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缺陷检测技术介绍

超声波缺陷检测技术介绍

一、超声波缺陷测高新技术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成章才[1](2021)在《基于蓝牙与气压计融合的室内三维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巨大改变,人们对基于位置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室内位置服务。室外定位系统中BDS系统、GPS系统等受室内复杂环境条件限制精度大幅下降甚至失效,难以在室内定位中发挥作用,而室内二维定位技术缺乏高程信息,也难以满足人们对室内位置服务的需求,三维定位技术普遍存在精度高时硬件成本也相对较高而难以大范围推广,硬件成本较低时定位的精度大幅下降而难以满足位置服务需求的难题,因此研究高精度、低成本的室内三维定位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蓝牙技术由于低功耗、低成本、简单易于布署等诸多优点而在室内定位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低功耗蓝牙与气压计融合的室内三维定位方案和三维定位算法,实现高精度、低成本的室内三维定位。本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通过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对各种主流室内定位技术的定位方法、定位原理进行详尽地介绍并对各种定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全面对比,最终从定位设计的硬件成本和定位精度等方面综合考量,选定蓝牙与气压计融合的室内三维定位方案进行研究。其次,针对如超宽带等室内三维定位存在的硬件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传统四边测量法蓝牙三维定位对蓝牙信号依赖性强,而蓝牙信号极易受非视距干扰或多路径损耗导致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气压计测高辅助高程测量的三维蓝牙定位算法,通过气压计测量高程值,将蓝牙三维定位进行降维,在二维平面上通过改进的加权质心法求出二维位置坐标后进行三维坐标初步融合,并将融合后的定位初始坐标通过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进行误差修正,提高三维定位的精度。最后,根据蓝牙与气压计融合的室内三维定位方案,采用STM32核心板、蓝牙模块和气压计模块搭建室内三维定位数据采集平台,编写STM32数据采集程序;实地选取实验场景进行规划、蓝牙iBeacon参考节点布署、设计实验采集真实场景中的蓝牙和气压计数据;将采集的数据通过MATLAB 2016.b进行定位算法的仿真,对本文提出的三维定位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验证。通过对实际场景采集的蓝牙和气压计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中的融合定位方案和定位算法的平均定位精度达到1.41米,相较于纯粹的蓝牙三维定位降低了对蓝牙信号的依赖,定位的精度有显着提升,本文所提的三维定位方案在较低的硬件成本基础上取得了较高的定位精度,对工程实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韩佳智[2](2020)在《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上购物成交量逐年增长,物流行业需求激增,各大物流仓储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但由于物流仓储中易燃物极多,常常发生火灾事件。所以如何在物流仓储火灾发生时,快速有效地疏散人群,准确地搜救被困人员,减少火灾伤亡,是目前所面临的难题。国内外现有救援装备都是针对救援人员研发的,无法确定被困人员位置,也无法协助人群疏散。因此,论文基于5G信号,针对以上物流仓储火灾救援疏散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对物流仓储火灾救援疏散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应用场景需求设计了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此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核心功能为物流仓储内的实时人员定位功能和救援疏散方案规划功能。2.针对物流仓储发生火灾时,温湿度变化、干扰信号以及噪声等因素对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测量的影响问题,根据在15℃、60%相对湿度物理实验环境中TDOA测量误差特点,对TDOA测量误差消除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使用TDOA测量值与TDOA测量误差的关系方程来消除TDOA测量误差的方法,通过实验测试,消除误差后定位结果在83.46%的概率达到米级定位精度。3.针对人员定位功能中,标准Chan算法无法在基站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三维坐标定位解算和定位范围受限等问题,将标准Chan算法运算矩阵进行改进、加入基准基站选取和判别条件,并结合气压测高、接收信号强度算法和Taylor算法,提出了一套基于5G定位信号的室内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实验测试,有84.63%以上的定位结果达到米级定位精度,相比于标准二维Chan算法有了很大提升。4.针对物流仓储火灾场景中,标准粒子群算法模拟疏散的粒子重叠和速度影响因子单一问题,对粒子群算法改进、疏散模型优化进行研究。提出了加入危险区域、火灾蔓延速度和墙体影响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及加入人群拥堵的疏散模型。最后使用Dijkstra算法以不同启发函数进行路径规划。通过模拟仿真,改进后的疏散路径更加安全,避免了拥堵,减少了疏散时间。

毛伟[3](2020)在《无损检测相控阵新技术在焊接钢桥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交通行业高速发展,随着我国的桥梁技术水平的提升。钢结构桥梁被广泛的用于城市立交和跨线桥梁。相应的设计、制造、施工、检测、养护技术,专业化队伍和技术装备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更加地注重桥梁的安全问题,对钢桥做到做到可达、可检、可修、可换,能够进一步降低桥梁运营养护费用。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能够准确、快速的发现桥梁病害。这就要求在桥梁检测技术上有所发展。本文正是响应这一需求,进行了以下研究:1.对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结合新建、在役钢结构桥梁的检测对各种检测技术进行评述;对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2.通过研究钢结构桥梁不同部位的焊接形式,并针对不同结构部位不同焊接形式易出现的焊接缺陷进行及缺陷危害性进行分析。并针对各种缺陷的相控阵检测声像图进行理论阐述;3.以典型钢结构桥梁焊接接头(典型材料、厚度、焊接方式)制作人工缺陷试板,采用不同无损检测技术进行试验室验证,确定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可行性;4.结合某钢箱梁桥检测的工程实例,梳理所有焊接接头形式并在室内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制定检测方案,分组对同位置焊缝进行现场检测,验证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及高效性;本文对钢结构桥梁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检测,可应用于在建的新桥和在役的老桥,可在钢结构桥梁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交(竣)工检测、养护检测中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为评价工程质量、维护管养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刘海洋[4](2019)在《测树与无人机造林装备设计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林业的发展和精准林业、数字林业的提出与不断完善,森林资源调查、观测和造林进入了测量精准、装备智能的信息化时代。为适应现代化林业发展的需求,该文针对森林调查数字化、多功能、智能化的测树仪器、森林观测设备和无人机造林装备技术体系展开研究,形成一套由森林调查到科学造林再到精准观测和经营的完整森林精准经营装备体系。该文研制并构建了适用于森林资源调查的手持式树高和胸径测量装备硬件体系,分别研制了手持式精准立木树高测量装置与手持式高精度立木胸径测量设备,通过软件设计协同使用各测量装备,形成了更为精准高效的森林资源调查作业装备体系,实现了森林调查的树高和胸径精准测量,提高了森林资源调查外业和内业效率,测量精度满足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标准。该文针对林分样地三维观测设备和方法展开研究,设计和研制了手持式林分样地三维摄影观测设备,并以手持式林分样地三维摄影观测设备为基础,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林分样地展开三维观测实验。文章针对不同类型的林分样地三维摄影观测提出了 U型观测方法、交叉U型观测方法、螺旋仿航线摄影方法、阿基米德螺线摄影方法等。经过实验验证,螺旋仿航线摄影方法仅使用171张相片即可成功观测500m2以上的矩形林分样地,三维观测作业效率高,点云密度较高,胸径截面处点云数据仅存在少量的噪点。该方法不受观测面积大小的限制,可以和航空摄影方法一样对地面林分样地进行大规模的三维观测。阿基米德螺线摄影方法对圆形样地摄影观测效果良好,能够克服在观测时因拍摄角度遇到的杂草、枝叶、树干等遮挡问题,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更适合复杂环境的天然林观测,同时具备更高密度的点云观测效果和更少的点云噪点。该文利用无人机技术、机械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研制了无人机精密造林装备系统,将现代无人机技术应用于林业造林中。该文研制的无人机机载造林装置具有良好的造林速度和稳定性,可以精准控制种子造林间距,并具有较好的可调节性,能够实现单点单株、单点多株和航线连续造林等多种造林模式,经实验验证利用GNSS RTK无人机定位系统造林种子偏离航线平均绝对误差为7.6cm,精度较高,无人机精密造林装备系统可以适用于多种造林任务。该文针对测树和造林装备的研究,构建了森林资源调查与观测的装备技术体系和无人机精密造林装备系统,对森林资源调查、检测、管理和经营有较大现实意义。该文研制的调查和观测装备可为无人机造林决策提供精准而有效的数据支撑。该文研制的仪器设备,能够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造林作业的工作效率,研制的主要装备技术和方法对提高当前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水平、降低野外劳动强度和林业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满足不同尺度、不同精度和不同成本预算的森林资源调查与造林作业需求,对森林资源信息快速高效的获取和精准造林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王锐[5](2019)在《未来聚变堆真空室复杂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是中国的下一代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直接面对高温等离子体的真空室是其最核心的部件之一。为了发展、掌握未来聚变堆真空室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在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的支持下,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开展了“大型重载复杂轮廓双层真空室成型焊接及装配关键技术研究”的工作。本论文针对上述专项中真空室复杂焊缝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难题,基于ITER真空室的设计、研制和规模生产技术经验,结合我国EAST工程运行经验及目前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开展了CFETR真空室复杂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工作包括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分析、相控阵探头选型、检测系统研制、检测参数优化和检测系统能力验证等。论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波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真空室焊缝超声波检测存在的问题。综合金相、显微硬度和实验测试等方法,分析了真空室焊接接头的组织特征和声学性能。其次,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相控阵探头的声场理论和成像质量理论,完成了相控阵探头的选型和检测参数的优化工作。最后,针对真空室预研件的制造现场,研制了一套相控阵超声检测系统。设计和制作了内嵌典型焊接缺陷的超声试块,开展了检测系统的能力验证试验。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CFETR真空室奥氏体不锈钢复杂焊缝采用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进行无损检测是可行的,且缺陷检出率高、缺陷信息丰富、检测效率高。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未来聚变堆真空室的复杂焊缝开展自动化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邱光银[6](2019)在《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奥氏体不锈钢以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核电等行业,由于焊接工艺不完善以及工作环境恶劣,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易出现裂纹等缺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由于其焊缝组织晶粒粗大,存在各向异性与异质界面,使得其缺陷检测成为难题。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凭借独有的声束聚焦偏转等优点开始在此类粗晶材料的缺陷检测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结合相关文献,针对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的超声相控阵检测,选用了双晶纵波相控阵探头。双晶纵波相控阵探头结合了传统双晶探头伪聚焦和相控阵探头动态聚焦的优势,具有声束控制灵活、聚焦效果好等优点。本文采用仿真模拟和实验测试的方法,针对双晶相控阵探头的探头声场进行了模拟与实验研究,利用横孔缺陷试块和奥氏体不锈钢管道试块进行了缺陷测量,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选用了频率为2.25MHz的二维相控阵探头(晶片数为10×3,孔径为19mm×12mm),型号为SE53-N45L(TR/roof8°)的双晶楔块(楔块名义角45°,屋顶角8°,自然聚焦深度为10mm)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探头声场特性研究方案。2)在相同聚焦深度不同偏转角度和相同偏转角度不同聚焦深度这两种实验条件下进行仿真模拟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实际聚焦声束与法则存在较大误差,只有当声束聚焦深度设置在楔块自然聚焦深度10mm附近,声束偏转至楔块名义角45°附近时,才可以取得较好的偏转聚焦效果,这对于相控阵法则的设置和楔块的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3)通过测量试块横孔缺陷深度的方法,对双晶纵波相控阵探头聚焦法则的效果进行评价。在测量过程中,发现缺陷深度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近似呈二次函数关系,并求得了回归函数。在10mm30mm内的缺陷深度测量值经修正后可得到更精确的数值,提高了检测可靠性。4)在含自然缺陷的奥氏体不锈钢管道试块上进行了相控阵检测,测量了多处裂纹高度,并对比了直接测量值、修正测量值和设计值。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裂纹高度误差范围由之前的-2.41.8mm变为-2-0.2mm,误差均方根由1.61mm变为0.98mm,均有明显降低。这表明相控阵探头和双晶楔块能够实现声波对被检管道的全体积覆盖,且修正方法提高了缺陷定量精度。

关明宇[7](2019)在《轮毂初始角度和高度测量方法》文中指出汽车轮毂是汽车运行当中的主要受力部件,在汽车运行中主要承受各种外力的作用。因此,汽车轮毂的是否存在疲劳裂缝将影响着行车安全的稳定和安全。目前,X射线检测由于其成像精度高,探测深度广,实时性高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针对轮毂在进行X射线探伤前需要预先测量轮毂位置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汽车轮毂初始角度和高度的测量系统,并对选用的Kinect摄像机进行相机标定,以及彩色摄像机和深度摄像机的配准,以消除摄像头畸变对测量精度带来的影响。接下来为了满足角度和高度的测量需求,本文主要做了三个阶段的工作:(a)轮毂图像预处理与感兴趣区域定位;(b)轮毂模板数据库的建立;(c)角度和高度测量算法的设计。在图像预处理与与感兴趣区域的定位阶段,本文设计出了一套利用双边滤波后进行hough圆变换来定位感兴趣区域的算法流程。针对传统的hough圆变换在汽车轮毂图像的场景具有定位准确率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anny边缘检测的hough圆筛选算法,并实验证明了其准确率高的优点。在轮毂数据库的建立阶段,目的是为了给后续的角度检测算法提供模板图像,以及告诉后续的探伤系统当前轮毂型号。针对这两个目的,本文对比实验了SIFT算法和SURF算法,并最终使用SURF算法提取轮毂图像特征点到数据库。当轮毂到来时,利用最小欧式距离和次小欧式距离的比值小于0.8来筛选特征点作为匹配点。在角度和高度测量算法的设计阶段,针对初始角度的测量,本文首先实现了利用hough直线变换检测轮辐直线的算法,从而计算其斜率得到角度的算法,针对该算法通用性不高的问题,随后提出了基于灰度对比的角度测量算法,并证明了其实时性高,简易性好,准确率高的优点;随后针对轮毂高度的测量,本文首先实现了一套基于红外光幕测高的流程,并针对其简易性不高的问题,随后设计了一套基于Kinect红外光深度的测量系统,具有实时性高,简易性好的优点。

房兴博[8](2019)在《基于行人航位推算和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三维定位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位置信息的需求日趋增长并从室外拓展到室内,全球导航定位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室外导航定位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并成功应用到百度、高德等位置服务软件中,然而在室内由于建筑物的遮挡导致卫星信号无法被接收,成熟的室外定位技术无法应用在室内。所幸的是各种室内定位技术不断发展,行人航位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技术就是其中一种,该技术利用行人运动过程中采集的加速度、陀螺仪等传感器数据来判断行人当前状态,推算出行人运动时每步的步长与航向,从而确定行人当前所处的位置坐标。本文针对实验需要,基于安卓平台开发了传感器数据采集软件,同时运用JAVA语言开发程序分别结合手机中的加速度计与气压计数据实现步长估计、结合重力计和磁力计以及陀螺仪数据实现手机的姿态解算、利用气压计数据实现测高,最终通过室内三维定位程序对采集的多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与定位效果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1、开发安卓软件来采集多传感器数据,同时采用低通滤波等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详细介绍了室内定位的发展现状以及理论研究基础,对现有的室内定位算法进行了理论学习并对部分算法完成了公式推导、程序设计以及结果分析。2、在学习现有步频探测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气压计数据对行人上下楼以及乘坐电梯状态进行识别,提出了“跨步监测+阈值判断+状态识别”的步态探测方法。研究分析了加速度数据各特征量与步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统计出了双变量步长估计模型;3、针对陀螺仪积分、互补滤波等多种航向估计算法的优缺点,采用卡尔曼滤波融合多传感器数据来解算航向角,并通过实验与其它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4、研究了现有的室内气压测高模型,根据相对气压测高原理,采用改进的国际标准大气压高公式进行了室内测高实验研究。5、以行人航位推算原理为实验基础,以学校办公楼为实验场所,设计多种实验行走路线,采用本文研究的步长估计、航向估计以及室内测高方法进行室内定位算法的整体测试。最终测试结果表明44m短距离直线行走的误差在(0.12m,0.52m)以内,147m长距离矩形行走的平均精度为2.5m,高度精度为0.6m。

班伟[9](2017)在《利用GNSS反射信号反演水位、积雪厚度和土壤湿度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积雪厚度、土壤湿度等地表参数的变化对气候、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有着巨大的影响。目前积雪厚度、土壤湿度的监测主要依靠原地测量以及卫星雷达遥感手段,而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原地测量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且单站观测范围仅有几平方米,不适宜大区域、长时间的观测应用。而卫星雷达遥感方式一般成本较高,空间分辨率较低,重访时间较长,无法满足实时连续监测要求。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导航、定位、授时等应用领域的日益成熟,因其独特的优势在遥感领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使用无源信号,无需发射机,大大降低了遥感系统的复杂度、体积和成本;(2)应用面广,可用于海面风场、海水流场、盐度、海冰、海面高程、地表土壤湿度以及积雪厚度等的反演;(3)百余颗在轨卫星播发的大量信号源能够实现全天候无间断的全球覆盖,有利于实现低成本、大范围、高时空分辨率数据采集与目标反演,填补了现有观测手段在中尺度分辨率上的空白。本论文旨在系统深入地研究基于GNSS-R技术反演三个地表参数(水库水位、积雪深度和土壤湿度)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建模分析和实验对比,分别提出了利用GNSS变形监测系统观测数据监测水库水位,利用三频相位组合观测值反演积雪厚度,以及基于GEO-R和GEO-IR的地表土壤湿度反演新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给出了 GNSS信号的组成结构和特征。系统地梳理了各个GNSS系统的星座组成以及各自所播发信号的基本组成结构。结合电磁波的相关散射理论,包括极化与反射特性,给出了 GNSS直射信号与反射信号的基本模型,并根据信号模型与特征,对反射信号的捕获与处理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在给定反射的平面以及球面几何结构和GNSS-R/GNSS-IR的反射原理的基础上,对相应观测量及应用做了系统的介绍。2)基于GNSS-R测高理论,提出了利用水库大坝已有的GNSS变形监测系统提供的观测数据进行水库水位监测监测的方法。详细分析了 GNSS-R和GNSS-IR测高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利用山西西龙池与深圳坑茜两个水库的水位进行验证分析。西龙池水库水位反演结果表明信噪比方法较双频相位组合方法反演精度略高;但受高度角的限制,获取真实水面水位的时间和所利用的GPS数据的采集时间段不一致,导致反演精度较低,均方差分别为0.312m和0.326m。而坑茜水库水位反演结果显示在真实水位观测时间与GNSS数据采集时间一致的条件下,三颗GPS卫星(G10、G22和G31)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88cm,3.38cm 和 3.96cm,达到 cm 级精度。3)提出了利用三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反演积雪厚度的方法。信噪比方法和双频无几何距离相位组合方法(L4或Geometry-free方法)是原有的两种反演积雪厚度的基本方法。信噪比方法需要去除趋势项,并且受数据观测质量的影响较大;虽然L4方法不受几何距离影响,但无法减小电离层参数波动的影响。针对这些缺陷与不足,首次提出了利用三频相位观测值时间序列反演积雪厚度的方法,可以同时消除几何距离和电离层的影响。随后对该三频相位组合方法进行了两组实验加以验证,并与已有的信噪比方法和L4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三频组合方法反演精度可高达mm级,优于信噪比方法和L4方法。4)提出了 GEO-IR反演土壤湿度的方法。现有的MEO-IR反演土壤湿度方法存在可用观测时段有限的问题,而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可用观测时段是不间断的。为充分利用GEO卫星这一特点,提出了基于GEO卫星分别利用信噪比和相位组合反演土壤湿度的两种方法。GEO-IR方法可以充分利用遍布全球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的观测数据,在提高土壤湿度反演分辨率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全天候的土壤湿度监测。随后对该方法进行了模拟与实测数据验证分析。结果显示GEO-IR的土壤湿度反演精度与MEO-IR相当,能够达到0.003cm3·cm-3。5)提出了 GEO-R反演土壤湿度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反射信号时间延迟功率图(DM)和反射信号信噪比与直射信号信噪比的比值分别反演地表土壤湿度。与基于MEO-R的时延-多普勒功率图(DDM)方法相比,GEO-R方法能够提高极值功率的提取精度,进而提高了土壤湿度的反演精度。同时,该方法不涉及到多普勒频率,简化了数据处理,减小了传输消耗。建立了基于GEO-R理论的DM极值功率和信噪比比值分别与土壤湿度的线性与二次抛物线反演模型并进行了模拟和实测数据两方面验证。其中,DM功率极值方法的线性和二次抛物线模型拟合精度分别为0.038cm3 · cm-3和0.01cm3 · cm-3。信噪比比值方法中的线性模型与二次抛物线模型反演精度分别达到0.0231cm3 · cm-3和0.0201cm3 · cm-3。

邓江敏[10](2012)在《电站锅炉T型接管角接接头相控阵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T型管座角焊缝主要应用于电站锅炉等重要设备中,承受焊接应力、结构应力、剪切力和高温波动产生的热应力,产生缺陷导致锅炉的爆漏。常规超声检测技术存在干扰波和缺陷波难以区分,缺陷信号识别难度大,反射点的曲率变化导致缺陷定位比较困难,导致部分焊缝漏检等问题。超声相控阵检测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相控阵探头的各个阵元的激励时间,最终达到控制声束的聚焦偏转,提高检测效率,实现检测结果的多维显示,可以方便判断缺陷的位置信息和判断缺陷种类,能够覆盖到常规超声扫查不到的部位,可以提高缺陷检出率,保证了图像的可重现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了锅炉的安全有效的运行。采用超声相控阵技术检测T型管座角焊缝是当前的发展方向。对T型管座角焊缝超声相控阵检测而言,存在根部缺陷以及主管侧坡口处缺陷检出灵敏度低,管内外径对声能的散射严重,用二次波扫查超声波信号变形严重,缺陷判断较困难等问题。本论文针对电站锅炉T型管座角焊缝,根据分析超声相控阵的一维线阵列的声场特性和T型管座角焊缝的几何结构特征,在CIVA9.0软件仿真基础上,根据声能分布仿真结果确定了检测时需要利用一次波检测根部、二次波检测焊缝中上部,并且尽量避免使用70°大角度检测缺陷的基本原则,并且分别设计了根部、中部、支管侧坡口以及主管侧坡口区域的缺陷检测方案,主要包括了确定最佳检测面、探头和楔块的选择、扫查模式、扇扫角度以及探头与焊缝中心线距离等参数,并且分析了检测“盲区”和“死区”、缺陷测长和测高的方法以及缺陷伪像。通过对实际构件的现场相控阵检测和常规超声检测,相控阵检测采用半自动方式四个分区进行检测,并且增加多点聚焦根部扫查方式,结果证明可以提高根部缺陷的检出率;最终通过模拟试件解剖,证明相控阵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信息量比常规超声更准确,更丰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采用的仿真模型正确,设计的检测参数能够解决T型管座角焊缝超声相控阵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制定了T型管座角焊缝相控阵检测工艺,对于指导同类构件检测工艺参数设计,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二、超声波缺陷测高新技术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波缺陷测高新技术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蓝牙与气压计融合的室内三维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蓝牙室内三维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1.2.2 气压计室内三维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2章 室内三维定位技术概述
    2.1 室内定位基本方法
        2.1.1 基于测距离/角度的定位方法
        2.1.2 基于非测距离/角度的定位方法
    2.2 传统室内三维定位算法
        2.2.1 四边测量法
        2.2.2 极大似然估计法
    2.3 室内定位系统技术
        2.3.1 蓝牙室内定位技术
        2.3.2 其他室内定位技术
        2.3.3 室内定位技术分析对比
    2.4 气压计高程测量技术及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蓝牙和气压计融合的三维室内定位算法
    3.1 室内三维定位算法总体方案
    3.2 基于蓝牙和气压计数据融合的三维定位算法
    3.3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定位误差修正
        3.3.1 BP神经网络
        3.3.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阈值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室内定位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4.1 室内定位数据采集平台搭建
        4.1.1 数据采集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4.1.2 数据采集硬件平台
    4.2 蓝牙和气压计数据采集
        4.2.1 蓝牙测距模型数据采集及测试结果分析
        4.2.2 气压计测高模型数据采集及测试结果分析
    4.3 蓝牙和气压计融合三维定位结果仿真分析
        4.3.1 蓝牙和气压计融合定位数据采集
        4.3.2 四边测量法三维定位蓝牙数据采集
        4.3.3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的结构确定
        4.3.4 蓝牙和气压计融合三维定位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设计及理论分析
    2.1 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分析与设计
        2.1.1 现状分析
        2.1.2 需求分析
        2.1.3 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设计
    2.2 人员定位系统方案设计
    2.3 救援疏散方案规划系统设计
    2.4 指挥系统设计
    2.5 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关键技术
        2.5.1 TDOA测量误差消除技术
        2.5.2 室内定位解算技术
        2.5.3 救援疏散方案规划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DOA测量误差消除方法研究
    3.1 TDOA定位解算基本原理
    3.2 TDOA测量误差消除
        3.2.1 TDOA测量误差特点
        3.2.2 误差消除公式
    3.3 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改进CHAN算法的人员定位系统研究
    4.1 TDOA定位解算算法对比选取
    4.2 人员定位系统算法流程
    4.3 定位算法改进
        4.3.1 基准基站选取
        4.3.2 Chan算法改进
    4.4 RSS初始移动终端位置求解
    4.5 实验仿真与测试
        4.5.1 模拟仿真
        4.5.2 实验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员救援疏散方案研究
    5.1 危险系数评定
    5.2 改进粒子群算法
        5.2.1 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公式
        5.2.2 人群密度对粒子位置和速度的限制
    5.3 改进后粒子群算法的基本流程
    5.4 救援疏散路径规划
        5.4.1 救援路径规划
        5.4.2 疏散路径规划
    5.5 仿真模拟及结果分析
        5.5.1 疏散仿真对比分析
        5.5.2 救援疏散路径规划仿真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3)无损检测相控阵新技术在焊接钢桥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无损检测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无损检测技术国外发展状况
        1.2.2 无损检测技术国内发展状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钢结构桥梁检测技术及重要结构部位分析
    2.1 钢结构桥梁无损检测技术简述
        2.1.1 磁粉检测(MT)技术
        2.1.2 渗透检测(PT)技术
        2.1.3 射线检测(RT)技术
        2.1.4 常规超声波检测(UT)技术
        2.1.5 超声波衍射时差检测(TOFD)技术
        2.1.6 超声波相控阵技术
    2.2 钢结构桥梁重要结构部位分析
        2.2.1 钢结构桥梁主要结构形式
        2.2.2 钢箱梁桥重要结构部位及模型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钢结构桥梁焊接缺陷分析
    3.1 钢结构桥梁焊接缺陷分析
        3.1.1 影响钢桥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
    3.2 焊接常见缺陷及原因
        3.2.1 裂纹
        3.2.2 未焊透
        3.2.3 未熔合
        3.2.4 夹渣
        3.2.5 气孔
    3.3 焊接缺陷的危害
        3.3.1 应力集中
        3.3.2 强度影响
        3.3.3 脆性断裂
        3.3.4 应力腐蚀
第四章 相控阵检测相关理论及与常规检测技术对比
    4.1 相控阵的发射
        4.1.1 相控阵的偏转
        4.1.2 相控阵的聚焦
    4.2 相控阵的接收
    4.3 相控阵的扫查方法
        4.3.1 扇形扫查
        4.3.2 线性扫查
        4.3.3 动态深度聚焦(DDF)
        4.3.4 3D全聚焦(3D-TFM)
    4.4 相控阵检测的常用显示方式
    4.5 典型焊接缺陷的相控阵检测声像
        4.5.1 焊趾裂纹检测声像
        4.5.2 近底面坡口未熔合检测声像
        4.5.3 近表面坡口未熔合检测声像
        4.5.4 内部密集气孔检测声像
        4.5.5 近表面密集气孔检测声像
        4.5.6 T型接头根部未焊透和未熔合检测声像
        4.5.7 T型接头焊道下裂纹检测声像
        4.5.8 T型接头裂纹和未熔合检测声像
    4.6 相控阵检测与常规检测技术对比
    4.7 小结
第五章 钢结构桥梁无损检测试验技术验证
    5.1 钢结构桥梁无损检测试验技术方案
    5.2 钢桥焊缝检测技术试块模拟
    5.3 试板检验结果对比
        5.3.1 检测仪器及检测工艺
        5.3.2 模拟试板检测结果显示及分析
    5.4 各检测技术误差原因分析
        5.4.1 钢结构桥梁焊接接头射线检测误差原因
        5.4.2 钢结构桥梁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误差原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某钢箱梁桥无损检测
    6.1 钢结构桥梁桥现行检测方法
        6.1.1 新建钢结构桥梁检测内容
        6.1.2 在建钢结构桥梁检测
        6.1.3 在役钢结构桥梁检测
    6.2 工程概况
        6.2.1 钢箱梁结构形式
        6.2.2 钢箱梁分段
    6.3 某钢箱梁焊缝无损检测
        6.3.1 钢箱梁检测流程
        6.3.2 钢箱梁焊缝形式及检测要求
    6.4 实测数据对比验证
    6.5 检测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4)测树与无人机造林装备设计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林业装备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
        1.3.1 现代化林业智能装备关键技术发展
        1.3.2 林业资源调查装备技术的发展
        1.3.3 林分样地三维观测技术发展
        1.3.4 林业造林装备技术发展
        1.3.5 现状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手持式高精度立木胸径测量设备
    2.1 原理与方法
        2.1.1 硬件设计
        2.1.2 软件设计
        2.1.3 胸径测量原理
        2.1.4 胸径测量作业方法
        2.1.5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 试验与分析
        2.2.1 胸径测量精度对比试验结果
        2.2.2 不同树种精度分析
        2.2.3 不同径阶精度分析
        2.2.4 野外作业效率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手持式精准立木树高测量装置设计
    3.1 原理与方法
        3.1.1 硬件设计
        3.1.2 软件设计
        3.1.3 树高测量
    3.2 试验
        3.2.1 树高测量
        3.2.2 不同树种分析
        3.2.3 倾斜立木树长测量试验
    3.3 本章小结
4 林分样地三维观测装备和方法研究
    4.1 原理与方法
        4.1.1 试验设备
        4.1.2 测量原理
        4.1.3 摄影观测方法
        4.1.4 密集三维点云处理方法
        4.1.5 试验区域和试验方案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三维观测方法测试试验
        4.2.2 不同截取厚度的胸径层点云提取试验
        4.2.3 手持林分样地三维摄影观测设备林分样地观测对比试验
    4.3 本章小结
5 无人机精密造林装备系统研制
    5.1 原理与方法
        5.1.1 无人机造林系统
        5.1.2 播种造林装置研制
        5.1.3 造林无人机仿地形飞行控制原理
        5.1.4 无人机造林航线规划
        5.1.5 无人机造林播种方法改进
        5.1.6 试验区域与试验方法
    5.2 试验结果
        5.2.1 无人机播种造林装置排种检测试验
        5.2.2 不同土壤类型造林深度试验
        5.2.3 不同规格造林装置造林深度对比实验
        5.2.4 无人机精密造林装备系统造林定位精度实验
        5.2.5 无人机倾斜造林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森林资源调查测量装备研究
        6.1.2 三维摄影观测设备与观测方法研究
        6.1.3 无人机精密造林装备系统研究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未来聚变堆真空室复杂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聚变能源发展的必要性
    1.2 托卡马克装置发展现状
        1.2.1 托卡马克装置
        1.2.2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
        1.2.3 CFETR真空室的制造以及无损检测需求
    1.3 奥氏体钢焊缝超声检测难点及其研究进展
    1.4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
        1.4.1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概述
        1.4.2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
    1.5 论文工作的意义及内容安排
第2章 真空室焊接接头组织特征与声学性能
    2.1 试验材料
    2.2 焊接接头组织与显微硬度
        2.2.1 试验方案
        2.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3 316L氩弧焊焊缝凝固模式讨论
    2.3 焊接接头声速与衰减特性
        2.3.1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理论
        2.3.2 试验方案
        2.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2.4 焊接接头超声可检性初步研究
        2.4.1 试验方案
        2.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控阵超声探头关键技术研究
    3.1 相控阵探头基本理论
        3.1.1 超声相控阵探头类别
        3.1.2 超声相控阵探头结构参数
    3.2 超声探头的声场辐射理论
        3.2.1 单源矩形探头的辐射声场
        3.2.2 阵列相控阵探头的辐射声场
        3.2.3 阵列参数对声场的影响
    3.3 相控阵探头近场区长度
        3.3.1 无楔块相控阵探头的近场区长度
        3.3.2 楔块偏转声场的近场区长度解析计算
    3.4 折射纵波检测扇形扫查角度范围
    3.5 相控阵超声检测成像质量
        3.5.1 空间分辨力及其影响因素
        3.5.2 伪像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相控阵超声检测关键参数优化
    4.1 相控阵探头选型
        4.1.1 线阵相控阵探头
        4.1.2 双晶面阵相控阵探头
    4.2 线阵相控阵探头聚焦参数优化
        4.2.1 无楔块下声场特征
        4.2.2 零度楔块聚焦参数优化
        4.2.3 斜楔块下聚焦参数优化
    4.3 双晶面阵相控阵探头聚焦参数优化
        4.3.1 无延时法则下声场特征
        4.3.2 不同聚焦深度声场特征
        4.3.3 聚焦法则优化
    4.4 相控阵检测工艺优化
    4.5 相控阵检测脉冲宽度优化
        4.5.1 脉冲宽度理论
        4.5.2 脉冲宽度优化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真空室典型焊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工艺
    5.1 检测系统研制
        5.1.1 相控阵主机
        5.1.2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
        5.1.3 探头系统
        5.1.4 扫查架
        5.1.5 试块
    5.2 聚焦法则与扫查设置
        5.2.1 T型焊接接头
        5.2.2 对接焊接接头
    5.3 校准
        5.3.1 阵元一致性校准
        5.3.2 楔块角度、探头前沿校准
        5.3.3 TCG校准
    5.4 灵敏度设置和验收规范
        5.4.1 灵敏度衰减补偿实验
        5.4.2 验收规范
    5.5 对接焊缝相控阵检测能力验证
        5.5.1 能力验证试块设计与加工
        5.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
    6.2 论文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的超声相控阵检测研究现状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2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
    2.1 相控阵发展历史概述
    2.2 相控阵技术原理概述
    2.3 相控阵探头
    2.4 相控阵的声束控制
    2.5 相控阵的扫查方式
    2.6 相控阵的视图
    2.7 相控阵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2.8 本章小结
3 实验设备选用及研究方案设计
    3.1 实验设备选用
    3.2 研究方案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探头声场实验研究
    4.1 声束偏转聚焦特性测试
    4.2 横孔缺陷深度测量实验
    4.3 本章小结
5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裂纹高度测量
    5.1 裂纹高度测量方法
    5.2 实验设备
    5.3 裂纹高度测量实验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7)轮毂初始角度和高度测量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1.2.1 角度测量算法研究现状
        1.2.2 高度测量算法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难点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测量系统总体设计
    2.1 问题的定义
    2.2 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2.2.1 测量系统的组成
        2.2.2 摄像机的选型
    2.3 视觉系统的标定
        2.3.1 摄像机的模型
        2.3.2 摄像机的畸变参数
        2.3.3 摄像机的标定
        2.3.4 彩色摄像机和深度摄像机的配准
    2.4 系统软件设计
        2.4.1 软件界面设计
        2.4.2 系统工作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轮毂图像预处理与数据库的建立
    3.1 汽车轮毂图像滤波
        3.1.1 图像滤波方法
        3.1.2 图像滤波结果及分析
    3.2 汽车轮毂区域确定
        3.2.1 边缘检测算法
        3.2.2 传统hough圆变换
        3.2.3 基于Canny的hough圆筛选
        3.2.4 本节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轮毂数据库的建立
        3.3.1 SIFT算法
        3.3.2 SUFT算法
        3.3.3 本节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角度及高度测量算法研究
    4.1 角度测量算法的设计
        4.1.1 基于直线检测的角度测量算法
        4.1.2 基于灰度对比的角度测量算法
        4.1.3 本节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高度测量算法设计
        4.2.1 基于红外光幕的高度测量方法
        4.2.1.1 本节实验结果及分析
        4.2.2 基于Kinect红外的高度测量方法
        4.2.2.1 本节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行人航位推算和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三维定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集成室内定位系统
        1.2.2 独立室内定位系统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总结
第二章 惯性传感器室内定位基础
    2.1 惯性导航技术理论基础
    2.2 惯性传感器介绍
        2.2.1 加速度计
        2.2.2 线性加速度计
        2.2.3 重力计
        2.2.4 陀螺仪
        2.2.5 磁力计
        2.2.6 气压计
        2.2.7 方向传感器
    2.3 惯性导航中常用坐标系
    2.4 坐标系转换及姿态更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手机传感器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3.1 行人航迹推算算法
    3.2 步频探测与步长估计
        3.2.1 步态探测
        3.2.2 步长估计
    3.3 航向估计算法分析
        3.3.1 初始姿态对准
        3.3.2 几种航向解算算法
        3.3.3 本文方法
        3.3.4 航向估计对比分析
    3.4 室内测高
        3.4.1 气压测高原理
        3.4.2 气压测高模型
        3.4.3 相对气压测高模型
        3.4.4 实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算法测试与实验分析
    4.1 程序设计
        4.1.1 程序语言与系统平台介绍
        4.1.2 程序模块设计
    4.2 室内直线定位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室内三维定位
        4.3.1 实验设计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9)利用GNSS反射信号反演水位、积雪厚度和土壤湿度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NSS-R/IR水面测高的研究现状
        1.2.2 GNSS-R/IR反演积雪厚度的研究现状
        1.2.3 GNSS-R/IR反演土壤湿度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GNSS-R信号结构与信号处理
    2.1. GNSS-R可用星座描述
        2.1.1 GPS
        2.1.2 Galileo
        2.1.3 GLONASS
        2.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1.5 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2.2 GNSS直射信号结构
        2.2.1 GNSS信号组成
        2.2.3 GNSS信号结构
    2.3 GNSS信号接收与处理
    2.4 GNSS反射信号
        2.4.1 反射信号特性
        2.4.2 反射信号模型
    2.5 反射信号的捕获与处理
        2.5.1 时延一维相关信号
        2.5.2 多普勒一维相关函数
        2.5.3 时延-多普勒二维相关函数
        2.5.4 反射信号相关值的计算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GNSS反射信号特征及观测量
    3.1 电磁波散射理论模型
        3.1.1 电磁波的极化
        3.1.2 电磁波的反射
    3.2 GNSS反射原理
        3.2.1 GNSS反射几何描述
        3.2.2 GNSS-IR反射原理
        3.2.3 GNSS-R原理
    3.3 GNSS反射观测量
        3.3.1 信噪比(SNR)
        3.3.2 相位
        3.3.3 功率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GNSS反射信号反演水库水位
    4.1 水面测高概述
    4.2 水面测高方法
        4.2.1 GNSS-R测高方法
        4.2.2 GNSS-IR测高方法
    4.3 水库水面高度反演实验与结果分析
        4.3.1 西龙池水库水位反演
        4.3.2 茜坑水库水位反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GNSS反射信号反演积雪厚度
    5.1 积雪厚度反演原理
        5.1.1 积雪测量几何模型
        5.1.2 测高原理
        5.1.3 频谱分析
    5.2 信噪比方法
    5.3 GEOMETRY-FREE线性组合方法
    5.4 三频相位组合方法
        5.4.1 三频相位组合观测值
        5.4.2 三频积雪反演模型
    5.5 积雪厚度反演实验与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GNSS反射信号反演土壤湿度
    6.1 GNSS反射信号反演土壤湿度概述
        6.1.1 传统土壤湿度测量方法与不足
        6.1.2 GNSS反射信号反演土壤湿度分类
    6.2 MEO卫星反射信号反演土壤湿度
        6.2.1 土壤表面特征
        6.2.2 MEO卫星反演土壤湿度方法
    6.3 GEO-IR土壤湿度反演
        6.3.0 GEO卫星星座
        6.3.1 GEO-IR反演土壤湿度方法
        6.3.2 GEO-IR方法实验与结果分析
    6.4 GEO-R土壤湿度反演
        6.4.2 GEO-R反演土壤湿度方法
        6.4.3 GEO-R方法实验与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奖情况以及个人简历
致谢

(10)电站锅炉T型接管角接接头相控阵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成像理论基础研究
    2.1 T 型接管超声传播特性
    2.2 超声相控阵线列阵探头的声场描述
    2.3 超声相控阵检测参数
        2.3.1 探头参数优化
        2.3.2 扫查方式的选择
        2.3.3 检测方式的选择
        2.3.4 基本视图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T 型管座角焊缝相控阵检测工艺及仿真优化
    3.1 仿真方法的分类
    3.2 超声相控阵仿真技术
    3.3 T 型管座角焊缝对象分析
        3.3.1 T 型管座角焊缝的特点
        3.3.2 T 型管座角焊缝的常见缺陷类型
    3.4 T 型管座角焊缝截面检测工艺的优化设计
        3.4.1 管座角焊缝检测面的确定
        3.4.2 耦合剂的选用
        3.4.3 一次激发晶片数量和探头频率的选取仿真优化
        3.4.4 检测截面的声场覆盖以及探头最小前沿值的确定
    3.5 45 度位置焊缝检测区域的参数优化设置
        3.5.1 检测区域声能分布特点
        3.5.2 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缺陷的声响应特征
        3.5.3 四个检测区域的划分以及检测参数的优化
    3.6 检测“盲区”和“死区”的分析
    3.7 相控阵检测缺陷测长和测高方法
    3.8 缺陷伪像分析
    3.9 本章小节
第4章 T 型管座角焊缝相控阵实验与结果分析
    4.1 T 型接管模拟试块
    4.2 对比试块
    4.3 相控阵检测系统
    4.4 检测工艺操作规范
    4.5 实验结果分析
        4.5.1 根部未焊透缺陷的分析
        4.5.2 中部条渣缺陷的分析
        4.5.3 支管侧未熔合缺陷的分析
        4.5.4 主管侧未熔合缺陷的分析
        4.5.5 多点聚焦与普通扇扫的对比分析
        4.5.6 伪缺陷信号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T 型管座角焊缝相控阵检测工艺
    5.1 超声设备、探头和试块
    5.2 检测前的准备
    5.3 检测结果数据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附录一 试块设计图
附录二 声能分布仿真
附录三 缺陷响应仿真结果

四、超声波缺陷测高新技术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蓝牙与气压计融合的室内三维定位技术研究[D]. 成章才.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物流仓储火灾人员定位疏散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韩佳智.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3]无损检测相控阵新技术在焊接钢桥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毛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测树与无人机造林装备设计和实验研究[D]. 刘海洋.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未来聚变堆真空室复杂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 王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6]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缝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研究[D]. 邱光银. 三峡大学, 2019(03)
  • [7]轮毂初始角度和高度测量方法[D]. 关明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基于行人航位推算和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三维定位算法研究[D]. 房兴博.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利用GNSS反射信号反演水位、积雪厚度和土壤湿度的方法研究[D]. 班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10]电站锅炉T型接管角接接头相控阵检测技术研究[D]. 邓江敏. 南昌航空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超声波缺陷检测技术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