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新药筛选技术研究

稻飞虱新药筛选技术研究

一、稻飞虱新药筛选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巍,谢莉娟,钟艳平,李辰彦,彭文文,吴自明,石绪根[1](2022)在《江西双季稻重要病虫害高效防治药剂筛选》文中指出为筛选出适宜江西双季稻田常见病虫害的新型高效药剂,选用9种农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9种药剂在中高浓度下对防治对象均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其中10%溴氰虫酰胺OD 45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对早稻田二化螟防效最佳,药后28 d防效达93.22%;30%唑虫酰胺SC 67.5 g/hm2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最好,药后28 d防效达87.50%;10%四氯虫酰胺SC防治螟虫使用成本最低,为108元/hm2。10%氟啶虫酰胺WG 90 g/hm2对白背飞虱的防效最好,药后26 d防效为90.17%;22%氟啶虫胺腈SC 90 g/hm2对褐飞虱防效最佳,药后26 d防效为97.54%,且应用成本最低(204元/hm2)。25%吡唑醚菌酯EC 90 g/hm2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8.13%、96.49%;20%烯肟·戊唑醇SC使用成本最低,为81元/hm2。以上结果可为双季稻田相关病虫害防控药剂的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为供试药剂在双季稻田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马鲲原[2](2021)在《基于天然源奎宁生物碱启发性发展全新喹啉杀菌化学实体-Ⅲ》文中研究指明奎宁俗称金鸡纳碱,属于天然源生物碱类化合物,最早是从茜草科植物金鸡纳树及其同属植物的树皮中提取得到的。研究表明,金鸡纳树树皮中生物碱含量最高,干树皮中奎宁含量达到70%。该类生物碱还包括奎尼丁,辛可宁,辛可宁丁等。课题组前期以奎宁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简化,评价了53种喹啉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本研究继续以其中筛选出的活性较好的喹啉化合物做抗农业真菌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哌嗪功能基导向的全新杀菌化学实体的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研究本章在前期实验研究基础上,应用优势官能团拼接策略,在两个优势喹啉母核的4-位羟基上连接不同取代的哌嗪基团。合成多样性主要以芳基哌嗪上取代基的供吸电子特性、烷基哌嗪烷基链的长度以及喹啉母核的取代位点三个方面展开,共计合成19个化合物。采用体外生长速率法,测定四种农业常见真菌(核盘菌,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菌,禾谷镰孢菌)的抑菌活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4-位引入酰基哌嗪基团后,1a-10和2a-3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好,1a-10对灰葡萄孢菌的EC50达到了13.70μg/m L,在50μg/m L浓度下抑制率达到了89.04%。2.烷醇胺为活性功能基导向的全新杀菌化学实体的设计合成与结构优研究本章仍然运用官能团拼接策略,采用空间旋转灵活性好的烷醇胺为链桥,围绕烷醇胺链桥长度、不同的胺以及不同的供吸电子基团展开构效关系讨论,共计合成32个化合物。采用体外生长速率法,测定四种农业常见真菌(核盘菌,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菌,禾谷镰孢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以4-位醚键偶联异丙醇苄胺系列活性最好,其中优势结构M1b-10对四种真菌的EC50均小于15μg/m L,尤其是对灰葡萄孢菌的EC50为4.53μg/m L。3.高活性化合物M1b-10对灰葡萄孢菌的作用机制初探基于上述研究分析,化合物M1b-10在体外抑菌实验中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活性最好,因此本章进一步探究其对灰葡萄孢菌的作用机制。通过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活体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即化合物M1b-10可能对灰葡萄孢菌菌丝体和液泡造成了破坏,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以上研究表明,以烷醇胺作为链桥,将喹啉和苄胺连接起来合成新的抗菌化合物是比较成功的实验。后续可进一步以此为设计思路并扩大抗菌谱进行活性测试,以期获得更好的优势抗菌化合物。

陈根强,刘圣明,车志平,田月娥,林晓民[3](2020)在《中国农药自主创制》文中认为农药是农业发展的保障,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它。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药创制必须得依靠自己。中国农药的发展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同频共振。新农药创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学科都能达到高科技水平。当今,中国的农药研究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用自己原创的理论、方法、手段和靶标进行农药创制,一定程度上,中国的农药研究在某些领域已经开始引领全球农药发展。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药的发展状况,本文总结了70个自主创制农药产品。依据新创制农药的类型、创制时间、创制单位、主要作用对象、作用方式、作用机理等,概述了中国新创制农药的发展历程。

陈叶青,白杰,郭崇友,汤飞荣,张志宏[4](2019)在《基于湿法研磨工艺的水分散粒剂开发与应用》文中提出基于悬浮剂湿法砂磨工艺与传统挤压造粒相结合的新型工艺生产水分散粒剂,以70%吡虫啉WDG和50%吡蚜酮WDG为例,结果表明,新型工艺所生产的70%吡虫啉WDG、50%吡蚜酮WDG润湿时间显着减少、悬浮率和分散性明显提高,对稻飞虱的毒力、速效性及防效也显着提高,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工艺所生产的产品。该工艺产业化可大大缓解环保压力,改善现场操作环境,又能降低能耗,势必对中国农药剂型的调整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芦志成,张鹏飞,李慧超,关爱莹,刘长令[5](2019)在《中国农药创制概述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农业大国,而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中国的农药工业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从仿制国外品种到仿创结合再到自主创新的道路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建国70周年之际,本文简要总结了中国农药创制的发展历史,对中国现有大多数农药创制品种从其化学结构、性能、创制经纬、作用机理以及专利和登记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袁海燕[6](2019)在《1,3,4—噻二唑衍生物和含氮杂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环化合物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于特殊的结构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在医药和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杂环化合物作为先导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合成新型杂环分子,是新药开发的一个有效途径。其中含氮杂环在农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如杀虫剂(吡蚜酮和噻虫嗪),杀菌剂(多菌灵和丙环唑)。同时,杂环化合物还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形成结构稳定的配合物,使得生物活性具有多样性,如目前已广泛使用的杀菌剂噻菌铜和噻森铜。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分子拼接原理,选用优良活性的杂环分子与1,3,4-噻二唑拼接,以期合成具有更好生物活性的一系列含杂环1,3,4-噻二唑衍生物,同时对所得目标产物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如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筛选和对人体肿瘤细胞抗增殖活性筛选)。第二部分选取具有良好活性的商品含氮杂环农药,通过它们与金属离子络合形成金属配合物,并对所得配合物进行体外抑菌与杀虫活性测试,希望发现具有杀虫及抑菌双重功效的新型农药。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以硫代氨基脲和取代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中间产物1(2-氨基-5-取代苯甲基-1,3,4-噻二唑),再与氯乙酰氯亲电反应,合成中间产物2(2-氯乙酰亚胺-5-取代苯甲基-1,3,4-噻二唑),最后与三氯吡啶醇钠连接合成11个新的目标产物。对所得产物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筛选,和对4种人体肿瘤细胞体外抗增殖活性测试。2、以上述1所得中间产物2与KSeCN反应,得到4个新型的含硒唑环化合物,所得化合物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筛选,和对2种人体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活性测试。3、以吡蚜酮作为配体,与乙酸铜和硫酸铜络合,形成2个铜配合物,并对其进行缓释性能和抑菌活性研究,发现吡蚜酮铜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对水稻细条病表现比噻菌铜良好的抑菌活性,进一步杀虫活性测试发现,对水稻稻飞虱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4、以三氯吡啶醇钠作为配体,与锌金属盐和铜金属盐络合,得到2个锌配合物和2个铜配合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发现在50μg/mL浓度下,对6种植物真菌病菌表现良好的抑制活性,在250 ppm的浓度下对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表现一定的抑菌活性。综上所述,本论文共合成11个新的含三氯吡啶环1,3,4-噻二唑衍生物和4个含硒唑环1,3,4-噻二唑衍生物和6个含氮金属配合物。并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发现所合成的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1,3,4-噻二唑衍生物对SKOV3肿瘤细胞具有高度的抑制增殖生长选择性,IC50在2μM-10μM之间;所得配合物的抑菌效果普遍高于配体,吡蚜酮铜配合物的缓释性能高于配体。

王弯弯[7](2019)在《化学激发子对氟苯氧乙酸诱导水稻抗稻飞虱的机理及其田间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工合成的化学激发子被认为是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减少产量损失的一种新型药剂。对氟苯氧乙酸(4-FPA)是一种结构类似于2,4-D的苯氧羧酸衍生物,在之前的报道中被发现对白背飞虱成虫的取食有趋避作用。本课题对4-FPA的抗虫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4-FPA处理水稻可以引起白背飞虱(WBPH)若虫校正死亡率达76%,但对怀卵雌成虫存活没有影响。此外,4-FPA处理对褐飞虱(BPH)和灰飞虱(SBPH)两种稻飞虱若虫具有同样稳定的效果。4-FPA被水稻吸收进入体内之后迅速转变为对氟苯酚(4-FP),二者对WBPH若虫均没有直接的毒害作用。4-FPA诱导的抗虫反应并不依赖于JA、SA和ETH-I等些信号途径,而是通过诱导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升高以及过氧化氢(H2O2)和类黄酮含量的降低,进而改变Phenolics-H2O2-POD体系,导致酚类聚合物的沉积。4-FPA诱导的酚类聚合物在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大量积累,使得飞虱口针在进入韧皮部过程中遭遇机械阻力,刺探时间延长,取食时间显着缩短,蜜露分泌量减少,取食行为受到影响。WBPH怀卵雌成虫、外源MeJA和机械损伤可以通过改变JA的含量阻碍4-FPA诱导的酚类聚合物的形成,使4-FPA引起的若虫死亡得到延缓或者抑制。田间试验中,4-FPA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显着,防效最高可达74.8%,但活性受使用浓度以及施药时期影响较大。与吡虫啉、吡蚜酮等常规农药混用可提高对WBPH的防效,减少农药使用量。室内考种结果证明4-FPA处理的田块单株产量和结实率都显着增加。结果表明:4-FPA作为一种新型化学激发子,具有显着的抗虫效果,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无论在室内还是田间条件下4-FPA都表现出显着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张洁[8](2018)在《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农产品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快速增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食物问题,所以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重中之重。由于化学农药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对农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都有严重影响,故开发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我国使用植物杀虫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研究和使用植物杀虫最早的国家。利用植物资源防治害虫又是农业生产中最古老、最原始的途径。早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国就有用莽草、嘉草等植物防治害虫的记载:“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熏之,……蝈氏掌去蛙黾,焚牡菊,以灰洒之”。在前人的撰写的书籍中存在着诸多有关杀虫植物的记载,现在只是发掘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植物源杀虫剂产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急需突破。为了发现具有较高的驱杀害虫活性的植物,本论文通过对先秦至清末现存的且所能查阅到的本草类、中医药、杂记类、农业类等书籍中记载的具有驱杀害虫功效的植物,在领域内首次进行了系统的发掘,经考证后得出118科385种植物的驱杀害虫的活性,并记录了这些植物在当时的活性部位及应用方法,而后重点研究考察了这些植物在现代被应用于针对特定害虫的防治情况,其中包含了其活性部位、加工工艺、应用办法、复配方式。最后总结出一些现代民间仍在使用却未被或者很少被研究的的杀虫植物,筛选出的具有驱杀害虫活性的植物可供领域内研究分析。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按其特点,将植物源杀虫剂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先秦时代)。人类在此段时期经历了由石器为代表的原始农业向铁器牛耕的传统农业转变,开始运用天然植物驱逐和消灭害虫,但都是作用于人体及卫生害虫的,并没有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记载。(2)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萌芽期(秦汉至魏晋)。此段时期出现了本草类、药学类以及农业类书籍,并且第一次详细记载了驱逐和消灭害虫的植物和应用方法。(3)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全面发展期(隋唐宋元)。自唐开始,因为南方地区的开发,植物源杀虫药物也出现了新的种类和用途。此时期关于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的记载迅速增多,这些植物不仅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上,更多的被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卫生害虫防治中,其中不少杀虫植物及使用方法一直沿用至今。(4)植物源杀虫药物的鼎盛与转型期(明清)。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不论在种类及应用方法上都达到了巅峰时期。随着清朝末年化学类杀虫剂的传入,“新农药”、“新农具”、“新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使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产生了变革。化学类杀虫剂的使用逐渐超越植物源杀虫药物,开启了它的繁盛时代。(5)植物源杀虫剂的困境与曙光期(民国至近代)。此时期我国走向了新农业的道路,化学类杀虫剂开始代替传统的植物源杀虫剂,并且被广泛使用。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古代书籍中记录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并按其发展规律进行断代分期,并总结出我国植物源杀虫剂每个时期的发展的过程、规律及特点,旨在对日后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

单丹[9](2017)在《稻飞虱HSP70在温度和毒死蜱胁迫适应性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热激蛋白(HSPs)是一类逆境胁迫应激相关的主要功能蛋白,在生物胁迫适应和正常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根据其分子量可分为HSP110,HSP90,HSP70,HSP60和小分子热激蛋白,HSP70是目前为止研究最广泛、深入的热激蛋白家族,在生物温度和农药胁迫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稻飞虱是我国主要水稻害虫之一,面临农药、气候变暖等环境胁迫。为了明确稻飞虱对温度和杀虫剂胁迫的适应机制,本文以灰飞虱和褐飞虱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其热激蛋白70家族的组成、诱导表达特性及功能,并深入解析了热激蛋白70在温度和毒死蜱胁迫交互适应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HSP70序列的克隆与分析利用转录组和NCBI数据库获取灰飞虱和褐飞虱热激蛋白70同源基因序列,在灰飞虱中筛选出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hsp70序列共有12个,其中9个在正常或胁迫条件下表达。在褐飞虱中筛选出15个hsp70,其中8个在正常或温度胁迫下表达。ExPASy在线工具预测其所有HSP70基因均含该家族的3个标签序列,等电点为5.05-6.15,分子量为 66801.97-75283.42。MEGA 分析结果表明 KX695161、KX695162和KX976472与果蝇和人类的内质网热激蛋白70序列聚为一枝,而KX976477、KX976478和KX695164与线粒体热激蛋白70聚为一枝,说明这些hsp70可能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器官。二、温度对HSP70的诱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了0,6,10,14,18,22,30,33,36,39,42,44℃胁迫后灰飞虱和褐飞虱hsp70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灰飞虱热激蛋白70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在30-44℃高温胁迫后,KX695168表达量显着上升,其中在42℃和44℃胁迫下,表达量与对照相比上升了近千倍;其次是KX695160表达量增加,在30℃、33℃和36℃胁迫后,其表达量分别上升了 4.4倍,5倍和4.5倍;其余基因表达量变化不明显。在低温胁迫后Hsp70基因表达量与高温存在明显差异,KX695160表达量上升幅度最大,在14℃胁迫后,其表达量提高3.27倍,而KX695164表达量下降。褐飞虱热激蛋白70基因的表达量也与胁迫温度有关,在30-44℃高温胁迫后,KX976473和KX976476表达显着上升,KX976476在42℃胁迫后,表达量提高了 25倍,而KK976473在42-44℃胁迫后,其表达量提高了 200倍以上。在低温胁迫后,除KX976475在14℃胁迫后上升2.38倍,其余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不显着或表达被下降。以上结果说明热激蛋白70在灰飞虱和褐飞虱高温应激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但在低温应激中的作用可能有限。三、毒死蜱对HSP70的诱导表达特性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了 LC25和LC50剂量毒死蜱处理灰飞虱和褐飞虱0.5h、8h和24h后hsp70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灰飞虱和褐飞虱热激蛋白70基因表达量受毒死蜱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在灰飞虱中,LC25剂量处理0.5h、8h后,KX695160和KP994341表达受到抑制,而KK695168表达量无显着变化;24h后,KX695168表达显着上升,其表达量提高了 6倍,而KX695160和KP994341表达仍受到抑制。LC50剂量处理0.5h、8h、24h后,KP994341和KX695160表达量均被抑制,而KX695168在0.5h和8h后表达量显着上升,在24h处理后表达被抑制。在褐飞虱中,LC25剂量处理0.5h、8h和24 h后,KX976471、KX976473和KX976475的表达量均上升,其中KX976473的表达量在处理8h后上升了 9.6倍。LC50剂量处理0.5h、8h、24h后,KX976473表达量显着上升,而KX976471和KX976475的表达量变化不显着。这些结果说明褐飞虱KX976473和灰飞虱KX695168在毒死蜱胁迫应激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四、HSC70功能研究HSC70是组成型HSP70,在正常条件下表达,受温度等胁迫因子轻微诱导,在生物温度适应性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明确HSC70在灰飞虱温度适应中的作用,我们采用RNAi研究了KP994340的功能。KP994340开放阅读框碱基数为1971bp,编码656个氨基酸。qPCR分析KP994340除在雌成虫中的表达量高于若虫与雄虫外,在不同龄期中的表达无显着差异。RNAi抑制KP994340基因的表达后,灰飞虱雌成虫耐热性下降,产卵量变化不显着,以上结果说明KP994340可能与灰飞虱温度组成抗性有关,与繁殖关系不大。五、HSP70在毒死蜱抗性品系高温适应性中的作用采用生命表构建技术,研究了毒死蜱抗性对灰飞虱适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性灰飞虱相对适合度在24℃低于敏感品系,在30℃时高于敏感品系。转录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抗性品系中有5个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量改变,其中上调的基因是KX695160和KX695161。根据序列特征KX695160可能位于细胞质/细胞核,而KX695161可能位于内质网。在30-44℃处理后,KX695160和KX695161的表达在抗性品系中有上调趋势。因为HSP70对高温胁迫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因此毒死蜱抗性品系中这些基因的基础表达上调可能减少了高温对该品系的伤害,增加其相对适合度,但是在适合的温度条件下,反而降低其适合度。

张勇[10](2016)在《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复配配方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褐飞虱作为水稻属专主寄生害虫严重威胁着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亚洲国家的水稻产量。对于褐飞虱的防治,化学防治一直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对化学药剂长期不合理的使用甚至滥用,导致褐飞虱对多种常规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明确我国不同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从而为田间合理用药和抗性治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褐飞虱种群的抗药性监测,明确了褐飞虱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发展水平;通过室内抗性筛选进行了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为该药剂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将氟啶虫胺腈与其他常规药剂进行科学合理的复配以期筛选出高效复配剂,为褐飞虱的抗性治理提供一种策略。1、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为了明确目前我国褐飞虱的抗药性现状,指导田间褐飞虱防治的合理用药,于2014-2015年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对我国8省(市)共30个褐飞虱种群进行了抗药性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对吡蚜酮的监测中,2014年和2015年监测的21个种群均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47.0-339.9倍),2015年褐飞虱整体抗性水平与2014年相比略有下降;对新烟碱类药剂噻虫嗪的抗性监测发现,2014年褐飞虱种群对噻虫嗪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28.1-91.0倍),2015年监测种群的91.7%已经发展至高水平抗性(206.1-773.9倍),两年间抗性上升显着;对烯啶虫胺的抗性监测中,除2015年上海金山种群已经发展至中等水平抗性(12.4倍)外,其他24个种群对烯啶虫胺均为低水平抗性及以下(0.5~8.0倍),两年间抗性略有上升;对呋虫胺的抗性监测中,2014年田间褐飞虱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及以下(0.7~8.3倍),2015年监测种群的93.3%已经发展至中等水平抗性(11.2-48.1倍),两年间抗性上升显着;对新型药剂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监测发现,2014年田间褐飞虱种群处于低水平抗性及以下(0.5~5.9倍),2015年监测种群的92.3%已经发展至中等水平抗性(11.2-25.9倍),两年间抗性上升显着;在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死蜱的抗性监测中,2014年褐飞虱种群间抗性差异性较大(0.7-34.9倍),2015年大部分种群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10.5-64.3倍),而安徽和县种群已经发展至高水平抗性(114.8倍),两年相比,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继续上升;对丁虫腈抗性监测中,2015年田间褐飞虱种群均处于中等水平抗性(12.7-83.7倍),较2014相比,部分地区抗性上升明显;对噻嗪酮抗性监测发现,2014年和2015年监测的22个种群中除2014年浙江金华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83.8倍)外,其它种群均处于高水平抗性(167.0-1487.8倍),相较于2014年,2015年褐飞虱抗性继续上升;2014-2015年褐飞虱所有监测种群对吡虫啉均为高水平抗性(132.3-8477.7倍),且抗性仍有所上升;对乙虫腈的抗性监测发现,2014年所监测的3个种群处于中等水平抗性,2015年褐飞虱种群处于中等水平至高水平抗性(53.6-191.8倍),两年间抗性有所上升。总之,褐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问题不容乐观。建议暂停使用噻虫嗪用于褐飞虱的防治,继续暂停使用吡虫啉和噻嗪酮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氟啶虫胺腈以及毒死蜱作为候选药剂,合理交替轮换使用防治褐飞虱,并在褐飞虱抗药性研究基础上,加强混配制剂的开发和使用2、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为了明确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为氟啶虫胺腈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用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进行抗性选育,并应用域性状分析法,研究了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和抗性发展速率。结果表明,连续筛选前11代(F0-F11),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69:停止筛选1代后,再连续筛选8代(F13-F20),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2386;整个20代筛选期间,现实遗传力为0.1403。当h2=0.1403时,在致死率为50%~90%的选择压力下,预计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增长10倍需要30.5-13.8代,表明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具有一定的抗性风险。3、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等5种杀虫剂抗的联合毒力研究为研究氟啶虫胺腈与不同类型杀虫剂的联合毒力并筛选出含有氟啶虫胺腈的增效组合,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氟啶虫胺腈与毒死蜱、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以及乙虫腈分别以不同比例复配后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室内联合毒力。通过计算共毒系数,结果表明:当氟啶虫胺腈与毒死蜱重量比为1:5~1:7,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重量比为1:7~1:10,氟啶虫胺腈与呋虫胺重量比为3:1~2:1,氟啶虫胺腈与烯啶虫胺重量比为1:1~1:3,氟啶虫胺腈与乙虫腈重量比为1:7~1:10时增效作用明显。

二、稻飞虱新药筛选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飞虱新药筛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双季稻重要病虫害高效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药剂
    1.3 试验设计
    1.4 调查时间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2.2 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2.3 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2.3.1 对早稻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
        2.3.2 对早稻褐飞虱药后调查结果
    2.4 对水稻纹枯病药效分析
    2.5 对水稻稻瘟病药效分析
    2.6 不同药剂的使用成本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2)基于天然源奎宁生物碱启发性发展全新喹啉杀菌化学实体-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农作物常见的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
    1.3 含有喹啉结构的天然产物分子
    1.4 喹啉类农药的研究现状
        1.4.1 喹啉类农业抗菌剂
        1.4.2 喹啉类农业杀虫剂
        1.4.3 喹啉类除草剂
    1.5 结语
第二章 以哌嗪功能基导向的全新杀菌化学实体的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合成方法
        2.2.1.1 仪器与试剂
        2.2.1.2 目标化合物1a-1~2a-3 的合成方法
        2.2.2 目标化合物1a-1~2a-3 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2.2.3 化合物1a-1~2a-3 的抗菌活性测试方法
        2.2.3.1 实验仪器
        2.2.3.2 菌种来源
        2.2.3.3 实验方法
        2.2.3.4 化合物活性测试
        2.2.4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烷胺醇为活性功能基导向的全新杀菌化学实体的设计合成与结构优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合成方法
        3.2.1.1 仪器与试剂
        3.2.1.2 目标化合物M1a-1~M1e-2 的合成方法
        3.2.2 目标化合物M1a-1~M1e-2 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3.2.3 化合物M1a-1~M1e-2 的抗菌活性测试方法
        3.2.3.1 实验仪器
        3.2.3.2 菌种来源
        3.2.4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活性化合物M1b-10对灰葡萄孢菌的作用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菌种与仪器
        4.2.2 抗真菌机制研究
        4.2.2.1 孢子萌发抑制实验
        4.2.2.2 细胞膜通透性实验
        4.2.2.3 活体试验
        4.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4.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
        4.2.3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语表
附图
致谢

(3)中国农药自主创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农药发展历程
2 杀菌剂
    2.1 乙蒜素(Ethylicin)
    2.2 金核霉素(Aureonucleomycin)
    2.3 宁南霉素(Ningnanmycin)
    2.4 氟吗啉(Flumorph)
    2.5 啶菌恶唑(Pyrisoxazole)
    2.6 烯肟菌酯(Enestroburin)和烯肟菌胺(Fenaminstrobin)
    2.7 氰烯菌酯(Phenamacril)
    2.8 苯醚菌酯(ZJ0712)
    2.9 噻菌铜(Thiediazole copper)和噻唑锌(Zinc thiazole)
    2.10 毒氟磷(Dufulin)
    2.11 丁香菌酯(Coumoxystrobin)
    2.12 长川霉素(Ascomycin)
    2.13 申嗪霉素(Shenqinmycin)
    2.14 氟唑活化酯(Fluoro-substituted 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FBT)
    2.15 唑菌酯(Pyraoxystrobin)
    2.16 丁吡吗啉(Pyrimorph)
    2.17 唑胺菌酯(Pyrametostrobin)
    2.18 氯啶菌酯(Triclopyricarb)
    2.19 环己磺菌胺(Chesulfamide)
    2.20 甲噻诱胺(Methiadinil)
        2.21 苯噻菌酯(Benzothiostrobin)
        2.22 苯丙烯菌酮(Isobavachalcone)
        2.23 酚菌酮(Fenjuntong)
        2.24 氟醚菌酰胺(Fluopimomide)
        2.25 氟/氯苯醚酰胺(Flu/Chlbeneteram)
        2.26 唑醚磺胺酯(Zuomihuanganzhi)
3 杀虫剂
    3.1 混灭威(Landrin)
    3.2 灭幼脲(Chlorbenzuron)
    3.3 苦皮藤素(Celangulin)
    3.4 硝虫硫磷(Xiaochongthion)
    3.5 氯胺磷(Chloramine phosphorus)
    3.6 氟螨(Fuman)
    3.7 氯噻啉(Imidaclothiz)
    3.8 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d-t-Chloro-prallethrin)
    3.9 硫肟醚(Sulfoxime)和硫氟肟醚(Thiofluo-ximate)
    3.10 蛇床子素(Osthole)
    3.11 呋喃虫酰肼(Fufenozide)
    3.12 丁虫腈(Flufiprole)
    3.13 氯溴虫腈(Brochlorfenapyr)
    3.14 哌虫啶(Paichongding)
    3.15 右旋七氟甲醚菊酯(d-Teflumethrin)
    3.16 乙唑螨腈(Cyetpyrafen)
    3.17 环氧虫啶(Cycloxaprid)
    3.18 戊吡虫胍(Guadipyr)
    3.19 环氧虫啉(Cycolxylidin)
    3.20 四氯虫酰胺(Tetrachlorantraniliprole)
        3.21 氯氟醚菊酯(Meperfluthrin)
        3.22 氯氟氰虫酰胺(Cyhalodiamide)
        3.23 嘧螨胺(Pyriminostrobin)
4 除草剂
    4.1 单嘧磺隆(Monosulfuron)和单嘧磺酯(Monosulfuron-ester)
    4.2 双甲胺草磷(Shuangjianancaolin)
    4.3 氯酰草膦(Clacyfos)
    4.4 甲硫嘧磺隆(Methiopyrisulfuron)
    4.5 丙酯草醚(Pyribambenz-propyl)和异丙酯草醚(Pyribambenz-isopropyl)
    4.6 二氯喹啉草酮(Quintrione)
    4.7 喹草酮(Quinotrione)和甲基喹草酮(Quinotrione-methyl)
    4.8 环吡氟草酮(Cypyrafluone)
    4.9 双唑草酮(Bipyrazone)
5 植物生长调节剂
    5.1 菊胺酯(Bachmedesh)
    5.2 苯哒嗪丙酯(Fenridazon propyl)
    5.3 呋苯硫脲(Fuphenthiourae)
    5.4 乙二醇缩糠醛(Furalane)
    5.5 14-羟基芸苔素甾醇(14-Hydroxylated brassinosteroid)
6 结语

(4)基于湿法研磨工艺的水分散粒剂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剂
        1.1.2 主要仪器设备
    1.2 试验方法
        1.2.1 筛选水分散粒剂合格产品配方
        1.2.2 确定水分散粒剂产品湿法研磨工艺的加工流程
        1.2.3 产品理化指标
        1.2.4 产品室内生物测定
        1.2.5 产品田间药效试验
        1.2.5. 1 试验设计
        1.2.5. 2 施药时间与方法
        1.2.5. 3 调查内容与方法
        1.2.5. 4 药效计算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流粉碎法与湿法研磨法对水分散粒剂产品性能影响
    2.2 气流粉碎法与湿法研磨法对70%吡虫啉WDG室内生测结果的影响
    2.3 气流粉碎法与湿法研磨法对产品田间药效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6)1,3,4—噻二唑衍生物和含氮杂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1,3,4-噻二唑衍生物及硒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1.2.1.1 抗炎活性
        1.2.1.2 抗惊厥活性
        1.2.1.3 抗结核活性
        1.2.1.4 抗氧化活性
        1.2.1.5 抑菌活性
        1.2.1.6 抗肿瘤活性
        1.2.1.7 抑制植物真菌活性
        1.2.2 硒唑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1.3 含氮杂环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1.3.1 三嗪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2 吡啶类杂环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4 本章小结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References
第二章 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2.1 含三氯吡啶环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
        2.1.1 合成路线
        2.1.2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2.1 实验药品
        2.1.2.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部分
        2.1.4 图谱分析
        2.1.5 化合物抑菌活性测试
        2.1.5.1 实验仪器及材料
        2.1.5.2 实验步骤
        2.1.5.3 体外抑菌活性结果与讨论
        2.1.6 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活性研究
        2.1.6.1 仪器及试剂
        2.1.6.2 MTT法测定IC50(半数抑制浓度)值的实验方法
        2.1.6.3 结果与讨论
    2.2 含硒唑环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
        2.2.1 合成路线
        2.2.2 实验部分
        2.2.3 图谱分析
        2.2.4 化合物抑菌活性测试
        2.2.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2.4.2 测试结果
        2.2.4.3 小结
        2.2.5 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活性研究
        2.2.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2.5.2 测试结果
        2.2.5.3 小结
    2.3 总结
    2.4 结论
    References
第三章 含氮杂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3.1 吡蚜酮铜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1.1.1 实验药品
        3.1.1.2 实验仪器
        3.1.2 实验部分
        3.1.3 图谱分析
        3.1.4 吡蚜酮铜配合物热稳定性能试验
        3.1.5 吡蚜酮铜配合物的紫外图谱分析
        3.1.5.1 实验方法
        3.1.5.2 小结
        3.1.6 吡蚜酮铜配合物缓释性能测定
        3.1.6.1 测定方法
        3.1.7 抑菌活性测试
        3.1.7.1 平皿法测试抑菌活性
        3.1.7.2 叶片涂药法测试对水稻细条病的抑菌活性
        3.1.7.3 田间人工接种法测试对水稻细条病的抑菌活性
        3.1.8 杀虫活性测试
        3.1.8.1 吡蚜酮铜配合物对水稻稻飞虱室内杀虫活性测试
        3.1.8.2 吡蚜酮铜配合物对水稻稻飞虱室外杀虫活性测试
        3.1.9 结果与讨论
    3.2 三氯吡啶醇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部分
        3.2.3 三氯吡啶醇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能试验
        3.2.4 元素分析测定
        3.2.5 图谱分析
        3.2.6 抑真菌活性研究
        3.2.6.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6.2 测试结果
        3.2.6.3 抑菌测试图片
        3.2.7 平皿法抑细菌活性研究
        3.2.7.1 实验步骤
        3.2.7.2 测试结果
        3.2.7.3 抑菌活性结果分析
    3.3 结语
    References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化学激发子对氟苯氧乙酸诱导水稻抗稻飞虱的机理及其田间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意义
    1.1 植物的诱导抗虫反应
        1.1.1 植物感知生物胁迫的相关受体
        1.1.2 植物防御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
        1.1.3 苯丙烷类防御化合物
    1.2 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激发子
        1.2.1 激发子的来源和种类
        1.2.2 化学激发子的高通量筛选
        1.2.3 激发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化学激发子4-FPA诱导水稻抗性的机理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植物与供试昆虫
        2.1.2 水稻处理
        2.1.3 飞虱生物测定
        2.1.5 转录组测序
        2.1.6 水稻体内4-FPA的代谢
        2.1.7 信号分子测定
        2.1.8 POD含量测定
        2.1.9 水稻组织石蜡切片双重染色及荧光观察
        2.1.10 类黄酮、酚酸和木质素含量测定
        2.1.11 体外聚合反应
        2.1.12 EPG记录
        2.1.13 4-FPA处理水稻的甲醇提取液对飞虱存活率的影响
        2.1.14 数据分析
        2.1.15 网络资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4-FPA影响水稻生长
        2.2.2 4-FPA降低WBPH若虫存活率
        2.2.3 4-FPA在水稻体内迅速转化为4-FP
        2.2.4 4-FPA及4-FP对WBPH无直接毒害作用
        2.2.5 4-FPA对信号分子含量的影响
        2.2.6 转录组结果分析
        2.2.7 4-FPA改变水稻中Phenolics-H_2O_2-POD体系
        2.2.8 4-FPA诱导酚类聚合物沉积
        2.2.9 Phenolics-H_2O_2-POD体系的体外聚合反应
        2.2.10 4-FPA影响飞虱取食行为
        2.2.11 4-FPA影响WBPH产卵
        2.2.12 化学物质的变化对WBPH取食的影响
        2.2.13 酚类聚合物的消失导致WBPH若虫存活率上升
        2.2.14 4-FPA能降低多种稻飞虱的若虫存活率
    2.3 总结与讨论
        2.3.1 4-FPA诱导酚类聚合物沉积
        2.3.2 4-FPA诱导形成的酚类聚合物的组成
        2.3.3 酚类聚合物的沉积阻碍飞虱取食
        2.3.4 JA参与调控4-FPA诱导的酚类聚合物的沉积
第三章 化学激发子4-FPA的田间药效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药剂
        3.1.2 温室试验
        3.1.3 田间试验
        3.1.4 施药方法
        3.1.5 虫口调查
        3.1.6 校正防效计算
        3.1.7 室内考种
        3.1.8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温室试验结果
        3.2.2 2015年开化县4-FPA田间调查结果
        3.2.3 2015年常山4-FPA田间调查结果
        3.2.4 2015年嘉兴市4-FPA田间调查结果
        3.2.5 2016年开化县试验点一4-FPA田间调查结果
        3.2.6 2016年开化县试验点二4-FPA田间调查结果
        3.2.7 2016年开化县试验点三4-FPA田间调查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总结
    4.2 创新之处
    4.3 下一步研究计划
References

(8)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国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
    2.1 医药业的发展与利用杀虫植物的开始
        2.1.1 巫医祭祀文化的盛行
        2.1.2 医药业与利用药用植物的开始
    2.2 先秦时代植物源杀虫药物应用的孕育期
        2.2.1 天命主宰思想下的农业文化
        2.2.2 先秦时期的农业害虫
        2.2.3 利用植物源杀虫药物的起源
    2.3 小结与讨论..刀耕火种文明中农业害虫的防治
第三章 本草学的出现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发展
    3.1 中医药学的奠定与缓慢发展
        3.1.1 《神农本草经》及其记载的杀虫植物
        3.1.2 其他药物书籍及其记载的杀虫植物
    3.2 农书的出现与害虫的防治方法
        3.2.1 虫灾与利用杀虫植物的新起点
        3.2.2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虫灾
        3.2.3 农业害虫防治的突破——祭祀到捕杀
    3.3 小结与讨论-封建迷信思想影响下的农业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利用
第四章 农业经济高度繁盛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全面发展期
    4.1 经济文化空前繁盛与医药学的大发展
        4.1.1 官修本草书籍的盛行
        4.1.2 本草类书籍中的杀虫植物
    4.2 农书的鼎盛期与其中杀虫植物的应用
        4.2.1 隋唐宋元时期的虫灾及防治
        4.2.2 隋唐宋元时期的农书及其农业思想
        4.2.3 隋唐宋元时期农书中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应用
        4.2.4 隋唐宋元时期园艺及杂记类书籍中杀虫植物的应用
    4.3 小结与讨论-农业文化的繁盛与杀虫植物应用
        4.3.1 农书的兴盛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发展
        4.3.2 经济中心南移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类型的转变
第五章 古代医学与植物源杀虫药物的鼎盛及转型期
    5.1 封建社会医药学与本草学的鼎盛期
        5.1.1 本草类书籍的兴盛与杀虫植物多元化
        5.1.2 西方医学传入对植物源杀虫药物的影响
    5.2 农书与农业虫害的防治
        5.2.1 明清时期的虫灾
        5.2.2 各类农书的兴盛
        5.2.3 治蝗专着的兴盛与蝗虫防治方法的多样化
    5.3 小结与讨论-西方新农业技术对植物源杀虫剂的影响
        5.3.1 害虫防治方法多样性
        5.3.2 中西方农业技术的融合
第六章 植物源杀虫剂的困境与曙光
    6.1 化学类杀虫剂的兴盛
    6.2 《中国土农药志》的意义及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2.1 对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的总结归纳及应用分析
        7.2.2 对杀虫植物的筛选结果
    7.3 创新点
    7.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稻飞虱HSP70在温度和毒死蜱胁迫适应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1.1 热激蛋白的发现与研究历史
        1.2 热激蛋白的分类
        1.3 HSP70家族分类及细胞定位
        1.4 HSP70的生物学功能
    2 稻飞虱简介
        2.1 灰飞虱
        2.2 褐飞虱
    3 杀虫剂对热激蛋白的诱导研究
    4 温度对热激蛋白的诱导研究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HSP70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飞虱和褐飞虱热激蛋白70基因筛选
        2.2 灰飞虱和褐飞虱温度相关热激蛋白70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温度对HSP70的诱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总RNA的提取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灰飞虱热激蛋白70的诱导
        2.2 温度对褐飞虱热激蛋白70的诱导
    3 讨论
第四章 毒死蜱对HSP70的诱导表达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毒死蜱对灰飞虱HSP70的诱导表达分析
        2.2 毒死蜱对褐飞虱HSP70的诱导表达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HSC70功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发育阶段灰飞虱体内KP994340表达谱
        2.2 RNAi对灰飞虱耐热性的影响
        2.3 RNAi对灰飞虱雌成虫产卵量及寿命的影响
    3 讨论
第六章 HSP70在毒死蜱抗性品系高温适应进化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毒死蜱抗性灰飞虱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适合度
        2.2 毒死蜱抗性对热激存活率的影响
        2.3 毒死蜱抗性相关热激蛋白基因的筛选
        2.4 CPFR相关上调热激蛋白基因的诱导表达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复配配方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褐飞虱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危害
        1.1 褐飞虱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1.2 褐飞虱的危害概况
    2 褐飞虱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2.1 褐飞虱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
        2.2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
        2.3 褐飞虱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2.4 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
        2.5 褐飞虱对苯基吡唑类杀虫剂的抗性
    3 氟啶虫胺腈的特性及研究现状
        3.1 氟啶虫胺腈的简介
        3.2 氟啶虫胺腈作用机制
        3.3 氟啶虫胺腈与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的研究
        3.4 氟啶虫胺腈在褐飞虱防治上的应用
    4 本文的立题依据与目的意义
第二章 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1.5 敏感基线
    2 结果与分析
        2.1 褐飞虱对吡蚜酮的抗性监测
        2.2 褐飞虱对噻虫嗪的抗性监测
        2.3 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抗性监测
        2.4 褐飞虱对呋虫胺的抗性监测
        2.5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监测
        2.6 褐飞虱对毒死蜱的抗性监测
        2.7 褐飞虱对丁虫腈的抗性监测
        2.8 褐飞虱对乙虫腈的抗性监测
        2.9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监测
        2.10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监测
    3 讨论
第三章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
        1.3 试验方法
        1.3.1 毒力测定方法
        1.3.2 室内抗性筛选方法
        1.4 抗性风险评估方法
        1.4.1 抗性现实遗传力的估算
        1.4.2 抗性发展速率的预测
        1.5 数据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室内抗性选育
        2.2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2.3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评估
    3 讨论
第四章 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等5种杀虫剂的联合毒力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稻飞虱新药筛选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双季稻重要病虫害高效防治药剂筛选[J]. 王巍,谢莉娟,钟艳平,李辰彦,彭文文,吴自明,石绪根. 植物保护, 2022(01)
  • [2]基于天然源奎宁生物碱启发性发展全新喹啉杀菌化学实体-Ⅲ[D]. 马鲲原. 兰州大学, 2021
  • [3]中国农药自主创制[J]. 陈根强,刘圣明,车志平,田月娥,林晓民. 化学通报, 2020(12)
  • [4]基于湿法研磨工艺的水分散粒剂开发与应用[J]. 陈叶青,白杰,郭崇友,汤飞荣,张志宏. 世界农药, 2019(05)
  • [5]中国农药创制概述与展望[J]. 芦志成,张鹏飞,李慧超,关爱莹,刘长令. 农药学学报, 2019(Z1)
  • [6]1,3,4—噻二唑衍生物和含氮杂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袁海燕.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7]化学激发子对氟苯氧乙酸诱导水稻抗稻飞虱的机理及其田间应用技术研究[D]. 王弯弯. 浙江大学, 2019(07)
  • [8]中国植物源杀虫剂发展历程研究[D]. 张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9]稻飞虱HSP70在温度和毒死蜱胁迫适应性中的作用[D]. 单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褐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复配配方的筛选[D]. 张勇.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稻飞虱新药筛选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