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机房环境设计

中型机房环境设计

一、中型机房环境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1](2021)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温州市洞头区中心街社区电影院策划设计》文中指出本项目是浙江大学-洞头建筑与城乡发展联合中心洞头城市更新及风貌改造试点工程的一部分,由导师担任主创设计师,带领研究团队共同完成。本策划设计旨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在此时此地进行建筑的在地性设计,二是如何进行社区电影院的策划与设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扩大,发展重心转移,原本处于城市核心地段的老城出现设施落后、人气流失等问题。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浙江省作为拥有长三角南部主要海岸线的地区,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温州市洞头区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城市范围南翼边缘,应当把握机遇,主动对接整个长三角的发展需求,统筹海岛资源,成为高质量的“海上花园”。洞头老城作为洞头区曾经最繁华的区域,拥有宝贵的旅游资源,将在洞头区全域旅游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次城市更新活动将承担老城经济复苏、文化传承、旅游开发以及社区建设等重要使命。本项目不是单纯的建筑设计,而是统筹老城特质性条件以及当地居民需求,融入城市整体发展的城市拼图。通过调研,认识到城市发展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空间形态上的连续性,同时还伴随着功能业态的延贯性。本文从物质形态与功能业态两个角度出发来解决建筑在地性设计问题:以尊重的态度,衔接旧城肌理,将建筑融入街道空间;通过补充功能业态,为社区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更完善的服务。针对社区电影院的策划与设计,本文主要阐述的是探索在多厅化、小厅化发展趋势下的社区级电影院的策划设计方法。在策划阶段,本文通过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确定社区电影院的服务人群、服务范围、规模配置、档次定位、混合业态内容。设计阶段,对案例以及规范内容进行分析比对,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针对社区电影院的适应性做法,并选择先进的放映技术进行适用,为观众带来更高品质的观影体验。

朴真浩[2](2020)在《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文中指出夏家店下层文化以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遗址的发现、发掘而得名,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依据类型学研究和碳十四侧年数据,其年代为BC2000BC1400年,大体相当于夏到早商时期。在本研究第二章中已分析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等级,依据聚落的面积大体分为7个等级,以其为基础再结合遗址分布情况又分为6个规模不同的社会组织单元:第一等级聚落为特大型中心聚落,第二等级聚落为大型中心聚落,第三等级聚落为中型中心聚落、第四等级聚落为小型中心聚落,第五、六等级聚落为大型周边聚落,第七等级聚落为小型周边聚落。从这些聚落分布看,基本上低等级聚落围绕着高等级聚落分布。这种聚落分布形态明确体现了社会结构上的层次。相比于辽西地区铁器时代之前的其他考古学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剧增,而人口的剧增导致聚落数量也呈快速增长之势。在已确认的5262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中,低等级聚落数量偏多,高等级聚落数量较少,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其中第五、六、七等级聚落分布最为广泛,受地形的限制比较少。这些低等级聚落是整个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内的基础,同时,又围绕着高等级聚落呈向心分布状。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剩余生产的增多,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也变化发展。对剩余产品分配问题出现,聚落之间形成了竞争关系,结果出现控制社会矛盾的统治者或权力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是复杂化社会的必需条件。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夏家店下层文化在聚落和墓葬等方面都具有明确的等级与地位差别,且存在着不同的劳动分工,甚至女性和男性的社会地位有别。其社会的权力者控制居民,分配剩余产品,各个区域的权力者之间具有某种纽带,使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成为具有垂直的层级区别的组织体系。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在继承当地的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再融合石砌建筑物、三足陶器等外来文化因素,形成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这些过程中外来因素的作用比较大,夏家店下层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因素,促进了本地区文化的发展,结果新传入的文化因素比较容易传播到整个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内。对夏家店下层文化国家形成问题看,虽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范围内尚未发掘出具有多样的功能区的大城市,但城址分布非常紧密,成为一个具有系统网络的聚落群体。如果具有不同功能区的不同聚落,它们互相紧密地交流、交换、沟通的话,便能发挥跟一个大城市接近的作用。当时为建设大规模的石城或土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的建设工程,只在存在强制性威权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形式接近的建筑物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区比较广泛的出现,表明具有强制性的威权对各地施加了影响。这些劳动力与大甸子墓地中发现的仿制货贝一样,该文化社会已存在着原始税制的间接证据。可以说已具备了形成早期国家阶段的基本条件。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在辽西地区传统的文化因素基础上,吸收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因素而融合发展起来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在东北地区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中,夏家店文化不仅是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而且也是发展水平最高的一支。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东北地区早期青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突出的引领作用,中原地区和医巫闾山以东地区曾受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强烈影响。

张高超[3](2020)在《代县峨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代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东邻繁峙县,西接原平市,南界五台,北倚山阴。全县南北长60km,东西宽39km。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中部沿滹沱河谷形成条带状盆地。滹沱河为纵贯全县的最大河流,它的支流包括发源于五台山南部的中解河、峨河、峪河,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河道中常年有清水,发源于北部恒山山区的河流,均为季节河流,虽有一点清水,多不能出山,地面水、地下水资源贫乏。滹沱河上游有一座中型水库和一座小(一)型水库,均位于繁峙县境内。代县的灌区原属于1973年修建的下茹越水库范围,1994年峨河调水工程竣工后,代县灌区与峨河灌区在1998年10月合并成立为代县最大的自流灌区。近年来代县灌区年久失修,设备闸门等设施因为老化,不能有效的达到灌溉效果,急需升级改造。本文设计拟通过现场走访调查真实数据,再查阅往年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对代县峨河灌区进行升级,再依据国家政策,对其进行节水配套改造,由于本文的设计是针对属于符合当地情况的而进行的设计,所选用的设备等未考虑资金情况,首先对灌区现状水量供需进行分析,其次分析项目实施后灌区水量供需,最后对项目区水质分析从而得出水质分析;根据水质的分析对改造工程进行设计,然后还需要进行自动化设计,选择相对合理的闸门及启闭机,完成电气设计,再对整个设计工程进行环保评价和节能评价,计算资金成本,得出结论。本次设计从设计理念、设备选型、工程布置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选用了符合国家政策的节能设备。在工程运行管理中,考虑优化首部枢纽运行管理方式和渠道输水运行方案,整体工程设计符合我国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设计要求。工程实施后,可恢复峨河灌区灌溉,有效提高农业产量,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能改变局部生态环境,发展农田林网,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环境小气候的作用,既增加了土壤水分,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实现农、水、田、林等的完善配套,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走上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

陈凯[4](2020)在《基于以太网的商业综合体智能化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扩展,土地用地面积愈发紧张,作为集住宅、酒店、商场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不断落地。为了保障综合体更好的运营以及安全性,信息化技术在建筑上的使用必不可少,因此,如何针对于不同的商业综合体进行更贴合的智能化设计,是作为智能化设计行业从业者所必须研究的一个问题。商业综合体的智能化设计不同于单个场景,由于不同场景的智能化需求不同,因此作为集多个场景于一体的综合体在智能化设计上遇到的问题较多,本课题首先对于该类问题首先阐述了国内外的商业综合体智能化研究现状,然后通过站在商业综合体用户的角度来对智能化子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接着通过智能化产品厂商和智能化集成商两个维度上给出常用子系统的解决方案以及现在在智能化设计领域中的物联网技术,最后通过一个中型商业综合体的智能化设计实例将解决方案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使得最新方案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展现了不同场景下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技巧。本课题着重从商业综合体的用户角度出发进行需求分析,结合现有的技术和设计方案,并以实际项目来对商业综合体各子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做说明,使得智能化设计技术更好的与智能建筑相结合。

马瑞楠[5](2020)在《初中机器人教学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机器人学科教育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关于机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还尚未成熟。现阶段的机器人教育在经济不发达、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还并未普及,学校开设的机器人课程实践面临着课时不足、个性化教学困难、课堂效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在技术不断变革更新的如今,微课因其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主题明晰、短小精悍、可重复观看等优势,正在被教育界大力推广。本研究提出,以微课辅助教学的方式作为应对机器人教学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微课以适当的形式引入课堂来提高机器人教学的质量,保障教学效率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机器人教育不再囿于传统教育形式,进而推动机器人教育的发展。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分析目前国内外机器人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与微课的应用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并总结出目前初中机器人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由此提出将微课融入课堂的解决方式并分析其必要性。本研究归纳了对机器人微课设计、制作、应用与反馈改进的整体流程,并具体探究了教学微课的设计原则、制作方式、应用模式及评价策略。本研究以乐高教育系列机器人为硬件配备设施,以初中学生为实验及研究对象,对机器人入门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与设计,制定适合初中学校机器人教育的学期教学规划。根据课堂需求的不同,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难点以微课的形式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检验其实际效果,综合学生反馈对微课进行评价、分析和完善。教学实践证明,将微课融入到初中机器人课堂之中能够有效解决课程课时受限、个性化教学困难以及课堂效率偏低导致的学生对于知识点把握较差等问题。将微课引入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积极探索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同时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效解决大班授课所带来的机器人搭建过程难以演示、教学效果差、对基础问题反复讲解导致的课堂效率偏低等问题,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师更有针对性的辅导。由于微课具备体量小、便于传输等优势,它的普及能够使教师之间对于机器人学科教学的交流更为密切和深入,帮助教师开阔眼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微课的合理应用弥补了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促进了信息技术不发达地区的机器人课程发展,并为该新兴学科的网络学习资源库贡献了力量。

宋宇[6](2020)在《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的铁路车站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国家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同时开工建设铁路新车站1000余座,建成804座。”沈阳铁路局作为规划的实施单位之一,管辖范围内需要建设很多铁路车站,而其中中小型车站就占了规划的70%以上。因此,本论文对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作为绪论部分,阐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并简述铁路车站相关概念及划分、车站类型。通过剖析中西方及日本铁路车站的发展现状,从中提炼出对我国铁路车站有价值的设计和思路。最后界定中小型铁路车站及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第二章主要对地域性相关理论进行简要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地域性相关概念的阐释,建筑地域性所包含的要素,探索出中小型铁路车站建筑在立面、平面以及建筑技术方面的地域性表达。这些基础理论及探索为本文客站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的得出提供了一定的方法。第三章通过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零星分散房屋现状问题,分析车站建筑集中整合的原则及必要。用典型车站进行设计研究,总结出集中整合的优点。第四章通过提出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建筑老旧无特色的问题。进而分析沈阳铁路局中小型车站改造的原则及必要性。最后通过典型车站的设计,研究出改造车站一些有价值的方法。第五章以岫岩铁路车站作为设计实践,将以上章节总结出的理论、方法、研究应用到本实例中进行分析解读。第六章作为结论,对全文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本文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方法,为今后中小型铁路车站尤其是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车站设计及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温情情[7](2019)在《秦岭河谷型乡镇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适应社会的进步,国家推行新型城镇化、深化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近年来的政策这就要求政府功能更具有服务型、开放性、亲民性,使政府办公建筑由传统封闭向开放服务转变,而此类建筑在功能配置及空间设计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秦岭河谷型乡镇地处山区,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特征明显、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水平比较落后。通过对秦岭范围83个乡镇的实地调研,发现政府办公建筑存在选址布局不当、功能设置不全、空间组织单调及建筑风貌单一等问题。结合秦岭河谷型乡镇“山—镇—路—河”空间特征,在汇总乡镇办公建筑使用现状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相关政策要求及现行办公建筑相关设计规范的适用性;应用人居环境、绿色建筑、行为学等理论,剖析了影响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的自然、人文、经济和建筑环境等外部因素;解析了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的功能配置、空间组织、建筑技术和风貌形象等构成要素特征。研究表明,秦岭河谷型乡镇政府办公建筑的设计必须适应自然环境、满足政府服务功能、应用现代建造技术、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秦岭河谷型乡镇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的发展趋势与设计定位、用地标准与布局模式、功能设置与建设标准、使用流线与空间组织、绿色技术与建筑环境等设计策略,其中所提的功能选配与建设标准具有创新的学术价值,空间组织模式与技术设计策略对同类地区的政府办公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并以天水市汪川镇行政服务中心设计为实例,验证了研究结果与设计策略的应用方法。

朱艳[8](2017)在《面向某中型城市的4G-LTE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用户数量和移动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原有移动蜂窝网络已经难以有效承载,因而迫切需要演进到4G-LTE无线网络。目前,各家通信运营商均已实施4G-LTE无线网络的大规模部署与商用。由于高规格的技术要求,4G-LTE无线网络建设过程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型城市因大量潜在用户已成为各家运营商的必争之地。然而,中型城市的独有特征又为4G-LTE的建设部署增添了若干不确定因素。故本文针对面向某中型城市的4G-LTE无线网络建设方案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些适用于工程实际的新思路,期望为未来5G系统的建设提供些许借鉴。本文主要工作如下:一、分别概述了4G-LTE无线网络的发展进程、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而提出了本文思路。二、根据中型城市的特点,制定了面向中型城市的4G-LTE无线网络的总体建设目标,并分别对覆盖目标、容量目标和业务承载目标加以具体描述;此外,总结出网络和基站建设需要遵循的相关原则。三、设计了面向中型城市的4G-LTE无线网络的建设方案:首先,简述了无线网络的规划步骤,并针对基站高效部署问题,提出了基于用户需求的网络优化机制;其次,详述了各类基站的建设方案,并分别针对资源有效共享和基带快速维护问题,提出了天面资源整合利用策略和BBU集中化部署方案;再次,通过在某地级市具体实施该方案,充分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对本论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以后工作进行了展望。

包仁标[9](2016)在《冷通道隔离在改善数据中心机房局部热点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数据中心机房对温度的要求,结合某中型数据中心机房实例,应用CFD 6Sigma软件构建机房对应的三维模型,模拟出机房内部的气流组织和温度场情况,寻找机房中的局部热点。对冷通道隔离前后机房内的气流组织和温度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局部热点有了明显的改善,说明冷通道隔离技术对于改善机房局部热点具有一定的效果。

杜晓毅[10](2016)在《中型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文中指出本文阐述了中型机房工程设计机房内各个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等特点。

二、中型机房环境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型机房环境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更新背景下温州市洞头区中心街社区电影院策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1.1.2 电影院发展见证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方式的转变
        1.1.3 社区电影院助力城市更新
        1.1.4 项目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社区电影院相关概念
        1.3.1 社区的概念
        1.3.2 “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
        1.3.3 社区电影院的概念
        1.3.4 社区电影院的类型及选址
        1.3.5 社区电影院的规模
        1.3.6 社区电影院的服务对象
        1.3.7 社区电影院的功能业态
    1.4 文献综述
        1.4.1 城市更新研究
        1.4.2 电影院改造研究
        1.4.3 电影院建筑设计研究
        1.4.4 观影文化研究
        1.4.5 社区电影院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洞头区老城社区调查研究
    2.1 基础条件认知
        2.1.1 区位条件
        2.1.2 历史沿革
        2.1.3 旅游资源
        2.1.4 商业模式
        2.1.5 社区氛围
        2.1.6 建筑形式
    2.2 民众意愿调查
        2.2.1 改造意愿
        2.2.2 旅游开发
        2.2.3 业态需求
        2.2.4 社区配套设施
        2.2.5 社区文化服务
    2.3 本章小结
3 中心街社区电影院策划
    3.1 策划目标
    3.2 策划条件
        3.2.1 上位政策
        3.2.2 区位条件
        3.2.3 功能业态
        3.2.4 旅游价值
        3.2.5 文化价值
        3.2.6 产权结构
        3.2.7 市场条件
    3.3 策划结果
        3.3.1 功能业态
        3.3.2 电影院规模
    3.4 本章小结
4 中心街社区电影院设计
    4.1 总体设计
        4.1.1 边界控制
        4.1.2 高度控制
        4.1.3 容量控制
        4.1.4 出入口与外部流线
    4.2 立面设计
        4.2.1 材料
        4.2.2 门廊
    4.3 功能布局
        4.3.1 功能配置
        4.3.2 柱网设计
    4.4 日常流线设计
    4.5 公共空间设计
    4.6 消防设计
    4.7 工艺设计
        4.7.1 观众厅设计
        4.7.2 放映技术应用
        4.7.3 视线设计
        4.7.4 隔音设计
        4.7.5 观众席设计
    4.8 适老化设计
    4.9 本章小结
5 设计图纸部分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洞头老城区中心街调研问卷(居民)
    附录2 洞头老城区中心街调研问卷(商户)
    附录3 洞头老城区中心街调研问卷(消费者)
    附录4 中心街沿街业态内容
    附录5 广东大地院线2020年7月-2021年2月新开影院
    附录6 电影院案例整理
作者简历

(2)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辽西地区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二、辽西地区古环境特征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研究概况
        一、发现与命名
        二、分期与年代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分布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三节 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半支箭河及锡伯河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四节 教来河中游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教来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教来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五节 大凌河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大凌河上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大凌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四、大凌河上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五、大凌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六节 孟克河中游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孟克河中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孟克河中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七节 柳河上游流域的聚落分布
        一、概述
        二、柳河上游流域聚落的简述与分级
        三、柳河上游流域聚落的分布特征
    第八节 小结
        一、聚落分布与选址特征
        二、聚落等级划分与相互关系
第三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典型聚落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甸子遗址与墓地
        一、发现与发掘
        二、房址
        三、灰坑
        四、夯土墙
        五、墓地
    第三节 二道井子遗址与墓地
        一、发现与发掘
        二、环壕与城墙
        三、院落与房址
        四、窖穴及灰坑
        五、墓地
        六、陶窑
    第四节 康家屯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及附属设施
        三、房址
        四、石筑穴
        五、石函
    第五节 丰下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房址
        三、墓葬
    第六节 三座店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
        三、院落
        四、房址
        五、窖穴及灰坑
    第七节 上机房营子遗址
        一、发现与发掘
        二、城墙
        三、房址
        四、窖穴及灰坑
        五、陶窑
        六、双重石圆圈
    第八节 城子山遗址
    第九节 其他遗址
        一、西梁遗址
        二、大山前第一地点
        三、大山前第四地点
        四、东八家石城
        五、药王庙遗址
        六、点将台遗址
        七、蜘蛛山遗址
        八、四分地东山咀遗址
        九、红山石城
        十、宁城三座店遗址
        十一、喀喇沁河东遗址
        十二、水泉遗址
        十三、牛河梁地十六地点(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
        十四、萧杖子遗址
        十五、平顶山遗址
        十六、界力花遗址
        十七、向阳岭遗址
        十八、西大川遗址
        十九、代海遗址
        二十、马圈子遗址
        二十一、望宝山遗址
        二十二、西大砬子遗址
        二十三、大马口子南山遗址
        二十四、台山遗址
        二十五、盖子顶遗址
        二十六、上河首遗址
        二十七、朝阳热电厂遗址
        二十八、罗锅地遗址
        二十九、西灰同遗址
        三十、东水泉遗址
        三十一、西小山遗址
        三十二、下三家遗址
        三十三、卧龙山遗址
        三十四、水手营子墓葬
        三十五、胡金稿遗址
        三十六、小东沟遗址
    第十节 小结
        一、聚落的营建、使用及废弃
        二、聚落内部结构与布局特征
        三、聚落类型与功能划分
        四、不同功能聚落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经济形态研究
    第一节 农业经济
        一、植物考古证据
        二、农业生产工具
        三、农业生产方式与经济形态
    第二节 家畜饲养业
        一、动物遗存分析
        二、稳定同位素证据
        三、家畜饲养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 狩猎采集经济
        一、动植物遗存考古证据
        二、狩猎采集工具
        三、狩猎采集经济传统的继承及意义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夏家店下层文化社会形态研究
    第一节 社会组织形式
        一、社会等级与社会分层
        二、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化
    第二节 社会关系
        一、内部社会关系
        二、对外社会关系
    第三节 祭祀与宗教信仰
        一、卜骨的发现与占卜术
        二、祭祀活动与社会背景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
        一、聚落方面
        二、经济方面
        三、社会方面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在中国青铜文化体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3)代县峨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型灌区现状分析
        1.3.2 峨河灌区现状调查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灌区水量供需平衡及水质分析
    2.1 灌区现状水量供需分析
        2.1.1 流域基本情况
        2.1.2 来水量计算
        2.1.3 径流年内分配
        2.1.4 灌溉用水分析
    2.2 项目实施后灌区水量供需分析
        2.2.1 地表水源供需分析
        2.2.2 地下水资源分析
    2.3 项目区水质分析
        2.3.1 地表水化学分析
        2.3.2 地表水水质分析
第3章 工程设计及信息化设计
    3.1 主要建设内容
    3.2 灌区工程总体布局
    3.3 渠首引水枢纽工程改造设计
        3.3.1 左岸水闸
        3.3.2 右岸水闸
        3.3.3 滚水坝及连通箱涵
        3.3.4 下游海漫
        3.3.5 过路暗涵
        3.3.6 沉砂池
    3.4 渠道防渗衬砌工程设计
        3.4.1 设计流量计算
        3.4.2 断面设计
        3.4.3 东一干渠
        3.4.4 东二干渠
        3.4.5 西干支渠
        3.4.6 不冲不淤验算
    3.5 渠道管道化改造工程设计
        3.5.1 设计流量计算
        3.5.2 管道化改造设计
        3.5.3 管道清淤设计
    3.6 主要渠系建筑物改造设计
    3.7 用水量测、管理设施及灌区信息化设计
        3.7.1 项目建设任务
        3.7.2 系统总体设计
        3.7.2.1 系统总体架构
        3.7.2.2 系统划分
        3.7.3 分项设计
        3.7.4 信息中心建设
        3.7.5 手机APP介绍
    3.8 金属结构及电气设备
        3.8.1 闸门及启闭机
        3.8.2 电气设计
第4章 环保评价与节能评价
    4.1 环保评价
    4.2 节能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文献综述

(4)基于以太网的商业综合体智能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智能商业综合体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商业综合体的智能化系统需求分析
    2.1 商业综合体的功能板块需求分析
        2.1.1 商业功能区智能化需求分析
        2.1.2 公寓居住区智能化需求分析
        2.1.3 办公场所板块智能化需求分析
        2.1.4 酒店服务板块智能化需求分析
    2.2 商业综合体的功能板块子系统选择
        2.2.1 建筑智能化设计中的子系统
        2.2.2 商业功能区智能化子系统选择
        2.2.3 公寓居住区智能化子系统选择
        2.2.4 办公场所板块智能化子系统选择
        2.2.5 酒店服务所板块智能化子系统选择
    2.3 商业综合体的智能化设计的原则与标准
        2.3.1 智能化设计原则
        2.3.2 智能化设计的依据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化商业综合体系统各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1 项目中智能化设计方案的分工
    3.2 产品供应商的方案设计
        3.2.1 视频监控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2.2 门禁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2.3 信息引导及发布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2.4 公共广播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2.5 楼宇自控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3 智能化集成商的方案设计
        3.3.1 综合布线系统的方案设计
        3.3.2 机房工程子系统的方案设计
        3.3.3 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3.3.4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商业综合体智能化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概述
        4.1.2 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功能区设计
        4.1.3 某商业综合体智能化设计范围
    4.2 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4.3 可视对讲系统的设计
    4.4 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
    4.5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计
    4.6 机房系统的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5)初中机器人教学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案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初中机器人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3 初中机器人教育现状小结
    3.4 微课在机器人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第4章 初中机器人教学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
    4.1 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流程
    4.2 微课设计原则
    4.3 微课制作方法
    4.4 微课应用模式
    4.5 微课应用效果评价模式
第5章 初中机器人教学微课实践
    5.1 教学课程整体框架设计与学时规划
    5.2 《机器小车的移动》微课案例
    5.3 《机器人碰碰车》微课案例
    5.4 《倒车雷达》微课案例
    5.5 《分拣机器人》微课案例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中机器人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初中机器人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6)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铁路车站简述
        1.2.1 铁路车站概念及划分
        1.2.2 铁路车站类型
    1.3 国内外铁路车站发展及中小型车站研究现状
        1.3.1 欧洲车站发展
        1.3.2 日本车站发展
        1.3.3 我国车站发展
        1.3.4 中小型车站研究现状
    1.4 概念界定及范围
        1.4.1 中小型铁路站房界定
        1.4.2 沈阳铁路局及其管辖范围
    1.5 本章小结
2 中小型铁路车站的地域性表达
    2.1 地域性基本概念
        2.1.1 地域性
        2.1.2 地域性建筑的概念
    2.2 地域性所包含的因素
        2.2.1 自然因素
        2.2.2 文化因素
        2.2.3 技术因素
    2.3 中小型铁路车站建筑的地域性表达
        2.3.1 建筑立面的地域性表达
        2.3.2 建筑平面布局的地域性表达
        2.3.3 建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
    2.4 中小型铁路车站绿色节能设计策略
        2.4.1 节约土地
        2.4.2 节约能源
        2.4.3 节材节水
    2.5 本章小结
3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整合新建设计研究
    3.1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现状分析
        3.1.1 车站建筑零散分散问题
        3.1.2 对相关车站的调研
    3.2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集中整合新建必要性及原则
        3.2.1 对车站建筑集中整合新建的必要性
        3.2.2 对车站建筑集中整合新建的设计原则
        3.2.3 依据沈阳铁路局相关文件
    3.3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集中整合新建设计研究
        3.3.1 车站既有房屋整合概况
        3.3.2 车站总平面布局设计研究
        3.3.3 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3.3.4 车站配套设备设施设计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改造设计研究
    4.1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存在的问题
        4.1.1 车站建筑老化严重
        4.1.2 车站建筑缺乏特色
        4.1.3 车站配套设施不全
        4.1.4 对相关车站的调研
    4.2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改造必要性及设计原则
        4.2.1 对老旧无特色车站建筑改造必要性
        4.2.2 对老旧无特色车站建筑改造设计原则
    4.3 沈阳铁路局管辖内中小型车站改造设计研究
        4.3.1 车站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4.3.2 车站建筑特色改造设计研究
        4.3.3 车站建筑配套设备设施改造设计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岫岩铁路车站设计实践
    5.1 .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工程概况
    5.2 总平面设计
        5.2.1 总平面布局
        5.2.2 竖向及道路设计
    5.3 建筑设计
        5.3.1 建筑规模界定及人员统计
        5.3.2 建筑平面设计
        5.3.3 建筑构造及建筑装修
    5.4 建筑地域性表达
        5.4.1 整体造型的地域性表达
        5.4.2 当地气候的地域性表达
        5.4.3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表达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秦岭河谷型乡镇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城镇化进程的深入
        1.1.2 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1.1.3 民主思想的深化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河谷型乡镇
        1.2.2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
        1.2.3 政府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对政府办公建筑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对政府办公建筑的研究现状
        1.3.3 乡镇建筑的研究现状
        1.3.4 秦岭河谷型乡镇建筑的研究现状
        1.3.5 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政府办公建筑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2.1 调研概况
        2.1.1 研究范围
        2.1.2 调查内容
    2.2 问卷调查
        2.2.1 调查的具体情况
        2.2.2 问卷调查结果
    2.3 现状调查分析
        2.3.1 政府办公建筑现状调查
        2.3.2 面积及功能
        2.3.3 普遍存在问题
    2.4 调研汇总与重点研究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综析
    3.1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相关政策
    3.2 政府办公建筑的相关设计规范
    3.3 相关理论依据
        3.3.1 人居环境理论
        3.3.2 绿色建筑理论
        3.3.3 绿色生态学理论
        3.3.4 行为学理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剖析
    4.1 自然因素
        4.1.1 秦岭气候特点
        4.1.2 秦岭地貌特征
        4.1.3 秦岭地貌特征对乡镇布局形态的影响
        4.1.4 秦岭地貌特征对建筑的影响
    4.2 人文因素
        4.2.1 社会发展因素
        4.2.2 文化历史因素
    4.3 经济因素
    4.4 建筑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4.4.1 总体布局
        4.4.2 建筑形态
        4.4.3 空间环境
        4.4.4 绿色技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的构成要素特征解析
    5.1 功能构成
        5.1.1 办公功能
        5.1.2 会议功能
        5.1.3 辅助功能
        5.1.4 后勤功能
    5.2 空间组织
        5.2.1 外部空间组织
        5.2.2 内部空间组织
    5.3 建筑技术
        5.3.1 建筑材料
        5.3.2 结构类型
    5.4 建筑形象
        5.4.1 体量组合
        5.4.2 单体造型
        5.4.3 立面设计
        5.4.4 细部设计
        5.4.5 地域要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秦岭河谷型乡镇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策略探析
    6.1 发展趋势与设计定位
        6.1.1 发展趋势
        6.1.2 设计目标
        6.1.3 设计原则
    6.2 用地标准与布局模式
        6.2.1 场地选址原则
        6.2.2 场地选址策略
        6.2.3 用地标准确定
    6.3 功能设置与建设标准
        6.3.1 功能设置原则
        6.3.2 分区集约
        6.3.3 功能选配
        6.3.4 面积指标
    6.4 使用流线与空间组织
        6.4.1 流线关系
        6.4.2 内部空间组织
        6.4.3 外部空间组织
    6.5 绿色技术与适宜策略
        6.5.1 材料选择
        6.5.2 结构选型
        6.5.3 绿色技术
    6.6 建筑与环境设计策略
        6.6.1 建筑适应自然地貌
        6.6.2 建筑适应自然气候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汪川镇行政中心设计实证
    7.1 项目背景
        7.1.1 乡镇概况
        7.1.2 政府现状分析
        7.1.3 设计定位与目标
    7.2 建筑方案
        7.2.1 区位
        7.2.2 总平面设计
        7.2.3 平面、立面、剖面图
        7.2.4 效果图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秦岭河谷型乡镇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面向某中型城市的4G-LTE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4G-LTE无线网络的发展进程
    1.3 4G-LTE无线网络的系统架构
    1.4 4G-LTE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
    1.5 论文思路
    1.6 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4G-LTE无线网络建设目标和遵循原则
    2.1 建设目标
        2.1.1 总体建设目标
        2.1.2 覆盖目标
        2.1.3 容量目标
        2.1.4 业务承载目标
    2.2 建设遵循原则
        2.2.1 网络建设原则
        2.2.2 新建基站建设原则
第三章 某中型地市 4G-LTE建设方案
    3.1 4G-LTE无线网络规划
        3.1.1 预规划
        3.1.2 详细规划
        3.1.3 基于用户需求的网络优化机制
    3.2 4G-LTE基站建设方案描述
        3.2.1 室外基站建设方案
        3.2.2 室内基站建设方案
        3.2.3 小微基站建设方案
        3.2.4 基站的标准化建设
        3.2.5 天面资源整合利用策略
        3.2.6 BBU集中化部署方案
    3.3 方案实施效果
        3.3.1 总体实施效果
        3.3.2 创新之处实施效果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论文总结
    4.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9)冷通道隔离在改善数据中心机房局部热点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中心机房对温度的要求
2 具体项目分析
    2.1 项目概况
        2.1.1 室内负荷
        2.1.2 环境冷负荷
    2.2 数据中心机房局部热点模拟
    2.3 数据中心机房内温度场模拟仿真对比
    2.4 数据中心机房内气流组织分布优化仿真对比
3 结语

四、中型机房环境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更新背景下温州市洞头区中心街社区电影院策划设计[D]. 张瑞. 浙江大学, 2021(02)
  • [2]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经济与社会形态研究[D]. 朴真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代县峨河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设计[D]. 张高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基于以太网的商业综合体智能化设计[D]. 陈凯.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初中机器人教学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D]. 马瑞楠. 西南大学, 2020(01)
  • [6]沈阳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中小型铁路车站设计与实践研究[D]. 宋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秦岭河谷型乡镇服务型政府办公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 温情情. 长安大学, 2019(01)
  • [8]面向某中型城市的4G-LTE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研究[D]. 朱艳. 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9]冷通道隔离在改善数据中心机房局部热点中的应用研究[J]. 包仁标. 现代建筑电气, 2016(12)
  • [10]中型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方案[A]. 杜晓毅. 第三十届中国(天津)2016’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6

标签:;  ;  ;  ;  ;  

中型机房环境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