的人
        二、道德境界与道德的人
        三、宗教境界与宗教的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蓝图”中的原始儒家道家思想
    第一节 “蓝图”中的皇极思想
        一、“皇极”即“蓝图”中的皇矣上帝
        二、万有通神论即“蓝图”中的上下回向
    第二节 “蓝图”中的《周易》思想
    第三节 “蓝图”中的原始道家思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蓝图”中的华严宗思想
    第一节 人类由五周因果证入诸法实相
        一、由所信因果周生信
        二、由差别因果周和平等因果周开解
        三、由成行因果周起行
        四、由证入因果周证悟
    第二节 真如缘起即“蓝图”的下回向
        一、从真如缘起透视“蓝图”的下回向
        二、真如缘起与业惑缘起、阿赖耶识缘起的区别
    第三节 从法界三观透视“蓝图”的一真法界思想
        一、以真空观破除我法二执
        二、“蓝图”的一真法界思想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一 人与世界在理想文化中的蓝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一、论文题目释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三、研究动机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思路及论文创新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思路及论文创新
第二章 西方净土思想及其向中土的传播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内容
        一、净土与佛国土、极乐世界
        二、本愿思想与他力法门
        三、生天理想与轮回解脱
        四、净土法门与念佛修持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渊源
        一、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起源问题
        二、佛教净土思想的思想史探源:基于经验实践的伦理转向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传入
        一、西方净土思想传入前汉地的宗教思想环境
        二、净土经典的传译及本土着述
第三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念佛三昧提出的思想背景
        一、佛法东流,禅数先行
        二、玄学思潮与黄老之术
        三、从神通方术转向佛教义学
    第二节 念佛三昧的提出
        一、《般舟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二、《坐禅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
        三、慧远的《念佛三昧诗集序》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的两种不同阐释路径:名相化和般若化
        一、名相化和般若化
        二、慧远僧团与鸠摩罗什僧团所传“念佛三昧”之比较
    第四节 念佛经验的诗学表现:僧团文人笔下的“念佛三昧”
        一、以象为本的审美创作
        二、注重虚静的审美意趣
第四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经典的译入:《观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
        二、南北方的不同传播情况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南北朝时期的涅盘学转向
        一、西方净土思想的地论学渊源
        二、《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的华严倾向与唯识倾向
        三、《大智度论》中般若化的净土思想
        四、昙鸾的“安乐净土义”:信愿持名,往生极乐
        五、净影慧远的“净土义”:法身为本,身土相应
    第三节 西方净土思想与南北朝文学:僧传叙事中净土高僧的形象塑造
        一、情节要素的初步形成
        二、往生异相的三时表现
        三、感梦神话及其深层内涵
第五章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阐释与文学表现
    第一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五代时期的传播情况
        一、念佛风气的盛行
        二、造像、绘画艺术的发达
        三、抄经的普及
        四、净土社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在隋唐时期的成熟
        一、隋唐五代时期传入的涉及西方净土的经典及思想内容
        二、西方净土思想的成熟及理论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唐代文人诗中的西方净土意象及情感表达
        一、唐诗净土意象指向的往生主题
        二、唐诗净土意象赞咏的光明情境
        三、唐诗净土意象表达的景慕之情
        四、唐诗净土意象蕴含的出尘之思
    第四节 净土史实和文学想象: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一、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内容及特征
        二、史实与创作:对比唐代净土僧传叙事与传奇小说中的西方净土叙事
        三、作意好奇:叙事学角度分析西方净土叙事中的文学笔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经籍与古籍
    二、中文论着及译着
    三、学术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5)汉译初期大乘经典中的文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范围
    第二节 文殊研究的现状
        一、文殊菩萨相关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二、有关文殊菩萨起源、角色、形象和地位的研究
        三、关于文殊智慧的研究
        四、文殊信仰的研究
    第三节 当前研究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第五节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文殊菩萨相关的经典
    第一节 文殊经典的分类
        一、显教经典的分类
        二、文殊类经典中的核心典籍
    第二节 文殊经典集出的先后顺序
        一、传译至汉地的先后
        二、文体的区别
        三、对待二乘的态度
        四、思想角度的划分
        五、十方世界与多佛信仰
    第三节 文殊经典中的本生、譬喻故事
        一、文殊菩萨的起源
        二、文殊菩萨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 文殊思想的义理特质
    第一节 文殊般若
        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二、第一义的空观
        三、法界、法性、实际
        四、本净心、自性清净与心性本净
    第二节 入不二法门
        一、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
        二、离言绝虑的秘密义
    第三节 文殊定学与一行三昧
        一、一行三昧的原始涵义
        二、文殊与一行三昧
        三、一行三昧思想的发展
        四、首楞严三昧与疾证
        五、文殊与念佛法门
    第四节 文殊思想中般若与方便的关系
        一、重般若的虚空喻
        二、重方便的总持与不退转
        三、般若与方便的桥梁——心性本净
第三章 文殊教法的实践风格
    第一节 不拘一格的言说风格
        一、宁堕地狱,但说深法
        二、非为初学者说及说法对象的丰富
    第二节 菩萨的次第
    第三节 不重戒律的行为风格
    第四节 文殊经典与天子
    第五节 秽土修行的殊胜功德
第四章 文殊思想的历史价值
    第一节 文殊思想与大乘佛教起源
    第二节 文殊思想与中国佛教
    第三节 入世精神与人间佛教
        一、正精进与重视难行道
        二、入世精神与人间佛教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佛教净土变图式的形成与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净土变造像的图式特征
    二、净土变造像的艺术审美
    三、材料来源与材料处理
    四、研究方法及历史回顾
第一章 净土思想与早期净土变图式
    第一节 净土思想的崛起与净土世界
        一、净土思想的崛起
        二、弥勒菩萨与药师佛的净土世界
        三、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世界
    第二节 早期的西方净土信仰与造像类型
        一、阿弥陀三尊像类型
        二、偶像式西方变造像
        三、胜境式西方变造像
第二章 偶像式西方变的图式形成
    第一节 古印度无像时期—“对称式围绕”的产生
        一、古印度造像的象征性和完整性思维
        二、佛经中的“围绕”描述与完整性思维下“围绕”表现
        三、从完整式围绕到对称式围绕
    第二节 犍陀罗风格时期——“对称式围绕”的发展
        一、无像时期与犍陀罗时期造像风格对比
        二、完整性思维产生原因分析
        三、对称式围绕在犍陀罗造像中的发展
    第三节 从印度对称式围绕到中国偶像式净土变
        一、三尊像图式的由来
        二、“一佛二胁侍”造像形式产生
        三、从三尊像到偶像式净土变
第三章 胜境式西方变的图式形成
    第一节 建筑礼制对胜境式西方变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建筑礼制与佛教建筑
        二、北魏佛寺与西方胜境
        三、建筑礼制在早期西方变中的表现
    第二节 胜境式西方变纵深空间的形成
        一、中轴线与平行直交透视法
        二、平行直交透视空间的对称排布
第四章 西方变图式融合及其审美特征
    第一节 西方变图式新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偶像式与胜境式的发展融合
        一、偶像式西方变在唐初的发展
        二、胜境式西方变在唐初的发展
        三、偶像式与胜境式的融合
    第三节 西方净土变的象征性审美
        一、佛教文化象征物——行树、罗网、栏循
        二、印度尚七传统与“七宝”“四宝”
        三、中国文化象征物——华盖、斗拱、阙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注维摩诘经》性空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我们研究的特点与目的
    1.2 历史的转角—“异教精神”及其作用
        1.2.1 精神起于历史活动
        1.2.2 异族?异教?
        1.2.3 关河旧学对异教精神内涵的充实
    1.3 文献综述
2 对本经核心论点的先期阐释并佛国品第一内容的考量
    2.1 概述
        2.1.1 本经的主旨与特点
        2.1.2 三乘归一
        2.1.3 菩萨特征初探
    2.2 性空论基本原理的探讨与介绍
        2.2.1 性空论为不二论前提
        2.2.2 中观性空原理
        2.2.3 性空余波
    2.3 佛教诠释学的一般原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2.3.1 诠释可能的基础—真理自明
        2.3.2 闻者有异为诠释的必然原因
        2.3.3 一些诠释原理的举例说明
    2.4 众生-菩萨、佛土-净土
        2.4.1 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2.4.2 直心及其观照的应物而形
    2.5 关河旧学中的理论转向与佛教中国化初步
3 菩萨论—模范菩萨维摩诘居士—以方便品第二为例
    3.1 维摩诘菩萨现实成就的中观不二考量
    3.2 对“方便”的诠释与解读
        3.2.1 方便作为一种训练、教化
        3.2.2 方便说法的根底植於时空当下
    3.3 身、法身
        3.3.1 身体-欲望结构及其不二
        3.3.2 法身的诠释解读
    3.4 对菩萨理想的哲学诠释
        3.4.1 辩证身份中的真实-直心
        3.4.2 以此在-存在概念来辨析菩萨论的存在内涵
4 菩萨不二论的进一步展开(第三到第五品)
    4.1 旧理念的革新义(弟子品第三)
        4.1.1 概述
        4.1.2 声闻乘代表人物被摧折
        4.1.3 不二论法的其它几类情况
    4.2 由菩萨转述不二论(菩萨品第四)
    4.3 大士当下的在场说法(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4.3.1 初见论法
        4.3.2 居士对法空的直陈
5 不可思议法的理论与现实展开(第六到第九品)
    5.1 性空为(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品第六)
        5.1.1 不可思议法的二元状态
        5.1.2 二元的辩证
        5.1.3 不可思议性空法的理解与接受
    5.2 观众生品第七不二论题简析
    5.3 空的沉默(佛道品第八)
        5.3.1 佛道的真实所在
        5.3.2 文殊菩萨的方便说法
    5.4 学人之间的相互讨论与问疾场景的说法总结(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6 神迹的扩大、佛陀的印可、经典的推广(第十到第十四品)
    6.1 香积佛品第十
    6.2 菩萨行品第十一
    6.3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6.4 法供养品第十三
    6.5 嘱累品第十四
7 总结论述
    7.1 性空哲学的回顾
        7.1.1 性空论与诠释原则
        7.1.2 空无之别
        7.1.3 性空-荒诞?
    7.2 余论
        7.2.1 四句义论辩的借鉴
        7.2.2 回归到一般意义—自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8)中国佛教的寻根与自立 ——以竺道生涅盘思想研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与特点
    1.3 本论文的内容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2 竺道生行履及相关问题
    2.1 竺道生生平略述
    2.2 竺道生对王权及夷夏之辨的态度
        2.2.1 竺道生对王权的态度
        2.2.2 竺道生与夷夏之辨
    2.3 竺道生的思想分期与着述情况
        2.3.1 竺道生的思想分期
        2.3.2 竺道生的着述情况与解经风格
3 晋宋之前佛教涅盘思想在中国的展开
    3.1 涅盘的内涵及相关议题
        3.1.1 何谓超越?
        3.1.2 超越性的证悟
    3.2 涅盘之初识
        3.2.1 《四十二章经》对涅盘的呈现及其反馈
        3.2.2 《牟子理惑论》中的涅盘思想
    3.3 本土般若学派的涅盘诠解——六家七宗之争
        3.3.1 以体为本的选择——本无宗
        3.3.2 空与无的错置——本无异宗
        3.3.3 色和空的辩证——即色宗
        3.3.4 心与物之分离——心无宗
    3.4 涅盘之体的探讨——慧远与形神之争、法性法身之辨
        3.4.1 形神之辨与慧远的回应
        3.4.2 法性与法身之辨——慧远同罗什的交锋
    3.5 僧肇与《涅盘无名论》
4 竺道生的理体涅盘论
    4.1 道生的“二谛”论
    4.2 竺道生的实相论与“理”论
        4.2.1 实相论——对空的理解
        4.2.2 “理体”论
    4.3 竺道生的涅盘观
        4.3.1 涅盘当于何处求?
        4.3.2 涅盘何谓?
5 竺道生的涅盘佛性论
    5.1 道生与一阐提成佛义
        5.1.1 道生“阐提成佛说”的提出
        5.1.2 道生之阐提成佛论
    5.2 道生的佛性论
        5.2.1 理与“佛性我”
        5.2.2 佛性本有与众生皆有佛性
        5.2.3 佛性之因果义
        5.2.4 佛性之第一义空义
        5.2.5 善不受报与善根再植
6 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论
    6.1 顿渐与成圣
        6.1.1 道生以前的顿渐之争
        6.1.2 成圣与如何成圣
    6.2 道生的顿悟成佛论
        6.2.1 道生对众生的生命状态的判释
        6.2.2 对无明的超脱——道生的顿悟思想
    6.3 谢灵运《辩宗论》对道生顿悟义的继承与发挥
        6.3.1 主论所述顿悟义
        6.3.2 答诸道人论所及之道生顿悟成佛论
        6.3.3 道生顿悟成佛义之复明——《胜鬘经》的回响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维摩诘经》的解脱论及生命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背景与大意概述
    第一节 《维摩诘经》出现的历史背景——大乘佛学的兴起
        一、大乘经典的传出
        二、大小乘佛学的对立
        三、宗教情感的需要
    第二节 《维摩诘经》的译注本介绍
        一、《维摩诘经》的翻译
        二、《维摩诘经》的注疏
    第三节 译者鸠摩罗什
        一、罗什的生平
        二、罗什的成就与影响
    第四节 《维摩诘经》的思想要旨与影响
        一、维摩诘其人
        二、《维摩诘经》的思想要旨
        三、《维摩诘经》在中国的发展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慈悲之情与慈悲之美生命解脱的情感动因
    第一节 维摩示疾——病与悲心
        一、假现病相——观身之实相
        二、菩萨之疾与菩萨之悲
    第二节 幻观众生与菩萨之慈
        一、幻观众生
        二、菩萨之慈
    第三节 慈悲之情
        一、何为慈悲
        二、慈悲之情——生命解脱的情感动因
    第四节 慈悲之情涵融的生命之美
        一、勃勃的生机之美
        二、慈悲之情的生命境界
第三章 性空之理与空之美——生命解脱的终极依据
    第一节 “空”之确立——生命的本体与归宿
        一、无常为“空”之缘起
        二、无我为“空”之根本
        三、涅盘为“空”之归宿
    第二节 众生皆有佛性——生命解脱的可能
        一、“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解脱的内在根据
        二、“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解脱的外部条件
    第三节 “空”之美
        一、缘起之美
        二、无我之美
        三、涅盘的大乐与寂静之美
第四章 入不二法门与不二之美——生命解脱的方法与境界
    第一节 “不二”之法——“三阶”之入“不二法门”
        一、“以言显道”的文字般若
        二、“遣言显道”的观照般若
        三、“以默显道”的实相般若
    第二节 “不二”之境
        一、“不二”即“空”
        二、“不二”与生命之解脱
    第三节 “不二”之美
        一、“不二”思维的探究
        二、“不二”之法的圆融与和谐
        三、“不二”之境的空灵与自在
第五章 “不可思议”与解脱之美——解脱后的世界
    第一节 不可思议——解脱后的世界
        一、“不可思议”的境界
        二、解脱者的时空
    第二节 住世解脱——建设人间净土
        一、“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二、成就众生,净佛国土
    第三节 解脱之美——从永恒到人间
        一、时空之美——从孤绝走向永恒
        二、真俗之美——从超越回到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元魏译经异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元魏译经师及译经
    第二节 元魏译经、异文研究综述
第一章 元魏译经异文基础研究
    第一节 异文的分类
    第二节 提供和辨析异文的材料
    第三节 异文的语言学价值
第二章 元魏译经异文考辨
第三章 元魏译经辨伪及校勘
    第一节 元魏译经辨伪
    第二节 旧题元魏译经异文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超绝的终极之思——文殊“第一义谛”的现代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隋前《法华经》安乐行思想研究[D]. 释慧正. 南京大学, 2020(10)
  • [2]无明慧经与寿昌禅系研究[D]. 杨小华. 南昌大学, 2020(01)
  • [3]方东美的“理想文化蓝图”研究[D]. 刘少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宋以前佛教西方净土思想与文学[D]. 丁良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汉译初期大乘经典中的文殊思想研究[D]. 张正.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6]佛教净土变图式的形成与审美研究[D]. 张哲. 西北大学, 2018(12)
  • [7]《注维摩诘经》性空哲学研究[D]. 李进. 浙江大学, 2018(05)
  • [8]中国佛教的寻根与自立 ——以竺道生涅盘思想研究为中心[D]. 盛宁. 浙江大学, 2017(12)
  • [9]《维摩诘经》的解脱论及生命之美[D]. 马倩如. 云南大学, 2017(09)
  • [10]元魏译经异文研究[D]. 张国良.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超越的终极思想——文殊“初义”的现代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