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读者迎接新世纪

携手读者迎接新世纪

一、携手共迎新世纪致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郑保卫,张喆喆[1](2019)在《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思想精髓、理论来源与实践价值》文中认为本文阐述了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思想精髓、理论来源及其在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的实践价值;指出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和践行好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是做好当前新闻工作的根本遵循。

黄发有[2](2018)在《创刊潮与新时期“中篇小说热”》文中研究表明中篇小说在新时期文学中得风气之先,紧握时代脉搏,在审美的原野开疆辟土,发展成一种无法忽略的文学史现象。新时期中篇小说的异军突起,与蓬勃生长的大型文学期刊密切相关。注入了时代内涵的新文体与应时而生的新媒介相互借力,结伴而行,催生出新的文学风尚。关于大型文学期刊创刊潮与新时期中篇小说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少论着都有涉及,但往往停留于表面化的现象描述,缺乏深入的透视。当代文学界关于"新时期文学"概念的界定多有分歧,一是对于历史

李孟群[3](2018)在《新闻翻译实践报告 ——以大连新闻的翻译为对象》文中指出在国际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如何向他国传播本国新闻,如何让他国新闻在引入本国时更容易被理解,其中新闻翻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不同,新闻翻译并非只是一字不差地译出原文内容,它具有采用编译方法等特征。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理念下,向海外传播中国之声的媒体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在日本用日语播报中国新闻的媒体也在增多。其中就有如福冈县广播局LOVE FM(调频76.1兆赫)这样与中方合作开办节目的媒体。本篇报告中,笔者作为福冈广播局的《大连热线》节目的大连方中国人播报员,以将中文的大连新闻译成日语的翻译实践为基础,以目的论为背景,试图探讨新闻翻译过程中的问题点与其翻译方法,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对新闻导语进行翻译时,要考虑导语的5W1H六要素,宜使用编译法,进行补充或删减。其次,在对新闻正文进行翻译时,对于较长的语篇,为了将新闻整体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精炼地表达出来,需要使用编译法。因为要想更好地进行原文信息的等值转换,需要在翻译时提炼原文内容,根据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对内容再次编辑。其次,对于新闻中的标语、新词、专有名词、缩略语、中国特色词汇等的翻译,需要使用直译、解释译、音译、意译等方法。为更好地使读者理解,在翻译前有必要进行对词源和中国情况的说明,对缩略语的还原等。不拘泥于语言的形式,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达到好的翻译效果。翻译实践中也获得了一些心得,即再次发现了目的论的应用价值,掌握了新闻的翻译方法。另一方面,从因对新闻内容缺乏理解,而造成误译这一点,体会到了加强对中文这一母语的学习的必要性。

李娟[4](2016)在《春节节庆报道传播策略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3-2015)为例》文中提出春节节庆报道即出现在春节及春节前后,与春节的各项议程相关,是对国家、社会和普通民众的新年新成就、新年新面貌、各项春节节日活动、节日行为方式以及节日习俗事象的报道。詹姆斯·W·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曾将传播的定义分为两类,即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对春节节庆报道而言,一方面,它通过传递与春节相关的各类信息,提升着人们对春节的认知。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也在对春节相关议题的报道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仪式化的场域",提升着人们对春节意义的认知,在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今,春节节庆报道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重点,也成为新闻媒体重点经营的项目之一。《人民日报》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也是在当今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在国内外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春节前后的《人民日报》,对国家、社会的新年新成就,普通民众的新面貌,各项春节节日活动以及相关的春节习俗事象等诸多方面都给予了全面的呈现,并围绕春节这一节日进行了长时间的报道。因此本论文以《人民日报》春节节庆报道为研究文本,对其春节节庆报道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媒体的春节节庆报道在传播策略方面提出一些借鉴。与此同时,春节节庆报道作为节庆新闻报道的一种,也将对新闻媒体进行节庆报道提供一些启示。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首先是在节庆报道概念的基础上,对春节节庆报道进行界定,然后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考察2013—2015年《人民日报》中春节节庆报道的基本呈现状况,包括报道数量、版面分布、篇幅大小及报道体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主要分析《人民日报》春节节庆报道中的主要传播内容,并分为固守传统和当代节庆文化的意义拓展两大类别,对《人民日报》春节节庆报道的内容进行把握与解读;第三章从春节节庆报道的传播方式层面,分析《人民日报》春节节庆报道的传播特征;最后一章是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得出关于《人民日报》春节节庆报道的思考,以期能对春节节庆报道的传播有所启示,更好发挥春节节庆报道的传播价值,也希望能为新闻媒体更好的进行节庆新闻报道提供一些借鉴。

高焕静[5](2015)在《《人民日报》(1950-2014)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人民日报》1950——2014年的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为例,研究党报的少数民族形象。研究从以下方面展开:在我国语境中,党报会选择建构何种少数民族形象?对于某个(或所有)形象,是如何建构的,遵循何种规则?使用哪些具体策略以助于少数民族形象的意义生产?研究发现,少数民族的媒介形象一共九种,包括:受助者、歌颂和拥护者、生活改善者、民族文化的拥有者、民族团结的代言人和维护者、国家重要活动的参与者、家乡建设者、品德高尚者、负面形象-分裂者。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新闻的媒介形象存在一定的区别;媒介形象分别以个体、少数民族集体以及各族人民的面貌出现;年龄、职业对媒介形象建构无实质性影响,性别对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的影响体现在从故意忽视性别差异到不强调性别差异的变化。同一篇新闻报道中的两种形象并非是孤立、无关联的,而是以补充、并列、包含、冲突等关系积极建构意义。《人民日报》的少数民族形象建构,是对新中国民族关系的再生产,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受媒介环境变化和党报改革的影响,在“如何建构少数民族形象”上发生了一些改变,但在“建构什么形象”上变化不大,党报的少数民族形象建构很难脱离主导性话语的影响。新闻报道框架是对少数民族媒介形象建构直接的规范。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框架被提炼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拥护党和国家领导、各民族平等团结、中华文化多元化、社会协调发展、个人素质框架。同一形象可以分别存在于不同新闻报道框架中,根据框架的不同转换其意义;或者通过同一框架建构不同形象,从不同角度表征某种意义,体现了作为符号运作的媒介形象生产和转换意义的灵活性。在媒介形象的具体建构策略上,新闻报道通过太阳、战争、同胞、花朵与眼睛几种隐喻的使用,呈现了社会制度优越性框架下的受助者、特殊时期的阶级战士、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以及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视。通过新闻的引语源与引语考察了新闻中“谁在说话”以及“说了什么”,发现引语源的身份由其话语和说话的方式决定,单数引语源分别代表个人、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含汉族)和国家说话,复数引语源代表少数民族和各族人民(含汉族)说话;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通过补充新闻事实、表达态度和意见,成为建构媒介形象的重要手段。从叙事上看,二元结构是媒介文本讲述少数民族故事的重要模式,新闻通过“他者”与“自我”的二元对立以及“过去”和“现在”的新旧对比,建构少数民族形象。

王鹏[6](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提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郝斌[7](2013)在《江丰《平型关连续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同考古发掘的新资料一样,江丰的《平型关连续画》被从历史的硝烟和残存的文献中发掘了出来。《平型关连续画》的发现,弥补了江丰木刻历程中的空白,为我们对江丰木刻进行梳理和研究提供了条件、创造了契机。《平型关连续画》既继承了新兴木刻的传统,又蕴含着坚强有力的时代脉搏。无论从它选取的“平型关大战”的题材,还是对于军民团结、全民抗战内容的表现,还是采取为人民群众普遍乐于接受的连环画的创作方式以及清新明朗的画风,都体现出了江丰所具有的强烈的革命情怀与在艺术上的变革精神。《平型关连续画》是江丰到达延安之后的重要创作和探索,标志着他新的木刻风格的形成,开拓了崭新的木刻大众化的道路,对他其后的木刻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平型关连续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江丰的木刻创作进行梳理和研究,填补江丰木刻研究的空白。同时,《平型关连续画》不仅是江丰木刻历程中的一件重要作品,对于我们研究江丰的木刻创作具有重要价值。它还是一份重要的图像历史文献资料,为我们研究抗战初期的延安木刻运动和抗战美术提供了新资料、拓展了新视野。

焦金波[8](2012)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卓有成效的推进,既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也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留下许多宝贵借鉴。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等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意义,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等问题展开论述。第二章主要考察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需求,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抗日救亡,高度整合的社会,共产国际与中共关系在互动中改善,分别作为现实根据、历史依据、时代主题、组织基础、外部条件,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命题的提出。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就是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的广泛认同,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简约化。本章最后还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研究阐述了三点认识。第三章主要考察延安时期党的领导群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延安时期,党的领导群体日渐形成。其自身具备的特质,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需的主体资质。党的领导群体根据不同社会群体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展学习运动和整风运动,推动广大干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保证农民在民主政权中的地位,寓教于利,寓教于乐,满足农民利益诉求,增进农民对党领导的事业的认同。构建新的知识话语体系,推动知识分子深入社会实践,与工农结合,引导知识分子在学术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第四章主要考察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风前后延安知识分子经历了由启蒙者到现实中的被改造者,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潜在主体到大众化对象的身份变迁与角色转换。这是当时农民为主体的政治力量崛起和文化期待旺盛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使然,也是知识分子借助革命诉求弥补自身文化人格缺失的艰难的心路历程。经过身份变迁与角色转换,知识分子最终具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需资质。知识分子利用自身的文化知识优势,以出版机构为依托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以各类学校为阵地宣讲马克思主义,以学术团体为平台研究马克思主义,以文化艺术为载体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做出了贡献,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研究,则推动了全党的理解和接受。第五章主要考察延安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延安时期,中共扩大政治宣传与加强理论建设的现实需要,报纸在传播中的强势地位,党对报纸宣传绩效的重视,使得延安报刊积极宣传延安整风,促进大生产运动,推进社会建设,普及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推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指导地位的最终确立,促进民主政权建设。准确的媒体性质与办报方针定位,密切联系群众的传播内容、风格与组织体系,议程设置的产品生产方式与显性方式与隐形路径并存的多元传播渠道,规避同质竞争的新闻生态环境优化策略,是延安报刊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第六章主要是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评价。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被广泛认同和信仰,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基本框架初步建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常态化向运动式畸变的萌芽,从工农与知识分子的双向结合到单向度的知识分子工农化,把翻译、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同教条主义的倾向,缺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学理分析,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缺陷与不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取向为前提,要以协调有序的组织体系为保障,要以与各社会思潮对话交锋为动力,要以与民族文化良性互动为依托。

刘曲[9](2011)在《本雅明现代性批判的矛盾性 ——以《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为蓝本,以波德莱尔的作品、思想和巴黎城市景观为分析对象,解读本雅明在现代性批判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在这本书中,本雅明通过抒情诗人波德莱尔的作品走进了19世纪中期的资本主义都市巴黎,让人们通过他的视野透视到了19世纪巴黎的空间景象,看到了“商品”、“拱廊街”、“西洋景”、“大众”、“密谋者”、“游手好闲者”等意象,充分展示和描绘出了现代主义都市的梦幻世界。本雅明在对这个梦幻世界进行研究与批判同时,自身也陷入了矛盾与困惑之中。他一方面振臂欢呼以技术复制为标志的时代进步,另一方面又怀念行将消失的传统价值经验;一方面沉醉在对这个世界的幻想之中,另一方面又促使人们从中觉醒;一方面以“忧郁”目光凝视着这个令人绝望的时代,另一方面又义无反顾的奔向自己充满希望的理想;一方面渴望找回已经逝去的往昔,另一方面又努力进行着废墟上的重建。本雅明就是在现代性批判的矛盾中探寻着对这个时代,对生命与社会的拯救之路。本雅明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对揭示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所面临的种种矛盾与困境,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以求得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健康发展有着启示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本雅明现代性批判的矛盾性的研究,为重新透视当下中国文化历史的走向尽上一点绵薄之力。

庄莹[10](2009)在《1979年的《诗刊》 ——社会转型期的裂变与重构》文中指出处在巨变转折点上的1979年,经济上的改革开放以及政治上的拨乱反正重构了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诗与时代都在经历着误入歧途和重归正路的急迫调整,生动地体现出诗与时代的呼应与纠结。1979年的《诗刊》正处在了承上启下的中间物的位置上,既可看出与传统的断裂也能发现朝着现代变革的新质。老诗人的归来和以朦胧诗为代表的新诗人的崛起使诗坛出现了短暂的蜜月期,但却因为人事纷争以及诗人们对于诗艺追求的差异性,让这种新格局在蜜月之后分野骤至。1979年的时代特征让《诗刊》呈现出诗歌交汇的时代景象,为随后大规模的诗歌创作与诗歌转向的讨论埋下了伏笔。乍暖还寒的1979年,在《诗刊》所形成的公共空间中,诗与时代正进行着艰难的转型和啮合,而《诗刊》也成为一个时代转折时期的精神现象学表征。第一章主要梳理《诗刊》的历史以及1979年的社会空间和政治形势,从而为1979年《诗刊》的分析建立起一个宏大、真切的场域。第二章主要从三个角度分析《诗刊》在1979年的发展规划。首先是以主编、编辑和作者为考察对象,从组织保证、人事变动的角度分析1979年《诗刊》的三重缔造者。其次是通过散见于各体座谈会的纪要和发言,提炼出1979年重新定位的办刊方针。最后是对本刊启事和编后记的解读。座谈会和本刊启事都有某种当时性,由此可以折射出社会情感和时代需求,以及《诗刊》的自我想象和定位。第三章主要关注作品文本,并通过关键词来归纳全年的诗歌主题和品格,它们在政治导向的文化语境中聚集、凝结,最终无论是作品还是评论,都隐含着“拨乱反正”的时代主题。社会舆论和政治导向的单指性造成了1979年诗歌主题和品格上的横向移植,可以归纳为三个核心方面,分别是平反,对于“文革”的控诉以及现代化的强烈愿景。这一年《诗刊》的评论也密集地指向了“四五”精神的实事求是和“五四”时期对于诗艺与诗情的追求。第四章回顾两代人在1979年的出现、蜜月,直至走向分野。“归来者”和朦胧诗人同时在1979年的《诗刊》上出现,一个是历劫复归,一个是初露头角,他们都作为新鲜的血液使《诗刊》第一次带有了现代性的色彩。第五章以《回答》为例,探讨朦胧诗如何为丰流所承认并登上历史舞台,通过对《回答》历史化和问题化的努力,重现那些隐含在诗歌背后的传播过程和文化制度。论文本着考证、呈现的目的,对1979年的《诗刊》做一个切片分析,通过政治导向、文学制度、作品本文、诗歌活动等方面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文学话语和社会观念生成的动态链条。

二、携手共迎新世纪致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携手共迎新世纪致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思想精髓、理论来源与实践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思想精髓
    (一)“党媒姓党”是其核心要义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其基本内涵
    (三)“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其理论精华
二、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观的思想引领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新闻观的理论传承
    (三)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历史经验与传统
    (四)习近平个人的从政经历与政治经验
三、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在全媒体时代的实践价值
    (一)借助媒体融合强化党的新闻舆论阵地
    (二)借助传播新技术提升新闻传播艺术和舆论引导水平
    (三)借助全媒体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创新发展
        1. 坚持创新理论,打开新闻事业新局面。
        2. 坚持创新内容,推出不负时代的精品力作。
        3. 坚持创新方法手段,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4. 坚持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媒体适应市场的能力。

(2)创刊潮与新时期“中篇小说热”(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型文学期刊的崛起
二、“中篇小说热”
三、媒体变迁与文体兴衰

(3)新闻翻译实践报告 ——以大连新闻的翻译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1 序论
    1.1 翻訳实践の背景
    1.2 翻訳实践の绍介
    1.3 翻訳实践の目的と意义
2 先行研究
    2.1 ニュース翻訳の特徴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2.2 ニュース翻訳法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2.3 翻訳法の定义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2.4 先行研究のまとめと本实践の位置づけ
3 翻訳理论
    3.1 スコポス理论
    3.2 「スコポス理论」を选択した理由
4 翻訳实践のプロセス
    4.1 翻訳实践前期の准备作业
        4.1.1 翻訳实践のスケジュール
        4.1.2 ニュース原文の収集
        4.1.3 常用文型の准备
    4.2 翻訳の过程
5 ニュース翻訳における问题点及び翻訳法
    5.1 リードの翻訳
    5.2 本文の翻訳
        5.2.1 文章の翻訳
        5.2.2 文の翻訳
        5.2.3 语の翻訳
        5.2.3.1 新语の翻訳
        5.2.3.2 固有名词の翻訳
        5.2.3.3 略语の翻訳
        5.2.3.4 中国特色言叶の翻訳
6 结论
    6.1 本实践报告のまとめ
    6.2 心得
    6.3 今後の课题
参考文献
付録
    附录A 大连新闻(原文)
    付録B 大连ニュース(訳文)
谢辞

(4)春节节庆报道传播策略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3-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一) 关于节庆报道的研究
        (二) 关于春节节庆报道的研究
    四、研究路径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时段
第一章 春节节庆报道与《人民日报》
    1.1 春节节庆报道的基本涵义
        1.1.1 春节的基本涵义
        1.1.2 春节节庆报道的概念界定
    1.2 《人民日报》春节节庆报道基本概况
        1.2.1 春节节庆报道在要闻版居多
        1.2.2 单篇春节节庆报道的报道篇幅相对较小
        1.2.3 春节节庆报道体裁以消息和通讯为主
第二章 《人民日报》春节节庆报道的传播内容分析
    2.1 固守传统
        2.1.1 阐释"家"的意义,诠释团圆文化
        2.1.2 凸显亲情友情,展现传统伦理
        2.1.3 解读春节民俗,传播春节文化
    2.2 当代节庆文化的意义拓展
        2.2.1 突破传统节庆境界,展现社会新年新貌
        2.2.2 深化团圆文化,唤醒家国情怀
        2.2.3 彰显和谐文化,展现社会和谐
        2.2.4 树立榜样与典型,传递社会正能量
第三章 《人民日报》春节节庆报道的传播特征
    3.1 叙事特色
        3.1.1 叙事结构:巧妙叙事,表现主题
        3.1.2 叙事手法:抓住细节,呈现精彩
        3.1.3 叙事语言:妙用语言,烘托气氛
    3.2 图片运用
        3.2.1 大场景大视野,宏观呈现
        3.2.2 近景拍摄,刻画细节
    3.3 传播技巧
        3.3.1 专栏策划,彰显主题
        3.3.2 重视版面,仪式关注
        3.3.3 媒介互动,扩大效果
第四章 《人民日报》春节节庆报道对节庆新闻报道的启示
    4.1 将节庆报道与国家形象传播相结合
    4.2 贴近受众,重视以大众化视角为出发点
    4.3 拓宽报道角度,突出节庆报道的新意
    4.4 丰富报道方式,增强节庆报道吸引力
    4.5 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强与受众互动
    4.6 形成媒体的"文化自觉",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人民日报》(1950-2014)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视角与研究问题
    1.2 理论基础:构成主义与媒介话语建构观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样本的选择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媒介形象研究
        2.1.1 形象与媒介形象
        2.1.2 媒介形象的符号功能
    2.2 大众传媒的少数民族形象研究综述
        2.2.1 国内研究部分
        2.2.2 国外研究部分
    2.3 本章小结
3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及社会情境
    3.1 少数民族在中国社会的位置
    3.2 少数民族的媒介形象
        3.2.1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总体描述
        3.2.2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具体建构分析
        3.2.3 不同形象在同一篇报道中的搭配关系分析
    3.3 媒介形象如何表征社会
        3.3.1 媒介形象与民族关系的相互影响
        3.3.2 媒介形象与社会变迁
        3.3.3 媒介形象与新闻改革
    3.4 本章小结
4. 媒介形象与新闻报道框架
    4.1 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框架
        4.1.1 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4.1.2 拥护党和国家领导
        4.1.3 各民族平等团结
        4.1.4 中华文化多元化
        4.1.5 社会协调发展
        4.1.6 个人素质框架
    4.2 媒介形象的表意实践
        4.2.1 媒介形象与新闻报道框架的关系
        4.2.2 相同形象,不同框架
        4.2.3 同一框架,不同形象
    4.3 本章小结
5. 媒介形象的建构策略分析
    5.1 隐喻修辞与形象建构
        5.1.1 太阳:制度优越性框架下的受助者
        5.1.2 同胞:祖国大家庭的成员
        5.1.3 战争:特殊时期的“阶级战士”
        5.1.4 花朵与眼睛:对民族团结的呵护
    5.2 新闻引语与形象建构
        5.2.1 谁在说话——新闻引语源分析
        5.2.2 说什么——新闻引语分析
    5.3 二元叙事与形象建构
        5.3.1 “他者”与“自我”的二元对立
        5.3.2 “过去”与“现在”的新旧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1.1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变与不变
        6.1.2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符号功能
        6.1.3 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的意义生产策略
    6.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与研究成果

(6)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7)江丰《平型关连续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
    2、研究的新契机
第二章 江丰《平型关连续画》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1、《平型关连续画》的初步整理
    2、《平型关连续画》的顺序试证
    3、《平型关连续画》创作时间略考
    4、“连续画”之名与江丰木刻
第三章 《平型关连续画》作品分析
    1、《平型关连续画》的图像分析
    2、鲁迅、凯绥·珂勒惠支版画与《平型关连续画》
    3、江丰的木刻变革——以《平型关连续画》为中心
第四章 《平型关连续画》与延安木刻大众化
    1、抗战初期的延安木刻大众化之路
    2、《平型关连续画》与《前线画报》——江丰木刻大众化的实践路径考察
    3、抗战初期延安木刻运动中的江丰木刻
结语:作为武器的艺术——延安木刻大众化之路
    1、江丰研究的新视野
    2、作为武器的艺术——延安木刻大众化之路
附录一:江丰年表
附录二:江丰美术文献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8)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
    第一节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需求是现实依据
        二、前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教训是历史依据
        三、抗日救亡是时代主题
        四、高度整合的社会是组织基础
        五、共产国际与中共关系在互动中改善是外部条件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的基本内涵
        三、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研究的几点认识
第三章 延安时期党的领导群体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一节 延安时期党的领导群体概况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群体的界定
        二、党的第一代领导群体的形成
        三、党的领导群体的特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资质的生成
    第二节 党的领导群体与以干部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学习运动与以干部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整风运动与以干部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三节 党的领导群体与以农民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党的领导群体对农民在革命中作用的认识
        二、以农民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始语境分析
        三、以农民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
    第四节 党的领导群体与以知识分子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政治取向与革命作用的判定
        二、党的领导群体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三、引导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一节 整风前后从化大众到大众化的身份角色转换
        一、延安知识分子概况
        二、整风前化大众的潜在主体与启蒙者的身份角色
        三、整风中大众化对象的身份角色
        四、整风前后知识分子身份变迁与角色转换的成因分析
        五、身份角色转换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资质的生成
    第二节 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运用
        一、以出版机构为依托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
        二、以各类学校为阵地宣讲马克思主义
        三、以学术团体为平台研究马克思主义
        四、以文化艺术为载体传播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 延安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与普及
        一、“中国化”命题的溯源
        二、“中国化”命题性质从学术到政治的演进脉络
        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学理论证与宣传普及
    第四节 延安知识分子与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
        一、知识分子与“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
        二、知识分子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
        三、知识分子与“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宣传
第五章 延安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一节 延安时期报刊媒介概述
        一、陕甘宁边区报刊概况
        二、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报刊概况
        三、报刊媒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缘起
    第二节 延安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
        一、宣传延安整风
        二、促进大生产运动
        三、推进社会建设
        四、普及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
        五、推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最终确立
        六、促进民主政权建设
    第三节 延安报刊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一、准确的媒体性质与办报方针定位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传播内容、风格与组织体系
        三、独特高效的产品生产与传播
        四、规避同质竞争的新闻生态环境优化策略
第六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成就
        一、马克思主义被广泛认同和信仰
        二、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三、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壮大
        四、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基本框架的初步建构
    第二节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缺陷与不足
        一、常态化向运动式畸变的萌芽
        二、从工农与知识分子的双向结合到单向度的知识分子工农化
        三、把翻译、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同教条主义的倾向
        四、缺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学理分析
    第三节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取向为前提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协调有序的组织体系为实施保障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与各社会思潮对话交锋为发展动力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与民族文化良性互动为文化依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本雅明现代性批判的矛盾性 ——以《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在现实与怀旧之间穿梭
    1.1 “灵晕”的消散与“震惊”的突围
    1.2 “经验”的衰微与“体验”的激荡
    1.3 与阿多诺的争论
2 在梦幻与觉醒之中徘徊
    2.1 商品:陶醉的本质
    2.2 英雄:清醒的力量
3 在忧郁与理想之中交织
    3.1 巴黎的忧郁和忧郁的巴黎
    3.2 对波德莱尔的批判
4 在回归与重建之间并行
    4.1 灵晕再现回忆往昔
    4.2 寓言救赎重启历史
    4.3 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1979年的《诗刊》 ——社会转型期的裂变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语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转折的记忆
第一章 《诗刊》与诗歌传播空间
    第一节 《诗刊》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1979年的年份意义
    第三节 1979年诗坛的公共空间
第二章 《诗刊》在1979年的发展规划
    第一节 编辑群体和创作群体的重组
    第二节 《诗刊》1979年办刊方针的重新定位
    第三节 《诗刊》的本刊启事和编后记解读
第三章 1979年《诗刊》的主题和品格
    第一节 1979年《诗刊》的三个关键词
    第二节 《诗刊》的评论与意识形态重构
第四章 两代人的蜜月和分野
    第一节 “归来者”之歌
    第二节 朦胧诗的出现
    第三节 “归来者”与朦胧诗人的殊途和同归
第五章 《回答》——从《今天》到《诗刊》
    第一节 刊登在《今天》的《回答》
    第二节 刊登在《诗刊》的《回答》
结语 重返历史与直面现实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携手共迎新世纪致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思想精髓、理论来源与实践价值[J]. 郑保卫,张喆喆. 新闻与写作, 2019(10)
  • [2]创刊潮与新时期“中篇小说热”[J]. 黄发有. 文艺争鸣, 2018(12)
  • [3]新闻翻译实践报告 ——以大连新闻的翻译为对象[D]. 李孟群.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4]春节节庆报道传播策略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3-2015)为例[D]. 李娟. 山西大学, 2016(06)
  • [5]《人民日报》(1950-2014)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研究[D]. 高焕静. 浙江大学, 2015(01)
  • [6]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7]江丰《平型关连续画》研究[D]. 郝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9)
  • [8]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焦金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9]本雅明现代性批判的矛盾性 ——以《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为例[D]. 刘曲. 辽宁大学, 2011(01)
  • [10]1979年的《诗刊》 ——社会转型期的裂变与重构[D]. 庄莹. 山东大学, 2009(05)

标签:;  ;  ;  ;  ;  

携手读者迎接新世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