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社区科普第一街

中关村:社区科普第一街

一、中关村:社区科普第一街(论文文献综述)

唐元[1](2020)在《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纪录片领域“新纪录片运动”的发起,中国纪录片创作领域的“人文”意识开始生根发芽,区别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前的专题片形式,其人文精神的觉醒体现在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平等关照,对个体内心世界的开掘探索,对精神道义和社会责任的彰显。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也是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市场改革、商品经济、人口流动等因素,令中国的城市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和异质性,城市社会便成为人文纪录片所关注的重要地理、历史、社会关系的样本。究竟以什么样的视角去探究人文纪录片对于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理解城市空间。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哲学、社会学等领域涌起的“空间转向”思潮下,列斐伏尔把空间看作社会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强调空间是在历史发展中生产出来的,开辟了空间“三元辨证法”的全新视野,爱德华·索亚将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继承和发展为“第三空间”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辩证且开放的认知城市空间的框架。“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当代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为对象进行文本分析,通过纪录影像对于城市中意象空间、表征空间和异质空间的生产与建构,分析这一阶段的中国人文纪录片所呈现的城市空间的物理性、符号性和社会性,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人文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相互建构与审视的关系。首先,本文阐释“空间转向”思潮的理论意义,并指明了这一转向为理解中国城市问题提供了科学、合理、开放的理论框架和视角。通过梳理该视域下对本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空间与城市理论,进一步明确城市空间在本研究中如何界定并区分,为接下来探讨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将人文纪录片看作“景观社会”视域下反映城市空间的视觉样本,细致追踪人文纪录片中城市影像的时空轨迹,通过对中国人文纪录片的“人文”意识萌发的语境、节点、过程进行梳理,力求明确“人文纪录片”的价值和内涵,并考察中国人文纪录片中“空间”视角的流变。然后,本文聚焦1990-2019这一阶段的人文纪录片,考察纪录片中城市空间的生产逻辑,依次对于城市空间的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提炼:第一空间即可感知的意象空间的视角,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框架,主要探讨可感可读的城市意象在纪录片中的表达及特征。第二空间即表征性符号空间的视角,借助社会学延伸至传播学中的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样本的内容分析,梳理出中国人文纪录片中所建构的城市空间的八项主要议题,提炼为四类主要阐释性框架和空间话语,即日常空间、流动空间、记忆空间、超级空间,并进一步对这些代表性空间话语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符号空间的建构特点。第三空间即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异质空间的视角,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基础上,深入城市空间的社会历史语境中,挖掘代表性纪录片样本的细部,对《铁西区》《大同》《麦收》《流浪北京》《归途列车》五部纪录片做文本细读,呈现出纪录片对于城市历史语境下的工业空间转换、城市拆解与重塑中的权力关系、城市空间中“他者”的边缘化生存等这些交织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公共命题的观照。最后,将纪录片文本和城市空间互为参照,对于纪录片创作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做深入思考。综上,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呈现,城市化加速的进程和中国纪录片人文转向的起点具有一定同步性,人文纪录片成为考察、观照现实城市空间图景的媒介样本。将列斐伏尔认识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和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贯彻到对纪实影像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中,能够重构一种开放性的空间生产逻辑,可见,纪录片文本的社会空间构建远比物性空间要深邃和广泛得多。纪录片中“第一空间”(意象空间)的生产主要关注标志物、路径、节点、区域、边界等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第二空间”(符号空间)由日常空间、记忆空间、流动空间、超级空间四个主导性话语框架构成;“第三空间”(异质空间)是包含了社会斗争、权力、关系的场域,触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痛点,包括城市中传统工业空间的解体、城市空间重塑中的权力关系、被遮蔽的“他者”的生存困境等等。最后,从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彼此审视中,我们发现纪录片在反映现实城市空间中存在一定失语现象。同时,从纪录片对城市空间规划、日常生活、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的呈现中,引发我们对于城市空间异化和重塑正义城乡空间关系的思考。

张晨[2](2019)在《空间再生产视角下北京商业街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马连道茶产业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在政治、文化、科教、国际交往等方面均居于核心地位。在当代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北京商业街区的社会空间出现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仅仅停留在物质空间层面的“修缮式”的城市更新模式难以彻底解决其社会空间的问题。为了城市空间发展的一致性,本文引入“空间再生产”的研究视角,在“空间生产”理论的指导下,城市更新的过程就是城市社会空间不断发展的过程,其本质是社会空间的再生产。基于“社会-历史-空间”三个维度辩证认识北京商业街区社会空间及其再生产的过程及特点,立足社会空间再生产中物质形态改造与产业业态升级的“表”与“里”的依存关系,完成社会空间的再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商业街区的协同更新,实现“产-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关系。本文研究分为两个层次,分别针对北京核心区层面及马连道层面的商业街区进行社会空间现状及再生产策略研究,具体如下:在北京核心区层面,通过分析政策、资本、消费者、产业及物质空间构成要素,基于对北京市商业街区社会空间资本循环规律的分析,归纳出北京核心区商业街区社会空间的发展目标,并横向比较国内外成熟商业街区社会空间再生产的案例。提出社会空间再生产的产业升级机制及物质空间改造原则,以指导马连道的社会空间分析及再生产研究。在马连道茶产业街区层面,基于北京市层面商业街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与类型建构,基于马连道商业街区改革开放以来创“业”、创“市”、创“新”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继承性及国家层面茶业发展背景的分析,提出街区更新目标体系。基于马连道社会主体:政府(马连道指挥部)、资本(茶企)及消费者(茶客)的推动作用,提出产业升级的策略;将社会空间划分为综合型、消费型、游憩型,基于商业街区产业业态在物质空间类型上的投影,提出物质空间的改造措施。

王瑞瑞[3](2018)在《文化认同背景下的西安城市街道景观分析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不断深入开展过程中,各地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特色日益受到冲击,其原有的文化特质被外来的城市文化所异化、街道本土特色逐渐淡化、街道景观千篇一律等现象屡见不鲜,最终导致了街道文化认同感逐渐淡化甚至缺失,因此基于文化认同的角度以探讨西安市街道景观设计有着长远的现实及理论意义。本文以文化认同作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对影响街道文化认同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以西安城市为背景对街道文化特色进行阐释,经实地调研后总结出街道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其街道文化特征。最终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提升文化认同的相关策略与街道景观文化设计原则。首先,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街道文化认同对于街道景观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并从国内外有关文化认同的研究论着着手,考察了影响街道景观设计的原因。其次,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总结了影响街道文化认同的相关因素:街道建筑、铺装、民俗文化、公共艺术以及商业文化。再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街道景观现状问题,介绍了西安市街道整体概况和街道文化认同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西安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相关手法,地域性景观元素的再创造、表象与抽象表达、象征与隐喻。最后,利用实际案例“曲江创客大街设计”针对研究地的影响因素综合提出了街道景观文化认同的设计策略:西安街道文化标签和名片建设、西安市民归属感回归、街道地域特色的营造;同时给出了街道景观设计时应遵守的四个原则:尊重传统历史性原则、互融性原则、地域性原则、文化氛围的整体性原则。

刘晓晟[4](2013)在《株洲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尽管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早已有之,并且早在90年代就引入中国,国内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及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不计其数,但是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理论却一直难以有所突破,有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实践也一直都只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难以扩展到整个社会当中。本文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有关理论研究,如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内涵、特征、原则、意义、影响因素方面,研究了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供借鉴。基于此,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生产性服务业经济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为指导,深入而全面地研究株洲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剖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株洲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对策进行探讨,然后结合株洲市的客观实际,研究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提出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路径选择及相关支撑体系的构建,为湖南乃至全国的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提供借鉴。株洲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在株洲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今天,迫切需要一个强健的生产服务体系作支撑。目前,株洲市已初步形成以物流、金融、电子商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形成了一定的集聚空间,如芦淞服饰城、石峰物流中心、荷塘商贸次中心、高新技术集聚区。尽管株洲生产性服务业的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远远没有成为株洲经济的引擎,集聚程度还不够高,存在着结构不优、总量偏小、环境欠佳的问题,标准化、产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服务的层次和技术含量偏低,产业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与工业互利共生的发展模式,还不能满足株洲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造成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城市区位、政策、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方面,从优势上看,株洲市制造业实力雄厚、交通地理优越、有相关政策扶持,为株洲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专业化、高层次人才,城市化和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需求空间还有待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株洲生产性集聚发展。按照株洲市全域发展的要求,加快优质服务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结合株洲市的城区区域划分,构筑“一区两中心三圈四点”空间发展格局。着重发展现代物流业、职业教育业、商贸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在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路径选择上要完善政策制度加强政府引导功能;要明确产业导向合理布局集聚区域;要优化提升结构突出集聚发展重点;要加强产业依托形成良好发展环境。构建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保障体系如资金保障体系、制度支撑体系和人才支持体系,扶持集聚区发展完善,落实服务业发展创新,突出技术引领发展。

徐建明[5](2012)在《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无烟产业”、“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方兴未艾的大趋势。近年来,我国始终将发展文化产业摆在突出地位,确定为国家战略,致力于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要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绝佳的国际氛围和政策环境。长期以来,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广大农村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发展速度缓慢。新时期要完成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必须首先为广大农村地区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国际趋势、又受到国家政策支持,同时也能够实现超常规发展的产业发展之路。综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国内产业政策导向和文化产业独特优势,我们认为,当前,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成为促进重庆农村文化消费、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举措与重要途径。本文就此话题开展点滴探索,期能为重庆市相关工作提供此许参考。

王霞[6](2011)在《汉语是如何表达序数范畴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多样性研究与倾向性研究相结合的视点下,按照由面到点、突出典型、逐步深入的思路,运用形式与语义互证、定性与定量配合的方法,研究汉语序数范畴的表达。所有研究建立在1400万字的汉语普通话语料统计的基础上,细致地分析了汉语序数范畴的语义构成基础和序数参照的类别,详实地描写了汉语序数范畴的三大表达形式。全文把研究重点放在序数语法表达式上,揭示了它在句法、语义上的诸多特征,探讨了它的典型性问题,并以“第”和量词的隐现为视点寻找不同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区分点,最后概括了汉语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共性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既重视语言事实的细致分析,也重视理论、方法的探求,建立了一个较科学的汉语序数表达系统,提出了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判定标准,构建了一个分层级的典型性评估体系,得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语言规律。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简要阐述序数的性质及其语言表达,介绍汉语序数范畴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思路、语料来源和处理方式。第二章探讨汉语序数的语义构成基础和序数参照。结合汉语序数表达的基本形式和词典解释,概括序数范畴的语义构成基础,即序数建立在同一集合中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序数参照是指构成序数时所依据的标准,包括空间、时间、地位、编号四类,它具有单一性与混合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等特征。第三章探讨汉语的三大序数表达式。在分析已往的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以表达手段作为分类标准,将序数表达式归纳为三类,即序数词汇、语法、缩略表达式。序数词汇表达式包括数字型词汇表达式和非数字型词汇表达式两大类,其中后者包括系列性直接表序式、非系列性直接表序式、系列性间接表序式和非系列性间接表序式。序数缩略表达式从缩略手段看包括顺序缩略式和逆序缩略式,从序数性成分的多少看包括单层缩略式和多层缩略式。根据语料统计、定性分析、历史考察和跨语言的简单比较,发现序数语法表达式在三种表达式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后文把研究重点定位在序数语法表达式上。第四章探讨序数语法表达式的类别及其基本特征。首先讨论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形式和语义上的判定标准;其次讨论序数语法表达式对数词、数词串及数字书写形式的选择;再次根据语法手段的不同把序数语法表达式归纳为三类,即专门性标记式、语序式、弱标记式,并进一步根据构成成分、受限情况划分出若干次类;最后概括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基本特征。第五章探讨汉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认知语义特征及表示序数的条件。在第二章的基础上,以序数与基数的对比为视点,从语义特征、认知等角度进一步做出细化的、延伸性的分析。首先讨论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对比性、数量性、序列性等必有语义特征和定位性、命名性等可有语义特征;其次从句法、语义、认知等角度确定序数语法表达式典型性的评估指标,建立多层级的典型性评估体系,利用分层级的评估体系,结合数据统计,评估相应层级的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典型性程度,排出典型性等级序列;最后分析序数语法表达式表示序数的句法、语义条件。第六章对汉语的序数语法表达式进行专题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一)分析序数短语的连用形式和连用项之间的语义关系。(二)描写“第+数/数字串”与相关语言成分构成的序数短语。(三)探讨“第”字序数短语里“第”的隐现机制。制约“第”隐现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强制性影响因素,包括“第”的语义功能及句法作用、序数参照的类别及变化;另一类是倾向性影响因素,包括表数成分的类别及数目大小的影响、序数域的诱导、非序数性句法成分的干扰、语用动机的驱使等。其中,强制性影响因素是对“第”的隐匿范围的限定和对可能隐匿“第”的八类序数短语的考察,倾向性影响因素不仅是对可能隐匿“第”的八类序数短语的考察,也是对被强制性影响因素所排除的情况的进一步考察,揭示突破句法语义强制作用的条件和原因。(四)探讨序数短语里量词的隐现机制。制约量词隐现的因素有量词的类别和语义功能、名词性成分的离散性与非离散性、名词性成分的光杆与非光杆形式、数词词语的差异、认知倾向、序数参照的类别及变化、命名性差异等。量词的隐匿说明一点,形式与语义的匹配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在语义自足的前提下,可以突破数名组合必须带量词的句法强制作用,即句法上起强制作用、语义上不起强制作用、只起显量作用的个体量词可以隐匿。(五)探讨“第一”映射高程度、“第二”映射类似的条件,并与相关格式进行比较。第七章对序数语法表达式进行跨方言、跨语言的比较。首先考察汉语方言的序数语法表达式,包括强标记式和弱标记式两大类,其中强标记式包括专门性标记式、语序式、重叠式;其次考察中国民族语言的序数语法表达式,包括强标记式和弱标记式两大类,其中强标记式包括专门性标记式、语序式、重叠式、内部屈折式、复合标记式;最后揭示汉语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共性特征。第八章是结语。首先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作了简单的回顾;其次阐述研究中得到的几点启示;最后指出文章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

蒋冠林[7](2008)在《城市节点生态化设计理念、价值、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节点作为城市空间形态的关键点,是城市活力的增长点,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促进和完善有着重要作用。在生态城市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中,城市节点的生态化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论文根据当前生态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动态,针对当代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和主要矛盾,分析了当代城市生态问题以及城市节点设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指出当今城市节点设计重形式功能,轻生态人文的误区。阐述了城市节点生态化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基于研究,构建城市节点生态化设计的理论和价值体系,并探索了解决城市节点现状问题的生态策略。在生态策略指引下进行具体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细化研究。最后结合不同性质、不同尺度的两个实例,对理论体系和设计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和验证。证明以城市节点为核心和动力的生态城市设计是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当今,生态城市设计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节点生态化,可以为生态城市设计提供一种整体性的概念和技术方法。相关生态分析评定和具体量化措施研究,需要结合多学科进一步研究,使生态城市设计之理念和方法体系更加完善和系统化。全文48,000余字。图片75幅。

二、中关村:社区科普第一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关村:社区科普第一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城市空间思考
    2.1 “空间转向”的背景与脉络
        2.1.1 “空间转向”前的空间认知
        2.1.2 “空间转向”的概念演变
    2.2 “空间转向”视域下的空间与城市思想
        2.2.1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2.2.2 福柯的空间思想
        2.2.3 大卫·哈维和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空间思想
        2.2.4 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认识论
    2.3 “空间转向”对于解决城市问题的现实意义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时空图景
    3.1 中国人文纪录片之路
        3.1.1 纪录片的双重特性
        3.1.2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概况
        3.1.3 中国纪录片的“人文”转向
    3.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建构
        3.2.1 影像空间的建构策略
        3.2.2 中国人文纪录片的“空间”视角的流变
    3.3 小结
第4章 可感知的城市意象空间
    4.1 城市意象概述
    4.2 纪录片中城市意象的表达
        4.2.1 基于标志物的城市意象表达
        4.2.2 基于路径和节点的城市意象表达
        4.2.3 基于区域的城市意象表达
        4.2.4 基于边界的城市意象表达
    4.3 小结
第5章 表征性的城市符号空间
    5.1 研究设计
        5.1.1 框架理论
        5.1.2 分析样本
    5.2 代表性空间话语分析
        5.2.1 日常空间
        5.2.2 记忆空间
        5.2.3 流动空间
        5.2.4 超级空间
    5.3 小结
第6章 物质与经验交错的城市异质空间
    6.1 城市历史与工业化
        6.1.1 传统工业空间的瓦解
        6.1.2 工人阶级“生活世界”的坍塌
    6.2 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解和重塑
        6.2.1 城市空间拆解中的权力关系
        6.2.2 城市文化形象重塑的辨证意义
    6.3 对城市空间“他者”身份的凝视
        6.3.1 城市乌托邦与“异托邦”
        6.3.2 城市空间中的性别与权力
        6.3.3 城乡二元空间的裂变
    6.4 小结
第7章 纪录片与城市空间的交互审视
    7.1 城市空间话语演化的必然趋势
        7.1.1 地方话语与边缘话语
        7.1.2 命运共同体话语
    7.2 城市空间异化中的伦理审视
        7.2.1 城市规划中空间组织的异化
        7.2.2 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的异化
    7.3 城乡关系重组中的正义诉求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城市题材人文纪录片代表作品要目(1990—2019)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空间再生产视角下北京商业街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马连道茶产业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商业街区
        1.3.2 街区更新
        1.3.3 社会空间
        1.3.4 社会空间的再生产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围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北京商业街区社会空间的分析与建构
    2.1 北京商业街区社会空间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2.1.1 政策要素: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
        2.1.2 资本要素:资本三级循环的特点
        2.1.3 消费者要素:消费者行为及需求的变迁
        2.1.4 产业要素:商业街区社会空间的导向特征
        2.1.5 物质空间要素:商业街区社会空间的表征
    2.2 北京城市发展重点分析
        2.2.1 历版总规下的北京城市发展重点分析
        2.2.2 北京商业街区空间生产的转折点分析
    2.3 北京商业街区社会空间生产历程分析
        2.3.1 创“业”阶段分析(1978-1992 年)——引擎、机遇
        2.3.2 创“市”阶段分析(1992-2010 年)——培育、引导
        2.3.3 创“新”阶段分析(2010-至今)——转型、升级
    2.4 北京核心区商业街区社会空间发展目标分析
        2.4.1 复合化经营
        2.4.2 品质化输出
        2.4.3 主题性塑造
    2.5 北京核心区商业街区社会空间的类型建构
        2.5.1 综合型功能建筑空间
        2.5.2 消费型街道空间
        2.5.3 游憩型开敞空间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核心区商业街区社会空间再生产研究
    3.1 北京商业街区社会空间再生产的表里关系分析
        3.1.1 北京核心区商业街区社会空间再生产环境基础
        3.1.2 产业业态升级:商业街区社会空间再生产的“里”
        3.1.3 物质空间改造:商业街区社会空间再生产的“表”
    3.2 商业街区社会空间再生产动力基础
        3.2.1 政府与资本存在共构关系
        3.2.2 消费者需求的引导作用
    3.3 国内外商业街区社会空间再生产案例分析
        3.3.1 国外首都商业街区社会空间再生产案例分析
        3.3.2 北京核心区商业街区社会空间再生产案例分析
    3.4 北京商业街区产业转型升级机制研究
        3.4.1 产业升级目标
        3.4.2 产业升级驱动力
        3.4.3 产业升级路径
    3.5 北京商业街区物质空间改造原则研究
        3.5.1 尺度宜人原则—街道空间改造
        3.5.2 环境舒朗原则—消极空间改造
        3.5.3 特色鲜明原则—重点功能空间改造
        3.5.4 空间趣味原则—景观设施改造
        3.5.5 服务便捷原则—公共设施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马连道茶产业街区社会空间及茶业现状分析
    4.1 马连道商业街区社会空间生产历程分析
        4.1.1 土地效率提升阶段——一次创“业”
        4.1.2 商业市场繁荣阶段——二次创“市”
        4.1.3 品质文化输出阶段——三次创“新”
    4.2 街区茶业消费关系分析
        4.2.1 茶商角度下的茶叶市场转型影响
        4.2.2 茶客角度下的茶叶市场转型影响
    4.3 茶产业发展现状概况
        4.3.1 我国茶产业发展基础
        4.3.2 马连道茶产业商业现状
        4.3.3 安溪茶产业升级案例分析
    4.4 马连道茶产业街区社会空间现状
        4.4.1 产业现状
        4.4.2 物质空间现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再生产视角下北京马连道茶产业街区更新策略与措施
    5.1 马连道商业街区更新目标体系
        5.1.1 产业升级目标
        5.1.2 物质空间改造目标
    5.2 发挥马连道茶产业街区社会主体的作用
        5.2.1 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5.2.2 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
        5.2.3 发挥消费者需求的引导作用
    5.3 马连道茶产业街区产业转型升级策略
        5.3.1 延伸产业链下游业态,策划创新驱动、科技引导的产业业态
        5.3.2 优化产业业态准入标准,构建区域全产业链发展
        5.3.3 品牌化经营街区,形成相对独立的商业运作系统
        5.3.4 节事性活动策划,增强时间维度的业态复合
        5.3.5 产业区块联动,互补共赢发展
    5.4 马连道茶产业街区物质空间更新策略与措施
        5.4.1 街区物质空间更新策略
        5.4.2 综合型功能建筑空间更新措施
        5.4.3 消费型街道空间更新措施
        5.4.4 游憩型开敞空间更新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提出社会空间再生产视角下的商业街区更新策略
        6.1.2 提出基于商业业态转型的马连道产业升级策略
        6.1.3 提出马连道茶业业态落位下的物质空间改造措施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三次产业分类表
    附录-2 近五年相关政策整理
    附录-3 北京历版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图
    附录-4 马连道社会空间发展历史梳理
    附录-5 马连道街区部分产权物业数据汇表(截止2017 年)
    附录-6 马连道工作站近一年主要节事活动统计
    附录-7 调研访谈
    附录-8 调研问卷
    附录-9 图表目录(图)
    附录-10 图表目录(表)
致谢

(3)文化认同背景下的西安城市街道景观分析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街道文化认同缺乏物质载体
        1.1.2 街道设计重车不重人
        1.1.3 街道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实地调研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设计实践法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街道及文化认同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解释
        2.1.1 街道概念
        2.1.2 文化与城市文化概念
        2.1.3 城市文化认同
    2.2 街道相关理论
        2.2.1 街道存在的意义
        2.2.2 街道的功能
        2.2.3 街道与城市生活的关系
    2.3 文化及城市文化相关理论
        2.3.1 文化分类
        2.3.2 城市文化的分类
        2.3.3 城市文化与街道景观的关系
        2.3.4 研究城市文化对于街道景观设计的意义
    2.4 城市街道景观
        2.4.1 城市街道景观的形成
        2.4.2 城市街道景观构成
    2.5 本章小结
3.街道文化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3.1 城市建筑与文化认同
        3.1.1 建筑文化认同的目的
        3.1.2 建筑语言与市民情感
    3.2 街道铺装与文化认同
        3.2.1 铺装纹样的分类
        3.2.2 铺装文化的特征
    3.3 公共艺术与文化认同
        3.3.1 公共设施与文化认同
        3.3.2 街道小品与文化认同
    3.4 商业文化与文化认同
        3.4.1 商业文化特色与地域性特征
        3.4.2 商业文化特色与市民生活
    3.5 本章小结
4.西安市街道街道景观文化调查分析
    4.1 西安市城市街道整体概况
        4.1.1 西安市城市概况
        4.1.2 西安市街道规划概况
        4.1.3 西安城市街道分类
    4.2 西安市街道景观文化认同的困境
        4.2.1 文化趋同与特色失落
        4.2.2 公共交往场景消失
        4.2.3 “重车轻人”和标准化设计
    4.3 西安市街道景观文化调查分析
        4.3.1 西安市建筑与文化调查
        4.3.2 西安市民俗文化调查分析
        4.3.3 西安市街道绿化调查分析
    4.4 文化影响下街道景观元素设计手法
        4.4.1 地域性景观元素的再创造
        4.4.2 景观构成元素的表象与抽象表达
        4.4.3 景观构成元素的象征和隐喻
    4.5 具有文化特色的西安市街道景观设计表达
        4.5.1 具有西安文化元素在街道景观中的应用
        4.5.2 街道色彩、尺度、质感的合理运用
        4.5.3 交往空间的优化
    4.6 本章小结
5.西安城市街道文化认同提升—以曲江创客大街设计为例
    5.1 西安市曲江创客大街设计
        5.1.1 项目背景
        5.1.2 方案设计
        5.1.3 方案分析
    5.2 西安城市街道文化认同感构建策略
        5.2.1 西安街道文化标签和名片建设
        5.2.2 西安市民归属感回归
        5.2.3 街道地域特色的营造
    5.3 城市街道景观的文化认同设计原则
        5.3.1 尊重传统历史原则
        5.3.2 地域性原则
        5.3.3 互融性原则
        5.3.4 文化氛围的整体性原则
    5.4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2 图片索引
附录3 表格索引
附录4 中国具有地域特色的街道
附录5 交往空间优化影像索引

(4)株洲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界定
        1.2.2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和分类
        1.2.3 产业集聚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1.2.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内涵、特征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交易费用理论
    2.2 新古典学派的外部经济理论
    2.3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2.4 新经济地理学的收益递增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经验研究
    3.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国际经验研究
        3.1.1 纽约曼哈顿中心区发展模式研究
        3.1.2 伦敦金融城中心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3.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国内经验研究
        3.2.1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实践研究
        3.2.2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实践研究
    3.3 国际与国内经验研究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基本概况
    4.2 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结构分析
    4.3 政策状况
    4.4 集聚状况
    4.5 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
    4.6 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问题成因分析
        4.6.1 基于 GEM 模型的产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6.2 内部原因分析
        4.6.3 外部原因分析
    4.7 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优劣分析
        4.7.1 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优势
        4.7.2 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劣势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对策
    5.1 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总体思路
        5.1.1 总体目标
        5.1.2 空间布局
        5.1.3 发展重点
    5.2 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路径选择
        5.2.1 加强政府引导功能
        5.2.2 合理布局集聚区域
        5.2.3 突出集聚发展重点
        5.2.4 构建良好发展环境
    5.3 株洲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保障体系
        5.3.1 构建资金保障体系
        5.3.2 完善制度支撑体系
        5.3.3 创新人才支持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可行性与价值
2 文化与农村文化辨析
    2.1 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文化的特征
    2.2 农村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2.2.1 农村文化特征
        2.2.2 农村文化的功能
3 文化产业与农村文化产业辨析
    3.1 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
        3.1.1 文化产业基本概念
        3.1.2 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3.1.3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3.2 农村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
        3.2.1 农村文化产业基本概念
        3.2.2 国内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3.2.2.1 发扬先天禀赋模式
        3.2.2.2 依托优势资源模式
        3.2.2.3 后天培育引导模式
4 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4.1 重庆农村文化现状
        4.1.1 重庆农村文化资源富集
        4.1.2 重庆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4.2 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4.2.1 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
        4.2.2 手工艺产业逐步走向市场并产生效益
        4.2.3 农村民间文艺演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4.2.4 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
    4.3 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农村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水平低
        4.3.2 农村文化产业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和引导
        4.3.3 农村文化产业管理水平低下
        4.3.4 产品和服务特色不鲜明
        4.3.5 农村文化产业缺乏金融支持
        4.3.6 农村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4.3.7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地区不平衡
5 发展重庆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1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5.1.1 推动农村发展建设的必然选择
        5.1.2 实现农村文化经济价值的客观要求
        5.1.3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桥梁
    5.2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可行性
        5.2.1 文化强国战略的确立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时代大背景
        5.2.2 “三农”政策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出了基本要求
        5.2.3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升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6 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6.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6.1.1 各地各部门要解放思想
        6.1.2 农业和农村发展要转变观念
        6.1.3 基层文化干部和农民要转变观念
    6.2 加强领导提供保障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2.1 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政策保证
        6.2.2 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金融支撑体系
        6.2.2.1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6.2.2.2 强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引入
        6.2.2.3 建立农村文化产业信用担保
        6.2.2.4 健全农村文化产业风险保障
        6.2.3 强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
        6.2.3.1 注重从农村培养
        6.2.3.2 着力从城市引进
        6.2.3.3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6.3 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打造重庆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品牌和产业集群
        6.3.1 充分发挥重庆的区位和优势资源
        6.3.2 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6.4 科技助力创新业态提升农村文化产业附加值
        6.4.1 促进农村文化产业与科技的结合
        6.4.2 创新农村文化产业业态
    6.5 培育市场引导消费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链条
        6.5.1 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
        6.5.2 激发农村文化消费需求
    6.6 激发农民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村域文化发展
        6.6.1 建立村域文化基因库
        6.6.2 传承创新村域文化
        6.6.3 发挥村域文化的比较优势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汉语是如何表达序数范畴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序数范畴与序数表达式
        1.1.1 序数是一种语义语法范畴
        1.1.2 序数表达式
    1.2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2.1 数词的研究现状
        1.2.2 序数表达的研究现状
        1.2.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语料来源与处理方式
        1.4.1 语料选择原则
        1.4.2 语料来源
        1.4.3 语料处理方式
第二章 汉语序数的语义构成基础和序数参照
    2.1 序数的语义构成基础
        2.1.1 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事物
        2.1.2 相互联系的事物属于同一集合
        2.1.3 同一集合中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具有可比性和次序性
    2.2 序数参照
        2.2.1 空间参照
        2.2.2 时间参照
        2.2.3 地位参照
        2.2.4 编号参照
        2.2.5 序数参照的单一性与混合性
        2.2.6 序数参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的三种序数表达式
    3.1 序数表达式的分类
        3.1.1 以表达手段作为分类标准的可行性
        3.1.2 表达序数的语言手段及相应的表达式
    3.2 序数词汇表达式
        3.2.1 数字型词汇表达式
        3.2.2 非数字型词汇表达式
        3.2.3 序数词汇表达式的特征
    3.3 序数语法表达式
    3.4 序数缩略表达式
        3.4.1 顺序缩略式与逆序缩略式
        3.4.2 单层缩略式与多层缩略式
        3.4.3 序数缩略表达式的特征
    3.5 汉语序数表达式的特征
        3.5.1 序数表达形式丰富多样
        3.5.2 序数表达式具有原型范畴特征
        3.5.3 以序数语法表达式为主导形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类别及其基本特征
    4.1 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内涵和外延
        4.1.1 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内涵
        4.1.2 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判定标准
        4.1.3 与相关现象的区分
    4.2 序数语法表达式里的数词
        4.2.1 数词"一"的义项及分工
        4.2.2 数词"几"的义项及分工
        4.2.3 数词"二"与"两"的义项及分工
        4.2.4 整数词语与数字串
        4.2.5 数字的书写形式
    4.3 表达序数的语法手段与相应的语法表达式
        4.3.1 专门性标记手段与专门性标记式
        4.3.2 语序手段与语序式
        4.3.3 弱标记手段与弱标记式
    4.4 专门性标记式
        4.4.1 附着性语法标记式"第+数"
        4.4.2 附着性语法标记式"第+数字串"
        4.4.3 附着性语法标记式"初2+数"
        4.4.4 附着性语法标记式"老2+数"
        4.4.5 附着性准语法标记式"数+来/则/其"
        4.4.6 附着性词汇标记式"头2+数+量/名"
        4.4.7 附着性词汇标记式"小2+数"
        4 .4.8组配性词汇标记式"数+号"
        4.4.9 组配性词汇标记式"数字串+号"
        4.4.10 组配性词汇标记式"前/后+数+量/名"
        4.4.11 组配性词汇标记式"上/下+数+量/名"
        4.4.12 书写符号标记式
    4.5 语序式
        4.5.1 数词词语后置式"X+数"
        4.5.2 数字串后置式"X+数字串"
        4.5.3 干支后置式"名+干支"
        4.5.4 字母后置式"名+字母"
    4.6 弱标记式
        4.6.1 弱标记式"数+X"
        4.6.2 弱标记式"数字串+X"
        4.6.3 弱标记式"干支+X"
        4.6.4 弱标记式"字母+X"
    4.7 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基本特征
        4.7.1 形式多样化
        4.7.2 不同表达式有不同分工
        4.7.3 不同表达式的典型性不一致
        4.7.4 专门性标记丰富,标序能力有级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认知语义特征及表示序数的条件
    5.1 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必有、可有语义特征
        5.1.1 必有语义特征之一:对比性
        5.1.2 必有语义特征之二:数量性
        5.1.3 必有语义特征之三:序列性
        5.1.4 可有语义特征之一:定位性
        5.1.5 可有语义特征之二:命名性
        5.1.6 从语义特征看序数语法表达式与相关现象的区分
    5.2 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典型性问题
        5.2.1 多样性基础上的倾向性研究
        5.2.2 三大序数语法表达式之间的典型性问题
        5.2.3 三大序数语法表达式内部的典型性问题
        5.2.4 序数语法表达式典型性问题考察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5.3 序数语法表达式表示序数的条件
        5.3.1 构成成分的标示作用
        5.3.2 近义词的分工
        5.3.3 语法表达式特点的影响
        5.3.4 序数域的诱导
        5.3.5 非序数性语法成分的制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专题研究
    6.1 序数短语的多项连用
        6.1.1 紧接性连用式
        6.1.2 临接性连用式
        6.1.3 间隔性连用式
    6.2 "第+数/数字串+X"的类别
        6.2.1 第+数字串+量/名
        6.2.2 第+数+量
        6.2.3 第+数+名
        6.2.4 第+数+动
        6.2.5 第+数+形
        6.2.6 第+数+大+X
    6.3 "第"字序数短语里"第"的隐现机制
        6.3.1 可能隐匿"第"的"第+数/数字串+X"及隐现情况统计
        6.3.2 "第"的语义功能及句法强制作用
        6.3.3 四类序数参照及序数参照的变化
        6.3.4 表数成分的类别及数目大小的影响
        6.3.5 序数域的诱导
        6.3.6 非序数性句法成分的干扰
        6.3.7 语用动机的驱使
    6.4 序数短语里量词的隐现机制
        6.4.1 量词隐匿的几种情况
        6.4.2 可以隐匿的量词及其语义功能
        6.4.3 名词性成分的特征及光杆、非光杆形式
        6.4.4 数词词语的影响
        6.4.5 认知倾向的影响
        6.4.6 四类序数参照及序数参照的变化
        6.4.7 命名性的差异
    6.5 "第一"、"第二"的引申
        6.5.1 "第一"映射高程度
        6.5.2 "第二"映射类似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汉语序数语法表达式的跨方言、跨语言比较
    7.1 汉语方言的序数语法表达式
        7.1.1 专门性标记式
        7.1.2 语序式
        7.1.3 重叠式
        7.1.4 弱标记式
        7.1.5 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序数语法表达式的简单比较
    7.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序数语法表达式
        7.2.1 专门性标记式
        7.2.2 语序式
        7.2.3 重叠式
        7.2.4 内部屈折式
        7.2.5 复合标记式
        7.2.6 弱标记式
        7.2.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普通话序数语法表达式的简单比较
    7.3 汉语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序数语法表达式的共性特征
        7.3.1 以专门性标记式为优势形式
        7.3.2 VO型语言的专门性标记倾向于前置
        7.3.3 语序式以数词词语后置为主
        7.3.4 殊指性成分是重要的辅助性表达手段
        7.3.5 较大数目序数倾向于使用语法表达式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城市节点生态化设计理念、价值、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动因
        1.1.1 城市问题
        1.1.2 城市节点设计现状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城市节点研究
        1.2.2 生态城市设计研究
        1.2.3 研究的启示
    1.3 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标
        1.3.3 具体方法
    1.4 研究基本框架
第二章 概念解析与问题分析
    2.1 概念解析
        2.1.1 城市节点
        2.1.2 生态城市
    2.2 节点典型类型、等级、相关概念
        2.2.1 典型类型
        2.2.2 等级
        2.2.3 相关概念辨析
    2.3 现状城市节点问题
        2.3.1 交通复杂化导致步行空间的缺失
        2.3.2 道路、建筑与外部空间的脱节
        2.3.3 节点空间生活的失落
        2.3.4 节点功能混乱,缺乏与城市有机关联
        2.3.5 节点生态完整性不足
    2.4 小结
第三章 城市生态问题与生态城市设计
    3.1 城市生态问题
        3.1.1 城市生态系统
        3.1.2 城市生态影响因素
    3.2 生态城市
    3.3 生态城市设计实践
        3.3.1 库里提巴
        3.3.2 马斯达尔
        3.3.3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的启示
    3.4 小结
第四章 城市节点的空间特性
    4.1 五角场环岛地区节点调查分析
        4.1.1 背景
        4.1.2 形态构成
        4.1.3 生态环境构成
        4.1.4 空间使用情况
    4.2 延安东路立交节点调查分析
        4.2.1 背景
        4.2.2 形态构成
        4.2.3 生态环境构成
        4.2.4 空间使用情况
    4.3 静安寺广场节点调查分析
        4.3.1 背景
        4.3.2 形态构成
        4.3.3 生态环境构成
        4.3.4 空间使用情况
    4.4 调查思考
        4.4.1 公共活动时间性
        4.4.2 空间形态属性
        4.4.3 环境影响力
        4.4.4 辐射、延伸效应
        4.4.5 市民生活的舞台
第五章 节点生态化与城市空间形态
    5.1 中西节点空间发展变迁
        5.1.1 西方节点空间
        5.1.2 中国节点空间
        5.1.3 中西方节点空间比较
    5.2 节点生态化与城市空间形态
        5.2.1 城市生态化
        5.2.2 节点生态化
        5.2.3 节点生态化与城市空间形态
    5.3 节点生态化价值体现
        5.3.1 生态伦理价值体现
        5.3.2 城市场所价值体现
        5.3.3 人文精神体现
        5.3.4 技术生态化价值体现
    5.4 小结
第六章 城市节点生态化的技术方法
    6.1 节点生态化设计策略体系
        6.1.1 总体系统
        6.1.2 前期指导
        6.1.3 内核
        6.1.4 节点生态策略
        6.1.5 发展目标
    6.2 设计过程
        6.2.1 项目背景调查
        6.2.2 现状及发展分析
        6.2.3 确立设计目标
        6.2.4 生态设计策略
        6.2.5 方案选择
        6.2.6 详细设计
        6.2.7 实施与管理
    6.3 小结
第七章 实例研究
    7.1 合肥城市入口概念设计
        7.1.1 总体概况
        7.1.2 背景调查与分析
        7.1.3 设计目标
        7.1.4 节点详细设计
    7.2 昆明华商之家概念规划
        7.2.1 总体概况
        7.2.2 背景调查与分析
        7.2.3 设计目标
        7.2.4 前期指导
        7.2.5 生态设计策略
        7.2.6 节点详细设计
    7.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关村:社区科普第一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文纪录片(1990-2019)中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建构[D]. 唐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空间再生产视角下北京商业街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马连道茶产业街区为例[D]. 张晨.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 [3]文化认同背景下的西安城市街道景观分析改造研究[D]. 王瑞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4]株洲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D]. 刘晓晟. 湖南工业大学, 2013(04)
  • [5]重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徐建明. 重庆师范大学, 2012(05)
  • [6]汉语是如何表达序数范畴的[D]. 王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9)
  • [7]城市节点生态化设计理念、价值、方法研究[D]. 蒋冠林. 长安大学, 2008(08)

标签:;  

中关村:社区科普第一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