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软骨发育不全1例

胎儿软骨发育不全1例

一、胎儿软骨发育不良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科,张玉薇,娄桂予,祁娜,康冰,肖海,吴东,高园,雷星星,王凤阳,霍晓东,张冰,廖世秀[1](2022)在《21例产前超声高度怀疑先天性骨骼系统畸形胎儿的遗传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提示骨骼系统畸形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的产前超声高度怀疑胎儿骨骼系统畸形的孕妇21例(孕妇和配偶均无骨骼系统畸形), 抽取羊水/脐带血、孕妇及其配偶外周血, 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或全外显子组测序, 并对全外显子组测序检出的"致病性""可疑致病性""临床意义未明"变异行Sanger测序验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骨骼系统畸形胎儿的遗传学病因。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染色体异常5例(21-三体4例, 18-三体1例)。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检出拷贝数变异异常1例(16p11.2微缺失综合征)。全外显子组测序检出单基因病10例, 累及8个基因(SGMS2、FGFR3、DYNC2H1、WDR35、TBX5、COL2A1、FGFR2、ALPL);检出14个基因变异, 包括7个数据库未报道过的新变异(DYNC2H1基因c.8129T>A、c.7126G>A、c.1030710320del、c.2641G>T, WDR35基因c.3085G>A、c.491G>A, COL2A1基因c.1070G>T)。结论对于孕妇和配偶均无骨骼系统畸形但产前超声检查高度怀疑先天性骨骼系统畸形的胎儿, 遗传因素是其先天性骨骼系统畸形的重要原因, 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拷贝数变异异常和单基因病。

袁婷婷[2](2021)在《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遗传学病因及妊娠结局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遗传学病因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超声诊断为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的1197例病例,对其超声类别进行分类;其中413例病例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进行检测,对所有遗传学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所有病例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1197例CAKUT胎儿的超声特征主要表现为肾积水、多囊性发育不良肾、肾发育不全和重复肾等。413例孕妇同意行介入产前诊断并进行遗传学检测,80例(19.37%,80/413)有显着的遗传学异常结果:其中25例为染色体数目异常,2例为染色体结构异常,380例行CMA检测显示40例有致病性/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0.53%,40/380),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是CAKUT中最常见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26例行WES检测显示13例有致病性/可疑致病/临床意义未明的变异(50.00%,13/26)。孤立性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的遗传学异常发生率为11.36%(36/317),合并其它系统异常的遗传学异常发生率为45.83%(44/96)(11.36%vs 45.83%,p<0.05)。对所有病例的妊娠结局进行追踪随访,活产755例,引产331例,宫内死亡10例,自然流产3例,失访98例。经产后超声诊断尿路异常的490例患者中,56例接受手术治疗,大部分因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引起的泌尿系梗阻,除1例肾积水术后无明显改善外,其余均恢复良好。在13例出生后不久死亡的胎儿中,只有3例是由于泌尿道梗阻导致的,2例为婴儿型多囊肾;余423例出生后生长发育均正常。患肾积水的胎儿出生后手术率为15.94%(40/251),术后恢复好。109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活产胎儿中3例(2.75%,3/109)出生后行患侧肾切除术。存在遗传学异常的泌尿系统畸形的患儿中,13例活产,其中4例出现生长发育迟缓,1例产后1年因心脏异常死亡。产前遗传结果正常的329例患儿中,243例活产,其中2例出生后不久死亡,70例人工终止妊娠,4例胎死宫内,12例失访。妊娠晚期的肾盂前后径被用来预测产后是否需要手术,当肾盂前后径截断值为17.5mm时,预测灵敏度为63.2%,特异性为94.7%。结论:CAKUT主要的遗传学病因是拷贝数异常和基因异常。CMA在CAKUT并且核型正常CAKUT胎儿中有重要的价值,可将检出率提高4%;WES能显着提高产前诊断中不明原因CAKUT胎儿的遗传学检出率。孤立的泌尿系统异常的胎儿出生后预后良好,存在肾积水比其它泌尿系统异常的患儿出生后手术的可能性大,但大多数预后良好;合并其它系统异常尤其是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胎儿预后不佳。无基因异常的孤立性CAKUT患儿预后不良的概率为2.56%(6/234)。妊娠晚期肾盂前后径≥17.5mm可用于预测胎儿出生后是否需要手术。

李林,杜开先,张晓莉,董燕,关静,甘玲,贾天明[3](2021)在《ARSE基因突变导致X-连锁隐性遗传点状软骨发育不良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分析》文中指出背景 X-连锁隐性遗传点状软骨发育不良(CDPX1)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骨骼和软骨发育障碍性疾病,致病基因为ARSE基因。目前国内报道较少,且均为新生儿,尚无儿童患者表型报道。目的分析ARSE基因突变致CDPX1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6月确诊的1例ARSE基因突变致CDPX1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全外显子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以"点状软骨发育不良""芳香基硫酸酯酶E"和"chondrodysplasia punctate""ARSE"为检索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以及人类基因组突变数据库(HGMD)检索建库至2020年2月的相关文献,总结ARSE基因突变致CDPX1患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结果本例患儿,男性,胎儿超声发现鼻梁低平,出生后呼吸困难,混合性耳聋,鼻发育不良,四肢短,手指短,认知及运动发育落后,房间隔缺损,X线检查示有典型的点状钙化。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发现ARSE基因c.1219G>A(p.E407k)半合子变异,患儿父亲与姐姐该位点为野生型,患儿母亲为杂合突变,该变异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经数据库检索到ARSE基因突变致CDPX1且有详细临床表型的病例23例,其中男22例,女1例,胎儿期确诊4例,其中2例活产,1例26周流产,1例不详;1例因出现新生儿期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临床表现:面中部发育不良,远端指骨短,脊柱及四肢长骨等点状骨骺,呼吸功能不全,听力异常,脊柱弯曲或椎体形态异常,鼻孔狭窄或闭锁,矮小,先天性心脏病,认知障碍,颈部短,气管及支气管钙化,气道狭窄,喉软骨钙化,肌张力低下,并趾畸形,体质量增长缓慢,喂养困难,宫内生长受限,小于胎龄儿,白内障,胸廓小,椎管狭窄,关节挛缩。其中胎儿期表现:面部扁平,不同程度的鼻发育不良,鼻梁凹陷,脊柱弯曲异常,椎体异常,椎管狭窄,上肢短,骨骺及脊柱弥漫性点状钙化,长骨发育不良,胎儿生长受限。通过HGMD检索到47个ARSE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单个或多个外显子缺失、完全缺失、染色体易位。结论首次报道ARSE基因c.1219G>A变异所致CDPX1,扩大了ARSE基因的突变谱,且报道了患者从胎儿期到2岁的临床表型,有助于对CDPX1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的认识。

鲁建央,怀磊,鲁才娟,吴雅枫,朱惠青,詹欣,翟洪波[4](2020)在《17例骨骼发育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与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骨骼发育异常胎儿的产前遗传学检测策略。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前超声检查中检出骨骼发育异常并行遗传学检测的17例胎儿的资料,分析遗传学检测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 12例胎儿股骨长/足底长<0.9, 13例通过遗传学检测找到骨骼畸形的病因,包括1例染色体非整倍体、3例致病性微缺失微重复、9例基因变异,涉及FGFR3、COL1A2、GPX4及ALPL基因。结论对产前超声股骨短小的胎儿,在染色体核型和微阵列分析基础上,对FGFR3基因及骨病相关基因进行测序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曾婧[5](2020)在《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家系的分子诊断并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胎儿骨骼疾病为少见疾病,尤其是同时合并有短肋、胸廓狭窄、短肢的胎儿骨病。而且胎儿骨骼疾病在产前较难单纯通过超声明确诊断,因相似表型的骨病可能有不同的致病基因及不同的疾病所致,因此胎儿骨骼疾病的产前诊断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难点。近年来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不断揭示疾病病因,使得临床医师对这些有相似表型的罕见病从致病机制、基因等层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研究目的】本文意在通过一个罕见的胎儿遗传性骨病家系: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的家系病例,就其分子诊断及临床分析,检索相关文献并复习,结合病例,系统地了解、认识这种类型的胎儿骨骼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超声诊断、基因的产前诊断及其研究进展,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研究方法】收集该家系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分子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中英文有关于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疾病的详细报道的相关病例或文献,系统复习、探讨这类疾病的临床特点、产前诊断、致病机制及基因、研究进展。【结果】1.病例资料:该家系中孕妇既往有胎儿致死性骨骼发育不良的不良妊娠史,第三次妊娠产前超声再次提示胎儿短肢、胸廓狭窄,股骨长/腹围为0.14,考虑为致死性发育不良而引产。引产后行针对遗传性骨病的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检出胎儿携带DYNC2H1基因的一个纯合突变c.4267C>T(p.Arg 1423 Cys);通过Sanger验证,孕妇夫妻双方均检出DYNC2H1基因的c.4267C>T杂合子突变携带,通过生物信息分析验证其致病性。因此,结合基因结果、胎儿超声及产后影像学等,此病例先证者最终诊断为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2.检索的病例、文献中,中文文献共检出2例诊断为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的病例,2例短肋多指综合征,38例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英文文献检出2例诊断为短肋胸廓发育不良3型的病例,12例短肋多指综合征(I、II、Ⅲ型),因故不能统计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这3种疾病均表现为短肢、短肋、胸廓发育不良,但纵观所有病例,国内文献所提供信息有限,比如缺乏患儿的详细检查结果、查体等,而且鲜少进行进一步的基因检测等明确病因,因此病例均未分型;国外文献大部分较为详细,包括患儿或胎儿的产前、产后、超声、放射学、尸检或基因检测等结果均较为详细,因此疾病的分型有理有据。【结论】1.本文报道了一个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的家系,分析从先证者的临床表型——短肢、短肋、胸廓发育不良,到分子诊断——基因检测发现DYNC2H1基因突变,且为罕见的DYNC2H1基因纯合子突变,再到遗传规律——先证者父母为表型正常的DYNC2H1基因杂合子突变携带者,符合此疾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故此明确诊断为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2.随着外显子测序这些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纤毛疾病致病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临床医师进一步认识短肋不良胸廓发育不良这类罕见胎儿骨骼疾病。明确的基因诊断有助于为患者提供遗传咨询信息并指导下一次妊娠。

支秀芳[6](2020)在《非对称性联体双胎5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2008年3月17日至2017年3月24日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5例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病例,复习国内外中英文相关文献,分析总结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过程、预后等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2008年3月17日至2017年3月24日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5例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病例的病历资料,同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中文报道病例、通过检索Pub Med数据库收集英文报道病例,回顾从199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国内外中、英文报道的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病例,汇总并总结该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就诊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5例病例中,4例患者为男性,1例为女性。2例寄生于腹部,2例寄生于脊柱,1例为胎中胎。5例患者中其中1例为弃婴,其余4例中,仅1例(胎中胎)于母亲孕25周时于产前超声检查中诊断,余均于生后发现。5例患者均接受了分离手术,手术时患儿年龄为9天-6月,5例患儿均通过一期手术成功分离寄生胎。5例患者切除寄生胎全部送检病理,病理结果均证实为非对称性联体双胎。术后恢复中,除1例伤口发生感染积极对症处理后恢复外,其余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均恢复顺利,情况良好。非对称性联体双胎分为外生性寄生胎和内生性寄生胎,中文外生性寄生胎的报道病例共18例,加上本文报道的外生性寄生胎4例,共22例,英文外生性寄生胎共83例,中英文报道的外生性寄生胎合计105例。中文内生性寄生胎的报道病例共73例,加上本文报道的内生性寄生胎1例,共74例,英文内生性寄生胎报道病例共126例,中英文报道的内生性寄生胎合计200例。文献复习中,非对称性联体双胎国外报道病例最多的国家是印度。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中男性较女性占优势,外生性寄生胎寄生部位最常见的是腹部和脊柱,寄生胎最常见的血液供应来源于镰状韧带血管,最常见的主胎合并畸形为腹壁相关畸形,尤其是脐膨出。外生性寄生胎中寄生胎最常见结构为肢体,其次为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绝大部分接受分离手术治疗,17例术后恢复不畅,12例随访中遗留不同程度的畸形或异常。内生性寄生胎最常见寄生部位为腹膜后,寄生胎最常见的血液供应来源于主动脉和肠系膜血管,主胎合并畸形较少见。寄生胎数量多为1个,最常见结构为肢体。内生性寄生胎大多数接受手术治疗,1例术中死亡,13例术后恢复不畅,4例随访中遗留不同程度畸形。结论1.非对称性联体双胎非常罕见,分为外生性寄生胎和内生性寄生胎,男性占优势,内生性寄生胎较外生性寄生胎多见。2.孕期超声检查无创、安全、可重复操作,是目前诊断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的主要方法,早期发现双胎畸形对优生优育及孕母健康非常重要,临床要提高对孕早期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不同类型超声表现的认识。3.术前完善CT、MRI等检查辅助了解联体双胎之间连接部位的局部解剖并提示两者之间的血管沟通情况,对手术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4.较对称性联体双胎而言,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主胎合并畸形较少,双胎间器官融合较少见且更轻微。最常见合并畸形为包括脐膨出在内的腹壁发育畸形,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畸形。5.非对称性联体双胎一经发现必须手术分离寄生胎,最佳分离时间为生后1周到1岁。若出现危及主胎生命的情况,如主胎呼吸窘迫、肠坏死、寄生胎活动性出血等,需要紧急手术治疗。寄生胎最常见的结构为肢体,其血供来源方面,外生性寄生胎最常见的为镰状韧带血管,内生性寄生胎为主动脉。6.非对称性联体双胎预后与双胎之间连接范围、器官融合程度、主胎并发畸形有关,一般成功施行分离手术后,预后良好。但亦有术后恶性复发病例报道,仍需定期随访。7.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的治疗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知识,需要组建多学科团队共同诊疗。

贺诗卉[7](2020)在《产前超声提示结构异常胎儿的遗传学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针对超声提示结构异常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低深度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以及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WES)检测,明确胎儿结构异常的遗传学病因,研究并初步探索序贯产前诊断技术在超声提示胎儿结构异常中的应用流程和策略。方法:选择产前超声诊断为结构异常的胎儿68例,经知情同意后,抽取孕妇羊水或脐带血作为研究标本,对收集到的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和CNV-seq检测技术检测,根据相关指南判定异常的致病性。对于上述检测方法均未检测出致病或可能致病结果的部分骨骼系统异常病例,进一步做WES检测。检测异常结果均经其他遗传学技术验证。所有检测前、检测后均进行详细的遗传咨询。结果:1.对68例结构异常胎儿进行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核型分析共检出5例异常,包括1例46,XN,del(6)(q25.3);1例47,XN,+21;2例45,X;1例胎儿12号染色体有未知来源的染色体片段,结合该病例CNV检测结果回顾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胎儿核型为46,XN,der(12)(12pter→12q24.32::19p13.2→19pter)mat,追溯检查父母双方核型,确定胎儿母亲为微小染色体平衡易位,其核型为46,XX,t(12;19)(q24.32;p13.2),结果经FISH验证为12、19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核型检测异常检出率为7.4%(5/68)。应用CNV-seq检出异常结果21例,异常检出率为30.9%(21/68),3例为非整倍体改变导致的致病性异常,18例为拷贝数变异导致的微缺失微重复(其中6例为致病改变,3例为可能致病,3例为临床意义不明CNV,6例为良性CNV)。2.对3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均未见明显致病性,且自愿选择做全外家系分析的孕妇使用WES检测,明确致病性突变2例,可能致病基因突变1例。病例20存在FGFR3基因c.1620C>G杂合突变,该突变与胎儿长骨偏短有关,导致相应蛋白质序列水平上第807位的终止密码子变成亮氨酸,为致病突变;病例22存在COL1A1基因c.3505G>A杂合突变,该突变导致了蛋白质序列水平上1169位甘氨酸变为丝氨酸,为致病突变;病例21存在FGFR3基因c.2420C>G杂合突变,该突变导致第540位天冬酰胺变为赖氨酸,为可能致病基因突变。上述病例基因突变均为错义突变,Sanger验证结果均与WES结果一致,经家系分析均为新发突变。结论:1.CNV-seq检测对致病性和可疑致病的检出率较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检出率高,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异常结果检出率。2.证实并提出亲代隐匿性平衡易位的存在。通过CNV检测胎儿的微缺失/重复逆向发现了亲代潜在的微小的平衡结构异常,明确了该类胎儿及家系异常的遗传学因素,为下一步妊娠方式选择提供完善的遗传咨询基础。3.根据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结果,产前超声提示结构异常的胎儿,应进行完善的遗传咨询,可进行序贯性遗传学检测;当高度怀疑单基因时也可进行联合的遗传学检测策略,以寻求全面性的遗传学检测,提高产前诊断检出率,提高性价比。4.当现有产前诊断流程无法明确遗传学病因时,WES可以提高超声提示结构异常尤其是骨骼异常胎儿的遗传学诊断潜力,可进一步提高致病性遗传学病因检测效率。5.将WES用于骨骼异常胎儿的遗传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明确了异常胎儿的新发突变遗传学致病机理,增加了针对疑似可能致病位点的新的证据,完善了胎儿软骨发育低下和脆骨病外显子组数据库。6.专业的遗传咨询在序贯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应贯穿于产前检测始终。

张鑫悦[8](2019)在《孕早中期胎儿肢体短小病因分析及胎儿软骨发育不全无创检测》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全外显子组测序用于妊娠早中期严重肢体短小胎儿的病因分析目的:使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为妊娠早、中期严重肢体短小胎儿查找致病原因。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妊娠早、中期严重四肢短小胎儿共14例。14例孕妇知情同意后均行引产术,其中6例同时取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引产后取胎儿组织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三人家系(Trios)分析模式,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检测和WES,并对WES检测到的可疑致病位点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6例胎儿核型未见异常;14例胎儿CNV检测均未见变异。14例胎儿的WES结果示,11例胎儿发现致病或可能致病的调控骨骼系统发育的关键基因突变,包括 COL2A1、FGFR3、COL1A1、COL1A2、DYNC2LI1、TRIP11等;余3例未发现疾病相关性较高的基因变异。WES对妊娠早、中期严重四肢短小胎儿诊断的阳性率为78.6%(11/14)。结论:①孕早中期胎儿严重股骨短小多为单基因遗传病。②应用WES家系模式诊断阳性率高,可为大部分病例查明致病原因。第二部分:运用ddPCR技术进行软骨发育不全无创产前筛查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微滴式数字PCR无创筛查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可行性。方法:胎儿罹患ACH风险较高的孕妇纳入本研究。羊膜腔穿刺取10ml羊水行Sanger测序检测FGFR3 c.1138位点,如未发现突变则进一步行SNP-array检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羊穿前抽取孕妇外周静脉血10ml提取血浆游离DNA。另外,制备模拟胎儿FGFR3 c.1138 G>A突变的孕妇游离DNA样本,胎儿DNA突变频率为50%,25%,12%,6%,3%,1.5%,1%和0.4%,探索ddPCR反应条件及检测探针的稳定性。用ddPCR技术对胎儿罹患ACH高风险的孕妇血浆游离DNA样本检测FGFR3 c.1138 G>A位点,检测结果与羊水Sanger测序及妊娠结局比对,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评估ddPCR对临床样本无创检测的效能,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ddPCR对设定的不同胎儿DNA浓度的模拟样本FGFR3 c.1138G>A突变检出率均为100%,阴性和空白对照未检出。42例胎儿罹患ACH高风险的孕妇,共34例接受了羊膜腔穿刺,经Sanger测序共发现11例为FGFR3 c.1138G>A突变,确诊为胎儿为软骨发育不全,23例未发现携带FGFR3 c.1138G>A突变,其余8例未穿刺的病例新生儿随访排除了 ACH。42例孕妇血浆行单盲法ddPCR检测,检出11例有FGFR3 c.1138G>A突变,31例为野生型,与羊水测序结果及妊娠结局一致。ddPCR检测灵敏度为100%(95%CI:71.5%~100%),特异度为 100%(95%CI:88.8%~100%),阳性预测值为 100%(95%CI:71.5%~100%),阴性预测值为 100%(95%CI:88.8%~100%)。结论:ddPCR检测母血游离DNA可以准确的检出胎儿ACHFGFR3 c.1138 G>A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均达100%,检测出胎儿FGFR3 c.1138G>A突变,可有望用于孕早期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无创产前筛查。

黄炜然[9](2018)在《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疾病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骨骼发育异常的胎儿超声表现及基因诊断结果,探讨中国人群中骨骼发育异常胎儿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初步建立产前诊断方法。【方法】1.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0月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前诊断与胎儿医学中心就诊的超声提示胎儿骨骼发育异常可能的妊娠孕妇病例共32例,且均经早期血清学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测或染色体核型分析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可能;2.详细记录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年龄、电话、孕产史、末次月经、夫妻双方身高、超声诊断日期及孕周、超声诊断、基因学诊断、妊娠方式、既往病史、不良生育史、羊膜腔穿刺术指征;3.收集此32例胎儿超声检查资料:包括孕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超声检查的结果、孕20-24周排畸超声筛查的结果、各孕周胎儿生长监测结果,主要数据包括:头臀长(crown-rump length,CRL)、颈后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头围(head circumference,HC)、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AC)、股骨长(FL)、股骨长/腹围(FL/AC)、心胸比值以及有无胎儿多发结构畸形、颅骨骨化程度、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AFI)。4.此32例病例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行遗传性骨病基因检测或医学外显子测序作为诊断参考。6.收集孕妇及其丈夫外周血进行Sanger验证共27例,夫妻双方同时行医学外显子测序的共5例。【结果】1.孕妇平均孕次为(1.56±0.61)次,均否认既往不良妊娠史,均否认既往不良妊娠史,此次妊娠均为单胎妊娠。孕妇平均年龄(28.94±3.56)岁,孕妇平均身高为(160.63±2.77)cm。配偶平均的年龄为(30.56±3.22)岁,配偶平均身高为(171.66±2.90)cm。超声诊断骨骼异常时孕周为12-(+5)-32-(+5)周,平均孕周为(23.88±3.27)周。2.超声提示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32例病例中,长骨短小共32例(100%),长骨成角弯曲共20例(62.5%),头围增大共2例(6%),宫内骨折1例(3.1%),骨骼缺如2例(6%),心/胸比例增大15例(46.8%),股骨长/腹围比例减少10例(31.2%),颅骨骨化程度降低6例(18%),羊水过多6例(18%)。3.本研究超声与基因均诊断为致死性骨骼发育异常病例共6例,其中3例为成骨发育不全II型,2例为软骨发育不全,1例为致死性发育不良I型,3例与超声表现型相符,超声诊断对致死性骨骼发育异常病例敏感度为100%。4.基因诊断32例病例中,27例(84%)行遗传性骨病基因检测,5例(16%)行医学外显子组测序检测。32例(100%)病例均行父母双方验证,其中Sanger验证有27例,医学外显子测序验证有5例。基因检测提示胎儿基因异常病例共29例(90.6%),未提示基因异常共3例(9.3%)且均为行遗传性骨病基因检测病例。基因检测诊断成骨不全6例(18.7%),软骨生成不全2例(6.25%),软骨发育不良7例(21.8%),致死性发育不良1例(3.1%),Marinesco-Siogren综合征1例(3.1%),Robinow综合征1例(3.1%),纤维软骨增生I型1例(3.1%),Bruck综合征1例(3.1%),有9例(28.1%)病例诊断为骨骼发育异常,未能明确分型。5.两种不同的基因检测方法对比,骨骼发育异常基因panel检测阳性率为88.9%(24/27),医学外显子测序检测阳性率为100%(5/5)。【结论】1.胎儿骨骼异常可仅表现为长骨偏短,对产前超声仅提示长骨偏短的胎儿行基因检测是必要的。2.产前超声可鉴别部分致死性骨骼发育异常,但对具体骨骼异常分型仍存在困难3.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股骨长度低于相应孕周均值8SDs,心/胸比例>0.6和(或)股骨长/腹围<0.16,提示致死性骨发育不良。当低于相应孕周均值4SDs,高度提示骨骼发育不良的可能性,若合并特征性骨骼发育异常超声表现,可行基因panel;低于均值2SDs-4SDs时,可行医学外显子检测以排除其他系统遗传性疾病;4.医学外显子可提高骨骼发育异常在产前的检出率,对其父母双方外周血行医学外显子检测不仅能进行验证,并能发现新的致病位点,指导下次妊娠。

董兴盛,江陵,陆林苑,王李洁,王德刚[10](2018)在《23例股骨短胎儿的产前诊断及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股骨短胎儿的临床特征,探讨胎儿股骨短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案,为该类胎儿的围生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7年6月因胎儿股骨短在该院就诊孕妇23例的临床资料,通过介入性产前诊断获取胎儿标本,对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检测,同时行Sanger测序检测胎儿是否存在软骨发育不全的致病基因FGFR3基因c.1138G>A突变。结果 23例妊娠晚期股骨短胎儿中,8例胎儿(34.8%)遗传学检测结果异常,其中4例21-三体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征,1例发现胎儿SHOX基因缺失导致Leri-Weill综合征,2例检测发现FGFR3基因c.1138G>A突变确诊胎儿软骨发育不全。染色体异常胎儿、软骨发育不全胎儿及孤立性股骨短胎儿的股骨长z值分别为-3.09(-2.4-7.5)、-5.16(-5-5.33)和-3.11(-2.5-6.66)。结论对于股骨短胎儿需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获取胎儿标本进行遗传学检测。胎儿股骨短的病因复杂,胎儿股骨短合并其他超声结构异常时需排除染色体数目异常;胎儿股骨长明显缩短,合并头围增大、股骨弯曲时需警惕软骨发育不全。

二、胎儿软骨发育不良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胎儿软骨发育不良1例(论文提纲范文)

(2)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遗传学病因及妊娠结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英中文索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3.1 1197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产前超声结果
    3.2 遗传学检测结果
    3.3 妊娠结局
讨论
    1.CAKUT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2.CAKUT胎儿的CMA分析
    3.CAKUT胎儿中的WES分析
    4.CAKUT胎儿的预后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胎儿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的产前诊断及预后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ARSE基因突变导致X-连锁隐性遗传点状软骨发育不良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体格检查
    1.3 影像学检查
    1.4 全外显子测序检查
2 文献复习
3 讨论

(5)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家系的分子诊断并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
文献复习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职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6)非对称性联体双胎5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对象
        1.1.2 方法
    1.2 结果
        1.2.1 报道的5例非对称性联体双胎
        1.2.2 外生性寄生胎
        1.2.3 内生性寄生胎
    1.3 讨论
        1.3.1 概述
        1.3.2 病因和发病机制
        1.3.3 临床特征
        1.3.4 术前诊断
        1.3.5 鉴别诊断
        1.3.6 治疗
        1.3.7 预后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对称性联体双胎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产前超声提示结构异常胎儿的遗传学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及中文对照
前言
研究对象、实验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结构异常胎儿产前诊断技术路线
    3.实验材料及试剂
    4.实验方法
        4.1 细胞的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制备和分析
        4.2 FISH检测
        4.3 CNV-Seq 变异测序分析
        4.4 全外显子组(WES)测序
结果
    1.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NV-seq结果
    2.WES检测结果
    3.不明原因结构异常胎儿产前诊断流程及策略
分析与讨论
    1.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分析
    2.拷贝数变异分析
    3.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分析
    4.序贯产前诊断技术应用及创新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8)孕早中期胎儿肢体短小病因分析及胎儿软骨发育不全无创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全外显子组测序用于妊娠早中期严重肢体短小胎儿的病因分析
    1.背景
    2.资料与材料
    3.方法
    4.结果
    5.讨论
    6.结论
第二部分: 运用ddPCR技术进行软骨发育不全无创产前筛查的初步研究
    1.背景
    2.材料
    3.试验方法
    4.结果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疾病的基因型与表现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家族史
第二章 超声诊断
第三章 基因检测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胎儿骨骼发育异常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10)23例股骨短胎儿的产前诊断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超声检查方法
        1.2.2 遗传学检查方法
2 结果
    2.1 产前超声结果
    2.2 遗传学检测结果
    2.3 股骨短胎儿z值及出生后随访
3 讨论
    3.1 胎儿股骨短和染色体异常
    3.2 胎儿股骨短和骨骼发育异常
    3.3孤立性股骨短
    3.4 妊娠中晚期股骨短胎儿产前诊断策略

四、胎儿软骨发育不良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21例产前超声高度怀疑先天性骨骼系统畸形胎儿的遗传学分析[J]. 杨科,张玉薇,娄桂予,祁娜,康冰,肖海,吴东,高园,雷星星,王凤阳,霍晓东,张冰,廖世秀.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2(01)
  • [2]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遗传学病因及妊娠结局分析[D]. 袁婷婷.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3]ARSE基因突变导致X-连锁隐性遗传点状软骨发育不良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分析[J]. 李林,杜开先,张晓莉,董燕,关静,甘玲,贾天明. 中国全科医学, 2021(14)
  • [4]17例骨骼发育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与遗传分析[J]. 鲁建央,怀磊,鲁才娟,吴雅枫,朱惠青,詹欣,翟洪波.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0(11)
  • [5]短肋胸廓发育不良综合征3型家系的分子诊断并临床分析[D]. 曾婧.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6]非对称性联体双胎5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 支秀芳.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产前超声提示结构异常胎儿的遗传学检测研究[D]. 贺诗卉.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8]孕早中期胎儿肢体短小病因分析及胎儿软骨发育不全无创检测[D]. 张鑫悦.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3)
  • [9]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疾病的基因型与表现型[D]. 黄炜然. 广州医科大学, 2018(05)
  • [10]23例股骨短胎儿的产前诊断及临床分析[J]. 董兴盛,江陵,陆林苑,王李洁,王德刚. 中国妇幼保健, 2018(09)

标签:;  ;  ;  ;  ;  

胎儿软骨发育不全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