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恢复螺栓恢复率综合分析

可恢复螺栓恢复率综合分析

一、可回收锚杆回收率的综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曹福林,李义强,李永钊[1](2021)在《压力分散型热熔可回收锚索技术原理与工程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深基坑工程中,桩锚结构是最常见的深基坑成熟支护方式之一,但由于普通锚索会长期占据大量地下空间,不仅造成地下环境污染,还会成为后续地下空间建设开发的障碍。压力分散型热熔可回收锚索具有较大承载能力与安全保障,同时经济、高效、便捷、可回收利用,符合现代建筑行业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及地下空间长远规划发展的要求,本文针对压力分散型热熔可回收锚索技术原理、优越性等展开分析,围绕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加以论述,以期可供参考。

宁掌玄,杨东辉,李波,高瑞[2](2021)在《可回收锚杆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锚杆支护已经成为矿山巷道、隧道及基坑工程支护的主要形式之一。伴随着地下空间工程的不断发展,大量使用的锚杆对于地下空间污染情况也愈发严重,可回收锚杆技术应运而生。本文按结构将可回收锚杆分为机械式、组合式、螺旋式和热熔式4大类,介绍了矿山巷道中可回收锚杆技术研究进展,指出了其存在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对可回收锚杆技术推广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龚晓南,俞建霖[3](2021)在《可回收锚杆技术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可回收锚杆技术避免了锚杆主筋不回收带来的地下障碍物和侵权问题,近年来在基坑工程中得到快速发展和推广应用。回顾和总结可回收锚杆技术的应用背景以及国内外可回收锚杆技术、相关标准的发展过程,对可回收锚杆类型进行归纳分类,详细阐述当前常用的可回收锚杆构造及其回收机理,提出在可回收锚杆技术应用中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可回收锚杆技术应用的现状,对其研究和发展方向给出建议。

李俊华,余东晓[4](2021)在《新型热熔式可拆芯锚索应用与研究》文中认为锚索(杆)自问世以来被大量运用于岩土工程锚固项目中,由于其性能优良,成本较低,在业内广泛使用。但传统的锚索支护结构因自身工艺及结构上的局限性,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工程的需求。工程上需要更加安全可靠,经济便捷,并且能回收重复使用的新型锚索。一种新型热熔式可拆芯锚索通过采用特殊材料和改良锚具,有效提升了锚索的易用性和性能,而且在自动回收设备的辅助下回收率达到95%以上。将新型热熔式可拆芯锚索应用在实际工程上,锚固效果达到了工程预期,有效节省了工期成本。

郭全威[5](2021)在《扩大头压力分散型可回收锚杆的受力机理及数值模拟》文中指出桩锚支护结构因其施工简单、支护能力强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基坑工程。传统的桩锚支护使用的是拉力型锚杆,由于锚杆占用红线外空间,甚至干扰到临近建筑物的基础,近些年开始研发和应用一种可回收锚杆,由于新型锚杆受力机理研究不够深入,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目前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研究新型锚杆的受力机理对提高基坑支护的安全性、降低造价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扩大头压力分散型可回收锚杆的受力机理和锚固能力。首先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锚杆内力进行剖析,基于Vesic球孔扩张理论和实际位移限值推导了抗拔力的计算公式,将计算值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其次以秦皇岛某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FLAC3D软件对扩大头压力分散型锚杆和拉力型锚杆的锚固能力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将两类锚杆的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值进行对比。最后为提升新型锚杆的抗拔力,探究了锚固段上差异压力作用对新型锚杆抗拔力的影响。取得结论如下:(1)在锚固体变截面前后的一定范围内,浆土界面的切应力有明显降低;浆土界面塑性贯通后,变截面处端阻力对侧阻力具有增强作用。“端压拐点”实际上是端阻力和侧阻力增加速度不同的结果;模拟结果显示,锚固体前端出现了明显的塑性球体空间,端阻力最大值达到总拉力的26.27%。(2)将引入缩减系数的端阻力计算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端压拐点”的拉力值较为接近,该点满足了位移控制和抗拔力的需求,通过该点对锚杆进行抗拉强度设计是可行的。(3)渗流作用增大了支护桩的水平位移和基坑周围的地表沉降量。扩大头拉力型锚杆的模拟结果与支护桩水平位移监测值相比,误差小于0.4 mm。相对于传统锚杆,扩大头压力分散型锚杆将桩顶水平位移减小了14.43%。(4)对不同嵌板施加差异拉力,控制锚固体多数区域处于受压状态,承压板后局部区域拉应力不超过抗拉强度的60%,保证锚固体在工作期间不开裂,同时使锚固体前端的阻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挥,锚固体端阻力和侧阻力得到了合理的分配。

陈达[6](2021)在《GFRP筋锚杆锚固体新型浆液研发及破坏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逐渐紧张和市政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深大基坑越来越多,对基坑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锚杆支护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护方法,易于施工、支护效果好,同时具有不干扰施工作业面的显着优势。对深大基坑来讲,锚杆结构面临的地质条件可能是极为复杂的,其中地下水对锚杆结构的侵蚀作用不可忽略。另外,深大基坑使用的锚杆长度较长,埋置于土体中的钢筋或钢绞线很可能会对后期周边的建设带来障碍。在此条件下,纤维筋锚杆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玻璃纤维(GFRP)筋材料具有比钢筋更高的抗拉强度,不存在锈蚀问题,同时给后期施工造成影响时便于切割。本文以北京地铁车站的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通过浆液配比试验研制具有更高施工性能的GFRP筋锚杆注浆浆液;通过锚固体试验,研究了不同锚杆材料、筋材数量和注浆材料的锚固体试件的破坏规律和破坏发展过程,分析不同变量带来的影响,为工程GFRP筋锚杆的使用选型提供参考;在支护工程现场施工使用GFRP筋的锚杆结构,通过基本试验验证工程性能,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破坏的发生规律。本文内容为GFRP筋锚杆破坏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研究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1)通过浆液配比试验,在工程常用浆液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同时具有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流动性好、保水性好、体积微膨胀的新型注浆浆液材料,该注浆材料硬化一天即可达到预应力张拉的要求,同时关注了以往研究中较少关注的泌水率问题,浆液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同时体积微膨胀,为更好的发挥锚杆的抗拉性能提供了保障。2)通过较大尺寸的锚固体试验,对采用不同材料、不同筋材数量和不同浆液类型的锚固体试件进行拉拔试验,监测加载过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变化,记录破坏现象。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GFRP筋锚杆的工作和破坏规律、不同类型锚杆材料的性能差异、筋材数量差异带来的承载性能差异和新型浆液应用带来的锚杆承载性能差异。通过分析破坏过程的筋材应力应变、位移发展规律和锚固体破坏形式,定义锚固体破坏发展阶段,对GFRP筋锚杆锚固体的破坏机理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同时对GFRP筋锚杆设计给出建议。3)通过工程现场GFRP筋锚杆的基本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工程锚杆承载过程中的使用性能和破坏过程,分析锚杆受力过程中周围岩土体的应力发展规律,完善了GFRP筋锚杆的破坏机理研究。论文研究对GFRP筋锚杆的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GFRP筋锚杆使用性能可靠、施工便易,可在之后的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寻亚磊[7](2021)在《压力型锚索受力特性现场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传统不可回收的基坑工程锚固技术受到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锚固技术的挑战。目前可回收锚固技术应用时间较短,研究的较少,应用范围也较小。为了推广该项技术,本文以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可回收装配式基坑支护工程为依托,开挖长30m,宽6m,深8m的深基坑,设计四种支护体系,分别为模块化、桩锚、土钉和纵横可回收支护体系。在用于支护体系的72组压力型锚索中,选取3组进行现场拉拔试验,设置3组拉力型进行对比,并对支护结构上压力型锚索预应力进行监测,再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压力型锚索的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荷载-位移数据分析得出在同种工况条件下,压力型相比拉力型锚索抗滑移能力更强,6m锚固长度下极限承载力增加24%,5.5m时增加31.7%,5m时增加37.3%;根据压力型锚索极限承载力,得出试验土层的粘结强度为41.6k Pa;(2)锚固长度为6m的压力型锚索相比5.5m,5m时,在同级荷载下位移值明显减小,但极限承载力增加有限,相比5.5m增加3.7%,相比5m增加8.7%;通过对选取支护结构上锚索的监测发现,压力型锚索的初始预应力在大于拉力型锚索情况下,预应力损失率分别为11%和32%,压力型锚索时效可靠性更优。(3)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压力型锚索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压力型锚索剪应力峰值在荷载作用点附近0.2m-0.5m处;剪应力峰值衰减幅度随荷载增大衰减幅度基本相同,约为13.5%。但轴向应力峰值随着荷载增大衰减幅度也增大;锚固长度为5m,5.5m,6m时,剪应力和轴向应力在距承载板1/3长度范围内衰减速度最快,在距承载板4m至锚固体顶端基本可以忽略力的作用;增大锚径尺寸锚固体轴向应力峰值降幅比剪应力峰值更大,锚径直径从150mm增大到180mm时,轴向应力峰值降低38%,剪应力峰值降低20%;增大到240mm时,轴向应力峰值降低66%,剪应力峰值降低35%。

吴强[8](2021)在《可回收预应力锚杆(索)作用机理及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锚杆(索)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施工、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巷道、基坑、边坡等领域大量应用,但也有着污染地下空间、一次性使用等缺点,因此国内外研发了可回收锚杆(索)技术,可回收锚杆(索)在国内发展已有十余年的时间,种类较多但实际工程应用较少,多数用于科研试验,主要原因在于施工工艺较复杂、相关支护理论缺乏及成本较高。本文从试验、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可回收锚杆(索)的工作性能、加固机理和适用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锚杆(索)基本试验和回收试验验证了二代可回收锚杆和锚索在西北地区黄土层的承载力、工作性能和回收效率,由于杆体全长可自由变形,可回收锚索对土钉墙位移、周边施工扰动的敏感性更低,预应力损失小于普通锚索,在大部分没有预应力补张拉的实际施工中优势明显。通过回收试验可回收锚杆和锚索的回收效率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另外为保证可靠回收,应在注浆质量、回收工艺及杆体外露端保护等方面严格按照规范和操作工艺进行;(2)采用弹性接触问题、库伦准则及土力学等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推导了压力型锚杆(索)锚固段应力应变分布规律,通过准确性对比验证了其合理性,分析了不同岩土体参数对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和径向应力影响范围,并基于应力弹性解和圆筒扩张理论塑性解推导了应力分布塑性解,其中当土体受到的径向应力超过土体极限围压时,界面剪应力达到最大值,此时应采用塑性解,反之应采用弹性解;(3)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7个可回收锚索替换工况进行计算并与普通锚索工况对比挡墙位移和锚索轴力,试验工况的挡墙位移偏大但满足规范要求。单排替换工况下将第二排替换为可回收锚索的挡墙位移最接近对比工况,双排替换工况下将第一排、第二排替换为可回收锚索的挡墙位移最接近对比工况,由于可回收锚索杆体全长可自由变形的特点其轴力增量明显小于同等位移条件下的普通锚索,同时可回收锚索支护的边坡在基坑回填和锚索回收时位移发展明显,需严格控制回填质量。

陈永进[9](2021)在《扩大头可回收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技术应用》文中指出为解决城区基坑支护面临周边建筑密集、市政道路管线众多、允许占地空间受限所引发的基坑支护问题,以扩大头锚索、可回收锚索、SMW工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阐述,从方案的优化选择、施工工艺、应用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充分论证扩大头可回收锚索与SMW工法桩复合支护技术在城区软弱土地层或深厚细砂层适用性。

叶帅华,赵壮福,吴强,樊黎明[10](2020)在《西北黄土地层中可回收钢筋锚杆的锚固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西北黄土地层中可回收锚杆的锚固体长度、锚固体直径以及施加预应力值大小等参数的改变对其锚固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可回收锚杆受荷服役及变形破坏情况,并通过现场试验对可回收钢筋锚杆的抗拔锚固力以及可回收效果进行了验证,得到了以下结论:在加载情况及锚固体直径相同的情况下,可回收锚杆可达到与不可回收锚杆相同的支护效果;锚固体直径存在"有效周长效应",并非越大越好;锚固体长度较小时,施加预应力加速了边坡变形,而在合理的锚固体长度范围内,施加预应力对边坡起到了超前支护的作用;黄土地层中可回收钢筋锚杆的破坏模式主要为锚固体与黄土黏结界面破坏,相比不可回收锚杆,可回收锚杆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使用更经济,受力更合理;可回收钢筋锚杆能够达到承载力设计要求,且回收率高,操作简单,在工程中可以推广使用。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可回收锚杆的性能改进以及工程应用提供一些指导。

二、可回收锚杆回收率的综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回收锚杆回收率的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压力分散型热熔可回收锚索技术原理与工程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压力分散型热熔可回收锚索技术原理
2 压力分散型热熔可回收锚索的优越性
    2.1 压力分散型锚索优越性
    2.2 热熔可回收锚索优越性
    2.3 热熔可回收锚索的有效效率系数
3 压力分散型热熔可回收锚索的工程应用实践
    3.1 工程概况
    3.2 压力分散型热熔可回收锚索支护情况
    3.3 压力分散型热熔可回收锚索施工
    3.4 压力分散型热熔可回收锚索应用效果
        3.4.1 基本试验情况
        3.4.2 实际锚索监测情况
        3.4.3 基坑完工后监测情况
        3.4.4 锚索回收情况
4 压力分散型热熔可回收锚索的加强提升
    4.1 施工时间
    4.2 锚索制作
    4.3 锚索应力监测
    4.4 锚索回收
5 结语

(2)可回收锚杆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可回收锚杆分类
    1.1 机械式
    1.2 组合式可回收锚杆
    1.3 螺旋式可回收锚杆
    1.4 热熔式可回收锚杆
2 存在问题
    2.1 理论不完善
    2.2 工艺标准不明确
3 发展趋势
4 结语

(3)可回收锚杆技术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1 可回收锚杆的分类
2 常用的可回收锚杆类型
    2.1 机械锁型可回收锚杆
        2.1.1 辅索拉拔解锁型可回收锚杆构造及机理
        2.1.2 顶进解锁型可回收锚杆构造及机理
        2.1.3 旋转解锁型可回收锚杆构造及机理
        2.1.4 顶进旋转解锁型可回收锚杆构造与机理
    2.2 热熔型可回收锚杆
    2.3 锚筋回转型可回收锚杆
        2.3.1 U形锚筋回转可回收锚杆构造与机理
        2.3.2 合页型锚筋回转可回收锚杆构造与机理
3 可回收锚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可回收锚杆锚固体的强度问题
    3.2 旋喷扩体形可回收锚杆的杆体对中问题
        (1) 在锚固段采用囊袋注浆
        (2) 在杆体末端设置对中钢管
    3.3 可回收锚杆的预应力损失问题
    3.4 可回收锚杆回收失败的补救措施
4 可回收锚杆技术发展展望
    (1) 发展完全回收的可回收锚杆
    (2) 进一步发展便捷高效的锚杆回收技术
    (3) 进一步研发高承载力的可回收锚杆技术
    (4) 加强可回收锚杆工作机理和设计理论研究

(4)新型热熔式可拆芯锚索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新型热熔式可拆芯锚索原理
    1.1 锚具的组成
    1.2 工作原理
    1.3 热熔锚杆拆芯回收技术的特点
2 工程应用
    2.1 南宁某基坑支护项目
    2.2 南宁某房地产建设项目
3 结语

(5)扩大头压力分散型可回收锚杆的受力机理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锚杆受力机理的研究现状
        1.2.2 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2.3 锚杆的回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扩大头压力分散型可回收锚杆的受力机理分析
    2.1 扩大头压力分散型可回收锚杆支护体系
    2.2 锚杆回收主要方式
    2.3 扩大头压力分散型锚杆极限承载力分析
        2.3.1 锚杆抗拔力的组成
        2.3.2 锚杆的内力分析
    2.4 扩大头压力分散型锚杆受力机理分析
    2.5 扩大头压力分散型锚杆极限抗拔力公式推导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扩大头拉力型锚杆锚固能力分析
    3.1 工程概况
        3.1.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3.1.3 周围建筑环境
    3.2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3.2.1 支护方案
        3.2.2 基坑降水
    3.3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3.3.1 基础参数数据
        3.3.2 计算结果
    3.4 锚杆验收
    3.5 基坑工程监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扩大头压力分散型支护体系数值模拟
    4.1 FLAC3D功能分析
        4.1.1 流固耦合分析
        4.1.2 结构单元、节点以及接触面分析
    4.2 土体本构模型和计算参数的选择
        4.2.1 本构模型建立
        4.2.2 土体和支护构件的计算参数
    4.3 基坑模型建立
        4.3.1 计算模型尺寸以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4.3.2 地应力场初始化
        4.3.3 基坑开挖与支撑
        4.3.4 模拟过程注意事项
    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4.4.1 平均力比的监测
        4.4.2 不同工况对压力分散型锚杆支护体系的影响
        4.4.3 扩大头拉力与压力分散型锚杆支护效应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扩大头压力分散型锚固体受力细化分析
    5.1 锚固体差异压力的理论基础
    5.2 锚固体差异压力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GFRP筋锚杆锚固体新型浆液研发及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现存问题
        1.2.1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1.2.2 锚固机理研究现状
        1.2.3 锚杆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新型浆液研发试验
    2.1 概述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目的
        2.2.2 试验材料选择
        2.2.3 试验配比及测试参数
    2.3 试验过程及结果
        2.3.1 流动度试验
        2.3.2 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试验
        2.3.3 膨胀率试验
        2.3.4 泌水率试验
        2.3.5 试验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锚固体破坏机理试验研究
    3.1 概述
    3.2 试验设计及过程
        3.2.1 试验目的
        3.2.2 主要试验材料
        3.2.3 试件设计
        3.2.4 加载及量测方案
        3.2.5 试验过程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式
        3.3.2 荷载-位移关系分析
        3.3.3 粘结应力分布
        3.3.4 筋材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3.3.5 注浆材料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3.4 锚固体破坏机理分析
    3.5 GFRP筋锚杆锚固体设计相关参数
        3.5.1 抗拔安全系数
        3.5.2 锚固段长度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GFRP筋锚杆基本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4.1 概述
    4.2 GFRP筋锚杆基本试验研究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 GFRP筋锚杆数值模拟研究
        4.3.1 建立数值模型
        4.3.2 锚杆破坏过程
        4.3.3 破坏过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压力型锚索受力特性现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压力型锚索锚固机理
    2.1 锚索结构及分类
    2.2 压力型锚索与拉力型锚索的区别
    2.3 压力型锚索破坏形式及受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压力型锚索现场试验
    3.1 试验目的
    3.2 压力型锚索的施工
    3.3 现场试验概况
        3.3.1 基坑工程概况
        3.3.2 工程地质条件
        3.3.3 试验方案
        3.3.4 试验加载方案
        3.3.5 试验加载步骤
        3.3.6 锚索预应力监测
    3.4 锚索拉拔试验测试结果分析
        3.4.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式分析
        3.4.2 位移结果分析
        3.4.3 极限承载力分析
    3.5 锚索预应力损失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压力型锚索锚固段数值模拟分析
    4.1 ABAQUS简介
        4.1.1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适用性
        4.1.2 土体本构模型
    4.2 基本假设
    4.3 锚索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4.3.1 模型建立
        4.3.2 模型接触面和边界条件设置
        4.3.3 网格划分
        4.3.4 材料参数的选取
    4.4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4.4.1 锚固注浆体轴向应力分布特征
        4.4.2 锚固体剪应力分布特征
        4.4.3 土体轴向应力分布
        4.4.4 锚固体位移特征
    4.5 锚固体应力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4.5.1 不同荷载对剪应力分布的影响
        4.5.2 不同荷载对锚固体轴向应力分布的影响
        4.5.3 不同锚固长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4.5.4 锚固体半径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可回收预应力锚杆(索)作用机理及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可回收锚杆(索)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可回收锚杆(索)种类
        1.2.2 加固机理试验研究
        1.2.3 加固机理理论研究
        1.2.4 加固机理数值模拟
        1.2.5 新型材料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可回收锚杆(索)工作与回收性能试验
    2.1 引言
    2.2 可回收锚杆试验
        2.2.1 工程概况
        2.2.2 可回收锚杆试验准备
        2.2.3 可回收锚杆安装和注浆
        2.2.4 可回收锚杆基本试验
        2.2.5 可回收锚杆回收试验
    2.3 可回收锚索试验
        2.3.1 工程概况
        2.3.2 可回收锚索试验准备
        2.3.3 可回收锚索安装和注浆
        2.3.4 可回收锚索基本试验
        2.3.5 可回收锚索回收试验
    2.4 可回收锚杆工作与回收性能分析
        2.4.1 工作性能分析
        2.4.2 回收性能分析
    2.5 可回收锚索工作与回收性能分析
        2.5.1 工作性能分析
        2.5.2 回收性能分析
    2.6 可回收锚杆(索)工作与回收性能影响因素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回收锚杆(索)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锚杆(索)应力应变弹性解
        3.2.1 基本假设及边界条件
        3.2.2 基本公式求解
        3.2.3 弹性解合理性验证
    3.3 基于弹性解锚杆(索)影响因素分析
        3.3.1 岩土体弹性模量
        3.3.2 岩土体泊松比
        3.3.3 岩土体内摩擦角
        3.3.4 岩土体黏聚力
        3.3.5 岩土体内径向应力
    3.4 锚杆(索)应力塑性解
        3.4.1 土体极限围压p_(u max)求解
        3.4.2 应力分布公式修正
        3.4.3 应力塑性解分布规律
    3.5 压力分散型锚杆(索)应力弹性解
        3.5.1 公式修正及分布规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可回收锚索适用性研究
    4.1 引言
    4.2 预应力锚杆挡墙模型
        4.2.1 工程概况
        4.2.2 土体本构模型
        4.2.3 建立支护结构模型
        4.2.4 网格划分及分阶段施工
    4.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4.3.1 边坡位移
        4.3.2 锚索轴力
    4.4 预应力锚杆挡墙适用性分析
        4.4.1 全部可回收锚索支护工况
        4.4.2 第一排可回收锚索支护工况
        4.4.3 第二排可回收锚索支护工况
        4.4.4 第三排可回收锚索支护工况
        4.4.5 一二排可回收锚索支护工况
        4.4.6 一三排可回收锚索支护工况
        4.4.7 二三排可回收锚索支护工况
        4.4.8 不同支护工况适用性分析
    4.5 工况1 基坑回填稳定性分析
        4.5.1 基坑回填模型
        4.5.2 坡顶位移变化规律
        4.5.3 可回收锚索轴力变化规律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9)扩大头可回收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拆卸型与U型可回收锚索工艺比较
2 扩大头锚索与普通锚索工艺比较
3 SMW与传统排桩+桩间止水桩比较
4 工程应用
    4.1 工程背景
    4.2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4.3 围护结构设计
    4.4 围护结构施工效果分析
5 结论

(10)西北黄土地层中可回收钢筋锚杆的锚固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可回收锚杆装置
    1.1 基本结构装置
    1.2 作用机理
2 数值模拟
    2.1 数值分析简化模型
    2.2 数值模拟结果
3 现场试验
    3.1 试验概况
    3.2 试验结果
    3.3 试验中需注意的问题
4 结论及讨论

四、可回收锚杆回收率的综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压力分散型热熔可回收锚索技术原理与工程应用分析[J]. 曹福林,李义强,李永钊. 低碳世界, 2021(11)
  • [2]可回收锚杆技术研究进展[J]. 宁掌玄,杨东辉,李波,高瑞. 同煤科技, 2021(05)
  • [3]可回收锚杆技术发展与展望[J]. 龚晓南,俞建霖. 土木工程学报, 2021
  • [4]新型热熔式可拆芯锚索应用与研究[J]. 李俊华,余东晓. 工程勘察, 2021(08)
  • [5]扩大头压力分散型可回收锚杆的受力机理及数值模拟[D]. 郭全威. 燕山大学, 2021(01)
  • [6]GFRP筋锚杆锚固体新型浆液研发及破坏机理研究[D]. 陈达.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7]压力型锚索受力特性现场试验研究[D]. 寻亚磊. 河北大学, 2021(09)
  • [8]可回收预应力锚杆(索)作用机理及适用性研究[D]. 吴强.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9]扩大头可回收锚索与工法桩复合支护技术应用[J]. 陈永进. 岩土工程技术, 2021(01)
  • [10]西北黄土地层中可回收钢筋锚杆的锚固性能研究[J]. 叶帅华,赵壮福,吴强,樊黎明. 地基处理, 2020(03)

标签:;  ;  ;  ;  ;  

可恢复螺栓恢复率综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