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域水面冷却对流过程数值试验

养殖水域水面冷却对流过程数值试验

一、养殖水域水面冷却对流过程的数值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潘安东[1](2020)在《内融式蓄冰系统实际运行性能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空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促使夏天空调制冷负荷用电占整个城市用电的比例不断上升,加剧了电网负荷压力。冰蓄冷空调是一种能够对电力负荷进行移峰填谷的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电费支出,还可以减轻夏季城市电网负荷压力,是电力调峰的重要手段。对冰蓄冷空调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优化蓄冷系统性能,更高效地消减电负荷高峰,解决电力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内融冰式蛇形盘管装置的蓄冰、融冰性能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冰蓄冷运行设备和自控系统相关数据参数,对影响系统蓄冰、融冰性能的诸多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及理论分析。实验研究通过焓差分析,得出室外空气湿度对系统夜间蓄冰效率影响较大。根据夏季设备运行数据记录对比,得出当冰槽冰量低于15%时,蓄冷系统释冷率显着下降。对蓄冷系统蓄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冰槽的换热规律进行描述。同时对冰槽盘管内乙二醇的受迫对流过程进行传热分析,得出影响蓄冷系统融冰后期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对流换热系数随着努谢尔特数的数量级增长不断加大。通过引入?的概念,从?损失的角度对提升蓄冷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对冰蓄冷系统制冷机组进行?损失计算,得出压缩机的?损失最大,?损失率达到49.03%,冷凝器的?损失率为28.23%。从设备运行维护的角度,对蓄冷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部分故障进行汇总,重点对清洗冷凝器水垢后的蓄冰效率进行对比记录,得出每年清洗冷凝器水垢后可提升蓄冷系统约5%的蓄冰能力。最后,根据冰蓄冷空调系统多年的实际运行效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设计阶段与实际运行阶段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北京市节能设备补贴和合理的峰谷电相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北京地区采用冰蓄冷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同时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王頔[2](2020)在《基于多孔介质的中微尺度城市滨水区风场模拟及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在带来城镇建设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城市里大量的人为排热排放导致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受到剧烈的影响。热岛效应是人类活动对城市气候产生的最显着的影响之一。较高的城市环境温度严重影响着公民的生活和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城市通风不仅能够缓解城市扩张、建筑高度和密度的增加造成的热岛效应,还能够释放城市中的各种污染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在城市中,水体同样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成为城市“冷源”。由于水陆下垫面的热力性质差异而产生的水陆风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中的空气流通。河流型风道的构建是城市通风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型风道的研究与探讨已经成为城市风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首先在总结城市通风和水体气候效应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技术手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河流提出了改进的风环境定量模拟方法,模拟分区层面的城市风环境。同时,通过拟定的实测方案,与分环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以此验证模型的精确度。其次,本研究通过分析风环境规划案例,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风环境规划层析进行分解,并提出各层次的定量研究技术方法。针对中微尺度的3个层次提出风环境规划目标级定量模拟框架。再次,研究以杭州京杭运河(拱墅段)的典型区域为案例,将其城市建成环境简化为多孔介质模型,利用改进的风环境定量模拟方法对该区域的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类型城市空间的通风性能,并提出优化策略。再根据模拟结果对通风潜力较差的街区进行细化模拟,分析风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后,从国土空间规划转型的角度提出中微尺度风环境规划和设计框架,确定风环境评估、风环境分区、控制指标与优化策略的工作方法,并对城市滨水区提出了相应的规划与策略。

凡仁福[3](2020)在《潮流和波浪对浅海底边界层湍流与沉积物输运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浅海底边界层的强湍流运动是区别于大洋环境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影响颗粒物输运,进而调控上层营养物质的补充,对海洋初级生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黄海西部黑泥湾海域和课题组积累的遍及东中国陆架海域的多个坐底ADV流速和悬浮物浓度(SSC)声学反演观测数据,本文研究了潮流和波浪作用下底边界层湍流与沉积物输运的机理,建立了陆架海底拖曳系数(Cd)的参数化方案。针对潮流和波浪作用下底边界层内的长时间连续高频观测数据,本文采用了新的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同步压缩小波变换法对脉动流速和同步声学反演获得的SSC脉动进行波-湍分解,分别提取出波浪和湍流成分的流速、SSC时间序列。对于大量湍流能谱数据分析,建立了一种自动识别Kolmogorov“-5/3”惯性副区的方法。统计数据分析得到了惯性副区与潮流和湍流强度的关系,对利用AD2CP进行湍流剖面观测的参数设定提出了建议。对8个锚碇站收集的ADV数据进行波-湍分解,估算潮流和波浪对Cd的贡献(分别记为Cdt和Cdw)发现:Cdt和Cdw均非恒定常数,Cdt与水深也无明显的关系;Cdt随底层潮流流速(Ur)增加而减小,可用湍流雷诺数(Rer)参数化;Cdw随波浪增强而增大,可用底波浪轨道速度(Uw)参数化;参数化公式可表达为Cd=0.395Rer-0.518+0.010(Uw/Ur)1.622。在较强的动力状况下,采用恒定的Cd=0.0025比本文提出的参数化公式所估计的底潮能耗散相对偏高。通过对黑泥湾观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筏式海带养殖、潮流、波浪及SSC对底边界层湍流的影响。研究表明:(1)海带养殖使流速和湍流雷诺应力减小,对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影响小;(2)底边界层湍流主要由流速剪切产生,波浪对湍流雷诺应力无影响但会使湍动能耗散率增大;(3)底边界层出现的高SSC未抑制湍流变化;(4)潮流和波浪作用下底边界层湍动能和波浪扰动能的生成与粘性耗散处于局地平衡状态(Pt+Pw=ε)。利用现场和遥感观测分析了黑泥湾近岸沉积物水平输运与再悬浮过程。当SSC锋面存在时,往复潮流水平对流输运引起SSC的涨-落潮不对称。涌浪引起了更强烈的沉积物再悬浮,SSC呈现出涨-落潮对称。波浪影响显着阶段,底边界层颗粒物向海输运的净通量较大,意味着大量沉积物再悬浮后会被潮流输运离开,可能发生局地海底侵蚀。陆架潮流占优动力环境下,粘性沉积物的起动与沉降临界应力分别估计为0.208 N m-2和0.188 N m-2。

邹海波[4](2020)在《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统计分析与个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夏季水域面积约3800 km2。鄱阳湖的湖效应降水不仅常常诱发或加强湖区暴雨,造成严重灾害,还给湖区天气预报带来困难。虽然对北美五大湖和大盐湖湖效应降水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但鄱阳湖的地理位置比北美五大湖和大盐湖偏南约1000 km,湖体周围环境和大气环流背景等也与北美湖泊明显不同,且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基于此,本文利用鄱阳湖地区的雷达、铁塔、探空、自动气象站等观测和大气环流资料,首先统计分析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气候特征和有利环境条件,然后通过湖效应降水典型个例的观测和模拟分析,探究湖效应降水的形成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气候特征。通过对2010-2018年间653687张雷达反射率图的分析,发现184次湖效应降水,其中激发型湖效应降水出现105次,占57%,持续时间多为2-3h。加强型湖效应降水出现79次,占43%,持续时间也多为2-3h。激发型主要发生在6-8月,其中7-8月最多;加强型主要发生在4-6月,其中6月最多;两类湖效应降水在晚秋和冬季都很少发生。激发型主要发生在13:00-01:00(世界时,下同),加强型的日内变化规律不如激发型显着,相对高发时段为16:00-00:00。(2)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环境条件。激发型湖效应降水主要发生在低槽型(44.7%)、西太副高边缘型(34.3%)和平直西风型(15.2%)三种环流背景下,加强型主要发生低槽型(50%)和平直西风型(40%)两种环流背景下。低槽型对应500 hPa上鄱阳湖位于低压槽前或槽后,低层950 hPa上湖区多为偏南气流,温度平流弱;西太副高边缘型对应500 hPa上鄱阳湖位于西太副高主体北侧、南侧或西侧边缘,低层950 hPa上湖区多为偏南风或偏东风气流,温度平流弱;平直西风型对应500 hPa上鄱阳湖湖区位势高度等值线近似平行于纬度线,低层950 hPa上湖区为偏东风或偏南风气流,温度平流弱,且湖体周围存在风速辐合或风向切变。60%以上激发型和加强型的2 m至850 hPa间陆气温差都位于6-10℃,激发型的平均温差为8.3℃,约比加强型高约1℃。在对流不稳定条件上,激发型发生条件高于加强型,其中97.8%(79.5%)的激发型(加强型)发生在地面至850 hPa之间有对流不稳定层结时,37.8%(28.2%)的更是发生在整个低层(850 hPa以下)为对流不稳定层的环境中。(3)2015年8月12日18:00-13日02:00激发型湖效应降水过程的研究。鄱阳湖位于500 hPa东北西南向低压槽前的相对平直的西风带中,925 hPa为弱偏东气流,伴有弱温度平流,且地表至700 hPa为对流不稳定层,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较大,抬升凝聚高度LCL值较低。环境条件有利于对流的发生发展。夜间,鄱阳湖与周围陆地之间的湖陆温差超过4℃,激发出向湖体中心辐合的湖陆风环流,并在有利环境条件中触发对流,形成激发型湖效应降水。数值模拟试验很好地再现了此次激发型湖效应降水过程,并验证了湖陆风环流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鄱阳湖被耕地替代的敏感性试验没有模拟出明显的湖陆风环流,也没有再现这次激发型湖效应降水过程。(4)2015年5月13日12:00-16:00加强型湖效应降水过程的研究。鄱阳湖位于500 hPa南支槽前的小浅槽中,925 hPa为西南风急流和弱暖平流,且925-850 hPa为对流稳定层,CAPE较小,对流抑制能CIN为183 J。环境条件不太有利于对流的发生发展。日落后,在鄱阳湖以西发展的对流的前部东移经过鄱阳湖,蒸发和冷池以及辐射冷却共同作用造成鄱阳湖周边陆地剧烈降温,湖陆温差达到6℃左右,形成了湖陆风环流,并加强低层气流向湖体中心的辐合抬升。此外,湖体对上空边界层内大气加热约为1.2℃,加湿约为0.48 g kg-1,相当于增加露点温度0.5℃,从而增加地面至925 hPa间假相当位温,破坏925-850 hPa间对流稳定层结,形成了地面至700 hPa间深厚对流不稳定层,使环境条件从不太有利于对流发生变为有利于对流的发生。控制性试验和鄱阳湖被耕地替代的敏感性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此次加强型过程的上述形成机制。(5)不同参数化方案对鄱阳湖湖效应降水模拟的影响研究。对WRF模式中常用的5种陆面模式(TD、Noah、RUC、Noah-MP、PX)和4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NN2、MYJ、QNSE)的不同组合的模拟分析发现,YSU与Noah、MYNN2与Noah、MYJ与RUC、QNSE与RUC、YSU与Noah-MP和MYNN2与Noah-MP的组合能较好地模拟出激发型鄱阳湖湖效应降水过程。

佘格格[5](2019)在《火电厂排水影响下的河道水体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大,火电厂的装机容量日益增加。用于冷却发电厂发电机组的废水将大量热量带入接受水体。热量除通过大气扩散外还在水中扩散,并与河流水体掺混,使得受纳水体局部温度升高。首先对天然河流来说,温度变化势必会对其水质和生态造成改变,对水生生物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其次,如若取排水口布置位置不当,热水会降低机组效率甚至威胁电厂安全。因此,对电厂温排水热影响的准确预测是合理设计取排水口布置的基础,也是对河流进行环境生态评价工作的重要保障。对于电厂来说,排水口设定方案的主要原则是选择经济上可行的方式来降低电厂温排水对电厂取水口以及受纳水体的温升影响。排水口布置方案包括以下因素:取水口与排水口的相对位置、排水口的排水方式和结构形式等。规划设计取排水方案要解决的问题可归结为模拟温升影响,确定最优工程布置。本文以江西地区某火电厂及所在河流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合适的水动力模型,建立了三维温度扩散数学模型,并使用相似的工程实际测量和计算数据对比计算验证了模型。对各个季节特征流量下的三种不同排水口位置方案温度扩散情况进行计算,并且对于同一排水口处设置了不同的出流角度。通过分析多种运行工况下河流表面温升分布、典型剖面和典型垂线温升分布,经比较优选排水口布置方案,为电厂排水口设计提供参考。本次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选取的火电厂工程运行后,在秋季时拟建工程实施后流速的变化值及变化范围最大,工程附近局部区域前后流速增加的最大值为0.25m/s,流速增加在0.05m/s的影响范围位于排水口下游约975m及横向宽度420m的范围内。排水口附近表层水流流速较大,横向流速较小,总体来说温排水水量对河流的水流运动影响较小。2)在给定的排水角度下,同一排水口位置处温升范围受河道径流流量影响,温排水沿岸扩散长度及离河岸方向扩散宽度有所差别。河道流量较小时温排水温升范围达到最大,排水口附近温度分布沿着纵向和横向扩散较为剧烈。河道流量较大时排水温升范围较小,排水口附近水域主要以横向扩散为主,且温升线会向排水口上游运动接近取水口位置。当排水口位置改变时,温水在河道中的扩散受河岸边界条件的影响。随着温排水沿岸扩散后,等温线会与河道趋近于平行。3)改变排水口布置角度,河道流量较大时排放角度对于温排水影响范围作用较小,河道流量较小时来流作用减弱,排放角度的影响显着。根据计算情况,在取水口位置2且出流角度为56°时温排水影响范围能够被有效控制。

彭尔兴[6](2018)在《微生物产气降饱和度法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降饱和度是一种新型的可砂土液化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对可液化土层中引入少量气泡,降低土体饱和度,当可液化土层受到震动荷载时,土体中的气泡可以有效减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升高趋势,从而达到提高土层抗液化能力的效果,减轻地震产生的液化震害。该方法不仅可以在新建工程中使用,还可以对既有建筑物或构造物下液化地基进行处治。微生物气泡法主要利用微生物反硝化反应生成氮气,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且在土体中的溶解度低,因此微生物气泡法非常适合于降低可液化地基饱和度。现阶段国内外对微生物气泡法降饱和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已有成果难以指导工程实践。因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生物产气降饱和度法处理既有建筑物下可液化地基的机制研究》(51878158)和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微生物气泡法处理可液化砂土地基加固机理与设计理论》(KYLX150158),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微生物气泡降饱和度法处理可液化砂土地基的机理和应用进行研究。全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脱氮试验比选确定施氏假单胞菌为产气菌种,为探究利用施氏假单胞菌反硝化作用产氮气降低砂土饱和度的可行性,并对该菌反硝化作用条件与土体中产气效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碳源对硝酸根和亚硝酸根还原率的影响,温度与pH值等对其初始停滞期、平均产气速率、最终饱和度等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碳源与适用温度和pH区间。柠檬酸钠为施氏假单胞菌的最优碳源,该菌种产气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pH值范围为79。微生物菌悬液的碳氮比和总有机碳浓度是饱和度降低程度的控制指标,且土体饱和度降低程度与菌悬液碳氮比呈线性关系。与现有微生物产气法相比,施氏假单胞菌具有平均产气速率快、初始停滞期短,工艺简单等特点。(2)通过三轴试验分析了饱和度对砂土强度特性的影响。静力作用强度特性方面,随着饱和度的降低,含微生物气泡高饱和度试样在不排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软化向应变硬化转变,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升高和超静孔压降低,非稳态线斜率绝对值增加,试样抗液化性能增强,且在高饱和度范围内液化势指数的变化非常敏感。动力作用强度特性方面,随着饱和度降低,动强度曲线明显上移;在当饱和度介于100%94.3%的高饱和度条件下,抗液化强度比随着饱和度的降低而降低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同一应变水平下,随着饱和度降低,动弹性模量降低阻尼比升高;随着应变的增大,饱和度影响衰弱。最后基于饱和度控制理论确定了处理可液化砂土的临界饱和度。(3)通过小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饱和度对模型砂土地基动力响应的影响。正弦循环荷载作用下,超孔隙水压力最大值随试样初始饱和度的降低而减小且最大孔压比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减小;试样最终沉降和沉降速率均随着饱和度的降低而降低;加速度放大系数随试样饱和度的减小而减小,体现出明显的震动衰减效果;试样不同深度处的侧向变形随着饱和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台面加速度增大会减弱降饱和度对模型砂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试样体应变随试样的平均孔压比增加而增加,呈明显幂函数关系,且随着饱和度的不同而改变。当孔压比小于0.2时,体应变随试样的平均孔压比增加变化不明显。当孔压比大于0.2时,体应变随试样的平均孔压比的增加速率随饱和度的减小而减小。(4)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外界条件下微生物气泡在土体孔隙水中的稳定性。静水条件下,对微生物气泡加固后的圆柱试样进行连续72周观测,试样饱和度由84.5%升高至85.1%,仅升高0.63%。渗流条件下,当水力梯度一定时,土体的饱和度和渗透系数分别在初始一定时间内增加和减小,并均最后趋于恒定值。渗流量和饱和度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并结合试验现象确定气泡是以溶解相排出土体。通过对渗流条件下试样渗透系数和孔隙比的变化进行分析,推测微生物气泡运移和微生物菌体运移是影响试样渗透性降低的主要原因。震动条件下,经过40000余次循环之后,(1((6)/(1((60)由1.0下降至0.95,有少量气泡溢出土体。(5)利用TOUGH2软件对在可液化地层注入微生物浆液和产气降低饱和度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由于微生物气泡产生较慢并且产量一定,当细菌产气完成后降饱和度区域为“水滴形”,所以应该综合横向影响范围、竖向影响范围和影响范围内饱和度分布等指标对降饱和度区域进行描述和分析。由各因素对横向和竖向影响范围的敏感性分析可知,注浆量对降饱和度横向影响范围最为敏感,孔隙率对降饱和度竖向影响范围敏感性最高。

石峰[7](2018)在《近海复杂动力条件驱动下生境季节性变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海洋自然动力条件下水体生境演化过程的前沿科学问题,许多学者对该领域进行了研究。黄渤海是我国重要的近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现象描述-机制分析-数值模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基于区域海洋模式系统(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ROMS),耦合设计动力模块和生态模块。动力过程依据流体动力学经典的Navier-Stokes方程对物理过程进行数学描述;生态模型根据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点,在建立能够良好地再现水动力模型为生态模型提供可靠背景动力场的基础上,选取必要生态过程的关键要素,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北部近海海域可考虑复杂因素条件的生态动力模型,并使用不同时空尺度的多源观测资料对所建立的模型了一系列充分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我国近海生态动力过程的基本特征。模型可以用于相关海域水动力特性和生态环境演化过程及其规律的分析与研究,具有较强的科学意义和基础应用价值。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大范围计算结果的潮位提供,对潮波垂直运动过程进行逐时调和分析,模拟并验证了中国北部近海潮波的波动过程,给出了半日M2、S2和全日K1、O1四个主要分潮的传播和分布特征。模拟结果成功再现了计算海域的四个半日分潮无潮点和两个全日分潮无潮点。无潮点周边振幅最小,海湾的波腹区振幅最大;经向波动小于纬向波动,类似开尔文波的传播形态;前进波围绕无潮点逆时针向左独立旋转运动。(2)通过对比验证的逐月海表面温度场的时空演化过程看出,海表温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区域性空间分布和季节性变化的特征。其演变过程主要受太阳辐射、黑潮、沿岸流、上升流温度输送和河流径流等多种要素的影响。冬季期海表温度分布稳定,自北向南升高,南北温差可达25℃以上;春季期和秋季期海表温度呈现过渡型分布形态,月变化小;夏季期升温明显,温度分布结构复杂,最高海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度普遍在18℃以上,存在冷水带结构。(3)南黄海具有独特的海槽地形,受季风等海面上层热力状况影响,是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海区。从动力模式计算结果看:域内流场结构复杂,风应力、潮动力和热力强迫条件是主要的驱动力,影响南黄海环流水平和垂向结构、上升流分布等动力过程以及海表温度、温度锋面等热力过程。七月欧拉余流场表层结构符合Ekman风海流的特征;5 m层流向与表层流向相反、环流特征显现;20 m层流速继续减小,逆时针环流结构更为明显;底层环流结构消失。夏季期余流起着重要作用。(4)通过拉格朗日粒子追踪对比试验,进一步选取33.75°N断面,定性地描述了南黄海断面尺度铅垂方向物质输运的线路轨迹。探讨了物质输运过程对风应力、潮动力、环流水平和垂向结构、旋涡、上升流的等实际动力环境要素和密度分布、垂向断面温度等热力要素的动态响应,更好地理解了环流的主驱动力。揭示了环流对南黄海内部的物质输送和能量传递起到关键作用;同时,次级环流和旋涡对粒子轨迹呈现波动性的调整作用。(5)根据生态要素的属性特征和转化循环过程,建立了黄渤海海域生境演化过程与海洋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温跃层生消过程是黄渤海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垂向温度层化结构;叶绿素浓度具有显着季节转换的气候态特征,其双峰结构特征在理论上与季节性层化理论相符合;营养盐浓度与叶绿素浓度存在反向变化的关系,且呈现年周期变化特征。

崔丹丹[8](2018)在《水下柔性太阳能聚光技术及其PV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约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二,它不但包含了丰富的生物资源,而且对全球的气候及环境有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对海洋探索研究的深入,水下工作装置日益增多,装置的能量补给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在能源匮乏的今天,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水下工作装置提供补给更具现实意义。海洋中蕴含了丰富的太阳能、潮汐能、温差能等,其中潮汐能和温差能的利用受到区域限制,而太阳能遍布海面,能量密度最高。当太阳光进入海水后会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而不断衰减,但海水中“透光窗口”的存在证明光线在水下还是可以被有效利用的。随着光线能量被逐渐吸收,为了增大能量密度,需要采用聚光技术。另一方面,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陆面上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水中聚光发电的研究还甚少,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水下柔性太阳能聚光及水下聚光PV发电的概念,并为此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首先,本文介绍了水下柔性聚光器及其PV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选取ETFE膜结构材料和Ga As电池板,完成系统的整体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仿真,分析了水下柔性聚光器及其PV系统的工作性能。其中,膜结构在均布载荷情况下变形曲线为圆弧,利用Light Tools模拟聚光器在不同变形率和光线入射角时聚光器的聚光性能。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热理论计算和仿真,得到其在水环境中的热扩散远优于在空气中。从海面入射光出发,分析了光能在海水中的传播和衰减,得出不同海水深度情况下系统效率先迅速下降之后趋于平缓的趋势。然后,搭建柔性聚光器测试平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首先对聚光器膜结构的变形情况进行测试,通过Light Tools对测试结果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聚光器聚光性能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相同。分析单面和双面聚光器分别位于空气和水环境中的聚光焦距和光斑大小,得到结果和仿真结果非常接近;并利用CCD相机和MATLAB程序分析光斑能量分布随变形率和入射角的变化。最后,搭建了聚光光伏(CPV)系统,测试得到在聚光器不同条件下光伏电池板的性能参数。分析得到水下柔性聚光器及其PV系统在水环境中输出电流电压优于其在空气中,且工作性能稳定,验证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可根据该实验和仿真得到的结果对大型装置进行模拟和进一步的应用。

王敏敏[9](2017)在《基于大涡模拟的海冰悬浮两相流研究》文中提出了解全球气候系统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对极地的气候进行模拟。而其中,北极的海冰作为北极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热量收支过程中占有重要的研究地位。在全球普遍变暖的背景下,北极的气候系统正在发生着非常显着的变化。而影响极地海洋边界层的因素主要包括海冰运动、浮冰、冰间水道、海冰粗糙度等。研究表明,有两个过程是控制海冰的属性:动力学过程,它使冰变形、引起水道破裂或冻结;而热力学过程主要控制着冰盖峰的消融。本文呈现了一种新的海冰模型,并且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结合大涡模拟方法(LES)制定出了适当的海冰校正模型。数值实验是通过将大涡模拟(LES)耦合到海冰模型来实现的,以此研究北极冬季海洋边界层的浮冰动力学和海冰运动。浮冰的浓度使用的是OS版本模型(Omstedt和Svensson,1984)。冰晶体半径和生长速率被设定为恒值,并且还将温度和盐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素考虑进去。本文仿真的浓度结果与前人文献数据相类似。浮冰的浓度分布会受到海冰运动的影响,当海冰在海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时,浮冰浓度以细胞模式分布,但是这种分布将被由海冰运动引起的海流所破坏,浮冰的浓度以条纹的形式进行分布,而条纹则与水流的方向保持一致。在这个模型中,考虑到地球旋转,海流在水平方向会产生偏转。海冰粗糙度在涡流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海冰运动引起的夹带流影响了涡流,并对冰晶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也有显着影响,而冰晶体的上升速度和冰浓度的源项系数也会影响浮冰的动力学。温度和盐度一直是海冰模拟研究的两个关键变量。本文还就温度和盐度在海-冰相互界面的变化影响作了相关讨论,通过改变海冰运动速度后,比较盐度、温度对不同速度的反应来说明表面海冰速度的影响作用,海冰的存在隔离了热通量与海洋表面的传输,海冰的运动加快了垂向温盐输运,温盐梯度减少。此外本文还着重讨论了热盐通量在垂直方向上的输运情况。模拟结果显示海冰运动会导致温盐流的滚动循环加快。

吴君婧[10](2015)在《非均匀复杂下垫面下一次强对流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于雷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触发、组织与演变的研究是中尺度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沿课题,同时也是目前气象业务预报中一个实际难题,相关问题的研究非常复杂。本文着重关注梅雨锋锋面系统影响下,复杂非均匀下垫面对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影响,通过高精度数值模拟及四组下垫面敏感性实验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此次降水过程中下垫面影响强对流发生发展的途径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海陆交界下垫面的作用主要由海陆间的热力与动力差异造成。海陆风环流利于沿海地区大气低层产生辐合带,造成气流的辐合抬升,同时加大了沿海地区的低空风切变,为强对流的触发与加强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海风利于水汽向陆地的输送,改变低层水汽场的分布,为强对流的维持与发展提供有利的水汽条件。但另一方面,海陆风环流加速了海洋气团与陆地气团的热力与动力交换,增加了边界层的静力稳定度。陆地下垫面在日间迅速增温,大气低层感热通量在正午之前不断增强,对流有效位能在近地层聚集,在此有利的对流触发条件下,局地对流快速发展。三组敏感性实验结果均表明,陆地面积越大,日间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值越大,对流发展越旺盛,相应边界层顶的高度也越高。地形对锋面雨带强度的影响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山体地形通过对低层风速的阻挡作用,改变低层风速与风向,使得进入沿海地区的偏南气流减弱:同时也可见地形的摩擦耗散作用,有地形时雨带总体强度偏弱,降水量偏少,边界层顶的高度也偏低。另一方面,在雨带移动过程中,地形阻滞了雨带的移速,使得雨带在山前停留并抬升增强。

二、养殖水域水面冷却对流过程的数值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殖水域水面冷却对流过程的数值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内融式蓄冰系统实际运行性能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冰蓄冷技术的发展及意义
    1.2 冰蓄冷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1.3 冰蓄冷技术研究方向
    1.4 本文课题的提出及研究任务
第二章 冰蓄冷空调系统及设备参数
    2.1 概述
    2.2 蓄冰槽相关设备信息
        2.2.1 蓄冰槽外部结构及内部盘管参数
        2.2.2 蓄冰槽保温措施
        2.2.3 蓄冰槽盘管布置
        2.2.4 蓄冰系统测量元件
        2.2.5 乙二醇溶液及缓蚀剂说明
    2.3 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
        2.3.1 冰蓄冷设备工程概况
        2.3.2 冰蓄冷系统设备参数
        2.3.3 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2.3.4 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2.3.5 冰蓄冷空调系统防冻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优化冰蓄冷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3.1 概述
    3.2 冰蓄冷空调系统研究方案
    3.3 实验数据的测量及统计
    3.4 .影响冰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因素
    3.5 对冰蓄冷空调系统优化方案的分析
        3.5.1 焓差分析法在蓄冷系统中的应用
        3.5.2 蓄冷系统传热机理分析及数值计算
        3.5.3 蓄冰槽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3.5.4 实际运行过程中融冰性能分析
        3.5.5 冰蓄冷系统制冷机组?分析
        3.5.6 冷凝器除垢后对双工况主机性能的影响
        3.5.7 冰蓄冷系统运行策略优化
        3.5.8 蓄冰槽内水质及乙二醇检测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
    4.1 冰蓄冷空调系统供冷前期准备工作
    4.2 冰蓄冷空调系统运行操作规范
    4.3 冰蓄冷空调系统结束供冷
    4.4 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分析
        4.4.1 空调负荷计算
        4.4.2 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初期经济性分析
        4.4.3 冰蓄冷空调系统实际运行阶段经济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基于多孔介质的中微尺度城市滨水区风场模拟及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城市气候环境问题
        1.1.2 城市风道、城市水体与城市环境改善
        1.1.3 气候适应性规划成为新的热点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理论研究
        1.3.2 多孔介质模型及水体参数修正
        1.3.3 城市河流及滨水区研究
        1.3.4 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微尺度城市滨水区风环境量化模拟理论与验证
    2.1 多孔介质理论模型及其参数化简化方案
        2.1.1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2.1.2 物理模型简化方法
    2.2 水-气界面物质与能量交换模型及其实现方案
        2.2.1 水-气界面物质与能量交换理论基础
        2.2.2 水-气界面物质与能量交换计算方法
    2.3 中尺度城市通风环境量化模拟方法与现场实验
        2.3.1 实验区选择
        2.3.2 现场实验
        2.3.3 中尺度城市通风环境量化模拟
        2.3.4 模拟结果与对比分析
第三章 中微尺度城市风环境量化模拟框架研究
    3.1 城市风环境研究与规划体系的相关性分析
        3.1.1 风环境规划案例解析
        3.1.2 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衔接
        3.1.3 城市风环境规划体系内容框架与技术方法
    3.2 中微尺度城市滨水区风环境量化模拟框架构建
        3.2.1 目标的差异和衔接
        3.2.2 中微尺度风环境量化研究框架
第四章 大运河(拱墅段)风环境量化模拟应用实例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1.1 研究区特征
        4.1.2 研究区功能与定位
        4.1.3 运河周边街区空间组成特征分析
        4.1.4 研究区通风潜力现状
    4.2 中尺度的通风潜力评估与优化策略
        4.2.1 中尺度通风潜力数值模拟
        4.2.2 模拟结果评估
        4.2.3 通风潜力优化策略
    4.3 微尺度风环境评估与优化
        4.3.1 典型街区小尺度精细化风环境数值模拟
        4.3.2 模拟结果评估
        4.3.3 优化策略及验证
第五章 城市滨水区中微尺度风环境规划与策略体系构建
    5.1 中微尺度风环境规划框架
        5.1.1 城市规划转型对风环境规划转型的需求
        5.1.2 风环境规划未来框架
    5.2 城市滨水区中微尺度规划与策略体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筒历
教育经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硕士期间完成工作

(3)潮流和波浪对浅海底边界层湍流与沉积物输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浅海底边界层湍流研究
        1.2.2 浅海底边界沉积动力过程研究
        1.2.3 中国近海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主旨与章节安排
第2章 观测与数据分析方法
    2.1 现场观测
        2.1.1 观测区域概况
        2.1.2 观测平台与仪器简介
        2.1.3 仪器设置与观测
    2.2 基于谱方法计算波浪参数
    2.3 点式流速仪的湍参数计算
    2.4 波-湍分解方法:同步压缩小波变换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物理海洋环境基本特征分析
    3.1 数据处理
    3.2 风、波浪变化过程
    3.3 水位变化和流速结构
    3.4 温盐特征
    3.5 水体动能与余动能的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潮流和波浪对底拖曳系数的影响
    4.1 引言
    4.2 数据简介
    4.3 脉动流速的波-湍分解
    4.4 底剪切应力变化
    4.5 底拖曳系数
        4.5.1 估计
        4.5.2 与水深的关系
        4.5.3 参数化
    4.6 底潮能耗散估计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筏式养殖环境下潮流和波浪对底边界层湍流局地平衡的影响
    5.1 引言
    5.2 数据简介
    5.3 惯性副区与潮流/湍流强度
    5.4 筏式养殖海带对流速的影响
    5.5 底湍动能、雷诺应力及耗散率的变化
    5.6 底边界层湍流参数的关系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潮流和波浪对沉积物水平输运与再悬浮的影响
    6.1 引言
    6.2 数据简介
    6.3 悬浮物浓度标定
    6.4 悬浮物浓度脉动的波-湍分解
    6.5 悬浮物浓度变化机制
        6.5.1 水平对流
        6.5.2 局地再悬浮
        6.5.3 水平净输运
    6.6 沉积物的临界应力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统计分析与个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湖效应降水的研究进展
        1.2.1 激发型湖效应降水
        1.2.2 加强型湖效应降水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鄱阳湖地形地貌、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2.1 鄱阳湖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
    2.2 数据简介及其来源
    2.3 雷达IVAP风场的反演
    2.4 雷达资料的坐标转换
        2.4.1 雷达波束距离计算公式
        2.4.2 雷达资料的网格化
    2.5 鄱阳湖水表温度
        2.5.1 MODIS MYD11A1 水表温度
        2.5.2 基于感热通量反演的水表温度
    2.6 数值模式与资料同化系统
        2.6.1 中尺度数值模式
        2.6.2 资料同化系统
第三章 雷达反射率质控和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定义
    3.1 雷达反射率的质量控制
        3.1.1 孤立非气象回波的剔除
        3.1.2 地物杂波的剔除
        3.1.3 雷达反射率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估
    3.2 鄱阳湖湖效应降水过程的定义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统计分析
    4.1 鄱阳湖湖效应降水过程的统计特征
        4.1.1 季节变化
        4.1.2 日变化
    4.2 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4.2.1 激发型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
        4.2.2 加强型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
    4.3 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大气稳定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发型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个例分析
    5.1 过程概况
    5.2 观测分析
        5.2.1 大气环流背景
        5.2.2 大气稳定度
        5.2.3 湖陆(气)温差
        5.2.4 近地层风
    5.3 模拟分析
        5.3.1 模拟方案设计
        5.3.2 陆面过程和边界层方案的敏感性试验
        5.3.3 控制性试验
        5.3.3.1 初始阶段
        5.3.3.2 成熟阶段
        5.3.3.3 消亡阶段
        5.3.4 敏感性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加强型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个例分析
    6.1 过程概况
    6.2 观测分析
        6.2.1 大气环流背景
        6.2.2 大气稳定度
        6.2.3 湖陆(气)温差
        6.2.3.1 湖体温度及湖气温差
        6.2.3.2 气温和湖陆温差
        6.2.4 湖体对大气稳定度的影响
        6.2.5 雷达IVAP风
    6.3 模拟分析
        6.3.1 模拟方案设计
        6.3.2 控制性试验
        6.3.3 敏感性试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火电厂排水影响下的河道水体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1 绪论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路线图
2 河道三维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2.1 河道水流运动和温度扩散分析
    2.2 河道三维水流基本方程
    2.3 控制方程的离散和求解方法的确定
    2.4 定解条件与主要参数
    2.5 本章小结
3 研究工程计算模型及验证
    3.1 研究区域气候及水文条件概况
    3.2 研究工程概况
    3.3 模型构建与计算参数
    3.4 模型验证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温排水条件对河道温度场影响数值模拟计算
    4.1 电厂排水对河道水体流场影响计算结果分析
    4.2 电厂排水对河道水体温度场影响计算结果分析
    4.3 电厂不同排水口方案比较优选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致谢

(6)微生物产气降饱和度法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降饱和度处理可液化地基可行性分析
        1.2.2 降饱和度处理可液化地基新技术
        1.2.3 微生物气泡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3 存在问题与本文研究内容
        1.3.1 存在问题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施氏假单胞菌的反硝化特性与降饱和度控制方法研究
    2.1 微生物脱氮和产气试验方法
        2.1.1 微生物及培养基
        2.1.2 脱氮和产气试验
        2.1.3 饱和度的计算
    2.2 微生物反硝化特性与产气性能
        2.2.1 微生物反硝化反应
        2.2.2 培养基碳源优化
        2.2.3 砂中微生物产气性能
    2.3 微生物降饱和度影响因素与降饱和度控制方法
        2.3.1 微生物降饱和度影响因素
        2.3.2 微生物降饱和度控制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微生物气泡砂土的强度特性与抗液化性能研究
    3.1 含微生物气泡砂土三轴试验方法
        3.1.1 三轴试验方案
        3.1.2 数据计算方法
    3.2 静力作用下含微生物气泡砂土强度特性
        3.2.1 三轴抗压强度特性
        3.2.2 三轴抗拉强度特性
        3.2.3 饱和度对静态液化特性的影响
    3.3 动力作用下含微生物气泡砂土强度特性
        3.3.1 三轴试验动强度曲线和动孔压
        3.3.2 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
    3.4 微生物气泡处理可液化砂土的作用机理
        3.4.1 微生物气泡对土体孔隙压缩性的影响机理[9]
        3.4.2 微生物气泡对土体颗粒配位数的影响机理
    3.5 基于饱和度控制理论的砂土抗液化处理指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微生物气泡砂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研究
    4.1 振动台模型与试验方法
    4.2 含微生物气泡砂土地基动力响应分析
        4.2.1 超静孔压
        4.2.2 表面沉降
        4.2.3 加速度放大系数
        4.2.4 侧向变形
    4.3 含微生物气泡砂土体应变经验公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生物气泡在砂土中的长期稳定性研究
    5.1 微生物气泡稳定性测试装置与方法
    5.2 静水条件下微生物气泡的稳定性
    5.3 渗流条件下微生物气泡的稳定性
        5.3.1 渗流方向对微生物气泡稳定性的影响
        5.3.2 渗流条件下气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5.4 震动条件下微生物气泡的稳定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生物菌悬液在砂土中注入方式下扩散范围研究
    6.1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6.1.1 模型建立
        6.1.2 模型验证
    6.2 微生物浆液作用范围影响因素分析
        6.2.1 数值模拟方案
        6.2.2 浆液组分和饱和度分布规律
        6.2.3 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近海复杂动力条件驱动下生境季节性变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三维海洋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1.2.2 海洋水体输运过程研究进展
        1.2.3 海洋生态模型研究进展
        1.2.4 海洋卫星遥感数据研究进展
        1.2.5 中国北部近海生态环境观测特征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2 数值模型
    2.1 ROMS数值模型特点及优势
        2.1.1 动力和热力学控制方程
        2.1.2 湍流闭合模型
        2.1.3 边界条件
        2.1.4 坐标系统
        2.1.5 数值解决方法
        2.1.6 模态分离技术
    2.2 生态模型
        2.2.1 生态过程描述
        2.2.2 能量因素
        2.2.3 转化作用
    2.3 耦合模型技术路线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北部近海生态动力数学模型配置及验证
    3.1 动力模型配置
        3.1.1 模拟区域分析
        3.1.2 网格和计算步长
        3.1.3 边界条件
        3.1.4 涡动粘性系数和扩散系数
        3.1.5 初始场
    3.2 生态模型配置
        3.2.1 耦合方式
        3.2.2 边界条件和初始场
        3.2.3 重要参数说明
    3.3 计算结果验证
        3.3.1 潮波传播分布
        3.3.2 海表温度分布
        3.3.3 叶绿素浓度过程
    3.4 本章小结
4 南黄海环流结构和动力场特性的数值模拟
    4.1 区域特征
    4.2 模型设置及验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水平环流系统
        4.3.2 垂向环流和密度分层结构
        4.3.3 上升流平面分布
        4.3.4 温度锋面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粒子追踪法在近岸环流物质输运中的数值研究
    5.1 数值模型描述
    5.2 数值对比试验
        5.2.1 背景工况
        5.2.2 风场对垂向环流结构的影响
        5.2.3 锋面对垂向环流结构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黄渤海表层叶绿素浓度及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6.1 生态模式描述及主要生态因子取值
    6.2 表层叶绿素浓度季节分布
    6.3 不同站点深度的叶绿素浓度变化过程
    6.4 叶绿素和营养盐浓度的响应过程
    6.5 不同站点深度的温度垂向分布
    6.6 垂向断面温度跃层结构的季节变化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水下柔性太阳能聚光技术及其PV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下工作装置的能量来源
        1.2.2 水下光线传播的一般规律
        1.2.3 水下光能的应用
    1.3 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水下柔性聚光器及PV系统的设计
    2.1 水下柔性聚光器及PV系统的新概念
    2.2 水下柔性聚光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
        2.2.1 柔性聚光器的工作原理
        2.2.2 柔性聚光器的结构设计
        2.2.3 聚光器的膜材选择
    2.3 PV系统的设计与连接
        2.3.1 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择
        2.3.2 太阳能电池组的设计与连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柔性聚光器及其PV系统理论分析
    3.1 膜结构的形变分析
        3.1.1 膜结构形变理论分析
        3.1.2 膜结构形变有限元法分析
    3.2 柔性聚光器的聚光性能分析
        3.2.1 Light Tools仿真方法及参数设置
        3.2.2 不同变形率下聚光性能分析
        3.2.3 不同入射角时光线接收率分析
    3.3 太阳能电池板散热分析
        3.3.1 太阳能电池板的热理论分析
        3.3.2 太阳能电池板的热仿真分析
    3.4 水下聚光光伏发电的理论效率计算
        3.4.1 海水中的光线传播与衰减
        3.4.2 PV系统理论效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下柔性聚光器的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4.1 聚光器稳态试验平台搭建
    4.2 聚光器的实际形变及分析
        4.2.1 聚光器不同形变数据采集
        4.2.2 聚光器实测形变仿真聚光性能
    4.3 聚光器形变对焦距和聚光比的影响
        4.3.1 单面聚光器焦距和聚光比分析
        4.3.2 双面聚光器焦距和聚光比分析
        4.3.3 单面和双面聚光器对比
    4.4 聚光器的光斑能量分布
        4.4.1 单面聚光器聚光光斑能量分布
        4.4.2 双面聚光器的聚光光斑能量分布
        4.4.3 入射角对聚光器性能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下聚光光伏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5.1 聚光光伏系统搭建及实验方案介绍
    5.2 空气环境中系统性能测试分析
        5.2.1 系统性能随变形率变化情况测试
        5.2.2 电池板工作性能测试
    5.3 水下聚光光伏发电试验
        5.3.1 水下电池板性能测试
        5.3.2 不同环境中电池板性能对比分析
        5.3.3 电池板工作效率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基于大涡模拟的海冰悬浮两相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海冰对冰区工程的影响
        1.1.2 海冰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1.2.2 海冰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1.2.3 海冰热力模式的研究
        1.2.4 大涡模拟研究概况
        1.2.5 海冰模型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海冰的生成机制及其参数化原理
    2.1 冰结晶机制
    2.2 海冰的生消及其能量转化
        2.2.1 海冰的形成
        2.2.2 海冰的融化
    2.3 海冰生长的物理过程
    2.4 海-冰-气热力学平衡
    2.5 本章小结
3. 海洋的大涡模拟模型
    3.1 模型方程
    3.2 扩展模型方程
    3.3 边界条件
    3.4 LES-ICE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模型的实现
    4.1 模型参数
    4.2 软件实现
        4.2.1 算例文件夹
        4.2.2 求解器
    4.3 模型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结果分析
    5.1 CUST仿真结果分析
    5.2 热通量和盐通量
        5.2.1 海洋通量的机理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非均匀复杂下垫面下一次强对流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资料与方法
第二章 强对流天气过程概述
    2.1 暴雨的降水实况与对流演变过程
    2.2 降水发生前后大尺度环流演变
    2.3 水汽与不稳定条件
    2.4 下垫面环境特征
    2.5 小结
第三章 模式设计与模式结果验证
    3.1 实验设计
        3.1.1 模式设置
        3.1.2 实验设计
    3.2 模式结果验证
    3.3 小结
第四章 宁波局地强对流过程机理分析
    4.1 降水过程分析
    4.2 局地环流特征分析
    4.3 大气低层物理量变化特征
    4.4 不稳定能量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海湾与港口下垫面对强对流过程的影响
    5.1 降水分析
        5.1.1 降水量
        5.1.2 降水过程
    5.2 海陆下垫面对局地环流的影响
    5.3 海陆下垫面对大气低层的影响
    5.4 海陆下垫面对边界层高度与地表通量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宁波周边中尺度地形对强对流过程的影响
    6.1 过程发展概况
    6.2 局地环流特征
    6.3 低层大气湿度场特征
    6.4 对流系统发展初期下垫面不稳定性分析
    6.5 总结
第七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研究总结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养殖水域水面冷却对流过程的数值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融式蓄冰系统实际运行性能的优化研究[D]. 潘安东.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6)
  • [2]基于多孔介质的中微尺度城市滨水区风场模拟及规划研究[D]. 王頔. 浙江大学, 2020(02)
  • [3]潮流和波浪对浅海底边界层湍流与沉积物输运的影响研究[D]. 凡仁福. 天津大学, 2020
  • [4]鄱阳湖湖效应降水的统计分析与个例研究[D]. 邹海波. 兰州大学, 2020(01)
  • [5]火电厂排水影响下的河道水体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D]. 佘格格. 三峡大学, 2019(06)
  • [6]微生物产气降饱和度法处理可液化地基的机制研究[D]. 彭尔兴. 东南大学, 2018
  • [7]近海复杂动力条件驱动下生境季节性变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 石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8]水下柔性太阳能聚光技术及其PV系统研究[D]. 崔丹丹.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基于大涡模拟的海冰悬浮两相流研究[D]. 王敏敏. 浙江大学, 2017(02)
  • [10]非均匀复杂下垫面下一次强对流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 吴君婧. 南京大学, 2015(04)

标签:;  ;  

养殖水域水面冷却对流过程数值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