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改革发展第二次跨越的成功探索——克山县西连乡土地管理创新的调查与思考

实现农业改革发展第二次跨越的成功探索——克山县西连乡土地管理创新的调查与思考

一、实现农业改革和发展第二个飞跃的成功探索——对克山县西联乡土地经营方式创新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梁俊山[1](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张娇娇[2](2020)在《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新时代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保障农村繁荣稳定、推进农业转型创新和确保农民增收致富,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创建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重要成果的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继续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维护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与社会稳定,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集体经济的带动,只有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农民才能走上富裕之路,国家才能实现富强。新时代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要求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也集中在集体经济的发展举措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论断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成都市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农业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西部城市,在农业改革发展的几次关键节点中都站在了时代前列,新时代四川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紧跟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改革精神和四川省农业厅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扩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有效实施机制上取得显着成效。但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相当成就的同时,成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中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本文选择以四川省成都市为研究对象,研究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论文共分五个部分:一是梳理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关的概念、理论,主要区分集体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内涵界定,总结归纳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集体经济思想。二是通过搜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回顾建国以来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将其大致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改革期和壮大期四个阶段。三是对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分析概括出三种典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这三种模式各具特色,分别体现在发掘文化价值、建设多样化产业和依托党建引领上,最后阐述了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的三方面成效。四是对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四方面问题及造成原因进行详细梳理。五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提高农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异地搬迁中实现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差异,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提升集体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张海明[3](2019)在《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政策史就是一部土地产权制度不断调整的历史。这种调整的脉络有两条主线,一条明线是土地私有向土地公有的嬗变,体现在农民土地所有制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城市私有土地所有制向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演变;一条暗线是由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转向,体现在土地产权结构由作为阶段斗争的目标和手段向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和对象转移。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产权制度本身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主被动关系,迄今为止,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程大体可分为自为性变迁时期、自发性变迁时期和自觉性变迁时期等3个不同的阶段。土地产权制度自为性变迁的历程涵盖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7)、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3个不同时期,这一阶段的主体特征是公有土地产权的建立。通过国家强制性改造,土地产权制度实现由建国初期公私并存向公有土地产权的转变。土地产权制度的自发性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调整时期(1979—1985)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1986—2006)这两个阶段,其主体特征是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推进了公有土地产权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两权分离。土地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变迁时期自2007年起,主要体现在国家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开始主动强化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在内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标志着土地产权制度从此进入物权制度体系时代。土地产权形态的持续变迁深刻反映了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演进轨迹。土地改革时期,农村土地私有和土地国有并存的二元产权结构,反映出中央政府既承认农民土地所有权,又试图探索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意图;城市私有土地、国有土地和私人土地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复合结构,反映了新政权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和城市居民的不同政治态度和政治策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过合作化运动,农民土地所有制完成向集体土地所有制事实上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城镇集体所有土地、小私有土地和国有土地等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的局面,改变了以往城市以私有土地房地产为主体的格局。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彻底消灭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土地归集体所有;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城市土地呈现国有、集体所有和土地私人所有并存的状态,国家对改造私人土地进行了尝试和努力,但并未完全消灭城市土地的私有产权,尽管城市私人土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非法强制收为国有,但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事实上回避了城市土地的所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调整时期,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实现两权分离,在土地产权服务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现实考虑下,城市私有土地被国有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集体土地产权虚置,为事实上的国家所有背书;国家上地所有权的范围得以界定,法律明确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物权体系时期,国家将国有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纳入了物权的范畴,并限定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体现了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殊保护。土地产权权能在不同时期持续调整变化并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土地和城市私人土地所有者均享有占有、使用、买卖、租赁等各种权利。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农民事实上丧失了土地的经营权,买卖土地的行为也受到限制;此时工商业者已经实际丧失对土地的支配权。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农民只拥有宅基地和自留地的使用权,城市私有土地所有者已无法自主支配和使用土地。社会主义探索调整时期,农民被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农村和城镇居民亦可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城镇居民同时还拥有城市宅基地的使用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用地单位和个人拥有土地使用权,除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外,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能受到严格限制。物权体系时期,《物权法》改变了以往土地使用权的分类方式,由依据土地所有权性质分为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两类,变为根据土地的用途分为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但同时也严格限制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主体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建国以来土地产权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前行而不断变迁,经历了一个私有土地产权逐渐消亡和公有土地产权逐步扩张直至完全取代私有土地产权的此消彼涨过程。建国以来土地产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具有简单化、虚置化和碎片化的鲜明特征。所谓简单化,是指在将多种形式的私有土地所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的过程中,工作过粗,要求过急,界限不清,没有针对具体情况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对原有土地产权人造成损害。虚置化,一方面是指国有土地所有权没有真正实现,公民作为国家土地所有权人无法享有所有权收益;另一方面是指“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无法行使土地的经营管理权,无法行使实质上的权能。碎片化,是指国家层面的土地产权制度一直处于应对、修补的状态,土地产权制度的探索实践在国家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在良性违法甚至是良性违宪的情况下,逆向推动国家层面的制度立法。土地产权立法一直处于立法和修法的恶性循环之中,国家层面缺乏对土地产权制度体系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

鄂施璇[4](2018)在《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生产生活综合功能的承载体,探讨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据统计,1990-2016年全国村庄共减少115.6万个,年均减少4.45万个,日均减少125个。同时,每天又有大量经费投入到即将消失的村庄。国家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出到2020年要解决约3亿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即在未来将会有大量的农村居民点需要撤并。2013年黑龙江省“两大平原”被国务院批复为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克山县位于松嫩平原,是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及土地流转试点县。人均耕地是全国的3倍,耕地流转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2.7%,田间生产机械化综合程度达99.2%,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及国家对大型农机械的高额补贴为大规模土地流转提供保证。截止到2016年,农村累计转移劳动力15.2万人,农村居民点“空心化”十分严重。如何在现代化农业生产力水平下对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进行布局优化,使其布局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使广域投放的资金集中投放到未来具有生命力的农村居民点,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已有关于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引入点轴理论、共生理论、预期理论、生活质量理论、光谱—阶梯治理等理论模型对该问题展开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讨,这对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了有益补充。研究方法上得益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大量运用,研究内容从农村居民点形成及分布特征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指标体系,或从单一耕作半径角度对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优化。但针对生产方式变革下,已有研究对指导现代化农业生产力水平下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实际操作性不强,有必要丰富完善其理论框架及方法。本文以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克山县为研究区.运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空间结构及布局优化理论、土地利用转型等理论。采用历史资料法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区农业社会的农村居民点数量及面积逐年增加,工业化及城镇化发展起步初期,农村居民点面积扩大,居民点数量在此阶段增长缓慢,工业化及城镇化加速发展转型阶段,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及数量呈平缓下降趋势。耕地资源禀赋是农村居民点选址重要的影响因素。政策、战争及自然灾害通过人地矛盾关系作用,短时间内对农村居民点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地形地貌是农村居民点初始区位形成的基础。区位因素中城镇辐射对居民点布局影响仅限于一定范围,交通道路显着改变居民点局部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距离衰减效应。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人口因素对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提供依据。通过对克山县居民点生产生活方式的详细调研,现阶段农村居民点布局缺乏统一规划,人均建设用地面积331.10m2,严重超标,浪费土地6885.41 hm2。小于10hm2的微型居民点及大于等于10 hm2且小于14 hm2的小型居民点数量仍在半数以上,基础设施差,细碎且分散,破坏生态环境,已不适应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及居民生活,需要对其进行布局优化。利用多因素评价法,从自然资源禀赋、生产生活可达性及发展基础条件3方面对农村居民点自身状况进行评价,自身状况好的居民点斑块数为17个,自身状况较好的居民点斑块为133个,自身状况一般的居民点斑块为386个,自身状况较差的居民点斑块数为320个。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叠加地貌、坡度、林地、水域、耕地易涝区、耕作田块等因素,测算农村居民点周边的耕地规模,依据机械单位生产能力将耕地规模分为200亩以下、200-5000亩及5000亩以上。测算不同经营规模下农民生产出行的耕作半径分别为3.75km、5 km和10 km。依据耕作半径及农村居民点周边的耕地规模确定不同农村居民点的耕作范围,测算出的农村居民点耕作范围是原有农村居民点耕作范围的3-10倍。从宏观层面运用多层次空间定位法构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体系,形成县-乡镇-村三级空间体系,微观上通过乡镇中心服务半径筛选,筛选服务半径内自身状况好及较好的农村居民点,结合被筛选出的农村居民点的耕作范围,采用耕地压力系数模型及网格分析法,以耕地压力系数最低且覆盖全部研究区耕地为标准,识别与耕地分布相匹配的农村居民点,对结果进行验证并补充。根据最终筛选结果并结合农村居民点自身状况,将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分为优先发展、限制扩展、政策保留、迁移合并4种优化类型。结合人口规模对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调整时序进行分析,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调整时序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调整时期。对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调整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保障措施。政府主导迁移合并自身状况较差的农村居民点313个,政策保留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及民族特色的农村居民点17个,基于耕作压力导向下识别筛选自身状况好及较好且与耕地分布相匹配的85个农村居民点作为优先发展型,除优先发展型、政策保留型及迁移合并型外,根据人口规模进行动态调整的422个农村居民点作为限制扩展型。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后可新增土地供给9007.94 hm2,复垦耕地可增加农业收入10809.53万元,规模化经营使亩产率提高10%。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并发展乡村服务业;减少生产及生活垃圾污染、优化生活环境并保护乡村文化、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通过政策保障、资金来源、组织保障、监管措施及公众参与五方面保障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的实施。研究成果为同类型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提供一定方法借鉴。

张溪[5](2017)在《契约选择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的创新研究 ——基于交易成本和农户选择的视角》文中提出长期以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倍受关注。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不断深入发展的阶段,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的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基础上,实现适度规模化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中国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一直持积极鼓励的态度,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并且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之后连续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由“两权分离”转变为“三权分置”的政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土地是农民拥有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承担着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功能,同时还承担着就业保障和居住保障等。理论上农地的流转是通过供求价格、地块数量以及农地面积的调整来实现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的最优配置,构建法制化、规范化的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提高农地利用率,实现农业规模化效益,实现农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增加。为了实现农村土地有序化、规范化、适度规模化的流转,为了实现具有规模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和先进农业技术的运用,政府通过稳定十地产权、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流转市场的服务机制等措施积极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的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适度规模化农地流转的顺利实施。例如,十地经营权分散化和细碎化导致交易费用增加;流转交易双方承担的交易费用不均衡。由于受教育程度、自身谈判能力和接收信息的不均衡等因素的差异,土地的转出方(农民)承担了过高的市场型交易费用,土地的流入方(承租方)承担了过高的管理型交易费用;不完善且发展缓慢的土地流转市场增加了契约的选择难度,使得农地流转仍然表现出低效发展的状态(即使农地流转有多种契约选择的模式,流转交易中没有法律保障且机动性较灵活的口头契约占主要地位),从而加重了交易双方的成本负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非常多,例如法经济学对农地地权的探讨、现代经济学对农地市场均衡的探讨、空间计量经济学对农地空间置换的探讨等等。但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在不同区域位置和环境条件下,农户对农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是否与交易费用有关?哪些因素影响了交易费用和契约的选择?交易费用的成因和高低是否对契约的选择和后续环节的顺利实施有影响?本文以个体农户进行农地流转的真正目为出发点,通过博弈的分析方法对契约选择和交易费用进行探讨并寻求破解农地流转低效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案例地区农地流转模式的系统总结和研究对比,分析交易费用的高低是否影响农户对契约的选择,不同的契约模式通过哪些方面降低了交易费用,从而实现农地制度改革理论与实际的密切关联。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农地流转模式的理论研究,而且对农地集中规模化的流转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迁和实现状况的分析,探索出农地流转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农村土地流转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政府作为农地流转制度的决定性主体的作用不可替代;农地流转模式的创新和多样化均以实现农地规模化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侧重点;农地流转模式的创新应该充分考虑土地资源条件的约束;农地流转模式的创新应该充分重视流转市场等配套设施的完善。通过探讨研究交易费用和不同契约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发展影响,本文发现交易费用的高低差异以及不同的契约形式直接制约了农户选择农地流转模式的行为,文中采用交易费用的衡量标准对农地流转模式和契约形式进行判断选择,与全国各地农地流转模式中的典型性实例相结合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农地集中流转模式。主要内容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导论。首先阐述研究背景,提出问题,然后明确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进而提炼出文章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农地流转的学术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发现国内外学术界对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还有很多理论突破以及研究方法的创新,提出了很多启迪性的观念和思路,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学术研究基础和成功的研究范式参考。第三章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土地流转的现实状况。在阐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和实践,分析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交易费用、契约选择与农地流转模式。通过对比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涉及到的交易费用,认为市场型交易费用影响了农户对土地流转模式的选择;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影响了新型经营主体与中介机构的执行和实施;政治型交易费用与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度、财政支持有密切联系。第五章是交易费用与农户选择不同流转模式的博弈分析。运用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土地流转主体的变化造成交易费用的改变,交易费用的高低影响农户对流转模式和流转交易中契约的选择。第六章案例实证:以滕州模式和东平土地入股合作社模式为案例。验证了中介机构的引入降低了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进行土地流转交易时的交易费用,提高了契约执行的可行性。第七章总结全文,提出政策建议,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理论和观点上的创新之处主要为:1、对土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进行分类研究,分为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和政治型交易费用,认为市场型交易费用影响着农户对土地流转模式的选择;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影响着新型经营主体与中介机构的执行力度和实施方案;政治型交易费用与当地政府的政策制度、财政支持有密切联系。2、从交易费用角度分析土地流转中,由于流转对象的变化使得契约从口头契约转变为书面契约,以降低流转中的交易费用,促进土地流转的进行。3、通过对改革开放后土地流转制度变迁和现实情况的研究,明确政府对土地流转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与变迁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郭栋[6](2017)在《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土地经营权制度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这项改革——农村土地流转,是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原则进行的。本文研究的问题是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与学界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相比,本文的特色在于,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国有化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土地理论为基础,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实地调研方法,对现有的土地流转模式进行的产生、经验与不足等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了土地流转模式治理的底线、目标、方式。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分析了土地流转模式的研究背景,论证了土地流转模式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对于土地流转研究的现状,阐释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理论基础。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土地国有化理论,毛泽东的集体所有制理论,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需要遵循的“三权分置”原则。第三部分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兴起。主要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所面临的比较收益下降以及它的生存环境的改变,即短缺经济的终结,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兴起的制度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同时,从“种粮大户”、国营农场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伊始自发进行土地流转的实践,论证了土地流转的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第四部分是模式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本部分从农民、政府两个角度,将现行的土地流转模式分为一般(或者说普遍)与典型(或者说特殊)两种模式。首先,站在农民的角度,梳理出了我国土地流转的一般或者说普遍模式——出租与反租倒包,转让或者转包,互换,入股与股份,信托等。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一般或者说普遍土地流转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农民自发搞的、自愿实行的。当然,也存在一些瑕疵,如改变农地用途。其次,站在农村基层政府参与的视角,笔者从现行土地流转模式中梳理出三个最具典型特征的模式——以政府主导的陕西杨凌土地流转模式、以政府引导的湖南益阳土地流转模式和以集体主导的山东安村土地流转模式。在实地调研和论文撰写过程中,笔者切身感受到,这三个土地流转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参与其中并发挥了一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农民增收并不明显、稳定。第五部分是土地流转模式的治理。依据我国土地流转模式的不足或者说局限性,本部分针对性地提出了土地流转模式治理的基本举措。一是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治理要坚守“四个底线”——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坚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要坚持“三个目标”——坚持三农现代化、坚持乡村治理创新、坚持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等治理目标;要运用“三个方式”——政府引导、因地制宜、企业经营。

晋伟[7](2017)在《中国特色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中国土地流转、制度变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重点研究1980年代末以来土地流转并进行实例分析,以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和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为指导,借鉴吸收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推进农村改革,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文化建设也有了十分大的飞跃。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党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理论探索分析为基础,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总结梳理,对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且找出了运行不畅的原因。本文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借鉴,认为制度变迁的过程就是农村土地的改革过程,并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了描述,提出相应解决思路。第一章:绪论。这一章节里,申明了本文的选题角度,综合了国内外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现状。本文主要对我国1920年代以后土地制度的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并对土地流转实例进行分析,以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方法为: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第二章: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概念界定。在这一章节里,主要是依据我国到现今基本定型的土地两级公有制基础上,论述了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土地资源的相关概念,并且对目前的流转方式以及影响土地流转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理论。分别介绍了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西方经济学家的土地产权理论以及毛泽东等人的土地产权思想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而言,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也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完善有重要的补充作用的是西方经济学家的土地产权理论和农民行为理性假说。第四章:中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文章主要对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成立新中国之后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这是早期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探索,对我国城镇化进程特别是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五章: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并以桦川、桦南、克山县以及依安县五市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成功实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第六章:改进与完善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对策与思考。分别阐述了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法律的强力保障以及完善土地流转的各项配套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内容。同时,对“互联网+”土地流转平台如何搭建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把互联网的思维加入到了当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

王铁梅[8](2017)在《企业主导下的村庄再造 ——以山西ZX村为例》文中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建设新农村的实质是推进农村新发展,但推进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城镇化发展规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路径,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不能局限于农村,而要在城镇化的视野中探索农村建设的模式和道路。就资源型地区而言,企业主导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回流,推动了资源型地区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然而,在城镇化背景下,由于政府、企业与农民之间的权责不清,导致企业单一主体主导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众多困境,尤其忽视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建设模式造成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新农村建设中企业主导村庄再造模式的困境及出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论文将研究个案——“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置于资源型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背景下,采用结构——功能以及过程——结果的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从企业再造村庄的背景、过程及结果三个层面论述和分析了企业再造村庄的机制,展现了资源型地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内部力量的自我改造过程,揭示了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政府、企业与农民等行为主体的互动逻辑。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和意义,重点介绍了与本项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样本概况等。正文包括五个章节的内容,围绕着“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发生逻辑,论述了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过程、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第一章主要从村庄、新区和企业三个方面介绍了企业再造村庄的背景,认为企业再造村庄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利益驱动,而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成为了企业再造村庄的主要动力。第二章从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理念、产业发展路径、村庄管理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重塑以及农民社会保障重建六个方面介绍了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目标、过程和机制,认为企业主导村庄再造首先是具有“村干部”身份的企业家希望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愿景,而对村庄产业、管理体制、基础设施、乡风文明和社会保障的重建是实现企业家愿景的重要措施。第三章主要是从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层面对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来自农村内部力量驱动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模式更多地维护了农民的权益,因此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农村内生力量的挖掘。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村庄再造的困境以及企业、政府和农民三个主体的权责关系。认为企业主导村庄再造陷入困境与政府、企业和农民主体的权责不匹配有很大的关联。第五章主要是在分析企业主导村庄再造模式的基础上,从政府、农民和企业三个主体层面分析了各自的作用和职责,提出了资源型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在对企业主导村庄再造个案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最后本文提出了几点结论:一是城镇化是村庄再造的目标和方向。小城镇繁荣是以新农村发展为基础的,两者目标具有一致性,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新农村建设有可能偏离城镇化建设的目标,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村庄再造必须以城镇化为方向。二是村企共生关系是企业再造村庄的内在机理。ZX新区的企业主导村庄再造实质上是集体经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企业与村庄之间的互动逻辑并不是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长时期互动形成的共生关系基础上的,这种共生关系是促使企业再造村庄的内在机理。三是企业单向度的村庄再造缺乏可持续性。无论主导村庄再造的企业性质如何,任何村庄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建设都离不开政府、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忽视其他主体作用的单一主体的单向度建设不具有可持续性。四是村治精英是实现农村发展的关键少数。无论什么时候,少数精英都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样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启动和部分成就的取得也与村治精英的个人魅力和能力有必然的关联。在农村改造和小城镇建设中,要充分挖掘和调动农村内部关键少数的作用。

周敏[9](2017)在《黑龙江省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及其实现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和具体应用。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耕地资源丰富,“两大平原”是国家目前开展的唯一涉及农业生产关系重大调整和变革的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实现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上具备耕地资源禀赋、政策等优势。从黑龙江省农地经营的实地调研情况来看,存在超小农地经营规模与盲目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并存、农地经营规模与农地生产效率脱钩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研究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及其实现机制,以期为提高农地生产效率、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镇化、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步伐提供指导与参考。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户农地经营状况、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生成与发展的实地调研,获取了样本调查数据和典型案例资料,对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度”、农户农地经营规模决策意愿的影响因素、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实现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方面:一是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等相关理论分析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生成与组织运行机理,并对不同类别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的生成机理、演化路径、培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生成、发展、演化的一般规律。二是基于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分析黑龙江省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现实条件,根据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类型划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路径,从社会经济条件、耕地资源禀赋等角度分析各实现路径的“环境适应性”,改进县域单元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路径选择方法。三是结合实地调研与本文研究结果,构建包含配套体系、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推动机制。实证研究方面:一是利用样本农户不同玉米、水稻种植规模的投入与产出资料,运用DEA方法测算农户玉米、水稻经营规模的相对效率,结合前沿投影分析,确定玉米、水稻种植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二是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定量分析农户农地经营规模决策意愿影响因素。三是采用探测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分析区域内社会经济条件、耕地资源禀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异质性,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取各县域单元在社会经济条件、耕地资源禀赋方面的相对优势度,与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路径的“环境适应性”进行衔接与匹配,以确定县域单元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参考路径。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三农补贴政策实施等外部环境改变、农户期望降低交易成本等内在需求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形成外部作用力、内部作用力,在两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被打破,行为主体依据自身资源禀赋采取自适应行为对环境变化进行反馈,优势主体演化为村集体领办型合作社、“精英”领办型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地规模经营主体。(2)村集体领办型合作社、“精英”领办型合作社经历由松散型的强弱联合组织向紧密型的强强联合组织演化,其实质是组织内成员对合作社剩余索取权的竞相控制与拥有,即合作社剩余索取权的再分配过程。(3)样本农户的玉米、水稻种植的相对效率、前沿投影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水稻种植的农地经营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并非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大体呈现倒“U”型关系;当前生产力水平下,玉米种植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区间是(136,145],(166,190],(200,400];水稻种植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区间是(100,111]、(141,160]。(4)玉米、水稻种植的农地适度经营的“门槛”规模分别是136亩、100亩,然而,调研发现当前农户玉米、水稻种植的实际平均规模分别是53.34亩、50.01亩,均小于农地适度经营的“门槛”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农地经营基础的薄弱性、相关制度支持保障的有限性、农地流转市场运行的低效性等因素共同制约区域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实现。(5)农户农地经营规模决策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经营特征、家庭耕地资源质量和农业生产重要程度3个因子显着正向影响农户扩大农地经营规模意愿,显着负向影响农户缩小农地经营规模意愿;农户社会保障程度和农地流转环境2个因子显着正向影响其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行为选择,但是对缩小农地经营规模的行为选择无显着影响;劳动力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与耕地规模2个因子对农户农地经营规模决策意愿及行为选择不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6)探测性空间数据分析表明,研究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耕地资源禀赋地域差异显着,客观决定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路径选择上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将各县域单元在社会经济条件、耕地资源禀赋方面的相对优势度与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路径的“环境适应性”进行衔接与匹配,以确定各县域单元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参考路径,结果表明,拜泉县等15个县域适宜依托农业企业型路径、富裕县等14个县域适宜依托合作社型路径、阿城区等37个县域适宜依托家庭农场型路径。(7)从配套体系、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方面构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推动机制,具体包括完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培育体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撑体系、建立以“土地银行”为平台的土地融资机制、强化土地综合整治管理作用机制、构建农地规模经营风险化解机制。

曹俊勇[10](2016)在《家庭农场融资需求、模式与产品创新研究 ——广东省例证》文中认为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基于内生要素与外生供给相契合的制度设计,突破了小规模经营对现代农业的制约,提升了农业经营规模,有效提高了人地资源配置效率、土地产出率及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维护与保障农民利益,它既保持了家庭经营具有的优势制度内核,又扬弃了兼业小农经营模式,进而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一定程度地满足了当前解决我国农业诸多问题的现实需要。近几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次提出要加快家庭农场建设与加大对家庭农场的金融扶持力度。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概念,2014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充分发挥多元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要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本单位,将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普遍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农耕大型专业设备不足、资金短缺和土地流转受阻等一系列难题,自有资金无法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尤其是中长期信贷资金短缺严重,家庭农场得不到有效信贷支持,融资难问题是家庭农场发展的最大掣肘。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作为资源配置主渠道的农村金融支持,但长期以来金融部门因农业领域投资收益率低,金融机构实施信贷配给,仅仅依靠市场机制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问题比较渺茫。因此,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题应该转换思路: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将政府财政与市场相结合,在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同时,应该注重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以财政支农资金为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构建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的渠道,突破家庭农场传统融资制度约束。基于此,本文在第一、二章主要分析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等。同时,对本文将运用的主要理论与核心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明确本文研究范围,对国内外有关家庭农场融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现有研究的主要进展。第三章主要对家庭农场融资需求与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实地调研获得相关数据,采用计量模型分别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类型的家庭农场进行验证,针对不同类型家庭农场信贷资金需求的差异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家庭农场融资渠道偏好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融资渠道偏好,验证融资需求与现实转化情况,分析当前家庭农场融资模式存在问题,为第五、六章提供依据。第五、六章创新家庭农场融资模式与金融产品。种养有区分,规模有差异,价值链与产业链各不相同,由此决定不同的融资模式。同时,基于不同财政支点撬动效应的个性化创新金融产品。第七章总结国外财政资金支持家庭农场融资经验,并加以借鉴。以财政资金促进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农业领域,是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也是WTO规则允许的范畴。许多国家在此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借鉴之,可以更好地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并通过国外家庭农场融资经验,完善我国家庭农场融资模式。第八章本文结论与展望。总结主要的研究结论,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的几点结论:第一,家庭农场融资需求特征与传统农户相比有了新的变化,融资额度较大、融资期限有所增加、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经营规模与生产。第二,金融产品与融资模式创新对家庭农场融资影响显着,不同经营类型、不同经营周期家庭农场对金融产品与融资模式需求不同。第三,家庭农场融资偏好正规金融,但实现正规金融转化率比较低,当前正规金融融资模式不能适用家庭农场融资需求,金融产品缺乏。第四,通过家庭农场PPP融资模式设计、家庭农场“政银保”融资模式完善、家庭农场“产业链”融资模式转化以及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家庭农场,既能解决财政支农资金不足和使用效率问题,又可破解家庭农场融资困境。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对广东家庭农场实地调研,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验证家庭农场融资影响因素,对不同经营类别、不同经营周期等家庭农场进行分别验证,使家庭农场融资模式与金融产品创新更具针对性。第二,分类探讨家庭农场融资模式,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营类型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及其相应金融产品创新进行探讨,针对财政资金对差异化家庭农场扶持机制进行剖析,分析其利益联结点,比较选择财政资金着力点及其杠杆方式,以有限财政资源撬动更大规模金融资源支持家庭农场,以市场机制提高财政、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纾解家庭农场融资困境。第三,供给侧改革效率的改进。以财政支农资金为主导,结合市场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家庭农场建设,既改善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又减轻了有限财政支农资金的投放压力。

二、实现农业改革和发展第二个飞跃的成功探索——对克山县西联乡土地经营方式创新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农业改革和发展第二个飞跃的成功探索——对克山县西联乡土地经营方式创新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文献综述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理论视角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一)样本选取原则
        (二)样本基本概况
        (三)样本典型特征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一)集体经济
        (二)村级集体经济
    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集体经济的论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集体经济思想
第三章 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以互助合作运动为特征的集体经济萌芽期
    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集体经济发展期
    三、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征的集体经济改革期
    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特征的集体经济壮大期
第四章 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数量
        (二)村级集体经济收支及其结构状况
        (三)村级集体经济收支结构
    二、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一)因地制宜,挖掘文化价值
        (二)就地入市,培育多样化产业
        (三)党建引领,推动集体增收
    三、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经济成效
        (二)社会成效
        (三)生态成效
第五章 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型人才短缺
        (二)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三)不同区域集体经济发展差距大
        (四)农村集体经济底子薄
    二、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综合防灾治灾能力弱
        (二)集体经济组织公共服务投入过大
        (三)现有农村劳动力质量不高
第六章 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提高农村人才数量和质量
        (一)注重增加农村建设人才数量
        (二)提升农村人才科技素质
        (三)提升农村人才管理素质
    二、在异地搬迁中实现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厘清集体经济组织与灾害防护部门间职责
        (二)解决搬迁群众的城镇待遇问题
        (三)引导搬迁户靠集体经济增收致富
    三、缩小区域差异,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实事求是,摒弃“大跃进”式发展心态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位交通等条件
        (三)立足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
    四、提升集体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一)提高农民思想意识和科技文化素养
        (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
        (三)扩大发展规模,探索适应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3)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难点和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编 自为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1949-1978)
    第一章 建国前中共地权政策的回顾
        第一节 土地国有化政策的确立与演变
        第二节 土地国有到耕地农有的政策变迁
        第三节 土地政策的调和与减租减息
        第四节 解放区土地改革与“耕者有其田”
        小结
    第二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为性变迁
        第一节 自为性变迁的背景
        第二节 自为性变迁的过程
        第三节 自为性变迁的特点
        小结
    第三章 土地改革与地权剧变
        第一节 土地改革的动因
        第二节 土地改革的历程
        第三节 城乡地权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地权转移与确认
        小结
    第四章 三大改造与地权变动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 合作化运动与农村地权变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城市地权变革
        第四节 土地产权登记及转让
        小结
    第五章 土地公有的曲折探索
        第一节 认识分歧与土地公有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地权的急剧变革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土地产权制度
        第四节 徘徊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
        第五节 土地征用与地权变动
        小结
第二编 自发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1979—2006)
    第六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发性变迁
        第一节 自发性变迁的背景
        第二节 自发性变迁的过程
        第三节 自发性变迁的特点
        小结
    第七章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
        第一节 “两权分离”动因和背景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制度的松动
        第三节 城市土地的国有化
        第四节 产权转移与登记发证
        小结
    第八章 地权革新与立法规制
        第一节 地权变化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土地管理法》的制定与修改
        第三节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规定
        第四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历程
        第五节 土地征用与产权转换
        小结
第三编 自觉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2007—2015)
    第九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变迁
        第一节 自觉性变迁的背景
        第二节 自觉性变迁的过程
        第三节 自觉性变迁的特点
        小结
    第十章 土地物权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物权法》出台的背景
        第二节 《物权法》起草的曲折历程
        第三节 土地物权的有关规定
        小结
    第十一章 土地物权权能的完善
        第一节 土地物权的现状
        第二节 土地用益物权的完善
        第三节 土地担保物权的扩能
        第四节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实地调研法与用户访谈
        1.5.2 历史资料法
        1.5.3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1.5.4 数学分析模型法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第2章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的理论概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村居民点布局及特征内涵
        2.1.2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村产业发展理论
        2.2.2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2.2.3 空间结构及布局优化理论
        2.2.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选择
        3.1.2 研究区自然概况
        3.1.3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3.1.4 研究区农村居民点与耕地分布情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第4章 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标准距离
        4.1.2 标准差椭圆
        4.1.3 核密度分析
        4.1.4 全局聚类检验
        4.1.5 空间热点探测分析
    4.2 农业社会农村居民点特征
        4.2.1 农村居民点变化特征
        4.2.2 农村居民点建村密度特征
    4.3 工业化及城镇化时期农村居民点特征
        4.3.1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特征
        4.3.2 农村居民点扩展趋势变化特征
        4.3.3 农村居民点密度变化特征
        4.3.4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变化特征
    4.4 农村居民点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4.4.1 耕地资源禀赋
        4.4.2 政策与战争及自然灾害
        4.4.3 农业生产力水平
        4.4.4 人口因素
        4.4.5 地形地貌
        4.4.6 区位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现状评价
    5.1 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分析
        5.1.1 农村生产方式现状调查分析
        5.1.2 农民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分析
    5.2 农村居民点布局存在问题
        5.2.1 农村居民点缺乏统一规划
        5.2.2 农村居民点细碎且分散
        5.2.3 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严重
        5.2.4 缺乏基础设施影响生态环境
    5.3 农村居民点自身状况评价
        5.3.1 评价单元的确定
        5.3.2 指标体系构建
        5.3.3 评价方法
        5.3.4 评价等级
        5.3.5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6.1 前提假定
    6.2 优化目标及思路
        6.2.1 优化目标
        6.2.2 优化思路
    6.3 优化原则
        6.3.1 城乡融合原则
        6.3.2 因地制宜原则
        6.3.3 以人为本原则
        6.3.4 促进就业原则
    6.4 农村居民点耕作范围测算
        6.4.1 耕地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6.4.2 耕地规模测算
        6.4.3 耕作半径测算
        6.4.4 农村居民点耕作范围的确定
    6.5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6.5.1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体系构建
        6.5.2 耕作压力导向下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识别
        6.5.3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调整策略
        6.5.4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调整时序及人口规模
        6.5.5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功能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效益分析及实施保障措施
    7.1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效益分析
        7.1.1 经济效益
        7.1.2 社会效益
        7.1.3 生态效益
    7.2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实施保障措施
        7.2.1 政策保障
        7.2.2 资金来源
        7.2.3 组织保障
        7.2.4 监管措施
        7.2.5 公众参与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调研内容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5)契约选择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的创新研究 ——基于交易成本和农户选择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2 对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土地流转的现实状况
    3.1 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
        3.1.1 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
        3.1.2 农村土地经营权期限的变迁
    3.2 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
        3.2.1 从禁止农地流转到放开农地流转阶段(1979-1994年)
        3.2.2 农地的限制流转到支持流转阶段(1995-2007年)
        3.2.3 农地流转的规范性阶段(2008年至今)
    3.3 农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土地细碎化导致交易费用增加,严重阻碍了土地流转
        3.3.2 农村公共产品不足,农村社保制度不健全
        3.3.3 土地流转市场不成熟和流转方式不规范,增加了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的难度
        3.3.4 农地流转速度加快,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3.4 总结
第四章 交易费用、契约选择与农地流转模式
    4.1 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分析
        4.1.1 交易费用分类
        4.1.2 农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
    4.2 农地流转模式的选择
        4.2.1 农地流转模式占比分析
        4.2.2 农地流转模式优缺点分析
    4.3 交易费用影响农地流转模式和契约形式的选择
        4.3.1 农户间流转形式为主的转包、互换模式的分析
        4.3.2 农户与种粮大户、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之间进行农地流转的出租、股份合作制以及土地银行模式的分析
    4.4 总结
第五章 交易费用与农户选择不同流转模式的博弈分析
    5.1 农村土地流转主体分析
        5.1.1 农户——兼具转入方与转出方
        5.1.2 种粮大户、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转入方
        5.1.3 村集体——具有中介服务的作用
    5.2 农地流转主体的决策博弈分析
        5.2.1 农户间的决策博弈分析
        5.2.2 非农户间的转出方与转入方的决策博弈分析
    5.3 契约形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5.3.1 农户为何普遍选择口头契约
        5.3.2 口头契约与书面契约的博弈分析
    5.4 总结
第六章 案例实证:以滕州模式和东平土地入股合作社模式为案例
    6.1 滕州模式分析
        6.1.1 基本情况
        6.1.2 运营机制
        6.1.3 案例分析
    6.2 东平土地入股合作社模式分析
        6.2.1 基本情况
        6.2.2 运营机制
        6.2.3 案例分析
    6.3 总结
第七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课题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模式
        2.1.2 农村土地流转
        2.1.3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1.4 治理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土地制度基本思想
        2.2.1 地租理论
        2.2.2 所有权理论
        2.2.3 土地国有化理论
    2.3 集体所有制理论
        2.3.1 集体所有制的提出
        2.3.2 集体所有制的内涵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
        2.4.1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2 中国农业发展和改革的“两个飞跃”
        2.4.3 农村土地流转的“三权分置”
第三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兴起
    3.1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面临的问题
        3.1.1 农业比较收益下降
        3.1.2 短缺经济的终结
        3.1.3 不少农民放弃农地经营
    3.2 土地流转的由来
        3.2.1 家庭承包责任制推进中的“种粮大户”
        3.2.2 国营农场中的“家庭农场”
    3.3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3.3.1 流转速度加快,但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还是承包农户
        3.3.2 多种经营模式并存,但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是主要模式
第四章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4.1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普遍模式分析
        4.1.1 土地流转的普遍模式
        4.1.2 各种土地流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4.2 典型的土地流转模式分析
        4.2.1 以政府主导的杨凌土地流转模式
        4.2.2 以政府引导的益阳土地流转模式
        4.2.3 以集体主导的山东安村土地流转模式
第五章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治理
    5.1 治理底线
        5.1.1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5.1.2 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
        5.1.3 坚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5.1.4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
    5.2 治理目标
        5.2.1 坚持农业现代化目标
        5.2.2 坚持乡村治理创新目标
        5.2.3 坚持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5.3 治理方式
        5.3.1 政府引导
        5.3.2 因地制宜
        5.3.3 企业经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中国特色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结构
        1.3.1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概念界定
    2.1 农村土地资源
        2.1.1 土地资源生态学定义
        2.1.2 土地资源分类
        2.1.3 农村土地资源特点
    2.2 农村土地流转
        2.2.1 土地资源流转概念
        2.2.2 土地资源流转方式
        2.2.3 土地资源流转意义
    2.3 中国特色农村土地流转
        2.3.1 土地权属分类
        2.3.2 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
第3章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理论
    3.1 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
        3.1.1 马克思土地产权思想
        3.1.2 列宁土地产权思想
        3.1.3 毛泽东土地产权思想
        3.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产权思想
    3.2 马克思主义地租地价理论
        3.2.1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
        3.2.2 列宁地租地价理论
        3.2.3 毛泽东土地思想和土地政策
        3.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租地价理论
    3.3 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
        3.3.1 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
        3.3.2 列宁制度变迁理论
        3.3.3 毛泽东制度变迁理论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变迁理论
第4章 中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
    4.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土地政策
        4.1.1 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4.1.2 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4.1.3 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4.1.4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4.2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4.2.1 流转被禁止阶段(1978-1987 年)
        4.2.2 接受调整阶段(1988-2001 年)
        4.2.3 土地流转调整、回落阶段(1994-2001 年)
        4.2.4 快速发展与完善阶段(2002-至今)
    4.3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经验
        4.3.1 立足生产力发展实际进行土地制度变革
        4.3.2 从政策供给上为土地流转提供良好制度环境
        4.3.3 提升农民变革认同充分保护农民利益
第5章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存在问题
    5.1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5.1.1 土地流转规模
        5.1.2 土地流转形式
        5.1.3 土地流转主体
        5.1.4 土地流转差异
    5.2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实例分析
        5.2.1 桦川土地流转模式
        5.2.2 桦南土地流转模式
        5.2.3 克山土地流转模式
        5.2.4 依安土地流转模式
        5.2.5 流转模式分析
    5.3 社会保障制度的制约
        5.3.1 农村土地所有权模糊
        5.3.2 土地法律政策不完善
        5.3.3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键全
        5.3.4 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不规范
        5.3.5 土地承包期限模糊
        5.3.6 土地规模化程度低
    5.4 陈旧户籍制度的制约
        5.4.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5.4.2 农民身份转变的障碍
        5.4.3 现代农业进程的冲击
    5.5 传统土地观念的制约
        5.5.1 对土地的过度依赖
        5.5.2 传统思想的束缚
        5.5.3 有关部门对土地违规占有
        5.5.4 农民离开耕地的恐惧心理
    5.6 逆城镇化的出现
第6章 进一步发展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思考
    6.1 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经营制度
        6.1.1 农村土地所有权的科学界定
        6.1.2 农村土地所有权功能和作用
        6.1.3 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实现方式和基本途径
        6.1.4 完善土地产权政策
    6.2 加快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
        6.2.1 适度扩大农村土地流转规模
        6.2.2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6.2.3 完善土地流转各项配套制度
    6.3 因地制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流转形式
        6.3.1 规范既有土地流转方式
        6.3.2 在农村土地流转中鼓励创新
    6.4 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6.4.1 就业统筹
        6.4.2 医疗统筹
        6.4.3 救济统筹
        6.4.4 养老统筹
        6.4.5 教育和户籍统筹
    6.5 建立土地流转平台和机构
        6.5.1 建立土地流转平台
        6.5.2 建立土地流转机构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企业主导下的村庄再造 ——以山西ZX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建设和发展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三)国内外学者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五、关键词的界定和样本概况
        (一)关键词的界定
        (二)样本概况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村庄历程与企业概述
    1.1 村庄历史沿革
        1.1.1 传统时期人杰地灵的小山村
        1.1.2 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革命村
        1.1.3 人民公社时期的模范村
        1.1.4 文革动荡时期的和谐村
        1.1.5 改革开放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明星村
    1.2 新区概述
        1.2.1 新区的产生与村民的集体记忆
        1.2.2 新区的发展与村民的支持
    1.3 企业发展历程
        1.3.1 前身:一个濒临破产的镇办煤矿
        1.3.2 改制:ZX集团建立的起点
        1.3.3 发展:企业与村庄共建
    1.4 小结
第二章 企业主导与村庄再造
    2.1“村干部”企业家的村庄再造愿景
        2.1.1 成长历程与人格特征
        2.1.2“公仆情怀”与村庄发展理念
    2.2 企业主导下的村庄产业结构调整
        2.2.1 资源产业链延伸与工业可持续发展
        2.2.2 农业合作社建立与农业多元化发展
        2.2.3 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旅游产业发展
    2.3 企业主导下的村庄管理体制创新
        2.3.1 建立“三建两提”领导机制
        2.3.2 实施党建“网格化”管理
        2.3.3 推行党员包街联户制度
        2.3.4 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制度
        2.3.5 建立村企共管机制
    2.4 企业主导下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2.4.1 旧村改造与整体搬迁
        2.4.2 土地置换与并村建区
        2.4.3 城镇规划与文化建镇
        2.4.4 环境绿化与生态建镇
        2.4.5“四供三通”与现代新村
    2.5 企业主导下的乡风文明重塑
        2.5.1 传承优秀民俗文化
        2.5.2 弘扬红色革命文化
        2.5.3 以“标语文化”重塑价值观
        2.5.4 兴办多种文体活动
    2.6 企业主导下的农民社会保障重建
        2.6.1 建立就地就业的就业保障机制
        2.6.2 建立就地养老的新型养老保障体系
        2.6.3 建立就地就医的新型卫生医疗体系
        2.6.4 建立就地入学的新型教育保障体系
        2.6.5 建立多元共管的社会福利救助体系
    2.7 小结
第三章“山庄城市”:村庄再造效果
    3.1 传统农业的终结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
        3.1.1 终结土地分散经营模式
        3.1.2 现代农业的发展
        3.1.3 旅游产业的繁荣
    3.2 原生态村落的消失与“山庄城市”的繁荣
        3.2.1 原生态村落的消失
        3.2.2“山庄城市”的繁荣
    3.3 农民身份的剥离与市民身份的获得
        3.3.1 农民身份的剥离
        3.3.2 企业主导下的农民市民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动力不足与能力限度:企业再造村庄的困境
    4.1 动力不足:企业、政府与农民参与的非均衡性
        4.1.1 企业主导缺乏可持续性
        4.1.2 政府缺乏积极性
        4.1.3 农民缺乏主动性
    4.2 能力限度:企业主导村庄再造的内生障碍
        4.2.1 资源型民营企业主导能力不足
        4.2.2 新区体制的困境与尴尬
        4.2.3 理念与现实的脱节
    4.3 小结
第五章 资源型地区农村城镇化的路径
    5.1 政府主导
        5.1.1 加强城乡统筹规划与设计
        5.1.2 建立产业集群并加强县域范围内的合作
        5.1.3 实现县域范围内公共服务均等化
        5.1.4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5.1.5 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基础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5.1.6 建立农民参与的制度化机制
    5.2 农民主体
        5.2.1 培养农民主体意识
        5.2.2 提高农民的参与能力
        5.2.3 健全农民民主参与的制度
    5.3 企业支持
        5.3.1 提升农业整体发展水平
        5.3.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5.3.3 推动农民市民化
    5.4 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一)城镇化是村庄再造的目标和方向
        (二)村企共生是企业再造村庄的内在机理
        (三)企业单向度的村庄再造缺乏可持续性
        (四)村治精英是实现农村发展的关键少数
    二、讨论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二)城镇化进程中村庄发展与村集体经济的关系问题
        (三)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小城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9)黑龙江省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及其实现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研究视角创新
        1.5.2 研究内容创新
        1.5.3 研究方法创新
第2章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
        2.1.2 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实现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规模经济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2.3 交易成本理论
        2.2.4 农户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获取与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2 数据获取
        3.2.1 样本调查数据
        3.2.2 典型案例资料
        3.2.3 其他数据来源
    3.3 样本调查数据分析
        3.3.1 户主与其家庭基本状况
        3.3.2 农户农地经营基本状况
        3.3.3 农户耕地要素基本状况
        3.3.4 农地流转环境基本状况
第4章 黑龙江省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的生成与运行机理
    4.1 村集体领办型合作社的生成与运行机理
        4.1.1 村集体领办型合作社案例介绍:新兴村农机合作社
        4.1.2 村集体领办型合作社的生成机理
        4.1.3 村集体领办型合作社的运行机理
    4.2 “精英”领办型合作社的生成与运行机理
        4.2.1 “精英”领办型合作社案例介绍:仁发农机合作社
        4.2.2 “精英”领办型合作社的生成机理
        4.2.3 “精英”领办型合作社的运行机理
    4.3 家庭农场的生成与运行机理
        4.3.1 家庭农场案例介绍:旭光家庭农场
        4.3.2 家庭农场的生成机制
        4.3.3 家庭农场的运行机理
    4.4 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的对比分析
        4.4.1 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生成机理对比分析
        4.4.2 农地规模经营主体演化路径对比分析
        4.4.3 农地规模经营主体培育环境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测算
    5.1 数据包络分析概述
        5.1.1 数据包络分析及其效率评价模型
        5.1.2 规模效率、规模收益与规模弹性
    5.2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5.2.1 指标选取与说明
        5.2.2 农地经营规模的DEA模型构建
    5.3 基于DEA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测算
        5.3.1 样本检验与处理
        5.3.2 玉米种植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
        5.3.3 水稻种植的农地适度经营规模
    5.4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分析
        5.4.1 农户农地经营基础的薄弱性
        5.4.2 相关制度支持保障的有限性
        5.4.3 农地流转市场运行的低效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农户农地经营规模决策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6.1 指标选取与说明
    6.2 方法选取与模型设计
        6.2.1 因子分析
        6.2.2 Logistic回归分析
        6.2.3 模型设计
    6.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3.1 样本检验
        6.3.2 内部因素的因子分析
        6.3.3 外部因素的因子分析
        6.3.4 回归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省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机制
    7.1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现实条件与路径设计
        7.1.1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的现实条件
        7.1.2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设计
    7.2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选择
        7.2.1 指标选取与数据特征
        7.2.2 资源禀赋地域格局特征
        7.2.3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参考路径
    7.3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推动机制
        7.3.1 完善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培育体系
        7.3.2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7.3.3 构建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撑体系
        7.3.4 建立以“土地银行”为平台的土地金融机制
        7.3.5 强化土地综合整治管理作用机制
        7.3.6 构建农地规模经营风险化解机制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10)家庭农场融资需求、模式与产品创新研究 ——广东省例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家庭农场概念界定及特征
        2.1.2 家庭农场发展阶段界定
        2.1.3 家庭农场是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3 理论基础
        2.3.1 供给与需求理论
        2.3.2 农村金融相关理论
        2.3.3 农村土地抵押融资论
        2.3.4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2.3.5 新凯恩斯主义信贷配给理论
        2.3.6 交易成本理论
第3章 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研究区域介绍
    3.2 样本的选择
        3.2.1 问卷的设计与调整
        3.2.2 问卷发放方式的确定
    3.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3.1 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3.2 不同阶段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结果对比分析
        3.3.3 不同经营类型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结果对比分析
    3.4 实证分析结果与解释
        3.4.1 模型选择
        3.4.2 变量定义与说明
        3.4.3 共线性检验
    3.5 分类家庭农场实证结果分析
        3.5.1 家庭农场综合结果分析
        3.5.2 分类家庭农场实证结果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家庭农场融资模式偏好与金融供给偏差
    4.1 样本地区家庭农场融资模式偏好与现实应因
        4.1.1 样本描述性统计
        4.1.2 实证分析结果与解释
    4.2 家庭农场未实现正规金融转化成因与正规金融服务供给偏差
        4.2.1 家庭农场信用评级缺失与融资模式不对应
        4.2.2 家庭农场抵质押担保物缺少与担保机构缺位
        4.2.3 正规金融供给存在偏差
    4.3 小结
第5章 家庭农场融资模式设计与创新
    5.1 财政支农对家庭农场效用分析
        5.1.1 不同地区财政扶持家庭农场政策比较
        5.1.2 家庭农场财政补贴的积极效用
        5.1.3 家庭农场财政补贴问题分析
    5.2 基于PPP项目的家庭农场融资模式创新
        5.2.1 PPP融资模式演进
        5.2.2 推广农业(家庭农场)PPP模式意义与政策背景
        5.2.3 PPP伙伴关系内涵及利益回报机制
        5.2.4 PPP融资模式在家庭农场中的应用领域
        5.2.5 农业PPP项目在家庭农场融资中的模式设计
    5.3 家庭农场“政银保”模式
        5.3.1 “政银保”支持家庭农场融资模式运营机理
        5.3.2 “政银保”支持家庭农场融资模式操作流程
        5.3.3 “政银保”融资模式机制创新
        5.3.4 “政银保”融资模式广东实践案例
    5.4 政府主导型家庭农场“产业链”融资模式
        5.4.1 家庭农场“产业链”融资模式运营设计
        5.4.2 家庭农场“产业链”融资模式制度创新
        5.4.3 家庭农场“产业链”融资模式广东案例
    5.5 不同融资模式下的财政支点选择反思
        5.5.1 家庭农场PPP融资模式反思
        5.5.2 “政银保”模式制度创新反思
        5.5.3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反思
    5.6 分类家庭农场与融资模式简单对应关系
    5.7 小结
第6章 家庭农场融资金融产品设计与创新
    6.1 家庭农场土地抵押金融产品创新
        6.1.1 国家政策与理论支持
        6.1.2 操作机制
        6.1.3 地方实践案例
    6.2 家庭农场住房抵押金融产品创新
        6.2.1 家庭农场住房抵押贷款创新基础及依据
        6.2.2 家庭农场住房抵押贷款操作流程
    6.3 水产养殖家庭农场金融产品创新
        6.3.1 水产养殖型家庭农场基本特征
        6.3.2 水产养殖型家庭农场金融产品操作流程
    6.4 家庭农场商标专用权质押产品创新
        6.4.1 创新背景
        6.4.2 操作基本流程
    6.5 金融产品创新与分类家庭农场融资对应关系
    6.6 小结
第7章 国外财政支持家庭农场融资的经验借鉴
    7.1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特征
        7.1.1 美国家庭农场发展状况
        7.1.2 法国家庭农场发展状况
        7.1.3 德国家庭农场发展状况
        7.1.4 日本家庭农场发展状况
    7.2 国外财政支持家庭农场融资经验
        7.2.1 美国家庭农场融资及财政支持经验
        7.2.2 法国家庭农场融资及财政支持经验
        7.2.3 德国家庭农场融资及财政支持经验
        7.2.4 日本家庭农场融资及财政支持经验
    7.3 国外家庭农场融资及财政支持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7.3.1 国家财政在家庭农场融资体系的基础作用
        7.3.2 合作性金融对家庭农场融资的借鉴
        7.3.3 国外商业金融机构对家庭农场融资的借鉴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主要对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之处
        8.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调查问卷
附录 2: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四、实现农业改革和发展第二个飞跃的成功探索——对克山县西联乡土地经营方式创新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2]成都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娇娇.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3]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D]. 张海明. 山东大学, 2019(09)
  • [4]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 鄂施璇. 东北大学, 2018(12)
  • [5]契约选择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的创新研究 ——基于交易成本和农户选择的视角[D]. 张溪. 山东大学, 2017(12)
  • [6]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 郭栋. 山西大学, 2017(02)
  • [7]中国特色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 晋伟. 吉林大学, 2017(09)
  • [8]企业主导下的村庄再造 ——以山西ZX村为例[D]. 王铁梅. 山西大学, 2017(02)
  • [9]黑龙江省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及其实现机制[D]. 周敏. 东北大学, 2017(08)
  • [10]家庭农场融资需求、模式与产品创新研究 ——广东省例证[D]. 曹俊勇.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实现农业改革发展第二次跨越的成功探索——克山县西连乡土地管理创新的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