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多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

小肠多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

一、小肠多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赵丹[1](2020)在《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个部分,是人体消化、吸收和分泌的主要场所。由于食物通过小肠速度快,小肠分泌多种酶类及大量Ig A,且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其黏膜上皮细胞更新快等特点,因此小肠恶性肿瘤比较少见,仅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国外报道显示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长,1975年美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1.1/10万人,而到2018年升至2.4/10万人,增加了118%。目前我国缺少小肠恶性肿瘤大规模的临床调查研究,部分单中心调查报道显示我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小肠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不突出,当肿瘤体积较大时才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且小肠解剖结构特殊,常规检查不能明确,故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及小肠镜的陆续开展,大大提高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但临床中仍存在对小肠恶性肿瘤认识不深入、诊疗不及时等情况,时有误诊、漏诊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诊断方法、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目的:通过分析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内镜下病灶病理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灶病理确诊。按有无原发病灶,分为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和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按照病理类型,分为小肠腺癌(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SBA)组、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s)组、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Small 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SI-NENs)组、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组、小肠黑色素瘤(Small intestine melanoma,SIM)组、小肠平滑肌肉瘤(Small intestine leiomyosarcoma,SIL)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学结果、肿瘤部位、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的差异。结果:1.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特征(1)一般情况:小肠恶性肿瘤患者共152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66例,男:女=1.3:1,年龄3291岁,平均年龄(61.6±11.3)岁。(2)临床表现:以腹痛或腹部不适者最多见,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消化道症状次之,部分可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无症状体检发现,体征以黄疸者多见,其次为腹部包块、腹膜炎、贫血。(3)实验室检查: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中Hb下降者占比57.9%(88/152),CEA升高者占比19.9%(27/136),CA19-9升高者占比39.7%(54/136),便常规提示潜血阳性者占比50.0%(16/32)。(4)辅助检查:小肠X线钡剂造影、腹部彩超检出率分别占80.0%(12/15)、67.9%(19/28)。腹部CT、MRI检出率分别为88.0%(88/100)和95.8%(46/48),PET-CT检出率占100.0%(8/8),内镜检出率占96.3%(79/82)。(5)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多见,占62.5%(95/152),其次为空肠占17.8%(27/152),回肠13.8%(21/152),空回肠不明者占5.9%(9/152)。(6)病理类型:腺癌占66.4%(101/152),间质瘤占23.0%(35/152),淋巴瘤占3.3%(5/152),神经内分泌肿瘤占2.6%(4/152),鳞癌占2.6%(4/152),平滑肌肉瘤占0.7%(1/152),黑色素瘤占1.3%(2/152)。(7)治疗方案:小肠恶性肿瘤以单纯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占69.7%(106/152),部分患者行单纯化疗2.6%(4/152)、手术联合化疗占9.2%(14/152)、介入治疗7.9%(12/152)、对症支持治疗10.5%(16/152)。2.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临床特征比较(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132例,占86.8%,男:女=1.3:1,平均年龄61.1±11.2岁,小肠继发恶性肿瘤20例,占13.2%,男:女=1.5:1,平均年龄65.5±11.1岁。(2)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患者各临床表现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Hb下降者占100.0%(20/20)高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51.5%(68/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中病灶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66.7%(88/132),高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的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各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中均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各治疗方案实施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中各病理类型间患者临床特征比较(1)SBA组86例,男:女=1.15:1,平均年龄62.5±10.8岁;SISTs组35例,男:女=1.7:1,平均年龄58.3±12.2岁;PSIL组5例,平均年龄60.0±9.3岁;SI-NENs组4例,平均年龄57.3±12.1岁;SIM、SIL各1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岁和61岁。(2)SBA组中出现黄疸者占40.7%(35/86)、发热者占12.8%(11/86)高于SISTs组,出现消化道出血者占7.0%(6/86)、腹膜炎者占1.2%(1/86)、腹部包块者占2.3%(2/86)明显低于SIS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BA组中病灶以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88.4%(76/86),而SISTs组中病灶以位于空肠37.1%(13/35)及回肠28.6%(10/35)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BA组中CEA和CA19-9升高者比例分为20.5%(16/78)和61.0%(47/77),明显高于SIS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STs组中CT检出率100.0%(26/26)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ISTs组中手术治疗者占比为100.0%(35/35)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均以中老年多见,好发于男性。2、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为主,部分类型可出现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3、小肠恶性肿瘤主要位于十二指肠,而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好发部位不同。4、便潜血阳性、贫血患者除外胃、结肠疾病时,要注意小肠恶性肿瘤的可能。5、CT和MRI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小肠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PET-CT检查可准确发现小肠恶性肿瘤并能判断远处转移病灶,值得推广应用。6、胶囊内镜及小肠镜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超声内镜适用于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腹腔镜有助于发现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不能发现的小肠病变,且同时可进行手术治疗。7、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或靶向治疗提高疗效,介入支架治疗主要用于减轻梗阻性黄疸;小肠继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手术、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王天宝,董文广,曾庆东,李兆亭[2](2005)在《小肠肿瘤48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探讨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小肠肿瘤多表现为腹痛、腹块、黑便、腹胀、恶心、呕吐。平滑肌肉瘤中有63·2%(12/19)位于空肠,腺癌75·0%(12/16)位于十二指肠,淋巴瘤66·7%(4/6)位于回肠。54·2%(26/48)的小肠肿瘤位于十二指肠及屈氏韧带以下20cm的空肠。多发性小肠肿瘤为8·3%(4/48)。术后复发的占10·4%(5/48)。根治性切除占70·8%(34/48),姑息性手术占25·0%(12/48),探查活检术占4·2%(2/48)。对腹痛、腹部肿块、黑便患者如已排除胃结肠病变应高度怀疑小肠肿瘤,特别是平滑肌肉瘤的可能性。小肠肿瘤常多发,术后易复发。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小肠肿瘤最有效的方法。

毕建威,经纬,赵为国[3](2004)在《小肠平滑肌肉瘤诊治分析(附10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小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治策略 ,提高诊治水平。 方法 :对我院 1 993~ 2 0 0 1年收治的 1 0例小肠平滑肌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0例小肠平滑肌肉瘤中 ,行根治性手术 6例 ,术后生存最短 1年余 ,最长 8年 6个月仍健在 ,1例肿瘤摘除术后生存 4年余 ;行姑息性切除术 3例 ,分别于术后 1、2、3年死亡。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小肠平滑肌肉瘤较为少见 ,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 ,诊断较为困难 ,其确诊依赖病理结果。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对放、化疗不够敏感 ,但亦有一定作用

经纬,毕建威,张林根[4](2003)在《小肠多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文中研究说明

吴云才,汤国兴[5](1998)在《原发性小肠肿瘤4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原发性小肠肿瘤40例临床分析附属医院普外科吴云才丹阳市丹凤医院汤国兴原发性小肠肿瘤比较少见,仅占消化道肿瘤的1~5%左右。我院普外科自1979年到1995年间共收治原发性小肠肿瘤40例,现将收治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22例,女1...

辛实,夏学玲[6](1983)在《原发性空回肠恶性肿瘤(附21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是少见疾病,国内有关报道较少,除其中好发于十二指肠的恶性肿瘤外,空回肠恶性肿瘤更为罕见。又因术前诊断比其它消化道恶性肿瘤都较困难,一般发现过晚,故预后多不佳。为此将我院病理科近年遇到的21例原发性空回肠恶性肿瘤报道如下。

汪永录,张培军,曹之清[7](1979)在《空肠或回肠平滑肉瘤(附三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空肠或回肠平滑肌肉瘤很少见。国内资料:空肠平滑肌肉瘤仅三例,回肠平滑肌肉瘤尚未见报道。我院二年来遇见空肠平滑肌肉瘤一例,回肠平滑肌肉瘤二例,其中一例为多发性的。

沈艳莹[8](2020)在《KIT/PDGFRA基因突变和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在胃肠间质瘤中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KIT/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及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表达与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在当今治疗模式下,两者对于评价GIST患者预后的价值,寻找判断GIST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更为精确的指标;同时探讨散发性多发性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1)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6年1月到2018年12月1163例GIST病例,对所有病例采用PCR扩增和直接基因测序法检测了KIT基因9、11、13、17外显子和PDGFRA基因的12、18外显子,根据基因突变累及的不同基因、外显子以及密码子,分为12种不同基因突变亚型,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了比较。(2)收集我院2002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部分GIST病例共291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Dystrophin表达水平,分析Dystrophin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3)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1月到2019年9月的27例散发性多发性GIST以及11例和散发性多发性GIST十分相像的转移性GIST,比较了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突变类型以及预后特点。并将27例散发性多发性GIST与同期的1066例单发性GIST的预后进行了比较。【结果】(1)我们将1163例GIST分为12类亚型,分别为:野生型、PDGFRA基因杂合性突变、KIT基因9外显子杂合性突变、KIT基因13外显子杂合性突变、KIT基因17外显子杂合性突变、KIT基因11外显子纯合性突变、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并累及10内含子、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并累及密码子557和/或558、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不累及密码子557或558,并仅累及1个密码子、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不累及密码子557或558,并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密码子、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点突变、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重复突变。通过比较这12种基因突变类型在不同危险度GIST中的分布频率,可以将其进一步归类为3组:第一组包括两种突变类型,分别是KIT基因11外显子纯合性突变和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并累及10内含子;第二组是包括三种突变类型,分别是KIT基因9外显子杂合性突变、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累及密码子557和/或558和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不累及密码子557或558,并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密码子;其余类型包括了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不累及密码子557或558,并仅累及1个密码子、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点突变、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重复突变、KIT基因13外显子杂合性突变、KIT基因17外显子杂合性突变、PDGFRA基因杂合性突变以及野生型GIST归为第三组。第一组突变类型中转移性GIST和高危型GIST最多,而第三组突变类型中转移性GIST和高危型GIST最少,第二组居中,其差异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低危组GIST中,肿瘤部位位于直肠以及具有KIT基因11外显子缺失突变并且缺失突变累及2个或2个以上密码子的GIST具有较短的无病生存期,(P<0.001)。在经过手术完整切除以及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高危组GIST中,第一组基因突变类型即具有KIT基因11外显子纯合性突变和具有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并累及10内含子的GIST患者复发率最高,第二组基因突变类型即KIT基因9外显子杂合性突变、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累及密码子557和/或558和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不累及密码子557或558,但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密码子的GIST的复发率其次,而第三组即其他类型的基因突变的GIST的复发率最低。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都表明对于无病生存期,这样的基因分组是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而对于总生存期,KIT基因11外显子纯合性突变是不良预后因素,并且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41)。(2)在291例GIST组织中,有234例GIST呈Dystrophin阳性表达,包括31例强阳性表达及203例弱阳性表达,57例GIST呈Dystrophin阴性表达。在NIH危险度分级评价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的GIST肿瘤中,Dystrophin阴性表达率分别为5.3%、7.4%、11.1%及27.4%。Dystrophin阴性表达与GIST的危险度增加有显着相关性(P<0.001)。在初次就诊时即为转移性或播散性GIST中,Dystrophin的阴性表达率高达81.3%。Dystrophin阴性表达与肿瘤发生转移密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经过手术完整切除加术后辅助治疗的高危GIST患者,Dystrophin阴性表达的GIST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低于Dystrophin阳性表达的GIST患者,其中无病生存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78),总生存期有统计学差异(P=0.018)。并且Dystrophin阴性表达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5)。(3)27例散发性多发性GIST和1066例同期的单发性GIST相比,散发性多发性GIST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常见,好发于胃。散发性多发性GIST的病灶通常比较小,核分裂指数低,危险度分级低(P均<0.05)。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显示散发性多发性GIST的多个病灶均携带有不同的KIT或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在本次研究的随访期间,没有出现散发性多发性GIST复发。而在11例和散发性多发性GIST十分相像的转移性GIST中,同一病人的多个病灶的基因表型相同,并且有一致的组织学特征和高核分裂指数。【结论】(1)进一步细分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对于评估GIST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特别应仔细评估具有KIT外显子11纯合性突变及具有KIT基因11外显子杂合性缺失突变,并累及10内含子的GIST,虽然这两种突变发生率很低(分别为4.1%和1.3%),但具有这些突变的GIST患者即使接受了完整手术治疗以及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后复发率仍然很高,预后很差,需要我们加强密切随访和警示,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2)Dystrophin蛋白阴性表达可以作为评价经过手术完整切除加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高危GIST患者的总生存期的预后标记物,并且Dystrophin阴性表达与GIST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发生转移机制之一。(3)散发性多发性GIST是十分罕见的,但其患者的预后并不比具有同样危险度、采用同样治疗方案的单发性GIST患者的差,提示多个肿瘤病灶可能并不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当散发性多发性GIST与转移性GIST难以区分时,同一患者的多个病灶存在不同的KIT/PDGFRA基因突变模式,支持肿瘤为多发性,而多个病灶组织学特征一致并且具有高核分裂指数则提示肿瘤为转移性。

刘秋雨[9](2020)在《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约20%-30%显示恶性生物学特征,同时11%-47%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GIST的治疗与相应的预后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和分析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4年4月间的GIST病例共168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证实。回顾性分析其相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按照1年、3年、5年随访患者生存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子。结果:168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18岁-78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消化道出血。原发部位在消化系统者115例(68.4%),其中51例(30.4%)呈多发性病灶;88例(52.4%)病灶瘤体最大径>5cm,80例肿瘤组织核分裂像≥5个/50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部分肿瘤组织呈CD117阳性,比率约占92.9%(156/12),DOG1阳性比率为97.0%(163/5),CD34阳性比率为53.0%(89/79),S-100阳性比率为25.6%(43/125)。获随访患者149例,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数目、CD34与S-100表达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最大径、核分裂数目与肿瘤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即肿瘤最大径>5cm,或核分裂数≥5个/50HPF者,常常提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核分裂数和肿瘤最大径是GIST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第二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基因突变主要见于KIT基因,少部分出现PDGFRA基因突变。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类型,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6例GIST中,检测出80例存在KIT基因突变,4例存在PDGFRA基因突变。突变型84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38岁至70岁,平均年龄64岁。1)80例KIT突变病例中,64例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主要为缺失突变,缺失片段包括555-559密码子、576密码子、557-558密码子,少见类型有576、557替代突变,同时合并存在少见的基因突变,即FLT1基因替代突变、DDR2基因替代突变。9例存在9号外显子突变,包括常见的502-503重复突变,少见的501插入突变,以及486替代突变,后者同时合并新型的CCNYL1–BRAF基因融合突变,且该例形态学上呈混合型,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呈小巢状、漩涡状,类似于脑膜瘤样形态;13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642替代突变;17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822替代突变;2)PDGFRA基因突变4例,3例位于18号外显子,除了常见的D842V突变类型外,新发现843插入突变,以及842-845缺失突变,同时合并DDR2基因替代突变;12号外显子1例,呈561替代突变。结论:GIST中存在少见的KIT突变类型,同时可合并新型的融合性基因,以及新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可能与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第三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消化系统外原发性者少见,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者亦很少见;最常转移部位是肝脏,且少部分患者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原发于消化道的GIST可合并其他肿瘤,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靶向治疗的GIST,是否基因突变类型和病理学特征有改变?本部分拟探讨上述少见特殊类型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GIST、伴骨转移的GIST、胃肠道外原发性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GIST、靶向治疗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GIST共924例,搜集符合本次研究目的的病例,并采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消化系统外原发性GIST(EGIST)共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8-72岁,以腹膜后最多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特征与原发于消化系统的GSIT相似;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小GIST病例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48-82岁,小GIST主要发生于胃,肿瘤细胞稀疏,且多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 6例,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跨度48-75岁,几乎均存在同时性肝转移灶和腹腔播散,均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罕见骨转移的病例3例,原发部位在食管、胃和小肠,骨转移灶主要发生于锥体、肱骨,均存在KIT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同时性骨和肺转移GIST病例1例,女,71岁,转移灶在靶向治疗后出现多灶性坏死,肿瘤细胞可见横纹肌样形态。结论:EGIST在病理特征、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判断标准上与GIST相同;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小GIST呈极低危险度,遗传学表现提示其可能为GIST发生早期事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常呈高危险度,存在同时性肝脏和腹腔转移的可能;GIST骨转移最常发生于脊柱,肿瘤呈高危险度,且伴有肝转移者尤其应警惕骨转移的可能;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骨和肺转移的GIST常出现转移灶形态学改变。第四部分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野生型GIST大多存在SDH缺失突变、BRAF基因突变等,是否存在其他突变基因及突变类型?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突变,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首先采用一代测序技术筛选野生型GIST,并进一步对这部分肿瘤采用NGS检测分析是否存在已知或未知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5例GIST中,12例为野生型GIST,其中女性7例,男性5例,年龄36-82岁。其中5例为SDH缺陷型GIST,免疫组化呈SDHB表达缺失,女性为主,均发生于胃,组织学主要呈上皮样型;分子检测发现1例存在SDHA基因替代突变(E564K),同时存在CCND1和RB1基因扩增突变,肿瘤呈恶性行为;1例存在SDHD基因替代突变(D113Tfs22),同时存在TP53基因替代突变(D281Y),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1例存在TP53基因的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共存,替代突变(R273H)和300308缺失插入突变,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肿瘤呈恶性行为。非SDH缺陷型GIST共7例,2例存在BRAF基因替代突变(V600E),同时相应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梭形细胞型,其中1例发生于肿瘤体积为0.6cm的micro GIST;1例存在CDH1基因功能性胚系突变,类型为替代突变(D786N),该例肿瘤原发于十二指肠,增殖指数较高(20%),呈高危险度。结论:野生型GIST中可存在少见的突变类型,如TP53基因突变、CCND1基因扩增、RB1基因扩增,且可以和SDH亚单位基因突变合并存在,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非SDH缺陷型GIST中除常见的BRAF基因突变外,尚有少见的CDH1基因突变,且也有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曹霞[10](2019)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两个野生动物园动物肿瘤的调查和病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对野生动物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研究鲜有报道,对野生动物肿瘤的发生情况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对野生动物肿瘤病的调查、肿瘤形态学研究,为野生动物肿瘤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本文于2013年至2018年对内蒙古两家动物园野生动物肿瘤病的发生进行了调查,对收集的肿瘤组织做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结果表明:(1)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和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共计2641只(头)圈养野生动物,共检出7例肿瘤病例。其中,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共计846只(头)中有4只(头)发生肿瘤,发病率0.47%;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共计1795只(头)有3只(头)患病,发病率为0.16%;(2)7例野生动物肿瘤病确诊结果:浣熊胰腺组织结节状肿瘤,肿瘤组织具有典型胰腺腺泡结构,单克隆抗体AE1/AE3和β-Catenin阳性,诊断为胰腺腺泡细胞癌;摩佛伦羊右肾组织内结节状肿瘤,肿瘤组织呈大小不等的囊状,囊壁结构与肾小管结构相似,单克隆抗体CK7、Vimentin和P63阳性,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东北虎胸腔入口处肿瘤和肺弥散性肿瘤,肿瘤灶具有典型的鳞状细胞癌的结构,单克隆抗体AE1/AE3和CK5/6阳性,诊断为肺鳞癌;非洲狮肝脏内多囊性肿瘤和肺脏多囊性肿瘤,肿瘤组织呈大小不等的囊状,囊壁结构同胆管,单克隆抗体AE1/AE3和Villin阳性,诊断为肝内胆管囊腺癌伴肺脏转移;猕猴左肩部结节状肿瘤,肿瘤组织内可见与平滑肌细胞相似的肿瘤细胞和骨组织,单克隆抗体 Vimenntin、Calponin、SMA、Satb2、ki-67 和 Caldesmon 阳性,诊断为平滑肌肉瘤及成骨肉瘤混合瘤;小黑熊全身性结节状肿瘤,肿瘤细胞为基本形态一致、大小略有差异的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CD3阳性,诊断为T细胞性淋巴瘤;猞猁全身性肿瘤,肿瘤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红染,多数呈典型的肾形细胞核,单克隆抗体CD1a和Vimentin呈阳性,诊断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结论:(1)两家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均有肿瘤病发生,但发病率有较大差异(分别为0.47%和0.16%);(2)两家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的肿瘤为浣熊胰腺腺泡细胞癌、摩佛伦羊肾透明细胞癌、东北虎肺鳞癌、非洲狮肝内胆管囊腺癌、猕猴平滑肌肉瘤及成骨肉瘤、小黑熊T细胞淋巴瘤、猞猁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二、小肠多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肠多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肠恶性肿瘤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KIT/PDGFRA基因突变和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在胃肠间质瘤中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KIT/PDGFRA基因突变类型与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分析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抗肌萎缩蛋白表达与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散发性多发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线索及其预后特点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参考文献
小结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二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三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四部分 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内蒙古西部地区两个野生动物园动物肿瘤的调查和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野生动物肿瘤的流行情况及病因
        1.1.1 野生动物肿瘤的流行情况
        1.1.2 野生动物肿瘤的病因
    1.2 与本研究相关的肿瘤疾病
        1.2.1 胰腺腺泡细胞癌
        1.2.2 肾透明细胞癌
        1.2.3 肺鳞癌
        1.2.4 肝内胆管囊腺癌
        1.2.5 平滑肌肉瘤及成骨肉瘤混合瘤
        1.2.6 T细胞淋巴瘤
        1.2.7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1.3 肿瘤诊断方法
        1.3.1 影像学诊断技术
        1.3.2 病理组织学诊断技术
        1.3.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及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动物、病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方法
        2.2.1 肿瘤发病情况调查
        2.2.2 大体病变观察
        2.2.3 病理组织学观察
        2.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 结果
    3.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3.2 浣熊胰腺腺泡细胞癌
        3.2.1 剖检病变
        3.2.2 病理组织学变化
        3.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2.4 讨论
    3.3 摩佛伦羊肾透明细胞癌
        3.3.1 剖检病变
        3.3.2 病理组织学变化
        3.3.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3.4 讨论
    3.4 东北虎肺鳞癌
        3.4.1 剖检病变
        3.4.2 病理组织学变化
        3.4.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4.4 讨论
    3.5 非洲狮肝内胆管囊腺癌
        3.5.1 剖检病变
        3.5.2 病理组织学变化
        3.5.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5.4 讨论
    3.6 猕猴平滑肌肉瘤及成骨肉瘤
        3.6.1 剖检病变
        3.6.2 病理组织学变化
        3.6.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6.4 讨论
    3.7 小黑熊T细胞淋巴瘤
        3.7.1 剖检病变
        3.7.2 病理组织学变化
        3.7.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7.4 讨论
    3.8 猞猁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3.8.1 剖检病变
        3.8.2 病理组织学变化
        3.8.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8.4 讨论
4 全文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小肠多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赵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2]小肠肿瘤48例临床分析[J]. 王天宝,董文广,曾庆东,李兆亭. 肿瘤防治杂志, 2005(13)
  • [3]小肠平滑肌肉瘤诊治分析(附10例报告)[J]. 毕建威,经纬,赵为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02)
  • [4]小肠多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J]. 经纬,毕建威,张林根.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3(01)
  • [5]原发性小肠肿瘤40例临床分析[J]. 吴云才,汤国兴.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8(02)
  • [6]原发性空回肠恶性肿瘤(附21例临床分析)[J]. 辛实,夏学玲. 铁道医学, 1983(04)
  • [7]空肠或回肠平滑肉瘤(附三例报告)[J]. 汪永录,张培军,曹之清. 肿瘤防治研究, 1979(05)
  • [8]KIT/PDGFRA基因突变和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在胃肠间质瘤中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 沈艳莹.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D]. 刘秋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10]内蒙古西部地区两个野生动物园动物肿瘤的调查和病理学研究[D]. 曹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小肠多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