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t/d浮选脱墨浆生产线设计与生产实践

40t/d浮选脱墨浆生产线设计与生产实践

一、40t/d浮选脱墨浆生产线的设计及生产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1](2017)在《天然脂肪酸基载木聚糖酶脱墨剂的制备及其ONP脱墨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实现废纸再生的清洁生产,可再生和易降解的天然脂肪酸基表面活性剂在废纸脱墨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木聚糖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酶制剂,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好的特点,同时它还是一种绿色清洁产品。其中,碱性木聚糖酶在废纸脱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以天然脂肪酸为原料,研究制备具有良好脱墨性能的天然脂肪酸基表面活性剂。为了促进脱墨剂朝着绿色化、功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本课题对碱性木聚糖酶与天然脂肪酸基脱墨剂相融合的脱墨剂做了初步探索。首先,以天然脂肪酸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天然脂肪酸基表面活性剂做应用分析。优化后的制备工艺为: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90oC,m松香:m椰子油酸:m棕榈酸为2.5:3.5:4,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40%。最优加入量为0.20%。脱墨浆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天然脂肪酸基脱墨剂能有效的去除自由油墨粒子,但对纤维表面的“纤维-油墨”粒子不能有效去除。其次,对碱性木聚糖酶FX40做了酶学性质研究,然后分析了其对废旧新闻纸(ONP)纸浆油墨粒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性木聚糖酶FX40具有较好的温度、pH值稳定性,对高温、碱性环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碱性木聚糖酶FX40用量为3.0U·g-1时,面积在0.005-0.015mm2尺寸范围内的油墨粒子提高了3.32%;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未经碱性木聚糖酶处理的ONP废纸浆纤维上有“纤维-油墨”粒子及“油墨-纤维”粒子。在经过碱性木聚糖酶处理后,未发现“纤维-油墨”粒子。最后,对天然脂肪酸基载木聚糖酶脱墨剂(GXD)的制备和应用做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为使GXD脱墨剂具有最佳的残余酶活力,制备温度为55oC,固含量为94%,游离碱含量为0.10%,甘油加入量为0.20%。GXD脱墨剂的最优应用工艺条件是pH值为8.5,碎浆时间为35min,碎浆浓度为12%,碱性木聚糖酶含量为15%;在此条件下,与使用天然脂肪酸基脱墨剂相比,撕裂指数、抗张指数分别提高了13.21%、10.54%;白度、油墨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65%ISO、2.05%。且其脱墨性能优于企业现用的脱墨剂。

齐春松[2](2016)在《浮选脱墨流体分析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浮选脱墨是废纸制浆的核心技术,也是制约废纸成为漂白纸与纸板产品原料的瓶颈所在。因此,发展浮选脱墨技术,以及优化浮选脱墨设备与系统,有利于扩展废纸原料的应用范围,在更大程度上替代木浆,从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工业上常见的两种卧式浮选槽为基础,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仿真分析流体在不同结构的浮选槽中的流动状态,并对具有较优结构的浮选槽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增加扰流板来优化流体流动状态,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用仿真方法研究了压力对流体流动状态的影响,得出最优进口压力,为设备选型计算提供依据。为了探讨浮选脱墨系统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建立外流式和内流式两种连续浮选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中试实验对外流式数学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实验方法分析原料和浮选浓度等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原料的可浮选性差异很大。通过浓度对比实验,为选型设计合理的浓度,从而选择合适的设备。浓度对比分析结果也可以在工厂调试阶段,为优化浓度提供数据参考。将浮选脱墨流体仿真分析、数学模型分析和实验分析的结果应用到福伊特公司为国内某造纸集团提供的脱墨线改造项目上。根据流体仿真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浮选槽结构。根据数学模型分析结论,设计合理的浮选脱墨系统。结合实验分析数据,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从现场数据来看,纸浆在两段浮选脱墨系统中的总白度增量为15.8%ISO,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验证了本研究的可行性。

张欢[3](2013)在《麦草造纸碳足迹算法及其工程软件编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如今各国都在进行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各行业均在探讨低碳产业。制浆造纸生产过程涉及的许多生物质能、化石能和化学品的消耗正是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源,因此造纸工业向低碳产业方向发展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森林资源匮乏决定了我国草类作为不可或缺的造纸原料之一的现状。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典型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条件的日产40t/d漂白文化用纸草浆原料造纸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进行碳足迹评估测算,最终编制碳足迹计算软件,形成确定和衡量草类造纸原料在生产的每一项活动链中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总排放碳当量的一种方法和技术,为研发制浆造纸低碳节能减排技术和路径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在熟悉研究对象生产流程和运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收集相应的数据资料,然后根据IPCC、WBCSD/WBI等标准制定的国际通用碳足迹计算工具----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GHGProtocol),遵照国际领先的PAS2050标准,用产品和企业的生命周期(LCA)评估方法,对典型麦草制浆造纸生产线进行碳足迹、碳汇率测算。最终利用Visual Studio语言汇编成行业麦草造纸碳足迹、碳汇率的通用计算软件。本文得到结果如下:(1)通过综合研究,在国内外率先采用碳足迹评估方法评估适宜于草类原料制浆造纸的碳排放量评估。基于LCA的过程分析法(PA),统计CO2、CH4、N2O这3种主要GHG的排放量。(2)确定典型生产技术和规模的麦草产漂白文化用纸生产线的碳流边界为:原料备料、制浆、造纸引起的碳排放量。边界内,由于电耗引起的碳足迹为34554.1kg CO2-eq./d;由于汽耗引起的碳足迹为48347.7kg CO2-eq./d。其中未含生物质能源产生的GHG(其不会引起大气层中GHG的增加,故不在计算范围内)。(3)日产40t麦草原料漂白文化用纸生产线的碳足迹为82901.8kgCO2-eq./d,即每生产1t纸的碳排量为2072.5kgCO2-eq./d。通过碳流图的绘制,该典型麦草造纸生产线碳汇率为0.78,小于1.0,其边界范围的生命周期内固定的碳量小于向大气中排放的碳量。(4)运用Visual Studio编译碳足迹计算软件,得出的典型生产技术和规模的麦草产漂白文化用纸生产线计算结果与用人工计算得出的结果一致,具有准确性和工程实用性。

陈娟,尚俊[4](2010)在《废报纸蒸汽脱墨的研究》文中认为本实验研究的是废报纸蒸汽脱墨最佳时间和最佳漂白方法,结果表明:实验6蒸汽脱墨30分钟时废报纸再生造纸白度较好,黄色色度较低;实验9的△E最小,两样品色度比较接近;实验7、8、9的△L呈递增趋势;各实验之间的色度指数a、b比较接近;实验再生纸的得率呈递增趋势。

王敏[5](2007)在《40t/d浮选脱墨浆生产线的设计及生产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为避免新闻纸市场供应的周期性波动,经过国内外考察,利用废旧报纸脱墨制浆抄造再生新闻纸,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有利的,我厂自建年产l万t胶印新闻纸厂并于

孙楠楠[6](2004)在《中性化学法废纸脱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针对碱性脱墨的缺点和弊端,探索研究了一种适应废旧新闻纸脱墨的新的工艺方法——中性脱墨。主要选用了多种具有不同功能的表面活性剂,采用洗涤法脱墨路线。通过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单独和复配作用,考察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能力和在中性条件下的脱墨作用,选择出适应本次实验的最佳的中性脱墨剂。探讨中性脱墨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讨论各实验因素对脱墨效果的影响。通过漂白实验、与碱性对比实验和检测实验,考察中性脱墨浆的各种性能,以探讨中性脱墨实验的适用性和应用性。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表面活性剂、机械和加热的作用,可以实现中性条件下的脱墨。 (2)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在中性脱墨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能力较强。一般来说,随着脱墨剂中应用的表面活性剂种类的增多,对浆中油墨粒子的脱除作用增多,脱墨效果增强。 (3)在本次实验范围内,对中性脱墨剂的工艺条件的确定,可依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4)中性脱墨简化了脱墨工艺过程,需加入的化学试剂种类较少,成本降低;脱墨废水COD值较低,对环境的污染负荷较少,降低废水处理成本;中性脱墨浆具有良好的漂白能力;能接近或达到碱性脱墨的成纸白度。

马忠言[7](2000)在《40t/d浮选脱墨浆生产线的设计及生产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40t/d浮选脱墨浆生产线的设计及生产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0t/d浮选脱墨浆生产线的设计及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脂肪酸基载木聚糖酶脱墨剂的制备及其ONP脱墨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废纸回收的重要意义
    1.2 废纸脱墨技术
    1.3 表面活性剂在浮选脱墨中的研究现状
    1.4 天然脂肪酸基脱墨剂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1.5 木聚糖酶在废纸脱墨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6 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天然脂肪酸基脱墨剂的制备及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单一原料的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2.2.4 天然脂肪酸基脱墨剂的制备
        2.2.5 表面张力的测定
        2.2.6 起泡力及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2.2.7 脱墨性能的测定
        2.2.8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2.9 扫描电镜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原料的优选分析
        2.3.2 天然脂肪酸基原料红外光谱分析
        2.3.3 天然脂肪酸基脱墨剂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2.3.4 表面张力的测定
        2.3.5 起泡力及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2.3.6 天然脂肪酸基脱墨剂用量的确定
        2.3.7 天然脂肪酸基脱墨剂实际应用分析
        2.3.8 天然脂肪酸基脱墨剂脱墨效果微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碱性木聚糖酶对ONP废纸浆油墨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碱性木聚糖酶FX40酶活力的测定
        3.2.4 碱性木聚糖酶FX40最适反应温度的测定
        3.2.5 碱性木聚糖酶FX40最适反应pH值的测定
        3.2.6 碱性木聚糖酶FX40热稳定性分析
        3.2.7 碱性木聚糖酶FX40 pH值稳定性分析
        3.2.8 废纸浆的准备
        3.2.9 碱性木聚糖酶FX40处理ONP废纸浆
        3.2.10 ONP废纸浆油墨特性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木糖标准曲线
        3.3.2 碱性木聚糖酶FX40最适反应温度分析
        3.3.3 碱性木聚糖酶FX40最适反应pH值分析
        3.3.4 碱性木聚糖酶FX40的酶活力
        3.3.5 碱性木聚糖酶FX40的热稳定性分析
        3.3.6 碱性木聚糖酶FX40的pH值稳定性分析
        3.3.7 碱性木聚糖酶FX40对废纸浆油墨粒子的影响
        3.3.8 ONP废纸浆油墨粒子显微镜观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然脂肪酸基载木聚糖酶脱墨剂的制备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天然脂肪酸基载木聚糖酶脱墨剂 (GXD) 的制备
        4.2.4 残余酶活力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制备温度对GXD脱墨剂酶活力的影响
        4.3.2 固含量对GXD脱墨剂酶活力的影响
        4.3.3 O-吡啶酸酯壳聚糖对GXD脱墨剂酶活力的影响
        4.3.4 游离碱对GXD脱墨剂酶活力的影响
        4.3.5 甘油对GXD脱墨剂酶活力的影响
        4.3.6 金属离子螯合剂对GXD脱墨剂酶活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然脂肪酸基载木聚糖酶脱墨剂在ONP脱墨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碎浆实验
        5.2.4 浮选实验
        5.2.5 纸浆抄片
        5.2.6 分析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碎浆pH值对脱墨效果的影响
        5.3.2 碎浆时间对脱墨效果的影响
        5.3.3 碎浆浓度对脱墨效果的影响
        5.3.4 碱性木聚糖酶含量对脱墨效果的影响
        5.3.5 碱性木聚糖酶含量对脱墨浆纤维形态的影响
        5.3.6 碱性木聚糖酶含量对脱墨浆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5.3.7 碱性木聚糖酶含量对脱墨浆成纸物理强度的影响
        5.3.8 GXD脱墨剂脱墨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进一步的研究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浮选脱墨流体分析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1.2.1 国内研究历史和现状
        1.2.2 国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浮选槽结构流体仿真分析
    2.1 物理模型
        2.1.1 基本假设
        2.1.2 模型简化
    2.2 数值求解
        2.2.1 控制方程
        2.2.2 网格划分
        2.2.3 边界条件
        2.2.4 求解策略
    2.3 结果分析
        2.3.1 分析流程
        2.3.2 结构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浮选脱墨系统数学模型分析
    3.1 数学模型
        3.1.1 连续浮选系统
        3.1.2 数学建模
        3.1.3 模型求解
        3.1.4 实验验证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系统对油墨去除率的影响
        3.2.2 不同负荷对油墨去除率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浮选脱墨系统实验研究
    4.1 浮选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4.1.1 系统方案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4.1.2 原料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4.1.3 浓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4.1.4 其他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4.2 浮选脱墨系统应用研究
        4.2.1 项目概况
        4.2.2 原料可浮选性实验研究
        4.2.3 系统设备选型研究
        4.2.4 运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麦草造纸碳足迹算法及其工程软件编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温室效应与世界发展低碳产业
        1.1.2 CF 评估与低碳产业发展
        1.1.3 造纸工业能源消耗现状
        1.1.4 “十二五”国家造纸工业发展规划的产业政策
        1.1.5 我国造纸工业原料结构现状
        1.1.6 麦草造纸 CF 现实意义
        1.1.7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 CF 研究进展
        1.2.1 国外 CF 研究概况
        1.2.2 国外造纸业 CF 研究进展
        1.2.3 国内 CF 研究概况
        1.2.4 国内造纸业 CF 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主要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CF 计算原理与方法研究
    2.1 CF 的起源与发展
    2.2 CF 评价标准
    2.3 CF 计算原理与方法
        2.3.1 CF 计算方法
        2.3.2 CF 计算流程
        2.3.3 CF 计算公式和单位
    2.4 CF 计算过程的关键环节
        2.4.1 系统边界的确定
        2.4.2 数据的质量
        2.4.3 GHG 排放源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麦草制浆造纸生产线 CF 评估
    3.1 典型麦草造纸生产线确定
        3.1.1 我国麦草制浆造纸状况
        3.1.2 典型麦草生产线规模的确定
        3.1.3 典型麦草生产线介绍
    3.2 典型麦草造纸生产线 CF 计算
        3.2.1 麦草造纸 CF 计算流程
        3.2.2 麦草造纸的产品生命周期碳流图的绘制
        3.2.3 计算边界的确定
        3.2.4 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耗来源的定义
        3.2.5 直接能源消耗的量化
        3.2.6 GHG 排放量的计算
        3.2.7 不确定度的检验
    3.3 典型麦草造纸生产线碳汇率计算
    3.4 碳汇率临界点的研究
        3.4.1 碳汇率的临界点
        3.4.2 典型麦草造纸的碳汇临界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麦草造纸 CF 计算软件的编制
    4.1 C# :VISUAL STUDIO 简介
    4.2 VISUAL STUDIO 软件编译 CF 计算器代码
        4.2.1 CF 计算界面代码
        4.2.2 CF 计算界面代码
        4.2.3 主应用程序
    4.3 CF 计算软件应用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2.1 实现低碳、提高碳汇路径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废报纸蒸汽脱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2 数据与分析
    2.1 废报纸再生造纸的白度分析
    2.2 废报纸再生造纸的色度分析
    2.3 废报纸再生造纸的得率分析
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6)中性化学法废纸脱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废纸回收的意义
        1.1.2 世界废纸回收利用情况
        1.1.3 我国废纸回收利用情况
    1.2 废纸脱墨技术及研究
    1.3 中性脱墨法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
    2.3 中性脱墨实验
    2.4 漂白实验
    2.5 中性脱墨工艺条件的探索
    2.6 碱性脱墨实验
    2.7 相关的分析和检测实验
3 中性脱墨与漂白实验
    3.1 废纸脱墨原理
        3.1.1 油墨
        3.1.2 脱墨原理
        3.1.3 脱墨剂的作用
    3.2 中性脱墨实验
        3.2.1 单一表面活性剂的脱墨作用
        3.2.2 双组分表面活性剂的脱墨作用
        3.2.3 多组分表面活性剂的脱墨作用
    3.3 漂白实验
    3.4 小结
4 中性脱墨工艺条件的探索
    4.1 中性脱墨正交实验设计表
    4.2 正交实验结果
    4.3 正交实验结果的极差分析
    4.4 正交实验的验证实验
    4.5 熟化时间和脱墨剂的相互作用
    4.6 脱墨工艺条件的确定
    4.7 小结
5 与碱性脱墨实验的比较
    5.1 碱性脱墨实验结果
    5.2 中性脱墨与碱性脱墨结果的比较
    5.3 成本核算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40t/d浮选脱墨浆生产线的设计及生产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脂肪酸基载木聚糖酶脱墨剂的制备及其ONP脱墨应用研究[D]. 张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2]浮选脱墨流体分析与实验研究[D]. 齐春松.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3]麦草造纸碳足迹算法及其工程软件编制[D]. 张欢.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3)
  • [4]废报纸蒸汽脱墨的研究[J]. 陈娟,尚俊.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0(23)
  • [5]40t/d浮选脱墨浆生产线的设计及生产实践[J]. 王敏. 天津造纸, 2007(03)
  • [6]中性化学法废纸脱墨研究[D]. 孙楠楠.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
  • [7]40t/d浮选脱墨浆生产线的设计及生产实践[J]. 马忠言. 西南造纸, 2000(06)

标签:;  ;  ;  ;  

40t/d浮选脱墨浆生产线设计与生产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