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登记管理规范

化肥登记管理规范

一、规范中的肥料登记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阳尚宏[1](2021)在《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的研制与试验》文中认为青菜头为我国特产,也是我国的副食珍品,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随着青菜头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于青菜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播种施肥作为青菜头种植的关键环节,其作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菜头的质量和产量。目前,青菜头种植基地多采用传统的人工撒播方式,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种肥浪费严重、出苗率较低、难以规模化种植等问题。由于青菜头独特的种植农艺要求(种子和肥料混合后直接播种到厢面),现有的播种施肥装置的适用性较小,因此研制一种适用于青菜头的播种施肥装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青菜头种植农艺要求,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机械化穴播并种肥混施的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并申请了相应国家专利,主要完成工作内容如下:(1)青菜头种子、肥料的物理机械特性研究选取青菜头种子“涪杂2号”为研究对象,对其含水率、三轴尺寸、千粒重、密度、休止角等参数进行了测定;同时选取草木灰细砂肥为研究对象,对其含水率、密度、休止角等参数进行了测定。为播种施肥装置关键部件的设计分析以及离散元模拟仿真分析提供了参考。(2)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总体方案设计根据青菜头种植农艺要求,提出了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的总体方案,采用青菜头机械化穴播同时种肥混施的方式,确定了整体方案设计思路;对搭载播种施肥装置的机械底盘结构进行了设计,完成了动力传动系统的设计。(3)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关键部件结构设计根据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总体方案,参考青菜头种植农艺要求,并结合青菜头种子、肥料物理机械特性,对排种和排肥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影响排种和排肥性能的主要因素;完成了装置关键部件中的排种机构(种箱、排种轮等)、排肥机构(肥箱、螺旋绞龙等)、种肥混合机构(种肥杯、挡料盖等)的设计分析,运用Creo对播种施肥装置各部件进行了建模以及模拟装配。(4)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离散元仿真分析运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建立了播种施肥装置的仿真模型,对装置播种施肥过程以及作业效果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了青菜头种子与肥料在播种施肥过程中的运动;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关键工作参数进行了寻优,分析了各工作参数对播种施肥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装置最优工作参数为排种轮转速13.97r/min,螺旋绞龙转速112.12r/min,挡料盖开口度95.24°;在此试验条件下,穴粒数合格率预测值为90.97%,穴距合格率预测值为92.66%,排肥量均匀性变异系数预测值为9.44%,预测可取性为94.6%。(5)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控制系统设计选用电机驱动排种和排肥的工作方式,以PLC为核心控制器、旋转编码器作为测速位移装置、光电窗口落料传感器为排种计数装置;通过GX Works2和SK Workshop软件分别对主体控制程序和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了设计,使得控制系统能实现设定的控制策略以及方法命令,同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直接控制与监测播种施肥装置的工作状况。(6)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性能试验完成了播种施肥装置的样机试制,并对试制样机分别进行了信息测试试验、台架试验以及田间试验,以验证仿真的有效性与所研制装置的可行性,并检验了该装置的实际应用性能。信息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采集信息参数与实测参数偏差较小,验证了传感器采集信息的有效性。台架试验表明:各行的排肥量均匀性变异系数最大为10.84%,4行平均值为10.59%,与仿真结果误差为12.18%;各行穴粒数合格率平均值最小为85.5%,4行平均值为86.88%,与仿真结果误差为4.5%。田间试验表明:装置运行稳定,无明显拖料、漏料现象,各行的穴距合格率平均值最小为84.07%,4行平均值为85.76%,与仿真结果误差为7.44%;追踪作业后的出苗情况,发现出苗效果良好,出苗率为86.33%,表明装置具有良好的实际作业性能。

康健[2](2020)在《行政时效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行政时效制度是一种既保护权利(力)人,亦督促权利(力)人在一定时间内行使其权利(力)的时间性法律制度,其根本之目的在于赋予历经长久时间之流逝的事实上权利义务状态以法律的确认和保障,进而尊重现存之公法秩序,维护社会之安定,同时避免因历时经年所发生之诉讼上的举证困难。随着市场经济和行政国家的发展,行政法律关系不仅更趋复杂,其变动性也更为显着,这也造成了行政纠纷的多发。行政时效制度作为一种致力于实现公法秩序之安定的时间性法律制度,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法的安定性价值、减少法院诉累、增进公共利益等意义重大。基于此种考量,大陆法系法治发达国家或地区大多构建了完整的行政时效制度体系。我国行政法领域亦有时效制度之适用,但在概念界定、价值观塑造、类型化区分、体系化建构等方面均有所不足,不仅难以有效指导实践,亦难以充分发挥行政时效制度的功能与价值。本文以行政时效制度研究为选题,综合运用跨部门法分析、比较分析、价值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重塑行政时效之概念,发掘其法理逻辑、制度功能与价值取向,并提出科学的类型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行政时效制度展开分类研究,具体考察行政时效制度的适用范围、运行机制以及我国行政时效制度之现状,最后结合中外立法例,对我国行政时效制度的规范设计提出相应建议,推进我国行政时效制度的体系化建构。“时效”之所以称之为“时效”,其判断标准不在于时效所适用之权利类型,亦不在于时效能否发生中止、中断之情形,而在于其“通过权利取得或消灭之方式对当前既存之权利义务状态予以法律的确认和保障,以实现法的安定性价值”。行政时效的概念界定亦应贯彻此种核心内涵,但基于所处法领域的独特性,行政时效的适用客体既包括行政法主体的权利,亦包括行政法主体的权力,且行政法领域并不存在取得时效制度适用之空间,时效期限经过后的法律后果亦全数表现为权利或权力的彻底消灭。因此,行政时效,系指行政法主体在法定期限内未行使其权利(力),待该期限经过后,则丧失相应的权利(力),以维护当前既存之公法秩序的期限制度。行政时效制度在法理上体现了物质的运动性、正义的相对性、法的安定性以及信赖利益的保护,在价值观上表现出秩序价值的优先性,它不仅具有其他法域中时效制度的普遍功能,亦具有提高行政效率、限制行政权力、消弭官民矛盾、增进公共利益的独特功能。行政时效制度应根据其所限制者是行政法主体的权利抑或权力,区分为限制权利的行政时效制度和限制权力的行政时效制度,形成新二元区分格局:前者包括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与形成权时效,后者包括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与执行权时效。行政法上的权利消灭时效包括请求权时效与形成权时效。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的适用客体限于行政法主体的财产给付请求权,其时效期限自请求权可行使时计算;以不行为为目的之请求权,则自行为时计算。请求权时效的中止、中断得参照适用民法中消灭时效的相关规定,所特殊者在于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得因行政主体为实现特定请求权所作成之行政处分而中断。行政法上尚存在行政主体或第三人的执行请求权时效,其本质仍为请求权时效之一种,其中止、中断自得参照适用民法中消灭时效的相关规定,惟其时效期限应自法院判决、裁定、调解书所确定的义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行政法上的形成权时效包括行政诉讼时效(撤销之诉)、行政复议申请时效(撤销或变更申请)与行政合同中的撤销权时效、解除权时效。形成权的实现方式,不仅包括通知送达,亦包括权利人提起撤销之诉,即所谓形成诉权。行政相对人提起撤销之诉的目的在于否定由先行政行为所创设之公法秩序,实质上行使的是一种撤销权(形成诉权),因此得称为形成权时效。行政复议中形成权时效之证成亦承此法理。以上两种形成权时效的起算皆自行政处分送达时起算,原则上不可发生时效中止、中断之情形。行政合同中形成权时效之证成与民事合同中类同,但约定的解除权行使期限不得称为时效,因其未体现法律对特定秩序的确认和保障。行政合同中是否存在撤销权尚有争议,但持肯定态度的国家或地区多对行政机关的合同撤销权施以时效制度的约束,并自行政机关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时起算,原则上不可发生中止、中断之情形。基于公共利益之考量,行政机关在行政合同关系中居于优益地位,其解除权原则上不受消灭时效之约束,也因此,行政相对人的合同撤销权与解除权原则上应通过向法院提起形成之诉的方式来行使,并遵从诉讼时效之规定。行政法上的权力消灭时效包括处分权时效与执行权时效。基于依法行政原则及增进公共利益之考量,并非行政机关的任一处分权均得罹于消灭时效,仅有制裁型处分权、撤销违法行为的处分权、废止合法授益行为的处分权应受到消灭时效之约束。对于制裁型处分权,时效期限应自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算,但行为之结果发生在后者,自该结果发生时起算;时效期限得因法定理由而中止,但原则上不应有时效中断之适用。对于撤销违法行为的处分权,时效期限应自权力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理由时起算;由于该项处分权之行使无需相对人配合,亦难受外界因素之干扰,因而不应有时效中止、中断之适用。对于废止合法授益行为的处分权,基于保护相对人利益之考量,时效期限应自废止原因发生时起算;该项时效期限亦不得发生中止、中断之情形,原因与撤销违法行为的处分权时效相同。对于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则因执行模式之不同,而在时效期限、时效运行等方面有不同之表现。其中,行政机关自力执行模式既与行政处分所具有的执行力相契合,亦有助于减少法院压力,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均更为合适,应成为我国行政执行制度改革的方向。在行政机关自力执行模式下,执行权时效应自行政处分所确定的义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基于督促行政机关积极行使行政职权、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利益的考量,原则上,执行权时效仅可因法定理由而发生时效中止,但不应有时效中断之适用。我国的行政时效制度体系远未达至完备,欲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做的是对那些不适宜的权利观念或法律制度进行革新,因此,本文语境下,行政时效的规范设计是建立在我国行政法上请求权体系构建、行政诉讼类型化落实以及行政执行模式转变的基础之上。我国行政时效制度的规范设计应贯彻类型化思维,并以其具体类型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立法模式:对于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撤销违法行为的处分权时效、废止合法授益行为的处分权时效以及行政合同中的形成权(撤销权与解除权)时效应统一规定于未来制定的《行政程序法典》中,对于行政法上制裁型处分权时效、执行权时效、行政诉讼时效、行政复议申请时效,应分别规定于各独立的单行法律中,形成统分结合、类型明确的行政时效制度体系。

龚琼[3](2020)在《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好氧发酵产业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产品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充分证明。推进好氧发酵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提升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产业发展水平,是我国绿色发展技术和适宜性体系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意义重大而深远。本文通过分析全国24个省份的好氧发酵产业数据,构建了多维多层次多准则(属性/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EMATEL技术研究产业链上、中、下游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识别了体系关键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SER理论框架、区域适配性、三阶段DEA模型、蒙特卡洛模型等,开发了多属性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将分级评定法和熵值法嵌入综合评价模型中,实现评价结果在适宜性绝对表现程度与相对发展平衡上的优化集成输出。并以山西省为例,对所建理论与模型进行应用。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我国24个省份346个好氧发酵企业的数据分析:产业起步较早(1985年),2010年前发展缓慢(1.41%的增长率),之后增长较快(9.63%的增长率),但生产规模较小(5万吨以下的占78.90%);原料种类较多,但价格较高,平均363元/吨;条垛式技术较为成熟,槽式工艺需要改进,反应器发酵技术刚起步。2.基于我国好氧发酵产业发展现状,从资源条件、基本特征、技术特点和综合效益4个重要方面系统分析了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运用DEMATEL技术,对15个度量指标之间因果关系的定量分析,发现原料区域适宜性、环境归宿风险和政策导向是好氧发酵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生产技术。因此,构建了SER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以原料的区域适宜性、环境归宿风险和投入产出效率的有效性三个维度设计了好氧发酵产业发展的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3.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区域适宜性评价:全国农业废弃物可生产好氧发酵产品54611.30万吨,农作物的需求量为46351.91万吨,根据供给盈余率(-0.74-1.96)全国可划分为适度发展区、适宜发展区、鼓励发展区和发展局限区,山西省位于适宜发展区。评价表明,山西省农业废弃物可产485.69万吨产品,不足以满足好氧发酵产业的全面生产(年产783万吨),因此,根据供给盈余力(-0.94-4.90)将山西省划分为潜力增长区(长治市)、鼓励发展区(阳泉市和忻州市)、适宜发展区(临汾市、晋城市、晋中市、朔州市和大同市)和约束发展区(运城市、吕梁市和太原市)。4.对好氧发酵产业的环境归宿风险进行评价:山西省好氧发酵产品中的Zn、Cu、Cr、Pb、Ni、As和Cd浓度范围分别为50.31-1595.42、5.38-351.24、5.24-151.15、3.22-151.09、3.54-49.35、1.54-23.96和0.04-5.25 mg·kg-1。蒙特卡洛模型模拟了产品连续施用的土壤累积风险,不超过标准最大允许浓度的年限为64-350年,对此风险贡献最大的是Zn、Cu和Cd,建议在相关标准中添加Zn和Cu的限定阈值。产品进入土壤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非致癌风险(HI<1.0),但会产生潜在致癌风险(TCR>10-4),主要是由As和Cr造成。5.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山西省好氧发酵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有效性:企业应优先提升规模效率,其次为纯技术效率,好氧发酵产业目前是在政策的驱动下获得了较好的经营环境。外部环境因素和管理无效率(γ趋近于1)对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生产效率产生显着影响。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从0.668、0.874和0.759下降至0.606、0.829和0.690。山西省好氧发酵企业位于双高、高低、低高和双低区间的地区在第一阶段分别占36.36%、18.18%、36.36%和9.09%,在第三阶段分别占18.18%、27.27%、9.09%和36.36%。6.根据分级评定法和熵值法,山西省好氧发酵产业发展适宜性按从大到小排序为晋中市>太原市>长治市>朔州市>大同市>忻州市>临汾市>运城市>晋城市>阳泉市>吕梁市。根据各地区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功能性区划,单一功能不足区(晋中市、忻州市、朔州市和大同市)、双重功能不足区(临汾市、晋城市、阳泉市和长治市)和多重功能不足区(运城市、吕梁市和太原市)。对山西省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市场运作、群众自觉参与”的优化策略,山西省应先关注好氧发酵产业的环境归宿风险和投入产出效率的有效性,其次为原料的区域适宜性。

扎西巴姆[4](2020)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研究》文中认为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生产发展取得显着成就,但其中许多成就建立在牺牲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和粮食大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粮食占有量并不高,粮食安全面临着不同于别国的压力。为了增加粮食产量,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化肥、农药等被广泛使用,畜禽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由此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其污染排放量已经远超点源污染的排放量,农业面源污染日益成为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对我国饮用水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生产发展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导致的,如果不加以遏制,便会逐渐恶化。实践中对农业面源污染多采用经济、技术等手段予以管控,但是,依然没有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或扩大,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立法没有同时跟进。考虑到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较为分散和抽象、立法质量不高等因素,严重阻碍了实践工作的顺利推进,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是保障农业面源污染有效防治的根本途径,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本研究从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和产生机理入手,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农用化学品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三种,介绍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行立法,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立法,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存在立法理念及原则较为落后、立法模式不明晰、没有一部专门性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相关立法不健全,以及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善、立法质量不高等不足。在借鉴欧盟、美国、日本等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进行完善的思路。将绿色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理念作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立法理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应坚持环境风险预防原则、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协同治理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应选择综合式立法模式;应制定统一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明确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其立法目的、调整对象和主要内容;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加强地方性立法以及建立健全配套法律制度方面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从注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的可操作性,以及明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法律责任方面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质量。

李洁[5](2020)在《碳中和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提出建立于自然循环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在全球的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户作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主体,其所追求的高效益、低风险的生产目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干扰严重,该问题在生态脆弱的农牧交错带尤为凸显。这样碳失衡的生产方式不但不利于全球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更不利于农户长久的增产增收。随着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探寻有利于农业碳中和的生产方式势在必行。而农业碳中和实现的关键在于源头的控制与治理,源头管控的关键在于生产者行为的规范,因此,开展农户生产行为的研究对于实现农业碳中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农户生产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作为典型调研区域,从心理主观与外界客观两个角度,对有关的农业碳中和农户生产行为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旨在厘清农户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并为制定促进农户实施农业碳中和生产行为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从理论角度对农户生产行为特性、生产行为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类型展开分析。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与基础理论发现,农户在生产决策过程中不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与投入成本的最小化,也会追求公平、互惠、利他与满意等目标,同时尽可能规避不确定条件下所带来的风险,因此农户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有限理性人,其生产行为是经过价值判断后才会采取的行动。借助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保护动机理论模型以及技术接受理论模型,结合农业碳中和的实现途径,利用生态环境演变的MA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农业碳中和相关的农户生产行为形成机理框架,即农户生产行为的实施决定于其生产意愿,而意愿的产生则取决于两点,一是农户对于现有行为存在威胁的认知与感知程度,另一个是农户对于将要采取的生产行为所持有的行为效果、自我能力以及主观规范的评价。因此,农户行为认知、农户行为主观评价、农户生产意愿组成了心理主观因素,受到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共同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作用。其次,依托于理论分析所构建的农户生产行为分析框架,本文从实证角度,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开展验证性与探索性的分析与探讨。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对农户行为认知水平、农户行为主观评价状况、农户生产意愿以及农户行为的采纳现状作出分析,发现农户现阶段呈现出认知水平有限、主观行为评价不够积极、生产意愿较高、行为采纳水平一般的特点。利用SEM结构方程模型,对自我行为评价指标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农户生产意愿的形成机理展开研究。发现农户的行为效果评价对自我能力评价水平以及自我能力评价水平对主观规范均有积极的显着影响。农户生产意愿的形成机理与理论分析框架中的描述一致,农户的严重性与易感性认知水平,以及农户的行为效果评价、自我能力评价与主观规范对于生产意愿均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其中严重性认知影响最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多元层级回归法以及Logit-ISM模型,探讨了外界客观因素对农户行为认知、农户行为主观评价、农户生产意愿以及行为实施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社会特征均会对上述内容产生不同的影响;农户信息获取能力、环境责任感以及生产习惯越强,意愿向行为转化效率越高;出现农资购买困难、突发性的灾害以及农户行为评价消极三种状况时,会直接导致行为与意愿的悖离;农户较高的风险厌恶特点会阻碍农户生产行为的发生。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激励理论内容构建了农户行为优化的机制与体系。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制度的缺乏与体系的不健全是造成行为采纳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利用规范性研究的方法,结合激励理论内容,提出了以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成本与收益均衡以及因地制宜为原则的生产行为优化机制,即内部激励机制、外部激励机制、内部约束机制与外部约束机制。依据机制内容构建了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农户成长培训体系以及制度与法律体系。

张宏华[6](2019)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模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不仅培植了抗日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而且在乡村社会管理、民生建设、文化生活和社会规范中均注入新内容,基本上展开了一次完整的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试验,其内容在与原有乡村社会本色的交织互动中或急或缓地改变着华北这片土地与土地上的民众,创造着一个新社会。根据地乡村的社会改造与建设是在中共领导的革命中的改革,亦为新中国成立后全方位大规模的社会改造与改革积累了经验教训。本文以中共党史与乡村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视角,运用详实的史料阐释了中共领导根据地乡村社会改革和建设的历程以及根据地乡村社会变化的“实相”,力求展现历史发展过程中鲜活、真实、曲折而丰富的内涵。论文以回顾抗战前夕的晋察冀乡村社会状况为起点,从自然条件、政治生态、农民生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勾勒了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展开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对晋察冀根据地乡村社会管理、民生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社会规范进行了历史考察。在根据地传统的乡村管理中,中共这一现代政党组织的全新介入,使乡村社会管理发生了质变。中共作为外来组织力量通过推行新的方针政策、改造乡村政权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而实现了国家意识向乡村的渗透。根据地乡村议行合一的行政体系取代了旧有的宗族、鬼神系统;选举政治的实践和新型社会组织的创立,使民众开始有效参与乡村社会管理;底层农民成为乡村社会领导层中的新兵,创新了乡村社会管理的基本模式。根据地乡村的民生建设围绕民众生产生活展开,通过发展生产、变革生产关系、调整利益分配、推行基本社会保障,形成新的乡村利益整合机制,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善了农民生活。根据地教育、报刊、大众文艺活动的蓬勃开展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观、新的政治意识和社会意识亦随风潜入,无声地进入农民内心。根据地乡村社会规范在道德、生活习俗、法律和社会风气四个层面实现着革新。在残酷的战争与紧张的革命中,上述种种变革均存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张力:外来新文化与乡土传统文明之间的隔膜、外来组织力量与地方不同势力之间的博弈、中共革命追求与农民现实诉求之间的距离、政策制定与实践推行之间的落差、有限资源与更大需求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都对中共局部执政和目标实现形成挑战。在此过程中,中共通过整党整风的路径以使自己的组织队伍与乡村的社会实际耦合,几乎在每一项工作中都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学习,使基层干部这一党与乡村沟通的中介更符合党的要求和期望,使党员干部群众领袖能够既领会上级要求又契合本地实际推动工作,使政党意志真正深入乡村;乡村政权在实践中不断整理整顿、持续改造,克服种种政策上的、制度上的以及干部作风方面等新情况新问题,使基层政权在与既有乡村权力权威的较量中提升效率、完成任务、实现使命;各种文化载体、社会规范中政治内容的充斥、宣传鼓动激励等手段的充分运用,各种政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相互交融均强化了根据地各项建设的实效,加上利益的驱使促动农民尤其基层干部追随中共的政策指向,有力地减缓或化解了相关矛盾,使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在战争革命中深入向前推进。中共领导的根据地建设催生了乡村社会的现代性因素,逐渐将根据地塑造为一个既不同于国统区又不同于传统乡村的新社会形态,是近代中国现代性最薄弱的乡村由传统向现代化演进的成功探索。探索的历史经验对中共处理全国执政中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虽然今日之中共非昨日之中共,今天的乡村亦非昨天的乡村,但今天的中共仍需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的成效促进发展,以改革的成功巩固执政地位,今天的乡村乡民仍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路途,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面临的主题主要任务与当年并没有质的不同,只是具体内容的程度数量的差别。吸取根据地乡村在政党介入中的整党整风、政权建立中的整理整顿、政策制度出台实施中的调整调适以及乡村建设中社会管理、民主民生、文化教育、社会规范和社会风气全方位系统变革的经验,对新农村建设大有益处。

郭莉[7](2015)在《北京十三陵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文中认为以土壤肥力、土壤环境调查评价为基础,综合大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性评价结果,开展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参照北京市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技术规程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对土壤养分丰缺程度进行评价表明,全氮含量水平为较缺乏和缺乏,磷含量水平以中等、较丰富和丰富为主,全钾含量水平几乎全部为丰富和很丰富;有机质含量水平中等;土壤综合养分以三级水平为主。2、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评价表明,土壤环境质量以清洁为主,部分地区土壤镉(Cd)、铅(Pb)和镍(Ni)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土壤环境综合评价主要为清洁和尚清洁。3、十三陵地区灌溉水质和大气环境质量优良,施用的有机肥料养分含量高、重金属不超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标准要求。4、该区特色农产品柿子、尜枣、樱桃和苹果中富含钾、钙、铜、磷、铁等营养元素,种植区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高,果品品质与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显着。5、土地质量评估研究发现十三陵镇有大面积高硒土壤,土壤Se含量大于0.4mg/kg的面积有23.52km2,占十三陵镇调查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老君堂、东水峪、大岭沟、锥臼峪、德胜口、万娘坟、燕子口、石头园、康陵村、下口村东,以及水库的北部地区。富硒地区土壤中有效硒也比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富硒农产品潜力。6、该镇13个皇陵内土壤中汞(Hg)、金(Au)含量高,部分地区土壤汞含量超标,超标点大部分位于各陵内的石五供院内和配殿院内,对环境质量有一定影响。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成果,对土壤污染规避、基本农田质量监测、特色农产品和富硒土地开发提供规划建议。

李国平,宗伏霖,刘绍仁,季颖[8](2015)在《药肥问题调研与分析》文中认为药肥是将农药和肥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方相混合,经过一定的加工技术稳定于特定的复合体系中而形成的单一产品。药肥能使田间的两次作业合二为一,节省了劳动力,减少了时间,节约了资源。近几年,药肥市场发展很快,但问题很多。本文作者通过走访基层农药和肥料管理部门、生产企业、农资经营店、农户,广泛了解登记、生产、销售、使用和管理中的问题,并结合查阅大量国内外法规、标准、论文

邓小云[9](2012)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点源污染与工业革命300多年的凯歌猛进相伴相长,并随沿治污技术、相关制度和财政投入的持续跟进而渐趋下降和稳定.然而,人类同污染的斗争并末因此而能有片刻喘息。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绿色革命至今不过几十年,沮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接瞍而至且愈演愈烈,它使本应生机盎然的春天变得寂静,使“鸟儿不能欢唱,鱼儿不能欢跃”,控此以往,将使人类不能谜康、欢快地生存-当前,一方而,农业而源污染随着化石农业的发展和传统点源得到有效治理而1"!益成为水污染的贯要来源一;另方面,农业相又利益者包括一些政府并不看重"春天他们关注的是“夏天”、“秋天”,是粮食丰产、农业增收。农业领域总需“双重午:命”——农业生产的革命和环境保护的革命,如此j能对上述两方而问题进行协同化解,在儿乎任何??个现代M家,都能找到一部好的环境保护法律,但要找到好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却非常闲难?几乎仟何领域(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都不乏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文献,但法学领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至多是刚刚起少。蓰于以上思考,本文尝试着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进行研究。本文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五章。导论部分首先就问题的提出及芄国内外背景作了铺陈,分析了选题的H的和愆义,并对FJ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详细闸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打破各学科各自埋头苦十致使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上迄今连概念的界定尚不统一的研究状况.在与传统点源污染的对比及对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尽可能全面、准确的把握中诠释农业而源污染的内涵;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以国外相关法律制度和实践探索为镜鉴,提出完善我W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度体系的宏观思路和其体设想。论文笫一章论述了农业面源污染是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污染源的分类有多种,点源和面源的区分主要?于污染源的空叫分布形态和污染排放形式是集中的“点”状还是分散的“曲”状。来自农业领域的污染物以微量的、广域的、分放的形式进入地表或地下水体而造成的污染称做农业面源污染。农业而源污染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对水污染的贡献随莅点源污染得到大力治理而呈上升趋势,仴i<:期以来各a水污染防治法都只承典治“点”’致使水污染问题不能得到彻底解决。本章并对存关农业面源污染的;it?他解释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屮的谬误。论文第二章论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其防治之难。农业面源是不同于传统点源的”一种“新型污染源,其最明显的特征足"ifii"的特征,这一特征构成了其与传统点源的棰本界分,褪此也就有了农业而源污染从“而”到“水”的特征。农业面源污染仅从其污染物的构成上就带有鲜明的农业色彩,并山于农业的人力与自然力交互作用的屈性而其有随机排放、难以监测等特殊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农业iii丨源污染对地下水污染的突出“贡献”及其污染源的岛度分散性带来的污染责任主体确定及责任分担问题,也成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领域的特殊难题。论文第三京论述了一些发达闽家防治农业囬源污染的制度措施及K:实践效果。明确水质标准,对一定范围内(流域)的水体污染负荷总量在所有对该水体污染作出贡献的点源和面源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因地制宜采取圾佳农业实践和尝试点源与面源排污权交易、农业面源之叫的营养物流失许可证交易,通过点源污染与而源污染治理并IE来实现水质标准,这些手段在美W已初见成效。欧盟整体上农业发达,一些特殊的国家如乃?変和荷兰几乎全部依靠地下水,所以欧盟立法非常视保护地下水质免受农业面源污染之害。欧盟《关于保护水资源免受来自农业源硝酸盐污染的指令》重视农业而源污染的预防,耍求加强监测、对硝酸盐脆弱区进行识别和保护、实行最佳养分管理等措施来削减农业氮总景。2000年《欧盟水框架指令》要求将地下水纳入就近的或舍当的流域,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水a与水质、水与生态进行一体化管理。各国有关化肥和农药管理、环境税收、环境补贴、农业环境保护教育培训等制度措施也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发挥了作用。西班牙《国家潲溉计划》中的节水节肥灌溉方案对防治干旱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论文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现状及其实施效果。我国现行《水污染防治法》无论是立法理念还是其体制度都过分偏望了传统点源污染治理,其中有大量针对工业点源的制度和手段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放监测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在该法8章92条的篇幅内只有"五条?款”(第47条、48条、50条、51条第二款和第61条、63条)足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和措施,这“五条一款”多数内容笼统、不具体、不具有对操作性,《水污染防治法》对点源污染的过于偏爱,导致各级政府坏境保护和污染防控的赏心依然是城市和工业源污染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儿乎处于听之任之的状态;一些地方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多是出于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影响了工业化、城镇化而考虑。我国其他相关立法中也有一些条款涉及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但由于这些立法的本意不在防治污染或立法重点不是针对农业领域,因而相关规定多是附带性地提及,没有形成系统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度体系。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立法的JE要议程。论文第五章足完善我国农、Ik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设想。农业面源污染在我目前显然未得到有效防治.一个重要原因是我a还没有像美闽《淸洁水法》、欧盟《硝酸盐指令》那样强硬的立法来明确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考察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结合国外的防治实践,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方血可大有作为。《水污染防治法》应树立点源污染防治和面源污染防治并重的理念,在正确的理念指导K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并举。其他相关立法也应作相应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的“防”的制度措施包括:在萃隹环卞征收化肥税、农药税来禁止或限制环境不良型农用化学品的生产及实现农用化学品的适量施用,支持和鼓励各类主体研发无污染或低污染的荇代物品,持续不断地对农民进行环保知识官传和S新环保技术培训,将现行以增收为目的的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挂钩,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开展有利于防治农、Ik面源污染的最佳管押实践等。农业面源污染的“治”主要是将农业而源纳入茧点水污染物总M控制制度,使这一很好的制度工具不致嗤落为“点源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而“就污染源谈点源”,具体做法可借鉴美国《清洁水法》中的最大日负荷lff制度。同时,要建设农、Ik面源污染监测系统,为其他措施提供信息依据。本章并对农、Ik面源污染防治的实施机制如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政府部门联动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国际合作机制等进行讨论。结论部分,由农业面源污染从产生、发展到今天非治不可的历程,延伸至对所有环境问题的思考。农业面源污染实际上只是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与其他环境问题一样,实质上都是由于人类活动超出了自然的承载力所造成的,是一种极限与分配的问题。土地资源所需的#分是有极限的,水体的纳污能力也是有极限的,人们要想可持续地开发利用之,必须采取自我限制的措施。农业是自然力与人力相结合的过程,人力的膨胀、强大及其对自然力的不够尊重,使自然越来越不堪重负,最终以环境“问题”的形式来反抗人力。环境问题其实是人的问题。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不在环境,而在人。要彻底保护环境,必须使人的行为受到限制,使人们在尊重自然、亲和环境的前提下寻求自身利益。

黄伙水,张志勇,吴庆祥,林荣溪,周灼能[10](2010)在《GAP在安溪乌龙茶种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如何在安溪茶园种植中实施GAP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茶园规划建设、种植计划和茶园管理,并对每一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保证了GAP在细节上的应用。

二、规范中的肥料登记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范中的肥料登记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的研制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播种施肥技术概述
    1.3 离散元法在播种施肥研究中的应用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法
        2.3.2 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菜头种子肥料物理机械特性研究
    3.1 试验内容及材料
        3.1.1 试验内容
        3.1.2 试验材料
    3.2 青菜头种子物理机械特性研究
        3.2.1 青菜头种子含水率测定
        3.2.2 青菜头种子三轴尺寸测定
        3.2.3 青菜头种子千粒重测定
        3.2.4 青菜头种子密度测定
        3.2.5 青菜头种子休止角测定
    3.3 青菜头肥料物理机械特性研究
        3.3.1 青菜头肥料含水率测定
        3.3.2 青菜头肥料密度测定
        3.3.3 青菜头肥料休止角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4.1 农艺要求
    4.2 整体方案设计思路
    4.3 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整体方案设计
        4.3.1 整体方案设计
        4.3.2 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
        4.3.3 机械底盘设计
        4.3.4 动力传动系统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关键部件结构设计
    5.1 排种机构结构设计
        5.1.1 排种机构结构
        5.1.2 排种机构工作原理
        5.1.3 排种机构工作过程分析
        5.1.4 种箱设计
        5.1.5 排种轮设计
    5.2 排肥机构结构设计
        5.2.1 排肥机构结构
        5.2.2 排肥机构工作原理
        5.2.3 排肥机构工作过程分析
        5.2.4 载肥箱设计
        5.2.5 螺旋绞龙设计
    5.3 种肥混合机构结构设计
        5.3.1 种肥混合机构结构
        5.3.2 种肥混合机构工作原理
        5.3.3 种肥导流管设计
        5.3.4 种肥混合杯设计
        5.3.5 挡料盖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离散元仿真分析
    6.1 离散元法简述
    6.2 离散元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6.2.1 三维模型的建立
        6.2.2 颗粒模型的建立
        6.2.3 离散元仿真参数的选取
    6.3 播种施肥工作过程的模拟仿真分析
    6.4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仿真寻优试验
        6.4.1 试验设计
        6.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3 工作参数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7.1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7.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7.2.1 硬件选型
        7.2.2 硬件系统搭建
    7.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7.3.1 相关开发软件介绍
        7.3.2 主体控制程序软件设计
        7.3.3 人机交互界面软件设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性能试验
    8.1 样机试制与装配
    8.2 信息测试试验
        8.2.1 光电计数传感器信息测试
        8.2.2 编码器位移信息测试
    8.3 台架试验
        8.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8.3.2 试验方法与评价指标
        8.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8.4 田间试验
        8.4.1 试验材料与条件
        8.4.2 试验方法与评价指标
        8.4.3 播种施肥作业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行政时效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框架
第一章 行政时效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迷雾”中的行政时效概念
        一、制度引进阶段的行政时效概念及其评析
        二、成文法源中的行政时效概念及其评析
        三、当代学说中的行政时效概念及其评析
    第二节 其他法域中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民法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刑法时效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其他法域中时效制度的比较分析
        一、构成要素
        二、适用客体
        三、规范目的
        四、法律后果
        五、时效阻碍
    第四节 行政时效概念的重塑
        一、行政时效制度与行政期限制度
        二、行政时效制度的独立性
        三、行政时效概念的科学界定——回归时效制度的核心内涵
第二章 行政时效的法理、功能、价值与分类
    第一节 行政时效的法理逻辑
        一、物质的运动性与行政时效之设立
        二、正义的相对性与行政时效之设立
        三、信赖利益保护与行政时效之设立
        四、法安定性理论与行政时效之设立
    第二节 行政时效的功能考察
        一、行政时效的普遍功能
        二、行政时效的独特功能
    第三节 行政时效的价值分析
        一、行政时效的价值体系
        二、行政时效的价值序列
    第四节 行政时效的分类探讨
        一、行政时效类型化的必要性
        二、我国行政时效类型划分的现状及缺陷
        三、行政时效的科学分类
第三章 行政法上权利消灭时效之一——请求权时效
    第一节 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之设立
        一、行政法上请求权之涵义
        二、行政法上请求权之发生
        三、行政法上请求权适用消灭时效的必要性
        四、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的适用客体
    第二节 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之运行
        一、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之起算
        二、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之阻碍
    第三节 特殊的请求权时效——执行请求权时效
        一、行政法上执行请求权与行政执行权之区分
        二、行政法上执行请求权时效之证成及运行
    第四节 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与起诉期限之关联
        一、行政法上请求权体系与行政诉讼之关联
        二、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与起诉期限之关联
    第五节 我国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之现状与反思
        一、我国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之现状
        二、对我国行政法上请求权时效现状的反思
第四章 行政法上权利消灭时效之二——形成权时效
    第一节 行政诉讼中的形成权时效
        一、行政诉讼中形成权时效之证成及运行
        二、我国行政诉讼中形成权时效之现状与完善
    第二节 行政复议中的形成权时效
        一、行政复议中形成权时效之证成及运行
        二、我国行政复议中形成权时效之现状与完善
    第三节 行政合同中的形成权时效
        一、行政合同中的撤销权时效
        二、行政合同中的解除权时效
        三、我国行政合同中形成权时效之现状与完善
第五章 行政法上权力消灭时效之一——处分权时效
    第一节 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之设立
        一、行政法上处分权之内涵
        二、行政法上处分权与请求权之区分
        三、行政法上处分权得否罹于时效
    第二节 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适用客体之探讨
        一、行政法上命令型处分权
        二、行政法上确认型处分权
        三、行政法上形成型处分权
    第三节 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之运行
        一、制裁型处分权时效之运行
        二、主动撤销违法处分之权力时效的运行
        三、主动废止合法授益处分之权力时效的运行
    第四节 我国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之现状与完善
        一、我国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之现状及缺陷
        二、我国行政法上处分权时效之完善
第六章 行政法上权力消灭时效之二——执行权时效
    第一节 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证成
        一、行政法上执行权之内涵
        二、行政法上执行权适用消灭时效的必要性
        三、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性质
        四、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与相关时效之关系
    第二节 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实施
        一、行政法上执行权实现之方式
        二、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运行
    第三节 我国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不足及完善
        一、我国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不足
        二、我国行政法上执行权时效之完善
第七章 行政时效的规范设计
    第一节 行政时效的立法例比较
        一、域外立法例之比较
        二、我国行政时效立法之现状
    第二节 我国行政时效的规范设计
        一、立法模式的重构
        二、我国行政时效立法的具体规定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3)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区域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利用潜力评价
        1.3.2 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利用工艺技术
        1.3.3 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利用适宜性评价
        1.3.4 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启示与不足
    1.4 研究意义
        1.4.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1.4.2 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
        1.4.3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产业发展关键因子识别
    2.1 研究区域
    2.2 好氧发酵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2.1 好氧发酵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2.2.2 好氧发酵产业发展的原料特征
        2.2.3 好氧发酵产业发展的技术工艺特征
        2.2.4 好氧发酵产业发展的产品特征
    2.3 好氧发酵产业发展关键因子识别
        2.3.1 系统S的影响因素x的确定
        2.3.2 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确定
        2.3.3 直接影响矩阵X的构建
        2.3.4 综合影响矩阵T的构建
        2.3.5 指标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及关键因子的识别
    2.4 结论
第三章 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方法
    3.1 理论依据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循环经济理论
        3.1.3 产业发展理论
        3.1.4 农业生态学理论
    3.2 好氧发酵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3.2.1 理论框架的内涵
        3.2.2 理论框架的层次
        3.2.3 理论框架的模型设计与可视化表达
    3.3 结论
第四章 好氧发酵产业发展的区域适宜性评价——基于山西省的案例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计算方法
        4.1.2 研究假设
        4.1.3 数据来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大尺度区域适宜性评价
        4.2.2 小尺度区域适宜性评价
    4.3 结论
第五章 好氧发酵产业的环境归宿风险评价——基于山西省的案例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5.1.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下的土壤安全使用年限
        5.1.3 人体对重金属的暴露途径
        5.1.4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5.1.5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好氧发酵产品重金属浓度特征
        5.2.2 土壤累积风险
        5.2.3 人体健康风险
    5.3 结论
第六章 好氧发酵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的有效性评价——基于山西省的案例分析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6.1.1 研究方法
        6.1.2 变量选择
        6.1.3 数据来源
        6.1.4 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第一阶段:初始效率的测度
        6.2.2 第二阶段:SFA回归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离外部环境因素后的效率分析
        6.2.4 不同地区好氧发酵产业业投入产出效率均值及其变化情况
    6.3 结论
第七章 好氧发酵产业发展适宜性综合评价与优化策略——基于山西省的案例研究
    7.1 好氧发酵产业发展的适宜性综合评价
        7.1.1 原料的区域适宜性评价
        7.1.2 环境归宿风险评价
        7.1.3 投入产出效率的有效性评价
        7.1.4 好氧发酵产业适宜性综合评价
    7.2 好氧发酵产业发展适宜性的功能性区域划分
    7.3 好氧发酵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的优化策略
        7.3.1 原料区域适宜性的优化策略
        7.3.2 环境归宿风险的优化策略
        7.3.3 投入产出效率有效性的优化策略
        7.3.4 好氧发酵产业适宜性发展的优化策略
    7.4 结论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4)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及特征
        2.1.1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
        2.1.2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特征
        2.1.3 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机理
    2.2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2.2.1 农用化学品污染
        2.2.2 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
        2.2.3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2.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的理论基础
        2.3.1 负外部性理论
        2.3.2 环境承载力理论
        2.3.3 公共治理理论
第三章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现行立法及存在的不足
    3.1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行立法
        3.1.1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法律
        3.1.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3.1.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地方性立法
    3.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行立法中存在的不足
        3.2.1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理念及原则较为落后
        3.2.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模式不明晰
        3.2.3 没有一部专门性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
        3.2.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立法不健全、不充分
        3.2.5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善
        3.2.6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质量不高
第四章 国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国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
        4.1.1 欧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
        4.1.2 美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
        4.1.3 日本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
    4.2 国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4.2.1 采用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立法模式
        4.2.2 具有完备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4.2.3 法律规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4.2.4 具有完善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配套制度
第五章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的完善
    5.1 明确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立法理念
        5.1.1 绿色发展理念
        5.1.2 循环经济理念
    5.2 明确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立法原则
        5.2.1 环境风险预防原则
        5.2.2 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5.2.3 协同治理原则
        5.2.4 公众参与原则
    5.3 明确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立法模式
        5.3.1 现行立法模式的类型
        5.3.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模式选择
    5.4 制定统一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
        5.4.1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制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4.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目的
        5.4.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的调整对象
        5.4.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5.5 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相关立法
        5.5.1 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法律和法规
        5.5.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地方性立法
    5.6 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配套法律制度
        5.6.1 农业清洁生产制度
        5.6.2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协调监督制度
        5.6.3 公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度
        5.6.4 协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制度
    5.7 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质量
        5.7.1 注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的可操作性
        5.7.2 明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法律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碳中和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农业碳平衡
        1.1.2 农业环境问题治理进入新时期
        1.1.3 特殊的农牧交错带,需要探寻相匹配的发展模式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碳中和相关研究
        1.2.2 农业与“碳”相关研究
        1.2.3 碳中和相关的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1.2.4 农牧交错带相关研究
        1.2.5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文章可能的创新
        1.6.2 文章研究的不足
    1.7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碳中和
        2.1.2 农户
        2.1.3 农户生产行为
        2.1.4 农户生产意愿
        2.1.5 农牧交错带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相关理论
        2.2.2 行为人理论
        2.2.3 行为经济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2.2.5 激励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农户生产行为模型构建与调查设计
    3.1 农业碳中和体系构建与驱动机制分析
        3.1.1 农牧交错带的碳中和体系构建
        3.1.2 碳中和农业实现的驱动因素分析
    3.2 农户生产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3.3 碳中和农业相关的农户生产行为理论模型变量说明
    3.4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3.4.1 问卷设计流程
        3.4.2 研究区域选取与概况
        3.4.3 数据获取与样本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农户行为认知水平与行为主观评价研究
    4.1 农户行为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4.1.1 认知分类与考察
        4.1.2 农户行为认知现状分析
        4.1.3 农户行为认知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4.2 农户行为主观评价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4.2.1 行为主观评价分类与问题设置
        4.2.2 行为主观评价现状分析
        4.2.3 行为主观评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农业碳中和相关生产意愿形成机理分析
    5.1 农户生产意愿现状分析
        5.1.1 农户生产意愿的测度方式
        5.1.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1.3 农户生产意愿现状描述与分析
    5.2 影响农户生产意愿变量的选取与假说的提出
    5.3 影响农户生产意愿的实证分析
        5.3.1 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5.3.2 计量结果分析
        5.3.3 农户生产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识别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农业碳中和相关生产行为决策机制分析
    6.1 农户碳中和相关生产行为现状分析
        6.1.1 碳中和生产行为测度方式
        6.1.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测
        6.1.3 农户生产行为现状描述与分析
    6.2 碳中和生产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研究
        6.2.1 变量选取与假说提出
        6.2.2 实证检验与结果
    6.3 碳中和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研究
        6.3.1 悖离因素的变量选取与说明
        6.3.2 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4 农户风险偏好对生产行为决策影响研究
        6.4.1 农户风险偏好对生产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6.4.2 农户风险偏好测度
        6.4.3 实证检验与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农户生产行为优化机制与体系的构建
    7.1 构建农户碳中和生产优化机制的必要性
        7.1.1 宣传不到位,农户的认知水平低
        7.1.2 激励机制缺乏,农户碳中和生产意愿一般
        7.1.3 约束机制缺乏,农户逆向选择行为普遍
    7.2 优化机制建立原则
        7.2.1 激励与约束机制并重原则
        7.2.2 成本与收益均衡原则
        7.2.3 因地制宜原则
    7.3 生产行为优化机制构建
    7.4 生产行为优化体系构建
        7.4.1 技术支撑体系
        7.4.2 农户成长体系
        7.4.3 法律保障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农户生产行为是影响农业碳中和实现的关键因素
        8.1.2 农户行为认知与感知水平较低
        8.1.3 农户碳中和生产行为评价水平一般
        8.1.4 农户碳中和生产意愿普遍较高
        8.1.5 行为决策受到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
        8.1.6 碳中和生产行为亟需配套的扶持政策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碳中和生产行为农户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6)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抗战前夕的晋察冀乡村社会
    一、自然条件
    二、政治生态
    三、农民生活
    四、社会文化
第二章 晋察冀根据地乡村社会管理
    一、乡村政治环境的改变:中共介入乡村社会管理
        (一)党初步下沉乡村和党员大量发展
        (二)党的整顿与初步巩固
        (三)党组织与党员的纯洁化
        (四)整党整风与党的一元化领导
    二、乡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乡村行政组织的重构
        (一)新行政机构的建立:村公所与村民代表大会
        (二)村级行政机构的持续改造
    三、乡村社会领导层中的新兵:底层农民的崛起
        (一)乡村领袖的成分:“贫农”与“贫农+中农”结构
        (二)乡村领袖的成长:中共之助推
    四、农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选举政治和新型社会组织
        (一)选举:农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新型社会组织:农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组织形式与保障
第三章 晋察冀根据地乡村民生建设
    一、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一)扩大耕地面积
        (二)兴修水利工程
        (三)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二、组织起来:促进生产
        (一)推进劳动互助
        (二)发起农业合作社运动
        (三)开展劳动竞赛运动
        (四)掀起大生产运动
    三、调整分配:改善农民生活
        (一)减租减息与交租交息政策的实施
        (二)坚持合理负担原则与实行统一累进税
    四、社会保障:托底贫困农民基本生活
        (一)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政策法规的制定
        (二)社会保障的实践活动
第四章 晋察冀根据地乡村思想文化建设
    一、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一)面向青少年的国民教育
        (二)面向成人的社会教育
        (三)乡村教育的特点
    二、报刊事业:开阔农民社会视野
    三、大众文艺活动:丰富农民文化娱乐生活
        (一)乡村戏剧运动的蓬勃发展
        (二)街头诗的昙花一现:“冀中一日”
        (三)文化盛宴:艺术节
        (四)乡村文化文艺活动的特点
第五章 晋察冀根据地乡村社会规范建设
    一、社会道德规范的改造
        (一)改造二流子与“懒人”
        (二)禁烟禁毒
        (三)树立模范
    二、生活习俗规范的革新
        (一)更新卫生观念
        (二)改良卫生习惯
        (三)倡导中西医结合
        (四)开展妇婴卫生保健
    三、法律法制规范的重建
        (一)法规进村:农民法治意识加强
        (二)司法下乡:巡回审判与调解
        (三)法律法规对妇女权益的保障
    四、优良社会风气的养成
        (一)中共局部执政的优良作风
        (二)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结语
    一、中共革命与乡村社会变革
    二、乡村社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
    三、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北京十三陵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1.3 野外和室内工作量
        1.3.1 野外工作量
        1.3.2 室内工作量
    1.4 主要成果
2 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地貌概况
    3.3 地质背景概况
    3.4 土壤类型概况
    3.5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
    3.6 农作物和名优特产品分布
4 研究方法和质量控制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方法
        4.1.2 其它介质样品采集方法
        4.1.3 样品加工处理方法
    4.2 样品分析测试与质量控制
        4.2.1 土壤样品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
        4.2.2 果品样品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
        4.2.3 其他样品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
    4.3 数据处理和图件编制方法
        4.3.1 数据处理
        4.3.2 土地质量分等评估图
        4.3.3 基础图件的编制方法
5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5.1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5.1.1 土壤元素含量地球化学特征
        5.1.2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5.1.3 土壤组合元素区域分布特征
    5.2 果品和根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5.2.1 柿子
        5.2.1.1 柿子安全性评价和品质特征
        5.2.1.2 柿子根区土壤特征
        5.2.1.3 柿子品质和根区土壤营养成分相关性研究
        5.2.2 尜枣
        5.2.2.1 尜枣安全性评价和品质特征
        5.2.2.2 尜枣根区土壤特征
        5.2.2.3 尜枣品质和根区土壤营养成分相关性研究
        5.2.3 樱桃
        5.2.3.1 樱桃安全性评价和品质特征
        5.2.3.2 樱桃根区土壤特征
        5.2.3.3 樱桃品质和根区土壤营养成分相关性研究
        5.2.4 苹果
        5.2.4.1 苹果品质特征
        5.2.4.2 苹果根区土壤特征
        5.2.4.3 苹果品质与根区土壤营养成分相关性研究
    5.3 水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价
        5.3.1 地下水化学分类
        5.3.2 水质现状评价
    5.4 大气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价
        5.4.1 各采样点元素年沉降通量
        5.4.2 不同地区各元素年沉降通量比较
        5.4.3 元素沉降通量与相应土壤元素含量的关系
    5.5 施肥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调查和评价
6 重点生态环境调查和评价
    6.1 皇陵中土壤元素特征
        6.1.1 皇陵中土壤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6.1.2 皇陵中土壤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 皇陵中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6.3 壤中气汞和大气汞的地球化学特征
7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7.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7.1.1 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等级
        7.1.2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
        7.1.3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
        7.1.4 灌溉水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和大气干湿沉降物环境地球化学等级
        7.1.5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
    7.2 绿色食品产地评价
    7.3 富硒土壤资源评价
        7.3.1 富硒土壤地质背景与硒含量特征
        7.3.2 土壤有效硒含量特征
        7.3.3 富硒土壤资源评价
    7.4 土地利用地球化学适宜性分区
        7.4.1 地球化学适宜性分区准则
        7.4.2 地球化学适宜性分区方法
        7.4.3 地球化学适宜性分区和评价
    7.5 土地利用规划建议
8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8)药肥问题调研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药肥的基本情况
2 存在的问题
3 药肥管理中的相关政策及分析
    3. 1 我国状况
    3. 2 国外药肥管理政策
4 建议

(9)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主要内容及研究难点
    四、 研究方法
    五、 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作为水污染重要来源的农业面源污染
    第一节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界定
        一、 点源、线源、面源:污染源的一种分类
        二、 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是农业源污染的两种形式
        三、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
    第二节 农业面源污染是水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第二章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特征和防治之难
    第一节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特征
        一、 农业面源污染的“面”的特征
        二、 农业面源污染的“农业”特征
        三、 农业面源污染是从“面”到“水”的污染
        四、 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污染“贡献”突出
    第二节 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之难
        一、 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之难
        二、 农业面源污染的责任追究之难
        三、 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之难
第三章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尝试
    第一节 美国《清洁水法》中的地表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一、 《清洁水法》的调控对象
        二、 《清洁水法》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调控方法
        三、 《清洁水法》的效果评价
    第二节 欧盟水体系指令中的地下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一、 《硝酸盐指令》:注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监测、预防和相应的行动
        二、 《水框架指令》:推行流域综合管理计划,注重地表水—地下水、水量—水质的一体化管理
    第三节 美国《沿海地区管理法重新授权与修正案》中的海岸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第四节 西班牙《国家灌溉计划》中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第五节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若干制度
        一、 化肥、农药管理制度
        二、 环境税收制度
        三、 环境补贴制度
        四、 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制度
第四章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建设及其不足
    第一节 以《水污染防治法》为中心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体系
        一、 《水污染防治法》中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度
        二、 其他相关法律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定
    第二节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度建设现状及其实践效果评价
        一、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度建设现状
        二、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度的实践效果
第五章 完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度的设想
    第一节 完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度的路径选择
        一、 “源”与“汇”
        二、 “借鉴”与“创新”
        三、 “防治”与“交易”
        四、 “防”与“治”
    第二节 完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度的几点设想
        一、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规划先行
        二、 农业面源污染的预防性制度
        三、 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性制度
        四、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实施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10)GAP在安溪乌龙茶种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园规划建设
    1.1 茶园风险评估
    1.2 基础设施
    1.3 地块
    1.4 等高梯田建设
    1.5 灌溉设施建设
    1.6 土壤与水质监测
    1.7 生态保护与建设
2 种植计划
    2.1 茶苗的管理
        2.1.1 茶苗的选购
        2.2.2 茶苗的运输
    2.2 茶苗种植
    2.3 土壤管理
        2.3.1 土壤的耕作
        2.3.2 水土流失控制
        植被保护
        排泄水系统
    2.4 茶园水分管理
    2.5 肥料使用管理
        2.5.1 肥料的使用流程管理
        2.5.2 肥料的种类和数量
        施肥原则
        需肥诊断
        肥料基本要求
        2.5.3 施肥计划和方法
        2.5.4 农家肥沤制作业规程
    2.6 有害生物防治
        2.6.1 有害生物防治原则
        2.6.2 茶园常见病虫害的病因及症状 (见表1)
        2.6.3 茶园禁用农药
    2.7 植保产品使用管理
        2.7.1 植保产品的使用
        2.7.2 配药与施药作业规范
        2.7.3 植保废弃物处理规定
    2.8 鲜叶采摘及其运输
        2.8.1 茶树健康采摘管理
        2.8.2 鲜叶采摘计划
        2.8.3 鲜叶暂存及运输
    2.9 茶叶修剪管理
    2.10 茶园设施设备管理
        2.10.1 主要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计划
        2.10.2 计量器具的校准 (见表2)
    2.11 垃圾、污染物处理计划
    2.12 茶园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四、规范中的肥料登记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菜头播种施肥装置的研制与试验[D]. 阳尚宏. 西南大学, 2021(01)
  • [2]行政时效制度研究[D]. 康健. 吉林大学, 2020(03)
  • [3]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 龚琼.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研究[D]. 扎西巴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碳中和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李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6]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建设研究[D]. 张宏华. 山西大学, 2019(01)
  • [7]北京十三陵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D]. 郭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5)
  • [8]药肥问题调研与分析[J]. 李国平,宗伏霖,刘绍仁,季颖.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5(01)
  • [9]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 邓小云.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10]GAP在安溪乌龙茶种植中的应用[J]. 黄伙水,张志勇,吴庆祥,林荣溪,周灼能. 茶叶科学技术, 2010(04)

标签:;  ;  ;  ;  ;  

化肥登记管理规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