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纺织”理事会在南京召开

“江苏纺织”理事会在南京召开

一、《江苏纺织》理事联谊会在宁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张翰林[1](2021)在《南京沦陷时期社会救济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战争迫使大批难民逃离家园,南京成为难民的目的地之一。外地难民云集南京的同时,南京也因日军轰炸出现大批难民,日军对南京军政机关及平民狂轰滥炸,频繁轰炸致使大批难民无家可归。南京市政府建立南京市难民救济委员会,收容、救济、遣送难民回籍。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大批难民无力随政府西迁,被迫滞留南京。国民政府西迁后,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接手难民救济工作。日军占领下南京后制造了大量暴行,面对日军暴行,国际委员会采取与日本大使馆交涉以及亲身保护的方式保护难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日军暴行对南京的伤害。南京市自治委员会建立后,在日军当局支持下,采取多种方式强迫难民离开安全区,大批难民被迫离开安全区。战前南京的官方社会救济和民间社会救济发展较为迅速,南京沦陷后,官方社会救济体系解体,民间社会救济力量遭到严重削弱,难民救济形势十分严峻。南京沦陷后,日军大肆屠杀,城内外遍布遇难者尸体。以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和南京崇善堂为代表的慈善团体筹集经费,雇佣人员对尸体进行掩埋。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大批尸体得以掩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立难民收容所、开办粥厂、采取现金救济、工赈、农民救济、医疗救助的方式救济难民,帮助难民度过沦陷初期的艰难岁月。面对南京沦陷初期严峻的救济形势,督办南京市政公署联合各界团体成立南京各界冬赈联合会,开展冬赈救济。由于民间救济力量在战乱中遭到严重削弱,冬赈经费以伪政权拨款为主。发放赈米、赈衣与救济文贫是冬赈的主要内容。为笼络民心,塑造政权合法性,汪伪政权组织首都冬赈委员会,举办冬赈。冬赈经费以伪政权拨款为主,社会募捐也是冬赈经费的重要来源。首都冬赈委员会采取普赈、设立庇寒所、隐贫赈济等多种方式救济贫民。伪政权开展的冬赈活动,对缓解难民痛苦有一定作用,但冬赈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统治秩序,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市民因城市沦陷而遭受的苦难。南京粮食危机始于1939年,米粮来源不畅以及商人频繁偷运米粮出境是粮食危机的两大原因,此外日军当局是造成粮食危机的罪魁祸首。粮食危机最终导致南京爆发大规模的抢米风潮,伪政权被迫举办平粜应对粮食危机。伪政权举办的平粜主要分为普通平粜与纪念平粜,伪政权试图借助平粜来解决粮食危机只能是隔靴搔痒,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纪念平粜的政治意义大于实际的救济意义。除冬赈与平粜外,伪政权还开展包括春赈、收容所、火灾救济在内的多项救济,这些救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众的痛苦,但无法彻底解决民众的苦难。

徐子明[2](2020)在《上海校工 ——近代上海校工群体与社会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代中国历史中,校工是一个被人忽视的边缘群体。然而,实际上他们在中国的若干重大历史现场和历史事件中并未缺席。本文试图以上海校工为例,说明近代中国校工对社会运动和革命的参与。校工群体是伴随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诞生和壮大的。他们的社会身份、经济状况、知识接触和人际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参与社会运动的动机和机制,他们的数量、象征意义和关键位置也使他们在社会运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对于学生运动和校园政治而言。上海校工在清朝末年和辛亥革命时期,即曾与激进主义政治发生联系。五四运动中,复旦校工也有深层次的参与和支持;二十年代见证了基于各种动机的校工集体行动的涌现和接受左翼思潮影响的校工组织的成立。四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处境的普遍恶化、校园政治氛围的极端化和中共的学生工作策略的实施,上海的校工更加深入的卷入了社会抗议和革命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获得了身份上的巨大进步,以“师生员工”的一部分的名义参与校园公共生活,成长为全新的政治主体。

谢晔[3](2020)在《沈以行与上海工人运动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大城市,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发源地和最为活跃的地方。长期以来,一批史学研究者致力于上海工人运动史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沈以行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副主任,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参与了上海、南京工人运动,多年的一线工作积累为日后深入探讨研究上海工人运动打下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沈以行先后从事并组织上海工人运动史料整理、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建、高校教学等工作,虽历经波折但始终未放弃工运史研究,先后着有《工运史鸣辨录》、主编《上海工人运动史》、《中国工运史论》等,这些成果不仅使他完成了从普通历史工作者到专家学者的转变,而且进一步奠定他在史学界的重要地位。考察沈以行参与上海工人运动、研究上海工人运动史,可以看出他不仅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更是推动者,他把中国工运史引进了科学研究的领域,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他的在工运史料搜集方面数百万字的成果为后续的工人运动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资料支撑。他和他的团队为新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

李珂杨[4](2019)在《民国时期女童子军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女童子军组织是民国时期我国最大的青少年女性教育团体,最早由上海仓圣明智女子中学创办。从1919年到1949年,民国时期的女童子军教育共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北洋政府时期,全国童子军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央政府也对童子军教育不加干涉。因此各地童子军办理情况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办法,全国童子军教育呈现出自主性、分散性的特点,政治色彩较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统一办理童子军教育,不仅成立了全国性的领导机构、制定各项组织条例,还规定初中必须实行童子军教育。在童子军党化的过程中该种教育呈现出强制性、系统性的特点,政治色彩大大加强。虽然女童子军在三十年发展历程中始终没有独立的领导机构,但却逐渐拥有了独立的女童子军团,单独的登记制度,专属的制服和专为女性设置的课程内容。广大女性儿童通过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和从事各类社会服务提高了身体素质,培养了自身的独立意识和服务精神。并通过与世界各国女童子军的交往,开拓了视野,建立起女童军间的深厚情谊。女童子军教育使女性逐渐摆脱传统社会带给女性的桎梏,她们开始走出家庭,并将自己看作国家的一份子,承担起家庭与社会赋予她们的双重责任。在当时,女童子军教育弥补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推动了近代妇女的解放运动;在现代,女童子军教育中蕴含的德育为先、学生本位、重视实践的教学思想与自主探索、团队合作为主的教学方法也对当今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苏哲[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外华侨或受到新中国成立的感召回国参加建设和求学,或因东南亚等国家的排华影响,大规模的突发性回国,这些归侨在国内经历了艰难生活的调试过程。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侨务政策的恢复,归侨及其社团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全国各地的归侨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据统计,目前国内的归侨社团已超过一百多个,归侨社团背后强大的世界性的民间社会关系网络在信息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今社会,体现出其特有的功能与社会意义。研究归侨社团的形成、演变及生存状况,可以明了归侨在国内特殊制度环境下的生存策略和选择,拓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史研究的视域。通过对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个案研究表明,归侨社团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大规模兴起的,自下而上,独立运作,为侨服务的民间非政府组织。归侨利用改革开放为其提供的社会空间,以原侨居地华校精英为骨干,继承和发扬自侨居地形成的“联谊互助”精神,通过内外活动的展开,不仅能使归侨群体受到组织的关爱,营造家庭的氛围,增强归侨的归属感,进一步凝聚侨心。还能发挥桥梁作用,争取侨益,充当政府和社会的润滑剂,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改善了政府形象。特别是在与世界各地的归侨社团密切的互动中,建构并强化跨国网络,为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服务。这种强大的民间跨国网络具有超越国界的特点,可以迅速凝聚海内外的资源,不但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间互动和文化交流,更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进程的重要民间力量。当然,受制于国内政府对于社团“双重管理”的严格制度,社团发展出一套特殊的生存策略,一方面借助侨联的官方组织使社团获得合法开展活动的资质,另一方面,通过选举侨联干部为理事长,依附政府获取一定的资源。然而这种策略逐渐催生出对侨联这种“自上而下”官方组织的体制性依赖。社团登记制度对侨联一级人民团体差异化的制度安排,造成国家行政力量体制性地嵌入侨联的管理运作,进而影响纳入其下管理的归侨社团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的行政改革不断要求社会组织进行组织机构的改革。社团改革有赖于政府从上到下的政策驱动,将归侨社团从侨联僵化的行政体制中剥离出来,进行社会化的运作,给予归侨社团以正常的定位;改革侨联的行政体制,强化侨联的社会性;并通过修订《社团管理条例》,放宽社团的准入门槛等方式,促使归侨社团走上良性发展的光明之路。

陈勐[6](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郭景川[7](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马培[8](2017)在《女权、政治与空间 ——上海“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研究(1924-1949)》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初,在欧美各国女权运动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共同作用下,“三八”国际妇女节诞生。近代中国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契机将“三八”国际妇女节引入国内。1924年广州在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的指导下举行全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体性纪念活动,此后国内各大中小城市纷纷以各种形式纪念妇女节。至今中国的妇女节纪念已经持续90余年,历经了民国时期的磨合与内化,也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转变与重塑,“三八”妇女节已经从原先那个具有暴力革命性的节日发展为追求和平、平等与发展的节日,其中复杂的转变与发展过程值得探究与分析。中国作为较早引入国际妇女节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对妇女节纪念的传承与发扬都有相当大的贡献,无论从纪念的连续性、长久性、多样性、复杂性还是妇女节纪念对妇女解放带来的影响,中国的妇女节纪念无疑是探究国际妇女节从起源、发展到转变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此,本文立足于厘清“三八”国际妇女节起承转合的过程,从近代中国的妇女节纪念入手,梳理妇女节纪念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一方面试图还原“三八”国际妇女节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另一方面也呈现出中国妇女节纪念在世界范围内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本文共分为四章,以近代上海为切入点,全面梳理与分析民国时期妇女节纪念由外而内的本土化过程,并探究妇女节纪念过程中的女权诉求、政治烙印与空间影响力。第一章主要介绍“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引入过程与民国时期全国各地的纪念情况,其中全面梳理了上海历年妇女节纪念的活动状况。第二章主要阐述“三八”国际妇女节引入中国的过程中,其所具有的斗争性与世界女权运动特征是如何与中国传统的女权运动相结合,这成为探究妇女节本土化过程的第一步。第三章主要分析近代中国的政治势力与环境对妇女节纪念的影响。由于妇女节纪念不是游离于政治环境之外的团体活动,接受当局的控制与背负近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重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观察政治因素对妇女节纪念的影响成为探究其本土化过程的必要步骤。第四章主要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来阐释妇女节纪念的其他特征。既将妇女节本土化的历程延伸至单个城市空间,又将上海妇女节纪念独特性的一面展示出来,最终丰富了近代中国妇女节纪念的面相,也补充了世界范围内“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的历史细节。

张帆[9](2016)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政治解体、社会解组的“总体性危机”,承担着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巨历史任务,与此同时,作为一个体制外的革命型政党,其自身在革命过程中又面临着不能进行公开与合法活动且时常遭受体制力量摧残的现实困境,并进而影响其资源集聚和社会动员能力,对其完成救国救民的历史使命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为了完成近代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转向并利用各种社团组织,并以此作为集聚力量、整合资源实现革命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丰富的社团思想认识和实践活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是党利用社团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与社会力量在完成近代历史使命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认识与开展的实践活动的统一体,主要包括根据地社团思想与实践、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与实践、秘密社团思想与实践等三个组成部分,分为思想认识、政策策略、工作实践三个层面。本文主要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的生成原因、发展衍变、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实践成效、特征地位等方面进行阐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生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团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推动革命事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主观动因,丰富的社团工作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共产国际的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党成立初期的萌芽发轫、大革命时期的初步发展、土地革命时期的曲折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成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继续发展等五个发展阶段。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根据地社团思想和实践是其整个社团思想体系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辖区(如苏维埃区域、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等)内的群众社团及其工作的一系列思考认识与政策实践,主要包括党对社团的基本认识、根据地社团建设政策与举措、根据地社团与党政关系思想与政策等一系列的思想认识及相应的实践活动。党对根据地社团的基本认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根据地社团的性质与特征,党认为其具有自愿性和独立性;二是关于根据地社团的功能和作用,党主要强调其维护群众利益和支援革命的功能。关于根据地社团建设的思想和实践方面,党主张从组织使命、组织建设、工作活动策略等方面进行建设。关于根据地社团组织与党政机关的关系,党主张坚持两个“统一”,即加强领导、管理与尊重独立性相统一、相互支持帮助与防止不良倾向相统一。党关于根据社团的建设思想与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不仅促进了根据地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而且使根据地社团在支援革命战争、促进根据地各项建设、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党在反动统治区的社团思想和实践也是其整个社团思想体系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关于在反动势力控制区如何建设和发展革命或进步社团、如何对异性社团开展统战工作、如何指导群众社团开展工作和活动等一系列的思考认识和方针政策。关于如何在反动统治区建设和发展革命社团,党主张从组织使命、组织建设等方面开展建设。关于对待反动统治区异性社团的工作策略,党主张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如对于进步性社团,党主张积极团结、帮助和支持;对于中间性社团,党主张进行联合与改造;对于右翼性社团,党主张争取其群众,反对其领袖和组织,等等。关于反动统治区革命群众社团如何开展活动,党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策略,如把争取群众利益与革命政治斗争结合起来、利用公开与合法方式开展革命斗争等。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和实践在获得丰富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尤以土地革命前期和中期表现的最为突出,并给党的社团工作和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秘密社团思想与实践是其整个社团思想体系和实践活动又一组成部分,是党对秘密社团的产生和形成、成分与结构、性质与功能以及工作策略等一系列的思考认识与实践活动。关于秘密社团的产生与形成原因,党认为包括现实、历史、宗教等多种因素,其中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统治与压迫是最主要的原因。关于秘密社团的成分与结构,党指出——以失业破产的下层群众为主,同时也包括着少量居于领导地位的社会上层势力。关于秘密社团的性质与功能,党认为其是一个积极性与落后性、革命性与破坏性并存的矛盾统一体。民主革命时期,随着秘密社团工作实践和思想认识的丰富深化,党的秘密社团工作政策和策略也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起步到不断完善成熟的发展过程。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秘密社团思想与政策,从总体上来说是正确的,同时也包含一些错误的成分,并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成效。产生于革命历史背景下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和实践呈现出了鲜明的特性,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从其特性来看,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社团思想具有突出的革命性、鲜明的阶级性并重视党的领导。从实践意义来看,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社团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显着的实践成效,一方面动员和团结了广大革命群众以及各种社会力量,支援或参与革命斗争,推动了革命事业的进步;另一方面有助于新中国以及当代中国社团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新中国不同阶段党的社团工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理论价值来看,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和实践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团思想与不同历史阶段中国革命实际、党的社团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过程和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刊编辑部[10](2015)在《PTC ASIA二十届的光荣与梦想——记第二十届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10月26日晚,第二十届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PTC ASIA 2015)开幕晚宴在上海卓美亚喜马拉雅酒店隆重举行。展会主办方领导、特约嘉宾及近400位国内外展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PTC ASIA历经25年、创办二十届的光荣与梦想。PTC ASIA自1991年首次举办以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亚太和中国的经济风向标、工业发展晴雨表。展会始终秉承科技创新、合作共赢及诚信服务的先进理念,立足中国

二、《江苏纺织》理事联谊会在宁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纺织》理事联谊会在宁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沦陷时期社会救济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综述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南京沦陷前后的社会救济形势
    第一节 南京沦陷前后的难民问题
        一、南京沦陷前的难民问题
        二、南京沦陷后的难民问题
    第二节 社会救济体系的解体
        一、官方社会救济体系的解体
        二、民间社会救济体系的解体
    小结
第二章 南京大屠杀期间慈善团体的掩埋工作
    第一节 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的掩埋工作
    第二节 其他慈善团体的掩埋工作
        一、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掩埋工作
        二、南京崇善堂的掩埋工作
    小结
第三章 南京安全区的设立及其救济活动
    第一节 南京安全区的设立
        一、与中国方面交涉
        二、与日军当局交涉
    第二节 南京安全区的救济活动
        一、设立难民收容所
        二、开办粥厂
        三、其他救济
    小结
第四章 南京沦陷时期伪政权的冬赈活动
    第一节 严峻的救济形势
    第二节 南京市各界冬赈联合会及其冬赈活动
        一、南京市各界冬赈联合会的建立
        二、冬赈活动的开展
    第三节 首都冬赈委员会及其冬赈活动
        一、首都冬赈委员会的建立
        二、冬赈经费的来源
        三、冬赈活动的开展
    小结
第五章 南京沦陷时期粮食危机与平粜
    第一节 粮食危机
    第二节 伪政权平粜
        一、普通平粜
        二、纪念平粜
    小结
第六章 南京沦陷时期的其他救济——以春赈、收容所、火灾救济为中心
    第一节 春赈
    第二节 收容所
        一、收容所的设立
        二、收容所的管理
        三、收容所的救济
    第三节 火灾救济
        一、火灾频发
        二、灾民救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2)上海校工 ——近代上海校工群体与社会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校工的定义和类别
    第三节 理论概念界定:社会运动与校园政治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五四”之前:近代早期的上海校工
    第一节 上海近代教育系统的建立和校工群体的出现
    第二节 晚清民初上海校工的职责、地位及与师生的关系
    第三节 早期的上海校工与社会运动:丽泽学院、苏路拒款和“国民捐”运动
第二章 “劳工神圣”的年代:“五四”和 1920 年代的校工运动
    第一节 “劳工神圣”:新文化运动后的社会思潮、校园文化与工学互动
    第二节 “工界救国”:复旦校工与上海五四运动
    第三节 “我们也是人”:1920 年南洋校工要求加薪的罢工
    第四节 追求组织:1924年成立的复旦大学校工联合会
    第五节 激进主义的消退
第三章 “第二条战线”的一份子:战后学生运动中的校工
    第一节 背景:经济困境的加剧、校园氛围的政治化和中共的校园工作策略
    第二节 中共领导的全市性校工组织:上海市校工联谊会及其斗争
    第三节 校工参与社会运动和革命的方式
    第四节 “师生员工”与工友联谊会:新的校园政治主体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沈以行与上海工人运动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苏州时期:通往革命者之路
    第一节 家乡:沉睡的江南古镇
    第二节 求学与启蒙:省立苏州中学
第二章 上海时期:投身工人运动
    第一节 从邮局职员到爱国青年:民族意识的生长
    第二节 入党:参与工人运动的起点
    第三节 在邮政组、互助社:统一战线与宣传工作
    第四节 编辑上海工人刊物和《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秘密工作与调研工作
第三章 南京时代:地下工作日渐成熟
    第一节 开辟南京邮政中共的工作:隐蔽力量,联系群众
    第二节 到新四军根据地参加整风学习、配合新四军解放南京
    第三节 在庚辰联谊会:开展有理有节的斗争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转向工人运动史研究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会工作者
    第二节 在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的工作:丰厚的史料积累
    第三节 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初具规模的系统研究
    第四节 文革前后的状况:迫害与搁置
第五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工运史研究走向成熟
    第一节 《工运史鸣辨录》:推动工运史研究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的力作
    第二节 《上海工人运动史》:90年代地方工人运动史研究的最高成就
    第三节 《中国工运史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有分量的工运史论文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民国时期女童子军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成果及最新动态
2 童子军教育的起源
    2.1 童子军组织的创办
    2.2 童子军教育的原理
        2.2.1 童子军教育的内涵
        2.2.2 童子军教育的理念
3 中国女童子军教育的发展历程
    3.1 北洋时期女童子军教育发展概况
        3.1.1 中国童子军组织初建
        3.1.2 中国女童子军组织出现
        3.1.3 童子军教育事业开展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女童子军教育发展历程
        3.2.1 初步开展阶段
        3.2.2 全面开展阶段
        3.2.3 迅速衰落阶段
        3.2.4 战后复苏阶段
4 女童子军的组织及制度
    4.1 女童子军的基层组织
        4.1.1 组织编制
        4.1.2 人员构成
        4.1.3 日常工作
        4.1.4 登记情况
    4.2 女童子军的制服与徽章制度
        4.2.1 女童子军制服
        4.2.2 女童子军徽章制度
5 女童子军训育概况
    5.1 女童子军的课程设置
        5.1.1 北洋时期的课程
        5.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课程
    5.2 女童子军师资培养
        5.2.1 短期训练班
        5.2.2 师范学校童子军专科
        5.2.3 体育教员兼任童子军教练
6 女童子军的主要活动
    6.1 户外活动
        6.1.1 宣誓游艺
        6.1.2 比赛露营
        6.1.3 旅行野战
        6.1.4 其他活动
    6.2 社会服务
        6.2.1 会场服务
        6.2.2 赈灾服务
        6.2.3 战时服务
    6.3 国际交往
        6.3.1 参加世界童子军活动
        6.3.2 与各国女童子军组织交往
7 女童子军教育的评价
    7.1 女童子军教育的意义
    7.2 女童子军教育的不足
余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研究动态
        二、关于归侨社团的研究动态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归侨”、“归侨社团”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内归侨社团发展概况
    第一节 归侨构成
        一、三次回国浪潮
        二、职业分布
        三、社会生活
    第二节 侨务机构与归侨
    第三节 国内归侨社团
        一、组建动因
        二、发展现状
第三章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发展及运作
    第一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创立及组织结构
        一、厦门缅侨
        二、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创立
        三、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社团活动
        一、联络联谊
        二、互帮互助
    第三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跨国网络
        一、跨国网络的建构方式
        二、跨国网络的作用
第四章 归侨社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当前社团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政策调控及社团运行机制
    第三节 新时期归侨社团发展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田野调查图片
附录B:归侨口述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研究的创新性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0.3.2 相关概念解释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1.2.1 传统商业街市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2.2.4 小结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2.3.7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4.3.1“日人街”的划定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三) 认识和启示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7)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一、书信往来
        二、学术交流
        三、工作交往
        四、社团活动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女权、政治与空间 ——上海“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研究(192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渊源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四、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从无到有——上海“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出现与发展
    第一节 “三八”国际妇女节的缘起与传入
        一、国内女权运动发展传统
        二、政治时局下的机缘巧合
        三、广州国际妇女节:拉开妇女节纪念的帷幕
    第二节 全国“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概况
    第三节 上海“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概况
        一、上海:近代中国女权运动重镇
        二、上海妇女节纪念活动与特征
    小结
第二章 妇女节与女权——节日中的性别色彩
    第一节 妇女节纪念:促进妇女运动的新方法
        一、对引入之初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认知
        二、对国际妇女节认知的不断扩展
        三、国际妇女节具有的妇女运动新特征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上海妇女节纪念中的女权诉求
        一、女性身体解放
        二、妇女参政
        三、女性职业权
        四、婚姻家庭
    小结
第三章 妇女节与政治——性别背后的国族权力
    第一节 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节纪念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政治输入
        一、组织与规定
        二、纪念仪式的符号意义
        三、抗战时期的国族号召
    第三节 国共间权力的抵牾
    小结
第四章 妇女节与空间——上海“三八”妇女节纪念场域
    第一节 女性空间
        一、妇女团体与组织
        二、参与妇女群体
        三、女性群体认知与心态
    第二节 都市空间中的妇女节纪念
        一、商业文化中的妇女节纪念
        二、舆论空间中的妇女节
    第三节 租界:异质文化空间中的妇女节纪念
        一、租界空间及其特征
        二、租界中的上海妇女节纪念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概念厘定与解析
    四、理论分析工具与方法
    五、研究目标、思路及创新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的生成原因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会思想
        二、列宁的社团思想
        三、斯大林的社团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生成的主观动因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二、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及其面临的现实难题
        三、近代中国社团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生成的实践基础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实践概述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实践分析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形成的外部因素
        一、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社团工作的路径分析
        二、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社团工作的内容分析
        三、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共产党社团工作的效果分析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的发展衍变
    第一节 萌芽发轫期(1921—1924年)
        一、关于工会的思考与认识
        二、关于其他社团的思考和认识
    第二节 初步发展期(1924—1927年)
        一、群众社团思想的初步发展
        二、秘密社团思想开始系统化
        三、重视社团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第三节 曲折发展期(1927—1935年)
        一、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的曲折发展
        二、根据地社团思想的新探索
        三、秘密社团策略思想的发展
    第四节 发展成熟期(1935—1945年)
        一、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的调整转换与发展成熟
        二、根据地社团思想的调整转换与发展成熟
        三、秘密社团思想的调整转换与发展成熟
    第五节 继续发展期(1945—1949年)
        一、解放区社团的方针政策
        二、国统区社团的方针政策
        三、秘密社团的方针和政策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社团的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社团的基本认识
        一、性质和特征
        二、功能和作用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建设根据地社团的政策与举措
        一、使命建设
        二、组织建设
        三、活动原则与策略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社团与党政关系的思考与政策
        一、加强领导和管理与尊重独立性相统一
        二、相互支持帮助与防止不良倾向相统一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社团思想和政策的实践成效
        一、推动了根据地社团的成长与发展
        二、有效发挥了根据地社团的功能与作用
第四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动统治区社团的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动统治区革命社团建设的思想和政策
        一、使命建设
        二、组织建设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动统治区异性社团的统战思想和政策
        一、进步性社团的政策与策略
        二、中间性社团的政策与策略
        三、右翼性社团的政策与策略
        四、异性社团统战政策中的失误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动统治区群众社团的工作与活动策略
        一、争取群众利益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
        二、利用公开与合法方式开展革命斗争
        三、其他工作策略与斗争方法
        四、社团工作和斗争策略中的失误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反动统治区社团思想和政策的实践成效
        一、促进了反动统治区社团工作的进步
        二、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三、反动统治区社团政策失误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五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秘密社团的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秘密社团的基本认识
        一、秘密社团的产生与形成
        二、秘密社团的成分与构成
        三、秘密社团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秘密社团的政策与策略
        一、秘密社团策略的萌芽
        二、秘密社团政策的初步系统化
        三、秘密社团政策的初步形成
        四、秘密社团政策的发展成熟
        五、秘密社团政策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秘密社团思想与政策的实践成效
        一、团结或改造部分秘密社团,支援革命斗争
        二、打击和消灭反动秘密社团,便利革命斗争
第六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实践的特征与地位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和实践的特征分析
        一、突出的革命性
        二、鲜明的阶级性
        三、重视党的领导
    第二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新中国社团工作的有益借鉴和参考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PTC ASIA二十届的光荣与梦想——记第二十届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论文提纲范文)

供需联动一站平台
高新展区引爆全场
群英荟聚尽显风采
液压产品
气动产品
橡塑密封产品
走访交流共谋发展
    中德流体动力协会友好交流
    2015 中日流体动力协会联谊会
    中意流体动力协会友好交流
    2015 海峡两岸流体动力联谊会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举办答谢招待会
    主办方高层会晤
    与韩国机械企业代表访问团亲切交流
    走访国内外知名企业
观众专业媒体齐聚
PTC ASIA 2016 开启新程
特别关注:

四、《江苏纺织》理事联谊会在宁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沦陷时期社会救济研究(1937-1945)[D]. 张翰林.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上海校工 ——近代上海校工群体与社会运动[D]. 徐子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3]沈以行与上海工人运动史研究[D]. 谢晔.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4]民国时期女童子军教育研究[D]. 李珂杨. 宁波大学, 2019(06)
  • [5]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D]. 苏哲. 华侨大学, 2019(01)
  • [6]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7]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女权、政治与空间 ——上海“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研究(1924-1949)[D]. 马培.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9]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团思想与实践研究[D]. 张帆.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10]PTC ASIA二十届的光荣与梦想——记第二十届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J]. 本刊编辑部.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5(12)

标签:;  ;  ;  ;  ;  

“江苏纺织”理事会在南京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