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南瓜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一、节瓜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晓明,彭庆务,王敏,闫晋强[1](2021)在《我国节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节瓜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也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蔬菜作物,主要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种植,产品除本地销售外还销往港澳市场,作为高经济价值作物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概述了我国数十年来节瓜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节瓜种质资源搜集、保存、鉴评工作;综述了节瓜育种技术及相关遗传机理研究进展,包括雌性系材料创制、性型遗传机制和调控机理研究,节瓜枯萎病病原菌和抗病性鉴定研究、抗性材料鉴评及创制技术研究、抗枯萎病机理研究,节瓜耐热性鉴评和耐热机理研究,产量、品质等重要性状的遗传研究和相关基因/ QTL定位及克隆,节瓜分子育种技术及细胞工程技术研究等;展示了数十年来我国在节瓜雌性系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抗病抗逆育种、品质育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节瓜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节瓜种质资源鉴评和创制、实用化分子育种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特色优质多样化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弭宝彬,谢玲玲,肖伟,戴雄泽,张竹青,汪端华,周火强[2](2021)在《冬瓜果实与种子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单果质量通径分析》文中指出以冬瓜父本材料‘zx-15’和母本材料‘zx-101’杂交获得F1代,F1自交获得F2群体,对F2群体的果实及种子的11个性状进行遗传规律分析,并对单果质量影响因子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蜡粉有无、种子有棱无棱和种皮光滑对多毛均受单一显性基因控制;单果质量、果实长、果实横径、果肉厚度、果肉硬度、果皮颜色、空腔大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为数量性状,其中单果质量和果实横径符合PG-ADI遗传模型,果肉厚度的最佳遗传模型为MX2-ADI-ADI,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空腔大小的最佳遗传模型为MX2-ADI-AD,果皮颜色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A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空腔大小和果皮颜色主基因遗传率较高,而单果质量和果实横径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受环境影响较大。采用逐步回归建立了冬瓜单果质量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方程,通径分析表明果实长和果实横径为影响冬瓜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直接影响和相互间接影响作用相当。

王敏,刘文睿,何晓明,江彪,林毓娥,谢大森,彭庆务[3](2021)在《节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利用》文中指出【目的】广泛收集节瓜种质资源并进行综合鉴评,为创新节瓜种质、培育新品种提供材料基础。【方法】调查节瓜整个生育期12个主要农艺性状,检测商品瓜维生素C、总酸、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利用大田和人工接种相结合方法进行抗枯萎病和疫病性调查。【结果】收集的87份节瓜种质资源在瓜形、果皮颜色、雌性、抗病性、营养品质方面差异较大。20份早熟节瓜种质的平均Vc含量0.47 g/kg、总酸含量1.198 g/kg、可溶性总糖含量2.68%、糖酸比2.27、TSS含量5.08%。获得兼具强雌性、优质和抗性强的种质3份(15号、72号和76号),其中76号种质抗枯萎病病情指数为37.67,达到中抗水平,商品瓜瓜长16.5 cm,横径6.3 cm,肉厚1.4 cm,瓜形指数2.6,单瓜质量0.51 kg,植株第1雌花节位为6.1,主蔓30节内分枝率13.6%,雌花率73.4%。【结论】获得早熟节瓜种质20份,其中果皮偏黑色种质3份、雌花率大于70%的种质3份、抗枯萎病强的种质13份,营养品质较好的种质9份。利用76号选育的粤宝节瓜丰产性好、品种优良、抗性强,推广前景广阔。

陈婕英[4](2021)在《冬瓜果实形状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文中研究表明冬瓜是一种在我国广泛种植的葫芦科蔬菜,主要以果实作为食用器官,因此果实形状是冬瓜市场品质评价、分级的重要考察指标之一,也是育种家们重点关注的选育方向。冬瓜果实形状变异较大,形状丰富多样,然而关于冬瓜果实形状形成的分子调控机理还尚未清楚。本研究以果实形状差异显着的近圆球形冬瓜自交系MY-1和长圆柱形冬瓜自交系GX-71为亲本,构建4世代遗传群体(P1、P2、F1、F2),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果实形状进行遗传规律研究;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seq)并结合KASP分析定位控制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的候选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冬瓜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形指数属于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数量性状,果实纵径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82.61%;果实横径受2对等位-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38.22%;果形指数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97.03%。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形指数之间呈极显着相关性。2.利用BSA-seq,将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调控基因初步定位于2号染色体50,830,000 bp-68,010,000 bp之间,区域总长度为17.18 Mb,共包含483个基因。3.在初定位基础上,通过KASP分析最终将调控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的候选基因精细定位于58,133,997 bp-58,153,568 bp之间,区域总长度为19,571 bp,该区域内只有一个注释基因Bch02G016830,初步认定Bch02G016830基因为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主效候选基因。通过亲本序列比对,发现Bch02G016830基因在近圆球形冬瓜MY-1上存在2个碱基的非同义突变。蛋白分析结果表明Bch02G016830基因属于IQD蛋白家族成员,推测通过影响细胞的数量和大小调控冬瓜果实形状。4.根据Bch02G016830基因的终止子开发了一个In Del标记In Del-CD8,将该标记在16份果实形状不同的冬瓜自交系中进行验证,发现该标记与冬瓜果实形状紧密连锁,验证准确率高达100%,可用于鉴定冬瓜的果实形状,为冬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曾文青[5](2021)在《砧用冬瓜枯萎病抗性鉴定、转录组分析及嫁接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冬瓜枯萎病是由尖刀镰胞菌冬瓜专化型(F.oxysporum f.sp.benincasae Gertagh M&Ester A)引起的土传性病害,已严重威胁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的生产,解决冬瓜枯萎病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则是采用抗病砧木嫁接栽培,但目前关于抗枯萎病的砧用冬瓜品种鲜有报道,急需开展适宜冬瓜嫁接的砧用冬瓜种质资源的筛选与抗性鉴定等工作。本研究以本课题组保存的12份砧用冬瓜种质资源作为材料,筛选出了冬瓜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最佳接种浓度,并对12份砧用冬瓜的抗病性进行鉴定;利用Illumina Hi Seq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了接种前后抗、感冬瓜枯萎病种质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得到了部分与冬瓜枯萎病抗性相关性较高的差异基因,并进一步以12份砧用冬瓜种质为砧木,‘黑铁999’为接穗,调查其嫁接苗成活率以及嫁接植株田间生长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等,为砧用冬瓜抗冬瓜枯萎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和嫁接适宜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接种体系优化试验,确定最佳接种浓度为1×106cfu·m L-1,接种量为5m L;采用优化后的体系鉴定的12份砧用冬瓜种质中,两份种质(D01和D02)表现为高感,四份种质(D03、D04、D05和D08)表现为感病,三份种质(D06、D07和DC02)表现为中抗,三份种质(D09、DC01和DC03)表现为抗病,其中DC03的病情指数最低,为26.25。2.在12份砧用冬瓜种质中有11份种质(D01、D02、D03、D04、D05、D06、D07、D08、D09、DC02和DC03)与冬瓜‘黑铁999’嫁接成活率均高于90%,可作为嫁接砧木候选亲本;嫁接成活率较高的11份种质中,有8份种质(D01、D02、D03、D04、D05、D06、DC02和DC03)的嫁接苗单株产量显着高于CK,与CK相比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78.07%、42.16%、38.31%、10.06%、6.34%、13.84%、46.27%、19.21%和49.62%,可作为增产的砧木新品种选育的候选亲本;有4份种质(D01、D03、D05、D06和D08)苗期表现优于自根苗,可作为增强苗期性状的砧木新品种选育的候选亲本;有6份种质(D03、D04、D06、D08、D09和DC03)的定植后长势优于自根苗,可作为改善植株长势的砧木新品种选育的候选亲本;有8份种质(D02、D03、D05、D06、D07、D08、D09和DC03)嫁接苗的果实营养品质优于自根苗,可用作提高果实营养品质的砧木新品种选育的候选亲本;有6份种质(D01、D02、D03、D04、D06和DC02)嫁接苗的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优于自根苗,可作为改善果实矿质营养含量的砧木新品种选育的候选亲本。3.通过对接种前后抗、感冬瓜枯萎病种质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67.24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5.69Gb,Q30碱基百分比在94.18%及以上。对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以及与KEGG数据库的比对,再通过对差异基因的模式聚类和富集分析发现主要的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苯丙素合成和苯丙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上。进一步通过q RT-PCR对苯丙素的生物合成上的2个差异表达基因(Bch09G003980、Bch03G023730),苯丙氨酸代谢通路上的2个差异表达基因(Bch03G012960、Bch08G003250),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上的2个差异表达基因(Bch03G012960、Bch08G003250),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上的2个差异表达基因(Bch01G013910、Bch10G015290)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验证,结果显示,这些基因荧光定量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砧用冬瓜种质枯萎病抗性可能由苯丙素合成和苯丙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胡阳,蔡美仲,梁红艳,邱文兵,徐清华,李平[6](2021)在《冬瓜育种基础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冬瓜育种的相关基础研究进展,包括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抗病性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基因组测序和主要性状研究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冬瓜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为今后冬瓜育种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汪春玲[7](2020)在《冬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果皮颜色QTL定位》文中认为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别称寒瓜、枕瓜,属于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攀缘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我国南菜北运,周年供应的特色蔬菜。冬瓜果皮颜色是重要的商品品质之一,鲜艳的果皮颜色能提高商品价值,满足人们对蔬菜品种更新换代的要求。而遗传图谱构建、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等基础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冬瓜生物学功能,为定向分子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方法。本研究利用果皮墨绿色父本(kx-2)和果皮黄白色母本(yo-16)为材料构建F2作图群体,对冬瓜群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基于测序结果开发SNP标记并构建冬瓜高密度遗传图谱;将图谱与F2子代表型数据相结合完成QTL定位;最后利用参考基因组注释信息对定位区间内的基因进行注释并预测控制冬瓜果皮颜色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父本、母本和F1代果皮颜色以及叶绿素含量对比发现,冬瓜果皮墨绿色对黄白色不完全显性,F1果皮颜色为亲本的中间色-淡绿色;统计和分析F2子代的表型数据,发现F2群体果皮颜色表现为连续性变异,由此可推断出冬瓜果皮颜色性状属于数量性状遗传。2.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241株F2群体以及父母本进行测序,开发了SNP标记并构建了冬瓜高密度遗传图谱,包含12条连锁群和5072个SNP标记,图谱长3140.35 c M,平均图距0.62 c M,是迄今为止分子标记数量最多且首次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的冬瓜遗传图谱。3.通过高密度遗传图谱与F2群体表型数据相结合,对冬瓜果皮颜色进行QTL定位。一共检测到两个QTLs位点,分别是Bpc.8.1和Bpc.8.2,位于第8条连锁群的84 c M-156.6 c M区间,表型贡献率分别为8.1%和6.53%,LOD值分别为3.02063和2.859935,推测Bpc.8.1可能是调控冬瓜墨绿色果皮的相关QTL位点。4.基于QTL定位结果,在候选区间发现20个基因,11个基因成功获得注释。其中,Bch8G004450注释结果与叶绿体外膜孔蛋白合成有关,Bch8G004050注释结果与细胞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构成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因此,推断Bch8G004450和Bch8G004050可能为控制冬瓜墨绿色果皮的候选基因。

凌志阳[8](2019)在《节瓜杂种种子纯度鉴定的SSR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节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var.chieh-qua How.),别名毛瓜、毛节瓜、小冬瓜等,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冬瓜属(Benincasa)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华南地区普遍消费的瓜类蔬菜。近年来节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节瓜种子市场逐渐扩大,新的杂交品种不断出现,节瓜种子纯度的快速鉴定越来越重要。种子在农业生产中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要素,因此种子的质量检验工作在种子生产销售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种子纯度鉴定是种子质量检验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于节瓜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设计适用于节瓜的SSR引物,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建立室内快速鉴定节瓜杂种种子纯度的技术体系,对节瓜品种纯度进行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研究DNA提取方法,初步探索出适用于节瓜SSR-PCR的DNA快速提取方法(碱处理法),比较了 DNA快速提取法和CTAB法,前者具有如下优点:(1)步骤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多次离心和反复抽提。(2)相对于CTAB法,节省大量时间,提取的样品越多,节省的时间越多。(3)试剂材料的消耗较少,试验成本低。2、以8份亲本材料DNA为模板,筛选了200对节瓜SSR引物,获得8对能够稳定扩增、带型简单,表现为父本显性和父母本共显性的引物可用于6个杂交组合纯度鉴定中。对课题组16份杂种种子进行快速鉴定,对比其中10份田间鉴定结果,验证了该技术体系的准确性。3、本研究运用节瓜子叶DNA快速提取方法(碱处理法)和SSR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初步建立节瓜杂种种子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技术体系。

冯杰[9](2019)在《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广西农学报》论文摘要英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农业期刊英文摘要是传播最新农业成果的重要媒介,对增加我国农业期刊被重要检索机构和数据库收录的频次、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在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系翻译实践报告,拟在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分析笔者参与的《广西农学报》摘要英译实践。分析表明,《广西农学报》论文摘要属于信息型文本,其核心旨在将源语文本中的信息完整传递给目标读者。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任务、研究背景和论文框架。第二章主要介绍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任务反馈。第三章主要介绍文本类型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并结合翻译案例讨论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的翻译。第四章概括本次《广西农学报》论文摘要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收获、经验以及心得启示。笔者希望本报告能为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些实践经验。

姚金晓,杨飞[10](2018)在《中国节瓜的研究现状及建议》文中指出主要简单概述了节瓜的育种方法、节瓜的抗枯萎病、主要农艺性状以及栽培技术,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节瓜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瓜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节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节瓜资源收集、保存与鉴评
    1.1 节瓜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1.2 节瓜资源的鉴评
2 节瓜育种技术和相关遗传机理研究
    2.1 节瓜雌性系创制和性型遗传研究
    2.2 抗枯萎病抗性筛选技术及抗性机理研究
    2.3 节瓜耐热性评价技术与耐热机理研究
    2.4 节瓜主要性状遗传研究
    2.5 分子育种技术及细胞工程技术研究
3 节瓜新品种选育
    3.1 早熟丰产新品种选育
    3.2 抗病抗逆新品种选育
    3.3 优质特色新品种选育
    3.4 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4 节瓜育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4.1 种质资源的挖掘、系统评价和交流创新
    4.2 加强基础研究,改进和完善节瓜育种技术手段
    4.3 优质多样化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

(2)冬瓜果实与种子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单果质量通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世代果实性状分析
    2.2 遗传规律分析
    2.3 遗传参数估计
    2.4 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
3 讨论
    3.1 冬瓜种子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3.2 冬瓜果实性状遗传规律及通径分析

(3)节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主要农艺性状调查
        1.2.2 苗期抗枯萎病和疫病鉴定
        1.2.3 营养品质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87份节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2.1.1 商品瓜果实形状
        2.1.2 瓜皮颜色、光泽及棱沟
        2.1.3 熟性及强雌性
    2.2 节瓜种质资源抗病性调查结果
    2.3 节瓜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结果
    2.4 部分节瓜种质资源的评价
    2.5 粤宝节瓜的选育
3 讨论
4 结论

(4)冬瓜果实形状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植物性状遗传研究
        1.1.1 质量性状遗传
        1.1.2 数量性状遗传
        1.1.3 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应用
    1.2 植物性状定位方法研究
        1.2.1 BSA分析
        1.2.2 遗传图谱构建
        1.2.3 QTL定位
    1.3 冬瓜果实形状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园艺作物果实形状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1.3.2 冬瓜果实形状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1.3.3 园艺作物果实形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3.4 冬瓜果实形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3.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冬瓜果实形状遗传分析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
        2.2.2 冬瓜果实形状的测定
        2.2.3 冬瓜果实形状的遗传分析
        2.2.4 冬瓜果实形状的细胞学观察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冬瓜果实形状的遗传分析
        2.3.2 最优模型的选择和检验
        2.3.3 最优模型的遗传参数估计
        2.3.4 冬瓜发育过程中果实形状的变化分析
        2.3.5 冬瓜果实形状的细胞学观察
    2.4 讨论
第三章 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调控基因定位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冬瓜DNA提取及检测
        3.2.2 BSA极端混池构建
        3.2.3 文库构建和测序
        3.2.4 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基因的BSA分析
        3.2.5 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候选基因注释
        3.2.6 冬瓜亲本材料RNA提取
        3.2.7 RNA反转录和PCR扩增
        3.2.8 载体构建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重测序数据分析
        3.3.2 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基因初定位
        3.3.3 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候选区域内基因功能注释
        3.3.4 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候选基因的精细定位
        3.3.5 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候选基因的克隆
        3.3.6 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候选基因的蛋白分析
        3.3.7 冬瓜果实形状(果形指数)连锁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3.4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主要结论
    4.2 创新之处
    4.3 后续的研究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砧用冬瓜枯萎病抗性鉴定、转录组分析及嫁接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冬瓜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1.1.1 冬瓜枯萎病病原菌研究
        1.1.2 冬瓜枯萎病的抗性鉴定
        1.1.3 冬瓜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1.2 嫁接对瓜类作物的影响
        1.2.1 嫁接对瓜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嫁接对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1.2.3 嫁接对作物抗病性的影响
        1.2.4 砧木嫁接的选择
    1.3 转录组测序分析在研究瓜类病害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抗冬瓜枯萎病砧用冬瓜种质资源筛选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试验数据统计及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冬瓜枯萎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结果
        2.3.2 尖刀镰胞菌冬瓜专化型接种体系的确定
        2.3.3 不同砧用冬瓜种质资源对冬瓜枯萎病的抗性
    2.4 讨论
第三章 砧用冬瓜种质资源嫁接适用性评价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试验数据统计及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不同砧木种质与冬瓜的嫁接亲和性
        3.3.2 不同砧木种质对定植前嫁接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3.3.3 不同砧木种质对定植后20 天的植株生长指标的影响
        3.3.4 不同砧木种质对冬瓜单株产量的影响
        3.3.5 不同砧木种质对冬瓜果实表型性状的影响
        3.3.6 不同砧木种质对冬瓜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
        3.3.7 不同砧木种质对冬瓜果实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
        3.3.8 不同砧木种质与冬瓜亲和性综合评价
    3.4 讨论
第四章 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数据质控
        4.2.2 不同种质接种冬瓜枯萎病后不同部位的差异基因分析
        4.2.3 差异基因的KEGG注释
        4.2.4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4.2.5 高表达差异基因
        4.2.6 转录组数据的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全文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6)冬瓜育种基础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遗传多样性研究
2 抗病性研究
3 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组测序
4 果皮颜色及蜡粉研究
    4.1 冬瓜果皮颜色研究
    4.2 节瓜果皮颜色研究
5 其他农艺性状研究
6 存在问题及展望

(7)冬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果皮颜色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1.1.1 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1.1.2 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
    1.2 QTL定位
        1.2.1 QTL定位原理
        1.2.2 QTL定位方法
    1.3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冬瓜果皮颜色的相关研究进展
        1.4.1 冬瓜皮色遗传规律的研究进展
        1.4.2 冬瓜皮色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1.4.3 其他葫芦科蔬菜皮色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冬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2.1 试验材料
        2.1.1 亲本及作图群体
        2.1.2 田间设计
    2.2 试验方法
        2.2.1 DNA提取和检测
        2.2.2 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2.2.3 重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2.2.4 测序比对分析
        2.2.5 SNP标记的分型与筛选
        2.2.6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2.2.7 遗传图谱质量评估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重测序数据评估
        2.3.2 基因分型及SNP筛选
        2.3.3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2.3.4 图谱质量评估
    2.4 讨论
        2.4.1 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开发SNP标记的应用
        2.4.2 作图群体与图谱质量
第三章 冬瓜果皮颜色QTL定位与候选基因预测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表型测定及计算
        3.2.2 QTL定位
        3.2.3 候选基因预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3.3.2 果皮颜色QTL定位分析
        3.3.3 候选基因预测
    3.4 讨论
        3.4.1 冬瓜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3.4.2 冬瓜果皮颜色的QTL定位
        3.4.3 冬瓜墨绿色果皮候选基因预测与分析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发表论文情况

(8)节瓜杂种种子纯度鉴定的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种子纯度的鉴定
    1.2 常规测定法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1.2.1 籽粒形态鉴定种子纯度
        1.2.2 幼苗形态鉴定种子纯度
        1.2.3 植株形态鉴定种子纯度
    1.3 电泳鉴定法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1.3.1 种子(幼苗)贮藏蛋白质电泳技术
        1.3.2 同工酶电泳技术
    1.4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上的应用
        1.4.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技术
        1.4.2 随机扩增多态性标记技术
        1.4.3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技术
        1.4.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技术
        1.4.5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技术
    1.5 细胞学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剂及药品制备和主要仪器设备
        2.1.2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节瓜DNA提取与检测
        2.2.2 节瓜SSR多态性引物筛选
        2.2.3 节瓜SSR-PCR反应体系与程序
        2.2.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8%)检测PCR扩增产物
        2.2.5 田间试验及形态学纯度鉴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DNA提取
        3.1.1 DNA质量检测
        3.1.2 不同DNA提取方法对PCR产物的影响
    3.2 SSR分子标记引物的筛选
    3.3 节瓜杂种种子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
    3.4 田间小区种植鉴定与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对比
第四章 讨论
    4.1 DNA快速提取方法与CTAB法比较
    4.2 SSR分子标记的应用和引物筛选
    4.3 SSR分子标技术与田间鉴定技术的比较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DNA快速提取方法在节瓜SSR-PCR上的运用
    5.2 获得8对引物用于节瓜杂种种子纯度鉴定
    5.4 节瓜杂种种子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技术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发表论文情况

(9)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广西农学报》论文摘要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Task Description
    1.2 About the Translation of Abstracts
    1.3 Organization of the Report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ask Preparation
    2.2 Translating Process
    2.3 Post-task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Chapter 3 Case Analy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mark’s Text TypologyTheory
    3.1 An Overview of the Text Typology Theory
        3.1.1 Development of the text typology theory
        3.1.2 Studies on the text typology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3.2 Case Study
        3.2.1 Lexical level
        3.2.1.1 C-E 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3.2.1.2 Nominalization of verbs
        3.2.2 Syntactical level
        3.2.2.1 Voice
        3.2.2.2 Tense
        3.2.2.3 Long sentences
        3.2.3 Textual level
Chapter 4 Conclusion
    4.1 Findings
    4.2 Lessons Learned
References
Appendix 1: Term List
Appendix 2: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 3: The Target Text

(10)中国节瓜的研究现状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节瓜育种方法
2 节瓜农艺性状研究
3 节瓜抗病研究
4 节瓜基因辅助育种
5 节瓜强雌系
6 节瓜栽培技术
7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7.1 种质资源材料的收集与鉴定
    7.2 节瓜病害研究不够深入
    7.3 节瓜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

四、节瓜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节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何晓明,彭庆务,王敏,闫晋强.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2]冬瓜果实与种子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单果质量通径分析[J]. 弭宝彬,谢玲玲,肖伟,戴雄泽,张竹青,汪端华,周火强. 园艺学报, 2021
  • [3]节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利用[J]. 王敏,刘文睿,何晓明,江彪,林毓娥,谢大森,彭庆务.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4]冬瓜果实形状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 陈婕英. 广西大学, 2021(12)
  • [5]砧用冬瓜枯萎病抗性鉴定、转录组分析及嫁接适应性研究[D]. 曾文青. 广西大学, 2021(02)
  • [6]冬瓜育种基础研究进展[J]. 胡阳,蔡美仲,梁红艳,邱文兵,徐清华,李平. 长江蔬菜, 2021(06)
  • [7]冬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果皮颜色QTL定位[D]. 汪春玲. 广西大学, 2020(02)
  • [8]节瓜杂种种子纯度鉴定的SSR分析[D]. 凌志阳. 广西大学, 2019(01)
  • [9]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广西农学报》论文摘要英译实践报告[D]. 冯杰.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10]中国节瓜的研究现状及建议[J]. 姚金晓,杨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18(S2)

标签:;  ;  ;  ;  ;  

南瓜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