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LA4-Ig的表达与修饰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策略研究

CTLA4-Ig的表达与修饰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策略研究

一、CTLA4-Ig的表达、修饰和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尹起亮[1](2021)在《IL-33修饰的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抗肿瘤及免疫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随着对肿瘤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肿瘤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后的又一突破性治疗策略。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疫苗作为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分支,在黑色素瘤中的研究甚少,gp100肽疫苗在体外可产生高水平的循环T细胞,并能识别和杀伤黑色素瘤细胞,但临床疗效仍不理想,因此,有效的肿瘤疫苗可作为黑色素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补充。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概念拓宽了我们对黑色素瘤的理解,根据CSCs理论,靶向黑色素瘤干细胞(melanoma stem cells,MSCs)治疗可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并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因此,以MSCs为靶点的肿瘤疫苗将改善目前免疫治疗方案的疗效。然而,利用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仍然具有很大挑战,单纯的MSCs疫苗尚不足以诱导强烈的抗肿瘤免疫效应,目前在黑色素瘤中的MSCs疫苗研究大多是通过MSCs致敏DCs去诱导保护性抗肿瘤免疫作用,此外,免疫佐剂可增强MSCs疫苗抗肿瘤免疫应答,通过免疫佐剂IL-21基因修饰MSCs作为疫苗免疫小鼠可增强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活性和NK细胞毒活性。IL-33作为一种多效性免疫效应因子在激活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刺激DCs成熟,增强CD8+T细胞和NK细胞肿瘤杀伤作用,增强体内抗原特异性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免疫反应等,能显着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和肺转移,同样,IL-33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佐剂。而利用IL-33修饰的MSCs作为疫苗对黑色素瘤的影响目前尚无报道,其抗肿瘤免疫机制也有待进一步阐释。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制备IL-33修饰的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旨在研究其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和转移的效果,并探索其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为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在黑色素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研究方法:1.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的制备(1)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选细胞:利用免疫磁珠从B16F10细胞中分选出B16F10-CD44+CD133+细胞(即黑色素瘤干细胞)和B16F10-CD44-CD133-细胞。(2)分选后黑色素瘤干细胞的鉴定: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分选前后细胞表面CD44,CD133和MHC I的表达;测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将分选前后的B16F10和B16F10-CD44+CD133+细胞进行普通的二维(two dimension,2D)和三维(three dimension,3D)培养,观察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提取分选前后细胞的总RNA,进行RT-q PCR测定干性基因SOX-2,OCT-4和KLF-4的表达。(3)IL-33过表达基因腺病毒感染B16F10-CD44+CD133+:将状态良好的B16F10-CD44+CD133+接种到6孔盘,第2天加入适当体积的病毒(HBAD-EGFP过表达对照或HBAD-IL33-EGFP),感染8 h。(4)肿瘤细胞灭活及灭活后鉴定:(1)利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50μg/ml作用肿瘤细胞4 h对其进行灭活,利用MTT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率;(2)肿瘤细胞经MMC作用后收集细胞上清液,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IL-33的表达。2.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效果评价(1)建立预防性动物模型:荷瘤小鼠模型:将不同实验组灭活后的肿瘤细胞(包括等体积PBS)5×105个/次接种于C57BL/6小鼠腹股沟皮下,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7天,末次免疫7天后,所有小鼠于背部皮下注射B16F10细胞5×105个,定期测量肿瘤大小;肺转移模型:免疫方式同上,末次免疫7天后,所有小鼠经尾静脉注射5×105个B16F10细胞,观察并记录肺转移情况,记录生存期。(2)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测:末次免疫后3周,取不同组小鼠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包括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CD8,Ki-67和Caspase-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机制的研究(1)疫苗对DCs成熟能力的影响:将小鼠骨髓来源的DCs与不同实验组灭活后的肿瘤细胞(包括等体积PBS)利用悬挂式细胞培养小室间接共培养,共培养4天后,观察DCs形态变化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成熟标志物CD11c,CD80,CD86和MHC II的表达;然后收集DCs并与CFSE标记的脾淋巴细胞以1:10的比例直接共培养6天,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CD8+T细胞CFSE的表达,利用ELISA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TNF-α的分泌。(2)疫苗对脾脏CD8+T细胞的影响:在末次免疫后3周,取不同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通过测定脾淋巴细胞表面CD3,CD8和CD69的表达检测疫苗对脾脏CD8+T细胞比例及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PD-1,CTLA-4和Tim-3及中心记忆性表型CD44,CD62L和CD127的表达检测疫苗对CD8+T细胞免疫检查点及CD8+中心记忆性T细胞的影响;通过测定细胞内IFN-γ和Gzm B的表达检测疫苗对CD8+T细胞抗肿瘤效应分子表达的影响。(3)疫苗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在末次免疫后3周,取不同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体外培养的B16F10细胞作为靶细胞;同样,取疫苗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B16F10和分选后的B16F10-CD44+CD133+及B16F10-CD44-CD133-细胞作为靶细胞,利用Calcein-AM释放实验测定脾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4)黑色素瘤组织细胞中CD44,CD133及MHC I的表达:末次免疫后3周,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组小鼠黑色素瘤组织细胞中CD44,CD133及MHC I的表达。(5)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在末次免疫后3周,取不同组小鼠血清,利用ELISA检测不同组小鼠血清IFN-α,IL-2,TNF-α和IFN-γ的水平。研究结果:利用免疫磁珠技术成功分选出B16F10-CD44+CD133+细胞,其纯度可达到96.14%,并且B16F10-CD44+CD133+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较强,其干性相关基因SOX-2,OCT-4和KLF-4的表达明显增强,细胞表面MHC I的表达下降。通过IL-33过表达基因腺病毒成功感染B16F10-CD44+CD133+细胞后,利用MMC对其灭活,并测定细胞活性和IL-33的分泌,同时将灭活后的细胞接种到小鼠腹股沟皮下发现未成瘤,最后得到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但仍可分泌IL-33的B16F10-IL-33 CD44+CD133+细胞株,即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以下简称“疫苗”)。在预防性小鼠模型中,疫苗可明显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生长及肺转移,并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凋亡,荷瘤小鼠模型中疫苗组小鼠中位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明显延长(分别为40天和55天),而在肺转移模型中疫苗组小鼠中位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延长时间更加显着(分别为55天和70天)。进一步研究疫苗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我们发现:(1)疫苗可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DCs成熟,诱导DCs成熟标志物表达上调,并且疫苗作用后的DCs可激活CD8+T细胞,包括刺激CD8+T细胞增殖和促进CD8+T细胞分泌IFN-γ和TNF-α;(2)疫苗免疫小鼠3周后,发现疫苗可增加小鼠脾脏CD8+T细胞比例及活性,并降低免疫检查点的表达,此外,疫苗可诱导脾脏CD8+中心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并增加CD8+T细胞抗肿瘤效应分子的表达;(3)疫苗免疫小鼠3周后可明显增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且这种杀伤作用特异性强,可靶向杀伤B16F10-CD44+CD133+细胞;(4)疫苗组荷瘤小鼠肿瘤细胞CD44和CD133的表达降低,而MHC I表达增加,并且黑色素瘤组织中CD8+T细胞浸润增加;(5)疫苗可增加免疫后小鼠血清抗肿瘤细胞因子IL-2,IFN-α,TNF-α和IFN-γ的分泌。研究结论:1.从B16F10黑色素瘤细胞成功分选出高纯度、具有干细胞性质的B16F10-CD44+CD133+细胞,并制备出增殖活性受到抑制但仍可分泌IL-33的B16F10-IL-33 CD44+CD133+全细胞疫苗。2.疫苗能明显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生长和肺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延长小鼠中位生存期和总生存期。3.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作用是通过刺激DCs成熟而启动并促进CD8+T细胞增殖,同时抑制CD8+T细胞在体内分化耗竭,诱导记忆性T细胞形成。4.疫苗通过激活宿主体内细胞免疫,增加黑色素瘤组织中CD8+T细胞的浸润,启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进而特异性靶向杀伤黑色素瘤干细胞。

鹿瑶[2](2021)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长期以来一直是女性肿瘤患病率的第一位,是威胁女性生命和健康的关键原因之一。在过去的30年中,新的抗癌药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诊断和治疗的发展使乳腺癌的死亡率降低了39%。但是,与乳腺癌的斗争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合理的治疗方法。随着免疫学和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免疫疗法长期以来已成为继传统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外科手术之后的另一种重要的乳腺癌治疗方法。在肿瘤微环境中,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由于多种免疫检查点的存在,导致T细胞无法有效激活,免疫检查点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通路的确定导致免疫疗法的重大改进。目前多数治疗主要针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PD-L1)等相关免疫检查点分子为靶点。但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的敏感性是否存在差别尚不确定,因此明确不同类型乳腺癌在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对如何更合理的临床选择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阐明这一问题,本课题作为实验性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观察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为了了解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别统计了使用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组与其对照组(常规化疗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对照组客观缓解率20%。PD-1/PD-L1研究组客观缓解率55%,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TLA-4研究组客观缓解率50%,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LAG-3研究组客观缓解率40%,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升高,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可提高对乳腺癌的治疗疗效,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间无明显差别。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于传统治疗对乳腺癌患者一般状态的影响为了了解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患者时,是否也对患者的一般状态有影响,如体重、心率、血压,我们观察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后患者的一般状态,结果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体重、心率及血压与对照组不存在明显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患者一般状态没有明显影响。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传统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为了观察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否能够改善B细胞功能,我们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治疗后Ig 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余几种类型抗体包括Ig A、Ig M和Ig E则无明显差别。提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促进乳腺癌患者B细胞分泌产生Ig G抗体的功能,增强体液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参与免疫应答或提高自身抗感染能力,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4.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非TNBC)患者肿瘤大小的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不同类型乳腺癌患者时的治疗效果,我们观察了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TNBC与非TNBC患者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显示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患者相比与非TNBC患者的肿瘤大小明显变小(以肿瘤的较大直径与较大的垂直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为判断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CTLA-4和LAG-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和非TNBC患者都无明显差异,肿瘤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复发的影响为了解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同类型乳腺癌后,是否具有显着的抑制癌症复发的作用,我们随访了治疗后出院患者的乳腺癌复发情况,结果显示PD-1/PD-L1和CTLA-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于TNBC患者可提高病理学缓解率(PCR率),但对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乳腺癌基本无获益,而LAG-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患者的PCR率无明显提高。6.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了明确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乳腺癌患者时,是否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观察了患者治疗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分级、死亡、停药、剂量调整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和输液反应情况,结果显示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在各型乳腺癌中与单纯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但其远期影响还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结论: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较传统化疗效果显着。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提高乳腺癌患者血清Ig G水平。3.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和非TNBC患者治疗效果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安全有效,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临床治疗新策略,值得研究推广。

郑博[3](2021)在《肝癌免疫微环境空间异质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癌症是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了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癌症治疗策略,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达到主动杀伤肿瘤逆转肿瘤恶性进展的目的。然而目前免疫疗法的广泛应用仍面临着诸多阻碍,既免疫治疗效果在不同患者、不同癌种中的差异非常大。即便是对于最广泛应用的抗PD-1/PD-L1和抗CTLA4治疗,也只有小部分患者表现出较好的反应性,说明我们仍然需要对肿瘤免疫微环境开展更深入的研究。肿瘤中免疫微环境的空间异质性是癌症免疫治疗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也是近年国内外研究热点。肿瘤细胞与浸润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肿瘤发生发展每个阶段都具有重要作用。已有大量报道证明在肺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等众多肿瘤中都存在空间免疫异质性。特别是肝癌,由于在肝癌发病过程中表观遗传学、病毒感染、酒精以及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因此肝细胞肝癌(HCC)也被认为是异质性最高的癌种之一。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癌微环境表现出更为复杂的免疫抑制表型,其可诱导肿瘤逃逸并促进肿瘤恶性进展。近年北京大学张泽民研究员团队在单细胞层面整体描述了肝细胞肝癌免疫微环境,并发现了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相关的全新免疫细胞亚群,但免疫细胞如何从激活状态转变为抑制状态的过渡机制,肿瘤微环境如何与周围正常或异常肝细胞相互交流目前仍不清楚。最近有研究发现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交界区(L)也是免疫微环境细胞的过渡区域,L区中富集的PD-1+B细胞可通过IL-10信号通路促进HCC进展。而驻留在L区的嗜中性粒细胞则可通过诱导血管生成来促进肿瘤进展。因此深入探讨从非肿瘤癌旁组织向肝癌癌组织过渡的免疫微环境变化规律、寻找关键免疫细胞亚群、探讨其起源以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并与患者临床表型和预后相联系,将有助于我们建立针对不同肝癌患者的个性化诊疗策略和新的免疫治疗评估模型。本课题旨在探索肝癌免疫微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分析肝癌交界区(L)的特殊免疫亚群构成,寻找关键的免疫亚群,为肝癌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和思路。研究方法:1.手术获取新鲜的肝癌样本,严格按照癌组织和癌旁各一半进行取样,样本大小6cm(长)*4cm(宽)*3cm(厚),共收取样本13例。每例样本按照癌与癌旁交界线正负约0.5cm进行两处切割,将样本分为癌(T),交界区(L),癌旁(N)三份。再通过ficoll试剂提取法,提取出T/L/N区域的浸润淋巴细胞;2.根据T细胞表面分群标志物特征,设计包含有35个T细胞表面标志物的金属标签抗体组,对T/L/N区域提取出的浸润淋巴细胞进行抗体染色,随后进行质谱流式细胞仪(Mass Cytometry,Helios,Fluidigm)上机检测;3.通过质谱流式细胞仪,我们获得了单细胞水平的蛋白组学表达数据并对每例样本不同的区域分别进行了约50万个细胞的数据收集;4.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处理之后,我们利用cytobank平台对数据进行预分群,随后再借助R语言(Cytofkit package)对分群后数据进行深度分析;5.流式分选出交界区域特异性富集的T细胞亚群,在体外加入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和Ionomycin刺激4.5小时,同时加入蛋白转运抑制剂(Brefeldin A),最终用流式检测一系列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6.利用多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在组织原位验证交界区域特征性T细胞亚群的存在。并通过对组织芯片进行染色,探索该亚群与肝癌预后的关系;7.通过原位种植和皮下种植两种形式构建肝癌动物模型,分离动物模型肝癌肿瘤中的浸润淋巴细胞,验证交界区域特征性T细胞亚群是否存在;8.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人肝癌组织来源的交界区富集的特征性T细胞亚群进行转录组和TCR测序,揭示该T细胞亚群的内部异质性和谱系起源。研究结果:1.肝癌免疫微环境中淋巴细胞构成存在明显异质性,交界区域(L)有着其独特的免疫细胞亚群构成,而其中T细胞亚群构成的差异尤为明显;2.通过对T/L/N三个区域的T细胞亚群构成和丰度分析,我们发现双阳性T细胞(Double positive T cell,DPT)特异性的富集于交界区域(L),根据疲劳分子PD-1的表达丰度,可以将这些DPT细胞分为PD-1highDPT细胞和PD-1lowDPT细胞;3.进一步研究发现,交界区域(L)富集的PD-1highDPT细胞不仅高表达疲劳分子,如PD-1,TIM-3,LAG-3,CTLA-4。还同时高表达T细胞激活分子,如HLA-DR,CD28。并且其表达水平远高于PD-1lowDPT细胞和单阳性T细胞;4.通过分离交界区域来源的DPT细胞,在体外进行刺激和流式细胞因子检测,我们发现PD-1highDPT细胞高水平分泌IFNγ和TNFα,是具有杀伤活性的功能性T细胞;5.通过对包含有46组T/L/N的组织芯片进行多标免疫荧光染色,我们不仅在组织原位验证了PD-1highDPT细胞的存在,同时还发现交界区域(L)的PD-1highDPT细胞与肝癌患者的预后成正相关;6.通过肝癌动物模型和其他癌种(胆管癌,肾癌)的质谱流式数据,我们验证了PD-1highDPT细胞不仅存在于人类肝癌组织,还存在于肝癌动物模型和其他癌种;7.通过对流式分选出的5018个肝癌来源的DPT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我们将DPT细胞深度划分为11个亚群,其中10号亚群与质谱流式数据鉴定出的PD-1highDPT细胞表型相似,同时高水平表达疲劳分子如LAG-3,CTLA-4和杀伤分子如GZMH,GZMB。利用转录谱表达的差异性,我们对11个DPT细胞亚群进行了细胞激活评分(activation score)和疲劳状态评分(exhaustionscore),结果显示10号亚群无论是激活评分还是疲劳评分都是最高的,并且也高表达PD-1;8.为了探究肝癌来源DPT细胞的谱系起源,我们分别对同一位患者的5018个DPT细胞、3676个CD4单阳性T细胞、4470个CD8单阳性T细胞以及4652个外周血来源的CD3阳性T细胞进行了单细胞TCR测序。通过TCR分析,我们发现肝癌来源的DPT细胞来源于组织内部而并非外周血,PD-1highDPT细胞与肿瘤内的PD-1highCD8阳性T细胞起源于相同的前体细胞。结论:本研究发现肝癌的交界区域(L)有着其独特的免疫细胞构成。双阳性T细胞特异性富集于肝癌交界区并可根据PD-1表达高低分为两组,而其中PD-1highDPT细胞同时高表达疲劳分子和激活分子,并与肝癌患者预后正相关。通过单细胞转录谱和TCR测序技术,我们发现DPT细胞具有内部异质性并可以被进一步分为11个亚群,其中PD-1highDPT细胞与肿瘤内PD-1highCD8阳性T细胞起源相同,说明肝癌来源的DPT细胞来源于组织内部而并非外周血。本研究揭示了肝癌来源DPT细胞的复杂功能,同时还阐明了该群DPT细胞的演化规律及肝癌组织临界区免疫微环境的特点。

王明明[4](2021)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头颈肿瘤是指发生在鼻咽、口腔、口咽、下咽、喉部、鼻腔鼻窦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是全球排名前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绝大部分的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头颈鳞癌患者被诊断时多为晚期,传统方案治疗后复发率约为60%、转移率约为30%。而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患者的治疗手段有限,长期生存率有待提高。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有效的提高了这些患者的总生存期,为头颈鳞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TIGIT)、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蛋白(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TIM3)、杀伤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s)、NKG2A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组合疗法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临床医师提供新的治疗方案,为我国头颈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常梦宇[5](2021)在《几种多功能无机光热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协同应用》文中指出光热治疗(PTT)作为一种时空可控的肿瘤治疗模式引起了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基于纳米技术的PTT利用光热转换试剂(PTAs)在近红外光(NIR)照射下将光能转换为热能,从而引发局部过热致使肿瘤消融,具有非侵入性、选择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在癌症治疗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现如今,高效且安全的纳米PTAs的研发已成为纳米PTT技术的核心科学问题。目前,已开发和应用的PTAs包括贵金属纳米材料、金属硫族化合物、二维材料、有机小分子和半导体聚合物等,在癌症治疗领域已展现出卓越的多功能诊疗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在PTT治疗肿瘤的过程中,PTAs光热转换效率低、肿瘤积累量不足、对病灶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不可避免的热损伤、体内的长期滞留,以及治疗过程中肿瘤复发和转移、肿瘤耐热性、单一疗法治疗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存在,使其在未来的临床转化中挑战与机遇并存。由此,针对这些由基础科研转向临床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尽管许多半导体纳米材料已展现出光热转换性能,但较低的光热转换效率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于此,为了提高稀土钒酸盐半导体(CeVO4、NdV04)的光热转换效率,我们构建了贵金属/半导体异质结纳米复合材料(CeVO4/Ag、NdVO4/Au)。由于在贵金属和半导体界面存在增强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效应和丰富的电子跃迁途径,从而提高了稀土钒酸盐在可见光/近红外(Vis/NIR)区域的光学吸收,进而导致其光热转换效率和活性氧物种(ROS)产生能力得以提升。细胞和活体抗肿瘤实验表明,在808 nm激光器激发下,贵金属/半导体异质结结构可更显着地抑制原发恶性肿瘤的增长。(2)由于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ME)和远端转移病灶的存在,使得基于高光热转换效率PTAs的单一 PTT难以彻底治愈癌症,同时第一近红外生物窗口的激发光源限制了 PTT临床应用的拓展性。于此,我们制备了载有葡萄糖氧化酶(GOx)的Cu2MoS4(CMS)纳米酶的多功能级联生物反应器。CMS在第二近红外生物窗口具有强吸收,1064 nm激光激发下可产生显着的PTT和光动力治疗(PDT)效果。CMS中存在的Cu+/Cu2+和Mo4+/Mo6+两对氧化还原电对使其可与过氧化氢反应产生显着的化学动力学(CDT)疗效。同时,CMS具有酶活性,可缓解肿瘤组织乏氧,并消耗肿瘤中过表达的GSH以增强动力学治疗效果。CMS纳米酶中载入的GOx,可极大程度地消耗肿瘤内部的葡萄糖,产生协同的饥饿治疗效果。该纳米药物在结合CTLA4抗体进行免疫治疗时,可以有效地切除原发肿瘤,并且抑制癌症转移。CMS@GOx作为一种具有酶活性的疫苗类纳米治疗剂实现了光热/光动力/化学动力学/饥饿/免疫的高效联合治疗。(3)PTAs在体内循环至病灶过程中会在正常组织及病灶周围组织处产生一定残留,而当激光透过正常组织照射病灶时会在残留PTAs的部位产生热损伤。因此,构建一种TME激活的PTAs使其只在肿瘤病灶部位具有光热性能,从而可避免PTT对正常组织的损害。在这里,我们针对结直肠肿瘤的弱酸性和内源性H2S过表达的TME构建了核壳结构的Cu2O@CaCO3可分解代谢纳米体系以实现激活型协同治疗。酸性分解的CaCO3作为保护壳层,可避免Cu2O在到达结直肠肿瘤病灶之前被正常组织的内源性H2S磺化。当Cu2O@CaCO3到达结直肠肿瘤病灶时,CaCO3保护壳层在酸性TME下分解并释放钙离子。随后,暴露的Cu2O与过表达的内源性H2S反应生成超小尺寸的Cu31S16。其可实现1064 nm近红外光激发的PTT(辅以PDT/CDT/钙超载治疗),对结直肠原位肿瘤具备良好的清除效果。治疗后,超小Cu31S16可通过肾脏过滤系统通过尿液代谢至体外,避免了无机纳米颗粒在体内长期滞留造成的危害。进一步结合CD47检查点封锁,通过重新编程促肿瘤生长的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为杀伤肿瘤的M1 TAMs,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可被有效逆转,从而启动T细胞调节的免疫响应,有效地抑制了浸润性肿瘤和远端次级肿瘤的生长。因此,结直肠癌TME激活的Cu2O@CaCO3可实现精准高效的“刺激响应”结直肠癌治疗。(4)在PTT过程中,为了完全消融肿瘤,癌变肿瘤处温度往往要被提高到50℃以上。如此高的温度虽然可以消融肿瘤,但对周围临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损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试图利用低温PTT(38-43℃)诱导癌细胞死亡。然而,由于癌细胞可激活自身保护通路,如过表达的热休克蛋白(HSPs),迅速修复弱热造成的细胞损伤,低温PTT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采用合适的治疗温度,使PTT效率最大化,同时使健康组织和器官损伤最小化,对未来的临床转化是极其必要的。在这里,我们报道了基于Pd单原子纳米酶(SAzyme)的铁死亡促进的低温热疗。由于Pd SAzyme可100%利用Pd原子催化中心,其具有卓越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SHOx)活性。同时,在整个近红外区域都有强吸收的Pd SAzyme可实现1064 nm近红外光激发的PTT。由于POD和GSHOx酶活性,Pd SAzyme可高效地造成细胞内·OH的积累和GPX4蛋白酶的失活,因此导致铁死亡的发生。在铁死亡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和ROS可有效消除HSPs,使Pd SAzyme调控的低温PTT可显着地消融恶性肿瘤。该项研究阐明了铁死亡对低温热疗的促进作用,为癌症PTT提供了有效、安全的策略,并为后续温度可控的低温PTT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刘洋[6](2021)在《几种多功能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癌症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也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彻底治愈癌症是目前医学领域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虽然传统的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对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这些疗法均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选择性差,对机体正常器官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以及放疗对人体的放射性伤害等。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些新的抗癌药物和高效、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目前化疗和放疗的缺陷,进而实现安全高效的癌症治疗。纳米技术的出现则为此带来了巨大希望,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纳米材料被成功开发并有望改善和替代传统的治疗药物。一些基于纳米药物的新型癌症治疗方法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所以开发高效、“精准”、特异性和安全的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调节肿瘤内活性氧(ROS)水平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基于ROS的癌症治疗策略疗效较差,主要原因包括:肿瘤的乏氧微环境、传统ROS药物固有的低效缺陷以及抗氧化分子(例如谷胱甘肽(GSH))的过表达。因此设计制备可以改善肿瘤乏氧、清除GSH以及具有良好ROS产生能力的新型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至关重要。我们设计合成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铁酸铜纳米试剂(CFNs),其可以在650 nm激光照射下通过直接电子转移和光增强的芬顿反应增强ROS的产生,而且在和光热治疗(PTT)的协同作用下能够有效的消除小鼠肿瘤。更为重要的是,CFNs可以催化H2O2产生氧气并消耗肿瘤细胞中过量的GSH,有效的缓解了肿瘤的乏氧和抗氧化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光动力治疗(PDT)和光增强的化学动力学治疗(CDT)效果。同时,CFNs具有高的横向弛豫率,可以作为优异的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综上,这种“All in One”纳米药物兼具了 PDT、光增强的CDT、PTT、MRI成像以及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功能,在癌症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2.高效的芬顿反应需要较强的酸性环境(pH=3~4),而肿瘤微环境只是弱酸性,因而CDT的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提高肿瘤部位的芬顿反应效率是目前CDT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具有光热/超声双重增强ROS产生性能的Fe2P纳米芬顿试剂(FP NRs),用于光声成像(PAI)和MRI引导的PTT和光热/超声增强的CDT。一方面,FP NRs在近红外二区窗口具有良好的光学吸收性质,表现出了优异的近红外二区光热转换性能。另一方面,FPNRs的芬顿反应效率在光热和超声作用下会显着增强。因此,FPNRs可以实现近红外二区激光和超声双重响应的深部肿瘤治疗。此外,FP NRs出色的光热转换效率和固有的磁学性质使其可以作为新型的PAI和MRI造影剂。这种新颖的基于金属磷化物的芬顿试剂不但实现了肿瘤部位高效的芬顿反应,而且还克服了传统PTT组织穿透深度有限和皮肤可承受激光功率低的问题。3.传统的Fe基芬顿试剂虽然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其苛刻的反应条件和较慢的反应速率极大的限制了其在CDT中的治疗效果,因此开发更适合肿瘤微环境的新型CDT试剂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挑战性。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可以在肿瘤部位原位产生磁共振信号的Cu3P纳米芬顿试剂(CPNCs),用于PAI和MRI引导的PTT和光热增强的CDT。一方面,CP NCs在近红外二区窗口具有良好的光学吸收性质,表现出优异的近红外二区光热转换性能。另一方面,Cu基类芬顿试剂比Fe基芬顿试剂具有更快的反应速率,且更加适合肿瘤微环境的弱酸性pH,而且其芬顿反应效率在光热作用下会进一步增强。最为重要的是,抗磁性的Cu+会和肿瘤微环境中过量的H2O2反应产生顺磁性的Cu2+,使其具有在肿瘤部位原位产生磁共振信号的能力。这种新颖的基于铜基金属磷化物的类芬顿试剂不但体现出高效的抗肿瘤效果,而且还克服了大多数MRI造影剂由于在肿瘤和其他组织中始终处于“ON”成像状态而导致的较差信噪比的问题。4.目前无机纳米药物进入体内难以降解代谢,从而导致其滞留时间长、易产生潜在毒性风险的问题是制约其临床转化的关键难题之一。基于此我们进一步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氧化和酸性双开关可降解的纳米诊疗试剂:Ni3P多孔空心纳米球(NiP PHNPs),用于PAI和MRI双模态成像介导的化疗和PTT。NiP PHNPs在近红外二区窗口具有良好的光学吸收,表现出优异的近红外二区光热转换性能。此外,NiP PHNPs出色的光热转换效率和固有的磁学性质使其可以作为PAI和MRI造影剂。最重要的是,NiP PHNPs的双开关降解性能使其可以完全降解、代谢出小鼠体外,降低了其在生物体中的潜在长期毒性。NiP PHNPs的多孔空心结构和酸性降解性能使其可以用作化疗药物的载体,具有按需可控释放药物的能力。5.设计开发无需外部能量激活即可选择性地在肿瘤部位产生大量ROS的高效可降解的ROS纳米药物对于基于ROS的癌症疗法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制备了磷脂包覆的Na2S2O8纳米颗粒(PNSO NPs)作为新型可降解的ROS纳米药物。PNSONPs在细胞内可以通过降解原位产生Na+和S2O82-,然后S2O82-将进一步转化为有毒的·SO4-和·OH。PNSO NPs产生ROS既不需要外部能量的激活也不会受肿瘤微环境中O2、H2O2含量和pH值的影响。最重要的是,PNSO NPs可以通过内吞作用绕过细胞的离子转运规则,将大量的Na+送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渗透压激增,细胞迅速破裂。而且,PNSO NPs引起的渗透压变化将进一步导致caspase-1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焦亡。所有这些作用都会导致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进而激活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6.为了同时兼顾纳米药物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我们进一步设计了一种可降解的具有多米诺效应的级联ROS纳米炸弹(ZnO2@Ce6/CaP@CPPO/BSA,命名为Z@Ce6/CaP@CB),其无需外部能量激活即可在肿瘤部位特异性的产生多种ROS。CaP壳和ZnO2核会在酸性刺激下逐级降解并释放Ca2+、Zn2+和H2O2。一方面,Zn2+可以通过抑制线粒体电子传输链(ETC)来增强内源性·O2-和H2O2的生成。另一方面,大量外源性H2O2的产生可以导致肿瘤细胞氧化损伤,并进一步激活CPPO介导的化学能激发的PDT。此外,ROS引起的氧化应激会导致细胞内Ca2+的过量积累,并进一步导致Ca2+超载诱导的细胞死亡。最重要的是,Z@Ce6/CaP@CB纳米炸弹的引入不仅可以实现对原发性肿瘤的高效治疗,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响应,实现对转移和复发肿瘤的抑制。

向世欣[7](2021)在《系统性研究B7家族蛋白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B7家族成员被鉴定为免疫反应的共刺激因子或共抑制剂,B7蛋白家族不仅结合相应受体所产生的信号在调节T细胞活化及效应性细胞因子分泌中起重要作用,还对免疫应答的适度进行、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B7家族成员在STAD(Stomach adenocarcinoma,胃癌)中的异常调节情况尚不清楚。因此,进一步研究这些分子在胃癌的生物学作用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T细胞活化异常所致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可为肿瘤免疫治疗思路提供新的方向。在这项研究当中,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了B7家族在胃癌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变化,以及其表达量水平与胃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我们对B7家族的差异蛋白进行了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和GO(Gene Ontology,基因本体论)分析,最终确定一个下游靶点并进行深入分析。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了相关临床组织样本分析B7家族成员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情况,并探讨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样本转录组数据来自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癌症基因图谱)和GTEX(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其中包括373个胃癌组织样本和205个正常样本。另外,临床随访数据可由TCGA数据库获得。我们在cBioPortal数据库中分析了B7家族成员在胃癌中的突变情况,B7家族成员表达量与DNA甲基化、拷贝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受B7家族成员影响的蛋白质。另外,我们还使用Graph Pad Prism 7、SPSS 22.0等软件用于数据统计分析。除此之外,DAVID(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注释、可视化和整合发现的数据库)还可用于研究KEGG信号通路和GO的富集分析,我们利用这个工具分别用于分析了B7家族成员下游信号传导途径和重要的代谢过程。同时,我们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中进行了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且统计计算和统计制图的工具R语言用于确定与下游蛋白的相关性。最后,我们利用160对胃癌患者标本的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分析检测了7个B7家族成员的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胃癌中B7家族功能表达异常。DNA甲基化和拷贝数变异可能都与胃癌的B7成员表达量异常相关。更重要的是,B7-H6基因表达量的高表达与患者总体生存良好显着相关。除此之外,B7家族成员主要影响胃癌中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信号通路,而TP53很有可能是该家族的重要靶标。我们进一步通过IHC(Immunohistochemistry,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了B7-1基因在胃癌中低表达和B7-H3,B7-H7基因高表达。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多数B7家族成员在胃癌中异常表达,发现B7家族通过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信号通路在胃癌中发挥效应。除此之外,B7-H6基因的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的生存有重要影响,这都强调了B7家族成员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且有助于设计未来的癌症治疗方案。

吉致,吴冰蕊,魏湲颜,江建海[8](2021)在《N-糖基化在肿瘤细胞逃逸CD8+T细胞中的意义和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异常糖基化结构,改变细胞功能,使其能逃逸机体细胞的免疫识别和免疫攻击,实现免疫逃逸。细胞膜表面蛋白的N-糖基化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干细胞特性等。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进一步证实,肿瘤细胞免疫检查点分子的N-糖基化,以及识别N-糖基化的动物凝集素在肿瘤免疫逃逸CD8+T细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PD-L1的N-糖基化能增强其自身蛋白质的稳定性,促进与其受体PD-1的相互作用,并且靶向PD-1、PD-L1蛋白N-糖基化的抗体,能够有效抑制肿瘤免疫逃逸和肿瘤发展。

冯祥汝[9](2020)在《基于聚氨基酸纳米凝胶载药体系的肿瘤化学免疫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该治疗方法旨在激活免疫细胞来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以此来达到抑制肿瘤进展,防止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目的。部分化学治疗药物能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而发挥免疫活化作用。但是,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很难产生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主要是由于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免疫抑制性细胞、细胞因子和酶,它们为肿瘤创造了适合生长的环境,使其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利用将化学治疗与免疫治疗相结合的化学免疫治疗方法,有望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利用化疗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释放肿瘤抗原和危险相关分子模式激活抗原提呈细胞。同时,免疫调节剂逆转肿瘤免疫抑制性的微环境,激活免疫细胞使其高效特异性杀伤肿瘤。两种治疗策略相联合,有效恢复免疫系统的监视功能,长期控制肿瘤进展,预防肿瘤转移与复发。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运载体系能够在多个方面提高肿瘤化学免疫治疗的效果:(1)改善药物的水溶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提高所包载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3)通过被动或主动靶向功能将药物递送至肿瘤部位,减少“脱靶”效应,降低在正常组织和器官中的非特异性聚集;(4)在肿瘤微环境刺激下响应性的释放所包载的药物,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从而增强协同治疗效果。另外,纳米粒子的体内药物运载效率受到其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如大小、形状、表面电荷、孔隙度和弹性等,设计合理的纳米载体能够显着延长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的半衰期、提高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富集并改善抗肿瘤效果。为此,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探索纳米凝胶内部交联成分含量对其体内行为的影响。我们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交联剂L-胱氨酸含量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L-苯丙氨酸-co-L-胱氨酸)(mPEG-P(LP-co-LC))纳米凝胶,根据组分聚合度分别命名为mEG-P(LP10-co-LC5)(NG10-5)、mPEG-P(LP10-co-LC10)(NG10-10)以及 mPEG-P(LP10-co-LC15)(NG10-15),以便筛选出药物运载效率最高的纳米载体。通过改变L-胱氨酸的含量改变纳米凝胶内部二硫键的数量,从而直接影响纳米凝胶内部的交联密度。三种纳米凝胶具有相似的表面电荷以及还原响应性释放特性,但是具有不同的粒径和药物内吞效率。其中,NG10-5粒径最小,被肿瘤细胞内吞的效率最高,经静脉注射后最先达到肿瘤部位。将模型药物阿霉素(DOX)包载到纳米凝胶中,NG10-5/DOX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最长,药物在肿瘤部位蓄积量最高,对小鼠4T1乳腺肿瘤的抑制效果最好。(2)载药纳米凝胶用于肿瘤化学免疫治疗。我们使用低剂量DOX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释放危险信号,促进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进行摄取、处理和提呈。与此同时,用1-甲基-色氨酸(1MT)抑制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活性,解除其对效应T细胞的抑制作用。为了改善1MT的水溶性,并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我们将DOX与1MT共同包载于NG10-5纳米凝胶中,在肿瘤还原性微环境刺激下释放两种药物。治疗结束后,调节性T细胞和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比例明显下降,肿瘤浸润CD8+T细胞比例升高。这一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策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表明具有临床肿瘤治疗的潜力。

李艳华[10](2020)在《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用于癌症免疫治疗》文中指出癌症的免疫治疗是继传统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一种革命性的癌症治疗方法,它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直接摧毁癌细胞转变为通过激活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许多触发免疫反应的免疫调节剂被开发并应用于癌症免疫治疗。但是,直接将常见的免疫调节剂注射到人体内,容易引起过度的免疫反应,危害极大。因此,开发诱导可控免疫反应的功能型的免疫调节剂,对癌症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纳米技术为开发功能型的免疫调节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传统的纳米医学相比,纳米给药系统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有以下优势。1)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将药物运送到容易被纳米颗粒靶向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组织中。2)可以通过修饰纳米药物载体来调节纳米颗粒与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3)纳米药物载体可以改善药物的药理特性,防止药物的过早释放和降解。4)纳米颗粒可以被设计成特异性响应的纳米药物载体,实现纳米颗粒的靶向给药,减少脱靶毒性。5)纳米颗粒的靶向给药,结合可控和局部药物释放,可以实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剂量节省或仅在预期的作用部位激活免疫疗法,从而减轻免疫疗法非特异性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发展基于纳米材料的功能性的纳米免疫调节剂,用于提高癌症的免疫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是非常有前景的。本论文基于碳酸钙、DNA四面体、二氧化硅、金属有机框架等多种纳米材料,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用于提高癌症的免疫治疗效果,具体包括:1.发展了一种肿瘤酸性响应、钙离子协同的纳米免疫制剂协同促进T细胞的激活并增强癌症免疫治疗。当纳米免疫制剂到达酸性的肿瘤微环境时,碳酸钙纳米材料分解释放出免疫刺激剂(Cp G ODNs和IDOi)和钙离子。Cp G ODNs负责激活树突细胞成熟进而增加免疫原性激活T细胞。IDOi能抑制色氨酸到犬尿氨酸的催化氧化过程,从而防止T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由于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复杂性,仅仅抑制一条免疫抑制的通路很难实现T细胞的重新激活。幸运的是,释放出的钙离子可以促进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进而与免疫刺激剂协同作用确保强烈、持续的免疫响应的发生。活体实验表明,我们设计的钙离子协同的纳米免疫制剂可以明显地抑制肿瘤的发展并由于长时间的记忆效应防止肿瘤的复发。这种免疫治疗的策略为临床治疗肿瘤并防止其复发提供了可能性。2.发展了一种功能化的DNA四面体纳米免疫调节剂来特异性触发内质网应激以增强癌症的免疫治疗。纳米免疫调节剂可以通过与磺胺受体结合定位到癌细胞的内质网中。然后葡萄糖的消耗和活性氧(ROS)的产生会引起强烈的内质网应激反应,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暴露肿瘤免疫原,促进树突细胞成熟,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浸润,进而强化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具备触发内质网应激功能的纳米免疫调节剂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α-PD-1)联合使用,对乳腺癌和黑色素瘤有显着抑制作用。3.发展了一种类似树突细胞的仿生纳米颗粒(DMSNs3@HA),通过协同激活T细胞并打破其免疫“刹车”来改善免疫治疗的效果。DMSNs3@HA由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纳米载体,抗CD3和抗CD28模拟树突细胞来激活T细胞,抗PD-1阻断PD-1/PD-L1的通路,透明质酸特异性靶向肿瘤组织。当静脉注射时,同时具备T细胞激活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DMSNs3@HA可以通过调控T细胞的行为引发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响应,达到“1+1>2”的治疗免疫抑制型肿瘤的效果。这种具有生物相容性、肿瘤靶向和类似树突细胞的仿生纳米颗粒有望推进免疫抑制肿瘤的免疫治疗。4.发展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策略用于乳腺癌的治疗。ZIF(DAC)-DOX中的阿霉素引起癌细胞发生ICD,进而引发三磷酸腺苷(ATP)的大量释放。在酸性和ATP存在的环境中,ZIF瓦解,其内部的亚胺键在酸性的肿瘤微环境中断裂,释放出地西他滨逆转癌细胞DNA甲基化,促进肿瘤的化疗。另外,发生ICD的癌细胞释放出大量的免疫原激起机体的免疫响应,从而招募更多的T细胞到肿瘤组织处,此时游离的地西他滨可以逆转T细胞的DNA甲基化,缓解T细胞耗竭和无能的状态。结合免疫阻断抑制剂,其引发的免疫响应预计可以对远端的肿瘤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

二、CTLA4-Ig的表达、修饰和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TLA4-Ig的表达、修饰和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IL-33修饰的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抗肿瘤及免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黑色素瘤
        1.1.1 流行病学
        1.1.2 治疗现状
        1.1.3 免疫治疗
    1.2 肿瘤干细胞
        1.2.1 肿瘤干细胞一般特征
        1.2.2 黑色素瘤中的肿瘤干细胞研究
        1.2.3 肿瘤干细胞——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1.2.4 肿瘤干细胞疫苗——靶向肿瘤干细胞免疫治疗
        1.2.5 靶向肿瘤干细胞多种免疫治疗潜在机制
        1.2.6 肿瘤干细胞疫苗潜在的抗肿瘤免疫机制
        1.2.6.1 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1.2.6.2 抗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作用
    1.3 IL-33
        1.3.1 IL-33 的免疫调节作用
        1.3.2 IL-33 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1.3.2.1 IL-33 对DCs的作用
        1.3.2.2 IL-33 对CD8~+T细胞的作用
        1.3.2.3 IL-33 在肿瘤疫苗中的潜在作用
        1.3.3 IL-33 在黑色素瘤中的研究
第2章 研究方案
    2.1 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的制备
    2.2 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效果评价
    2.3 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机制的研究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3.1.3 主要实验仪器
        3.1.4 实验动物
        3.1.5 实验相关细胞株
    3.2 方法
        3.2.1 细胞复苏、培养及冻存
        3.2.2 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选细胞
        3.2.3 测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
        3.2.4 总RNA的提取与逆转录
        3.2.5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 PCR)检测细胞的干性
        3.2.6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MHC I的表达
        3.2.7 IL-33 过表达基因腺病毒感染B16F10-CD44~+CD133~+
        3.2.8 肿瘤细胞灭活及细胞灭活后鉴定
        3.2.9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IL-33 的表达
        3.2.10 建立预防性动物模型
        3.2.11 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测
        3.2.12 DCs的诱导及鉴定
        3.2.13 检测疫苗促DCs成熟能力
        3.2.14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分离及脾脏中CD8~+T细胞比例及活性测定
        3.2.15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FSE染色
        3.2.16 检测疫苗对DCs激活CD8~+T细胞能力的影响
        3.2.17 测定疫苗对CD8~+T细胞免疫检查点及CD8~+记忆性T细胞的影响
        3.2.18 检测疫苗对CD8~+T细胞抗肿瘤效应分子的影响
        3.2.19 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杀伤能力
        3.2.20 测定黑色素瘤组织细胞中CD44,CD133的表达
        3.2.21 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3.2.22 统计学分析
第4章 实验结果
    4.1 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的制备
        4.1.1 B16F10-CD44~+CD133~+黑色素瘤干细胞的鉴定
        4.1.2 IL-33 过表达基因腺病毒感染B16F10-CD44~+CD133~+细胞
        4.1.3 黑色素瘤干细胞的灭活
        4.1.4 B16F10-IL-33 CD44~+CD133~+细胞灭活后鉴定及抗肿瘤疫苗制备
    4.2 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效果评价
        4.2.1 疫苗对荷瘤小鼠肿瘤大小的影响
        4.2.2 疫苗对小鼠肺转移的影响
        4.2.3 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4.2.4 小鼠生存期分析
    4.3 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机制的研究
        4.3.1 疫苗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DCs成熟
        4.3.2 疫苗增强DCs刺激CD8~+T细胞增殖的能力
        4.3.3 疫苗增强DCs启动CD8~+T细胞的能力
        4.3.4 疫苗对小鼠脾脏中CD8~+T细胞比例及活性的影响
        4.3.5 疫苗降低CD8~+T细胞免疫检查点的表达
        4.3.6 疫苗诱导脾脏CD8~+中心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
        4.3.7 疫苗增加脾脏CD8~+T细胞抗肿瘤效应分子的表达
        4.3.8 疫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杀伤能力
        4.3.9 疫苗降低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细胞CD44和CD133的表达
        4.3.10 疫苗对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细胞MHC I表达的影响
        4.3.11 疫苗促进小鼠血清抗肿瘤细胞因子的分泌
        4.3.12 疫苗增加小鼠肿瘤组织CD8~+T细胞的浸润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乳腺癌的危害及现状
    1.2 乳腺癌的病因学探讨
        1.2.1 导致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2.2 发病机制
    1.3 乳腺癌的分类、病理和分级
        1.3.1 组织学分类
        1.3.2 分级
    1.4 乳腺癌的临床症状和相应检查
        1.4.1 临床症状
        1.4.2 辅助检查
    1.5 乳腺癌的诊断
    1.6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1.6.1 手术治疗
        1.6.2 化学药物治疗
        1.6.3 内分泌治疗
        1.6.4 放射治疗
        1.6.5 生物靶向治疗
    1.7 免疫疗法,乳腺癌治疗新思路
        1.7.1 乳腺癌与人体免疫系统
        1.7.2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措施
    1.8 免疫检查点阻滞剂在乳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结果
        1.8.1 免疫检查点和肿瘤免疫逃逸
        1.8.2 靶向治疗CTLA-4 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8.3 用于PD-1/PD-L1靶向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9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1.9.1 乳腺癌的分子结构分析
        1.9.2 TNBC主动免疫疗法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观察指标
        2.1.5 评价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方案
        2.2.2 研究组行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治疗方案
        2.2.3 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
        2.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观察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3.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比于传统治疗对乳腺癌患者一般状态的影响
    3.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传统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3.4 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患者肿瘤大小的抑制作用
    3.5 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NBC与非TNBC复发的影响
    3.6 三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肝癌免疫微环境空间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肝细胞肝癌中存在免疫微环境异质性
    二,肝癌中T细胞亚群存在着显着的空间分布差异,交界区域表现出特殊的T细胞构成特点
    三,肝癌交界区富集双阳性T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分析
    四,交界区双阳性T细胞是肝癌中重要的预后因子,并存在于多癌种中并具有相近的表型
    五,单细胞测序分析深度解析肝癌双阳性T细胞的表达谱特点和生物学特征
    六,多维度分析肝癌交界区双阳性T细胞的谱系起源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在肿瘤学研究中的意义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
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展
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分类
4 ICIs在头颈肿瘤的研究进展
5 ICIs在头颈肿瘤中的发展方向
6 头颈肿瘤中的免疫治疗标志物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5)几种多功能无机光热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协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光热治疗
        1.2.1 热疗温度的选择与调控
        1.2.2 光学治疗窗口
        1.2.3 光热转换原理
    1.3 光热转换试剂
        1.3.1 贵金属材料
        1.3.2 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
        1.3.3 碳基材料
        1.3.4 二维材料
        1.3.5 有机小分子
        1.3.6 半导体聚合物
    1.4 基于PTT的协同治疗
        1.4.1 PTT协同化学治疗
        1.4.2 PTT协同放射治疗
        1.4.3 PTT协同光动力治疗
        1.4.4 PTT协同化学动力学治疗
        1.4.5 PTT协同热动力疗法
        1.4.6 PTT协同纳米酶治疗
        1.4.7 PTT协同基因治疗
        1.4.8 PTT协同免疫治疗
        1.4.9 PTT协同多模态治疗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数据分析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数据分析
第3章 稀土钒酸盐/贵金属异质结纳米材料的增强抗肿瘤光热治疗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CeVO_4/Ag的合成
        3.2.2 NdVO_4/Au的合成
        3.2.3 纳米复合物的光热效果
        3.2.4 纳米复合物的光热转换效率
        3.2.5 ·O_2~-检测
        3.2.6 ·OH检测
        3.2.7 细胞培养
        3.2.8 细胞相容性
        3.2.9 细胞毒性
        3.2.10 动物肿瘤模型
        3.2.11 肿瘤治疗实验
        3.2.12 体内、体外光热成像
        3.2.13 体内、体外光声成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eVO_4/Ag的表征
        3.3.2 NdVO_4/Au的表征
        3.3.3 材料的光热和光动力性能
        3.3.4 细胞相容性及细胞毒性评估
        3.3.5 光热/光声双模态成像
        3.3.6 活体光学治疗抑瘤效果评估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Cu_2MoS_4多功能级联生物反应器的抗肿瘤协同治疗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合成Cu_2O纳米球
        4.2.2 合成PEG修饰的Cu_2MoS_4(CMS)
        4.2.3 合成PEG修饰的CMS@GOx
        4.2.4 氧气检测
        4.2.5 谷胱甘肽(GSH)消耗检测
        4.2.6 羟基自由基(·OH)检测
        4.2.7 过氧化氢(H_2O_2)检测
        4.2.8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检测
        4.2.9 CMS光热转换效率
        4.2.10 细胞培养
        4.2.11 细胞内氧气检测
        4.2.12 细胞内GSH检测
        4.2.13 细胞内ROS检测
        4.2.14 细胞相容性
        4.2.15 细胞毒性
        4.2.16 树突细胞(DCs)体外刺激实验
        4.2.17 活体实验
        4.2.18 CD4和CD8T淋巴细胞检测
        4.2.19 细胞因子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4.3.2 材料的酶活性与光控性能
        4.3.3 材料的TME响应性与细胞毒性评估
        4.3.4 体外树突细胞成熟检测
        4.3.5 体内双边肿瘤治疗
        4.3.6 肺转移模型构建及治疗
    4.4 小结
第5章 结直肠肿瘤微环境激活Cu_2O@CaCO_3体系的协同肿瘤治疗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Cu_2O的合成
        5.2.2 Cu_2O@CaCO_3的合成
        5.2.3 Cu_2O@CaCO_3@HA的合成
        5.2.4 pH触发的Ca~(2+)释放
        5.2.5 Cu_2O的硫化
        5.2.6 Cu_2O硫化后的吸收
        5.2.7 Cu_2O硫化后的光热效果
        5.2.8 ~1O_2和·OH的ESR测试
        5.2.9 细胞培养
        5.2.10 MTT测试
        5.2.11 巨噬细胞极化
        5.2.12 小鼠体内生物分布和新陈代谢
        5.2.13 体内光热效果
        5.2.14 溶血实验
        5.2.15 体内协同治疗和抗肿瘤效果
        5.2.16 抗肿瘤免疫远位治疗效果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5.3.2 CCH的分解及体内新陈代谢
        5.3.3 Cu_(31)S_(16)的光转换性能和酶活性
        5.3.4 细胞层面抗癌效果
        5.3.5 巨噬细胞调控能力
        5.3.6 体内光热成像和抗肿瘤效果
        5.3.7 免疫激活检测
        5.3.8 远位肿瘤治疗效果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单原子Pd纳米酶的铁死亡诱导低温光热抗肿瘤治疗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计算方法
        6.2.2 数据分析
        6.2.3 PEG修饰的PdSAzyme的合成
        6.2.4 光热活动和光热转换效率
        6.2.5 POD模拟的酶活性和动力学分析
        6.2.6 GSHOx模拟的酶活性和动力学分析
        6.2.7 细胞培养
        6.2.8 MTT实验
        6.2.9 细胞成像
        6.2.10 细胞内GSH检测
        6.2.11 免疫印迹分析
        6.2.12 生物透射电子显微镜(Bio-TEM)成像
        6.2.13 动物模型
        6.2.14 体内抗肿瘤效果
        6.2.15 肿瘤组织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6.3.2 Pd SAzyme的光活性和酶活性
        6.3.3 Pd SAzyme的POD和GSHOx酶活性原理
        6.3.4 铁死亡促进PTT的机制
        6.3.5 Pd SAzyme体内抗肿瘤效果及机理研究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几种多功能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材料对传统抗肿瘤疗法的改善
        1.2.1 纳米材料增强药物递送
        1.2.2 纳米材料缓解肿瘤乏氧
        1.2.3 纳米材料用于放疗增敏
    1.3 基于纳米材料的热疗策略
        1.3.1 光热疗法(PTT)
        1.3.2 磁热疗法(MHT)
    1.4 基于纳米材料的活性氧治疗策略
        1.4.1 光动力疗法(PDT)
        1.4.2 声动力疗法(SDT)
        1.4.3 电动力疗法(EDT)
        1.4.4 化学动力学疗法(CDT)
    1.5 基于纳米材料的离子干扰治疗策略
    1.6 基于纳米材料的免疫治疗策略
        1.6.1 化疗介导的免疫治疗
        1.6.2 放疗介导的免疫治疗
        1.6.3 PDT介导的免疫治疗
        1.6.4 SDT介导的免疫治疗
        1.6.5 CDT介导的免疫治疗
        1.6.6 热疗介导的免疫治疗
第2章 具有调节肿瘤微环境能力的铁酸铜纳米诊疗剂用于协同抗肿瘤治疗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
        2.2.2 样品制备
        2.2.3 细胞外GSH的消耗
        2.2.4 细胞外Fe~(2+)的产生
        2.2.5 细胞外O_2的产生
        2.2.6 细胞外·OH的生成
        2.2.7 细胞外·O_2-的生成
        2.2.8 CFNs的光热性质和热稳定性
        2.2.9 CFNs的磁共振成像性质
        2.2.10 CFNs的细胞毒性
        2.2.11 细胞内O_2产生的检测
        2.2.12 细胞内ROS产生的检测
        2.2.13 细胞内GSH消耗的检测
        2.2.14 体外细胞层面的光热效果评估
        2.2.15 体外细胞层面的PDT和光增强CDT效果评估
        2.2.16 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评估
    2.3 结果讨论
        2.3.1 CFNs的合成与表征
        2.3.2 CFNs对TME的调控
        2.3.3 细胞外ROS检测及CFNs的光热性质
        2.3.4 CFNs的毒性实验及治疗机理
        2.3.5 CFNs的磁共振成像性质
        2.3.6 体内抗肿瘤评估
    2.4 小结
第3章 近红外二区激光/超声双重响应的Fe_2P纳米芬顿试剂用于深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
        3.2.2 PTMP-PMAA的合成
        3.2.3 FP NRs的合成
        3.2.4 FP NRs的光热性质
        3.2.5 FP NRs的摩尔消光系数和光热转换效率
        3.2.6 对苯二甲酸(TA)法检测·OH的产生
        3.2.7 亚甲基蓝(MB)法检测·OH的产生
        3.2.8 FP NRs的细胞毒性
        3.2.9 细胞内ROS产生的检测
        3.2.10 体外细胞层面的PTT和US/光热双重增强的CDT效果评估
        3.2.11 磁共振成像性质
        3.2.12 光声成像性质
        3.2.13 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评估
    3.3 结果讨论
        3.3.1 FP NRs的合成与表征
        3.3.2 FP NRs的光热性质
        3.3.3 FP NRs的ROS产生性质
        3.3.4 FP NRs的毒性实验及治疗机理
        3.3.5 FP NRs的光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性质
        3.3.6 体内抗肿瘤评估
    3.4 小结
第4章 原位产生磁共振信号的Cu_3P纳米芬顿试剂用于深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
        4.2.2 CP NCs的合成
        4.2.3 CP NCs的光热性质
        4.2.4 CP NCs的摩尔消光系数和光热转换效率
        4.2.5 亚甲基蓝(MB)法检测·OH的产生
        4.2.6 CP NCs的细胞毒性
        4.2.7 细胞内ROS产生的检测
        4.2.8 细胞内GSH消耗的检测
        4.2.9 磁共振成像性质
        4.2.10 光声成像性质
        4.2.11 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评估
    4.3 结果讨论
        4.3.1 CP NCs的合成与表征
        4.3.2 CP NCs的光热性质
        4.3.3 CP NCs的ROS产生性质
        4.3.4 CP NCs的毒性实验及治疗机理
        4.3.5 CP NCs的原位自生成磁共振成像和光声成像性质
        4.3.6 体内抗肿瘤评估
    4.4 小结
第5章 双开关可降解的多孔空心Ni_3P纳米球用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试剂
        5.2.2 NiP PHNPs的合成
        5.2.3 NiP PHNPs的光热性质
        5.2.4 NiP PHNPs的摩尔消光系数和光热转换效率
        5.2.5 阿霉素(DOX)的释放实验
        5.2.6 NiP PHNPs的细胞毒性
        5.2.7 体外细胞层面的化疗和光热效果评估
        5.2.8 磁共振成像和光声成像性质
        5.2.9 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评估
        5.2.10 NiP PHNPs的组织分布
    5.3 结果讨论
        5.3.1 NiP PHNPs的合成与表征
        5.3.2 NiP PHNPs的光热性质
        5.3.3 DOX的释放实验
        5.3.4 NiP PHNPs的毒性实验及治疗机理
        5.3.5 NiP PHNPs的磁共振成像和光声成像性质
        5.3.6 体内抗肿瘤评估
        5.3.7 NiP PHNPs的降解性质及代谢途径
    5.4 小结
第6章 Na_2S_2O_8纳米颗粒通过活性氧风暴和肿瘤渗透压激增触发抗肿瘤免疫治疗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试剂
        6.2.2 样品制备
        6.2.3 细胞外·OH的生成
        6.2.4 PNSO NPs的细胞毒性
        6.2.5 细胞内ROS产生的检测
        6.2.6 细胞内Na~+浓度的检测
        6.2.7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6.2.8 Caspase-1检测
        6.2.9 IL-1β的检测
        6.2.10 钙网蛋白(CRT)表达
        6.2.11 高迁移率基团蛋白B1(HMGB1)和三磷酸腺苷(ATP)的检测
        6.2.12 体外DC细胞刺激实验
        6.2.13 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评估
        6.2.14 肺转移模型评估
    6.3 结果讨论
        6.3.1 PNSO NPs的合成与表征
        6.3.2 PNSO NPs的ROS产生性能
        6.3.3 PNSO NPs的毒性实验及治疗机理
        6.3.4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6.3.5 体外DC细胞刺激实验
        6.3.6 体内抗肿瘤评估
        6.3.7 体内免疫应答
        6.3.8 肺转移模型
    6.4 小结
第7章 具有多米诺效应的纳米级联反应器用于抗肿瘤协同治疗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主要试剂
        7.2.2 样品制备
        7.2.3 Z@Ce6/CaP@CB的细胞毒性
        7.2.4 细胞内H_2O_2产生的检测
        7.2.5 细胞内~1O_2产生的检测
        7.2.6 细胞内·O_2-产生的检测
        7.2.7 细胞内Ca~(2+)和Zn~(2+)浓度的检测
        7.2.8 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评估
        7.2.9 肺转移模型评估
    7.3 结果讨论
        7.3.1 Z@Ce6/CaP@CB的合成与表征
        7.3.2 Z@Ce6/CaP@CB的降解性质和ROS产生性能
        7.3.3 Z@Ce6/CaP@CB的毒性实验及治疗机理
        7.3.4 体内抗肿瘤评估
        7.3.5 体内免疫应答
        7.3.6 肺转移模型
    7.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系统性研究B7家族蛋白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B7家族分子在胃癌中的综合性概述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N-糖基化在肿瘤细胞逃逸CD8+T细胞中的意义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肿瘤细胞的N-糖基化
2 N-糖基化对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调控
    2.1 PD-1
    2.2 PD-L1
    2.3 CTLA-4
    2.4 Tim-3
3 凝集素在肿瘤细胞逃逸CD8+T细胞中的调控
    3.1 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s
        3.1.1 Galectin-1
        3.1.2 Galectin-3
    3.2 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glecs
        3.2.1 Siglec-9
        3.2.2 Siglec-10
4 干预
    4.1 针对N-糖基化的PD-1/PD-L1
        4.1.1 靶向PD-1的岩藻糖基化
        4.1.2 靶向PD-L1的N-糖基化
    4.2 抑制半乳凝素和膜蛋白结合的化合物
    4.3 针对siglecs家族
5 总结与展望

(9)基于聚氨基酸纳米凝胶载药体系的肿瘤化学免疫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1.1.1 改善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1.1.2 细胞因子治疗
        1.1.3 治疗性肿瘤疫苗
        1.1.4 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1.1.5 免疫检查点抑制
    1.2 肿瘤免疫治疗面临的问题
        1.2.1 肿瘤的免疫原性差
        1.2.2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细胞和因子
        1.2.3 效应T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
    1.3 纳米技术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1.3.1 激活抗原提呈细胞
        1.3.2 激活T细胞
        1.3.3 调节肿瘤微环境
    1.4 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质对药物递送效率的影响
        1.4.1 粒径
        1.4.2 形状
        1.4.3 表面电荷
        1.4.4 表面亲/疏水性
    1.5 免疫治疗联合其他肿瘤治疗策略
        1.5.1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1.5.2 光疗联合免疫治疗
        1.5.3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
第2章 胱氨酸含量对聚氨基酸纳米凝胶体内外行为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
        2.2.1 主要试剂
        2.2.2 mPEG-P(LP-co-LC)的合成
        2.2.3 主要仪器
        2.2.4 纳米凝胶的表征
        2.2.5 合成Cy5标记的纳米凝胶
        2.2.6 载药纳米凝胶的制备
        2.2.7 体外药物释放
        2.2.8 体外细胞毒性
        2.2.9 纳米凝胶与载药纳米凝胶的细胞内吞效率
        2.2.10 药代动力学
        2.2.11 纳米凝胶和载药纳米凝胶的体内分布
        2.2.12 体内抗肿瘤效果
        2.2.1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三种mPEG-P(LP-co-LC)纳米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2.3.2 药物释放
        2.3.3 细胞内吞效率以及细胞毒性测试
        2.3.4 Cy5标记纳米凝胶的体内分布
        2.3.5 载药纳米凝胶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2.3.6 载药纳米凝胶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2.4 小结
第3章 ICD诱导剂联合免疫微环境调节剂的化学免疫治疗纳米药物
    3.1 前言
    3.2 实验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载药纳米凝胶的制备
        3.2.4 合成Cy5标记的纳米凝胶
        3.2.5 体外药物释放
        3.2.6 体外细胞毒性
        3.2.7 药代动力学
        3.2.8 载药纳米凝胶的组织分布
        3.2.9 Cy5标记纳米凝胶的体内分布
        3.2.10 Weste 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中IDO酶的表达
        3.2.11 DOX在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
        3.2.12 体内抗肿瘤效果与安全性评价
        3.2.13 DOX在体内引起4T1肿瘤发生ICD
        3.2.14 肿瘤组织中IDO酶活性以及细胞因子的表达
        3.2.15 免疫细胞的分离与检测
        3.2.16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G/DOX、NG/1MT以及NG/(DOX+1MT)的制备与表征
        3.3.2 NG/DOX、NG/1MT以及NG/(DOX+1MT)的药物释放
        3.3.3 NG/DOX、NG/1MT以及NG/(DOX+1MT)的体外细胞毒性
        3.3.4 载药纳米凝胶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发生ICD
        3.3.5 载药纳米凝胶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
        3.3.6 载药纳米凝胶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3.3.7 纳米药物在体内引起肿瘤细胞发生ICD
        3.3.8 1MT缓解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3.3.9 免疫细胞检测
    3.4 小结
第4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用于癌症免疫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癌症免疫治疗的介绍
        1.1.1 肿瘤抗原
        1.1.1.1 肿瘤相关抗原(TAA)
        1.1.1.2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1.1.2 抗原呈递细胞(APCs)
        1.1.2.1 树突细胞(DC)
        1.1.2.2 巨噬细胞
        1.1.2.3 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B细胞)
        1.1.3 T淋巴细胞(T细胞)
        1.1.3.1 细胞毒性T细胞
        1.1.3.2 辅助T细胞
        1.1.3.3 调节/抑制性T细胞
        1.1.3.4 记忆T细胞
        1.1.3.5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1.2 提高癌症免疫治疗的策略
        1.2.1 增加肿瘤免疫原、降低肿瘤免疫抑制
        1.2.1.1 修饰癌细胞
        1.2.1.2 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增加肿瘤免疫原
        1.2.1.3 癌细胞的免疫检查点抑制
        1.2.2 抗原呈递细胞(APCs)的激活和调控
        1.2.2.1 调节树突细胞
        1.2.2.2 调节巨噬细胞
        1.2.3 对T细胞的调节
        1.2.3.1 激活T细胞
        1.2.3.2 T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2.3.3 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
        1.2.3.4 下调调节性T细胞
        1.2.3.5 上调记忆T细胞
        1.2.4 对NK细胞的调节
        1.2.5 对其他免疫细胞的调节
    1.3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肿瘤酸性响应、钙离子协同的纳米免疫制剂增强乳腺癌的治疗并防止其复发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细胞系和动物
        2.2.3 纳米免疫制剂的制备
        2.2.4 Ca~(2+),IDOi和 CpG ODNs的释放
        2.2.5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2.2.6 流式细胞术
        2.2.7 淋巴细胞线粒体耗氧量(OCR)测定
        2.2.8 活体实验
        2.2.9 体内生物发光和成像
        2.2.10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aIPC的合成与表征
        2.3.2 酸性条件下CaIPC的溶解
        2.3.3 CaIPC的生物相容性
        2.3.4 免疫激活
        2.3.5 活体肿瘤治疗实验
        2.3.6 免疫记忆效应的研究
        2.3.7 肿瘤复发实验
    2.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DNA四面体的纳米免疫调节剂通过引发内质网应激暴露免疫原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细胞系和动物
        3.2.3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3.2.4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实验
        3.2.5 内质网共定位实验
        3.2.6 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
        3.2.7 内质网应激和ICD的研究
        3.2.8 体内肿瘤靶向实验
        3.2.9 树突细胞成熟与抗原呈递
        3.2.10 活体肿瘤治疗实验
        3.2.11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3.2.12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d@Gox-Ts G@C的合成与表征
        3.3.2 Td@Gox-Ts G@C催化性能的研究
        3.3.3 内质网共定位
        3.3.4 细胞内H2O2积累的可视化成像
        3.3.5 内质网应激的研究
        3.3.6 钙网蛋白(CRT)的可视化成像
        3.3.7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可视化成像
        3.3.8 体内肿瘤靶向实验
        3.3.9 活体水平内质网应激和ICD的验证
        3.3.10 树突细胞的成熟与抗原呈递
        3.3.11 活体肿瘤治疗效果研究
    3.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一种类似树突细胞的仿生纳米颗粒增强T细胞活化用于乳腺癌的免疫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细胞系和动物
        4.2.3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4.2.4 T细胞激活实验
        4.2.5 活体肿瘤治疗实验
        4.2.6 活体成像实验
        4.2.7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4.2.8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MSNs3@HA的合成与表征
        4.3.2 DMSNs3@HA的生物相容性
        4.3.3 T细胞激活实验
        4.3.4 体内肿瘤靶向实验
        4.3.5 活体肿瘤治疗效果的研究
    4.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策略用于乳腺癌治疗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细胞系和动物
        5.2.3 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5.2.4 ZIF的溶解实验
        5.2.5 药物的装载和释放
        5.2.6 细胞治疗实验
        5.2.7 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验证
        5.2.8 活体肿瘤治疗实验
        5.2.9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ZIF(DAC)-DOX的合成与表征
        5.3.2 ZIF的溶解
        5.3.3 DOX的释放
        5.3.4 细胞治疗实验
        5.3.5 细胞免疫原性死亡的验证
    5.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致谢

四、CTLA4-Ig的表达、修饰和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IL-33修饰的黑色素瘤干细胞疫苗抗肿瘤及免疫机制研究[D]. 尹起亮. 吉林大学, 2021
  •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观察[D]. 鹿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3]肝癌免疫微环境空间异质性研究[D]. 郑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D]. 王明明.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几种多功能无机光热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协同应用[D]. 常梦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几种多功能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性能的研究[D]. 刘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系统性研究B7家族蛋白在胃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 向世欣.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8]N-糖基化在肿瘤细胞逃逸CD8+T细胞中的意义和机制[J]. 吉致,吴冰蕊,魏湲颜,江建海. 生命的化学, 2021(02)
  • [9]基于聚氨基酸纳米凝胶载药体系的肿瘤化学免疫治疗研究[D]. 冯祥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功能纳米生物复合物用于癌症免疫治疗[D]. 李艳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CTLA4-Ig的表达与修饰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