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RDS 中打开肺

在 ARDS 中打开肺

一、Open lung in ARDS(论文文献综述)

汤梦南[1](2021)在《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AKI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拟收集并对重症医学科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接受有创机械通气(IMV)患者致急性肾脏损伤(AKI)的发病率、病死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师了解呼吸窘迫综合征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致急性肾脏损伤的流行病学,提早应对肾损伤的发生,为临床早期识别与防治ARDS-IMV-AK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患者来源于2019.01.01-2020.01.01入住泰州市人民医院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44例,其中24例因不符合入组条件予以排除,最终纳入120例患者进行数据收集。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相关治疗及评分表等资料,调查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AKI的发生率、临床特点情况。将符合研究对象的患者分为AKI组及非AKI组,先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Kaplan-Meir生存分析绘制图表,说明患者住院时间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估急性肾损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平均发病年龄64.2岁,男性占64.2%。所有纳入研究患者中AKI的发病率为47.5%(57/120),死亡率为38.33%(46/120),其中AKI组死亡率59.64%(34/57),非AKI组患者死亡率19.04%(12/63)。按AKI的分期中I期AKI13例,其中死亡率38.4%;Ⅱ期AKI17例,其中死亡率62.5%;Ⅲ期AKI27例,其中死亡率79.1%。与非AKI组的患者相比,AKI患者的死亡率显着增加。Kaplan-Meir生存曲线表明,AKI的发生与住院患者的不良预后显着相关(P<0.001)。在120例ARDS患者中,按照ARDS的病因分为七类,其中肺炎35例(29.1%),AKI的发病率48.5%(17/35);脓毒血症28例(23.3%),AKI的发病率60%(15/28);多发伤17例(14,1%),AKI的发病率23.5%(4/17);误吸12例(10%),AKI的发病率50%(6/12);中毒12例(10%),AKI的发病率58.3%(7/12);胰腺炎6例(5%),AKI的发病率66.7%(4/6);其它(8.3%)10例,AKI的发病率40%(4/10)。ARDS的病因主要是肺炎和脓毒血症,ARDS各类病因中发生AKI风险最高的是胰腺炎及脓毒血症。在单因素分析中,近6月手术史、意识不清、高碳酸血症、基础肌酐水平、七日内肌酐最高值、PH降低、尿潜血阳性,白细胞计数、CRP、PCT升高,急性生理慢性健康-Ⅱ评分、SOFA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PCT是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168,95%CI1.049-1.301),随着PCT升高,发生AKI的风险越大(P=0.005);基础肌酐是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2.233,95%CI1.383-3.605),随着基础肌酐值上升,发生AKI的风险越大(P<0.001);PH值是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488,95%CI1.081-1.890),随着动脉血气PH值的降低,发生AKI的风险越大(P=0.01);意识不清是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072,95%CI1.081-1.890),随着意识不清的发生,发生AKI的风险越大(P=0.002);SOFA评分是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3.672,95%CI2.227-5.760),随着SOFA评分数值的上升,发生AKI的风险越大(P<0.001);结论:1.ICU中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在的发病率47.5%,其中总死亡率38.33%,AK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AKI组死亡率34例(59.64%)与非AKI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12例(19.04%)。2.ICU中发生ARDS的病因以感染原因为主,其中肺炎和脓毒血症为重症患者发生ARDS的主要原因。ARDS各类病因中发生AKI风险最高的是胰腺炎及脓毒血症。3.PCT、意识不清、SOFA评分、PH值、基础肌酐水平是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按影响程度排名依次是:SOFA评分、基础肌酐水平、PH值、PCT、意识不清。

王鑫[2](2020)在《麻醉中个体化潮气量设定在肺保护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下机械通气,结合术中各阶段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个体化潮气量与常规潮气量设定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8月在我院行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性别不限,年龄30~50岁之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II级,体重指数(BMI)18~24kg/㎡,无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基础疾病,无常规麻醉禁忌证,将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实验组(T组),每组患者各20例。全麻诱导舒芬太尼0.4ug/kg、依托咪酯0.3mg/kg、罗库溴铵0.6mg/kg,待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达指定数值(两组患者均在40~60之间),施行气管插管,确认导管进入气管内且导管位置良好,连接导管与麻醉机、监护仪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数值,麻醉机参数设置为吸入氧浓度50%,氧流量1L/min,吸呼比(I:E)为1:2,气道峰压<30cm H2O;潮气量设置:C组采用常规潮气量设置8ml/kg,初始呼吸频率12次/分,T组患者术前测定静息状态时潮气量,术中机械通气潮气量采用静息状态时所测值,即设置个体化潮气量,初始呼吸频率12次/分,两组患者设定相应潮气量后,依据Pet CO2调节呼吸频率使两组实现等效通气(即Pet CO2均维持在40±5mm Hg之间)。全麻维持微量泵静脉泵注异丙酚(3~5mg/kg/h)、瑞芬太尼(0.1~0.2ug/kg/min)维持麻醉深度,术中依据BIS值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调整泵注剂量。两组患者分别在以下时点即T1(麻醉前)、T4(术后6h),采集患者静脉血5ml,经离心(3000r×10min)后取上清液,-80℃冻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样本中人I型细胞质膜蛋白(HTI56)、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浓度;于T1(麻醉前)、T2(插管后20分钟)、T3(插管后40分钟)、T4(术后6h)记录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于T2(插管后20分钟)、T3(插管后40分钟)记录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平均压(Pmean)。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ASA分级、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时间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T1(麻醉前)炎症因子IL-6、TNF-α、HTI56及SP-A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T4(术后6h)IL-6、TNF-α、HTI56及SP-A均较术前升高,且IL-6、TNF-α、HTI56及SP-A升高幅度C组大于T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相比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麻醉中个体化潮气量设定亦可维持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稳定,不会引起呼吸道阻力增加及血流动力学大幅度波动。(2)相比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麻醉中个体化潮气量设定可使术后IL-6、TNF-α、HTI56及SP-A等炎症指标的释放减少,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肺血屏障损伤,从而发挥肺保护作用。

周雁楠[3](2018)在《小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联合手法肺复张对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小潮气量及适度呼气末正压通气联合手法肺复张,对全身麻醉过程中老年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围术期肺功能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标准通气组(潮气量8-10ml/kg)和保护性通气组(潮气量6-8 ml/kg,5cmH2O PEEP及肺复张手法),每组30例。麻醉方法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术后予以股神经周围置管自控镇痛,保证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和功能锻炼,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附近及肺内感染。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点(术前及术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压力及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以及其他合并症,利用肺功能仪检测术前及术后1,3,5天肺功能。结果两组术前PaO2组间比较无差异,而术后PaO2均明显低于术前,但保护性通气组明显高于标准通气组[(80.2±3.4)mmHg(1 mmHg=0.133kPa)比(74.1±2.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性通气组呼气末二氧化碳高于标准通气组[(42.4±2.1)mmHg比(38.1±1.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道压力、术前术后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通气组术后1,3,5天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性通气组术后1,3,5天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护性通气组明显高于标准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其他合并症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中施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减少就可以减少医疗及护理成本。反之术后肺部并发症与增加的资源利用率,护理成本以及伴随呼吸衰竭的死亡率高有关。术中应用小潮气量、适度呼气末正压联合手法肺复张可以改善老年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杨森,王献民,柳颐龄,黄楠,石坤[4](2015)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中呼气末正压设定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肺复张后动态P-V曲线呼气支形态和肺泡闭合压的相关性,为儿童机械通气过程中选择维持塌陷肺泡持续复张的最佳PEEP提供简捷的方法。方法对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分别采用P-V曲线呼气支和测量肺闭合压的方法设定PEEP,同时在设定的PEEP情况下测量氧合指数。结果采用P-V曲线呼气支设定PEEP和测量肺闭合压的方法设定PEEP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P-V曲线呼气支形态设定最佳PEEP是切实可行的,可为儿童机械通气过程中选择维持塌陷肺泡持续复张的最佳PEEP提供简捷方法。

孟蕾[5](201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两种肺复张方法治疗的效果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和比较控制性肺膨胀和压力控制法用于ARDS患者肺复张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方面的影响。方法:12例ARDS患者,在镇静、非肌肉松弛状态下,先后随机采用控制性肺膨胀(40cmH2O,40s)和压控法(20cmH2O,2 min)进行肺复张,中间隔洗脱期。收集两种方法复张前、复张后5 min、1 h的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和复张中的呼吸力学与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两复张方法的氧合改善情况及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的影响。结果:(1)两种肺复张方法对FRC、PaO2/FiO2复张后5 min、1 h均有增加,较复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Cs、Plat、PCO2在复张后5 mint、1 h均有有改善,较复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R、Em在复张后无明显变化,较复张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种肺复张方法:对HR、MAP在仅复张中有所影响,较复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CI在SI与PCV复张中、复张后5min、复张后1h无明显影响,与复张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TFC在复张中均有下降,较复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SI法在复张后5minTFC仍有下降,较复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PCV法则较复张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正压和压控法肺复张对ARDS患者氧合、功能残气量、肺复张中顺应性均有明显改善,两方法效果相同;两种方法在复张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有变化但未影响循环功能,且波动在在正常范围,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

邵昕,何奎华[6](2010)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压力-容积曲线及其在通气设置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肺压力-容积曲线反映肺的机械力学特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描记肺压力-容积曲线不仅可以监测肺机械力学受损情况,而且可以指导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的可能性。现就肺压力-容积曲线的各种描记方法、对其含义的新阐述以及利用肺压力-容积曲线来调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通气参数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设置提供参考。目前文献提示应用肺压力-容积曲线的呼气支最大曲率拐点来设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通气时的呼气末正压可能更合理。尽管如此,如何便捷准确地描记、理解急性呼吸综合征时肺压力-容积曲线并指导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仍需依靠更进一步的实验、临床研究。

喻文亮[7](2006)在《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和肺保护性通气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前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威胁各年龄层人群的临床危重症。它集呼吸、循环、血液、代谢、炎症等方面的严重障碍于一身,与呼吸机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被称为临床危重症的“典型范例”。ARDS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最为棘手的疾病之一,也是急性严重呼吸综合征(SARS)及禽流感患儿主要死因,近年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小儿危重病的主攻内容。1994年ARDS欧美联席会议(AECC),颁布了ARDS新定义:1、急性起病;2、PaO2/FiO2≤200 mmHg(不论PEEP水平如何);3、前后位胸片两侧浸润影;4、肺动脉楔压≤18mmHg或临床无左房压增高证据。小儿ARDS为PICU的少见病症,攻克这一临床医学重症必然期待多中心协作以获取具有统计学力度的样本。我国在世界上拥有最丰富的病儿资源,构建全国小儿ARDS协作组,整合PICU病儿资源,开展临床多中心研究,应能提高我国小儿危重医学临床研究水平,并使之在国际儿科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组织全国25家省市级儿童医院及综合医院儿科的PICU,成功组建全国小儿ARDS协作组,开展了一项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同时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获得的启示,针对国际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新兴但尚有争议的超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手段—ARDS开放肺技术(OLC),开展了一项动物实验。我们希望通过前项研究,获得我国关于小儿ARDS较为全面的资料及数据,并为进一步组织实施小儿危重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协作研究和构建我国小儿危重病协作网进行一些尝试;而动物实验的研究则进一步寻求有效的小儿重症ARDS救治措施,如果安全且有效,则可以为下一步开展合理的临床干预研究提供前期实验依据。第一部分小儿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前瞻性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背景ARDS是儿科临床危重症,伴有低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医疗费用。1994年ARDS AECC,颁布了ARDS新定义:1、急性起病;2、PaO2/FiO2≤200 mmHg(不论PEEP水平如何);3、前后位胸片两侧浸润影;4、肺动脉楔压≤18 mmHg或临床无左房压增高证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可提供疾病发病情况和发病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诊断治疗的标准化及临床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可靠依据。国际上既往关于小儿ARDS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PICU中ARDS的患病率为0.7-4.2%,病死率为30-70%。但大多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研究。国际尚未见以94年欧美联席会议ARDS新定义为基础的小儿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而国外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不能反映我国的发病情况和发病规律,因此,有必要获取我们自己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目的前瞻性调查我国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小儿ARDS的状况,探讨其在我国PICU中的患病率、病死率、原发病、诊断特点、疾病负担、及病死相关因素等。方法组织全国25家拥有PICU建制的儿童医院组建小儿ARDS协作组,对2004.1.1-2005.6.30期间(各家医院均为12个月)收入参加医院PICU的所有年龄在生后29天-14周岁的危重患儿进行前瞻性调查。PICU危重病儿收治数按国内小儿危重评分及美国PICU入出院指南进行筛选后确定,作为同期小儿ARDS在PICU中患病率的基数。ARDS按94年欧美联席会议标准进行诊断。患儿入选ARDS后,前五天每12小时,五天后每天收集一次数据,大于21天者每周收集两次数据,数据包括:人口学特征、呼吸机参数、气体交换、肺力学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器官功能、病人预后和疾病负担等。指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调查协调中心,负责管理调查工作和数据质量的监控;建立中心数据库和协作组自己的网站及基于网页的数据录入方式,以实现数据的及时呈递和信息的快捷沟通。所有资料应用软件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家PICU12个月总收治病人数为12 018例,符合危重病例标准者7 269例,PICU危重病儿病死率为6.7%(485/7 269),ARDS 105例,病死64例,患病率为1.44%(105/7 269),病死率为61.0%(64/105)。ARDS病死率为PICU危重病例的9.0倍。ARDS起病后24小时病死者为23例,占ARDS病死者35.9%(23/64)。ARDS主要原发病为肺炎(55.2%)及脓毒症(22.9%)。并存慢性疾病者32.4%(34例),ARDS起病时平均年龄为54.1±54.7(中位数24)月。ARDS起病距原发病起病时间为77.8±55.7小时,其第25,50,75,90,95百分位分别为24、72、120、144及168小时。ARDS行机械通气者97例,行压力控制通气者61.9%(60/97),机械通气初始参数吸气峰压、平均气道压、呼气末正压及潮气量分别为27.5±6.1cmH2O、13.9±4.1 cmH2O、7.1±3.4 cmH2O及8.0±3.7 ml/kg,生存者及病死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0.5±10.8天及6.2±6.8天。生存者平均住院日为18.8天,为危重病例中非ARDS患者平均住院日的2.8倍,ARDS生存者PICU费用为38 986元,为PICU中非ARDS病例的4.3倍。结论小儿ARDS在我国PICU中是一患病率低、病死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疾病,病死率高于欧美国家水平。本研究资料提供了小儿ARDS在我国PICU的收治状况,可以作为现阶段与发达国家平均医疗水平横向对比的依据,为将来针对小儿危重呼吸疾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提供基础治疗和实验设计的参考。第二部分开放肺技术救治油酸致ARDS幼猪的实验研究背景机械通气一直是ARDS最重要的救治手段。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尽管显着降低了ARDS病人的病死率,但仍有30%的病人无法存活。开放肺技术(OLC)是一项新兴的、仍存争议的超常规呼吸机救治手段,其基本方法是突破传统机械通气的禁区,逐步抬高吸气峰压(PIP)和呼气末正压(PEEP)至极高水平(PIP 50-60 cmH2O,PEEP 20-30 cmH2O),完全打开ARDS不张的肺组织,从而达到改善氧合,挽救生命的目的。成人研究显示其对一些重症ARDS病人效果明显。但小儿重症ARDS是否能够应用,是否安全有效值得探讨,为此,我们建立油酸致ARDS幼猪模型,应用OLC,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比较不同模式机械通气维持肺开放的效果,试图寻找出小儿重症ARDS的救治新途径,探讨出OLC安全有效的新流程。目的在ARDS幼猪模型上建立OLC,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不同通气模式维持肺开放的效果。方法25头5-6周龄8-10kg健康雄性幼猪,经镇静麻醉后给予气管插管、常规机械通气,稳定30分钟后应用油酸经中心静脉诱导产生ARDS模型。ARDS模型判断标准:(1)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200 mmHg;(2)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dyn)较基础状态下降50%以上;(3)肺动脉楔压(PAWP)≤18mmHg;(4)出现上述指标后,有4头动物立刻处死,观察病理符合急性肺损伤。肺开放标准为PaO2/FiO2≥400mmHg,21头ARDS幼猪在PCV机械通气状态下逐步抬高PIP及PEEP直至PaO2/FiO2≥400 mmHg,再将PIP及PEEP逐步下调至最佳值。然后将18头成功建立肺开放技术的幼猪随机分为三组:PCV组,应用压力控制通气,PIP及PEEP分别设定为PIP最佳值、PEEP最佳值;PSV组,应用压力支持通气,PIP及PEEP分别设定为PIP最佳值及PEEP最佳值;APRV组,PIP设定为最佳值,PEEP设定为0。每组通气6小时。在基础状态、ARDS成模时、肺开放时、观察6小时的每一时点监测气体交换、血液动力学、呼吸力学等指标以评估开放肺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实验结束后行一侧肺灌洗、另一侧肺灌流固定和组织形态学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WCC)、总蛋白(TP)、总磷脂(TPL)和饱和磷脂(DSPC),总磷脂表面张力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肺病理形态学检查,对肺泡扩张、肺损伤特点评分。肺组织中分析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以评估炎症反应状况。结果1.ALI模型的建立在3-5小时内可诱导出ARDS模型,表现为弥漫性肺水肿及严重肺泡萎陷、出血等病理表现。模型时PaO2/FiO2、Cdyn均显着低于基础状态时(P均<0.01)。2.开放肺技术的建立21头动物有18头动物成功建立开放肺技术,PaO2/FiO2均≥400mmHg。PaO2/FiO2、Cdyn均显着高于模型时(P均<0.01)。无气胸出现。3.气体交换指标三组动物肺开放后(R)各项氧合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6小时(O6)后,APRV组PaO2/FiO2显着高于R时点(P<0.01),PCV组及PSV肺开放后氧合则无显着变化。O6时点APRV组显着高于PCV组(P<0.05)及PSV组(P<0.05)。其他氧合指标变化与PaO2/FiO2类似。4.肺力学指标三组动物R时点各项肺力学指标均无显着差异。O6时点,APRV组PIP显着低于R时点(P<0.01),Cdyn显着高于R时点(P<0.01)。PSV组及PCV组均未见显着差异。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肺力学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血液动力学指标三组动物R时点心输出量(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6时点CO与成模时点及R时点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RV组和PCV组R时点及其后所有时点CO均显着低于基础状态时点(P<0.01),但PSV组仅R时点CO显着低于基础状态(P<0.05)。O6时点APRV组及PCV组CO均显着低于PSV组(P<0.05)。其它血液动力学指标与CO相似。相关分析提示PIP(r=-0.500,P=0.000)及MAP(r=-0.571,P=0.000)与CO存在相关。6.炎症指标基础状态、成模时及处死前白细胞计数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时点APRV组白细胞计数显着低于PCV及PSV组(P均<0.05)。三组各时点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湿/干重比(W/D)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A APRV组显着高于PCV组(P<0.05)及PSV组(P<0.01),MPO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总磷脂(TPL)含量及饱和磷脂(DSPC)含量APRV组、PSV组量显着高于PCV组(P<0.05),但其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RDS幼年动物模型上建立开放肺技术安全且有效,证实气道压力释放通气维持开放肺效果方面相对于压力控制通气及压力支持通气具有改善气体交换的优势,而压力支持通气可能具有改善血液动力学状况的优势。该研究为开放肺技术在小儿重症ARDS的救治上提供实验依据。

钱莉玲[8](2005)在《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50年来,新生儿医学获得了迅速和充分的发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及大样本临床群体研究以其方法科学、论证强度高和结论可靠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研究的质量。90年代,国外新生儿医学引入了建立在机构间合作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协作网(Networks)医学模式,以适应多中心临床研究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新生儿临床医学模式仍停留在经验医学期,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学不够成熟,已成为限制我国临床研究水平提高的瓶颈之一,亟待解决。因此,尽快改变儿科临床研究方法,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及促进新生儿临床医学模式向协作网模式转变,是国内新生儿医学发展的要求。把握新生儿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我们课题组围绕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ARF)这一新生儿临床上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危重症,开展了一项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一项多中心药品临床试验和一项动物实验。我们希望通过前两项研究,在协作组内推广协作科研的理念,并为进一步组织实施新生儿危重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协作研究和构建我国新生儿协作网进行一些尝试、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而动物实验的研究可以为下一步开展合理的临床干预研究提供前期实验依据。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我国新生儿临床研究方法的改变及临床医学模式向协作网模式的转变带来一些帮助。 第一部分 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背景 ARF是新生儿临床常见危重症,伴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医疗费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可提供疾病发病情况和发病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为治疗的标准化和干预的合理化提供可靠依据。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意大利医院出生的所有活产婴中ARF的发病率是2.2%,病死率是14.6%;美国所有出生活产婴中1.8%的新生儿需要机械通气(MV),病死率为11.1%,平均医疗费用为$51,700;加拿大一项对17家三级NICU开展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报道,NICU中43%的患儿接受了呼吸支持,包括MV和nCPAP。发展中国家多巴哥的流调

林彦[9](2004)在《如何选择最佳PEEP治疗ARDS患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时 ,使用呼气末正压的理论基础 ,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生理学和临床意义。提出选择最佳PEEP的最新观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Open lung in ARD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pen lung in ARDS(论文提纲范文)

(1)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AKI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ARDS机械通气患者致AKI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毕业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麻醉中个体化潮气量设定在肺保护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肺保护性通气在机械通气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3)小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联合手法肺复张对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4)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中呼气末正压设定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两种肺复张方法治疗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患者准备
        2.3 肺复张实施
        2.4 监测项目
        2.5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导师评阅表

(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压力-容积曲线及其在通气设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肺压力-容积曲线的描记方法
    1.1 静态压力-容积曲线描记法
    1.2 准静态压力-容积曲线描记法
    1.3 动态压力-容积曲线描记法
2 肺压力-容积曲线的传统阐述
3 肺压力-容积曲线的新理解
4 肺压力-容积曲线在ARDS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5 展 望

(7)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和肺保护性通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研究目的
    第一部分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前瞻性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开放肺技术救治油酸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幼猪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结论
研究意义
综述一
综述二
博士期间发表或拟发表与课题相关论文
致谢

(8)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目的
第一部分 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MAS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不同PEEP水平对早产猪通气效率和炎症性肺损伤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结论
创新性
致谢
综述
发表的相关论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9)如何选择最佳PEEP治疗ARDS患者(论文提纲范文)

1 使用PEEP的理论基础
2 评价目前选择最佳PEEP的3种办法
    2.1 利用P-V曲线吸气支的LIP设置PEEP
        2.1.1 判定方法
        2.1.2 应用吸气支LIP判定PEEP存在的问题
    2.2 利用P-V曲线呼气支的LIP设置PEEP
    2.3 最佳PEEP和氧分压
3 选择最佳PEEP的最新观点
4 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Open lung in ARDS(论文参考文献)

  • [1]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AKI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D]. 汤梦南.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麻醉中个体化潮气量设定在肺保护中的作用[D]. 王鑫.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3]小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联合手法肺复张对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D]. 周雁楠. 安徽医科大学, 2018(12)
  • [4]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中呼气末正压设定的临床研究[J]. 杨森,王献民,柳颐龄,黄楠,石坤.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02)
  •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两种肺复张方法治疗的效果比较[D]. 孟蕾.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1)
  • [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压力-容积曲线及其在通气设置中的应用[J]. 邵昕,何奎华. 医学综述, 2010(06)
  • [7]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和肺保护性通气实验研究[D]. 喻文亮. 复旦大学, 2006(02)
  • [8]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钱莉玲. 复旦大学, 2005(07)
  • [9]如何选择最佳PEEP治疗ARDS患者[J]. 林彦.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4(02)

标签:;  ;  ;  ;  ;  

在 ARDS 中打开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