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时代对默顿规范的再认识

大科学时代对默顿规范的再认识

一、大科学时代对默顿规范的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陈玲[1](2021)在《科学家精神之审思 ——基于默顿“无私利性”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在现代化科技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之举也是决胜之要。然而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精神的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无私利性”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特质,对科学家精神的塑造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基于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提出的“无私利性”精神特质,结合C9高校“双肩挑”型科学家的实证分析,对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及其实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科学家“无私利性”的若干策略建议。希望深化对科学家精神及其“无私利性”的认识,让科学家更好地发挥服务科学和社会的功能。具体而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从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出发,提出基于默顿“无私利性”的视角对科学家精神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后在全面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给出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与科学家精神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明确本文研究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对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进行阐释。第三章是理论解读与实证分析。首先对默顿“无私利性”精神特质提出的背景、本质内涵进行深度解析,指出其在科学家科学活动中的内外价值。而后,选取C9高校中担任校领导职务且取得重要学术荣誉的科学家为研究样本,采用履历分析法对样本的职业发展历程进行实证研究,探索样本在科学活动中的“无私利性”。第四章是对默顿“无私利性”进行的再思考。20世纪60年代以后,“无私利性”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与讨论,其中最主要的争议在于“无私利性”的有效性。本章节结合新冠疫苗专利权和科学家行政任职等对“无私利性”引起的争议和重提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最后是策略建议及总结展望。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制度、文化和教育三方面入手,提出培育科学家“无私利性”的几点策略建议。而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对科学家精神研究的可能方向。

刘忆鲁[2](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重建》文中认为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方式,数字化生存成为人类生存方式的重要形式。每一个个体、机构、行业的行动留下了大量数据,数据充斥着整个世界,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数据逐渐成为科学研究和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也深受数据科学的影响,传统的学科化、专业化社会科学研究模式、评价机制受到挑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科学共同体尚未做好准备。如何使大数据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科学的跨越式发展成为社会科学转型的重大问题。本文把社会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体制,从科学共同体概念入手,对概念的演进进行了历史的梳理。分析了默顿关于科学共同体的体制目标与规范结构关系的逻辑;尤其辨明了库恩的科学哲学中将“科学共同体”和“范式”作为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来相互定义,从而使得科学“基质”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维度被带入科学的认知过程。这些学术资源为我们理解和建构社会科学共同体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前大数据时代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演进以及认知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社会科学共同体的高度分化和学科化、垂直分层、高度自治等特点。在比较中阐释了大数据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影响,认为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科学的认知系统的目标、研究主体、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因素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社会科学共同体的体制目标从追求客观和普遍的知识转向对效用的满足、人员班底的异质性和高度融合、结构的去中心化和网络化特征。针对上述变化提出了社会科学共同体规范重建的原则: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间保持张力、权衡独创性和效用性、诉诸法律规则规避伦理问题以及从同行评议走向多维度的质量控制。

吴博,周利民[3](2020)在《“大科学”的相关概念及发展演变研究》文中提出为准确理解"大科学"相关概念,了解大科学研究发展趋势与组织形式演变,从历史视角对大科学时代、大科学体制、大科学研究、大科学设施的概念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对比研究,并针对大科学研究的学科领域、组织形式与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科学时代与大科学体制有固有的内涵意义,随着科学前沿的发展与目标导向的转变,大科学研究从军事导向转向了社会需求导向,分布式、多目标式等新型组织形式出现,传统划分大科学与小科学研究的观点正在受到挑战,小科学研究与大科学研究或大科学装置发展出新的合作形式与路径,大科学研究正通过新的组织形式推动着当今世界的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

陈灵芝[4](2020)在《基于遴选过程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因素研究 ——一个科学家评价的视角》文中指出获得诺贝尔奖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中国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如何获得诺贝尔奖就成为学术界以及公众关心的重要议题。诺贝尔奖评选既涉及科技评价机制又涉及科技人才发现和培养,其核心是一套社会选择机制,即社会如何从若干科学家中选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机制。本研究以科学计量学和科学社会学为基础,基于诺贝尔奖遴选过程,探究获得诺贝尔奖的社会选择机制,重点讨论遴选过程中的科学家评价机制。首先,本研究以1901-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人和候选人为研究样本,采用履历分析方法(CV)进行数据收集,对1901-195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诺贝尔奖候选人被提名时所在的国家数量、学校数量、出生地、累积被提名比率以及诺贝尔奖提名人的身份情况,初步分析科学家想要获得诺贝尔奖的属性条件。其次,本研究构建诺贝尔奖候选人与提名人提名关系Pr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相对学术水平”及“科研合作关系”对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影响,并采用QAP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分析影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因素。最后,本研究采用生存分析中的Kaplan—Meier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候选人学术影响和提名人身份对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得诺贝尔奖概率的影响,分析影响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诺贝尔奖提名过程中,诺贝尔奖提名人在提名候选人时更青睐于比自己学术水平高的科学家,如果科学家学术水平比诺贝尔奖提名人高,有利于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如果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提名人存在科研合作关系,则更有利于科学家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诺贝尔奖提名不仅事关学术,而且还涉及到诺贝尔奖候选人所拥有的学术关系。第二,在诺贝尔奖候选人的评选中,单篇最高被引频次作为学术影响指标比h指数指标(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更能够反映科学家的突破性贡献;并且诺贝尔奖提名人的职务身份(即作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或诺贝尔奖委员会)比提名人的学术身份(即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有利于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第三,在控制变量中,科学家与提名人在同一个学校正向影响提名人与科学家提名关系。科学家与提名人的提名国家或出生地国家相同,有利于科学家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此外,诺贝尔奖候选人与提名人在同一个国家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

李光[5](2019)在《科学研究规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正向作用不断增大,科学研究被放置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国家、社会为此投入大量资源。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人员数量的增多、研究形式的复杂,科学研究规范问题也逐渐增多。科学研究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数据的篡改、伪造,成果创意的剽窃、抄袭,署名的不规范等。个别科研不端案件在社会中产生恶劣影响,严重影响科学研究的信誉度。从科学研究规范问题植根于当代的科学研究活动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科学研究活动所具有的特点,然后对科学研究规范问题的表现进行分类,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在追因和借鉴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反思,给出自己的思考。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当代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分析,得出科学研究活动具有投入规模大、层级等级化、与社会联系紧密等特点。第三部分,从科学研究的环节和活动主体的不同,对科研失范行为分析;第四部分,从个人因素、认知因素和社会原因三个方面分析科研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结合典型案例,对美国、日本、德国三国的科研不端治理体系进行分析,总结不同体系所具有的不同的特点。最后,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科学研究规范问题进行反思。

臧中强[6](2018)在《科学中的公有主义规范与保密行为》文中认为默顿关于科学中的公有主义规范,是在财产公有制扩展的意义上引申出来的。其意是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的公共财产,应该无偿地公开与交流,反对保密。但是随着当代科学社会及其背景的变化,科学信息的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冲突,己彰显于科学共同体与政府、企业的互动之中。因此需要重新探讨那些传统上己被确立的关于公开和保密的规范。但是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国家安全、商业利益或专利所有者权益,所有这些并未从根本上动摇科学知识作为公共财产的地位。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并在梳理学术界关于公有主义规范与保密之间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二部分,考察了公有主义规范的历史形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公有主义规范的内涵,接着通过科学信息交流的必要性以及正和博弈效应来解释公有主义规范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分析了科学中的保密行为及其种类和成因。通过对科学史上保密行为的历史考察,指出在科学研究中,保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并概括了科学保密的形式、成因及后果。第四部分,探讨了当代科学中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张力。认为大科学的兴起和贝伊一道尔法案效应塑造了新型的大学一企业关系,接着探讨了公开与保密的伦理问题,并加以案例阐释。第五部分是本文结语部分,指出现代科学界就保密问题目前并未有一致的标准,很多界限尚未明晰。但总的原则是提倡公开,限制保密,减少保密。

姚宇华[7](2017)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组织自中世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模式。随着大学组织不断发展,大学组织逐步由一个封闭性系统成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大学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生产机构,知识性或学术性是大学组织的本质属性。因此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需遵循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其中外部逻辑须通过内部逻辑发挥作用。外部逻辑主要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相关,内部逻辑则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相关。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工业社会变迁,知识生产模式发生转型,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Ⅱ逐步兴起和发展。作为对理论与实践的回应,论文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进行研究。论文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遵循提出问题、构建分析框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以及提出政策建议和结论的研究思路。运用文献研究法、理想类型法、历史研究法、组织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与全面的研究。大学组织作为一个开放性系统,需要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动力或原因进行分析。依据知识生产模式理论、知识社会学理论和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论文构建了“知识生产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协同演化的分析框架。就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动力而言,外部社会环境是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知识生产模式是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内部驱动力。外部环境作为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须通过知识生产模式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组织模式变革是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内在要求。就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的协同演化方式而言,主要存在自组织的协同演化和他组织的协同演化两种方式。论文以此为分析框架,对国外大学组织模式的历史变迁、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变革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以历史研究法、理想类型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对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历程进行了考察。从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看,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相继产生和形成了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T-u型)、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R-U型)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E-U型)三种经典的大学组织模式。从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原因或动力看,外部动力表现为西方社会经历了中世纪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价值社会等三个社会发展阶段的变迁;内部动力表现为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相继产生和发展了知识生产模式0、知识生产模式Ⅰ和知识生产模式Ⅱ等三种知识生产形式。总的来说,在西方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变革是一种自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论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对麻省理工学院(MIT)组织模式变革进行了个案分析。研究表明:MIT自创建以来,在组织模式上先后产生和发展了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模式、理工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和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等三种组织模式。通过对其变革动力进行的分析表明:外部社会环境变迁是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外部驱动力,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内在动力。总的来说,在美国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MIT组织模式二者变革呈现一种自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通过对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历程、特征与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历史变迁而言,自清末近代大学产生以来,相继经历了近代大学组织模式、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和当代大学组织模式等发展阶段。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而言,主要表现为断裂性和稳定性、移植性和模仿性以及强制性和激进式并重的变革方式等。通过国际和历史比较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组织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组织行动者地位不平等、组织目标外部逻辑彰显、组织技术适切性较为缺乏、组织结构科层化以及组织权力分配不均衡等。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殊性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和知识生产两个层面。在社会层面,我国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发展形态,主要表现为无序与有序相互交织的社会发展路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知行合一的文化传统以及程度和层次较低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在知识生产层面,在独特社会形态影响下,我国形成了一种政治权力规划的知识生产模式,具有理性主义知识观缺失、知识生产体制化滞后及知识型结构模式失衡等特征。总的来说,在我国独特的社会情境下,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模式二者变革呈现一种他组织的协同演化方式。基于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现状和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综合借鉴西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经验,对于我国大学组织模式未来的变革,论文从策略和模式设计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就我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策略而言,应从社会、知识生产模式和大学组织等层面采取相应策略。同时,在当今知识生产模式由模式I向模式II转型的背景下,论文从组织行动者、组织目标、组织技术、组织结构和组织权力等要素对未来我国大学组织模式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组织行动者来看,应处理好大学外部行动者和内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应从“政事一体化”走向“政事分开”,改进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提升社会参与水平;制定和落实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提高和保障教师地位及提升学生地位等。从组织目标来看,应加强各种目标之间的融合性、平衡目标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以及提升目标的多样性和个性等。对组织技术而言,应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建设;革新教学方法以及优化管理技术等。在组织结构上,应分别对行政组织结构和学术组织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对于行政组织结构来说,应建立一种“学校—学院—系”三级的组织结构形式,重点是对学校层次的机构设置进行改革,建立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大学治理委员会作为大学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对于学术组织结构而言,应在对政府层面的学科分类目录进行相应调整的前提下,借鉴西方一流大学学院设置经验,重视学科属性差异性。在学院设置上,建构一种由基础性学科和实用性学科学院组成的学院结构。同时应加大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和整合力度。就组织权力而言,应坚持以“善治”为指导的权力分配目标、自治和共治统一的权力分配原则和集权与分权统一的权力分配方式以及建构一种“纵向分权”的权力分配模式。论文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对大学组织模式变革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关注了大学组织的“外适应”和“内适应”问题。在大学组织的分析视角上,实现了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的整合。因此对于大学组织模式变革来说,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勾洋[8](2015)在《默顿科学规范理论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是最早对科学规范开展研究和阐述的学者,是科学规范领域的开拓者。默顿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科学的精神特质”(the ethos of science)的概念,阐述了科学的四个基本规范,为科学社会学发展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和重要的理论基础。随着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创立、发展和成熟,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默顿为核心,以他的学生为主体的相对稳定的科学共同体,即默顿学派。为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对科学规范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回应其他学者对科学规范的质疑和批判,默顿学派在继承的基础上,对默顿提出科学规范进行了阐释、修正、丰富和扩展,使默顿的科学规范论得到了发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默顿与默顿学派,分析了默顿科学规范论提出的理论背景和社会背景,并对默顿提出的普遍主义(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非谋利性(Disinterestedness)和有组织怀疑(Organized Skepticism)这四个基本科学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随后本文又从社会背景的转变、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转变三个角度分析了默顿科学规范发展的背景;梳理了默顿学派主要成员巴伯(Barber)、斯托勒(Stoller)、哈格斯特龙(Hagstrom)、朱克曼(Ziman)和米托夫(Mitroff)对科学规范的阐释、修正、丰富和扩展;并从对默顿科学规范的继承、调整和扩展、以及与新规范的比较三个角度分析了默顿科学规范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批判默顿科学规范的理论基础,归纳了批评者对默顿科学规范在“独立性”、“有效性”、“职业的意识形态性”和“促进科学发展功能”四方面的质疑和批判;及对默顿学派成员针对性的回应批评者予以了总结;并指出默顿科学规范需要从科学活动不同阶段的要求、科学生产模式的变化、文化语境对科学的客观影响等三方面对默顿规范进行修正分析。

段瑞[9](2014)在《从科技异化视角反思默顿科学规范结构》文中研究表明默顿科学规范结构在遵循严格逻辑实证主义知识观的基础上,在小科学时代,确立了科学的自主性,但随着科学和社会相互融合趋势的加深、社会背景的变化,科技异化下,科学的制度性目标不仅应关注科学的真理价值还应兼顾生态和社会价值,科学制度性目标的改变导致科学主体应遵循的价值观及科学规范应发生相应改变。因此,在科技异化背景下,默顿科学规范结构应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阅读法、学科交叉法和归纳总结法等方法,创新性地从科技异化视角对默顿科学规范结构进行反思、重建。首先,从整体上概括了默顿科学规范结构和科技异化的内涵;然后,从默顿科学规范结构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两个方面分析默顿科学规范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科技异化的视角,对范默顿科学规范结构的科学制度性目标、价值观、科学规范进行调整,并在综合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科技异化视角下的科学规范结构。文章创新之处在于,文章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科技异化理论为科学规范结构框架的理论基础,相对于学界主要的讨论集中于默顿规范是否具有自洽性、适用性以及应然与实然之分,在新的视角上对默顿科学规范结构进行反思、重建;二是重建后的黙顿科学规范结构的科学制度性目标体现了科学目标、生态目标和社会目标综合要求;三是在对默顿科学规范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重建了四个新规范,在调整和约束科学主体的科研行为上比较全面,更有现实意义;鉴于时间和能力的关系,在讨论如何对默顿规范结构重建时,与工程伦理学的案例联系较少;缺乏实地研究使得文章缺乏事实方面的说服力;同时由于水平有限,对重建后默顿科学规范结构的价值观、科学规范等名词的称谓不是很恰当,影响了对该问题阐释的明晰性,需要完善。总之,本文以科技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着重分析新的社会背景下默顿科学规范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默顿科学规范结构在一定范围内仍有存在的必要,但在科技异化背景下需要做出调整、重建,重建后的科学规范结构需要兼顾科学知识的生态、社会利益,为防止科学主体行为失范,弱化和消解科技异化提供借鉴。

赵明[10](2014)在《默顿“无私利性”规范的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表明默顿在1942年发表的《论科学与民主》一文中明确指出,科学是一种社会制度具有的独特规范,并从功能分析的角度,概括出这一规范结构的要素(四类制度性必须的规范——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实质)及其重要意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居于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人们开始将利益放在首位,科学家也不例外。科学家们开始争名夺利,出现了弄虚作假和伪科学的现象。有些学者认为默顿规范已经不能起到作用了,应该被摒弃。然而,科学精神作为贯穿和支配人类认识自然、适应和变革自然活动始终的科学技术活动的发展,其内涵应该不断地被发展、完善和丰富,而不是简单摒弃。我们只能对科学道德规范进行合理重建,以重振科学精神,恢复科学研究的真本色。本文共包括三个部分:在第一章,对“无私利性”规范进行了解读,从它的提出背景、内涵、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加以分析,其目的是为了从宏观上把握“无私利性”;第二章,从它所面临困境的缘起、宏观和与微观上分析科学界的失范行为的根源及影响以及国内外出现的具体的越轨行为,找出“无私利性”规范的困境。第三章,尝试提出走出无私利性规范困境的出路,包括:吸收后现代科学的精神;在求真的同时,为人类整体利益作贡献;为社会和科学建立好相互沟通的平台;与奖励制度相融合;加强政府对科学的监督。

二、大科学时代对默顿规范的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科学时代对默顿规范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家精神之审思 ——基于默顿“无私利性”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1.1.2 科学技术成就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深入探讨科学家精神的价值,深化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1.2.2 更好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激发科学家的正面积极价值
        1.2.3 丰富科学社会学的理论思想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家精神及其内涵
    2.1 概念界定
        2.1.1 科学家
        2.1.2 精神
        2.1.3 科学家精神
    2.2 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
        2.2.1 爱国奉献的精神-“无私利性”的锚点
        2.2.2 创新求实的精神-“无私利性”的本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私利性及其在科学家科学活动中的价值探析
    3.1 默顿“无私利性”的解析
        3.1.1 “无私利性”提出的背景
        3.1.2 “无私利性”的释义
        3.1.3 “无私利性”在科学家科学活动中的价值体现
    3.2 C9高校“双肩挑”型科学家科学活动中的无私利性探析
        3.2.1 “为科学而科学”依然是终极价值目标
        3.2.2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是新形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私利性”的争议与回归
    4.1 “无私利性”的争议
        4.1.1 “无私利性”的争议产生的背景
        4.1.2 “无私利性”争议的主要观点
    4.2 “无私利性”的回归
        4.2.1 “无私利性”是对科学求真之初心的呼唤
        4.2.2 “无私利性”是科学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培育科学家“无私利性”的策略建议
    5.1 制度保障:改革完善科技管理体制,营造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
    5.2 文化引领:创新科研文化,树立忘我的科研价值理念
    5.3 教育补位:加强职业规范教育,提升科学家对“无私利性”的意识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关于科学共同体概念与结构的研究
        1.2.2 科学共同体规范的相关研究
        1.2.3 大数据时代社会科学转型的相关文献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前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科学共同体
    2.1 学院科学的结构与治理模式
        2.1.1 科学共同体概念的演变
        2.1.2 学院科学的体制目标与规范
    2.2 学院科学的历史文化向度与权威结构
        2.2.1 “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2.2.2 科学共同体的分层结构
        2.2.3 学院科学共同体的特点
    2.3 传统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与共同体特征
        2.3.1 社会和历史研究成为科学
        2.3.2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演变
        2.3.3 认知结构与共同体的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科学的转型
    3.1 基于大数据科学的研究范式
        3.1.1 自然科学“第四范式”概念的内涵
        3.1.2 社会科学“第四范式”概念的提出
        3.1.3 基于大数据的社会科学研究特点
    3.2 基于大数据的社会科学认知结构
        3.2.1 认知主体的转变
        3.2.2 社会科学所研究对象的蜕变
        3.2.3 研究工具的重构
    3.3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转变
        3.3.1 前数据时代的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
        3.3.2 大数据时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转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科学共同体的结构与规范的重建
    4.1 基于数据科学的社会科学共同体结构
        4.1.1 关于社会体制的一般结构
        4.1.2 社会科学体制目标的嬗变
        4.1.3 异质性和高度融合的人员班底
        4.1.4 结构的去中心化和网络化
    4.2 重建社会科学共同体规范的原则
        4.2.1 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间保持张力
        4.2.2 权衡独创性和效用性
        4.2.3 诉诸法律规则规避伦理问题
        4.2.4 建构数据统一性使用规范
        4.2.5 超科学场域中的评议机制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大科学”的相关概念及发展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2.1 大科学时代
    2.2 大科学体制
    2.3 大科学研究
    2.4 大科学设施…
3 大科学研究的发展演变
    3.1 学科领域
    3.2 组织形式
    3.3 动力机制
4 重新审视“小科学”与“大科学”的关系
5 结论与启示

(4)基于遴选过程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因素研究 ——一个科学家评价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1 科学家业绩评价研究
        1.3.2 科学计量学视角的诺贝尔奖研究
        1.3.3 科学社会学视角的诺贝尔奖研究
        1.3.4 现有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预期研究创新点
2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2.1 诺贝尔奖遴选过程
    2.2 基本理论
        2.2.1 科学家评价的科学计量学理论
        2.2.2 科学家评价的科学社会学理论
    2.3 研究命题提出
        2.3.1 相对学术水平与诺贝尔奖提名
        2.3.2 科研合作关系与诺贝尔奖提名
        2.3.3 诺贝尔奖候选人学术影响与获奖
        2.3.4 诺贝尔奖提名人身份与候选人获奖
3 研究设计:模型、变量与数据
    3.1 提名研究中的模型与变量
        3.1.1 Probit回归分析模型
        3.1.2 变量的界定与测度
    3.2 获奖研究中的模型与变量
        3.2.1 生存分析法
        3.2.2 变量的界定与测度
    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3.1 样本选择
        3.3.2 数据来源
4 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得提名的实证研究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提名人与候选人关系网络分析
    4.3 Probit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4.1 时间效应稳健性检验
        4.4.2 分析方法稳健性检验
5 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的实证研究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诺贝尔奖评选KM分析
        5.2.1 “学术影响”对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的生存函数
        5.2.2 “提名人身份”对诺贝尔奖候选人获奖的生存函数
    5.3 诺贝尔奖评选Cox回归
    5.4 研究命题检验结果汇总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6.2.1 理论贡献
        6.2.2 实践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致谢

(5)科学研究规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意义
    (四) 相关概念界定
        1. 科学“是什么
        2. 科学研究
        3. 科学研究规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当代科学研究状况
    (一) “大科学”与后学院科学
        1. “大科学”观下的科学研究
        2. 后学院科学视野下的科学研究
    (二) 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
        1. 庞大而昂贵的科学研究活动
        2. 复杂的科学研究活动
        3. 科学研究中的主观性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学研究规范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科学研究规范问题的聚焦
    (二) 典型的科研不端行为
        1. 抄袭、剽窃行为
        2. 伪造实验数据的行为
        3. 成果发表中的不端行为
    (三) 对问题行为的进一步审视
        1. 不同主体间的差异
        2. 对科研不端与科研失当的区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学研究规范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科学工作者的个体原因
        1. 科学精神缺乏
        2. 诚信观念淡薄
        3. 科研动机的异化
    (二) 认知规范方面的原因
        1. 实验可重复性面临的危机
        2. 共同体评价面临的困境
        3. 评价中的价值选择
    (三) 外部的环境因素
        1. 等级结构的科研环境
        2. 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
        3. 治理体系不完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国外科研不端治理体系的借鉴
    (一) 美国科研不端治理体系
        1. 案例:埃里克·波尔曼案
        2. 美国的监管体系
        3. 美国科研不端治理体系的特点
    (二) 日本科研不端治理体系
        1. 案例:小保方晴子事件
        2. 日本的监管体系
        3. 日本科研不端治理体系的特点
    (三) 德国的科研不端治理体系
        1. 案例:卡尔·伦德·鲁道夫事件
        2. 德国的监管体系
        3. 德国科研不端治理体系的特点
    (四) 对美日德三国的借鉴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科学研究规范问题的反思
    (一) 从科研人员内部自律的角度
        1. 弘扬科学精神
        2. 培养科研诚信意识
        3. 合理引导利益诉求
    (二) 从外部环境制度的角度
        1. 形成合理多元的评价机制
        2. 完善科研不端治理体系
        3. 采用信息技术手段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科学中的公有主义规范与保密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本文着力点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文着力点
第一章 科学中的公有主义规范
    第一节 公有主义规范的历史形成
        一、希腊时期的知识开放传统
        二、思想所有权观念的变化与优先权之争
        三、期刊评议系统与公有主义规范的提出
    第二节 公有主义规范的内涵
        一、默顿对公有主义规范的经典阐述
        二、爱丁堡学派对公有主义规范的阐释
    第三节 公有主义规范的合理性
        一、规范的合理性问题
        二、科学信息交流的必要性
        三、科学信息交流的正和博弈效应
第二章 科学中的保密现象
    第一节 科学中保密行为的历史考察
        一、早期保密观念的来源
        二、近代科学早期发展中的保密行为
        三、科学社团的出现及其影响
    第二节 研究过程中的保密
        一、为获得优先权而进行的保密
        二、担心研究中止而进行的保密
        三、出于谨慎而进行的保密
        四、未完成的工作免受有害曝光的保密
    第三节 研究结果的保密
        一、基于商业利益的保密
        二、基于国家利益的保密
        三、其他形式的保密
    第四节 科学中保密的成因及后果
        一、保密的成因
        二、保密的后果
第三章 当代科学中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张力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内外变化及其影响
        一、大科学的兴起及影响
        二、贝伊一道尔法案效应
        三、进入后学院科学
    第二节 公开与保密的伦理问题
        一、科学家对保密的反对
        二、公开与保密的程度问题
        三、专利的私人所有及保密问题
        四、商业秘密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 科学良知与商业利益的冲突——“奥利维莉事件”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及展望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2.1.1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2.1.2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
    2.2 理论基础
        2.2.1 知识生产模式理论
        2.2.2 知识社会学理论
        2.2.3 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
    2.3 分析框架
        2.3.1 大学组织分析内部和外部视角的整合
        2.3.2 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
        2.3.3 知识生产模式演变及分析维度
        2.3.4 大学菱形组织模式的构建
        2.3.5 分析框架:“知识生产模式—大学组织模式”协同演化模型
3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考察
    3.1 知识生产模式0与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的形成
        3.1.1 中世纪社会的产生与变迁
        3.1.2 知识生产模式0的特征与变革
        3.1.3 教学型大学组织模式的形成与变革(T-U型)
    3.2 知识生产模式Ⅰ与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构建
        3.2.1 工业社会的产生与变迁
        3.2.2 第一次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模式Ⅰ的形成与发展
        3.2.3 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构建与变革(R-U型)
    3.3 知识生产模式Ⅰ与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探索
        3.3.1 转变中的景观:知识价值社会的变迁
        3.3.2 第二次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模式Ⅱ的产生与发展
        3.3.3 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的探索(E-U型)
4 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典型案例分析: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4.1 工程技术学院组织模式产生与变革
        4.1.1 组织行动者
        4.1.2 组织目标
        4.1.3 组织技术
        4.1.4 组织结构
        4.1.5 组织权力
    4.2 理工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形成与变革
        4.2.1 组织行动者
        4.2.2 组织目标
        4.2.3 组织技术
        4.2.4 组织结构
        4.2.5 组织权力
    4.3 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与探索
        4.3.1 组织行动者
        4.3.2 组织目标
        4.3.3 组织技术
        4.3.4 组织结构
        4.3.5 组织权力
    4.4 MIT组织模式变革的案例分析
        4.4.1 社会变迁下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4.4.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MIT组织模式变革的关系
5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特殊性分析
    5.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透视
        5.1.1 近代大学组织模式产生与变革
        5.1.2 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形成与变革
        5.1.3 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变革与发展
    5.2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5.2.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征
        5.2.2 中国当代大学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5.3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特殊性的原因分析
        5.3.1 社会层面:独特的社会形态
        5.3.2 知识生产层面:政治权力规划下的知识生产模式
6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审思
    6.1 中国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策略
        6.1.1 社会层面:构建以“善治”为目标的“治理型”社会
        6.1.2 知识生产层面:重构知识生产模式
        6.1.3 大学组织层面:优化变革理念与方式
    6.2 中国未来大学组织模式的具体设计
        6.2.1 组织行动者
        6.2.2 组织目标
        6.2.3 组织技术
        6.2.4 组织结构
        6.2.5 组织权力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8)默顿科学规范理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0.1.1 选题目的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外有关科学规范的研究状况
        0.2.2 国内有关科学规范的研究状况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
1 默顿科学规范概述
    1.1 默顿——科学社会学之父
    1.2 默顿科学规范的形成背景与基本内容
        1.2.1 默顿科学规范形成的理论背景
        1.2.2 默顿科学规范形成的社会背景
        1.2.3 默顿科学规范的基本内容
    1.3 默顿学派的形成
2 默顿学派对科学规范的发展
    2.1 默顿学派对科学规范发展的背景分析
        2.1.1 默顿学派对科学规范发展的社会背景
        2.1.2 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2.1.3 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转变
    2.2 默顿学派对科学规范发展的内容分析
        2.2.1 巴伯对科学规范的发展
        2.2.2 斯托勒对科学规范的发展
        2.2.3 哈格斯特龙对科学规范的发展
        2.2.4 朱克曼对科学规范的发展
        2.2.5 米托夫对科学规范的发展
    2.3 默顿学派对科学规范发展的特征分析
        2.3.1 对默顿科学规范的继承
        2.3.2 对默顿科学规范的调整和扩展
        2.3.3 与默顿科学规范的比较
3 对默顿科学规范的批判、回应和修正
    3.1 对默顿科学规范的批判
        3.1.1 对默顿科学规范批判的学术背景
        3.1.2 对默顿科学规范批判的主要内容
    3.2 默顿学派对批判的回应
    3.3 对默顿科学规范的修正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从科技异化视角反思默顿科学规范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4 研究方法
2 基本理论概述
    2.1 默顿科学规范结构的内涵
    2.2 科技异化的内涵
    2.3 小结
3 科技异化视角下默顿科学规范结构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异化视角下默顿科学规范结构存在的问题
    3.2 科技异化视角下默顿科学规范结构问题产生的原因
    3.3 小结
4 科技异化下视角下默顿科学规范结构的重建
    4.1 科技异化视角下默顿科学规范结构科学制度性目标的重建
    4.2 科技异化视角下默顿科学规范结构价值观的重建
    4.3 科技异化视角下默顿科学规范结构的重建
    4.4 小结
5 结语
    5.1 主要结论和创新
    5.2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默顿“无私利性”规范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1. 选题背景和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意义和创新
    4. 研究思路
第1章 默顿“无私利性”规范的内涵、价值及意义
    1.1 “无私利性”规范解读
        1.1.1 无私利性的理论渊源
        1.1.2 无私利性的提出背景
        1.1.3 无私利性的内涵
    1.2 “无私利性”规范的价值和意义
第2章 “无私利性”规范的困境
    2.1 无私利性困境的缘起
    2.2 科学界行为失范的宏观把握
    2.3 科学界失范行为的微观分析—以中国的科研不端行为为例
第3章 “无私利性”规范困境之出路
    3.1 “无私利性”规范要吸收后现代科学的精神
    3.2 “无私利性”规范要考虑人类整体的利益
    3.3 要搭建好科学与社会相互沟通的平台
    3.4 “无私利性”规范要与奖励制度相互融合
    3.5 加强政府对科学的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大科学时代对默顿规范的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家精神之审思 ——基于默顿“无私利性”的视角[D]. 陈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大数据背景下社会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重建[D]. 刘忆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大科学”的相关概念及发展演变研究[J]. 吴博,周利民. 科技管理研究, 2020(09)
  • [4]基于遴选过程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因素研究 ——一个科学家评价的视角[D]. 陈灵芝.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5]科学研究规范问题研究[D]. 李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科学中的公有主义规范与保密行为[D]. 臧中强. 厦门大学, 2018(07)
  • [7]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组织模式变革研究[D]. 姚宇华. 武汉大学, 2017(06)
  • [8]默顿科学规范理论的发展研究[D]. 勾洋. 辽宁大学, 2015(04)
  • [9]从科技异化视角反思默顿科学规范结构[D]. 段瑞.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10]默顿“无私利性”规范的困境与出路[D]. 赵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大科学时代对默顿规范的再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