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投资,再现神通——浅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引进投资,再现神通——浅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一、招商引资再显神通——浅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论文文献综述)

丘小玲[1](2020)在《大理鹤庆新华村银器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20字总要求中,产业兴旺被列为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之首,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和前提。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的银器制作技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现已发展为滇西、云南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产业之一,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本文是在民族政策视域下对新华村银器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本文主要描述和分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新华村银器手工技艺的形成,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新华村“小炉匠”挑着担子“走夷方”的经历。第二,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包产到户,允许从事个体经济,新华村手艺人开始前往藏族地区学习金属器物表面的纹样和工艺,积累了技术和资本。第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国家允许私营企业存在和发展,在新华村大力发展银器产业和旅游业的背景下,大部分新华村工匠陆续带着手艺和订单回到新华村开店办厂,银器产业的发展逐渐市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第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华村开始建设特色小镇,再次拉动新华村的旅游市场,促进银器产业发展。第五,分析政策如何推动银器产业发展,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并提出一些政策供给建议。本文运用了民族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学科方法,并且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对文章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发展为民族文化产业,是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市场经济政策持续作用的结果。新华村从一个白族传统村落发展为一个银器产业特色小镇,是政策推动下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传统农业空间重构为商品市场空间的结果。新华银器产业不仅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而且在生态、乡风和社会稳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华村的典型案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可以为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赵晓奔[2](2019)在《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协同演化研究是产业组织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尝试结合产业组织学、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复杂系统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进行研究,以期提供能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之间的协同演化。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是通过“企业家精神”建立反馈环进行协同演化的:制度激励企业家迸发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推动技术创新,进而驱动产业发展,而制度变迁由地方政府竞争引致而起。这其中包含制度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三个环节,其中企业家精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制度、技术创新、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耦合起来。本文提出地方政府竞争影响制度变迁的机制。地方政府之间开展竞争,为了赢得优势,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学习,从而在现有存量知识的基础上改善知识结构并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主要通过四条途径型塑制度变迁。一是意识形态。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思想观念不断突破、调适的过程,伴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是制度变迁,从经济和政治方面相应地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思想观念是否及时转变,转变得快还是慢,是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内容。二是政治企业家的知识和偏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取决于官员素质和能力之争,有能力的官员能感知到并实现发展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没有能力的,就会丧失机遇,一旦失去机遇就可能延误一代甚至几代的发展。显然,政治企业家的学习对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地方政府类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地方政府最为突出的类公司特征是地方政府官员具有了类似于“企业家”的决策权力。“地方政府类公司化”揭示了地方政府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影响制度变迁的重要途径。四是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一个地方的制度创新水平与这个地方的治理水平大有关系。地方政府改进治理水平的过程,也就是一些规范社会运作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制度变迁过程。鉴于地方政府官员的能力水平,加之地域文化影响,使每个地方的政府治理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次,采用模拟仿真、案例分析、实证研究三种方法进行研究。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角度构建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的概念模型。该模型由产业环境行为和企业行为构成一个人工生命环境,企业在一定产业环境中运行。潜在企业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决定是否进入市场,在位企业根据盈利、资本存量、市场份额等情况决定是否退出。产业环境行为包括政府支持、区域企业家精神、市场总需求,企业行为包括创新、产品竞争、市场退出、建立新企业。根据概念模型和参数赋值,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设定20个时期进行模拟实验,模拟模型运行的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一是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均随时间的变化不断增长。二是发现居民对创业创新的认知和新增企业数量对企业家精神的生成和演化影响较大,新增企业家数量体现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这说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对企业家精神具有深刻的影响。三是制度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制度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制度、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与产业之间协同演化。以温州电气产业发展为例对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演化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推动温州电气产业演化的动力是制度和技术的协同演化,而制度与技术的协同演化是通过激发企业家精神来推动的。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在温州电气产业演化过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政府官员的知识和偏好型塑了温州电气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变迁方向。设定计量模型,构建了制度质量方程、技术创新方程、企业家精神方程、产出规模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制度滞后一期对制度质量产生负向显着影响,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对制度质量都产生正向显着影响;企业家精神、制度质量、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显着影响;制度质量、二阶制度质量对企业家精神产生正向显着影响;二阶资本投入、人力资本、制度质量、二阶制度质量、一阶企业家精神都对产出规模有正向显着影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再次,本文在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一是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以企业和产业互动演化为框架,设计产业发展人工生命环境,构建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概念模型,并运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二是建立制度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三个反馈环,并构建能力—机会—企业家精神生命周期矩阵图,分析企业家精神在制度、技术创新协同演化过程中的“催化剂”作用。三是构建地方政府竞争—学习—制度变迁分析框架,提出中国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通过意识形态、政治企业家知识和偏好、地方政府公司类公司化、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等途径型塑制度变迁。四是构建制度质量方程、技术创新方程、企业家精神方程、产出规模方程,设定计量分析模型。第四,提出了四点简要政策建议。一要建立健全决策科学、运行规范、执行有效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二要把改善营商环境作为制度竞争的核心。三要营造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四要引进高端创新要素。

涂俊[3](2017)在《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值城市化发展重要时期,面临农业现代化转型及后工业化发展之际,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农耕时代流行的传统庙会及其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庙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呈现两极分化状态:一是过度利用和开发带来的原生态的缺失,造成社群文化基因断裂;一是让位于市场经济使庙会的场所空间不被重视而面临消亡,文化多样性由此消失,文化的生态平衡将被打破。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传统村落环境中,长期以农业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庙会文化环境也遭到人为破坏,同时对以庙会为载体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研究与探索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任务。本论文以此为目标,通过综述形式从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方向对庙会及其相关理论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汲取庙会文化发展脉络,分析和定位研究方向及范畴;首先从庙会的起源和发展、价值观念、庙会文化功能等几方面综合分析阐述庙会的历史演进与空间发展脉络;其次运用交叉学科理论分析庙会文化生态关系及其生态适应,宏观上把脉庙会与人居环境关系,解析庙会宗教空间的环境意象与活动空间场所精神;第三分析庙会空间形态的要素关系,从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要素解析庙会空间环境,再从空间结构与功能深入分析,功能空间如何更好地为庙会活动服务;第四,庙会传承和发展问题。面对城镇化发展引发对当代庙会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利用庙会空间形态来传承其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空间,留住城市与乡村的文脉肌理、传承民间的记忆。因此,论文共同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庙会文化的历史演进历程2.文化生态环境与场所精神构筑3.庙会空间形态要素关系及构成4.庙会空间组合与环境和谐设计5.庙会空间功能如何服务人群需要6.建筑空间意象与历史文脉继承7.庙会文化空间价值取向及价值标准8.陕西庙会传承与发展方向9.庙会文化空间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为了更好的解决以上几个问题,文章将在整体上对庙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进行梳理,通过庙会空间结构、组合、功能空间设计的实证分析,对庙会空间环境与形态进行深层分析,寻找庙会活动空间功能的优化设计思路,以完善城乡公共空间体系,揭示传统庙会环境对当前城乡建设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希望本研究能够使传统庙会在新时期建设中寻找更适宜的发展,以期促进庙会文化的持久传承。

徐勇[4](2016)在《种豆得瓜: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产业绩效及动因》文中研究表明传统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低效率使得农村恢复家庭经营,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工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创造世界独一无二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文章认为要将集体经济置于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两个转变的大背景下考察。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品质使其在不同产业领域具有不同的适应性。集体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成就,在于适应了中国和世界工业化进程中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及高科技产业进程中的需求,并有着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所不具有的比较竞争优势。随着内外因素的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着转型升级。

王旭,李金虎,姜永盛[5](2015)在《全民创业“福山模式”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山,历史悠久、商业繁荣,自古就有"重商、亲商、爱商"的优良传统。多年来,福山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重商文化的传承,坚持大规模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度推进企业发展、大手笔培植产业集群,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忙创业、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地方育产业"的生动局面,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全民创业"福山模式"。重商文化底蕴深厚一是创业意识根深蒂固。福山的历史,与移民息息相关。早在

陈小文[6](2014)在《城乡结合部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以江宁淳化街道为例》文中提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显着标志就是城市化,这也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居民素质的一个必要阶段。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现阶段也正是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发展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的,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城市化更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同世界接轨的迫切需求。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逐渐向现代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必经途径,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中也是一条必由之路,这是化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更是经济结构转型的门径。城乡结合部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区域,它以城市和农村的原有地域为基础,并逐渐演化。一般来说,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的交接处,可以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同时还肩负着向城市的居民生产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生活物质用品、工业发展的原材料等。城市土地的利用特征和农村土地的利用特征均可以在城乡结合部里有所体现。城乡结合部处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上,对于沟通城乡发展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城市,同时,城乡结合部还要保证传统农业土地上的生产功能,不能使最基本的农耕土地退化,影响农业的生产。因此,城乡结合部上的土地规划和利用,是一个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建设过程的土地利用和在传统农业用途上的土地利用。充分利用好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在实际土地规划上既可以满足城市进一步扩张所急需的建设用地,而且也可对传统农耕地进行保护。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为了实现自身实用价值,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收益,在中国的基本国情下,势必会选择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形式,在多元产业间和邻近区域间有效转移,这种转移又有自发性,而且深受转移的成本、劳动力素质和市场多端化需求等不同层次因素的影响。因此,本论文指出,政府未来“三农”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在于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增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以及扩大转移后的就业市场,要逐步扩大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本文首先总结不同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对我国发展的借鉴意义,然后分析城乡结合部和此基础上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并采用理论联合实际的方法,以江苏省江宁区淳化街道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并佐以系统化的总结分析,归纳淳化街道发展优势,突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陈振平[7](2013)在《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国家—市场的范式》文中提出中国的供销合作社制度广泛创建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和创新是国家力量与市场力量综合的结果。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与创新可以在民国时期寻找到一些渊源。民国时期的合作社作为实现“三民主义”的一种工具,与政权紧密结合,在政治、经济及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政权以苏联合作社为样板实行计划合作经济的道路,将合作社作为实现农业及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纳入到国家统一的经济建设计划之中。这个时期的供销合作社作为连接城乡物资流通的桥梁,以统购统销或派购的方式将农村生产的物资转移到城市,将城市的工业制成品转移到农村,在这个过程中的工农业产品价值剪刀差帮助工业化积累了资金。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家的力量开始从基层的微观经济细胞中撤出,市场的力量开始成为引导基层市场运行的强大的动力,供销合作社开始探索办“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实际上,国家力量的相对退出并不意味着供销合作社可以自然而然地在市场力量推动下建成为众所期待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力量的相对退出反倒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改制)一度变得无从下手。到了21世纪,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新一届中央政府从2003年起连续11年下发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将供销合作社更进一步地纳入到“三农”问题的整体框架中,从提供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沟通城乡流通,服务三农中的作用。从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历程看,中国供销合作社从产生到发展壮大,再到后来的萎缩、复苏,贯彻了一条核心线索就是供销合作社与国家、市场的关系。供销合作社是有一种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依靠国家力量,服务国家现代化战略,服务城乡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设计。与此同时,供销合作社在发展中越来越多地具有服务三农和民生等社会性因素的考量,在支持市场竞争中相对落后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时候,各方面都会想起借用合作社这一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总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阐述论文研究目标与主题,界定论文基本概念及范畴,搭建文章基本框架并对文献进行综述,介绍使用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部分是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历史渊源,主要从近代中国合作制度的思想渊源、近代中国合作制度的实践渊源两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三部分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形成与变迁,主要研究国家建设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形成、国家运动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变迁、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创新、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制度的绩效及评价四个部分。第四部分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市场化探索。主要研究改革开放后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的起因、市场化探索的过程、市场化探索中的制度创新,以及市场化探索的绩效及评价。第五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化转型。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化转型、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制度创新、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制度绩效及评价。第六部分是新时期的中国供销合作社的新发展。主要研究新时期供销合作社面临的新形势、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新发展、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创新、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绩效与评价。第七部分是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国内比较与国际经验借鉴。主要研究国内外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与创新的比较及借鉴启示。第八部分是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制度模式的历史总结与展望。主要包括对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既有模式的总结、构建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制度新模式、及关系供销合作社发展方向的两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杨文硕[8](2011)在《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 ——以温州个案为例》文中提出本文的基本观点可以一句话概括为:民间金融作为一种习惯法实践,它首先是社区生活中一连串的行动和事件,其次才是一套持续与政策、法律等环境因素持续互动的规范和原则。全文以五个部分论述了这一观点,即问题、视角、方法、个案和总结。本文以民间金融的“习惯法实践”为研究问题,包含两个学术对话目的。一是与偏重宏大视角的研究定势对话,避开前人常用的金融抑制、信息不对称、制度变迁等宏观进路,将民间金融引入习惯法研究,从微观层次重新审视当下民间金融的草根状况。二是与倚重理论逻辑、倾向国家主义的习惯法研究范式和本体论进行对话,分析当下民间金融习惯法的规范和原则,揭示其行动中“日用而不知”的实践逻辑,建立一个多元主义的贴近生活实况的解释框架,积累有助于法治化治理的知识准备。对上述研究问题和对话目的,本文运用了实践视角使习惯法研究回归于各种社区因素的实际活动,在紧迫性、独立性和总体性三个维度上通过日常生活细节解析习惯法实践的逻辑,它比理论的逻辑更贴近社会世界的真实,能够更加明晰地描述和解释研究主题,深化学术对话。为了保证实践经验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本文引入了关键性个案研究方法,具体技术路线为:从田野调查中提炼出过程和事件,作为推进分析的纵轴,再加以深描展现出重点场景和关系,作为推进分析的横轴,通过“过程—事件”与“场景—关系”的互补形成一幅鲜活生动的习惯法实践图景。本文选取了自改革开放至今温州市“瓯南县”几位农民老板的一段经营生活作为关键性个案,主线是林永清白手起家、经商致富、晋身精英、投机大亏、逃债失踪以致家族企业濒临破产的金融经历,副线为其家族、生意圈中的人们参与民间金融的种种生活际遇。这一以农民老板为中心的个案研究展现了当今汉族地区习惯法的恢复发展状况,管窥了温州区域性金融市场的治理得失,揭示了习惯法实践发生逻辑变换的鲜活情形。本文围绕实践逻辑对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内核作了总结。习惯法实践与习惯法内涵不同,前者是行动者对习惯法不断模仿、习得、应用和创新而形成的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后者的外在形态和内在逻辑被实践机制不断建构和结构化。为了表述这种实践逻辑的变换,本文按照瓯南社区内场域和惯习的更新归纳了一个基本类型,并将习惯法实践分为务农、经商和参政三个子型。务农型习惯法实践发生于自然村落以血缘信任为核心,其“动员—参与”机制集中表现为村落首属群体与带头人之间的民间金融互动。小农生存的逻辑主导着这一子型,它是习惯法实践最根本的起始逻辑。经商型习惯法实践是习惯法传统被引入个私经济领域之后的产物,其信任机制沿着“熟人—半熟人”网络扩展至本地生意圈,其“动员—参与”机制集中表现为民企精英之间的民间金融互动,商人谋利的逻辑主导着这一子型。参政型习惯法实践出现于“温州模式”逐步被国家认可之后,少数民企精英运用各种参政策略(如慈善募捐、领导商会、当人大代表等)成为“商而优则仕”的双料精英,其信任机制沿着“熟人—半熟人”网络进入基层政治,其“动员—参与”机制集中表现为民企精英、双料精英与乡村干部或者基层政府之间的互动。公众人物追逐政治权力的逻辑主导着这一子型,部分基层干部加入精英共同体成为维护习惯法新秩序的权威。为了发展上述基本类型的描述力,本文基于个案经验将其扩展为一个关于实践状态的具体类型。习惯法的实践状态是叠加的而非先后替代的,起始实践形态对后续实践形态有显着的影响力,如经商型习惯法实践依然带有务农形态依赖首属群体的底蕴。与之相对应,习惯法的实践逻辑是渐变的而非彼此隔离的,而且起始逻辑与派生逻辑之间可能发生逆向流动,如农民老板在权力逻辑的竞争中落败之后会转向生存逻辑,从血缘信任中聚集新的资源。上述基本类型和具体类型在微观层次上更细致地说明了习惯法的实践逻辑外化为原则、规范乃至行动的隐秘机制。基于总结,本文建议在技术和理念层面突破瓶颈,促进民间法治资源转化为法治产品,并从习惯法进入法律方法和进入法治理念两方面进行了讨论。

焦继荣[9](2006)在《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工业整体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县域工业的分散化格局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县域工业的集聚发展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一项战略措施。产业集聚理论为县域工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如何结合甘肃小城镇工业集聚区的自身特点对现有发展模式进行完善并提出相应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规划办法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企业之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层次低,投入不足,融资困难,建设速度慢等发展现状,从经济效益、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能力等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工业集聚区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甘肃小城镇工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同时结合山丹县工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规划研究案例,对甘肃小城镇工业集聚区的发展做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几点有借鉴意义的可行性参考建议,文章最后还提出了甘肃小城镇工业集聚区规划优化策略。文章的研究结论对甘肃小城镇工业集聚区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嘉[10](2006)在《无锡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文献调研和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对产业集群尤其是涉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学术论文还不是很多很成熟。本文选取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全国具有广泛知名度的无锡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集群研究的样本,试图通过因素分析和实证分析,分析该地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原因和条件,并分析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产业集群向更为健康更有持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以冀为该区乃至全国其他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从而更好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文首先阐明了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类型划分及其形成机制和驱动因素,接着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高科技园区发展的密切联系。然后对无锡高新区内的产业集群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其形成条件、评价其发展水平,并指出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二、招商引资再显神通——浅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招商引资再显神通——浅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论文提纲范文)

(1)大理鹤庆新华村银器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难点
    七、研究综述
        (一)关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
        (二)关于产业兴旺的研究
        (三)关于新华村银器产业发展的研究
第一章 新华银器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新华银器制作技艺的形成
        (一)自然资源与环境
        (二)社会政策与制度
        (三)文化特征与商贸活动
    二、新华银器制作技艺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新华银器制作技艺缓慢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新华银器制作技艺曲折发展
第二章 1978-1991年新华银器产业起步阶段
    一、改革开放政策及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
        (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二、走村串寨的“小炉匠”
        (一)个案一:寸发标
        (二)个案二:寸建伟
        (三)个案三:王四虎
        (四)个案四:段六一
    三、银器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二)文化影响
        (三)社会影响
第三章 1992-2011年新华银器产业形成阶段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二、开店办厂的大老板
        (一)个案一:寸发标
        (二)个案二:李金铭
        (三)个案三:李福明
        (四)个案四:杨标
    三、银器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二)文化影响
        (三)社会影响
第四章 2012年以来新华银器产业发展阶段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小镇建设
        (一)乡村振兴战略
        (二)特色小镇建设
    二、银器产业的发展
        (一)银器制作工艺
        (二)银器纹样风格
        (三)银器销售情况
    三、银器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二)文化影响
        (三)社会影响
第五章 国家政策与民族乡村产业发展
    一、国家政策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作用
        (一)国家政策对新华村产业发展的推动
        (二)国家政策对新华村产业发展的支持
    二、国家政策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作用
        (一)推动乡村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化
        (二)推动乡村农业空间向商品经济空间转变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产业政策供给的建议
        (一)增大金融扶持规模
        (二)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四)提供人才培养政策
        (五)提高产品品牌效应
        (六)推动传承方式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期刊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报刊类
    (五)电子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2章 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综述
    2.1 制度的一般理论
        2.1.1 制度的基本概念
        2.1.2 制度的分类
        2.1.3 制度的功能
        2.1.4 制度变迁
    2.2 技术创新一般理论
        2.2.1 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关系
        2.2.2 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
        2.2.3 技术创新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关系
        2.2.4 技术创新与公共政策
        2.2.5 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2.3 产业演化一般理论
        2.3.1 演化经济学的起源
        2.3.2 现代演化经济学
        2.3.3 协同演化
第3章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间的协同演化分析
    3.1 地方政府引致制度变迁分析
        3.1.1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3.1.2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竞争模式演化
        3.1.3 地方政府竞争和制度变迁
        3.1.4 地方政府竞争的有效形式是制度质量的竞争
    3.2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3.2.1 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因素分析
        3.2.2 技术创新系统外部因素分析
    3.3 产业演化生命周期和产业演化机制分析
        3.3.1 产业演化生命周期
        3.3.2 产业演化机制
    3.4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分析
        3.4.1 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演化
        3.4.2 技术创新与产业的协同演化
        3.4.3 制度与产业的协同演化
第4章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概念模型及仿真
    4.1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支持
        4.1.1 自组织理论
        4.1.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4.2 产业演化基本模型
        4.2.1 NW模型
        4.2.2 WKD模型
        4.2.3 历史友好模型
    4.3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概念模型
        4.3.1 产业环境主体的行为分析
        4.3.2 企业主体的行为分析
    4.4 模拟模型仿真
        4.4.1 模拟平台MATLAB简介
        4.4.2 模拟程序流程框架
        4.4.3 模拟参数设置
        4.4.4 模拟实验与仿真结果分析
第5章 案例分析:温州电气产业的演化
    5.1 温州电气产业的发展历程
        5.1.1 第一阶段(20 世纪70 年代):萌芽阶段
        5.1.2 第二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初-90 年代初):初创阶段
        5.1.3 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初-本世纪初):成长阶段
        5.1.4 第四阶段(本世纪初至今):转型发展阶段
    5.2 温州电气产业协同演化分析
        5.2.1 制度供给与温州电气产业发展
        5.2.2 技术创新与温州电气产业发展
        5.2.3 制度、技术创新与电气产业协同发展的分析
        5.2.4 计量分析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简要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模型仿真程序代码
致谢

(3)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1.1.1 问题提出
        1.1.2 当前形势
        1.1.3 庙会现状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进程
    1.3 研究视角和内容
        1.3.1 研究的理论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庙会文化空间及历史演进
    2.1 庙会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2.1.1 萌芽期(原始社会时期)
        2.1.2 雏形期(夏商周时期)
        2.1.3 形成期(秦汉时期)
        2.1.4 发展期(三国两晋至唐)
        2.1.5 鼎盛期(宋至明清)
    2.2 宗教文化信仰与祭祀空间变化
        2.2.1 原始宗教观念与祭礼场所
        2.2.2 儒家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2.2.3 道家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2.2.4 佛教价值观念与祭祀场所
    2.3 庙会综合功能与文化空间形成
        2.3.1 文化传承功能
        2.3.2 社会伦理功能
        2.3.3 经济运营功能
        2.3.4 文化空间形成
    本章小结
3 庙会空间环境与生态适应性分析
    3.1“人居环境学”视野下的庙会空间关系
        3.1.1 庙会空间环境与人居环境各要素关系
        3.1.2 庙会空间形态与人居环境系统关系
    3.2 庙会生态适应性及影响因子
        3.2.1 综合环境与庙会区域的划分
        3.2.2 自然环境对庙会类型的影响
        3.2.3 地理分布与庙会系列的构成
        3.2.4 农耕节气对庙会周期的影响
        3.2.5 社会转型与庙会文化模式
        3.2.6 产业结构与庙会经济模式
    3.3 庙会宗教空间的环境意象
        3.3.1 宇宙生态观念
        3.3.2 天人合一思想
    3.4 庙会活动空间的场所精神
        3.4.1 宗教仪式与大众心理
        3.4.2 农业习俗与农业生活
        3.4.3 场所传说与诉求关系
        3.4.4 娱乐文化与狂欢精神
    本章小结
4 庙会空间形态的综合构架
    4.1 要素分析
        4.1.1 要素构成
        4.1.2 要素转化
    4.2 庙会的自然环境
        4.2.1 寺庙选址环境
        4.2.2 庙会分布环境
    4.3 庙会的人工环境
        4.3.1 宗教建筑的空间关系
        4.3.2 庙会环境与聚落关系
    4.4 庙会的时空环境
        4.4.1 共时性庙会环境
        4.4.2 历时性庙会环境
    4.5 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要素
        4.5.1 向往自然的价值取向
        4.5.2 追求人文环境的价值取向
        4.5.3 庙会文化空间的价值体系要素
    本章小结
5 陕西地区庙会空间结构与功能
    5.1 宗教活动空间构成
        5.1.1 宗教祭拜行为空间
        5.1.2 寺庙建筑庭院空间营建
    5.2 世俗活动空间构成
        5.2.1 庙前区开放空间
        5.2.2 街道及派生空间
        5.2.3 广场与街道空间
    5.3 空间规模与功能组合
        5.3.1 空间规模组合形式
        5.3.2 功能空间组合形式
        5.3.3 功能空间的时空组合
    本章小结
6 陕西庙会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6.1 空间行为与功能
        6.1.1 庙会的空间行为分析
        6.1.2 庙会活动行为调查分析
        6.1.3 公共空间的功能调查分析
    6.2 空间划分与功能
        6.2.1 娱乐(观演)空间环境分析
        6.2.2 休闲空间环境分析
        6.2.3 商业空间环境分析
        6.2.4 空间功能布局要求
    6.3 空间优化与设计
        6.3.1 休闲娱乐空间优化与设计
        6.3.2 商业空间功能优化与设计
        6.3.3 庙会空间发展的设计原则
        6.3.4 新型庙会空间营建模式
    本章小结
7 当代陕西庙会文化空间传承与发展
    7.1 陕西庙会文化空间现状分析
        7.1.1 陕西庙会文化空间特征
        7.1.2 陕西庙会案例分析
    7.2 陕西庙会文化遗产资源与保护
        7.2.1 庙会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7.2.2 庙会与历史环境的保护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论文的要点
    8.2 结论:庙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题
        8.2.1 文化遗产保护级别和内容
        8.2.2 新型庙会空间环境营建模式
        8.2.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庙会发展
    8.3 展望:庙会研究对乡村建设理论的支持
        8.3.1 庙会文化生态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8.3.2 庙会文化空间对特色小镇的影响
        8.3.3 庙会资源整合对当地文化软实力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相关成果

(4)种豆得瓜: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产业绩效及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集体经济+国家计划:农业领域的低效益
二、集体经济+国内市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三、集体经济+世界市场:乡村工业的全球化

(5)全民创业“福山模式”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重商文化底蕴深厚
干事创业激情迸发
产业培育释放能量
深化改革勇立潮头

(6)城乡结合部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以江宁淳化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四、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城乡结合部剩余劳动力转移概述
    第一节 城乡结合部内涵及特性
        一、地理位置
        二、人文因素
        三、经济发展
    第二节 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剩余劳动力
    第三节 城乡结合部劳动力转移理论
        一、国外学者的劳动力转移理论
        二、国内学者的劳动力转移理论
        三、劳动力转移理论——就地消化
第二章 淳化街道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第一节 淳化街道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转移的行业多集中于工业企业和三产服务业
        二、转移劳动力以男性、青壮年为主
        三、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较低,多为高中以下
    第二节 淳化街道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一、离村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二、具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转移属性
        三、转移成效显着,居民消费能力普遍提升
第三章 淳化街道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淳化街道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分析
        一、区位与交通
        二、社会经济条件
        三、产业基础
    第二节 淳化街道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转移措施不得力
        二、转移路径单一
        三、转移面不够广
        四、转移固定率低
        五、转移产业层次低
    第三节 淳化街道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
        二、农村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有限
        三、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对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制约
        四、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
第四章 淳化街道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与措施
    第一节 淳化街道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
        一、开发农业园区,增强农业消化吸收能力
        二、发展乡镇企业,再造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三、鼓励自主创业,搭建劳动力转移升级的平台
        四、开展农家乐旅游活动,增强转移劳动力竞争力
        五、开办家庭农场,创造劳动力转移新形式
    第二节 淳化街道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一、界定政府角色,多元政策协同
        二、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三、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国家—市场的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主题
    三、基本概念及范畴界定
    四、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五、论文的思路、内容与架构
    六、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七、论文的主要创新
第一章 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历史渊源(1949年以前)
    第一节 思想渊源—民国时期合作思想的繁荣
        一、国外重要合作思想在中国传播
        二、国内合作界的思想创新
    第二节 实践渊源—民国时期合作实践的探索
        一、民国知识分子的合作探索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合作运动
        三、共产党统治区的合作实践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形成与变迁(1949-1978年)
    第一节 国家建设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形成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与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发端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崛起
    第二节 国家运动影响下的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
        一、人民公社化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扭曲及纠偏
        二、文化大革命与供销合作社制度的变异及整顿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创新
        一、建设性制度创新:建成贯通城乡的物资流通体系
        二、破坏性制度创新:变身全民所有制经济
    第四节 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制度绩效与评价
        一、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绩效
        二、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评价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化探索(1979-1991年)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的起因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与人民公社解体
        二、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和社会服务体制变革
        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与农产品价格放开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的过程
        一、1978-1982年酝酿期:恢复“三性”
        二、1983-1992年突破、发展期:五个突破、六个发展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中的制度创新
        一、建设性制度创新:民办方向与经营承包责任制
        二、破坏性制度创新:独立体系断裂,受地方行政干预明显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探索中的制度绩效与评价
        一、市场化探索的制度绩效
        二、市场化探索的制度评价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供销合作社的市场化转型(1992-2001年)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起因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供销合作社面临严峻形势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的过程
        一、1992-1995年:市场化冲击与谋求系统独立
        二、1995-2001年:生存考验期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中的制度创新
        一、建设性制度创新:系统再造及参与农业产业化
        二、破坏性制度创新:供销合作社资产“被流失”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转型中的制度绩效与评价
        一、市场化转型的制度绩效
        二、对市场化转型的制度评价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供销合作社制度新发展(2002-2012年)
    第一节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面临的新形势
        一、“三农”问题凸显与国家对“三农"的大力扶持
        二、基层供销合作社扭亏为盈,市场经营步入正轨
    第二节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过程
        一、2002-2006年:市场化主导的“四项改造”
        二、2006年开始:国家支持下的“新网工程”
        三、2008年以后: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供销合作社新发展
    第三节 “新网工程”—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创新
        一、国家扶持下的供销社“新网工程”
        二、“新网工程”的现实应用
        三、“新网工程”的预期效果
    第四节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制度绩效与评价
        一、新时期供销社的制度绩效
        二、新时期供销社的制度评价
第六章 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国内比较与国际借鉴
    第一节 国内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
        一、云南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案例
        二、江苏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案例
        三、台湾农业合作社的制度变迁案例分析
    第二节 对日本、美国合作社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一、对日本农协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二、美国农业合作社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第三节 国内外比较带来的启示
        一、合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力量的支持
        二、成功的合作社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三、建成社员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七章 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制度模式的历史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制度模式的历史总结
        一、历史模式的理论支撑
        二、历史模式的制度结构
        三、历史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第二节 展望:构建中国特色供销合作社新制度模式
        一、新制度模式的理论支撑
        二、新制度模式的结构
    第三节 两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一、社有企业的多元化、集团化经营—公司化发展趋向
        二、专业合作社与供销合作社融合发展
    第四节 小结
        一、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创新模式是中国特色制度创新模式的缩影
        二、供销合作社真正打造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漫长的过程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8)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 ——以温州个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提出问题
        一、研究缘起:发现民间金融习惯法
        二、研究主题:民间金融习惯法如何运行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运用实践视角:民间金融的习惯法实践
        二、引入关键性个案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本文的调研过程
        二、本文的框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民间金融的多视角对话
        一、民间金融概念辨析与界定
        二、民间金融的经济学视角
        三、民间金融的社会学视角
        四、民间金融的法学视角
    第二节 民间金融的习惯法研究
        一、习惯法概念辨析与界定
        二、民间金融研究的法社会学转向
第三章 个案概况
    第一节 流动着的瓯南地景
        一、七山二水一分田
        二、瓯南“没有被计划过”
    第二节 瓯南的“温州模式”
        一、白手起家的农民老板
        二、无为又有为的基层政府
    第三节 瓯南的民间金融习惯法
        一、民间金融的恢复发展状况
        二、民间金融习惯法的运行状况
    本章小结
        一、民间金融习惯法的法律性
        二、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形态
第四章 白手创业
    第一节 “呈会是大家信他的能力”
        一、创业冲动引发呈会复苏
        二、发起人林永清
    第二节 “今后呈会要讲利息了”
        一、参与者林永培和郑才炮
        二、被动员者林世进
    第三节 “银背也有一套学问”
        一、技改资金来自银背
        二、银背短暂的“合法化”
    本章小结
        一、习惯法实践的“动员—参与”机制
        二、习惯法呈现实践叠加和逻辑渐变
第五章 跻身精英
    第一节 “呈会已经变了味”
        一、呈会因过度投机而衰落
        二、呈会成为创业后遗症
    第二节 “把平台做高”
        一、华夏公司做慈善捐助
        二、林永清当选商会会长
    第三节 “政治优势是最大的担保”
        一、华夏公司建立党支部
        二、林永清当选人大代表
    本章小结
        一、习惯法再次呈现实践叠加和逻辑渐变
        二、习惯法嵌入体制获取政治合法性
第六章 债务风波
    第一节 “林永清跑路了”
        一、林永培的应急对策
        二、“黑社会”讨债砍人
    第二节 “一家人一定要团结”
        一、对债务责任的内部争吵
        二、对债务难题的解决共识
    第三节 “你我瓯南人应该有信用”
        一、债务协商调解的展开
        二、债务妥协方案的达成
    本章小结
        一、习惯法实践中的权力和策略
        二、习惯法实践逻辑的新演化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总结:基于习惯法个案的实践逻辑
        一、实践逻辑的基本类型
        二、实践逻辑的具体类型
        三、本文的贡献和局限性
    第二节 讨论:民间金融习惯法的法治意义
        一、民间金融习惯法的普遍主义萌芽
        二、进入法律方法的习惯法
        二、进入法治理念的习惯法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个案主要人物的基本情况表
附录二:半结构化访谈方案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产业集聚相关理论综述
        (一)、集聚效应的描述和界定
        (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及其来源
    三、工业集聚区的概念和内涵
        (一)、工业集聚区概念的界定
        (二)、工业集聚区的基本类型
        (三)、小城镇概念的界定
        (四)、小城镇工业集聚区的作用
        (五)、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吸引企业集群优势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形成机制
    一、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形成的内在机制
        (一)、企业规模经济
        (二)、企业聚集经济
        (三)、企业集群与工业集聚区
        (四)、企业集群与工业集聚区发展的关联机理
        (五)、企业集群的交易费用与核心竞争力的解释
    二、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形成的导向机制
        (一)、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形成的市场导向
        (二)、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形成的政府导向
    三、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土地利益分配机制
        (一)、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布局与建设过程中县政府和镇政府的关系
        (二)、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发展背景分析
    一、甘肃省小城镇基本情况
    二、甘肃省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制度缺陷束缚了产业集群的合理发展
        (二)、产业链缺损严重制约甘肃产业集群形成
        (三)、技术缺陷影响着企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四)、尚未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三、甘肃省工业集聚区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四、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发展基础
        (一)、乡镇企业产业地位分析
        (二)、乡镇企业优势产业选择的生产要素约束
        (三)、甘肃省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四)、甘肃省乡镇企业发展特色
        (五)、乡镇企业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五、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发展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OT)分析
        (二)、内部环境(SW)分析
第四章 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发展的模式选择
    一、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发展模式
        (一)、离散型集聚、同质型集聚和产业链集聚
        (二)、计划型、政府扶持型和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
        (三)、特色工业集聚区发展目标与模式
    二、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布局模式
        (一)、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布局特点
        (二)、工业集聚区与建成区的关系
        (三)、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的布局
    三、工业集聚区管理模式
        (一)、土业集聚区管理体制选择
        (二)、工业集聚区管理政策制定
    四、工业集聚区经营模式
        (一)、建立市场运行机制
        (二)、工业集聚区资本运作模式
        (三)、工业集聚区产业结构导向
        (四)、未来设想:“一区一市”联动发展模式
第五章 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规划的优化策略
    一、工业集聚区规划方法的变革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集聚区规划决策支持
        (二)、超前规划与动态规划
        (三)、整体规划与综合规划
    二、小城镇工业集聚区规划原则
        (一)、处理好大城市、中心城镇和一般城镇的关系
        (二)、处理好劳动密集型行业与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关系
        (三)、处理好乡镇工业布局与农业布局的关系
        (四)、处理好发展乡镇企业、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关系
        (五)、处理好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布局规划与大城市区域规划的关系
    三、小城镇工业集聚区用地功能与空间组织规划优化
        (一)、工业集聚区的用地功能及其空间组织特点
        (二)、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土地粗放经营的原因
        (三)、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实现途径
    四、利用城市规划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一)、小城镇工业集聚区企业优势产业选择基准
        (二)、优势产业序列
        (三)、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五、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发展阶段和主要任务
        (一) 初始阶段
        (二) 填充阶段
        (三) 集群阶段
    六、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环境保护规划优化
        (一)、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建设实现经济环保双赢的契机
        (二)、规划措施
        (三)、规划优化对策
第六章 甘肃省山丹县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一、区域概况
    二、工业集聚区发展特点
        (一)、集聚区行业类型多样
        (二)、工业集聚区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三)、工业集聚区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三、工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布局较分散
        (二)、资源与环境问题凸现
        (三)、建设资金不足,建设标准较低,配套设施落后
        (四)、管理与体制不完善
    四、山丹县工业集聚区发展战略选择
        (一)、山丹县发展工业集聚区SWOT分析
        (二)、山丹县工业集聚区发展战略选择
    五、山丹县工业集聚区发展的模式选择
        (一)、发展模式
        (二)、山丹县工业集聚区的产业链集聚发展模式的内涵
    六、山丹县工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论文的不足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10)无锡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价值
    1.3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综述
    2.1 产业集群的概念
    2.2 产业集群的特征
    2.3 与产业集群相关的经典理论
        2.3.1 外部经济理论
        2.3.2 集聚经济理论
        2.3.3 新竞争经济理论
        2.3.4 新经济地理思想
        2.3.5 增长极理论
    2.4 产业集群的类型
    2.5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驱动因素
    2.6 产业集群的量化分析方法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3.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点
        3.1.1 高新技术的概念
        3.1.2 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
        3.1.3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3.1.4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概念
        3.1.5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
    3.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2.1 知识的溢出效应
        3.2.2 学习与创新效应
        3.2.3 示范效应和追赶效应
        3.2.4 吸聚效应
        3.2.5 根植性
    3.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高科技园区的密切关联
        3.3.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区内创新系统的形成
        3.3.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改变园区发展模式,提高持久的区域竞争力
        3.3.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世界成功高新技术园区的共同特征
第4章 无锡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案例分析
    4.1 无锡高新区概况
    4.2 无锡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现状
    4.3 无锡高新区形成产业集群的条件
        4.3.1 要素条件
        4.3.2 需求条件
        4.3.3 相关及支持性企业
        4.3.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4.3.5 政府
    4.4 用因子分析法评价无锡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第5章 无锡高新区发展产业集群所存问题及建议
    5.1 无锡高新区发展产业集群所存在的问题
        5.1.1 过度依赖外资,外资企业根植性不强
        5.1.2 缺乏区域创新文化,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网络体系
        5.1.3 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
        5.1.4 政府强力打造产业集群有所偏颇
    5.2 无锡高新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5.2.1 逐步减少对外资的依赖,增强外资企业本地根植性
        5.2.2 建设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加强区域创新,大力鼓励本地创业
        5.2.3 大力推进区内风险投资的发展
        5.2.4 政府对集群发展进行有效引导,并进行体制创新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与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招商引资再显神通——浅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理鹤庆新华村银器产业发展研究[D]. 丘小玲. 大理大学, 2020(05)
  • [2]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D]. 赵晓奔.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3]庙会文化与空间形态研究 ——以陕西地区为例[D]. 涂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4]种豆得瓜:农村集体经济的不同产业绩效及动因[J]. 徐勇. 社会科学家, 2016(06)
  • [5]全民创业“福山模式”调查[J]. 王旭,李金虎,姜永盛.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5(07)
  • [6]城乡结合部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以江宁淳化街道为例[D]. 陈小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6)
  • [7]当代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国家—市场的范式[D]. 陈振平. 武汉大学, 2013(07)
  • [8]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 ——以温州个案为例[D]. 杨文硕. 上海大学, 2011(07)
  • [9]甘肃省小城镇工业集聚区发展研究[D]. 焦继荣. 兰州大学, 2006(09)
  • [10]无锡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研究[D]. 李嘉. 同济大学, 2006(08)

标签:;  ;  ;  ;  ;  

引进投资,再现神通——浅谈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