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裂缝场地工程地质特征及分类

西安地裂缝场地工程地质特征及分类

一、西安地裂缝带场地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类型划分(论文文献综述)

陈思[1](2018)在《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机理与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物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承载着千百年以来的历史文化信息,而成为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宝贵文化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文物建筑逐渐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我国寒冷地区的文物建筑,表现出了相对复杂的病害类型及形态表征,其生成机理也较为复杂特殊,其中以冻害最为典型,即在冻害的预防及治理的过程中,其修缮材料与技术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区域应激性,十分值得深入探究。因此本文在寒地视角下,以价值为导向,进行文物建筑冻害的机理分析与防治研究,为我国寒冷地区文物建筑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通过文物建筑价值与冻害防治的关系,建构价值对文物建筑保护及冻害防治的指导性与应对性理论。首先,通过寒地文物建筑的多维价值体系,分析价值评估对于文物保护主导方向的指引,价值的建立与衡量,判定不同文物建筑的重要性差异,进而设定相应的保护决策,最终体现遗产价值的核心地位。其次,利用不同价值文物建筑的等级差异性,论证了保护与治理措施的对应性。就保护的力度而言,凡是具有极高价值的文物建筑,其保护措施都更为严格谨慎;相对价值较低的文物建筑来说,其保护力度也相应较弱。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价值与等级的不同,针对其病害的勘察、监测、预防及治理的方式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别。文中引入中东铁路沿线文物建筑案例,进行理论分析与建构。最后,通过文物建筑的价值与冻害防治应对性,从预防性保护、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的理论层面,挖掘文物建筑价值对冻害防治的决策依据与指导方向。建构价值指导下,寒地文物建筑保护的级差性理论,以及价值与冻害防治的应对性理论,从而形成“价值指导性、价值与保护的级差性、价值与冻害防治的应对性”理论框架。论文将田野调查、归纳分析、科学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贯穿于文物建筑保护及冻害防治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前(冻害的信息采集与病害机理分析)、中(冻害的预防调控)、后(冻害的治理措施),即从冻害的表征、冻害的发生路径、以及冻害路径的封堵等逻辑关系,对寒地文物建筑的冻害实施科学、合理、高效的勘察、分析、预防与治理程序研究。通过大量的寒地文物建筑所处环境的地理、气候、水文等的信息汇总,进行冻害的信息采集、表征分析及数据统计,建立冻害图像数据系统、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并选择量化方法。从冻害的内在因素(温湿度影响)、外在因素(冻害加剧的成因)深层挖掘不同材料及结构的文物建筑冻害发生机理。同时,在基础研究的积淀下,从寒地文物建筑材料的自身特点、环境、人为因素等方面,通过气象参数视角,进行宏观及微观层面的综合分析与详细阐释,深入挖掘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发生机理,为后期文物建筑冻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指导方向和决策依据。论文从宏观到微观层面,探讨寒地文物建筑的冻害预防调控机制,从不同结构、构造及材料的角度,在文物建筑保护相关原则下,研究寒冷地区文物建筑冻害治理的具体措施。首先,以冻害的核心要素为依据,提出隔离水分的具体措施,分析文物建筑冻害的湿度控制、结构检测及病害跟踪。其次,对不同价值等级的文物采取实时监测、定期检测以及病害跟踪等手段,从源头避免冻害发生。最后,文中引入大量作者本人参与的寒地文物建筑保护修复项目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内及国际大量成熟的文物建筑病害治理案例的优势借鉴,对传统材料与新材料、传统工艺与新技术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筛选,进而提出适寒性预防策略与治理措施,为我国寒地文物建筑后续的保护与治理提供借鉴性方案,从而有效地缓解文物建筑的冻害劣化趋势,进一步促进寒地文物建筑的保护进程,最终实现文物建筑的价值存续这一终极目标。

赵德君[2](2017)在《鄂西—渝东巴东组滑坡的有效勘察与防治研究》文中认为巴东组斜坡的失稳滑动一直制约着区域工程建设及经济发展,受其困扰严重的地区是湖北西部、西南部包括秭归、巴东、宣恩、建始等地以及渝东的巫山、奉节、云阳等县市。研究表明,鄂西-渝东及三峡库区均是我国地质灾害极易发区,区内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发生频率高、灾度重、突发性强等特点。其中以三叠系中统巴东组地层岩组发育的滑坡为典型,典型滑坡有巴东的黄土坡滑坡、黄蜡石滑坡、赵树岭滑坡,巫山的二郎庙滑坡,奉节的白衣庵滑坡、猴子石滑坡和三马山滑坡等。三叠系中统巴东组因富含蒙脱石、伊利石等亲水性粘土矿物,具有显着的遇水膨胀、崩解特性,是行业内生产单位与研究部门重视的易滑地层之一。因此,巴东组滑坡的研究与防治历来受到特别关注,对深化认识和推动巴东组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依托三峡库区二期、三期以及后续规划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实例,基于其中典型的巴东组滑坡的基本特征,依据工程地质学理论确定巴东组滑坡形成与影响因子,运用统计方法对巴东组滑坡的影响因子作用效应进行量化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识别滑坡发育的主控因素,从而提出巴东组滑坡基本类型划分的因子系统,并概化出巴东组滑坡的三种基本类型;其次,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结合巴东组滑坡所在段的鄂西—渝东地区孕灾斜坡地质背景,研究巴东组滑坡的成坡过程,并针对成坡后的巴东组斜坡,从巴东组斜坡结构改造、斜坡岩体力学性质变化角度研究该类斜坡演化过程与变形机理;接着,研究巴东组滑坡的有效勘察方法与手段,对其中的滑坡变形调查与识别、滑带识别、综合物探勘察、强度参数选取以及稳定状态划分和识别这五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实例分析,提出切实可行且适用于巴东组滑坡的有效勘察方法,为巴东组滑坡变形稳定状态的正确识别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随后,针对概化的巴东组滑坡基本类型,从理论角度结合滑坡演化阶段研究了巴东组滑坡最优防治时间、关键防治部位以及针对变形机理的防治手段和措施;基于此,结合两个典型巴东组滑坡实例,论证其现有防治工程的有效性,并分析其最优防治时间和关键防治部位(或因素),通过对比不同方案下坡体中应力调整状况、位移变化及其控制状况确定其适宜的防治措施;最后,提出针对巴东组滑坡基本类型的有效防治方案。通过分析和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结论:(1)三叠系中统巴东组地层在渝东-鄂西地区呈条带状出露、分布极为广泛,对区域内斜坡的稳定具有控制性作用。巴东组滑坡以规模大、形成条件与成因机制复杂、蓄水及运行条件下变形严重、危害特别重大、防治难于决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而着称。(2)地形地貌中凹型坡面形态、2530°的地形坡度、200m以上的相对高差,斜坡特征中泥灰岩型岩性组合、020°的岩层倾角、顺向坡斜坡结构,滑体特征中局部变形破坏的变形特点、岩土混合型的物质组成,滑带特征中发育层位为软弱夹层型的因子特征发育滑坡灾害程度最高;斜坡结构、岩层倾角、地形坡度、物质组成以及变形特点五个因子是巴东组滑坡形成的内部主控因子;外界扰动环境因素为降雨入渗的对巴东组滑坡影响程度最高。(3)研究表明,三峡库区巴东组滑坡基本类型有三种。第一种类型是具有泥灰岩、局部变形破坏、滑体岩土混合、沿软弱夹层变形的特点,又可以分为两个滑坡亚类,即缓倾角、顺向坡类型和陡倾角、逆向坡类型。第二种类型是具有泥岩+砂岩、缓慢蠕滑的特点,也可以分为两个滑坡亚类,即缓倾角、顺向坡、滑体岩土混合、沿层面变形的类型与陡倾角、逆向坡、土质滑体、沿土岩接触面变形的类型。第三种类型具有缓倾角、顺向坡、滑体岩土混合的特点,并兼具有泥灰岩、局部变形破坏、沿软弱夹层变形和泥岩+砂岩、缓慢蠕滑、沿层面变形的组合特性。本文所提出的巴东组滑坡基本类型可为巴东组滑坡识别和防治提供参考。(4)通过巴东组滑坡成坡过程数值模拟分析,发现两岸斜坡在河谷下切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卸荷回弹”现象。这种卸荷回弹变形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当时河床高程以上的斜坡坡体内。随着河谷下切,这一回弹变形区逐渐向深部扩展。对于结构为逆向坡的斜坡,模拟表明上覆巴东组第三段泥灰岩地层由于下伏地层的自身压缩变形而获得了更多的下座空间,加剧了重力作用变形,在地层接触面处位移最大;对于结构为顺向坡的斜坡,模拟表明上覆巴东组第三段泥灰岩地层岩体顺着层面发生滑动,下伏泥岩+砂岩地层则发生向临空面的整体蠕滑变形特征。(5)巴东组滑坡第一种类型变形演化机理是:在外部风化和雨水淋滤作用下,遇水易软化,风干易碎的泥灰岩裂隙大量发育,加剧了岩体与外界的水分和空气交换,使得坡体在较大范围内以相互接近的程度同时受到风化,坡体发生强烈的结构松动而进入强变形阶段,不断发展直至最终整体结构崩溃、解体,迅速下错形成混杂堆积体;巴东组滑坡第二种类型变形演化机理是:在物理风化作用下,一方面由于坡体中的泥岩岩石的颗粒发生一定的差异性变化,如粒度降低、孔隙增多、孔隙尺寸减小;另一方面由于在泥岩与砂岩互层结构中,泥岩和砂岩两种物质在粒度、孔隙尺寸等方面差异明显,导致在其接触面处易发生错动变形。这两方面使得岩体整体性不断降低,滑坡稳定性日益恶化,表现出“蠕变”的变形特点,不断发展直至最终破坏;巴东组滑坡第三种类型除了兼具有第一种类型和第二种类型的变形演化特征外,还表现出了利用滑坡变形破坏的组合效应。(6)巴东组滑坡勘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识别滑坡的要素,特别是滑带及其发育状况。对于发育在巴东组泥灰岩地层的滑坡坡段,泥化软弱夹层是滑带极易发育层位;而对于发育在巴东组泥岩+砂岩组合地层的滑坡坡段,层面和土岩接触面是滑带极易发育层位。(7)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巴东组滑坡的勘察方法和顺序:工程地质测绘—物探—坑槽探—钻探,这一套勘察方法能够有效地确定巴东组滑坡边界、物质组成、地下水埋深分布以及滑带的分布埋深等信息;提出从微观角度掌握巴东组滑坡滑带土岩性、微观结构特征、颗粒成分、矿物成分与物理力学特性;提出综合采用浅层地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声波测井法的物探方法勘察巴东组滑坡;提出利用地下水分布层位特征辅助识别滑带的方法;提出巴东组滑坡滑带土强度参数选取方法;论文从物质、结构以及变形特征三个方面提出了巴东组滑坡的稳定状态识别指标:岩体崩解裂化程度、风化程度、节理裂隙、声发射、变形特点、变形速率,并且给出了利用不同指标判识滑坡稳定状态的判据。(8)对于缓倾角顺向斜坡结构的巴东组滑坡,有效的防治方法组合为:地表截排水工程+监测工程+抗滑桩支挡+削坡减载工程+钢筋混凝土格构锚护坡+护坡前缘防冲挡墙。而对于逆向坡结构的巴东组滑坡,有效的防治方法组合为:排水工程(地表截排水+地下排水)+监测工程,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抗滑桩支挡和削坡减载工程。(9)考虑到巴东组地层的复杂性,应分别从防治方案和稳定效果两个方面按照层次分析原则对巴东组滑坡防治效果进行评价。该研究成果对区域性滑坡防治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吴迪[3](2015)在《工程堆载触发黄土滑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黄土分布面积为63万km2,约占陆地面积的6.6%,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分布广泛、地层完整、沉积厚度大,使之成为黄土天然博物馆,也是世界黄土研究的前沿高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城镇化建设目标,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重大灾害严重制约城镇化建设,很难在该地区实现目标任务。如兰州市,黄土滑坡、崩塌、泥流等重大黄土地质灾害几乎包围了这座城市,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黄土重大灾害严重制约了兰州城市的发展;陕北革命圣地延安市,市区主要集中狭长的斜坡地带,共发育有大型黄土滑坡、崩塌近80处,黄土重大灾害严重制约了延安城市的发展。兰州市和延安市都被迫在郊县削山填沟,兴建新城,填土场地修建新城区很难回避由工程堆载触发的黄土滑坡灾害问题。本论文以工程堆载触发黄土滑坡的孕育、成灾及演化机理为研究主线,对其分布规律、孕灾模式、成因机理、演化过程等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触发黄土滑坡的主要堆载类型:面状堆载、点状堆载,其中面状堆载又可分为条形均布荷载、矩形均布荷载和方形均布荷载以及三角形面状荷载;(2)堆载对坡体竖向应力的影响深度较大,对水平应力的影响深度约为荷载区宽度的2倍,堆载引起的最大剪应力出现在荷载区边缘,这也是荷载区边缘出现剪切裂缝的主要原因;(3)堆载触发黄土滑坡一般发育两条滑带,加载区外侧拉张裂缝区裂缝向下延展与剪切裂缝联通形成浅层滑带,一般在坡体的中部剪出,加载区内侧拉张裂缝区裂缝向下延展与剪切裂缝联通形成的深层滑带,一般在坡脚附近剪出;(4)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计算及边坡土体附加应力综合分析,边坡体的塑性区首先出现在张拉破坏区下部和坡脚,并向坡体中间延展,堆载触发黄土滑坡变形分区既滑动区、变形影响区和非影响区;(5)工程堆载触发边坡变形破坏可分为三种模式:触发老滑坡复活、触发饱水层蠕滑变形、触发填土区边坡变形破坏;堆载触发黄土滑坡滑带的形态及形成过程与荷载值、荷载部位及边坡坡度有关。

杨柳[4](2013)在《黑方台岩层产状对黄土—基岩滑坡的影响》文中认为黑方台地区黄土-基岩滑坡危害巨大,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黄土-基岩滑坡受岩体结构的显着影响,而岩层产状往往是工程岩体结构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围绕岩层产状与黄土-基岩滑坡的关系,已经积累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并日益引起更广泛的关注。论文主要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地区黄土-基岩滑坡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归纳总结黄土-基岩滑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资料,总结研究区黄土-基岩滑坡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分析黄土-基岩滑坡成因;重点研究岩层产状与黄土-基岩滑坡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边坡稳定性,论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区黄土-基岩滑坡主要分布在黑台南侧和方台东南侧,主滑方向以南南东和南东东方向为主,占滑坡总数的78.6%。滑坡发育数量最多的坡长为300-400m、坡宽为400-500m、滑坡前后缘高差为110-130m和滑距为0-100m;(2)随着岩层视倾角的增加,滑坡综合贡献率先增加后减小,其对黄土-基岩滑坡的影响程度先增加后减小,贡献率最大的视倾角区间是15-20°,贡献率最小的视倾角区间是20-25°;随着岩层倾向与滑向夹角的增加,滑坡综合贡献率呈现出增加-减小-增加的趋势,其对黄土-基岩滑坡的影响是增加-减小-增加,贡献率最大的夹角区间是10-20°,贡献率最小的夹角区间是0-10°和20-30°;(3)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岩层视倾角在15-20°之间时,最容易发生黄土-基岩滑坡;黄土-基岩滑坡在岩层视倾角的影响下,会出现黄土滑坡和黄土-基岩滑坡两种类型。

赵金刚[5](2013)在《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填方边坡稳定性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安康地区的膨胀土填方边坡为研究对象,以气候的干湿循环(降雨-蒸发)对其稳定性及变形破坏的循环作用机理为研究目的,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室内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现场物理模型试验、现场记录裂隙的定量描述以及热湿耦合数值分析等多种手段,全面开展膨胀土填方边坡在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各物理量的动态响应规律及边坡稳定性研究;并分别对胀缩机理、降雨以及蒸发对膨胀土的作用机理和膨胀土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进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安康地区膨胀土的工程地质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了膨胀土的物质成分、结构特征与基本物理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饱和度下击实样的压缩变形性能,并分别对不同初始状态以及干湿循环作用影响下的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的压缩变形性能与饱和度呈负相关关系;不同初始状态击实样的粘聚力差异极为明显;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具有衰减性,且呈现先慢后快、最终趋于稳定的趋势。(2)在安康膨胀土地区建立现场物理模型系统,通过气象观测、土体温湿度、土压力、吸力及边坡变形的监测,采用自行组装的数据采集系统与位移传感器,研究了膨胀土填方边坡在降雨-蒸发作用下各物理量的动态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边坡的工程性状与含水量的变化息息相关;其中,降雨是影响膨胀土含水量最直接的因素,而蒸发作用属于间接影响因素,二者的耦合作用使边坡趋于变形破坏。(3)在明确填方边坡的裂隙类型为风化裂隙的基础上,利用矢量图技术定量化描述了裂隙的演化规律,获取了裂隙的几何形态及裂隙度等一系列参数;进而分别探讨了干湿循环、含水量及大气温度等因素对裂隙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监测期内裂隙分布不具备定向规律,而且系统格局非常混乱,基本不存在相互平行的裂隙;裂隙在降雨时闭合,在蒸发过程中再次开裂,并互相连通逐渐发育成网状,但到一定程度后基本稳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逐步走向完全破碎。(4)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降雨-蒸发作用下膨胀土的胀缩机理:降雨时,水分子进入土体并不断包裹晶层、土颗粒及其集聚体,并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转化为力学作用与其相互联结,形成结合水膜,由于结合水膜的增厚,晶层、粒间距离加大,导致土体产生膨胀;反之,水膜变薄或消失时,粒间距离减小,从而使土体体积缩小。(5)在对降雨及蒸发的物理过程有清晰了解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室内试验、现场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膨胀土水土物理力学作用机理;并结合水土化学作用类型及膨胀土主要矿物成分的探讨,提出膨胀土水土化学作用机理。其次,对降雨作用的冲刷侵蚀,以及蒸发作用的土体收缩开裂的力学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推导了土颗粒冲刷启动条件、坡面宏观径流冲刷及土体开裂等一系列力学公式。最终,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对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填方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做出了全面的解释。得出:蒸发是边坡变形破坏的重要前提条件,而降雨是导致变形破坏的直接原因;二者的循环作用可导致膨胀土填方边坡产生破坏。(6)详细介绍了热湿耦合的理论模型、边界条件以及计算参数的赋值情况,并以现场试验边坡为原型建立几何模型,对其进行数值对比分析,验证了所用理论模型、边界条件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考虑裂隙的边坡热湿耦合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裂隙的存在使边坡对降雨-蒸发效应的响应显着,不但为雨水入渗至边坡内部提供了快速通道,使土体的渗透性能得到极大提高,而且在蒸发过程中,裂隙面与大气直接接触,同样也为水分的迁出提供了便捷。(7)针对数值分析时需同时兼顾降雨及蒸发两种作用类型的特点,采用将裂隙的两侧视为气候作用边界的方法,使降雨-蒸发作用下边坡内部的水分变迁可通过裂隙与外界建立联系,并仍认为裂隙分割而成的土块完全符合非饱和土渗透特性。这种方法既考虑了裂隙对降雨-蒸发的影响,又符合非饱和土力学理论,适用于裂隙膨胀土填方边坡的数值分析。(8)在以上研究和数值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对考虑裂隙以及强度衰减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只考虑裂隙的边坡潜在滑裂面与降雨作用下湿度场的分布密切相关,滑裂面随降雨作用逐渐趋于在浅层发生,但总体安全系数较高。考虑强度衰减后,安全系数要远小于未考虑强度衰减的,且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最终趋于失稳。同时将膨胀土的裂隙性及强度衰减特性计入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所得计算结果符合人们的认知,可真实反映边坡的破坏情况。

李艳菊[6](2013)在《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川龙门山区域是十二五规划明确支持建设发展区域。具有明显垂直梯度,多尺度地貌景观。藏、羌、汉多民族聚居及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集中分布特色区域。论文选取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展开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元——汶川一带,研究区域大地坐标为东经103°00′~106°00′,北纬30°34′~32°40′范围内。地震带来传统聚落毁灭性灾难,失去特色的重建活动使本研究更具迫切性。研究“同构异形”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适宜性在避免建设性破坏,增强区域可识别性,新农村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先后数次赴龙门山中北段区域进行野外测绘,收集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以传统聚落适宜性为切入点,地学景观为研究背景,创新性结合地理学、地质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规划设计等多学科理论,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DSR传统聚落演替驱动因子、Autocad矢量图绘制、Matlab三维数据模型等技术手段,通过国家地理测绘局、国家动态地图网等一些列数据和矢量图的计算转化,形成研究区域高程图、坡度图、坡向图,形成传统聚落基于聚落平均面积、聚落方向性、聚落平均最近距离的数理模型,并通过大量数据统计研究聚落周长、面积等计算形态指数,对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成景系统、地学景观特征和评价,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适宜性分布规律和演替规律以及整合重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综述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开发与保护研究现状,地学景观和传统聚落适宜性等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等,构建“区域地学景观概况——地学景观特征评价——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的适宜性分布规律——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的适宜性演替规律——传统聚落整合和重构”的论文主体结构。第二,系统梳理龙门山中北段的地学景观成景系统。目前对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处理、龙门山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地质遗迹保护等方面,对于区域地学景观成景系统缺乏深入研究,特别是缺乏地学景观和传统聚落适宜性关系上的具体分析研究。论文为合理利用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科学开发地学景观资源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资料。第三,论文以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层、构造特征、岩石及其露头展布特征、环境地质以及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为研究基础,研究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类型划分、主要地学景观特征分析、地学景观评价及其成因机理;综合地学景观成因类型和自然属性的划分原则对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类型进行系统分类,划分为2个大类、5个亚类、13种地学景观类型。研究区地学景观类型丰富、数目众多,但其丰度和类型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北以广元、南以彭州最为突出和典型。论文对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山岳地貌、山水峡谷地貌、丹霞地貌、地层剖面、飞来峰、地震作用景观、古生物遗迹等典型的地学景观地貌特征分别进行阐述。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研究区典型的地学景观进行系统的评价,论文认为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级别普遍较高。重点讨论与阐述剑门丹霞地貌景观、地震作用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的成因机理。结合龙门山构造演化特征,初步分析龙门山中北段地学景观的形成演化特征;第四,运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交叉研究对象为课题选题,避免以往单一学科研究的局限,完善传统聚落地理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体系。归纳总结传统聚落基于地学景观背景下的宏观、中观尺度适宜性分布规律,揭示出传统聚落和地学景观环境的适宜因果性,并按照地学景观特征对龙门山中北段传统聚落进行分类总结;摈弃目前大量研究的传统聚落具体建筑色彩、构造、室内空间设计方面,重点研究丰富形态传统聚落的内部秩序,进行数理建构,为龙门山中北段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以及传统聚落自身整合和重构提供依据;第五,揭示龙门山中北段区域传统聚落空间结构中的道路重要性。统计出冲击平原聚落和冲积扇聚落住居间距地域性常规尺寸,总结龙门山中北段区域传统聚落地域形态特征,最终揭示出传统聚落布局形态文脉延续的关键在于聚落领域感,中心性和边界形态的区分。汉族平原聚落民族特色的浅根性原因在于其缺乏领域中心性的形态布局;第六,论文提出针对传统聚落适宜性演替规律的驱动因子DSR模型,揭示传统聚落演替规律,研究地震带来传统聚落与地学景观环境适宜性突变,总结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及基地地质条件选址基本原则,并实证案例阐述分析灾后重建成功案例的具体设计过程和方法。最终论文提出传统聚落演替规律始终在进行适宜性调整,经过持续整合,最终实现建筑聚落融入地学景观环境中。第七,论文分别从人地关系的地学景观生态性保护原则和传统聚落适宜性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探讨和总结。地学景观生态性保护原则按照地貌类型研究其生态敏感性保护原则。地貌类型生态保护原则总结中按照生态建设分区展开,包括禁建区、限建区、已建区。传统聚落适宜性整合与重构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中提出区别城市设计方法,进行符合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功能组块设计,完善新农村规划设计规范、加强地学景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聚落适宜性调整、注重把握传统聚落整合与重构的原则方法。

熊炜[7](2012)在《秦巴山区软弱变质岩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秦巴山区位于中国中部,呈东西走向,绵延1600多公里,横穿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等省,是中国大陆的脊梁。区内地质构造活跃、地层岩性交叠、雨季分明,形成了大量的浅表层滑坡。本次研究以秦巴山区内的紫阳县作为重点研究区,通过现场调查对区内浅表层滑坡的孕灾环境和发育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浅表层滑坡的发育类型,提出了坡体浅表层的变形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单轴、三轴、直剪、剪切流变等试验揭示了滑体组成物质的变形破坏机理及物理力学特性。最后从地质学角度和力学角度分别对三处典型滑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滑坡的成因机理,并采用极限平衡条分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了典型滑坡坡体稳定性。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现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调查,并结合已有相关资料,总结了秦巴山区的地质环境特点,重点以紫阳县作为典型地区研究了浅表层滑坡的孕灾背景及浅表层滑坡的分布规律,总结出六种主要的致滑因素;将浅表层滑坡的孕育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对其中的滑坡发生期再根据发育特征划分为四个演化阶段;归纳出浅表层滑坡发生的两种破坏模式及六种表现形式;划分了秦巴山区浅表层滑坡常用的类型。2.浅表层滑坡的组成物质主要为风化岩石和土石混合体,为了达到试验目的,研制改造了大型岩土压剪流变试验机,并对改造后的仪器进行了探索试验研究,以此制定合理的试验方法和步骤,以减小仪器性能和人为操作对结果的影响,获取较为准确的岩土力学参数及其变形破坏规律。3.通过对典型滑坡中岩石矿物成分进行鉴定,得出典型滑坡出露岩性以“云母石英片岩”为主。对岩石的水-岩风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软化系数认为该岩石属“软质变质岩”;通过岩石的干湿循环抗压强度试验,得出循环次数对岩石强度劣化的影响规律;通过膨胀性试验得出岩石具有一定吸水膨胀性,主要是含有高岭石、蛭石等粘土矿物造成的。通过岩石常规试验、现场点荷载试验、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揭示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得出抗剪强度参数,为坡体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准确的计算参数。4.通过试验研究了典型滑坡主要滑体中土石混合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含水量、颗粒级配、土石接触等因素造成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提出多因素影响下的抗剪强度经验公式。通过土石混合体的剪切流变试验建立了土石混合体的线性粘弹塑性流变模型。通过剪切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土石混合体的细观变形破坏机理。5.以典型浅表层滑坡为例,通过地质剖面测绘,对滑坡附近的岩石、岩脉、构造特征等形成条件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促使滑坡加剧、诱发的因素,揭示浅表层滑坡的成因机理。重点研究了降雨诱发浅表层滑坡的形成机制,推导出评价坡体瞬时和长历时变形破坏的判定依据。最后将推导的坡体稳定系数计算公式与现有的极限平衡条分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比计算了1#滑坡滑前的稳定性,结果与实际吻合较好,表明本文得出的坡体浅表层变形破坏计算公式可用于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李世群[8](2011)在《基坑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保障基坑安全的角度来说,基坑安全监测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从便于监测资料的管理与整编层面来看,利用这些资料来建立数学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解释,能够及时的发现基坑存在的异常情况,从而能够实时的掌握基坑所处的工作状态,应进行工程安全监测管理系统的开发。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可以将监测资料的作用发挥出来,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进行该类数据处理系统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共五章,第一章简要的论述了工程安全监测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等。第二章介绍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包括.NET框架等。第三章是系统的需求分析,介绍了基坑监测方面的相关内容及对系统的需求。第四章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系统设计原则,系统结构设计,系统功能描述以及系统运行流程等几个方面。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对处理系统的运行组织与管理提出一定的建议,并对安全监测管理系统的发展提出预测。

寸江峰[9](2007)在《喀斯特地区层状岩质边坡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评价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层状岩体和喀斯特环境是在贵州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所面临的独特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贵州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许多大型工程建设在贵州相继开展,高边坡的破坏也越来越成为贵州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对喀斯特地区层状岩质边坡及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计算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贵州工程建设中需要迫切开展的工作。本文在通过对大量公路边坡进行实际考察及对前人关于边坡方面研究成果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喀斯特地区层状岩质边坡进行了全面的类型划分,分析总结了各类层状岩质边坡的主要变形机制与破坏模式,建立相应的判别依据,讨论了层状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计算理论及其防护设计方法。在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理论集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以边坡结构参数(边坡走向与岩层走向之间的夹角、边坡倾角、岩层倾角及其倾向之间的关系)为依据,考虑变形破坏模式的不同对层状岩质边坡进行全面的类型划分。(2)分析总结了各类层状岩质边坡的变形机制与破坏模式,并通过数值模拟软件FLAC对其变形破坏模式进行理论化验证。(3)建立了各种破坏模式的判别依据公式;(4)对层状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计算理论进行分析讨论,不仅讨论了平面滑移面和圆弧滑移面两种常见的滑面破坏形式,还讨论了倾倒破坏和块体破坏的稳定性计算方法。(5)针对喀斯特地区层状岩质边坡的破坏特点,讨论了一种常用的边坡支护方法,并初步建议了各种支护方式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本文首次结合喀斯特环境对层状岩质边坡从破坏机理到支护设计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对贵州地区的工程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郭新荣[10](2004)在《基于GIS的西安市地裂缝预报系统开发与研究》文中指出西安地裂缝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地质灾害,自50年代后期发现,监测和研究始于七十年代,科技工作者对西安地裂缝的分布、延伸、发展状况和发育部位,平面展布及运动规律性作了深入的研究,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地裂缝活动的不断加剧,造成城市设施和建筑物的损坏,西安地裂缝研究涉及到了成因机制和减灾防治对策。西安地裂缝至今仍在活动,地裂缝防治研究已成为政府、科技界所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研究的内容“西安地裂缝预报分析系统”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的“建立全国预报分析系统”的子项目之一。论文的目标是建立有西安市区地形、地质、地裂缝分布、地裂缝观测等内容的空间数据库;以此为基础,采用数学方法实现地裂缝活动的预报,从而实现基础资料、观测资料的信息化,分析预报的定量化,为地裂缝科研防治提供信息基础。 论文首先收集分析了区域资料、地质资料、观测资料的信息特征与应用特征,以空间数据库的理论及关系数据库的规范为基础研究了这些信息的概念模型及逻辑模型,提出了“西安地裂缝预报”系统的需求分析。 对地裂缝活动性的分析预测方法,论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灰色模型”及“神经网络”模型作为数学基础进行分析预测。 论文在分析目前GIS技术基础上,运用com技术作为主要开发技术,选取MapGIS为基础平台,按需求分析作出了软件设计,设计了Mapeditocx等一系列功能组件。 论文以VC++为基础平台,集成了MapGIS组件、Mapeditocx组件、多媒体组件,实现了“西安市地裂缝预报”系统软件。经过运行测试,系统运行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西安地裂缝带场地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类型划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地裂缝带场地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类型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机理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3.2 研究要点
        1.3.3 相关概念的厘定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研究的价值导向性
    2.1 寒地文物建筑价值的多维体系
        2.1.1 价值体系的核心性
        2.1.2 价值体系的指导性
        2.1.3 价值体系的多样性
    2.2 寒地文物建筑价值与保护的级差性
        2.2.1 我国文物建筑的等级划分
        2.2.2 冻害防治与管理的等级差异
        2.2.3 病害治理与价值的等级对应
    2.3 寒地文物建筑价值与冻害防治的应对性
        2.3.1 预防性保护的价值延续
        2.3.2 真实性与完整性的价值评判
        2.3.3 “主动保护”的价值关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信息采集
    3.1 文物建筑冻害的物理环境信息
        3.1.1 温度作用要素
        3.1.2 湿环境作用要素
        3.1.3 冻融循环作用要素
    3.2 文物建筑冻害的图像信息采集
        3.2.1 文物建筑冻害的形态表征梳理
        3.2.2 文物建筑冻害的定性等级评定
        3.2.3 文物建筑冻害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
    3.3 文物建筑冻害的数据信息分布统计
        3.3.1 墙脚构造的冻害数据调查
        3.3.2 主体围护结构冻害数据调查
        3.3.3 装饰及附属构件的冻害数据调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机理分析
    4.1 冻胀作用的温湿度影响
        4.1.1 材料自身的吸湿性
        4.1.2 水分来源及作用机理
        4.1.3 冻融循环的侵蚀原理
    4.2 冻害加剧的劣化机制
        4.2.1 构件及构造的失效缺陷
        4.2.2 维护及管理的不当问题
        4.2.3 光照及风速的催化因素
    4.3 典型冻害的发生机理
        4.3.1 酥碱的冻害发生机理
        4.3.2 层裂的冻害发生机理
        4.3.3 裂缝的冻害发生机理
        4.3.4 冻害机理实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预防调控
    5.1 文物建筑冻害的宏观调控
        5.1.1 排水系统的改进
        5.1.2 防潮设施的改进
        5.1.3 防渗维护的改进
    5.2 文物建筑冻害的中观防护
        5.2.1 建筑构件的湿度控制
        5.2.2 建筑结构性能的检测
        5.2.3 建筑整体的病害跟踪
    5.3 文物建筑冻害的微观应对
        5.3.1 墙体基础水线的预防
        5.3.2 墙体表面酥碱的预防
        5.3.3 墙体内部冷凝的预防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治理措施
    6.1 不同结构的寒地文物建筑冻害治理
        6.1.1 石质文物的评估与检测
        6.1.2 砖木结构的保护与修复
        6.1.3 石构建筑的清洗与材料替换
    6.2 不同构造的寒地文物建筑冻害治理
        6.2.1 线脚及构件的防水性技法
        6.2.2 砂浆粘结剂的适寒性实验
        6.2.3 砌块及构造的可逆性工艺
    6.3 不同材料的寒地文物建筑冻害治理
        6.3.1 抗脆性面层的改良
        6.3.2 抗冻性材料的补缝
        6.3.3 抗裂性技法的加固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鄂西—渝东巴东组滑坡的有效勘察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巴东组滑坡研究现状
        1.2.2 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1.2.3 滑坡防治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巴东组滑坡发育规律与控制因素
    2.1 基于实例判定滑坡形成与影响因子
    2.2 影响因子作用效应统计分析
        2.2.1 地形地貌
        2.2.2 斜坡特征
        2.2.3 滑体特征
        2.2.4 滑带特征
        2.2.5 外界扰动环境因素
    2.3 滑坡发育主控因素主成分分析
        2.3.1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3.2 滑坡地质环境因子主控因素分析
    2.4 巴东组滑坡概化模型及其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巴东组成坡过程与滑坡演化机理模拟研究
    3.1 鄂西—渝东地区孕灾斜坡地质背景概述
        3.1.1 地层分布特点概述
        3.1.2 地质构造概述
        3.1.3 地貌与河流切割概述
    3.2 巴东组滑坡成坡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3.2.1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3.2.2 力学模型与计算参数
        3.2.3 成坡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3.3 巴东组滑坡变形破坏机理的数值试验方案
    3.4 软岩缓倾顺层滑坡演化的数值模拟
        3.4.1 岩土体本构关系及屈服准则
        3.4.2 数值模拟模型
        3.4.3 数值计算结果与讨论
    3.5 上硬下软缓倾顺层滑坡演化的数值模拟
        3.5.1 岩土体本构关系及屈服准则
        3.5.2 数值计算模型
        3.5.3 数值计算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巴东组滑坡评价的有效勘察方法研究
    4.1 巴东组滑坡变形特征调查与识别分析
        4.1.1 巴东组滑坡变形现象的有效调查方法
        4.1.2 巴东组滑坡变形特征的识别
    4.2 巴东组滑坡滑带识别分析
        4.2.1 滑带(面)的识别方法分类
        4.2.2 从宏观角度识别巴东组滑坡滑带(面)
        4.2.3 从微观角度识别巴东组滑坡滑带(面)
        4.2.4 根据地下水分布层位识别巴东组滑坡滑带(面)
    4.3 巴东组滑坡的综合物探勘察研究
        4.3.1 滑坡勘察常用物探方法特点
        4.3.2 巴东组滑坡物探勘察方法组合
        4.3.3 实例应用分析
    4.4 岩土抗剪强度参数选取方法研究
        4.4.1 C、φ值的确定方法
        4.4.2 抗剪强度试验及指标统计
        4.4.3 强度参数与物理性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4.4.4 经验参数类比取值
        4.4.5 反演计算取值
        4.4.6 基于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取值
    4.5 巴东组滑坡稳定状态划分及其识别
        4.5.1 巴东组滑坡稳定状态划分
        4.5.2 巴东组滑坡稳定状态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巴东组滑坡有效防治研究
    5.1 滑坡演化阶段与防治分析
        5.1.1 斜(滑)坡变形演化规律和阶段划分
        5.1.2 斜(滑)坡演化阶段判识和防治分析
    5.2 典型实例有效防治方案研究
        5.2.1 黄腊石滑坡有效防治方案分析
        5.2.2 史家坡滑坡有效防治方案分析
    5.3 巴东组滑坡有效防治方案研究
        5.3.1 巴东组滑坡第一种类型的有效防治方案
        5.3.2 巴东组滑坡第二种类型的有效防治方案
        5.3.3 巴东组滑坡第三种类型的有效防治方案
    5.4 巴东组滑坡防治效果评价
        5.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5.4.2 巴东组滑坡防治效果评价体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工程堆载触发黄土滑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土滑坡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2.1 黄土滑坡类型划分
    2.2 黄土滑坡机理研究
        2.2.1 土力学原理研究
        2.2.2 土体液化致灾机理
        2.2.3 加载蠕变致灾机理
        2.2.4 滑坡机理研究的一些见解
    2.3 关于黄土滑坡的预测预报研究
    2.4 滑坡模型试验研究
        2.4.1 框架式模型试验研究
        2.4.2 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2.5 工程性黄土滑坡研究
        2.5.1 农业灌溉引起的黄土滑坡
        2.5.2 工程振动引起的黄土滑坡
        2.5.3 堆载作用引起的黄土滑坡
        2.5.4 采矿活动诱发的黄土滑坡
第三章 工程性黄土滑坡灾害特征分析
    3.1 工程性黄土滑坡灾害分布情况
        3.1.1 空间分布情况
        3.1.2 时间分布情况
    3.2 工程性黄土滑坡类型及特点
        3.2.1 工程性黄土滑坡类型
        3.2.2 工程性黄土边坡失稳影响因素
        3.2.3 堆载触发黄土滑坡类型
    3.3 堆载触发黄土滑坡典型灾害点特征分析
        3.3.1 庆阳华池邹家沟陈 16-10井场滑坡
        3.3.2 吴起井场滑坡
        3.3.3 大路沟输油首站滑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堆载触发黄土滑坡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4.1 概述
    4.2 物理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4.2.1 试验设备
        4.2.2 概化模型
        4.2.3 监测项目与仪器布设
        4.2.4 试验加载过程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边坡变形破坏特征
        4.3.2 坡体应力变化特征
        4.3.3 边坡位移变化特征分析
        4.3.4 边坡破坏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堆载触发黄土滑坡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5.1 概述
    5.2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5.2.1 概化边坡模型
        5.2.2 试验设备与技术指标
        5.2.3 模型设计与制作
        5.2.4 监测项目与仪器布设
        5.2.5 试验加载过程
    5.3 试验成果分析
        5.3.1 边坡变形破坏特征
        5.3.2 坡面位移分析
        5.3.3 坡体位移分析
        5.3.4 坡体应力分析
        5.3.5 坡体破坏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堆载触发黄土滑坡数值计算分析
    6.1 FLAC /FLAC3D概述
    6.2 数值计算方案
        6.2.1 本构模型
        6.2.2 概化地质模型
        6.2.3 数值计算参数
        6.2.4 数值计算工况
    6.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6.3.1 塑性区分析
        6.3.2 剪应变增量分析
        6.3.3 水平位移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堆载触发黄土滑坡机理分析
    7.1 堆载区特征分析
    7.2 堆载触发黄土滑坡机理
        7.2.1 堆载型黄土层内滑坡形成机理
        7.2.2 堆载型黄土-泥岩接触型滑坡形成机理
    7.3 关于黄土滑坡变形分区的探讨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黑方台岩层产状对黄土—基岩滑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1.2.1 黄土-基岩滑坡分类研究现状
        1.2.2 黄土-基岩滑坡研究现状
        1.2.3 岩层产状对基岩滑坡的研究进展
        1.2.4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5 FLAC 3D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和人类活动
        2.1.1 自然地理
        2.1.2 人类活动
    2.2 地层岩性
        2.2.1 全新统
        2.2.2 上更新统
        2.2.3 下白垩统河口群
    2.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4 地形地貌
        2.4.1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2.4.2 黑方台地形地貌特征
    2.5 水文地质条件
        2.5.1 黄土层潜水
        2.5.2 第四纪卵石层孔隙水
        2.5.3 基岩裂隙水
第三章 黄土-基岩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黄土-基岩滑坡分布规律
    3.2 黄土-基岩滑坡发育特征
        3.2.1 滑坡发育特征
        3.2.2 滑体结构
    3.3 黄土-基岩滑坡成因
        3.3.1 岩层产状
        3.3.2 灌溉水
    3.4 小结
第四章 岩层产状对黄土-基岩滑坡的影响
    4.1 岩层视倾角和黄土-基岩滑坡的关系
        4.1.1 真倾角与视倾角的关系
        4.1.2 层面视倾角因素
        4.1.3 视倾角因素贡献
        4.1.4 视倾角综合贡献率
    4.2 岩层倾向与滑向夹角和黄土-基岩滑坡的关系
        4.2.1 岩层倾向与滑向夹角因素
        4.2.2 岩层倾向与滑向夹角因素贡献
        4.2.3 岩层倾向与滑向夹角综合贡献率
    4.3 小结
第五章 黄土-基岩滑坡数值模拟
    5.1 黑方台黄土-基岩滑坡数值模拟
        5.1.1 模型建立
        5.1.2 网格模型
        5.1.3 参数确定
    5.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5.2.1 剪应变
        5.2.2 x方向位移量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课题
致谢

(5)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填方边坡稳定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膨胀土性质的研究现状
        1.2.2 膨胀土边坡的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环境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2.1 研究区域的环境地质条件
        2.1.1 试验场地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1.4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2.1.5 地层岩性
        2.1.6 不良地质现象
    2.2 研究区膨胀土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2.2.1 膨胀土的物质成分
        2.2.2 膨胀土的结构特征
        2.2.3 膨胀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2.2.4 膨胀土的力学性质
        2.2.5 水土特征曲线试验
    2.3 小结
第三章 降雨-蒸发作用下膨胀土填方边坡现场模型试验研究
    3.1 现场模型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3.2 场地试验条件
    3.3 试验准备工作
        3.3.1 试验模型箱设计
        3.3.2 边坡模型的制作
        3.3.3 观测仪器及方法
        3.3.4 数据采集系统
    3.4 试验方法
    3.5 试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3.5.1 气象数据成果分析
        3.5.2 土温数据成果分析
        3.5.3 含水量数据成果分析
        3.5.4 边坡变形数据成果分析
        3.5.5 吸力数据成果分析
        3.5.6 土压力数据成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填方边坡裂隙发育规律研究
    4.1 概述
    4.2 膨胀土裂隙的产因和分类
    4.3 影响膨胀土裂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4.4 膨胀土裂隙的度量指标和量测方法
        4.4.1 裂隙的度量指标
        4.4.2 裂隙的量测方法
    4.5 表面裂隙的拍摄与图像处理
        4.5.1 拍摄区域的选择
        4.5.2 图像拍摄
        4.5.3 图像的处理
    4.6 观测结果分析
        4.6.1 水平向裂隙形态与几何特征分析
        4.6.2 水平向裂隙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6.3 竖直向裂隙发育规律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降雨-蒸发对膨胀土填方边坡的循环作用机理研究
    5.1 概述
    5.2 膨胀土胀缩机理
    5.3 降雨入渗对膨胀土填方边坡作用机理
        5.3.1 降雨入渗的物理过程
        5.3.2 水土物理力学作用机理
        5.3.3 水土化学作用机理
        5.3.4 冲刷侵蚀作用机理
    5.4 蒸发对膨胀土填方边坡的作用机理
        5.4.1 土壤蒸发过程
        5.4.2 蒸发失水对土体物理力学、化学特性的影响
        5.4.3 蒸发作用下土体开裂的力学机制
    5.5 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填方边坡变形破坏机理
    5.6 小结
第六章 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填方边坡数值分析
    6.1 概述
    6.2 理论模型及边界条件
        6.2.1 液态水传输
        6.2.2 汽态水传输
        6.2.3 热量传输
        6.2.4 边界条件
    6.3 计算参数
        6.3.1 土体热物理参数
        6.3.2 水力特性参数
        6.3.3 气象参数
    6.4 降雨-蒸发作用下现场模型试验数值分析
        6.4.1 几何模型
        6.4.2 边界和初始条件
        6.4.3 模拟结果分析
        6.4.4 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6.5 考虑裂隙的膨胀土填方边坡热湿耦合性状及稳定性研究
        6.5.1 初始条件及计算参数
        6.5.2 考虑裂隙的非饱和土热湿耦合数值分析
        6.5.3 膨胀土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
    6.6 本章小结
结论及建议
    主要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区划是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的根本
        1.1.2 研究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1.1.3 研究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经济全面发展、千年地域文化传承和传统聚落保护开发的需要
        1.1.4 5.12 地震带来龙门山区域地学景观和传统聚落格局发生突变,研究对于灾后龙门山区域地震地质遗迹景观开发及传统聚落景观空间整合和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1.1.5 研究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有利于人居环境和谐发展,是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2.1 论文地学景观主要研究区域位置及范围界定
        1.2.2 论文传统聚落适宜性的主要研究对象界定
        1.2.3 论文地学景观和传统聚落适宜性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龙门山中北段地学景观研究现状
        1.3.2 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和创新
第2章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简况
    2.2 区域地层
        2.2.1 前震旦系
        2.2.2 震旦系及下古生界
        2.2.3 上古生界
        2.2.4 中生界及新生界
    2.3 岩石及其露头展布特征
    2.4 区域构造特征
    2.5 分段-分带性构造格局
    2.6 区域环境地质
    2.7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2.7.1 地貌特征
        2.7.2 气候特征
        2.7.3 河流水系与水文特征
        2.7.4 环境空气质量特征
        2.7.5 土壤特征
        2.7.6 生物特征
第3章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特征、评价及形成机理
    3.1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类型
        3.1.1 地学景观类型划分
        3.1.2 龙门山中北段地学景观类型
    3.2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主要地学景观特征
        3.2.1 丹霞地貌景观
        3.2.2 山水峡谷地貌景观
        3.2.3 冰川地貌景观
        3.2.4 地层剖面景观
        3.2.5 地质构造行迹景观
        3.2.6 山岳地貌景观
        3.2.7 地震作用景观
        3.2.8 飞来峰景观
        3.2.9 古生物遗迹景观
    3.3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评价
        3.3.1 定性评价
        3.3.2 定量评价
    3.4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成因机理
        3.4.1 剑门丹霞地貌景观成因机理
        3.4.2 地震作用地貌景观成因机理
        3.4.3 岩溶地貌景观成因机理
    3.5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形成演化
        3.5.1 第四纪前的地学景观演化
        3.5.2 第四纪地质遗迹演化
第4章 龙门山中北段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的适宜性分布规律
    4.1 区域传统聚落的适宜性地学景观环境
    4.2 区域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的宏观尺度适宜性分布规律
        4.2.1 龙门山中北段传统聚落分布的北西高南东低格局
        4.2.2 龙门山中北段传统聚落分布的“大分散小聚集”格局
    4.3 区域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的中观尺度适宜性分布规律
        4.3.1 高山峡谷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聚落垂直分布超常规性
        4.3.2 龙门山中北段聚落随河谷海拔升高,聚落分布范围越来越窄
        4.3.3 龙门山中北段聚落分布上限随河谷海拔升高而升高
    4.4 区域传统聚落介入地学景观的微观尺度适宜性分布规律
        4.4.1 基于传统聚落住居距离、住居方向、住居面积的空间结构秩序研究
        4.4.2 基于碎片几何学理论的传统聚落景观形态研究
第5章 龙门山中北段传统聚落适宜性演替规律
    5.1 传统聚落形态演化的空间过程
        5.1.1 远古时期
        5.1.2 秦汉至唐宋时期
        5.1.3 元明清时期
        5.1.4 民国时期
    5.2 传统聚落形态演变的驱动因子
        5.2.1 自然地学景观环境影响聚落形态和规模
        5.2.2 生产力水平提高是聚落演变的基本动力
        5.2.3 社会制度及政策导向是聚落结构演变的重要要素
        5.2.4 现代产业和社会发展催生新的聚落群
    5.3 地震带来传统聚落状态演替突变及适宜性建设
        5.3.1 地震带来传统聚落状态演替突变
        5.3.2 震后龙门山中北段区域传统聚落适宜性评价指标及选址原则
    5.4 传统聚落适宜性演替规律
        5.4.1 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山区聚落演替
        5.4.2 大邑县安仁古镇的演替过程
第6章 整合与重构
    6.1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生态保护原则
        6.1.1 侵蚀构造高山区
        6.1.2 侵蚀构造中山区
        6.1.3 侵蚀构造低山区
        6.1.4 冲积平原区
    6.2 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6.2.1 完善新农村规划设计指导方案和相关规范
        6.2.2 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聚落和地学景观的适宜性调整
        6.2.3 注重把握传统聚落整合与重构的方法和原则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秦巴山区软弱变质岩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秦巴山区地质研究概况
        1.2.2 变质岩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1.2.3 浅表层滑坡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孕灾背景
    2.1 地形地貌
    2.2 气象水文
    2.3 地质构造
    2.4 地层岩性
    2.5 地下水
    2.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7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2.8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浅表层滑坡发育规律及类型划分
    3.1 浅表层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3.1.1 浅表层滑坡时空分布规律
        3.1.2 影响因素对浅表层滑坡的致滑作用分析
    3.2 浅表层滑坡的发展演化规律
        3.2.1 浅表层滑坡的形成时期划分
        3.2.2 浅表层滑坡演化阶段划分及发育特征
        3.2.3 研究区浅表层滑坡破坏模式
        3.2.4 浅表层滑坡的危害性
    3.3 研究区浅表层滑坡类型划分
        3.3.1 滑坡类型划分的意义
        3.3.2 目前常用的滑坡划分方案
        3.3.3 浅表层滑坡类型划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滑坡组成物质试验设备研制与试验方法优化
    4.1 设备改造的必要性
    4.2 试验设备改造
    4.3 试验步骤
    4.4 试验方法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浅表层滑坡变质岩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5.1 变质岩矿物成分分析
    5.2 变质岩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5.3 变质岩风化机理研究
        5.3.1 变质岩单轴压缩及软化系数试验
        5.3.2 变质岩耐崩解性试验
        5.3.3 变质岩膨胀性试验
        5.3.4 变质岩风化机理
    5.4 变质岩力学性质试验
        5.4.1 岩石现场点荷载试验
        5.4.2 变质岩三轴压缩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浅表层滑坡滑体物质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6.1 土石混合体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6.1.1 基本物理性质试验
        6.1.2 颗粒分析试验
    6.2 土石混合体抗剪强度研究
        6.2.1 土石混合体抗剪强度试验
        6.2.2 抗剪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6.2.3 多因素影响下的抗剪强度经验式
    6.3 土石混合体剪切流变效应研究
        6.3.1 流变模型理论
        6.3.2 剪切流变试验
        6.3.3 剪切流变本构模型
        6.3.4 本构模型参数计算
    6.4 土石混合体变形破坏机理模拟试验研究
        6.4.1 试验方法研究
        6.4.2 物理模拟试验
        6.4.3 数值模拟试验
        6.4.4 颗粒变形破坏的力学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典型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
    7.1 典型浅表层滑坡概况
    7.2 典型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
        7.2.1 典型浅表层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
        7.2.2 浅表层滑坡的加剧与诱发机制
        7.2.3 滑坡形成条件的耦合与互馈机制
        7.2.4 典型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分析
    7.3 典型浅表层滑坡形成的定量分析
        7.3.1 常用的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7.3.2 计算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7.3.3 不同工况下浅表层滑坡的数值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基坑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基坑监测研究现状与问题
        1.2.1 基坑监测的发展及其现状
        1.2.2 基坑监测存在的问题
    1.3 工程安全管理系统的构成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
    2.1.NET 框架
        2.1.1 公共语言运行库
        2.1.2 统一的编程类
        2.1.3 ASP. NET
        2.1.4 COM 技术
    2.2 ASP.NET 开发技术
        2.2.1 ASP. NET 的优异特性
        2.2.2 Web Service 技术
    2.3 XML 语言
        2.3.1 XML 加强了不同系统之间信息的传输功能
        2.3.2 XML 语法介绍
        2.3.3 XML Schema
    2.4 XML 的优越性
    2.5 RationaI Rose 基础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基坑监测概述
    3.2 监测原则
    3.3 监测内容
    3.4 监测时间和频率
    3.5 预警值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监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4.2 监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4.3 监测系统环境
        4.3.1 对计算机开发语言进行选择
        4.3.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4.4 监测系统冗余方案
    4.5 监测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4.6 监测系统流程
    4.7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4.8 系统功能模式描述
    4.9 系统功能实现
        4.9.1 通信与采集
        4.9.2 数据管理
        4.9.3 报表制作
        4.9.4 图形定制
        4.9.5 离线分析
        4.9.6 文档管理
        4.9.7 系统维护
        4.9.8 多工程集中管理
    4.10 系统应用
        4.10.1 工程概况
        4.10.2 监测设备布置
        4.10.3 监测成果和分析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工程安全监测管理系统的运行组织和管理
    5.2 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难点和展望
    5.3 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致谢
参考文献

(9)喀斯特地区层状岩质边坡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评价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研究成果
2 层状岩质边坡类型划分
    2.1 概述
    2.2 层状岩体的破坏机理
        2.2.1 完整层状岩体的破坏
        2.2.2 破碎层状岩体的破坏
    2.3 喀斯特环境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2.3.1 地下水的水力作用
        2.3.2 地下水的水理作用
    2.4 层状岩质边坡影响因素研究
        2.4.1 边坡结构特征
        2.4.2 地质构造
        2.4.3 岩石类型及其分化程度
        2.4.4 水文地质条件
        2.4.5 边坡植被及人类活动
    2.5 层状岩坡类型划分
        2.5.1 边坡类型划分指导思想
        2.5.2 分类方案
        2.5.3 各类层状岩质边坡的基本特征
    2.6 本章小结
3 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
    3.1 概述
    3.2 相关理论
        3.2.1 边坡的应力分布特征
        3.2.2 层状岩体的应力─应变分析及强度条件
    3.3 各类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
        3.3.1 水平坡的变形破坏机理
        3.3.2 顺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
        3.3.3 切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
        3.3.4 垂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
        3.3.5 反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
    3.4 层状岩质边坡变形机制判别
        3.4.1 滑移─压致拉裂破坏的判据
        3.4.2 滑移─拉裂破坏的判据
        3.4.3 滑移─弯曲变形的判据
        3.4.4 弯曲─拉裂破坏的判据
        3.4.5 滑移─拉裂─剪切破坏的判据
        3.4.6 碎裂─滑移破坏的判别
    3.5 本章小结
4 层状岩质边坡变形机制的数值验证
    4.1 数值模拟软件 FLAC 介绍
    4.2 近水平层状岩质边坡变形机制的数值验证
    4.3 缓倾层状岩质边坡变形机制的数值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理论研究
    5.1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综述
    5.2 各类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理论研究
        5.2.1 平面滑移面
        5.2.2 圆弧滑移面
        5.2.3 楔体滑移面
        5.2.4 倾倒破坏
    5.3 本章小结
6 层状岩质边坡分析的块体理论
    6.1 概述
    6.2 块体理论基本原理
        6.2.1 块体理论简介
        6.2.2 块体分类及定义
        6.2.3 棱锥的类型
        6.2.4 基本定理
    6.3 赤平极射投影原理
    6.4 块体有限性判别
        6.4.1 判别准则
        6.4.2 两面交点
        6.4.3 交点位置参量
        6.4.4 块体空间参量
        6.4.5 判别矩阵
    6.5 可动块体的稳定性
        6.5.1 块体可动性判别
        6.5.2 块体移动方向
        6.5.3 块体稳定性
    6.6 块体理论在层状岩质边坡分析中的应用
    6.7 本章小结
7 层状岩质边坡支护设计方法
    7.1 概述
    7.2 锚固支护
        7.2.1 锚杆支护
        7.2.2 预应力锚索支护
        7.2.3 平面滑动支护
        7.2.4 弧面滑动支护
        7.2.5 楔体滑动支护
        7.2.6 倾倒破坏支护
    7.3 抗滑桩支护
        7.3.1 抗滑桩支护机理
        7.3.2 抗滑桩支护设计
    7.4 喷锚网支护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基于GIS的西安市地裂缝预报系统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目标
第二章 地裂缝分布状况及基本特征
    2.1 西安市地裂缝分布状况及基本特征
    2.2 地裂缝活动特征及活动速率分级
        2.2.1 地裂缝活动特征
        2.2.2 活动速率分级
    2.3 地裂缝成因及其强烈活动的影响因素
        2.3.1 地裂缝成因
        2.3.2 地裂缝强烈活动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西安地裂缝预报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3.2 系统功能模型
    3.3 系统总体框架
第四章 GIS开发技术
    4.1 GIS二次开发的三种实现方式
        4.1.1 独立开发
        4.1.2 单纯二次开发
        4.1.3 集成二次开发
    4.2 组件技术与组件GIS系统
    4.3 MapGis组件体系
        4.3.1 MapGis组件的功能
        4.3.2 MAPGIS组件开发平台的层次结构
        4.3.3 MapGis组件的数据体系
        4.3.4 MapGis组件的组成
        4.3.5 MAPGIS二次开发组件结构图
第五章 西安市地裂缝预报分析系统组件集
    5.1 Mapeditocx组件
        5.1.1 图形显示与处理
        5.1.2 多媒体管理
        5.1.3 空间信息量叠加
        5.1.4 缓冲区分析
        5.1.5 等值线分析
        5.1.6 灰色模型
        5.1.7 神经网络
    5.2 神经网络组件
        5.2.1 功能模型
        5.2.2 数学模型
    5.3 灰色模型组件
        5.3.1 功能模型
        5.3.2 数学模型
第六章 西安市地裂缝预报系统功能集
    6.1 系统主体
    6.2 地裂缝活动趋势分析
    6.3 地裂缝活动强度分区
    6.4 缓冲区分析子系统
    6.5 DTM子系统
    6.6 多媒体管理子系统
    6.7 综合查询子系统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西安地裂缝带场地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类型划分(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地文物建筑冻害的机理与防治研究[D]. 陈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2]鄂西—渝东巴东组滑坡的有效勘察与防治研究[D]. 赵德君. 中国地质大学, 2017(12)
  • [3]工程堆载触发黄土滑坡研究[D]. 吴迪. 长安大学, 2015(01)
  • [4]黑方台岩层产状对黄土—基岩滑坡的影响[D]. 杨柳. 兰州大学, 2013(05)
  • [5]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填方边坡稳定性及机理研究[D]. 赵金刚. 西北大学, 2013(02)
  • [6]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D]. 李艳菊.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7]秦巴山区软弱变质岩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D]. 熊炜. 长安大学, 2012(07)
  • [8]基坑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李世群.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4)
  • [9]喀斯特地区层状岩质边坡破坏机理及其稳定性评价理论研究[D]. 寸江峰. 贵州大学, 2007(04)
  • [10]基于GIS的西安市地裂缝预报系统开发与研究[D]. 郭新荣. 长安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西安地裂缝场地工程地质特征及分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