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合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一氧化氮合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一、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江振洲,袁子航,孙丽新,吴启鹏,柴媛媛,李思佳,向婷,喻琼娜,朱英,张陆勇[1](2020)在《中国药物作用靶点研究进展(Ⅰ)》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检索近2年中国学者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的关于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类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靶点的相关论文,分类综述这些重大疾病药物作用靶点研究的新进展,为新药研发及新治疗靶点的寻找提供参考和思路。

黄柯[2](2019)在《多组学用于卵巢癌发展、凋亡、调控、新分类方式探索及相关靶点及信号通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课题利用采用小分子药物、非编码RNA序列及多组学方法,探索卵巢癌发展的相关调控因素,并根据TCGA数据库的信息,对浆液性卵巢癌进行多组学分析,探索卵巢癌的调控机制、凋亡相关因素其核心目的是找到一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优化卵巢癌,这对更多的卵巢癌患者有益。研究方法①使用Arctigenin对上皮卵巢癌细胞系OVCAR3和SKOV3进行抑制实验。用Ac-DEVD-CHO预处理卵巢癌细胞抑制了 caspase-3活性。转染空载体或pcDNA3.1-Survivin的质粒。使用Arctigenin直接干预所研究的细胞并使用稳定而可靠的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和ECL化学发光检测系统检测免疫反应性复合物的结合;②利用成熟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用于检测卵巢癌组织样本中DARS-AS1的表达的程度。检测DARS-AS1对卵巢癌增殖和转移的影响,通过荧光素酶测定和RNA免疫沉淀(RIP)对潜在机制进行探索;③根据公共数据库的599例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1203个样品的DNA甲基化、蛋白质、microRNA和基因表达情况采用无监督分类算法进行分类,依据RNA-seq数据分成9个亚型,再将亚型与预后以及临床因素之间进行关联评估,并对基于不同组学数据整合的亚型进行关联性评估。研究结果①基础状态时卵巢癌细胞存在iNOS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Arctigenin治疗组中iNOS的表达水平比基线低2至4倍。与化学NO供体共孵育时,由Arctigenin诱导的STAT3磷酸化和Survivin表达受抑现象被逆转;外源性NO的加入可拮抗牛蒡子素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②DARS-AS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癌旁组织。当DARS-AS1在卵巢癌细胞中沉默时,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也受到抑制。microRNA-532-3p是DARS-AS1在卵巢癌中的直接靶标。敲除DARS-AS1后,miR-532-3p表达上调。③(1)基于RNA-seq结果将SOC分为九个亚型,相关基因主要在以下四个生物学行为过程中聚集:免疫活性、激素代谢、间充质发育和MAPK信号传导过程中(2)基于DNA甲基化、蛋白质和microRNA表达水平的结果根据甲基化差异分成四种亚型,根据蛋白质阵列分成两个聚类的NMF模型;根据microRNA表达水平发现六组高表达microRNA。(3)基于综合通路确定了四个聚类的PAM模型。结果表明基于一个组学的数据集的亚型无法完全替代其他组学的数据。结论①Arctigenin可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是该药物通过STAT3/Survivin信号系统诱导卵巢癌细胞中caspase-3依赖性细胞凋亡;②DARS-AS1通过捕捉卵巢癌miR-532-3p增强细胞增殖和转移;③多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一个组学的数据集的亚型无法完全替代其他组学的数据。

王赫[3](2019)在《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小脑的影响》文中认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平均10个成年人中有2个患者。高血压的特点为血压持续升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它不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而且给家庭带来严重经济及精神负担,社会危害严重。由于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不仅引起血压的水平持续攀升,而且对人体的心、脑、肾等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在高血压治疗方面,临床上主要依赖药物进行有效控制血压,但是难以彻底根治,是目前医学界的一项技术难题。针刺手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其在许多疾病的控制及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已被临床证实并被社会认可。课题组前期的工作研究成果表明,采用针刺捻转补泻手法进行治疗,并对高血压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并且得到实验数据的验证。但是,针刺手法对于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理及调节过程目前是个黑箱问题,它如何激发中枢神经系统参与血压调节过程是目前研究的难题及重点,缺乏成熟的理论及实验支撑。其中,脑功能成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作为成熟的影像技术,可准确观测针刺对高血压中枢脑区活动区域的激活状态。并通过进一步检测脑区中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为研究不同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高血压降压效果提供技术方法和新的思路。目的:本研究以自发性高血压为研究对象,应用PET脑功能成像技术,以太冲穴为主要针刺穴位,对脑区葡萄糖代谢和血流动性进行观察,筛选出关键靶脑区。并运用ELISA及RT-PCR检测方法,探查小脑组织中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NE)、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以及重要关联受体5-HT1a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捻转补泻为最基本手法进行干预,揭示中枢网络整合系统进行调控血压机制,以此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方法。方法:将SHR大鼠40只9周龄SPF级雄性,WKY大鼠10只,9周龄SPF级雄性,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每组10只。WKY大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取“太冲穴”(双侧),用0.16mm×7mm针灸针直刺1-2mm。各组操作如下:①空白组:每日抓捉刺激。②模型组:每日抓捉刺激。③针刺组:针刺太冲穴,留针20分,期间不行手法。④捻转补法组:针刺太冲穴,以右手为刺手,大拇指向前用力捻转,轻力向后退回,捻转幅度为360°/次,60次/分,持续捻针3分,留针17分。⑤捻转泻法组:针刺太冲穴,以右手为刺手,大拇指向后时用力捻转,轻力向前退回,捻转幅度360°/次,60次/分,持续捻针3分,留针17分。各组共治疗28天,每隔6天休息1天,每日治疗1次。血压测量大鼠尾压,每天上午针刺前1天及接受针刺刺激的第1、8、13、18、23、27d测量血压,每次连续测3次,取平均值。针刺28天后进行PET检测,期间大鼠禁食24小时的状态;次日取大鼠的小脑组织,应用Elisa法及RT-PCR检测各组大鼠NE、5-HT、NO的含量及5-羟色胺1a受体表达水平。结果:1.各组治疗前后血压观察状态在血压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的大鼠收缩压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针刺前,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各组之间收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针刺后第8天开始至27天,针刺组、捻转补法组、针刺泻法组血压比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自针刺后第8天开始至27天,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与针刺组比较显着降低(P<0.05);自针刺后第13天开始至第27天,捻转泻法组均比捻转补法组血压降低,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小脑组织中NE、5-HT、NO含量及5HT1a水平表达针刺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和捻转泻法组小脑中NE含量显着升高(P<0.05),5-HT、NO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捻转补法组和捻转组比较,捻转泻法组NE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针刺组和捻转补法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针刺组比较,捻转泻法组5-HT含量显着升高(P<0.05),而捻转补法与针刺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针刺组比较,捻转补法组与捻转泻法组NO含量显着升高(P<0.05)。针刺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和捻转泻法组小脑中5HT1a受体表达显着降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捻转泻法组比较,其余组含量显着升高(P<0.05)。3.首次针刺结束状态下行即刻PET-CT扫描分析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28天,葡萄糖代谢脑区升高集中于延髓、海马、小脑、顶叶皮质、嗅球、隔核、中脑、丘脑和视觉皮质等。结论:1.针剌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以太冲穴为主,施行捻转补泻手法可以有效降压,其中捻转泻法降压效果最佳。2.通过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SHR大鼠脑功能葡萄糖代谢水平,激活了延髓、海马、小脑、顶叶皮质、嗅球、隔核、中脑、丘脑和视觉皮质等多个脑区,其潜在血压调节机制与中枢系统神经递质有关,其中小脑为最重要的脑区之一,来实现调控血压作用。3.以针刺捻转补泻为最基本手法,通过中枢重要神经递质NE、5-HT、NO含量和5HT1a受体表达,可有效保护高血压对于小脑组织的损害,从而发挥降压效果。

许志亮[4](2019)在《UBIAD1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UBIAD1(ubi A prenyltransfer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是一个九次跨膜的异戊烯转移酶,具有体内合成维生素K2(MK4)和辅酶Q10(Co Q10)的功能,在很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UBIAD1是线粒体维生素K的合成酶,可以调节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稳定线粒体膜电势和影响ATP合成,UBIAD1缺失导致线粒体功能丧失,引起帕金森疾病。UBIAD1参与高尔基体上Co Q10合成,调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活性,进而调控细胞氧化还原过程,UBIAD1缺失使e NOS解偶联,导致大量活性氧(ROS)积累,从而对细胞造成氧化损伤,引起心血管相关疾病发生。UBIAD1通过与HMG-Co A还原酶相互作用参与胆固醇合成,调节细胞内脂质代谢,UBIAD1定点突变阻止HMG-Co A还原酶降解并导致脂质大量堆积,引起施耐德结晶状角膜营养不良症(SCCD)。另外UBIAD1在肿瘤发生过程起着作用,在膀胱癌,前列腺癌和肾癌中UBIAD1表达量下调,在这些癌症细胞内外源转入UBIAD1会导致细胞生长受到抑制。本实验室以前的研究发现,UBIAD1缺失激活Ras/MAPK信号通路,但其作用机制并未研究清楚。基于此,在本文中,我们探索UBIAD1调节Ras/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机制。我们研究发现外源表达UBIAD1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内Ras/MAPK信号、T24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并且UBIAD1缺失会激活Ras/MAPK信号通路。选用不同的Ras/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缺失UBIAD1的细胞发现,UBIAD1在Ras/MAPK中的作用位点是Ras蛋白。为了进一步探究UBIAD1蛋白对H-Ras的作用,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UBIAD1阻止H-Ras转运,使其在高尔基体滞留;沉默UBIAD1导致H-Ras在细胞膜上聚集。通过蛋白共定位分析、蛋白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技术、蛋白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方法确定了UBIAD1与H-Ras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截短体实验发现UBIAD1与H-Ras的羧基端存在相互作用。利用他汀类药物抑制UBIAD1的底物(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GGPP)来源和利用RNAi沉默GGPPS(GGPP合成酶)特异性的减少细胞内GGPP,通过免疫共沉淀、激光共聚焦、免疫印迹和细胞活力检测我们发现他汀类药物和si-GGPPS可以有效的抑制UBIAD1的功能:UBIAD1和H-Ras的相互作用,UBIAD1对H-Ras的滞留现象,UBIAD1对Ras/MAPK信号通路抑制和UBIAD1抑制T24细胞增殖现象,从而说明GGPP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UBIAD1在高尔基体上合成Co Q10并调节e NOS活性,所以e NOS可能参与UBIAD1-H-Ras蛋白复合体中,为了验证此假设,我们利用L-NAME(e NOS抑制剂)实验发现,L-NAME可以减少UBIAD1-H-Ras的相互作用和消除UBIAD对H-Ras的抑制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发现UBIAD1/e NOS/H-RA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为了验证UBIAD1-e NOS-H-Ras复合体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我们用果蝇作为动物模型发现,heix(UBIAD1的同源基因)缺失会导致黑色素瘤发生。Ras/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和Ras抑制剂显着抑制肿瘤发生,从而说明果蝇黑色素瘤发生与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另外我们发现他汀类和L-NAME可以促使果蝇黑色素瘤的形成。动物实验数据都和细胞实验相符合,说明果蝇黑色素瘤的形成与UBIAD1-e NOS-Ras复合体相关的。综上所述,在我们的研究中,UBIAD1/e NOS/H-Ras相互作用,使H-Ras滞留在高尔基体,阻止H-Ras转运至细胞膜,进而抑制Ras/MAPK信号通路和膀胱癌T24细胞活力。而UBIAD1缺失则会使Ras转运至细胞膜和使e NOS解偶联,激活细胞内Ras/MAPK信号和产生大量活性氧,促进细胞增殖,最终引发肿瘤。因此,我们研究结果可以很好的为探索UBIAD1在抑制膀胱癌的生长的机制,治疗膀胱癌药物研发和预防肿瘤发生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黄东方[5](2018)在《乳酸-HIF1通路在膀胱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形成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率每年在不断地升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膀胱癌进展迅速并容易产生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可以重新编码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细胞,形成有利于肿瘤生长的微环境,该现象的发生是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内免疫相关细胞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相关机制尚不清楚。膀胱肿瘤内部通常以warburg代谢为主,即:在有氧条件下膀胱癌也主要以糖酵解为主,将葡萄糖代谢为乳酸并释放少量ATP。既往研究认为warburg代谢的主要作用是为肿瘤细细胞增长快速提供ATP,并产生乳酸作为合成核糖核酸的底物。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膀胱癌warburg代谢在肿瘤免疫逃逸中起到重要作用。肿瘤微环境中造成酸性pH和pH依赖性TAM细胞功能抑制效应的主要原因已被确定为乳酸。本课题组前期实验中发现膀胱癌微环境中存在着膀胱癌→微环境→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乳酸流。于是我们推测膀胱癌细胞通过有氧糖酵解代谢产生大量乳酸,细胞内的乳酸被转运到膀胱癌形成的微环境中,然后在转运入巨噬细胞,通过乳酸脱氢酶转化为丙酮酸,通过降低HIF-1的降解,提高HIF-1的表达水平,使TAM转化为M2型TAM。M2型TAM进一步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促进肿瘤内血管形成,增强膀胱癌细胞对TAM的趋化作用。因此本文初步研究HIF-1、PFKFB3、CD163、CD68在膀胱癌组织中以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探讨探究膀胱癌来源的乳酸流在M2型TAM诱导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及在膀胱癌免疫逃逸、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以便于为膀胱癌的免疫激活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搜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最终收集到手术治疗患者中的114例膀胱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CD68、CD163、PFKFB3蛋白表达情况,并进一步观察在膀胱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应用SPSS.24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分别比较HIF-1以及PFKFB3在两组间阳性表达率差异。计算CD163+与CD68+数目比值,定义为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值,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HIF-1与PFKFB3之间的关系;采用t检验分析HIF-1、PFKFB3分别与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的关系。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膀胱癌组织中的HIF-1与癌旁正常组织表达的阳性率具有显着差异,分别为69.3%及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FKFB3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64.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2型巨噬细胞百分比在膀胱癌和正常膀胱组织的比值分别为0.400±0.2478和0.185±0.1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IF-1、PFKFB3和M2型巨噬细胞占总巨噬细胞的比例,在膀胱癌组织显着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三者在T2b期的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较低分期的膀胱癌组织,提示三者均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及发展。2.PFKFB3高表达及HIF-1高表达的膀胱癌组织中均存在M2行巨噬细胞比例升高的现象,证明膀胱癌微环境内Warburg代谢的强度与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显着相关,这证实了我们的实验假设,即膀胱癌可通过Warburg代谢产生的乳酸流重编码巨噬细胞。3.研究还发现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是膀胱癌生存分析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生存与患者肿瘤数目、HIF-1、PFKFB3无明显相关,考虑可能与本试验样本量小、抽样误差大等因素有关。

赵坤[6](2018)在《香烟烟雾对肿瘤微环境内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香烟烟雾对肿瘤微环境内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影响。方法:从健康人血提取出嗜中性粒细胞,制备肿瘤条件培养基,制备香烟烟雾滤液,CCK-8法确定安全CSE实验浓度,实验以单纯的中性粒细胞为空白对照组、以肿瘤上清液诱导的中性粒细胞为阴性对照组,加入CSE与肿瘤上清液诱导的中性粒细胞为实验组,共培养3h和24h后评估嗜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变化包括细胞活力,ROS强度,黏附能力和蛋白表达。结果:1.3h,24h中性粒细胞的活性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不同浓度CSE作用于中性粒细胞,伴随着CSE浓度的上升,中性粒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呈现下降趋势。2.CSE浓度较低时,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起促进作用(p<0.05);而用高浓度CSE与人膀胱癌T24细胞共培养24小时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3.用CSE孵育中性粒细胞可以增强嗜中性粒细胞的存活力,并且高于单独培养或与肿瘤上清液共培养的嗜中性粒细胞中观察到的存活力。4.加入CSE使中性粒细胞黏附人脐静脉内皮HUVEC细胞的能力显着下降。5.CSE显着降低肿瘤条件培养基诱导的嗜中性粒细胞产生的活性氧物质(ROS)水平。6.CSE加入肿瘤条件培养基共同孵育后,嗜中性粒细胞出现BV8蛋白表达上调,TNF-α、ICAM-1蛋白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香烟烟雾提取物可以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使其活力增强、黏附减弱、ROS降低并表达N2相关蛋白,香烟烟雾提取物可以诱导中性粒细胞N2极化。

刘春萍[7](2018)在《猪苓多糖调节膀胱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及抑癌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初步鉴定猪苓中提取的一种均一多糖的初级结构和理化性质。2、复制BBN膀胱癌大鼠模型,探索猪苓对其膀胱组织病理结构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3、探讨猪苓对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极化在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分子作用机制。4、探讨猪苓对肿瘤微环境中M1亚型巨噬细胞的表型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通过水加热法从猪苓药材中提取得到猪苓总多糖,利用醇沉和Sevag法除去猪苓粗多糖中的蛋白质成分,DEAE-52法除去粗多糖中色素等非糖杂质,并采用Sephadex G-100凝胶柱法进一步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均一猪苓多糖(homogeneous polyporus polysaccharide,HPP)。采用紫外光谱扫描和硫酸—苯酚法检测总多糖的含量,通过相关分子质量测定、红外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方法对均一猪苓多糖的初级结构进行解析。2、复制BBN(N-丁基-N-(4-羟基丁基)亚硝胺(N-butyl-N-(4-hydroxybutyl)nitrosam ine,BBN)膀胱癌大鼠模型,36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猪苓水提取液(water decoction of polyporus,WDP)组和猪苓多糖(polyporus polysaccharide,PPS)组,给予药物干预后,每天测量大鼠的体重变化,取材之后,切片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膀胱的病理结构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3、体外实验在共培养(巨噬细胞+T24膀胱肿瘤上清液)和非共培养条件下进行,设立对照组、共培养对照组、IFN-γ组、共培养IFN-γ组、给药组和共培养给药组。MTT法检测猪苓水提取液和猪苓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Griess法测定猪苓水提取液和猪苓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以及猪苓多糖对M1亚型RAW264.7巨噬细胞NO分泌的影响;Real time PCR法检测猪苓水提取液和猪苓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以及猪苓多糖对M1亚型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基因INOS、IL-6、TNF-α和IL-1 β表达的影响;液态蛋白芯片法检测猪苓水提取液和猪苓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IL-6、IL-23、RANTES、MCP-1、MIP-1 α、MIP-1 β、TNF-α 和IL-1 β 以及猪苓多糖对M1亚型RAW264.7巨噬细胞TNF-α、IL-23、IL-6和RANTES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猪苓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CD86和CD40以及对M1亚型RAW264.7巨噬细胞CD40、CD86和CD284膜分子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猪苓多糖对M1亚型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猪苓水提取液和猪苓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核转录因子NF-KB成员Cox2、INOS、IKB-α和P65-NF-KB蛋白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STAT3成员STAT3、P38和JNK蛋白表达的影响。另外,猪苓多糖对M1亚型RAW264.7巨噬细胞Cox2、INOS、IKB-α和P65-NF-K B蛋白的表达也进行了检测。4、实验分为对照组、共培养对照组、IFN-γ组和1、10、100 μ g/mL均一猪苓多糖组。MTT法检测均一猪苓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Griess法测定均一猪苓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NO分泌的影响;Real time PCR法检测均一猪苓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基因INOS、IL-6、TNF-α和IL-1 β表达的影响;液态蛋白芯片法检测均一猪苓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6、IL-23、RANTES、MCP-1、MIP-1 α、MIP-1 β、TNF-α和IL-1 β分泌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均一猪苓多糖对 RAW264.7 巨噬细胞膜分子 CD16/32、CD40、CD11b、CD282、CD14 和 CD284 以及对M1亚型RAW264.7巨噬细胞CD282和CD80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均一猪苓多糖对RAW264.7和THP-1巨噬细胞(由人THP-1单核细胞诱导而成)NF-KB/NLRP3通路成员 IK B-α、IKK α/β、TAK1、Cox2、INOS、P50、P65-NF-K B、NLRP3 和 Caspase-1蛋白,STAT3/P38MAPK通路成员JAK2、STAT3、P38和JNK蛋白以及对M1亚型RAW264.7巨噬细胞NF-KB通路成员 IKB-α、IKKα/β、TAK1、Cox2、INOS、P50 和 P65-NF-KB蛋白表达的影响;添加P65-NF-KB蛋白特异性抑制剂SC75741,免疫印迹法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NF-KB/NLRP3通路成员IKB-α、IKKα/β、TAK1、Cox2、INOS、P50、P65-NF-KB、NLRP3 和 Caspase-1 蛋白的表达情况;添加STAT3蛋白特异性抑制剂T2418,免疫印迹法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和THP-1巨噬细胞STAT3/P38MAPK通路成员JAK2、STAT3、P38和JNK蛋白的表达情况,液态芯片法检测RAW246.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23、MCP-1和IL-6的分泌情况。结果:1、采用热水提取得到猪苓粗多糖,醇沉,Sevag法除蛋白制备猪苓总多糖,DEAE-52脱色素,Sephadex G-100凝胶柱分离精制得到一个新的均一猪苓多糖。鉴定发现其组成只有单糖葡萄糖,构型均为α型,主要连接方式为1→4连接。2、体内实验发现,BBN晚期膀胱癌模型大鼠的体重下降较快,而猪苓水提取液和猪苓多糖组大鼠的体重有上升趋势。与模型组相比,猪苓水提取液和猪苓多糖组的膀胱组织中CD163蛋白表达减少,而膀胱肿瘤微环境中炎症因子IL-6和INOS蛋白表达增加。3、在肿瘤微环境和非肿瘤微环境条件下,猪苓水提取液和猪苓多糖增加了RAW246.7巨噬细胞NO的分泌量;增加了RAW246.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NOS、IL-6、TNF-α和IL-1 β mRNA的表达量;增加了RAW246.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6、IL-23、RANTES、MCP-1、MIP-1 α、MIP-1 β、TNF-α 和IL-1 β 的分泌量;增加了RAW246.7巨噬细胞NF-KB信号通路成员IKB、P65-NF-KB、Cox2和INOS蛋白以及STAT3通路成员STAT3、P38和JNK蛋白的表达。提示了猪苓水提取液在肿瘤微环境和非肿瘤微环境条件下,具有使RAW246.7巨噬细胞向M1亚型极化的趋势,可能是通过NF-KB、STAT3/P38MAPK通路激活巨噬细胞。进一步实验结果发现猪苓多糖增强了 M1亚型RAW246.7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上调M1亚型RAW246.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6和TNF-αmRNA的表达量;上调M1亚型RAW246.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23、IL-6和RANTES的分泌量;上调M1亚型RAW246.7巨噬细胞膜分子CD40、CD86和CD284的表达量;上调了M1亚型RAW264.7巨噬细胞的NF-KB通路成员IKB-α、Cox2、INOS和P65-NF-KB蛋白表达。提示了猪苓多糖在肿瘤微环境和非肿瘤微环境条件下,具有使M1亚型RAW246.7巨噬细胞进一步向M1极化的趋势。4、在肿瘤微环境条件下,均一猪苓多糖呈现浓度依赖性上调RAW246.7巨噬细胞NO的分泌量;呈现浓度依赖性上调RAW246.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NOS、IL-6、TNF-α和IL-1 β mRNA的表达量;呈现浓度依赖性上调RAW246.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6、IL-23、RANTES、MCP-1、MIP-1 α、MIP-1 β、TNF-α和IL-1 β的分泌量;呈现浓度依赖性上调RAW246.7巨噬细胞CD16/32、CD40、CD14、CD284、CD282和CD11b以及M1亚型RAW246.7巨噬细胞CD282和CD80膜分子的表达量;呈现浓度依赖性上调RAW246.7和THP-1巨噬细胞NF-K B/NLRP3通路成员 IK B-α、IKK α/β、TAK1、Cox2、INOS、P50、P65-NF-K B、NLRP3和Caspase-1 蛋白,STAT3/P38MAPK通路成员JAK2、STAT3、P38和JNK蛋白以及M1亚型RAW264.7巨噬细胞NF-KB通路成员IKB-α、IKKα/β、TAK1、Cox2、INOS、P50和P65-NF-KB蛋白的表达量。抑制P65-NF-KB蛋白,均一猪苓多糖上调RAW246.7和THP-1巨噬细胞P65-NF-KB、P50、TAK1、IKB-α和IKKα/β蛋白的趋势被逆转;并且均一猪苓多糖上调RAW246.7和THP-1巨噬细胞NLRP3通路成员NLRP3和Caspase-1蛋白的趋势也被逆转了。抑制STAT3蛋白,均一猪苓多糖上调RAW246.7和THP-1巨噬细胞STAT3/P38MAPK通路成员JAK2、STAT3、P38和JNK蛋白的趋势被逆转,并且均一猪苓多糖上调RAW246.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23、MCP-1和IL-6的趋势也被逆转了。提示了均一猪苓多糖在肿瘤微环境条件下极化巨噬细胞是通过NF-KB/NLRP3和STAT3/P38MAPK通路轴起作用,并具有使M1亚型RAW246.7巨噬细胞进一步极化的作用。结论:1、通过一系列分离提取程序得到一个均一猪苓多糖。2、猪苓治疗膀胱癌的作用机制与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的极化相关,猪苓水提取液和猪苓多糖均能极化巨噬细胞成为M1亚型,可能是通过NF-KB和P38MAPK通路激活巨噬细胞,猪苓多糖还能增加M1亚型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及表型的表达。3、均一猪苓多糖在肿瘤微环境条件下能够通过NF-KB/NLRP3和STAT3/P38MAPK通路轴激活巨噬细胞,成为M1亚型,并增加M1亚型巨噬细胞CD80和CD282等膜表型分子的表达。

赵旭东,蔡爱珍,郗洪庆,宋燕京,王颐,赵华洲,李华,陈凛[8](2017)在《JS-K抗肿瘤效果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研究显示一氧化氮(NO)在体内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传导,在机体的肿瘤形成等多种病理和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在很多肿瘤的表达都是升高的,在肿瘤细胞中发挥着维持氧化还原平衡、解毒和促使肿瘤细胞发生耐药等方面的的作用;而JS-K是近年来新合成的一种一氧化氮(NO)前体药,其可以在体内被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酶解生成NO,进而发挥抗肿瘤效应。研究显示JS-K对机体的多种肿瘤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的组织则没有明显的损伤作用。由于肿瘤的组织来源不同,JS-K表现出的杀伤肿瘤的机制也不尽相同。本课题组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系统地综述JS-K杀伤各系统肿瘤的作用机制,为JS-K杀伤肿瘤的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为将来JS-K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吴钉,陈志强,李国灏,朱晨曦,胡卫锋[9](2012)在《Maspin蛋白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和maspin蛋白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学SP法检测54例尿路上皮癌和1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以上两种蛋白的表达。结果两种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与在正常膀胱黏膜中表达比较,均有显着性意义(均P<0.01)。iNOS蛋白表达与maspin蛋白表达间存在负相关(r=-0.992,P<0.05),但与TCCs分级无关。maspin表达与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呈负相关性。结论 iNOS的高表达和maspin蛋白低表达是膀胱癌预后不良的指征。

高彬,裴琼,石梅海,才胜勇,高希民,张慧民,陈沛林,高宏[10](2005)在《诱导型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诱导型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E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诱导型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51例TECC和9例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其在TECC中表达的意义及与TECC分级、分期等的关系。结果诱导型在多数TECC肿瘤细胞及部分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表达而正常移行上皮细胞不表达,诱导型在G1组的表达高于G2、G3组(P<0.05);诱导型在不同年龄、性别、分期、初复发组间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内皮型在多数肿瘤细胞、肿瘤和正常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有表达,正常移行上皮细胞不表达。内皮型在不同年龄、性别、分级、分期、初复发组间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结论诱导型和内皮型产生的NO在TECC生长中发挥作用,诱导型的表达与TECC分级有关,诱导型存在于炎性细胞中提示NO与机体肿瘤免疫有关。内皮型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的形成有关。

二、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药物作用靶点研究进展(Ⅰ)(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疾病作用靶点
    1.1 高血压作用靶点
        1.1.1 高血压治疗相关的miRNA靶点
        1.1.1.1 miR-34b
        1.1.1.2 miR-34a
        1.1.1.3 miR-142-3p
        1.1.1.4 miR-16
        1.1.2 高血压治疗相关的蛋白与基因靶点
        1.1.2.1 Rho激酶
        1.1.2.2 T-细胞盐皮质激素受体
        1.1.2.3 补体成分3a受体和补体成分5a受体
    1.2 心律失常作用靶点
        1.2.1 心律失常治疗相关的miRNA靶点
        1.2.1.1 miR-3144-5p
        1.2.1.2 miR-1231
        1.2.2 心律失常治疗相关的蛋白与基因靶点
        1.2.2.1 丝裂原活化激酶激酶-7
        1.2.2.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
    1.3 心力衰竭作用靶点
        1.3.1 心力衰竭治疗相关的miRNA靶点
        1.3.2 心力衰竭治疗相关的LncRNA靶点
        1.3.2.1 心肌细胞再生相关LncRNA
        1.3.2.2 内源性心脏再生相关调节因子
        1.3.3 心力衰竭治疗相关的蛋白与基因靶点
        1.3.3.1 去乙酰化酶-6
        1.3.3.2 内膜转位酶50
        1.3.3.3 转录激活因子3
        1.3.3.4 ATP酶抑制因子1
        1.3.3.5 EphrinB2 心脏纤维化是左心室重构常见的特征,最终会导致心力衰竭。
    1.4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作用靶点
        1.4.1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治疗相关的miRNA靶点
        1.4.1.1 miR-20a
        1.4.1.2 miR-574-5p
        1.4.1.3 miR-21
        1.4.2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治疗相关的LncRNA靶点
        1.4.2.1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型亚基δ转录本1相关LncRNA
        1.4.3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治疗相关的蛋白与基因靶点
        1.4.3.1 ADAMTS7
        1.4.3.2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
        1.4.3.3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Ⅲ
        1.4.3.4 前列腺素E3受体
        1.4.3.5 IL-37
        1.4.3.6 Tim-1 + B细胞
        1.4.3.7 热休克转录因子1
    1.5 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靶点
        1.5.1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相关的miRNA靶点
        1.5.1.1 hsa-miR-148b
        1.5.1.2 miR-155
        1.5.1.3 miR-17-5p
        1.5.1.4 miR-126
        1.5.1.5 miR-9
        1.5.1.6 miR-182
        1.5.1.7 miR-210
        1.5.1.8 miR-1185
        1.5.1.9 miR-98
        1.5.1.10 miR-338-3p
        1.5.1.11 miR-328
        1.5.1.12 miR-377
        1.5.2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相关的LncRNA靶点
        1.5.3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相关的蛋白与基因靶点
        1.5.3.1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
        1.5.3.2 胃饥饿素
        1.5.3.3 Jmjd3
        1.5.3.4 CD137
        1.5.3.5 CD146
        1.5.3.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1.5.3.7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亚基12
        1.5.3.8 干扰素调节因子3
        1.5.3.9 apelin-13
        1.5.3.10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
        1.5.3.11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体
        1.5.3.12 β-干扰素Toll/1L-1R结构域衔接蛋白
        1.5.3.13 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活化分子家族成员7
2 脑血管病作用靶点
    2.1 脑血管病治疗相关的miRNA靶点
        2.1.1 miR-195
        2.1.2 miR-9-5p
    2.2 脑血管病治疗相关的蛋白与基因靶点
        2.2.1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2.2.2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2.2.3 15-脂氧合酶/15-羟二十碳四烯酸
        2.2.4 组蛋白去乙酰酶4
        2.2.5 趋化因子受体5
        2.2.6 sigma-1 受体
        2.2.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2.2.8 脑活素
        2.2.9 血管生成素样4
        2.2.10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2.2.11 Netrin-1
        2.2.12 TNF-α刺激基因/蛋白6
3 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靶点
    3.1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靶点
        3.1.1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3.1.2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3.1.3 RIPK1-VDAC1途径
        3.1.4 金属硫蛋白-1、Th17与Treg
    3.2 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靶点
        3.2.1 Toll样受体-4
        3.2.2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3.2.3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3
        3.2.4 血清颗粒蛋白前体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
    3.3 多发性硬化作用靶点
    3.4 银屑病作用靶点
        3.4.1 miR-194
        3.4.2 Yes相关蛋白
        3.4.3 角蛋白17
        3.4.4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
    3.5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作用靶点
        3.5.1 miR-15a
        3.5.2 Toll样受体-4
        3.5.3 CXC趋化配体因子16
        3.5.4 非经典和中间单核细胞亚群

(2)多组学用于卵巢癌发展、凋亡、调控、新分类方式探索及相关靶点及信号通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小分子物质Arctigenin经iNOS/NO/STAT3/Survivi信号通路诱导卵巢癌OVCAR3和SKOV3细胞系凋亡的研究
    药物选择
    作用通路选择
    选择Survivin的原因
    材料和摊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lncRNA DARS-AS1通过靶向卵巢癌中的miR-532-3p发挥癌基因作用的相关研究
    研究背景
    实验背景
    患者和方法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基于卵巢癌测序结果的公共数据库的多组学数据研究
    结果
    方法
文献综述
缩略词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韦怆况
致谢

(3)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小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的分析与进展
        1 高血压的概述
        2 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3 高血压相关因素
        4 高血压中枢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针刺捻转补泻的研究
        1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概述
        2 针刺捻转补泻降压效应
        3 针刺治疗高血压的选穴依据
        4 针刺治疗高血压在脑功能成像方面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运用PET技术分析针刺捻转补泻手法激活的中枢脑区
        1 所用器材
        2 主要试剂
        3 PET扫描流程
        4 数据分析处理
        5 结果
        6 讨论
    实验三: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小脑的神经递质含量及受体表达影响
        1 材料及方法
        2 实验过程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4)UBIAD1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UBIAD1蛋白研究现状
    1.2 Ras蛋白概述
    1.3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概述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UBIAD1 抑制膀胱癌T24 细胞增殖及Ras/MAPK信号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UBIAD1 调节H-Ras细胞内转运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UBIAD1与H-Ras相互作用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GGPP维持UBIAD1 调节Ras/MAPK功能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UBIAD1 突变体无法调节Ras/MAPK信号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ENOS参与UBIAD1 抑制Ras/MAPK信号通路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实验结果
    7.4 本章小结
8 讨论
9 全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附录2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附录3 英文缩写词表

(5)乳酸-HIF1通路在膀胱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形成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和实验标本的收集
        1.1 临床资料的收集
        1.2 病例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1.3 整理患者临床资料的和收集病理组织标本
        1.4 研究对象的确定和分组
    2 实验的主要材料
        2.1 主要实验试剂
        2.2 主要仪器
    3 试验基本方法及具体步骤
    4 结果判读
    5 数据处理
结果
    1 HIF-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1.1 HIF-1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主要临床特征的关系
    2 PFKFB3在不同组织的表达
    3 HIF与PFKFB3的相关性分析
    4 CD68以及CD163在不同组织内的表达
    5 膀胱癌患者生存分析和预后分析
        5.1 患者随访生存时间
        5.2 COX多因素分析
讨论
    1 PFKFB3与膀胱肿瘤代谢
    2 HIF-1与膀胱癌的关系
    3 CD68、CD163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关系
    4 糖酵解与M2型巨噬细胞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附录)
致谢

(6)香烟烟雾对肿瘤微环境内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香烟烟雾提取物对人中性粒细胞和人膀胱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1.1 材料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中性粒细胞的鉴定与观察
        1.2.2 CSE对中性粒细胞活力的影响
        1.2.3 CSE对T24细胞株的细胞毒性及增殖的影响
        1.2.4 中性粒细胞在CSE及TCM作用下形态的变化
    1.3 讨论
    1.4 小结
二、香烟烟雾对中性粒细胞的肿瘤相关功能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cck8法测定中性粒细胞的活力
        2.2.2 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能力
        2.2.3 中性粒细胞ROS水平检测
        2.2.4 western blot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膀胱癌发病机制与治疗中的免疫学基础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猪苓多糖调节膀胱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及抑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膀胱癌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巨噬细胞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NLRP3/NF-KB通路轴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5 STAT3/P38MAPK通路轴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6 猪苓药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7 猪苓多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 均一猪苓多糖的分离提取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5 讨论
第三章 猪等对BBN膀胱癌大鼠的作用
    3.1 实验材料
    3.2 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讨论
第四章 猪苓水提取液及猪苓多糖对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
    4.1 实验材料
    4.2 试剂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统计学分析
    4.5 实验结果
        4.5.1 猪苓水提取液对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
        4.5.2 猪苓多糖对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
        4.5.3 均一猪苓多糖对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
    4.6 讨论
第五章 猪苓多糖对M1亚型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
    5.1 实验材料
    5.2 试剂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4 统计学分析
    5.5 实验结果
        5.5.1 猪苓多糖对M1亚型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
        5.5.2 均一猪苓多糖对M1亚型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
    5.6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附件

(8)JS-K抗肿瘤效果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血液系统
    1.1 髓细胞白血病
    1.2 淋巴细胞白血病
    1.3 淋巴瘤
    1.4 多发性骨髓瘤
2 呼吸系统
3 泌尿生殖系统
4 神经系统
5 消化系统
6 问题与展望

四、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药物作用靶点研究进展(Ⅰ)[J]. 江振洲,袁子航,孙丽新,吴启鹏,柴媛媛,李思佳,向婷,喻琼娜,朱英,张陆勇. 药学进展, 2020(06)
  • [2]多组学用于卵巢癌发展、凋亡、调控、新分类方式探索及相关靶点及信号通路研究[D]. 黄柯.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9(02)
  • [3]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小脑的影响[D]. 王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6)
  • [4]UBIAD1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机制的研究[D]. 许志亮.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乳酸-HIF1通路在膀胱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形成中的作用[D]. 黄东方. 青岛大学, 2018(12)
  • [6]香烟烟雾对肿瘤微环境内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D]. 赵坤.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 [7]猪苓多糖调节膀胱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及抑癌作用研究[D]. 刘春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JS-K抗肿瘤效果机制的研究进展[J]. 赵旭东,蔡爱珍,郗洪庆,宋燕京,王颐,赵华洲,李华,陈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15)
  • [9]Maspin蛋白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吴钉,陈志强,李国灏,朱晨曦,胡卫锋.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2(03)
  • [10]诱导型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高彬,裴琼,石梅海,才胜勇,高希民,张慧民,陈沛林,高宏. 中国综合临床, 2005(09)

标签:;  ;  ;  ;  ;  

一氧化氮合酶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