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引进外资的利弊分析

我国引进外资的利弊分析

一、关于我国引进外资的利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薛凤冠[1](2021)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在长期领导经济建设工作实践中,他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国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探索,形成并实践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的经验充分证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陈云对经济建设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因此,系统梳理和研究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提升国家经济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本文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部分:一、本文二、三章主要探讨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曲折探索和同时期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等三个方面;其思想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有计划按比例”思想、西方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原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同时,其思想的形成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长期领导经济实践也有着密切联系,并随着实践发展而逐步充实和深化。二、本文四、五章重点阐述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系统梳理、归纳和总结,文章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提炼概括为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经济改革和经济开放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全貌。文章认为,这六个方面内容涉及到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发展的思想两个层次。其中,综合平衡、民生改善、国情国力、经济决策主要涉及陈云经济工作的伦理观和方法论,故可以归为经济哲学的思想;经济改革、经济开放更侧重于体现陈云在经济发展某一领域实践中的思想,可以归为经济发展的思想。这两个层次、六个方面思想,既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完整体系。其中,综合平衡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基础,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则是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本文第六章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征与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内容和实践的全面研究,文章从政治性、人民性、求实性、创新性、前瞻性五个角度对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渐进而审慎可以说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终其一生,无论身处何时、身居何位,陈云始终保持这一特色。通过渐进和审慎,陈云在复杂和困难的局面中,推动中国经济建设逐步向前发展。最后,文章认为,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不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体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二是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三是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四是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五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这些对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既丰富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方法论上也值得学习借鉴。

梅燕[2](2019)在《外国投资者认定标准之法律分析 ——兼评《外商投资法》第二条》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该法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外国投资者”作为外资法体系下最基础的概念,对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国家安全审查等行政监管和司法规制都具有重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投资国际化,外国投资者的身份认定也越来越难,标准不统一。我国长期采用注册地标准为主,适用时也造成了诸多困境。此次《外商投资法》中大量出现外国投资者却未给予任何解释,这将会给后续的实施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这就使得在后续配套规定中准确认定外国投资者成为必要。本文从我国外国投资者认定的现状出发,对外国投资者主体身份认定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应引入实际控制标准认定外国投资者,尝试提出控制程度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引入实际控制标准后,我国具体的适用对策作了探讨。除了引言和结语外,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外商投资在中国的立法概况及外国投资者认定不明导致的困境作了介绍,注意到注册地标准给予外国投资者以及中国投资者极大的选择自由,也为外资管理法规的正确适用留下漏洞。第二部分分析了认定标准的理论学说及其他各国适用情况。第三部分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确立外国投资者认定标准的考量因素。第四部分得出引入实际控制标准的合理性,梳理了中国现行法律中对“控制”的界定方式,并给出了关于控制标准的具体立法建议。最后尝试给出我国实际控制标准的适用对策。

谈笑[3](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李小克[4](2018)在《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规模扩张驱动。新常态下,随着劳动、资本、能源等要素约束趋紧,加快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向要素效率增长驱动和创新驱动转变更加紧迫。开放条件下,通过出口学习效应和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国际贸易驱使要素结构与配置效率变化,进而影响中国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及其速度。因此,研究国际贸易对中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对于中国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本文沿着Acemoglu(2002)提出的偏向性技术进步分析框架,借鉴国际贸易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的理论模型(Acemoglu,2003;Thoenig和Verdier,2003;Epifani 和 Gancia,2008;Gancia 等,2011;Acemoglu 等,2015),将其改造和扩展为国际贸易对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之间偏向影响的分析模型,构建了两个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部门(资本密集部门和劳动密集部门)、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的国际贸易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偏向性技术进步为切入点,以中国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依次对以下4个问题进行解答:(1)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于哪种生产要素,技术进步偏向是否发生了变化,其偏向程度如何?(2)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产生了哪些影响,其作用机制是什么?(3)离岸外包对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有何影响,其作用机制是什么?(4)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否有利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演变趋势和特征。根据Acemoglu(2002)的偏向性技术进步定义,从CES生产函数中推导出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采用Box-Cox转换的要素效率增长率设定框架,运用Klump等(2007,2012)、Le’on-Ledesma等(2010,2015)发展和完善的标准化系统供给面估计方法,对1998-2015年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发现:(1)整体来看,中国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偏向程度波动较大,大致表现为倒“U”型特征。(2)从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来看,1998-2007年多数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劳动,2008-2012年多数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资本,2013-2015年间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与劳动的行业数大致相等。(3)高贸易开放度行业的技术进步大多偏向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大多偏向资本,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大多偏向劳动,高技术行业的技术进步大多偏向劳动。2.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在资本与劳动要素组合下,本文从产品角度研究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主要发现有:(1)出口强度提升有利于促进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倾向,这一特征在高贸易开放度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高技术行业尤其明显。(2)进口渗透率上升有利于推动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倾向,这一特征在高贸易开放度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高技术行业和中低技术行业表现突出。(3)研发资本强度上升有利于增强进口渗透率上升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倾向,这一特征在高贸易开放度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行业表现显着。(4)研发人员投入强度提高,有利于增强进口渗透率上升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倾向,这一特征在高贸易开放度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行业表现显着。(5)实证检验并未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提升明显有利于强化进口渗透率对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倾向。3.离岸外包对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离岸外包不同于以一般贸易品为载体产生的技术溢出,它包含加工贸易以及机器设备、零部件进口的中间产品贸易。在对中国工业行业离岸外包水平测算基础上,本文实证研究了离岸外包水平变化对中国工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主要发现有:(1)从行业离岸外包水平演进来看,中国工业大多数行业的离岸外包水平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对行业比较进一步发现,高贸易开放度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高技术行业的离岸外包水平通常较高。(2)离岸外包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倾向,这一特征在高贸易开放度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高技术行业技术进步相对明显。(3)离岸外包水平变化与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之间呈现不显着的倒“U”型关系。(4)研发资本强度上升,有利于增强离岸外包水平提高引起的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倾向,这一特征在高贸易开放度行业、低贸易开放度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高技术行业显着。(5)研发人员人数比例越大,技能劳动结构优化度上升,离岸外包水平提高对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倾向越明显。(6)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提升,离岸外包规模扩大对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劳动偏向倾向越明显。4.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偏向性技术进步并非是国际贸易和生产的最终目的,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偏向性技术进步更加重要。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偏向性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这可能为识别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的利弊得失提供判断。本文扩展了 Klump等(2007,2012)、Le’on-Ledesma等(2010,2015)的研究框架,利用Kmenta近似技术从标准化CES生产函数中分离出具有技术进步偏向的TFP函数,借助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融合了新近兴起的技术一致性(technological congruence)理论,从理论上揭示了偏向性技术进步及其偏向程度对TFP增长率变化的影响机理。理论研究表明:偏向性技术进步下TFP增长率的最终变化取决于四种效应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1)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增长率是TFP增长率变化的直接力量。(2)要素替代弹性、资本深化增长率与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增长之间的力量变化会影响和改变TFP增长率。(3)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偏向程度对TFP增长率的影响方向及其程度不仅取决于偏向性技术进步与要素深化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还取决于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力量变化。利用中国工业部门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1)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率对中国工业部门TFP增长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而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程度对TFP增长率增长存在消极影响。(2)相对而言,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率(即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率)是中国工业部门TFP增长率上升的主要力量。(3)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正向效应大于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偏向程度的负向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现阶段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部门TFP增长率的净效应为正。此外,分行业角度的研究表明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率是中国工业多数行业TFP增长的最主要力量,这在传统制造业和新兴装备制造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多数行业的要素使用比例配置变化与要素效率增长不协调,随着行业的资本深化水平较快增长,资本效率增长滞后阻碍了 TFP增长的进一步提升。传统重工部门和公共工业部门的偏向性技术进步与要素效率增长、资本深化提升之间并未形成良好的协调关系。根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全面工业化背景下,为促进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偏向性技术进步,可采取如下贸易政策和行业发展政策:(1)合理调整行业出口结构,扩大出口贸易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溢出效应。(2)对于高贸易开放度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行业等劳动(含技能劳动)丰裕的行业来说,合理优化行业进口结构,扩大进口贸易的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溢出效应。(3)劳动(含技能劳动)丰裕的行业,要积极拓展离岸外包,扩大离岸外包规模的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溢出效应。(4)高贸易开放度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行业要强化研发资本和人员投入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并重,促进更多的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溢出效应。(5)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行业的要素禀赋与要素效率增长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便实施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企业规模发展与技术进步战略。

文世芳[5](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吴德祖[6](2017)在《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由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主编的《经济建设季刊》,是抗日战争后期民国经济学界较为权威的一份经济研究期刊。这份刊物以季刊的形式,自1942年7月开始创刊,抗战胜利的1945年停刊,共3卷12期,每期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及面向社会征集的论文、经济资料、西方经济学说介绍、书评、统计资料,以及当时重要的参考文献。以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为主的作者中,既有当时大后方着名的经济学人,也有供职于国民政府经济部、交通部、资源委员会、中央设计局、水利委员会等国民政府的高官要员。刊物办刊宗旨明确,即在抗战期间,为抗战胜利后国家着手建设进行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上的准备。本文以《经济建设季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期刊创办的情况及所涉及的内容,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进而以此为出发,梳理民国后期国民政府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的主要思考脉络和政策主张,并对其中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进行评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史料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力图全面系统地考察期刊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和现实启示。论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角度、研究目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基本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宏观角度梳理和介绍了《经济建设季刊》的基本概况。经济建设协会于1939年4月在香港成立,1941年迁至重庆。协会成立期间,时任协会常任理事的沈怡认为有必要对战后建设问题进行提早准备,而这一想法得到了宋子文及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支持,《经济建设季刊》在此思考背景下创刊。期刊自1942年7月至1945年中,每季度发行一期,共三卷12期。《经济建设季刊》作者群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超过一半有留学欧美日本的经历;作者在当时中国经济建设各领域具有较高社会地位,或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源委员会、经济部、交通部、水利部等经济部门的要员,或为中央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教授。论文的第三至八章,分别对《经济建设季刊》涉及的各专题、各领域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全面展示期刊的学术贡献和经济思想。第三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理论问题的探讨,包括对于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侧重于优劣分析;战争背景下关于国防经济、区域经济等问题的讨论;以及期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第四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建设问题的探讨。其中最大篇幅集中于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包括对当时中国铁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弊端的分析,战后铁路建设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铁路建设中最为关键的资本问题,以及铁路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期刊对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对电信和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关于交通器材的制造等问题。第五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水利问题的探讨。本章首先介绍了当时学界政界普遍形成的关于加强农业建设并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总体目标,包括农业建设与工业建设的关系、如何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土地国有、提出产销合作社的构想等。二是关于土地与人口问题的讨论,包括中国人多地少、负载过重和可耕地缺乏的基本国情。三是关于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的讨论。四是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第六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及矿业建设问题的探讨。包括中国工矿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对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的追求,以及工业建设中国家政府的重要作用、工业发展中“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辨析、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还对期刊中涉及工矿业各个领域的建设,如水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钢铁工业、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规划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第七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主要包括外资利用和国际贸易政策两个方面。在外资利用方面,主要涉及经济建设中中国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对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的分析研究,利用外资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以及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主要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以及促进对外贸易的思考与建议。第八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国民政府管理金融银行业的演进与发展历史,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建设的建议,国民政府币制和货币建设,战后货币金融问题的国际背景,以及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除此外,这一章节还就如何保持货币稳定、关于货币本位问题、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九章为论文的结语部分,在前几章的基础上,笔者对《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积极影响、现实启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也指出了《经济建设季刊》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以使读者对于这份刊物有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了解。

徐琛[7](2016)在《论企业法视域下外国投资者的认定》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投资国际化,资本项目不断开放,外国公司的组织形式、股东构成、经营活动等越来越多元复杂,外国投资者的身份认定也越来越难,标准不统一。我国长期采用注册地标准为主,而2015年1月19日商务部发布《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实际控制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外国投资者身份的认定制度。的确,随着投资情况和外国投资管理模式的转变,原有的认定标准已不适应现在的实际,需要重新调整标准,才能促进投资、维护我国利益。外国投资者的认定是重构外资监管体制的基础。立足体制创新,对外国投资者身份的重新厘定,落实对外国公司和外国资本的行政监管与司法规制,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好的公平合理开放的市场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和规范外国投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不但保证外国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使我国对外国投资者保持持续的吸引力,而且也保证这些外国投资对我国也是有益的,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民的福祉,以及保证外国投资领域多元目标的平衡,使投资者与东道国权利与义务平衡。本文从企业法的视域出发,并着眼于当前外资开放的新形势,探讨如何认定外国投资者主体身份,如何营造一个更好的公平合理开放的市场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平衡各方利益,形成完善的制度设计。与以往国际法视角以及时代背景不同。文章除了引言和结论之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首先,详细分析了现行外资监管体制下我国外国投资者身份认定的标准,其次,分析了在这样的标准下,我国认定外国投资者时存在的现实困境,一方面容易导致逃避监管、产业政策落空,一方面会使得一些企业享受优惠,导致竞争秩序混乱,此外,我国法律规定较为不统一,也容易导致冲突,这一现实困境的阐述旨在明确研究此问题的必要性。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外国投资者的认定标准不同学说、发展脉络、理论依据、利弊以及各国的采纳情况,每一标准都是着眼于某一具体因素来确定外国投资者,从简便程度、对各国、投资者的利益、各国的具体情况来说,都各有利弊,从而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论述了我国确立外国投资者认定标准的考量因素。首先,宏观角度上,从外资立法主要衡量因素、外国投资的管理模式的转变等方面对外资监管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在微观角度上,分析了外国投资者身份认定的三要素:投资者、资本、投资行为,从而为后文论述奠定基础。第四章对实际控制标准这一立法趋势做了具体评析。首先,阐述了实际控制标准的引入及其合理性,其符合第三章阐述的具体的考量因素,也能解决我国的现实困境。其次,从立法和理论角度分析、界定了控制的标准,并提出了立法建议。第五章从争议和解决路径等方面分析了外国投资者身份认定中的特殊问题,主要有返程境内投资问题、协议控制结构的审慎处理问题、中国自然人股东变更国籍公司性质问题。

于晓磊[8](2015)在《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7、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技术的进步与动力的改革带来了生产的工业化和文化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新兴的产业类型,随之兴起的工业建筑,也成为最具时代性的建筑类型之一。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埠,外资开始在上海等沿海通商口岸经商办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区域之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也在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中国在近代工业时期建设的工厂建筑汇聚了西方传入的新样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它的发展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成为同时期采用西方风格建筑类型的率先之作。正是在这些工业建筑中,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体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颠覆,不仅如此,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改革,在这一历史剧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表现得尤为激烈,其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也就更值得探讨,故论文正是选取了 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首先,论文选择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主要有两点考虑,即它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区位。近代中国长三角地区成为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与这两点因素密不可分。从地理区位来看,长三角地区东临黄海与东海,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北临山东,南邻福建。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大型河流穿越于此,如此通江达海、南北东西进退裕如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历史背景来看,长三角地区自六朝伊始,便是历史上的文化富集区,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在这里积淀,久远的文化血脉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传统棉纺织业、丝绸业、陶瓷业、漆木业等工商业堪称发达。到了中国近代,良好的地理优势、厚重的文化基础和工商传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五口通商”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中心和工业科技中心,又有以南京为主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约地、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中心,也有作为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无锡、南通、宁波等一批重要城市。故得益于这两点因素,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现代中国正面临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变革期,该地区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仍走在时代的前沿,对这一区域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案例。其次,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来看,近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直接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而诞生的一种物质形态。近代工业生产力的诞生,改变了厂房建筑、生产设施,甚至社会的生产方式,这种工业化的改变成为近代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诞生的逻辑起点,所以工业建筑作为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变化。但是现实情况是工业建筑遗产这种具有珍贵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并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近些年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识之士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上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科学调查和认知上仍存在不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手工业生产不重视的历史渊源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受“雅”“俗”文化之制约,人们对与礼制、政治与宗庙相关的建筑特别重视,而对与生产性相关的手工业建筑相当忽视,导致从历史到今天,对于保存了中国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手工业建筑记载和保存数量都很少。即使在今天,与生产相关的遗产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大量近代工业建筑被拆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本文重新梳理近代社会工业建筑遗产,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力求重塑公平公正的文化遗产观。综上,论文以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这类物质遗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遗产实际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性。一方面,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从事过工业活动,他们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等共同为中国近代工业创造了一批最早的军事类和“官督商办”类的工业,由此使长三角地区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多的工业门类、开创了很多近代工业类型,并且还影响了全国的近代工业建设,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备的。在此过程中创建的工业建筑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时全国工业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成就。另一方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近代聚集有大量建筑师、建筑设计事务所,不管是西方的、留学归来还是本土培养的建筑师,皆在此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建筑代表了近代中国全国范围内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最能体现东方与西方思想的结合以及当时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最高水平。中国长三角区域内的近代工业建筑,率先吸收了西方工业建筑的诸多特征,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审美思想,成为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新兴建筑。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不仅蕴含着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展示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国家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及这一过程中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成就,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国家及文明转型特殊时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社会文化、精神特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生存智慧在新生的工业文明形态中的某种表现。本篇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发展脉络。第二章主要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原点——英国工业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英国的工业建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及审美变革。中国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主要受此影响,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变革序幕。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反映了笔者的田野调查成果,展现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的一大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系统梳理了 1840——1949年间,中国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同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工业建筑文化。第八章主要使用文化遗产学的方法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近代工业遗产的建筑元素进行结构,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整个过程。本文在第九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存在“移植”与“重塑”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工业建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近代工业建筑类型,通过对这两大系统出现和演变过程的原因解析,分析了隐藏其中的近代变革期的社会文化。同时,本文还主张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应是其核心价值。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关注过去的文化,更立足于当代、为社会未来发展服务,所以论文在第十章尝试以“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探索。通过前文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研究,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上,应与体现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的物质元素一起,如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系统、档案资料和企业文化等,共同得到原真性的保护与利用。

李宝庆[9](2011)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切入点,指出发展滞后是我国城市化面临的最大问题,而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且没有找到资金支持的可持续之道。在此基础上,利用大量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分析了投融资与城市化发展的紧密相关关系,以及地方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进而推论出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与城市化发展的高度正相关关系。之后,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建国以来的三个历史阶段中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的变迁、特征和利弊,横向对比了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的做法和经验。最终,比较系统地得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六化”: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方式的市场化、民间投融资的活跃化、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投融资制度的创新化和城市区域金融中心化。

王欣昱[10](2011)在《外资外贸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的经济危机、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和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失败,都与各个国家采用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直接相关,它表明建立在“华盛顿共识”基础上的“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的局限性。尽管有关自由贸易益处的着述颇丰,但均未明确指出资本在国家间充分流动会带来何种好处。紧随其后的次级贷款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再一次让人们确信,现代货币存在的基础早已不再是黄金或其他储备资产,而是信用——即对货币发行者的信任。美国财政部公布最新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2010年年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高达1.16万亿美元,再加上中国持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意味着,美元的信用已经跟人民币紧紧连在了一起。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再到所谓的“北京共识”,中国正创造着一种新的发展道路,这种道路转变了人们对私有化和自由贸易等传统观念的看法。中国一直以来奉行自己独特的现代化战略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因此,众多发展中国家会加倍关注我国的成功经验,希望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的强大和崛起,势必会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必然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的深切关注。西方的国际经济学中关于对外贸易的理论有不少着名之说,诸如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俄林的自然禀赋理论和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等等。这些理论在我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走的这条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模式”之路,是无法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完全阐述清楚的。究其原因,其一是这些理论尽管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他们都首先假设资本在国与国之间是完全不流动的。在这个假定条件下,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只要有商品的流动,只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贸易的两国都会实现互利互惠。但这与现实世界完全不符。现今的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世界,资本天然的“逐利”本性使得资本必然在国与国之间流动,流向能够获得更高利润的地区。而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引进外资所发挥的作用是一个无法忽略的主要因素。其二,既然是西方的着名经济学理论,那么或多或少的都要为西方发达国家服务。那么,发达国家将永远保持发达地位,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发展加工贸易中的“加工”和“组装”这类相对而言毫无技术含量、层次较低的产品,就永远无法追赶上发达国家。因此,尽管这些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世人皆知,但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中却屡屡受挫。中国的发展,似乎还是应该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作依托为上策。要想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既定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的论证。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三要素中,我国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相对都非常充裕,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社会而言,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资金都是很匮乏的,都是我们发展经济所急需的。由于资本短缺,导致我们的劳动和土地这两个生产要素因没有足够的、有效率的资本配合,无法形成强大的生产力,也就不能生产出足够的商品和劳务。既然在我国国内,无法获得所需的物质资本和金融资产,那么我们只好把目光转向国外,需求国外的帮助,“资本的输入”就成了改革开放初期不得不采取的必要手段之一了。我们所说的引进外资,完整的讲就是要引进外国的资本;再进一步具体详细地说,就是引进外国的先进机器设备、或者直接借入美元、欧元、日元这些国际化了的硬通货、或者是外国人用美元、欧元和日元购买我国发行的股票和债券等等一切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的要素。1985年,我国引进外资额为47.6亿美元,到2010年达到1057亿美元。由于我国大量引进外资,我国国内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60年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为343.76亿元人民币,占国内总产值的24%,第二产业的产值为465.51为国内总产值的44%。由于外资大量流入我国,我国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到2010年第一产业的产值为40497亿元,占总产值的10%,而第二产业的产值为186481,为总产值的47%。如果按西方贸易理论发展我国的经济,不引进外资,我国只能大量出口农产品,进口工业品,其结果只能是越来越依赖西方国家的工业,永远是西方国家原料市场、劳动力市场,并最终成为他们经济上的附庸国。由于引进外资引起了我国生产结构的变化,而生产结构的变化又引起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1996年我国初级产品的出口额为219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1291亿美元,分别占总出口额的15%和85%。到2009年初级产品的出口额仅占总出口额的5%,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则占总出口额的95%。工业的发展表明社会的进步,试想若是按西方贸易理论发展,不引进外资、不改变生产结构,我国的贸易结构能改变吗?贸易结构不改变,我国就不可能成世界第二大贸易国,我国的GDP也不可能世界排名第二。1996年我国货物总出口额为1511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41%,2009年我国货物总出口额为12016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货物总出口额的56%。这充分说明外资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事实胜于雄辩”。这些真实的数字足以说明毛泽东和邓小平通过引进外资,改变我国的生产结构,进而引起贸易结构的变化,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大幅增加。贸易结构改变,反过来又推动了我国引资的步伐,改变了我国的经济结构。有中国特色的外资外贸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以及在中国的适用性已经得到不容质疑的检验。而西方的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与否也不说自明了。

二、关于我国引进外资的利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我国引进外资的利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现有研究的局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经济
        1.4.2 经济建设
        1.4.3 经济建设思想
    1.5 创新之处
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与历史背景
    2.1 陈云的生平与简历
        2.1.1 青少年时期
        2.1.2 革命战争时期
        2.1.3 新中国成立后
    2.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2.2.2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
        2.2.3 毛泽东思想
        2.2.4 中国传统文化
    2.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3.1 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
        2.3.2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探索
        2.3.3 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3.1 在革命战争时期萌发
        3.1.1 中央苏区时期
        3.1.2 陕甘宁边区时期
        3.1.3 东北时期
    3.2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
        3.2.1 克服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
        3.2.2 调整工商业
        3.2.3 “一五”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3.2.4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充实
        3.3.1 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3.3.2 重视粮食工作
        3.3.3 调整经济体制
    3.4 在“文革”后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深化
        3.4.1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3.4.2 边调整边建设
        3.4.3 引导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4 陈云经济哲学的思想
    4.1 陈云的综合平衡思想
        4.1.1 综合平衡要着眼全局
        4.1.2 综合平衡要综合施策
        4.1.3 综合平衡要统筹兼顾
    4.2 陈云的民生改善思想
        4.2.1 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战略高度
        4.2.2 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
        4.2.3 正确处理好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4.3 陈云的国情国力思想
        4.3.1 从国情国力出发探索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道路
        4.3.2 速度与质量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4.3.3 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
    4.4 陈云的经济决策思想
        4.4.1 一切从实际出发
        4.4.2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基础
        4.4.3 交换、比较、反复
5 陈云经济发展的思想
    5.1 陈云的经济改革思想
        5.1.1 坚持市场与计划相统一
        5.1.2 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改革
        5.1.3 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5.2 陈云的经济开放思想
        5.2.1 注重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利用
        5.2.2 注重循序渐进、稳妥推进
        5.2.3 注重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6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征及现实启示
    6.1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特点
        6.1.1 视为灵魂的政治性
        6.1.2 无比鲜明的人民性
        6.1.3 一以贯之的求实性
        6.1.4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6.1.5 战略谋划的前瞻性
    6.2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贡献
        6.2.1 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6.2.2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6.2.3 指导了新中国经济建设
    6.3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6.3.1 始终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6.3.2 始终坚持以自力更生为基础
        6.3.3 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
        6.3.4 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
        6.3.5 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
    6.4 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6.4.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6.4.2 方法论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外国投资者认定标准之法律分析 ——兼评《外商投资法》第二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我国对“外国投资者”的立法及困境
    第一节 我国对“外国投资者”的立法认定
        一、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2019年《外商投资法》第二条的规定
    第二节 现行认定标准不明导致的困境
        一、定性模糊混乱、易逃避审查监管
        二、标准不一、或导致适用冲突
        三、与国际投资规则脱节
第二章 外国投资者认定标准的理论学说及国际经验
    第一节 外国投资者认定标准的理论学说及其利弊
        一、注册地标准及其适用利弊
        二、住所地标准及其适用利弊
        三、实际控制标准及其适用利弊
        四、复合标准及其适用利弊
    第二节 外国投资者认定标准的国际经验
        一、外国国内法对认定标准的具体适用
        二、国际条约对认定标准的具体适用
第三章 我国确立外国投资者认定标准的考量因素
    第一节 外国投资者认定的内部因素
        一、投资主体
        二、外国资本
        三、投资行为
    第二节 外国投资者认定的外部因素
        一、放宽外商投资监管模式
        二、坚持贯彻内外资一致原则
        三、重视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第四章 实际控制标准的引入及我国的适用对策
    第一节 实际控制标准的具体分析
        一、实际控制标准对企业投资者的分类
        二、关于实际控制标准的立法建议
    第二节 我国实际控制标准的适用对策
        一、实际控制标准下外国投资者认定的操作方法
        二、实际控制标准适用与其它价值间的平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3)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中方主体
        二、外方主体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一、借款法律关系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三、合伙法律关系
        四、买卖法律关系
        五、租赁法律关系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一、公私混合主体
        二、私法性的内容
        三、公法性的内容
        四、契约涉外因素
        五、国际经济因素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契约与条约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法理比较
        一、法的形式比较
        二、法律关系比较
        三、法的实施比较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一、1840年至1870年
        二、1870年至1894年
        三、1894年至1912年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一、法律地位优势
        二、经营实力优势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一、询盘
        二、发盘
        三、还盘
        四、接受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一、定义
        二、形式演变
    第二节 契约结构
        一、契约首部
        二、契约尾部
        三、契约附件
        四、契约正文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财务条款
        二、管理条款
        三、格式条款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特性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性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一、定义
        二、分类
    第二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商务技术条款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三、主要参与人物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三、中方赴美谈判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第四节 事件后续
结语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附录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一) 说明
参考书目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二、报刊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五、外人论着
        (一)中文
        (二)英文
后记

(4)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偏向性技术进步及其识别结果
        一、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提出与发展
        二、偏向性技术进步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算方法研究
        一、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二、CES生产函数法
        三、超越对数函数法
        四、可变要素份额法
    第三节 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影响因素研究
        一、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决定
        二、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国际贸易对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
        一、技能与非技能劳动组合下国际贸易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
        二、资本与劳动要素组合下国际贸易对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
        三、纳入能源要素时国际贸易对能源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
    第五节 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偏向技能与偏向资本的关系研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贸易影响偏向性技术进步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基准模型
        一、最终产品生产
        二、中间品生产
        三、技术生产
    第二节 自给自足均衡
        一、最终产品生产厂商的最优决策
        二、技术垄断者的最优决策
        三、均衡方程
    第三节 国际贸易均衡
        一、技术垄断市场
        二、技术寡头市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算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 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算方法
        一、CES生产函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
        二、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形式设定
    第二节 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参数估计
        一、标准化CES生产函数
        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
    第三节 变量测算、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一、指标设计与数据处理
        二、行业处理及分类
    第四节 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特征分析
        一、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计结果
        二、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测算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设定、变量测算与数据处理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测算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总样本的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二、分样本的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三、内生性检验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回归结果与分析
        五、影响机制检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离岸外包对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设定、指标设计与数据处理
        一、计量模型设定与指标设计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中国工业行业离岸外包水平演进特征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总样本的基准回归和内生性检验结果分析
        二、分样本的基准回归和内生性检验结果分析
        三、影响机制的回归结果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偏向性技术进步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吗
    第一节 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影响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偏向性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理
        一、偏向性技术进步下的TFP增长率测算
        二、偏向性技术进步下TFP增长率动态演化机制
    第三节 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的经验分析
        一、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与演进
        二、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文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演变趋势和特征
        二、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
        三、离岸外包对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
        四、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主持与参与课题情况
附录
致谢

(5)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6)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选题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关键问题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经济建设季刊》基本概况
    第一节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一、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
        二、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状况
        三、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学术活动、政治活动
    第二节 《经济建设季刊》创办及发行情况
        一、《经济建设季刊》创办过程及刊行宗旨
        二、《经济建设季刊》发行情况及当时影响
    第三节 《经济建设季刊》的编辑、作者队伍
        一、《经济建设季刊》编辑委员会成员及主要作者群体基本情况
        二、《经济建设季刊》编辑、作者情况分析和几点思考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栏目设计、文献统计
        一、栏目设计情况
        二、文献统计
第三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
        一、概念厘定: “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异同辨析
        二、路径选择: 对国家管制下“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自发认可
        三、借助国家力量实现工业化:落后中国的经济赶超方案
    第二节 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侧重的讨论
        一、关于国营事业、民营事业讨论的重要篇章和观点梳理
        二、倾向国营事业的原因和启示意义
    第三节 “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纠结和思考辨析
        一、关于“三民主义的经济制度”
        二、“三民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经济的辨析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引入与评介
        一、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二、对苏联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三、对德国及统制经济思想和发展情况的介绍与研究
        四、对西方战后重建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电信、邮政建设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
        一、当时中国铁路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弊端所在
        二、战后铁路政策的主要原则
        三、铁路建设的资本问题
        四、战后铁路的建设与管理等问题
    第二节 关于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
        一、对战时航政、航政建设与战后复员的构想
        二、关于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和构想
    第三节 、关于电信、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
        一、关于电信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二、关于邮政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第四节 关于交通器材制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发展与水利建设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农业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一、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建设的重要目标
        二、人多地少: 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三、土地国有: 关于土地政策的思考
        四、产销合作社: 破解传统乡村治理结构的思考
    第二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一、水利建设的总体方针
        二、经济视角看水利建设
        三、历史视角看水利建设
        四、水利建设的其他几个问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建设及矿产建设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基础和目标
        一、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建设的衰弱基础和原因
        二、实现国家工业化——工矿业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国家、政府在推动工业建设中的作用
        二、关于“国防经济”的讨论
        三、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
        四、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
    第三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各领域的思考和讨论
        一、关于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关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关于钢铁工业的建设与思考
        四、关于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计划
        五、关于化学工业发展的思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中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银行和金融业建设的探讨
        一、关于金融对经济建设价值的认识
        二、关于金融银行业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三、对金融业支持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第二节 国际背景下民国时期币制建设与金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一、民国时期币制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二、战后货币金融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三、关于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第三节、关于货币金融与经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一、关于保持货币稳定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二、关于货币本位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三、关于建立健全金融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四、关于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外资利用问题的探讨
        一、经济建设中利用外资的必要与可能
        二、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
        三、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和利弊影响
        四、关于利用外资应遵循的原则
        五、关于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
    第二节 关于国际贸易政策问题的探讨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
        二、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
        三、关于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的思考
        四、促进对外贸易的要点与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一、《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
    二、《经济建设季刊》的积极影响
    三、《经济建设季刊》的局限性
    四、《经济建设季刊》的现实启示
附录1: 《经济建设季刊》目录
附录2: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理事、各组组长基本情况简表
附录3: 《经济建设季刊》作者情况简表
附录4: 《经济建设季刊》刊发文章和作者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后记

(7)论企业法视域下外国投资者的认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我国外国投资者认定的制度现状与现实困境
    第一节 我国外国投资者认定的制度现状
    第二节 现实困境
        一、逃避监管、产业政策落空
        二、享受优惠、竞争秩序混乱
        三、适用冲突
第二章 外国投资者认定标准的不同学说及其利弊分析
    第一节 外国投资者身份认定标准内涵
        一、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
        二、注册登记地标准(法律标准)
    第二节 各认定标准利弊分析
        一、各国适用情况
        二、具体利弊分析
第三章 我国确立外国投资者认定标准的考量因素
    第一节 外资监管环境的宏观因素考量
        一、外资立法主要衡量因素
        二、外国投资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第二节 外国投资者认定要素的微观分析
        一、投资者
        二、资本
        三、投资行为
第四章 实际控制标准的引入及其具体适用
    第一节 实际控制标准的引入及合理性分析
    第二节 控制的标准
        一、关于控制标准的理论学说
        二、关于我国控制标准的立法建议
第五章 外国投资者身份认定中的特殊问题
    第一节 返程境内投资问题
        一、争议
        二、解决途径
    第二节 协议控制结构的审慎处理问题
        一、灰色地带
        二、审慎处理
    第三节 中国自然人股东变更国籍公司性质问题
        一、主要学说
        二、立法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8)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略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路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界定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等相关概念说明
        一、时间界限
        二、“长三角”的含义及其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地
        三、近代工业建筑个案描述选择标准
        四、文化遗产学概念
        五、工业建筑与工业建筑遗产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一、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政策
        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
        三、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四、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专题研究综述
    第六节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一、创新点
        二、存在问题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
        一、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手工工场建筑(18世纪中期之前)
        二、工业革命初期技术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750—1800年)
        三、动力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800—1835年)
        四、重工业发展与多种建筑派别流行对工业建筑的双重影响(约1835—1855年)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工业建筑带来的文化变革
    第三节 中国1840年之前工业建筑概况——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一、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背景
        二、长三角地区古代工业建筑概况
        三、受西方工业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建筑
第三章 最具开创性的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上海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外商主导的萌芽时期工业建筑文化(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一、文化背景
        二、西方工业建筑的引入
    第二节 民族资本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4 年—1918 年)
        一、文化背景
        二、仿西式的工业建筑
    第三节 华资、外资碰撞高峰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9 年—1936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四节 战时缓慢发展期的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五节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第四章 城镇型工业建遗产—南通磨闸历史工业城镇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工业城镇构成
        一、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诞生
        二、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 大生纱厂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大生纱厂工业建筑
    第三节 其他衍生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其他工业建筑
    第四节 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建筑文化综述
第五章 受政治因素主导的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南京近代工业萌芽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64——1911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二节 政府主导城市建设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2——1949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三节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第六章 民族资本为主导的无锡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无锡近代工业起步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5 年—1913)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二节 经济繁荣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4 年—1936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三节 抗日坚挺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四节 无锡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综述
第七章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杭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二节 宁波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三节 镇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四节 常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五节 嘉兴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六节 苏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七节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工业建筑的文化特点综述
第八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时空演变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建筑形态及要素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技术与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避产时间演变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萌芽期(1840—1860)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发展期(1860—1895)
        三、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成熟期(1895 — 20世纪10年代)
        四、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蜕变期(20世纪10年代—20世纪40年代)
        五、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停滞和复兴期(1937-1949)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空间演变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线路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元素的空间传播
第九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移植”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重塑”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三、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文化特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析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一、西式建筑中的东方精神——选择的智慧
        二、近代工业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先锋之作
        三、因水而延续的文脉
        四、近代工业建筑空间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与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比较
        一、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二、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文化
        三、长三角地区与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工业建筑文化比较
第十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探讨
    第一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造产保护原则与模式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保护模式与利弊分析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保护原则探讨
    第二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与模式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利用模式与利弊分析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申遗策略
        一、以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遗产价值标准为例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申遗策略小结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三角地区十六个(市级)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9)城市化发展中的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中外文献关于城市化建设投融资主体与渠道的相关研究
    2.2 中外文献关于城市化发展中投融资方式的相关研究
    2.3 国内外关于城市化发展中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3 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对构建地方投融资体系提出迫切要求
    3.1 城市化发展的现状、要求和目标
        3.1.1 城市化的定义及特征
        3.1.2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及影响
        3.1.3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3.2 城市化与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的要求紧密相关
        3.2.1 投融资理论及投融资体系
        3.2.2 投融资体系构建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关系
4 我国地方投融资体系的历史变迁及利弊分析
    4.1 地方投融资体系形成的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
        4.1.1 计划经济时期地方投融资体系的变迁
        4.1.2 计划经济时期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的基本特点
        4.1.3 计划经济时期地方投融资体系的弊端
    4.2 地方投融资体系形成的第二阶段(1979年——1994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4.2.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地方投融资体系的变迁
        4.2.2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的特点
        4.2.3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地方投融资体系的弊端
    4.3 地方投融资体系形成的第三阶段(1995年—今)
        4.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时期(分税制后——今)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4.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时期(分税制后——今)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的特点
        4.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时期(分税制后——今)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中的弊端
5 国外地方城市化发展中投融资体系构建的比较分析
    5.1 国外地方城市化发展中投融资主体变迁的比较分析
    5.2 国外地方城市化发展中投融资渠道变迁的比较分析
        5.2.1 建立专业信贷、专业基金并举的信贷融资渠道
        5.2.2 建立以债券、股票为基础的证券融资渠道
    5.3 国外地方城市化发展中投融资方式变迁的比较分析
        5.3.1 项目融资
        5.3.2 特许经营权
        5.3.3 融资租赁与杠杆租赁
        5.3.4 资产证券化
    5.4 国外地方城市化发展中投融资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
        5.4.1 向民营主体发行债券或向信贷融资提供政府担保
        5.4.2 实施现金补贴、减免税、延伸资产赠与等直接或间接补助
        5.4.3 政府通过投资引导、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民间投资
        5.4.4 建立和完善财税制度
        5.4.5 建立和完善用户使用费制度
6 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构建我国地方投融资体系的基本思路——"六化"
    6.1 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
        6.1.1 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的数理分析
        6.1.2 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分析
    6.2 投融资方式的市场化
    6.3 民间投融资的活跃化
        6.3.1 民间资本的定义和规模
        6.3.2 当前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化发展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6.3.3 前民间资本参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6.3.4 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化建设的优点和现实意义
    6.4 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
        6.4.1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划分
        6.4.2 投融资渠道多元化的基本思路
        6.4.3 投融资渠道多元化的主要途径
    6.5 投融资制度的创新化
        6.5.1 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6.5.2 制度创新的框架体系
        6.5.3 投融资制度的创新方向
    6.6 城市区域金融中心化
        6.6.1 区域金融中心及其作用
        6.6.2 区域金融中心的特征
        6.6.3 城市区域金融中心化与城市化率的相关性分析
        6.6.4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
        6.6.5 区域金融中心应具备的条件
        6.6.6 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成果总结
    7.2 本课题的创新点
    7.3 尚需继续研究和解决的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外资外贸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
    2.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状况
    2.2 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重要性
        2.2.1 生产要素之土地问题
        2.2.2 生产要素之劳动力问题
        2.2.3 生产要素之资本问题
    2.3 中国的外资理论
        2.3.1 毛泽东的外资思想
        2.3.2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引进外资的思想
    2.4 我国经济发展的绩效表明"中国特色"道路的正确性
第3章 吸引外资理论、国际贸易理论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国际直接投资的定义
        3.1.2 "中国特色的"国际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
        3.1.3 外债的定义
    3.2 外直接投资理论、吸引外资理论概述
        3.2.1 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3.2.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3.2.3 发展经济学的利用外资理论的回顾与评析
    3.3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经典论述
        3.3.1 马克思的对外直接投资思想
        3.3.2 列宁的对外直接投资思想
        3.3.3 经典论述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3.4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3.4.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3.4.2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3.4.3 新贸易理论
        3.4.4 西方经济学的对外贸易理论适合中国的发展么?
    3.5 "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贸易思想
        3.5.1 毛泽东的国际贸易思想
        3.5.2 邓小平的外贸理论
    3.6 东西方贸易理论适用性探索
        3.6.1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适用于发达国家
        3.6.2 中国的外资外贸思想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第4章 外商直接投资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4.1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国内研究综述
        4.1.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
        4.1.2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关系
        4.1.3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研究
        4.1.4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地区经济影响的经验分析
        4.1.5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相关分析
    4.2 外商直接投资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4.2.1 FDI的引入加速了国内资本的形成、激活了国内闲置的生产要素
        4.2.2 FDI的流入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改革
        4.2.3 FDI的引入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优化了进出口商品的结构
    4.3 外商直接投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4.3.1 "绿地投资"&"企业并购"孰是孰非
        4.3.2 中国崛起——"绿地投资"是核心
    4.4 引资带来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4.4.1 FDI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4.2 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倾向的局限性
第5章 外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5.1 国外关于"对外借债发展经济"的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5.1.1 从否定到肯定——早期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
        5.1.2 资本流入国繁荣、流出国未必萧条——凯恩斯主义的公债观
        5.1.3 正视外债的积极作用——国际投资的双边正面效应
        5.1.4 发展经济学理论下的现代外债理论——视外债为引擎
        5.1.5 债务周期五个阶段的依次更替——债务周期理论
        5.1.6 债务:第三世界的"桎梏"——债务"桎梏"理论
        5.1.7 近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外债观
        5.1.8 西方经济学家对外债两重性的初步认识
    5.2 外债两重性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5.2.1 外债具有生息资本的独特性质
        5.2.2 外债是资本输出的一种特殊形式
    5.3 中国特色的外债发展理论
        5.3.1 毛主席的"内债外债都不借"的思想
        5.3.2 善于利用外债发展经济是邓小平财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5.3.3 外债与社会主义原则的适应性——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利用资产阶级的资本"
    5.4 我国所借外债的特色
        5.4.1 我国主要的外债类别
        5.4.2 我国借债发展经济的特色——政策挂帅的借债策略
    5.5 我国所借外债的特点判别
        5.5.1 我国采用的并不是"负债型经济"的发展战略
        5.5.2 "政策性"外债贷款策略的利与弊
    5.6 我国外债形势的新动向
        5.6.1 我国外债总额回升——呈现"还长借短"趋势
        5.6.2 应对新动向、实施新举措
第6章 外资和外贸的给力组合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6.1 "中国模式"的概念理解
    6.2 "中国模式"的特色——外资外贸的给力组合
        6.2.1 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分析
        6.2.2 外资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效应分析
        6.2.3 外资促进外贸迅猛发展的路径分析
    6.3 新形势下我国外资外贸的新关系——融合
        6.3.1 外资外贸新关系的理论界定
        6.3.2 新形势下我国外资外贸发展的新思路
    6.4 我国的外资外贸依存度究竟是高是低?
        6.4.1 引资能力的指标体系测试
        6.4.2 决定外贸依存度的基本因素
        6.4.3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6.5 "以外促内"思路的确定
        6.5.1 外贸仍需发展
        6.5.2 外贸发展水平应全面提高
    6.6 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6.6.1 内需与外需的概念界定
        6.6.2 "内需"和"外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6.6.3 利用扩大内需的机遇来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6.6.4 外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不可或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关于我国引进外资的利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研究[D]. 薛凤冠.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1)
  • [2]外国投资者认定标准之法律分析 ——兼评《外商投资法》第二条[D]. 梅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3]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国际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 李小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7)
  • [5]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6]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D]. 吴德祖. 武汉大学, 2017(06)
  • [7]论企业法视域下外国投资者的认定[D]. 徐琛. 华东政法大学, 2016(08)
  • [8]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D]. 于晓磊. 南京大学, 2015(01)
  • [9]城市化发展中的地方投融资体系构建研究[D]. 李宝庆. 浙江大学, 2011(05)
  • [10]外资外贸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D]. 王欣昱. 吉林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我国引进外资的利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