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学及采出液稳定性研究

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学及采出液稳定性研究

一、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性和采出液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1](2020)在《XB区块低渗透油藏化学驱适应性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针对低渗透砂岩油藏,以XB区块为研究对象,根据油田地质开发特征和生产动态资料,分析此类油藏特征的区块实施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的适应性。XB区块受沉积环境及非均质性的影响,平面矛盾比较突出,无效注水增多,目前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较高,水驱提高采收率受限,需要进一步优化驱油方式寻求三次采油技术以提高采收率。因此基于此类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探索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十分必要。XB区块的油藏条件,如岩性、深度、温度、渗透率、变异系数、原油粘度、地层原油密度、地层水矿化度、地层水硬度等均满足化学驱标准。通过对比分析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聚合物流变性、增粘性、抗剪切性、抗盐性、稳定性、抗碱性、耐温性和储层配伍性,筛选出了中分量的聚合物;通过对比分析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表面活性剂与地层水配伍性、抗盐及二价离子性能、乳化性能、稳定性能、驱油性能、注入性能等,筛选出了石油磺酸盐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浓度、用量优选实验研究,确定XB区块三元驱注入体系为:前置段塞(聚合物“中分”15m Pa·s)0.015PV+三元主段塞(碳酸钠1.0%,石油磺酸盐0.3%,聚合物“中分”15m Pa·s)0.105PV+三元副段塞(碳酸钠0.8%,石油磺酸盐0.1%,聚合物“中分”15m Pa·s)0.075PV+后置段塞(聚合物“中分”15m Pa·s)0.055PV;通过开展不同渗透率级差的并联岩心驱油实验,确定了渗透率级差上限为4;通过三元复合体系注入速度优选实验,优选出的三元复合驱最优速度为0.1ml/min;通过三元复合体系段塞组合优选实验,得出主段塞交替注入相比于三元复合驱整体注入能够得到更好的驱替效果,且在注入次数在3~4次时,驱油效果最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XB区块实行弱碱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平均在15%~20%左右,可有效提高XB区块采出程度,本论文结论对XB区块及其类似低渗透油藏实施弱碱三元复合驱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存英[2](2019)在《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元复合驱三次采油技术采收率比普通水驱采油技术采收率提高20%以上,保障了我国油田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阶段的稳产高产。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产量也随之增加,其处理回注是油田矿场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课题。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复杂,含油乳化程度高、微细粒级油滴含量高、水相粘度高,油水分离难度大,常规含油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满足其处理要求,限制了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推广应用。论文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难处理的问题,研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对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测试与机理分析,揭示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特性及分离机理;合成了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提出了基于化学破乳的“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和“双泡沫–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形成了包括设备、药剂和工艺在内的技术体系,为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气浮分离技术与旋流分离技术集成,研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样机。双旋流气浮通过气浮分离和旋流分离过程耦合,形成集重力场与离心力场于一体的复合分离力场。利用ANSYS 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气浮装置速度分布和能量分布特征。不同柱体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切向速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呈轴对称分布。从壁面开始沿径向向轴心处,切向速度先逐渐增大到0.908 m/s,后进一步沿径向向轴心减小为0;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轴向速度方向在靠近边壁处先是旋流向上,后沿径向向轴心处转为向下运动;不同柱体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径向速度小,从装置壁面开始沿径向向轴心处先增大至0.032 m/s,后减小到零。回流水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2.0 m/s,装置内流场由湍流转为稳流状态的高度提高,气浮分离区空间减小,不利于气浮分离。回流水入口速度<1.0 m/s,流体保持稳流的高度约在1100 mm。回流水入口速度>2.0 m/s,流体保持稳流的高度为1200 mm。回流水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1.0 m/s,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分速度增加幅度较小。回流水入口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切向速度增加较快,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呈梯级增加;靠近回流水切向入口处特征截面上湍流强度高,y=1200mm高度处流场进入较稳定的层流状态;不同回流水入口速度下特征截面的湍流耗散率和湍流动能沿径向呈轴对称分布。y=300 mm和y=600 mm高度处特征截面上靠近回流水切向入口处,湍流耗散率大,湍动能低;y=400 mm和y=800 mm高度处特征截面上,湍流耗散率在00.78 m2/s3之间,湍动能最大为0.031 m2/s2。特征截面上湍流耗散率低的区域湍动能高,湍流强度弱,能量转化率低,能量损失小。因此,回流水入口流速为1.0 m/s较合适。构建了集气浮分离与旋流分离于一体的双旋流气浮分离过程物理模型,分析了旋流分离和气浮分离耦合基本过程。双旋流强化气浮分离降低了可分离油滴粒径下限,加快了油水分离速度;分析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旋流段脱油率、气浮段脱油率和总脱油率,在气体流量1.0 L/min、回流水进口流速1.0 m/s及气浮时间15min工况条件下,双旋流气浮装置旋流段分离效率为80.4%,气浮段分离效率为94.0%,总脱油率达98.5%;采用双旋流气浮、单旋流气浮以及溶气气浮处理后出水含油量分别为45.2 mg/L、53.5 mg/L和70.4 mg/L,双旋流气浮法油水分离效果优于单旋流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除油动力学研究表明,回流水进口流速增加,促进了油滴粒径分布快速达到动态平衡,油滴粒径分布平衡时小粒径油滴所占比例多。通过将环氧醚和甲基醚分别加到含氢硅油的基本骨架上,合成环氧醚甲基醚共改性硅油中间体。通过环氧氯丙烷和正二丁胺亲核加成反应得到聚-2-羟基丙基二丁基氯化铵,与有机交联剂多乙烯多胺交联得到聚季铵盐。再使聚季铵盐与共改性硅油产生环氧开环反应,得到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利用FTIR和1HNMR分析了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结构,考察了破乳条件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破乳条件(破乳剂用量100 mg/L、破乳时间4 h、破乳温度为60 oC)下,使用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除油率为94.9%,破乳后污水含油量为25.8 mg/L,破乳性能优于聚季铵盐破乳剂。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性质复杂、体系稳定,含有大量微细油滴的特性,为了提高其油水分离效率,提出基于化学破乳的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首先提出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工艺,即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经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后,采用双旋流气浮装置进行分离。考察了不同种类破乳剂破乳、微波破乳、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效能,双旋流气浮装置回流水进口流速、含油污水进水流量、气体流量及含油泡沫层厚对双旋流气浮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除油率达到93.6%,比单一破乳剂破乳、微波辐射破乳的除油率分别高出6.6个百分点和25.5个百分点。在破乳剂PPA 50 mg/L、辐射功率800 W、辐射时间120 s、回流水进口速度1.0 m/s、气体流量0.75 L/min、含油污水流量0.3L/min、含油泡沫层厚10 cm试验条件下,除油率达到99.4%;进一步提出双气泡–双旋流气浮处理技术,即采用荷正电胶质气体泡沫CGA吸附带负电微细粒级油滴,再在双旋流气浮装置中与常规空气泡耦合进行气浮分离。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搅拌速度与搅拌时间等因素对制备的CGA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回流水进口流速、气体流量、含油污水进水流量以及荷电气泡CGA流量等参数对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脱油率达到96.5%,气浮后出水中剩余油滴粒径中值D50为3.97μm。论文共包括95幅图,5个表格,175篇参考文献。

郭加奇[3](2020)在《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与驱油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三元复合驱油已成为大庆油田老区降水增油的基础技术,药剂和流体在储层孔隙中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药剂的溶解和乳化,在三元过程中对驱由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从这个方面来说,如果能够深入地研究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无论是从理论价值上来说,还是从工程实践意义上来说,都能够有效改善三元驱降水增油的效果。本文首先对原油乳化作用进行阐述,并且为了能够得出杏十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和稳定机理,我们仔细研究了杏十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残留的碱、表面活性剂以及聚合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残留物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强度、油水分离特性及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在这之后,我继续将研究对象锁定为杏十二区弱碱三元试验区储层的流体和物性,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对三元驱采收率收到乳化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在经过与原油的接触之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这三元流体中,有一部分的碱和表面活性剂会溶解到被接触到的原油当中去,甚至其中还有小部分的表面活性剂又重新从原油中回到了水相,这是三元驱产生乳化现象的主要原因,而且采出液乳化类型与含水率密切相关,当含水率较低的时候,就极易产生W/O型乳状液,相反地,当含水率较高的时候,则更易于形成O/W型乳状液,通过研究表明,60%的含水率是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乳状液转型临界值。在最后,我对整个试验区块的整体驱油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弱碱性的三元流体与原油接触的时候,更容易引起乳化作用,并生成相应的乳状液,其在多孔的介质内发生渗流的情况时,就会产生“贾敏效应”,这就导致了渗流阻力的大幅增加,造成了注入压力升高、中低渗透层的吸液压差增大,同时吸液量也随之增加,液流的转向效果变强,从而扩大了波及的体积,并提高采收率,但在与此同时,其还会引起采出液剩余压力减小,储层产液能力降低。

孙铎[4](2019)在《D区块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D区块于2013年开始开展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以进一步开发提高采收率,在开展复合驱矿场试验过程中发现,部分生产井见剂浓度高,含水上升快,部分注入井注液困难,区块总体提高采收率幅度不理想,开发效果较差。针对上述现象,通过对现场提供的动态参数及生产数据分析可知,导致D区三元复合驱试验区开发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有水驱干扰和油水井套损现象的存在。为了系统分析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为依托,对D区块三元复合驱试验区进行了水驱三元复合驱干扰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设计不同开发方案并对方案预测的开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来研究水驱干扰及油水井套损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情况,以此为D区块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提出明确的调整方向,进而保证该区块的正常生产。本文首先应用Petrel软件对D区块进行了地质建模,并利用Eclipse软件对D区块水驱阶段进行历史拟合研究,水驱至2013年5月末,计算采收率为43.06%,并给出了剩余油分布情况。然后利用CMG软件对试验区三元复合驱阶段进行跟踪历史拟合研究,试验区空白水驱阶段拟合至2014年11月末结束,计算收率为44.94%,三元复合驱阶段拟合至2018年6月末,计算采收率为53.66%,并给出了剩余油分布情况。在历史拟合结果满足精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水驱三元复合驱干扰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实际(套损和水驱干扰并存)三元复合驱、理想三元复合驱、仅考虑套损影响三元复合驱和仅考虑水驱干扰三元复合驱,并对以上四种方案复合驱开发效果进行了预测,预测至综合含水达到98%时,理想、仅考虑水驱干扰、仅考虑套损影响和实际三元复合驱的阶段采出程度逐渐降低,分别为17.85%、16.06%、15.18%和13.21%,最终采收率分别为62.79%、61.00%、60.12%和58.15%。理想情况下三元复合驱阶段采出程度最高,与理想情况对比,实际情况下采收率降低了4.64个百分点,仅考虑套损影响情况下采收率降低了2.67个百分点,仅考虑水驱干扰情况下采收率降低了1.79个百分点。由此可见,D区块油水井套损和水驱干扰对三元复合驱效果均有较大影响,而油水井套损对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的影响更大。

潘俊良[5](2019)在《A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体系驱油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三元复合驱在大庆油田已经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并可将其根据碱的类型分为强碱三元复合驱和弱碱三元复合驱。虽然三元复合驱技术已经在大庆油田进入了工业化应用阶段,但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严重,比如强碱三元复合驱中强碱易与地层中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严重的碱垢,对储层造成破坏,对后续油井正常的生产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弱碱三元复合驱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由于不同区块的地质条件、沉积相的差别,适合二类油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的配方也存在差异性。通过大量文献调研,结合A区块的地质特点,开展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弱碱三元复合驱针对二类油层的驱油效果,对于完善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弱碱三元体系粘度随碱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温度越高、存放时间越长,其粘度越低;当碱浓度在1.0%1.4%之间、表面活性剂浓度在0.3%0.4%之间,所配弱碱三元体系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岩心渗透率与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成反比;弱碱三元体系中碱浓度越小,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越大;通过对比,弱碱三元驱驱油效果优于聚合物驱的驱油效果,提高弱碱三元体系中的碱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主段塞尺寸可以有效地提高弱碱三元体系的驱油效果。

孙硕[6](2019)在《无碱二元复合体系特性评价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飞速的发展,对油气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由于新油田的勘探开发已经变得越来越难,所以更加有必要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聚合物驱是目前最有效和广泛应用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可提高采收率超过10%,但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导致聚驱后仍有40%50%的原油残留在地下。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新的基于聚合物的化学驱油方法更加值得探索,尤其是无碱二元复合驱技术,因为配方中去掉了碱,不仅可以发挥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还使结垢问题得以避免,所以研究二元复合体系的特性,建立二元体系驱油的理论模型从而优化注入参数,对指导油田开展无碱二元复合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物理实验开展了无碱二元复合体系的特性评价,包括体系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测试、流变性测试和界面张力测试,重点分析体系中聚合物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二元体系渗流特征、流变特征和降低界面张力特征的影响。建立了二元体系的渗流数学模型,特别考虑了吸附、不可及孔隙体积、剪切稀化、聚合物弹性和毛管数等,并进行了求解。最后,基于数学模型,设计了20套模拟方案,针对聚合物前置段塞、主段塞、副段塞、注入速度、注入聚合物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等注入参数展开了对比研究,给出了适合该区块的最优注入参数,并将预测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室内驱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表面活性剂浓度,聚合物的浓度对二元复合体系渗流特征和流变性的影响更加明显,表面活性剂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但是在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后,降低程度减缓并逐渐平稳。得出了萨中开发区二元体系的最佳注入参数分别为:前置聚合物段塞用量0.03PV,主段塞用量0.3PV,副段塞用量0.2PV,注入速度0.12PV/a,主段塞聚合物浓度1800mg/L,主段塞表面活性剂浓度0.3wt%。与室内实验对比,精度达到96%以上。

赵觅[7](2018)在《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的特性与稳定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以大庆油田北二西试验区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的采出液和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驱油剂返出高峰期的采出液和采出水性质进行跟踪监测,考查该采出液和采出水的pH值、矿化度、组成、相结构及分离特性,再通过实验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驱油剂中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种物质单独和不同组合对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界面性质、体相流变性的影响。通过模拟三元复合驱注入液中水相微乳液的演变过程,探索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纳米和亚微米尺度油滴的来源和形成机理。并通过研究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界面性质和流变性质,确定了影响该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主要因素,探求了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的采出水的特性、成因以及难以处理的原因,提出了改善油水分离效果的解决办法。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剖析中发现了粒径为0.08μm1μm的纳米、亚微米油滴,这些油滴形成了O/W型、W/O/W型等多重乳状液,油滴的大小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线团高度重合,一直未被认定是乳状液的分散相。由于这些油滴粒径小,聚并和浮升能力差,用常规的处理工艺难以除去,导致采出水中的含油量远超回注地层水的控制指标。碱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形成和稳定主要有两方面作用:(1)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采出液乳化程度增大,油珠粒径变小;(2)高含量的碱压缩油水界面扩散双电层,减弱油珠之间的静电斥力,促进油滴之间的聚集和聚结。这两种相反作用的叠加结果使得采出液相分离过程中的水相含油量随碱含量增加而降低。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O/W型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和失稳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采出液乳化程度增大,油珠粒径变小;(2)增大油珠表面的过剩负电荷密度和油珠之间的静电斥力,阻碍油珠的聚集和聚并;(3)通过Marangoni效应阻碍油滴聚并过程中平板水膜的排液,增加稳定性。以上三种作用都是使采出液相分离过程中水相的含油量随表面活性剂含量增大而增大。聚合物在O/W型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和失稳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1)增大水相粘度,使采出液乳化程度增加,油珠粒径变小,油珠上浮速度下降;(2)通过空位絮凝作用促进油珠的聚集和聚并,使油珠上浮速度增加。在这两种相互对立作用的共同影响下,使采出液相分离时水相含油量随聚合物含量增大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通过对ASP注入液在油藏中运移和地面集输过程中演变的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的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有数量可观的纳米、亚微米尺度油滴,是ASP注入液中的膨胀胶束在表面活性剂浓度降低至临界胶束浓度以下时发生崩溃的结果,膨胀胶束崩溃时释放出其中增溶的原油形成了粒径小、高度分散的油滴。如何有效地去除这些纳米、亚微米尺度的油滴,是影响这种采出水能否回注达标的关键。采用具有水溶性嵌段聚醚和聚丙烯酸衍生物结构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具有良好脱水作用的油溶性嵌段聚醚成分的活性剂等复配制成的油水分离剂SP1013,能高效地促进油滴特别是小油滴与大油滴之间聚并,显着提高油水分离效果。在现场试验区应用上,将加药点从转油站前移到油井井口,在管道集油输送过程中,采出液与化学药剂在这段时间进行剪切和反复混合,大大增加了油滴之间的碰撞机会,强化了大油滴对小油滴的捕获和聚并,有效减少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分离采出水中纳米、亚微米尺度油滴的数量,降低后续采出水的除油难度。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使用同类型驱油剂采出液的油水分离和采出水的深度处理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

印重[8](2018)在《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及除防垢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为减少强碱对三元复合体系粘度、采出液乳化和结垢带来的不利影响,油田尝试采用弱碱替代强碱即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特点,开展弱碱三元复合驱室内和现场试验,确定弱碱体系稳定机制,通过建立结垢预测模型,获得结垢规律和结垢机理,开展站内原油-污水-过滤-深度污水等处理工艺,以及站外管线除防垢技术研究,有效解决弱碱三元体系结垢和除垢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弱碱三元采出液粘度和水相视粘度取决于聚合物含量,粘度随聚合物浓度增加而增加,聚合物对水相的增粘作用使采出液分离速率下降,聚合物分子量低界面张力下降幅度增大。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粘度影响不大。三元体系共存时,表面活性剂和碱对水相视粘度影响有所抵消。三元注入液进入地层后,地层中大量的硅铝酸盐,经碱的侵蚀,产生较大浓度的硅酸根离子,并与Ca2+、Mg2+在地层流体中趋于平衡状态。油井温度、压力及动力学条件发生变化,离子平衡状态被打破,产生化学沉淀,并沉积成垢。三元采出系统内垢主要以碳酸钙、碳酸镁和硅酸盐等形式存在。根据所确定的碳酸盐和硅酸盐结垢预测方程,采出液稳定指数4.05.0之间,处于碳酸盐严重结垢和硅酸盐轻度结垢阶段。水质稳定剂的投加量与采出水中可形成碳酸盐的阴阳离子含量直接相关,当钙离子浓度≥30mg/l以及碳酸根含量≥100mg/l时,应当投加水质稳定剂。氟碳涂料对三元采出液的耐蚀性强,腐蚀速率低于0.025mm/a,具有低表面能的特性,可应用于三元采出系统管线防腐防垢。采用酸洗的方式除垢时,酸洗液的最佳组合是HCl7%+HF5%,除垢温度控制在40℃,除垢时间6h。空化防垢技术可用于三元地面系统防垢,液体温度42℃时,空化防垢技术对钙、镁离子的沉降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于1200mg/L浓度硅离子的成垢有明显效果。空化防垢技术对三元复合驱钙、镁、硅的结垢均有不同程度的预防作用,可直接应用于集输系统防垢,效果明显。pH、HCO3-、OH-、粘度和表面活性剂是影响三元污水处理主要因素,破乳和降粘是处理关键技术。三元采出液脉冲电脱水频率与乳化液中水滴振荡的固有频率接近时脱水率最高。二氧化氯可处理三元采出液,加药浓度在40mg/L,处理后的原油粘度下降25.8%。悬浮污泥过滤器能有效的去除三元采出污水中的细小悬浮固体。深度水处理48h过滤周期后,悬浮固体去除率75.7%,含量≤5mg/L,满足深度水水质指标。

张振超[9](2018)在《聚驱及二元驱驱油剂对悬浮物及乳化油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各个油田大规模的开展三次采油,聚驱及二元驱技术被广泛应用,其被认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增产技术。但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等驱油剂的存在,使得采出液的处理变得困难。论文使用联合站现场采出液对不同类型絮凝药剂进行单剂筛选,复配组合,加量优化并研究了pH值、絮凝温度、沉降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程度及次序。还通过对现场采出液水质分析,配制了聚驱及二元驱模拟采出液,以粘度、乳化油及悬浮固体含量、界面张力、界面强度、油滴粒径以及絮凝效果等指标研究了驱油剂聚合物(HPAM)、表面活性剂(DWS)对聚驱及二元驱模拟采出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做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絮凝剂中聚合氯化铝(PAC)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效果最好,复配处理后乳化油及悬浮固体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8.06%和92.13%。PAC分子结构为[Al2(OH)nCl6-n]m,水解产物携带大量正电荷的网状结构,具有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以及沉淀网捕作用。CPAM胺除了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之外,由于其较高分子量,在充分的水解溶胀后形成线性长链大分子,柔顺性好,易于卷曲,粘度大,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将聚合氯化铝吸附胶体颗粒形成的絮体进一步卷扫形成体积更大的絮团。破乳剂中SP169的除油效果较好但不稳定;随HPAM或DWS浓度的增加,粘度增加。HPAM分子量越大,粘度变化幅度越大。DWS对粘度影响很小;随HPAM或DWS浓度的增加,乳化油及悬浮固体含量都增加。HPAM分子量7×106为例,浓度从0mg/L增加到1000mg/L,乳化油及悬浮固体含量分别增加了54.7mg/L,38.9mg/L。HPAM分子量对乳化油及悬浮固体含量影响不大。二元驱采出液中乳化油及悬浮固体含量较聚驱均有增加。DWS浓度300mg/L,HPAM浓度从0mg/L增加到1000mg/L,乳化油及悬浮固体含量分别增加了121.5mg/L,49.4mg/L。HPAM浓度500mg/L时,DWS浓度从0mg/L增加到300mg/L,乳化油含量增加了129.5mg/L,DWS对于乳化油含量的影响更大;HPAM浓度从0mg/L增加到500mg/L,界面张力仅减小2.187mN/m,HPAM的浓度及分子量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均很小。HPAM浓度500mg/L,DWS浓度从0mg/L增加到300mg/L,界面张力减小8.310mN/m,DWS对界面张力影响较大;HPAM浓度从100mg/L增加到1000mg/L,达到100%破裂率时间从6s增加到25s,随HPAM或DWS浓度的增加,采出液油水界面强度都会增加,HPAM分子量及DWS对界面强度的影响均很小;HPAM浓度从0mg/L增加到500mg/L,油滴粒径减小34.4μm,但浓度从500mg/L增加到1000mg/L,油滴粒径仅减小9.7μm。随HPAM浓度的增加,聚驱采出液中油滴粒径减小。HPAM浓度越大,对油滴粒径的影响越小。随HPAM的分子量增加,聚驱采出液中油滴粒径略有减小。DWS浓度30mg/L,HPAM浓度从0mg/L增加到500mg/L,油滴粒径减小10.0μm。二元驱采出液中油滴粒径较聚驱有很大程度的减小。HPAM的浓度及分子量对二元驱采出液中油滴粒径的影响均很小,DWS的影响很大。HPAM浓度500mg/L,DWS浓度从0mg/L增加到300mg/L,油滴粒径减小25.2μm;HPAM浓度从0mg/L增加到1000mg/L,乳化油及悬浮固体去除率分别减小了25.5%,50.04%。随HPAM或DWS浓度的增加,采出液的絮凝效果都会变差。HPAM分子量对于絮凝效果影响很小。HPAM浓度500mg/L时,随DWS浓度从0mg/L增加到300mg/L,乳化油及悬浮固体去除率分别减小了30.08%,2.15%。二元驱采出液处理难度显着增大,DWS对乳化油去除率的影响更大;pH值为8,絮凝温度45℃,沉降时间为60min时现场采出液絮凝效果最好。影响絮凝效果的各因素中,驱油剂>工艺参数(pH值>絮凝温度>沉降时间)。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影响机理主要有:一是聚合物携带的负电荷也会使体系Zeta电位增加;二是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使得采出液的粘度增大,界面膜强度增加;三是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吸附在油水界面,使界面强度增加界面张力减小,体系更加稳定。两种驱油剂共存时具有协同作用,使体系更为稳定。

马云飞[10](2018)在《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三元复合驱作为我国三次采油的主导技术之一,通过形成油水间超低界面张力而起到大幅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但是,超低界面张力状态达成条件苛刻,需要大量碱的加入才能实现,且影响因素复杂,尤其受驱替剂组分损失影响严重。针对以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为原则设计的传统三元复合体系的技术局限性,旨在重新评估化学复合体系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发展化学驱理论并优化复合驱技术,分别从驱油机理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开展了理论计算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获得了驱替剂组分和残余油饱和度在注采井间的分布规律。利用超长填砂物理模型进行室内驱油实验,并结合基于比色法所建立的残余油饱和度测定方法,确定了不同驱替阶段、不同提高采收率方式下驱替方向上残余油饱和度与距离的关系和复合驱后残余油的分布特征。通过对沿程采出样品中化学剂浓度的分析,得到复合体系各组分损失量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累计滞留量和质量分布偏差等参数描述了化学剂在驱替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现象和程度,确定化学剂无效滞留的临界水平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合对超低界面张力、乳化性能和黏弹性有效作用范围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对注采井间不同区域开发程度的影响。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得到动态运移条件下大庆典型三元复合驱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其与井距的函数关系,分析了超低界面张力作用范围与残余油富集区域不重叠的固有矛盾。同时,基于对乳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采出液乳化程度的综合分散准数(Synthetical Dispersion Number,SDN)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动态运移条件下复合驱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通过对比实验,提出了复合体系注入时机提前有利于原油乳化的认识。此外,分析了复合体系弹性和黏性随运移距离增大而变化的趋势,指出弹性损失是导致溶液深部驱油效率大幅下降的主因。掌握了油水分散体系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能量稳定机制。利用玻璃刻蚀微观模型实验分析了乳化启动残余油的三种机制及其触发条件。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乳状液电导率与颗粒聚并活化能的关系,探讨了聚并速率的控制因素,证实界面张力的降低对于控制乳状液颗粒聚并速率的作用非常微弱。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油水分散体系的分散程度和界面自由能对界面总能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在超低界面张力和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油水分散体系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粒间电性斥力和孔喉剪切力对抗油滴内聚力的做功量,并明确了二者抵消内聚功的程度,阐明了运移过程中乳状液破乳的自发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动态运移条件下驱油效率的控制因素。借助表征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综合乳化性能指数(Comprehensive Property Index,CPI)法,优选得到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新型三元复合体系配方,并对注入时机进行了优化。利用超长填砂模型和模拟五点法井网三维岩心模型的驱油实验,评价了新体系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全面评估了动态运移条件下新型复合体系界面张力、黏弹性和乳化效果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分析了新型三元体系较传统三元体系的优势。新型三元体系可以借助乳化启动残余油能力提高驱油效率,弱化了对配方的界面性质的要求;强碱用量大幅减小,节省成本并减弱地层伤害;借助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耐盐耐碱性质,在大幅降低聚合物用量的条件下仍能保证体系的流度控制能力;将三元体系的注入时机提前可以充分发挥乳化的作用。综上,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设计的新型三元体系凭借乳化性能和黏弹性等性质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开发油藏深部,获得比传统超低界面张力三元体系更高的驱油效率。研究成果提升了对复合驱油体系动态变化条件下驱油效率的认知,发展了从能量角度阐释多相分散体系变化的方法,对深化提高三元复合驱理论认识、完善化学驱油机理、指导复合体系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性和采出液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性和采出液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XB区块低渗透油藏化学驱适应性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三元复合驱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聚合物驱发展现状
        1.2.2 三元复合驱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XB区块油藏地质开发特征及现状
    2.1 油田基本情况
    2.2 XB区块化学驱适应性分析
第三章 聚合物优选及评价实验
    3.1 适用的聚合物产品筛选及评价
        3.1.1 聚合物流变性
        3.1.2 聚合物增粘性
        3.1.3 聚合物抗剪切性
        3.1.4 聚合物抗盐性
        3.1.5 聚合物稳定性
        3.1.6 聚合物抗碱性
        3.1.7 聚合物耐温性
    3.2 聚合物与储层配伍性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优选及性能评价
    4.1 表面活性剂优选及评价实验
        4.1.1 表活剂与地层水配伍性
        4.1.2 表活剂抗盐性
        4.1.3 表活剂与碱的配伍性
        4.1.4 表活剂乳化性
        4.1.5 表活剂稳定性
        4.1.6 表活剂驱油性
        4.1.7 与防砂、固砂体系配伍性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层段及段塞组合优选
    5.1 三元复合驱驱油实验条件
    5.2 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浓度优选
        5.2.1 三元复合体系聚合物浓度优选
        5.2.2 三元复合体系碱、表面活性剂浓度优选
    5.3 三元复合体系段塞用量大小优选
    5.4 三元复合驱注剂层段组合优选
    5.5 三元复合驱注入速度优选
    5.6 三元复合驱段塞组合优选
    5.7 XB区块弱碱三元复合驱经济性分析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2)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研究进展
    2.3 本章小结
3 双旋流气浮装置数值模拟
    3.1 双旋流气浮装置基本结构
    3.2 双旋流气浮装置数值模拟
    3.3 双旋流气浮装置速度分布特征
    3.4 双旋流气浮装置能量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双旋流强化气浮除油机理研究
    4.1 双旋流强化气浮机制与分离性能
    4.2 双旋流强化气浮除油动力学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合成与破乳性能评价
    5.1 引言
    5.2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合成
    5.3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试验
    6.1 引言
    6.2 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
    6.3 双气泡-双旋流气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
    6.4 基于化学破乳的双旋流气浮处理现场试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与驱油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三元复合驱与原油乳化技术现状
    1.1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1.1.1 国外三元驱技术现状
        1.1.2 国内三元驱技术现状
    1.2 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
    1.3 乳状液类型和稳定性
        1.3.1 乳状液类型
        1.3.2 国内乳化研究现状
        1.3.3 国外乳化研究现状
    1.4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1.4.1 影响因素
        1.4.2 水驱采收率提高方法
第二章 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研究
    2.1 乳化作用机理
        2.1.1 乳化作用简介
        2.1.2 液液乳化机理
    2.2 乳状液稳定机理
        2.2.1 乳状液稳定
        2.2.2 乳状液分层
        2.2.3 聚集(絮凝)和聚结
    2.3 乳状液聚集和聚结影响因素
        2.3.1 聚集和聚结因素
        2.3.2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2.3.3 聚合物的影响
        2.3.4 碱的影响
第三章 采出液含水率及见剂浓度变化规律
    3.1 试验区见剂浓度、含水率及产液量变化情况
    3.2 三元复合驱药剂相对采出量变化情况
    3.3 药剂在地层中滞留现象室内试验
    3.4 三元药剂在油水中作用对相对采出程度的影响
        3.4.1 原油溶解表面活性剂室内试验
        3.4.2 表面活性剂、碱在油水中的分配关系
        3.4.3 聚合物对碱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第四章 采出液乳化类型及乳化程度研究
    4.1 三元采出液乳化类型及乳化效果判定
    4.2 乳化情况及乳化特征
    4.3 乳化类型与乳化程度规律
        4.3.1 第一类:油包水型采出液
        4.3.2 第二类:严重水包油型采出液
        4.3.3 第三类:轻微水包油型采出液
        4.3.4 第四类:未乳化采出液
    4.4 乳化与含水率、见剂浓度的整体关系
第五章 乳化与受效特征的关系
    5.1 W/O型采出液乳化与受效关系
    5.2 严重O/W型采出液乳化与受效关系
    5.3 轻微O/W型采出液乳化与受效关系
    5.4 未乳化井的乳化与受效关系
    5.5 乳化作用对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影响试验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D区块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区块概况
    1.1 区块地质概况
    1.2 储层特征及流体性质
    1.3 油藏温度与压力
    1.4 开发历程
第二章 D区块地质模型的建立
    2.1 建立构造模型
        2.1.1 建模区块设计
        2.1.2 建立断层模型
        2.1.3 建立构造模型
    2.2 建立相控属性模型
        2.2.1 建立沉积相模型
        2.2.2 相控下属性模型的建立
第三章 水驱阶段历史拟合研究
    3.1 地质模型粗化
    3.2 水驱阶段历史拟合
        3.2.1 地质储量拟合结果
        3.2.2 产液量拟合结果
        3.2.3 产油量拟合结果
        3.2.4 含水率拟合拟合
        3.2.5 采出程度计算结果
    3.3 水驱后三元复合驱前剩余油分布研究
第四章 三元复合驱阶段跟踪历史拟合研究
    4.1 空白水驱阶段历史拟合研究
        4.1.1 空白水驱阶段历史拟合
        4.1.2 空白水驱末油层动用状况与剩余油分布
    4.2 三元复合驱阶段跟踪历史拟合
        4.2.1 三元复合驱流变性敏感性分析及合理设置范围
        4.2.2 三元复合驱阶段跟踪历史拟合
        4.2.3 目前油层动用状况与剩余油分布
第五章 三元复合驱阶段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5.1 水驱开发效果预测
    5.2 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5.2.1 实际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
        5.2.2 理想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
        5.2.3 仅考虑套损影响的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
        5.2.4 仅考虑水驱干扰的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预测
        5.2.5 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A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体系驱油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三元复合驱概述
        1.2.1 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1.2.2 三元复合驱技术驱油机理
        1.2.3 三元复合驱技术中的关键问题
    1.3 弱碱三元复合驱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粘弹性及界面张力研究
    2.1 实验概述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方案
    2.2 影响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粘度的因素分析
        2.2.1 碱浓度
        2.2.2 表面活性剂浓度
        2.2.3 温度
        2.2.4 存放时间
    2.3 影响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粘弹性的因素分析
        2.3.1 碱浓度
        2.3.2 表面活性剂浓度
    2.4 影响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因素分析
        2.4.1 实验步骤
        2.4.2 结果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弱碱三元体系注入能力研究
    3.1 实验概述
        3.1.1 实验原理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方案
        3.1.4 实验步骤
    3.2 弱碱三元体系的注入能力研究
        3.2.1 岩心渗透率的影响
        3.2.2 碱浓度的影响
        3.2.3 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
    3.3 小结
第四章 弱碱三元体系微观驱油效果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岩心
        4.1.3 实验流程
    4.2 实验方案及步骤
    4.3 微观驱油效果分析
        4.3.1 水驱后残余油分类
        4.3.2 弱碱三元体系微观驱油效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弱碱三元体系驱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药品
        5.1.2 实验岩心
        5.1.3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案
        5.2.1 弱碱三元体系与聚合物溶液驱油效果对比
        5.2.2 不同组分浓度的弱碱三元体系驱油效果研究
        5.2.3 不同注入PV数的弱碱三元体系驱油效果研究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弱碱三元体系与聚合物溶液驱油效果结果及分析
        5.3.2 不同组分浓度的弱碱三元体系驱油效果结果及分析
        5.3.3 不同注入PV数的弱碱三元体系驱油效果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无碱二元复合体系特性评价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3 主要存在的问题
    0.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一章 化学驱驱油机理概述
    1.1 聚合物驱油机理
    1.2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1.3 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
    1.4 无碱二元驱油体系的驱油机理
第二章 无碱二元复合体系特性评价
    2.1 无碱二元体系中相对渗透率曲线测定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材料
        2.1.3 实验方案
        2.1.4 实验步骤
        2.1.5 聚合物浓度对二元体系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
        2.1.6 表活剂浓度对二元体系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
    2.2 无碱二元驱油体系流变性测定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方案
        2.2.4 实验步骤
        2.2.5 聚合物浓度对二元体系流变性曲线的影响
        2.2.6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二元体系流变性曲线的影响
    2.3 二元体系界面张力影响测定
        2.3.1 实验设备
        2.3.2 实验材料
        2.3.3 实验方案
        2.3.4 实验步骤
        2.3.5 聚合物浓度对二元体系界面张力曲线的影响
        2.3.6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二元体系界面张力曲线的影响
第三章 二元复合驱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3.1 二元驱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3.1.1 模型基本假设
        3.1.2 二元驱驱油机理的数学描述
        3.1.3 二元复合驱基本数学方程
        3.1.4 模型定解条件
    3.2 二元驱渗流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研究
        3.2.1 数学模型求解模式
        3.2.2 化学物质组份运移对流扩散方程求解方法
第四章 不同注入参数优化研究
    4.1 概念模型
    4.2 分子量、浓度等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4.2.1 聚合物分子量及浓度的影响
        4.2.2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
    4.3 注入参数优化研究
        4.3.1 不同注入程序的开发效果
        4.3.2 不同聚合物前置段塞注入量的开发效果
        4.3.3 不同聚合物主段塞注入量的开发效果
        4.3.4 不同聚合物副段塞注入量的开发效果
        4.3.5 不同注入速度的开发效果
        4.3.6 不同聚合物浓度的开发效果
        4.3.7 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开发效果
        4.3.8 无碱二元复合驱体系最优注入参数确定
    4.4 室内驱油实验与二元驱预测模型对比
        4.4.1 实验材料
        4.4.2 实验步骤
        4.4.3 实验方案
        4.4.4 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的特性与稳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三元复合驱技术
        1.1.1 三元复合驱技术原理
        1.1.2 三元复合驱技术在油田矿场的实际应用
    1.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类型及结构特点
        1.2.1 化学驱采出液的形成及特性
        1.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类型及特性
        1.2.3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微观结构及液滴分布
    1.3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界面膜与界面性质
        1.3.1 界面膜
        1.3.2 界面张力
        1.3.3 界面流变性
        1.3.4 界面电现象
    1.4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粘度与流变性
    1.5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稳定与失稳
        1.5.1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稳定性
        1.5.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相分离行为
        1.5.3 驱油剂对采出液稳定性的影响
    1.6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研究方法及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
    1.7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北二西试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构成与特性评价
    2.1 实验方法和步骤
        2.1.1 材料与仪器
        2.1.2 采出液性质评价方法
        2.1.3 现场采出水性质评价方法
    2.2 现场采出液的性质
    2.3 现场采出水的性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驱油剂对采出液水相粘滞性和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
    3.1 实验方法和步骤
        3.1.1 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样品的制备
        3.1.3 模拟样品视粘度的测定
        3.1.4 油水平衡界面张力的测定
        3.1.5 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和液滴界面寿命测定
        3.1.6 油水界面Zeta电位测定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3.2.1 驱油剂对采出水视粘度的影响
        3.2.2 驱油剂对油水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3.2.3 驱油剂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和液滴界面寿命的影响
        3.2.4 驱油剂对油水界面Zeta电位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驱油剂对采出水及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4.1 实验方法和步骤
        4.1.1 材料与仪器
        4.1.2 驱油剂对模拟采出水油水分离特性影响评价方法
        4.1.3 驱油剂对O/W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影响评价方法
        4.1.4 驱油剂对W/O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影响评价方法
    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4.2.1 驱油剂对模拟采出水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4.2.2 驱油剂对O/W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4.2.3 驱油剂对W/O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注入液中的微乳液在油藏和地面采出系统中的演变
    5.1 实验方法和步骤
        5.1.1 材料与仪器
        5.1.2 模拟注入液的制备
        5.1.3 ASP和 AS注入液与原油的平衡老化实验
        5.1.4 老化模拟液的稀释
        5.1.5 现场采出水的特性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
        5.2.1 微乳液的形成及粒径分布特征
        5.2.2 微乳液的失稳
        5.2.3 采出水中纳米-亚微米尺度油珠的来源和成因
        5.2.4 复合型破乳剂SP1013 的研制及在北二西试验区的应用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及除防垢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三次采油技术
    1.2 强碱三元复合驱技术
    1.3 强碱三元复合驱结垢研究
    1.4 强碱三元复合驱除垢研究
    1.5 弱碱三元复合驱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2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性能评价试验研究
    2.1 试验区选择
        2.1.1 试验层系地质特征
        2.1.2 储层矿物组成及敏感性分析
        2.1.3 试验区及开发层系确定
    2.2 弱碱三元体系驱油试验方案
        2.2.1 聚合物的筛选
        2.2.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2.2.3 界面活性图的测定
    2.3 弱碱三元体系性能评价
        2.3.1 化学剂对弱碱三元体系影响
        2.3.2 弱碱三元体系稳定性评价
        2.3.3 弱碱三元体系吸附性评价
        2.3.4 弱碱三元体系流变性评价
        2.3.5 油水分离特性评价
        2.3.6 驱油效果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成垢规律和机理研究
    3.1 三元复合驱地面管线内堵塞物成分分析
        3.1.1 试剂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及原理
    3.2 结垢规律实验研究
        3.2.1 碳酸盐结垢预测
        3.2.2 硅酸盐结垢预测
        3.2.3 硫酸盐结垢机理
        3.2.4 铁盐形成机理
        3.2.5 采出液离子成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面管线防垢及除垢技术研究
    4.1 防垢水质稳定剂评价
    4.2 氟碳涂料用于弱碱ASP地面管线防垢技术研究
        4.2.1 防腐防垢原理
        4.2.2 防腐防垢性能实验
        4.2.3 防腐防垢现场试验
    4.3 酸洗配方复配及优化
        4.3.1 溶垢率影响
        4.3.2 最佳条件下的溶垢率
        4.3.3 腐蚀率的测定
        4.3.4 酸洗配方的优化
    4.4 空化射流用于弱碱ASP地面管线除垢技术研究
        4.4.1 空化防垢原理
        4.4.2 空化防垢室内实验
        4.4.3 空化防垢装置设计
        4.4.4 对注入液结垢趋势影响研究
        4.4.5 空化防垢技术现场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弱碱三元采出液站内处理技术研究
    5.1 三元采出液原油脱水技术
        5.1.1 三元采出液的形成和稳定机制
        5.1.2 三元采出液脱水特点
        5.1.3 三元采出液脉冲电脱水试验
    5.2 三元污水氧化法处理技术研究
        5.2.1 三元污水水质特性
        5.2.2 二氧化氯浓度的确定
        5.2.3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5.2.4 二氧化氯处理三元污水反应机理
        5.2.5 现场试验
    5.3 弱碱ASP污水处理
        5.3.1 悬浮污泥过滤器
        5.3.2 三元驱污水微絮凝悬浮污泥过滤处理
    5.4 三元采出液深度处理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与专利目录
致谢

(9)聚驱及二元驱驱油剂对悬浮物及乳化油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化学驱技术简介
        1.1.1 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本原理
        1.1.2 化学驱油技术原理
    1.2 聚驱研究现状
        1.2.1 聚合物驱技术特征及机理
        1.2.2 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
        1.2.3 聚合物驱潜力评估
    1.3 二元驱研究现状
        1.3.1 聚/表二元复合驱原理及特点
        1.3.2 聚/表二元复合驱室内研究现状
        1.3.3 聚/表二元复合驱矿藏应用现状
    1.4 絮凝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1.4.1 无机絮凝剂
        1.4.2 有机絮凝剂及絮凝机理
        1.4.3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及絮凝机理
    1.5 驱油剂对于含油污水的稳定机理
        1.5.1 聚合物对于含油污水的稳定机理
        1.5.2 表面活性剂对于污水的稳定机理
    1.6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简介
第二章 絮凝方案及药剂筛选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和药品
        2.1.2 实验方法和原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现场采出液理化性质
        2.2.2 无机絮凝剂筛选
        2.2.3 有机絮凝剂筛选
        2.2.4 破乳除油剂筛选
        2.2.5 现场采出液处理剂复配考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驱油剂对于聚驱及二元驱采出液性质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和药品
        3.1.2 实验方法和原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驱油剂对模拟采出液粘度的影响
        3.2.2 驱油剂对乳化油及悬浮固体含量的影响
        3.2.3 驱油剂对模拟采出液稳定性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驱及二元驱采出液处理的影响因素及次序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仪器和药品
        4.1.2 实验方法和原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驱油剂对聚驱模拟采出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4.2.2 驱油剂对二元驱模拟采出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4.2.3 工艺参数对现场采出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10)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化学复合驱研究现状
        1.2.2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
        1.2.3 当前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复合驱残余油饱和度与驱替剂组分的分布特征
    2.1 残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2.1.1 实验方法
        2.1.2 残余油饱和度与距离的关系
        2.1.3 残余油饱和度的区域分布
    2.2 复合体系组分在注采井间的分布
        2.2.1 实验方法
        2.2.2 复合驱采出动态
        2.2.3 动态运移过程中复合体系组分浓度的变化情况
        2.2.4 化学组分在驱替方向上的分布
        2.2.5 化学组分分布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范围及影响
    3.1 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影响
        3.1.1 实验方法
        3.1.2 复合驱采出动态
        3.1.3 动态运移过程中复合驱油水界面张力变化规律
        3.1.4 动态运移过程中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
    3.2 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影响
        3.2.1 实验方法
        3.2.2 复合驱采出动态
        3.2.3 采出液乳化评价方法的建立
        3.2.4 动态运移过程中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
        3.2.5 乳化作用对提高驱油效率的影响
    3.3 黏弹性变化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3.3.1 实验方法
        3.3.2 动态运移过程中黏弹性的变化规律
        3.3.3 黏弹性损失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3.3.4 弹性对驱油效率的贡献
    3.4 基于动态运移的驱油效率主控因素作用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微观作用机制
    4.1 残余油赋存状态和启动机制
        4.1.1 实验方法
        4.1.2 水驱后残余油的赋存状态
        4.1.3 界面特性和黏弹性启动残余油的过程和机制
        4.1.3 乳化作用启动残余油的过程和机制
    4.2 油水分散体系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稳定性
        4.2.1 动力学过程
        4.2.2 热力学过程
    4.3 动态运移过程中分散体系的能量稳定机制
        4.3.1 实验方法
        4.3.2 内聚功及其抵消作用来源
        4.3.3 动态运移条件下油水体系的稳定性
    4.4 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微观作用和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复合体系设计与评价
    5.1 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复合体系设计
        5.1.1 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评价方法
        5.1.2 新型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配方筛选
        5.1.3 新型三元复合体系参数优化
    5.2 新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
        5.2.1 实验方法
        5.2.2 新型体系与传统体系的驱油效果对比
        5.2.3 动态运移条件下新型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
    5.3 新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评价
        5.3.1 实验方法
        5.3.2 平面均质条件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5.3.3 纵向非均质条件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性和采出液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XB区块低渗透油藏化学驱适应性物理模拟实验研究[D]. 李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D]. 王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3]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与驱油效果研究[D]. 郭加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D区块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D]. 孙铎.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5]A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体系驱油效果研究[D]. 潘俊良.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6]无碱二元复合体系特性评价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D]. 孙硕.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7]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的特性与稳定机理研究[D]. 赵觅.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8]弱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及除防垢工艺技术研究[D]. 印重.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9]聚驱及二元驱驱油剂对悬浮物及乳化油影响研究[D]. 张振超.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3)
  • [10]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D]. 马云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标签:;  ;  ;  ;  ;  

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流变学及采出液稳定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