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包裹体确定古热梯度的探讨——以苏北盆地为例

流体包裹体确定古热梯度的探讨——以苏北盆地为例

一、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古地温梯度的探讨——以苏北盆地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卿元华[1](2020)在《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文中提出川中凉上段、沙一段是川中致密油的主要勘探层系,致密油资源丰富,但是,因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认识不清晰,使川中致密油勘探开发受到极大制约。因此,利用油藏工程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方法,确定致密油储层下限,进而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通过显微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高压压汞、物性等实验分析,系统分析致密油储层岩石学、储集性及成岩作用等特征;根据泥岩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温度、粘土矿物演化、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及不同自生矿物的赋存关系等,定时反演致密油储层成岩演化和孔隙演化特征;以铸体薄片定量统计为基础,以成岩演化序列为约束条件,定时定量恢复地史时期孔隙演化过程;根据流体包裹体测温、显微荧光分析,结合埋藏史及孔隙定时定量演化特征,明确孔隙演化与主成藏期耦合特征;以储层微观研究认识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开展深入研究,总结致密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建立起3种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的形成模式,为预测致密油储层分布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取得如下成果认识: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储集下限渗透率0.03m D、孔隙度2%,有效下限渗透率0.2m D、孔隙度2.8%。基于储层下限分析结果,根据物性将砂岩分为Ⅰ、Ⅱ、Ⅲ、Ⅳ类,其中,Ⅰ、Ⅱ、Ⅲ类为致密油储层。凉上段、沙一段的致密油储层主要发育于滨浅湖滩坝微相、湖泊三角洲分流河道微相的细、中砂岩内;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最重要因素,与溶蚀作用有关的自生矿物充填是中-晚期砂岩物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长石、岩浆岩岩屑溶蚀是改善和形成致密油储层的关键因素;孔隙衬里绿泥石、烃类充注是原生孔隙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也是中-晚期次生孔隙形成和保存的重要因素;广泛发育的裂缝主要与晚期燕山运动、早-中期喜马拉雅运动有关,显着提高了致密油储层的渗透率,是致密油储层低孔产油的重要保障。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凉上段烃类充注型、裂缝-溶蚀型致密油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分别为24.42%、24.32%,加之自生矿物充填,现今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度分别为2.87%、1.11%,中成岩A期是次生孔隙主要发育期,溶蚀增孔量分别为1.25%、3.05%。沙一段衬里绿泥石型、烃类充注型、裂缝-溶蚀型致密油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分别为23.66%、24.79%、23.0%,以及自生矿物充填,现今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度分别为4.12%、3.70%、1.45%,溶蚀增孔量分别为1.78%、2.33%、2.81%。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经历了3期烃类充注,以第二、第三期为主,第一期为典型的早期烃类充注。储层是在第二期烃类充注过程变得致密(孔隙度<10%)的,然后在整体致密背景下开始第三期烃类充注,表现出“边成藏边致密”的特征,这是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及大规模富集油气的重要因素。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溶蚀孔隙主要与中成岩A期的有机酸溶蚀有关;自上而下存在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表现为次生孔隙发育带与沉淀带交替出现,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异常高压的幕式释放、扩散作用、热对流使溶蚀产物迁移出溶蚀带。最后,根据有利于致密油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是衬里绿泥石、溶蚀作用、烃类充注和裂缝)、古构造及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实现了对致密油储层分布的综合预测。

黄晶[2](2020)在《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浅层原油降解生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苏北盆地勘探重点为油藏,气藏研究相对薄弱。在油藏不断发现的同时,也发现了多个天然气藏。但由于天然气的工作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勘探程度较低,天然气的类型、成藏模式及勘探潜力尚待明确。近年来在高邮凹陷浅层(<1500m)已发现稠油藏与伴生气藏,但从气藏规模来看,其含气面积较小,储量规模比较有限,平面上分布零散,勘探难度大,因此需理清此类气藏的来源、成藏主控因素并明确其成藏模式。本文首先结合油藏资料、地化分析资料,分析得出该类天然气为原油降解生物气,确定了其与稠油藏的伴生关系,明确了稠油藏形成的条件。随后以油-气输导体系作为主线,对气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做了深入研究,并指出了油气的成藏特征,建立了高邮凹陷浅层原油降解生物气成藏模式,为高邮凹陷下步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对原油物性、族组成、色谱图等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分析显示,高邮凹陷浅层稠油为次生稠油,发生稠化的主要原因是生物降解作用,稠变程度主要受控于温度、地下水型、矿化度等的影响,其中矿化度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天然气组分特征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浅层天然气属油藏遭厌氧微生物降解而形成,具有次生生物气的特征,比如甲烷含量高、非烃气体中氮气含量较高、丙烷碳同位素与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组成偏重、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偏轻等特点。同时发现高邮凹陷浅层气与原油生物降解后的稠油藏具有伴生关系,在成因上具有亲缘关系。通过对断阶带黄珏、周庄气藏和斜坡带韦庄气藏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生物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稠油藏周边断层侧向运移能力以及盖层封堵能力;生物气成藏模式主要分为源内(气顶气)和源外(气层气)两类,源所指的是稠油藏,源内降解气藏基本与稠油藏同属一个圈闭,基本未发生明显运移,主要发育于斜坡带阜宁组地层内;源外降解气藏主要发育于断阶带戴南组、三垛组及盐城组地层内。

张鑫[3](2020)在《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泌阳凹陷处于河南泌阳县和唐河县之间,面积为1000 km2,作为南襄盆地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断陷构造单元,属于叠加于东秦岭造山带之上的晚中生代-新生代“后造山期”断陷-拗陷型盆地,可划分为南部陡坡带、中央深凹带及北部斜坡带三个构造单元。论文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对泌阳凹陷古近系构造演化、沉积体系、烃源岩及储层特征和分布以及油气成藏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等研究,厘定了成岩类型及成岩序次或成岩序列,并依据不同岩相及不同产状包裹体荧光颜色和荧光光谱,确定成熟度及生排烃幕次,并初步确定充注幕次;根据盆地埋藏史及热史模拟结果分析,结合油包裹体及其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确定较为准确的油气充注年龄;通过现今地层压力刻画及古流体压力模拟,基本弄清了作为油气运移充注原动力的古今地层压力特点及分布;在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的基础上,根据生排烃过程、古流体压力演化及油气充注过程等特点,深入分析了泌阳凹陷油气动态成藏过程中的源汇耦合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进而探讨了泌阳凹陷的勘探潜力,并对有利的勘探区域进行了预测。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认识如下:通过烃源岩和砂岩储层样品透射光、荧光和冷阴极发光分析,并结合茜素红染色片观察、SEM+微区能谱元素分析及稳定O-C同位素组成分析,厘定了泌阳凹陷的成岩过程,认为核桃园组沉积时期为封闭性的咸化湖泊,经历了早成岩、埋藏A、B及C阶段Fe-方解石、方解石胶结、Fe-白云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边形成,以及长石局部溶蚀和石英颗粒及次生加大边碱性溶蚀等“酸-碱交替”溶蚀过程。在成岩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和显微荧光观察,确定了不同成熟度的四幕生排烃及不同构造单元的“四幕油和一幕天然气”充注,其中第一幕充注低熟油,第二-第四幕充注成熟度相当。根据油包裹体及所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并结合盆地模拟的埋藏史及热史结果,厘定了凹陷油气充注年龄,进而结合泌阳凹陷构造演化史,确定凹陷两期油气充注成藏过程,第一期发生于主裂陷期阶段,包括第一幕(36.1~23.5Ma)、第二幕(34.1~21.2Ma)和第三幕(30.9~16.2Ma)成藏,具有多阶连续性充注特点;第二期发生于拗陷期阶段,即第四幕油(7.9~0.2Ma)和一幕天然气成藏(3.0~0.8Ma)。利用钻井实测压力资料和重复地层压力测试等资料,以及二维地震速度谱资料对现今地层压力进行刻画,认为泌阳凹陷大仓房组及核桃园组发育中低超压,并且存在正常地层压力带、超压过渡带及三个超压带复杂的地层压力系统;运用盆地模拟法和古流体包裹体法对古压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泌阳凹陷大仓房组顶部在距今39.30Ma已经形成两个超压中心,至32.99Ma时期,基本已拓展形成一个超压体系,但下二门地区超压明显较周围强,直至距今10.5Ma,下二门地区较强超压区基本消失,形成单一超压中心。而核三下段古压力在距今39.30Ma前开始聚集,距今32.99Ma开始发育中-低幅异常超压(以压力系数1.2为界),并且形成双超压中心,但下二门地区超强较弱,距今28.94开始两个超压中心向盆地中心扩展,形成一个统一的超压体系,至距今23.03Ma达到超压最大,随后无论发生泄压还是泄压-增压,地层压力始终保持超压直至现今。通过泌阳凹陷油源对比发现,泌阳凹陷深凹区核三段及核二段烃源岩为本区同层位油气提供油源,而南北斜坡核三上段及核二段原油来自深凹区同层位烃源岩,而核三下段原油来自本地同层位烃源岩;泌页1井生排烃过程分析表明,烃源岩在大约37Ma进入生烃门限,所发现的橙黄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在32Ma处进入中成熟阶段,23.03Ma达到生烃高峰,其中所发现两幕中成熟的油包裹体表明排烃过程的存在。从模拟剖面来看,深凹区核二段的下部地层已进入生烃门限,生成低熟油;而深凹区和陡坡区整个核三段进入生烃门限,核三上段处于低-中成熟阶段,核三下段处于中-高成熟阶段;仅在西部和北部表现为低成熟阶段。泌阳凹陷地层超压为油气运移充注连续性成藏持续提供原动力。凹陷所持续存在的地层超压所造成的剩余压力,以及浮力及毛细管力等的复合作用使得生烃深凹区流体势增强,油气能够持续从烃源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凹陷斜坡区及凹陷低流体势区运移;而构造-沉积古地貌及其所控制的张厂及侯庄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多种优势输导通道,以及砂体-断裂立体高效复合输导体系的存在及展布,保证油气高效输导多幕充注成藏。通过油源对比、烃源岩生排烃过程、运移输导充注过程及圈闭形成等综合分析,发现泌阳凹陷生排烃阶段(39.0~37.0Ma→23.03Ma→0.2Ma)与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中超压的形成与演化(39.30 Ma→32.99 Ma→23.03 Ma→0 Ma)较为一致,保证了油气的运移的原动力,并且地层超压及浮力和毛管压力所造成的流体势使得油气从深凹区的高流体势区向南北两侧的低流体势区运移;并且存在张厂及侯庄三角洲砂体及“古城-赵凹”走滑断裂优势输导多通道,以及砂体-断层立体复合输导体系,保证了油气的高效运移输导,并对前期或同期所形成的不同类型圈闭进行充注。由于以上过程的相互耦合,使得泌阳凹陷能够发生多期多幕连续成藏,即第一成藏期第一-第三幕(37.2~16.2Ma)三幕油充注成藏,以及第二成藏期第四幕油及一幕天然气(7.9~0.2Ma)充注成藏。通过动态成藏过程剖析,结合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地区性差异分析,探讨了泌阳凹陷勘探潜力,并预测了凹陷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域,认为泌阳凹陷深凹区及深层系为大仓房组及核三下段泥页岩油气有利潜力区,以及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潜力区;而凹陷北部的张厂及侯庄古低槽区域及其周缘地区为深层构造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有利潜力区,这些必将成为泌阳凹陷下一步重点勘探新领域区。

刘力嘉[4](2019)在《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古压力与古流体势恢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邮凹陷为苏北盆地内含油气层系最丰富、资源丰度最高、发现储量最多的凹陷,但对于古压力及古流体势仍没有系统的研究和更深入的认识。因此,本文运用流体包裹体的分析测试方法,恢复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段古压力,基于England的体积势理论恢复了阜宁组储层段关键时刻古流体势,更深入更客观地揭示油气运移聚集历史。结果表明:阜宁组储层有两次油气充注,37Ma左右为主成藏期,即关键时刻,37Ma~23Ma地层压力快速降低,23Ma后地层压力缓慢升高,但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阜一段储层异常高压分布范围明显大于阜三段,两层段古压力变化趋势呈现一致,古压力系数为由南东向北部、西部方向依次递减,阜一段异常压力高值要高于阜三段异常压力高值;恢复了储层毛细管半径和阜宁组储层流体势,研究区距今37Ma时期流体势总体最高,阜三段储层流体势相比于阜一段流体势较小;异常高压的发育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储层成岩作用,增强了油气储集空间;总结了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段的三种油气运移动力类型,分别为:源下异常高压型、浮力-异常压力混合型和源外陡坡带浮力型;流体势能的分布与油气的分布有良好的匹配关系,在流体势梯度密集的高势向低势过渡的区带内是油气运移的相对活动区,可作为优势勘探区。

蒋金亮[5](2019)在《高邮凹陷烃源岩热演化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沉积盆地热史是盆地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烃源岩成熟生烃的控制性因素。为了更深入研究高邮凹陷热史和烃源岩成熟度史,本文对高邮凹陷现今地温场、热演化史以及烃源岩成熟度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晚白垩世以来凹陷古地温梯度逐渐增大,在三垛末达到顶峰。阜宁组沉积期平均地温梯度为31.5~32.7℃/km,戴南组沉积期平均地温梯度为32.0~33.8℃/km,三垛末平均地温梯度为35.5~39.1℃/km;三垛组末之后的构造抬升剥蚀期,地温梯度明显下降,平均地温梯度为29.0~32.5℃/km;盐城组再沉积阶段地温梯度相比抬升剥蚀期间略有增大,地温梯度为29.3~33.4℃/km。凹陷内各构造区带同时期地温梯度均呈现出“坡高凹低”的特征。在热史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借助盆地模拟软件进行烃源岩成熟度演化模拟,模拟结果与高邮凹陷构造演化历史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泰二段(K2t2)烃源岩生油门限温度约为85℃,成熟较早,柘垛低凸起在戴南组二段(E2d2)沉积末期进入生油门限,埋深约为2050m。阜二段(E1f2)烃源岩生油门限温度约为96℃,深凹带在三垛组一段(E2s1)初期进入生油门限,埋深约为2400m;而北部斜坡带则在三垛组二段(E2s2)末期才进入生油门限,埋深在2250~2350m之间。阜四段(E1f4)烃源岩生油门限温度约为96℃,受埋藏深度影响,柘垛低凸起未达到生烃门限,北斜坡内侧仅有底部烃源岩达到生烃门限,埋深约为2300m;深凹带在三垛组一段(E2s1)初期进入生烃门限,埋深约为2400m。

刘宏宇[6](2019)在《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为例,运用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研究思路,通过开展实验测试,获取有机地化、流体包裹体、储层物性、地层温度与压力、岩石物理参数等实验数据,在成盆与沉积充填、生烃与供烃范围、能量场与成藏动力、油气运移网络等单因素的动态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油气成藏系统的动力学要素,改进研究流程与技术方法。通过把研究对象简化为具有工业聚集规模的油气体,针对油气生—运—聚过程,建立了以生烃数量、成藏动力、运移路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量、能、径”三参数动态研究法(MEP法),通过描述、分析这三个参数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动态变化与联系,有机地将油气成藏动力学要素贯穿研究过程,刻画不同时期油气在生-运-聚过程集等环节的动力学状态,为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动态演化及划分提供定量依据,并为研究区油气勘探指明方向。油源分析表明,流二段、流三段暗色泥岩是本区主力烃源岩。自早渐新世末期(涠三段沉积后)局部烃源成熟生烃,生烃范围逐渐扩大,依据改进的蒙特卡罗法计算结果显示,现今累积生油量1206×106t,累积生气量225.64×109m3。根据势能变化趋势可将研究区细分为5个生烃单元,Ⅰ单元(深凹带)的生烃强度最大。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迈陈凹陷至少存在3期油气充注成藏,对应于早中新世、中中新世和中新世末,与主生烃期时间一致。在地温场、压力场、流体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成藏动力学模型,探讨主成藏期油气成藏动力条件。利用流体包裹体法、古热流值法恢复了古地温梯度,大约6Ma以后,地温梯度增大;压力计算结果显示流二段、流三段顶部存在超压特征,集中在深凹和内坡带,分析认为这与生烃增压有关;流体势分析认为南部断裂带和北部斜坡带为油气优势运移方向。为了定量表征不同时期油气成藏动力,本文建立了4种动力学模型(超压驱动动力学模型、侧向连续动力学模型、侧向封闭动力学模型、浮力驱动动力学模型),并给出计算方法;并依次计算了三个主要成藏期油气运移动力条件,为成藏动力学系统边界的划分提供依据。综合运用应力分析、地震预测、沉积相研究、储层物性评价、砂体平面分布研究等技术方法,对油气运移的网络格架进行研究。研究区以应力破裂为主要造缝机制,在主要构造活动期形成的大规模裂缝发育带分布于斜坡中部和南部断裂带,与构造活动期切入成熟烃源岩的断层共同构成油气初次运移的高速通道,可称之“排烃走廊”和“排烃断层”,是油气幕式运移的高效初次排烃路径;在不同时期油源断层、砂体连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内有2种油气运移网络格架,一个是南部边界断裂-扇体型油气运移体系,另一个是斜坡带三角洲-断裂油气运移体系,描述并分析了不同油气运移格架的特征。建立了成藏动力学系统动态划分思路和依据,并对研究区主成藏期成藏动力学系统进行划分研究,指明勘探方向。为区别于传统油气成藏组合、成藏体系或含油气系统,本文以成藏动力学要素的动态演化为依据,以“量、能、径”等为参数,按照细分生烃单元、油气运移通道的网络格架、油气运移的动力与阻力关系、沉积体系与储层分布、圈闭分布等将迈陈凹陷划分为5个成藏动力学系统,对各个系统的生烃单元和生烃量、运移通道网络格架、储集体系、成藏动力和成藏模式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分析指出,系统Ⅰ、Ⅱ、Ⅳ为油气成藏有利区。

张磊[7](2019)在《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成岩特征及有利勘探区预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庆油田优质储层的不断开发和油气资源需求的日益上涨,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已经作为油田增产上储的主要选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二、三段,即高台子油层,内部广泛发育砂泥岩互层,源储一体,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极具勘探价值。本文试图在储层的岩石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孔喉特征、成岩作用的研究基础之上,建立数值模型,对储层的孔隙度和成岩相进行模拟预测,为高台子油层致密油勘探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观察、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热解Tmax、X-衍射和压汞测试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分析了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储层的成分特征、孔喉特征及成岩演化特征,定量模拟了储层的成岩作用阶段,预测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以及有利勘探区等。薄片镜下观察表明,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储层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抗压实能力较弱,比较易溶。填隙物类型主要为泥质和碳酸盐矿物,胶结类型主要包括孔隙式、接触式和次生加大。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全区发育三个异常高孔带,第三异常高孔带底界深度约为2350米。泥岩和砂岩的成岩作用分析和成岩阶段划分研究表明,研究区的成岩规律表现为从边缘到沉积中心成岩作用不断变强。在成岩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适用的成岩数值模型模拟了全区的成岩史,为有利区预测奠定了基础。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不同区域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利用成岩数值模拟技术和孔隙度预测技术,预测了不同地质时期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的分布范围,发现高台子油层的致密储层分布区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不断北移,现今主要分布于齐家南地区。在广泛调研国外渗透率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选取适用于齐家-古龙凹陷致密储层的渗透率预测模型并加以改进,预测了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的渗透率,渗透率等值线的分布呈环带状,由物源向沉积中心储层渗透率呈指数减小。在确定储层成藏时间和致密时间的基础上,将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分为“先成藏后致密”和“先致密后成藏”两种类型。“先成藏后致密”的储层有利勘探区与常规储层相似,勘探中应该寻找构造高部位的有利圈闭,“先致密后成藏”的储层有利勘探区为构造低部位。结合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预测结果,将齐家-古龙凹陷齐家南地区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划分为有利勘探区。

庞玉茂[8](2017)在《基于CSDP-2井的南黄海中部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部隆起作为南黄海盆地面积最大的构造单元,是区域构造演化研究的关键区域,也是当前盆地资源调查的潜力区。基于南黄海中部隆起的第一口全取心深钻CSDP-2井,通过系统的岩心描述、分析测试、测井及地震解释等综合分析,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模拟技术,对中部隆起的埋藏史和构造热演化史进行了研究。CSDP-2井第一阶段钻探依次揭示新近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及泥盆系部分地层。在地层格架建立、地震解释及剥蚀量计算的基础上,恢复了地层埋藏史。研究表明,中部隆起区在晚泥盆纪陆相沉积基础上,石炭纪开始海侵并转为海相沉积为主,但沉积速率较低,二叠纪早期沉积速率显着加快,早二叠世末期区域隆升及海退形成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进入三叠纪受印支运动影响,中部隆起处于挤压构造背景之下,CSDP-2井在二叠系泥岩段钻遇的地层滑脱面,推断为该期逆冲构造作用的结果,中-晚白垩世开始,中部隆起长期处于隆升剥蚀阶段,声波时差法计算的剥蚀厚度为1220m,镜质体反射率法估算的剥蚀厚度为1400m,直至新近纪时期全区的整体拗陷沉降,开始发育了一套未固结的松散沉积层。CSDP-2井测井揭示的恒温带深度约为80m,温度为15.8℃,中性点深度大致在1100m附近,现今地温梯度平均值变化范围在24.1124.28℃/km。通过古地温梯度法、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磷灰石裂变径迹随机反演等对中部隆起热演化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晚古生界在石炭纪末期古地温在40℃左右,早二叠世有一期显着的升温过程并随后趋于平稳。至二叠纪末期存在短暂升温过程,三叠纪整体较为稳定,快速的升温过程出现在晚三叠世至早中侏罗世,此时中部隆起尚未发生大规模隆升剥蚀作用,地层厚度大,镜质体反射率模拟得到的石炭系最高古地温可达190℃,二叠系最高古地温可达170℃,最高古热流可达126mW/m2,古地温梯度法计算得到的二叠系最高古地温梯度为59℃/km,远高于现今地温梯度。晚侏罗世开始的区域抬升引起古地温及热流均呈下降趋势,但早白垩世期间的盆地整体裂陷发育及陆相沉积速率的加快引起古热流及古地温小幅回升,至中-晚白垩世剥蚀速率加快,古地温持续降低,而古热流直到白垩纪末期盆地裂陷发育基本结束之后才开始下降。二叠系砂岩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反演结果显示其早白垩世期间尚未进入部分退火带,古地温约为100140℃,与包裹体测温结果一致。热史反演结果反映两期明显的快速降温过程,自晚白垩世至古新世早期为一期冷却事件,古地温下降到约80℃,之后为缓慢降温过程,至渐新世末期进入另一期快速冷却过程,并持续到中新世早期。新近纪以来,古地温缓慢升高至现今地温状态。基于改进的McKenzie拉张模型理论,将地球动力学模拟技术与传统古温标法相结合,对南黄海北部坳陷进行构造热演化史研究,表明中部隆起和北部坳陷作为同属南黄海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其白垩纪以来的热史演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整体表现为伸展断陷盆地的热史演化趋势特征,即裂陷期古热流逐渐增高,进入裂后期古热流开始降低,差异在于中部隆起古热流整体较北部坳陷低,前者晚白垩世末期最高约为70 mW/m2,而北部坳陷古新世早期可达71.775.5 mW/m2,最高可达80mW/m2。

马奔奔[9](2016)在《东营凹陷民丰北带沙四段近岸水下扇沉积区成岩流体及其成岩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碎屑岩储层中成岩流体及成岩响应特征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地球化学过程,受到构造演化、沉积作用、盆地热流性质、流体运移及成岩环境中的物理化学条件等多种因素控制,最关键的是成岩流体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条件、方式及随之发生的迁移方向、途径与沉淀位置等。流体作为离子和热量的运移载体,对水-岩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厘定在埋藏演化过程中成岩流体的来源与方式对预测成岩过程以及油气储层的发育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东营凹陷民丰北带始新世沙四段近岸水下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分析、阴极发光图像分析、背散射和二次成像分析、元素分布图、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X衍射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并结合埋藏史热史分析,对沙四段储层的成岩流体和成岩响应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包括(1)引起矿物溶蚀和沉淀的流体来源;(2)开放和封闭系统下流体的流动方式及其对成岩矿物分布模式的影响。沙四段早成岩阶段成岩矿物主要包括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和莓球状黄铁矿。沙四上亚段早期方解石和白云石胶结物碳同位素δ13C范围在-0.65+5.59‰,碳同位素值相对偏正,分析认为这些碳主要来自于邻近泥岩有机质的发酵作用。沙四下亚段白云石胶结物碳同位素δ13C范围在-7.45-2.57‰,碳同位素值明显负偏,分析认为这些碳主要来自微生物硫化还原反应作用。方解石和白云石在邻近砂泥接触面的强烈胶结,说明邻近泥岩是这些溶解重碳酸盐的主要来源。这些溶解重碳酸盐主要来自邻近泥岩微生物对有机质的改造作用,并在扩散作用发生迁移导致砂泥接触面附近的强烈胶结。砂岩与泥岩之间大规模的物质交换表明两者在局部(几米范围)是相对开放的地球化学系统。另外,硫酸盐硫同位素值δ34SCDT(+21.2 to+37.8‰)与莓球状黄铁矿δ34SCDT(-3.9 to+5.7‰)产生较大的硫同位素分馏,同样说明早期地球化学系统是相对开放的。总体上,早成岩阶段砂泥岩之间存在较大规模的物质交换,这种物质交换是在扩散作用下完成的。中成岩阶段邻近烃源岩的有机酸和CO2导致了储层中长石和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长石溶蚀形成渐变的浓度梯度导致溶蚀产物向孔隙流体发生扩散迁移。远离砂泥接触面的长石溶蚀孔隙与自生石英胶结物含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明长石溶蚀产生的二氧化硅迁移的距离很短(薄片尺度或仅有几厘米),这一过程也是符合缓慢的扩散迁移的。在较低pH条件下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反应是受离子迁移过程控制的反应。碳酸盐矿物的溶蚀反应在动力学上快速进行。正是由于这种快速的溶蚀速率,导致碳酸盐胶结物周围溶蚀离子高度富集,与周围孔隙流体形成突变的浓度梯度界面。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即低温溶解,高温沉淀。因此,在中成岩阶段溶蚀的早期方解石和白云石不会进行长距离运移,而更倾向于原地或就近沉淀形成晚期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胶结物。与沙四上亚段早期方解石和白云石胶结物碳同位素值δ13C(-0.65+5.59‰)相比,沙四上亚段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碳同位素值δ13C(+1.043.29‰)略微负偏,说明沙四上亚段晚期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的碳主要来自早期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溶蚀,少量来自邻近泥岩有机碳。沙四下亚段铁白云石中的碳同位素值δ13C(-7.12-3.7‰)与白云石中的碳同位素值δ13C(-7.45-2.57‰)具有相似的范围,说明铁白云石中的碳主要来自早期白云石的溶蚀再沉淀,可能有少量来自邻近泥岩有机碳。总之,碳同位素值的差异性表明,沙四上亚段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主要受邻近泥岩有机质细菌发酵作用控制,沙四下亚段早期白云石胶结物主要与邻近泥岩有机质细菌硫化还原作用有关。在中成岩A阶段,晚期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胶结物主要来自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再沉淀作用,并继承了早期胶结物的碳同位素组成。邻近烃源岩产生油气充注储层后,随着埋深增加温度升高,油气将会与沙四下膏岩层发生TSR反应,这一过程导致石膏和硬石膏溶蚀,并伴随鞍状白云石、铁白云石和团核状黄铁矿的沉淀。这表明该水岩反应是在近于封闭系统下发生的,溶蚀产物受扩散迁移控制,导致其原地沉淀或沉淀在邻近孔隙中。TSR反应产物中的团核状黄铁矿δ34SCDT(+17.1 to+37‰)与反应参与物中的硬石膏δ34SCDT(+21.2 to+37.8‰)具有相似的硫同位素范围,基本没有发生硫同位素的分馏,同样说明此反应是在近于封闭的地球化学系统中发生的。在埋藏过程随温度压力的升高,中砂岩储层内的石膏,将会向硬石膏发生脱水转化。在大规模脱水转化过程中,大约有38%的结晶水释放,导致硬石膏晶体结构因脱去这些结晶水而变得不稳定,晶体结构遭受破坏,从而形成了微裂缝。在持续埋藏背景下,由于深部储层低渗透性,并且砂岩层往往被泥岩层分隔,大规模的热循环对流和平流作用难以发生,即深部碎屑岩储层不大可能存在大规模长距离的物质迁移,扩散迁移认为是极低流速背景下离子短距离迁移的普遍而有效的机制。一种矿物的溶蚀往往伴随着其他自生矿物在砂岩储层内部原地或就近沉淀。

田涛[10](2015)在《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期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雅布赖盆地位于我国内蒙古阿拉善地块北缘,是一个小型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勘探开发程度薄弱,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地震勘测、地层展布、沉积相、构造特征、单一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于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和过程、古今地温场特征、油气成藏期次、成藏过程等方面的研究程度非常低。盆地热演化史恢复与油气成藏期次研究不仅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成藏分析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油气资源评价及寻找生油(气)区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将针对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在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在建立精细埋藏史的前提下,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流体包裹体等多种古温标,对研究区古地温场进行分析并建立热史模型,分析不同次级构造单元古地温演化的差异。重点对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古今地温场、热演化史、烃源岩成熟度演化、生/排烃特征、油气成藏期次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以下认识:(1)以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为依据,首次在雅布赖盆地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方法揭示出研究区经历了三期隆升过程,分别发生于晚侏罗世末期(138.0±10Ma-135.8Ma)、早白垩世晚期(116.0±8Ma-109.3Ma)和古近纪中晚期(52.0Ma~29.4Ma),受燕山运动影响明显,前两期热事件对油气成藏影响较大。(2)研究区现今为低温传导型地温场,地温梯度为2.76℃/100m。多种古温标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次级构造单元古地温场特征不同,盐场次凹、小湖子次凹为传导型古地温场,古地温梯度为2.8~3.4℃/100m,古地温约81.2~128.1℃;黑沙低凸起带受凸起聚热或热异常影响,古地温梯度明显高于沉积凹陷区域,达到4.2~4.8℃/100m,古地温约103.2~140.2℃。中侏罗统古地温高于现今地层温度,有机质成熟演化主要受古地温场的控制。(3)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成熟度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位于凹陷沉积中心的青土井组(J2q)、新河组下段(J2x1)烃源岩为中-好烃源岩,达到中-高成熟阶段,为有利油(气)源区;黑沙低凸起带,各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生油潜力一般;新河组上段(J2x2)烃源岩普遍分布萨尔台凹陷全区,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程度低,为差生油岩。(4)生/排烃特征分析表明,萨尔台凹陷主要存在1-2次生烃过程,生烃高峰发生在晚侏罗世晚期(139.5~144.1Ma)和早白垩世末期(102.2~98.6Ma),其中凹陷沉积中心区域生烃强度大、排烃时间长,是雅布赖盆地主要的生油区。(5)AFT热信息分析及热史反演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早期经历了快速埋藏增温—抬升冷却过程,随着盆地萎缩演化而逐渐变弱。萨尔台凹陷J2x1地层在盐场次凹和小湖子次凹具有相似的热演化过程,但小湖子次凹J2x1地层温度普遍高于盐场次凹,尤其在早白垩世晚期差异明显。因此,小湖子次凹比盐场次凹在该阶段拥有更利于油气生成的地温场环境。此外,小湖子次凹在古近纪中期的构造抬升事件较盐场次凹强烈。在热演化过程中,晚侏罗世晚期和早白垩世晚期J2x1地层温度达到72.0~140.0℃,是影响油气生成的关键时期。(6)热史模拟和多方法油气成藏期次分析表明,萨尔台凹陷不同次级构造单元油气充注过程稍有差异,但对整个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储层来讲主要存在两期油气充注过程,分别发生在晚侏罗世早期(139.5~152.0Ma)和早白垩世(100.0~134.0Ma),与达到古地温峰值的时间大致相当,体现出古地温场演化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重要性。Ytl井流体包裹体分析和伊利石测年结果表明小湖子次凹具有晚期成藏的可能。

二、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古地温梯度的探讨——以苏北盆地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古地温梯度的探讨——以苏北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
        2.1.1 地层划分
        2.1.2 地层特征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演化
        2.2.2 构造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3.1 区域沉积格架
    3.2 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
    3.3 沉积微相纵横向展布
        3.3.1 单井沉积微相
        3.3.2 连井沉积微相
        3.3.3 主要砂体沉积期沉积微相平面分布
第4章 致密油储层下限分析
    4.1 储层下限分析
        4.1.1 储集下限
        4.1.2 有效下限
    4.2 分类评价标准
第5章 致密油储层特征
    5.1 岩石学特征
        5.1.1 成分特征
        5.1.2 结构特征
        5.1.3 岩石类型
    5.2 储集性特征
        5.2.1 储渗空间、喉道类型及组合特征
        5.2.2 孔隙结构特征
        5.2.3 物性特征
    5.3 成岩作用特征
        5.3.1 压实作用
        5.3.2 胶结作用
        5.3.3 溶蚀作用
        5.3.4 交代作用
        5.3.5 破裂作用
    5.4 致密油储层分类
第6章 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特征
    6.1 致密油储层演化特征
        6.1.1 致密油储层定时演化特征分析
        6.1.2 致密油储层孔隙定量演化特征分析
        6.1.3 致密油储层孔隙定时与定量演化特征
    6.2 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与主要成藏期耦合特征
        6.2.1 成藏期次
        6.2.2 主要成藏期与孔隙演化耦合特征
第7章 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与主控因素
    7.1 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
        7.1.1 原生孔隙保存机理
        7.1.2 溶蚀孔隙形成机理
        7.1.3 裂缝形成机理
    7.2 致密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7.2.1 沉积微相
        7.2.2 成岩作用
        7.2.3 烃类充注
        7.2.4 裂缝
    7.3 致密油储层分布特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浅层原油降解生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勘探历程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与凹陷结构特征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稠油及原油降解生物气特征研究
    3.1 稠油特征研究
    3.2 原油降解生物气特征研究
    3.3 稠油及原油降解生物气关系研究
第4章 原油降解生物气形成条件
    4.1 地质环境
    4.2 保存条件
第5章 油气成藏模式
    5.1 典型气藏解剖
    5.2 成藏期次分析
    5.3 成藏主控因素
    5.4 成藏模式
    5.5 有利分布区预测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异常超压研究
        1.2.2 成藏过程分析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泌阳凹陷概况
    2.2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2.2.1 构造特征
        2.2.2 构造演化
    2.3 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演化
        2.3.1 地层特征
        2.3.2 沉积充填演化
    2.4 石油地质特征
        2.4.1 烃源岩
        2.4.2 储集层
        2.4.3 圈闭(油气藏)及油气分布
第三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3.1 基本原理
    3.2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3.2.1 成岩作用环境条件
        3.2.2 成岩作用过程
    3.3 烃源岩包裹体分析
    3.4 砂岩储层包裹体分析
        3.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3.4.2 单个油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3.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特征
第四章 成藏期次及成藏时期划分
    4.1 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
        4.1.1 模型及参数选择
        4.1.2 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结果分析
    4.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4.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
        4.2.2 油气充注年龄确定
第五章 油气成藏动力分析
    5.1 现今地层压力刻画
    5.2 古流体压力模拟
        5.2.1 盆地模拟法
        5.2.2 流体包裹体法
第六章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6.1 不同成藏动力系统油源对比
        6.1.1 南部陡坡带油源对比
        6.1.2 中央深凹区油源对比
        6.1.3 北部缓坡带油源对比
        6.1.4 大仓房组油源分析
    6.2 烃源岩生烃过程分析
        6.2.1 埋藏史及热史分析
        6.2.2 有机质成熟及生烃分析
    6.3 古流体压力演化分析
        6.3.1 现今地层压力特征
        6.3.2 古流体压力演化过程
    6.4 油气充注过程分析
        6.4.1 不同构造单元原油特点及输导关系
        6.4.2 油气充注过程
    6.5 源-汇耦合关系
        6.5.1 烃源岩条件
        6.5.2 储层条件
        6.5.3 圈闭条件
        6.5.4 运移输导体系
        6.5.5 充注成藏分析
        6.5.6 成藏要素耦合联动演化
        6.5.7 成藏模式
    6.6 勘探潜力分析
        6.6.1 泌阳凹陷油气分布特点
        6.6.2 有利潜力区分析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古压力与古流体势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储层古压力研究现状
        1.2.2 流体势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
    1.6 创新性与应用价值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第3章 现今储集层压力特征
    3.1 实测压力纵向特征
    3.2 地层压力平面分布特征
第4章 古压力的恢复及特征分析
    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4.2 流体包裹体测温分析
        4.2.1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方法
        4.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结果
    4.3 关键时刻的确定
        4.3.1 阜一段关键时刻分析
        4.3.2 阜三段关键时刻分析
    4.4 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
        4.4.1 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原理
        4.4.2 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结果
    4.5 古压力特征分析
        4.5.1 古压力演化历史
        4.5.2 古压力剖面特征
        4.5.3 古压力平面特征
第5章 古流体势的恢复及特征分析
    5.1 毛细管半径的恢复
        5.1.1 现今毛细管半径的恢复
        5.1.2 古毛细管半径的恢复
    5.2 古流体势的恢复
        5.2.1 古流体势的恢复方法
        5.2.2 古流体势恢复结果
    5.3 流体势特征分析
        5.3.1 阜一段流体势特征分析
        5.3.2 阜三段流体势特征分析
第6章 压力场和流体势场对油气富集的影响
    6.1 古压力场与古流体势耦合关系
    6.2 古流体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6.2.1 异常高压对储集空间的影响
        6.2.2 古压力场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6.3 流体势场对油气富集的影响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高邮凹陷烃源岩热演化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演化特征
    2.2 沉积演化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岩浆活动及火山岩分布特征
第3章 烃源岩特征研究
    3.1 烃源岩空间分布特征
    3.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特征
    3.3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特征
    3.4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特征
第4章 现今地温场研究
    4.1 现今地温场特征
        4.1.1 不同构造带地温梯度特征
        4.1.2 重点层位现今温度特征
        4.1.3 大地热流特征
    4.2 现今地温场控制因素
第5章 凹陷热演化模拟
    5.1 热史恢复原理与方法
        5.1.1 地球动力学模型方法
        5.1.2 古温标法
    5.2 热史恢复数据参数
    5.3 凹陷典型单井热史模拟
    5.4 热演化与构造运动的耦合关系
第6章 烃源岩成熟度演化研究
    6.1 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模拟原理与方法
    6.2 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模拟参数
    6.3 凹陷典型单井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特征
    6.4 凹陷烃源岩热演化史恢复
        6.4.1 阜四段烃源岩热演化史
        6.4.2 阜二段烃源岩热演化史
        6.4.3 泰二段烃源岩热演化史
    6.5 烃源岩成熟度演化与构造―热演化耦合关系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
        1.3.1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定义
        1.3.2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所关注的研究对象
        1.3.3 表征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关键参数
        1.3.4 宏观尺度的研究前提
        1.3.5 动力与阻力
    1.4 技术路线与系统划分方案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关键技术方法
        1.5.3 论文研究工作量
    1.6 论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及认识
2 成盆动力机制与盆地演化
    2.1 成盆动力机制
    2.2 盆地演化
        2.2.1 成盆前演化阶段与盆地基底
        2.2.2 成盆期演化阶段与沉积充填
    2.3 本章小结
3 生烃量、生烃范围及其地质历史变化
    3.1 烃源岩基本特征
        3.1.1 实验测试结果
        3.1.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评价
        3.1.3 油源对比及分析
        3.1.4 流体包裹体测试及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3.2 生烃范围及生烃量的地质历史变化
    3.3 不同生烃单元的生排烃能力
    3.4 本章小结
4 能量场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动力
    4.1 地温场
        4.1.1 现今地温特征
        4.1.2 古地温恢复
        4.1.3 烃源岩埋藏史及热演化特征
    4.2 压力场
        4.2.1 现今压力场特征
        4.2.2 超压成因机制
        4.2.3 烃源岩生油增压量计算
    4.3 流体势场
    4.4 油气成藏动力和阻力
        4.4.1 幕式排烃期的动力学模型与动力学方程
        4.4.2 主要成藏期油气运移动力条件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油气运移通道的网络格架
    5.1 初次排烃通道
        5.1.1 水力破裂与应力破裂
        5.1.2 排烃走廊与排烃断层
    5.2 二次运移路径
        5.2.1 砂体运移通道分布特征
        5.2.2 砂体运移通道连通性分析
        5.2.3 断裂运移通道特征
    5.3 油气运移通道的网络格架
        5.3.1 南部边界断裂—扇体型油气运移体系
        5.3.2 斜坡带三角州—断裂型油气运移体系
    5.4 本章小结
6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与勘探方向
    6.1 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
    6.2 油气聚集带与有利勘探方向、目标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成岩特征及有利勘探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0 前言
    0.1 研究意义与必要性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
        0.2.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0.2.2 成岩作用
        0.2.3 成岩作用数值模拟
        0.2.4 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
        0.2.5 储层孔隙度预测
        0.2.6 储层渗透率预测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思路与技术流程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层特征
        1.1.1 火石岭组
        1.1.2 沙河子组
        1.1.3 营城组
        1.1.4 登娄库组
        1.1.5 泉头组
        1.1.6 青山口组
        1.1.7 姚家组
        1.1.8 嫩江组
        1.1.9 四方台组和明水组
        1.1.10 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1.2 沉积特征
    1.3 构造特征
第二章 储层基本特征
    2.1 岩石学特征
        2.1.1 岩性
        2.1.2 结构
        2.1.3 构造
    2.2 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
        2.2.1 孔隙类型
        2.2.2 孔隙结构
        2.2.3 孔隙结构特征
第三章 成岩作用研究与成岩相预测
    3.1 成岩环境
        3.1.1 地温场
        3.1.2 压力场
        3.1.3 流体场
    3.2 泥岩的成岩作用
        3.2.1 有机质热演化
        3.2.2 粘土矿物演化
    3.3 砂岩的成岩作用
        3.3.1 机械压实作用
        3.3.2 胶结作用
        3.3.3 溶蚀作用
        3.3.4 交代作用
    3.4 成岩作用的热力学计算
        3.4.1 基本原理与计算公式
        3.4.2 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3.4.3 粘土矿物转化
        3.4.4 胶结作用
    3.5 成岩阶段划分与区域成岩规律研究
        3.5.1 早成岩阶段A期
        3.5.2 早成岩阶段B期
        3.5.3 中成岩阶段A期
        3.5.4 中成岩阶段B期
    3.6 成岩相预测
        3.6.1 基本原理
        3.6.2 参数选取
        3.6.3 模拟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储层物性特征
    4.2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4.2.1 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4.2.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4.2.3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4.3 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第五章 储层孔渗及致密油有利勘探区预测
    5.1 孔隙度预测的原理与流程
        5.1.1 孔隙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5.1.2 孔隙度预测结果
    5.2 渗透率预测
        5.2.1 参数选取与模型建立
        5.2.2 预测结果
    5.3 成藏时间与致密时间耦合
    5.4 致密油有利勘探区预测
        5.4.1 预测方法
        5.4.2 有利勘探区预测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与说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读博期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8)基于CSDP-2井的南黄海中部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南黄海盆地研究现状
        1.2.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进展
        1.2.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2 主要工作量
        1.3.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南黄海盆地位置
    2.2 构造单元及区域构造演化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地质结构特征
        2.2.3 盆地构造演化
    2.3 地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材料及相关测试方法
    3.1 主要研究材料
    3.2 相关测试方法
        3.2.1 镜质体反射率
        3.2.2 磷灰石裂变径迹
        3.2.3 流体包裹体测温
第四章 南黄海中部隆起埋藏史研究
    4.1 CSDP-2 钻井揭示地层特征
        4.1.1 地层及岩心特征描述
        4.1.2 地层综合柱状图
    4.2 下扬子野外露头对比
    4.3 地震-地质构造层划分
        4.3.1 南黄海地震构造层特征
        4.3.2 基于CSDP-2 井的地震-地质构造层划分
    4.4 基于CSDP-2 井的剥蚀量计算
        4.4.1 声波时差法
        4.4.2 镜质体反射率法
        4.4.3 地层趋势面法
    4.5 中部隆起隆升剥蚀时间
    4.6 埋藏史分析
        4.6.1 埋藏史研究方法及原理
        4.6.2 数据准备
        4.6.3 单井埋藏史
第五章 南黄海中部隆起构造热演化史
    5.1 区域构造演化及响应特征
        5.1.1 区域构造事件
        5.1.2 断裂与地层变形特征
        5.1.3 基于重、磁特征的平面结构响应
        5.1.4 南黄海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特征
    5.2 现今地温特征
        5.2.1 CSDP-2 井温特征
        5.2.2 邻区地温场特征
    5.3 古温标热史恢复
        5.3.1 镜质体反射率法
        5.3.2 磷灰石裂变径迹法
        5.3.3 古温标热史恢复小结
    5.4 地球动力学模拟
        5.4.1 原理和方法
        5.4.2 模拟过程及参数校正
        5.4.3 结果分析
        5.4.4 中部隆起与北部坳陷热史演化趋势对比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参与课题

(9)东营凹陷民丰北带沙四段近岸水下扇沉积区成岩流体及其成岩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岩流体的来源
        1.2.2 成岩流体流动方式
        1.2.3 成岩流体的识别方法
        1.2.4 成岩流体与岩石作用机制
        1.2.5 成岩响应特征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样品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沉积环境及古地理
    2.4 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
第三章 砂砾岩体成岩作用特征
    3.1 砂砾岩体岩石学特征
        3.1.1 碎屑颗粒组分特征
        3.1.2 岩屑组分特征
    3.2 成岩作用事件及其特征
        3.2.1 机械压实作用
        3.2.2 成岩自生矿物类型
        3.2.3 矿物的溶蚀作用
        3.2.4 矿物交代作用
        3.2.5 矿物转化作用
    3.3 主要成岩自生矿物地球化学成分特征
        3.3.1 碳酸盐矿物
        3.3.2 硫酸盐矿物
        3.3.3 自生钠长石矿物
        3.3.4 石英胶结物
第四章 成岩流体的来源及其特征
    4.1 同沉积水
    4.2 大气淡水
    4.3 邻近泥岩转化流体
        4.3.1 早期压实排水
        4.3.2 有机酸和有机CO_2
        4.3.3 油气充注
    4.4 石膏脱水
第五章 成岩流体演化及其成岩响应
    5.1 地层温度和压力演化特征
        5.1.1 现今地层温度和压力
        5.1.2 地层温度和压力演化特征
    5.2 现今地层水性质
    5.3 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5.3.1 成岩作用阶段划分
        5.3.2 不同成岩阶段成岩矿物特征
        5.3.3 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5.4 成岩流体演化与成岩响应
        5.4.1 沙四下亚段成岩流体演化特征
        5.4.2 沙四上亚段成岩流体演化特征
        5.4.3 沙四段成岩流体演化与优质储层成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期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区勘探研究现状
    1.3 主要涉及的理论研究现状
        1.3.1 热演化史研究现状
        1.3.2 成藏期次研究现状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基底岩浆活动
    2.3 区域地层系统
        2.3.1 前侏罗系
        2.3.2 侏罗系
        2.3.3 白垩系
        2.3.4 新生界
第三章 雅布赖盆地构造格局及演化
    3.1 构造格局
        3.1.1 西部坳陷
        3.1.2 东部隆起
    3.2 断裂发育特征及对盆地沉积的影响
    3.3 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3.4 研究区隆升事件与磷灰石裂变径迹关系
        3.4.1 磷灰石裂变径迹法分析原理
        3.4.2 研究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
第四章 萨尔台凹陷埋藏史恢复
    4.1 不整合及构造层划分
        4.1.1 不整合及其地质意义
        4.1.2 研究区构造层划分及特征
    4.2 剥蚀厚度恢复
        4.2.1 镜质体反射率法
        4.2.2 声波时差法
        4.2.3 流体包裹体法
        4.2.4 地层厚度趋势法
        4.2.5 剥蚀量平面分布
    4.3 埋藏史模拟及分析
        4.3.1 模拟原理
        4.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热演化史研究
    5.1 现今地温场
    5.2 古地温场
        5.2.1 镜质体反射率反映古地温
        5.2.2 包裹体均—温度反映古地温
        5.2.3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反映古地温
    5.3 构造基底与沉降速率对古地温的影响
    5.4 热演化史模拟与分析
        5.4.1 基于镜质体反射率的热史模拟
        5.4.2 基于磷灰石裂变径迹的热史模拟
    5.5 烃源岩地化特征及成熟度演化
        5.5.1 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5.5.2 有机质成熟度特征及演化
        5.5.3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第六章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6.1 油气生成定量模型法
    6.2 流体包裹体法
    6.3 伊利石K-Ar测年法
    6.4 圈闭形成法
    6.5 饱和压力法
第七章 热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
    7.1 典型油气藏剖析
        7.1.1 Yt4油藏
        7.1.2 Yt5油藏
        7.1.3 Yt6油藏
    7.2 热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古地温梯度的探讨——以苏北盆地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D]. 卿元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浅层原油降解生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研究[D]. 黄晶. 长江大学, 2020(02)
  • [3]泌阳凹陷油气成藏过程及勘探潜力分析[D]. 张鑫.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古压力与古流体势恢复研究[D]. 刘力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高邮凹陷烃源岩热演化历史研究[D]. 蒋金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6]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D]. 刘宏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0)
  • [7]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成岩特征及有利勘探区预测[D]. 张磊.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8]基于CSDP-2井的南黄海中部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D]. 庞玉茂.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7(02)
  • [9]东营凹陷民丰北带沙四段近岸水下扇沉积区成岩流体及其成岩响应[D]. 马奔奔.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10]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期次研究[D]. 田涛. 西北大学, 2015(03)

标签:;  ;  ;  ;  

流体包裹体确定古热梯度的探讨——以苏北盆地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