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道实用思想与美学思想比较

先秦儒道实用思想与美学思想比较

一、先秦儒道文艺思想在实用和审美上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1](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耿君[2](2021)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产生,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和第一个集大成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取得重大进步和走向成熟及自觉的时代。在汉代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舞蹈审美文化开始从先秦礼乐文明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文化风貌。深入系统地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嬗变的规律,把握其性质和风貌,推动中国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繁荣,极为必要且非常重要。纵观学界以往对汉代舞蹈的研究,成果众多,令人瞩目,但大多是单一的、静观的、局部的、分解式的研究,尚缺乏整体系统的探讨。审美文化研究是近年颇受关注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或视角。其最大的研究优势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审美定性前提下的整体系统研究,既打通了以往文艺学美学研究中文艺或美学思想、艺术和生活条块分割,各自为研的领域,使研究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不失审美定性分析的特质,使研究具有突出的学科性和特定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切入汉代舞蹈的研究,以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汉代舞蹈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物资料为史料依据,以周来祥先生在《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一辑创刊序言中对于审美文化之定义和研究对象形态界分为审美文化理论参照,从生活形态、艺术形态和理论形态三个层面或维度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与当代审美理论结合,综合运用审美文化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的方法、跨媒介研究方法和文本细读等方法,按照宏观研究与个案探讨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阐释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基本形态(生活形态、艺术形态、理论形态)、典型个案、发展嬗变、总体追求、主要特征、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当代价值等诸多问题,归纳总结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努力再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兴盛、生机勃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拓展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揭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示性意义,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为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特别是民族舞蹈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和总体逻辑,本文大体可以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区别的三个部分:绪论和第一章,为前提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为形态和个案研究;第六章到第八章,为纵向发展嬗变、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及价值等的宏观总体研究。下面分章具体述要:绪论主要分析本文展开研究的相关基础问题。具体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读了审美文化等核心概念,梳理评述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着重从社会秩序、经济基础、儒道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乐府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汉代舞蹈艺术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儒道思想的蓬勃发展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也同样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汉代成熟的乐府机构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机构支持。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并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第二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舞蹈是汉代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常常使用的形式和媒介。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分为民间祭祀舞蹈、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以及酒酣享乐的宴饮舞蹈。不同的生活形态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形态特征,承担着各自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几种生活形态共同构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生活形态全貌。第三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一方面,受到宫廷贵族审美倾向和享乐需要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表现为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和宫廷祭祀舞蹈;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对专业舞蹈艺人的培养,汉代专业的舞蹈艺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对贵族子弟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底层人民为了谋生而选择以舞蹈表演为生。总体来说,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更多地受到宫廷贵族和专业艺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采。第四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傅毅的《舞赋》虽然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但赋中蕴含着丰富且独到的理论品格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可以将《舞赋》看作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舞赋》不仅为我们描述了一场意趣横生的舞蹈表演,而且以理论化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对雅舞与俗乐舞界定关系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舞蹈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反映出汉代舞蹈以理论形式呈现的诸多审美文化特征,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意境的追求。《舞赋》作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对后世舞蹈审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章主要对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进行个案阐释,重点选择了长袖舞、盘鼓舞、灵星舞以及百戏舞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这几个舞蹈个案各具审美内涵,同时作为审美文化的实践主体完整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实践美学精神。本章从微观角度切入,阐述各个舞蹈个案的舞容舞态,分析其各自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和文化价值,进一步还原完整具体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景象。第六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其放置到历史纵轴上作宏观分析,分析比较前代舞蹈审美文化特征,理解感悟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等条件变化,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特征。西汉舞蹈审美文化代表了上古本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结束,而东汉舞蹈审美文化则代表了中古多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开始。东汉大量的舞蹈实践奠定了舞蹈艺术走向独立和自觉的基础,同时也和东汉时期潜在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相互辉映,共同酝酿着魏晋时期更大更猛烈的艺术与人自身的变革。两汉舞蹈审美文化嬗变的发生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七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依托特殊的时代背景,追求雄健瑰丽的审美理想,雄健,指刚健雄大;瑰丽,指浪漫华丽。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美丑兼备、本俗求雅、阴柔飞动、以悲为美等方面,这些审美特征相互联系,与雄健瑰丽的总体追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核心图景。第八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审美走向自觉,实现了民族舞蹈的空前交流融汇。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整体风貌上具有更高的审美自觉性,在整个舞蹈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身体语言和技艺结合的审美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表达范式,对当代舞蹈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呈现与创新的贡献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定格在历史长河里,但其审美文化实践及精神却是活在当下并指向未来的。

齐芮[3](2021)在《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儒学面孔》文中提出李泽厚作为我国跨越世纪的美学家,其在哲学、美学、思想史领域都颇有建树,构建了完备的思想体系。李泽厚美学思想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维,因受到中国传统儒学以及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影响,而闪现着哲学的灵光。儒学思想作为李泽厚美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其一以贯之的地位和作用尚未被深入论及。为了全面深刻地揭示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儒学面孔,本文以其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哲学为基点,主要从三方面论证其美学思想对儒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首先从李泽厚哲学美学思想的理论源起入手,论证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康德主体性哲学三者之间的对接与融合。指出李泽厚在其思想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借助了康德主体性哲学的框架,并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在对此二者进行理论接受的同时又始终把握着儒学的思想内核。其次从“度”本体与“情”本体入手,探究李泽厚在“度”与“情”这两个本体的理论形成过程中对儒学的继承与转化。认为“度”本体是“以美启真”的开始,“情”本体是“以美立命”的最终完成。再次,聚焦儒学的现代性转化问题,认为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在儒学的现代性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李泽厚对儒学的显性复归。总而言之,儒学始终以或隐或显的理论样态内注于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其美学思想一直具有着儒学的面孔。

李梦媛[4](2021)在《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雅”“俗”作为审美范畴,在中国历史上被普遍用于人物臧否和艺文鉴评。“雅”有正统、官方、优美、文雅、典雅等含义,“俗”则有风俗、流俗、粗俗、浅俗、庸俗等含义。立足具体的历史语境,结合社会文化及时代思潮,古代书法雅俗观在其生成与递嬗中的意涵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而书法美的意义和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证实。综合来看,古代书法“雅俗”品评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聚焦于“书”,“雅俗”是对笔墨语言及风格形式的评价;聚焦于“书家”,“雅俗”是对主体精神及人格学养的评价;二者并不割裂。通过对历代书论的爬梳,雅俗观既是书家对雅正传统和书脉统绪的认定,又包涵着书家高雅的精神旨趣和超越尘俗的审美理想。关于书法“雅俗”的探讨,可追溯到东汉,魏晋南朝在对书法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形成了诸多围绕“雅俗”的相关范畴、概念及命题。到了唐朝,随着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推崇,加之孙过庭等在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得到了确立,帖学的雅正传统得以明确;其后,张怀瓘较为客观且辩证的看待王羲之书法,对书法“雅俗”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辨析,并提出“与众同者俗物”。宋明书法雅俗观大抵呈现三种旨趣:其一,北宋文人极重“雅俗”区分,探讨围绕主体德性学问之“雅俗”展开,以书写自然、表达自我精神为“不俗”;其二,“道统”影响下,朱熹、郝经、赵孟頫等人求雅求正、崇尚古法,郑枃、项穆致力于对书法正脉及书学统绪的梳理与总结;其三,心学背景下,“真”“生”“拙”“丑”“奇”等范畴成为理论讨论重心,主体之真性情、真本色成为破“俗”的方法论。清代碑学范式下,传统书学观和品评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碑学的合法化也导致了书法雅俗观的丕变。由于“雅俗”意涵也不是恒定不变的,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相互转化,书法中还有着“过雅则俗”和“化俗为雅”的问题。

何文迎[5](2020)在《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绘事后素”是孔子美学思想及美学命题之一,从其语出至今一直备受历代学者的阐发与讨论,各种不同的声音构成了一部丰富多样的解读史。本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将历代学人对“绘事后素”思想的解读进行系统的爬梳与分析,挖掘其美学思想、价值及意义,以进行深入、独到的美学思想研究。本文的框架结构围绕“绘事后素”的历代阐发而确立,首先从“绘事后素”的字源字义出发,论述其本义上的内涵;回归语出原文《诗·卫风·硕人》研究“绘事后素”的提出过程;再从思想文化及时代背景等角度分析“绘事后素”的缘由。其次,根据历代学人在阐发中多将“素喻为礼”与“绘喻文、素喻质”的两大差异,分别讨论绘事后素之于艺术美和人格美的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其具体的审美内涵与意义。最后,观照当下,结合目前的社会热点与审美文化等相关现实问题,探究“绘事后素”的现代价值与启示。本文以一种新颖、独特的视角对“绘事后素”的美学思想作较为全面与细致的论述,以期梳理清晰“绘事后素”的美学内蕴与具体影响,并管窥儒家文艺美与人格美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也为建构我国当代美学及文论话语提供丰富的传统美学思想资源。

吴守峰[6](2020)在《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李瑞清的书法艺术思想,在中国古代书品论的基础上继承并创新,开创了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理论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金石学派”。其书法远涉周秦,博综汉魏,正草隶篆,诸体皆备,晚年“纳碑入帖”,笔势雄健,气息苍古,是倡导碑帖相容的践行者。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李瑞清在书法实践中的探索给予很多关注,而其作为碑派发展的阶段性代表人物,其书法实践也受到一定的争议。本文在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历史、人文等语境基础上,从书法理论、书法史研究和实践修养的综合视角,系统地阐释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理论核心及架构。本文不以书法技术讨论为旨归,而是着重追溯李瑞清艺术思想的渊源,重点探析其书法理论思想的基本艺术观点以及发展递衍的脉络体系。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一百年来国内外关于李瑞清研究的重要文献与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第一章梳理临川李氏谱系群体中既有的人文家学,检视家族文脉带给李瑞清知识架构的渊源;根据历史节点构建其书学分期;通过分析碑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和尊孔复礼思想的历史环境,阐述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形成的外界影响。第二章主要阐述李瑞清以“气”为核心的审美格调,通过阐释书法审美的“气味”说,诠释李瑞清书法理论和实践中的“书卷气”的内涵与根源,并结合儒家思想道德观点阐述其“书学先贵立品”的书法艺术理论的思想衍递与传承,以及对其“人正笔正”论的历史解读,品察其正心立身的儒家气度与人格修养,丰满地还原李瑞清在社会体制鼎革后“逸”的风骨与境界及“遗”的气节与格调。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研讨李瑞清《玉梅花庵书断》中的三个重要思想依据,论述“以器分派”的形式美问题和它的书学史意义;探讨“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发展演变及对后世书风的影响;从全局观的角度研究“胸有全纸、目无全字”的艺术箴规。第四章从语言规律的视角,结合形态结构和风格要素解析李瑞清的书法艺术,通过“似欹反正”、“雄浑”与“古厚”的语言要素,具体论证其书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与创作特点。第五章分析民国早期,上海学界针对“纳碑入帖”的群体认同现象,并以曾煕、沈曾植二人的观点和建议为例,阐释这一书学主张的历史意义,包括其学术思想对弟子李健、胡小石、吕凤子、张大千等四位学者和艺术家的影响;客观揭示其教育改良的“启智”实践带来的进步性以及对南京大学今天书法风气的学术渍染。结语部分概括李瑞清在书学理论上的主要成就,综合评价其在书法史发展中的学术价值,试图从中国整个书学史的高度对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和实践的贡献与局限进行总结。

钱姝妤[7](2020)在《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晚明印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自然”为切入点,串联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向上追溯“自然观”的学术思想和文艺思想来源,梳理其是如何作用于篆刻艺术中;在晚明印论中,从篆刻家心理、品第划分、审美内涵等角度,阐发“自然观”在其中的内涵和作用;向下考察“自然观”在具体创作中的表现和作用,揭示艺术观念对创作的深刻影响。由此,试图构建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思想体系,加深对传统篆刻艺术理论的理解,给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带来启示。

张方[8](2020)在《《淮南子》“根心说”音乐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淮南子》“根心”音乐思想旨在改变先秦礼乐愈发僵化的发展趋势,推动音乐创作向为人们内心情感宣泄与表达服务方向迈进。“根心”音乐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氏族部落先民创编图腾乐舞心理意识和情感诉求,图腾乐舞用于祭祀仪式功能在夏、商、周三代被统治者不断强化,最终形成一套完备详实的礼乐体系。随着西周没落和时代发展,乐的内容和形式显得相对固化,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表现出从统治阶级内部开始要求改变礼对乐的束缚等种种要求。由此,关注人内心情感世界的世俗音乐开始崛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初步讨论,汉初以后对该问题更加重视。《淮南子》总结了先秦时期音乐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拓展。“根心说”音乐思想的提出,显示了《淮南子》对音乐问题认识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正是在此背景下,《淮南子·诠言训》中提出“根心说”音乐思想。其他篇章中也多次提及或讨论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阐明了人的内心之中真情实感对于音乐实践的重要意义。结合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心”的关注程度来看,“根心”音乐思想绝非孤立的存在。此后不少乐论中都出现了与“根心”类似的观点。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由此,形成后世中国音乐尤其是乐器演奏“重情轻技”的典型传统。近代以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研究“根心”音乐思想,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与归纳古代“根心说”音乐思想及相关传统,为现代中国音乐复兴与现代中国音乐表达的思想范式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朱国平[9](2020)在《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法对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存在着显着影响,虽然学界对书法与绘画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且广泛,但书法对绘画单向影响尚未有人做过系统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考据法、图像分析法,图表归纳法、实践感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以文化史为背景,系统梳理传统书画与美学史论来构建书法对传统绘画单向影响的史纲性体系框架,揭示其间的对应关系与隐藏规律,在理论上对于丰富中国美术史、中国画创作理论有着独特价值;在实践上对于启发当代作者汲取历史经验、探索富有民族特色的绘画造型语言,进行精品创作、寻求文化强国道路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从书法“何以”、“以何”影响绘画及其具体历史表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书法在自身率先发展、作为经艺之本的优势、线质同构的技术条件等诸方面形成了影响绘画发展的客观前提,张彦远提出“书画同体、画从书出”、“书画用笔同法”、“本乎立意而归乎用笔”等诸多观点,成为后世文人画家自觉追求“以书入画”的理论基础。书法影响绘画,从纵向来讲可总分为自发期与自觉期,从横向来讲可分理论审美和实践用笔两方面。从审美思想上看,考察老子朴素的自发美、素以为绚的绘画审美皆晚于书法,“古质今妍”的书法审美流变历程也同样适用于稍晚发展的绘画。总论书画审美无非“雅俗”;雅正之美分出逸、神、妙、能的品鉴次第,对自然、神、逸范畴及品评对象的界定,可知皆为美的极致。自然、神、韵、意、理、性皆是向内挖掘探求的内蕴美,属同一境层。由内而外的开拓则形成对逸、法、情、味等外态追求。而所有这些都隐藏着由书而画的有序导引规律。从书画实践上看,书法实践入画导致绘画三次改弦易道:一、两汉以降,绘画精于学士,绘画由画工画变成了士夫画。文墨双修的学士将书法审美、娴熟的书写用笔技能潜移默化地渗入到绘画之中,属于“心有所能,必形诸于外”的必然结果。二、北宋文人士大夫主动追求突出绘画的书写性、文学性(诗意),文人画得以宏兴,后逐渐占据画坛主导地位。三、明末清初,文人治印勃兴,经由金石碑版考据与学习之陶泳,画家以擅长的篆隶而入绘画,金石气涵养其中,形成金石绘画。最后,通过综合梳理魏晋以来书画发展的时代风貌特征变迁,展示了书法影响绘画的具体历史表现——“书前画后”相差50至300年不等的“尚韵、尚法、尚意、尚态”四大审美与风貌对应关系,由此可见,书法对绘画的影响一直处于道夫先路的状态。

张烨[10](2020)在《两晋文章文学论》文中指出两晋文章“出语必隽,恒在自然”,代表了两晋文学的最高成就。它与周代歌诗、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地位一致,是两晋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之文学”。两晋文章兼具形式上的精美与思辨上的精纯,既是这个特殊时代的必然产物,又与两晋文人玄学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两晋文章与两晋文人对后世的文学和文人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论文以两晋文章为研究对象,以两晋私家文语和语体文章为研究重点,以文学、思想和审美作为主要考察维度,力图通过观照两晋文章来理解两晋文人的思想与审美,明确两晋文章在我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论说两晋文学的思想开篇。这一部分从魏晋易代中文士分道扬镳这个背景入手,以竹林七贤特别是阮籍、嵇康、向秀的文章为研究重点,通过分析他们的文章来揭示这一时期文人任诞背后的苦闷与反抗,并总结这一时期文人思想的转向。第二章考察西晋士风与西晋文章的形式新变。这一部分从西晋党争与士风的转变这个背景入手,重点关注二十四友这一文人群体的文学活动,以裴頠、郭象、潘岳、陆机的文章为典型范例分析本时期的思想新变与文学新风。第三章比照南渡前后的文章与文人心态变化。这一部分从仕与隐的选择,南与北的地域,上与下的地位三个角度论述了两晋文人过江前后的四种心理变化,从而明确衣冠南渡对晋人思想的重大影响。第四章分析东晋玄佛合流的新风与东晋文风的清雅化。这一部分从东晋的荆扬之争、南北之争的内耗与偏安的时代风气入手,论述东晋玄佛合流思想背景下的文章理论与创作及本时期的文学活动。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审美倾向和精神格局进行专门论述,从而明确其作为两晋文学、思想与精神集大成者的重大意义。第五章总结两晋文章与两晋文人的后世影响。这一部分将总体论说与例证分析相结合,论述两晋文章作为有晋“一代之文学”的历史地位和两晋文人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论文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文本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辅之以目录分析和地理分析法。此外,论文在考察部分问题时运用了音乐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分析方法。文中包含如下创新点:首先,将语体文章纳入两晋文章中进行研究。这不仅丰富了研究对象,也是思路上的创新。其次,从六朝之中将两晋独立出来,将之看作一个整体。通过文章观照两晋文人的思想、情感与审美发展史。此外,研究者多谓魏晋风流“越名教而任自然”,事实上,魏晋文人生活非但不“自然”,反而颇多矫伪之气。与其说两晋文人生活自然化,不如说两晋文人生活艺术化。从两晋文章中将两晋文人风采尽力还原,而非人云亦云,也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提到两晋文人时,人们最先想起的除陶渊明外,往往便是两晋文人群体性格上的种种亏缺。说到两晋文学,人们大多关注的是两晋的诗歌,而对两晋文章的关注远远不够。因之,论文在两晋文学研究乃至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先秦儒道文艺思想在实用和审美上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秦儒道文艺思想在实用和审美上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五)音乐符号论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三)本文观点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1.历史之溯源
        2.思想之底蕴
        3.作品之表达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一)想象之于听者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2)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解读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奠基
        一、辽阔的疆域
        二、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
        三、活跃的社会氛围
    第二节 经济基础的支持
        一、日益繁荣的西汉经济
        二、稳定发展的东汉经济
    第三节 儒道思想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独尊
        二、道教思想盛行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第五节 乐府机构的推动
        一、乐府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二、汉代乐府的职能
        三、太乐及其职能
        四、汉代乐府机构的作用与特点
第二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
    第一节 民间祭祀乐舞
        一、民间祭祀乐舞产生的思想背景
        二、民间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第二节 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
        一、婚配繁衍的高禖
        二、驱魔除瘟的大傩
    第三节 酒酣乐作的宴饮舞蹈
        一、以舞相属
        二、即兴舞蹈
        三、自娱舞蹈
第三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
    第一节 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一、宫廷乐舞
        二、代表人物
    第二节 文武兼备的宫廷祭祀乐舞
        一、宫廷祭祀乐舞发展脉络
        二、宫廷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三、雅舞理念的延续
    第三节 艺人表演的专业舞蹈
        一、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其对官僚贵族子弟的培养
        二、出身民间的歌舞艺人
第四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以傅毅《舞赋》为例
    第一节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一、雅舞和俗乐舞功能之别
        二、《舞赋》与俗乐舞的发展壮大
    第二节 从《舞赋》看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一、美的造型
        二、圆形轨迹
        三、以腰为轴
        四、形神统一
        五、对高难度技巧的追求
        六、服饰、道具与动作的配合
    第三节 《舞赋》对舞蹈意境的描摹
第五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个案阐释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长袖舞
        一、袖的分类
        二、长袖舞的特殊结合形式
        三、长袖舞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长袖舞的审美特征
    第二节 雄健奔放的盘鼓舞
        一、盘鼓舞其名目
        二、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三、盘鼓舞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玄幻瑰丽的灵星舞
        一、郊祀乐舞
        二、祭地之舞——灵星舞
        三、灵星舞与其他郊祀乐舞的关系
        四、灵星舞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五、灵星舞的审美特征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百戏舞
        一、百戏中的“舞像”舞
        二、百戏中的道具舞
        三、百戏中的情节舞
第六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
    第一节 继承中的融合与创造:西汉初中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二节 否定和分化中的新变:西汉末和东汉初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三节 走向成熟和自觉:东汉中晚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第七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
    第一节 雄健瑰丽: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
        一、雄健瑰丽之雄健
        二、雄健瑰丽之瑰丽
        三、雄健瑰丽之交融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美丑兼备
        二、本俗求雅
        三、阴柔飞动
        四、以悲为美
第八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
        一、继往开来
        二、审美走向自觉
        三、空前的交流融汇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儒家乐舞思想及其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二、多元统一的审美范式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第三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表现与创新的贡献
        二、推动与当代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3)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儒学面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现状
    二、儒学的界定
    三、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李泽厚美学思想与儒学传统的对接
    第一节 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儒学来源
        一、儒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生存传统
        二、李泽厚继承儒家生存传统的具体呈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学传统的融合
        一、李泽厚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美学思想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儒学传统对康德主体性哲学的转换
        一、以美启真:对康德认识论的改造
        二、以美储善:对康德伦理学的转换性阐释
        三、以美立命:对康德美学思想的涵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儒学显现
    第一节 “度”本体的儒学显现
        一、“度”本体对儒家中庸之道的继承
        二、基于“度”本体的实用理性的转化性创造
        三、由“度”至“美”——美是自由的形式
    第二节 “情”本体的儒学显现
        一、“情”本体的儒学渊源
        二、“情”本体立足于儒家传统的理论构建
        三、“情”本体以“审美代替宗教”的最终归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李泽厚以美学思想实现对儒学的复归
    第一节 从“儒道互补”走向“西体中用”
        一、以“儒道互补”观念论证儒家包容性精神
        二、以“西体中用”作为应对现代化的方法论
    第二节 以“情”为本的“儒学四期说”
        一、“儒学四期说”的思想源起
        二、以“情”本体重建儒家“内圣外王之道”
    第三节 “天人合一”的现代新义
        一、传统“天人合一”命题的发展脉络
        二、“天人新义”的实现路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之选题缘起
    二、本课题之相关研究概述
    三、本课题之研究问题与内容
    四、本课题之研究路径及方法
第一章 “雅俗”之文化原论
    第一节 何为“雅”“俗”
        一、“雅”之义
        二、“俗”之义
    第二节 先秦时期关于“雅”“俗”命题的郄视
        一、“由礼则雅”“中和”:儒家雅俗观及其对雅正审美的基奠
        二、“独异于人”“贵真”:道家雅俗观及其对脱俗审美的妊育
第二章 汉唐:书法雅俗观的萌蘖与生成
    第一节 “离经而趋俗”:赵壹“雅俗”的提出及其反艺术立场
    第二节 魏晋“雅”的意涵构成
        一、“规矩”“工巧”:“雅”与“法”
        二、“书乃吾自书”:魏晋风度与雅士的贵族精神
    第三节 南朝“优劣”论辩中的书法雅俗观
        一、“锺、张、羲、献”:“妍雅”与“古雅”的公案
        二、“寒乞”与“一纸不可得”:士庶身份与雅俗评判
    第四节 唐代雅俗观的多维度阐发
        一、“尽善尽美”:唐太宗与书法雅正传统的确立
        二、“文质彬彬”:孙过庭“雅”的旨趣
        三、“妙各有最”“众同者俗”:张怀瓘雅俗批评的发微
第三章 宋明:书法雅俗观的发展与衍化
    第一节 “唯不可俗”:北宋文人的雅趣范式与反俗精神
        一、对书法传统的承续及对新楷模的推扬
        (一)《淳化阁帖》以“二王”为雅正经典
        (二)欧阳修统绪意识下的书学救弊
        (三)苏、黄对传统的认识及对颜真卿继正脉的阐扬
        二、“与秋霜争严”“万卷书气象”:德性学问向度的雅俗标准
        三、文人的雅趣之旨与“不俗”的核心表达
        (一)“举措自若”:贵“自然”
        (二)“不践古人”:以“精神为上”
    第二节 道统的深化与以“正”为雅的统绪观的发展
        一、“游艺不苟”“自然而中”:朱熹的道学立场与书学正统观
        二、“心正”“则古”:郝经、赵孟頫论书的雅正之度
        三、《衍极》与《书法雅言》:书法正统谱系的梳理与总结
    第三节 “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正统观的动摇与雅俗观的变奏
        一、“真”“生”“拙”“丑”:“违礼从情”的“貌俗心雅”
        (一)徐渭“越俗越雅”论与书学“求真面”的脱俗主张
        (二)董其昌以“生”破“熟俗”
        (三)傅山“宁拙毋巧”的雅俗观
        二、“以奇为正”与“正极奇生”:对“奇正”的不同诠释
        (一)董其昌以“正局”为俗、以“奇宕”为雅
        (二)傅山“正入变出”理论的拈出
        三、“奴”:作为“俗”的内涵流变与士人反“奴俗”的话语表征
第四章 清代:范式的变革与书法雅俗观的捩变
    第一节 经典另立:前碑派雅俗观的质疑与反叛
        一、金石考证的遗惠与对汉碑的推崇和美感赋予
        二、对正统权威之“雅”的非议与推重非名家的审美转向
    第二节 秩序重塑:碑学视野下雅俗观的建构
        一、从阮元对“书统”的新排列看其对雅俗的诠释
        二、包世臣碑帖观中的雅俗倾向
        (一)“篆分遗意为上”与“以右军为至奇”:评判的两面性
        (二)以俗为雅:火镰店招牌字“优入妙品”
        三、康有为“碑学入缵大统”下的雅俗观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提出、含义及思想渊源
    第一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含义与提出
        一、从字源学上说“绘事后素”
        二、回归原文:《诗·卫风·硕人》与“绘事后素”的提出
        三、“绘事后素”与“素以为绚兮”的释疑
    第二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提出时代、文化背景及思想渊源
        一、“绘事后素”美学思想提出的时代与文化背景
        二、“绘事后素”美学思想提出的思想渊源
    第三节 “绘事后素”历代阐释的演进
        一、先秦:“绘事后素”的儒家思想阐发
        二、汉魏:“绘事后素”的经学训诂与释义
        三、唐宋:“绘事后素”的文学审美内涵萌发
        四、明清:“绘事后素”的多样化解读
第二章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与孔子论艺术之美
    第一节 “绘事后素”与“《诗》可以兴”蕴含的美学思想
        一、“素以为绚”:子夏对《硕人》的兴发感动
        二、“绘事后素”:引譬连类的兴发过程
        三、“礼后乎”:感发志意的礼教呈现
    第二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在具体艺术门类的表现及运用
        一、文学
        二、绘画
        三、织艺
    第三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与儒家文艺美学的发展
        一、“绘事后素”与“近取诸身以明义”的诗性言说
        二、“绘事后素”与“诗文之道,绘素两者耳”的平淡诗美
        三、“绘事后素”与“文之以礼”的“文”“礼”关系
第三章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与孔子论人格之美
    第一节 “绘事后素”与“礼后乎”
        一、“绘事后素”与“庄姜有礼有节”
        二、“绘事后素”中的人与礼
    第二节 “以素喻礼”思想下的“情”与“礼”
        一、“绘事后素”中的“素”喻“礼”
        二、“情”“礼”关系下的“以素喻礼”
    第三节 “真”、“善”、“美”统一的儒家理想人格建构
        一、真与本质
        二、善与心性
        三、美在中和
第四章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影响、现实意义与启示
    第一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对古典美学的影响
        一、文学艺术:创作与品评
        二、人之思想:审美心理与审美理想
        三、“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阐释流变与古典美学的发展
    第二节 “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一、哲理上坚守对本质的哲学追求
        二、“绚”与“素”关系的审美启示
        三、科技与人文二者融通的中和之美
结语
附录
    一:《论语》中“后”的具体出现与用法一览表
    二:历代学人对“绘事后素”训诂与阐发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6)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思想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三 本文研究框架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家世荣光:临川李氏在学界的影响
        一、李秉绶与岭南画派
        二、李宗瀚与临川四宝
        三、李联琇与钟山书院
    第二节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发展分期
        一、书法酣饫期(1867——1895 问学登科)
        二、书法风格形成期(1895——1911 游宦滇宁)
        三、艺术思想的成熟期(1912——1920 鬻书沪上)
    第三节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来源
        一、清代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二、晚清尊孔复礼的人文思潮
第二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以气为核心的审美观
    第一节 书法审美的“气味”说
        一、气与味的书法渗透
        二、书卷气的品格诠释
    第二节 正心立身的儒家气度
        一、“品”的格局与操守
        二、“心正笔正”的人格气脉
    第三节 “遗”与“逸”的士人气格
        一、“遗”的气节与格调
        二、“逸”的风骨与气韵
第三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三个重要理论阐释
    第一节 “以器分派”的书学方法论
        一、“以器分派”的内容解析
        二、“方”“圆”笔法与形式的体认
        三、结体韵律与形质研究
    第二节 “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思想内涵
        一、书法与金石学的关联
        二、清代金石气的篆分古意
        三、金石的物性之美
    第三节 “胸有全纸、目无全字”的整体观照
        一、章法的全局观
        二、布白的完形心理
第四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第一节 “欹正得体”的形式之美
        一、形学有势
        二、“似欹反正”的结体之妙
        三、“似欹反正”的语言价值
    第二节 韵味隽永的风格追求
        一、李瑞清书法风格的形成要素
        二、“雄浑”风格的精神诉求
        三、“古厚”书风的文化自觉
第五章 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的时代影响与成就
    第一节 “纳碑入帖”的书学现象
        一、交游群体的社会图谱
        二、曾熙的碑帖融合论
        三、沈曾植“南北会通”的书学观
    第二节 书法思想的后世传播与影响
        一、书学亲承:李健
        二、思想承续:胡小石
        三、“以书入画”的开新:吕凤子、张大千
    第三节 启智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一、中体西用思想下的教育改良实践
        二、南大文人书风的先导
结语
    一 学术评价
    二 思想贡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加重要科研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晚明印论“自然观”的学术思想背景
    第一节 晚明印论“自然观”的传统学术思想背景
        一、老庄“自然”思想对篆刻的影响——以“道”喻印
        二、以“禅”喻印中的“自然”内涵
    第二节 晚明印论中“自然观”的晚明学术思想背景
        一、王氏心学中的“自然”涵义
        二、禅悦之风和以李挚“童心说”为代表的晚明思潮中的“自然”涵义
        三、晚明印论中的“本真情性”
第二章 晚明印论中主体心态论的“自然观”
    第一节 晚明印论中篆刻家的“精神自然”
    第二节 篆刻家创作目的的非功利性
第三章 晚明印论中审美品评论的“自然观”
    第一节 以自然譬喻品评
    第二节 晚明篆刻品第中的“自然”
    第三节 晚明印论中的古朴自然之美
第四章 晚明印论中创作技法论的“自然观”
    第一节 创作前才能和学养的积累
        一、印内学识积累
        二、提升印外修养
        三、熟能生巧
    第二节 创作时心手关系和情感状态
        一、得心应手
        二、兴
    第三节 创作取法于天工
    第四节 创作技法及其运用的“自然”性
        一、有法无法之间
        二、章法的“自然”性
        三、字法的“自然”性
        四、笔法的“自然”性
        五、刀法的“自然”性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淮南子》“根心说”音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言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一)《淮南子》
        (二)根心说
        (三)写神愈舞
        (四)心在雁门之间
    三、研究现状
        (一)《淮南子》
        (二)“根心”研究
        (三)《淮南子》音乐思想研究
        (四)《淮南子》文艺思想研究
    四、辨析成书时间与作者
第一章 《淮南子》“根心说”音乐思想源流考察
    第一节 图腾观念下的原始乐舞
    第二节 先秦音乐实践经验总结
    第三节 儒道音乐思想的冲突与融合
第二章 《淮南子》“根心说”音乐思想内涵解析
    第一节 “根心”在音乐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根心”——音乐创作的基石
        二、“根心”——打动人心的关键
    第二节 实现“根心”音乐思想的基本路径
        一、熟练地掌握音乐技能
        二、领会和体验情感内涵
    第三节 “根心”音乐思想在古代的继承与发展
        一、萌芽:先秦时期
        二、承接:汉魏时期
        三、发展:唐宋时期
        四、成熟:明清时期
第三章 《淮南子》“根心说”音乐思想外延探赜
    第一节 “重情轻技”的思想传统
        一、受到儒家“情本论”的深刻影响
        二、以“自娱”为主导的内在修行
    第二节 “根心说”音乐思想的超感官特殊性
        一、写神愈舞
        二、心在雁门之间
        三、不传之道
    第三节 “根心说”与“音心对映论”的交互
        一、“音心对映论”之缘起
        二、“根心说”与“音心对映论”的异同
第四章 《淮南子》“根心说”音乐思想研究的学术意义
    第一节 “回到古人的世界去理解古人”
        一、“根心”音乐思想提出于特殊的时间节点
        二、“根心”音乐思想对礼乐机制的超越
    第二节 “根心说”音乐思想研究的现实意义
结语
附录 “根心”相关古典文献辑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案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书法影响绘画发展的前提基础
    第一节 文明之端,书道崇尚
    第二节 王政之需,书法勃兴
    第三节 书法绘画同构同游于艺
    第四节 书法影响绘画的理论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书法审美思想对绘画的导引
    第一节 素以为绚的自发审美
    第二节 古质今妍的审美流变
    第三节 从“雅俗”到“逸神妙能”的审美延续
    第四节 自然神逸为雅之极致
    第五节 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之“尚意”
    第六节 书画内意外露追求尚态之先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书法实践入画导致绘画三次改弦易道
    第一节 学士介入、古今嬗变
    第二节 士夫画凸显书写性、文学性分流出文人画
    第三节 金石之气涵养,金石书画崛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书法影响下的历代绘画风貌
    第一节 书法绘画风貌的四大对应
    第二节 以书入画自发下的晋唐尚韵画风
    第三节 尚法书风下的唐宋绘画格法
    第四节 以书入画自觉下的宋元尚意画风
    第五节 个性解放书风下的明清尚态画风
    本章小结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报纸)论文
    外文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两晋文章文学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明确
        一、两晋起止时间
        二、两晋文章的范围
        三、本文对“文学”一词的理解与讨论范围
        小结
    第二节 两晋文章文学研究综述
        一、两晋文章宏观性文学研究
        二、两晋文人心态与文艺综合研究
        三、两晋文章相关专门文学研究
        四、两晋文章文献资料整理
        小结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目标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目标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广陵绝响与两晋文学的思想开篇
    第一节 魏晋易代与文士的分道扬镳
        一、司马氏夺权引发的思想裂变
        二、嵇书绝交:文人与士人的分化
        三、向秀失途:文人向士人的回归
    第二节 任诞背后的苦闷与反抗
        一、竹林文人:当时任诞的群像
        二、阮籍佯狂:行不对心的悲怆
        三、嵇康疏放:心口不一的狷狂
    本章小结 混乱之中的文人思想转向
第二章 西晋士风与西晋文章的形式新变
    第一节 西晋党争与士风的转向
        一、西晋立国以来的朝局分庭
        二、二十四友:貌同神异的短暂浮华
        三、金谷之集:自我觉醒的别样风雅
    第二节 西晋文章思想与艺术的新变
        一、东施效颦:从行事任诞到放纵欲望
        二、破而后立:从裴頠崇有到向郭注庄
        三、妙笔逞才:从华章繁缛到理论之光
    本章小结 短暂安宁中的纤巧玄思
第三章 南渡前后的文章与文人心态变化
    第一节 从和平时的不问国事到战乱时的匡世救亡
        一、临危受命匡扶国邦的国士心态
        二、戎马倥偬乱世救亡的英雄心态
    第二节 从和平时的积极入世到战乱时的隐遁山林
        一、战乱之前的入世心态
        二、战乱之时的避世心态
    第三节 从北上文人的不得遂志到南渡文人的委屈慷慨
        一、南渡之前:北上南人的备极辛酸
        二、南渡以后:北方文人的委曲求全
    第四节 君权与父权在文人心中的淡化
    本章小结 衣冠南渡对晋人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 东晋玄风与东晋文风的由绮至清
    第一节 东晋偏安与再度奏响的玄远之音
        一、东晋的官场对峙与偏安之风
        二、玄佛合流:超逸绝尘的文章审美
        三、兰亭之会:辉映千古的风雅情怀
    第二节 陶渊明与两晋文学的精神格局
        一、陶渊明的生平及其所处时代背景
        二、集大成者:轻绮至极的返璞归真
        三、有晋高风:仁民爱物的思想精神
    本章小结 山水田园滋养的思想之光
第五章 两晋文章与两晋文人的后世影响
    第一节 一斑见全豹:两晋文章的历史地位
        一、两晋文章的特色
        二、《芙蓉女儿诔》与曹雪芹对两晋文章气象的继承
    第二节 一沙一世界:两晋文人的后世影响
        一、《世说新语》中的两晋文人风骨
        二、《王粲登楼》与郑光祖对两晋风神的追慕
    本章小结 两晋文章与文人的重要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先秦儒道文艺思想在实用和审美上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D]. 耿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3]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儒学面孔[D]. 齐芮.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D]. 李梦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孔子“绘事后素”美学思想研究[D]. 何文迎. 暨南大学, 2020(04)
  • [6]李瑞清书法艺术思想研究[D]. 吴守峰. 南京大学, 2020(10)
  • [7]晚明印论中的“自然观”研究[D]. 钱姝妤.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8]《淮南子》“根心说”音乐思想研究[D]. 张方.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9]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D]. 朱国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两晋文章文学论[D]. 张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先秦儒道实用思想与美学思想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