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的评价与应用

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的评价与应用

一、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的评价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达[1](2018)在《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药动药效学同步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泰拉霉素为新型半合成大环内酯类动物专用抗生素,在猪体内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征,是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较为理想的药物。但目前缺少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药动药效学研究,为此本文开展了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体外药效学和药动药效(PK/PD)同步模型研究。本研究测定了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及血清型为5、13的标准菌株的MIC,结果显示:94株临床分离菌株(2014~2015)的MIC9为0.5μg/mL,血清型为5型、13型的标准菌株MIC分别为4 μg/mL、0.5 μg/mL,因此,确定了血清型为13的副猪嗜血杆菌标准菌株(13R)应用于PK/PD模型研究。本研究通过豚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构建了免疫抑制的豚鼠模型,通过血液指标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AST、ALT、UREA,确定了按100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每日一次,连续3天,可使豚鼠达到免疫抑制状态。以副猪嗜血杆菌13R为目标菌,建立了免疫抑制豚鼠的感染模型,通过豚鼠的精神状态,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指标,确定了豚鼠腹腔注射0.2mL约含109CFU/mL的猪嗜血杆菌可使豚鼠达到发病率100%,死亡率20%,满足后续的PK/PD同步模型研究。本研究进行了泰拉霉素在健康豚鼠(10 mg/kg)和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免疫抑制豚鼠(1、10、20mg/kg)体内的药动学,肌肉注射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清和肺脏样品,UPLC-MS/MS测定血清和肺脏中药物浓度,采用WinNonlin分析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表明,按10 mg/kg剂量给药后,在健康豚鼠体内,血清中,泰拉霉素的 Tmax为 0.3 ± 0.1 h,Cmax为 1.99 ± 0.56 μg/mL,T1/2β为 24.2 h,AUC168h为40.68μg·h/mL;肺脏中,泰拉霉素的Tmax为0.5±0.2 h,Cmax为5.11±2.55μg/g,T1/2β为41.3 h,AUC168h为125.94μg·h/g;在感染模型豚鼠体内,血清中,泰拉霉素的Tmax为0.6±0.2h,Cmax为3.61±0.45μg/mL,T1/2β为26.9h,AUC168h为57.18μg·h/mL;肺脏中,泰拉霉素的Tmax为0.5 ± 0.2 h,Cmax为5.98±.191μg/g,T1/2β为72.1 h,AUC168h为262.78 μg·h/g;表明感染状态和健康状态下相比,泰拉霉素的Tmax、T1/2β有所延长,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AUC显着增加(P<0.05)。此外,泰拉霉素不同给药剂量(1、10、20mg/kg)肌肉注射后,在感染豚鼠血清和肺脏中的Cmax和AUC168h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血清中,Cmax和AUC168h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9,0.9829;在肺脏中,Cmax和AUC168h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6,0.9806。本研究采用13R感染免疫抑制的豚鼠模型,开展了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半体内PK/PD同步模型研究,按不同给药剂量(1、10、20mg/kg)给药后,在不同采样时间点采集血清样品,并测定不同剂量下血清样品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抗菌作用效果,得到不同时间点的细菌变化量。测定了副猪嗜血杆菌在不同基质中的MIC,表明泰拉霉素在血清中存在极大的血清效应(MICCAMHB/MICserum=16)。同时,测定了 MBC,MPC和PAE,计算选择指数SI(MPC/MIC)显示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选择突变窗(MSW)较窄,表明泰拉霉素能较好的抑制副猪嗜血杆菌选择性突变进而产生耐药性。PAE结果表明泰拉霉素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基于半体内的PK/PD参数值及泰拉霉素在血清中的MIC值,通过SigmoidEma模型拟合,显示AUC/MIC为泰拉霉素半体内PK/PD的最佳评价指标,并推算出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达到清除效果时的给药剂量为2.1~2.4 mg/kg。开展了泰拉霉素对13R在豚鼠体内的体内PK/PD同步模型研究,通过泰拉霉素的线性药动关系推算了其他给药剂量在血清和肺脏组织中的药动学参数AUC0-168h。与泰拉霉素在血清中的MIC整合,通过SigmoidEmax模型,将各给药剂量的AUC0-168h/MICserum与给药前后豚鼠体内副猪嗜血杆菌的细菌变化量进行拟合,得到在血清中,达到杀菌效果、清除效果的AUC0-168h/MICserum分别为728.47,916.90;在肺脏中,达到杀菌效果、清除效果的AUC0-168h/MICserum分别为2126.44,3462.62。达到细菌清除效果的给药剂量为4.4~5.0 mg/kg,通过剂量换算系数,求得靶动物猪的推荐给药剂量为1.3~1.5 mg/kg。本研究首次采用实验室动物为模型,通过半体内、体内PK/PD同步模型,研究了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抗菌特性,同时测定了泰拉霉素在豚鼠血清和肺脏中的药物浓度,并首次基于靶组织肺脏,进行了给药剂量的预测,并选用副猪嗜血杆菌标准菌株(13R)及MIC与13R 一致且血清型为13的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优化的给药剂量在靶动物体内进行了剂量验证,表明泰拉霉素的推荐给药剂量可以满足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本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泰拉霉素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半衰期较长或具有靶向性的药物提供了一种模型参考。

梁建芬,吴开进[2](2016)在《基层医院嗜血杆菌检测方法及耐药性的研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嗜血杆菌引起人类机会性感染致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主要有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和副流感嗜血杆菌(hemophilus parainfluenzae,HPI),国内对嗜血杆菌研究也有60年历史。嗜血杆菌初次培养对营养要求高,在血平板上不生长或易被革兰阳性球菌抑制,不易培养。在基层医院由于缺乏可培养菌的分离培养条件,如专用培养基、CO2环境、

靳国旺[3](2015)在《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蜂胶灭活苗的制备》文中研究表明副猪嗜血杆菌是巴氏杆菌科的一种短小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危害仔猪和青年猪,引起病猪发热、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和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广泛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副猪嗜血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而且血清型众多,每个血清型之间缺乏免疫交叉性,所以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的方法。本研究对安阳地区三个猪场的发病猪只采取不同部位的病料共75份进行PCR鉴定,结果为:肺脏的PCR鉴定阳性率为53.3%、脾脏、血液、胸膜、心包积液、关节液的阳性率均为20%,而胸腔积液的阳性率为0。75份病料的PCR鉴定的阳性率为32%。对PCR鉴定阳性的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学分型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为PCR鉴定之后的细菌分离率为33.3%,血清学分型均为5型。对分离菌株接种于巧克力培养基、血琼脂平板、TSA、TSB琼脂平板上,菌落特征符合副猪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生化试验结果典型。用分离的副猪嗜血杆菌5型菌株以109CFU/头分别对Balb/c小鼠和断奶仔猪进行攻毒试验,并对分离菌株做遗传稳定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Balb/c小鼠和断奶仔猪均能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和死亡。证明了该菌株毒力强,分别选择第5、10、15、20代的菌株,经鉴定第5、10、15、20代菌株生物学特性典型、毒力和免疫原性均没有下降,符合作为制备灭活疫苗菌种的要求。本实验对菌种进行培养之后,用0.4%的甲醛进行灭活、然后加入蜂胶佐剂,制成蜂胶灭活苗,灭活苗的最终含菌量在3×109CFU/mL以上。疫苗的注射剂量经测定为2mL。对实验室制备的蜂胶灭活苗的物理性状、安全性、有效性、有效期以及与市售疫苗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符合蜂胶灭活苗的特性,对14日龄仔猪在单剂量接种、单剂量重复接种、以及多剂量接种均安全,按照免疫程序对14日龄仔猪进行免疫之后的攻毒试验,结果实验组猪只精神良好,没有死亡,显示蜂胶灭活苗有效。副猪嗜血杆菌蜂胶灭活疫苗与市售灭活疫苗分别对40头仔猪进行免疫,结果显示25日龄头均断奶重蜂胶灭活苗为6.49kg,高于市售灭活疫苗的6.21kg和对照组的6.10kg,仔猪25日龄断奶后至70日龄的育成率,蜂胶灭活苗为97.5%,高于市售灭活疫苗的95%和对照组的90%,头均个体重蜂胶灭活苗为18.90kg,高于市售灭活疫苗的18.50kg和对照组的18.10kg。在个体重上,经数据分析差异显着,实验结果表明:蜂胶灭活苗的效果要优于市售灭活疫苗。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的优势菌株为血清型5型,并且通过分离出来的菌株使用蜂胶作为佐剂制备的灭活疫苗能够很好的对仔猪起到保护作用,为安阳地区预防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提供了新的途径。

段雄波,刘青芹,郝娟,沈洋,胡秀伟,唐会娜,李金钟[4](2014)在《肝浸液在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培养中的应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肝浸液在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肝浸液对巧克力琼脂进行改良,配制改良培养基(LSBCh),并与标准巧克力琼脂(Choc)比较,统计分析2种培养基嗜血杆菌生长指数(GI值)和分离率。结果 LSBCh的GI值明显高于Choc(P<0.01);对216例呼吸道标本检测,LSBCh分离率(43.5%)较Choc(8.3%)明显提高(P<0.01)。结论肝浸液能够很好促进嗜血杆菌生长发育,不仅菌落大,而且更易于识别,对提高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具有应用价值。

林干,卢勉飞,容艳芬,蔡芷荷,严纪文,吴清平[5](2014)在《巧克力琼脂对流感嗜血杆菌生长影响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动物血源配制的传统巧克力琼脂和改良巧克力琼脂对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生长的影响。方法对流感嗜血杆菌在不同产地、不同动物血源制备的传统巧克力琼脂平板与添加辅酶Ⅰ和混合动物血的改良巧克力琼脂平板的生长情况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流感嗜血杆菌在不同动物血制备的巧克力琼脂上的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动物血源中以兔血最优、羊血次之,马血最差;若把兔血按1%、5%、10%的比例与羊血混合,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与在单独动物血制备的巧克力琼脂上的生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动物血源的传统巧克力琼脂中添加辅酶Ⅰ2 mg/100 ml后,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兔血制备巧克力琼脂效果最优,添加辅酶Ⅰ可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

邱坚[6](2013)在《副流感嗜血杆菌鉴定中三种不同方法对Ⅴ因子需求试验比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副流感嗜血杆菌鉴定中Ⅴ因子需求性试验与不同平板琼脂卫星试验的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HAE)分离细菌,在MH平板及营养琼脂平板上对分离的细菌进行Ⅴ因子需求性试验。结果Ⅴ因子需求性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琼脂点种法与营养琼脂纸片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H琼脂平板点种法与营养琼脂纸片法差异较明显。结论用营养琼脂平板点种法进行副流感嗜血杆菌Ⅴ因子需求试验结果与纸片法相符,MH平板点种法阳性结果明显偏低,造成副流感嗜血杆菌漏检,流感嗜血杆菌假阳性增高。

宋德平[7](2011)在《副猪嗜血杆菌江西分离株的病原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是格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的病原菌,可引发猪的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关节炎及脑膜炎,是当前保育猪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该菌进行分离鉴定和相关研究为该菌防制奠定基础。本研究从江西省35个规模化养猪场采集94份送检的纤维素性心包炎、浆膜炎、关节炎或脑膜炎病例中,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和PCR鉴定,共分离得到28株副猪嗜血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从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菌体形态不同,关节液、心包液等处分离的菌株一般为短杆状,而肺部分离的菌株以长丝状为主,经传代培养后为短杆状。在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阳性病料中还有其它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其中以PRRSV最高,其次为PCV-2和CSFV。间接血凝实验技术将20株副猪嗜血杆菌江西分离株分为7种不同的血清型,其中血清13型比例最高(5/20,25%),其次为血清5型(3/20,15%)和血清4型(2/20,10%),有3株菌未能分型。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分离株的基因型信息,采用ERIC-PCR技术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分型。江西株表现出了很高的异质性,20株菌可分为12种不同的图谱类型。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江西株对昆明鼠的半数致死量及在其体内器官的分布,本实验分别选择了血清5型菌株、血清4型及血清3型菌株各1株作为实验菌株。结果表明不同的血清型菌株对小鼠的毒力不同,3株副猪嗜血杆菌对昆明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16×109CFU,1.40×109CFU及3.49×109CFU。从死亡小鼠的肺、肝、脾和脑等组织均分离出了活菌,其中肺脏的分离率最高,脾脏分离率最低。为了解江西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本研究检测了57中药物对20株江西分离株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存在一些对江西株高度敏感的药物,这些药物可用于猪场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也发现江西株存在较为严重的耐药性,全部的菌株均存在多重耐药,但大多数菌对5种以下药物耐药,部分菌株能耐受5种以上的药物,有2株菌甚至对22种药物有耐受性。建立了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的PCR方法,从15株对四环素耐药菌株中检测出其中9株菌含该基因,说明tet(B)基因是介导该菌对四环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贾晨路[8](2011)在《2007-2010年间嗜血杆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2007~2010年间本地区嗜血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嗜血杆菌感染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间我院41811份非粪便标本进行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采用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K-B法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敏试验,WHONET5.5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感染现状及耐药模式。结果41811份非粪便标本共分离出嗜血杆菌1573株,总检出率为3.76%,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40.24%的嗜血杆菌分离自呼吸科;其中流感嗜血杆菌610株,副流感嗜血杆菌956株,溶血嗜血杆菌6株,副嗜沫嗜血杆菌1株;2010年副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高于2007-2009年,但其耐药性并无差别;各季节之间嗜血杆菌的分离率有明显差异,以冬季为最高;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为33.00%,氨苄西林耐药β-内酰胺酶阳性的菌株408株,氨苄西林耐药β-内酰胺酶阴性的菌株109株;BLPAR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氨曲南四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高于BLNAR,而BLNAR对阿奇霉素的敏感率则高于BLPAR。药敏试验显示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37.7%和42.4%,对头孢曲松(CRO)、阿奇霉素(AZM)、美罗培南(MEM),左氧氟沙星(LEV)和氨曲南(ATM)的不敏感率变化为1.1%~26.3%,且对这五种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主要以LEV+AZM+ATM三联耐药模式为主;同时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辛、氯霉素及复方新诺明五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高于流感嗜血杆菌,而流感嗜血杆菌对阿奇霉素的敏感率高于副流感嗜血杆菌,但两种细菌间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并无差异;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的嗜血杆菌菌株的β-内酰胺酶阳性率高于非多重耐药菌株。结论1.本地区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基本呈上升的趋势,以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大部分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分离自呼吸科和儿科的嗜血杆菌占一半以上2.本地区嗜血杆菌的分离率以冬季为最高,随着季节的变化,嗜血杆菌的检出率发生了变迁。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三代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最高,均在90%以上,可作为儿科的首选用药和常规治疗失败后的替代选择;治疗BLNAR引起的感染,宜选择美罗培南,同时应注意BLNAR菌株比BLPAR菌株呈现出更多共同耐药性。4.嗜血杆菌对头孢曲松、氨曲南、美罗培南、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出现不敏感现象。当嗜血杆菌对这五种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时,主要以LEV+AZM+ATM三联耐药模式为主,治疗时宜选择氯霉素和头孢呋辛,但氯霉素应慎重用药。5.本地区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阳性率呈增高的趋势;嗜血杆菌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机制可能与β-内酰胺酶有关,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苏盛通,陈惠业[9](2010)在《常见苛养菌培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是常见苛养菌,该菌培养条件苛刻,临床分离率低。本文就近几年来,苛养菌培养基成分的改良、生长结果的评价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等进行了综述。

何海健,陆国林,尹晶菁[10](2010)在《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其消毒剂筛选》文中研究说明剖检临床疑患副猪嗜血杆菌病病猪,取病料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及纯培养,然后用现制的副猪嗜血杆菌菌悬液进行不同消毒剂的消毒效果试验。通过对卫康、百毒杀、康唯消、优氯净和农福5种消毒剂的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显示卫康、百毒杀、康唯消、优氯净和农福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1∶2560、1∶640、1∶1280、1∶1280和1∶2560;卫康、农福的最小杀菌浓度和悬液定量杀菌率均为1∶2560和99.9%;因此认为以复合型消毒剂卫康和农福消毒效果最佳。

二、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的评价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的评价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药动药效学同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泰拉霉素的研究进展
        1.1.1.1 泰拉霉素的作用机理
        1.1.1.2 泰拉霉素的抗菌谱及临床应用
        1.1.1.3 泰拉霉素药动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1.1.1.4 泰拉霉素的药动药效学(PK/PD)研究
        1.1.2 副猪嗜血杆菌研究进展
        1.1.2.1 副猪嗜血杆菌的研究历史
        1.1.2.2 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和发生特点
        1.1.2.3 副猪嗜血杆菌的形态及培养特性
        1.1.2.4 副猪嗜血杆菌的致病机理
        1.1.2.5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1.2.6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
        1.1.2.7 防治措施
        1.1.3 药动药效学研究
        1.1.4 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的应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敏感性试验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菌株
        2.2.2 药品与试剂
        2.2.3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2.2.4 主要试验器材
        2.2.5 引物序列
    2.3 试验方法
        2.3.1 副猪嗜血杆菌的鉴定
        2.3.1.1 副猪嗜血杆菌的复苏、纯化及鉴定模版的制备
        2.3.1.2 副猪嗜血杆菌的PCR鉴定
        2.3.2 药物敏感性检测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副猪嗜血杆菌鉴定结果
        2.4.2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免疫抑制豚鼠模型
    3.1 引言
    3.2 材料方法
        3.2.1 试验动物与菌种
        3.2.2 药品与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2.4 培养基的配制
        3.2.5 细菌的培养与复壮
        3.2.6 豚鼠免疫抑制模型的建立
        3.2.7 试验分组与感染剂量的筛选
        3.2.8 感染模型诊断
        3.2.8.1 剖检
        3.2.8.2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诊断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豚鼠免疫抑制模型
        3.3.2 免疫抑制豚鼠感染模型
        3.3.2.1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3.3.2.2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量对感染率的影响
        3.3.2.3 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泰拉霉素在健康及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豚鼠中的药动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试液的配制
        4.2.4 试验动物与分组
        4.2.5 泰拉霉素注射液稀释液的确定
        4.2.6 给药与采样
        4.2.7 样品测定
        4.2.7.1 样品前处理
        4.2.7.2 检测条件
        4.2.7.3 检测限和定量限
        4.2.7.4 标准曲线的制作
        4.2.7.5 回收率与变异系数
        4.2.7.6 数据分析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检测限和定量限
        4.3.2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4.3.3 回收率与变异系数
        4.3.4 泰拉霉素在豚鼠体内的药动学
        4.3.4.1 泰拉霉素在血清中的血药浓度
        4.3.4.2 泰拉霉素在肺脏中的血药浓度
        4.3.4.3 泰拉霉素在血清中的药动学参数
        4.3.4.4 泰拉霉素在肺脏中的药动学参数
    4.4 讨论
        4.4.1 样品前处理方法
        4.4.2 泰拉霉素在豚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种
        5.2.2 药品与试剂
        5.2.3 药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5.2.4 菌液准备
        5.2.5 菌落计数
        5.2.6 副猪嗜血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5.2.7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5.2.8 防突变浓度(MPC)的测定
        5.2.9 抗菌后效应(PAE)的测定
        5.2.10 体外杀菌曲线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副猪嗜血杆菌的生长曲线
        5.3.2 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MIC、MBC及MPC值
        5.3.3 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PAE值
        5.3.4 体外杀菌曲线
    5.4 讨论
        5.4.1 生长曲线
        5.4.2 最小抑菌浓度
        5.4.3 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MSW)
        5.4.4 抗菌后效应(PAE)
        5.4.5 体外杀菌曲线
    5.5 小结
第六章 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半体内PK/PD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动物及菌种
        6.2.2 药品、试剂及仪器与设备
        6.2.3 药液与培养基的准备
        6.2.4 半体内杀菌曲线的制作
        6.2.5 PK/PD整合
        6.2.6 PK/PD分析
        6.2.7 推荐给药剂量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泰拉霉素的药动学结果
        6.3.2 豚鼠肌注泰拉霉素后采集血清的抗菌效果
        6.3.3 PK/PD分析
        6.3.4 推荐给药剂量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体内PK/PD模型研究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菌株、试剂和仪器
        7.2.2 泰拉霉素在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豚鼠中的药动学研究
        7.2.3 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药效学的研究
        7.2.4 样品处理方法
        7.2.5 PK/PD分析
        7.2.6 推荐给药剂量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药效学的研究
        7.3.2 体内PK/PD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推荐给药剂量在靶动物猪体内的验证研究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菌种及试验动物
        8.2.2 药品、试剂与仪器设备
        8.2.3 药液、菌液与培养基的准备
        8.2.4 感染模型的复制
        8.2.5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载菌量的测定
        8.2.6 推荐给药剂量的验证实验
        8.2.7 样品的采集与检测
    8.3 结果与分析
        8.3.1 感染模型的建立
        8.3.2 推荐给药剂量的验证实验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全文结论
    9.1 全文结论
    9.2 本研究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相关学术会议

(2)基层医院嗜血杆菌检测方法及耐药性的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嗜血杆菌检测分离培养
    1.1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1.2选择培养基分离
    1.3鉴定
2 嗜血杆菌分布
3 嗜血杆菌分型
4 嗜血杆菌耐药性
5 结束语

(3)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蜂胶灭活苗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及附表清单
常用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副猪嗜血杆菌的研究进展
    1.2 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2.1 实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副猪嗜血杆菌蜂胶灭活疫苗的研制
    4.1 实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副猪嗜血杆菌蜂胶灭活苗的检验
    4.4 副猪嗜血杆菌蜂胶灭活苗与市售灭活疫苗的比较
    4.5 结果与分析
    4.6 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肝浸液在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培养中的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4 生长指数 (GI) 测定[4]
    1.5 2种培养基分离率的比较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流感嗜血杆菌在新鲜肝浸液巧克力琼脂上菌落形态
    2.2 流感嗜血杆菌在2种培养基生长指数 (GI) 比较
    2.3 2种培养基的嗜血杆菌分离率
3 讨论

(5)巧克力琼脂对流感嗜血杆菌生长影响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副流感嗜血杆菌鉴定中三种不同方法对Ⅴ因子需求试验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培养基
    1.3 试剂
    1.4 试验菌株
    1.5 方法
        1.5.1 菌株分离培养及鉴定
        1.5.2 Ⅴ、Ⅹ因子需求性试验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流感嗜血杆菌及副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检出情况
    2.2 V因子需求试验鉴定情况
3 讨论

(7)副猪嗜血杆菌江西分离株的病原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副猪嗜血杆菌研究进展
        1.1.1 副猪嗜血杆菌生物学特性
        1.1.2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型研究进展
        1.1.4 临床症状及诊断技术
        1.1.5 致病机理及毒力因子研究现状
        1.1.6 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及可能机制
        1.1.7 预防与疫苗开发研究现状
    1.2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江西省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材料
        2.1.1 病料来源
        2.1.2 参考株
        2.1.3 培养基的配置
        2.1.4 主要实验用试剂
        2.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分离与纯化
        2.2.2 生化鉴定
        2.2.3 PCR鉴定
        2.2.4 副猪嗜血杆菌形态及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特性的观察
        2.2.5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的培养基优化
        2.2.6 副猪嗜血杆菌的保存
    2.3 结果
        2.3.1 副猪嗜血杆菌江西株的分离纯化与菌落形态
        2.3.2 副猪嗜血杆菌江西分离株的鉴定
        2.3.3 副猪嗜血杆菌的培养特性
        2.3.4 副猪嗜血杆菌的保存条件
        2.3.5 江西分离株的相关背景信息
    2.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副猪嗜血杆菌江西株的血清分型及ERIC指纹图谱
    3.1 材料
        3.1.1 待分型菌株
        3.1.2 标准阳性血清
        3.1.3 培养基的制备
        3.1.4 主要溶液的配置
        3.1.5 主要试剂及药品
        3.1.6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间接血凝实验血清学分型
        3.2.2 ERIC-PCR基因分型
    3.3 结果
        3.3.1 江西分离株间接血凝实验血清分型结果
        3.3.2 江西分离株的ERIC-PCR指纹图谱
        3.3.3 江西株的血清型与ERIC指纹图谱及分离部位的关系比较
    3.4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江西株对小白鼠的致病性及在其体内的分布
    4.1 材料
        4.1.1 副猪嗜血杆菌
        4.1.2 实验动物
        4.1.3 培养基
        4.1.4 主要仪器设备
    4.2 方法
        4.2.1 细菌的复苏
        4.2.2 液体培养及计数
        4.2.3 不同毒力菌株对昆明鼠的半数致死量
        4.2.4 副猪嗜血杆菌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4.3 结果
        4.3.1 TSA平板培养HPs的计数
        4.3.2 不同毒力菌株对昆明鼠的半数致死量
        4.3.3 副猪嗜血杆菌在昆明鼠体内的分布情况
    4.4 讨论
        4.4.1 细菌的培养及稀释计数技术
        4.4.2 副猪嗜血杆菌江西株的半数致死量
        4.4.3 副猪嗜血杆菌致病的症状、病理变化及其在体内器官的分布
第五章 江西株药物敏感性及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分析
    5.1 材料
        5.1.1 待检测菌株
        5.1.2 培养基
        5.1.3 主要试剂
    5.2 方法
        5.2.1 菌株的复壮
        5.2.2 药物敏感性试验
        5.2.3 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的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定位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副猪嗜血杆菌江西株的敏感药物
        5.3.2 副猪嗜血杆菌江西株的耐药性
        5.3.3 副猪嗜血杆菌江西株的耐药性与血清型之间的关系
        5.3.4 副猪嗜血杆菌江西株与其他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比较
        5.3.5 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5.3.6 副猪嗜血杆菌江西株tet(B)基因的PCR检测
    5.4 讨论与小结
        5.4.1 副猪嗜血杆菌江西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
        5.4.2 副猪嗜血杆菌的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2007-2010年间嗜血杆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试剂材料
    1.3 仪器设备
    1.4 方法
结果
    2.1 临床资料分析
    2.2 β-内酞胺酶和抗菌药物药敏试验
讨论
    3.1 临床资料的讨论
    3.2 嗜血杆菌的耐药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英文缩略词表

(9)常见苛养菌培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培养成分的改良
    1.1 添加促菌生长的物质
        1.1.1 多种苛氧菌培养基
        1.1.2 淋球菌培养基
        1.1.3 Hi培养基
    1.2 采取以廉代贵的办法
    1.3 更换血源动物的种类
    1.4 无血培养成分的优化
        1.4.1 链球菌培养基
        1.4.2 淋球菌培养基
        1.4.3 Hi培养基
    1.5 改良标本分离的方法
    1.6 研制双相增菌培养基
    1.7 抑制杂菌生长的措施
        1.7.1 分离A群链球菌 (SGA)
        1.7.2 分离B群链球菌 (SGB)
        1.7.3 分离肺炎链球菌
        1.7.4 分离淋球菌
        1.7.5 分离嗜血杆菌
2 环境条件的优化
    2.1 CO2的提供
    2.2 pH值的维持
3 培养基质量评价
4 今后研究的方向

四、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的评价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泰拉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的药动药效学同步模型研究[D]. 赵永达.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2]基层医院嗜血杆菌检测方法及耐药性的研究应用[J]. 梁建芬,吴开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07)
  • [3]安阳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蜂胶灭活苗的制备[D]. 靳国旺.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4]肝浸液在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培养中的应用评价[J]. 段雄波,刘青芹,郝娟,沈洋,胡秀伟,唐会娜,李金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23)
  • [5]巧克力琼脂对流感嗜血杆菌生长影响的探讨[J]. 林干,卢勉飞,容艳芬,蔡芷荷,严纪文,吴清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05)
  • [6]副流感嗜血杆菌鉴定中三种不同方法对Ⅴ因子需求试验比较分析[J]. 邱坚. 实用预防医学, 2013(09)
  • [7]副猪嗜血杆菌江西分离株的病原学特性研究[D]. 宋德平. 江西农业大学, 2011(01)
  • [8]2007-2010年间嗜血杆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研究[D]. 贾晨路. 兰州大学, 2011(10)
  • [9]常见苛养菌培养的研究进展[J]. 苏盛通,陈惠业.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0(03)
  • [10]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其消毒剂筛选[J]. 何海健,陆国林,尹晶菁. 中国畜牧兽医, 2010(01)

标签:;  

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的评价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